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企业深化改革方案

企业深化改革方案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企业深化改革方案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企业深化改革方案

企业深化改革方案范文第1篇

一分部署,九分落实。新常态下,高质高效完成各项经济指标,关键在于以钉钉子精神狠抓落实。

找准政策眼,主动对接钉准钉子。新常态蕴含新机遇,为了更好地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中央出台了推进“七个重点工程包”、“六大领域消费”项目等定向调控政策。同时,为应对保增长压力,一大批基建项目将上马,中央对中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力度将加大。据统计,2014年第四季度国家发改委批复近50个项目,涉及机场、铁路、公路、城市铁路项目,投资总额近1.4万亿元。贵州各地各有关部门要深入研究国家宏观政策调整带来的重大机遇,积极融入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等国家战略布局,对国家着力推动的深化改革、扩大内需、农业现代化、新型城镇化、对外开放、生态环保、扶贫开发等领域,要梳理出与贵州相结合的政策信息,精准化争取支持。

力破“中梗阻”,持之以恒钉牢钉子。2015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经济增长与全面深化改革尤其是经济领域的重大改革息息相关。而改革必然触动利益,在改革方案的具体执行过程中,不可避免有部门有些人“不作为”甚至“使绊”,影响改革方案的穿透力,出现两头热中间冷的“中梗阻”。破除“中梗阻”,关键在于各地各部门必须做到任务层层分解,压力层层传导,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对于具体项目的推进,要明确路线图、工作量、时间表、责任人,促进项目加快实施;对于企业服务,要省市县分级实施、主动上门、联动推进,做到切实解决企业发展难题。

把好监督关,确保钉子不钉歪。对于经济运行的情况,必须加强监督,防范风险。2014年一季度、上半年、前三季度,受全国经济下行影响,我省经济增速同比也分别回落了1.8、1.7、1.9个百分点,形势严峻。但由于在目标管理、运行调度方面做到了有效监督,出台了一系列促投资稳增长的政策措施,确保了全年经济两位数增长。2015年,全国经济下行压力进一步加大,贵州经济难以独善其身,投资疲软、政府债务风险、产业转型等因素都将给经济增长带来不确定性。因此加强目标管理、运行调度尤为必要。

企业深化改革方案范文第2篇

2015年,央行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在金融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实现新的突破。继续加快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完善人民币汇率市场化形成机制,稳步推进资本项目可兑换,提高金融资源配置效率,完善金融调控机制。扎实做好存款保险制度出台的各项准备和组织实施工作。继续深化金融企业改革,完善现代金融企业制度,研究扩大中国农业银行“三农金融事业部”深化改革试点范围;落实政策性开发性金融机构改革方案,加快形成与商业性金融分工合理、相互补充、良性发展的格局。稳步推进区域金融改革,进一步深化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金融改革,稳妥推广成熟经验,稳步推进天津、广东、福建自贸园(港)区试点的相关工作。进一步完善金融监管协调机制,防范和化解重点领域金融风险,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未来,央行将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和宏观政策要稳、微观政策要活的总体思路,更加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把转方式调结构放在更加重要位置,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更加注重松紧适度,适时适度预调微调,为经济结构调整与转型升级营造中性适度的货币金融环境,促进经济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更加注重改革创新,寓改革于调控之中,把货币政策调控与深化改革紧密结合起来,更充分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针对金融深化和创新发展,进一步完善调控模式,疏通传导机制,着力解决突出问题,提高金融运行效率和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

一是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加强和改善宏观审慎管理,优化政策组合,保持适度流动性,实现货币信贷和社会融资规模合理增长。2015年,广义货币供应量M2预期增长12%左右。

二是盘活存量、优化增量,支持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

三是进一步推进利率市场化和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提高金融资源配置效率,完善金融调控机制。

四是完善金融市场体系,切实发挥好金融市场在稳定经济增长、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深化改革开放和防范金融风险方面的作用。

企业深化改革方案范文第3篇

“383”方案,牵涉面很广:“三位一体改革思路、八个重点改革领域、三个关联性改革组合”,构成“383”的字面蕴涵。也因其“官方智囊制订”的背景和内容指涉,“383”方案甫经曝光,就备受关注,引起各方解读。

在十八届三中全会将拉开大幕的节点上,“383”方案的公开,委实有着特殊意义:在改革攻坚期的语境下,深化改革,须以“啃硬骨头”为旨归,也已成社会共识。但怎么改、改什么,向来聚讼纷纭。而在此之前,坊间就盛传“经济改革方面将有新动作”,虽是传言,却饱含着民意期许。

而今,“383”方案为中国新一轮改革勾画路线图,无疑熨帖人心,承接了民众期待:它从顶层设计着手,系统谋划、统揽全局,为改革“导航”,释放了诸多积极信号。

从内容上看,“383”方案契合增量改革纹路,也合乎民众的改革预期:它旨在建立富有活力、创新导向、包容有序、法治保障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而这就要求,要继续厘清政府、市场与企业改革的关系,消除制度掣肘,为发展营造公平氛围、法治环境。

有媒体就剖析,该方案涉及行政审批、反腐倡廉、土地制度、财税体制等方面,不少提法很有前瞻性,“尺度也很大”。

譬如说,提出“建立廉洁年金制度”、“加快官员公布个人财产进度”等,意在对防腐拒变制度化防范,颇具建设性;在土地制度上,集体土地直接入市,完善土地租赁、转让、抵押二级市场,小产权房有条件转正等,也内涵丰富;而用“国民基础社保包”取代户籍制度、实行大学“去行政化”、鼓励公益诉讼等等,对民众来说,亦是利好消息。

立足全盘,打组合拳,多方位推进这也是“383”方案的重要特征,其统摄性、系统性,从中不难窥见。它的三大突破口——放开准入、加强市场竞争,拓展社会保障,深化,意图所指,就在于针对经济发展中的短板与弊病,寻找改革切口。

实质上,它并非只是“勾勒轮廓”,更有贴近民生、切合现实的具体设计、细节描绘。选取“民告官”典型判例适当宣传;医保参保补贴实行“费随人走”、人口跨行政区流动时补贴由上级政府承担等,都将宏观框架予以拆解,很具现实指向性,也对接了民生改善、权益保障等诉求。

企业深化改革方案范文第4篇

一、充分认识深化乡镇水务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性

*郊区乡镇经济较发达,人口密度高,河道水网密布,基层水务工作面广量大。现有的乡镇水利排灌管理站成立运行以来,在农业水利技术推广方面积累了有益的经验,并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乡镇水务管理系统和网络。但面对新形势、新任务,乡镇水务管理机构经费来源不落实、职工队伍不稳定,以及水利设施失修、失养等问题日益突出,亟待解决。

深化乡镇水务管理体制改革,是实施依法治水管水、加快政府职能转变、适应新形势新要求的重要举措。20*年实行市、区县水务一体化管理以来,乡镇水利排灌管理站作为区县水行政主管部门所属事业单位,承担着大量的防洪、除涝、水资源保护、农业灌溉、水环境治理与保护等公共服务职能。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立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大局,充分考虑水务行业的专业性及其重要作用,理顺基层水务管理体制,充分利用现有的乡镇水利排灌管理站,强化为农业、农村和农民服务的公益性职能,提高管理服务水平。

二、深化乡镇水务管理体制改革

(一)指导思想

以*理论、“*”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按照转变政府职能的要求和事业单位的改革精神,结合郊区水务工作实际,全面推进管养分开和事企分离。在深化改革中增活力,在创新机制中求发展,进一步提高履行农业水利技术推广、服务郊区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能力和水平。

(二)基本原则

1、精简统一、综合效能。合理界定乡镇水务管理机构的职能,优化结构,减少交叉,权责统一,提高效能,处理好与乡镇农业综合服务机构的事权关系。

2、明确职能、保障经费。进一步明确乡镇水务管理机构承担防洪除涝、水资源管理、抗旱节水、水环境治理与保护、水污染防治等公益性职能,切实保障公益所需经费。

3、分步实施、平稳推进。统筹研究管养分开、事企分离的改革方案,同步制定配套政策和思想政治工作预案,确保改革方案的科学性、系统性和可操作性。做到“成熟一个、推进一个”,使改革平稳有序、工作不断不乱。

(三)实施办法

1、乡镇水务管理机构设置

(1)统筹规划,规范设置

各区县要按照乡镇机构改革的要求,结合水务工作的特点,在综合考虑地域面积、河道水闸等水利工程设施数量等因素的基础上,按照流域状况或行政区划,在现有乡镇水利排灌管理站的基础上,规范设置乡镇水务机构,并要妥善处理好乡镇水务机构与区县水行政主管部门的关系。

(2)以条为主,条块结合

乡镇水务工作专业性较强,根据国务院有关文件精神,结合*郊区的实际情况,乡镇水务机构在区县范围内仍应实行“以条为主、条块结合”的双重领导管理模式。以条为主,就是把乡镇水务机构仍然作为区县水务局所属的事业单位,实行人、财、物统一管理。条块结合,就是乡镇水务机构工作人员在防汛抗灾等以块为主的相关工作中,服从乡镇指挥;区县水务局对乡镇水务机构的工作人员考核考察时,应充分听取所在乡镇的意见。

2、明确工作职责

按照“明确公益性职能”的要求,在进一步强化乡镇水务机构所承担的相关农业技术推广服务职能的基础上,根据本市“安全、资源、环境”三位一体的水务一体化管理体制,将乡镇水务公益职能纳入乡镇水务机构职责范围,其主要职能为:

(1)按照依法治水、依法管水的要求,负责有关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等的宣传贯彻。

(2)协助上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及所在乡镇,编制辖区内水务中长期规划、专业规划及年度实施计划,并负责辖区内各类水务专项工程项目建设的相关管理。

(3)负责辖区内的防洪除涝、水资源管理、抗旱节水、水环境治理与保护、水污染防治等涉水事务的日常管理。搞好小型水务设施维修养护管理,加强农业灌溉节水技术的推广应用。

(4)负责辖区内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水土保持、水务血防等业务的组织实施。

(5)负责辖区内中小河道(水系)治理,并做好相关长效管理工作。

(6)负责所在乡镇的防汛防台工作机构的日常工作。

(7)协助区县水行政主管部门做好有关供水、排水方面的行业管理工作。

(8)完成上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和所在乡镇党委、政府交办的其他相关工作。

3、人员岗位确定

根据乡镇水务机构的八项职能和业务在新形势下的延伸与拓展需求,各区县可根据乡镇水务机构承担的职能和任务,结合当地水务工作量和覆盖面等,科学测算、合理确定乡镇水务机构工作人员岗位,并相应规范机构编制管理,确保乡镇水务工作人员到位、工作到位。

4、落实机构经费

按照“保证供给履行公益性职能所需资金”的要求,对乡镇水务机构定编实有人员经费、必需的运行和维护等经费由区县财政核定后拨付。各乡镇水务机构根据工作内容和工作量,编制财政预算。

5、搞好改革配套

一是严格人员管理、规范用工形式。乡镇水务机构要在定岗定员的基础上,全面实施事业单位聘用合同制度,妥善清理非在编人员。要在解决落实乡镇水务管理机构运行经费的基础上,按照“事企分开”、“市场机制”、“放活经营”的原则和要求,妥善分离所办企业,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和《*市劳动合同条例》的规定,规范企业劳动用工。

二是加强改革单位的资产、资金监管。在改革实施过程中,各区县政府和水务局要成立统一的财务清算小组,做好对改革单位的财务和资产的清算,特别是要加强预算外资金的管理,严防乘改革之机突击发钱发物,确保国有资产不流失。

企业深化改革方案范文第5篇

终于走完2008年,穿过资源税改革重启传闻、接连上演的煤价“跳水”事件和煤炭产运需衔接会议与谈判等重重迷雾,人们依稀感到,摆在煤炭行业面前的2009年似乎意味着深化改革。

然而学界对于“2009年是否是煤炭价格改革的最好时机”见解不一,对此《中国改革》特别邀请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贾康和天津财经大学财政学科首席教授李炜光,共同聚焦2009年煤炭价格体制改革动向。

《中国改革》:近期,涉及煤炭行业价格的相关部门领导纷纷表示要推动资源税改革,那么在2009年推出煤炭价改,时机是否合适?

贾康:目前我还没有听到管理部门推进资源税改革的消息,但我认为,目前CPI、PPI持续走低,给能源价格改革提供了绝好的机会。在此背景下,多年未能推进的燃油税改革迅速出台。目前这种情况,为资源税改革提供了良机,甚至是若干年来绝无仅有的一个良机,应该积极考虑推进。

李炜光:在目前宏观经济往下走的情况下,并不是资源税改革的好时机。从经济运行的角度考虑,经济过热或过冷都不是增税的好时机,在经济平稳运行时考虑比较适当。关于煤炭的资源税改革,相较而言2008年9月份以前的时机更好。

《中国改革》:两位的看法并不一致,请具体阐述一下各自赞成或者反对的观点。

贾康:2008年到2009年,国家将证券市场印花税改为单向征收并降低税率,同时燃油税改革、增值税转型等一系列税政改革陆续推开,再加上房地产市场低迷,所有这些因素使政府财政收入大幅减少,这种状况在2009年上半年也不会好转。我认为在实行结构性减税的同时,还应有结构性的增税,而增税最大的可能性,就在于资源税改革。

在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财政收入萎缩的情况下,如果对资源税进行改革,无疑会冲抵相当大一部分财政收入减少的压力,这样就可大大提高财政的承受力,也可使减税措施更到位。如果按2007年煤炭消费总量25亿吨计,假设每吨原煤税收增加50元,一年财政收入便可增加1250亿元,几乎抵消了增值税转型所带来的减税效果。这样,增税和减税相结合,效果会更好。

李炜光:煤炭是我国最主要的基础能源产品,如果现在进行资源税改革,从目前的一些方案来看,煤炭企业的税负必然会增加。但因为资源税是流转税,煤炭企业很容易把因加税而增加的成本转嫁出去,而对于煤炭企业来说,几乎所有的企业都是它的下游企业。下游企业也会同样转嫁,直至转到最终消费品,最后表现为消费品价格上升,减少消费,而这最终又会转回来影响煤炭价格。从外部来讲,国际油价大幅下跌,作为石油替代品的煤炭需求也大幅减少。此时如果加税,影响的不仅是煤炭企业,更多的是其他以煤炭为动力的产业。

所以,我认为现在推出新税种或加税是不明智的。只能说出于保护资源、保护环境的目的,可以谨慎地考虑调整资源税的计征方法和税率,或开征环境税。如果确实需要这样做,那么税率要尽量低一点,或者定一个过渡期。

而且目前陆上资源税为地方税种,但资源税和未来可能开征的环境税仅作为地方税有其不合理之处。因为各地资源禀赋不同,中央政府要保持一定的宏观调控能力,要调节贫富差距,就需要掌握部分税收权力。所以,资源税和环境税应该是中央和地方共享税,这一点在未来的资源税改革方案里应有所体现。

同时还要看到一点,征收资源税、环境税的首要目的是为了保护稀缺的资源和环境,政府获取财政收入则居于次要地位,这也是资源税、环境税与其他税种的一个显著区别。所以,环境税只能定向用于改善环境,补偿那些遭受环境污染或影响的人们,不能挪用于他处。

《中国改革》:资源税改革的风声已引发企业的强烈担忧,您认为可能会对煤企造成怎样的影响?应如何平衡这些企业的利益?

李炜光:改变资源税计征方法之后,税率必然会有所提高,从而增加煤炭企业的负担。目前矿产资源型企业在缴纳资源税的同时还要缴纳17%的增值税,这在目前资源税税率较低的情况下问题不大,但未来资源税调整之后,增值税就应取消,或至少要降低税率。也就是说矿产资源型企业将来要以缴纳资源税为主,因为如果在提高资源税税率的情况下,还按原来的税率征收增值税,显然企业是难以承受的。

贾康:推进资源税改革肯定会影响到煤炭中下游企业的利益,他们会强调自己的种种困难,但是推进改革不能因此停顿。煤炭价格上升后,拉动能源,初级产品价位上升,有可能会导致中下游一些企业被淘汰出局,这是难免的,这就要掌握好度,尽量缩小资源税改革的影响面。

可以对煤炭资源税进行合理设计,也就是把它设计为价外税,但在表现形式上可能仍为价内税,同时不对煤炭企业的利润形成太大挤压。实际上,山西省所征收的煤炭可持续发展基金就是煤炭资源税改革的变通形式,它并没有对山西煤炭企业造成太大压力。

《中国改革》:2009年对于中国和世界经济来说都将是相当特殊和困难的一年。实际上资源税改革和开征环境税已经筹划了很长时间,为什么难以推进?

李炜光:我觉得是否推进资源税改革,关键在于决策层在保经济、保就业与保环境资源之间如何取舍。如果决策层认为煤炭资源税改革很急迫,也不能排除单独为其立法的可能性。

贾康:许多研究结果显示出的共性是,如果不能迅速实现发展方式的转变,那么中国实现现代化的长远目标就有可能受到威胁。推出环境税和资源税的目的,不是否定煤炭行业的支柱作用和重大贡献,而是通过税收手段,促使这个行业的发展方式从粗放转变为集约,约束其接近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激励企业更积极主动地开发节能降耗、减排治污的技术工艺,促进产业结构的升级换代,更合理的延长煤炭的开发期,更有效使用这个资源。而我认为,目前资源税改革方案已经成熟,条件也已具备,就看决策层的决心了。

背景资料

用2008年前八个月时间攀上行业景气顶峰的煤炭业,在国内经济周期下行和全球金融危机的双重影响下,仅用三个月就经历了“急速跳水”、价格“腰斩”的暴跌,主要耗煤行业需求急剧下降,库存上升,全行业进入亏损。同时,国家发改委6月份出台的“电煤合同最高价限制”、众多省份8月才出台的“煤炭价格调节基金”等措施均“在事实上”宣告失灵。

临近2008年末,煤炭资源税改革重启传闻风行业内,税率和征收方式的变化,引起了巨大的市场波动。2009年煤炭订货会、电煤合同价等诸多谈判,受市场种种不确定因素影响而陷入僵局,甚至出现五大电力企业煤炭订货会“零合同”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