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小学教育学前教育区别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 学前教育 教育 小学化 教育 环境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7)10-0030-02
一、目前学前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我国学前教育教师的素质普遍偏低,尤其是农村学前教育教师,聘用的大多都是受教育程度较高的农村妇女来担任,虽然这些人相对来说有较高的知识,但是却没有接受过专业的学前教育培训,只是会单纯的运用陈旧的教学方式来进行教学,不考虑学生活泼好动的性格特点,甚至还会因为幼儿不听话对学生进行体罚。比如说,在上课期间,窗外飞过一只蝴蝶,儿童好奇的看上几眼,教师就会以不认真听讲的理由让对儿童进行惩罚,从而导致儿童的好奇心被压制,不能在真正意义上实现对儿童的综合教育。
二、学前教育与小学教育的区别
小学教育的教学方式一般都是以课堂教学为主,每个学科在每个时间段都有一定的教学目标和任务,各个学科都是通过教师正常上课、布置作业、各种考查考试来完成的。比如说在对《雪地里的小画家》一文进行教学的时候,首先要根据新课程标准,确立教学目标,即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亲近大自然的思想感情。然后教师通过课前观察、激发兴趣以及谈话导入的方式展开教学,最后教师可以通过“照样子说一说”和“观察雪景说一说”的方式来考察学生的学习结果。而学前教育主要以游戏为主,让幼儿在游戏中不断学习新知识。
三、W前教育小学化的危害
学前教育与小学教育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不能将其混为一谈,因此,学前教育小学化也必然会给幼儿的成长带来危害。为了能够更好的对这些危害进行分析,我们分别对以游戏活动教学为主和以书本知识教学为主的两所幼儿园儿童的实际情况做了实验,在实验中,我们将两所幼儿园的部分儿童集中在同一教室里开展了一场教学活动,在教学过程中,以游戏活动教学为主的幼儿园儿童,遇到什么都想问个为什么,比如说树叶为什么一到秋天就变黄了?下雨时为什么是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而且这些儿童在学习过程中,具有较强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但是以书本知识教学为主的幼儿园儿童在教学过程中,却表现的极为消极,对学习的内容完全提不起兴趣。由此可见,学前教育小学化不仅会使孩子丧失对学习的兴趣,而且还不利于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很大程度上抑制儿童的发展。
四、学前教育的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提供给幼儿足够表现自己的机会,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使用温和的语言进行悉心指导和分析,以便他们容易接受。对于比较活泼的孩子,在保持他们个性的同时我们要教会他们“安静”,使其学会“安静”;对于性格比较内向的孩子,通过引导的方式我们要教会他们活泼和开朗。例如,游戏教学,教师可以将游戏融入学前教育中,让学生在游戏中成长,展现自我个性。以捉迷藏游戏为例。幼儿的依赖性普遍较强,在进行此游戏时时常会因找不到同伴而哭,面对这种情况,教师不应该打击正在游戏中幼儿的积极性,直接让藏起来的学生出来,安慰“搜寻者”,这只会阻碍他们的成长,让他们更加依赖长辈,很难独立起来。反之,教师应该多鼓励幼儿,告诉他们遇到困难要不放弃、不气馁、迎难而上,先帮助幼儿重新振作起来,再鼓励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恒心完成任务,这样,当幼儿再次遇到困难时,他们才能凭借自己的能力独立解决问题。而这样的教学方式,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能力,促使其健康、茁壮地成长。在幼儿学前教育中有很多方面值得我们注意的地方。幼儿教师应该进行不断的研究和创新,通过对幼儿自身的特点进行分析,寻找到最适合和有效的教育方法,从而有助于对幼儿进行全方面的教育。
五、解决问题的几点建议
留守儿童的基础教育是当今农村劳动力转移过程中带来的问题,而且将是一个时期内长期存在且无法回避的问题,由于这一人群仍在加大,问题更加凸显,因此,我们必须把这些问题纳入到社会经济发展总目标中加以解决,才能够标本兼治,彻底解决留守儿童的基础教育问题。首先,是定期召开家长(或留守儿童监护人)会,或者统计好外出家长的电话地址,班主任向学生家长通报学校、班级工作计划和实施方案,通报学生中带有普遍性、倾向性的问题,让家长了解孩子的在校表现,做到家庭教育的效果。二是改革农村学校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三是及时家访,既了解学生,三是要平等的对待他们,不要歧视,“老师要有爱心、信心、细心、耐心和慧心,用真诚的关爱去感化留守儿童失落的心灵,积极创造宽容、仁爱、平等的心理氛围和人际氛围,使孩子感到自己是受欢迎、受尊重、被接受与被欣赏的。
参考文献:
伴随着对学科建设的关注,高师小学教育专业的学科基础是什么,成为其学科建设首先必须要回答的问题。目前有代表性的观点有三种:一种观点认为小学教育专业属多学科支撑的一个专业,如教育学、心理学、文学、理学、史学、健康医学、音乐、美术等;[1]一种观点认为,初等教育学学科是小学教育专业的支柱性学科,只有加强初等教育学学科建设才能促进初等教育专业的可持续的健康发展再一种观点认为,小学教育专业是由多种相关学科开放融通、共同支撑的复合结构,其中,教育学科和任教所对应的某一相关学科的二级或三级学科作为主干学科,与任教相关的其他学科作为辅助学科支撑,两者融合交叉形成以学科教育为形态的学科领域。那么到底应怎样认识小学教育专业的学科基础呢?
本文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论述。
一、基于小学教育性质及小学教师专业特性的分析
(一)基于小学教育性质的分析
对小学教育性质的认识,既是制约小学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设置的根本因素,也是确定小学教育专业学科基础的重要依据。虽然受应试教育与社会功利性等因素的影响,无论教育理论界还是实践领域对小学教育性质的认识存在不同程度的误区,但回到小学教育本身,还是可以认清小学教育的特性之所在,进而明晰小学教育专业的学科基础是什么。
小学教育具有不同于基础教育其他阶段的特性。小学教育与幼儿教育、中学教育同属基础教育,具有基础教育的特性,如全民性、全面性、基础性、义务性、启蒙性等,但这并没有区分开它们之间的不同,因而还需要做进一步的梳理。小学教育连接着幼儿教育与中学教育,具有衔接性、过渡性。学前教育的主要特性是保育,是小学教育的前奏;中学教育的主要特性是学科教育,是小学教育的另一乐章。因而小学教育的低学段具有一定的保育性,高学段具有一定的学科教育性,这也同时表明了小学教育的主要特性既不可能是保育性,也不可能是学科教育性。因此高师小学教育专业的学科基础既不是学前教育学,也不是“学科+教育”双学科(或简称学科教育学)。
那么,小学教育的主要特性是什么呢?从终身教育理念下小学教育的任务看,一个可能的答案是养成性。当代小学教育不仅要传递知识,更为重要的在于把握儿童成长的方向,不仅要保证儿童掌握基本知识和技能,而且更要帮助儿童学会学习,注重培养儿童的社会意识、创造能力、合作精神以及对自然科学知识的兴趣等,为今后一生的可持续学习,成为开放的、具有全球视野的人打下基础。进一步追问,能够支撑人一生的基础是什么?一定意义上讲,是一个人在小学阶段养成的良好品德、良好习惯(包括良好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等)小学阶段是人之生命成长历程中最重要的阶段,是最易受影响的阶段,一个人在此阶段形成怎样的品德与习惯会影响其一生。故小学教育促进小学儿童®养成良好的品德与习惯就显得非常重要,由此而言,养成性成为小学教育的主要特性。
养成性承接小学教育的自然性与社会性。小学儿童的养成教育既要遵循小学教育的自然性又要体现小学教育的社会性,是在遵循小学儿童生命成长规律的基础上,依据社会要求培养、形成小学儿童良好品德与行为习惯。小学儿童养成教育需要借助一些生活事件、生活常识、各学科综合知识等,为小学儿童良好品德、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提供所需要的全部支持性条件。
可见,对小学教育性质的认识,离不开对小学儿童生命特性的认识、对养成教育的认识以及小学学科教育教学的认识等,而对这些方面的研究恰恰属于初等教育学学科建设的范围与任务。
(二)基于小学教师专业特性的分析
从小学教育的特性看,小学教师专业特性在于养成性、综合性。小学教师专业的养成性是相对于学科教学性而言的。小学教师是小学儿童的教育者,不是小学学科的教授者;是以小学儿童的教育为己任,而不是以小学学科知识的教授为己任。前者是目的,后者是手段,后者为前者服务。小学儿童教育的重心在于养成教育,小学教师应有明确的养成教育意识,懂得养成教育的原理与方法,并能促进小学儿童良好品德、良好习惯的养成,促进其生命的健康成长。
小学教师专业的综合性是相对于分科性而言的。小学教师若要胜任促进小学儿童生命成长的工作,仅有某一学科的知识与技能是远远不够的。对此,国外全科小学教师即是一个有力的佐证。英国小学校长认为,如果只教一门课,那么教师只会关注孩子在这门课上的表现,这会导致“割裂的评价”。比如说,一名学生在数学课上表现很差,那可能是因为他的逻辑思维能力有点欠缺,但这不代表他其他方面有问题一如果没有全科教师综合观察,他可能会被认定为“差学生”。全科教师的职责正是凭借“全科背景”捕捉孩子的潜能。这种潜能,往往不由学科界限来粗疏划定,一名细心的全科教师会发现“爱做火箭的学生”、“擅长拼写单词的学生”…[4可见,小学教师对小学儿童生命潜能的发现与培养,必须得凭借自身的综合性素质、综合性知识与综合性能力。也就是说,小学教师的专业特性体现为综合性。
从小学教师由中师培养升格为高师培养的旨趣看,小学教师专业特性在于文化性,而非单纯的技能性。顾明远先生指出,以往中师培养重视教师的技能,相对忽视教师文化素养的培养。教师们不是知识不够,也不是技能上的问题,而是对教育的认识不够,是观念上的问题。教师一定要理解学生,重视小学生的优点。小学教师的培养应该强调文化底蕴、通识教育、养成教育,使之具有较高的文化水准,这样他们就会明白什么叫教育,什么叫孩子。151小学教师专业的文化性凸显的是小学教师自身的文化修养,小学教师对教育和小学儿童的认识与理解是支撑小学教师专业发展之根。
综上所述,小学教师专业的养成性、综合性与文化性,均指向小学儿童的教育,而对小学儿童教育的研究恰恰是初等教育学学科建设的核心。
二、基于高师小学教师培养模式的分析
尽管小学教育专业的设置是依据社会需要,但这并不意味着它没有自己的学科基础;尽管小学教育专业在创建伊始及其十年的发展进程中没有明确的学科建设,但这也并不意味着事实也是如此;尽管学界对小学教育专业建设的学科基础认识多元而模糊,但从对全国高师小学教育专业建设人才培养模式的分析中可以窥见其学科基础之所在。
小学教育专业是一个独立专业,而不是某学科专业与教育专业的结合。从教师学科标准的角度看,小学教育是一个与其他学科并列的独立学科。如美国教师学科标准中,将“小学教育”与数学教育、物理教育等其他学科并列。我国“小学教育作为一个区别于其他学科的本科专业,应当建立自己的本科水平,而这个本科水平不是简单的'学科+教育’,即不是原来意义上的本科层次的学科教育,再加上教育理论与技能类的课程,应当有适应小学教师需要的具有小学教育独特性的本科水平”。161可见,小学教育作为一个独立的教育学类专业,其学科基础不可能是“学科+教育”,而应有自己独立的学科基础。
小学教师的培养模式不同于中学教师的培养模式。目前我国中学教师的培养模式有“双专业模块式”、“3+1”或“2+2”双专业双学段、“4+2”或“4+1+2”双专业双学位,小学教师的培养模式是“单专业教育学位”。171尽管小学教育专业在具体的培养模式中形成了综合型、大文大理型、先综合后分方向、分方向等四种,或为综合型、分科型、中间型三种,16但其实质皆是试图超越中师培养模式和有别于中学教师的培养模式,探索适合小学教师的培养模式。这就表明,高师小学教育专业有着不同于中学教育专业的学科基础,即不可能是以学科教育为形态的学科领域。
从小学教师面临的现实问题看,缺乏初等教育学理论的支撑是其症结所在。新课程改革以来,小学教师持续接受了学历提升、计算机信息技术、学科教学等多方面的培训,一定意义上不乏各学科的知识,但面对现实问题,仍感束手无策。我们认为,小学教师许多教学困惑无法解决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他们缺乏应有的初等教育学理论。教育理论的学习是小学教师入职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同时也是弥补中师培养之不足所在,更为重要的是小学教师对小学教育的理解对小学儿童的理解具备对小学教育问题进行思考、价值判断和实践行动的能力,这正是初等教育学理论学习的价值所在。
由此可见,小学教育与小学儿童是小学教师的工作性质与工作对象,对小学教育的认识是小学教师教育的主要内容,以小学教育为研究对象的初等教育学成为了小学教育专业的学科基础。
三、初等教育学学科建设与教育学的关系
如果确定了初等教育学学科是小学教育专业的学科基础,那么就需要廓清初等教育学与教育学的关系,这是初等教育学学科建设的前提。
初等教育学与教育学的关系似乎无需证明,前者是后者的下位学科,后者属于前者的上位学科。但事实并非如此,至今初等教育学并没有成为教育学独立的二级学科,不过,不论是基于教育学学科体系,还是高师小学教育专业建设实践探索,以及教育学界及初等教育学界的理论研究,初等教育学作为教育学二级学科都是毋庸置疑的。伴随着教育学的不断分化与发展,教育学的学科体系不断扩展,教育学学科体系也需要完善,初等教育学的建立也是对教育学学科体系完善的一个贡献。问题的关键是,初等教育学学科建设如何摆正自己与教育学的关系。
教育学是初等教育学学科建设的重要基础之一。初等教育学学科作为一个新兴学科,需要开拓性建设。但这并不意味着从零开始,也不意味着无从参照的任意构想。既然教育学是初等教育学的上位学科,那么初等教育学的学科建设就必然要以教育学为基础。虽然高师小学教育专业是近十年来我国教育发展的产物,是按照社会的需求而设置,但对初等教育的研究则不仅出于此。研究初等教育现象,揭示与解释初等教育规律,更是人类生存的需要,人类认知的需要。虽然目前研究成果还十分有限,也没有形成初等教育知识体系,但它己存在于教育学学科之中,所以建立初等教育学科必须以教育学为基础。
同时,构建初等教育学需要警惕简单套用教育学框架与内容的做法。这是己有一些小学教育学教材存在的一个弊端。尽管目前还不能完全说清楚初等教育学的框架是怎样的,但它与其他学科的一些区别还是比较清楚的,如初等教育学不是普通教育学的“小学版”,不是教育学理论在小学教育中的简单应用。再有,教育学框架本身也存在一定问题,教育学界对教育学自身的反思也为初等教育学的构建提供了借鉴与参考,所以初等教育学的建设应依据教育学的基本原理,但不是简单地套用。
四、初等教育学学科建设与儿童研究的关系
毫无疑问,小学教育是为小学儿童服务的,初等教育学学科建设必须研究小学儿童。但研究小学儿童与以儿童为研究对象并非同义,那么初等教育学学科建设与儿童研究的关系是怎样的呢?
首先需要明确初等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目前的认识主要有两种声音:一是儿童,另一是初等教育。笔者认为,以儿童为研究对象的学科是儿童学,初等教育才是初等教育学独特的研究对象。研究儿童的领域涉及哲学、心理学、文学、医学等诸多学科,初等教育学作为教育学的二级学科,也必然要研究儿童,但并不能承担起对儿童的所有研究,只能是研究6~12岁的小学儿童,而且是立足于小学儿童教育生活的教育研究;而初等教育主要是对小学儿童实施的教育,它不同于其他阶段、专业的教育,有其独特的内涵与规律,具有不可替代性,因而成为初等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如果我们把初等教育转化为以小学儿童教育来表达,那么初等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小学儿童教育,也不是儿童。
但小学儿童在初等教育学学科建设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是初等教育学学科建设的逻辑起点。所谓逻辑起点是指研究对象(任何一种思想、理论、学说、流派)中最简单、最一般的本质规定,构成研究对象最直接和最基本的单位。181逻辑起点是一个理论的起始范畴,往往以起始概念的形式来表现。它必须具备以下四个要件:其一,有一个最基本、最简单的质的规定;其二,此逻辑起点是构成该理论的研究对象的基本单位;其三,其内涵贯穿于理论发展全过程;其四,其范畴有助于形成完整的科学理论体系。191小学儿童恰恰是小学教育中最简单、最一般的本质规定,是构成小学教育最直接和最基本的单位,且满足了逻辑起点的四个要件,因而是初等教育学学科建设的逻辑起点。
儿童研究成果(或儿童学)是初等教育学学科建设的重要基础之一。初等教育学学科建设必须基于儿童研究的成果,尤其是小学儿童的研究成果。正如有学者指出,初等教育的建立必须认清小学生的特点,必须借助儿童发展心理学等基础学科研究成果来建设初等教育学。15如果离开了小学儿童研究成果,所构建的初等教育学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初等教育学。
五、初等教育学学科建设与其他多学科的关系
除了明确与教育学、儿童学关系之外,初等教育学学科建设还必须明确与其他多学科之间的关系。
从学科含义看,初等教育学学科建设需要多学科知识的支撑。学科一词有多种内涵,基本含义有三种,一是教学的科目;二是学问的分支;三是学界或学术的组织。在此所言的学科(discipline),相对于教学科目的学术分类,指的是由某一类知识形成的一个相对独立的知识体系,以一定领域为研究对象,运用多学科知识形成的知识体系。由此可见,初等教育学学科建设是以初等教育为研究对象,运用多学科知识形成的一个有关初等教育的相对独立的知识体系。
从研究对象看,初等教育学学科建设离不开其他学科知识。初等教育学学科建设要立足于教育立场、基于小学儿童生活来研究小学儿童,然而要研究小学儿童的教育、小学学科教育、小学教师、小学校等,不仅需要教育学及其理论基础的学科知识(如人学、心理学、文化学、社会学等)有关儿童学学科知识(如儿童心理学、儿童生理学、儿童哲学、儿童文学等),而且还需要管理学、数学、语言学、物理学、化学、生命科学、环境科学、教育技术学等一系列相关学科知识。
从学科构成看,初等教育学学科必须形成自己独立的理论体系。以学科标准衡量一门学科的独立地位,其关键在于它是否形成独特的概念系统和运用这些概念进行逻辑推理的命题,构成严密的理论体系。1101这就意味着初等教育学学科建设必须形成自己特有的概念系统以及运用这些概念进行逻辑推理的命题,构成严密的理论体系,而不是简单地将多学科知识罗列、叠加、汇聚与融合。
六、初等教育学学科建设是一个学科群建设
确定初等教育学学科是小学教育专业的学科基础,还需要明晰的一个关键问题是,初等教育学学科建设并不是一门初等教育学的建设,而是初等教育学学科群建设。
“许多学科在其发展过程中,都会形成一定的分支学科或交叉学科,构成一系列学科,有人称之为学科群。”1111作为一级学科的教育学学科发展是这样,作为二级学科的高等教育学学科发展也是如此。同样,初等教育学学科发展也必然会形成一定的分支学科或交叉学科,从而构成学科群,如初等教育学、初等教育哲学、初等教育原理、初等教育史、比较初等教育学、初等课程教学论、初等德育原理、初等教育研究方法等。
【关键词】幼儿教育 本质 意义
0.引言
幼儿时期的教育对一个孩子未来的成长方向有很大的影响,引发了社会各界对幼儿教育问题的广泛关注和探讨。家长也从孩子的幼儿时期开始就对其加注了太多期望,很多家长无论孩子是否有兴趣就依据自己的想法或者自己儿时没能实现的梦想来要求孩子参加各种兴趣班,送孩子去双语教学的幼儿园学习,用小学的教学模式去教育幼儿,为的就是让自己的孩子能够从小接受“精英教育”,起步比别人早。这样的幼儿教育方式是否真的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与幼儿教育的本质是否达成一致就是本文要研究探讨的主要问题问题,进而论述回归幼儿教育本质的重要意义。
1.我国幼儿教育的现状
为了能更好地探讨幼儿教育的本质特征,我们通过去幼儿园实地考察,与幼儿园里的孩子进行沟通交流,采访大量的幼儿园老师和幼儿家长后,了解到现今我国幼儿教育存在以下问题:1.家长以自己的意愿给孩子报名参加各种各样家长认为有用的兴趣班,如珠心算、英语、绘画、舞道、跆拳道等等,有的孩子从幼儿时期开始时间就被安排得满满的,没有周末没有休闲娱乐的时间;2.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规定幼儿园教育要把带领孩子进行游戏互动作为幼儿园教学的基础,这些年来,国家和各地省市也相继相关文件强调进行游戏互动的重要性。可实际上,有很大一部分幼儿园尽管努力为孩子创造轻松的校园环境,但是教学模式日趋接近于小学教育;3.幼儿园在孩子拼音都还没学会的情况下,就对幼儿进行双语教学,容易造成幼儿混淆拼音与英文,大大增加了幼儿的学习压力;4.幼儿园为了增加收益,提升竞争力吸引生源,开展很多的兴趣班,提前传授小学知识。
2.幼儿教育的本质及其意义
国内外许多著名的教育家学者,如卢梭、福禄贝尔等,经过对幼儿教育本质问题的研究探讨后,他们都认为幼儿的成长教育要遵循他们自身的本性,解放孩子的天性,为他们创造一个愉悦自在的生活环境,让孩子的禀赋能够被挖掘得到更好的发展。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的程秀兰副教授运用扎根法研究发现,快乐幸福、理解尊重、保教关爱、身心健康、生命成长、习惯养成、心智启蒙和适宜环境是进行幼儿教育的本质[1]。
教育本就应该是一件会让人觉得内心充满幸福感受快乐的事情,对于幼儿教育来说更应如此,才能要促进幼儿身心共同发展。让学龄前儿童提前接受学习教育是人之常情,每个家长都对自己的孩子充满期望,希望孩子日后能够比别人优秀更具竞争力。但是在幼儿教育中,家长应该尊重孩子自身的意见,根据孩子的性格兴趣进行引导,进行个性化教育,加以培养,给孩子留出娱乐游戏的时间,减轻孩子的负担,而不是依据自己的意愿去决定孩子未来的生活轨道。让孩子展现自己的天性,健康快乐地成长比学习来得重要,更有利于他们以后的成长。比如家长可以选择孩子的一两个兴趣点进行培养,或唱歌或书法或舞蹈等;在节假日的时候家长还可以带孩子出去旅游或者去爬山野餐等多接触大自然,进行户外活动;幼儿园的教育要丰富多彩,在适当的学习之余,多带领孩子进行一些生动有趣的游戏,在不违背道德和规章制度的前提下,让孩子充分释放自己的天性,获得真正的快乐。
在孩子的幼儿时期,对身边亲近的人会有很强的依赖,需要老师家长给予更多的关爱和支持理解。当幼儿犯错的时候,老师家长应该帮助他们分析对错,耐心地教导他们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保护他们的自尊心,让他们感受到爱的存在,而不是一味地当众批评甚至打骂。同时,这个时期的孩子心智、行动力都还未成熟,不太懂判断对错,却有很强的模仿力,他们会下意识地模仿身边人的行为习惯,家长和老师最为他们最经常接触的人群,应该为他们树立不乱扔垃圾,待人接物有礼貌,乐于助人的良好榜样。
幼儿教育是一个与小学教育接轨的阶段,主要是要对幼儿进行思想启蒙,让他们初步认识并感受这个世界,而不是提前进入学科学习,像小学一样安静坐着听老师上课,进行精英教育。很多时候,当幼儿被迫去上兴趣班,产生了他们这个年纪不该有的学习压力之后,不仅他们没有对其产生兴趣反而会对学习产生厌恶的情绪。家长要意识到压抑幼儿活泼好动的天性,让他们痛苦地学习,不能感受到幸福快乐对孩子身心健康的成长是非常不利的;幼儿园不能为了收益和为了吸收更多的生源,一味地按照家长的期待去办学,把幼儿教育搞得和小学教育一样,这样幼儿园就失去了它自身的意义。幼儿园应该是一个能够带给孩子思想启蒙,认识自己认识他人认识世界,学会沟通,体验快乐的地方,老师应该是在带领幼儿玩乐的同时加以启发学习。
3.结语
幼儿教育本质的规定性是指幼儿教育内在要素之间的根本联系以及幼儿教育作为一种教育活动区别于其他阶段教育活动的根本特征[2]。也就是说幼儿教育的本质要符合孩子在幼儿阶段的本性和学习能力,跟中小学教育区分开来,要给孩子创造一个宽松自主的成长环境,适合孩子的个性化发展。幼儿教育的本质是为了能够让孩子的思想得到启蒙,身心健康都能发展,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更有利于孩子未来的成长。改变日愈趋向“小学化”,学习压力大的幼儿教育状态,回归幼儿教育本质是现今许多幼儿园和家长应该加以重视的一件事。总之,幼儿教育应当是生活导向或成长导向的,而不应是学习导向的[3]。
【参考文献】
[1]程秀兰. 当代幼儿教育本质研究[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12,09.
P键词:幼儿教育;小学教育;问题;解决方式
学生在幼儿阶段和小学阶段的身心存在差异,因此教师会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这就容易产生幼小衔接问题。
一、幼儿教育
本文提到的幼儿教育特指幼儿教育机构针对3~6岁的幼儿所实施的教育。幼儿教育的好坏直接影响人生的发展。幼儿教育阶段是幼儿神经系统迅速发展的关键阶段,决定着幼儿未来的发展。幼儿教育在幼儿发展过程中有诱导作用,合理的幼儿教育是幼儿身心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
二、小学教育
小学教育是学生接受学校教育的开始阶段。在这个阶段,学生开始由盲目的游戏活动向有目的、有计划的学习活动过渡,由松散的个体活动向有组织、有规律的集体活动过渡,交流方面也由口头言语向书面言语过渡。小学教育阶段对儿童身体素质的增强、知识能力的发展和思想品德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
小学教育是整个教育体系的基础,是教育的奠基工程,学生的发展奠定基础,是社会培养各级各类人才的基础。小学阶段是人生发展历程中最重要的阶段,是身体和知识快速增长的时期。小学生的思维敏捷、好奇心强、记忆力强,容易吸收各种知识。小学教育阶段是一个人从幼儿向少年的过渡阶段,是一个人从不成熟到逐步成熟的关键时期。
三、幼小衔接出现的教育问题
在幼儿园与小学教育的衔接阶段,学习环境、生活规律等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如何使学生平稳过渡,是学生教育的重要一环。在现实生活中,这一环节存在很多问题。
1.将小学教育提前,使幼儿教育小学化
现在很多幼儿园大班的教师把小学阶段的知识教授给学生,让幼儿提前学习本应该在小学阶段学习的知识,教师机械地把知识灌输给幼儿,没有游戏环节,严重违背了幼儿教育的初衷,对幼儿的身心健康危害严重,不仅扼杀了幼儿的本性,而且也与幼儿教育脱节。幼儿教师把这种提前给幼儿灌输大量文化课知识的方法理解为幼小衔接教育,却没有想到这种教学模式使本应活泼好动的幼儿变得呆板,使本应丰富多彩的课堂变得死气沉沉。
2.没有从连续性的角度考虑学生的成长
家长往往竭尽所能地为孩子选择最好的幼儿园和小学,但在幼儿园和小学之前有一段空白,幼儿园教师只负责幼儿在幼儿园的生活,小学教师不知道学生在幼儿园的情况和特点,只是按照教材传授小学课本知识。这就导致幼儿教育和小学教育缺乏连续性,产生了脱节,学生在没有人指导的情况下从一个阶段过渡到另一个完全陌生的阶段需要很长的时间,对学生的成长很不利。
3.教育理念的落后使负担加重
家长盲目追求孩子的学习成绩,不顾及孩子兴趣的开发和能力的培养,只关心孩子的学习情况,忽略了孩子的全面发展,使孩子个性受到压抑,学习兴趣下降。幼儿园一味迎合家长的想法,只传授知识,认为知识学得越多,幼儿园教育就越成功,忽视了学习习惯、学习兴趣、学习能力的衔接,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
五、解决方式
幼小衔接是一个特殊阶段,为了保证学生身心健康,顺利渡过幼儿园至小学教育的衔接阶段,幼儿园教师、家长和小学教师需要共同努力。
1.正确理解幼小衔接,避免幼儿教育小学化
教师应该关注的是幼小衔接的教育过程,而不是只看重教育结果。幼儿园要采取措施避免定位偏失导致幼儿教育小学化,努力把幼小衔接工作贯穿于整个教育阶段,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而不是把灌输知识作为唯一目标。教师要正确理解幼小衔接,防止幼儿教育小学化,使学生健康成长。
2.充分考虑学生成长和教育的连续性
在幼小教育衔接过程中,小学和幼儿园应该建立合理的沟通渠道,增加教师沟通学习的机会,明确两个阶段教学的区别和联系。幼儿教师应了解学生以后可能面对的生活、学习方式,小学教师应充分了解学生在幼儿园的生活习惯,从而使各自的工作有的放矢。教师应加强心理学、教育学等与幼小衔接有关的学科培训,掌握学生的心理波动,采取合理的教学方法。
3.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
家长应该注重孩子的全面发展,促进孩子身心健康。孩子的全面发展和家长、教师的正确教育是密不可分的,不仅包括文化知识教育,还包括品德教育、体育教育等方面。幼儿园应该采取合理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在德育、智育、体育、美育方面全面发展。
幼小教育衔接问题是现在社会普遍关注和重视的问题,仅靠幼儿园或者家长是无法做好的,必须要各方面共同努力,寻找适合学生成长的、合理的幼小衔接教育方法,使学生健康发展,保证基础教育质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
[1]王声平,杨晓萍.近二十年我国幼小衔接研究述评[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
[2]常越.小学新生入学心理分析与调试[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3).
陈德珍
(国家教委督导司 陈德珍)
摆脱“应试教育”束缚,走上素质教育轨道,是当前基础教育改革的基本任务。这是因为,全面提高国民 素质,是我国经济持续发展、社会全面进步的迫切需要,是我国在21世纪世界范围激烈竞争中赢得战略主动地 位的迫切需要,也是由基础教育的性质、任务所决定的。提出使中小学摆脱“应试教育”束缚,走上素质教育 轨道,正是针对教育自身存在的弊端同社会发展和人的自身发展需要之间存在的严重矛盾所采取的对策,具有 鲜明的方向性和针对性。
有些同志不理解,为什么在强调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实施“全面发展教育”的同时,还要提出使中小学摆 脱“应试教育”束缚,走上素质教育轨道的问题呢?这就需要弄清楚素质教育同全面发展教育之间究竟是什么 关系?我觉得,对此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分析:(一)素质教育要求全面提高国民素质,同教育方针规定 的使受教育者在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是完全一致的。(二)提出素质教育,使基础教育根据教育方针 规定的培养目标更加具体化了。即:(1)要求面向全体,使每一个受教育者都能在自身基础上得到发展;(2)要 求从思想品德、文化科学、劳动生活、身体、心理等方面,为国民适应社会需要,获得生存与发展能力打好基 础;(3)要求为受教育者能够生动活泼、主动发展创设条件;(4)要求不仅使受教育者在共性上得到发展,而且 个性也能得到健康发展。(三)根据素质教育的目标,构建素质教育的教育体系,创设素质教育的环境,完善 素质教育的方法,建立素质教育的评价机制,才能使教育方针的规定全面落实。至于提出中小学要摆脱“应试 教育”束缚问题,是因为这种单纯为适应高一级学校选拔新生需要,以“应试”为目的的教育训练活动,一直 干扰着教育方针的贯彻,把为全面提高国民素质奠定基础的教育扭曲成为只面向少数学生而忽视大多数学生的 淘汰式教育;只围绕“应试”需要、考什么才教什么的不完全教育;只追高分、忽视能力培养的“填鸭式”的 教育,以及忽视学生个性健康发展的“一刀切”式的教育。
还有一些同志不理解考试与“应试教育”之间的区别,觉得既然存在前者就不应否定后者。显然,这是把 做为教育手段的考试与考查同“应试教育”混为一谈了。应该明确,实施素质教育同样需要运用考试与考查的 手段,我们所否定的只是以“应试”为目的的那种教育模式。
近十多年,我国的中小学围绕如何摆脱“应试教育”影响,走向素质教育办学轨道,在不同层面、不同课 题上进行了不同特色的改革实践,出现了一批体现素质教育思想的教育模式和学科教学整体改革经验,也出现 了一批正在探索实施素质教育的中小学校和县、市、区。而且这段时间改革实验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坚持了理论 同实际的结合,即:许多重要改革实验都是在科学理论指导下进行的;通过改革实践都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现 代教育思想的传播,促进了教育观念的更新,并丰富、发展了我国教育科学理论。应该说,这是我国中小学教 育改革发展具有方向性的因素。当然也要看到,“应试教育”的影响从总体上并未消除,而且在某些地方已出 台的某些改革措施又受到挫折,以至“应试教育”的影响在那里呈愈演愈烈之势。由此可见,使中小学摆脱“ 应试教育”,走向素质教育,一方面有经济、社会发展的迫切要求,国际性教育改革的背景,和一定的思想、 理论准备及改革实践的基础;另一方面又说明,实现这种转变是一项系统工程,既包括教育内部的各个环节, 也涉及到教育外部的方方面面,特别是不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需要的传统、陈旧的教育思想、教育模式、教育 制度、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根深蒂固,决定了实现这个转变的长期性和艰巨性。去年四月,李岚清副总理在发 表的文章中提出,“九五”期间要经过努力,使中小学在向素质教育转变方面取得显著进展,为基础教育走上 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办学轨道进一步打下一个好的基础。
根据当前实际,要进一步推动中小学摆脱“应试教育”束缚,走上素质教育办学轨道,需要研究解决如下 一些问题:
(一)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是推动中小学摆脱“应试教育”束缚,走上素质教育轨道的先导。
“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是反映两种根本对立的教育思想的不同的教育模式。要使中小学摆脱前者的束 缚,转上后者的轨道,就必须首先摒弃那种不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需要的教育思想和观念,按照素质教育思想 和现代教育观念构建我国面向21世纪的中小学教育。为此,要广泛、深入地开展有关素质教育问题的学习、宣 传和讨论活动。通过学习、讨论,要使地方党政领导同志遵循教育规律,正确指导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为教育 的改革、发展创设好的条件;要使教育行政管理人员、教学研究人员和学校的校长、教师,树立起正确的教育 观、人才观、质量观和学生观,自觉地摆脱“应试教育”的影响,使自己所在的地方和学校走上实施素质教育 的轨道;还要引导学生家长和社会各界在教育价值取向和正确评价学校、教师、学生的标准上形成共识,关心 、支持、参与学校实施素质教育,为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创设良好的环境。
在学习、宣传、讨论活动中,各地依不同对象应采取不同的形式。如:分批培训骨干,开设系统讲座,列 入领导干部中心学习组学习计划,组织干部教师全员学习,召开专题研讨会,组织家长学校活动,以及在报刊 上开办专栏等等,都是很具成效的,希望不断加大力度深入下去。
(二)要切实办好每所中小学校。
把每一所中小学校办好,是政府依据法律规定应承担的责任,也是中小学摆脱“应试教育”影响,走上素 质教育轨道的一个标志。那么,在一个地方办好每所中小学校的标志又是什么呢?我觉得主要是:(1)使每所中 小学的领导班子、教师、校舍和设备都达到合格要求;学校都能贯彻执行有关教育的法律、法规、方针、政策 ,全面落实办学规程和课程方案,管理水平达到规范要求。(2)基础困难学校的面貌都得到改变。(3)在义务教 育阶段已无“重点学校”与“非重点学校”之分。
还有两个问题需要进一步明确:一个是对于基础困难学校要有明确的界定,弄清楚每所学校成为基础困难 校的原因,并回忆分析近十多年改变基础困难学校的经验教训。在此基础上,制订改变基础困难校的总体方案 和每校的具体方案,组织实施。在实施过程中,应加强督导环节,发挥其督促、检查、指导、反馈作用。在工 作期限达到时,应组织评价,对改变了面貌的学校要给予表彰,并广为宣传,以取得社会的认同。经验表明, 改变基础困难学校面貌首先要通过充实、调整措施,加强学校的领导班子,并帮助学校改进管理工作,不断提 高管理水平;其次要充实各年级各学科的教学骨干,并引导教职工形成团结、奋进的集体,了解学生,热爱学 生,以充分调动学生主动性、积极性为前提,改进学校的各项教育教学工作,不断提高教育工作水平;第三要 同改革招生、考试制度结合起来,逐步保证基础困难学校的生源,改变这类学校学生不正常流动的状况;第四 是实行倾斜政策,切实改善基础困难学校的办学条件;第五是搞好社区教育,使社会、家庭、学校共同为学生 成长创造良好环境。应该明确,一所学校处于薄弱、困难的状态,相关因素是多方面的,要改变这类学校的面 貌就必须因校制宜,从各有关方面采取措施予以加强。但是在诸多方面当中,外因是促进这类学校改变面貌的 条件,只有通过艰苦细致的工作,启动学校的内在动力,使校长、书记带领师生员工振奋精神,锐意改革,才 能真正改变学校的面貌。
另一个问题是,要求办好每所学校是不是又搞新的“一刀切”了呢?不是的。在每所中小学校都是合格学 校前提下,学校之间办学水平的差异和办学风格的特色依然存在,这是事物发展的规律性表现。使学校形成各 自办学特色,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不过,应该明确的是,办学风格是在教育实践中逐步形成的,学校间 的办学差异,也不完全是只抓少数、忽视多数所造成的;可那种不顾基础困难学校“嗷嗷待哺”,不热心于办 好每所中小学校,而一味地把可调用的人力、财力、物力都集中起来投到一所或几所学校,使其“锦上添花” ,绝不是实施素质教育应该遵循的原则。
(三)进一步完善中小学教育体制,规范义务教育阶段的办学行为。
实施素质教育,既是学校和教育部门的事情,也是政府和社会的事情。实现中小学由“应试教育”向素质 教育转变,既要学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也要地方政府及其教育行政部门对本地区的教育进行整体性改革。为 此,在进一步完善中小学教育体制方面提出了以下重要课题:
1.在教育管理体制上,一要研究如何进一步落实“地方负责、分级分工管理”的原则,加大省、市、县三 级政府在不同工作上的统筹权和决策权。二要研究如何转变政府对学校的管理职能,即在加强依法行政力度、 宏观监控手段、服务保障措施和督导评估环节的同时,扩大学校的办学自主权。三要研究我国社区的发展,重 视社区教育的形成,发挥社区对教育的参与作用。
2.在教育结构上,要以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目标,坚持落实“两基”的“重中之重”地 位,同时要积极发展学前教育、普通高中教育、各级各类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认真搞好“三级分流”,使“ 三教”协调发展,适应当地经济、社会和人自身的发展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