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农业合作社管理

农业合作社管理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农业合作社管理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农业合作社管理

农业合作社管理范文第1篇

1农业专业合作社在财务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笔者在研究的过程中,对个地区的农业专业合作社中的财务管理进行调查和研究,首先经过调查发现,目前该地区的农业专业合作社的主要性质为生产性合作社,其次为运销合作社通过对农业专业合作社的性质进行调查、分析和研究,总结出了合作社中财务管理工作存在的普遍问题:

1.1财务管理人员的财务水平和管理水平不足,导致财务管理状况混乱

最初的农业合作社是农民们自发创建的,农民的专业水平不高,导致合作社内部缺乏比较系统的财务管理体系。在农村合作社的建设和财务管理的过程中,没有积极的聘用一些具有专业化知识的会计人员,而且人员也没有经过专业化的培训,因此在进行合作社内部和外部经济核算的过程中,会出现核算不准确、不具有专业性,进而导致其在财务管理中出现各种问题,财务管理状况混乱。

1.2农业专业合作社的财务管理制度不够完善,管理人员的经济法律意识薄弱,管理体制落实不到位

虽然说国家针对农业专业合作社的财务管理问题制定出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但是具体到每个合作社,财务制度都不够明确,笔者在调查的过程中,发现只有一部分合作社有自己的财务管理制度。但是有了财务管理制度,执行力度也不够,在进行建设的过程中,相关人员往往容易忽视财务管理的监管工作,使很多法律制度流于形式。同时,合作社内部缺乏完善的分配制度,对股金分红、利润返还和股息等方面不了解,不知道该怎样进行合理分配,还有些合作社在分配过程中是领导单方面说了算,财务分配不够透明化,这将严重打击社员的积极性,而且不合理的分配制度会让社员产生退社的念头,不利于合作社的成长和发展。

1.3合作社在建设和发展的过程中融资渠道比较狭窄,发展资金缺乏

农业专业合作社是农户自主参与的互经济组织,同时从事农业生产的效率又比较低,在进行合作社的建设投资过程中,融资渠道比较狭窄。现有的农业专业合作社有很大一部分是靠信用社、政府和农行的资金投资来进行自身的发展,具体融资情况如图二所示:政府由于政策和业务的限制,对农业专业合作社的建设资金投入比较少,很多合作社依靠一般的农户和合作社核心成员的会费维持合作社的发展,导致其发展所需要的资金得不到满足。

2农业专业合作社中做好财务管理的具体措施分析

2.1建立健全合作社的财务管理制度

合作社的财务管理人员在工作的过程中认识不到合作社内部资金管理的重要作用,进而导致农业合作社的管理制度落实不到位,不能保证合作社内部资金的准确核算和流通。所以管理者要认识到财务管理相对于农业专业合作社的重要作用,积极成立合作社内部的财务管理机构,对内部的资产进行管理,同时做好财务审批制度的管理。首先政府的相关部门要根据不同类型的农业专业合作社的不同特点,针对各自的情况建立不同的财务管理制度,进而规范合作社的资金财产核算流程,加强对合作社原料采购、加工和销售等环节的资金进行核算,保障合作社财务管理工作的制度化和规范化。作为合作社,要积极学习并明确政府关于财务的管理的法律和法规,并结合这些法律法规,进行合作社内部财务管理制度的建设,积极成立财务管理机构,成立理事会,负责合作社资产管理的各个方面;成立监事会,负责管理合作社的财务和资产监督以及内部审计工作;会计负责建立合作社的总账和明细分类账,对财务的收支状况、成本费用的核算和会计报表的编制等工作进行细致的划分和管理;出纳人员要及时进行合作社的现金进出账登记,对银行的存款进行每日记账,同时做好合作社的资金收支情况登记。在管理过程中要做到分工明确,各行其是,各司其职,保障合作社内部的财务管理工作有效顺利的开展。其次,建立起合作社资金资产的管理制度,对合作社的资产进行内部牵扯制制度的管理和台账登记责任制管理。在合作社内部进行公用资产的购置,报关和使用的环节上,做好购置计划与审批、审批和采购、采购和保管、保管和使用审批等环节分开,做到每一个环节都清楚明了。同时做好台账登记责任制管理,对产品的购置、使用和管过程中,将责任落实到人,一旦资产遭到破坏和损失,能够及时的追究相关的责任,由直接的负责人负责。同时要做好内部财务的审批制度,合作社的每一笔资金支出都要有明确的目标,都要通过理事长的审批,确保合作社的每一项资金支出都用于合作社内部的生产、经营、服务和日常的管理。财务人员在办理各项支出的过程中,项目的原始凭证,包括支出计划的审批、发票、验收清单和入库凭证等都要齐全,而且这些凭证一定要有经办人、审核人和审批人签字才可以入账,如果某些款项是由集体审核通过的,需要凭借会议记录或者形成的决议来作为合作社入账的依据。在进行合作社内部的财务管理过程中,要对财务资金和财产状况进行及时的公开,可以每个月的固定时间将合作社的财务收支情况公开张贴于办公地点,每一年进行财务工作的年度总结同时做出下一年的财务预算。

2.2对员工进行业务培训和制度培训,进而保证财务管理工作的合理有效推进

首先要对所有员工进行制度培训,让员工明确合作社的财务管理制度,对目前农村建设的方针政策、涉及农村的法律法规、合作社的法律法规和合作社的生产经营管理知识及管理制度有一个全面的认识,保证员工了解、明确哪些事情可以做,哪些事情不可以做。进而规范员工的行为,为财务管理工作的专利开展提供前提和保障。同时做好对财务人员的业务能力进行培训,加强农业专业合作社的财会人员队伍建设,提高财务人员的整体素质,提高提高财务人员的业务能力和思想道德素质,保障财务管理人员能够依照财务管理制度进行合作社内部的财务管理。而且,合作社在聘用财务人员时,要对其责任心、思想道德素质和业务素质进行考察,尽量选取责任心较强的人员来担任财务管理工作。

2.3建立健全合作社内部的分配制度

在进行分配核算的时候,合作社的财务管理人员要做好财产和资金的清查核算工作,对全年的收入和支出情况进行全面细致的核算,核算结束后,将核算成果和盈余分配方案提交给理事会。理事会召开所有工作人员会议,公布分配方案,听取员工的意见和建议,对分配方案作进一步的修订和完善,经过理事会审核通过以后,由社员大会审批之后方可实施。

3结束语

农业合作社管理范文第2篇

引言

《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第五章第三十二条规定:“农民专业合作社应当按照国务院财政部门制定的财务会计制度进行会计核算。”切实做好合作社财务管理,依法建账,是维护合作社成员物质利益的根本措施,也是推进合作社示范社建设的重要保障。农业资产是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一个特殊的资产项目[1]。

一、农业资产的种类特点

1.农业资产的种类

农业资产一般指的是农民专业合作社拥有的那些牲畜或者禽类和树林木头方面的资源,站在形态的角度上看,农业资产主要的活的动物和植物等生物资产可以分为消耗性生物资产和生存性生物资产。

牲畜或者禽类资产又可以分为产役畜和幼畜以及育肥畜。产役畜的意思就是产畜和役畜,产畜的意思是指供繁殖剪毛和产奶以及牲禽家禽;役畜主要是指供劳动役用的牲禽。产畜和役畜在性质上都属于劳动资料,所以都属于生产性的农业资产。幼畜以及育肥畜指的是未成年的小畜禽,它们可以直接提品,幼畜以及育肥畜是牧业和农业发展的基础,都属于是消耗性农业资产。

林业资产可以分为经济林和非经济林两种。林木资产对于村集体经济来说,有两种作用。一种是把林木资产作为生产的工具,同时可以不断的生产出产品,比如说苹果树上的苹果。这种林木资产也被称之为经济林木。它的特点是可以不停的重复生产出相关的产品,同时它的成本还可以通过不断生产出来的产品卖掉以后获得相应的补偿,它的性质和固定资产比较雷同类似,因此也把这种林木资产称之为生产性林木资产。另一种是在砍伐了林木以后把它卖出去,实现成本的补偿。这样的话是不能够重复的提供某一种产品的,而是只有通过砍伐树木卖出以后获得的金钱补偿,这种林木资产称之为非经济林木。它的性质就和存货有点类似了,很多时候也被称之为消耗性林木资产。正是因为这两种不同的林木资产成本补偿方法,所以在进行会计核算的时候必须要把两种林木区分严格开来,单独的进行核算。

2.农业资产的特点

农业资产的特点一般是具有四个特点。第一,农业资产是自然的再生产和经济的再生产相互统一的有机体。农业资产有自我发育生长和繁殖衰退的规律,能依靠自然生长而获得自然增值,与此同时,它也有人的劳动附加而形成的价值,这是自然再生产和经济再生产的统一体;第二,农业资产的生长发育和衰退死亡都具有多样性。农业资产的涵盖范围很广,种类也繁多,不同类型的农业资产也是有着不同的生长发育和衰退规律;第三,农业资产的生命周期也有着多样性。比如说,林木可以生存长达几十年甚至是更长,但是也有的生命周期比较的短暂,不足一年的情况都有;第四,农业资产的后续费用也是接连不断的。很多的农业资产的投入之后,为了可以更好的维持农业资产的存活和高产稳定,都需要在后续的整个生长和存活期间进行不断的持续投入。

二、农业资产的核算管理

1.牲畜和禽类资产

可以设置好牲畜或者禽类资产的科目,以此来核算农民专业合作社购入或者培育的牲畜或者禽类的成本。下面可以设置二级科目为幼畜育肥畜和产役畜。它的借方登记因为购买和接受的投资以及接受捐赠等原因而增加的牲畜或者禽类资产的成本,包括幼畜育肥畜的饲料费用。贷方登记因为出售和对外投资以及死亡损毁等原因而减少的牲畜或者是禽类资产的成本,包括役畜的成本摊销。

2.林木资产的核算

林木资产的核算需要设置林木资产科目,这样可以用来核算农民专业合作社购入或者营造的林木的成本。借方登记因为购买和营造或者接受捐赠等原因而增加的林木资产的成本,还有经济林木在投产前、非经济林木前的培植费用。贷方登记因为出售或者对外投资以及死亡损毁等原因而减少的林木资产的成本,包括非经济林木的成本摊销。本科目也可设置二级科目为经济林木和非经济林木两种。

3.资产负债表

生物资产在所处生命周期中的不同阶段会具有类似存货或固定资产的特点。存栏待售的牲畜具有存货的特点,应属于流动资产,而生产性林木具有固定资产的特点,应属于非流动资产。《制度》将合作社的牲畜资产和林业资产都计入农业资产,在资产负债表中列示为长期资产,显然不够恰当[2]。

农业合作社管理范文第3篇

1.1现有经营项目及状态

1.1.1獭兔养殖基地。2007年投产,社员14人,总资产15万元,带动农户164户,2011年销售獭兔2800只获利12.6万元。1.1.2众帮育肥牛基地。2008年投产,社员代表5人,社员55人,存栏58头牛,总资产65万元,2011年出栏120头牛获利12万元。1.1.3杂粮种植基地。2009年投产,种植面积约33.07hm2,种植品种有玉米、谷子、绿豆等11种,社员12户。1.1.4红番茄种植基地。2010年投产,种植面积45.2hm2,参与农户91户。1.1.5砖厂。社员代表5人,社员39人,总资产85万元,2011年销售总量15万块获利4.5万元。1.1.6红联农机合作社。2010年投产,有农机设备32台套,社员代表7人,社员53人,总资产80万元,2011年耕种作业约5333.3hm2获利16万元。

1.2运营管理结构

1.2.1各项目基地独立运营,单独核算。胜利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现有的5个项目基地,均为独立运营,每个项目独立设账,单独核算、自负盈亏。在每个项目的入股金额由村民自愿选择,可在一个项目或多个项目上入股。1.2.2分层入股、分级管理。如育肥牛养殖基地,社员代表5人,由这5人选举出基地负责人,共同民主决定项目中一切事宜,并辐射社员55人,社员将股金分别交给社员代表,有社员代表代为经营。育肥牛养殖基地、獭兔养殖基地、砖厂、红联农机合作社都是这种运营方式。1.2.3公司+合作社+农户。红番茄种植基地的运营模式就是“公司+合作社+农户”,由呼伦贝尔市天瑞成番茄制品公司、胜利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户共同签订番茄种植订购合同。共签订合同91份,种植面积45.2hm2,公司提供种子和技术指导,并以每吨400元的价格统一收购。1.2.4园区管理、统种统销。胜利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杂粮种植基地在“莫旗现代农业项目区”内,12户股民约31.27hm2耕地实现了连片规模种植,适应了大型农机具、喷灌设备作业,并采取统购、统种、统收、统销来节约成本增加收入。

1.3收益分配和风险承担

胜利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收益分配的原则是:单个项目核算,按劳取酬,按股分红。风险承担原则:单个项目核算,按股金比例承担。

2胜利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历程

2.1艰辛而幸福的创业阶段

2007年10月29日村支部书记张伟与6位村民组建了“胜利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投资3.5万元建立了“獭兔养殖基地”,用简易兔社养了60只獭兔,经过半年的饲养,就发展到了800只,股民见到了效益。2008年4月村民纷纷要求入股,但獭兔市场极其不稳定,市场风险高,过多的资金进入会带来更大的风险,经验失败会戳伤村民的投资创业的热情。这时支部书记、理事长张伟对养獭兔项目的成功和村民积极参加合作社而感到欣慰,同时也被市场的高风险而苦恼着,村民的投资入股的热情成为一个强大的压力,只能苦苦的寻找能让村民在较低市场风险中尽快致富的好方法。

2.2创新合作社运营方式,总结运营经验

2008年4月村民新入股资金达到32万元,怎么分配利用这笔资金成了最大的难题,这个时候理事长张伟想到了不能把全部鸡蛋放到一个篮子里,在扩大养獭兔基地规模的同时开创新项目,创建“育肥牛养殖基地”。

2.3二次创新入股方式,统一意见增大发展动力

针对意见难统一、管理混乱的问题,多次召开社员大会进行民主讨论,寻找能够彻底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在讨论的过程中方向逐渐清晰,只有把决策权完全的交给村里精英们才能使合作社中的各个项目发展壮大起来。集中管理权是解决问题的方法,而集中股权才是集中管理权的基础。在这种情况下“育肥牛养殖基地”、砖厂2个项目分别选出5名精英社员为社员代表,其他社员将股份合并或入股到自己信任的社员代表名下,由社员代表代替行使经营权。这个方法不但解决了意见难统一、管理混乱的问题,还增加了社员数量,增加了入股资金。使现在的育肥牛养殖基地的总资产达到65万元,社员55人,2011年出栏120头牛获利12万元;砖厂总的资产到85万元,社员39人,2011年销售总量130万块获利12万元。

2.4运营方式多样化,不同的项目选择不同的运营方式

獭兔项目、育肥牛项目、砖厂的成功运营大大地增强了村民入社致富的信心,也极大地刺激了村民投资入股的热情。2009年春,村党支部、村委会为了加快种植业发展,提高经济效益,向旗政府争取到了约333.33hm2的“现代农业项目区”,项目区内12家股民共33.07hm2土地入股,经营玉米、谷子、绿豆等11种杂粮,组成了“杂粮生产基地”,促进了土地合作,使零散土地连片经营,适合了大型农机具、大型喷灌设备作业,通过统购、统种、统收、统售、节约了劳动力和成本,增加了经济收入。

3胜利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运营模式经验

3.1村党支部加合作社特有的号召力和领导力

3.1.1村党支部加合作社能赢得村民的信任。一个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创建和发展最需要的就是村民的信任。村民的信任才能投资入股,获得资金支持,共同创业。村党支部书记及其支部成员是村民最为信任的人,他们牵头注册农民专业合作社满足了这一需要。

3.1.2合作社的发展能够站在全村发展的高度去思考。村里的领导者也就是合作社的领导者,思想上、理念上是同一关系。合作社的发展壮大就是村子的发展壮大,村民的利益的最大化成为领导者的终极目标,专业合作社已经成为村民共同致富载体。

3.1.3各项事务的开展能够统筹规划、整体推进。村内公益事业、合作社的项目发展可以统筹规划,并能够得到村民的支持,村内事务和合作社发展相辅相成、互相促进。这种状态是村民自治方式在变化,村民从“被治”到“要治”的转变。村书记张伟说:“现在我们村社员都主动组织会议,讨论各项事务,开始‘请’我去参加会了”。扭转了村里的开会难、议事难、决策难、执行难的困境。

3.2农民专业合作社成为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

农民专业合作社是一个好形式,是集体经济的重要实现形式。它是由分散经营的单个农户,共同投资而成的经济实体。它以分散的产权为基础,以互经营为特征,以社会化服务为内容,与集体经济有着很强的内在关系。3.2.1农民专业合作社建立在生产资料公有制基础上。集体所有制经济是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公有制经济的低级形式。3.2.2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分配原则体现了按劳分配。劳动者物质利益的实现,是公有制在经济上得以实现的最重要表现。作为集体经济重要形式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劳动者物质利益实现的主要形式是按劳分配。3.2.3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带领社员共同致富的。共同富裕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一个东西,是集体经济的根本目标。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带领农民共同富裕的载体。农民专业合作社以服务本社成员为宗旨,谋求全体成员的共同利益。民办、民营、民受益,这符合集体经济特点。

3.3分层入股、分级管理让农民看得懂、信得过

3.3.1条理清楚、横纵分明让农民看得懂。每个项目独立运营、单独核算,赔了赚了让农民能够一眼看得清楚,又可以在不同的项目上自愿入股,哪个赔哪个赚风险自担让农民看得明白。3.3.2自己选人、民主决策让农民信得过。农民把辛苦的血汗钱交了给自己信得过的人,共同决策资金使用,项目运营。信任贯穿在整个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经营过程,成为高效运营的基础。

3.4多项目、多形式的经营来灵活应对多变的市场

农业合作社管理范文第4篇

【关键词】农民专业合作社 人力资源 管理 研究

作为当今的社会经济组织,以及具有法人资格的产业活动单位,农民专业合作社想谋求其生产经营效率的不断提高,有效赢得参与市场竞争的主动权,充分实现投资社员群体利益的最大化,努力确保自身能够稳健发展,就必须重视和搞好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笔者根据根据多年工作经验,总结了目前农民专业合作社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给出了改进对策,下具体介绍。

一、目前农村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农村人力资源管理的体制缺陷

目前的农村人力资源管理体制没有做到系统性和整体性,没有解决管理谁,谁来管理管理,如何管理的难题。在农村人力资源管理中存在多头管理,上层管理不集中,这也降低了管理效果。多头管理容易导致都管理,都管理不好甚至无人管理的问题。因为多头管理非常容易造成事权不统一,形成内耗,降低管理效率。此外,对农民如何管理的难题也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

(二)投资不足,开发目标不明确

由于实际情况和管理体制的落后,农村人力资源管理中还存在投资不足,开发目标不明确的问题。我国对农村人力资源的开发缺乏统一认识,缺乏对人力资源开发的全面研究,人才培训无计划、盲目性以及人才使用脱节广泛存在于农村人力资源的开发过程中。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目标不明确,在农村教育中仅把教育和知识的获取看作升学的手段,而不是看作致富的内在需求和动力源泉,这种狭隘而片面的思想观念妨碍了农村人力资源整体素质的提升。

(三)产业分工不发达,专业分工不明确

由于长期受计划经济和小农经济的影响以及受文化水平低等因素的制约,农村劳动者的经营管理素质较差,市场意识比较淡薄,信息接受与反馈能力差,适应和参与市场经济的能力弱,无力参与到农业产业分工和农业产业链迂回的过程中去。当前农村人力资源管理的缺陷说明了由于农村人力资源管理和激励的主体不明确,导致了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困难,效果不明显;也导致了农村教育的结构不合理,无法把教育和农业生产紧密联系在一起,农民综合素质无法提高。农民综合素质无法提高,即使市场化再发达,农民也无法真正投入到农业产业分工和工业化进程中去,致使目前农业产业结构不合理,调整困难,农民增收缓慢。

二、改进农村人力资源管理的对策

(一)农民分类管理

农民分类管理是按照产业和农业内部结构原则,根据分工和协作相结合的标准对农民进行细化分类,目标就是形成一种激励性农村人力资源配置机制。农户分类管理把农民分为专业农民、兼业农民和转业农民。农民分类管理有利于农业结构调整,加速产业化进程。有利于激励农民,优化农村人力资源配置。有利于提高农民收入。

(二)培养具有合作精神的农民企业家

农民专业合作社企业家是指在合作社中起到带动作用的人,一般包括合作社的理事和业务部门的负责人等。他们是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人力资本团队的核心力量,处于主导地位。他们对理顺合作社内部的人才核算、激励、科技创新等机制,推动和落实合作社的各项管理制度具有关键作用。

(三)加强管理技术人才的培育

努力提高合作社经营管理人员的综合业务素质和实际工作能力,使之能够适应岗位要求,做到成才;切实强化对合作组织性质特点和文化取向的教育,不断培育搞好生产经营的新知识和新技能,使之能够按照合作社目标和事业发展的需要;积极鼓励大力支持探索创新,充分挖掘和开发自身的潜能,开展合作经济知识的教育,使其深刻了解合作社的宗旨、理念、文化等,培养其热爱合作社、献身于合作社的理想和志向。

(四)建立合理的薪酬体系

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企业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对于农民专业合作社来讲,合理的报酬可以起到吸引人才、留住人才以及激励人才的作用。合作社在确定经营管理人员的报酬时,应当坚持科学性,体现公平、现实性,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制定量化的结构体系,有利于具体操作。由于各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合作社经济实力等存在着较大的区域差异性,所以如何确定合作社经营管理人员的薪酬和构建其薪酬体系,必须坚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总体上要把握住基本工资、社会保险占小头,岗位津贴、奖励工资占大头的原则,从而建立有利于调动经营管理人员的积极性、创造性、具有激励约束功能的竞争性薪酬体系。

三、小结

综上所述。将农村人力资源分为专业农民、兼业农民和专业农民为农村人力资源分类培训、技能鉴定等活动奠定了基础,同时也为合作社将专业农民纳入组织体系,按照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模式进行管理奠定了基础。为农民专业合作社铺设了一条合作经济的专业人才管道,可以持续地支持合作社人力资源管理,并为合作社人力资本团队构建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樊友平,张才明.信息技术对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影响[J].企业经济,2011.

农业合作社管理范文第5篇

摘要:近年来,我国的农村合作社迅速发展,渐渐的将会成为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现代农业的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载体。对风险进行积极的预防和有效的处理,对我国的农民专业合作社甚至于对整个农村社会主义的发展都是具有重要意义的。但是目前我国对于农民专业合作社风险管理问题的研究,无论在理论上层次上还是在实践上都还有待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为了能够更加对我国农村合作社的经济理论进行丰富、对农民的风险意识进行更全面的培养、促进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稳步发展,本文通过对以往农民专业合作社风险管理上所存在的问题再进行一次系统性的研究,并提出相关农民专业合作社应对风险管理政策和建议。

关键词:农民专业合作社;风险管理问题;对策建议一、农民专业合作社优、缺点

1、优点。第一、组织农民闯市场,避免了一家一户生产经营的盲目性,有利于促进现代农业建设、促进农民增收、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完善现代农业经营形式、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第二、土地得以集中连片规模经营,形成了科研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的经营模式,以特色产品为依托成立合作社;建立标准化生产基地,实施规模经营,发展特色产品生产,打造农产品品牌;创造出农技服务“3+1”模式(即新农药、新肥料、新种子试点示范和测土配方施肥)在提供农业生产资料供应的同时既保护耕地和环境又节约了生产成本,增强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第三、将专业的经营模式作为农民进入市场的桥梁,随着市场信息的来源不断扩大,根据市场的需求对农产品结构进行调整,生产适销对路和增加高俯加值产品,这样有利于促进农民收入的稳定增长。

2、缺点。第一、政府支持资本承办的农民合作社不断壮大发展,这使农民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失去了信心。国家之所以会大力的推行农民专业合作社其主要目的是为了可以缩小城乡之间的差距,减少社会矛盾,建设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让更多的农民可以享受到中国改革开放发展所带来的劳动成果。但是因与实力较弱的集团联合的农民合作社与跟强势集团联合的合作社的矛盾将会越演越烈,增大了构建和谐社会主义新农村难度。第二、引发投机行为。现在出现的套取国家扶持政策的“假合作社”问题。合作社产权不明晰、财会制度和利益分配制度不健全,甚至“政社不分”、“企社不分”问题。金融风险问题。第三、农村专业合作社任然停留在原材料供给等一些低层次的服务上面,合作社的经营规模小,办理业务内容单一,带动的能力不强,合作层次也不高。

二、农民专业合作社管理上存在的问题

1、能人带动型的合作社。其主要问题是内容人员的控制问题,因为我国目前很多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并不规范,有的甚至没有自己的章程,或者有可以遵循的章程但是不重视,没有真正做到“民主控制”而是由少数人控制,也因为这个原因引发一一些其他的问题,比如,财务支出由经理一个人说了算,造成了财务方面的不规范。

2、龙头企业领办型的合作社。《农民专业合作社法》规定了农民专业合作社可以设立不超过总表决权票数20%的附加表决权,这就使得具有优势地位的龙头企业社员拥有较大的话语权,就可能出现龙头企业单边控制合作社的现象

3、政府推动型合作社。因为政府的过度干涉,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管理会随着政府的干预而受到相应程度的影响。

三、农民专业合作社的风险形成因素

农民专业合作社在生产与经营过程中会有各种各样的风险,这些风险的来源以及成因错综复杂、各式各样。其风险成因中既有客观的,也有人为的;既有内部的,也有外部的;总之,农民专业合作社的风险是各种因素综合产生的。

1、经济体制风险性。市场经济体制是农民专业合作社风险的最基本影响。自从农村的农产品统购统销政策被取消以后,农村没有新型的市场销售策略在完全竞争型的市场机构中生存,市场的调节具有滞后性和农产品本身的非对称性,这种情况使得农民专业合作社陷入市场风险的泥潭里面。此外,自从我国加入WTO以后,人民币不断的升值和国际贸易壁垒不断出现等现状,因此,农民专业合作社面临的不仅仅只是国内市场风险,还有严峻国际市场风险。

2、社会转型的不确定性。刘奇(2007)指出,随着农村经济市场化、工业化和城镇化的水平不断提高,中国正在由“全耕社会”转变为“半耕社会”。转变过程中,由于受到社会生产力水平以及城乡二元社会结构的影响,人们的心理以及农村经济社会形态和结构也会发生深刻而错综复杂的变化,某些深层次矛盾和问题的出显,会使我偿进入一个高风险性的社会。另外,随着传统农业社会到现代工业社会的巨大改变过程比较复杂,艰难,此过程会涉及到许多与政治经济相关的改变,所以使得农村的法律政策稳定性比较差,这种法律政策的不确定性,常会使之面临很大的风险冲击。

3、人类认知的限制性。技术风险存在的客观性和必然性是由技术的本质特征决定的。人类农业技术知识的源泉就是对自然规律的把握。在农业生产中,会受到主客观因素的限制,所以会存在局限性。还有,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成员素质不是很高,比较难以掌握核心的技术要领。

四、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风险管理的政策建议

面对日益复杂市场竞争,对农民专业合作社进行有效的风险管理,这不仅要关系到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战略目标是否能够实现,而且还关系到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否能够长久地生存下去。所以,必须要建立一套健全的风险管理体系,来防范、减少农民专业合作社的风险,使之成为能够健康发展。

1、加强理论研究。农民是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主体表现。农民对风险的承受能力相对较差,所以,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工作人员必须根据加强致富的强烈欲望和接受风险的意愿薄弱等来引导农民对合作社的信心。农民准也合作社的风险管理问题不仅仅影响到合作社的经营状况还直接影响到农村的社会发展等问题。鉴于目前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情况,建议我国一些地方政府可以依托着农业学校,科研院成立起农民合作社专门的风险研究咨询机构,并通过此机构来进行招标、立项等引导学术界对此现象进行深入研究。

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主体是农民,因为农民自己承担风险能力较差,所以对通过合作社致富欲望非常强烈,但接受风险的愿意是非常弱的。农民专业合作社的风险管理,不仅是相关的权利的实现农民专业合作社管理的目标,但同样重要的农业和农村发展的社会问题,当前我国农民发展的专业合作社,建议政府依赖于农业院校和科研院所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风险研究咨询机构,并通过招标,工程科学研究、指导学术界深入讨论这个问题。

2、加大扶持力度。加强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教育培训:一要加强风险教育;二要加强业务技能教育;三要加强诚信与法制教育。除此之外,还要加大对农民专业合作社基础设施的资金投入,加快对农民专业合作社金融支持实施步伐,细化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税收优惠。

3、健全农业信息服务体系。为了可以减少决策的盲目性,使农民专业合作社能够得到更加充分真实的信息。政府应该逐渐的建立起一套完整的综合性的农业公共信息服务系统。随着农村经济体制的改善和经营模式的改变,由农村合作经营管理站创办的“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社网”正式运行。建议合作社可以以此为鉴,建立起全新的农民专业合作社信息网络服务平台,为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提供便捷、及时、权威的法律政策,技术,市场供需等更优质的服务。

参考文献

[1]梁红卫.农民专业合作社风险管理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1.

[2].蔬菜专业合作社风险管理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