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生产智慧物流

生产智慧物流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生产智慧物流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生产智慧物流

生产智慧物流范文第1篇

一、智慧物流的概念

“智慧”一词源于2009年奥巴马提出的“智慧的地球”,具体地说,就是把感应器嵌入和装备到电网、铁路、桥梁、隧道、公路、建筑、供水系统等各种物体中,并且被普遍连接,形成所谓“物联网”,然后将“物联网”与现有的互联网整合起来,实现人类社会与物理系统的整合,在这个整合的网络当中,存在能力超级强大的中心计算机群,能够对整合网络内的人员、机器、设备和基础设施实施实时的管理和控制,在此基础上,人类可以以更加精细和动态的方式管理生产和生活,达到“智慧”状态,提高资源利用率和生产力水平,改善人与自然间的关系,使人类对自然界的感知更具智慧性,因此“智慧”在中国也称“感知”。同年,总理在无锡提出了“感知中国”的理念,表示中国要抓住机遇,着力突破传感网技术、大力发展物联网技术,在全球争做智慧产业的排头兵。基于以上背景,2009年中国物流技术协会信息中心、华夏物联网、《物流技术与应用》编辑部率先在行业提出“智慧物流”概念,即将在互联网的基础上将物联网技术运用到物流产业发展中。智慧物流理念的提出,顺应历史潮流,也符合现代物流业发展的自动化、网络化、可视化、实时话、跟踪与智能控制的发展新趋势,符合物联网发展的趋势。

二、徐州发展智慧物流优势分析

(一)区位优势

徐州是地处苏鲁豫皖四省接壤地区,是淮海经济区规模最大的城市。徐州交通条件十分优越,铁路、公路、航空、运河和地下输油管道“五通汇流”,陇海与京沪两大铁路干线在此交汇,京杭大运河穿城而过,高铁的贯通更加突出了其交通优势,在全国区域经济格局中,具有显著的承东接西、南北对接的战略区位特征,是较为典型的物流枢纽城市,具备发展以第三方物流为特征的现代物流的基础条件。在江苏省的发展规划中,徐州被定为“新亚欧大陆桥”中国段东部和淮海经济区区域性中心城市,江苏省四个特大城市和三大都市圈之一。

(二)技术优势

徐州是物联网感知技术研究和利用起步较早的城市,依托于中国矿业大学建立的“感知矿山”物联网研发中心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受到国家和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梁保华等亲自视察,推动了徐州物联网的发展。受此影响徐州市在感知矿山、感知物流、感知健康和感知教育等方面的研发方兴未艾,有些已经投入使用。另外,江苏省是我国物联网发展最具竞争力的省份,物联网研发工作在不同领域和行业取得了一定进展,智慧物流作为服务产业容易与其他兄弟城市的智慧行业进行技术联盟和嫁接,为其进行智慧物流配送,从而使徐州智慧物流发展和运用向更深更细的领域发展。

(三)战略优势

物流产业是江苏省重点支持产业,徐州市委、市政府一直致力于区域性综合物流和特色专业物流基地的打造。根据徐州市《产业发展规划》,物流产业是徐州重点支持产业,其物流发展的总体目标为:到2020年基本形成以先进的物流信息系统为基础,使徐州市成为辐射徐州经济圈的区域物流中心,成为全国重要的物流基地,并为以后发展国际物流奠定坚实基础;《徐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中明确提出大力建设现代物流基地,重点推进亿吨大港、中国八里国际家居交易博览中心、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物流园、新城区生活物流园等物流业集聚区建设。

三、徐州智慧物流市场定位

根据感知技术的发展和要求,徐州智慧物流产业发展的前期服务对象定位为三大产业:煤炭、工程机械和电子商务配送。

(一)感知煤炭物流

物联网作为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国家信息安全和经济发展都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发展物联网产业对促使传统产业升级转型具有重要支撑作用,其生命力在于与其他产业进行有效融合,从而实现传统产品智能化。之所以选择感知矿山物流是因为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徐州在感知矿上方面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技术上容易对接,容易形成产供链条上全方位智能服务,发挥物联网的优势;二是徐州是江苏省乃至整个华东区重要煤炭供应基地,煤炭物流效率的提升对徐州经济发展意义重大;三是全国煤炭行业与中国矿业大学有着密切的联系,全国最先进的采矿及相关技术多与中国矿业大学有关,智慧物流在徐州煤炭行业推行成功后会起到很好的示范作用,容易推广到全国的各大煤炭行业和其他能源产业。

(二)感知机械物流

徐州是全国最大的工程机械制造基地,有着像徐工集团这样全国最大、国际领先的工程机械生产销售企业。2008年后随着国家扩大内需,大力发展基础设施工程,工程机械产品需求与日俱增,大大促进工程机械制造业的发展,但同时对工程机械行业物流等提出更高要求。利用感知技术,为徐州工程制造业量身定做现代化智慧物流将有助于工程机械制造业产品成本的降低、配送速度和效率提升,从而更加确保其竞争优势和地位。

(三)感知电子商务物流

目前我国电子商务事业已经进入高速发展期,每年以高于70%的速度持续增长,电子商务已经成为我国社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应对全球性金融危机的过程中,电子商务突显了自身低成本、高效率、开放性的特点,不仅大大降低了交易成本,也为企业创造了更多的贸易机会,同是也要求低耗高效的智慧物流配送的跟进服务。以阿里巴巴的淘宝商城为例,2010年通过淘宝网购物的交易量突破4000亿;目前每天全国大约1/3强宅送快递业务都是淘宝交易产生,而在淘宝的15000个商户中,有2205个来自于江苏省,占据约15%,他们的销售和供货地都是以江苏为核心、主要辐射华东区的商圈范围,这对于徐州发展智慧物流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徐州智慧物流的发展将在配送速度、配送效率、配送成本以及配送人性化等方面发生质的变化,形成智慧物流与电子商务的融合发展。

四、徐州智慧物流发展模式

物流产业的产生和发展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社会分工不断深化的产物。目前徐州智慧物流的建设和发展的已经得到大幅度的提升。随着物联网技术的发展及市场的推进,根据不同的行业和市场发育情况可有三种模式进行选择。

(一)政府主导型

在一些关系到国计民生和国家发展重大战略的重要行业和部门,如徐州的煤炭和机械行业应采用政府主导型智慧物流发展模式。政府是智慧物流的发起者和推动者,采用政府招标或其他方式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对相关产业物流做感知技术研发,并将成果运用于相关产业。这种模式中政府作为招标者,是智慧物流产业技术上的发包方和推广方,智慧物流研发单位是技术服务者,主要负责研发和技术后期跟进问题。

(二)市场主导型

对于大众消费产品,如徐州的消费品市场,尤其是电子商务平台下的相关产业智慧物流发展主要依靠市场自主推进,利用市场供求机制、价格机制和激励机制刺激研发主体进行技术研发和跟进,通过市场化运作将知识产权转化成现实生产力。这种模式中政府是各种政策和规制的制定者从战略方向上进行合理引导,研发单位是技术发明者和制造者,而各类企业和营销中介则是智慧物流运用到相关产业的推动者。这种模式适合于大众消费品物流,如电子商务智慧物流。

(三)共同推进型

对于一些特殊行业,比如危险品物流行业或公共产业物流,比如自来水、天然气等产业可采用政府、研发单位、企业共同推进模式。在这种模式中政府、研发部门、生产企业需要分工明确、相互配合、相互协调共同促进产业的良性发展。

五、徐州智慧物流的推广

(一)推广步骤

本着“政府引导、企业主导;突出优势,循序渐进”的思想,徐州物流规划发展可以分为三大步骤:第一步,加速实施传统运输业向智慧物流业的转型改造;第二步,搭建物流基础平台,建立和完善智慧物流产业体系;第三步,搭建信息化平台,建设特色化、专业化智慧物流园区。即沿着“技术突破———产业联动———示范工程———产业推广———区域推广———城市品牌锻造”的战略步骤进行。在操作层面上,完善智慧物流基础设施平台、基础信息平台及政策平台,科学规划和建设智慧物流园区;整合智慧物流资源,培育、扶持一批第三方智慧经营物流企业,形成几家在省内外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大型智慧物流企业集团;加快各个产业的分工细化和结构调整,发展徐州优势产业的智慧物流,形成以“机械、矿山、电子商务”智慧物流为主,电子、医疗、食品、化工等行业物流协调发展的现代城市智慧物流产业体系,努力构造社会化、专业化、信息化、规模化的现代智慧物流服务体系,促进全市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提升徐州的区域影响力。

生产智慧物流范文第2篇

关键词:煤电智慧供应链;华电集团北京燃料物流有限公司;模式创新

一、煤电供应链基本架构

煤电供应链主要包括供应链上游的煤炭资源、煤炭开采设备商、煤矿生产企业,供应链供应链中游包括所有的运输、中转、储存等物流企业环节,下游则是所有的煤炭用户,包括电力企业、冶金、化工、建材等企业。其主要节点企业为煤炭生产企业和火电发电企业。电力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在国家的经济运行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煤炭生产企业是以地下煤炭资源为依托的资源开发型企业,80%左右通过火电企业转化为电能。电和煤均为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在供应链上具有相当高的相关性和依存度。

煤电供应链组织结构如图1所示。

二、煤供应链管理特点

煤电供应链管理以煤炭消费客户为中心,通过煤炭生产与火电企业间的资源优化配置,基于社会网络结成战略联盟,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在煤炭生产企业与电厂终端用户需求之间,连接港口、铁路等物流活动,集成商流、资金流、信息流,通过配煤加工、库存管理,提供标准化产品和个性化解决方案,实现从坑口到炉口之间价值逐级增加,提升客户满意度。

煤电供应链有其独有的行业特点:

(1)供应链物流管理复杂。煤电供应链物流物理距离长、物流方式复杂,涵盖了皮带、汽车、火车、轮船多种运输方式。

(2)供应链节点企业复杂。煤电供应链节点多,并且各个节点企业的权属归不同的行业产业主体,包括个体户、国有企业等各个行业的多种性质不同的合作伙伴,在客观上加大了各节点间管理协作的难度和复杂性。

(3)煤电价格管理矛盾突出。煤炭价格由国家计划调节和市场供求关系双重决定,电能上网电价格由国家行政刚性控制,两者缺乏市场化调节功能的联动机制和制度安排,导致在煤价上涨与下降之时,电价调整严重滞后,煤电价格机制错位运行,不利于煤电供应链的运行。

(4)煤电仓储管理矛盾突出。煤炭生产与销售可以短暂库存,而电能生产与销售同步运行,无法存储,客观上供应链存在煤炭与电力生产销售节拍的矛盾。

(5)煤电供应链协同落后。由于煤电供应链点多、线长、面广、网大、人杂,供应链管理的更需要高度协同,但恰恰这也给供应链协同带来了空前的难度。

三、智慧供应链诞生发展

“智慧供应链”是结合物联网技术和现代供应链管理的理论、方法和技术,在企业中和企业间构建的,实现供应链的智能化、网络化和自动化的技术与管理综合集成系统。这一概念由复旦大学罗钢博士在2009年上海市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会议上首先提出。

传统供应链的发展,技术的渗透性日益增强,很多供应链已经具备了信息化、数字化、网络化、集成化、智能化、柔性化、敏捷化、可视化、自动化等先进技术特征。在此基础上,“智慧供应链”将技术和管理进行综合集成,综合集成供应链理论、方法和技术,指导现代供应链管理与运营的实践。

“智慧供应链”与传统供应链相比,具备以下特点:

(1)智慧供应链技术复合创新。与传统供应链相比,在智慧供应链的语境下,供应链管理和运营者主动吸收包括物联网、互联网、人工智能等在内的各种现代技术,主动将管理过程引入新技术带来的变化。

(2)智慧供应链可视移动化。与传统供应链相比,智慧供应链更倾向于使用可视化的手段来表现数据,采用移动化的手段来处理供应链运营问题。

(3)智慧供应链智能人性化。与传统供应链相比,在主动吸收物联网、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同时,智慧供应链更加系统的考虑问题,考虑人机系统的协调性,实现人性化的技术和管理系统。

四、煤电智慧供应链的实践探索

近年来,按照国家供给侧改革的总体部署,“去产能”系列政策持续发力,煤电供应链的煤炭企业和火电企业的生存发展竞争压力越来越大。煤电智慧供应链的管控模式成了煤电供应链核心企业增强供应链核心竞争力的必然选择。

煤电智慧供应链管理就是充分结合煤电供应链的管理特点,加强物联网技术、大数据技术、互联网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等各种现代技术在供应链中科学耦合,实现供应链业务运营和金融产品的管理创新,达到供应链运作管控协同、资源高度共享、交易成本最低的供应链战略共赢的供应链管理效果,提升供应链的整体核心竞争力。

煤电供应链中的先知先觉企业,面对竞争环境的压力,大胆创新,纷纷采用煤电智慧供应链管理,取得了卓有成效的管理效果,值得煤电供应链中的关键节点企业学习借鉴。

华电集团北京燃料物流有限公司是华电集团煤电供应链燃料物流管理的专业化公司,公司发挥集约化、规模化管理优势,抢抓机遇,通过强力整合华电集团内外部煤炭资源、物流资源、客户资源、信息资源、金融资源,加强战略协同和精益管控,构建基于大数据的物流、商流、信息流、资金流“四流合一、管控精益”的智慧供应链服务与管控电子商务平台,建立内外部一体化的互联网+煤电智慧供应链战略管控创新模式,燃料物流综合成本同比大大降低,极大地提升了华电集团战略协同核心竞争能力,开创了我国煤电智慧供应链实践的先河。

参考文献:

生产智慧物流范文第3篇

----邮政智慧物流的未来与发展

 

  “十三五”时期,国家实施“互联网+”战略,智慧物流迎来了发展机遇期, 个人认为,智慧物流就是指以互联网为依托,在物流领域广泛应用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设备,通过互联网与物流业的深度融合,实现物流产业智能化,提升物流运作效率和服务水平的新兴业态。邮政当前正处于新一轮科技和专业改革的关键时期,通过进一步加快智慧物流的应用,将深刻影响生产和流通方式,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动能转换,进一步为企业发展带来新机遇,所以智慧物流加快转型升级的脚步已成为必然趋势。

  首先是连接升级。预计未来5年,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将进入成熟期,物流人员、装备设施以及货物将全面接入互联网,呈现指数级增长趋势,形成全覆盖、广连接的物流互联网,“万物互联”助推智慧物流发展。其次是数据升级。随着邮政信息系统的建设、数据对接协同和手持终端普及,物流数据将全面做到可采集、可录入、可传输、可分析,物流数字化程度将显著提升,“全程透明”强化智慧物流基础。三是模式升级。众包、众筹、共享等新的分工协作方式将得到广泛应用,打破传统的分工体系,重构邮政业务流程和经营模式,“创新驱动”成为智慧物流动力。四是供应链升级。智慧物流将引领智慧供应链变革,凭借靠近用户的优势,智慧物流带动互联网深入产业链上下游,以用户需求倒逼产业链各环节强化联动和深化融合,助推“协同共享”生态体系加快形成。

那么智慧物流对当前的邮政企业又能起到多大的帮助呢?我认为有以下几点:

一是紧缺人工的替代者。邮政作为劳动密集型产业,人工紧缺已经成为行业普遍难题。例如,我国快递业从业人员缺口率在20%左右。劳动力紧缺局面直接反映在劳动力工资持续上涨,近年来保持在10%~15%的增长水平。邮政企业加大技术和装备升级力度,提升物流信息化、自动化和机械化水平,实行“机器替代人”战略将有效的缓解人工紧缺的现状。

  二是个性需求的满足者。随着消费需求持续升级,消费体验成为价值驱动力。智慧物流借助分布式物流资源网络,能够以快速、便捷、低成本、个性化的方式满足消费者需求,极大提升了消费者体验。例如,我国快递时效已经接近3天,高于美国等发达国家,继续缩短时效面临巨大的边际资本投入。智慧物流能够通过大数据分析提前将所需货物布局到离消费者最近的仓库,实现即时物流需求满足,大大提升客户体验。

三是绿色生态的创造者。根据数据显示,物流业能耗排在工业和建筑业之后,大量能耗浪费在无效的长距离运输、商品库存、过度包装等物流环节。智慧物流通过智能规划和资源共享减少无效物流的能耗排放,为绿色环保和可持续发展创造有利条件。马云曾提到:通过使用电子面单,一年内为快递行业省的所有纸张相当于少砍了400万棵树。

当然,智慧物流之于邮政还属于较新的事物,面临一系列严峻挑战:比如基础设施投入不足,智慧物流关键技术及设施设备研发投入不够。传统企业运用互联网技术的意识和能力不足,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受传统监管模式和体制机制制约,物流业和信息化复合型人才严重匮乏,与物流互联网相关的物流大数据、物流云等智能基础设施与实际需要还有较大差距,物流互联网的覆盖度和精确度尚显不足。还有企业观念急需转变。当前,面对新一轮技术改革,传统物流企业的观念转变和战略转型速度稍显不足。如何推动物流企业拥抱互联网,加入到智慧物流生态体系的构建,形成“协同共享”的产业新生态是邮政智慧物流下一步发展面临的巨大挑战。

生产智慧物流范文第4篇

日前,山东省政府出台《关于贯彻国发〔2013〕7号文件推进物联网有序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到2015年,以构筑“智慧山东”为目标,物联网产业规模将超过2000亿元。同时明确了山东在今后的时间里将以打造智慧园区为主要目标,来实现智慧山东的整体结构规划。

提早布局

智慧园区的明确丰富了智慧山东的整体布局。但早在2011年,山东就已经提出要形成“智慧山东”基本框架。2012年,针对“智慧山东”基本框架,在山东省政府工作报告中,细化为要加快智能工业、智能物流、智慧矿山、智能交通、智能电网建设,实施物联网产业100强企业培育计划等。这与园区的明确互为印证。

为了更加具象的贯彻智慧山东计划,山东决定依托济南、青岛、潍坊等7个省级物联网产业基地,重点发展新型显示、智能传感器、新光源、新一代宽带无线通信、位置感知技术,集聚培育规模以上企业500家以上、年销售额超10亿元的龙头企业5家以上。加强信息资源共享,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以智慧应用和服务为核心,充分发挥地方智慧型产业的优势,选择物联网应用基础较好的领域,分期分批建设物联网应用示范工程和项目。

在整体布局中,山东将开展“智慧城市”试点,打造引领全省的综合物联网应用示范先行区,积极争创国家“智慧城市”试点。还将建设一批公用信息通信网络高速泛在、精细管理高效惠企、功能应用高度集成、智慧产业高端集聚的示范性“智慧园区”。在“智慧城市”建设领域还将实现对道路、桥梁、建筑等公共基础设施,以及矿山、电力、化工等领域生产现场环境、设备实时运行的监测和预警,人员、设备的识别和安全巡查管控等。要构建覆盖全省千家重点用能企业的油、电、煤、气用量监测网。此外,还将加快建设山东“智慧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实现智能旅游信息服务系统、智能酒店客房、景区客源流量监测系统、旅游车辆调度系统等,实现一体化的旅游服务和个性化的旅游感知互动。

尤其在智慧园区建设方面,山东省经信委信息化推进处副处长韩旭东认为,过去几年,“智慧山东”建设主要放在了交通、矿山这两个重点领域,省内矿山开始从数字化、智能化向智慧化发展。而“智慧园区”也要通过项目建设形成更好的应用模式,引导园区内企业的智慧化发展。同时智慧园区的明确,将与“智慧城区、社区”、“智慧城市”一同成为组成“智慧山东”的三大板块,全面助力山东的智慧化发展。

因势利导

从前面的报道中可见,在山东省规划的智慧园区中,产业的智慧化发展与城市的智慧应用无疑是最为突出的重点。通过“智慧园区”试点,山东将促进传统产业向高端发展。例如:在禹城市等开展“智慧农业园区”试点,重点在粮食作物生产、农用地资源利用、农用水资源、畜禽水产精细化管理、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与溯源、果园精细管理、设施农业等领域部署物联网试点与示范应用;在济南、淄博市等开展“智慧工业园区”试点,以装备制造智能化为核心和突破口,深化物联网技术在汽车、船舶、机械设备、消费品等我省优势传统产业上的渗透融合,创建装备制造智能化示范园区;在德州市等开展“智慧物流园区”试点,以智能调度、物流信息处理、车辆监控管理和调度、食品及药品追溯与风险预警等为切入点,选择重点物流企业、园区和基地开展智慧物流应用示范。

通过集成优势城市现有资源整合典型产业。依托济南、青岛、潍坊、威海、济宁、淄博、日照市7个省级物联网产业基地,重点发展新型显示、智能传感器、新光源、新一代宽带无线通信、位置感知技术、微机电系统(MEMS)和软件产业,利用信息技术进一步提升新能源、新材料、新医药、海洋工程、节能环保、航空航天、文化创意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水平,重点培育一批影响力大、带动性强的大企业,做好一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孵化和扶持工作,逐步形成门类齐全、协同发展的智慧产业体系。

而在其他领域,会继续按照“十二五”规划有序进行并与园区项目互相配合。例如,延续推进“智慧城市”试点,探索建设、运营和服务模式。选择潍坊、威海等市作为“智慧城市”试点,继续围绕交通、能源、物流、工农业生产、金融、智能建筑、医疗、环保、市政管理、城市安全等重点行业的应用热点和难点找出突破口,加强信息资源共享,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以智慧应用和服务为核心,充分发挥地方智慧型产业的优势,选择物联网应用基础较好的领域,分期分批建设应用示范工程和项目。

生产智慧物流范文第5篇

【关键词】智慧港口;信息;发展

一、智慧港口的定义

智慧港口是指充分借助物联网、传感网、云计算、决策分析优化等智慧技术手段进行透彻感知、广泛连接、深度计算港口供应链各核心的关键信息,实现港口供应链上的各种资源和各个参与方之间无缝连接与协调联动,从而对港口管理运作做出智慧响应,形成信息化、智能化、最优化的现代港口。

二、宁波港口智慧化面临的问题

1.感知网覆盖面有限,自动识别能力偏弱。目前,宁波港基本实现集装箱货物信息的自动采集,主要码头、航道的可视化监控。无法实现“人、交通工具、货、设施设备”的基本信息、运营状况、运营环境等的感知、监控;在内河航道、客运码头等地区还未实现视频监控点的覆盖;现有的监控设备中有些摄像头是固定不能移动,其可视范围有限,导致出现监控盲区;由于采用租赁企业视频监控系统的模式,视频监控的区域广度、可视范围和画面质量都受到企业自身视频监控系统建设的条件限制,自动识别、报警危险情况能力偏弱。

2.信息资源整合程度不高,制约部门间的业务协同。港口的生产资源、经营资源分属各部门管辖,处于各自为政、条块分割的状态,使纵向的信息交互与沟通相对顺畅,横向的信息共享与协同水平不高,缺乏统一协调共享机制和交换渠道。各部门的信息系统无法整合,信息资源无法通过交换层面实现共享,使港口集团业务部门之间、集团同基层公司之间无法实现生产业务协同工作,大大降低了生产作业效率。

3.建设还处于信息处理阶段,缺乏智慧决策支持。经过近几年的努力,宁波港口信息化建设步伐明显加快,基本搭建了信息系统的五大体系。在电子政务、电子商务、各部门的信息化及信息流转配套处理方面都有长足进步,但港口智慧化不仅仅是将手工数据处理方式转变为计算机处理,也不仅仅是对传统的经营、管理、生产等环节进行简单计算机模拟与再现,而是利用云计算、模式识别、决策支持、仿真技术等各种智慧技术进行数据深入分析和作出客观、及时、准确的决策。

4.港口信息标准化体系尚未建立。目前颁布的涉及港口信息的标准数量极其有限,绝大多数在制订中或等待制订中,体系化建设和应用推进仍然不足,宁波市交通和物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刚刚成立,标准体系框架构建和实施推进还未正式推进,相关的要素保障,技术支撑和政策制定需要进一步的完善。

三、宁波智慧港口发展的目标

紧紧围绕实现宁波港由大港向强港历史性跨越这一总体目标,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强港建设为目标,以依托港口、服务港口、提升港口为主线,遵循港口发展规律,全面提升港口及配套服务的智慧化水平,做好与其他智慧体系的衔接,真正实现港口生产作业、运营管理及相关服务的智慧化。

1.推进基础设施的全面运营监控。根据港口不同业务区域的职能,对航道、码头、闸口、大型港口装卸设备、船舶、车辆等基础设施设备进行全面智慧化改造,实现数据的快速自动采集、运营监控,为港口生产运营和口岸监管提供细致、全面的信息。

2.完善现有引航系统。结合现有引航导航系统和实际需求,根据“智慧引航”的要求,重点完善系统方面、综合办公方面及服务平台方面,实现港口智慧水域管理的目标,达到国际领先的水平。

3.提升港口生产运营管理的协同性和智能性。打破“信息孤岛”,整合港口现有的生产运营系统,实现系统间的互联互通、信息交互共享。并在此基础上,对数据深度挖掘,扩展智能决策功能,实现智慧的港口生产运营系统。

4.实现道路运输智慧化。对特殊货物(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进行监控,推广先进的集装箱“双重”运输模式,构建道路集装箱运输综合服务平台。

5.推进集装箱海铁联运物联网示范工程。重点建设宁波港集装箱海铁联运物联网信息采集终端、业务应用系统、数据资源中心,改造完善港口业务应用系统,扩容改造现有宁波港数据交换平台,统一建设集装箱海铁联运技术标准规范。

6.调整配套服务符合智慧港口建设需求。为港口管理提供配套服务的主要是航运管理、港口岸线管理和集疏运体系,重点是航运订舱服务、港口岸线审批和园区通。

7.衔接相关智慧体系。智慧港口建设是智慧城市建设的一个环节,对其他智慧体系辅助或支撑的作用。因此,需要做好相关部分衔接调整,重点是与智慧口岸体系、智慧交通体系、智慧物流体系的衔接。

参考文献:

[1]徐小凤.物联网在港口运营中的应用探析[J].中国水运,2011,1

[2]马仁洪,陈有文.以物联网技术促进港口智能化发展[J].中国水运,2012,5

[3]韩超.基于物联网的港口信息平台建设解决方案研究[D].大连:大连海事大学,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