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计划经济体制特点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经济转型;监测;数据挖掘
在传统的发展经济学中,经济转型是指从农业社会转向工业社会,而计划经济体制的推行则被认为是另一条通往工业社会的道路,“十月革命”之后的苏联正是这样走的。而中国从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末的实践表明,依靠计划经济体制转向工业社会是一条不成功的道路。这是因为,在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在计划经济体制之下,虽然可以建立一批大型工业企业,但效率不高,代价过大,而传统农业社会中的种种问题不但没有解决,反而以新的形式凝固化了,所以农业发展是失败的,农村是落后的,农民的生活依旧终年辛苦,难以温饱,而且农民的人身自由受到很大的限制。
从1979年起,中国进入了双重转型阶段。双重转型是只体制转型和发展转型的结合或重叠,所谓体制转型就是从计划经济体制转向市场经济体制;所谓发展转型,是指从传统的农业社会转向工业社会。两种转型的结合或重叠是没有前例的,也是传统的发展经济学中没有讨论过的。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一些新独立的发展中国家,由于过去不曾实行计划经济体制,所以只出现发展转型,即从传统的农业社会逐步转向工业社会。而1979年以后的中国则不同,一方面,要摆脱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以市场经济体制代替计划经济体制,这就是体制转型;另一方面,要从传统的农业社会转向工业社会,使中国成长为一个现代化的国家,这就是发展转型。
从1979年到现在已30多年,我们在改革开放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这些仅仅是阶段性成果,还不能说已经实现了目标模式。在结构调整方面,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消费习惯和消费观念的转变、国内外形势的变化、以及经营管理经验的丰富和经营管理人员水平的提高,已取得阶段性的结构优化成果。值得注意的是,在双重转型过程中,一定要朝着清洁生产、循环经济、低碳经济的方向进行结构调整。高污染。高能耗以及其他高消耗资源的产业要进行技术改造。在治理环境方面一定要有信心,才能保证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本文的目的在于对经济转型进行统计监测,从定量角度对经济转型进行评价研究。
【关键词】计划经济 市场经济 改革 经济制度
自80年代初,苏联在冷战中由攻势转为守势,其国内经济开始衰落,直至停滞。但使各国吹响经济体制改革的号角却是“剧变”。在本文笔者不想探讨东欧剧变的原因或是社会制度孰优孰劣的问题。只将剧变作为前提和背景。
社会经济体制的改革是一个极其复杂的问题,涉及方面广泛,很难一下给出完美的说法。只能略谈几点,管中窥豹而已。
一、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
各国在改革时面对的都是计划经济体制,但计划经济的程度和特点不同。要谈论改革,就要弄明白旧经济体制在制度变迁中对改革的不同影响。虽说改革前,苏联、东欧国家与中国都是“计划经济”,但两者实际情况有很大不同。人们现在经常强调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同,更深层次是的是经济类型不同。一种是古来既有,希克斯称为“命令经济”的类型。这是农业时代的产物。他不需要“工业文明”,不需要“理性主义”、“科学主义”,不考虑“投入产出系数”,没有严格的、数学基础上的“计划均衡概念”,没有最优化原则,仅以人们的主观意识,长官的个人需求或社会的某种道德激情来支配经济。我国古代封建王朝时期这种体制非常发达。
另一种是建立在工业文明、理性、科学主义的基础上的现代计划经济。上述“命令经济”是一种无法“及时纠错”的体制,除非旧的命令着退出,新一代命令者有可能改变。而现代计划经济认为市场经济是无政府的,造成纠错过程滞后并造成效率损失,这种状态下生产是盲目的,必须经过市场的调整才能达到资源配置的最优化。因此相信数理逻辑的人们认为完全事先将一切计划好,避免接触市场后才发现的种种错误,通过计算来实现资源配置的最优解。
这两种经济在转向市场经济的过程中有很大不同。命令经济不仅不人道,缺乏效用生产效率,其“无法纠错”的特性比计划经济更糟糕。计划经济在这方面有长处,起码是“次优的选择”。但反过来说,从命令经济这种无序状态走出来却相对容易,而对计划经济的改革却容易产生无序变得一团糟。一般来说,命令经济的改革较简单,可以使用两种方式:一是放弃命令,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就能实现过渡,二是使用更精确的数理模型制定更精确的计划。这两种方式,无论使用哪种付出的代价都较小。因为命令经济本就是不科学非理性的,要拨乱反正,回复计划或市场都很容易。
可是,对于有计划经济成分略多的国家来说,问题就有点复杂了。通过改善计划,可以使计划更精确周密,越来越吻合完善的数理模型。但是,在“完美计划”上走得越远,要回归市场就越困难。使用数理模型计划的越精确,整个经济链条上就越环环相扣、紧密联系,计划一改变,整个经济系统会受极大影响。
二、改革中的公平
这算是个老生常谈的问题。通常改革说的是两方面的改革:一是公平,一是效率。现在看来,命令经济与计划经济的主要区别在效率方面,从人道的角度看没有什么大的区别。而是否公平是人主观的感觉。这里说的公平是指一种权力与义务的对等。一种体制把人束缚起来,同时又给人某种保护。如果体制所给与的束缚与保护是对应的,是平衡的,处于和谐状态,那么这种体制就是“公平”的。要摆脱体制,就面临摆脱束缚和失去保护。得到机会的同时也面临着风险,这就是所谓“代价”。如果失去的保护多于摆脱的束缚,人们就会觉得权利义务失衡,会感觉“不公平”。
一些体制权利义务并不对等。或束缚多一些,或保护多一些。就“前计划经济国家”来说,对农民来说,中国、东南亚等国家对农民的束缚多一些。因此,在改革时,农民阶级会成为急先锋。苏联农民,在斯大林时期也受体制束缚很厉害。但苏联完成工业化后,开始反哺农民,1966年之后,全苏农民开始享有工资、医疗和养老保险,他们受体制保护更多一些。这种时候改革就会遇到阻力,增加了转轨的社会成本,降低了效率。对于那些失去保护多于摆脱束缚的人,就会感觉不公平。
总之,改革前中国的体制比苏联等国家更无效率,而中国对于农民束缚多于保护的体质更少公平。因此在改革前期受到的阻力较小。但这种效应是逐步减少的。
三、经济的自由化和私有化和稳定
迈向市场经济,不仅仅是体制的改革。需要解决三个问题:
第一,走市场经济就要建立市场竞争的制度。东欧国家建立这制度的过程和资本主义国家在本质上并无不同。只要政府放弃一些权力,做市场的守门人就行了。价格自由化――开放物价,用市场规则取代计划,是改革的第一步。
第二,产权私有化。公有制的国家,专向市场经济,要解决产权的初始配置问题。为此,东欧搞了私有化,中国搞了产权明晰化。
第三,稳定经济。改革前计划经济积累下的很多问题,在转轨时都可能爆发出来。改革一开始就要纠正失衡的经济,而治疗的过程是个对症下药的过程。对于经济严重失衡的国家,首要就是稳定经济。
而东欧各国、俄罗斯在这三个问题上情况不太相同。
比如捷克,稳定化任务不大,在剧变之前,捷克经济并无严重失衡,外债很少。但比起剧变前就搞过“市场社会主义”的波兰、匈牙利来说,它体制僵化,自由化任务很艰巨。
波、匈两国正相反。他们都经历过市场化改革,计划的束缚已大为减轻。但经济状况较差,急需稳定。
而俄罗斯这三方面都急需解决。俄罗斯通货膨胀极其严重,这是前苏联的遗留问题,急需解决。另外,俄罗斯缺乏市场经济的基础,国有制比重也很大。改革的阻力不小。
四、总结:没有理论的运动
东欧剧变之后,改变的不能仅仅是政局,随着社会的剧烈震荡,经济、政治、军事各方面都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局面。经济体制改革是一个极复杂牵扯极广的事件。剧变之后,无论是政府首脑,还是普通百姓,无不是在黑暗中摸索前行。经济制度的转变,既源于政治制度、社会制度的改变,又反过来影响政治制度和社会制度。百多年前,人们怀着对资本主义的批判,带着解放全人类的伟大理想,进行社会制度改革的伟大尝试,建立了一个又一个社会主义的,公有制的国家。百多年后,虽然社会主义运动遭遇挫折,但在我国却是落地生花,相信这是事物发展的螺旋上升,而我们只需站在前人的足迹上,砥砺前行。
参考文献
[1]金雁,秦晖.十年沧桑:东欧诸国的经济社会转轨与思想变迁[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4.
摘要分析我国体育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及形成的原因,探索出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体育发展模式。
关键词体育管理体制改革
体育管理体制是体育领域中关于机构的设置、隶属关系以及权限划分等方面的体系制度的总称。与体育体制相比,体育管理体制只是其中的一部分。
举国体制作为有中国特色竞技体育发展道路,在半个多世纪的实际运行中取得了辉煌的制度绩效,为国际体坛创造了竞技体育发展的中国道路和中国经验。然而,随着当代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全面提速,特别是社会转型、我国的经济体制朝着市场经济方向转轨、体育管理体制改革和运行机制调整,以及我国竞技体育规模不断扩大和运动技术水平不断提高,中国体育管理举国体制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面临着一系列不容回避的矛盾和问题,暴露出一些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不相适应的地方。
一、当前中国竞技体育管理体制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多元化利益格局的整合机制不完善。随着竞技体育举国体制依存的内外制度环境和社会价值观的变化,原来计划经济体制条件下,利益一元化的制度基础不复存在,个人利益无条件地服从集体利益、地方利益无条件地服从中央利益的一元化格局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裂变,表现出利益主体多元化的特征,在竞技体育举国体制的实际运作中,就是运动员个人自我价值实现形式的多样化与举国体制核心目标一元化的矛盾,地方体育行政部门和国家体育行政部门在工作绩效评估上的差异,以及体育系统与非体育系统在资源配置、发展空间等方面出现的矛盾。
(二)管理制度、法规不健全,法制化程度低。在我国竞技体育领域,当前可供利用的制度、法规较少。现有法规以《体育法》、《宪法》的相关条文为基础,配合有限的行业管理规范、制度、条例共同组成,但多为行政法范畴,处罚力度十分有限。对民事、刑事法规中的相关适用法律条款的应用尚不广泛。法制化环境未完全建立,依法办事还存在很多困难。
(三)锦标主义严重。锦标主义泛指那些过分看重比赛胜负的意识行为。锦标主义的实质是违背了体育道德,违背了体育精神,违背了公平竞争的原则,不是实事求是地提高比赛成绩,打出水平,而是为了夺取名次进而采取不正当的方式。
二、当前中国群众体育管理体制存在的主要问题
长期以来,特别是计划经济时期,全民健身靠搞大规模的群众运动来进行,造成全民健身活动大起大落、无章可寻,从根本上违背了全民健身的规律和特点。
(一)滞后的群众体育管理与快速多变的群众体育发展现实之间的矛盾。由于中国经济、文化发展的不平衡以及中国群众体育的特殊性质,使得群众体育不可避免地出现多层次、多目标、多元化现象,而群众体育管理体制呆板、僵硬、缺乏弹性,国家统得过多,管得过死。
(二)公民应该具有平等的体育权益与享有平等体育权益的机会不平等之间的矛盾。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一向鼓励“让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抓住了效率优先这一经济法则,使国民经济快速地发展起来,人民生活逐年好转,但由于资源配置的不平衡、政策的偏袒、经费的倾斜造成了公民全面发展的机会不平等。
三、中国体育管理体制改革中存在问题的原因
中国社会全面改革与发展的良好形势要求体育体制改革,中国体育体制也只有改革才能发展自己,顺应和推动社会的发展和进步。然而中国体育体制与发展的历程面临着一定的问题和困难。
(一)对计划经济体制下运行方式与工作方法的惯性依赖
在人类社会中,经济体制往往起基础性作用,体育体制的具体运行方式和一系列工作方法与内容必然受经济体制运行方式的影响与制约。由于我国竞技体育举国体制产生并确立于计划经济时代,长期在计划经济条件下运行,不可避免地会打上强烈的计划经济烙印。
(二)经济体制转轨带来的包括体育领域在内的社会发展领域的巨大变化
在我国竞技体育领域中,在这个历史时期出现的许多问题和矛盾,很大程度上都可以归因于对社会转型期的适应。解决这一类问题和矛盾的根本方式就是积极主动调整,自我完善,在深化改革和加快发展中化解矛盾,寻求突破,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赋予举国体制新内容和新内涵。
(三)对中国体育体制自身改革与发展的认识不足
社会主义国家体育体制改革是社会主义体育运动的自我完善,也是一场革命,它涉及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心理等各个方面,各种力量、各种因素在中国体育体制改革中都会相互碰撞、相互摩擦、相互融合。但至今仍有许多问题探讨和研究得不够全面、不够深入。
四、对外国体育体制的引进、消化吸收等方面存在不足
引进是皮毛,消化吸收更是囫囵吞枣。我们在时间和形式上是在步苏联和美国之后尘,但在内容上,消化吸收不彻底、不全面,没有很好地本土化。
中国体育体制改革正处于发展的相持阶段,需要我们有足够的智慧、耐性来解决这些制约因素。我们必须依据中国体育改革与发展的方向,加快体育体制改革与发展的步伐,尽快建立起一个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体育体制。
参考文献:
[1]黄晓华.市场经济的发展与深化体育理论研究[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0.4.
[2]周德书.我国体育信息工作的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0.4.
我们所说的“搞活”就是在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使生产经营者和消费者之间的交易活动在法律、法规允许的范围内进行,进而保持市场活跃、创造健康稳定的经济环境。所谓的“乱”是指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制造、贩卖假冒伪劣产品、走私贩卖,扰乱社会秩序,严重影响生产经营的正常运行。所以作为工商部门应该鼓励搞活经济的做法,坚决反对和阻止破坏社会秩序的行为。搞活和治乱虽然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但是实现的目标是一致的,我们必须辩证的看待它们的关系。不能只抓管理而忽略搞活,改革开放使我国经济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所以我们不能再回到计划经济时代,只有市场活跃了,才能够使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快速发展。如果我们只重视搞活市场而忽视了管理,就不能很好地规范商品经济活动主体行为,造成市场经济秩序的混乱,生产经营者和消费者权益受到侵害.我国经济发展越快越繁荣,社会生产力提高的就越快,所以更需要健康的社会经济环境,而工商监督是保证社会健康发展的保证.工商管理部门作为维护社会经济秩序的重要部分,需要发挥自身的职能来监督管理市场经济活动,维护正常的经济秩序.
2监督管理与鼓励竞争的关系
我国在建国初期实行了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我们必须肯定的是这种经济体制对我国经济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在商品交换过程中必然会出现竞争,所以我们必须为经济的发展提供一个有效的竞争环境,进而可以使企业得到消费者的检验,实现优胜劣汰,进而帮助企业不断的完善自身,促进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的快速发展,但是随着国际形势的不断变化,计划经济体制已经不能满足当前经济发展趋势,开始实行市场经济体制,企业面临的竞争压力也越来越大,企业开始不断的降低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向国际市场进军,为我国经济发展创造了更多的财富,这也更需要工商管理部门的监管,确保竞争环境的有序发展。
3监督管理与搞好服务的关系
社会基本运动规律中包涵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而工商管理属于上层建筑,是需要为经济基础而服务的,在过去实行计划经济体制时期,不仅需要工商管理做好监督管理工作,还需要通过搞好服务来积极地引导企业的经营人员共同维护计划经济体制的健康发展。所以,此时我们必须把管理和服务统一起来,相互促进共同地处理好服务和管理之间的关系。正因为如此,我们不再使用行政干预的办法,而是通过宣传教育、经济监督等方法来加强工商管理工作,增强经济发展活力,进一步完善企业之间的竞争环境。主要是采用“疏导—服务—搞活”的管理模式,通过实现“疏导—服务—搞活”的目标来进一步加强工商管理工作,实现把经济发展活动和竞争积极地到国家发展政策上来,实现经济健康稳定的发展。例如:工商管理人员应该积极地配合生产经营人员做好市场调查,并根据当前经济发展状况,预测出未来企业发展经营的方式,通过企业内部改革来改善目前经营状况,不仅要获得经济效益也应该获得一定的社会效益。又如:国有大中型企业是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主要参与者,另外管理部门应该积极地支撑城乡集体或个体商户的发展,帮助他们增强企业的生产流通,促进城乡商品物质交换,活跃城乡市场。
4监督管理与正确引导的关系
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国家、集体和个人利益之间、整体利益与局部利益之间、人民群众的长远利益与眼前利益之间.,从根本上说是一致的,但也存在着矛盾。一方面,在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中,生产经营者所从事的商品经济活动受着国家方针、政策、计划、法规的制约,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必须对经济主体所从事的商品经济活动进行监督管理,使商品生产经营者服从国家计划、方针、政策、法规,而不能把眼前的、局部的、集体的、个人的利益置于长远的、整体的、国家的利益之上。另一方面,商品生产经营者是独立的经济实体,有自己独立的经济利益。为了追求自己的经济利益,他们有时也不顾国家计划、政策、法规。
关键词:经济形态 经济逻辑 计划经济 逻辑矛盾 结论
关于计划经济:历史结局还需逻辑结论
由社会主义国家信奉并实践的计划经济作为在一定历史时期具有重大影响的经济形态、经济体制或者说经济运行方式,先后宣告结束。近年朝鲜、古巴也宣布“改革开放”,进行经济体制改革,改变原有的计划经济体制,看来计划经济的历史实践行将结束,而市场经济作为一种经济形态成为经济全球化的基本内容。
但是,如何看待这种“历史终结”?计划经济的终结是不合时宜、不服水土、还是不合逻辑?换一种说法,就是如何看待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关系?由于计划经济在记忆犹新的现代经济史上曾经具有相当的时空影响,作为一种理论构想有其思想源流,更由于计划手段在现代国家的经济生活中仍然发挥着重要作用,计划或者计划经济的问题在今天仍然是现实话语。由于现代经济问题的错综复杂,乱象丛生,市场经济还没有达到理想状态,也不可能到达理想状态,甚至在经济生活中市场失灵无效的状态成为市场软肋,计划又是观察这一问题的重要角度。因此,在我国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过程中,人们对诸如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计划与市场关系的讨论显得复杂多样,也是很正常的。就我们要讨论的计划经济在历史舞台上日渐式微以至消失的客观现象,人们的评判观点莫衷一是,大相径庭。这反映出:一是计划及计划经济现象本身的复杂性;二是对其认识的过程性,有待于从更高层面去作出逻辑结论。
关于计划经济:不同经济形态的历史表现及逻辑比较
(一) 不同时空下经济形态的历史表现
人类经济活动史表明人类社会存在过自然经济、商品经济(或者市场经济)、计划经济三种经济形态或者说经济运行方式。从微观角度去观察,自从私有制和国家产生以来,自然经济、商品经济、计划经济的经济因素和形式,在人类经济生活中是同时并存的,构成一个国家或社会经济的整体。但是从宏观角度去观察,三种经济形式或因素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在一个社会或国家的经济总体中所占的比重和地位很不相同。一般认为,在资本主义以前的漫长历史上,自然经济在经济生活中占主导地位,此一时期的经济形态从性质上就被称为自然经济形态。而在奴隶制社会以来的自然经济形态中,作为经济形式的商品经济或计划经济的成分,就已经存在,只不过从数量、比重、地位上都是从属性质的。此时社会占主导地位就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自给自足是自然经济最基本的特征。自资本主义社会以来商品经济便取代自然经济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占主导地位,自此以后的经济形态便被称为商品经济。在商品经济形态下,自然经济和计划经济的成分仍然存在着,只不过处于从属地位。强大的商品经济并没有消灭或者排除自然经济和计划经济,相反在整体经济中包容着自然经济和计划经济。商品经济的最基本的特征就是交换经济,经济活动不仅是为了生产者自我满足,而且是为了交换而进行的。计划经济如果把它看作一种国家对经济活动的管理和调控,或者说国家和政府主导下的经济活动的话,它由来已久,自从有了国家,国家发挥经济职能必然会产生计划经济因素或形式。但在长期的历史过程中,在经济总体中,国家主导的经济活动始终不占优势数量和地位,长期经济史没有出现计划经济形态。而计划经济理论是在18-19世纪对资本主义的经济批判中初步提出的,空想社会主义者圣西门、傅立叶、欧文都有各自的计划理论,其它学派如马尔萨斯也有计划经济思想,马克思恩格斯在提出未来社会即社会主义社会构想的时候,提出了其影响很大的计划经济理论。在后来的社会主义革命后建立的社会主义国家中,普遍按照计划经济理论构建计划经济的制度、模式和经济形态。世界上凡社会主义国家都先后创建计划经济模式,但在计划经济形态下,没有也不可能完全消灭自然经济、商品经济的成分。虽然计划经济的推行者试图用计划经济、公有制经济一统天下,要消灭自然经济、商品经济的所谓资本主义的尾巴,但是并没有真正达其设想。计划经济的显著特点是国家(政府)的计划、指令、管制成为经济运行的枢纽,国家的经济活动尽力按照一套计划方案和蓝图来实施,自然经济和商品经济成分都被国家大大削减,甚至一度试图将其消灭。但是计划经济形态在历史的长河中可谓昙花一现,其历史时空最为短暂,其中玄机需要揭示。
(二)不同经济形态的基本逻辑比较
经济活动从最一般意义上讲,是人类满足自己吃穿住行用等经济需要的能动活动。人类通过自觉的目的性的活动满足对物质价值和精神价值的需要。经济活动服从和服务于人们的经济目的。经济目的,是经济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是经济活动的主体性价值,经济产品是经济活动的产物,是经济活动的客体性价值。人的能动实践活动是架通二者,实现主客体统一的中介。因此,目的性原则是经济活动的首要原则,从目的到活动到手段,人的经济活动是人的经济目的与经济手段之间通过人的劳动活动形成的能动的平衡关系。传统经济(自资本主义以前)由于较落后的生产力水平,是一种相对短缺的目的和手段的平衡关系,但仍然总体上处于平衡状态,因为经济平衡与人自己的平衡能力直接相联系。而现代经济以来由于生产力的极大提高,在一定范围内出现了过剩性的平衡关系(尽管在资本主义早期存在的是相对过剩,实质短缺),但经济总要维持一种平衡状态。因此,经济活动的一般逻辑就是遵循实现经济目的一定的经济平衡状态。
自然经济的一般经济模式或者逻辑可以描述如下:
作为经济活动出发点的我和落脚点的我是统一的,即“我满足我自己。”在外部条件正常的情况下,此一模式可以达到人的经济目的。这一模式实现经济目的的特点是目的与手段的平衡性,包括人自我的平衡性以及自我平衡为基础的社会经济平衡;同时表现出满足经济目的的封闭性即小范围内的自我满足;以及满足经济目的的经济性或节约性,即以自我的经济需要确定生产的数量,不进行过量生产,过量生产在一定社会条件下是无价值的。
商品经济的一般经济模式或逻辑可以描述如下:
这一模式包含了自然经济“我满足我” 的简单内容,在此之上形成了多重叠加关系,其满足经济目的的特点具有简单性自我平衡之上的复杂社会平衡性,即在此条件下人们的生产仍然包含着为自己生产的目的性或目标性,同时也表现为他人和社会生产的扩大性。表现出满足手段和范围空间的开放性、满足程度和数量的丰富性。但与此同时生产活动自我预见的范围和自我控制的能力在商品经济条件下比在自然经济条件下大大弱化。商品经济的经济风险、在全社会范围的生产不经济状态(浪费性)也显然比自然经济条件下有所增长。但是,商品经济在逻辑上包含着自然经济,其在正常条件下达到人们最基本的经济目的是完全可以成立的。
而计划经济模式或逻辑可以描述为:
在这里经济活动的直接出发点是国家,而落脚点是人民(我们),二者之间的基本关系不具有统一性;国家成为经济的出发点,也违背了经济活动的最基本的目的是满足人民对物质文化的需要,而不是国家的需要。从平衡性来看,国家(或政府)是拟制主体,其数量是一,而国民的数量是多,一和多之间是一种很难平衡的关系。“一”不能代表“多”,“一”不能满足“多”。尽管这里的“一”是超越个人的一个庞大的组织或机构,但是从其主体性、人格性来看,其无疑是“一”。从逻辑模式上显而易见,计划经济偏离最基本经济目的逻辑风险已经是显而易见,其满足经济目的的手段和方法从总体上来说是不足的。这样一种逻辑结论也被计划经济的历史实践证明了。前苏联,改革开放前的中国等社会主义国家的计划经济曾经创造了大量的产品,但是直接满足人们衣食住行基本需要的产品却相对短缺;从人们的经济生活水平来看,长期的计划经济中人们的生活质量处于低水平,而这种状态在生产力水平较落后的历史上,在自然经济和商品经济体制或形态下却是没有出现的。因此,计划经济对基本经济目的的背离性、经济目的与经济手段在社会经济生活的平衡关系上严重失衡,成为计划经济不能主导经济生活的根本逻辑根据。
根据上述分析,三种经济形态的区别在于:在满足经济目的上,自然经济是“我满足我”;商品经济是“我们满足我们”(隐含了我满足我);而计划经济则是“它(国家)满足我们”;自然经济、商品经济都体现经济目的与经济活动(手段)的统一性;而计划经济在逻辑上却反映为经济目的和经济手段的背离性;在经济目的与经济手段平衡的数量关系上,自然经济是“1人(我)满足1人(我)”,商品经济是“多人(我们)满足多人(我们)”,而计划经济则是“1人(国家)满足多人(我们)”。自然经济和商品经济都具有这种数量关系上的平衡性,而计划经济则不具有这种平衡性。因此从逻辑上得出,在一定条件下,主导的自然经济、商品经济都能实现经济活动的目的性和平衡性,而主导性的计划经济却会背离经济活动的基本目的性和平衡性。
关于计划经济:在什么意义上宣告终结
如前所述,在一般逻辑意义上,一个国家或社会试图采取主导性的计划经济形态或体制,在经济逻辑上是行不通的。过去社会主义国家既有的计划经济模式试验的失败也历史证明了这一点。出于基本逻辑问题,在将来的社会(国家)计划经济模式也不会成为未来的现实。因计划经济从逻辑上不能成为一种基本的经济形态,即使在任何现实的经济条件下。
在历史经验和理性思辩之上,对曾经在社会主义国家占主导的计划经济模式及其理论的思考和批判由来已久,不乏真知灼见。在20世纪30年代自由主义者与计划经济论者、国家干预论者之间的争论中,以哈耶克为代表的自由主义者提出过反对计划经济的经典性思想。哈氏主要从计划经济获取信息的成本接近无穷大,无法分清企业经营失败或过错的责任,甚至人的智力具有不可避免的局限性,因而计划经济具有低效性,据此哈耶克不相信集中计划经济的模式能够正常运转。而现代制度经济学也运用交易费用理论、产权经济理论等对计划经济作出否定性评价。学者党国印在《计划经济制度及其理论的历史终结》一文中对提出计划经济的零交易费用假设、利他人假设、人类理性天赋差异假设等三个前提假设,作出辩驳批评,也对社会化大生产条件与计划经济的必然联系性提出否定性分析;甚至对“完善计划论”试图把市场交换规律转变为计划者的自觉行为来一个对市场机制的人为模仿进行了批判。
虽然在历史验证的立场和理论分析的立场计划经济及其理论都日趋被归于错谬和荒唐,但本文的对计划经济及理论的否定,不是从经济技术、经济活动假设的角度提出的,而是基于计划经济在经济目的统一性、经济手段的平衡性上存在的基本逻辑错谬和障碍,得出计划经济不能作为一种基本的主导的经济形态正常地存在于人类经济生活的过去、现在和将来;而作为一种经济手段,补充性的经济形式和因素,计划的存在既有其经济的现实性,也有其历史的合理性。
参考文献:
1.石齐平.朝鲜与古巴:计划经济模式的真正终结[J].中外管理,2010(10)
2.程慧敏.试论马克思的计划经济思想[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2010(4)
3.党国印.计划经济制度及其理论的历史终结[J].开发研究,199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