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目前小学教育存在的问题

目前小学教育存在的问题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目前小学教育存在的问题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目前小学教育存在的问题

目前小学教育存在的问题范文第1篇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目标;设计;问题;对策

小学语文新课程提出:“课程目标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设计。三者相互渗透,融为一体。目标的设计着眼于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即“三维目标”。但在实际执行过程当中,很多小学语文教师认为学生的年龄还小,对教学目标设计的重视程度不够,有的备课时直接照抄教学参考书上的目标或者直接在网上下载;有的对于如何设计教学目标缺乏理论认识,虽重视但表述模糊、笼统,缺乏可操作性、可测量性,导致在课堂教学目标设计上存在很多问题。

一、当前语文课堂教学目标设计存在的问题

1.没有目标或目标不明确

新课程倡导学生自主学习,有的教师就把课堂放给学生,对学生听之任之,学什么由学生决定,这种教学缺乏明确的目标。有的教师还认为上课是不需要目标的,只要把全部的知识点讲完,就算完成了教学任务。这些行为都是不符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的,没有目标,教学就是无效的。

2.行为主体错位

教学目标考量的是学生在教学结束后的行为变化,所以行为的主体应该是学生,而不是教师。有的教师将教学目标设计为“使学生……”“培养学生……”“引导学生……”等,这种表达方式没有以学生为主体地位,“使”“培养”“引导”这些都是对教师行为的表述,这就把教师当成了行为主体,是不正确的。

3.目标陈述过于笼统、抽象,缺乏观察性、可操作性

教学目标是用来指导和评价教学活动的,所以行为的表述必须是具体的、可操作的、易于评价的。但是在实际的语文教学目标设计活动中,教师经常使用“掌握”“认识”“理解”等比较笼统、抽象的行为表述方式,缺乏对学生学习之后预期结果的具体程度的描述,这种表述操作起来缺乏指导性,评价起来难于操作,课堂教学将很难实施。

4.预期结果表述过于空泛

通过教师一节课的教学,教学目标试图达到的教学效果必须是可实现、可测量的。所以,教学目标的表述非常注重明确性和具体性,不能过于宏大和空泛。然而有的教师常常把教学目标设计为“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让学生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等,这类目标过于抽象,仅仅通过一节课的教学就让学生得到全面发展是根本做不到的,教学效果也无法准确衡量。

二、解决上述问题的有效对策

利用行为目标表述法,它包含四个要素:学习者、行为、条件、标准。

1.学习者

表述课堂教学目标时,主语是学习者,例如,写明是“小学六年级的学生”。应该特别注意的是,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教学目标的行为主体是学生,它所描述的是学生学习后的行为结果,而绝非教师的行为,例如有的教师把教学目标设计为:“使学生……”“让学生……”“培养学生……”“提高学生……”“教会学生……”等,这都是错误的。规范的教学目标指向的是学生的学习行为结果,主语是学生,例如,“学生能列举……”“学生能指出……”“可以背诵……”“可以说出……”等描述。这个模式关注的是学生的行为变化,如果教学目标用教师的行为来描述,就会变成教师完成了教学行为,教学目标就达到了,这完全是根据教师的行为变化来判断的,并没有考虑到学生是不是学会和掌握了该知识。只有当学生的行为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该教学目标才算完成。

2.行为

行为是指具体的、可观察的、可检验的行为,这个要素是目标表述中必不可缺的。它是通过学生的行为变化来表明教学结束后,学生应该达到的能力水平是怎样的。有了行为要素,教师才能通过观察学生的具体行为变化,来判断教学目标是否已经完成。

表述行为的基本方法是使用一个动宾结构的短语――行为动词+宾语,行为动词说明学习的类型,如“列举”“背诵”“说出”“指出”“说明”等,宾语是学习的内容,如“比喻句子”“课文内容”等。教学目标应使用可观察、可操作、可检验的行为动词来描述,避免使用“知道”“了解”“掌握”等这种模糊、笼统、难以观察和测量的描述内部心理的动词。例如可以将行为表述设计为:“能说出课文的主要内容”“能找出描写人物形象的句子”“能背诵文中的第三自然段”等等,这些表述就是具体的、可观察的行为。

3.条件

条件一般包括下列因素:

(1)信息因素(教科书、工具书、资料、笔记、手册、表格等);

(2)人的因素(个人独立完成、小组集体进行、在教师或家长指导下进行);

(3)环境因素(空间、气温、光线、室内外、噪音等);

(4)时间因素(速度、时间限制等);

(5)设备因素(工具、图纸、计算器、说明书等);

(6)问题明确性因素(提供什么刺激、刺激量的大小)。

在描述条件要素时,要注意不能把教学顺序当做行为的条件。例如,“阅读完第三自然段以后,学生能……”这只是教学顺序,不是行为的条件。

4.标准

目前小学教育存在的问题范文第2篇

关键词:农村;小学教育;问题;改革

中图分类号:G62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40-0035-02

教育是国家发展的基础,社会各阶层都必须重视教育的作用。农村小学教育与城市小学教育从根本上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它们需要区别对待[1]。众所周知,我国农村人口占全国人口总数的80%左右,农村的小学教育机构数量庞大,农村小学教育这一块是不容忽视的部分,这就要求教育机构必须将农村小学教育工作做好。农村小学教育问题关系着许多个方面,各阶层如何做好农村小学教育工作也逐渐成为了热门话题。因为只有解决了农村的小学教育问题,才会培养出更多的优秀人才,才能让农村得到发展,国家才能更好地、全面地发展。

一、我国农村小学教育存在的问题

近些年来,虽然国家越来越重视农村小学教育问题,使得农村小学教育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但是仍然存在着一些急于解决的问题,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农村小学教育的思想跟不上社会的发展[2]。现阶段的农村小学教育就是,上级教育部门给什么指示他们就按照什么指示去做,缺少一种创新意识与自我意识。而且,小学教育大部分都是以成绩为目标的,成绩决定了一切,学校一味的在追求成绩,忽略了学生的其他方面的发展。在这种情况下,家长也会随之只关注孩子成绩的好坏,而忽视了孩子其他方面的发展,最终阻碍了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因而不可能为他们以后的人生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所以,教育思想的落后是农村小学教育发展道路上的障碍之一。

2.投入资金少,设备陈旧。农村的小学教育投入的资金主要是靠农村自身经济的发展,如果本身的经济不够发达,那么就不可能为教育提供更多的经费,久而久之就会出现投入的资金严重不足的情况。城市小学与农村小学本来就存在差异,又因为农村自身经济的不发达,就会最终导致农村小学教育教学设备的落后。这样学生根本不可能更好地了解社会的发展,导致与社会发展相脱节,也就不能实现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这对他们的学习及成长都有很大的影响。

3.农村小学生源的逐渐减少。现在出现了许多这样的情况,农村进城打工的人数越来越多,很多人都不想与孩子分开,所以就把小孩带到了城市上学;随着社会的发展,还有许多的父母有了一定的经济基础,想让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他们积极主动地将小孩送到了城市更好的学校就读小学,等等这样的情况,这都是农村小学生源减少的原因。部分调查显示,某些农村小学的部分班级只有几个小学生,农村小学生源减少是全国普遍存在的现象。

4.农村小学教师自身存在的不足。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师自身的不足是农村小学教育存在的较为严重的一个问题,它主要分为两个方面:(1)农村小学教师自身的能力有待提高[3]。纵观我国农村小学教育机构,大部分学校存在教师老龄化的现象,同时老教师也缺少进修学习的机会,又因自身缺乏进修学习的意愿,因而教学方法也随之缺少创新性,教给学生的知识也是跟不上社会发展的知识;大学毕业生在毕业时根本不愿意来到艰苦的农村任教,原本留下来的年轻教师也会不断地寻找离开农村的机会。同时,陈旧的教育方法也无法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不能让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自学。(2)农村小学教师整体素质偏低。农村的环境相对比较艰苦,这就出现了有能力的教师希望到更好的学校任教、剩余的教师抱着混日子的态度的情况。而且现在农村小学教师都是一种能不管就不管的心态,教师怕惹麻烦,最终只能由着学生的性情走。长期这样的话,学生就会对自己及教师失去信心,教师也根本不能发挥自己的积极引导作用,进而根本不可能传授给学生有价值的知识。

二、农村小学教育改革的对策

以上谈到了目前我国农村小学教育存在的问题,作者根据存在的问题以及农村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以下几点改善农村小学教育的对策。

1.政府应加大对于农村小学教育的投入[4]。教育是国家的基本,政府必须拿出实际行动来重视以及支持小学教育的各项活动。那么,政府首先应该做的是大力发展农村的经济,适当的对于农村的经济给予积极的支持与帮助,通过各种措施提高农村经济的收入,因为只有农村的经济发展水平提高了,才能更好地对教育进行投入与扶持。与此同时,积极更新农村小学的各种教学设备,比如,购买计算机、新修体育场、购买音乐、美术课程需要的设备和器材,等等。只有加大资金的投入,引进新型教育设备,孩子们才能更加深刻的理解学到的知识与技能,农村小学教育才会更好地发展。

2.完善农村小学的教育思想。农村小学应该放弃只注重成绩的教育意识,应该积极重视学生各方面的发展,不能过分的强调成绩。以前陈旧的意识只能让学生越学越无趣。学校应该积极开展各项实践活动,让学生更好地进行能力的自我开发,自我开发在小学阶段是非常重要的环节。比如,积极开展课外活动、主题班会、分组讨论,等等,这样才能更好地锻炼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加强孩子们的团结合作意识,才能实现他们各方面能力全面的发展。只有转变学校的教育思想,最终才能将孩子们培养成为社会所需要的人才。

3.对于农村小学生的家长进行思想教育。目前我国农村人民的素质相对比较低,不能给予孩子正确的指导,不能发挥家长的指导作用。在这种情况下,学校应该积极与学生家长沟通交流,积极开展家长会,等等活动,这样来提高家长的教育意识,提高家长的思想素质。这样家长才能重视孩子的小学教育并且对孩子的教育给予一定的支持,学校才能顺利的开展各项教育教学活动,教育的效果也才会更加的显著。

4.提高农村小学教师自身的素质与能力。农村小学教师应该加强自身的素质教育建设。同时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学校应该提高教师的待遇,让教师感受到在农村任教的美好,自发自愿地留在农村任教[5]。在教师愿意认真任教的基础上,积极创新课堂教育方法,运用新课本、新设备将课堂更加有趣以及生动地呈现出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只要学生产生了兴趣,天马才能更有效率地学习。农村小学还应该注重教师的继续培训,通过培训让教师不断地更新知识,以此来保持与社会的同步发展,才能逐步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这样教给学生的才是真正有用的知识,才能更好地为学生以后的学习及生活打下牢靠的基础。

三、总结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各界的关注,农村小学的教育工作已经越来越重要了。教育机构要想做好农村小学的教育工作,就必须进行深入的改革。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使人的身心得到全面的发展与提升,并不仅仅是成绩的好坏。希望学校及政府意识到这一点,实事求是地对农村小学教育进行调整以及完善,只有这样,才能让农村的小学生接受更好的教育,有更好的发展,最终才能成为社会有用的人才。

参考文献:

目前小学教育存在的问题范文第3篇

一、小学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小学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学生的主体地位被忽视,教师与学生之间缺乏情感交流。小学生的年纪较小,行为能力与认知能力也相对较差,如在实施教育的过程中单纯向学生灌输枯燥的理论,而不注重情感交流也不考虑学生在教育中的主体地位,则不但难以得到学生的认可,同时还会造成学生失去对于上学的兴趣。(2)德育与智育没有得到协调发展。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是小学教育的基本目标,然而目前在小学中普遍存在高分低德、高分低能等问题,智育被充分重视的同时,德育却被忽视,这样的现象极不利于小学教育的全面发展。(3)教育方法及学习评估方式较为单一。教育方法及学习评估方式的单一化会对健全人格的培养产生一定的影响,教育方式单一化主要表现为“填鸭式”或“满堂灌”,评价方式的单一化则表现为单一用学习成绩评价学生的日常表现。

二、小学教育问题的解决对策分析

1.保障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师生间的情感交流。在制定各项教育措施的过程中应保障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激发学生对于小学教育的兴趣,并同时保证教育模式的多元化、多样化,让学生可以充分发挥积极性、主动性。为了让学生成为小学教育的主体,则教师应注重提升自身的专业素质,适当引导学生,采用适当的方法教育学生。例如,小学班主任在制定各项班级管理措施的过程中应了解学生的个性特征,让学生在班主任的引导下自觉规范自身行为;对于性格不同的学生,注意适当调整教育方式,并尽量多从学生的角度考虑问题。另一方面,师生间良好的情感交流是保证小学教育顺利实施的基础,因此教师要注重与学生进行沟通。小学生单纯、简单,不会伪装掩饰好恶,因此在教育小学生时可以先从关心学生及爱护学生入手,让学生能够对教师产生情感上的依赖,并乐意与教师接触,向教师表达内心的想法。教师在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后,也便于采用更具有针对性的教育方法,从而让小学生在学校中得到良好的教育。

2.强化德育,培养核心价值观。德育与智育并重应当作为小学教育的基本方针,因此在小学教育中不但要重视智育,更需要强化德育,培养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德育是人文教育的基本组成部分,基于当前的“国学”热,在强化德育时可以适当利用传统文化,让小学生在传统文化的熏陶中自觉培养高尚思想道德,让自身行为符合学校所制定的规章制度。例如,祖国传统文化中的“尊师重教”“百行孝为先”“尊老爱幼”“自强不息”“天下为公”等均可以作为教育学生的题材,让学生汲取传统文化中的精髓,利用优秀传统文化感悟生命与生活,学会积极向上,乐于向善。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是小学教育的重要内容,对于核心价值观中的基本内容(24个字)应注重在小学教育中认真实践,有效培养与塑造学生的价值观。例如,正规课程教育中可以融入爱国、敬业等理念,告知学生在与同学相处的过程中注意诚信、友善,并同时培养学生的责任感,让学生将来可以成为合格的公民。

目前小学教育存在的问题范文第4篇

关键词:创新;小学教育;改革

创新,是一个国家发展的灵魂,任何事物要想往上发展,最为有效的途径就是进行创新,与之相对应的教育是国家发展的基础,通过教育活动可以培养社会所需的人才,由此可见教育活动开展的好坏对社会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而在整个教育活动中,小学教育是其中最为基础的一部分,为了可以打好学生的基础,促进学生的学习与发展,就必须做好小学教育活动。由于创新对于事物的发展起到了积极性的作用,因此,在小学教育的改革过程中,应该立足于创新的视角,采取相对应的措施,使得小学教育的改革能够进展的更好,从而使得在这一阶段学习的学生可以接受到更好的教育,为日后的学习与发展奠定稳固的基础。

一、小学教育教学活动中存在的问题

在目前的小学教育活动中仍然存在不少的问题,阻碍着小学教学质量的提升,因此,为实现小学教学改革这一目标,首先要做的就是明确在小学教育活动中具体存在哪些问题,只有做好这一步,才可以起到对症下药的效果。为此,本文提出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学观念不及时

由于受到我国教育机制这一环境的影响,无论是教师、家长还是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更加注重的是分数的高低,从而忽视了教育最为本质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能力与素养,由于越来越多的现象表明学生的分数与学生的能力不是呈正比例关系,因此,在教学活动中过多侧重分数对学生的整体性发展是极其不利的。

(二)教学方式落后

教师作为教学活动中最为重要的引导者,对学生的学习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在小学教学活动中,教师所采用的教学方法没有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较为陈旧与落后,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没有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使得教学质量始终无法得以提升。

(三)学生学习压力大

小学生在这一阶段注意力不容易集中,在课堂教学中,容易被新鲜的事物所吸引,而我国的小学教育机制往往都是采用以课堂教学为主,课后作业为辅,而且随着教育被大量的重视,家长在这一时期开始给自己的子女报了一些课外补习班,加重了学生的学习压力,也无形中使学生丧失了对学习的兴趣,起到揠苗助长的效果。

二、创新视角下小学教学改革的方法与策略

为了解决目前小学教育中存在的若干问题,缓解小学生学习的压力,就需要提高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有效性,而要实现这一目标,需要教师立足于创新的视角下,采取一系列符合学生发展的措施,为此,本文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进行探讨。

(一)引入问题,创设生活化情境

小学教育所学习的科目,很多都是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可以说这些学科知识是来源于生活,也用于生活的,因此,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中,在立足教学目标的基础上,针对所要学习的教学内容为学生创设生活化的情境,让学生可以在生活化的情境中活跃思维,将自己所拥有的生活知识充分调动起来,以此来应对所要学习的知识,也可以说以另一种更为直白的方式来接受所要学习的新知识。与此同时,教师在创设生活化情境中可以多融合一些问题,以问题的形式让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更加深刻,从而进行更好的学习,促进学生的学习与发展。

(二)结合教学目标,加强实践动手操作

小学教育创新改革的第二步就是减少理论化知识的讲解,多融入实践动手操作过程,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教师在讲解过程中,要多引入可以让学生多实践的事物,让学生多调阅自己的感观,从而调动起自己的思维,参与到课堂讨论中,这样做的好处是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有利于在实践操作中提高自己的动手能力以及对知识的理解程度。还需要注意的就是要实现这一步骤,就需要教师提前做好课前的准备,动员可以利用的资源,结合教学目标与教学任务,将教学内容与之完美结合,不仅可以实现上述目标,也可以保证教学任务不拖沓。

(三)立足学生实际,培养良好习惯

小学教育创新改革的第三步就是培养好学生的学习习惯,为学生日后学习发展奠定基础。正所谓一个好的习惯可以让人受益终身,而一个坏的习惯则会害人不浅,因此,在小学教育教学阶段,教师要在教学活动中培养好学生的学习习惯,比如,语文教师要让学生每周写阅读课外书之后的感想感悟,以此来督促学生阅读课外读物,让学生可以在阅读的过程中感受到优秀书籍的魅力,从而养成阅读的习惯。

总之,对小学教育的改革进行创新,对于学生的小学学习甚至于日后的学习都是非常有帮助的,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可以促进小学教学质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

目前小学教育存在的问题范文第5篇

【关键词】小学教育;教学管理;问题与对策

目前,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不断发展,小学教育教学管理问题引起了家长和社会的广泛关注,在一定的程度上需要对小学教育的传统观念进行创新和完善,提升学校的教学质量。但是,想要转变传统的教育理念,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所以,在素质教育实施的过程中,还存在一定的问题。

一、小学教育中进行教学管理的必要性

小学教育是学生发展教育的初级阶段,在这一期间对学生没有进行良好的引导,会导致学生在未来的生活和工作中将面对更大的困难。比如,学生个人素养很难得到提升,缺乏自主学习的意识、没有团队协作能力等,甚至创新思维的培养也将成为问题。小学教育必须跟上新课程改革的步伐,对教学管理方式进行改革和创新。

二、小学教育教学管理存在的问题

1.教师队伍素质有待提高。在新课程改革的指导下,小学教师队伍的建设取得了一些进展,但仍不能满足新课程改革的需要。特别是小学教师的个人素质及专业水平都需要不断的提升,同时教师在利用现代教学方式有待提升。小学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坚持以学定教的原则,对学生的个性进行分析,采用针对性的方式对学生的潜能进行挖掘。小学教育教学管理中对教师的培训缺乏长期有效性,不能从根本上对教师队伍建设的质量进行提升。2.教学现状不容乐观,限制了学生的创新发展。目前,在小学教学中大多数教师认为,只要学生在课堂上不影响教学秩序就行,教师就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由于这些教师具有错误的教学理念,导致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效率直线下降,对课堂学习失去兴趣。部分教师采用的教学方会比较落后,对新课程改革的认识不充分,忽视了学生的全面发展,这就造成小学生的创新意识受到限制。教师过分的关注考试成绩,导致班级内出现两极分化的现象,对小学生的身心健康带来负面的影响,使学生的个性受到了压制。3.家长教育的缺失。小学生的全面发展,不仅受到了学校的影响,同时也受家庭的教育影响。所以,家长和学校要加强对家庭教育管理的重要性。部分教师缺乏与家长进行沟通,只有学生遇到问题时才会和家长通话,让家长了解学生的情况,这样导致了家长对学生在校的情况完全不了解。家庭环境直接影响到学生的性格发展,同时也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态度及学习效率。比如,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大部分家长由于工作较忙,忽视了对孩子的教育,学生在学校欺负比自己小的学生,教师找到父母,父母不问原因,就对学生进行打骂,导致学生产生更加逆反的心理。对于学生出现的这些情况,教师要和家长进行沟通,让家长采用正确的教育方式,这样可以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三、小学教育教学管理的几点建议

1.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加强小学教师队伍的建设使提升小学教育教学管理水平的基础,小学教师队伍的建设,主要是要求教师具有较高的个人素质及道德水平,合理的采用现代化教学方式提出个人的观点。学校应该为教师的建设提供机会,切实落实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加强教学队伍建设。2.转变教学管理理念。在新形势下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学校是为社会培养和输送人才的主要场所,要培养高素质人才就要对教学管理水平进行不断提升,更好的满足学生对学习的需求,同时要求教师要对传统教学方式及教学理念进行创新和完善,鼓励学生主动积极的融入到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地位,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在制定教学管理制度之前,与学生进行有效的沟通,掌握学生个性特点,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教学管理方案,对其实现有效管理。此外,教师还需要对教学评价体系进行完善,不能只把考试成绩作为评价学生的标准,教师要全面的对学生进行教学评价,对学生在教学中的参与度加以重视。同时,教学评价不仅包括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还包括学生与学生之间的自我评价,学生在自我评价汇总找出自身学习的缺陷,采用针对性的问题进行调整。教师可以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促进学生学习效率的不断提升。3.加强师生德育教育。在小学教育教学中要加强对学生的德育教育,这是提升校园文化的基础。学校管理者要加强对师生的德育教育工作,可以聘请一些的与专家进校为学生和教师进行对于知识讲座,这样可以让师生之间面对面的进行交流,有助于解答师生之间经常遇到的问题。还可以合理使用学校的资源,利用学校广播站和宣传栏,向师生宣传一些德育方面的知识,争取提升师生对德育教育的认识,保持良好的精神面貌。小学教育教学管理工作主要是为了实现教育人才为目的,将教学管理和德育进行结合,体现了教学的有效性。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对小学教育教学管理进行加强,在小学教育教学管理中,要对其重要性进行充分的了解,掌握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同时提出相应的完善措施,有效的提升小学教育教学管理水平,满足新课程改革的需求,培养出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