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小学生养成教育内容

小学生养成教育内容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小学生养成教育内容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小学生养成教育内容

小学生养成教育内容范文第1篇

关键词:基础教育;学生;养成教育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24-304-01

基础教育阶段学校所开展的养成教育即培养学生养成良好习惯的教育。养成教育是基础教育阶段学校教学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基础教育阶段所开展的养成教育就是要从学生的思维和言行训练入手,采用行之有效的训练方法,能够在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上收到明显的效果。养成教育既包括正确行为的指导也包括良好习惯的训练,以及对语言习惯、思维习惯的培养。基础教育阶段的学生在道德情操和行为习惯的养成上都处于可塑期,学校对于他们的养成教育不可忽视,抓住学生们道德情操和行为习惯养成的最佳期,培养训练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创造,走向成功人生和幸福人生奠基。那么,从基础教育阶段的学校教育说来,应该怎样开张好学生的养成教育呢?作为学校的领导者,自己深感所肩负的对于学生的养成教育的责任的沉重,根据个人的学习和思考,结合学校在开展学生的养成教育方面的经验,认为学校在对学生进行养成教育方面可以尝试以下六种方法的综合利用来求取良好的效果。

一、与德育示范校创建的大目标契合

德育示范校创建活动是中小学教学管理方面的主线活动,要将对学生进行养成教育与这项主线活动相契合,将学生的养成教育的目标、方法、考评都设计为这一主线活动的具体内容。德育示范校创建活动在学校教学管理中处于统领地位,将学生的养成教育置于其中,作为必要的组成部分,使得学生的养成教育和学校管理的大目标联系起来,可起到目标一致,相互促进的作用,既可为德育示范校建设充实具体内容,又能够使得养成教育获取更充分的教育资源。

二、用“守则”和“规范”的尺度约束

“守则”对中小学生应该怎样做人做事提出了原则性要求,“规范”对中小学生应该怎样做人做事提出了具体性要求,“守则”和“规范”教育是中小学生道德养成的标准和尺度。作为学校领导者包括全体教师要充分认识加强和带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高度重视“守则”和“规范”的落实工作,根据学校实际情况,自定切实可行的工作方案,深入开展“守则”和“规范”的达标训练活动,让学生熟知,并能安之规定约束自己的言行。

三、以丰富多彩的活动为载体

开展养成教育的有益活动能让学生受到耳濡目染的教育,中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决定他们喜欢看得见、摸得着、体验得到的教育形式,以活动的开展来增加教育氛围,进行行为方向的指点十分必要,效果也好。且通过不断地开张形式新颖的活动,会让中小学生在认识上不断提高,在行为上受到激励,不断地受到行为习惯养成方面的影响,校正所存在的不足。实际上学校对于学生所开展的任何内容的教育都离不开活动这种形式,对于养成教育的各种形式的主题活动要取得最佳效果关键在于怎样设计和怎样组织,设计和组织得好,效果自然会好。

四、将加强师德建设作为养成教育的基础条件

中小学生的养成教育更主要的教育力量是教师,教师们承担着向学生们进行养成教育的具体职责和任务。教师们既承担着将学校对于学生的养成教育的具体安排和要求扎扎实实地践行好的具体责任,又会对学生的行为习惯起到示范性作用。学高为师,德高为范,教师的行为习惯对于学生的行为习惯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教师对于学生的说教自己首先应该做到,教师对于学生的养成教育说来,自己首先必须做好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方面的楷模。须知,教师威信,是指教师所拥有的为学生所共仰的声威和信誉,是一种可以使教师对学生施加的影响产生积极效果的感召力。

五、让校园环境形成有利氛围

校园是学生的大家庭,校园环境和文化氛围对于学生的道德情操和行为习惯发挥着潜移默化的熏陶作用,学校必须重视对校园环境文化氛围的打造。从学校文化环境的建设看,既包括硬件条件的打造,特包括软件条件的打造,而无论杨建条件和软件条件的打造都需要投放人力物力和财力。但是绝对不能因为条件的优劣来决定校园文化环境的打造,不要把校园环境的打造只看作为是“门面”的事情。学校杨让校园环境整洁起来、美化起来、亮丽起来、温馨起来,在硬件条件上不能含糊,既要量力而行,又要积极筹措资金争取到最大可能。在软件条件上可通过师生的共同创意来打扮校园。如“让每一面墙壁都发出声音”,以名人名家的作品、格言警句来装点墙壁,以学校的荣誉或学生的荣誉见诸于荣誉窗,让宣传图画不断地在墙壁和橱窗的展示中不断地更新就是其中的很好的做法,要将校园文化环境努力营造得“以美促德、以美益智”。

六、持制度性规范进行考评和督导

小学生养成教育内容范文第2篇

《班级公约》及《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只有被很好地执行,才能使养成教育得到落实。所以,检查与督促等管理措施就成为引领养成教育的手段之一。既检查教师对学生养成教育的训练,又检查学生养成教育的达成度。只有这样,才能将养成教育真正落到实处。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有不同的养成教育训练标准与要求,不同时段也有不同训练达成标准与要求,统一由德育处组织安排人员进行检查考核验收。值日老师检查:值日老师负责对各班的文明礼仪、纪律卫生、两操集队、中午用餐、集体放学等情况进行督查和评比,认真进行汇总,汇总结果张贴到校门口公示栏。德育处不定期巡查:根据各年级段不同月份或不同周次的养成教育重点,德育处组织相关人员进行不定期的巡查。发现问题即时反馈,摸清情况,督促整改。学生干部检查:学校开展“五项百分竞赛”,由大队部所有委员分工进行检查。检查内容主要有文明、卫生、两操、红领巾、文明监督岗。对检查出发现的问题,由大队委员开出“友情提醒单”至所在班级,责令及时整改。每周对“五项百分竞赛”进行汇总,分年级进行排名评比公示。开展阶段总结:按时间段,每两个月总结一次;按养成教育内容,每一阶段养成教育重点完成时总结一次。在召开学生座谈会、核实检查及巡查记录、走进班级进行调查了解等基础上,形成年级和学校两个层次的养成教育阶段性总结。同时通过班主任工作经验交流,推广先进工作经验,确保养成教育工作深入有效地进行。

二、开展活动,提升小学生养成教育

结合节日活动开展感恩教育上半年的三八妇女节、母亲节等,下半年的教师节、敬老节等,都是应当成为开展感恩教育的好契机。感谢长辈的教育活动可以有:帮妈妈洗一次脚;为奶奶捶一次背;向教师送上一句祝福;给敬老院的爷爷奶奶打扫卫生、唱歌跳舞等。结合节日开展传统文化教育活动 清明节前后,各班以诗歌、故事、网络祭英烈等多种形式表达了对先烈的怀念以及弘扬革命精神的决心;国庆节期间,各班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增强学生的家国情怀,提升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引导学生知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开展“班级自主设岗制”,人人参与班级管理 各班拥有自主设岗权,学校不限制名额,按需设岗、按学生特长设岗,全班同学人人有事可做,班级事务事事有人管理。如有班长、副班长、学习委员、文娱委员、体育委员等传统岗位;也有纪律委员、图书委员、升旗委员、用餐委员等事务岗位;还有爱国委员、文明委员、敬老委员、创新委员、进步委员等精神岗位。开展总结表彰评比活动 养成教育实施一学期后,由德育处统一组织总结表彰评比。每学期期末,各班与“班级自主设岗制”相结合,由全班同学投票,得票过半且得到大家认可的同学,申报校级“礼仪之星”“文明之星”“环保之星”“卫生之星”“助人之星”等,由德育处进行表彰,张榜公布,以巩固和激励一学期以来养成教育的成果。

三、家校合力,保障养成教育

小学生养成教育内容范文第3篇

关键词:养成教育;行为习惯;训练;家校合作;榜样;活动

中图分类号:G625.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1-0300-01

养成教育,是培养孩子养成良好习惯的教育。特别是小学生,养成教育尤为重要。习惯是养成教育的产物,它往往起源于看似不经意的小事,却蕴含了足以改变人类命运的巨大能量。好习惯常常让人受益终生,坏习惯往往使人深陷泥潭。

要抓好养成教育,应当从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入手。从心理学的解释中,可以认识到:习惯是自动化了的反应倾向或活动模式、行为方式;习惯是在一定时间内逐渐养成的,它与人后天条件反射系统的建立有密切关系;习'惯不仅仅是自动化了的动作或行为,还可以包括思维的、情感的内容;习惯满足了人的某种需要,由此习惯可能起到积极和消极的双重作用。对学生养成教育抓好了,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受益终身。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习惯。" ,叶老的话从一个侧面阐述了教师培养学生良好习惯的重要性。"良好的习惯是人在某种神经系统中存在的道德资本,这资本不断增值,而人在其整个一生中享受着它的利息。"这是乌申斯基的一句名言,深刻又形象地道出了良好道德习惯的养成对于一个人的成长不可不重视的意义。养成教育虽不是教育的全部,但在教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我们只有抓好养成教育,才能培养出举止得体、道德高尚、表里如一,言行一致的人,促进其终生发展。

那么怎样才能抓好学生的养成教育呢?结合自己的实践谈谈看法。

1.组织学习,规范训练

把开学的第一周定为常规养成教育宣传周,第一节课定为养成教育课,向学生宣读学校规范,提出新学期的新要求、新希望和新目标。组织学生学习《中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校风校纪,让学生明白在学校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如:上下楼梯靠右行,不在楼道内奔跑、追逐,放学跟路队,坚持课前一首歌,按要求做好课前准备,上课积极参加讨论,作业不欠帐,课余多看课外书籍,拓宽知识面等,让学生明确怎样做,为什么这么做,以及如何去做,使他们更清楚地知道什么对,什么不对。

把训练贯穿于学生的一日活动之中,因为小孩子常常不大能明白一些大道理,但这时若能给予他们很好的训练,让他们在实践中逐渐体会那样做的好处,等到他们长大了,自然也就明白了其中的道理。而此时,良好的习惯也已经养成了。

孩子养成良好习惯以后是非常愉快的,但要养成好习惯,把不经常出现的行为训练成经常出现的行为,则是一个十分艰苦甚至是"痛苦"的过程,要经过许多枯燥单调的练习。特别是针对已经形成的不良习惯,矫正起来比较难的,要克服很多难以想象的困难。我们并不提倡苦行僧式的训练,如果孩子光是苦练,过不了多久就会感到厌烦。所以,不妨"苦练"与"趣练"相结合,采取一些有趣的形式,如通过游戏、活动、竞赛、绘画等途径,不断变换形式来进行训练。

2.家校合作,形成合力

可以说学校是养成教育的主阵地,家庭是养成教育的第一课堂。在养成教育工作中,学校一家庭相结合是通过家长学校、家长会、家访、家长开放日等形式,使家校形成合力,增强教育效果。

家庭是人的第一个社会生活环境,是人们接受教育、德育最长久的场所。家庭德育是一个人接受品德教育的开端,它可为个体人的个性和品德发展奠定必要的基础。学校的德育必须要以家庭教育为依托,让家庭德育成为学校德育好的助手与补充。我们都有过这样的经历,一个在学校规规矩矩的好学生,回到家却是一个无规无矩,甚至是蛮不讲理的孩子,听不得别人的意见与教育。也有这样的现象:学校要求的某些行为被孩子说成是在学校才能做的事情,而脱离了学校这一要求就不存在了。所以,出现了手拿红领巾上学,出校门随手扔废纸,甚至出口成脏的情形,都是由于家庭德育与学校德育的脱节造成的。因此,我们要想使养成教育取得良好的效果,就要多方面、多渠道与家庭教育结合起来,通过开办家长学校,每学年至少上课两次家教培训课,共同研讨教育子女的方法,以提高家长的科学文化、行为习惯、道德品质、思想观念等方面的素质。一方面提高家长对于学生养成教育重要性的认识;另一方面使我们的教育具有一致性,形成合力,这样就十分有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为其以后学习与生活打好基础。

3.榜样示范,率先垂范

每一个成长中的孩子,都需要一个好的榜样,好的榜样对孩子的影响力是很强的,会成为他们前进的目标和动力之源。孩子以什么样的人为榜样,他也可能成为什么样的人:当他们以英雄人物、伟人、智者、科学家等为榜样,就可能找到动力和方向,成为有用的人;当他们结交小人、盲目追星、盲目攀比、从父亲那里学会吸烟等,结果将非常糟糕。 父母是孩子最天然、最近的榜样,运用榜样法,父母首先就要"正己",想方设法从各个方面为孩子做出表率来。

小学生养成教育内容范文第4篇

那么怎样才能抓好学生的养成教育呢?我谈一谈自己的实践和看法。

一、强调校规制定班规,规范养成教育。

先哲朱熹说:“论先后,知为先,论轻重,行为重。”可见知与行是不可分的。对学生进行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应以从学生的认知特性出发,按照先入为主的规律。把开学的第一周定为常规养成教育宣传周,第一节课定为养成教育课,由我向学生宣读学校规范,提出新学期的新要求、新希望和新目标。并根据本班的实际情况,制定班规,如:上下楼梯靠右行,不在校园内奔跑、追逐,坚持课前一首歌,按要求做好课前准备,上课积极参加讨论,作业不欠帐,班级建立图书角,课余多看课外书籍,拓宽知识面等,注意让学生明确怎样做,为什么这么做,以及如何去做,使他们更清楚地知道什么对,什么不对。

二、构建德育网络,保障养成教育。

可以说学校是养成教育的主阵地,家庭是养成教育的第一课堂,社会是养成教育的熔炉。在养成教育工作中,我们要“三教和一”,形成养成教育“三结合网络”。学校—家庭相结合是通过家长学校、家长会、家访、家长开放日等形式,使家庭形成合力,增强教育效果。

我们的小学生来自不同的家庭,受到不同环境的影响,特别是出身在文化层次居中的城市居民,望子成龙心切,但由于自己的文化修养所限或由于生活习惯的不良影响,或由于周围环境不够适应孩子成长之故,或多或少给我们的小学生的生活习惯或学习习惯,从不同程度上受到特殊的影响。正如小学教育学所说的:"因为家庭是儿童首先接受教育和影响的地方,家长是儿童接触最多最亲近的人和第一位教师",家庭教育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儿童的成长。凡是家庭教育抓得紧,抓得好,儿童受到良好的教育,在学校里接受教育就比较快,反之就比较困难,进步得比较慢,甚至有的还会变坏,如:有些个体商户或进城务工的农民平时很忙,精力不在孩子身上任其自生自长,不忙时,有了大把钞票无事可干,就在家不是宴请亲戚朋友,就是玩麻将打扑克,这些家长(这些孩子的第一位启蒙老师)却无心去顾及孩子,更严重的是他们的言行举止、生活习惯直接影响着我们的小学生的健康成长。在学校里,我们有的小学生,经常迟到,不爱完成作业,或作业质量欠佳,或者上课不专心听讲,小动作多,还结伴贪玩,爱说假话骗人等等,都和家长的影响或是这些小学生周围环境的影响是分不开的。如:在一次教育具有不良习惯的学生时,我问其没有完成作业的原因时,学生回答说:“我们家昨天下午一放学爸爸、妈妈就和几个人在家打麻将,也不做饭,让我出去玩儿,我说我作业没做,爸爸就说,不要紧,这一次我给你放假,就一次作业没什么了不起的,作业吗,在课堂上听懂就行了,我小时候就不做作业,考试一样考到好成绩。”这种现象在我们的每所学校,每个班级都不同程度存在着,这些学生大多天资聪明,学习成绩却属于后进者,我们大部分教师颇感头疼,对他们产生厌恶或放宽尺度的方法来对待他们,这样下去将更严重地挫伤这部分小孩子的健康成长,甚至将来会给我们的社会输送一批不合格的人才。因此我们应当对这部分学生加强养成教育,开办家长学校,每学年至少上课两次,共同研讨教育子女的方法,以提高家长的科学文化、行为习惯、道德品质、思想观念等方面的素质。同时利用家校联系卡做好家校的沟通工作,平时还要多和家长联系,摸清学生校外的思想状况和行为习惯。

三、开展评价活动,落实养成教育。

评价是促使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重要手段。及时对小学生养成教育进行评价是我们做好养成教育工作的有效途径,它能促进学生产生强烈的荣誉感,从而促进学生自我控制能力的增强,提高学生的自觉性和意志力,做到知行统一。因此,我在养成教育的评价中树立典型,以奖励为主,平时尽可能经常使用口头和体态语言对学生进行表扬和暗示。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每周我们都要进行“红花”的评比,每期我们都要进行“优秀队员”的评比,树立典型;通过评比和开展活动,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这样使学生的养成教育的评价具有强烈的激励性。

一位教育家说过:“在孩子的心灵播种理想,就会收获行为;播种行为,就会收获习惯;播种习惯,就会收获品德;播种品德,就会收获命运。”叶圣陶先生也说过,教育就是习惯的培养。“少成若天性,习惯成天然。”小学阶段是孩子生理、心理急剧发育、变化的重要时期,正是增长知识,接受良好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最佳时期。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在培养他们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的同时,应注重培养小学生的行为习惯。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是形成良好班风的基础,是建设良好班级的保证。因此,在基础教育的小学阶段,德育教育应以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为主。

个案一:

林道高

老师,家长都反映他是个“不开窍”的孩子,一道应用题,老师课堂上讲过,家长又复习过,可做起来就是错误百出,一到考试就更不行了,别的同学背课文,一下子背出了,可他读了好多遍,还是记不住,丢三落四,常用字常会错,渐渐地学习提不起兴趣。

评析:“不开窍”只是一个通俗的说法,揭开它的面纱其实都与心理因素相关,当学生学习上出现困难的时候,教师不可不考虑:是不是存在学习心理问题?在设法提高孩子学习成绩的时候,一定要设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心理品质,孩子做事丢三落四,对老师、家长的某些要求置之脑后,学习内容难以入脑,并非是头脑、智力的问题,而是他在记忆时注意力不集中;记忆时茫无目的,不知道记什么,记了有何用,记多长时间、多少内容;记忆时不讲究方法,或死记硬背或支零片断地记忆……

方法:

1、教会林道高记忆的技巧与方法,如理解记忆,趣味记忆即把记忆内容编成有趣的生活现象,让

他乐于记。2、培养林道高良好的思维习惯,独立、灵活、敏捷才是健康的思维。

3、帮助林道高树立自信心,经常是人云亦云,总怀疑自己是错,永远也品尝不到学习的成功和甜头,再之家长切不可以“笨蛋”批评、责骂他,这样使他对自己自暴自弃,不再努力,设想:思维之泉缺乏了内部动力,是不可能充分喷涌的,多给林道高一些鼓励,“试试你一定能行”,“啊,你进步了!”……变“你能行”为“我能行”。

个案二:

王梓霁

男,9岁,小学三年级学生,在幼儿园里就比其他孩子明显好动,上小学后,这种情况有增无减,主要表现在:上课时不遵守纪律,坐不了多长时间就晃动椅子,经常惹周围的同学;注意力不集中,东张西望;课余活动爱搞“恶作剧”,在家表现得任性、冲动,稍不顺口,就大喊大叫,此外精力特别充沛。

评析:多动症的特征为:注意力不集中,偶有集中注意的时候也是短暂的,且很容易受外界的影响而转移,多动是该症比较突出的症状之一,“多动”不仅是活动过多,而且活动时动作不协调,学习困难,任性冲动情绪不稳定均是症状之一,而且王梓霁脑子并不笨,当他专心时比一般同学学得还快,就是因为好动分心,使得学习成绩只能屈居中游,纵上所述,王梓霁具有较多的多动症表现,但是,具有较多的多动症表现并不一定说是多动症。

方法:

1、对于好动的孩子,老师最需要的是爱心、关心和耐心,从培养良好行为习惯入手,耐心纠正孩子的好动行为。

2、纠正中要坚持下面鼓励,积极强化,当孩子有一些自制行为的时候,当孩子能持续一定时间稳定注意的时候……老师要及时肯定,并循序渐进对孩子提出要求。

3、让孩子适当进行一些手脚协调、左右手协调、手脚与身体其他部位协调之类的活动,对纠正孩子好动行为有明显的效果。

好习惯伴我成长:

新时期小学生的养成教育是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相结合,形成教育社会合力及最大的有效性的需要。下面撷取的是孩子们自己在生活、学习中的点滴体会。

做作业要讲究方法

周洋

按时完成作业是每一位小学生必须做到的,作业是复习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把知识储存在大脑中的重要手段,更是把知识初步转化为技能的必经之路,有效地进行作业,不仅能巩固知识,而且能够培养一个人良好的学习习惯和高度自觉的学习责任感,对一个人的终身将起到良好的作用。作业包括口头的、笔头的,无论哪种作业我们都必须认真做好。做作业讲究方法就能取得好的效果,我一般分五步进行:一是收心,把书桌整理干净,把不必要的东西拿掉;二是计划,按先易后难,文理交错两条规则进行;三是回忆,回忆老师上课时强调的重点难点及作业内容和要求;四是作业,认真仔细高质量地完成作业;五是强化,把作业本检查一遍,改正不必要的错误。每天的回家作业我按照这五步进行,坚持使用,养成习惯,效果果然不错。

点评:教会学生运用科学的方法做作业,并持之以恒,将会达到事关功

倍的效果。由此延伸帮助学生事事养成计划性,从而调动学生自

身最大的内在潜能。

粗心要不得

刘嫣然

原先的我做数学难题不在话下,就是经常在简单的四则运算中发生错误,常常把除法看成加法,老师找我谈心,当场我的确什么都明白,但一到习题中又糊涂了,自从我准备了一本错题集,把每次作业、测验、考试中做错的地方统统登记下来,并作订正,坚持查看,定期整理,情况就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粗心的坏毛病逐渐得到了纠正。经常整理错题集能帮助我了解哪些地方最容易疏忽,哪些地方经常做错。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粗心”的缺点改正了。

点评:错题集的产生源于一再出现错题,它的出现目的在于使学生养成

在做任何事时,都应认真地、细致地思考在前,使学生在思想上

重视自己要做练习的成功率,由于事前的思考和重视结果,就大

大调动学生自身内在的潜能克服做题粗心的坏习惯。

养成好习惯,获得好成绩

张健桦

要想学习成绩好,一定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我是最有体会的,就让我来告诉你们吧!

一、作业抓紧学校完,回家练习做课外

在学校里,老师布置完作业,有的同学马上认真开始做了,而有的同学却想把作业留回家,照玩不误。我认为作业应该在学校里快速完成,然后检查一遍,这样速度又快,质量又高,一举两得。而有的同学作业留回家,慢慢磨蹭,九点,十点┄┄睡劲上来了,人昏昏沉沉,直打瞌睡,哈欠连连,质量也下降了。而做完作业的同学却在做课外练习,加补一下,多做练习,也不会出现很晚睡觉的情况。

二、课前预习少不了,划划圈圈找一找

上新课之前,老师总会叫同学们回家预习新课,可有的同学只当耳边风,不去做。我习惯先读通文章,然后标上小节号,再把优美的词语用记号笔作上记号;接着把难写的或不理解的词语圈出,查字典寻找答案。最后,我会看一看课后问题,会回答的先回答,从文中找一找答案,不会的等老师上课讲解。这样能提高听课效果,让老师一点就通。

三、英语磁带要多听,考试听力才能行

在听力的考试中,不少同学错了很多。我习惯听英语磁带,每天一遍,晚上听,这样能使我的耳朵习惯于英语,熟悉句型。所以在听力上,我常不扣分,这是我的小“密决”。

好了,希望大家接受我的意见,如果你们有什么好建议请告诉我,让好习惯伴随着我们共同茁壮成长。

点评:学习需要好方法,更需有好习惯,合理安排时间,掌握正确的预

小学生养成教育内容范文第5篇

关键词:农村小学;营养餐;饮食行为影响;好习惯养成

在当今社会环境中,小学生身上普遍存在着印有“时代特点”的不良行为习惯。小学生年龄小,知识经验不足,自制力差,随意性大,易受一些不良习气的感染,如果不及时进行教育引导,就会养成不良的行为习惯。记得陶行知先生说过:“播种行为,就收获习惯;播种习惯,就收获性格;播种性格,就收获命运。”的确,对一个小学生来说,养成一种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实在是受益终生。俄罗斯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曾说过“好习惯是人在神经系统中存放的资本。这个资本会不断地增长,一个人毕生就可以享用它的利息”。因此由强调个性教育向养成和谐健康的行为习惯转移,完成由重知识技能向“行为习惯与个性健康和谐发展”的转换,可以使教育关注人全面发展的同时,又兼顾社会发展的需求。

一、养成教育的意义和饮食行为的影响

行为形成习惯,习惯决定品质,品质决定命运。小学是培养习惯的P键期,一二年级又是最佳期。中国教育鼻祖孔子对从小养成习惯的重要也作了好的解释:“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从小养成良好习惯,优良素质便犹如天性一样坚不可摧。我国伟大的教育家叶圣陶先生则说:“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是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习惯。”

二、现状及趋势

近年来,从行为习惯入手来研究少年儿童德育也开始受到国内学术界的关注。现在,学生营养有部分学生中午吃营养餐的时候,没有好好吃饭。甚至有挑食,浪费粮食现象。每次看到学生倒在大缸里的剩饭剩菜,我感到很心疼。现在学生家庭条件很好,许多学生家里建起3层新楼房,在家里吃大鱼大肉多了,早上又拿许多膨化食品来学校,加上有些学生看到饭菜不合口味,吃了两口饭菜就不吃了,直接倒掉。这样行为也跟家长溺爱孩子有关,家长很担心孩子饿着,每天在孩子的书包塞满零食。或者孩子自己去买一些零食。造成有些学生营养跟不上,因为孩子没有好好吃饭,其实营养餐是国家跟孩子的身体生长需要量身定做。保证煮熟,又有营养,又合口味。

对这种情况,经过老师教导下,才能使学生从小懂得“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的道理,从而自觉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一棵棵小树苗只有在我们的辛勤浇灌,不断扶持下,才能长成栋梁之材。

行为习惯培养的关键是解决“培养什么习惯”、“如何培养”的问题。这是研究的重点,也是难点所在。创新之处在于如何根据教学实践,结合具体案例,培养学生自觉养成良好行为习惯,养成健康和谐自主发展的个性人格。

三、行为习惯培养的几点思考

(一)科学制定日常行为习惯培养目标

研究表明,小学阶段的学生其道德认识大多处于感性认识阶段,他们的道德认识具有直观性、形象性的特点。因此,每个学校都要对自己的学校的学生做出科学的教育内容,并帮助学生正确的理解,督促学生时刻按照养成教育的行为习惯去做,做到知行合一,避免脱离实际。

(二)宏观调控与微观指导相结合的养成教育方略

1.从氛围熏染入手。“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需要一个良好的氛围,包括学校环境、家庭环境以及社会环境。

2.引导学生自我反省。每一个学生在良好行为的养成过程中总会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比如缺少恒心、耐心,而习惯的养成需要反复的训练。当学生知道了自己学习的结果会产生相当大的激励作用,同时,通过反馈,可以使他们看到自己的错误与不足,激发其上进心及时改正。及时反省,逐步养成良好习惯。

3.评价鼓励法。在实施“养成教育”的过程中,都有哪些事情值得注意呢?

(1)热心观察,留意表现。实施“养成教育”,首重针对性,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针对地方实际,针对学生日常的行为习惯。所以,作为教育者,一定要留意观察学生的一言一行,以期选择最好的教育手段,“对症下药”。

(2)家校联系,不可或缺。有些学生具有“两面性”,有的是“在家是个好孩子,在校是个顽皮生”,有的则相反。所以,我们不能单凭学生的在校表现就作出判断。

(3)以身作则,重中之重。“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身教重于言传”,这是好多老师都懂的至理名言。可“懂”不等于就能做得好。

(4)教育形式,切忌单调。

(三)构建主动发展与外部促进的多元化良好习惯养成教育平台

现在的家庭条件越来越好,家长对子女宠爱有加,大多数孩子都养成了娇气、放纵、没规矩、不懂礼貌的习惯。在学校接受集体教育时,怎么才能给小学生较好的展开良好行为习惯的教育呢?

1.增强小学生自我发展意识。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指出:“教师的职务是用自己的榜样教育学生”。教师不但要用真理和说教去激励学生,而且还要用自身人格和自己的亲力亲为去影响学生,不仅仅是因为小学生的模仿力很强,而且要让学生在学校的学习和生活中不断地受到熏陶和教育。

2.建立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不是一蹴而就的,也不是一个鼓励封闭的过程,而是在众多因素的共同促进下形成的,当然有积极因素也有消极因素。但我们要多制造积极因素,消除消极因素。

四、总结

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是小学生教育的基础教育,贵在帮助小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改正不良习惯,是育人之本。针对小学生的特点,学校要对小学生科学制定出序列化的养成教育内容,并通过社会、学校、家庭等多方面的协调合作,建立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最终使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养成落到实处,做到知行统一。

参考文献:

[1]徐汉林.好习惯是培养出来的[M].北京:海豚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