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高中语文单元设计教案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高中语文新课标”将高中语文选修课程设计分为五个系列:“诗歌与散文”、“小说与戏剧”、“新闻与传记”、“语言文字应用与探究”、“文化论著选读与专题研讨”。这五个系列各有侧重,有的侧重于实际应用,有的着眼于鉴赏陶冶,有的旨在引导探索研究。选修课的教学内容多,所给的教学时间少,需要语文老师动脑筋、巧实践,让每个学生在课内课外的语文学习中有所得,让我们的语文教学达到有效甚至高效的目的。近年来,笔者根据本人的教学专长和兴趣爱好,选取“诗歌与散文”系列,在对选修课和必修课进行比较的基础上,开展相关的教学策略研究,探索总结了有效的教学策略。
一、高中语文选修课与必修课课型设计的异同点
(一)选修课与必修课课型设计的相同之处
选修课与必修课的相同之处在于,两种课型设计的理论基础相同,教学方法、学习方法大体也相同。新的课程标准提出,构建高中语文新课程必须体现“时代性”、“基础性”和“选择性”,这三点是选修课和必修课这两种课型设计的理论基础。
选修课五大系列具有不同的教育目标,但从本质上说,这些系列不管如何区分,只是学习内容和学习要求上的侧重点不同,它们都是语文课的一部分。因此,凡是必修课常见常用的教学方法、学习方法都是适用于选修课的,不需要创造一个全新的教学方法来应对它,也不能让所谓的新的方法左右了我们的教学内容。例如《唐宋家散文选读》的教学,就一定要和必修阶段的文言文教学采取不同的方法吗?没有这样的必要,实际上也没有这样的可能,因为文言文的阅读规律和教学规律是必须遵循的,该学习的实词虚词等一个也不能少,不能因为教学内容安排在选修课中就可以无视这样的基本规律。
(二)选修课与必修课课型设计的不同之处选修课与必修课的不同之处在于,理论基础侧重点不同。必修课突出课程的基础性和均衡性,选修课更侧重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必修课突出的是课程基础性与均衡性,它由五个模块组成,它致力于学生良好思想文化修养的形成与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增强,使学生“在语文的应用、审美和探究等方面得到比较协调的发展”。选修课在体现课程基础性的同时,则更注重了学生特长的形成与个性的发展。它由五个 系列组成,每个系列可设计若干模块,使学生选择的灵活性更大,选择的空间更广阔。新课标提出选修课“更应该致力于让学生有选择地学习”。相比必修的“基础性、均衡性”特点,选修的这一点更应该引起我们语文教师的重视。
因为选修课教学的基本特点不同,它是以必修课为基础的教学,是对必修课程的拓展和延伸,教学的要求理所当然更高一点。这既是为了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也是为了考虑学生参加高考的实际。正是由于具有一定的基础,所以选修课的教学容量与必修课可以适当加大,教学的节奏可以适当加快。文本的处理,更不可面面倶到、按部就班,应该精心整合、大胆取舍,而且它要求活动多一点,为学生的自主研习和探究留下更大的空间。尽管不同的选修课程具有不同的特点,但和必修课相比都应该有更多、更丰富的活动式学习,在综合性、实践性较强的学习活动中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从某种意义上说,选修课程都是一种专题学习,而选修课程的教科书也大都是一种专题式结构,教学中应该加强专题意识,以更好地营造教学情景,增强课堂教学的张力,提高教学的效益。“共同基础,多样选择”,是新课标设计选修课程的基本理念。就目前所见到的选修教材,容量准备都超过其预设的学分所规定的教学时间。选中再选,将是选修教学的共同特点,即在所选择的模块中仍可以或者说仍必须进行学习内容的选择。选修课给学生更多一点自主,让学生自由选择的课程。一般说对所选择的内容都有比较浓厚的兴趣,具备良好的自主学习的能力和条件,教师在教学中应给予学生更大的自主学习空间,以更充分地保证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培养其自主学习的能力。
必修课是选修课的基础和前提,选修课是必修课的发展和提高。选修课与必修课是相辅相成的、互补的关系。
二、例谈“诗歌与散文”系列的教学策略
(一)专题式讨论教学以学生的实践探索为主
专题式讨论教学的特点是议题集中、内涵丰富,具有整体性、结构性的功能,理论性较强,但它不是课堂中的一个局部环节或随意性、添加性的教学活动,需要较周密的计划与一定的组织、准备工作,时间要求也较高,在实践中有时需要一节课甚至几节课来完成。
上这种类型的课时,教师应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要让学生自己多阅读、多讨论,形式丰富一些。能否引起学生的兴趣,是此类选修课是否成功的主要标志。例如,在《中国现代散文选读》教学中,用专题探讨教学指导学生阅读余秋雨的文化散文,教师给出书目《文化苦旅》、《山居笔记》、《霜冷长河》、《千年一叹》等,让学生对什么是“文化散文”进行专题探讨。弄清楚“文化散文”是多种涵义的集合,并在此讨论上继续延续专题式探讨,品味余秋雨独特的语言风格,进而探讨余秋雨的散文风格。
〔教学案例〕选修一第三单元“漫步宋词”第15课李清照词二首
教学目标:
通过专题总结,让学生对词人李清照的一生有清晰认识。从而对她的所有诗词有非常准确的解读。
教学过程:一、诵读《鹧鸪天》(暗淡轻黄体性柔)和永遇乐(落日熔金)
二、下发当代散文家梁衡《乱世中的女神》全文,快速通读
1.在了解她生平的基础上,回顾《声声慢》。请学生从生平遭遇的角度分析她的创作心绪。
2.指导学生从生平看其写作特色,找出分水岭。
3.指导学生分析这两首词的意境和写作手法,引导他们自己说出来。
(二)比较教学以学生自学为主
比较教学法是一种启发式的教学方法,它可以促使学生举一反三,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由于联系的普遍性、文学的形象性、以及文学欣赏的想象性和创造性,用比较教学法进行语文教学,不仅是可能的而且是必然的,很多教师都有许多成功的实践,甚至理性的总结。的确,语文教材里选编无不是经典,它们自与其他名家名篇,包括有关的文献或者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自然给我们进行比较教学提供了宽广的舞台。
上此类型的课时,教学应以学生自学为主。以《唐诗宋词选读》第二单元“声律风骨兼备的盛唐诗”教学版块为例,我尝试让学生去体验自己进行教学的乐趣。第二单元有6首诗歌,我把学生分成6组,要求每组学生尝试讲解一首诗歌。我在简要讲述本单元的教学要求、写教案的基 本要点后,让学生进行准备,从查资料、写教案、做课件到讲课等,全部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做,让学生在诗歌主题、写作手法等各个方面进行对比的自学,我做一些必要的指导。整个过程中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空前高涨,教学效果也不错。在以后的宋词教学中,我也陆续采用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而且锻炼了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受到学生的欢迎。
在比较教学中,教师不用说太多,学生在自学过程中,对两首背景故事一样的诗歌进行鉴赏,其过程有趣而丰富。此时,教师将几个高考考点(表达技巧,作者的观点、态度等)巧妙贯穿进去,效果好又不死板。
(三)角色扮演教学强调因材施教
角色扮演教学是一种模拟训练方法,其特点是角色扮演的情境具有拟真性,由学生扮演某种任务的角色,要求扮演的学生根据自己对角色的理解和认知自发地投入,使他们真正体验到所扮演角色的感受与行为,以发现及改进自己的工作态度与行为表现。采用角色扮演法时,扮演角色的学生数量有限,其余学生则要求在一边仔细观察,对角色扮演者的表现用“观察记录表”方式,对其姿势、手势、表情和语言表达等项目进行评估,以达到教学的效果。观察者与扮演者应轮流互换,这样就能使所有学生都有机会参加模拟训练。通过角色扮演,让学生对文中人物进行情感态度的评价,从而培养他们正确的人生价值观。角色扮演教学的目的使实现学生爱好和特长的自我组合,因此我们要强调因材施教。
〔教学案例〕高中语文选修课程《传记选读》第三单元的读排演教学
高中语文选修课程《传记选读》第三单元有六篇古文,任务很重,我们为了调动学生的自主性,让学生选择心仪的一位历史人物,查找他的有关资料,用舞台剧的形式再现他的人生经历。
设计目的:
1.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让学生在课堂中唱主角。
2.通过活动带动教学,引导学生在读排演的过程中学习知识和技能。
3.通过让学生亲自表演、亲身体验,引导他们对文中人物进行情感态度的评价,从而培养他们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设计方案:
以全班学生为一个整体单位进行组织,表演相关联的一组人物,具体搡作步骤如下:
1.选拔一名导演。要求全员参与申请,每位学生都要写出书面申请材料,内容包括怎么确定演员人选,如何进行排演,有什么创新性的设计等等问题。通过此项活动,目的是要引导学生主动研度文本,同时学习如何化阅读文本为舞台剧本作品。
2.选拔若干名演员。同样是要求全员参与,每人写出一份篇书面材料,内容包括你愿意扮演哪一个角色,并说明理由,你为什么不想扮演其他的角色等等问题。通过本项活动,目的是要引导学生积极地去研讨文章内容,分析文中的人物形象,把握人物的性格特征,并给出一定的评价观点,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3.以上两轮选拔中积累的文字内容为学生上讲台宣读和介绍自己写的书面材料,师生共同评判,最终确定一名导演和若干名演员,然后进行表演。经过师生观看和评价后,再推选出一名最佳演员,颁发“最佳演员奖”给以表扬鼓励。
4.表演分为两轮,分别用原文的语言和现代汉语。目的是引导学生不仅要会背诵原文,而且还要会翻译课文,达到熟练掌握文言基础知识的教学目标。
[关键词] 语文选修课;阅读教学;比较教学
吕叔湘先生说过“应该以学生的活动为主,让学生从多角度去思考问题,使学生从被动的听转为主动的想,主动动手、动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进行语言和思维的训练。”吕教授这一段话对我们进行新教材的教学改革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从2003年的教育改革开始,选修课被列入了语文学习的范围之中,新标准理念下高中语文选修课具有新特点,根据《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的要求,国家高中语文课程分为五个系列:诗歌与散文、小说与戏剧、新闻与传记、语言文字应用、文化论著研读。每个系列分为若干个模块组成,每一模块又有他的相对关联性,学校按照各个系列的课程目标,根据本校课程资源特点及每个学生的需求有选择性地设计模块,开设选修课课程。
选修课的开设,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甚至让那些较差的学校束手无策,只好对付。目前就高中语文教师的实际状况而言,能上好选修课的只是少数人,特别是农村和西部偏远地区更是很少,相当多的教师离开参考书很、具体的教案无法上课,目前关于选修课的教学方式方法正在探讨中笔者从选修课本身的特点结合我国现在选修课的实际教学情况提出以下两种教学方式。
一、阅读教学在选修课中的运用
本文中的阅读教学是相对于教师的讲授教学而言的,温儒敏说“选修课应当以学生阅读为主,老师适当讲析引导,可以理解为阅读型教学。”中学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是通过阅读教学来完成的,阅读教学已成为语文教学中的重头戏,如何通过阅读教学,培养和提高中学生的阅读能力,是值得每一位中学语文教师去研究的。目前,中学语文阅读教学越来越受到重视,随着语文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选修课纳入了中学语文教材,但是在封闭的教学空间中教师还是主要以必修课讲授的方式来授课,忽视学生个体选择的兴趣,导致学生学的烦,教师教的烦。阅读教学除了学习知识,提高能力,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读书习惯,把阅读作为一种基本的生活方式。
阅读教学应强调尊重学生的天性,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培养想象力。阅读应当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要珍视和鼓励学生特有的感受、体验和理解。不应完全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在选修课的教学中应注重学生生的感悟阅读,充分发挥学生阅读的主体性,教师作为阅读教学的引导者,主要作用是为学生指导阅读的方向,帮助学生拓开阅读思路,引导他们多角度思考问题,展开想象,把文本的具体形象与师生主体的理性分析结合在一起。语文选修课的文本内容都是取自于我国传统的经典读本,但并不是完全摘录,只是摘录其中的一部分供学生阅读学习,有些文章内容脱离了文本本身而缺少了实实在在的内涵和深意,这就要求在语文选修课的教学过程中要加强学生课外阅读的指导。让有限的时间发挥出尽可能大的效能,从课内到课外,要引导学生拓宽课外阅读内容,特别是对于名著节选的课文,学习时,可以引导学生在课外去阅读原著,也可以从课内文章出发,进行扩展式阅读,找到在主题、题材、写法上具有相异相同特点的课外阅读材料,与课文联系在一起读,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扩大学生的阅读视野。在阅读教学中我国著名语文教育家温儒敏提到阅读经典,他说“经典是人类文化几点下来的精华部分,读经典可以接触体验人类文化智慧。所谓素质培养,最重要的就是用人类最精华的智慧成果去熏陶、感化,让人格思想得以健全发展,”由于经典和当代青少年之间有很多障碍,读起来可能有隔阂,事实上青少年学生一般不太喜欢读经典,由于时代距离的问题,学生不喜欢也是正常的,但是老师和家长应指导合适确定的书目为孩子阅读,虽然有些经典读完也不太懂,这不要紧,总有一些阅读感觉和印象存留下来,他们在以后的人生中会慢慢去理解。
另外,教师还可以帮助学生确定课外阅读的目标,向学生介绍《语文课程标准》建议的读物,学生在选定自己的课外阅读书目后,教师帮助学生制订课外阅读计划。通过开展多种多样的读书活动,既可以提高学生课外阅读的积极性,又可以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进行阅读思考,主动揣摩所阅读的文章词句,并结合阅读训练,多读多练,把教师的“教读”与学生的“自读”结合起来,使学生达到能够“自主读书”的目的。这种教学方法有助于学生在回归文本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自己喜欢的文章进行阅读赏析。
二、比较教学在选修课中的运用
按照国家制定的教学计划,高一每周五课时,高二、高三每周四课时,每学期实际授课18周,那么高中语文共有 68 课时,除去平时的复习考试和高考前的总复习,实际能用来授课的只有400课时左右而要达到高考要求则必须完成7个模块,每个模块规定 36学时,那么肯定会超支很多时间。从规定和实际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可以看出,教学内容与教学时间存在冲突,基于此,教师为了赶进度,省时间,学生的一切自主、合作、探究,都以老师讲授为主,选修教材中富含的思考、情感、文化等人文营养大量流失。教学方式的“单一性”,严重挫伤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连“基础性”都得不到保证,更不用说个性发展了。从这些数据我们可以看出选修课的教材容量大,课时少,如何以简驭繁, 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成为教师急需解决的一个问题。使用比较教学法能够更好地解决这一难题。
比较教学法是指在教学活动中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认识对象放在一定的条件下, 按照同一标准进行对照比较,从而确定认识对象属性的同异、地位的主次、作用的大小、性能的优劣、问题的难易或认识的正误深浅, 以达到辨识、了解和把握认识对象之目的的一种方法。比较教学法是最常用的教学方法之一, 也是使用范围最广的教学方法之一。不论教学内容是什么,不论教学对象是谁, 也不论在什么教学阶段、教学时间、教学地点, 都可使用比较教学法。比较教学法包含着比较对象、比较标准、比较方法和比较结果四个要素。
从上面的比较教学法的定义和内涵可以看出比较教学法对我国选修课的教学具有重要的意义,下面我从选修课教学的进行探讨,我们知道选修课教材与必修课教材,各选修系列,同一选修系列各模块,同一模块各单元,就是同一单元不同篇目,它们的内容与知识都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知识的联系和区别又是千头万绪的,运用比较教学的法,能理清这千头万绪, 使纲目井然有序,同时从多方面的联系对比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掌握。选修课内容是在必修课内容的基础上的拓展和提高,新老知识可以融会贯通, 抓住这一点, 通过联系与对比, 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掌握。根据选修课程的内容可以按时代,可以按作家,也可以按题材、风格或诗体种类, 分类组合,由点到面, 由此及彼, 由分到合,从多方面,或把握共同特征, 或比较不同特点。通过纵横联系对比, 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掌握。如《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中学习王维的诗歌《积雨辋川庄作》和《辛夷坞》,可以联系必修课中王维的《山居秋暝》,加深对王维诗歌写景动静结合、“诗中有画”的艺术特点和清寂淡雅的艺术意境的理解, 最后, 比较归纳王维山水田园诗歌的艺术风格。
教学方法是为了让教师更好地在有限的封闭的教学空间里教好书,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和兴趣,积极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做到有的放矢、详略得当、重点分明。选修课的教学是一项比较具有挑战的工作,需要教师自己充实自己,积极主动地探讨选修课的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版.
[2]张秋玲,尹逊才.高中语文选修课中教师角色的自主转换[J].教学设计.
[3][4]温儒敏.温儒敏轮语文教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41.
[5]韩静静.实施高中语文选修课困难何其多[J].文学教育,2009,(1).
[6]李运模.比较教学法论略[J].中南民族学院学报,2000,(3).
[7]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版.
关键词:高中语文;兴趣教学;课改
新课程改革理念与以往的课程相比,最主要的变革是教育观念的变革,既要求学生全面发展,又强调为学生的个性发展创造空间。开展新课程实验,对学生来讲就是要把时间和空间还给学生,把健康和快乐还给学生,把兴趣和爱好还给学生,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对教师而言,就是要唤回教师的职业幸福感、自豪感,通过教学活动达到精神上的愉悦、心理上的满足,通过创设高效课堂,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和教师的专业化发展。那么,如何构建高效课堂,实现有效教学?就是要以新的教材观、教学观、评价观和价值观的形成为思路,指导和规范课堂教学行为,使课堂教学更加符合新课程教学理念的要求。变“教教材”为“用教材教”,“以教定学”为“以学定教”,“以教评学”为“以学评教”,“以教师为中心”为“以学生为中心”,变“知识灌输”为“自主探究”。通过这种观念和行为上的变革,一方面让学生在课堂学习更加轻松,对知识的掌握更加扎实稳妥,逐渐找到更有效的学习方法,促进学生的健康全面发展。另一方面对教师来说,促使教师对自己的教学不断总结、反思和创新。
这样,在新课改理念下,作为一线的教师,要把认真钻研教材、精心备课作为创建高效课堂的切入点。高效课堂,它不是一种具体的教学方法,也不是一种模式,而是一种价值追求,是教学理念,是一种评价标准,是个性教学。课堂能否高效的关键在于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在于教师钻研教材的能力以及对课堂的精心设计。因此,实现高效课堂,它的基础准备是钻研吃透教材,所以说钻研吃透教材是高效课堂的“根”,根深则蒂固,根深则叶茂,教学才能开出“有效”的果。一些人所谓的“无纸化”备课,或将这一单元你备,那一单元他备,然后交换,美其名曰资源共享的做法是不可取的,有的人从网络上搜集下载现成的教案,跃过钻研教材这一重要的基础工作,走“捷径”的做法,实际就是一种新的不备课就上课的表现。要实现高效课堂,就教师的备课来说应经历两阶段三层面。第一阶段,用足够的时间、精力细读钻研文本,这是个体性的劳动,也是创造性的劳动,应该是备课的主体和基础性工作;第二阶段是设计教学,撰写导学案,它是钻研教材、吃透教材的发展和结晶,这一阶段应充分地发挥教研组或备课组的作用,通过集体研究讨论,可以起到“锦上添花”的效果。三层面实际上也就是三维目标,例如,从文言文教学来说,第一层面是工具层面,主要解决好文言文工具性这一层次的问题(字、词、翻译、语法结构等);第二个层面是提思促智层面,解决的是学生思考力的问题(训练,形成能力);第三个层面是道德涵养层面,也就是解决以文养德、以课养心的问题。总之,钻研吃透教材、认真备课,考量的是教师的责任,丰富的是教师的内涵,历练的是教师的功夫,彰显的是教师的智慧,也只有这样,才能成就高效精彩的课堂,达到有效的教学,并促进课堂教学的不断创新,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和特色。
【关键词】《沙之书》 反思 预设 生成
一、公开课:精彩或是苍白
几周前我上了一节外国小说公开课。课题是《沙之书》。为上好这节课,我细读教材,钻研教参,查阅资料,就文本内涵和教法设计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并写出了详细的教案,精心制作了课件,还充分考虑到了上课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一些细节问题。公开课上得很顺利,同事们给予了很高评价,认为这是一堂有深度、大容量的"精彩"、"成功"的课。
这节课的流程是这样的。先让学生用简洁的语言复述故事,之后让学生说说课文中最富于想象力的描写是什么,自然地引出作者对"沙之书"的描写和结尾对"沙之书"下落的安排。接着我提了一个问题:既然"我"花了那么大的代价才得到这本神奇的书,为什么最后要把它丢掉呢?学生通过细读课文,了解了"我"面对沙之书的心理变化过程,理解到"我"拥有沙之书后,生活完全被它所控制,以致陷入痛苦、孤独和茫然,最后下决心摆脱它。在此基础上,我要求学生对课文进行多元解读,大胆阐释,探讨"沙之书"的隐喻义以及作者的写作意图。最后进行拓展,请学生以读过的作品为例分析文学上的虚构是如何反映生活和心灵的真实的。
整堂课我紧紧围绕单元话题"虚构"来探讨《沙之书》一文虚构的特点和意义,所以课上起来思路清晰,重点突出,课堂推进水到渠成。而在有序而巧妙的课堂组织之下,学生对文本的理解也逐渐由浅入深,符合认知发展的规律。
课得到了好评,这是我所希望的,照理我应该高兴。但奇怪的是我并没有从中获得满足和快乐,相反,我陷入了沮丧和迷惘。
因为我看到,在这堂精心准备的课上,学生们的表现并没有如我所预期的那样活跃。相反,他们很平静。除了几个学生发言积极外,大部分学生缺乏表达的欲望。此外,也许是因为是午后,我还捕捉到了几双朦胧的睡眼,它们刹那间刺痛了我的心。"这究竟是一堂成功的课,还是一堂苍白的课呢?"我在心中自问。
二、反思:谁在精彩?
一直以来,把课讲"深透"以及讲"精彩"就是我追求的目标。但,不管我采用看起来是多么巧妙、多么富于艺术匠心的教学设计,其目的归根结底都是为了让学生接受和服从我对课文的解读。学生所感悟到的只是老师的感悟,学生所了解的是来自老师过度解读后的"二手经典",他们离原著渐行渐远。在此情景下,学生还算得上是真正意义上的"读者"吗?
当前,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化,语文教育界基本形成了一种共识:课堂教学是教师和学生共同的生命历程,课堂教学应当焕发生命的活力。《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教师要充分关注学生阅读态度的主动性、阅读需求的多样性、阅读心理的独特性,尊重学生个人的见解,应鼓励学生批判质疑,发表不同意见。教师的点拨是必要的,但不能以自己的分析讲解代替学生的独立阅读。"这明确告诉我们,学生是阅读的主体,阅读教学应该是在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自主的阅读实践活动,即阅读课应该还学生以真正的读者地位。叶澜教授指出:"要从生命的高度、用动态生成的观点看课堂教学。课堂教学应被看作是师生人生中一段重要的生命经历,是他们生命的、有意义的构成部分,要把个体精神生命发展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因此,课堂教学不应该是教师按照预设的教学方案机械、僵化地传授知识的线性的过程,而应是根据学生学习的实际需要,不断调整、动态发展的过程。
纵观这堂《沙之书》公开课,各个环节严丝合缝,从"沙之书"有何特点,到它对"我"产生何等影响,到它为何被丢弃,到作者为何虚构这本"沙之书",每个步骤都是安排好的,教学中我按部就班地执行预定好的教学方案,小心翼翼地避免任何断裂和突变、偶然和错误的发生。的确,学生一直在思考,但这思考始终处于老师的掌控之下,他们只是统一步伐从头到尾跟着老师的思路跑,既不能在中途停留,也不能后退或超越。虽然大部分学生很配合,但我分明从几张漠然的脸上读到了抗议的声音:"这是你安排好的线路,为什么规定我非要跟着它走呢?"我想问题就在于,我预设得太精准了。如果说这节课是精彩的话,那也只是老师的精彩,而不是学生的精彩。
一堂只有预设而没有生成的课,犹如一朵纸做的花,即使再漂亮再精致,也是不真实不自然的,因为流淌在它身上的不是鲜活充盈的个体生命力。
三、转变:把精彩留给学生
我在后面《礼拜二午睡时刻》的教学中,尝试了开放、生成式的教学法。
上课伊始,我问学生,读这篇文章,你最关注的是什么。学生自由回答后,我提示学生注意单元话题"情感",然后与学生讨论,共同得出本节课的学习重点:体会"母亲"的情感、形象和作者对情感的含蓄表达。我要求学生细读课文,重点品味细节描写对于表现母亲情感的作用。接下去的课堂则是"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交流中,学生提出了如下感兴趣的细节:母亲不许女儿哭和喝水;在神甫家中两只手紧紧抓住那只漆皮脱落的旧皮包;"不动声色"地把儿子叫成"小偷";忍住悲痛,两眼直直地盯着神甫;对神甫说儿子是一个非常好的人;把女儿手中的鲜花夺过去;不顾神甫兄妹的再三劝阻和别人的窥视和议论走出大门,等等。通过品读和讨论,学生体会到了作者通过出色的细节描写表现母亲被压抑的深沉的爱和悲痛,进而体会到,马尔克斯对母爱这种强烈的情感采取这样节制的处理方式,确实起到了独特的效果,读后令人感慨不已。
回顾这堂课,从教学目标的确定到教学内容的展开和教学目标的完成,学生一直都能主动参与。教学的流程随课堂现场的情况而自然推进,没有步步为营的预设,只有自然而然的生成,教师"教"的思路和学生"学"的思路融为一体。当学生走进文本深处,他们就成为了真正意义上的"读者",他们年轻的脸上焕发出的展现个体生命光辉的美丽,缔造出课堂上我所期待的真正的"精彩"。
参考文献
广东省高中课改实验的前期探索
王土荣
普高是敏感学段,在这里进行改革,总是举步维艰。我们深知,这次课改既是机遇也是挑战。现在,实验已经过半,我们在积极冷静务实宽容中,进行了十个方面的探索,一是理论准备与问题调研;二是建样本校、课题基地;三是争取政策,营造环境;四是研制《指导意见》;五是课例培训;六是突破综合实践等重难点;七是实验总结推广同行,资源及时共享;八是评价怎样服务课改;九是组建服务共同体;十是完善教材建设。这些探索验证和丰富了《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的科学性、可行性及实效性。现就精心准备、细化课标和课例培训的实践作一简述,祈求方家指正。
一、精心准备。准备工作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主要是理论研究和经验借鉴。首先是研究在我国影响很大的“学科中心论”“儿童中心论”和“社会中心论”,结论是要以人的发展作为课改出发点,以语文能力培养作为课改的中心。其次是分析建国以来七次课改的得失,结论是不能过分强调某一点而忽视了其他;学习了上海“二期课改”经验,觉得不能只着眼于课程资源开发与教学法改革。再次是借鉴美日英等国课程改革的经验,特别是日本课改的经验教训:1947―1953年,照搬美国,强调问题解决、生活单元和课程综合,结果水土不服;1958年―1963年,只强调系统化教学和基础,又没有了创造力;1973年,强调探究和现代化;1982年,强调人性化、综合、问题解决与系统化教学;1994年以后:问题解决与系统教学结合,强调基础学力上的个性化,形成学力标准,课改进入理想的境界。
这些研究,使我们站上了制高点,认识了普高课改的必然性,能高屋建瓴地思考和从容有序地处理后来的许多棘手问题。
第二阶段,主要是课标研究、模拟实验与问题研究。首先是研究“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的区别:“课标”着眼于未来国民素质的基础要求,不规定怎样达到要求;“大纲”强调知识和技能目标,“课标”关注“三维目标”;“课标”的“内容”,突破学科中心;“大纲”强调师教和基础,“课标”强调生学和选择,评价关注人的发展过程。
其次是研究教材:六套教材都是模块编写、灵活组元;富于弹性和选择性;突出人文、重视能力;增加新课文;都有特色。但都只是文选型,不能形成有序递
进的内在逻辑体系,不能用半成品来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
三是通过模拟实验广泛听取意见,尽可能多地发现问题。我们收集归纳的语文科问题主要有67个。其中课改引发的39个,如理念与现实的距离,传统与创新,资源开发,三维操作,个性发展,探究效率,模块教学,活动教学,课堂评价,文言探究,配套资料,高考配套,平时测试,成长记录,学分认定,必选修关系等等。
对3763位教师问卷调查,回收3532份,欢迎课改的1132人,占32%;接受课改的1536人,占43.5%;没必要进行课改的864人,占24.5%(其中反对的224人,占6.3%)。分析中发现,中青年欢迎课改的多,老年人接受的多,认为没必要和反对的多是中年人。
这些问题,几乎涵盖了语文课改的方方面面。当把它们都研究透后,我们就确定了自己的实验目的、重点和步骤,就把握了课改的主动权。
二、细化课标。就是将课标内容尽可能细化,并具有更多的操作性。课标给我们留下了广阔的创造空间,专家们反复鼓励我们根据实际发展课标,我们遂通过细化课标,提高自己驾驭课改的能力。
其一是将《课程方案》中要求不明确的内容做出明确的规定,如制定学分的认定细则;将《课程标准》虚化而教学中又必须明确的内容具体化,使理论更具操作性,如写作评价的情感、态度、习惯的具体操作,如文言文的虚词、实词及句式,如阅读的能力要点,还有特长怎样评价等。其二是对课程标准中不太科学的内容做出尝试性改动。如选修中的五个系列,1―3的内容类别不太恰当。我们根据课程标准关于文学、文言及其应用的阐释和未来高考命题的操作性研究,将它调整为文学、文言和(应用)表达交流三类。其三是对教学方式中的重点难点做出具有操作性的指导。如语文综合性学习,我们明确要求要结合教材内容及学生的兴趣爱好选择主题,让学生参与活动目标的确定、活动进度的安排、活动评价的设计;要使每个人在活动中都有明确的任务和权利,都要在学习过程中对认知活动进行自我调控;每个活动都要提供不同层次的子活动,给空间、给问题、给机遇,让大家自主实践、自主创造。还指导学生围绕活动主题,通过图书馆或网络,掌握查找资料、引用资料的基本方法,学会对不同文献资料的比较研究;有了结论后,相互讨论,小组交流;用文字、图表、图画、照片等展示学习成果;结合成果展示和活动中的合作态度、参与程度、探索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表现,师生一起做出评价。对研究能力较强的学生,还要求创设一种类似于学术研究的情境,让其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搜集与处理信息,表达与交流看法。
另外,我们根据课标有关课程基础性和发展性的论述,明确:基础课侧重对学生基础知识、基本能力、基本态度的培养,它的要求和内容是最基本、最基础的,至精至简,是每一个学生都必须学好的终身受益的基础;研究课的要求和内容侧重于层次性、选择性、研究性、开放性,突出特色,以利发展个性和特长,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健全的人格,使学生掌握有效的接受性学习方式、研究性学习方式等多种学习方式。这既继承我国教育重视基础的传统,又发展了现代教育的新特色。
在实践的基础上,我们制定了《广东省高中课程改革语文学科课程实验指导意见》《2005年广东省普通高中语文学科选修课指导意见》《语文学科学分认定指导意见》,这对全省课改的课改起到了保驾护航的作用。
三、课例培训。就是让教师在“典型引路,课例研讨”中走进新课程。
理念化为实践,有一段很艰难的路。这次课改,理念、内容和方法变化大,为使我省一万多高中语文教师顺利走进新课程,我们决定通过具体课例,让教师明白怎样进行新课程的教学。
第一步,用第一线教师的课例,初步完成理念向行为的转化。我们选择的课例富有代表性和针对性,它们来自不同层次的学校,质量有上中下,数量以中为主。每个课例都从不同的角度反映出教师对新课程的某一理念或理念的某一方面的把握或忽视,都清楚地呈现了师生之间的互动及实际效果,展示了师生意见分歧、认识差异及思维碰撞的过程。
培训时,首先让教师看课,强调边观看边思考边记录,然后将各种意见摆出来交流。当各种问题交织在一起,教师的思维处于兴奋状态时,再让上课者有针对性地谈自己当时的思考、设计、评价和反思,现在的思考和改进设想。接着,让教师进行再交流、再评价、再提问。然后,教研员再作尽可能具体而全面的点评。
第二步,用自己的课例,让教师明白如何把新课程的理念转化为具体可感的教学行为。如教师都感到新课程理念下的文言文不知怎么教,尤其不知怎样开展自主合作探究和落实三维目标。为此,我设计和示教了《曹刿论战》。首先,我像常规上课那样突出朗诵,重视实词虚词句式的理解和翻译;其次,引导学生归纳整理重点实词虚词,探求规律;再次,提出有关人物、内容的探究题,探究中学生要反复理解和使用文句,例证观点;最后,将人物放在更广阔的背景中进行比较,前联后拓,自然升华。这样教,使继承与创新、接受学习与自主探究有机结合,使三维目标得以自然实现。课后,我以感受和体会的形式,释说怎样在具体课例中体现课程、课标要求;怎样用教材和如何选教法。很多教师在培训体会中写道:“这样的课例培训方式,我们觉得既亲切,又有实实在在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