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农业合作社调研报告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一、基本情况
现代农机专业合作社建设,是提高同江市农机化装备水平、农机化应用水平,关系到农业生产发展方向的关键项目,市委、市政府对此项工作高度重视,把发展现代农机专业合作社作为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和2010年重点工作来抓,在接到项目通知后,我市及时拟定了《同江市2010年现代农机专业合作社实施方案》,确定由主要领导全面负责现代农机专业合作社建设的运行、指导、协调和监管工作。布署各相关部门组织相关材料进行申报及项目前期的筹备工作,为合作社项目能够顺利实施提供了重要的组织保障。
二、合作社当前基本情况
1、合作社组织章程等建设情况。为保证合作社的正常运营,加强对合作社的管理,两个合作社都按照《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的有关规定,建立了合作社组织章程,健全了合作社的组织机构,使合作社依法成立、依法登记,因地制宜,合理制定了章程。经过代表会议,选举成立了理事会、监事会,聘任了合作社总经理。管理上采用理事会领导下的经理负责制,明确了机构和人员的管理职能,有效促进了合作社健康发展。
2、合作社运行体制、机制情况。两个合作社都建立了安全生产管理、财务管理制度、机车管理制度、配件供应制度、维修管理制度,严格按照会计核算的要求建立台帐,并由专人担任会计、出纳等职务。生产管理上能够实行“八统一”的生产模式,即统一轮作、统一技术标准、统一品种、统一整地、统一播种、统一田间管理、统一收获、统一加工和销售;财务管理上建立了成本核算制度。设定了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合作社所有的固定资产单独设帐,制定固定资产明细目录。固定资产报废和更新,必须经理事会讨论决定,确保固定资产保值增值;在机务管理上,合作社聘用的都是专职的机务管理人员。
3、土地经营规模情况。我们选定的项目村经营土地规模都达到了5万亩以上,且周边村屯种植的大豆面积相对集中,种植面积都在2万亩以上,能够实行土地规模经营、连片种植。
4、场库棚建设情况。我们选定的项目村,能在不占有基本农田的前提下,提供占地8000平方米的场库棚建设用地,符合国家和省安全防火要求,并且已获得了国土资源局的审批。目前,2个合作社的场库棚建设均按照省农机局的要求进行建设,已按要求作出了规划,合作社占地面积都达到了8000,目前车库、农具棚工程已经完成。
5、合作社机械装备到位及作业情况。目前2个合作社到位设备22台(套),其中克拉斯275马力拖拉机2台,维美德T191拖拉机6台,东方红1804拖拉机2台,联合整地机4台(套),联合收9台,玉米收获机械3台,油槽车2台。
二、农机合作社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农机作业合作社是新兴产业,在服务和发展过程中,有许多困难和问题。
(一)经营问题。虽然按照产、权、利分配的原则,制订了农机作业合作社章程,成立了董事会、临事会,建立了自愿入股、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管理机制,但在实际农机作业中却无法采取统一经营管理、统一作业质量、统一技术指导、统一收费标准的管理办法。管理人员经验不足,存在管理疏漏,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二)作业问题。大型农机具与小地块的矛盾突出。一家一户的小块经营和复杂的种植模式,使大型机械无法发挥应有作用,作业效率、收益不高,严重影响了农机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
(三)农机合作社部分机具质量问题多,主机和农机具配套存在一定问题,影响机车作业效率。
三、关于农机合作社建设的几点建议
(一)加大资金投入,优化装备结构。农机作业合作社组建工作在我市刚刚起步,加大国家财政补贴力度和增加补贴机具类型,做好农机作业合作社机具配套、选型指导工作,激发农民建设和加入农机合作社的积极性。
(二)强化部门协调,提供便捷服务。为切实抓好农机作业合作社的组建工作,相关部门应精心组织、协调好各有关部门,努力创造有利条件,提高高效便捷的服务。相关部门应当按照国家政策,认真落实机具补贴资金。农机部门应当对农机作业合作社技术人员、操作机手加大培训力度,促其规范操作,安全生产。
结合当前工作需要,的会员“123455”为你整理了这篇政协关于我县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情况调研报告范文,希望能给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参考借鉴作用。
【正文】
政协关于我县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为进一步强化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引领作用,促进县域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县政协组织部分委员在县农业局的支持配合下,通过现场查看、听取介绍、召开座谈会等形式,对全县农民合作社发展情况进行了深入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全县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现状和特点
(一)发展速度快。《农民专业合作社法》颁布以来,我县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县委、县政府的重视和各业务部门的指导下,数量迅速增长。截止目前,注册登记的各类合作社共157家,注册资金1.22亿元,入社农户1659户,带动非成员农户3020户。成功创建省级示范社2个,市级示范社4个,县级示范社30个。
(二)覆盖领域广。157个农民专业合作社遍布全县7个镇办,覆盖了农、林、牧、副、渔等农业生产的各个领域。其中:种植业(食用菌、中药材等)44家,占28%;林果业(苗木、板栗、猕猴桃等)48家,占30.6%;养殖业(中蜂、土鸡等)46家,占29.3%;渔业(冷水鱼、娃娃鱼等)11家,占7%;农机、植保服务业2家,占1.3%;其他6家,占3.8%。
(三)资源利用好。我县农民专业合作社依托地域资源优势,在带动当地群众致富,特别是在引领贫困户脱贫上发挥了较好作用。如长角坝、岳坝镇依托金水河、椒溪河水域和山林资源优势,成立了冷水鱼、土鸡、中蜂等养殖合作社;陈家坝、石墩河镇依托大户引领和技术优势,发展袋料香菇和猪苓、天麻等中药材种植合作社。其中陈家坝继东食用菌专业合作社与当地50户贫困户结对子,吸收贫困户创业扶贫资金购买食用菌袋料,发展袋料食用菌30多万袋,预计今年每户贫困户将实现利润近万元。
(四)专业程度高。全县大部分专业合作社是由农村种养能手、专业大户领办,他们懂技术、善经营、有市场,号召力强。如长兴苍术苗木种植专业合作社,创办人苏沭名是当地苍术种植土专家,被省农业厅认定为高级职业农民,带领全县50余户种植苍术400余亩,年产值达400多万元。德信土鸡养殖专业合作社依托自身优势,产前提供优质鸡苗、产中进行技术指导、产后统一销售产品,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注册了“绿源德信商标”,通过了无公害认证,建起了全县首个农产品追溯体系。
二、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管理机制薄弱,运作不够规范。一是管理不严格。部分合作社组织制度不健全,民主管理、民主决策不完善,会员权利、义务不明。部分合作社运作和管理随意性大,理事会、监事会流于形式,存在不按章程和制度办事的现象。二是运行不规范。合作社与会员的联结松散,利益关系不紧密,部分合作社靠个人信誉维持管理,服务停留在生产或销售的个别环节上,没有形成产供销一体化。部分合作社仅注册办理营业执照,无生产、办公场地,个别合作社甚至是有名无实的“空壳子”。
(二)发展水平不高,合作层次较低。一是社员人数少。截止目前,全县注册登记合作社社员为1659户,仅占全县农民总户数的23%,大多数合作社是几个、十几个农户的松散式联合。二是资产规模小。尽管全县合作社注册资金达到1.22亿元,但由于部分社员采取以土地、山林等实物入股,实际可营运的资金较少。三是合作环节少。多数合作社合作项目少、内容单一,基本停留在产前的农资统一采购,产后农产品销售等简单环节,在产品仓储、运输以及“三品一标”创建等环节上还比较欠缺。
(三)市场竞争力弱,带动能力不强。一是基地规模小。一些合作社基地建设意识不强,力度不够,加之自身条件所限,合作社的生产基地小而散。二是服务范围窄。绝大多数合作社服务的范围仅限于本村组的几户、十几户,跨镇、跨县发展的合作社还非常少,整体实力不强,规模效益不高。三是产业链条短。尽管我县农业特色产业较多,但合作社的主要经营模式还是生产、销售初级农产品,产业链短、附加值低,同质化严重,导致其抵抗风险的能力弱,对农民缺乏足够的吸引力,带动作用不强。
(四)扶持力度不够,发展后劲不足。我县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参与者大部分是农民,经营管理能力、专业技术水平相对较低,难以适应规模化发展的需要;我县耕地资源短缺,合作社启动资金和政策扶持资金不足,无法满足合作社扩大再生产的需要;部分合作社小富即安,没有发展壮大的强烈愿望。各业务指导部门各自为政,没有形成合力,在土地流转、技术指导、项目扶持、信贷扶持等方面支持力度小。
三、几点建议
(一)强化宣传引导,营造浓厚氛围。一要强化宣传。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广泛宣传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基本知识、扶持政策、典型经验和先进事迹,形成浓厚的社会氛围,让广大干部群众认识合作社、积极创办合作社。二要树立典型。要积极开展示范社创建活动,通过择优扶持、示范带动,积极培育一批让农民可看、可学的标杆和样板,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办社积极性。三要正面引导。积极引导有能力的组织和个人创办合作社,鼓励种养大户牵头兴办,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带领创办等形式,鼓励各类市场主体创办和领办合作社。四要强化培训。重点培养一批“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合作社领头人,提高合作社自我管理、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的能力和水平。
(二)规范内部运作,夯实发展基础。一要建立健全组织管理机制。指导农民合作社规范组织形式,实行成员大会、理事会、监事会制度,明确“三会”的职责和权力,保证合作社组织内部运作的公开、公平。二要建立健全民主管理机制。严格遵守《合作社章程》规定,认真履行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程序,确保合作社成员的主人翁地位和经济利益。三要坚持发展与规范并重。要按照《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的要求,严格审批,从源头上保证质量;要探索实行动态监测制度,严格监督财政扶持资金使用情况,整合规模小、同质化、知名度差的合作社,取缔没有产业实体、运转不规范、违规经营、套取扶持资金的合作社。
关于县基层农业专业技术人才队伍 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 近年来,X县基层农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紧紧围绕农民增收、农村繁荣、农业增效三大主题,紧扣“吸引人才、培养人才、用好人才”三个环节,不断加强基层农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广泛开展专业技术培训和新技术、新品种的示范推广工作,在加快全县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农业持续快速发展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加强X县基层农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更好发挥基层人才队伍在促进农业现代化过程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对我县基层农业技术队伍建设状况进行了调研。
一、基层农业技术人才队伍现状
近年来,X县不断加强基层农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目前主要有4支技术人才队伍。
一是政府专业技术人才队伍。X县共有农业专业技术类事业单位X个,分别是X、X等,专业技术人员X人,涉及农业、林业、畜牧等。按行业分,农业X人,林业X人,畜牧X人。按职称分,高级X人,中级X人,初级X人。
二是农业龙头企业及合作社人才队伍。X县现有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X个,其中农业X个,林业X个,畜牧X个。农业合作经济组织X个,其中农业X个,林业X个,畜牧X个,蔬菜X个,共有专业技术人员X人。
三是高校专家教授队伍。X县与X大学等X个高校保持长期战略合作关系,合作教授X人,其中,农业X个,林业X个,畜牧X个。按职称分:教授X人,副教授X人,讲师X人。
四是农民自身队伍。现有懂技术、善经营、精管理、富经验的本地“土专家”“田秀才”X人,职业农民X人。
二、主要做法
一是注重组织领导,精心谋划部署。领导重视是做好任何工作的关键和前提。为加强全县基层农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建立X县农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联席会议制度,把技术人才队伍建设工作放在重要位置,列为重要议事日程,作为工作重点,定期召开联席会议,研判人才机构、人才资源、人才利用等重要事项,围绕工作内容、工作环节、工作重心等方面研究部署工作计划和工作任务,建立了科学的用人机制,使此项工作真正落到了实处。
二是注重自身建设,不断完善机构队伍。近年来,X县立足当地农业资源和特色产业,不断完善机构建设,适应新时代对农业农村工作的新形势,先后成立了县X站、县农业科研中心等农技推广机构,为壮大基层农技人员队伍奠定了基础。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是一项工作环境较为艰苦,不受毕业生青睐的工作,为破解这个难题,X县主动出击,通过到定向招聘、绿色通道、快速补充紧缺人才等方式,不断充实基层农业技术人才队伍,近年来共引进专业技术人员X人,其中研究生学历X人,高级职称X人。在补充人员力量的同时,突出提高技术人员整体素质,在实施专业技术人员再教育过程中,将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并重,将专业技术人员送出去“取经”,沉下来锻炼,提高实践操作能力,并通过省、市技能大赛舞台来检验水平,让专业技术人员在一线战场上得到历练。
三是注重发挥社会组织作用,不断吸引技术人才。近年来,X县持续落实农业优惠政策,加大社会农业组织建设,培育和壮大农业龙头企业、合作组织、家庭农场等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力量,吸引了大量的农业技术人才成为农业现代化推进的建设者,呈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人才格局。如:位于X乡的X农资公司在短短3年时间内,延伸服务链条,从单一的销售业务逐步发展为集农资销售、技术服务、农产品销售、技能培训为一体的现代农业连锁企业,与该公司长期合作农业教授X人,高级职称人才X人,常驻专家X人,为提升科级含量、发展壮大当地农业产业发挥了巨大作用,真正成为了当地的“农民之友”“致富之源”。
四是注重发挥政府职能,不断增强队伍建设。X县以职业农民培育为重要抓手,以将农民就地转化成技术员为目标,不断壮大农业技术人才队伍。近三年,举办开展各类培训班XX余期次,培训农民XX人次,其中农业类X次,林业类X次,畜牧类X次。其中,参训龙头企业X家,农民专业合作社X家,种养大户X户。按照贴近主导产业、贴近农时季节、贴近服务对象的原则,选取X栽植、蔬菜种植、X养殖技术为培训内容,采取集中培训与入户指导相结合、传统教学与现代媒体教学相结合、农业专家培训与种田能手示范相结合等培训模式,认定职业农民XX人。通过培训,传统农民就地转化为农技推广员,大大提高了“职业农民”的造血功能,壮大了技术人员队伍。
五是注重搭建沟通平台,不断加强人才交流。为解决农业专家匮乏问题,X县积极与高校加强技术合作,采取“合作社(龙头企业)+科研院所+基地+农户”模式,利用合作社(龙头企业)的资金、人员、资源优势,通过“引进来”的方式,建立农技推广服务专家库和科研示范基地,为农户提供农资、培训和技术服务。目前,专家库涵盖农、林、畜、果、菜五大产业,吸纳专家X人,其中教授职称X人,高级职称X人。我们还将干部职工、种养殖能手、社会技术人员“送出去”,到高校和其他科研示范基地“取经”,学习引进最前沿的新知识、新技术,提高基层农业技术推广队伍的技术水平。
三、取得成效
经过不懈努力,X县基层农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工作近年取得了显著成效,为广大农村培养了一批致富带头人和技术能手,这些人在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发挥了重大作用。
(一)技术推广能力显著增强,农业生产水平大幅提高。X县充分发挥农业技术人才作用,利用农技队伍推广先进的农业技术,扎实推进农业提质增效。如X镇的X合作社通过引进滴管、测土配肥、病虫害防治等现代化管理技术,X作物种植规模从X亩发展到现在XX亩,实现了规模化种植,效益3年内翻了2番。农业技术人才在其中起到了关键推动作用,该合作社通过邀请X大学教授现地指导、选派技术员到山东等地学习,在生产过程中推广生物物理防治病虫害、田间土肥水管理等技术,在品种选育上引进了X、X等X个新品种,X品质和产量得到极大提高,市场竞争力不断增强,入社种植户人均种植面积X亩,年人均收入X元,已形成了该村的主导产业和农户的主要经济来源。
(二)人才队伍逐渐壮大,农业产业化水平极大提高。通过人才队伍建设,X县县、乡、村三级的农业技术人才队伍体系不断扩充,中、高级职称人才大幅增加,基层农业技术人才队伍不断壮大,种植结构不断调整,科学种养殖和管理技术全面推广,土地生产效率和农业产业化水平得到有效提高,20X年全县新发展X等经济作物种植面积X亩,X畜禽养殖数量达到XX头(只、羽),年增长量达到X%。
(三)人才带动作用明显发挥,农民收入持续增加。在技术人才队伍建设过程中,X县突出生产技术和管理技术并重的原则,加强懂技术会管理的复合型人才建设,在提高农业生产力的同时,增强管理能力,积极掌握市场经济规律,将生产力转化为经济效益,以实实在在的收益激发周边群众学技术、学管理的欲望,带动更多的群众一起生产、一起致富,种养殖大户、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数量不断增多,农业园区不断发展壮大。例如,X镇X村养殖户X通过参加养殖技术培训,发展X养殖,在专家的指导下,养殖规模逐年扩大,从最初的X只达到现在的XX只,家庭年人均纯收入达到XXX元。
四、存在问题
近年来,X县致力于人才强农、科技兴农、技术富农,在农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上狠下功夫,使全县农村看到了希望、农业看到了前景、农民尝到了甜头,但与建设现代农业的要求相比,仍存在一定差距。主要体现在:一是人才总量仍然不足,还满足不了农业蓬勃发展的需求。二是实践水平需要提高,学历和专业技术职称较高,但实践技术操作水平偏低的现象,解决生产实践问题的能力不足。三是经费投入还需加大。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X县还存在农业创新方面经费投入不够,技术人员研发创新能力不足,制约农业高质量发展。
五、下一步工作打算
X县将积极探索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人才引进、培养、使用机制,建设高素质的农业专业技术人才队伍,为全县现代农业发展提供可靠人才保障。
(一)加强人才队伍自身建设。一是构建终身教育体系。积极做好专业技术人员的再教育工作,为技术干部创造学习提高的机会,打造施展才华的平台,不断增强专业技术人员的服务水平。二是积极引进和培养高层次专业人才,打造一支高素质的技术人才队伍。继续加强培育农村乡土人才,健全乡土人才评聘机制,将农村中更多的“种养大户”、“ 流通大户”、“土专家”、“ 田秀才”等人才吸纳进来。三是加快农民技术人才队伍的培养。继续加大职业农民、农民技术员培育力度,扎实开展培训工作,认真做好资格认定,确保农民技术人才队伍逐年发展壮大。
一、创意背景
二、创业项目描述
三、市场调查和分析
四、发展战略
五、商业合作伙伴与融资计划
六、关键的风险、问题和假定
七、销售分析
八、假定公司能够提供的利益
创意背景
1.本创业计划的创意背景和项目的简述(字数50—200):
2011年末中药材价格持续降价,但我省发展壮大中医药的决心不减,我县又在该年创建全国中医药先进县成功。特别是地处深丘的***乡作为乡镇代表接受创建工作的验收,给中药材发展带来了更大的机遇。经检测,***乡的气温,光照,降水等条件均适合桔梗和柴油树生长(详见分析报告)。该项目以调整丘区农业产业结构目的,建立园区加农户的经营模式,主要进行桔梗与柴油树的套种。项目建立示范园区一个,占地50亩。
2.团队概述(字数100—400):
提示:该部分包括:
1)说明你为什么认为自己和创业团队有这方面的经验、能力和资源,保证创业可能成功。
请附上一份简历或者提供以下资料(应当包含创业团队所有成员的信息):(可附页)
a学历证书和资格证书 b工作经历 c培训
d兴趣和爱好 e其他信息
2)团队成员管理分工。
团队由5人组成,其中有4人在项目区工作,一人在平武县工作。5人在工作中都涉及农业产业方面的工作且都来自农村,农业知识丰富。并对农业发展政策熟悉。且平武县药材种植历史悠久,能起到更大的互补作用。
3.盈利能力预测(字数50—300):
市场价格及产量:600(鲜品)Kg/亩×8元/ Kg =4800元/亩。
成 本:种子:2 Kg×150=300元;肥料:150元;机耕:90元;土地:500元;仓库:40000元/年
人工:500元;农药:60元。其他:200元 合计:2000元。
保守利润:2800×50-40000=100000元
另三年后柴油树开始亩产值1200元/亩
创业项目描述
(字数150—450):
提示:该部分包括:详细的产品/服务描述以及它如何满足目标市场顾客的需求。
以向社会提供高品质药材为主。前期,以和专业合作种植公司合作,种植当年见效益桔梗为主,套种柴油树(三年见效益)到发展一定程度后,成立农村农业合作社,形成产业化、规模化。为村民提供全程免费技术指导,统一签订产品购销合同,带动当地百姓创收。
市场调查和分析
(字数400-700):
提示:该部分包括:
1)请说明你是如何进行市场研究的(请附上相关数据)。包括:
a.资料研究,例如,查阅统计数据、调研报告、工商指南及其他信息。
b.实地研究,例如,对潜在顾客开展问卷调查和访谈、观察竞争对手的活动等。
2)产业背景描述 3)目标市场顾客的描述与分析
4)市场容量和趋势分析、预测 5)竞争分析和各自的竞争优势
6)估计市场份额和销售额 7)市场发展的走势
桔梗,别名铃铛花,土人参。以地下根茎入药,有祛痰止咳,消肿排脓之功效。主治咳嗽痰多,扁桃体炎,咽喉肿痛,肺脓肿等症。用桔梗加工的桔梗菜为我国朝鲜族之名菜,有医疗保健之功效,销路极佳。另外,韩国人对桔梗菜是情有独钟,每餐必备。每年都从我国进口大量桔梗。主产地有安徽、山东、内蒙、湖北等。
发展战略
(字数300—700):
提示:该部分包括:
1)在发展的各个阶段如何制定企业的发展战略 2)预期的计划和目标
3)制定项目营销策略包括:
a.你打算在哪里,以什么方式出售你的产品或服务?例如:
A零售店 B市场摊位 C远程销售 D电话推销 E流动销售 F网络销售或邮寄销售 G试用后再付款等
b. 客户将如何了解你的企业:
A媒体广告 B海报或传单 C橱窗展示 D口头介绍 E邮寄宣传资料 F网站宣传 G车体广告等
该项目分三阶段发展:
第一阶段:建立产业示范园区。该项目第一阶段计划在流转土地50亩,引进桔梗和柴油树进行种植。总结种植经验,实现首年盈利。为下一阶段的推广大下基础。同时加强与绵阳福康公司合作,实现订单种植,订单回收。
第二阶段:推广种植。选择50到100户农户经行推广种植,实现园区与农户合作双赢的局面并初步建立药材初加工,同时将该项目药材推向荷花池中药材市场。
第三阶段:全面推广。在全乡经行药材种植的推广。并实现药材深加工。
商业合作伙伴与融资计划
(字数200—500):
提示:阐述已有的或预期的商业合作伙伴并介绍发展过程中的融资计划。
前期与阳市游仙区福康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合作,该公司是专业从事中药材种植、研究、良种繁育、推广及加工回收为一体的专业合作社。是经区工商局注册和药监局监管引导的正规企业。并于国家级药材种植先进县平武县进行药材产业种植的对接。发展壮大该项目。
关键的风险、问题和假定
1. 关键的风险分析(字数300—500):
提示:该部分包括:财务、技术、市场、管理、竞争、资金撤出、政策等风险。
①土地租赁信用风险;
②自然灾害造成的生产风险;
③财务风险;
④市场风险:
2. 如何应付或规避风险和问题(字数200—500):
①土地租赁信用风险:可与该村委会签订长期租赁合,同雇佣当地农民,解决占地农民就业;
②自然灾害造成的生产风险:投保及加强管理;
③财务风险:规范管理,减少负债;产品销售保证金预收;以规模效益降低成本;保证流动资金充足;
④市场风险:做好市场调研,据市场变化调整生产,积极开拓各种销售渠道;提高产品附加值。
销售分析
1.说明你的价格策略(字数100—500):
提示:你对产品或服务如何进行定价?
1)定价应考虑支出情况和利润情况。支出包括:
a材料成本 b仓库费用 c物业费用
d劳动力开支 e管理费用
2)注意计算时一定要将非生产性成本包含在内,如出差、行政事务管理。
3)请列出同类产品在同一市场的价格。
市场价格及产量:600(鲜品)Kg/亩×8元/ Kg =4800元/亩。
成 本:种子:2 Kg×150=300元;肥料:150元;机耕:90元;土地:500元;仓库:4000元/年
人工:500元;农药:60元。其他:200元 合计:2000元。
保守利润:2800×50-40000=100000元
2. 请说明你如何维持正常的现金流(字数150—400):
提示:你打算每个月销售多少产品或服务?这一目标如何实现?
前期投入10万,在园区初步建成后融资贷款10万元。第一年回收后,开始扩大种植,并在农户中收取部分购苗金,用以维持项目的扩大发展。
假定公司能够提供的利益
(字数300—800):
提示:该部分是创业计划的“卖点”所在,包括:
1)总体的资金需求 2)在这一轮融资中需要的是哪一级
3)如何使用这些资金
4)投资人可以得到的回报,还可以讨论可能的投资人退出策略
该项目需资金15万元,土地租赁25000元,生产种植100000元(包括人工、肥料、种苗等),其他开支20000元。该项目投入少,并且能提供新型能源材料。绿色环保。特别是能带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带动地方经济。
注意事项:一份成功的创业计划应该:
1)清楚、简洁 2)展示市场调查和市场容量 3)了解顾客的需求并引导顾客
4)解释他们为什么会选择你的产品/服务 5)要有一个投资退出策略
6)解释为什么你最合适做这件事
一份成功的创业计划书不应该:
随着农村土地产权制度的改革和发展,农村土地权利逐渐实现了“三权分离”,即土地所有权归农民集体,土地承包权归农户,土地经营权(使用权)归土地经营者或土地使用者。然而,在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中,势单力薄的单个农户经营如何应对风云变幻的市场风险是农村经济发展和农业现代化要考虑的关键问题。因此,土地的适度规模经营成为必要。然而,我国人多地少的基本国情也决定了我国不可能像北美发达国家那样走大规模农场经营的农业现代化道路,改造传统农业的现实途径是大力提高家庭经营的集约化水平,而不是片面追求扩大土地经营规模。从国际经验看,有效的小农经营体制,是人多地少国家保障农民生计最为基本的制度安排,这一基本制度安排能够为社会转型提供安全机制。[1]11因此,在我国经济社会体制转型和农业现代化推进的当下,培育和发展现代农业组织须契合国情有利于土地的适度规模经营,着重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完善相关制度以维护农民权益。
一、问题的缘起
在我国现行的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双层经营的农村经济体制下,农地流转是促进农业规模经营,优化农地资源配置,提高农地利用效率,实现农业产业化的重要路径。在流转方式上,土地承包经营权通过入股流转实现资本化,有利于提高农民基于土地资产价值所获得的收益,改善农民收入水平。同时,入股组织模式的选择也直接影响着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后农民土地权益能否得到有效维护。在入股组织模式的选择上,地方开展的实践探索经验值得总结和反思。例如,重庆市在2007年进行了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的实践探索,为此重庆市工商局先后出台了“渝工商发〔2007〕17号”和“渝工商办发〔2007〕86号”两份文件,不仅为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指出了两种可供选择的模式:以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农民专业合作社和以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公司或其他企业,还明确了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的具体操作程序和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公司的约束条件。重庆市在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的问题上所做的细致探索,引起了社会的极大关注。然而,此次地方土地流转新模式的探索并没有获得中央的支持,考虑到这种改革可能带来的诸多风险和弊端,尤其是农民可能面临的失地及由此带来的一系列社会问题的存在,中央政府于2008年8月份紧急叫停了其正在进行的土地承包权入股公司的改革,而是要求其重点进行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改革探索。[2]24由此可见,基于对入股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可能使农民面临着许多不确定性的市场风险和由此可能带来的一系列社会问题的综合考量,中央政策的意图应是在于鼓励地方选择较为有利于农民利益维护的入股组织模式。至于个中原因,正如约翰•罗尔斯所说:“为了平等地对待所有人,提供真正的同等的机会,社会必须更多地注意那些天赋较低和出生于较不利的社会地位的人们”。[3]因此,能否有效维护农民土地权益,成为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制度选择的关键性问题。既然以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公司可能存在农民失地风险以及由此带来的一系列社会问题的存在,那么,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农民专业合作社又是否有利于入股农民权益的维护呢?在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中,还存在哪些制约土地入股合作社的因素以及如何在进一步的制度完善中克服这些问题等都值得我们进一步探讨。
二、契合入股农民权益维护需求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制度优势
到目前为止,合作社在西方国家已存在了近170年并获得了巨大发展。随着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近代合作社是经济上处于弱势地位的人们自愿联合起来应对市场风险的互助组织,其主要存在于天生竞争处于劣势的农业生产者和手工业生产者。正如有著述提到,“以增进社员利益为目标的合作社避免了市场调节不足的可能性,而且使外部收益内部化。”[4]201换句话说,合作社作为一种创新的经济组织制度的产生,在提供效率的同时也提供公平,是以造成效率损失为代价为提供公平收益而做出组织制度上的安排,这也是合作社区别于营利性经济组织最重要的方面。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在农村家庭承包经营基础上,同类农产品的生产经营者或者同类农业生产经营服务的提供者、利用者,自愿联合、民主管理的互经济组织。作为新型的农民合作组织,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既不同于产生于西方的传统合作社也有别于我国建国初期的“”,而是一种自下而上的组织制度创新的产物,其制度安排更能兼顾公平,更多地考虑了农民利益的维护。在这种逻辑下,土地入股合作社也会有利于农民土地权益的维护。特别是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的颁布实施,旨在规范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组织和行为,保护农民专业合作社及其成员的合法权益,对近几年来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发挥其组织优势起着重要的制度保障作用。
(一)合作社成员“异质性”组成与控制安排根据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对“成员”的规定,虽然合作社成员主要由农民组成,但是合作社的成员并不是单一的农民,企业、事业单位或者社会团体也可以成为合作社的成员。该法规定,农民不少于成员总数的80%,成员人数在20人以下的允许一个从事与农民专业合作社业务直接有关的生产经营活动的企业、事业单位或者社会团体进入,成员人数超过20人的其也不得超过5%。即合作社可以由不同的利益主体组成,在成员组成上具有“异质性”特点。然而,对农民成员组成比例的控制表明了立法者对既最大限度地保持合作社成员“同质性”特征同时又保留资本进入空间所做的努力。从理论上分析,合作社的农民成员基本是来自同一集体经济组织,可以说,这是在先生所说的“熟人社会”中形成的合作组织。在这个熟人社会中,人们经常不断地沟通,相互打交道,时间长了就有了共同的行为准则和互惠的处事模式,知道如何把自己组织起来趋利避害,并拥有了为解决公共领域的困境而建立制度安排的社会资本。[5]275因此,基于这种社会关系所组成的集合体,在某种意义上必然容易带来成员利益的共同增进。而且,这种社会资本和资源提供了农民合作社所必须的信任、规范和网络,而且它还具有生产性,可以把微观层次两类社员的个体行为与宏观层次的集体选择结合在一起,形成农民专业合作社治理公共事务的内源性基础。[6]114即使是在非农民成员占据合作社股权结构绝对优势的情形下,农民成员的话语权能否有效保障以及合作社成员“异质性”缺陷能否有效控制等问题,基于“集体行动的逻辑”也容易加以克服。而且,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明确规定了“入社自愿、退社自由”的合作社原则。在允许合作社成员“异质性”组成的现实制度安排下,“退社自由”原则的贯彻执行好比是在合作社农民成员与企业成员之间建立了一种利益联结机制。如果资本在合作社产权结构中占有绝对优势,“退出权”的行使无疑是农民话语权得以有效表达的一种最有力方式,其必将对资本运行构成不小的威胁。就此,经济学家林毅夫先生也认为,关系到合作经济组织命运的激励机制,归根结底要靠合作社成员的“退出权”来保障。[6]113换句话说,在合作社成员异质化现象不可避免的现实环境下,农民成员退出权的选择行使对合作社资本要素作用的发挥构成了有力制衡。
(二)民主管理机制与盈余分配规则的益贫设置“成员地位平等,实行民主管理”也是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确立的原则之一。从组织内部治理结构角度观察,民主管理主要表现为成员表决权。召开成员大会选举内部管理机构和表决合作社生产经营事项,合作社实行的是基本表决权与附加表决权相结合的管理制度。基本表决权实行“一人一票”制,每个成员享有一票的基本表决权。合作社的发展,资金问题无疑是关键因素。因此,为鼓励成员出资以及与合作社交易的积极性,在基本表决权基础上,还允许设置体现出资差异的附加表决权制度。出资额或者与本社交易量(额)较大的成员可以按照章程规定享有附加表决权,但总票数不得超过基本表决权总票数的20%。附加表决权的设置对鼓励成员提高出资额以发展合作社事业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不过,体现出资差异的附加表决权制度并非法律的强制性安排,实行表决权一人一票制才是农民专业合作社民主管理机制的核心,也是保证农民成员平等参与合作社事务决策的重要制度安排。在盈余分配上,《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确立的原则是:盈余主要按照成员与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交易量(额)比例返还。合作社的当年盈余在弥补亏损、提取公积金后的余额为可分配盈余,成员享有盈余分配权。可分配盈余分为两部分进行分配:可分配盈余中不少于60%的部分按成员与本社的交易量(额)比例返还,剩余部分以“成员账户中记载的出资额和公积金份额以及本社其他财产(本社接受国家财政直接补助和他人捐赠形成的财产)平均量化到成员的份额”为标准,按比例分配给本社成员。很显然,合作社盈余分配规则的设置目标在于鼓励成员与合作社进行交易,分配原则也是体现了合作社“互助益贫”的旨趣。
(三)政府扶持政策对降低农民入股风险的有力保障《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对国家和地方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扶持政策作出了专章规定。具体来说,国家通过财政支持、税收优惠和金融、科技、人才的扶持以及产业政策引导等措施,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作为一个主要由天生处于竞争劣势的农民组成的农业组织,相对于市场经济条件下其他市场主体而言,其抵抗市场风险的能力是非常脆弱的。法律赋予农民专业合作社可以享受各种优惠待遇,其目的在于使合作社先发展起来,再逐渐培育其成为真正具有自生能力和市场竞争力的市场主体,使之成为引领农民参与国内外市场竞争的现代农业组织。因此,在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过程中,适度的政策扶持有利于增强其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为降低农民入股风险提供了有力保障。综上所述,我国关于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立法规定在充分考量了促使合作社制度化和规范化发展的同时,又旨在为最大限度地维护农民权益提供一种组织制度安排。由此可见,中央政府叫停重庆进行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公司而要求其重点进行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农民专业合作社改革探索的做法具有制度选择的合理性。土地入股合作社更有利于农民利益的维护也并非仅仅基于我国的制度经验而言,“根据国际经验,农业合作社乃是对农民比较有利的一种组织方式,也是维护其创造的收益的唯一办法(此外只有资本主义或集体经济的选择)。”[7]483可以说,《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的颁布实施使农民专业合作社在承载土地适度规模流转和发挥现代农业组织的优势方面获得了法律保障。
三、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合作社现状及其制度优化
理论上,土地入股合作社,既能使农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得以尊重和保护,又能使农户获得股权并从中享受土地资产价值的收益。土地入股合作社在某些条件具备的地方势必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然而,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合作社并不是实践中最普遍的土地流转方式。有调研报告[8]3指出,无论从现实存在还是从农户主观愿望考察,股份合作的土地流转模式受到农户的认可度总体比较低,甚至在某些省份如山东、贵州、湖北还暂时未存在。即使某些地方积极开展“股份合作”和成立土地合作社,合作社实际上发挥的作用仅仅在于为农民的土地实现规模经营提供桥梁,农民专业合作社整合土地、劳动和资本多要素的组织优势并未得到充分发挥。也就是说,我国现行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制度安排在促进土地资源与组织资源有效结合方面存在明显不足。同时也必须注意到,虽然选择合作社或股份合作社的农户比例不高,但选择合作社或股份合作社的农户对合作社带来的收益都予以了充分肯定。[8]8也就是说,农民作为流转主体在选择土地流转方式上考虑最多的无非是流转后经济利益的衡量和比较。如果农户的可获得利益能有较为完善的法律制度予以保障,农户流转的意愿也就越高。然而,我国现行农民专业合作社制度在对农民的可获得利益进行有效保障方面也有不足,制约了其组织制度优势的充分发挥。正所谓“制度实施的不完全还来自于制度本身的不完善。”因此,要克服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合作社可能存在的一系列问题,还需要通过进一步优化农民专业合作社制度加以解决。
(一)通过章程自治加强对合作社成员“异质性”缺陷的控制如前所述,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在成员规定上并没有排斥其他异质主体的进入,但对异质主体的进入加以了人数的控制。法律的如此规定固然有其设置目标,正如有著述所指出,“法律之所以允许企业可以成为合作社成员,是想通过合作社,在农民和企业之间建立起良好的利益联结机制,并以此带动农民共同致富,提升农民的自助能力。”[9]114然而,该法律目标实际上常常被扭曲性运作。作为合作社成员的企业本身又是营利性组织,其生存法则就是企业利润最大化。实践中,某些大型龙头企业特别是在当地具有垄断性质的企业很热衷于加入或领办合作社,其真实目的往往在于通过合作社控制农民的生产资料采购或农产品销售市场,以解决企业成员自身的农业生产资料销售或农产品采购问题。合作社中农民成员与企业成员之间实际上是一种利益对立的市场交易关系,二者的利益冲突往往难以避免。甚至还有些企业领办合作社的目的是为了利用现有法律的惠农政策最大化企业自身的利益。农民专业合作社作为互经济组织,其功能在于为其成员提供各种农业生产经营服务,然而,现实中这种合作社与农民“貌合神离”的现象显然背离了农民专业合作社主要为农民成员服务的“自我服务”发展战略。另外,在某些合作社中还出现了所谓的领导层股、核心股、组长股等现象。[9]115毫无疑问,这种股权结构的多元化设置其意图是使某些合作社成员获得更多的合作社事务决策控制权以及盈余分配份额,因而导致处于弱势地位的农民成员的参与决策权和分配利益受损。由此可见,现有法律规范通过对异质成员人数的控制并不足以制衡不同质成员之间的利益诉求。因此,为保证合作社的良性运转,还需进一步加强民主管理、完善内部治理机制。在加强民主管理方面,可以充分发挥合作社章程自治的功能,完善合作社内部治理机制。民主管理的核心在于成员对合作社事务进行选举和表决时实行一人一票制,然而,根据成员的出资贡献或者与合作社交易的贡献,成员还可以享有附加表决权。对于附加表决权,《农民专业合作社法》仅对其总票数的比例做出了不得超过本社成员基本表决权总票数20%的限制,其余内容则赋予合作社章程予以规定。因此,合作社章程是架构合作社成员利益联结机制的重要保障。由于成员异质性所导致的成员不同利益诉求的冲突,可以通过合作社章程的制定和修改加以解决。比如,在股份合作社中,为了防止大股持有者控制合作社,可以在合作社章程中对大股持有者的股份投票权比例及其行使范围加以限制,防止附加表决权的滥用,以控制在土地、劳动、资本多要素结合的合作社组织中资本独大的消极效应。另外,针对纯社会资金参股,可以通过章程规定投资者参与股份分红,但不干预合作社的经营业务,也不参加投票表决等事项,即保持农民专业合作社主要为农民服务的意旨,防止上文提到的现实中合作社与农民“貌合神离”现象的继续发生。在现有法律比较宽松的制度安排下,章程规定对合作社的发展和农民成员利益的保护都发挥着重要作用。另外,合作社民主管理原则的贯彻执行并发挥其有效功能也离不开农民成员的积极参与。因此,坚持农民成员对合作社决策的民主控制,既需要设立人制定章程时的智慧,也需要农民成员自我提高积极参与民主决策的意识。
(二)健全合作社成员自益与合作社共益的平衡机制根据“退社自由”原则以及成员退社时合作社应退还记载在该成员账户内的出资额和公积金份额并返还可分配盈余的法律规定,不难看出,随着成员的加入和退出,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出资总额经常处于变动状态。农民专业合作社作为具有法人地位的经济组织,其财产的多少以及财产的变动情况也必然会影响到合作社生产经营拓展、市场竞争能力大小以及责任承担状况。农民专业合作社成员退社的,意味着合作社出资总额的变动。农民以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合作社,成员退社还意味着对当初以货币估价出资的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处理,土地规模经营的效益也将被打破。因此,“退社自由”原则一方面保障了农民退出权的行使,另一方面也可能带来合作社其他成员的利益风险以及合作社债权人利益得不到有效保护的问题。除非存在强制或其他某些特殊手段以使个人按照他们的共同利益行事,有理性的、寻求自我利益的个人不会采取行动以实现他们共同的或集团的利益。[10]2因此,完善成员之间的利益联结机制是克服“集体行动困境”的关键问题。在现行法律框架下,这是一个关涉到合作社成员自益与合作社共益的平衡问题。在保障农民退社自由的基础上,同时又不损害合作社的整体经营效益和其他成员的利益,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健全合作社成员自益与合作社共益的平衡机制:一是农民退股不退地。退社农民将入股合作社的土地经营权股份转让给合作社其他农民成员,如果转让谈判失败也可以与欲加入合作社的农户进行土地经营权股份交换,实现成员加入退出的转换。二是如果退出农民不愿转让或交换股份,则由退社农民对合作社补足出资并适当补偿后退出,比如补偿因规模经营给退社农民土地带来的地力增长收益以及给合作社及其他成员造成的直接利益损失等。基于对合作社交易第三人的可信赖利益的保护考虑,农民成员退社特别是退股退地的情况,应以一定的方式和在一定期限内向与合作社有正常业务往来的交易第3人公示。
(三)进一步规范政府发展合作社的扶持行为如前所述,我国土地流转制度的变迁,特别是在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模式选择上,既反映了农民自下而上的改革诉求,也是政府行为自上而下推动的结果。农民合作组织的迅猛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推动作用。因政府大力扶持发展起来的合作社组织在自身竞争力的不断提升上也必然受制于政府力量。然而,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成熟和完善,公平、自由的市场竞争环境必然要求政府减少对市场的干预。因此,从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的长远发展来看,必须理清政府与合作社组织的关系。另外,《农民专业合作社法》中关于“扶持政策”的规定体现了政府有意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积极努力,然而,实践中运行的农民合作组织由于大量企业的参与已发生扭曲和异化。我国农民知识水平有限,农业发展程度较低,农户自己联合起来形成经营实体的意愿在很多地方还不明显。与此相反,从事农产品加工、生产、运输、销售的企业则利用法律规定的“扶持政策”夹带着农民因势成立了大量农民专业合作社,受到政绩影响的地方政府对此也加以大力鼓励。也就是说,《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的相关规定已不切合农民合作组织发展的现实,旨在促进农民自己成为经营主体的法律规范似乎已背离其初衷。针对农民合作组织实际运行中暴露出的上述问题,政府在农民合作组织的进一步发展中应有所为有所不为。一方面,针对农民合作组织的异化现象,政府应加以矫正和法制教育,引导农民合作组织朝着法律确立的以农民为经营主体的方向发展。政府在落实扶持政策上,也主要支持符合立法精神的农民合作组织的组建和发展,督促参与组建合作组织的企业按照相关立法规定制定合作社章程。根据法律精神,结合各地农民合作组织发展的实际情况,政府应制定关于企业参与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相关规则,建立有效的企业与农民利益调节机制,加强对企业利益与农民利益的平衡保护,防止企业损害农民合法权益,确保农民盈余分配权、退社自由权等各项合法权益在农民合作组织的运作中得以落实。另一方面,在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起来后,政府应逐渐退出对其大加干预的历史舞台,而应致力于提供有利于其运作的制度环境促使农民专业合作社自身的规范发展和市场竞争力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