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农业合作社协议书

农业合作社协议书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农业合作社协议书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农业合作社协议书

农业合作社协议书范文第1篇

农超对接指的是以超市为载体,农产品提供者与商家间签订意向性协议书,由农民向超市、便利店和菜市场直接供应农产品的新型流通方式,主要是为优质农产品进入超市搭建平台,该模式突破了传统农产品供应链环节的阻碍,促成了小农户生产与大市场销售的有效连接。未来“农超对接”的主要方式是农民以农业合作社为组织,根据消费者的需求信息通过现代化的商业模式为超市提供标准化的农产品。

农超对接农产品供应链存在四种模式,即(1)以家乐福为代表的“超市+农业专业合作社+农产品种植者”模式(2)以沃尔玛为代表的“超市+中介型农产品企业+农产品种植者”模式(3)以TESCO超市为代表的“超市+农产品种植者”和“超市+合作农场和种植基地”模式(4)以物美超市为代表的“超市+供销社+农产品种植者”模式。

2.“农户+农业合作社+超市”模式的影响因素分析

2.1 农户角度

2.1.1 种植主体类型

种植主体类型可以分为农户和农产品规模化种植基地,其中农产品规模化种植基地综合实力较强,专业化程度高,具有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和抗击供应链风险的能力,且我国目前的农超对接模式发展的不是很完善,所以这些企业不倾向于加入农超对接。但对于分散的农户而言,他们的技术不是很成熟,因此希望加入农超对接来规避供应链风险。

2.1.2 蔬菜销售方式

蔬菜的销售方式主要有合同销售和商贩销售方式,习惯于采用合同销售方式的农户,拥有更多拟订合同和使用合同的经验,也获取了很多使用合同所带来的好处,如价格波动小、交易成本低等,为了切实获取质优价廉的身份,此类农户更倾向于和超市合作,为自己的销售解决后顾之忧。作为规范的超市,也更愿意与有正规手续的农户合作,减少不必要的麻烦,更容易实现农超对接。

2.1.3 产品品种

产品品种可以分为作物类农产品和畜牧类农产品,其中作物类农产品又可分为瓜果、蔬菜和粮食三类。其中果蔬类农作物促成农超对接的机会和程度最大,因为果蔬类的优势主产区已形成,如南方的香蕉、北方的苹果,更有利于超市建立基地形成大宗采购,减少超市的采购成本;同时,果蔬类作物无需像畜牧类农产品一样需要从业资格,规模和场地,进入门槛低,超市更愿意与果蔬类的农产品进行合作。

2.2 合作社角度

2.2.1 合作社成立年限

成立越久的合作社在行业内具有较好的信誉和知名度,具有雄厚的历史基础,综合实力强,组织管理规范,合作社规模大,在合作社发展中积累了宝贵的组织管理经验和更广的产品销售渠道,更容易获得超市的青睐,促成“农超对接”的机会就更大。

2.2.2 加工包装和配送

合作社若能够按照超市的标准对农产品进行初级加工并简单的包装将更有利于“农超对接”的顺利完成。进行初级加工、包装和配送后的农产品更加有利于超市进行大宗的远距离运输,省去了超市对其的加工包装,简化了程序,节约了成本,更容易与超市达成交易,同时又能满足消费者需求,促进销售。

2.3 超市方面

2.3.1 有无配送中心

农超对接供应链缺少中介型农产品公司,中介型农产品公司原来所负担的物流功能现在被合作社和超市共同承担。如果一个超市没有配送中心,采购来的大批农产品无地储存,如果货物直接发送到各个门店就增加了所要负担的物流成本和协作管理成本,合作社也不愿意与其进行合作。

2.3.2 是不是连锁超市

是不是连锁超市决定了超市的规模大小,能不能实现公平交易以及拥有雄厚的物质基础,这些都是合作社考察对接超市的重要指标,如果超市是连锁超市,那就更倾向于和专业合作社进行对接,达到双赢。

2.4 市场环境

2.4.1 运输过程的道路等级

运输过程的道路等级对于超市选取农业专业合作社、农业专业合作社选取农户至关重要,运输过程中道路等级高节省时间、减少损耗、安全保障程度高,农超对接参与方主体都很少会考虑与道路等级低的地区进行产业合作。因此,一般情况下,运输过程中的道路等级越高,越有利于实现农超对接,从而使农户、农业专业合作社和超市三方都获利。

2.4.2 销售渠道选择

本文将销售渠道分为“不通过合作社销售”、“农户卖给农业专业合作社,但农业专业合作社未卖给超市”、“农户卖给农业专业合作社,且农业专业合作社卖给超市”。通过合作社销售可以提高农产品的销售价格和质量管理,通过超市销售的农产品更容易受到高端人群的青睐,其产品质量更能够得到保证,并且农户从中获利更多,消费者也吃到了绿色蔬菜。

2.5 政府政策支持

农超对接农产品供应链需要政府的推动和监督,政府加大扶持力度并完善相应的政策、法规,对农户、合作社和超市的参与影响重大。虽然商务部和农业部联合下发农超对接工作的指导意见,将农超对接工作提高到了国家战略的高度,但是目前我国的农超对接农产品供应链处于发展初期,各项政策并不是很完善。所以政府方面还应采取措施尽快完善农超对接政策,使参与主体真正获利。

农业合作社协议书范文第2篇

【关键词】河北省 农超对接 对策建议

“农超对接”指的是农户和商家签订意向性协议书,由农户向超市、菜市场和便民店直供农产品的新型流通方式。其本质是将现代流通方式引向广阔农村,将千家万户的小生产与千变万化的大市场对接起来,构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产销一体化链条,实现商家、农民、消费者共赢。

一、加强“农超对接”的意义

2009年以来全国各地都在进行“农超对接”试点及推广工作,“农超对接”作为一种新型的农产品流通模式正在政府的引导和支持下逐渐深入到人们的生活中。

(1)有利于扩大农产品市场。因为超市对于农产品的需求是长期稳定均衡的,因此专业合作社与超市的合作可以获得可持续的市场,有利于市场拓展。

(2)有利于获得较高的农产品销售价格。“农超对接”减少了农产品供应链上的中间环节,降低了交易成本,可以为超市节约20%~30%的采购费用。由于流通环节大大减少,超市采购成本大幅度降低,农民专业台作社销售价格可提高10%~20%。

(3)有利于扩大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规模。参与“农超对接”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可以获得可持续的农产品需求市场,而且,出售价格高于同类产品的市场价格,利益分享机制可以成为吸引分散农户、扩大合作社规模的手段。

(4)有利于提高农产品的品质和安全性。作为市场上较大的交易主体,超市有严格的农产品品质标准和食品安全标准。有利于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在提高农产品品质和安全性方面下功夫。

(5)有利于提高现代化管理和组织能力。合作社在同超市合作的过程中,也可以学习和引进现代化管理模式和经验,从而有利于迅速提高自身的现代化管理和组织能力。

(6)有利于促进先进设备的采用。基于对产品质量的保证,不仅超市倾向于对合作社和合作农户进行设备投资,合作社也要强化对包装、保鲜,运输环节所需设备的投资,因而可以促进先进设备的采用。

(7)有利于改变传统的生产意识。在现代化的供应链上,超市的消费群体通常都是农产品的最终消费者,超市可以通过顾客信息和销售信息的收集与分析,为供应链上的产品选择提供决策依据。

(8)有利于促进合作农户的收入增长。农超对接”推动制度创新,通过组织力量解决产销、资金和技术问题,通过集约化生产减少个体风险,保障质量,节约成本,从而可以带来收入的增长。

二、河北省“农超对接”中存在的问题

为研究河北省“农超对接”的开展状况,项目组于2013年7月至8月期间在全省范围内利用访谈、参观和问卷调查等形式进行了市场调查。通过调查发现河北省的“农超对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如下。

(1)合作社规模小、销售服务功能不足。近年来,河北省农业合作社发展迅速,但是这些合作社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数量的增长快于质量的提高的趋势。合作社普遍国模较小,在与超市对接谈判中显示能力不足。合作社本身在提供多品种、大规模的农产品方面能力不足,并且自身会承担较大的经营风险。在自身的经营管理中也表现出管理不够规范,造成合作社的增值性销售服务功能不足。

(2)超市规模小且管理不规范。农超对接合作中,超市扮演中重要的角色,他们要从资金、仓储、物流等方面投入较多。而当连锁超市本身规模有限的话也就意味着将会在农超对接服务中投入不够。而且对于一些大宗农产品,一些超市的吸收能力有限,与超市合作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卖难”问题,这会导致农户或合作社把交易重点从超市转向大型批发市场。

(3)农超对接难度大。超市销售的农产品需要品相好、质量好、够新鲜等,需要品种多、但每一种需要的数量少,而农业合作社的蔬菜品种少、单品种产量大,而且农产品需求量也没有相对稳定的规律性。农民的低水平的标准化生产井不能满足这个要求。

(4)农业生产组织化、专业化、标准化水平低。现阶段由于人才的缺乏、管理水平的低下、资金的小足等因素的制约,导致合作社硬件条件缺乏,生意随意化、缺乏创新性,难以符台超市新颖性、高端化、安全性的消费需要,提供的农产品必然会从品质上、品相上很难达到超市要求。

(5)信用缺失影响农超顺利对接。信任缺失大人降低了合作双方的合作意向和信息的有效沟通,无法及刚、准确地掌握产品在生产、运输和销售等方血的信息,不能及时掌握市场的供需关系,影响了合作的质量和效益,从而导致恶性循环。

(6)消费者对食品安全以及“农超对接”的认知度低。由于生活环境和生活水平的制约,不可避免的存在消费者的认知问题,影响“农超对接”的发展。消费者对“农超对接”这个新兴的流通模式认知度比较低,在采购农产品的时候也或多或少的存在一些误区。

(7)物流成本较高。河北省物流业总体呈现出总体运行趋稳、适度增长的态势。2012年全省物流业增加值超过2200亿元,同比增加10.5%左右,高于全国9.1%的增幅。但是河北省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率为19.8%,高于全国18%的1.8个百分点。这说明在经济运行过程中的物流成本依然较高。

(8)信息平台建设不足。“农超对接”流通模式刚刚起步,配套服务系统还不完备,导致信息在各环节间的传递不畅,造成生产者和市场需求的信息不对称。主要原因归结为两点:首先,缺乏一套完备的物流管理体系。第二,农产品电子商务网络技术应用不充分。

三、促进河北省“农超对接”健康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加大政府的扶持和帮助

在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初始阶段,离不开政府的支持、引导和服务。帮助协调和解决发展中的问题,为其健康发展创造宽松的环境。

(1)促进物流系统建设。物流系统建设主要包括冷链系统、信息系统和配送系统。考虑我省的现实状况,都需要政府的帮助和支持。因此,政府部门应划拨专项资金,以支持合作社的仓储设施建设,并改善其运输条件,满足现代化流通的要求。

(2)完善信息网络平台建设。完善发达的信息网络平台则是保障“农超对接”中信息流顺畅的关键。目前河北省正深入推进“一村一店一网”便民富民服务平台项目,即依托“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建设改造一批标准化农家店;依托商务部新农村商网,按照“网随店走”的原则,建设一批产销衔接的网上交易和农产品信息服务平台,以解决农民卖难和富民问题。

(3)加强各级政府的政策、制度方面的建设。政府要进一步加大财政扶持力度;落实税收优惠政策;出台专门的“农超对接”财政支持政策;实用地用电和农产品运输优惠政策;完善农产品生产及市场准入质量安全检验制度。

(4)建立“农超对接”渠道。流通主管部门要负责组织试点连锁超市,农业主管部门要负责组织本辖区内产品规模大、质量安全优、品牌效应好、农户成员多的优秀农民专业合作社,通过举办产品展示推介会等形式,为“农超对接额”搭建对接平台。

(二)提高超市自有实力

超市是“农超对接”的重要参与者,针对目前的情况,需要从以下方面提高。

(1)扩大超市规模。超市在自身积累的基础上扩大超市经营规模,在此基础上,积极吸收社会闲散资金投资,发展多元化的投资主体,以满足顾客一次性购物的需求。

(2)加强超市硬件建设。超市应改善其设施简陋、现代化程度较低的现状,有经济实力的超市应建设自己的农产品配送中心,最大限度的降低农产品损耗,提高利润。

(3)完善自身的质量检验体系。超市的农产品质量追溯体系及质量检验体系有助于提高超市农产品质量,加强对农产品生产过程的监督和控制,在满足经济效益的同时使消费者在该超市买得放心,吃着安心。

(三)扩大合作社规模,加强自身经营管理

合作社是“农超对接”的另一重要参与者,针对目前的情况,需要从以下方面提高。

(1)扩大合作社规模。如果农民专业合作社不能得到规模发展,九难以带动农民的加入,势必影响农产品的生产、供应,从而导致“农超对接”难以长久持续地发展下去。此外,随着河北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进一步发展,专业合作社也需要专业化、标准化生产,规模化、品牌化经营。

(2)加强对农的技术服务。合作社要运用先进的科学技术降低生产成本、增加产品附加值以及市场竞争力。同时实行“反季节”生产模式,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价格,为农户获取更大的利润。

(3)加强培训。通过开展专家授课、示范指导、技术交流,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组织。使广大农民从技术上、素质上、管理水平上有所提高。

(4)规范内部管理。当前合作社发展进入数量快速增长时期,要强调规范发展和质量提升,要按着《农民专业合作社法》要求,建立健全基本制度。

(5)注重农产品的品牌建设。农产品行业品牌建设是一个有待开发的新领域,通过对农产品实施品牌策划、提高品牌运作水平,来进一步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让农民取得更多实惠。

农业合作社协议书范文第3篇

在经过了风调雨顺的一年后,我们县的农业经过了一年的丰收,可以说今年的农村工作十分的顺利,这就是一直以来我们努力的成果,在不断的成长中,我们县的经济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同样,我们县的农村工作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相信这就是一直以来我们要做好的工作,这样的工作离我们设想的工作已经差距不是很大的,相信我们县的农村工作一定会越来越好!

一、2011年农业农村工作回顾

今年以来,各乡镇及各涉农部门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提出的”建设国际稻米城,争当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排头兵”的战略部署,认真贯彻落实十七大及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一手全力以赴抓抗灾救灾,一手坚定不移抓农业发展,克服了特殊困难,顶住了特殊压力,实现了农业农村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

三改善:

——“一大四小”工程建设强势推进。全县上下坚持以“四化“为目标,严格按照“弘扬抗冰保电精神,决战‘一大四小’工程”及“全县总动员,会战一百天,决胜十万亩,绿化我万年”的要求,以山上绿化为依托、以通道绿化为重点、以城镇绿化为突破口、以农田林网建设为支撑,不断强化领导,加大投入,广泛宣传,积极组织动员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参与造林绿化,有力地推进了我县“一大四小”工程建设。全县已完成新造林5万亩,其中补植3万亩;完成育苗1780亩,雷竹施肥1万亩,义务植树60万株。今冬明春10万亩造林任务,截止目前,已全部落实造林主体,外业规划设计全部完成,全县完成整地挖穴面积6万余亩。

三稳:

——粮食作物稳定增产。通过实施粮食高产创建工程,确保了粮食主产县的地位不动摇。全县共落实水稻面积59.62万亩,较去年增加3.53亩,粮食总产量达4.77亿斤,较去年增加0.04亿斤,实现了连续五年超历史。

三提升:

二、2012年工作思路及措施

(一)实施五大工程,着力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不高、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滞后,从根本上弱化了我县在农业生产上的比较优势。必须始终把农业产业化经营作为提升农业发展水平、促进农民增收的根本途径,大力实施“龙头带动、市场牵动、基地促动、标准驱动、内外联动”五大工程,努力构建龙头企业加工附加值高、带动农户增收能力强、特色基地发展速度快的现代产业发展格局。

2、大力实施内外联动工程。进一步发挥资源优势,加强与发达地区的联系和沟通,密切农产品经贸往来,强化信息、市场、管理、资源多方面交流、对接、联姻,力争在更高层次、更广范围开展战略合作,有力提升我县农业开放度和外向度;坚持以“现代、科技、规模、高效”为标准,加强与对系,积极引进台资企业,加快赣台农业合作试验区建设,力争到2012年,该试验区初具规模,发挥出示范效益;积极鼓励各类农业企业、专业大户,突破传统地域界线,走出万年门户,开发利用外地资源,实现农业的外向扩张。

3、大力实施龙头带动工程。围绕贡米、生猪、珍珠三大产集团和省市龙头企业,做好项目扶持、技术服务等工作,力争三大产业集团早日上市,其它龙头企业实力更强、带动作用更大。研究出台扶持本县骨干企业的具体措施和评选办法,重点扶持50个强势骨干企业,促使全县农业企业整体崛起。进一步发挥我县资源、产业优势,吸引县外资本、民营资本、工商资本到我到投资、开发农业,重点引进国内外大型农产品加工、流通企业集团,借助外力发展一批起点高、规模大、链条长的大型农业项目,用一流企业、一流技术、一流产品尽快提升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力争今年新增农业企业10家,其中加工型企业新增5家。

4、大力实施市场牵动工程。进一步完善农产品的市场体系,以批发市场和区域性专业市场为重点,放手发展、积极引导、逐步完善,为农产品销售提供载体。加快培育各类中介组织和农民经纪人,发展壮大以农民为主体的农产品营销队伍。加强农业信息服务,加快农业信息体系建设,抓紧实现与乡镇站所、农产品市场、龙头企业、农业中介组织的联网,开拓无形市场。

5、大力实施基地促动工程。高度重视粮食生产。大力实施优质粮食产业工程和粮食高产创建工程,切实稳定粮食播种面积,优化品种结构,提高单产水平,确保粮食总产量稳定在4.5亿斤以上。围绕贡米、生猪、珍珠等特色农业,重点抓好裴梅的3000亩有机贡米基地、湖云的万亩省级水稻高产示范片、以梓埠为主的20个万头猪场、以石镇为主的千亩吊瓜基地和5万平方米的食用菌基地、以上坊为主的千亩大棚蔬菜基地等建设。力争2011年生猪出栏70万头,实现产值10亿元。

(二)创新农业经营机制,深入推进农村改革

在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基础上,针对一家一户分散经营与大市场不相适应,劳力、技术、土地等生产要素利用不充分,双层经营体制“统”的层次薄弱等矛盾,重点在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上下功夫,努力推进经营体制、机制创新,切实转变农业经营方式。一是依法规范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序流转,积极发展适度规模经营。以完善土地承包经营权权能为重点,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加强管理和服务,鼓励农民以转包、转让、出租、互换、股份合作等多种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鼓励农村种养大户、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外出务工返乡创业者等多种经营主体发展适度规模经营。二是加快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切实创新农业经营方式。把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作为建设现代农业中具有基础性、全局性、长期性和制度性的关键性举措,研究制定扶持政策措施,促进加快发展。使其成为引领现代农业发展的新型农业经营组织和完善双层经营体制中统一经营及发展规模经营的有效载体。三是大力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加快扭转双层经营体制“统”的功能薄弱的格局。适应农村劳动力外出转移和现代农业发展的大趋势,大力发展农业专业化、社会化服务。重点通过深化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和兽医管理体制改革和服务机制创新,奠定农业公益的基础;研究制定扶持发展经营组织的政策措施,不断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使其成为完善双层经营体制和发展规模经营的有效实现形式。

(三)推进三大建设,切实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2、推进新农村建设点建设。坚持用经营的策略建设新农村不动摇,以打造有个性的特色化村庄为核心,进一步创新思路、机制和方法,强力推进,快速启动,较好保持新农村建设工作在全省、全市格局的领先地位。在选点定点上,突出“三个优先”:优先选择国道、省道沿线和中心城镇、旅游景区周边的村庄列入明年试点范围,集中力量打造连线成片精品亮点;优先选择一批产业发展、人居环境、乡村文化的个性化村庄,并给予叠加点扶持其改善基础设施和打造工作特色。优先选择先期成立理事会、组织完成“三清”、签订农户分户项目协议书、筹集资金10万元以上的村庄列为试点。在工作方法上,坚持“四个结合”:坚持把新农村建设工作同实施“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战略相结合,把新农村建设工作同弘扬稻作文化相结合,把改水改厕同普及太阳能和沼气建设结合,把推进城镇化和实施民生工程相结合。在推进机制上,注重“五个强化”:强化结对共建机制、强化项目推进机制、强化规划执行机制、强化投入多元机制、强化奖优罚劣机制。

3、推进“一大四小”工程建设。紧紧围绕“一大四小”工程建设三年总体目标,深入推进林业产权制度配套改革,加快推进造林主体多元化、林权交易市场化、林业经济产业化。力争再完成造林绿化10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63%,提前一年完成省里提出的预定目标。一是推进造林主体多元化。按照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责权利结合的原则,在稳定所有权,完善承包权的基础上,坚持依法、平等、自愿、有偿原则,积极鼓励林地合理流转;尽快出台具体政策,鼓励各类法人、经济实体和个人以承包、租赁、拍卖、返租倒包、股份合作等形式参与林业建设和综合开发。二是推进林权交易市场化。建立林业产权交易中心和评估中心,成立网上林业产权交易平台,力争将网上林业产权交易平台打造成全省乃至全国最大的林业产权交易网,充分激活和规范全县林权交易市场。三是推进林业经济产业化。大力发展以杨树、泡桐等树种为主的工业原料林基地,进一步壮大以雷竹、油茶、花卉为主的经济林基地,积极培育和扶持林业加工企业,加快林业产业一体化进程。力争新建雷竹基地3万亩,油茶基地4万亩,林业产值突破1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