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经济贸易理论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1.从宣传价值角度来看从一定程度上讲,一个国家的经济形象,能够帮助这个国家提升国际中的地位,因此,从宣传价值角度来看,巩固市场经济贸易有利于提升我国的对外宣传形象,进而提升国际形象。在我国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事业中,市场经济贸易是一件不容忽视和掉以轻心的大事,因此,巩固市场经济贸易理应得到我国社会各界的足够重视,在巩固市场经济贸易的过程中,政府部门和相关管理部门的工作人员要深刻理解各项市场经济贸易的有关政策,只有自身对这些政策掌握后,才能在工作中为市场经济贸易发展构建出一个坚实的政策环境和基础。一旦经济贸易政策制度得到切实可靠的落实,市场经济在我国就会朝向健康的方向持续、稳定、健康、和谐地发展。在这样的发展趋势下,我国的城市发展水平才能与我国的整体经济实力相对应,并跟随经济发展而发展,最终实现各个城市和地区的经济贸易水平快速提高。总之,巩固市场经济贸易是构建我国城市经济发展美好愿景的重要元素,只有各个城市的经济贸易得到较好的发展,我国的城市活力才能凸显出来,进而向世界传递正面阳光的中国形象。
2.从社会发展角度来看正如前文所述,人们的生存和发展需要物质基础来作为支撑,因此,巩固市场经济经贸易,能够有效地促进人们的就业,缓解我国紧张的就业形势,为人们带来劳动收入。同时,巩固市场经济贸易的地位,还可以为人们在学习和工作之余,提供多种形式的消费和消遣项目,使人们的生活变得丰富多彩。所以说,巩固市场经济贸易是有利于社会和谐稳定的,对人们的生活、工作和学习都是有很大的益处的。
二、当前我国市场经济贸易运营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在过去的几十年时间里,市场经济在我国发挥出了巨大的作用,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使我国找准各个行业和领域的关键突破点,不断实现了经济社会的进步和飞跃。然而,市场经济贸易在我国的发展过程中,也同样充满了荆棘和坎坷,并不是一帆风顺和自然发展的。在当前我国市场竞价贸易的运营中也存在着一些突出的问题,面对这些问题,我们不应逃避或抵触,而是应当客观审视,严阵以待,认真地予以处理和解决。
1.区域经济发展规划不够完善,制约着市场经济贸易水平的提升从当前的整体经济情况来看,我国在区域经济规划方面仍然存在着规划不完善的地方,一定范围内还经常出现一些不必要和欠缺人性化考虑的问题,这都对我国市场经济贸易运营质量的提升和发展水平的提高产生了制约影响。例如,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区域在规划经济时,存在规划内容重复、交叉或冲突等问题,这就导致了这些地区制定出的规划在执行的时候,往往会出现不确定性的问题,最终导致规划停留在了直面,无法切实有效地落实到实际工作中去,最终导致了规划停滞,对这些地区的经济发展带来严重的危害。又如,有一些地区的政府在进行规划时,规划的内容过于注重政绩的实现,有时甚至背离了经济发展的规律和规划的科学性原则而进行不科学的规划,这显然使规划工作成为了实现政绩的一项“权力”手段,最终制造成了不良影响。正是由于这些不良现象的存在,使得我国市场经济贸易的水平总是难以得到质的提升,运营效果也难以得到显著的改善。
2.财政转移支付机制有待进行科学化完善当前,在市场经济贸易的运营过程中,我们经常会看到许多以各种名目而设立的专项转移支付项目,而对于一般性的转移支付项目则设立的十分少。从本质上分析来看,当前出现这些落差和不均衡的原因在于我国许多的专项转移项目一般都具有较大的规模,因而所涉及到的资金支付也比较大。在这种情况下,我国的财政转移支付机制仍然存在一定的不完善之处,在市场经济贸易发展运营过程中,相关的针对性政策也未能及时地建立起来,缺乏一套完整的系统化的支付机制,在很大程度上对市场经济贸易布局的有效调整造成了阻碍影响。
3.公共服务资金投入不多,给市场经济贸易发展带来阻力市场经济贸易的发展,所带来的作用效应是十分广泛的,作用于社会领域的各个层面,也涉及到了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特别是对于社会公共服务的建设,起到了至关重要的资金支持作用。然而,这种支持作用是需要重组的资金投入来完成和体现的,虽然我国的社会公共服务取得了很大的发展,但从当前全国总体来看,我国在社会公共服务方面的资金投入仍然是十分有限的,投入资金的比例也较其他领域来说要少得多。分析其原因,在于很多地方性的基层政府对于我国的整体经济发展形势尚未弄清楚,对于趋于经济的走势和方向也难以有一个清晰的把握,从而在公共服务领域缺乏合理的规划,相应的专项资金也难以及时到位,这就导致了这些地区的公共服务能力往往处于较低水平的状态,制约着人们各项活动的开展。一旦城市的公共服务缺乏力度,就会给人们的生活和社会的发展带来更多的负担,长久下去,将会对市场经济贸易的发展也会造成阻力,最终影响我国整个经济的发展。
4.存在地方贸易保护主义,阻碍了市场经济的前进步伐市场经济贸易要想取得蓬勃发展,在关键在于保持其一定的市场规律和自由度,因而,在市场经济贸易发展的过程中最忌讳的即是地方贸易保护和过多的权力干涉。然而,在实际中,许多地区却存在着严重的地方贸易保护的情况,给市场经济贸易的发展设置了重重阻碍,不仅使市场经济贸易的方向与我国的实际国庆相偏离,还使市场经济贸易的发展目标变得模糊不清而难以实现良性发展。此外,一些地方政府将实现经济效益作为最大的目标,甚至放在了其他一切工作的前头孤立地去开展经济工作,不仅不去与其他地区进行交流和沟通,更不愿意开展区域合作,这使得这些地区在经常往往各搞各,难以实现区域之间经济贸易的合作和互惠的共赢局面。最终导致这些地方的经济贸易长期处于了“关门过日子”的状态,严重了阻碍了地方经济贸易发展的脚步。
三、促进市场经济贸易实现高效运营的对策思考
市场经济贸易的运营一定要体现有效性和高效性,为经济贸易发展搭建一个广阔的平台,采取各种行之有效的办法。当然,这些办法需要综合考虑我国现状加以甄别筛选,使其实现事半功倍的效果,使市场经济贸易的运营水平得到提升。
1.政府发挥好自身职能作用,大力完善区域经济发展规划一是各地政府部门应当意识到自身的职责所在,并对自身的权力有清醒的认知。一旦职责明确,权力运营妥当,就可以使自身的职能作用实现正常的发挥,以此来满足市场经济贸易的需求,使经济贸易在政府的正确指引下健康运营。二是政府对当地的经济发展要有全盘的考虑,而不应孤立地看待地方经济贸易问题。这就要求地方政府要大力完善区域经济的发展规划,使发展规划更加符合客观实际,更加理性科学。如此,规划内容才能以市场经济贸易发展为核心内容,摒弃那些不必要的政绩内容,使政府摆正自身位置和经济贸易发展规划的位置,为经济贸易发展水平的提升减少麻烦。
2.建立健全财政转移支付机制,实现经济贸易布局有效调整市场经济贸易运营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转移支付项目,这些项目也是经济发展的必要环节。但是,我们必须重视这个环节。因此,必须建立健全项目转移支付机制,使资金支付做到有据可依,使资金支付的来龙去脉都能确保真实客观。从而,避免不必要的资金浪费,也有利于杜绝违法乱纪犯罪现象,使经济贸易的发展格局更易于调整,使经济贸易资源达到优质配置整合。
3.加大公共服务资金投入力度,为市场经济贸易发展创造机遇市场经济贸易的发展与社会各个领域的发展都密切相关。而社会公共服务领域更是经济贸易发展水平的一个缩影。因此,公共服务能力是经济发展的自然流露。我国必须以社会保障的高度,来完善社会服务体系,确保社会公共服务质量和效率。社会公共服务能力提升,社会负担会相应减少,也会反作用于市场经济贸易,为市场经济贸易的稳步运营提供机遇。
4.彻底打破地方保护主义,加快市场经济贸易步伐地方保护主义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市场经济贸易的发展步伐。因此,若想实现经济贸易的顺畅运营,就必须打破地方保护主义,充分尊重经济发展规律,确保市场经济贸易步伐迈得稳迈得远。这样,必然是以市场经济贸易运营目标的明朗化为前提,有利于客观评价地方经济的地位,实现地域经济发展中的有效协作和互惠互赢,使各个地域之间的资源实现高效共享,实现生产因素的良性流动,从而全面推动市场经济贸易的发展,彻底告别闭门造车的局面。
四、结束语
关键词:伊斯兰经济伦理中阿经济贸易中国企业文化
一、伊斯兰经济伦理的特点
伊斯兰经济学是根据伊斯兰法及其宗旨和总则,对个人如何处理生产、消费及二者间的矛盾而展开研究的学问。伊斯兰经济伦理主要指《古兰经》与圣训中所包含的经济伦理,以及在此基础上演绎的经济理论。《古兰经》与圣训中有大量关于财产权、商业活动、商业道德、商业规范、社会福利、消费观念等方面的要求,成为伊斯兰教法及经济思想的核心内容。
(一)伊斯兰经济伦理强调以诚实守信、公平公正为商业活动的准则
伊斯兰教历来重视商业、崇尚商人,伊斯兰教认为商业活动是社会经济发展的根本途径,但在商业活动中尤其强调必须以诚实守信、公平公正为准则。严禁以次充好、以假乱真、见利忘义的不法行为。伊斯兰教提倡在经济活动中合法经营、互惠互利,反对谋取暴利;禁止从事一切非法性质的行业。
(二)伊斯兰经济伦理强调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精神
伊斯兰教提倡“两世吉庆”的精神,认为今生与后世同样重要,它指引人们要自力更生、艰苦创业,要求劳动者凭借赋予人类的各种能力,以积极乐观的心态追求两世的吉庆与幸福。
(三)伊斯兰经济伦理强调扶贫、济困的慈善精神
伊斯兰教规定:施济是每一位有能力的穆斯林应尽的义务、必须力行的善功,是使财产得以净化的主要途径,是信仰纯正的表现之一。《古兰经》云:“你们绝不能获得全善,直到你们分舍自己所爱的事物。你们所施舍的,无论是什么,确是真主所知道的。”1(3∶92)先知曾说:“凡穆斯林都应施舍。”(穆斯林辑录)
伊斯兰教的施济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法定性质的施济;另一类为自愿性质的施舍。
二、当前中阿经贸关系中的中国企业文化发展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
自20世纪50年代开始,中阿经贸合作开始起步,中阿经贸关系中的中国企业文化相继诞生。1978年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中阿双方以发展经济作为共同目标,中国企业文化有了进一步发展。纵观中阿经贸关系中的中国企业文化发展状况表现如下:
(一)发展速度快。中阿贸易额从2000年的152亿美元增长到2008年的1328亿美元,增长了774%,即使是遭遇全球金融危机的2009年,贸易额仍然达到1048.89亿美元。而同期,我国对外贸易总额由2000年的4742.9亿美元增加到2008年的25632.6亿美元,增长了440%。2随着贸易总额的快速增长,中阿经贸关系中的中国企业文化也迅速发展,现代企业制度中的中国企业文化也有待完善。
(二)中阿双方文化、贸易互补性强。阿拉伯国家是一个巨大的消费市场(22个阿拉伯国家,有近5亿人口)。由于资源和经济结构的单一性,阿拉伯国家的农业经济不发达,工业相对滞后,这就为我国的传统商品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市场。目前,阿拉伯国家从中国进口的主要商品是轻纺产品、服装、粮油食品、旅行用品及箱包等,其中机电产品占有很大份额。同时,阿拉伯国家一直是中国重要的劳务输出市场。目前,中国在阿拉伯国家的劳务以普通劳务为主,涉及建筑、制衣、商场零售、医疗卫生等行业,也有部分的技术劳务如石油钻井服务等。3
(三)中阿经贸关系中的中国企业文化建设取得了重大突破。中国企业家已经认识到中国的社会发展取决于经济,经济的发展必须靠企业,企业文化是灵魂和核心竞争力,它规范和引导员工的行为,它增强了企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然而,我们也必须清晰地认识到仍然存在着很多因素阻碍着中国企业文化发展的步伐。中阿经贸关系中的中国企业文化也存在以下问题:
(一)中阿经贸关系中的中国企业过于注重“人治”,忽视现代企业制度法治建设
在中国企业里,人与人之间产生全面而强烈的信任关系,而一旦超出自己人的圈子与“圈外人”交往时,信任感便会逐渐减弱乃至消失。这种传统文化体现了强烈的人际等级意识和族类意识,内具亲和力和凝聚力,外具排异性和分散性,信任感仅局限于家族范围或“自己人的圈子”里。
(二)中阿经贸关系中的中国企业文化过于强调中庸思想和平均主义,中国企业面临严峻挑战。
中国企业处在国内外竞争的环境下,必须打破就旧的管理制度、对产品进行推陈、对技术进行创新,建立现代企业管理制度。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中庸思想阻碍了改革的进行和技术的创新,现代企业制度也迟迟得不到建立。平均主义与现代企业制度相违背,它造成管理部门职责不清,互相扯皮。这使员工工作激情下降,导致创新精神得不到发扬。这不仅不利于中国企业借鉴学习先进管理思想,也不利于中国企业先进的管理理念传播到世界其他各个国家。
由此可见,中国企业如果想摆脱种种束缚,在中阿经贸关系中获得长足发展,就必须变革自己的文化,塑造优秀的、具有中国元素中国企业文化。
三、以伊斯兰经济伦理视野构建中阿经济贸易关系中的中国企业文化对策研究
(一)以伊斯兰经济伦理强调的诚实守信、公平公正准则构建中阿经济贸易关系中的中国企业文化。
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活动的正常有序进行,除了有健全的法制以外,同样需要强调经济活动的伦理道德,道德的作用范围和深度都要大于法律,法律只是作为最后的控制底线存在。
诚信既是伊斯兰教信仰的基石,也应该是中国企业应奉行的一个重要信条中国企业应该把诚实守信、合法经营的思想渗透到企业生产、销售、流通和分配的各个环节,融入企业的核心价值观当,促进企业健康成长。4
(二)以伊斯兰经济伦理中强调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精神构建中阿经济贸易关系中的中国企业家精神。
企业家作为企业的神经中枢,必须具备开拓创新、敢担风险能力,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及时把握机遇,规避风险。企业家素质和能力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员工的前途、企业的命运和发展前景。“
(三)以伊斯兰经济伦理中强调扶贫、济困的的慈善精神构建中阿经济贸易关系中的中国企业社会责任。
1.以“两世吉庆”的精神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古兰经》中鼓励人们积极的参与现世的物质生活,享受今世的物质产品;在满足今世生活的同时,更重视后世的生活,认为“今世的生活是短暂的,后世生活是长久的,今世生活与后世生活比起来是微不足道的”“两世吉庆”的精神,其实就是如何处理短期利益和长期利益关系的问题。
2.以天课制度增强企业社会责任。《古兰经》要求“穆斯林教众自觉拿出自己财产的一部分,赈济有困难的人,以纯洁他们的财产,净化他们的心灵。”(作者单位:西北民族大学)
注解
[1]马坚译《古兰经》,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版
[2]《中国统计年鉴:2010》,[Z].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0。
[3]梁宏志,齐云鸿,《中阿经贸合作大有可为》[J].《中国经贸》,2010(10)
[4]马小军,《浅议伊斯兰文化中的和谐观》[J].《中国穆斯林》.2007(1):11—17.)
关键词: 项目教学法 国际经济与贸易 理论课
一、引言。
项目式教学法是行动导向教学法之一,是指教师和学生通过共同实施一个“项目”来完成教学任务的方法。这里的项目主要指针对某个教学内容而设计的由学生独立完成的、可以收到良好教学效果的小任务。在项目完成的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利用情景、合作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新精神,使学生有效实现对所学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项目教学法萌芽于欧洲的劳动教育思想,最早的雏形是18世纪欧洲的工读教育和19世纪美国的合作教育,发展到20世纪中后期逐渐趋于完善。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的课程改革都把学习方式的转变视为重要内容,项目式教学法在国内外高等教育教学改革中得到了更为广泛的应用,但是在国际贸易专业教学中的应用还处于探索阶段。目前国内学者关于国际贸易专业课程教学方法改革的探讨多从实践教学(王平,2004;陈万卷,2007)、双语教学(曲海群,何小洁,2007)、案例教学(元鑫,2011)等方面进行。少数探讨项目法应用于国际贸易专业课的研究(刘土英,2011)(李国安、张开福、王信平,2011)则侧重于国际贸易实务等实践性较强的课程,而该方法在国际贸易理论性课程中的应用仅有少数研究可借鉴(侯俊军,凌艳平,2008)。因此,在国际贸易、国际金融、国际经济学等理论性较强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课程中实施项目式教学法进行教学改革和创新值得深入研究和实践。
二、在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理论课教学中应用项目教学法的意义。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是一级学科应用经济学下的二级学科,是经济学的一个分支,存在整个专业课程体系中,一些课程,如国际贸易学、国际金融学、国际经济学等具有较强的经济学理论特点,必须运用经济学理论、原理和工具进行分析。如果一直遵循传统的以教师为主体的讲授方式,容易造成课堂枯燥、单调,学生不感兴趣,课堂教学效果不好,更不利于培养学生利用所学理论分析现实国际经济问题的实践能力。通过项目教学法,在国际贸易等理论课程中根据课程内容结合现实问题设置若干任务,让学生通过学习理论、查找资料及深入的研讨完成自己的任务。项目式教学法注重的不是最终的结果,而是完成项目的过程。完成任务的过程应是一个人人参与、相互合作的创造实践活动。这种教学方式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从而实现我们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的教学目的,有利于国际贸易等相关理论的创新并提高理论对现实问题的指导和解释功能。
项目式教学法对于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理论性课程的应用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是一个国际性与实践性都很强的专业,国际国内经济贸易形势的发展要求专业课课堂教学与时俱进,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改变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式。教学改革与创新应该以培养具有较高素质和能力的应用型经贸人才为目的,拓展教学内容,丰富教学手段,改变教学模式,而引入项目式教学法就是实现上述教学改革的重要选择。项目式教学“重学生”、“重能力”、“重过程”的特点有利于以往的单纯传授理论知识向综合素质能力培养、创新意识培养转变,由单纯注重课堂教学向模拟实战、社会实践与课堂教学相结合的转变。
2.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
在传统的教师讲授为主的教学模式中,教师是课堂的唯一主角,学生都是观众,老师积极地讲,学生被动地听。结果常常是教师讲得口干舌燥,学生却因为教学内容的枯燥及教学形式的单调而不感兴趣。玩手机、打瞌睡等学生课堂开小差行为又严重打击了教师的教学热情,长此以往形成恶性循环,导致教学水平及人才培养质量的下降。项目教学法在理论性课程中的应用改变了教师和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角色关系,教师退出前台,主要担当幕后导演,学生成为主要演员。在项目完成的过程中,学生人人都有任务,人人必须参与,人人都是主角,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和兴趣,推动学生独立思考、探索创新、沟通合作,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工作能力和协调能力。
3.推动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水平
纯理论课程知识体系相对变化较小,教师对于同一门课程授课几轮后就能较熟练地掌握相关内容,能顺利完成授课过程,缺乏不断完善和提高课堂教学水平的动力和压力。实施项目式教学法要求教师在项目设计、指导及讨论和总结评价的整个过程中必须紧跟时代前沿,掌握最新的国际国内经贸形势和动态,熟知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理论发展和创新,并时刻思考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发展。只有不断充实和提高自己,精通理论,了解实践,具备开拓创新能力,才能促进项目式教学方法的顺利进行并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4.有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通过项目式教学法,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给学生更多的学习动力和压力。为了完成项目目标,学生必须进行充分的准备和预习,不断探索思考。而学生的积极参与又会激发教师的教学热情,推动教师不断提高和完善自己。项目式教学分别从课堂教学的供求两个角度调动参与者的积极性,从而形成良好的课堂互动氛围,使每一节课都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使师生在每一节课中都有收获和提高。
三、在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理论性课程中应用项目式教学法的关键环节。
项目式教学法在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理论课程中的应用还处于探索阶段,为了促进其顺利实施并推广,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主要应注意以下几个关键环节。
1.项目和任务的设计
由于理论课程的特点,如何设计适合学生完成的项目和任务是项目式教学法成功与否的关键环节。在项目式教学的应用和探索阶段,结合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各门理论课程的内容体系,在每一门课程中制定出5~8个项目,占课程学时的三分之一左右为宜。项目应该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且兼具理论性和实践性的特点,同时考查学生的协调和协作能力。一个大项目要由不同的小任务组成,让每个学生参与其中,通过团队协作才能共同完成。另外,项目的内容要难易适中,让学生“跳一跳,够得到”。太难的题目会让学生有挫败感,反而会对学习产生恐惧心理,起到适得其反的效果。
2.考核方式的改变
目前国内高校对于学生成绩的考核方式仍然以期末试卷成绩为主,对于教师的教学质量评价也多以学生的成绩为重要的参考指标。这种“重成绩、轻能力”,“重结果、轻过程”的传统考核已经不能适应新时期高校教学改革与创新的需求,项目式教学法的应用必须以科学合理的考核方式为后盾。
对应用项目式教学法的课程的期末考核,除了试卷成绩外,应把平时的项目完成状况作为考核学生的重要内容,平时成绩所占的比重应提高到50%左右。对于项目完成情况的考核还要细分具体的考核标准,如道德水平(出席、完成态度积极与否)、专业知识水平、项目完成质量等。由于每一个项目通常由一组同学来完成,而项目组内的每一个同学又都承担项目下的一个小任务。所以,每个项目都可以设置个人分和小组分,既考查每个同学的个人能力,又考查其沟通协作能力。
目前大部分高校仍然以传统的教学考核方式为主,所以实施项目式教学法的教师应该及时与相关部门沟通、协调,阐明该课程实施灵活考核方式的必要性,确保以科学的考核方式推动项目式教学法的顺利实施。
3.项目成果展示
在每一个项目的完成过程中,学生需要查阅大量的资料,进行广泛的调研,开展深入的讨论,需要自己动手制作PPT、撰写论文或报告。每一个项目都倾注了学生的心血,记载了学生的艰辛与收获。因此,对于项目的成果,除了通过课堂上的模拟、演讲、交流和讨论等方式来展示外,还应该让优秀的项目走出课堂,给学生以充分的鼓励和肯定。例如,可以通过专业内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辩论会”和“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专题论坛”的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展示。由于专业知识的限制,辩论会只能在大三和大四的学生中进行,专题论坛也由课堂上项目完成很好的同学来做演讲,对大一、大二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学生进行讲解,激发低年级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兴趣,在整个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形成良好的专业学习习惯和氛围。
四、结语。
伴随着全球化的迅猛发展,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开始以各种形式走向国际市场,开拓国际化业务。在这一背景下,社会对外贸人才需求的数量和质量不断上升,对国际经贸人才的培养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在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理论性课程中引入项目式教学法还处于尝试和探索阶段,还需要不断摸索和完善。随着教学实践的进行和经验的积累,项目式教学法将会在培养高素质的实际应用型国际经贸人才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侯俊君,凌艳平.项目式教学法在国际经济与贸易课程中的应用[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8(11).
进入21世纪以来,中美贸易失衡表现为中国对美国的贸易顺差,美国对中国的贸易逆差。中 美贸易失衡不仅引起中美两国政界、实业界和学术界的极大关注,也引起世界各国的极大关 注。人们从各个方面分析中美贸易失衡产生的原因,提出的解决中美贸易失衡的方案也各种 各样。然而,如果运用马克思的经济理论对中美贸易失衡进行分析,那么,我们可以看出, 中美贸易失衡有其必然性。因而,解决中美贸易失衡的方案也就只能从这个必然性中寻找。
马克思的经济理论是一个十分浩瀚的理论体系。①在本文中,我们只运用马克思的部分经 济理论,以分析中美贸易的失衡是怎样产生的。
一、马克思的“生产的国际关系”理论
在《经济学手稿(1857-1858)》的“导言”中,马克思谈了他在《经济学手稿》基础上未 来的写作思路。在准备写的5篇中,第四篇的内容是:“生产的国际关系。国际分 工。国际交换。输出和输入。汇率。”[1](46)从马克思的这一写
作提纲可以看出,马克思 是把国与 国之间的商品的输出和输入看成是“生产的国 际关系”的一个内容。而商品的输出和输入是 在国际分工,以及随之而来的国际交换②的基础上产生的。在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是世界 唯一的生产关系的背景下,国际交换从根本上来说,仍然是私人之间的交换。“私人交换产 生 出世界贸易,私人的独立性产生出对所谓世界市场的完全的依赖性”。[1](105)
运用马克思的“生产的国际关系”理论分析中美贸易关系,我们可以看见,当代的中美贸易 关系以及中美贸易的失衡是在新的国际分工的基础上产生的。
我们这里所说的新的国际分工是指20世纪80―90年代的产业的国际转移,即随着经济全球化 的发展,世界范围内的分工发生了一次巨大的转变:生产投资品与消费品的产业从发达国家 (特别是美国)向发展中国家(特别是中国)转移,而发展中国家(特别是中国)成为生产 这些产品的“世界工厂”。
为了专注于高新技术的创新和开发,美国政府和私人都把投资大量投到IT、生物和航空航天 等高科技产业,而将过去生产投资品和消费品的实体经济产业大量转移到国外,从而使美国 经济日益空心化。在高新技术的推动下,20世纪90年代美国出现了所谓的“新经济”(Ne w Economy),即经济的高增长率与低失业率和低通货膨胀率的同时并存。在经济强劲 增长的势头下,第一,美国的劳动力成本(工资)不断上升。2007年1月10日美国众议院通 过的一项法案规定最低小时工资为7.25美元,但到2009年7月平均小时工资已经达到18.56 美 元,是法案规定的2.5倍。第二,由于产业向外转移,美国投资和消费的物质产品不得不大 量依靠进口,物质产品消费的40%来自其他国家。第三,经济的强劲发展也使人们更倾向于 负债消费,从而使储蓄急剧下降。美国的个人消费占到了GDP的3/4左右,而私人储蓄率从20 世纪80年代的10%连续下降到20世纪90年代末期的5%以下。除1998―2001年外,美国政府更 是一直处于负储蓄率状态。这样,美国的储蓄率与投资率的差距越拉越大。第四,经济的强 劲发展也使美元在20世纪90年代处于坚挺状态,在整个20世纪90年代美元都处于升值的通道 中。坚挺 的美元虽然使美国获得了大量的铸币税,并吸引了大量的外资流入,但却使美国的贸易逆差 更为严重。
在美国将这些所谓“夕阳产业”向中国转移的结果是,中国成了劳动密集型产品和资源密集 型产品的生产大国和出口大国。20世纪70年代,中国向美国出口主要是土畜产品、工艺品、 五金产品、纺织品等;20世纪80年代纺织品和服装成为中国向美国出口的最大宗产品,其次 是原油和成品油;20世纪90年代机电产品上升为中国对美国出口的第一大商品,但鞋类、纺 织品等在中国向美国出口中仍然占有重要地位。中国家具协会称,中国家具产量的大约40% 销往海外,其中一半出口到美国。正因为如此,美国有人曾经想过没有“中国制造”(的产 品)的日子,但却做不到。
我们可以预料,在经济全球化更加深入发展的将来,只要美国仍然不发展自己国内的与人民 大众生活密切相关的物质产品的生产,而仍然从中国进口,那么,美国的贸易逆差和中国的 贸易顺差就还将继续下去。
二、马克思的“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理论
如果说,马克思的生产的国际关系理论为我们论证了国家之间贸易关系的产生,说明了一国 通过商品的输出和输入产生对世界市场的完全依赖性,那么,马克思的“生产-分配-交换- 消费”理论则为我们分析国与国之间贸易失衡提供了理论依据。
马克思说:“肤浅的表象是:在生产中,社会成员占有(创造、改造)自然产品供人类需要 ;分配决定个人分取这些产品的比例;交换给个人带来他想用分配给他的一份去换取的那些 特殊产品;最后,在消费中,产品变成享受的对象,个人占有的对象。”[1](26) 生产、分 配、交换、消费不是同一的东西,但“它们构成一个总体的各个环节、一个统一体内部的差 别。”[1](36)然而,在这个统一体中,生产是处于支配地位的。生产出供分配、 交换、消 费的对象。一定的生产决定一定的消费、分配、交换和这些不同要素相互间的一定关系。
我们仅就生产与消费的关系来说,按照马克思的观点,生产不仅创造出消费的材料和消费的 对象,而且“它也给予消费以消费的规定性、消费的性质,使消费得以完成”,[1]( 29)生 产出“消费的方式和消费的动力”。[1](30)马克思还强调,生产不仅生产出消费 的客体, 而且创造着消费的主体――消费者:“不仅消费的对象,而且消费的方式,不仅在客体方面 ,而且在主体方面,都是生产所生产的。所以,生产创造消费者。”[1](29)
马克思的“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关系的观点虽然没有区分国内和国际,但我们认为,马 克思的观点是能够用来分析中美之间的贸易不平衡的。
物质资料的生产有生产资料的生产和生活资料(消费资料)的生产之分;消费也有生产消费 和生活消费的区别。但生产资料的生产、生产的消费最终是为了生活资料的生产、为了生活 的消费。而直接满足人类吃、穿、住、用的消费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生存、发展和延续的基 础。因此,马克思说,生产不仅生产出消费的客体(物质对象),也生产出消费的主体(消 费者)。
物质资料的生产首先有一个是使用本国的生产要素还是使用其他国家的生产要素进行生产的 问题。很显然,如果美国不愿意消耗自己国内的生产要素生产物质资料,那么,它就只能消 耗其他国家的生产要素,从其他国家进口这些物质资料,否则,美国不要说发展,就连生存 都成问题。一方面扩大进口,而另一方面又限制出口,美国就必然是贸易的逆差,而中国也 就必然是贸易的顺差。根据EC排行榜,2008年2月,中美两国100种主要进出口商品中,中国 对美国的出口排在前20位的大都是日用消费品,例如服装、鞋类、床上用品、家具和旅行 用品等,而美国对中国的出口排在前20位的除了粮食、大豆、计算机及通信技术、仪器仪表 是顺差外,其余的,如机械设备、电器及电子产品、运输工具、汽车等,都是逆差。其结果 是:前20种商品中国对美国的出口是258亿美元,美国对中国的出口是110亿美元,即中国顺 差148亿美元,也就是美国逆差148亿美元。
三、马克思的虚拟资本理论
在马克思的《资本论》中没有虚拟经济的提法,只有虚拟资本的提法。但我们认为,虚拟资 本膨胀的结果形成了与实体经济日益脱离、且相对独立的虚拟经济。因此,我们应该研究马 克思的虚拟资本理论。
虚拟资本是与由生产资本和商品资本构成的现实资本不同的一种资本形态。它们是货币资本 ,是一种“以钱生钱”的生息资本。虚拟资本包括各种有价证券:汇票、国债券、国库券、 股票、不动产的抵押单等。它们已经成为商品,但这种商品的价格有不同于生产资本和商品 资本的独特的运动和决定方法。马克思说,虚拟资本中的有价证券的“市场价值部分地有投 机的性质,因为它不是由现实的收入决定的,而是由预期得到的、预先计算的收入决定的。 ”[2](530)“所有这些证券实际上都只是代表已积累的对于未来生产的索取权或权 利证书 ,它们的货币价值或资本价值,或者像国债那样不代表任何资本,或者完全不决定于它们所 代表的现实资本的价值。”[2](531)它们的资本价值“纯粹是幻想的”。[2](529)
虚拟经济虽然是在虚拟资本膨胀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但从根本上说虚拟经济是为满足实体 经济的需要而发展起来的。而随着各国经济的发展,尤其是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深入, 发达国家,尤其是美国,虚拟经济已经在规模上大大超过了实体经济,在运行轨道上也出现 了逐渐脱离实体经济的趋势,呈现出相对的对立性,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支配着实体经济。根 据成思危(2003)[3]提供的资料,1997年底全世界虚拟经济总量为140万亿美元, 仅仅3年 之后,到2000年底达到了160万亿美元,大体相当于全世界GDP总和的5倍。全世界虚拟资本 每天流动量是2万亿美元左右,大约为世界日平均贸易额的50倍。根据国际清算银行披露的 数据,2007年,全球外汇资金和金融衍生品全年交易量合计达到3259万亿美元,相当于2006 年全球GDP总和的67倍。这也就是说,10年的时间世界虚拟经济总量增加了22.5倍,相对于 GDP的总量增长了62倍。
从世界范围来看,美国是当今虚拟经济最发达的国家。王爱俭(2004)[4]主编的 《虚拟经 济与实体经济关系研究》提供的资料显示,在美国的GDP中,目前物质生产(实体经济)所 占的比重已不到30%,虚拟经济的比重已超过70%。 从个人来说,当代美国人的财富中有82% 以上是金融资产,这还不包括房地产。因此,人们持有的财富越来越与物质资料的生产相脱 离。
我们认为,虚拟经济超过实体经济是经济发展的必然。因此,问题不在于虚拟经济的规模超 过实体经济的规模,而在于由虚拟经济所产生的“财富效应”的幻觉在美国产生了两个错误 的结果:
第一,美国民众不是从从事实体经济活动中获得财富,而是热衷于从虚拟经济活动中获得财 富;不是崇尚储蓄,而是养成寅吃卯粮,“过度消费”、“超前消费”的习惯。这可从2000 ―2006年美国金融资产构成情况的两个数字看出。一是2000年银行业的金融资产占金融 资产总额的25.7%,2002年增加到26.6%,但此后年份这一比例连续下降,到2006年所占比 重降为22.7%。但另一方面,证券业所占的比重却从2000年的21.2%上升到2006年的22.4% (见表1)。二是,2006年银行业所占的金融资产比2000年增加了37.4%,而证券业所占的 金融资产却增加了76.6%。
第二,美国的虚拟经济所创造的“财富效应”也在一定程度上使美国政府产生幻觉,从而陷 入负债累累的“透支经济”中,即实行财政赤字政策。美国政府财政赤字在2004财政年度创 下4130亿美元的历史最高纪录。此后逐年有所下降,2007财政年度为1628亿美元。2009财政 年度美国的财政赤字达到创纪录的1.6万亿美元。这是2008财政年度赤字4550亿美元的3.5 倍 。它相当于美国GDP的11.2%,是1945年以来占比最高的。对2010-2019财政年度联邦财政赤 字,美国白宫行政管和预算局预计将累计达到9万亿美元;美国国会预算办公室预计累计是7 万亿美元。
按照国民账户体系,储蓄与投资的差额等于经常项目差额(S-I=CAB)。既然美国的私人储 蓄和政府储蓄都为负,那么,美国经常项目逆差也就不足为奇了。
四、马克思的两大部类理论
在《资本论》中,马克思研究了社会资本再生产(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问题。马克思 对社会再生产分别从价值形态和实物形态进行了研究。从价值形态说,社会总产品分为不变 资本(C)、可变资本(V)和剩余价值(m)三个部分。从实物形态说,社会总产品划分为 两大部类:生产生产资料的第Ⅰ部类和生产消费资料的第Ⅱ部类。通过两大部类之间的商品 交换,即Ⅰ(V+ m)=Ⅱ(C)实现社会经济的均衡发展,并使两大部类的价值得以实现,社会 再生产也才得以继续。
马克思的两大部类理论实际上也就是一国经济发展的产业结构问题。“从严格意义上说,马 克思将社会产品的物质构成划分为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并非纯粹理论上的假设,而是事实 的表述。尽管社会产品千差万别,但每一种产品不是作为生产资料使用,就是作为消费资料 使用。虽然有些产品既可用作生产资料,又可用作消费资料,可是在再生产过程中,总会扮 演特定角色,或者是生产资料,或者是消费资料,所以某些产品既可供个人消费,又可用作 生产资料的现实,丝毫也不会影响这种分类的正确性。”[5]
与马克思所处的时代不同的是,由于经济的发展,当代各个国家的产业结构一般划分为第一 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当代经济发展的一大趋势是第三产业的发展超过第一、二产业 的发展。这一趋势也必然影响到一国经济的对外失衡。美国第一产业在GDP中的比重为1.5 ―1.9%之间,第二产业的产值占GDP的比重为22―23%,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则高达75%以 上。美国经济的“白领化”使美国不仅消费资料依赖进口,而且生产资 料也大量地依赖进口,由此可以看出,美国的贸易逆差也就在所难免。与美国相反的是,虽 然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产业结构发生了重大的变化,1990年到2005年中国工业化进程在加速推 进,农林牧渔业人数从53%下降到44%,产值比例由27%下降到15%,但“农业是国民经济的 基础”这一根本方针没有变,“民以食为天”的观念也没有变。服务业虽然有所提高,就业 人数从16%上升到24%,但服务业产值在GDP中所占比例变化不大,维持在32%左右。而以工 业为主的第二产业就业人数虽然维持在18%左右,但产值却由41%上升到52%。中国把握住 了制造业的竞争优势,“中国制造”不仅成为一些国家人民日常生活须臾不可离开的东西, 而且改变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生活方式。这也正是中国形成对美国和其他发达国家贸 易顺差的根本原因。
五、马克思的汇率理论
由于国与国之间的商品交换涉及到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货币,因此,国与国之间的商品交换要 能够顺利进行,首先要有两种或两种以上货币之间的交换,或者说,货币之间的交换是国与 国之间商品交换的基础。货币之间的交换就涉及货币的兑换比例,即汇率问题。正因为这样 ,马克思不仅把汇率看成是“生产的国际关系”的一个内容,而且认为汇率是一种更复杂的 经济关系。[6](313)马克思也研究了名义汇率和真实汇率,认为,一国货币(不管 是金属货 币还是纸币)如果相对于外国货币贬值,这只是纯粹名义上的变化,因为,这时的贬值所引 起的只是两种货币相互交换比例的变化。只有当货币的实际价值降到名义价值以下引起汇率 的变化时才是真实的贬值。
马克思的汇率理论表明,汇率问题纯粹是个经济问题,是经济的国际分工导致商 品在国与国之间运动(进口与出口),进而产生必须用货币结清对外支付差额时发生的一个 问题。在研究汇率问题时应区分名义汇率和真实汇率。
但是,在今天中美贸易关系中,美国一些人出于政治的需要,总是将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问 题说成是政治问题,将经济问题政治化,甚至把“汇率操纵国”的帽子强加在中国头上,力 图用压人民币升值的办法解决美国的贸易逆差。而且,他们并不去区分影响一国贸易收支的 究竟是名义汇率还是真实汇率。这些显然都是违背汇率经济学的基本原理的。
第一,2005年7月21日人民币升值以来,中国的贸易顺差与美国的贸易逆差并没有因人民币 升值而下降(见表2)。这就说明,中国的贸易顺差(美国的贸易逆差)与人民币的升值( 美元的贬值)并没有必然的因果关系,或者说两者不是高度相关的。这是因为,(1)多数中 国占优势的低端产品,在美国早就不生产了。因此,美国即使不从中国进口这些产品,也要 从其他国家进口。(2)中国出口到美国的商品约半数是办公用品、服装鞋类、玩具和其他塑 料制品,但它们只占美国产出的4%。(3)对美国而言,即便人民币升值15%或20%,中国仍然 是某些 商品成本最低的生产者。美国最终或许只能为这些商品支付更高的价格,导致其通胀加剧, 甚至造成贸易逆差不降反升。
第二,按照汇率经济学的原理,衡量一国商品在国际市场竞争力大小的不是名义汇率而是真 实汇率,即扣除了通货膨胀因素的名义汇率;判断一国货币是升值还是贬值的依据不是双边 汇率而是多边汇率,即名义有效汇率和真实有效汇率。根据国际清算银行(BIS)提供的资 料,以2000年为基期,名义有效汇率指数为100。2008年全年,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升值12 . 88%;人民币真实有效汇率升值12.66%。而2008年中国的出口总额为14285亿美元,同比增 长 17.2%;进口11331亿美元,同比增长18.5%;贸易顺差达到2955亿美元,比上年增加328亿 美 元。这就是说,人民币的名义有效汇率和真实有效汇率都升值,虽然使中国的进口的增长幅 度大于出口的增长幅度,但中国的出口和贸易顺差并未因人民币的升值而根本改变,反而仍 然以较大幅度增长。
那么,中国的贸易顺差的决定因素是什么呢?我们认为,中国的贸易顺差从根本上说来自于 中国出口商品结构的变化,来自从初级产品向工业制成品出口转变,也来自工业制成品出口 结构进一步优化。我们的研究表明:马克思的经济理论完全适用于今天的中美贸易关系的分 析。
注 释:
①Walter Eltis认为,马克思的《资本论》同亚当•斯密的《国富论》和凯恩斯的《就业、 利息和货币的一般理论》是三本最伟大的政治经济学著作。参见J.C.Gilbert. Keynes's
Impact on Monetary Economics.P.25. Butterworth & Co(Publishers)Ltd.1982.
②马克思说:“如果没有分工,不论这种分工是自然发生的或者本身已经是历史的结果,也 就没有交换。”(马克思:《经济学手稿(1857-1858)》[M].《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46卷,上,第36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主要参考文献:
[1]马克思.经济学手稿(1857-1858)[M].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 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2] 马克思.资本论(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
[3] 成思危.虚拟经济的形成[J].中国经济周刊,2003(14).
[4] 王爱俭主编.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关系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
[5] 钟盛熙等.《资本论》与当代[M].北京:学习出版社,2005.
[6]马克思.经济学手稿(1857-1858)[M].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下.北 京:人民出版社,1979.
Analysis of Sino-US Trade Imbalance:
Based on Marxist Economic TheoriesHe Zerong1 Xu Yan2 Fu Yu3Abstract:Reasons and solutions of Sino-US trade imbalance were
关键词:国际竞争力;企业竞争力;企业心核竞争力:核心能力
一、国际竞争力及其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贸易自由化的发展,世界变得越来越小。在WTO框架下,贸易广度日益扩大,竞争程度进一步加深给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产业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日益加剧的国际竞争迫使人们越来越多地关注本国产业或企业是否具有国际竞争力。能否从竞争中获胜。
经济的全球化能够重新分配世界财富。由于各种原因,世界国民财富分配不公,特别是经济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收入差距拉大,最根本原因在于双方在国际竞争力方面存在巨大差距。国际竞争力宏观上看就是国家竞争力,国家竞争力取决于产业竞争力,产业竞争力取决于企业竞争力,而企业竞争力又取决于企业的核心能力。
国家竞争力必须以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为基础。迈克尔・波特(potter,1991)认为,国家竞争优势的比较应当从行业(产业)的角度来考察才有意义。他说:“研究竞争的基本分析单位是行业。一个行业无论是生产产品还是提供服务。它是直接展开互相竞争的竞争者的群体。”波特所讲的国际竞争力就是指一国特定产业通过在国际市场上销售其产品所反映出来的生产率。也就是说,市场销售和生产效率是检验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关键标准,其指标主要是该产业的产品的国际市场占有率和该产业的劳动生产率或盈利率。任何国家都只能是一些产业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而另一些产业缺乏国际竞争力,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总是只存在于少数几个国家。因此,试图直接在国家层次上以计量方式回答国际竞争力问题是一个难以确切比较的命题。因此,国家竞争力必须以产业竞争力为基础。
产业竞争力必须以企业竞争力为基础。行业(产业)是同类企业的集合,产业竞争力分析离不开企业竞争力分析。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我国工业品国际竞争力比较研究》课题组认为,国际竞争力是“在国际间自由贸易条件下(或在排除了贸易壁垒因素的假设条件下),一国某特定产业的产出品所具有的开拓市场、占据市场并以此获得利润的能力。”在市场经济中,经济活动的关键环节是生产效率和市场营销,产业国际竞争力最终通过企业产品的市场份额来衡量和检验;所以,国际竞争力归根结底就是各国同一产业或同类企业之间相互比较的生产力,企业的竞争力或企业的产品竞争力才是一个国家产业竞争力的基础。
企业竞争力取决于企业的核心能力。企业核心竞争力是指企业独具的、支撑企业可持续性竞争优势的核心能力。它可更详细地表达为,企业核心竞争力是企业长时期形成的。蕴涵干企业内质中的,企业独具的,支撑企业过去、现在和未来竞争优势,并使企业长时间内在竞争环境中能取得主动的核心能力。
企业的一般竞争力只是企业某一方面的竞争力,而企业核心竞争力却是处在核心地位的、影响全局的竞争力,是一般竞争力的统领。从企业核心竞争力不同表现形式角度可将企业核心竞争力分为3类:核心产品、核心技术和核心能力。核心能力是一组机能和技术的集合体,它具有差异性、不可模仿性、不可交易性、不可替代性和可延伸性等特点。在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中。一个企业能保持长久竞争优势地位的根源在于注重培育、积累、管理和发展核心能力。
二、评价企业国际竞争力的原则、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方法
评价企业国际竞争力的原则主要有:
企业是否具有价格质量比优势的产品。企业产品的价格质量比决定着该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能力。产品质量越好,价格越低。则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力越强;反之,则竞争力越弱。
企业是否具有高效的经营管理能力。管理者从事经济活动的效率,以及对外部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将决定企业是否具有可持续发展性。
企业是否具有先进的企业文化。和谐进步的企业内部文化能够凝聚所有企业员工的力量,增强企业竞争力。
企业竞争力的评价体系是企业竞争力认识、识别、测评、制定竞争力战略和不断提高竞争力的技术平台。没有这个平台,竞争力问题将是零散的,没有体系的。到目前为止,世界经济论坛(WEF)、瑞士国际管理发展学院(IMD)建立的企业管理国际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有一定的权威性。
IMD和WEF关于企业管理国际竞争力的指标体系是针对一国企业的整体实力。IMD的企业管理国际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由生产效率、劳动成本、公司效率、管理效率和公司文化5个要素组成,共有36个评价指标。在这一指标体系中,生产效率与劳动成本反映出企业生产产品的能力,公司业绩表明公司的经营绩效,这3个子要素是企业管理竞争基本能力的反映。其中在生产绩效评价要素中,分别用购买力评价与汇率法计算出生产效率各个方面的指标数值。综合劳动生产率用以评价每一个就业者一年所创造的GDP,雇员劳动生产率用来反映每一个雇员每小时创造的GDP。在劳动成本方面,报酬水平主要用来反映制造业工人每小时的全部报酬,服务业部门的年薪是通过银行信贷员、部门经理、初等学校的教师和秘书这4种服务性职业的年均工资总收入来刻画的。管理者的报酬也是按照高级主管、工程师、制造部经理、人事主管4种职业分别列出。
公司绩效方面,公司规模通过当年一国企业的销售额名列《财富》杂志500强企业的数目来描述:公司信誉主要用公众的信任度来评价:公司董事会是用来评价董事会是否能保证公司的合理经营。管理效率子要素表明管理者从事经营活动的效率,称职水平是用来评价从事国内与国际业务的管理者的能力水平是否相同:雇员培训用来评价企业对雇员培训的重视程度。另外,高级管理者的可获得性这一指标用来评价称职的高级经理人员从市场上获得的难易程度:股东价值是评价企业的经理人员是否能够有效地为股东创造价值。
企业文化是指企业的指导思想、经营哲学和管理风貌,它是一种以价值观为核心的对企业全体人员进行意识教育的微观文化体系。公司文化子要素指标体系的设计方面,管理过程主要用来评价企业全面质量管理在一国受到重视的程度:顾客定位既是对企业产品的定位,也是对企业市场的定位,在这一领域的不断创新将使企业的竞争能力不断增强:营销文化反映出企业营销的思想策略:企业家精神与社会责任是企业家能力的综合反映,企业家是创新的主体,企业的不断创新正是建立在企业家精神的支撑之上。
1999年我国企业竞争力在世界46
个主要国家中排名36位。2000年是第37位。从各个要素来看,1999年生产效率是第46位,劳动成本第3位,公司绩效第35位。管理效率第34位,公司文化第27位。2000年生产效率第38位。劳动成本第11位。公司绩效第39位,管理效率第33位,公司文化第32位。可以看出有些子要素竞争力上升,但更多的子要素竞争力反而下降,导致整体竞争力下降,而且整体排名落后。由此可见,我国企业国际竞争力急需提高。
三、提高我国企业国际竞争力的途径
目前我国经济规模小而分散,布局重复,技术装备落后,是典型的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的“三高”生产模式,以致发展到现在出现约束企业进一步发展的资金荒、原料荒、民工荒;而且很多企业产品缺乏个性,难以满足顾客的多样化需求,无法胜任市场竞争的要求。
面对跨国公司的市场入侵。政府通过对某些企业给予扶持,来增加企业国际竞争力,增强与跨国公司相抗衡的实力。但是政府的扶持建立不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却牺牲了我国消费者的福利。因此政府的主要职责是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完善市场经济体制,提供企业发展的良好平台。而企业的任务就是要建立企业核心能力,从而提高国际竞争力。
企业核心能力是企业重要的无形资源,是企业长期竞争优势的源泉。当代国际市场的竞争实际上是企业核心能力之间竞争。企业核心能力的获取与培育有以下几种方式:
在企业内部,需要企业具有无穷的技术创新能力和组织创新能力,需要一个较长的时期才能获得。
从企业外部,企业可以通过兼并或并购直接获取其他企业的核心能力。虽然短期内可以获得,但往往需要巨大的并购投资。
在企业之间建立学习型战略联盟,建立此种战略联盟可以扩大、加强或提高企业自身的核心能力。
结合我国企业的实际情况和优秀跨国公司的经验,应从以下3个方面来培育我国企业的核心能力。
培育先进的企业理念。由于我们市场化历程太短,因此企业整体上缺乏现代市场经济和现代企业经营的理念。而理念对于企业成长至关重要。比如,我国企业为什么效益不好?原因之一是我们的企业只重视有形的物质要素投入,而忽视无形要素的投入,导致高投入、低产出。而西方企业自20世纪50年代开始就重视无形要素的投入,今天发达国家100美元的产值中,有70―80%是科技和文化创造的,而我国这一指标仅为30%左右。这是值得深思的,重视无形要素的投入是当务之急。
培育企业新机制。我国企业机制落后,阻碍创新的产生。完善先进的企业机制有利于发挥企业家精神。提高企业创新能力、管理效率和生产效率。从而提高企业竞争力。创新理论的鼻祖约瑟夫,熊彼特指出,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是创新。有统计表明,人类在20世纪共有167种创新产品,分割20世纪50%的市场份额,但我国创造的一项也没有,就是由于我国企业缺乏创新机制,制约了人们创新意识的启蒙和创新精神的成长。我国国有企业竞争不过民营企业,民营企业和外国优秀企业相比,又显得后劲不足。都是机制缺陷造成的。因此我们要学习外国企业机制,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企业新机制。
培育新时代的企业家。在企业的所有失误中,企业家战略决策失误是最大的失误。战略与决策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高级阶段,西方跨国公司十分重视。在国外。企业家地位高于政府官员地位。而我国正相反。由于忽视对企业家的培育,在我国何时能形成完善的企业家市场仍遥遥无期。我国一些大企业频频出现重大损失、经营不善,重要的原因之一是企业家战略与决策的能力不足。因此培育企业家市场、提高企业家能力成了当务之急。
此外,在非完全竞争的现实经济中,在规模经济递增的情况下,要提高产业和企业在国际市场的国家竞争力,必须扩大企业规模,而要扩大生产规模。仅靠企业的自身积累是不够的,对经济落后的国家来说尤其如此。发展中国家应该尽快实现强强联合、强弱联姻、中小联合,求得规模经济效益。
企业拥有了核心能力其国际竞争力就会提升,这样才能在国际贸易中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蔡等,工业竞争力与比较优势――WTO框架下提高我国工业竞争力的方向[J],管理世界,2003(2)
2、胡大立,企业竞争力――决定因素及形成机理分析[M],经济管理出版社,2005
3、金碚等,中国企业竞争力报告(2004)[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4、迈克儿・波特,竞争战略[M],华夏出版社,1997
5、裴长洪,王镭,试论国际竞争力的理论概念与分析方法[J]中国工业经济,20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