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员工奖惩制度方案

员工奖惩制度方案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员工奖惩制度方案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员工奖惩制度方案

员工奖惩制度方案范文第1篇

一、行文方面

制作格式模板下发至各项目、各部门,并在20xx年的工作中对各项目、各部门的行文情况进行监督,包括字体、排版、标题、页眉、页脚等内容,符合公司行文统一标准。 具体实施时间:

1.20xx年2月15日之前把格式模板制作出发给各项目、各部门。

2.从20xx年3月起对各项目、各部门的行文进行监督。

二、办公方面

按照办公环境管理制度,执行每周巡查,对不合格的地方进行拍照,落实责任人和限期整改时间,形成巡查记录表格,结合奖惩制度严格落实,以改善目前存在的办公环境整理不规范,脏、差、乱的现状。 具体实施时间: 20xx年2月开始发文对办公环境标准进行规范,执行每周巡查。

三、会议方面

重新制作会议纪要表格,明确工作任务、责任人和完成时间,作为工作任务完成情况监督的依据,提高会议召开的有效性,落实会议制度的原则性和目的性。 具体实施时间: 20xx年2月开始对会议纪要模板进行规范,落实会议任务处罚制度。

四、车辆方面 规范车辆管理。 具体实施时间:

1.20xx年2月车辆派遣权力收回,用车部门提前填写用车审批单报行政人事部,由行政人事部根据车辆派单情况进行合理调度。

2.20xx年3月规范车辆维修保养,当车辆需要维修或保养,驾驶员需提前报行政人事部,填写车辆维修保养审批单,写清维修保养内容和金额大小,由行政人事部对车辆情况进行检查核实填写审批意见,再由行政人事部交由上级领导逐级审批,同意后再由驾驶员到制定维修点去进行维修;

3.20xx年2月实施驾驶员奖惩制度,提高驾驶员主观能动意识,在意识形态中形成爱车、护车的理念,有利于维修保养费用的降低。

五、物资管理方面

对办公类固定资产进行编号,形成固定资产台账记录;其次在工作中对物资转移、调用、报废等情况要及时记录,及时掌握物资去向。同时,每月对固定资产进行盘点,制作盘点清单,核对台账信息,保证物资台账的准确性。 具体实施时间:

1.20xx年3月对办公类固定资产进行梳理,制作标签,重新张贴,建立台账。

2.20xx年3月制作转移、调用、报废等规范记录表格,之后沿用。

六、奖惩方面 实行即时奖惩制度,包括表扬、嘉奖、处罚、记过等形式,下发即时奖惩通知书,以及及时表扬先进,警示不当行为,同时对于新增工作完成情况或新增工作任务是否即时有效去整改落实进行即时奖罚,有利于督促工作任务的完成和不合格事项的及时整改。 具体实施时间:

1.20xx年2月即时奖罚制度执行通知进行宣传。

2.20xx年3月开始执行。

七、考勤方面 落实考勤管理制度,执行考勤审批程序,相应的考勤事情应有相应的表格支撑。同时,行政人事部建立员工考勤信息明细台账,对员工考勤信息进行记录,便于及时的查询和整体上的宏观把控。再者,明文规定公司员工和项目员工月度应休天数,这样才能把考勤事宜做到有据可查、有制可依。 具体实施时间: 1.20xx年3月向各部门重申考勤管理制度,建立考勤明细台账模板。

2.20xx年4月初开始执行新模板,执行考勤表单核查程序。

八、评优方面

行政人事部建立完整的评优体系,贯穿于全年度执行,率先拟写评优体系文件,在20xx年度试运行检验效果,此体系的建立目的在于营造一个良好的争优创优的工作局面,提高员工在工作中的积极性,让好的一面在公司得到提倡和发扬,传递正能量。 具体实施时间:

1.20xx年3月拟定评优方案并报上级领导审批。

2.20xx年7月初执行半年度评优。

3.20xx年10月执行季度评优。

4.20xx年1月执行年度评优。

九、员工活动方面

行政人事部根据国家节日或公司阶段性的情况适时安排员工活动,全年度不少于三次,其目的在于营造良好的企业文化氛围,丰富员工的业余生活,配合评优体系予以实施,让评优体系能得以更好的运行。 具体实施时间:

1.20xx年6月拟定夏季活动方案,报经上级领导审批。

2.20xx年7月执行。

员工奖惩制度方案范文第2篇

关键词:人力资源;管理;分析研究

所谓的人力资源管理就是指运用现代科学的方法对人力进行的合理培训、组织和调配,使人力这一资源能得到最大价值的发挥。人力资源管理的内容包括很多,例如:招聘人员,对人员进行分配工作,调节人员与企业之间的矛盾等等。这样在人力资源管理的过程中就会遇到很多突发和变动事件,例如:招聘到的人员没有满足企业的要求,给人员分配的工作不能使他们的最大效用得到发挥,再就是人员和企业之间存在分歧,上下级沟通不畅等等问题。我们就要做到寻求一个最好的解决方案来调节这些问题,保障人力资源管理的顺利完善的进行就是保证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1 我国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

1.1 就目前我国人力资源管理这方面的内容还比较浅显,只是滞留在人事管理上面,日常的工作内容也是与人事相关的一些简单事宜如:招聘员工、组织培训、日常绩效考核等。对员工的管理也没有做到真正意义上的管理,只是采用了命令式的控制和要求。

1.2 目前我国的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管理人员不具备专业职业水平,在用人方面不会灵活运用,导致很多优秀人才的流失,还有很多优秀人员不能发挥其最大的效用价值。整个管理体制不完善,没有一个标准化的考核制度,导致对人员的绩效成绩考核没有一个明确的标准。

1.3 现存的人力资源管理体制上的奖惩制度不完善,不具备一套完整的奖惩制度使得员工们没有奋力前进的目标。对于很多企业在奖惩制度上做出的惩罚重于奖励的机制导致很多员工消极怠工的负面影响。

2 目前我国人力资源管理着重研究的三个领域

2.1 战略人力资源管理

在战略人力资源管理中主要按三种标准来对其进行划分。即在企业中所发挥的时效性、作用性和企业变革程度及管理方式。对人力资源管理在企业所发挥的具体内容进行的划分能够更加明细的了解到人力资源管理在企业中所发挥的不同作用和实现的效果。也能对人力资源部门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起到一目明了的作用,可以针对性的进行解决。

2.2 国际人力资源管理

经济全球化带动的管理国际化使得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由国内走向了国外。与国际接轨这一新的形势对于我国的人力资源管理既有好处又有坏处。在面对来自各个国家的竞争,我国的人力资源这一部门是否能够立于不败之地?但是面向国际也可以使我们学习到来自不同国家的先进的人力资源管理理念,促使我们不断学习吸收,提升自身的管理水平。

2.3 人力资源管理的效益评估

人力资源管理如果做得好能够给企业带来效益,提升企业的竞争力。但是如何判定人力资源管理是否做得好该有一个什么标准来进行判定呢?人力资源管理是一个主观性较强的部门,这样要想对其有一个十分标准的判定条件很难,但是我们可以通过几项指标来对其进行评估和判定。例如:人力资源的会计和审计、成本的控制、竞争的基准、关键指标、效用指数、管理目标和利润中心等等。

3 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部门所要面对的几种风险

3.1 招聘风险

企业在面对招聘问题时一般会遇到两个方面的问题。首先就是招聘的人员不具备企业内部所设岗位的职业技能,这样就使得企业招到的人员不能给企业带来相应的报酬,使企业不得不对该岗位作出相应的调整措施。其次就是招聘到的人员的能力远大于预期招聘的人员,这样就造成了对招聘到的优秀的人员的人力资源的浪费也很容易使员工对企业产生不满情绪而对工作产生负面影响。

3.2 流失风险

人力资源部门负责对新员工进行招聘,同时也会担心这些新老员工的人才流失。招聘到的新员工往往对自己即将上任的工作岗位很陌生,这需要企业花费相当大的时间和成本对其进行相应的职业技能的培训,一旦新员工在培训结束后离开企业,那将会给企业造成人力财力的损失。同样老员工一般是业务比较纯熟,他们的离开也对企业产生相当大的影响。

3.3 调配风险

如果资源能够得到合理的配置,那资源就能产生其最大的效益。同样的如果将每个员工调配到适合他们的相应岗位中去,那么他们所产生的价值将会给企业带来利益的最大化。但是人力资源管理这一部门是一个主观性相当强的部门,绝大部分的主动权都掌握在人力资源管理者手中人员的调配也都取决于他的喜好。如果他因受到外界的一些影响而做不到“知人善任”,仅仅凭自己的喜恶来随意调配人员就会导致企业组织结构协调的失衡,企业的人才资源未能充分合理的运用,造成人力资源的浪费,这对企业来讲也是一个致命的损失。

4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风险产生的原因

4.1 招聘制度的不完善

一套完善的招聘制度首先是要建立在对企业人力需求完全了解的基础之上的,而不是一味的只要求应聘人员的专业知识的多少。只有完全了解的企业的人员需求才能根据需求来进行招聘,这样也避免了对人员资源的浪费,时招聘到的人员满足企业的需求。

4.2 奖惩制度的不完善

奖惩制度的建立其主要的目的就是激励人员更加积极的工作,为企业带来最大的效益。但是目前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奖惩制度往往是惩罚重于奖励,奖惩制度的严重失衡不仅没有提高人员工作的积极性反而起到了一个反作用的效果,这样容易造成人员不满情绪高涨导致人才的流失。

4.3 人的心理的复杂性

人的心理是种主观的东西,没有一个统一的运行机制,这就决定了在人力资源管理中一定会遇上一些不可规避的问题和风险。

5 企业风险规避的措施

5.1 提高人力资源风险管理意识

人力资源管理是以“人”为主,这也决定了在人力资源管理中一定会遇到不可避免的风险,我们既然不能选择逃避风险那就要提高风险意识,建立一套完善的风险管理机制,做好风险的预测、识别和防范,降低风险发生的概率,尽量减少风险给企业带来的损害。

5.2 建立合理的人力招聘制度

人员的招聘是人力资源管理中很重要的一项工作。选择一个适合企业需求的人员会给企业带来收益,相反,选择不适合企业的人员即使他的职业水平非常高超也不能给企业带来最大的收益。完善人力招聘制度对于人力资源管理来说至关重要。

5.3 建立科学的人力资源奖惩制度

奖惩制度不论对哪个企业都至关重要。它是激励人员努力工作的标尺,但是如果奖惩制度不协调的话不仅不能起到它应具有的作用反而会给工作人员带来负面影响。所以建立一套合理的奖惩机制能够激励人员工作的积极性,同时还能将员工长期的留在企业使企业避免了因为人才的流失所带来的损失。

6 结束语

随着社会的发展,企业要想在竞争大流中继续存活就必须要与时俱进,人力资源管理的优劣是决定企业能否在竞争中取得胜利的关键。对于人力资源管理体制的变革和完善我们需要使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针对人力资源管理中所涉及的内容和面临的风险作出相应的改善措施来改进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让人力资源管理在企业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给企业带来最大的效益。

参考文献

员工奖惩制度方案范文第3篇

[关键词]积极性 目标激励 民主 奖惩机制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3)02-0168-01

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1]教师是实施教学活动的主体,是实现教育目标的关键因素,充分调动教师教学的积极性,对实现全民优质教育、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具有重要的意义。笔者结合自己教学管理的经验,给出以下几点调动教师教学积极性的建议。

一、充分发挥目标的激励作用

通过目标的激励作用来调动广大员工的工作积极性的目标管理已经被很多行业所采用,这是激励员工工作积极性的有效策略,[2]我们应该把目标管理也应用到教育管理中,为教师制定合理明确的目标,使之成为教师努力的方向,从而有效调动教师的教学积极性。学校在设定目标时,应该充分考虑教师自身的特点和需求,并将其与学校的长远发展目标联系起来,使教师在实现自身当前目标的同时,也使学校的长远发展目标向前推进,增强教师的主人翁意识,同时有助于其制定下一个为之努力的目标,激励教师一直具有较高的工作积极性,不断提升自身能力,形成一个良性发展。在制定目标时,目标的高度切忌过高或过低。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教师的自身能力也很难获得提升。因此,学校在设定目标时要根据教师的特点进行个性化设置,不能一概而论,使目标真正地起到激励作用,使教师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会遇到挑战,但这些挑战并不会成为实现目标道路上不可跨越的障碍,它们会激发教师始终具有饱满的工作热情,激励教师为实现目标而不断完善自我,提升自身能力,获得自我满足感,在当前目标实现后,为自己设定更高的目标,始终保持较高的教学积极性。

二、鼓励教师参与学校重大决策

在学校管理中应当充分发扬民主,鼓励教师参与到学校管理中,学校的重大决策,领导要鼓励教师积极参与进来,通过民主表决的方式来决定最终的决策。通过这样的形式,教师在对学校重大决策的制定的过程中发挥了作用,也能够获得一定的成就感,进而会激发自己的工作积极性。例如,当学校想要推行一种新的教学改革时,应广泛征集广大教师的意见,使教师真正参与到整个方案的制定过程中,这样有助于学校管理者根据教师现行教学方式中存在的问题明确改革方向,这样产生的教学改革方案是充分尊重教师意见的,在其实际推行的过程中,教师会始终保持较高的工作积极性,利于教学改革达到预期成效,促进学校自身的发展,实现了学校和教师的双赢发展。

三、建立公正合理的奖惩机制

建立公正合理的奖惩机制是一种有效调动教师工作积极性的制度保障。奖励是一种正面的激励,使优秀的教师工作更加积极,发挥模范带头作用,营造人人争当优秀、你追我赶的良好氛围;而惩罚也是一种有效的激励手段,这种手段可以激发表现比较差的教师的斗志,使其端正工作态度,改进工作方法。公正合理的奖惩机制的建立离不开教师的积极参与,通过教师的参与,可以制定出更合理的奖惩制度,从而对最终的奖惩结果满意。在实施奖惩制度的过程中,一定要依据实事求是的原则,做到奖惩得当,才能发挥奖惩机制的激励作用,而奖惩不当,则会伤害大多数人的工作积极性,引起教师工作上的消极。只有奖惩及时才能对教师的工作进行反馈,实现激励作用;同时,奖惩的分量要适中,切忌过轻或过重,否者很可能会伤害部分人的工作积极性,适得其反。

以上是本人对如何调动教师教学积极性的几点建议,在实际工作中,各个学校应当结合自身实际,选择适合自己学校教师的激励方式,努力使教师始终保持积极工作的状态,这是学校实现良好发展、教师实现职业理想的有力保障。

【参考文献】

员工奖惩制度方案范文第4篇

关键词:民营企业;企业管理模式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民营经济发展迅猛,几乎涵盖了各行各业。我国民营企业成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同时,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以及管理模式理论的发展,我国企业管理模式正在发生深刻的变革。企业现在不仅要关心短期的经济利益,更要适时地改变企业的管理模式,从长远考虑来推动企业发展和变革,努力做到企业常青。

一、民营企业管理模式的概念

在词典中,模式理论是在重复性问题的出现上确立的。具体定义是:企业为了实现生产经营目标,进而从企业管理活动中抽象出来的不同内容的管理方式方法的标准、图式和样板的总称,用于指导人们从事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原则,这种定义是静态的。

一般做法是:先找出环境中不断重复出现的问题,而后再给出此问题的解决方案,最后指出典型的问题和相对应的解决方案的核心内容,从而形成模式。通过这种形式,就能多次使用己有的解决方案,不需做过多的重复性工作。

二、我国民营企业管理中的缺陷主要表现

1.民营企业产权结构较单一。我国民营企业大多数都经历了“能人经济”的阶段,企业老板经常是凭自己的精明能干及对机遇的高度把握,使企业得以发展,因此企业主完全掌控了企业的产权。在创业最初阶段,这些人的才能得到了充分的发挥,为企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这种产权单一的所有制形式从中也显示出了它的独特优势。但是,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和阶段之后,这样却不利于企业形成一种开放性的系统,企业对社会资源的吸收受到了制约,而难以借助外力来推动企业的进步。另一方面,这样也会导致企业决策的不科学、随意性增强,从而又会带来了家族化的管理、员工缺乏了归属感和责任感,使企业加快了倒闭的命运。

2.企业的制衡机制缺乏,在治理结构上很不完善。我国的民营企业管理大多数采用了家族化的管理方式,家族制是指所有者和经营者两者合一的企业制度形式,这种制度使得企业利益与家族利益相互掺杂,家族的事务处理中掺杂着企业利益的分配,使得企业效率低下;而企业事务处理中又会掺杂着家族成员之间的问题,从而导致家庭不和睦,成员之间的关系受损,最终导致了企业中家族权威的出现。企业的生存与发展仅仅维系在某个人甚至某几个人的身上,就会有不民主、非科学的决策方式产生。企业规模的扩大,企业事务的增加,企业家要面对的问题也会更加复杂,对决策质量的要求也会进一步提高,这样不科学的决策方式就会使得企业经营的风险加强。

3.薪酬制度上的不完善,奖惩制度上的欠缺。目前我国民营企业人力资源对企业发展的贡献率相对较低,多数原因在于薪酬制度上的不完善和奖惩制度设计上的不合理。最先表现在民营企业的薪金偏低,企业主对固定资产的投资很看好,在“人才”上投入的精力较少。他们认为硬件投资可靠性强,人的投资却并不稳定,风险很大,人才一旦离开企业,会给企业造成投资上的浪费。其次还表现为奖惩制度上的不均,随意性较大,这样对那些遵守公司的规章制度、工作勤奋员工的积极性是一个很大的打击。大多时候,员工看重的并不是高薪水或是奖励,他们希望的是企业能够给他们一个公平合理的竞争平台,他们可以这样的环境中,通过自己的不断努力进而实现自身的价值。

三、民营企业管理模式调整的建议

1.建立现代企业管理模式,加强民营企业人力管理

民营企业要真正建立起新的现代企业管理模式,首先必须进行所有制改造。民营企业的发展趋势就是控股化和集约化,充分发挥家长式管理模式的灵活高效的优势,还可借鉴先进的管理经验,结合自身的情况,逐渐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中国民营企业的制度转换、管理模式的更替依赖于民营企业家素质和人格的提升和完善。

另外在人才机制上,要转变人才观念,彻底打破私有观念,以企业文化来培养人才,重新树立一种具有稳定性、吸附性和包容性的企业文化,建立企业人才的发展战略机制,吸引、留住和有效使用人才,让人才充分发挥作用。

2.创新民营企业管理体制

企业要制定公正合理的绩效考评制度,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重视人才培养,建立科学的人才培养机制;建立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健全民营企业的社会保障制度,如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医疗保险制度。

3.大力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个体、私营经济在中国社会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我们要加强对个体、私营经济的正面宣传,放心、放手并积极鼓励和扶持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对他们要从政治上关心、思想上引导、政策上扶持;对有突出贡献的企业家要及时给予表彰,以扩大社会影响。要积极转变机关工作作风,加强效能建设,进一步规范政府行为,建立高效、廉洁的行政体系,为民营企业提供方便、快捷、优质的服务。同时,要以“诚信为本”,重建严明的社会诚信体系。对人才要诚恳相待、信守承诺;要“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在企业内部营造诚实守信的人文环境是企业的管理发展战略。

参考文献:

[1]夏显波.中小型民营企业管理模式的构建与完善[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6.

[2]张景东.我国家族企业的制度创新研究[D];暨南大学,2006.

员工奖惩制度方案范文第5篇

关键词 全面预算管理 执行 考核 问题

近年来预算管理在国内外的企业中应用广泛,著名会计学家Zimmerman认为预算具有决策和控制两种基本功能。全面预算管理是利用预算对企业内部各部门、各单位的各种财务及非财务资源进行分配、考核、控制,以便有效地组织和协调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完成既定的经营目标。是企业全过程,全方位及全员参与的预算管理。

一、全面预算的作用

全面预算管理是指企业在战略目标的指引下,对其未来的经营活动及相应的财务结果进行全面、详细预测和筹划,并且通过对执行过程的监督与控制,把实际的完成情况与预算目标不断进行对比分析,进而指导企业各项经营活动的改善和调整,运用激励机制对预算的执行结果进行考评,用以帮助管理者有效地管理企业与最大限度地实现战略目标。

二、企业集团如何进行全面预算管理

企业集团管理的核心问题是将下属各二级经营单位及其内部各个层级和各位员工联合起来,围绕着企业集团的总体目标而运行,即所谓整合。而实施全面预算管理则是实现集团整合的有效途径。全面预算管理不同于单纯的预算编制,它是将企业的决策目标及其资源配置以预算的方式加以量化,并使之得以实现的企业内部管理活动或过程的总称。全面预算管理体现了“权力共享前提下的分权”的哲学思想,通过“分散权责,集中监督”促进企业资源有效配置、实现企业目标、提高生产效率。

全面预算管理模式是一套由预算的编制、执行、内审、评估与激励组成的可运行、可操作的管理控制系统。

三、全面预算管理的组织设置

由于全面预算管理模式是对企业的决策目标及资源配置加以量化,并使企业的整个经营活动进行协调运转的控制系统,因而必须设立一个权威性和独立性较强的预算管理委员会作为预算管理的最高权威机构。其主要部门及其职能设置如下:首先,预算管理委员会的主任一般由集团总经理担任,负责预算管理的重要事项,以保证预算管理的权威性。其次,预算管理委员会下设置办公室,由集团财务部负责人当主任,以财务部为主导,负责预算管理的日常工作;第三,预算管理委员会分别吸收营销、生产、采购、技术、信息、质检、内审、人事部门的最高负责人担任委员。在预算委员会之下,设立价格委员会、业绩考评委员会和内部审计委员会负责制定供销价格和转移价格的政策;最后,业绩考核委员会负责业绩考核。制定和实施奖惩制度;内部审计委员会除负责预算执行结果的审计外,还应在预算执行过程中对各子公司、二级单位进行审计。

四、预算的编制

全面预算体系包括资本预算、经营预算和财务预算三大部分,这三部分相辅相成,缺一不可。不少企业注意资本预算和财务预算,却不注重经营预算,造成经营利润指标的生成游离于系统之外而特别易于操纵,使得经营利润指标在执行过程中缺少一个规范、系统和连续的会计系统来反馈利润指标的执行情况。

全面预算管理中,预算的编制应采取上下结合、横向协调的程序,体现出分权与集权的统一。其顺序如下:首先由集团总部提出预算思想与目标;其次,下发预算目标并由各子公司、二级单位结合自身情况编制预算草案;再次,由预算管理委员会进行初步协调和汇总;第四,预算管理委员会召集各子公司,二级单位负责人等进行协调各级预算,并形成最终预算审批通过。这一阶段如果一次协调不够,还可以将协调后形成的预算方案下发到各子公司和二级单位进行再平衡,并上报再协调,直到各方的目标达到一致为止;最后,对通过的预算方案以内部法案的形式下达到子公司、二级单位执行。

五、预算的执行与监督

预算经预算管理委员会审批后,下达到各子公司、二级单位执行。在预算执行过程中,作为各责任中心的子公司、二级单位必须向预算管理委员会办公室报送预算执行计划进度,这是预算管理委员会对预算进行过程监控的依据,也是预算管理委员会考虑是否调整年度预算的重要参考。预算委员会可以利用电子计算机网络系统对各二级单位的经济业务处理进行跟踪。一方面可以使总经理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实时控制,另一方面也进一步卡住了会计信息失真的源头,减少虚假会计信息,有利于内审部门对预算执行的监督。

六、预算执行结果的评估与考核

预算管理委员会的业绩考核委员会对预算执行情况按季度和年度进行评估,对当期实际发生数与预算数之间存在的差异,不论是有利的还是不利的,都要认真分析其成因,写明拟采取的改进措施。预算评估的重点是形成差异的原因及应采取的措施。通过分析出现差异的原因,找到管理中的强项和弱项,总结经验与教训,加强管理。“考核与奖惩是预算管理的生命线”,只有通过科学合理的考核、赏罚分明的奖惩,才能确保预算管理落到实处。业绩考核委员会在预算执行结果评估的基础上,对预算完成情况、预算编制的准确性与及时性进行考核,肯定成绩,找出问题,制定和实施科学合理的奖惩制度。

七、信息反馈与预算调整

信息反馈是全面预算管理实现企业整合的关键所在。由于总经理事务繁忙,反馈给总经理的信息要在遵循重要性原则的基础上予以简化。预算的调整要严格其权限与流程,一般不做调整,确实要进行调整时,应提出申请,依照相应的规程审批。这样总经理所要做的主要事情只有三件:确定预算水平、阅读反馈报告、必要时调整预算。在全面预算管理中应用“例外管理原则”,使总经理将主要精力用在考虑集团的整体发展上,以大大提高工作效率。

八、预算管理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