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小学教育概论知识点

小学教育概论知识点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小学教育概论知识点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小学教育概论知识点

小学教育概论知识点范文第1篇

关键词:中小学;素质教育;理念;社会学

中小学素质教育是一种强调“基础”、“理想”及“养成习惯”的教育理念,是一种体现着现代化教育价值指向的教育思想,其目标在于使中小学生不仅具有相应的基础知识,还具较为广泛的认识面、向上的理想和良好的习惯,进而初步形成集真善美为一体的人格。当前,我国中小学素质教育存在着一定的误区。本文拟从社会学视角探析中小学素质教育的理念深化。

一、当前素质教育在理念上存在的主要误区

第一,把素质教育误认为非升学教育。素质教育与升学教育一点也不矛盾。基础教育的基本任务有两个:一是为学生升入高一级学校继续提升素质做准备;二是为不能升入高一级学校继续就读的学生进入社会参与竞争做准备。让学生进入高一级学校深造,本身就是提高素质的有效途径。而且,通过升学培养和选拔人才是社会进步很有效的动力,随着考试制度、评价方式的改革,考试的内容和形式与素质教育应有的要求逐步吻合,素质教育实施得好的学校应该是升学考试成绩好的学校。现在,有些地方出现了“小学搞素质教育,中学搞应试教育”的现象,这是不懂何为素质教育的结果。

第二,把素质教育误认为非考试教育。考试是教育评价的基本手段之一。无论是考试的筛选功能还是诊断功能,在现阶段都是必要的。通过考试进行筛选虽然不是最完美的方法,但到目前为止依然是较好的和公平的方法。面对素质教育,中小学教育不能放弃考试,就必须改革考试。在考试内容上,要从注重知识点考查向注重综合能力考查转变;在考试目的上,要从注重终结性评价向形成性评价转变;在考试分数使用上,要从用分数评判学生优劣向评价教育过程好坏转变。

第三,认为素质教育有统一的标准模式。素质教育是一种观念,一种理想,一种价值,一种境界,现在没有统一的标准模式,它依赖教育者根据具体的教育对象、环境、内容采取相应的教育措施,它是一个动态的、开放的、不断变化的过程,是极具个性特征的理念和技能。一个中小学教师可以运用一种甚至几种模式进行教育教学活动,教师与教师之间永远只有相互交流、促进,而不可能相互照抄照搬。

第四,把素质教育误认为是纯课外活动。有些人提到素质教育就想到课外活动,以为懂点琴棋书画就是素质教育,即所谓“课内搞应试教育,课外搞素质教育”。事实上,课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阵地,先进的教育思想要在课堂教育中得以贯穿,完善的课程体系要在课堂中得以实施,教师良好的素质要在课堂教学中得以体现。课堂是教师与学生接触最多的地方,课堂教学是教师教育活动和学生学习活动相互作用最为直接的表现形式。

二、中小学素质教育理念深化的社会学分析

(一)充分认识实施素质教育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应成为中小学素质教育的前提

素质教育的最基本内涵,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伴随着当代社会经济迅猛发展的,首先是科技教育综合化,这要求中小学教育切实克服经济绝对化和教育工具化的观念,立足教育,培养全面素质的人。21世纪各门类科学和各层次分支不断交叉、加速综合,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进一步结合,科学和技术相互依赖和融合,科学和社会之间发生重大的相互作用。其次是经济全球化,要求参与经济活动的人具备兼容并包的胸怀和合作竞争的精神,善于在现实和传统之间、科学和人文之间、个人和社会之间,以及民族和人类之间不断地协调和化解矛盾,应对各种挑战。再次是发展整体化,强调经济、环境、社会协调发展,经济发展、环境发展、社会发展都要以人为中心,都是为了人的发展和依靠人的全面发展,它指的是一个人的各个方面都得到发展,德、智、体、美等都达到一定的要求。但由于发展是无止境的,加之每一个人的遗传特征、所处环境和接受教育的不同,以及个人的性格、兴趣、爱好的不同,各方面都得到发展的每一个人也是不一样的。因此,不能用全面发展来否认个性发展,也不能用个性发展来代替全面发展。素质教育的目的是鼓励拔尖,发展人的个性,使每个学生都能做到全面发展、个性发展和终身发展相统一。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我们不拘一格地发现人才,培养人才,发展人才。

(二)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应成为中小学素质教育的核心

从社会学角度看,创新是一种注重实效、立足长远的理念。中小学教育并不只是我们通常所理解的灌输和管理,它的更深层次的涵义应该是发现、发掘和强化学生的创造潜力,启迪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造就大批创新人才。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要贯穿于中小学教育过程的始终,要建立师生的平等关系,确立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要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敢于争辩、积极主动、生动活泼的发展;要营造一个崇尚真知、追求真理的氛围。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最重要的是鼓励和支持学生参加社会实践,亲自动手去做、去实验。没有实践能力的人,绝不可能成为有创新精神的人。实践出真知,脱离社会实践来谈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只能是纸上谈兵。

(三)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素质,应成为中小学素质教育的着力点

社会学基本理论认为,人的素质是多方面的,包括德、智、体、美等,其中德是第一位的,即思想品德素质是最重要的素质。我们常说,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也是把思想品德教育视为教师的主要职责。在当代社会,教师的首要职责应是教学生如何做人,其次是教学生如何思考,再次才是传授具体知识。在当今,一个人的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如何以及如何做人和做事,已经成为人的事业成败的最为重要的因素。思想品德如此重要,可当前我们思想品德教育的现状并不尽加人意。具体表现在:教书育人没有成为每一个教师的神圣职责;德育工作还不能主动适应新形势的要求,缺乏针对性和有效性;德育没有贯穿于中小学教育和学校管理全过程,未能体现不同年龄学生的身心特点和认知规律;德育的内容和德育工作的方法较为陈旧和单一。对此,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切实提高中小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当务之急,它关系到学生的健康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

(四)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应成为中小学素质教育的两大巨臂

当代社会学研究表明,随着人类知识量激增,人文与科学彼此疏远、隔膜和分裂成“两种文化”,学生和家长普遍存在的“职业至上论”观念,使人们对书本以外的知识缺乏兴趣,知之甚少。同时,受过现代高等教育的青年人,往往缺乏批判性的思考,缺乏想象力和创造性,这是当今中小学教育亟待解决的问题。在当前,对中小学生的素质教育,一方面应当从加强文化知识素质教育入手,尤其应重视和加强直接表现人的精神世界、精神力量并对发展人的心灵,形成和谐人格方面具有独特作用的人文科学教育,另一方面科学教育是中小学素质教育的重要方面,而科学教育不只是停留在经验性、知识性、技能性知识的传授,更应突出科学思维方式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致力于批判谬论、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的熏陶。所以,素养的获得与人文精神的培养是相互贯通的。

(五)加强社会科学教育和理论思维,应成为中小学素质教育的关键

通过社会科学层面的反思,才能较好地解决人文与科学结合这一中小学素质教育的难点。根据的观点,社会科学的研究与思考的,是关于世界的一切事物的最普遍的问题。黑格尔将哲学看成是人类精神的反思,马克思发挥了这一观点,认为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精神的精华。社会科学的思考可以帮助他们超越功利、摆脱狭隘、告别浅薄,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体系,引导他们通过哲学思辨,去探索超越于现实功利的人生意义、理想、信仰。掌握科学思维、批判性思维的方法论,有助于提高自己的思维水平,形成正确的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和正确地进行思维能力的提高。这是中小学素质教育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六)培养正确的情绪体验和健康情感的发展,应成为中小学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社会学研究表明,中小学生素质教育应当把提高学生“情绪智力”作为不可忽视的重要内容。一方面,因为基础教育忽视情感发展的后遗症,另一方面,中小学生自身正处在人生的重要转折时期,面对社会,必然会引起众多的困惑与烦恼,使得情感发展、情绪调适的问题显得更加突出,因此要因势利导,将情感教育和人格养成作为中小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三、结束语

教育是发展和提高人的素质的最重要的手段,凡是人在后天习得的素质都离不开教育。社会文化作为人类创造活动所积累的文明成果,不仅可以充当人作为主体进一步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工具,而且能够为人自身的发展提供丰富的精神养料。从社会学视角来看,教育必须进一步发展,不断扩大规模和提高质量;教育必须进一步改革,改革是教育发展的根本动力。我国中小学教育的多种功能中,升学教育始终被置于显著的位置,教育的“工具意识”不断被强化,而教育应有的“教化意识”被淡化,如果两者失去“内张力”的平衡,就势必使中小学教育观念陷入“市场效应”的单一化误区。所以,教育改革和发展包括诸多方面的内容,但其中心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更多的全面素质的学生。我们要按照真正意义上的素质教育观,围绕培养更全面素质和优良品质的学生,来改革我们的中小学教育体制和培养模式,改革教育内容和方法,培养适应知未来社会和教育发展需要的新一代中小学生。

参考文献:

1、素质教育调研组.共同的关注――素质教育系统调研[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

2、郭振有.教育督导与素质教育[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

3、李玢.世界教育改革走向[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

4、燕国材.素质教育概论[M].广东教育出版社,2002.

5、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M].中国人民大学,2007.

6、肖川.教育的理想与信念[M].岳麓书社,2002.

7、鲁洁,吴康宁.教育社会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

8、戴维・波普诺.社会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小学教育概论知识点范文第2篇

以惠州市两所重点中学和两所普通中学学生为研究对象,运用涉及形状、大小、方位、距离的空间测试题,开展学生地理空间想象能力的抽样调研。研究表明:惠州市学生的地理空间想象能力对于不同的地理要素、不同的性别、不同的兴趣爱好、不同的学校、不同的年级均有一定的差异。本文对影响学生地理空间想象能力差异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针对性的教学建议,本研究可为惠州市及其周边地理教师的因材施教以及学生的地理学习提供科学建议和经验参考。

关键词

中学生 空间想象能力 地理

地理学是研究地理空间的科学,它不仅研究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和空间结构,还能阐明地理事物的空间差异和空间联系,从而揭示地理事物的空间运动特征和空间演变规律。对地理空间能力的相关研究已得到越来越多学者的高度重视,多数研究从地理空间的内容与要求、地理空间的教学方法与手段、地理空间能力评价等方面开展了深入探讨,对于中学地理空间的系统性教学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基于地理空间相关试题的抽样调查,以获取第一手资料的取样研究还做得不够,有的研究还停留在经验教学层面,从而影响了研究成果的准确性和可操作性。据此,本文从地理空间想象能力的影响因素分析入手,设计出能够考察学生地理空间形状、空间大小、空间方位和空间距离的地理空间想象能力调查问卷,通过对广东省惠州市两所重点中学和两所普通中学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开展不同条件下地理空间想象能力的比较研究,为地理教师的因材施教以及学生的地理学习提供科学建议和经验参考。

一、资料来源

1.调研内容

本研究在分析中学地理教学目的、教材内容、教学要求和学生认知发展水平的基础上,从地理空间想象能力的四个要素进行调研:(1)地理空间形状想象能力测试,共4题,设计时考虑到区域轮廓、空间排列状态的空间形状的两大类内容;(2)地理空间大小想象能力测试,共4题,设计时考虑到区域尺度的大小、地理事物空间范围的大小这些问题;(3)方位测试,共4题,设计时侧重方位方向、邻接关系、所处部位等;(4)距离测试,共4题,设计时侧重地理事物空间位置的距离参照和地理事物、现象随空间距离的变化而变化的规律。

2.调研对象

本文的调研对象是广东省惠州市两所重点中学和两所普通中学共408名学生,每所学校发放问卷102份,总计发放408份,共收回涉及不同地理要素、不同性别、不同兴趣爱好、不同学校教学环境、不同年级的有效问卷400份,有效回收率为98.04%。

二、结果与分析

1.不同要素条件下地理空间想象能力的比较

本研究从A、B、C、D四组测试题分别考察学生对地理空间形状、大小、方位、距离的空间想象能力。从统计结果可看出:学生对区域轮廓、空间排列状态等形状要素的想象能力较高,对一些直观形象的事物印象较深;而对于大小、方位等较为抽象的空间地理要素的想象能力较低,尤其是对平面图上所表示的立体空间大小和方位的理解和想象能力较差;对于地理事物的空间距离,特别是球面上两点之间的距离,因难以在平面图上直观表达,文字描述又显得较为抽象,较难在学生头脑中形成相应的空间图像。从图文转化测试可以看出,学生图形转化为文字的空间描述能力较强,而文字转图形的空间想象能力则较弱;平面与立体图形的相互转换能力均不强,其中,立体图转平面图的能力稍强于平面图转立体图的能力,说明学生因缺乏高中数学立体几何模块的训练和日常空间想象的积累,其地理空间想象能力仅处于一个缓慢趋向成熟的初级阶段。

2.不同性别条件下地理空间想象能力的比较

通过对学生空间想象能力的性别差异研究结果进行分析,可以得出:女生对地理事物的空间想象能力总体上略优于中学男生,但优势并不明显。对于具体的地理空间要素,中学女生对于地理空间形状、大小和方位的空间想象能力略优于中学男生,而对于地理空间距离的想象能力则略弱于中学男生。

3.不同兴趣爱好下地理空间想象能力的比较

从不同兴趣爱好学生的测试结果可以看出,爱好跑步的学生人均得分较高,而没有兴趣爱好的学生地理空间想象能力的人均得分较低,其原因与不同场所空间环境的差异有一定关联:爱好跑步和球类的学生,常在各类运动场所之间穿梭,活动范围较大,空间视野较为开阔,加之多数体育活动本身就强调空间概念,使得爱好运动的学生得到了更多的空间想象能力锻炼;爱好健美的学生,活动场所较为固定,但健美对形体的要求也让学生获得了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据实地访谈得知,兴趣爱好不多的学生,多数喜欢宅在家里,接触的地理空间事物重复和单一,地理空间想象能力的提升空间还未拓宽。

4.学生地理空间想象能力的学校差异分析

从重点学校和普通学校的学生测试结果可以看出,重点中学学生的各项得分均高于普通中学的学生,其主要原因有:重点中学有良好的多媒体教学条件、多样化的直观教具、优秀的师资力量,有的重点中学还建有小型地理科学实验站,为学生扎实的知识储备和空间想象能力的培养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此外,重点中学开展地理综合野外考察和校内观察实习的机会较多,也有利于学生空间想象能力的培养与发展。

5.学生地理空间想象能力的年级差异分析

从不同年级学生测试结果可以看出,八年级学生的总体地理空间想象能力优于七年级学生,究其原因,除年龄差异造成的影响外,相对于七年级学生而言,八年级学生不仅在地理学科中近一步加深了对于地理事物的空间位置、空间大小和空间距离的认识,还在数学课程中掌握了更多的几何知识,其地理空间想象能力较低年级学生而言得到了更多的知识储备。

三、教学建议

1.加强直观教学,培养学生地理空间想象能力

由于中学生地理空间想象能力仍处于一个缓慢趋向成熟的初级阶段,教师应立足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注重学生从平面到立体、从抽象到具体的逐步深入的学习规律。地理图像、多媒体等地理教学工具的直观应用,可将抽象、繁杂的地理知识具体化、形象化,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地理学习兴趣,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地理空间想象力。比如,在讲述“地球公转与四季更替”这一章节时,教师在地理教学中可以运用幻灯片或教学视频把“地球公转”的全过程直观地展示出来,让学生脑海中形成地球和太阳在各自轨道中运移的空间图像,不仅有助于学生理解相关的背景知识,还有助于学生地理空间想象能力的提升。

2.借助实例教学,提升学生地理空间想象能力

为了让中学生更好地锻炼其地理空间想象能力,教师应尽量利用地理综合野外实习的机会,让学生开展实地考察并撰写实验报告。若因教学条件和教学时间的限制,教师没有太多的机会带学生参加地理综合野外实习,或有的教学内容不需要野外实习,教师可在课堂教学中尽可能多地列举相关实例,并借助实体教具和多媒体联系实际加以类比和说明,让学生对地理事物的空间要素形成相应表象。比如,在讲述“地球自转与昼夜变化”这一章节时,教师可以拿出地球仪和手电筒模拟实例教学,让学生掌握相关知识的同时,提升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为即将学习的“地球公转与四季更替”打下坚实的基础。

3.关注性别与爱好,提升学生地理空间想象能力

中学地理课程既有文科综合的性质,又有理科思维的范畴。教师在给学生讲授地理知识的同时,要注重学生的性别差异。对于中学阶段而言,多数男生的思维较活跃,多数女生的基础较扎实,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于偏文科偏常识的知识点,要注重男生的识记;对于偏逻辑偏思维的知识点,要照顾女生的进度。兴趣爱好的培养需要学校和家庭双方的积极引导,教师和家长要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类健康、进取的集体活动,培养学生的多种兴趣爱好,从而开拓学生的地理活动空间和视野,提升学生的地理空间想象能力。

4.强化学科关联,提升学生地理空间想象能力

课程的学多数是以前面所学内容为基础,遵循从简单到复杂,从特殊到一般,从平面到立体的一般教学规律,鉴于各学科之间的关联性,在学科教学设计时,可以采取调整课程安排、补充学科知识等方式,科学地培养学生的地理空间想象能力。比如,刚进入七年级,学生就要接触对空间思维要求较高的地球概论部分,而此时七年级数学的相关几何知识还没有开始学习,由于缺乏相关的几何知识储备,学生在学习七年级上册的地理知识时显得较为吃力。对于此类情况,教务处应统筹关联课程的教学进度,让涉及地球概论部分的地理章节与涉及空间几何部分的数学章节进行统一的编排,或在教材版本的选取时进行全局考虑;教师在讲授七年级上册地球概论部分时,应先补充学生必备的几何知识,让学生有一定的知识储备后,再学习偏逻辑思维的地球概论课程会显得较为容易。

5.缩小学校教学差距,提升普通中学生的地理空间想象能力

普通中学因教学环境、教学方式的不同以及教学条件和教学师资等方面与重点中学的不对等,导致普通中学学生的地理空间想象能力较弱。对于不同学校之间教学条件的差异,各级教学部门应积极促进各学校之间开展交流与合作,如高级中学的教师到普通中学讲学,构建交流平台;普通中学的教师到高级中学去听名师讲课,学习高级中学的先进教学理念。对于地理综合野外实习,不同学校可以开展联合教学,让教学资源得以优化整合和高效利用,让普通中学的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得到地理空间想象能力的培养。

四、结论

本文以广东省惠州市两所重点中学和两所普通中学学生为研究对象,运用涉及形状、大小、方位、距离的空间测试题,开展学生地理空间想象能力的抽样调研,得出结论:惠州市学生的地理空间想象能力对于不同的地理要素、不同的性别、不同的兴趣爱好、不同的学校、不同的年级均有一定的差异。通过学生地理空间想象能力的差异性分析,本文提出了加强直观教学、借助实例教学、关注学生性别与爱好、强化学科关联、缩小学校教学差距五个方面的针对性建议。

参考文献

[1] 徐志梅,袁孝亭.美国地理课程标准中地理空间能力培养要求及启示[J].外国中小学教育,2011(10).

[2] 徐志梅,袁孝亭.运用GIS培养中学生地理空间能力[J].中国电化教育,2010(8).

[3] 刘红叶,吴立.运用遥感培养中学生的地理空间认知能力[J].科技创新导报,2011(25).

[4] 袁孝亭.利用地理空间要素发展学生空间思维[J].课程・教材・教法,2009(8).

小学教育概论知识点范文第3篇

关键词:汉语国际教育 硕士 课程体系

中图分类号:H19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6097(2014)02-0013-03

基金项目:哈尔滨师范大学“中国文化传播研究基地”资助;2011年度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对外汉语视域下的语言实践与地域文化体验创新模式研究”(11D060)的成果。

作者简介:李国慧(1971―),女,黑龙江哈尔滨人,哈尔滨师范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对外汉语教学及汉语国际教育研究。

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于2007年设立,当时只有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25所高校被作为试点培养单位,2009年扩大到了63所高校。这个专业是在加快汉语国际推广,解决汉语师资匮乏的背景下产生的,还是个新兴事物,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可借鉴的经验不多。我们认为,不断调整课程体系建设、优化课程设置是建设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的核心问题。

一、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的学科定位

汉语国际教育硕士是与国际汉语教师职业相衔接的专业学位,是一个具有高度综合性的前沿专业。在学科建设上它具有综合性的特点,它集语言学、心理学、教育学、文化学等多重学科的属性于一体;在课程设置上也具有综合性,既要突出实践技能操作,又不能放松理论探讨研究;在人才培养模式上更具有综合性,要培养具有熟练的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技能和良好文化传播技能、跨文化交际能力,适应汉语国际推广工作,胜任多种教学任务的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国际化专门人才。[1]为了推进汉语国际化,使汉语尽快走向世界,必须加强汉语师资建设,完善人才培养模式。在这些环节中,课程建设是关键。

二、汉语国际教育硕士课程体系的构架趋向

虽然我国在专业硕士的培养及课程建设方面积累了一些经验,取得了一些成就,但在实际操作中,我们还是不难发现很多专业硕士的培养模式还囿于学术硕士的培养方案。比如,很多高校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的培养模式几乎完全等同于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硕士的培养方式,缺乏实践性、技能性。基于上述原因,我们认为课程体系的构建趋向应该有以下几方面:

(一)教学理念体现开放性

现阶段我国教育的发展战略由对外汉语教学转向全面的汉语国际教育工作,重心也由把外国人“请进来”学习汉语转变为“走出去”推广汉语。这就要求我们在人才培养上应具有开放性的思维,反映在课程建设上要灵活多样,具有创新性,不能生搬对外汉语的教学模式。在国内教授汉语和走出国门讲授汉语完全是两个概念,社会环境、教学环境、语言环境都不同。国外教学对象学习动机复杂多样,需求也多元化。[2]这就要求我们打开思路,让我们的学习者在知识储备方面、心理承受能力方面及技能操作方面做充分的准备,而不仅仅是只掌握汉语知识。

(二)内容组合注重知识性

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招生主要面向对外汉语专业、汉语言文学专业、外语专业等一些文科专业的本科生,但其中也不乏一些理工科学生。因而生源复杂,学生的综合素质、知识结构差异很大,这就给我们的培养工作带来了很大的难度。[3]因此丰富学习者的知识储备尤为重要,知识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两大方面。

1.理论知识。强化学生的理论意识,培养理论素养,将语言学、心理学、教育学等学术领域最新的研究成果梳理整合,转化为具有实用性、可操作性的教学成果,推动教学模式更新,提高教学的科学性。[4]

2.教学知识。包括与教学相关的语言知识、中华文化知识、二语习得知识等,拓宽学习者的思路,完善学习者的知识结构,为今后走上讲台做充足的准备。[5]

(三)课程设置强化技能性

汉语国际教育硕士毕业后将作为国际汉语教师在世界范围内教授汉语并传播中国文化,因此在技能上必然要求严格。除了要具备一般汉语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课堂驾驭能力外,要精通两门以上外语,还要具有在异域文化背景下推介中国语言文化的组织协调能力,以及与人沟通合作的素质,更要学会比如剪纸、制中国结、打太极拳等技能。这些能力素质的具备需要完善的课程体系来支撑。

(四)体系构建突显实践性

教学实践在课程体系的构建中是一个重要的环节。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的培养时限一般是两年(也有少数高校是三年),其中有一年的时间是实习,通过实践才能更好地获得全面的技能。

(五)整体设计突出跨文化意识

作为国际汉语教师,要有丰厚的文化底蕴,博晓中国的历史和现状。在文化传播上我们要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核心部分,比如仁者爱人、厚德载物等人文精神以及勤俭、孝道等传统美德。更要传播当代文化,让世界了解当代中国的发展与强大。但这些文化因素的传播需要教师具备良好的跨文化意识,这样在异域文化背景下,本着、入乡随俗、沟通协作的原则,才不会造成尴尬甚至发生冲突。

三、汉语国际教育硕士课程体系的构架思路

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复合型人才,因而课程设置要突出整体性、系统性、针对性、实用性的特点。通过几年的摸索,我们总结出了一些培养经验,梳理并整合了课程体系,我们认为:“四大模块 + 一大环节”的课程体系构架思路是比较科学的。具体来说,“四大模块”是指:预备课程模块、核心课程模块、延展课程模块、操练课程模块;“一大环节”指实践环节。以预备课程为先导,核心课程为基干,操练课程为侧翼,延展课程为补充,加上有效的实践环节,将使汉语国际教育的学科体系向着更健康的方向发展。

(一)预备课程模块

这一模块以汉语及文化知识为主线,兼顾外语课程,开设现代汉语、古代汉语、古代文学、中华文化、当代中国概况、英语等课程。这些课程是学习者本科阶段学过的内容,在此基础上细化知识点,比如现代汉语课将细化出四个板块:语音、语法、词汇、汉字,并拓展出一些与汉语国际教学相关联的内容,更重要的是夯实语言基础。

(二)核心课程模块

主要开设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方法论、第二语言习得概论、跨文化交际学、外语教育心理学、汉外语言对比研究、汉语语言要素教学、汉语分技能设课教学等课程。在这一模块中,学习者将系统学语习得与语言教学的基本理论和概念,探讨学习第二语言的过程和结果;同时学习者还会获得跨文化交际学的基本理论和知识,通过案例分析的方法,解决跨文化交际中因文化差异而产生的种种困惑,培养学习者跨文化交际的敏感性,避免在交际的过程中发生冲突和障碍;另外学习者还会有针对性地掌握语言要素及各种课型的教学方法和技巧,为课堂教学实践做好准备。

(三)延展课程模块

主要开设外国留学生汉语习得偏误分析、汉语教材与教学资源、现代教育技术与语言教学、国外中小学教育专题、汉语国际推广专题、教学设计与课堂管理等课程。在本模块中,学习者将系统学习偏误分析理论,通过对不同国籍留学生偏误实例的研究,增强预测偏误、识别偏误、纠正偏误的能力;并在汉语国际推广背景下,研究困扰孔子学院的汉语教材瓶颈问题,探讨汉语教材编写的国际视野、教材资源的共享与整合;还将研究如何将现代教育技术完美融合到教学中去。

(四)操练课程模块

在这一模块中,主要开设课堂观察与实践、汉语课堂教学案例分析与研究、教学调查与分析、教学测试与评估、中华文化才艺展示等课程。主要以课堂教学活动为依托,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习者反复观摩不同课型的教学示范录像,了解课堂教学的规律和程序,对课堂教学的某些环节进行反复模拟、操练,并对教学活动加以调查分析,协助任课教师进行考试命题,更重要的是对中华传统才艺,比如剪纸、制中国结、太极拳、篆刻、书法、民乐等进行训练,为今后开展课外活动做好准备。

(五)实践环节

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在读期间,约有一年的实践期,有一部分学生通过“汉办”的考试,被派遣到国外的中小学或孔子学院任志愿者,但大多数在国内实习。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的实践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观摩见习期。走进留学生课堂,观摩优秀对外汉语教师课堂教学过程。听课前由导师布置听课要求,包括先了解教学对象的基本情况、本节课的教学内容等;听课时认真做好详细记录;听课后整理笔记,并结合所学的理论知识,写出“听课笔记”,评析课堂教学的优缺点。

第二阶段:模拟试讲期。通过前一阶段对不同课型的观摩之后,学生对教学有了一定的体会和感悟。由导师选定试讲内容,指导教案的撰写,学生分组试讲,先由学生自评,然后导师评议,个别环节导师做示范。

第三阶段:顶岗实习期。一部分学生通过“汉办”择优考试或是校际交流,去海外顶岗实习;另一部分学生留在学校或联系其他高校及教学机构,在国内顶岗实习。虽然实习对他们来说有一定的压力,但却是对他们所学知识和掌握技能的考验。顶岗实习期间要和导师保持联系,每月至少做三次书面汇报,借以把握学生的实习状况。

学生在实践环节始终不离导师的视线,导师要充分发挥有效监管作用。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性培养方案[R].2007,(10).

[2]许嘉璐,石锓.关于汉语国际教育热点问题的访谈[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4).

[3]杨金华.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学实践探索[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