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对小学教育教学的建议

对小学教育教学的建议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对小学教育教学的建议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对小学教育教学的建议

对小学教育教学的建议范文第1篇

关键词:活动式教学;英语课堂教学;小学教育

中图分类号:G6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3)-11-0226-01

早在2001年我国在小学开设英语课时就强调要活学英语,在活动中学习英语。《小学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指出:“小学英语教学要创建以活动课为主的教学模式,学习重点是培养学生用语言进行交流的能力。小学英语教学不讲解语法概念。要充分利用教学资源,采用听、做、说、唱、玩、演的方式,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大胆表达,侧重提高小学生对语言的感受和初步用英语进行听、说、唱、演的能力。”以下几点就是笔者对活动式教学在小学英语课堂中运用的对策建议

一、教学活动面向全体学生,积极培养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

在教学活动过程中,应鼓励学生大胆使用英语,对他们的失误和过错采取宽容和鼓励态度;同时,要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和相互交流的机会以及充分表现和自我发展的空间;活动要以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兴趣为出发点,内容和方式要尽量真实,活动设计要尽可能鼓励学生通过体验、实践、讨论、合作、探究等方式,发展听、说、读、写的综合语言技能,提高英语口语交际表达能力;在教学活动中鼓励学生大胆探究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并自主解决问题。

教学活动不应该仅限于课堂教学,而要延伸到课堂之外的学习和生活之中。可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兴趣爱好,积极开展各种课外活动,有助于学生增长知识、开阔视野、发展智力和个性、展现才能。教师应有计划地组织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英语课外活动,如朗诵、唱歌、讲故事、演讲、表演、英语角、英语墙报、主题班会和展览等。教师要善于诱导,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培养他们的自主性和创新意识。

二、教学活动设计要满足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苏联维果斯基提出“最近发展区理论”,认为学生的发展有两种水平:一种是学生的现有水平,指独立活动时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另一种是学生可能的发展水平,也就是通过教学所获得的潜力。两者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教学应着眼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为学生提供带有难度的内容,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其潜能,超越其“最近发展区”而达到困难发展水平,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下一个发展区的思考。

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认为,学习与发展是一种社会和合作活动,它们是永远不能被“教”给某个人的。它适于学生在他们自己的头脑中构筑自己的理解。而正是在这一过程中,教师扮演着“促进者”和“帮助者”的角色,指导、激励、帮助学生全面发展。因此,教师在设计英语活动教学时,其难易程度一定要符合最近发展理论,这样才能激励学生积极参与到英语活动教学中,完成英语教学任务。

三、关注学生情感,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

学生只有对英语学习有积极的情感,才能保持学习英语的兴趣和动力并取得优异成绩。消极的情感不仅会影响英语学习的效果,而且会影响学生的长远发展。因此,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应该自始至终关注学生的情感,努力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

具体而言,英语教师要做到尊重每个学生,积极鼓励他们在学习中的尝试,保护他们的自尊心和积极性;将英语教学与情感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创设各种合作学习的活动,促进学生互相学习、互相帮助,体验集体荣誉感和成就感,发展合作精神;特别关注性格内向或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尽可能多地为他们创造语言实践的机会;建立融洽、民主的师生交流渠道,经常和学生一起反思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互相鼓励和帮助,做到教学相长。

四、英语活动式教学要积极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

建立能激励学生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发展的评价体系。该评价体系由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构成。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应以形成性评价为主,注重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信心。终结性评价应着重检测学生综合语言技能和语言应用能力。评价要有利于促进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和健康人格的发展,促进教师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促进英语课程的不断发展与完善。

五、活动教学要拓展学生的文化视野,发展他们跨文化交际的意识和能力

语言与文化有密切的联系,语言是文化的重要载体。教师应处理好二者的关系,努力使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了解国外文化,特别是英语国家文化;帮助他们提高理解和恰当运用英语的能力,不断拓展文化视野,加深对本民族文化的理解,发展跨文化交际的意识和能力。

对小学教育教学的建议范文第2篇

关键词:大学语文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

一、大学语文教学对未来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大学语文课程和高职院校校园文化有着紧密的关联。高职院校校园文化作为语文课程教学的重要因素,可以扩展语文课程教学;提升学生们的阅读能力和加强学生们书写能力以及培养学生未来的职业能力,都特别需要校园内的文化熏陶。

1.高职语文课程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外界对高职语文和大学校园文化建设有着不正确的认知,严重阻碍了和谐发展,其中主要的错误认知如下:认为高职语文课程和大学校园文化的建设的关联不大,可以分开发展;只关注大学校园物质文化的建设,认为大学校园内的文化建设起不到契合效果;认为高职院校语文课程不是重点课程,不需要加以理会。只有完全改变了这些人的错误认知,才可以使语文课程教学和大学校园文化真正地关联到一起相互提升。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校园文化在某种方面牵引着语文课程教学,对语文教学任内容的课程教授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也是提升语文课程教学质量的重要方法之一;在校园文化的内部语文教学也在起着不可替代的主要作用,它活跃在校园文化的诸多方面,为促进校园发展做出了较大的贡献。

2.高职校园文化建设离不开语文教育。

在建立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的过程中,语文教学需要把学生们培养动手能力的专业性放在第一位,教授固有的教学内容放在其次。高职语文教学作为培养出高职学生文化素养的重要基地,高职院校对学生们教授专业技术的教育时,也不可以忽略掉了对学生们进行人文的教育。也就是说,高职院校学生自身的人文素养虽然比文科院校的学生稍微弱一点点,但高职院校的学生也是正规的大学生,如果学生们毕业时又学会了专业知识和职业技术,那和一般的工人有什么区别?而在高职课堂教学里,专业技能课程更加重视专业技能和知识,高职语文课堂教学内容,则是结合了众多名篇名著来培养提高高职学生的人文素养。高职院校学生人文素养提升了,学院校园文化建设自然就到了更高的层次。

二、提高高职大学语文教学内容质量,全面促进校园文化的建设

文化素养教育不只可以陶冶人的情操,还可以提高人的素养,并且还能开发智力,是在培养出全方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不可或缺的一个过程。所以,呼吁人文精神和强化素质教育,在需要建设和谐校园文化的高职院校中显得迫在眉睫。

1.改变教学思想,建立人文陶冶的高职语文教学观念。

在大学语文课程教学中,教师应该改变固有的教学观念,不可以只注重学生们的考试成绩,还要注意学生们的综合素质,学生们综合素质的高低决定着教学教授语文课程的过程。从语文教学内容上来看,应试教育的教学内容不应该只教授考试需要的内容,考卷上会考什么就教授什么,不会出现在考卷上的内容就不教授。教师改变教授观念需要考虑如何教好学生专业知识,怎么样去让学生学习的更加透彻。学生们改变观念需要在教师教授的课程中积极的参与教学过程,积极的思考问题,更加主动的去学习专业知识,不像原来一样被动的听从教师所给出的结果。

2.把握校园文化阵地,创造良好的高职语文教学情境。

黑板报、校报、广播、校园论坛是活跃校园文化氛围的主要阵地,也是学校对外宣传自己的输出地。高职语文教师应该积极创建第二课堂活动的展开,培养学生们课外的业余爱好和特长,用优秀的文化活动占据校园文化的主要阵地,在进行校园文化的过程中积极配合语文课程的教学,不只可以推进语文教学任务的高品质完成,并且可以促进校园文化自身的发展,也可以给热爱校园文化的学生们更多表现自我的机会,更可以在校园文化的根本上加大促进校园文化的建设。

3.丰富语文教学教授方式,拓展具有人文色彩的新课程内容。

语文是具有社会性的,语文教师也要学会适时地打破课堂的局限性,根据教师自身的特长,以中国传统文化为基础,积极地拓展出一些新的课程内容。新的课程内容可以侧重于情感熏陶也可以侧重于健康,还可以侧重于审美情趣的指引。作品自身的丰富内容是由千万个读者赋予的,既然作品都富有着极具内涵的内容,语文教学方面如果要选用唯一的标准答案,那样肯定会造成压制学生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语文教育需要倡导多方面的创意去理解。要学生们自身去体验文学作品的丰富内涵,语文教师应该鼓励学生们对文学作品作出独特的解读,可以用“突发奇想”来形容对作品的反应,把自己的阅读感受和作品作者本身的意图进行比较,为作品的表达内容另作设计,积极地探索,为其创造新的意义。

三、结语

综上所述,大学校园文化的建设是高职院校校园内不能不做的一件事,在高职院校中语文教育课程也是不可以被其他课程取缔的重要课程。所以,高职院校内的语文课程教育不可以进行削减,反而需要学校进行加强,但是高职院校语文教育课程的内容应该进行重新的定位,打破过去固有的教学观念,重新创造新的高职院校语文课程教育特点,把语文教育和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以及建造大学校园内得文化结合在一起,为未来社会创造出合格的技术人才和优美的文化环境。

参考文献:

[1]刘玉.大学语文教学改革与高职和谐校园文化建设[J].教育与职业,2010,(23):112-114.

[2]胡国艳.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职业教育研究,2010,(12):23-24.

对小学教育教学的建议范文第3篇

一、 技工学校德育教学中运用情境教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一)技工学校德育教学中运用情境教学的必要性

德育教学有着其他任何学科无法替代的教育功能。就其本质而言,德育是一种特殊的社会实践活动。是以主流的社会意识形态影响人们的物质生活、政治生活和文化生活,即“育德”,主要是道德教育,包括道德规范、道德实践和道德评价的教育,旨在培养有良好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的人。

而品德的培养和其他知识的教育不完全相同,反对单纯的教育灌输,提倡给学生提供形成良好的品德的环境和氛围。因为品德的形成过程是一个内化过程,这种内化大致经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社会规范的依从。即表面上接受规范,按照规范的要求来行动,但对规范的必要性缺乏认识,甚至有抵触情绪。依从具有一定的盲目性和被动性。第二阶段,社会规范的认同。认同比依从深入了一个层次,它是对自己所认可、仰慕的榜样的遵从、模仿、个体在思想、情感和态度上主动地接受了规范,从而试图与之保持一致,认同具有自觉性和主动性。第三阶段,社会规范的信奉。信奉是内化的最高阶段,学习者对社会规范及其价值原则有了深刻的理解,并持有积极的情感体验,使之成为自己的一种信念,与原有的价值观念一体化。这时,学习者会形成稳定的品德。

学校的德育教育对帮助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品质,提高道德素质、法律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和社会实践能力,起着重要的作用。而根据以往德育课教学经验,不能靠硬性灌输、空洞的说教,而只能通过适当的方式方法激发其情感,使学生自然而然地领悟其中的道理。情境性教学正是以激感为主要特点,具有潜移默化的优势。因此,情感在德育课教学中是必不可少的。

(二)技工学校德育教学中运用情境教学的可行性

从以上学生品德的形成规律我们可以看出,德育要从道德行为的纪律约束和外部控制开始,但不能仅仅停留在表面化的依从水平上。而是要达到社会规范的信奉的阶段。所以,我们的德育教育是一个“知-情-信-意-行”的教育过程,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信念、道德意志、道德行为是道德的基本构成因素,是相互渗透、强化的有机整体。道德认知只有同道德情感相结合,才能伴随着道德意志产生道德行为。情感是通道,学生的情感、兴趣和态度直接决定德育的实效。学生的道德情感又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而激感正是德育课教学的优势所在。它运用移情原理,让学生受到情境的暗示和感染,引发“亲自实践”的真切体验,设身处地感知情境里角色和身份和遭遇,激起情感上的共鸣与契合,又在情境的巨大引导效应中将感知对象的喜怒哀乐潜移默化地转为自己的真挚情感。

另外,德育教学需要在实践中进行,不仅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而且要炼之以志,习之以行。就是说要学生把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崇高的道德品质付之于实践活动中。通过创设一些模拟情境,使学生有机会把自己的真挚情感和真实行为表现出来。他们会自觉不自觉地置身于教与学的情景里,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参与教学活动。在这种“动式”的教学里,老师讲解的知识易于接受、掌握,学生不再感到枯燥,并能引发学生持久的学习行为。由此可见,情境教学是一种对思想政治课德育具有实效的途径和方法。

二、情境性教学在德育教学中的应用

(一)实施情境性教学的具体要求

1. 情境教学要求学习应在与现实情境相类似的情境中发生,以解决学生在现实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为目标,学习的内容要选择性的任务,避免学习那些脱离现实、过于抽象简化的内容。

2. 情境性教学的过程与现实的问题解决过程相类似,教师要设计学习情境使之与现实问题相类似,以提高学生解决现实问题能力为目标。在此,情境性教学不需要独立于教学过程的测验,因为在学习中对具体问题的解决过程本身就反映了学习的效果。

(二)实施情境教学包括以下几个环节

1. 创设情境。创设一定的情境,使学习能在和现实情况基本一致或类似的情境中发生。

2. 确定问题。在上述情境下,选择出与当前主题密切相关的真实性事件或者问题作为学习的中心内容。

3. 自主学习。教师向学生提供解决该问题的线索,如从何处获取相关的信息资料、现实中专家解决类似问题的探索过程等等,发展学生自主的学习能力,包括确定完成学习任务所需要的知识点、获得有关信息与资料的能力、利用和评价有关信息与资料的能力等等。

4. 合作学习。在情境教学中,学生间进行讨论、交流、以补充、修正,加深每个学生对当前问题的理解。

5. 效果评价。由于情境性教学要求学生解决面临的现实问题,学习过程就是解决问题的过程,即由该过程可以直接反映出学生的学习效果。因此对这种教学效果的评价往往不需要进行独立于教学过程的专门测验。

笔者在进行《合作意识》教学时也曾采用了这一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强调的是情境的创设。笔者创设了这样一个真实的“信封生产游戏”。

1. 上课班级共32人,分为四个小组,老师(两位)担任商店售货员和信封质检员。

2. 四个小组,各成立一个公司,每组自定公司名称,可以得到一个信封样本,内装启动资金1500元(游戏纸币)。

3. 有商店可以买到原材料,老师(两位)销售原材料,商店营业时间15分钟(09:15-09:30)

4. 收信封的商店到11:00开门,在这里老师收购制作好的信封,每一个合格信封卖40元。

5. 11:10开始收购信封,停止生产。

6. 各组统计结果

7. 小组汇报情况

8. 教师总结、评选出最佳小组。

对小学教育教学的建议范文第4篇

建构主义教育思想认为,学习者是学习过程的主体,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利用已有经验和知识。通过体验、感知、反思等认知方式积极地参与知识的建构。学习过程既是知识增长的过程,也是学生认知、联想、反思等思维和学习能力以及情感提升的过程。学习的重点在“学习如何学习”。小学英语的教育目标的描述体现了这一思想。小学英语是打基础的时期,首要教学目标不是语言知识的数量增长,而是学生的英语的正面感受和语言学习能力的提高。把学生学习兴趣、自信心和自然语感的培养作为英语学习的目标是外语教育认识上的一个进步,它使英语教学上升到教育和人的发展的新高度,符合人本主义的教育理念。

小学英语教学提倡“听、说、做、玩、唱、演”等活动,这些活动让学生在适当的话题和语境中练习、实践所学语言,一些老师虽然做得很好,却不知道这样做的意义,心中没底。也有老师认识不到教学中激活学生参与的重要性,不理解教学过程要符合学生认知过程,不了解丰富的教学活动有着多层次和多维度的教学目标和教学意义。建构主义的教育思想在理论层面上给予小学英语活动教学解释和支持。建构主义认为,学习者在积极、愉悦的状态下的学习效果更佳,丰富多样的学习经历和学习方法有利于学生积极使用和内化语言;在教师指导下,学生积极互动参与同时又是个性化的学习过程和实践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反思学习等能力的培养,而这些能力是学生今后学习和成长的重要支撑力。

在建构主义课堂上,教学模式不同于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被动输入形式。课堂教学的焦点从教师转向学生,从关注知识的答案和结果转向关注学习过程,关注在过程中学生学习经验的积累和认知心理的变化。师生的关系、学生之间的关系是合作、平等、互动的。学生的角色更加主动、能动,教师也不再是知识和信息的唯一来源和权威传输者,教师的作用更是“推动者”,去指导、协调、推动、帮助学生学习;教师的重要任务是问“好”问题,帮助学生思考,使学生成为乐学、好学、会学的学习者。这种模式符合儿童学习心理,有利于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也有利于学生可持续学习能力的锻炼和养成。

对小学教育教学的建议范文第5篇

一、中小学教师对教育技术培训的期待

自2005年4月国家教育部启动“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计划项目”以来,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在全国得到了大规模推广,培训的范围覆盖了包括在内的主要省市区,培训的形式也从最初的50学时面授培训发展为目前的面授培训、远程网络培训、网络培训和面授培训相结合等多种形式。培训形式的多样性、培训学时的压缩以及全国各地差异性极大的师资条件等因素,对培训效果的保障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我们在指导师范生教育实习的过程中接触到很多中小学教师,通过调查问卷和访谈的形式,我们调查了10所初中、5所小学的85名教师,共回收有效问卷79份。通过问卷与访谈,我们了解到,大部分教师认为教育技术培训对自己掌握教学设计知识、了解教学媒体的特性、提高信息技术技能和搜集教学资源方面有很大的帮助;有少数教师感觉对教学设计成果和教学实施效果的评价理念及方式掌握不甚理想。总体来说,相比培训前,教师感觉自己的教育技术水平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

通过调查,我们发现教师对教育技术普遍抱有比较积极的态度,参与调查的中小学教师大多希望未来的教育技术培训能够重实际、勤交流、多推广。在此,我们整理了教师的建议,他们主要关注以下几方面:

1.深入教学实践,满足学科教学需求

多数教师反映,培训能提供给教师一些通用性的教学理论和信息技术技能,他们在将教学理论和信息技术技能与自己的学科教学相结合时会有一些困难,希望在获得教学理论和信息技术技能的同时能够多获得一些学科教学方面的帮助,希望通过培训提高教育技术在学科教学中的应用能力,使学习到的教育技术知识可以在教学实践中得到更好的应用。

2.通过交流互动,完善个体教学经验

很多教师希望通过培训能够更好地完善个体的教学经验,希望在培训中增加互动环节,使教师学员有更多亲身参与的机会,能够认识到个体已有教学经验的不足,并得到改善和提高。另外,希望多创造各学科、各地区的教师之间交流经验和彼此学习的机会;希望多创造基层教师与教育技术专家之间交流的机会,能够向专家提出教学问题,并得到指导和帮助。

3.关注日常教学,给予持续性支持

目前针对广大教师的培训工作主要以短期集中辅导的形式开展,取得了一定效果,但收效毕竟有限。教师反映,他们在教学实践中缺乏持续的、系统的教育技术理论、技能支持,教师在教学实践中遇到的困难和障碍往往无从解决,导致受训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很难长期应用培训成果。

二、教育技术学习的学习圈理论

针对学习者的认知过程是循环结构的特点,国内外很多学者都提出了学习圈模型。美国加州大学的Karplus教授于1967年提出了一种学习圈理论(Learning Cycle Theory),包括初探、发明、发现三个要素,形成环状结构,其本质上是一种探究式教学法。Torrance等人提出了由投入、探索、解释、详细阐述、评价等五个元素依次循环组成的“5E建构式学习圈”,来发展个人创造能力的教学模式。David Kolb在体验式学习理论的基础上,创立了包括经验、反思、理论、行动四个元素依次循环组成的“经验学习圈模型”,后成为很多企业用来培训员工的培训方式。Sprague等认为有效的技术开发模型应该包括:1.认识到技术所能够提供的便利;2.挖掘技术整合的时机;3.学习技术的时间;4.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5.对教学的反思。Wedman和Diggs于2000年进一步提出了技术学习圈(Technology Learning Cycle)的概念,认为教师学习技术应该分为五个阶段:1.意识到技术工具的存在;2.挖掘和过滤;3.培养技能;4.应用;5.共享经验。这五个阶段不断循环,贯穿了学习技术的整个过程。

上述对学习过程的相关研究为我们认识一线教师教育技术学习的内在过程提供了很重要的参考和启示。结合前人对学习圈相关理论的研究,曹晓明、林君芬提出了“教师教育技术学习圈模型”(见下图),他们认为一线教师的教育技术学习应该包括:经验唤醒、感知学习、实践应用、分享交流和反思提高五个过程元素(同时在各个环节中都包含有体验过程),这五个过程元素依次连接,形成了一种环状结构。此模型是一个双循环结构,其中外循环为一些相对独立的过程活动,内循环为学习者的体验活动,表示“体验”和外循环的每一个环节都会同步发生。

三、关于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培训的建议

为了使教育技术更好地在教学中发挥作用,借鉴上述相关学习理论,我们从以下几方面对如何培养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提出几点参考性的建议。

1.重视教师的需求,为其量身定做培训课程

教师学员作为教育技术能力培训活动的主体,其需求是有效培训的源泉,是调动其积极性的原动力。在制定培训目标、编排和规划培训内容时,不仅要依据培训大纲、培训总体目标以及培训宗旨所提出的各项要求,更要以满足教师学员的需求为根本出发点。培训与教师学员的需求密切联系,从而在培训伊始就能够调动学员参与培训活动的积极性,激发学员的学习兴趣,使培训产生强大的亲和力和感染力。外部条件刺激的需要只是动机的诱因,内在需要才是动机产生的根本原因。这要求课程设计者要能够走进一线教学的课堂,保持与一线教师对话,注意观察与思考一线教师的主要教学经验,并关注他们所面临的主要困惑,既关注不同学科教师的差异,又能够归纳教师的共性,才能对一线教师的基本需求有一定的认识。只有切实了解学员的内在需要及工作目标,分析学员的背景,才能确保培训适合他们的教育背景、工作经验、学习态度和学习动机,确保培训可以帮助他们实现工作目标,从而满足学员多样化的需求,有针对性地为教师量身打造培训课程,推动培训向更为有效的方向发展。

2.注重教育技术与学科的整合,探索学科教育技术的有效应用

目前的教育技术培训更多的是让教师掌握一定的信息技能,而忽视了教育技术在具体学科中的运用规律。许多教师在接受了培训之后仍无法有效地在特定学科的教学中应用教育技术,不能使其在实际教学中充分发挥作用。因此,教育技术培训人员应该重视探索学科教学规律,充分发掘学科教育技术的有效应用策略,才能在培训内容上更加关注教育技术的学科应用能力,尽量将教育技术的培训内容与具体学科相结合,提供相应的教学案例和教学分析,让教师能够切身体会到教育技术在学科教学中的应用效果。帮助教师反思和总结特定的课程目标需要什么样的技术来实现,怎样充分利用技术才能更加有效地完成教学目标,从而真正发挥技术的作用,实现教育技术应用的有效性。

3.重视教师的经验和体验,提供具体案例与活动任务

在培训中,如果一味地强调理论知识容易让学员产生抗拒和疏远心理。充分利用教学案例,通过对案例的分析、讨论、评价来开展培训,会拉近教师和培训的距离,增强切身体会,更利于激发教师的学习热情,同时便于教师更好地理解案例中所渗透的理论。同时,在培训中加强实践性课程,可以为教师提供全新的学习体验。活动化的实践课程能够使培训学员将自己的学习所得轻松地迁移到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在培训过程中,针对学员的学习需求,分配相应的活动任务,并将其作为学习和研究活动的主线,贯穿于培训过程的始终,以任务驱动的方式,帮助学员掌握知识与技能,发展高级思维能力,解决课堂教学中的实际问题。真实的活动任务不仅是活动目标的具体化,也是解决问题的步骤与框架。精心设计的活动使学员能够积极参与到其中,学员不仅拥有学习的主动权,并且能在活动中获得具体的体验。另外,培训应主要采用面授的形式,重视教师的亲身体验,不能过于依赖远程的方式。

4.加强对话与交流,设置互动与分享

在培训中,应该加强培训者与教师学员的对话与交流,在对话性活动中,培训者与教师学员之间具有平等地位有助于开展更具非指导性的交流,容易展示教师学员的知能基础,并暴露其认知中的缺陷;教师本身的教学阅历与经验已经构成了其认知的基础性资源,培训者的适度认同与合理引导,更容易帮助教师学员逐步改变其所固有的自我概念、态度与行为等。同时,要加强教师学员之间的互动与分享,学员之间的思维碰撞,更容易激活教师学员的思维潜能,进而促使其产生求知的热情。在学习的过程中,可以根据学员的特质分成学习小组,构建相互尊重、相互信任、共同研讨、共享经验和共同发展的学习共同体,因活动而彼此联系,通过协商和反思完成对意义的建构。有了在活动中具体体验的积淀,学员与其他体验过或观察过相同活动的人通过交流讨论来分享他们的感受或所观察的结果。在分享个人感受之后,学员将这些分享的内容结合自己的体验,内化为自己的思想与认知。在培训过程中,教师学员不仅通过语言、行为、情绪表达自己的思想观念、知识、经验和技能,还常以电子档案袋、思维导图、量规、主题资源网站、演示文稿、学习记录表、培训反思表等多种方式来展示学习成果,供大家交流分享。同时,培训教师还可以借助活动成果来跟踪、记录学员的活动表现,分析培训成效,建立有效的反馈机制,及时为学员提供反馈信息。

5.完善评价体系,建立有效的评价机制

在培训过程中,建立健全的评价体系是对培训效果的有力保障。通过有效的评价,实现对受训教师的激励、对教学过程的调整以及对后续培训环节的支持,而不是以作品完成的质量、最终考核是否通过作为唯一的评价标准。一个完整的评价激励体系,宏观上讲是若干职能部门通力协作的成果,微观上则是指导教师能否灵活、科学地应用教育技术的体现。通常,我们更多的是通过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的运用来实现修改教学和评定教学两个目的,针对教师教育技术培训的教学设计,不仅具备修改教学的作用,还要实现评价考核结果对后续环节的有效支持。但是,通过评价考核实现对受训教师的激励,这也是教师教育技术培训教学设计所必需的。合理的激励会激发教师的研究热情,促进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主动应用教育技术;匮乏的、不科学的激励,不仅不利于教育技术培训的进行,更会影响教学的整体发展。

评价应贯穿于培训过程的每一个环节,评价一方面包含培训学员对培训活动设计与实施的评价,另一方面也包含对培训学员自身能力表现的评价。在培训活动过程中,可采用过程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个人评价和集体评价等多种评价方式,使用量规、电子学档、概念地图、学习契约、评估表等评价工具。采取多元化评价手段进行考查,同时加强动态评价。对教师提交的作业、小组分工合作的作品、实践情况、日常考勤等汇总综合考查。既让教师充分展示自己的技能与特长,又全面考查教师教育技术培训的成果。评价通过教师自评、小组互评,师生共评的方式交替进行。教学过程中,适时留出一定时间让受训教师交流学习反思、阐述学习心得、共同解决实践中遇到的问题,使每位受训教师的思维都受到审视、检验,不断提升元认知水平。

6.提供培训的后续支持服务,形成可持续发展机制

形成可持续发展机制,对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培养是十分必要的。

第一,为满足教师不断发展的要求,培训不能仅仅面对现阶段的、单一的要求,更要考虑到如何通过培训帮助教师形成良好的学习能力和习惯,为教师今后的自我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对教师而言,要想获得专业发展,一次性终结型的师范培训难以奏效,必须依靠多次回归型的教师继续教育。目前更倾向于把“培训”看成“发展”,看成是为实现教师专业化发展而提供的一系列服务。

第二,教师教育技术培训不能脱离教学实践,要对教学实践情况进行适当追踪,将教学实践作为培训的一个环节,就是强调培训的最终目的是要通过对教育技术理论和技能的学习,实现对教学实践的更好支持。教学实践以前期的培训过程为基础,同时又作为培训工作持续开展、渐进深入的必要支持,从而使培训工作形成了一个循序渐进的发展模式。只有经过教学实践证明其行之有效的培训工作,才能够成为有意义的培训。

第三,要想把教育技术能力培养顺利、持续地推行下去,学校必须提供一个合适的支持环境。要有相应的政策支持,促使教师积极参加教育技术能力的培养活动。要为教师提供选用(或开发)适合自己的教学资源的空间;为教师成长提供时间、信息、资金和其他资源保障。要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为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培养提供互相交流切磋、互相帮助促进、互相支持的学校文化,使学校成为教师不断提高自己教育技术能力的学习型组织。

第四,需要设立技术支持人员的专门岗位。教师应用教育技术进行教学的过程中,会不时出现各种问题与障碍,如果长时间得不到解决,会使教师丧失热情。设立技术支持人员的专门岗位,并明确其职责,真正排除教师日常教学中的障碍,在教师需要的时候能够及时得到帮助,这是保障教师顺利、持续地应用和探索教育技术,持续不断地提高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必要措施。

第五,还要建设专业的、高水平的培训队伍,才能通过高质量的培训课程和方法改善教师现有的教育技术能力。同时,在培训结束之后,教师在日常运用中难免会遇到一些困惑,因此,应该继续提供培训的后续支持服务,包括教学设计、教学方法的咨询和指导服务,才能保证教师运用教育技术的能力得到可持续性的发展。

基金项目: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JG2013010377);黑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项目(JJB1212032);哈尔滨师范大学青年科研培育项目(SXP201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