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新闻策划的原则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2006年,中国新闻奖第一次把网络新闻作品纳入评奖范围,由新华网推出的《网民感动总理 总理感动网民――总理记者招待会网上答问》众望所归,获得了第十六届中国新闻奖网络新闻专题一等奖。随着近年来的不断发展,如今网络新闻专题已成为网络媒体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
网络专题报道通常是围绕某一特定主题,设计固定的专题网络页面,运用图片与文字、即时新闻与音频、视频等相关资料,进行连续的、全方位、多角度的深入报道,对新闻事件进行前因后果、来龙去脉的组合式展现,是网络媒体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和新闻方式。与一般性网络新闻报道相对应,网络专题的报道整合式优势在于:在内容上能对某一主题作较全面、详尽、深入的报道;在形式上可以集网络媒体的各种表现手法、技法于一体。因而它被认为是具有网络媒体特色、最能发挥网络媒体新闻报道优势的表现形式。
2012年7月21日,北京遭遇61年难遇的特大暴雨,京港澳高速南岗洼路段严重积水,数十辆汽车被淹,数百人生命受到威胁。大雨中,150余名农民工伸出他们温暖而有力的双手,为被困者搭起了一条生命线。四川新闻网在最短时间内组织宣传报道,连夜派出记者飞赴北京,深入到这群民工群体中详尽采访,并在短短一周内,推出了独家系列报道,其中《致敬!暴雨考验下的中国良心―献给7.21暴雨中那些伟大的平凡人》网络专题赢得广泛好评,荣获第23届中国新闻奖网络专题特别奖。这篇网络新闻报道脱颖而出,拔得头筹,在于其坚持和把握了新闻报道策划的原则。
一、敏锐捕捉新闻热点,报道视角独特
一份优秀的策划,可以使新闻媒体充分挖掘新闻价值,形成自家独特的新闻视觉,满足受众的需要。对于一个突发性的新闻专题,专题推出前的新闻策划并不是制胜法宝。由于新闻事件没有结束,编辑无法预测新闻事件的发展脉络,因而对新闻的跟进式的追踪报道和深度报道的手法,成为一个专题成功的重要因素。
7.21暴雨最初由北京媒体报道,后来在微博中引起极大关注。四川新闻网敏锐地发现报道中提及一位来自四川的农民工参与救援的线索。以川籍农民工的线索为切入点,经多方了解获悉这150名民工兄弟中,有超过三分之一的人都是四川籍农民工。根据新闻价值的接近性要素,即受众的求近心理和地理上的接近性,加之坚持本土新闻的媒体定位,网站以川籍民工英勇救人这个独特视角为报道的重点和突破口,注重从新闻事例角度出发,深入挖掘川籍农民工以感恩奋进胸怀、英勇无畏精神奋力抢救被洪水围困的京港澳高速上乘客的事迹。在平实中见大义、故事中显精神,成为网站弘扬主旋律新闻报道的一个经典案例。
日常报道需要特色化,具有不同的关注点,关注别人没有想到的问题。在灾难性报道中,若不动一番脑筋,报道必定流于大众化。通过采访,四川新闻网记者了解到,当农民工兄弟最初伸出援手时被困群众首先反应是“救一个人多少钱”,农民工兄弟“不要钱”的回答似乎没有打消人们的顾虑,围困群众在获救后凑齐近万元交给农民工时,这150名农民工谢绝了,只是简单道出心声:“这是我们的本分与良心!”在对川籍农民工的新闻报道中,作者的视角独特,紧紧抓住“良心”二字,报道中多角度的转换将会带给读者不同的情感体验。
二、以事实为依据,报道及时客观,全面深入
真实客观是新闻报道的生命,新闻报道首先应该向读者传达准确无误的信息,提高媒体公信力。7.21北京暴雨事件,属于突发性灾难新闻事件,四川新闻网在面对灾难的时候,没有过分夸大灾难的重创,也没有对灾难性报道过分躲避。在实时转载其他媒体关于前线最新情况的报道同时,网站派记者前往第一线进行新闻深入挖掘,以第一手的独家客观信息充实报道事件。
对突发性事件的报道,时效上已经落后,所以报道就要力求深广度足够、独家性做透。在对川籍民工英勇救人的报道中,四川新闻网在短短一周时间内相继推出如《大爱!北京7.21暴雨中舍身救人民工56人是川籍(组图)》、《农民工:暴雨中挺起“中国脊梁”》等40多篇独家系列专访或通讯,及时准确地报道了川籍农民工的救人事迹和被救者对救人英雄的真心感谢,这是对公众知情权的尊重,也是对受难同胞和民工志愿者负责任的一种表现,同时有助于消除人们的对灾难的负面情绪,使人们沉着应对灾情,也有利于号召广大志愿者前来支援,众志成城,共渡难关。
三、倡导人文主义,正确引导舆论,体现了情感认同
在此次的新闻报道中,网站重点报道了对伸出援手的川籍农民工的真切感谢,并与被救的受灾同胞同悲喜共患难。记者将受灾民众的故事深情表达,展示了他们的个人心声,引发我们的同情之心;对普普通通的农民工暴雨中英勇救人的事迹的描写贯穿报道版面,表达了对这些“中国良心”让爱变成最朴素的信仰,于风雨中给人希望,更用行动积聚起这个社会前行的正能量的深深感激和赞美之情。体现记者对这群平凡农民工的尊重和敬佩。
7.21北京暴雨是一个群体事件,难能可贵的是,四川新闻网在整个报道中时刻关注个体,并且专门采访救援的农民工个体。在网页设计中,重点设置了专题首页栏目,多个板块多维度,全方位地对新闻事件进行深度报道,从暴雨当天的现场回顾、救人民工的内心独白和被救群众的感谢之音这三个方面,深入人心地报道了这56名四川农民工在洪水中见义勇为、舍己救人的感人事迹。
在灾难发生时,新闻报道尤其要做好舆论监督工作,将读者向良好的舆论方向引导。作为地方主流媒体,四川新闻网在舆论引导中,对灾难性事件运用了合适的引导方向。传达出只要社会每个人的无私奉献,就能使这份心手相连、守望相助的大爱情怀,在我们这个社会中良性循环的社会正能量。对社会的不良情绪加以疏导,为公众提供良好的舆论氛围,增强了社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四、采用媒体联动的传播方式,以创新整合思维提高传播效应
在网络时代,由于新闻信息传输速度的加快,媒体之间的报道时效的竞争也日趋激烈,为了更广、更深、更快地全面报道某个新闻事件,媒体之间,或者媒体多个部门之间,往往采取携手报道的方式,媒体之间联动报道,共享新闻资源,实现多方共赢。联动式报道是一种创新的报道模式,只要制定了很好的报道策划和选题,有良好的组织协调机制,保证报道计划的如期落实,就可以起到出奇制胜的效果。
在专题报道中,四川新闻网除了派出特派记者深入一线进行采访外,网站各部门迅速立体联动推进报道进程:麻辣社区相关帖文引导网友热烈讨论;官方微博和四川手机报刊登相关报道及时评扩大宣传深度和广度;地方频道赴南充、遂宁两地对救人民工家乡的干部群众、亲人进行深度采访,全面反映川籍民工家乡党委、政府和当地群众的热烈反响,积极宣扬社会正能量,扩大了川籍救人农工群体感人事迹的社会影响力。
其次,充分发挥网络的超文本结构和新闻聚合等功能,以及大容量、多媒体、交互性等特征,构建明晰丰满的专题架构。四川在新闻网在报道中,通过微博、四川手机报等多家媒体的联动,使得报道范围更加全面,并且每天确定一个报道主题,进行专题式的深度报道,可以有效打破时空局限,使新闻报道实现全天候的更新,报道过程持续性更强,报道视角更加多样,选题也更具吸引力。因此也是前方后方、时政地方、新闻论坛评论手机报跨部门、跨区域联动,高效运作、通力合作的成功范例,极大提升了网站的传播力、影响力。
五、逻辑架构严谨,版式设计独特,表现形式多样
网络专题进行报道策划时,需要有一种“结构”意识,即要使材料、版块之间遵循某种线索或者逻辑关系,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四川新闻网“致敬!7.21暴雨考验下的中国良心”这一专题报道采用了网络新闻专题中最常见的一种栏目结构方式――平行聚合式的结构。它的总体思路是,每一个栏目反映主题的一个侧面,多个角度的栏目集成后,较为全面地反映出全貌或某个突出的局部。在组图系列这个栏目中,网站为全景式地表现主题,设置了事件系列报道【那一夜?民工兄弟伸手温暖的手】、对救人民工的采访【那些人?我的家乡在四川】和对被救者的采访【那声谢?爱是流动的正能量】它的主要目标是完整地表现主题或某个特定的角度。除此之外,本专题还设置了微言大爱、媒体广场、各方评说、影像留白、心语心愿和互动这几个栏目,各个栏目之间的地位是相对平等的,顺序也是相对自由的。
相比传统的纸质媒体,网络媒体在版面设计方面可发挥的空间更大。网络专题的“超文本结构”开拓了传统报道中相对单调的新闻表现形式,文字、图片、表格等多媒体元素的利用,使得新闻内容图文并茂。四川新闻网“致敬!7.21暴雨考验下的中国良心”这一专题充分利用网络的多媒体形式,综合运用文字、图像、色彩等多种传播符号,对专题进行整体风格乃至具体内容的准确定位。
专题首页是一张大幅照片。图片中间醒目的写着“致敬!”两个富有厚重感的红色大字,首先在视觉上给人以极大的冲击力;其次左边是四位普普通通的农民工,他们在水中搭起生命救援线,他们是救援队伍的缩影;最后作为背景的是中间和右边的四张灰调的救援图片,给人以心灵上的强大震撼。
与其他网站的专题报道不同,四川新闻网在网页设计上以大红色为主色调,在风雨中给人以希望和力量,反映出农民工兄弟用自己的行动和一颗颗火热的心为社会积聚自己的正能量。通过版式设计体现网络专题的形式美,厚重感的版式、丰富的画面语言、强烈的视觉冲击力,都直接推动专题内容的传播。
六、重视网络专题的互动性和参与度
互动是网络媒体最为显著的特点之一,从某种意义上说,这种特点正逐渐改变传播者与受众之间的关系。以前受众往往只是信息的接受者,只能被动地接受媒体报道的新闻信息,很少有表达意见和想法的机会。网络媒体使这一状态发生了深刻变化,受众不再仅仅是单纯意义上的信息接受者,他们也可以自由地发表对某一新闻事件的态度和观点,甚至参与到新闻信息的制作与传播环节,甚至可以对网站信息的选择和形成影响。
网络新闻专题的互动性主要体现在它可以设置互动性栏目,如网友留言、网友评论、在线调查、参与报道等。网络新闻专题充分利用了网络媒体的这个特点,拉近了网站与受众之间的距离,使新闻报道更加平民化。四川新闻网在“致敬!7.21暴雨考验下的中国良心”专题报道中就很好的践行了互动性和参与度的网络专题特点,在网页中设置了微言大爱、各方评说、心语心愿等互动栏目,及时地反映媒体、知名人士和网友等各个群体的声音,用受众们真实的话语不断升华四川人的形象,深度阐述感恩奋进的精神实质。
七、结语
随着新闻实践活动的广泛开展,新闻策划已成为新闻界必不可少的主题。四川的华西都市报就曾提出:策划是都市报的精魂和制胜法宝。依靠新闻策划,媒介可以充分挖掘新闻价值,形成自家独特的新闻视觉,满足受众的需要,最大限度地争夺受众,强化报道主题和舆论导向,以创新的思维提高传播效应,充分发挥报道主题的主观能动性,推动记者深入采访,提升媒体在信息时代的竞争力。
1 融媒体与新闻宣传策划
融媒体是指在互联网思维下整合不同资源、具有融合性体制机制,以开放共享的技术平台、大数据、云计算等手段为技术支持,重构与用户关系的融媒体生态系统,可以成为媒介融合的依托平台[1]。融媒体不是一个具体的媒体,而是一种媒体运作的形式,是一种趋势,融媒体时代下的新闻宣传具有新的时代特点。
新闻宣传策划是指在新闻事实报到前对重大新闻事实从报道主题、采编、制作、传播方式等方面进行构思,经过反复思量之后,做出整体的设计,已达到所报道的新闻事实更具有深度和广度,更能吸引受众的关注,从而实现预期的传播效果的目的[2]。新闻宣传策划是新闻报道的前期准备工作,奠定了新闻报道的基础。
2 融媒体时代下新闻宣传策划的要点
融媒体并不是作为一种独立的实体媒体存在的,它是一种媒体运作模式。融媒体是将传统媒体与互联网、电视、广播等媒体的优势整合而成的一种方法和手段。融媒体时代下的新闻宣传策划需要注意明确宣传目的、确定报道内容和多渠道传播方式。宣传目的是新闻宣传的开始,首先要明确宣传的目的是什么,才能有针对性地进行展开分析;确定报道内容是宣传策划的主要内容,也就是整个宣传的主干部分;传播方式决定了宣传的效果,不同的渠道宣传得到的结果也不尽相同。
2.1 明确宣传目的
2.1.1 坚持党性原则
主流媒体是党和政府的耳目喉舌。新闻宣传策划要坚持党性原则、坚持人民性原则、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媒体人要牢记新闻观,要遵守新闻工作者的职业道德要求,要宣传正能量的能够鼓舞士气的内容。
2.1.2 熟悉新闻业务
新闻宣传策划是新闻报道的重要环节,它直接影响着采访效果和传播效果。熟练掌握新闻采编业务是做好新闻策划的基础[3]。新闻宣传策划工作者要具备基本的新闻敏感,要有能够挖掘新闻的能力,同时还要有进行新闻采访提纲设计和策划的能力。融媒体时代还要求新闻工作者熟练掌握不同的报道形式和采访方式,能够在传播中融入新媒体的特点,要学会利用新媒体传播报道。
2.1.3 遵循传播规律
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传播渠道是完全不同的。传统媒体的受众较窄,传播范围也比较窄,但是新媒体传播速度快、受众范围较广、传播范围较大、受众反馈及时等特点,所以在策划的过程中可以根据报道传播所要达到的目的以及报道所针对的受众群进行调整,以达到预期的报道效果。
2.2 确定报道内容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传播者与受传者之间的界限越来越模糊。自媒体越来越多,网络上的假新闻和反转新闻也越来越多。所以传统媒体要发挥主流媒体的权威性,要坚持“内容为王”报道真正的优质新闻。
2.2.1 确定报道体裁
融媒体时代,各个平台报道的体裁也有所不同,所以要在策划的时候,考虑到受众以及平台的问题,确定一个合适的报道体裁,把握各个体裁的不同特点,做好报道前的充分准备。
2.2.2 确定报道标题
新闻标题是新闻的初印象,很多读者都是根据标题来判断自己是否对这篇新闻有兴趣。但是因为恶性竞争,自媒体拉低了媒体人的整体素质,现在新闻报道的“标题党”横行,甚至有新闻标题与新闻内容完全不一样的情况出现,所以在确定报道标题的时候既要能够吸引读者、概况新闻的主要内容,又要警惕“标题党”。
2.2.3 确定报道内容
新闻内容是新闻报道的核心。在报道策划的过程中一定要选择人民关注新闻角度,真正做到为人民服务,做党和人民的喉舌。科技的不断发展,自媒体越来越多,新闻人的入学门槛也越来越低,这是一个人人都有麦克风的时代,这也是一个信息繁杂的时代。这是一个新闻很多事实很少的时代。作为主流媒体更应该坚定立场,坚持做内容,坚持报道优质新闻,充分发挥主流媒体的权威性。
2.3 多渠道传播方式
新闻需要内容和传播渠道两方面的支持,新闻是面向大众的事实,最终是要传播出去的,所以新闻的传播渠道是新闻的一个重点。科技的不断发展使得新闻有了更多的传播渠道,广播、电视、互联网、客户端、微博、微信等。
2.3.1 多媒体报道影响面广
宣传离不开平台,不同的媒体有着不同的受众,不同受众有着不同的接受信息的方式和途径[4]。现在互联网成为我们日常接收新闻的重要渠道之一,纸媒也开始与新媒体进行融合发展,比如中国江西网选择与《信息日报》融合发展。每个媒体都有他们的受众,但是因为互联网的冲击,传统媒体特别是纸媒的冲击更大,很多纸媒宣布停刊,所以媒介融合是大势所趋,在新闻传播的过程中还能够围绕报道展开讨论,打造宣传点。
2.3.2 新媒体渠道受众面更广
选择的渠道决定了传播的效果。新媒体具有传播面广、受众范围大、传播速度快等特点。可以通过媒体微信公众号进行宣传,同时在后台评论区去受众实时互动,了解受众的接收情况以及反馈,方便后续报道;可以通过微博开通相关报道的话题,通过网民讨论得到受众关注的重点所在,考量报道效果;也可以通过制作小视频进行相关报道,吸引受众的关注,增加宣传的主动性和趣味性。
3 策划效果和意义
新闻宣传策划是新闻报道前期的准备工作,奠定了新闻报道的基调[5]。新闻策划是新闻报道的开始,对新闻宣传策划是对新闻宣传整体的一个把握,具有直接的现实意义。融媒体形势下的宣传报道策划,是对主流媒体的一个多重性考验,更是宣传报道成功与否的关键。
3.1 锻炼新闻宣传队伍
新闻宣传策划,从新闻选题、确定报道目的、确定报道体裁、确定报道标题、确定报道内容等方面都对新闻策划人员的新闻素质有很高的要求,它需要新闻策划人员具有新闻敏感以及专业的新闻素养。新闻宣传策划有利于锻炼新闻宣传队伍,帮助他们培养新闻敏感,熟悉策划流程,学会选择传播渠道以及坚定正确的舆论导向,坚持党性原则、人民性原则,坚持新闻观,有利于为新闻界培养一批专业、有能力、有素养的媒体从业人员。
3.2 营造良好舆论环境
新闻宣传要坚持党性原则和人民性原则。这就要求无论是采用何种渠道进行宣传、无论是什么体裁的新闻,都要坚持宣传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党媒的新闻报道要在主导舆论话语权、引导社会舆论,通过新闻宣传策划,努力实现传播效果最大化的目标,为维护社会稳定、促进改革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发挥积极作用。
新闻策划是将一个新鲜发生的或过去发生的事件进行系统的分析整理,并且突出该事件的重点,通过策划为所需要报道的事件设计出多个方案,最终选取一个最优最佳的方案来报道该事件以满足观众需要,传播新鲜要闻以达到新闻策划的预期效果。新闻策划有多种形式,新闻策划的成功与否,取决于新闻工作者是否能抓住观众眼球,切中事件要点,由此可见,新闻策划在新闻节目的报道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1 新闻策划中存在的问题
1.1 将新闻策划变成策划新闻
新闻需要反映客观事实,是将客观发生的事件通过镜头的记录,新闻策划的分析整理,最终再以电视屏幕的方式展现出来。新闻是透过现象看本质,是要把事件深层的东西像在沙里淘金一样挖出来,不管这些新闻的报道如何表现,都不能违背该事件本身的真实情况,新闻工作者在新闻策划时加入一些主观看法是在所难免的,但如果有过多的主观臆断就会使原本反映事件本身的新闻失去了客观真实性。很多地方电视台错误的把新闻策划看成了“策划新闻”,把原本专业的新闻策划变成了作秀。近年来,由地方电视台爆出的假新闻越来越多,这样被策划出的新闻不仅没有反映客观事件,还严重误导了广大观众,形成不必要的社会舆论,最终失去观众的支持。
1.2 新闻策划的选材不能满足观众需要
一家电视台每天需要采集的新闻事件是非常多的,新闻工作者需要在这些新闻事件中筛选重组,既要筛选出必须报道的重大事件,也要筛选出观众喜闻乐见的新鲜要闻。在很多地方电视台并没有抓住这一重点,他们报道的新闻内容选材单一,不具有代表性,或带有过于浓厚的政治色彩,特别是一部分小城市的新闻,当地的新闻工作者不能细心挖掘本地的事件,在选材上违背了新闻的独特性和真实性,甚至把街坊邻里吵架做成一条新闻,选材不能真正满足广大观众的需要,不能站在观众的角度发现新闻的亮点,没有足够的感召力号召力,让新闻变得不再新鲜,从而失去了强大的观众基础。
1.3 忽视新闻策划的个人独创能力
一个出彩新闻的产生,需要整个团队的集体智慧,但集体智慧正是由个人的智慧汇总而来的。新闻的采集是由记者完成的,每一位记者都有自己的工作风格和新闻态度,每一位记者在挖掘新闻时会有自己的角度和独特的理解,记者与记者之间有着不一样的工作习惯,不一样的工作经历,因此,每一位记者看待同一个新闻事件的结果是不同的。如今,很多新闻媒体把新闻策划这项十分重要的工作限定在一个很小的范围里,关于新闻策划有太多繁文缛节的规定,这就导致很多记者不能发挥自己的水平,仅仅为了完成任务而完成任务,不再将重点放在事件的深层,不在有对新事件敏锐的观察力和捕捉力,这些报道成功的关键步骤,成了很多记者眼中格式一致的填空题,照搬答案就能得出一则新闻,长此以往,记者的才能被限制,新闻的质量也就直线下降。
1.4 缺乏对新闻策划的整体把握性
新闻策划需要有头有尾,策划不仅仅是一部的策划而是整体的策划,一则优秀的新闻,无论是开头,过程还是结尾都需要完整的新闻策划,然而有很多新闻策划只注重开头和过程不注重结尾,这就让一则新闻变得虎头蛇尾,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缺乏整体把握的新闻也就缺乏足够的吸引力,就会让整则新闻缺乏亮点,一则新闻如果非常有报道价值,影响也非常深远,但却因为在策划时没有做到方方面面的考虑,草草收场,那么这则新闻会大幅降低其应有的价值,没有亮点可言。
2 新闻策划的建议
2.1 提高新闻质量,坚持实事求是
一则新闻要想拥有高质量,实事求是应该被放在首当其冲的前提,无论新闻工作者如何策划新闻都不能违背这一重要原则,在做新闻策划时,新闻工作者可以发挥自己的特长以及特有的新闻态度,可以不限形式不限手法的将一则新闻策划成型,最终呈现在观众的眼前。这样遵循客观事实报道的新闻自然会避免形成错误的社会舆论,误导广大观众,新闻工作者需要有正确清醒的新闻头脑,要学会把握两个方面,一个是把握好关于政治的新闻事件,及时采集当地政府及人民群众的政治活动,做好及时传递,及时整理,及时分析的策划工作。另一方面是要把握广大观众在新闻方面的需要和建议,悉心接受观众的批评,在这两大原则下提高新闻质量,让新闻成为真正反映事实的媒介,成为群众可以信赖的媒介。
2.2 提高新闻工作者的整体素质
韩愈曾说:“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因为多种原因,地方电视台新闻工作者的素质良莠不齐。而加强新闻策划,按统一要求策划采访,既是培训和学习的过程,也是激发新闻工作者潜能的过程,能够提高新闻从业人员素质,整体素质的提高会使新闻策划团队集合更多的智慧。与此同时还应重视个人独创能力的提高,鼓励采集新闻的记者用自己的方式挖掘新闻、体会新闻、总结新闻,允许策划团队中有不一样的声音存在,从不同个体的角度发现新闻事件本身实质性的东西,记者是新闻事件发生的第一见证人,他们对事件敏锐的捕捉会给新闻不一样的新意。
2.3 加强外宣,把握策划整体
外宣是地方电视台的重要职能之一,加强新闻策划是提高外宣水平的有效途径。加强新闻策划能提高新闻质量,丰富新闻内容,增加在上级电视台的用稿采用率。加强新闻策划要根据地方的特色、上级电视台的报道重点和策划要求,按新闻规律,有针对性地确定选题和组织采访,使新闻的针对性、吸引力、感染力更强。此外,新闻策划还需要把握整体,一则新闻从采集整理到策划播出的每一个环节都需要方方面面多角度的考量,运用集体或个人的智慧把握正则新闻的整体,从开头到结尾做到既能反映客观事实,又能揭示问题本质,从而给观众正确的导向,形成积极向上的正确舆论,最终以抓住观众的眼球。
近年来,随着各类媒体之间竞争的日益加剧,基层电视台如何让自己的新闻节目办出特色、体现新意,以吸引受众,提高收视率,笔者认为做好新闻策划很重要。现结合自己从事电视新闻报道多年的实践经验,谈谈电视新闻策划的作用。
所谓电视新闻策划是指策划人遵循新闻的基本规律和电视纪实特性,以事实为基础,以创意为核心,对已占有的信息进行充分的分析研究,根据可能实现的目标和效果,制定相关报道策略,规划、设计报道的方式、方法和技巧,以求最佳采访报道效果的运筹与谋划。
新闻报道是一种能动性的活动,对新闻报道的策划行为,并非否定新闻的真实性原则,用事实说话是电视新闻策划的基本原则。策划和组织报道的意义在于报道者根据媒介的新闻传播宗旨与原则,对报道内容和形式加以选择,并通过对新闻报道资源的最佳配置,使新闻传播获得报道者所期望的效果。
一、电视新闻策划有利于丰富采编内容和提高节目质量
采编电视新闻节目,有没有策划是大不一样的。经过策划的节目,因为选题有新意、角度新颖、信息量大,思想内涵深,包装比较完美,节奏感强,震撼力大。而缺乏策划的新闻节目往往达不到应有的宣传效果。同时,笔者认为电视新闻策划一般应把握题材重大、结合热点、力求独特、讲求时效的特点。琐碎的小事以及日常动态性的消息如果都去进行策划,既浪费了时间,观众也不会买账。而立足于对重大题材的全方位、多角度地挖掘和审视,让观众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对大家生活的影响,以及新闻背后的故事等,将受众欲知而未知的事情告诉他们,可以满足他们的求知欲,这样在提高报道质量的同时,可以收到较好的报道效果。2007年,我台根据县委要加大对招商引资工作宣传的要求,策划了有关招商引资工作的连续性报道《招商引资大提速》。为了让报道做出新意、做出特色,经过讨论,决定每期确立一个主题,既采访了落户的招商引资企业,也采访了普通群众。体现了与以往不同的报道方法,很好地宣传了全县的招商引资工作,既受到了县委、县政府的充分肯定,也受到了广大观众的一致好评。
二、电视新闻策划有利于提升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是进行新闻策划时的落脚点和出发点。如果一个新闻报道播发后既没有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也没有产生经济效益,尽管新闻工作者吃了不少苦,动了不少脑筋,报道很有艺术性,但这样的策划也是失败的。相反,一个新闻报道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关注,给人们带来新的信息,这样的新闻策划就是成功的。电视台在策划节目时应本着有利于促进电视新闻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原则,对即将组织实施的报道有个超前的估计,精心设计采访报道的各个环节,包括时机把握、力量调配、主题确定、角度选择、细节安排等多项内容作统筹的考虑和安排。2007年4月份,获悉我县云乐乡张村几户农民正在对自家的竹林进行丰产增效改造,改造后的竹林出笋量及毛竹产量都有较大增长,效益非常可观。根据这一新闻源,我们策划制作一个专题节目。在采访前,我们精心策划了各个环节,找好切入点,从其中一户姓华的农民对竹林的改造这一具体事例入手,吸引了观众,进而详细地讲解了竹林进行丰产增效改造的措施和方法,而后又通过和没改造的竹林进行对比,说明了对竹林进行丰产增效改造是竹农增收致富的一个好方法。节目播发后,广大林农来信踊跃,热切地向我们详细询问有关的竹林丰产增效改造的知识,一时间在我县掀起了对竹林进行丰产增效改造的热潮,这次新闻报道可以说产生了很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三、电视新闻策划有利于提高从业人员的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
新闻策划要求策划者既要具有丰厚的文化和业务知识,又要有一定的预测、分析能力以及面对突发事件的快速应变能力。这些都对编辑、记者的业务能力提出了要求。同时,策划也是建立在平时积累基础上的,不是凭空猜想出来的。它要求新闻工作者要认真地观察社会,努力地吸取各方面的知识和营养,研究社会,也研究同行。同时,策划也能帮助编辑、记者明确思路,激发采访写作欲望,发挥各自的潜力。我台领导十分重视职工整体素质的培养,定期进行考核与研讨,考核栏目策划和节目策划能力。2008年,为迎接改革开放30周年的到来,上级宣传部门要求我台从工农业生产和社会事业各方面,对30年来我县所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做一个全方位、多角度、全景式的报道。记者们深入一线,认真调研、充分掌握第一手资料。写出了主题鲜明、见解深刻、内容丰富的新闻报道,为我县的改革开放30周年新闻宣传工作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关键词】 县级电视台;新闻节目;策划创新
一、县级电视台新闻节目存在的问题分析
1.新闻报道主次模糊,很难吸引观众热情
在县级电视台新闻节目中,对于时政新闻的报道占据了过大的比重,播报内容并未符合丰富性要求。在县级电视台的条件约束下,新闻内容大都以时政新闻为主,将县级领导层级推向新闻播报的重点人物。此外,因新闻播报时间固定,在播报内容上很难进行取舍,存在时政新闻在全天新闻播报内容总量占据半数以上的现象,而本地观众最为感兴趣的事件却并未进行有效播报。
2.新闻报道缺乏针对性,服务理念较弱
当前,在我国的普通县城内,农村人口约占总人口的七成。县级电视台应充分考虑农村听众的需求,秉承“农时、农季、农需”的原则,将有利于农民脱贫致富的农耕技术和信息资源等传递给农民群众。然而,相当一部分县级电视台并未对自身进行清晰定位,播报内容同县城实际存在严重的脱节,科技新闻的服务理念较弱,缺乏应有的实用性,使得县级群众对于县级电视台的期许降低。
3..对农节目的内容不但要有农业生产、农民丰收的事例,而且要关心农民朋友的物质生活质量和精神需求
比如农村留守儿童的生活状况、农村残障人员的医疗保险、农村文化市场的建设和农村大学毕业生就业等这类问题,都事关农村的发展和稳定。对此,县级电视台应在保证正确舆论导向的前提下做好宣传和引导,这不仅有利于促进社会的进步,而且极大地拓展了县级电视台对农节目的发展空间。
二、县级电视台新闻节目策划与创新研究
1.转变原有陈旧的节目策划理念
新闻节目是电视台整体内容的重中之重,因而,若想做好县级电视台新闻节目的创新工作,应从节目策划理念入手,转变原有的、陈旧的新闻策划思想,吸收并融入新型的、先进的新闻节目策划手段,使县级电视台的新闻节目能够博得稳定的生存和长久的发展。与此同时,因新闻理念对于新闻事件具有显著的支配作用,因而,若想做好县级电视台新闻节目的创新工作,应不断更新理念、强化新型意识,在新闻节目策划过程中具备前瞻性。新闻编辑工作者应坚持秉承“信息、服务、时效”原则,突出强调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将新闻播报以群众实际为中心加以开展。此外,新闻编辑工作者除具备前瞻性以外,仍需具备近民意识,使新闻播报聚焦生活,从而实现为社会群众的服务效果。
2.创新新闻播报内容,实现新闻本土化
电视台新闻策划的核心重点在于新闻内容的选择,新闻播报题材对于新闻节目的生存性具有直接的影响。当前,国家层面对于“三农”问题给予了相当大的关注,对农村经济给予了更多的发展扶持,为县级电视台的新闻类节目提出了更加严峻的挑战。对于县级电视台新闻节目而言,应将新闻播报内容进行相应的板块划分――主题性题材、民生类题材、时政性题材等,并围绕时政性题材,逐步扩充民生类和主题性题材的新闻材料,使新闻节目并被更大范围的群众所喜爱。
(1)正确定位时政性题材的报道方式
社会群众并不会对表面化新闻和领导活动类题材给予过多的关注,其原因在于新闻播报尚未达到社会群众的要求。因而,时政性题材应尽可能地实现本土化,满足社会群众的心理需求,以社会群众的切实需求作为新闻播报的切入点。此外,新闻播报仍需具备舆论,辅助政府机构完成相应的宣传工作,发挥应有的舆论导向功能。针对国家层面近期出台的法律、法规、方针、政策等应加以正确理解,并将其传递给社会群众。
(2)节目形式创新,新闻节目“下乡”
切切实实地满足农民的需求,赢得农民朋友的认可与期待。记者下乡,主持人下乡,将节目直播间阶段性地搬到农村,将最新鲜真实的乡音、农事送上电波,请农民朋友做客直播间,与专家一起交流对最新涉农政策的理解、最新农村市场信息的把握等,这种深入农村、贴近农民的报道活动一定会得到农民朋友的青睐。
(3)切实保障民生类题材的实际性
民生类题材应密切关注“三农”类问题,将其直接反映在农民群众较为关注的“衣、食、住、行”方面,以较为独特的播报角度和先进的播报理念,提升新闻播报的共鸣性和影响性,使其成为社会群众十分关注的电视节目。
3.提升新闻工作者的综合素质
电视台工作者的综合素质对于电视节目的优劣同样具有直接性影响,因而,为了做好县级电视台的新闻类节目,一定要不断提升新闻工作者的综合素质。(1)将具备良好专业素养的优秀人才引入电视台,提升新闻类节目的创新性。(2)强化新闻节目策划工作者的前瞻性,提升新闻类节目的创新性和新颖性,实现新闻类节目“聚焦社会群众、走进社会群众、服务社会群众”的目标。(3)提升新闻节目策划工作者的道德素养,在策划工作中秉承“客观性、真实性”的原则,使新闻节目发挥正确的舆论导向功能。此外,新闻播报员的素质同样是一项重点内容,其要做到语言的独特性、规范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