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推进新课程改革的方法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新课程改革是为了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课程体系而进行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它将实现我国中小学课程的学科本位、知识本位向更加关注每一个学生发展的历史性转变。在新课程改革的今天,我们有必要对新课程改革过程中新课程理念与传统教育理论的渊源、碰撞及在实践过程中的偏差予以澄清和矫正,以促进新课程改革顺利推进。
一、新课程改革现状分析
(一)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新课程理念已经内化为广大教师的思想并外化为教师的新的教学行为,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已经由本文由收集整理师本位、知识本位向生本位方向发展,由“双基”目标向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发展。课堂教学形式由“传道、授业、解惑”向“探究式”、“互动式”方向发展,这不能不说是新课程改革的亮点,但是,在轰轰烈烈的新课程改革当中,我们不得不思考这样一些问题:新课程理念的历史渊源?什么是好的教育?什么是最好的教育?传统教育理论的作用何在?
(二)世界上没有什么最好的教育理念,因此,不要盲目追“星”,不要机械套用所谓的经验。当前“生命教育”、“创新教育”、“赏识教育”、“超越教育”等以及由西方引入的人本主义、建构主义与后现代主义等各种新概念新名词陆续涌现,老师们颇感茫然。我们还发现,有的教师在没有真正理解新课程理念的情况下,囫囵吞枣并义无反顾地去贯彻执行。与其这样,倒不如去探讨新课程理念的渊源,从博大精深的心理学实验宝库中吸取营养并在实践中创新、发展。将“皮格马利翁效应”、“海因兹偷药”等实践成果直接应用于我们当前的教育,也不失为一条捷径。从这个意义上说,传统的教育理论与新课程理念并不矛盾,也不抵触,传统教育理论并没有作废,也不能作废。
(三)新课程理念已经被越来越多的教师所接受,但它也决不是最好的和经典的,只能说,在经过38个国家级课改实验区实验结论是肯定的,是可用的。既然如此,不可避免的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如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同时,过多地关注了中等生,学困生也被一定程度地关注,但“尖子生”、“吃不饱”的问题则被忽视,而这一问题,在传统的教育理论中就有很好的解决办法——因材施教,亦即根据学生不同的资质、潜能、个性有选择的施以合适的教育。这样,才是发展全面和全面发展的教育。
(四)新课程改革过程中,还有一种困惑,即把课堂还给学生,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学习的主体,这是需要肯定的,但是在把课堂还给学生的同时,教师的主导地位应该如何把握?我们认为,在把课堂还给学生的同时,教师的主导地位丝毫不能低估和消弱,否则,还给学生的课堂就不是课堂,探究、合作、目标达成就是一句空话。因此,教师的主导作用不但不能消弱,而且还应加强。而主体作用的发挥主要体现在教学设计、课堂调控、调动、激励等一系列教育教学艺术功力方面,而不是回归“一言堂”、“满堂灌”的师本位,也绝非儿童中心主义。
二、新课程理念的历史渊源
新课程理念的产生是时展的必然产物,是教育理论发展的必然结果,既不是传统教育理论的照搬照抄,也不是对传统教育理论的全盘否定,而是对传统教育理论精华的提炼、浓缩、延伸和发展。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曾主张“儿童中心主义”,我国古代的教育专著《学记》明确提出:“时观而弗语”,“学不躐等”,“时教正业”,“退息居学”,“藏焉修焉、息焉游焉”,“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及”、“预”、“时”、“孙”、“摩”的教学原则及方法,甚至对教师的语言要求也提到了“约而达、微而臧、罕譬而喻”的高度,对照本宣科的教学方法提出了“今之教者,呻其占毕,多其讯言,及于数进而不顾其安,使人不由其诚,教人不尽其才,其施之也悖,其求之也弗”的尖锐批评,这些传统教育理论的精华及包括孔、孟、夸美纽斯、赫尔巴特、凯洛夫、布鲁姆、布鲁纳、陶行知等教育大家在内的各种教育流派、教育理论,都会对指导我们今天的新课程改革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三、新课程的标准
新课程标准是国家课程的基本纲领性文件,是国家对基础教育课程
的基本规范和质量要求。新一轮课程改革将我国沿用已久的教学大纲改为课程标准,反映了课程改革所倡导的基本理念。基础教育各门课程标准的研制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核心工作,经过全国近300名专家的共同努力,18种课程标准实验稿正式颁布,标志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进入新的阶段。
四、新课程的核心理念
1、“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是课程改革的出发点。2、开放型的新课程观是建构现代化课程体系的必然选择。3、民主化是建构新型师生关系和课程管理体制的牢固基石。4、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整合。5、树立终身学习观,终身学习将成为未来每个社会成员的基本生存方式。6、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静止观,树立评价促发展的发展观。7、批判与创新是本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灵魂。8、回归生活是新课程改革的必然归属。
教师是课程的实施者,从实施过程到教学目标的实现,教师是关键。数学新课程方案确定之后,数学教师是决定因素。因此本文就数学教师如何面对数学新课程,积极投入到数学新课程改革洪流中去,有力推进数学新课程改革,大大提高数学教育质量谈谈本人认识,仅供数学教师参考。
一、态度积极
态度决定工作热情和投入的程度。我国数学教育在过去相当长的时间内,几乎没有大的变化,虽然经过多次改革,且改革成果不可抹杀,但基本是长期一个模式,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主要表现在迫于评价制度,教育体制等方面,数学教育始终在应试教育的压力下畸形发展,课程内容脱离社会应用,脱离学生生活,脱离时代要求。在应试教育和“学答模试”下,一味地追求“类型+模式”和“记忆+练习”,搞无休止“题海战”。这样使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低下,缺乏自信心,缺少对数学本质和数学价值的理解,更不会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用数学思想方法和数学精神去影响自己。学生只会解某些“无为”的数学题。真正的能力没有得到培养,人生观、价值观以及情感、态度也没有得到发展。在与时俱进的今天,时代赋予人才素质更高的要求。世界各国都在改革数学课程,寻求数学教育的新发展,我国数学教育到了非改不可的时候了。否则我国科学技术何以赶超世界先进水平,我们坚决不能以种种理由为借口,片面看待数学新课程改革。虽然数学新课程标准中难免有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但从课程理念、课程目标、课程方案到课程计划都比较成功,与过去相比有着本质变化,不是修修补补,而是根本性的改,这样有可能给很多数学教师带来不适应,我们不能因此产生偏见,更不能用旧思维来衡量数学新课程改革。一定要用积极而正确的态度对待数学新课程改革。
二、转变认识
(一)转变对数学教师专业化的认识
历史上的教育,教师几乎是照本宣科式的被动教。新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数学教师专业化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不再是过去那种照本宣科式的被动教,而是需要教师积极参与到课程研究和课程开发中去,既是课程实施者,又是课程组织者、开发者、研究者。这样数学教师自然应该是专家型、学者型的教师。同样教师的专业意识、情感和信念也就比任何时候都重要。因此数学教师必须转变过去那种对自己专业化的认识,鼓舞斗志,振奋精神,怀揣教育理想,积极推进数学新课程改革,把自己的生命价值融入到平凡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去,把教研融入到课堂中去,不断探索和实践,积极投入到数学新课程研究和开发中去。
(二)转变对数学教材功能的认识
数学新课程改变了传统数学课程功能。对于认识数学与自然界,数学与人类社会的关系,认识数学的科学价值,文化价值,提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理性思维的形成,智力发展和意识创新都具有积极作用,有利于帮助学生学到学习的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对知识的热爱。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价值观和情感态度,而不像传统的数学课程重在知识结果的传授而轻能力的培养。可见数学新课程是一个活性模板,只反映数学课程的性质和目标,给教师和学生提供基本素材、蓝本和平台。还要依靠数学教师在实施中对教材进行开发、调整或改变、补充,使之完善。因此要实施好数学新课程改革,数学教师必须转变对传统数学课程功能的认识。
(三)转变对数学教师知识结构的认识
数学新课程改革和数学专业化发展,要求数学教师不仅要有渊博的数学基础,而且还要了解数学发展史,掌握数学的思想方法,深刻领会数学的内在本质,懂得数学的真正价值。这样从事数学教学,才能使我们更好地驾驭教材,把数学教学变得更为生动活泼,教出方法、教出发现、教出创新。数学思想方法对于数学教师的专业化成长及自身发展来说是不可缺乏的。只有数学思想方法素养好的教师才是受欢迎的好教师。
我国目前基础教育数学新课程,强调了情感、态度、价值观,强调了数学学习的过程和方法,强调了探究与发现,在新的理念下,要使数学新课程有效实施,对数学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数学教师的知识结构亟待努力转变。不然很难胜任今天的数学新课程的教学。
转变对学生的认识。对学生的认识的转变,也是这次新课程改革需要转变观念的内容之一。数学新课程对教师、教材和学生三者之间的关系都有明确的说明,并进一步确立了学生在整个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我们数学教师不是教数学,而是教学生怎样学数学。学生既是教学过程的起点,又是教学过程的终点。只有当一切为学生和为了学生的一切的理念转化为数学教师的教学实践,只有当教师和学生之间平等对话变为现实,数学新课程的资源才有可能转化为学生内在的知识资源和精神力量。合理对待学生的态度是一种“倾听学生”的状态。一个好的教师懂得教育实际上是对学生的“守护”和“守望”,而不是对学生的“看守”或“盯梢”,是对学生充分信任而
放心和放手。
三、正确对待
随着教育事业不断的发展和新课程改革不断的推进,我国对教育事业进行了一系列的教育改革,其中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对我国的教学课堂进行全面的改革。在高中语文新课程改革过程中,传统的教育方式和教学方法已经面临着严重的影响。面对在新课程改革强烈的冲击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高度重视教学方法的改革和创新,全面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求。
一、新课程改革不断的推进,使得教学主体发生了显著的转变
1.教学注重满足学生的需求,以学生为主体
在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学生最重要的任务就是不断学习和掌握课本中的知识,这样能够提高考试的成绩,但是不能将这种教学作为满足应试教育为目的,在教学过程中还应该注重对学生写作、阅读能力的培养。例如在讲解优秀文学作品过程中,教师应该让学生对文章进行全面的熟悉,了解清楚文章的主旨大意,然后再探索作者从文章中所要表现出来的特定心理情感,最后再讲解文章的写作艺术特色以及主要的写作手法,通过在无形中的渗透给学生足够综合的教学任务。
2.尊重学生个体差异,注重全面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学生和学生之间都存在显著的差异性。学生在不同的学习环境和生活环境中都会或多或少因为知识背景、认知能力和理解能力的不同而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性,面对这些差异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切不可采用一刀切的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应该以学生的课堂地位为主体,在教学过程中全面尊重学生个体差异性,真正做到教学要有针对性,因材施教。
3.实现高中语文教学目标,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在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明确教学目标。在教学过程中要积极的引导学生全面掌握语文知识,提升语文素养,并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和阅读能力。高中语文作为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在教学过程中更需要教学方法的针对性和目的性。例如在讲解《赤壁赋》这类文章过程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让学生清楚的了解古文中的难以理解的字词,还要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新课程改革的大纲需求积极的指导学生掌握必要的古文文学常识。
二、新课程改革不断的推进,使得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发生了显著的改变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高中语文的教学方式不再是学生在课堂下死记硬背,教师在课堂上一味的灌输知识,而是要在教学过程中给予学生必要的教学启发,让学生能够独立的思考和领会全新的教学模式。这样的教学方法不仅能够全面体现出教育的启发作用,同时还能够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之下,高中语文更加关注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将教育的重点教学方向放在了学生自主意识的培养过程中。在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全面利用新课程改革对高中语文产生的积极作用,不断加强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和锻炼。
1.学生自主学习意识的培养是高中语文教学的关键
在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学生自主学习意识的培养是十分重要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其自主学习的意识严重影响到教学的效果。如果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处在一个积极思考和学习的状态之下,教师的教学就会比较轻松,而如果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的不积极,被动的学习知识,而在学习过程中没有自主学习的意识进行促进,那么,在教学过程中也就取得不了什么好的教学效果。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切实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教学是高中语文教学的关键环节。
2.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是教学方法不断发展的新方向
随着新课程改革不断的推进,高中语文教学方法不断得到创新和改革,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和学习意识成为了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重点发展的方向。在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不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不仅能够显著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而且在教学过程中还能够提升教师教学的水平,满足新课程改革的不同需求,其逐渐成为了教学方法发展的新方向。
三、新课程改革不断发展,拉近了教师和学生之间的距离
1.改善师生关系,促进先进教学方法的应用
在长期的语文教学过程中,受到传统语文教育思想的影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多数都是采用命令、督促的角色与学生进行相处。这种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很可能会对学生和教师的关系产生严重的影响。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不断改变传统教学观念的束缚,放下自身高高在上的姿态,弯下腰与学生和谐的沟通和交流,与学生交朋友,不断改变原来师生之间不和谐的关系,这样也能切实提高新的教学方法的应用。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推进;切入点;学校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3-349-01
学校领导都兼了教改课,个个坚持以教代教,以研促研:坚持学科跟踪指导,坚持在教改前沿与教师对话,在动态实践中生成.
为了使教师们真正的成为课程改革的主体,树立新课改的大局观和整体意识,准确定位教学观、师生观、学校首先以新的课程体系的构思和实施来引导教师确立新的课程理念,扩大课程视野,认识到课程的外延包括计划、活动、经验,懂得课程是动态的,是师生共同构建,不断变化发展的。明确教材是课程内容的载体,是课程资源中的一种,教师应进一步拓展教学资源,教师是师生共同创建课程文化、发掘学生潜能,促进学生多元发展的过程,师生既是课程资源的合作开发者,其本身也是一种重要的动态资源。
一、建立教师综合素质性培训机制,以“课”为切入点
在新课改中,新理念的贯彻、新课程观的形成、教师角色的定位、教学的价值取向,对教师成长提出了新的要求。为切实优化教师综合素质,我们坚持以教科研为先导,以教师实实在在的“课”为切入点,实施“四陪”策略,构建发展性培训机制,打造学习型团队氛围,一是“以课促陪”,即以上课、说课、评课、课例分析促进新课程理念的学习和实践:二是“以课代陪”,即通过观摩课、示范课、学术性研究课,经验交流课提高教师将教学理念转化为教学行为的能力。三是“骨干领陪”,即以骨干教师的优质课结合微型讲座、课例答辩,论文答辩促进教师的队伍整体优化:四是“外出受陪”。即挤出时间,或利用节假日派教师考察名校,拜访名人,参加重要研讨会,利用互联网,与名校“网上交友”,资源共享,从而提升教师素质,这样,使培训产生了三方面的良好效应:一是内化效应,即唤起了教师参与培训的内在需要、主人翁精神和主观能动性―这是培训的出发点和归宿;二是带给了教师成果的共享、理智上的挑战、价值饿构建、专业特长的优势的自我认可,三是培训了一大批“四型”教师。
二、学研活动事关重要可为切入点
校本课程是深化课程改革、提升教研品质和促进学校自我发展的重要途径,我校坚持“科研兴校科研兴教,科研兴师”的办学思想,紧扣了校本教研的三个核心要素,即教师个人的自我反思,教师团队的同伴互助,专业研究人员的专业引领,注重了营造新课改中教研的四个“文化”。一是合作文化,强调教研开放性;二是对话文化,强调教研民主性;三是探究文化,强调教研创造性;四是精神文化,强调师生精神生命活力的激活,贯彻以人为本、发展为本的理念,采取校本课题牵动措施,突出应用研究、微观研究、行动研究、引入研究,开发课程资源,促进了学校、师生的可持续发展。
根据学校精神文化、自然环境、经济特产资源的特点,我校实施了指导学生以蔡伦创新精神、赵子龙为民精神、欧阳海献身精神、为探究主题的小课题研究性学习活动。实施了指导学生以怎样做到“不让烟叶变树叶。不把矿石变乱石,不让劳力成苦力”为主题的社会调查活动。利用学校、社会资源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其方法渗透到了各门学科,成了新课程理念与新课程实践操作的最佳“结合点”、“切入点”;促进了学习方式的改变;促进了单课向综合课、小课堂向大课堂的开放。
我校是在农村,体艺课相对较好,按照多元化智力理论原理,我们实施了以体艺等学科特长培养为突破口,培养学生各性特长,突出教师教学特点,突显新课程特质,建设特色学校的“四特”研究。开展“三小”(小发明、小制作、小论文)活动。以一科代多科加强学科综合,扬长补短,以“长”促“短”。发掘个性潜能,培植学校特色。很多学生因“一技之长”激发了学习积极性和创新学习的主动性,提高了整体素质。
教师们立足校本教研,在行动研究中反思,在合作交流中切磋,在学科协同、专业引领下的综合课实践中探究,通过学科论坛,教学开放周,学校、家长、社会联谊性课改开放日等活动,促进和优化了新课程运行机制。
三、利用学生生活与环境教育资源为切入点
我校以开发和利用有利于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交往,学会创新,学会自律的蕴藏于学生生活,社区和家长自然环境的教育资源为切入点。即抓信息媒体资源,抓教师人力资源,抓学生动态资源,抓社区和自然资源,促进教材资源与各种资源的整合,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整合。如利用互联网,建立网站及主题知识库;建立自主开发课程资源系统。各课凭借教育教学信息平台和社区、自然环境,充分利用蕴藏于学生生活、社区、自然地教育教学资源,引导学生通过网上研究性学习,综合课活动,实施现代信息环境下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从而正确认识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母语文化、人与自我的关系,构建教材文本与生活动态资源,教学与现代信息技术整合的运行机制,使课程更加开放而充满生机和活力。
总之,要想更好地推进新课程改革的发展,适应新课程改革的变化,学校一定要结合实际情况,找准推进新课程改革的切入点,让教师真正成为课程改革的主体,树立新课改的大局观和整体意识,引导教师确立新的课程理念,扩大课程视野,充分挖掘学生潜能,促进师生共同开发课程资源等,以便更好地推进新课程改革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金存钰.学校推进新课程改革的策略研究[J].中国教育学刊,2010:07.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中学生;培训
一、新课程改革中学生培训的必要性
当前,我国自2001年实施的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逐步进入到高中课改阶段。对于新课程改革的成效,各界评论好坏参半。但有一点达成共识:新课程改革还存在着很多问题,新课改的许多理念还有待进一步落实。自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我们工作的重心一直都在教师。一线教师通过各种方式进行与新课程改革的相关培训。但是,我们好像一直都忽视了新课程改革的对象、忽视了新课程理念的实施对象――中学生,忽视了对他们的新课程改革培训。
不可否认,新课程改革的具体实施主导权在于教师,在于教师的落实。但是,另一个重要的方面我们也不能忽略:中学生――新课程改革成效的体现者。俗语说,“一个巴掌拍不响。”如果新课程改革只是一线教师的一头热,根本不可能完全达到预期效果,因此,要想进一步推进新课程改革的实施,进一步加大新课程改革理念的落实,必须进行新课程改革的中学生培训,以引起他们的共鸣,从而共同奏响新课程改革的新乐章。
二、新课程改革中学生培训的内容
(一)新课改理念培训,重塑中学生朴素的课程观
当前实施的新课程改革,要求转变传统的学习方式,倡导培养中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三大能力;要求教师在课堂中与中学生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对话关系。巴西籍葡萄牙学者保罗弗莱雷甚至用这样一句话来批判:在灌输式教育中,知识是那些自以为知识渊博的人赐予在他们看来一无所知的人的一种恩赐,这其实就是压迫。但是,在许多中学生看来却并不然,他们已经习惯于并乐于完全倾听教师的独白。乃至于当一些教师私下和一些中学生交流他们对当前新课程实施的意见的时候,学生中的许多人竟然表示并不知道在进行新课程改革,也不喜欢教师的设问,更不喜欢和同学讨论,压根儿不明白教师为什么要改变以前的教学方式。因为他们在长期的学习过程中已经养成了一些与当前新课程改革不相适应的朴素的课程观,他们形成了接受式的课程学习观,对课程学习的主动性不强,没有意识到自己在课程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他们拥有狭窄的课程资源观,一般都将课程内容局限于书本知识,局限于教师的课堂教学;他们形成了封闭的课程观,学科界限分明;他们自身有强烈的分数意识,许多中学生仅仅将分数作为自己对课程学习结果的评价,偏重于对课程学习结果的评价,而忽略了对课程学习过程的评价。这些朴素的课程观严重阻碍了他们对当前新课程改革理念的认同,影响了他们在当前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进一步学习与发展。
由于中学生在自身长期的学习过程中养成的朴素课程观与我们当前新课改的很多理念不相符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具体落实新课改的教育理念时就很难得到中学生的理解。因此,新课改有必要对中学生进行理念培训,帮助他们重塑朴素的课程观,从而逐渐重构新的适应当前新课改的课程观。
(二)新课改教学方式培训,引导中学生重构新的学习方法
1.自主性学习
主体性教育指出,教学活动既是以教师为主体的教的活动,也是以中学生为主体的学的活动,是教师引导下的中学生独立学习和自主活动的过程。因此,主体性教育要求关注中学生的自主性学习。“自主性学习可呈现这样的一种状态:学习动机可自我激发,学习内容可自我选择,学习方法可自我确定,学习时间可自我计划,学习过程可自我监控,学习结果可自我评价。”建立自主性的学习方式要求中学生以主人翁的姿态参与学习,能够自己确定学习目标,拟定学习计划,规定学习进程,主动地完成学习任务;要求中学生具备独立的意志,能够解决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障碍;要求中学生能够有选择性地接受教师的指导和恰当地吸取别人的长处,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形成自己独特的学习风格和学习模式。
2.合作性学习
社会建构主义认为中学生之间的合作能够更好地促进中学生之间的学习,因此,合作性学习是当下新课改要求教师转变的教学方式之一。合作性学习注重中学生在小组内的互帮互学、互相讨论,从而达到效果最大化。“Jonson&Johnson认为,教师在运用合作性学习组织教学时,必须包括积极的相互依靠、个体责任、面对面的促进性相互作用、社会技能和小组过程等五个要素。”因此,合作性学习的实施就要求中学生相应地转变自身的学习方法,从以前的以自我为中心转变为大家互帮互助、共同学习。要求中学生习惯于和同学探讨问题,习惯于向同学请教并习惯于耐心向同学讲解,从而具有当前社会要求中学生养成的合作意识,培养他们的交往能力。
3.探究性学习
学校教育的主要任务在于向中学生传递大量的间接经验。这也是一直以来学校兢兢业业履行的职责。但是,在向中学生传递间接经验的同时也要注重中学生直接经验的获得,注重中学生自身探究意识和创新意识的培养。因此,当前新课改要求教师在其教学过程中要注重探究性学习方式的引入,要求其在课程设计和实施过程中要体现出中学生学习的探究性。“探究性学习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创设一种类似科学研究的情境,以培养中学生主动学习的态度,培养中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基本目标,让中学生在教师引导下,从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用类似科学研究的方法,主动地去探索、发现和体验研究过程。同时学会对信息的收集、分析和判断,从中获取知识,并应用知识解决问题,从而培养其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4.对话式学习
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在其教学过程中要注重与中学生的沟通和交流,与中学生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对话关系。因此,对话式教学就要求中学生将自己与教师放在平等位置,敢于和教师交流、敢于向教师表达自己对教学的意见和看法,从而构建新的对话式学习方式。
三、新课改中学生培训的实施
(一)社团活动的组织
社团是一个中学生在学校重要的活动场所,是中学生在学校的归宿。因此,可以通过学校的社团活动展开对中学生的新课改培训。可以通过社团讨论活动,组织中学生交流自己对新课改的理解和认识;可以通过社团请新课改的相关专家来学校给中学生开设关于新课改的讲座,从而促使他们加深对新课改的了解并积极地做好自身的应对措施。
(二)教师的积极引领
教师是新课改的主要实施者和引领者。对于新课改,教师自身已经参与了很多次的培训。教师有责任将自身领会的新课改精神与中学生分享,积极引领中学生向新课改理念靠拢。教师应加强自身与中学生的交流和沟通,多和中学生探讨他们对新课改新的教学方式和教学理念的认识,从而帮助中学生进一步加深对新课改的认识,帮助他们不断改进,从而促使他们为新课改的进一步实施做好充分的准备。
(三)社会的大力支持
对于当前新课程改革,全社会都将焦点聚集于教师,关注对教师的新课改培训;大量的报纸杂志也提出了许多关于新课改的意见。但很少有人顾及到中学生对新课改的意见,更缺乏针对中学生的新课改培训。因此,我们应当呼吁社会各界高度重视中学生自身对新课改的意见、看法,从而为针对中学生的新课改培训搭建平台。
参考文献:
[1]孟庆男.基于自主性学习的教学模式[J].课程・教材・教法,2006.
[2]刘志国.合作性学习与教学模式的变革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
[3]孙春玲.论教师在探究性学习中的作用[J].教育探索,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