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新课程改革方案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 体育 健康 新课程 改革 教学模式 教学方法 快乐
前 言 体育要确立健康第一的宗旨,学校体育是培养学生体育的兴趣,学会锻炼身体的方法,从而以达到健康为目的的课程。素质教育是以促进人的身心和谐发展,提高人的综合素质为目的的,而健康的获得离不开身心的基础。把“健康第一”作为学校体育的指导思想,不仅强化了素质教育在学校体育中的地位,也是对素质教育的重要补充。
新课程确立以健康为核心的教育理念,牢固树立“健康第一”和终生体育的思想,以学生个性发展为本,注重学生全面发展与个性差异相统一。在教学与锻炼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1. 建立新理念、改变旧观念
1.1 身心健康和谐统一
心理卫生学研究指出,人的身心健康是紧密相连的,健康的心理寓于健康的身体之中,心理健康有益于人的身体健康,它们是相互关联的。因此,体育教学在发展学生的生理健康的同时,还应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关心学生身心健康应贯穿教学活动的全过程。例如在跨栏跑练习时,除教会学生掌握正确的过栏技术、栏间跑技术和跨栏的节奏感的同时,还可以用刘翔奥运夺金这一感人事迹,来帮助学生克服恐惧心理,鼓励学生克服困难,能以良好的心态投入到学习中去。并根据学生的心理,创设生动的组织形式,来提高学生练习的兴趣,让他们真正体验到运动的乐趣。
1.2 发展全体、兼顾个体
“健康第一”要求学校体育要面向全体学生。这就对教师提出了高要求,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健康水平和身体情况,有针对的运用不同的教学手段,使全体学生在体育中不仅体验到运动的乐趣,更要使他们得到健康。应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即发展学生体能和运动技能,增进学生身心健康,提高社会适应能力,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养成良好的体育习惯,使学生确立终生体育观念。
学校体育应以人为本,尊重学生个性差异,促进学生个性发展。通过对学生体育需要的引导,体育兴趣的培养,积极发展学生个性的独立性、创造性,体育教学应视学生具体情况予以个别对待、因材施教,以培养学生体育活动能力,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教师可以不断调整教学过程使其最大限度地有助于学生摆脱陈规旧习。允许学生相互交谈、议论、提示和鼓励,游戏和竞赛中在规定的范围内可以叫喊等。在教学任务基本完成的前提下,可以给学生充分夫人空间,鼓励学生在练习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特长,提倡学生要有创造精神,勇于质疑,以表现自我和潜能发挥,来展现和发展自己的个性。
1.3 学生主体、主动体验
在体育教学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他们不是被动地接受教学,而是应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学生主体地位的确立是学生健康发展的需要,认识学生的主体地位,对优化教学环境,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在体育活动过程中体验成功乐趣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把教学任务转化为学生的学习活动。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自主地认同学习内容,体验学习的过程,领悟学习的知识技能。有些教学过程教师可以放开一点,可以让学生自主组织形式和自行安排内容,准备活动、放松活动可以让学生自己去安排内容,并自行组织练习。允许各种进度的学习,可以让学生选择不同的难度,如不同人数的篮球赛、足球赛等,使学生会判断,会选择。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在活动中理解、探究与创新,并通过在活动中体验反思。以实践活动促进学生体验,使学生的学习从强迫性转化为自主性,进而培养活动形式的灵活性、创造性,全方位调动学生学习体育的积极性,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的全过程。
2 不断优化教学模式,注重整合和创新
2.1 优化整合教学模式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单单有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是不能与现在的教学相适应的,这就要求我们在原来的教学模式的基础上不断地推陈出新,并加以整合和优化,现今的教学模式很多,如:“快乐体育”、“成功体育”教学模式;“启发式”、“情景式”教学模式;“分层递进”、“合作式”教学模式等。为此,体育教师在组织教学过程中,如何正确合理地运用这些模式,使教学的效果达到最好,是体育教师们应该较好地掌握的。笔者认为,要想较好地掌握和合理的运用这些模式应注意以下几点:首先,要对模式作出正确的分析和判断。要分析其优缺点,根据教材的特点,其运用的价值有多少,是否值得运用和借鉴;其次,要对模式的内容进行选择和整合,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和教学的需要从这些教学模式中选择出适合教材内容的操作性强的、实用的、价值高的、效果好的,还可从各种教学模式中选择出各自的精华部分再进行整合,进行创新,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创造出符合教学所需要的教学模式,并在体育教学实践中加以灵活运用,不断修正,逐步完善,做到选择模式、优化模式、整合模式、创造模式。
2.2 改革创新教学方法
任何教学都是一门艺术,体育也不例外。教学方法的选择和教学手段的运用,既要有针对性和科学性,又要有艺术性,这样才能融益智、健身、添趣于一体,从而启迪学生的想像力和创造力。体育教学应以活泼、自由为主,将封闭式的传统体育教学,发展成为开放的现代教学形式,在此基础上加强创造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原本单调的教学内容具有新意,唤起学生的体育兴趣和求知欲望,使他们在学练时做到入趣、入情、入境,获得生动的主动体验。例如教学生跳远,目标发展学生的跳跃能力。可以先不讲解跳远的有关动作要领和要求,可以根据学生的相象自由发挥,让他们自己思考,怎样的跳跃动作是比较合理的,在此基础上,教师进行提示,要求学生对各自的跳远动作进行评价,教师再进行讲解几种不同的跳远技术,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特点,选择一种比较适合自己的跳远技术,这样就可大大激发学生学习跳远的兴趣,也有利于学生运动技能的掌握,更重要的是学生在快乐中自觉地进行身体锻炼,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
3. 多方位组合、多角度评价
在教学评价方面,传统的体育教学采用以竞技体育为主的单一模式,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使一些体育能力较差的学生对体育丧失了兴趣。《体育与健康》新课程强调的是从多方位和多角度来进行评价的,也就是评价的多元化,应多激励学生,评价的功能应以激励学生为主,应以学生的进步为标准来实施评价。对一个学生实施评价时,不仅重视学生的体能和技能的进步,更应重视学生的体育态度和体育意识、体育兴趣的培养。最终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观和“健康第一”的宗旨。正确地评价学生应该是客观的、全面的,评价方法应该是科学的、多样的,做到智力和非智力因素、定量和定性、教师和学生、学生之间自评和互评、过程和结果等的评价相结合。评价应从原来的“达标”发展到向身体、心理、社会适应的多方位多角度评价转化,使体育教学评价真正转移到“发展学生智力,调节学生心态,健全学生体质,培养合格人才”这一最重要的目标上来。从而真正体现体育的“健康”职能。
4.对新课改在实施过程中的几点思考
4.1 选项学习的可行性
打破班级的界限,实行选项分组学习无疑有利与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有利与提高某些运动项目的水平提高,有利与学生终身体育观的形成。当然在城市里和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由于条件好,学校的硬件设施和师资力量都很到位,学生选项上课有较好的场地设施和比较充裕的教师配备,上课的效果肯定也很不错,学生也能真正学好体育,运动技能也能很好的提高。可是在农村学校由于场地设施和师资条件的限制,开展选项学习就有较大的难度,学生学习的效率就不高,教师往往是顾着这组就顾不了那组,学生运动技能的提高就会有影响。笔者认为解决这个问题应该从培养学生体育骨干着手,从学生中挑选出各类体育的尖子。在分组学习时,可以起到教师的作用,做好教师的小助手。这样教师就不会顾此失彼,学生也可以很好的学习各选项。同时也可以选用有一定体育特长的文化课教师来进行兼职、客串体育教师做某些选项的指导教师。农村学校可以根据学校的自身的特点和当地开展比较多的体育活动来进行定项,不需要一成不变的照搬教条,应因地制宜的开展体育新课改的进程。
4.2 如何进行体育评价
现在的体育课程标准强调建立评价内容多元化、评价方式多样化的评价体系。在评价方式上,既注重终结性评价,也注重过程性评价;既有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也有学生自评和互评。在评价的内容上,既包括对学生体能和技能的评价,更注重对学生的态度、心理和行为的评价,努力使评价内容与课程目标相一致。现行的评价体系和评价时的实际操作会有一定的难度,由于教师的个体差异会导致评价结果的异样性,评价学生的体能还有一定的标准,可评价学生的技能时就有一定的不确定性,难有统一的尺度,评价的结果多为教师的主观判断力。学习水平段的划分和学生掌握学习水平也全凭体育教师的主观的判断,没有一定的标准来衡量,教师的技能水平也有很大的差距,所以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会有一定的难度。解决这个问题有待更好的研究和论证。
4.3 学生体质能否得到真正提高
20世纪80年代以来,人们发现学生的体质有下降的趋势,直到20世纪末,发现中国青少年学生的身高现在普遍低于日本人!新课程改革的目的就为了有效的改变现在学生的体质,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观。选项学习以后,学生的运动量是否够。我们现在的新课改是从培养学生体育兴趣出发的,也就是快乐的学习体育。日本的体育讲究的也是快乐体育,可日本将“快乐”定义为克服困难、战胜自我所获得的成功体验。而我们的快乐思想却不是这样的,我们是在嘻嘻哈哈中上好体育课。我们的新课程要求培养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是否只是一味的快乐,而缺乏吃苦耐劳精神的培养。现在学生的意志品质普遍较差,经过学生问卷调查得出的结论是:大部分的学生喜欢选一些趣味较浓,运动量不是很大的运动项目,较苦较累的项目选的人寥寥无几,其中田径项目几乎无人选。在我们所谓的快乐教育中,学生的体质是否会真正得到提高,需不需要吃苦耐劳精神的培养。这也是我们值得探讨的问题。
5 结束语
体育新课程改革的主要目的是全面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培养学生体育兴趣,激发学生学习体育的热情,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观。它的出发点无疑是正确的,它要求学生在掌握运动技能基础上,更重视体育对培养人的多方面的作用上。如适应自然环境的能力、与人交往的能力、自我锻炼的能力等等。学校体育肩负着培养学生强健的体魄和健全人格的主要重要职责。在深化教学改革和推进素质教育的大环境下,体育教学要本着以人为本,特长发展的要求,通过课程改革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真正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围绕“健康第一”的宗旨,教育出“健康”的,高素质的人。在新课程改革的进程中,我们在发现问题的过程中来不断完善它。使新课程的实施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季 浏 胡增荦 《体育教育展望》,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
关键词:小学新课程;改革发展;健康快乐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县的经济也发展迅猛,老百姓的口袋也鼓了,他们也懂得把孩子的教育投入放在第一位。人们都认为孩子在小学阶段是接受各类兴趣培养的最佳时期,时间和精力都有充足的保证。社会上各种兴趣班应运而生,学生家长们在校外为了给自己孩子找个恰当的培训机构而绞尽脑汁,但又很盲目,结果是家长花了大笔钱,孩子累得气喘吁吁,周六、周日也得不到休息,造成了孩子做事拖拉,厌倦,没有应有的朝气。而我们各个小学校这个资源大库在这方面却显得苍白无力被闲置着,各个小学校仍实施着旧的教育模式和考核方案。
我认为应该充分利用好每个小W的教师资源,把小学的兴趣活动课办得有声有色。让每个小学生都有兴趣爱好,在不同程度上有所发展,给孩子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从中发现人才,培养出优秀人才和杰出人才,同时还给孩子一个愉快轻松的周末。大力提倡每个小学校办特色教育,这样学校会得到更好的发展,教育评价也会降低难度。我建议如下:
一、国家标准的新课程结构主要内容
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小学低年级开设品德与生活、语文、数学、体育、艺术(或音乐、美术)等课程;小学中高年级开设品德与社会、语文、数学、科学、外语、综合实践活动、体育、艺术(或音乐、美术)等课程。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其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强调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增进学校与社会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二、在国家新课程统领下,办出地方特色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以《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Ц僖》为纲,以各科《课程标准》为标尺,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扎实有效地开展新课程改革,切实转变教师的教学行为,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深化教育改革,使素质教育取得突破性进展,开创教育改革和发展新局面。教材改革是改革教材的编排、选择和逻辑,目的为了学生的发展,为了提高学生的能力,包括学习能力、思维能力、创新能力。教法的改革是从方法上的改革,重建课堂结构,转变教学模式,提高和优化教学效果,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在快乐中成长,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和学生终身发展。我研究了我校各年级的课程安排,严格按照了国家新课程标准安排的。可在实际教学中,语数外的课时比例是占了绝大多数(特别是语文和数学),很多课程形同虚设。如何打破这种格局?怎样对孩子实施有效的教育呢?我认为在国家新课程指引下,办地方特色教育。
在小学阶段应淡化主副科目之分,把学什么的选择权交给孩子。采取多头并进齐发展,让孩子在学习中寻求快乐,身心健康发展。
1.课程安排:上午主要安排文化基础课程:如――语文、数学、英语、德育等。下午开设兴趣活动课程:如――体育、艺术、综合实践活动等课程。心理学研究表明:人在上午的时候精力相对旺盛,记忆力较强,注意力相对集中,所以把孩子积累知识的时间都安排在上午。人在下午的动手能力较强,但容易疲倦,兴趣活动课孩子实践的机会多,容易激发孩子学习的积极性,能够集中注意力,所以,我认为在下午安排兴趣活动课程。
2.兴趣活动课程的具体实施方案。放手让各学校去发展,充分利用和开发各学校的潜能,调动好学校教师的积极性,给予各学校的发展空间,办出特色教育。几年后,要求上学的孩子们就会根据自身情况和兴趣爱好选择就读学校。兴趣活动的具体实施。分年级组进行,先由每个年级组根据各年级组孩子的年龄特点商讨可设的课程,然后由每个年级组内的教师根据自身素质和爱好选择愿教授的课程,确定好后,由每个年级组长写出可行性报告上交学校,学校审核后才能实施教学。教学时要求每个教师写出教学方案和计划、教学设计、教学反思和总结、自行设计配备对孩子的考核方案,以验证教学效果,把各相关材料上交以备教师考核用。教学中要进行查漏补缺,进行有效教育。
3.各兴趣活动课程的具体实施办法。担任兴趣活动课教学的教师实施办法。每位教师选择好要教学的兴趣课后,首先写好教学方案和计划,然后写出本兴趣课的解说词和宣传稿,对孩子及家长进行本兴趣课的宣传,让每位孩子及家长清楚明白各兴趣课的内容及发展目标。做好孩子的选择工作。以年级为单位,由孩子自由选择参加的兴趣活动。孩子及家长知晓了各兴趣课的内容后,家长及孩子根据孩子的个性、兴趣及家庭情况等因素自主选择要参加的兴趣课,然后进行学习。在第一个月中,孩子的选择可调配,一个月后一般孩子不变动,第二学期可重新选择。
4.设立魅力星期五。为了解除孩子生活环境的红色警报,释放孩子的能量,也为了让孩子真正去感知大自然,增强认知能力,促进孩子交往能力、团结协作能力,同时也要培养孩子吃苦耐劳的精神。每周五设为魅力星期五。
关键词:小学数学;实验教学;教育观念;教学方法
在小学数学课程改革的热潮中,要求我们数学教师时刻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自觉改变教育观念,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大力改进教学方法,着力改革学习方式,努力促使学生得到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这是我们每位小学数学教师现行素质教育下的一大使命。下面就结合自己的教学经历谈几点自己的拙见。
一、突出实验教学,促进学生理解
苏霍姆林斯基说:“人的内心深处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求;希望自己是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里,这种需求特别强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我们要为学生提供实验教学的探究素材,在数学实验中真正实现“做数学”,并在“做数学”中获得知识、形成能力。如“圆锥体的体积”一课,为了避免学生学习圆锥的体积后,在实际运用公式时容易把圆锥的体积=等底等高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中的三分之一遗漏。所以,在教学中我更突出了本课的实验教学,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让每个学生都经历“提出猜测―设计实验―动手操作―得出公式”的自主探究学习的过程,课堂上我让学生拿出自己课前准备好的两个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深入实践,用自己的学具验证自己的猜想,学生到操场上用圆锥装满沙子,倒入自己的圆柱中,看看几次可以装满。在我适当的引导下,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设想自由探究等底等高的圆锥体和圆柱体体积之间的关系、圆锥体体积的计算方法。学生在实验教学中加深了对圆锥体和圆柱体等底、等高圆锥体体积才是圆柱体体积的三分之一的理解。
二、注重实验教学,丰富学习经验
充分的活动是生命成长的历程。小学数学教学中,学习比较抽象的问题或者操作性比较强的知识时,要注重实验教学,给学生提供充分的活动、参与的机会,并让学生在实验教学中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如,在“用排水法求不规则物体的体积”的教学中,为了能让学生认识、验证,并应用排水法测量不规则物体的体积,我深知任何一个设想都应该通过亲身的实践去验证才能得到结论,才能加以应用。因此实验教学更是本节课的一大重点,只有学生在实验教学中亲自动手,才能更好地理解“水面上升空间的大小即浸入水中物体体积”,进而感悟“转化”的数学思想,因此在科学实验室中我给学生准备了量杯和西红柿。在教学过程中,我首先要求学生用自己的学具去尝试探究,学生能够用通过观察两次量杯中水的刻度变化得出西红柿的体积,很好理解用放入物体之后的水面刻度减去放入之前的水面刻度,就能得出被测物体的体积。在理解了排水法求不规则物体之后,我还给学生提供一个大的长方体容器,在没有刻度的情况下想办法也求出西红柿的体积。学生对于问题解决更加感兴趣了,小组内展开了讨论,在交流中发现很多学生能够测出长方体容器的长、宽、高,以及量出前后两次水面的高度,最后求出了西红柿的体积。在整个数学实验教学过程中,学生由“想象―观察―实验―再实验”得到更深层次的理解,首脑并用,合作交流,成为数学知识问题解决的探索者。这样的数学学习,使学生不但丰富了生活学习经验,能够使他们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得到更好的培养和发展。
三、强化实验教学,放飞学生心灵
学生的数学学习应注重强化学生主动进行观察、实验、猜测、推理交流等数学活动。现如今的数学学习中,我们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生活经验,更要通过强化实验教学来丰富学生的经验,帮助学生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从而达到再现数学发现过程,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去实验教学,让学生积极参与到知识技能的建构过程中。如“神奇的莫比乌斯带”一课,这一节数学活动课对于我们来说是比较新奇的,从未接触过,对于学生更是陌生,在教学参考书中更是少有介绍,而在教科书中有一句建议:“让学生了解莫比乌斯带。”很多教师在教学中就布置学生自己回去看,没有重视本课的教学,而我在本课的教学中强化了实验教学,通过设计3个活动环节:(1)做莫比乌斯带,并验证它只有1条边和1个面;(2)沿二分之一线剪开并猜想可以剪成什么形状,再动手验证;
X中 白桦
为了更好地推行素质教育理念,X市从2010年开始在全市开展了新课程课堂改革,各个学校也都紧紧抓住这个契机,牢固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采取有效措施进行课堂教学改革实验,大胆探索,勇于实践。我所在的高2015届是从2012年秋期正式进入新课程改革的教学的。一年以来,我在实践中感受新课改带了的变化,现在我对我们学校在这一年中对新课程改革操作过程中的感受做简单交流:
一、导学案编写
进入新课程高一年级,学校组织各个备课组编写导学案。具体操作方法大致是以备课组为单位组织教师分任务编写新教材的导学案。理论设计是编写课堂导学内容和练习,但在实际操作中,我们发现老师并不能和那些成天思考资料编写的专业人士相比,为了在教学过程中尽量的减轻教师的负担,最后我们的导学案编写主要是两部分:一是基础知识填空,二是课外作业。--其实和X市聚焦课堂差不多,只是多了一个基础知识填空。
这样编排的优点是教师工作量尽量简化,但缺点是缺乏课堂导学的功能。今后,我们将思考相应的该井。
二、班级学习小组的建设
在学校相关领导到部分知名学校考察后,新高一年级开始在全年级全面推行学习小组建设。大致的方法是由班主任根据学生的学习成绩、性格爱好等将班级学生分为若干学习小组。分组时尽量保证每个小组在成绩上的均衡,以方便开展学习小组竞争。
学习小组的建设使得班级在学生考核上面多了一个方便之处,就是每个小组成员的表现会影响到小组的评价(包括成绩、纪律、卫生等),这样理论上可以利用小组的压力规范组员的行为。同时,小组成员的组合时,尽量考虑了学科互补,方便了组员之间优势互补。
不过,在实际的小组运行中我们发现小组的组建本来就是一个最大的问题:一是一个小组的学生性格各异,弄不好其中的几个学生就会闹矛盾,影响小组的发展;二是个别学生完全是“老油条”他并不在乎自己的行为对小组的影响,反而有些学生直接跑到班主任那里申请自己一个人一组(这样就不会影响其他人了)。三是学校整体上对小组奖励和惩罚制度的不完善,限制了班级小组的发展。
对于学习小组建设,整体来说比起以前的传统课堂,效果是有的,不过对于目前所表现出的一些问题,还需要在实践中逐步探索解决办法。
三、课堂模式的改革探索
这个问题应该是我们学校下学期才开始探索的问题。教师的主要阵地还是在课堂中,有了导学案,有了班级的小组建设是远远不够的。课堂模式符合新课程改革理念才能使我们的新课程改革取得成功。
【关键词】初中体育 课程改革 教学时尚
初中体育与健康的《课程标准》出台,教师应该重视中小学体育事业的发展,教育要和国际进行全面的接轨,教师应该紧跟教学改革的步伐,和学生一起适应和理解教学目标,更新教学观念,改变教学形式,重视评价机制的形成,全面落实和实施教学观念,摆脱旧的教育思想束缚,教育学生运用新课程的思想观念,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重视给学生展示才华的机会,发展学生的才华,引导学生实现跨越式前进,达到新课程要求的新的境界。
一、高度重视课程改革,全面关注教学目标
学校领导要对学生充分落实新课程标准,重视教育教学境界的提高,深化学生的认识水平,激发学生参与教学的热情,改变学生学习的状态。每位教育工作者都应该全面参与教学改革,更新并接受新的课程观念,重视走出去学习。学校领导应该常和教师进行座谈,深入进行教学研讨活动,全面落实教育教学的改革方案,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初中学校的领导可以给学生积极添置一些体育活动器材,给学生增加一些校本教材,教育学生欣赏各类体育活动,组织一些体育教学活动。初中体育教师应该积极研究和探讨新课程改革的精神,深入领会教材的实质,教育学生积极动脑筋思考问题,教育学生掌握好的学习方法,满足社会和时代的发展和要求。教师应该在行动上教育学生进行科学实验,摒弃一些框框条条,积极探索一些新课程改革的路径,摸索一些教学经验,教育学生适应教育教学新课程改革的步伐,迈向社会的前沿。
二、更新教育教学时尚,改变教育改革的内容
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体育教师要为教学注入社会发展需要的新鲜血液,教育学生迎接社会发展的春天,应该教育学生运用新课程的理念,运用新的教学形式,选用积极的新课程改革的方法指导教学活动,这样,各种教育教学研究活动就会像春后的春笋一样不断出现,很多教师就会产生积极的体验,帮助学生获得学习的乐趣。
现在很多学校采用学生自己选择上课的形式就很好,可以充分落实和体现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学生可以获得更多选择的时间和空间,可以给学生丰富的学习体验活动,满足学生更多的学习要求,给学生更多的展示自己才华的机会。教师应该鼓励学生进行科学的大胆的实践和尝试,充分运用各种教材,满足不同学生不同的学习要求。教师应该知道教学没有固定的方法,应该根据教学对象的特点,选择不同的教学内容,教育学生把握好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喜欢学习,愿意学习,乐于学习。例如,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学习竹竿舞蹈,学习保龄球,学习一些传统的体育项目,选择一些学生所喜欢的运动形式,提高学生学习的乐趣,增加学生运动的竞技性与娱乐性,在运动锻炼的过程中增强学生的体质,提高学生的运动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