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家庭教育交流材料

家庭教育交流材料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家庭教育交流材料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家庭教育交流材料

家庭教育交流材料范文第1篇

一、尊重家长,建立家校结合机制

每个家庭所关注的重点都是孩子,多数家长望子成龙心切能认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能主动的参与到对孩子的家庭教育;学校教师是连接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重要桥梁。作为教师,必须和家长建立顺畅的沟通,教师如果不注意尊重家长,不能广泛争取家长的配合,也就谈不上家庭与学校的交流与合作。只有教师和家长互相尊重,建立良好的关系,才能真正实现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有机结合,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家校结合一方面是学校及时将学生学习情况、在校表现真实地反馈给家长,另一方面则是家长对学校教育的期望和建议也能反映给学校或老师,便于双方及时全面地了解孩子各方面的表现,采用最有效的教育方法共同教育,促进孩子健康成长。为了让家长更全面地了解孩子在学校的学习及教育的情况,我确定了与家长联系的多种形式的机制:首先利用网络开展家庭教育咨询活动,及时与家长沟通思想交流教育方法;还通过家访与家长面对面听取家长意见;学期中利用学生手册,与家长及时交流孩子的各方面表现,及时表扬学生的进步,让家长放心真正做到家校的紧密结合。

二、邀请家长,参与学校教育活动

学校教育离不开家长的配合,要想让家长配合学校的教育工作,就得让家长了解学校的教学理念和教育形式。为了促进学校各项教育工作的开展,就要邀请家长积极参与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学校在学期开始,可以通过各班主任把学校的有关规定、班级教学计划及学校的活动安排通过网络或书面材料与家长进行交流沟通,征求家长的意见,这样不仅可以使家长对学校的教育活动有所了解,还可以抽出时间协助和参与学校的教育工作。学校邀请家长参与学校教育时,可以采取多种形式:如召开家长会,主题教育活动,亲子活动,也可定期组织家长参加学校、班级组织的各项活动,参与学生特长展示评比活动等。这样不仅使家长进一步了解自己的孩子,还可以使家长们互相交流教育孩子的方法,感受家校教育的协作力量,多数家长都会乐于参加。通过这种教育活动,家长们会认识到,孩子的成长是学校、家庭、教师、家长共同的责任,只有在思想观念上要与学校保持一致,在行动上支持和配合学校开展各项教育活动,孩子才会有全面的发展。

三、建立家长学校,形成正确的育人观念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的好坏直接影响了孩子的成长;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在孩子的一生中具有重要的影响。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家长越来越重视重视孩子的教育,也会通过书籍、网络学习一些家庭教育理论。因此,学校可以建立家长学校,请专家来指导家长进行家庭教育,帮助家长更新教育观念,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形成正确的育人观念。

(一)营造和谐的家庭关系

要有好的家庭教育,就要营造和谐融洽的家庭氛围。一个完美的家庭,一种和睦的家庭气氛是孩子健康的成长不可缺少的条件。父母之间互相关心、互相尊重,和孩子之间既有思想上和生活上的关怀,每天抽出时间与孩子进行交流,有利于父母与孩子的关系。如家长和孩子可以像朋友一样将自己的工作趣事和学习经验与孩子交流,加以正确引导,可以达到激励的目的;同时也可以引导孩子谈谈自己在学习上的成功和困惑,相互鼓励,得到孩子的理解、信任与配合,让他们感到心理上的满足从而使他们健康成长。社会生活需要新一代人具有民主平等、自立自强的意识,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也是如此。

(二)要有良好的家庭环境

家庭环境是家庭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作为家长既要为孩子提供生活必需的物质条件,为孩子创造良好家庭环境,又得为孩子提供丰富的精神养料。如有的家长热情好客,兴趣广泛,经常请朋友在家中小聚,但为了孩子,应适量为孩子着想,安排次数不应太密或换一个场所,时间不宜过久,特别是有的家庭经常和朋友聚在家中打牌、打麻将,对孩子的学习影响特别大,此类家长应注意留给孩子一些学习、休息的时间和空间。再有父母是孩子最为依赖、最为信任的人,如果父母之间经常吵架不和,势必会给孩子造成心理负担和影响;和谐的家庭氛围有利于孩子的心理健康发展。

(三)把握正确的教育观点和策略

“父母是孩子的一面镜子,孩子是家长的影子” 父母的言行举止,在子女的头脑中留下深刻的印象,影响着他们的认知和行为。家长要增强自身道德修养,不断充实和更新自己各方面的知识,为孩子作表率。一味的关心、爱护孩子并不等于会教育孩子。家庭教育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家长不仅要有广泛的知识,还需要遵循教育规律。家长对孩子的家庭教育和引导一定要抓住正确的时机,把握正确的方向。一些家长为了孩子能掌握更多的本领不惜重金聘请家庭教师或者送孩子参加各种培训班,可谓是用心良苦,但这些是不是孩子所需要和喜欢的,这些都需要教师加以指导,根据孩子的特点具有选择性,使之真正做到学习有用的,能发挥自己特长的知识。

教育孩子还要善于运用鼓励和表扬,灵活运用批评。家长要避免打骂孩子,要善于发现孩子的优点,并给予他自信,给予他一点成就感。让孩子愿意学习、想学习,学得开心、学得轻松。如:一次我在辅导自己的在上小学的孩子完成生字练习时,发现他写字不专心,动作慢,且字写得也不工整。我就耐心的教给他如何写,当他再写完一个字时,及时给予充分肯定:写的好看多了,有进步,接着再激励他要是能写得快些就更好,果然小家伙很快地把练习写完了。

家庭教育交流材料范文第2篇

【关键词】家长学校;文化建设;家庭教育

一、规范家长学校的各种文化

(一)组织文化

为使家长学校更具规范性和生命力,健全组织机构,首先,学校建立了家长学校校务委员会,由校领导主持家长学校的全面建设,负责家长学校的定向把关,校领导及学校骨干教师共同组成领导成员,负责家长学校的日常工作。家长学校校委会定期组织各项政策法规的学习,策划各学年不同阶段家长学校的工作任务,从组织层面较好地保证了家长学校领导有力,各项工作开展有序。

(二)阵地文化

学校育人环境良好,彰显家庭教育现代化氛围。学校有关组织机构、工作计划、规章制度等悬挂上墙,有固定的家庭教育宣传栏,有固定的办公场所、固定的授课地点。在家长学校办公室设置了书架,购置与家长学校有关的书籍,主要有两类书:一类是家庭教育方面的书籍,一类是有利于培养学生和家长的书籍。设置亲子活动操场、亲子文化廊、亲子环保广场、亲子图书角等。

(三)制度文化

为确保家长学校每项工作落到实处,首先要完善管理制度。学校制定完善了《家长委员会工作职责》《家长教育行为规范》《家长学员学籍制度》《家长学员考勤制度》等规章制度,明确家长委员会参与家长的职责、范围,制定了家长学校章程,逐步实现家长学校制度化、科学化。例如:当学校饭堂引进准入企业后,定期召开家委会,听取家长代表对公司管理、卫生保障、食品安全等方面的意见。又如:每次专题讲座要求完成相关作业,班主任责考勤,授课教师负责课后反馈学习情况,反馈形式有书面作业、参与体验等,提高了家长学校办学质量。授课出勤率98%,家长满意度90%。

建立评价机制。激励家长参与和改进家庭教育的热情。家委会成员的产生,采取“个人申报-班主任推荐-学校批准公示”程序。

建立档案管理制度。有关家长学校的各种文件、信件,有关讲话稿、会议记录、讲师的备课材料、各项制度、表格等都严格分类加以整理保管存档,实行规范化档案制度管理。

(四)活动文化

文化需要氛围的营造,也需要时间的沉淀,文化的核心价值在于培育人。人在建构文化,文化也在塑造着人。在开展家长学校系列活动过程中,我们力求不断为家长学校活动注入文化元素,形成自己的文化特色。我们携手创建绿色校园(家庭)、书香校园(家庭)、平安和谐校园(家庭),共同营造家校之间文化氛围,使师生、家长共同进步,和谐快乐。

二、建设专业的讲师队伍

家长学校建设的首要任务是专业教师队伍的建设。家长学校讲师队伍由专家讲师团、教师讲师团、家长讲师团和学生讲师团共同组成。通过专家讲师、名家引领开展科学化教学,并对教师、家长和学生讲师团进行相应培训,提高讲师团家庭教育专业水平,形成规范化教学。

(一)专家讲师团,科学引领

通过专家引路的方式,改变家长观念,提升家教水平,最大限度地发挥对家长的教育功能,全面提高学校教育工作的实效。比如可邀请讲师团作关于《做最好的家长――培养孩子的综合素养》《让孩子快乐进入小学》《教子成功从培养习惯开始》《父母好好学习,孩子天天向上》《防溺水安全教育讲座》等讲座,组织教师参加家庭教育大课堂。通过专家引领,引起家长的共鸣,唤起家长的责任心和爱心,改变传统的家庭教育观念。

(二)教师讲师团,课程教学

要充分发挥家长学校这所成人教育机构的引领作用,搭建家长之间相互交流、互动提高的平台,有效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师资是家庭教育课程开设的关键。学校要重视师资队伍的建设,可以利用自身的教育资源,组成相对稳定的教师队伍。比如利用每学期的课余时间开展家长培训业务交流,就如何授课,如何让家长更好地投入到课堂等问题开设沙龙,组织有经验的教师进行交流。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制定年级家长培训主题内容,给家长授课,让家长真正接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真正改变家庭教育的方式。班主任应就本班情况同家长交流,并结合科任教师介绍本学科情况和学生学习、课堂表现等,要求家长填写反馈表,建言献策,提出合理化建议。

(三)家长讲师团,资源互补

家长是孩子的首席教师,但家长没有“上岗证”,常常缺乏家庭教育的专业技能。学校应根据家长不同的职业特点,整合家长资源,成立家长讲师团。家长讲师团可利用家长会、QQ群、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开展育儿心得的交流,将自己优秀的育儿案例、心得、经验等编写成教育案例阅读分享,进行实践化的家长自我教育。

家庭教育交流材料范文第3篇

(一)心理健康对个体成长、成才意义重大

家庭是社的细胞,和谐家庭组成和谐的社会。未成年人的教育是一个重大的工程体系,孩子教育是否成功直接影响家庭成员的幸福感与和谐程度。

健康是人生的首要财富,心理健康更是重中之重。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说:“如果没有健康,智慧就难以表现,文化就无从施展,力量就不能战斗,财富变成废物,知识无法利用。有了健康就有希望,有了希望就有一切。”这段话是对心理健康重要意义的最好概述。

(二)我国成年人和未成年人的心理问题日趋突出

在我国各种心理和精神疾病患者高达1600万,占总人数的1.23%。而且,每年有28.7万人死于自杀,有200万人自杀未遂,平均每2分钟就有1人死于自杀,8人自杀未遂,自杀已经成为我国死亡原因中排序第五的原因。

而未成年人心理健康问题也不容乐观。据统计,目前我国至少有3000万到5000万孩子存在心理问题,且人数有逐渐上升的趋势。近几年,身边未成年人心理危机事件也频频发生,一初中生因老师批评跳河自杀,三个外来打工的未成年人相约集体服毒自杀,刚刚不久前在我区就发生了一高中学生跳楼自杀事件……

(三)家长心理健康知识匮乏,且不重视

到目前,大部分的国人对心理健康是不了解的,且是不关心的,只有当出事了才发现对心理健康知识了解的匮乏。个体成长的心理过程直接伴随心理健康发展的过程,其中有很多心理健康维护的关键期,家长几乎是无知的,如对信任感形成期、性别认同期、心理咨询最佳期、阅读与写作最佳教育期等,都是一窍不通,致使错过了很多的教育最佳期,导致未成年人出现这样或那样的心理问题或心理疾病。

(四)家庭教育是影响个体心理健康的首要因素

影响个体心理健康因素有个体的生理(主要有遗传因素、身体疾病因素)、心理因素(包括成长危机、 社会适应危机 、情感危机 、个性缺陷等)和社会环境因素(主要是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环境),而家庭教育是最为重要的,即首要因素。

作为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老师,在多年从事大学生心理咨询中,发现一个重要现象: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或疾病85%以上是来自家庭,尤其是家庭教育。

因此,如何让家长了解心理健康知识,如何有效进行家庭教育,如何做到与学校最佳沟通,为未成年人成长、成才、成功保驾护航,特开展“重视家庭教育,点亮孩子心灯”的宣传教育活动。

二、主要做法

(一)前期准备

1.调查和积累第一手资料

调查和积累心理健康和家庭教育的相关资料,尤其是在十多年的自己孩子教育中观察和实践中获得了许多第一手资料。如胎教中母亲的情感与情绪管理、不同年龄阶段孩子心理健康的维护、家庭中各种关系的处理、当孩子出现“不当行为表现”时家长的情绪调控、如何进行有效的家校沟通等等。

2.参加培训和学习

为了更好地了解家庭教育和心理健康知识,不断参加培训和学习。每年都参加培训心理健康相关知识的培训学习,如心理危机的干预与预防、同理心、催眠、焦点治疗、积极心理学等等。家庭教育方面则参加欧阳维建“爱的学说”培训班,学习中国巅峰家庭教育、周弘的赏识教育、卢勤、魏书生等教育名家的书籍或是视频。

3. 分析研究心理健康与家庭教育的关系

通过对现实生活中出现的心理危机事件和咨询个案观察与分析,积累个体心理健康中由家庭教育引发的案例材料。分析研究家庭最容易诱发心理健康的主要原因,如沟通不良、情绪调控不当、专制型或溺爱型和放纵型教育方式、家庭关系处理不当等。

4.整合宣传教育资料

整合自己多年的教育材料,参阅别的专家的材料,选择适合不同年龄层次的家长的孩子教育的内容。同时,制作PPT,配合以图片和视频,使教育内容形象、直观和生动。

(二)实施内容与方法

1.深入行政企事业单位、社区、培训机构宣教

深入行政企事业单位、社区、培训机构宣讲心理健康知识和家庭教育理念与方法。前年暑假开始到单位进行心理健康知识的宣讲,中间插入家庭教育的内容。今年开始,到学校、培训机构、社区等以“重视家庭教育,关注孩子心理健康”的宣教活动。

2.到处宣传教育理念

“爱是一切的根源”、“健康是人生的首要财富”、“家庭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希望孩子获得幸福”、“好孩子不是乖孩子”、“教育孩子要抓住关键期”、“孩子的问题都是家长的问题”、“教育问题归根到底是关系”等等教育理念传给身边的朋友、孩子同学的家长等。

3.在咨询中传播家庭教育

开展心理咨询过程中,积极引导学生与家长进行有效沟通,学会换位思考和感恩父母、学会独立等,体谅父母在家庭教育中出现的不当的教育行为。同时要清楚地意识到自身出现的心理问题背后的深层次的家庭原因,学会掌握正确的家庭教育理念。

4.在课堂上传播家庭教育

在高校开展心理健康课程,除了让学生掌握必要的心理健康知识之外,引导学生掌握个体心理发展的八个发展阶段。有效掌握不同阶段的心理发展特点与要求,及其家庭需要做的教育:一是弥补自己原生家庭教育中不当之处,二是了解正确的家庭教育方法预防自己将来孩子教育不当行为。

(三)完善阶段

1.及时沟通交流,反馈信息

每一次宣讲过程中,跟家长互动,及时反馈信息,了解家长所需及根据听课效果进行调整。同时,宣教结束后,也会对本次的宣教活动做一调查,与家长交流,了解他们听课的收获情况。

2.发现问题,不断完善

对于出现的不良的教育情况,每次分析原因,尽量在下次宣教中避免。如在进社区宣教时,发现白天来听课的大都是爷爷奶奶辈的人或是专职的家庭主妇,年龄跨度大,家长对家庭教育内容的需求不同,接受程度也有所不同。为此每次宣教前了解听课对象,使得讲课内容有针对性。

三、活动效果

(一)宣讲培训,受到家长的欢迎和好评

每一次宣教活动结束后,听到的最多话就是:收获很大,假如早点听到这样的讲座就好了,就可以避免很多给孩子造成伤害或是阴影的事件和言行了。很多家长会咨询孩子的问题,希望以后能够继续有机会再交流。

(二)传播教育理念,得到家长认同

“爱是一切的根源”、“健康是人生的首要财富”等的教育理念被家长普遍接纳和认同。爱是心理健康的源泉,学会正确的爱就等于为自己和孩子积累幸福与财富。分数不是孩子教育的目的与目标,更不是教育的全部。理念变了,心态变了,情绪就随之改变。

(三)积极引导重视家庭教育,得到学生充分肯定

90后成为许多企业共同谈论的话题:怎么管理?“呆不住”、“讲条件”等是对90后大学生的评价。积极引导,让学生正确地认识自己,看清自己行为背后的家庭教育问题,学会管理和调控自己,进而发展自己。学生非常喜欢上我的课,认为收获大,将来用得上。

(四)家庭教育实施中,得到孩子的认可

教育从自身开始实践,与孩子沟通,与孩子平等相处,得到孩子充分认可。孩子喜欢与自己交流,是一个懂得感恩、有责任感、懂事、快乐的学生,得到老师和同学及其他家长的充分肯定。

家庭教育交流材料范文第4篇

关键词:幼儿园环境;家庭教育;学习环境

当今教育要为幼儿提供更广阔、开放的学习空间。家庭资源的开发利用可以和幼儿园、教师形成优势互补。既充实了幼儿园的教育资源,实现资源共享;又可以服务于家庭教育,将幼儿和家长一起作为服务和教育的对象,为家庭教育提供更科学的指导,为孩子创造更好的成长环境。

为了了解孩子的家庭教育环境、自理能力、家庭成员对幼儿学习的影响,幼儿园可以对幼儿主要教育者的学历以及对孩子的教养态度、对幼儿园的教育要求和服务要求等内容进行了调研。

经济条件比较好的家庭很重视家庭环境的影响,为孩子准备独立的学习空间,给孩子添置书籍、活动工具;一些文化程度较高的家长则很重视与孩子的亲子交流,会花时间和孩子一起阅读、绘画、玩乐,注重学习氛围的营造;有的家长则较为重视孩子能力的培养,给孩子上兴趣班、买各种各样的学习工具,但却没有时间花在和孩子的互动上;还有一些家长甚至很少花时间、精力在孩子身上,任其发展,更少有互动。

由此可见,家长已经意识到了家庭环境对孩子成长的影响,但是如何创设利于孩子成长和发展的学习环境,很多家长的认识还不够清晰,采取的方式、策略也缺乏科学性。

为此,幼儿园开始了借助幼儿园和家长资源,科学引导家庭教育的研究。

家长助教——将家长真正作为教育资源纳入课堂,让家长领悟到自己的行为对幼儿发展的价值与意义。比如大班半日开放活动时邀请一位担任机修工的家长,家长就带来了一些检修机器的工具,逐一地为孩子们介绍这些工具的名字、作用,还和孩子们一起敲敲打打,简单的体验让孩子们认识木工的工作,体验自己动手创造的快乐。家长走进幼儿园,用他们的经历和经验同幼儿交流,真正地参与到孩子的学习中去,让家长成为孩子学习的引导者。

亲子课堂——换位思考,让家长意识到自己对于孩子成长的重要性。在小班的半日开放活动开展《水果拼盘》的亲子活动。

因为小班孩子年龄小,活动初期,家长的困扰比较多:“孩子太小,他可以吗?”“我们是不是得教?”教师前期就和孩子们认识了各种各样的水果,然后请孩子和家长一起去寻找材料,选择材料,设计花样,共同制作。一系列的活动下来,家长们和孩子一起练习,一起学习。不仅调动了孩子的活动积极性,也充分发挥了家长的教育作用。

家长从另一个角度去思考教师、幼儿园的教育工作,用他们的方式来参加孩子的学习活动,这样的互动关系,又让家长成了孩子学习的支持者、合作者。

亲子阅读林——引导家长参与亲子阅读。精心选择一些孩子们喜欢的故事书,里面有孩子们看得懂的插图,附有一些简单的文字。孩子和爸爸媽妈坐在一起,分享阅读经验,交流阅读感受。通过这样的方式,帮助家长和孩子建立了一种互动的阅读关系。

此外,在有空闲的时候,家长可以在家给孩子朗读一两个小故事,能和孩子一起看看幼儿读物。家长可以在和孩子一起阅读的过程中发现孩子的兴趣点,引导孩子边读边思考、边读边发现,培养幼儿良好的阅读习惯,家长随机地提些小问题会是不错的方法。

另外,不要只让孩子“单调地阅读”,尝试换一种方式——表演故事、读给爸爸妈妈听……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寻找阅读的快乐。

亲子游活动——打破传统的教师带领、导游解说、亲子玩乐的方式,以孩子和家长为活动主体。教师不再是带领者,而转向策划者的角色:确定活动主题、目标、方案,而活动内容则放手让家长和孩子、家长和家长去组织。

通过家庭联盟的方式,让孩子通过和孩子的交往、和父母的交往、和其他家长的交往互动中,“学交往,学认知,学生活”。家长们通过这样的活动,意识到孩子在这种多向的互动交往活动中接受到的信息更多,兴趣也更浓厚,学习到的也更多。

在这种开放、平等、民主的氛围中,孩子们有了一个更自主、更科学的学习环境,家长们看到了孩子的成长,也关注到怎样的环境更适合孩子,怎样的方式更利于自己孩子的成长。家长由不理解到理解,最后到自觉地去实践,开始学会真正关注孩子的需要,给孩子充分发展的机会,以灵活多样的方式帮助孩子解决困难,获得知识和经验。

参考文献: 

[1]徐艳.依托社区开展家园共育的实践探索[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2]徐艳.依托社区开展园本课程理论与实践探索[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家庭教育交流材料范文第5篇

一、家园合作在幼儿教育中的重要地位

⒈正确理解“家园合作”的内涵

我国“家园合作”的教育理念是在20世纪90年代提出的,它是指幼儿园和家庭(含社区)都把自己当作促进儿童发展的主体,双方积极主动地相互了解、相互配合、相互支持,通过幼儿园与家庭的双向互动共同促进儿童的身心发展。在这个概念中笔者把它理解成两个含义:一是家园合作的特点体现为一个“共”字,它是双向互动的活动,幼儿园既要对家长做工作,帮助家长提高科学育儿水平,同时也要求家长参与幼儿园的教育和管理,成为幼儿园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资源;二是家园合作中双方都应以积极主动的态度,共同促进儿童的全面发展。

⒉家园合作的必要性

幼儿园教育和家庭教育都是幼儿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是不可替代的。若是家园之间能很好合作,对孩子的成长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一,家园合作是儿童发展的需要。由于家长与受教育者之间特有的血缘关系、亲情关系、经济关系使得这种教育具有强烈的感染性、长期性和针对性。家庭对满足儿童的需要有着重要的责任,儿童的发展从家庭教育开始,这种教育对于儿童的发展起着强大的制约作用。因此,帮助家庭和其他成员以适宜的方式满足儿童的需要意味着每个人都会从中受益,帮助家庭中的个体成为良好的父母和家庭成员,这将会有益于儿童发展。目前存在这样的说法“5+2=0”,意思是五天的学校教育再加上两天的家庭教育,结果却因为家园没能及时的沟通,造成儿童的发展缓慢甚至滞后;

第二,家园合作是时展、幼儿教育改革的需要。幼儿教师并不是看管孩子的高级保姆,我们有权利让家长、全社会参与到我们的教育行列中,更多的了解幼儿园工作,共同策划幼儿园活动,促进儿童的发展。

二、搭建沟通的桥梁,家园共育

在《纲要组织与实施》中也指出“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笔者认为教师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⒈教师要有积极的态度和强烈的责任意识。首先,教师是家园合作的发起者、组织者和参与者,只有教师具备积极的态度,才能使与家长的沟通畅通。其次,教师要做一个有心人,了解每个家庭的实际情况,加强自己的责任意识,明确自己不光是孩子的老师、朋友,同样是家长的朋友。

⒉以一颗真诚的心赢得家长的信任,调动家长参与的积极性。教师应以自己的实际情况向家长表明自己对孩子的关爱、对工作的尽心尽责,对家长的尊重之情。有些教师在与家长沟通时以一种高姿态的口吻与家长交流,结果家长不愿意与教师交心,试想在这样的心理状态下家园合作关系怎能很好建立?同时教师还要充分肯定家长的教育成效,激发家长参与幼儿园教育的兴趣。当家长感受到教师对孩子的关心和对工作的责任感时,自然就会信任老师,并愿意与之沟通和合作。我们可以利用下面的步骤发展家长参与家园合作:

⒈了解学生的家长、家庭和教养方式。达到这种目的的一种好的方法就是家访,通过交流可以更直接的获得信息。向家长询问他们对于孩子有着什么样的目标,在你进行计划时,要采纳这些目标,鼓励家长对孩子有着非常理性的期望。

⒉要与家长建立联系,你就要更多地和家长进行交流。

⒊学会如何与家长取得最佳的交流,这种交流就要建立在了解他们的文化偏好的基础上,也要把阻碍交流的文化因素考虑在内。

⒋对家长所承担的孩子启蒙老师的角色进行支持。支持可以包括信息、材料以及养育方面的问题提供帮助等。

⒌对于父亲角色进行支持。对于父亲进行的支持和鼓励,也就是对于整个家庭的支持。

⒍以家长的需要为基础,找出那些他们所能够利用的帮助家庭和个人问题的各种资源。

三、创设多渠道的活动形式,促进幼儿发展

目前幼儿家庭教育存在着重知识技能、忽视品德个性、行为习惯的培养,溺爱娇纵,过度保护,包办代替等现象。家长的积极配合有助于儿童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性格。当家长在教育孩子有困惑时,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对家长进行帮助:

⒈提供支持。通过家长园地、班级网页对家庭提供特殊的建议,例如如何帮助孩子独立、培养自信心等。

⒉避免批评。教师应慎重不要对于家长的教育进行批评,他们有时并没有更多的时间花费在孩子身上,或者不知道怎么教育孩子,不管他们的教养方式如何,家长需要的都是帮助,而不是批评。

⒊安排教育经验。为家长提供他们在家庭中可能不会获得的经验,例如户外活动时间、如何促进孩子与别人的交流等。

⒋增进与家长之间的联系。家长很愿意获得孩子在园内的情况,有时也很需要老师的帮助。如孩子在一段时间内晚上睡觉特别晚,家长没有办法,也只好陪同,这时家长迫切需要教师的教育,经过交流后获得信息,教师及时对儿童进行教育,问题得到了解决。

教师在与家长积极、良性的沟通、交流,才更与助于家园之间的合作,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

⒈接送沟通。这种方法更直接,更有针对性,但教师在说话方式上要注意语言艺术,多表扬孩子,不要把谈话变成对孩子的告状。但是也不要报喜不抱忧,有幼儿园把教师对孩子、家长的态度作为考核的内容,有些教师怕“得罪”家长,不能真诚的沟通,笔者认为家长了解了教师对自己的孩子的细心照顾和耐心教导后,他们不会盲目的告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