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生产物流的特点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内容摘要:钢铁企业的生产属于大量连续的流水线生产方式,其内部的生产物流管理具有很强的行业特点。本文分析了钢铁企业生产物流的基本特征,阐述了合理组织钢铁企业生产物流的要求,并针对目前我国钢铁企业生产物流存在的问题,提出钢铁企业生产物流合理化对策。
关键词:钢铁企业 生产物流 合理化
随着经济发展的全球化,通过节约物资消耗和提高劳动生产率来降低生产成本的做法已转向非生产领域,特别是物流领域。物流被公认为企业的“第三利润源”。我国国民经济的迅猛发展,迅速加大了对钢铁产品的需求,钢铁产能的提高为钢铁物流提供了巨大的发展空间,同时也对钢铁物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加快现代钢铁物流的进程,逐步使钢铁企业物流趋于合理化,降低物流成本,以适应日趋激烈的国际市场的竞争,这是值得钢铁物流企业思索和研究的重大课题。
钢铁企业生产物流的特点
生产物流是指在生产过程中,原材料、在制品、半成品、产成品等在企业内部的实体流动。现代钢铁生产物流是指包括原材料、在制品、成品的企业内部衔接,在制品的存储与库存管理,以及生产安排及节奏的调整等活动。钢铁企业生产物流特点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生产物流流程繁杂。钢铁企业产品制造需要经过多分厂联合制造才能交货。因此其生产过程是多段生产、多段运输、多段存储,物流管理是分段式(分割式)的;而且从原料投入到最终产品产出,整个物流中多数工序同时兼有物理和化学变化,是高温、高能耗工艺过程,生产物流管理的复杂性很高。
生产过程中信息量大。钢铁企业的生产过程是将矿石经过复杂工艺加工成钢材的过程,生产过程环节多、流程长,且伴随着原料、燃料、辅料的信息变化,及生产过程中各物流节点之间保持物流作业衔接的大量信息。因此生产过程中信息复杂。
钢铁生产所使用的都是大型生产和运输设备,且主要工艺路线和设备比较稳定,整个工艺流程有很强的连续性或分段连续性,上下环节关联性强,后道工序受前道工序的约束。各主要厂之间的生产-物流的密切联系,各种原料、半成品和成品的库存量以及运输设备的停留时间等都对生产物流产生影响。
在制品的温度和生产时间在过程中的地位比较重要。如实施连铸坯热送热装工艺的目的是提高连铸坯入加热炉的温度,其考核指标为连铸坯入炉温度和热送热装率。另外,在制品的生产时间既不能太长也不能太短,应该实现生产过程的连续性、平行性、节奏性和比例性。
合理组织生产物流的基本要求
物流过程的连续性。物料在生产过程中的各个阶段各道工序的流转要紧密衔接,连续不断的始终处于运动状态,能够顺畅、最快、最省地通过各个工序,直至成品。期间不出现物流堵塞现象而影响到整个生产的进行。
物流过程的单向性。即物料在生产过程中的流转要向一个方向流动,要避免迂回流动往返运输。单一方向的物流运输路线短,可减少运输工作量,节省运输费用。
物流过程的比例性。构成产品的零部件在生产中对各种物料的需求量是不同的,因而各种物料在数量上要有一定比例,这就形成了物流过程的比例性。它是生产顺利进行的重要条件,如果比例型遭到破坏,则生产过程必将出现瓶颈,瓶颈将制约整个生产系统的产出,破坏了物流过程的连续性。
物流过程的均衡性。均衡性是指产品从投料开始到完工能按计划均衡地进行,能够在相等的时间间隔内完成大体相等的工作量。即在生产过程的各个阶段,能够按照计划有节奏地运行,保证按计划均衡完成生产任务。
物流过程的适应性。这要求生产过程应具有灵活多变的能力,使企业内部的生产能力同外部环境的变化有机结合起来,并根据市场变化,具备从一种产品迅速转移为另一种产品的生产能力,以满足生产过程品种变化的需要。
钢铁企业物流运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生产物流系统各要素分散且难以实现系统优化
我国钢铁企业生产物流系统内部各要素没有实现集成,缺乏整体优化。绝大部分企业物流组织还处于物流功能整合的初级阶段。钢铁企业生产物流系统要素分散在企业各个不同的部门和一系列零散的活动之中,企业内部参与物流活动的部门包括采购部门、生产管理部门等,各自负责一部分物流职能;企业内没有物流管理专门机构,物流业务人员分属于不同的职能部门,物流合理化的计划、方案以及企业物流体制改善的任务都由生产、销售等部门的管理人员兼管。物流系统各要素间普遍存在着效益背反的现象,各物流要素分属于不同的部门, 如果各部门仅从各自利益出发进行优化决策,虽能实现局部目标最优,但对整个生产物流系统而言,很难实现系统整理效益的最大化,甚至会降低系统的效益很难进行要素整合,实现系统效益的最优。
(二)物流资源分散管理且物流节点间衔接不顺畅
由于钢铁企业仓储、运输对象的特殊性,在长期的生产运作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铁路、公路、港口、仓库、起重设备等物流资源,但由于这些资源分散在不同的管理部门,难以形成合力。钢铁企业生产的物流网络节点多、流向复杂,整个钢铁生产过程可能要几个生产厂共同协调完成,由于钢铁生产的连续性、特殊性,因此物料流转过程之间的衔接较重要,这就要求物流节点之间的信息顺畅。目前虽已有管理信息系统投入使用,而大多数钢铁企业生产物流节点之间还没有建立信息共享机制,无法实现充分即时的信息交流和分享。
在不断改建、扩建中无法完全遵循物流合理化的原则,导致设施布局上形成一定的缺陷,物流流量大,运输方式复杂,运输不合理现象较为严重。
生产物流管理涉及的部门、环节较多且各自为政,致使各部门连接处常常存在重复操作和多余环节,物流运作效率低,物流成本无法正确把握和控制。
(三)生产物流管理专业人才短缺
物流人才是钢铁行业物流发展的关键,也是物流企业成长的保障。但我国钢铁企业和钢材流通领域的物流管理人才培养,都还相当滞后。尤其是钢铁企业生产物流管理人才更加匮乏,有些钢铁企业在生产部门中成立物流管理科,其成员仍由原生产部门的人员兼任,而钢铁企业生产特点决定了其生产过程具有很好的连续性,而物流管理工作却是由生产物流某一节点的生产管理人员担任,显然其很难胜任这项工作,其最终的管理效果也就可想而知了。而专门针对钢铁行业物流人才的培养几乎凤毛麟角。另外由于国企内部机制不灵活,导致钢铁企业薪酬结构与外资、民营企业相比普遍缺乏竞争力,企业人才管理措施不多。
(四)管理信息系统不健全且信息系统功能不完善
目前公司已有一些管理信息系统投入使用,如销售管理、炉料管理、公司生产管理系统、一些工厂的生产管理信息系统等,这些系统在相应的生产经营管理中起到了一定作用。但也存在着问题,他们是零散的、局部的信息管理系统。厂际间的通讯没有运行,现行的操作仍停留在半自动化的操作阶段。没有形成整个公司信息流、物流、资金流同步的完整的生产经营信息系统。
(五)技术装备落后且作业效率低
钢铁物流装备较落后, 仓储设施70%是普通平房仓库, 旧有仓储设施,功能单一,设备陈旧,现代化立体自动化仓库设施较少, 仓储空间利用率不足。 物料出、入库机械化程度低, 人工搬运车及普通起重设备占到70%以上, 很多仍采取手工装卸,作业效率较低,作业质量不高,难以适应现代物流产业运营的需要。另外很多企业运输、仓储手段单一, 车辆可承载的货物种类有限,同时信息系统落后, 企业内部运输规划不合理,交叉运输、迂回运输的现象普遍,同时货运车空载率较高,单位运输成本偏高, 难以形成规模经济。
发展合理化物流的相应对策
(一)实现企业内物流一体化管理
一体化生产物流的基本含义是指不同职能部门之间或不同生产环节之间通过物流上的合作,建立起“外与市场接轨,内部高度集中”的物流管理模式,达到提高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的效果。一体化生产物流包括:纵向一体化生产物流和水平一体化生产物流。物流一体化是针对传统的物流分割式管理提出来的。
然而,物流各环节之间的效益背反,使得各部分优化的叠加有可能导致系统的劣化。为此,应将企业物流所有环节联系起来,将贯穿整个过程的物流看作一个整体;站在企业全局的角度而非部门的角度上,运用系统化的方法,寻找物流的合理化状态。这样做的结果消除了物料在各部门之间流动的障碍,加快了产品流动的速度,缩短了交货周期,减少了库存量,使得企业的整体物流成本降到最低;同时,从战略高度促成了物流部门与生产部门、销售部门的协调,提高了企业的整体服务水平,增强了企业的竞争能力和盈利能力。
(二)运用MRP和JIT等先进的生产管理方式优化企业生产物流
MRP是通过产品结构文件(BOM)、产品出产计划(MPS)和库存状态文件输入到MRP系统中,MRP系统运行后,输出企业的主计划即车间生产计划和物料采购计划及辅助计划。MRP是以保证原料供应、市场需求的确定性、信息的灵敏性和企业资源的无限性为假设前提,以消除超量库存为目的。JIT采用拉引式生产物流控制原理,在生产中由下一个工序决定上一个工序供应物料的品种、数量、到达时间和地点,以改变传统的生产计划(下一个工序被动的接受物料,由于物料的提前或延迟到达,造成库存的增加或生产中断)产生的损失,达到降低库存、消除废品、实现最大节约的目的。精益生产(LP)要求消灭残次品,实现零库存,是同原来的大批量生产相对的一种以尽善尽美为目标的生产方式。敏捷制造(AM)则是一种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能够对多变的市场需求做出快速反应的生产方式。这些先进的生产管理方式以系统的观点,从企业的全局出发,以提高物流服务水平为目标,对企业物流的各个环节进行优化。
(三)采用先进物流设备及信息技术
对企业的物流设备进行更新改造。运用现代先进的物流设备及电子信息技术,实施快速高效灵敏准确的物流业务管理。采用先进的物流设备及EDI、GPS、EOS、条码技术等先进的物流信息技术, 使库存、装卸、运输、采购、配送、订货等各个环节都实现电子化;另外结合先进的信息技术, 采用可视叉车、现代化立体自动仓库及箱式货柜和集装箱及特种运输车辆等先进的物流设备,从而提高钢铁企业生产物流运作的效率。
(四)培养引进高素质的物流人才
目前我国钢铁物流从业者大部分为基础性、事务型人员, 缺乏理论知识, 需要大批懂得专业知识、拥有业务技能并受过专业训练且对钢铁企业生产运作较为熟悉的物流管理人才。因此, 应搭建高等院校与钢铁企业合作的平台, 结合钢铁物流的实务, 理论联系实际, 以实践推动研究, 以研究指导实践, 达到产、学、研有机结合, 培养真正的钢铁物流人才。并大力引进国外钢铁企业先进的物流理论和操作方法,提高我国钢铁企业的物流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苏雄义.企业物流总论—新竞争力源泉[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企业生产物流是指原材料、燃料、外购件投入生产后,经过下料、发料、运送到各个加工点和存储点,以在制品的形态,从一个生产单位(仓库)流入另一个生产单位(仓库),按照规定的生产工艺过程进行加工、储存的全部生产过程。
重型机械制造企业生产物流管理有其自身的特点,试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
一、影响生产物流的主要因素
不同生产过程形成了不同的生产物流系统,生产物流的构成与下列因素有关:
1.生产工艺。工艺流程是技术加工过程、化学反应过程与物流过程的统一体。从重型机械制造企业生产工艺角度分析,生产物流是指企业在生产工艺中的物流活动,即物料不断地离开上一工序,进入下一工序,不断发生搬上搬下、向前运动、暂时停滞等活动。这种物流活动是与整个生产工艺过程伴生的,实际上已构成了生产工艺过程的一部分。
2.生产类型。企业的生产类型是生产的产品产量、品种和专业化程度在企业技术、组织和经济上的综合反映和表现。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企业和车间的生产结构、工艺流程和工艺装备的特点,生产过程的组织形式及生产管理方法,同时也决定了与之匹配的生产物流类型。不同的生产类型,它的产品品种、结构的复杂程度、精度等级、工艺要求以及原料准备不尽相同。
3.生产规模。生产规模是指单位时间内的产品产量,通常以年产量来表示。生产规模越大,生产过程的构成越齐全,物流量愈大。如大型企业铸造生产中有铸铁、铸钢、有色金属铸造之分。反之,生产规模小,生产过程的构成就没有条件划分得很细,物流量也较小。
4.专业化与协作化水平。社会专业化和协作水平提高。企业内部生产过程就趋于简化,物流流程缩短。某些基本的工艺阶段的半成品,如毛坯、零件、部件等,就可由厂外其他专业工厂提供。
二、管理组织生产物流的基本条件
在企业生产物流组织过程中,妻特别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物流过程的连续性――物料顺畅、最快、最省地走完各个工序,直到成为产品。
2.物流过程的平行性――各个支流平行流动
3.物流过程的节奏性――生产过程中各阶段都能有节奏、均衡地进行
4.物流过程的比例性――考虑各工序内的质量合格率.以及装卸搬运过程中的可能损失,零部件数量在各工序间有一定的比例,形成了物流过程的比例性。(考虑回收物流)
5.物流过程的适应性――企业生产组织向多品种、少批量发展,要求生产过程具有较强的应变能力,物流过程同时具备相应的应变能力。一个生产物流作业计划依赖于制造过程的构成。根据制造过程、制造的生产工艺、规模、专业化和协作化水平,制定生产过程的物流计划,并进行有效控制,使整个生产物流过程达到连续性、平行性、节奏性、比例性和适应性。生产物流计划的任务就是要保证生产计划的顺利完成,由此,需要研究物料在生产过程中的运动规律.以及在各工艺阶段的运动周期性,以次来安排经过各个工艺阶段的时间和数量。按物流作业计划有节奏地、均衡地组织物流活动。
三、生产物流管理的主要内容
1.进度控制。物流控制的核心是进度控制,即物料在生产过程中的流入、流出控制,以及物流量的控制。为了保证按计划规定的时间和数量出产各种产品。要研究物料在生产过程中的运动规律,以及在各个工艺阶段的生产周期,以此来安排经过各工艺阶段的时间和数量。并使系统各生产环节内的在制品结构、数量与时间相协调。
2.在制品管理。既要减少在制品占用量,又能使各生产环节衔接、协调.按物流作业计划有节奏地、均衡地组织物流活动。在制品管理的主要内容就是在生产过程中对在制品进行静态、动态控制以及占有量的控制,包括在制品实物控制和信息控制。
3.偏差的测定和处理。在进行产品生产过程中,按预定时间及顺序检测执行生产计划的结果,掌握计划量与实际量的差距,根据发生差距的原因、差距的内容及严重程度,采取不同的处理方法。
四、基于ERP/MRP II的生产物流管理
1.企业资源计划(EnterpriseResource Planning,ERP)是将企业内部各个部门,包括财务、会计、生产、物料管理、品质管理、销售与分销、人力资源管理等,利用信息技术整合、连结在一起的管理信息系统。ERP是一个面向供应链管理的高度集成的信息系统,它体现物流信息同资金流信息的集成。
2.物料需求计划(Material RequirePlanning,MRP)是ERP的核心功能。
3.制造资源计划CManufactureResource P1arming,MRPⅡ)在MRP的基础上增加了对企业生产中心、加工工时、生产能力等方面的管理,以实现计算机进行生产排程的功能,在企业中形成以计算机管理_为核心的闭环管理系统。
关键词:生产物流流程优化; 基本原则; 基本方法;
中图分类号: TD92 文献标识码: A
所谓生产物流流程优化,是从顾客需求出发,以生产物流流程为改造对象,对它进行根本性的思考和分析,通过对它的构成要素重新组合,产生出更为有价值的结果,以此实现生产物流流程的重新设计,从而获得企业效益的巨大改善。
一、流程优化的原则
流程优化的思想是一种着眼于长远和全局,突出发展与合作的变革理念。归纳起来有如下原则:
1、以流程为导向
流程优化不仅是单纯的重新设计建造流程,优化的最终目的是将企业由职能导向型转变为流程导向型。在以流程为中心的企业中,每个流程都由专门的人负责控制,由各类专业的团队负责实施,流程是可以真实地观察、控制和调整的过程,仿佛每个顾客都得到了特殊对待,而流程本身变得紧凑,任务之间不再有冲突和拖延。
2、以顾客为导向
以顾客为导向,意味着企业在判断流程的绩效时,是站在顾客的角度考虑问题的。公司的各级人员都必须明白,企业存在的理由是为顾客提供价值,顾客要的是流程的结果,过程与顾客无关。
3、重视信息技术的支持
流程运作离不开信息的及时传递。高效的信息系统保证信息的及时采集、加工、传递,实现信息的合理、及时共享,提高流程的运行效率和对外部变化的响应速度。
二. 生产物流流程优化的实施方法
上述的流程优化的原则,同样适用于生产物流流程,即企业从获取销售订单到客户接受企业产品这一过程中所发生的信息流与物料流。
根据流程优化的原则,生产物流流程优化的实施方法大致上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1.创新
创新是生产物流流程优化的第一个方法。生产物流流程创新包括流程创新和物流管理创新。流程创新可进一步分为流程活动的创新、流程逻辑的创新和流程实现方式的创新。物流管理创新包括管理观念的创新、管理方法的创新、管理方式和管理手段的创新等方面。
2.消除
消除指的是对生产物流流程内的非增值流程或活动予以清除。在生产物流流程中,存在相当数量的非增值流程或活动。一是原来不是多余的,可是由于条件的改变,技术的发展,而变成多余。二是由于流程设计不合理,某些流程是多余或者毫无意义的。
下面对生产物流流程中存在的非增值流程或活动做分析、说明:
(1)过量产出
生产物流流程中的过量产出是指生产物流流程内部某个流程或环节产生了过多的信息、服务和产品。
(2)活动间的等特
活动间的等待包括流程内任何时刻由于某种原因导致的对人或物的等待,包括物料、文件或人员的等待等都会造成成本的增加,降低生产物流流程的效率。
(3)迂回运输和对流
在生产物流流程中,如果缺乏对生产物流流程整体考虑的话,结果就可能出现运输的迂回和对流问题。
(4)不必要的加工
产品或文件会处理很多遍,这种反复的处理,就是不必要的加工。
(5)过量的库存及信息
一是过量产出所导致的过量产品库存。二是大量文件和信息在运转中出现的沉淀和积累。
(6)质量不可靠
主要表现就是缺陷、故障与返工。
(7)反复的检验
清除反复的检验是指除非这种控制对于企业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否则应当将之充分授权给负责流程的工作团队,使之实现自我控制与检验。
(8)跨部门的协调
任何一项跨越部门的工作均需要各级管理层协调,这会带来种种人事上的冲突与矛盾。如何最小化或消除跨部门协调活动,同时又不会给流程带来负面影响,是重新设计流程的主要问题。
3.简化
在尽可能清除了非必要非增值性的环节以后,对剩下的活动仍然应该进行进一步简化,所有的流程都应该基于情况和条件的变化而变化,以提高流程的运作效率。简化过分复杂流程或活动,应注意以下几方面:
(1)表格系统
表格作为一种曾经被标榜为科学管理的一种标志性的事物,但事实上有很多表格是不科学甚至是不必要的。通过重新设计、简化表格,使表格系统高效运转,进而促进企业整体运作效率。
(2)工作程序
在进行生产物流流程优化时,需要把被迫分解的流程或活动结合现有的处理能力重新考虑,以简化复杂的环节,提高流程的结构性效率。
(3)沟通
在生产物流流程中,简化不必要的沟通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沟通都应该清晰易懂,语言要简单明了。
(4)技术指导
高技术的复杂性往往是导致错误和时间延滞的根本原因。对过分复杂的技术进行简化,选择一种简单明了的方式沟通,以提高效率。
(5)流程间组织
生产物流流程是由多个流程组成的,并非只有几个简单的关键性流程。事实上,有很多小的流程存在于这些大的关键性流程之间,以起到协调、支持和提供中间变量的作用。对于这些小的流程,由于其庞杂性和长期关注度较低,往往存在冗余。所以,它们应当成为流程优化的重点,应该从系统整体的角度,加强不同流程间的组织的优化。
4.整合
整合是指经过创新、清除、简化的流程重新结合,保证整个生产物流流程顺畅、连贯,更好的满足顾客需求。整合是生产物流流程重组的一个不可缺少的环节,因为相比于原有流程设计和形成时的流程基本要素状况而言,现有的要素情况已经发生根本性的改变。生产物流流程整合主要包括任务整合,组织整合,与供应商整合,与顾客整合以下几方面:
(1)任务整合
所谓任务整合,是指授权一个人完成一系列简单任务,而不是将这些任务分别交给几个人。它可以大大加快组织里的物料流和信息流的速度。每当一项工作从一个人转交给另一个人时,都是一次发生错误的机会,因此需要一定的辅助转交设施或机制。
(2)组织整合
所谓组织整合,就是指根据完成任务的流程的特点,采用矩阵组织结构,或合并专家组成团队。团队可以完成单个成员无法承担的系列活动,无论如何应该尽量使团队成员位于一处,这样的安排使得物料、信息和文件的旅行距离最短,从而改善在同一流程上工作的人之间的沟通交流。
(3)与顾客整合
与顾客整合就是企业与顾客结成更为密切的依存关系。这是生产物流流程向下游的整合努力。顾客整合包括两个主要的层次:单个顾客的整合和顾客组织的整合。
(4)与供应商整合
与供应商整合就是与供应商结成更为密切的依存关系,这是生产物流流程向上游的整合努力。通过构建电子商务,消除和供应商之间一些不必要的工作环节,可以极大地提高效率。
5.物流信息化
物流信息化增加了用户和供方、供方和供方的信息联系,这使我们能以一种快捷方式提供企业及其产品的信息及客户所需的服务。厂家也能利用它及时得到市场反馈,改进产品、质量、服务,及时适应市场需求。物流信息化还涉及物流业务各个作业部门内部的信息化,即物流管理信息系统部分。
6.自动化
自动化就是指采用新技术使生产物流流程自动处理,主要应用在以下三个方面:脏活、累活、险活、乏味工作及重复性强的工作;数据的采集和传输;数据的分析。
生产物流流程优化是一个持续改进、周而复始的过程,它没有起点,更没有终点。
参考文献:
[1] 李艳丽. 生产与物流一体化研究[J]商业研究 , 2004,(15) .
关键词:物流管理;管理信息系统;组织机构;红岩公司
1红岩公司物流发展现状分析
1.1 红岩公司物流的现状
1.1.1 物流环节及资源
红岩公司经过长期发展,目前所涉及配套厂438家(重庆占45%以上,另外主要区域有四川、江浙和山东),零件品种9000余种。仅有26个厂家、220种零件由供方直送,其余均由红岩管理。红岩物流分为三大环节,每个环节拥有独立的物流资源:
①入厂物流;②分装;③整车发运。
1.1.2 工厂物流现状
①品种多,选装件多。
②红岩公司有一部分产品提供军队使用,因而,在零部件中有军品存储的特殊性,物料在上线前必须通过军检,保管要求高,并需要与普通物料分开管理。
③由于重型汽车的生产特点,在每年的销售旺季,各厂商为保证生产,需提前储备零配件原料,抢购资源,导致了在这个阶段库存奇高。
④总装厂只有一条生产线,驾驶室、发动机、车桥等部件的分装就在总装线的边上,没有厂内物料缓冲区,加之生产品种多样,总装线边的物料不得不及时调整,使得整个总装车间拥挤不堪,大总成的配送频率加大。
⑤零部件体积大,重量大。
1.1.3 物流操作、管理模式
①配送:红岩公司实施以销定产的策略,制造部根据订单下达生产计划,并提前将总装用料计划传给物资管理处和各专业厂,物资管理处和专业厂根据计划调配物资,并凭借配送工人的经验进行当日生产的补料等物流操作;红岩公司目前没有标准的物流器具,使得物资周转和数量控制及物料的安全管理比较困难。
②仓储、库存:目前由于仓库众多,且管理上各自为政,没有统一的调度和操作流程,整个厂区的物流相对混乱。
③分装:总装厂根据生产计划负责进行分装,除轮胎等少数总成外,其余总成都按订单生产,没有库存。
④整车发运:红岩公司的整车发运管理分为三个方面:下线入库、仓储管理和发运。下线入库、仓储管理由物资管理处负责,而发运由销售部整车处进行管理。发运通过招标方式来选择承运商,每年一次,在整个发运过程中,在途管理没有具体的约束办法和对承运商的控制力。
1.2 红岩公司物流发展现状评价
汽车物流不仅仅意味着做纯粹功能基础上的仓储和运输工作,随着市场的开拓,对生产系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不单纯是产品是否能满足市场,更重要的是如何在市场需要的时候,生产和递交顾客需要的服务。红岩公司主要存在下面问题:
①缺乏一体化管理
②信息化程度低
③物流专业功能不完善
1.3红岩公司物流系统建设目标
公司规划五年内达到年产五万辆车的目标,提高生产水平,适应公司跨越式发展的需要,节约生产成本和业务费用、消除物流环节重复设置,实现零库存,合理配置杜绝浪费、企业资源共享、提高整体利润水平,提出了建立横向一体化发展的物流管理体系的需要。主要实现以下几方面的目标:
①实现供应链一体化管理
②实现准时化采购,准时化送料和准时化配货
③实现企业器具的规范化、标准化、系统化,与国际标准接轨
④实施先进信息技术
2红岩公司物流系统总体框架设计
2.1 红岩公司物流系统总体框架设计准备工作
2.1.1 业务流程再造分析
公司必须进行业务流程再造,再造的目标:建立以订单驱动的拉动式为主的业务流程。
红岩公司业务流程再造的基本途径:
①整合现有流程,重新识别企业的核心过程;
②建立企业的信息系统,增强基于信息的综合运作能力。
2.1.2 红岩公司核心过程的识别
企业应按照过程来配置资源和能力,因而核心过程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企业的资源和能力的配置方向。为建立拉式业务流程,根据汽车生产企业的经营特点,红岩公司的业务主要有五个核心过程组成,
市场销售过程、订单处理过程、生产过程、采购过程、物流过程
2.2 红岩公司物流系统总体框架
通过对公司核心过程的分析,我们认为建立的物流系统将以订单流为中心,主要由三部分组成:
①汽车零部件物流系统
②生产物流系统
③整车分拨系统
公司建设现代物流系统的宗旨是:实现零库存、零距离和零缺陷;目标是实现汽车零部件的JIT采购、JIT生产和整车的JIT配送。
建立以订单为驱动的业务流程需要加强信息系统建设,同样物流系统的运作也需要以信息系统为基础。
2.3 红岩公司物流系统设计的主要内容
物流系统理论认为物流系统由物流基础设施系统、技术系统和相关支撑系统组成。公司要建立现代化的物流系统需要从物流硬件和软件两个方面着手,因此,红岩公司物流系统设计主要包含下列内容:
①物流方案;②物流管理信息系统;③物流组织结构;④物流标准化;
⑤其他物流相关支撑系统。
3 红岩公司物流系统设计
3.1 红岩公司物流方案设计
3.1.1 零部件物流方案设计
①设计思路
a. 精简供应商的数量,保证零部件的质量与数量,准时到位
b. 设置物流中心,进行集货配送
c. 将零部件直接送入各总成厂,并最终直接到总装厂组装
d. JIT采购,供应商根据得到的采购信息,向物流中心供货
3.1.2 生产物流方案设计
①红岩公司生产物流系统方案设想
为建立JIT生产系统,需要根据生产企业内的实际情况加强生产物流系统的建设。在分析国内外著名汽车生产制造企业生产物流系统特点和运作原理的基础上 ,应用JIT理论、看板管理思想及精益物流理论,提出公司生产物流系统方案设想。
以订单为驱动的JIT生产方式最终目的是降低在线库存的数量、提高产品质量和增强快速反应能力。重庆红岩公司生产物流系统主要由以下几部分组成:电子看板系统、物流处理和操作系统及生产物流运作和管理系统。
3.1.3 整车物流方案设计
整车物流系统是红岩公司重要的组成部分,它直接面向客户,保障着企业市场网络的高效运转,也是实现企业快速反应的前提。公司要确保未来五年内年产重型汽车5万辆,销售额达120亿元目标的实现,建设一个网络化、系统化和信息化的整车分拨系统十分必要。
①红岩公司整车物流系统方案设想
公司整车物流系统主要承担功能:
1)实现整车从公司向客户的分拨物流
2)负责客户零部件和整车的逆向物流
公司整车物流系统网络的层次结构:
1)一级:整车分拨中心
2)二级:地区仓库
公司整车物流系统的主要环节:
1)从总装厂到整车分拨中心的倒运或到最终客户的直运业务
2)整车分拨中心的物流业务
3)从整车分拨中心到地区仓库的倒运业务或到最终客户的配送服务
4)地区仓库的物流业务
5)从地区仓库到最终客户的配送服务
红岩公司整车物流系统重点研究内容:
1)整车分拨中心和地区仓库的选址、规模、功能设定、建设序列、运作模式等
2)对整车物流系统的运作成本、速度、质量和服务绩效的评价研究
3)与生产物流系统和零部件物流系统的协调和衔接研究,重点关注应用整车物流系统实现零部件的分拨和逆向物流及整车的逆向物流领域
4)对整车物流系统操作手册、成本管理和质量管理进行研究
3.2 红岩公司物流管理信息系统方案设计
3.2.1红岩公司物流管理信息系统主要功能模块
①订单管理模块
②销售管理模块
③采购管理模块
④运输管理模块
实时跟踪等功能子模块构成。
⑤库存管理模块
⑥帐户结算模块
3.3 红岩公司物流组织机构设计
红岩公司物流组织机构设计主要内容包括:物流组织机构的部门设计和人员配备、物流组织机构的物流职能设置和物流组织机构的信息沟通机制设计。
①物流组织机构部门设计和人员配备
红岩公司的物流组织机构建设可分为近期和远期两个阶段:
1)近期:独立的物流组织机构部门设计
2)远期:一体化的物流组织机构部门设计
红岩公司的物流组织部门设计要以远期的方案为发展目标,近阶段考虑到人员组织和机构重组的困难,应尽量实现近期方案,即在公司成立独立的物流部门,包括计划管理和整车配送等部门,由各部门完成特定的物流任务,统一协调企业物流。
②物流组织机构物流职能设置
企业物流组织机构物流职能配置的主要目的是将各物流组织部门分配到各个物流流程上,使部门明确自身的任务,从宏观上把握各自的职能分配,其主要内容有:
1)确定企业零部件物流、生产物流和整车物流的具体流程;
2)确定各物流部门在各个流程中所分配到的任务;
3)综合整个物流流程,安排各部门的工作计划,对任务冲突进行协调。
③基于信息系统的物流组织机构协调机制设计
物流部门内部的各个部门间和物流与其它部门间的协调运作,关键在于部门间的沟通,在当前信息系统被企业广泛应用的情况下,物流部门的沟通也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信息系统。基于信息的红岩公司物流组织机构之间的协调机制设计的主要方面为:
1)物流部门操作层、管理层和战略层间的沟通不仅采用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的方式,还提倡横向交叉的信息沟通;
2)管理层和战略层之间的沟通是关键,各部门的统计报表通过网络汇总;
3)物流部门通过ERP或数据库等信息平台获得企业活动的共享信息;
4)通过电子看板生产、运输、配送实现物流部门间的有效联系;
5)利用EDI、Internet等信息工具完成企业内外订单的传输和处理;
6)信息由企业统一,在物流部门内部由管理层协调。
3.4 红岩公司物流系统标准化实施内容
①通过EDI完善企业间订单的传输和处理;
②在整个物流流程中通过“看板”方式增强部门间和工序间的联系,实现“准时制”;
③使条形码技术覆盖企业采购、库存、生产和销售活动的整个过程,加强零部件和整车的跟踪控制;
④使用POS技术加强对销售信息的收集和反馈,提高预测的准确性;
⑤利用公司内部网络,实现企业内部资源共享。
4 结 论
论文分析了红岩公司物流发展现状,对红岩公司物流系统进行了规划、设计,得出了以下主要结论:
①红岩公司物流管理主要存在缺乏一体化管理、信息化程度低、物流专业功能不完善等问题;
②红岩公司具备规模资源和创新精神等物流改革的条件:
③红岩公司要实现五年内达到年产五万辆车的规划目标,必须在物流管理上要实现以下几方面的目标:
1)实现供应链一体化管理;
2)实现准时化采购、准时化送料和准时化配货;
3)实现企业器具的规范化、标准化、系统化,与国际标准接轨;
4)实施先进信息技术。
④红岩公司物流系统设计主要包含下列内容:
1)物流方案设计;
2)物流管理信息系统;
3)物流组织结构;
4)物流标准化;
5)其他物流相关支撑系统。
红岩公司物流系统设计方案如果能够得到实施,红岩公司流程能力将会有明显的变化,物流成本的控制能力也将会得到较大提高。
参考文献:
陈秋双. 现代物流系统概论. 北京: 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2005.4.
汝宜红. 物流学导论. 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 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 2004.9.
虽然我国托盘保有量总体较大,但托盘共用系统建设开展缓慢,各企业对托盘的选择及使用性能的检测内容缺乏明确的认识,导致不同种类的托盘未能得到合理的应用,同时,在对托盘性能检测方面选取的测试标准也缺乏针对性。本文中,笔者对不同行业、企业所用的托盘进行了分析概括,对国家推荐的托盘标准进行了比较分析,并结合实际常用检测项目,总结了各类托盘的常用检测标准,建立了托盘不同结构性能检测项目的选用标准,以降低托盘检测成本,为后续托盘共用体系的建立与发展提供可靠支持。
现代物流及分类
1.现代物流特点
现代物流是指将信息、运输、仓储、库存、装卸搬运以及包装等物流活动综合起来的一种新型的集成式管理,其任务是尽可能降低物流的总成本,为顾客提供最好的一体化综合。
电子商务时代,全球物流产业有了新的技术要求和发展趋势。现代物流行业服务的核心目标是在整个物流过程中,以最小的综合成本来满足顾客的需求,用最经济的方式将产品从供给地转移到需求地。
现代物流具有以下几个特点:①电子商务与物流行业的有机结合;②现代物流是物流、信息流、资金流和人才流的统一;③现代物流具有信息化、自动化、网络化、智能化的特点;④物流设施、商品包装的标准化,物流的社会化、共同化是电子商务下物流形式的新特点。
2.生产经营中的物流分类
物流的分类方式众多,其中以生产经营过程中所处的阶段不同,可分为采供物流、生产物流、销售物流、逆向物流、废弃物物流等。
(1)采供物流。采供物流是指生产所需的一切物料(包括原料、辅料、燃料、零部件、半成品等)的采购运输、仓储贮存、出库生产等作业过程。
(2)生产物流。生产物流是指原料、辅料、燃料、外购件投入生产后,经过下料、发料,运送到各加工点和储存点,以在制品的形态,从一个生产节点流入另一个生产节点,按照相关规定的生产工艺过程进行加工、储存的全部生产过程。
(3)销售物流。销售物流是指在销售活动中,完成产品从生产地到用户所在地时间和空间转移的过程,是连接生产商和消费者的桥梁,具有很强的服务性。
(4)逆向物流。逆向物流是指不合格品的返修、退货以及周转使用的包装容器从需方返回到供方所形成的物品实体流动过程。
(5)废弃物物流。废弃物物流是指在经济活动中对失去使用价值的物品,根据实际需要进行收集、分类、加工、包装、搬运、储存等,并分送到专门处理场所时形成的物品实体流动过程,废弃物物流有着不可忽视的社会效益,有利于环境保护。
托盘的种类及应用
物流行业的迅速发展必然会促进物流环节中工具设备、技术方法及管理体系的发展,要想各个环节能够高效、顺畅贯通,提高整体的物流作业效率、降低物流成本,托盘必然是物流环节中最为重要的工具之一。同时,物流的标准化、统一化也促进了托盘的标准化,而托盘的标准化也进一步影响着物流环节中其他工具或设施的统一化。
1.托盘种类
目前,物流行业中托盘的种类众多,可按材质、尺寸、形状等进行分类。其中按材质的不同,托盘可分为木托盘、纸托盘、塑料托盘、木塑组合托盘、金属托盘等,不同材质的托盘具有各自的优劣势,如表1所示。
2.托盘应用
托盘作为集合包装或单元化包装的承载工具时,在堆码状态下,托盘顶铺板会受到货物压力和垫块(纵梁)支撑力;在叉举过程中,托盘顶铺板会受到货物压力和叉齿支撑力;在货架存储或线上传输过程中,托盘底铺板会受到货物压力和货架支撑力;在提挂吊起环节,翼托盘顶铺板会受到货物压力和提挂装置支撑力;在叉车冲击、障碍物冲击过程中,托盘垫块、顶铺板、底铺板会受到冲击力;在托盘堆垛或整理过程中,托盘垫块、顶铺板、底铺板会受到自重的冲击力。
企业选用托盘时需要考虑的因素众多,其中大多与所应用的行业有关。不同行业对托盘的性能要求略有不同侧重,常见行业对托盘的选择要求如表2所示。
常用托盘及检测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