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旅游景点调研报告

旅游景点调研报告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旅游景点调研报告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旅游景点调研报告

旅游景点调研报告范文第1篇

2016旅游调研报告范文一:

每年的暑假对于广小学生来说,都是一个极大的诱惑,长长的两个月时间我们通常会做精心的计划,包括学习、旅游、访亲等。而对于我们浙江旅游职业学院的学生来说,旅游更是重点中的重点,不仅仅是出于喜爱,更是原于其与自身专业息息相关。社会上的众多相关单位对于暑假这一档期所推出的活动也是精彩纷呈。在面对众多诱惑的同时,我们也不禁多了份冷静与思考,究竟什么样形式的旅游是我们所热衷的?而它的内容又包含了哪些?届此,我们对学院四个系的大一,大二乃至大三的近100位学生作了抽样调研。本次调研共发100份,实收98份,其中大一有55份,大二30份,大三8份(由于毕业实习原因不能填写),教师5份。

经过此次调研,我们发现学生普遍对假期旅游充满期待。有90%以上的人都有假期出游的打算,近70%的同学会选择与自己的同窗好友或昔日老友一起外出。特别是部分从城镇上来的同学,很多好友都在高中升大学时选择弃学从业,故导致两好友不能在同一起跑线上发展,暑期正好弥补了这一遗憾,而且同学之间因年龄相仿,志趣相投便于沟通与交流,若与父母出游则可能在某些方面受到压制。

近80%的同学会选择自己组织游玩,这不仅仅体现在学生的心理上,老师们也如此。如今更多的旅行社推出优惠政策、黄金套餐,但仍不足以吸引学生的眼球。当代大学生开拓创新的组织能力在进一步加强。尽管今年是红色旅游年,但同学们普遍选择了采摘游。这种接近大自然、最纯朴、最直接的旅游仍是大众所爱。有近50%的同学选择了三日游,20.8%的同学说若在金钱条件允许下会进行为期一周的旅行,29.2%的同学出于考虑家庭等多方面因素会出游12天,以短线居多,主要围绕附近省市。一般价位在500元左右,不包括自己的零花钱在内,基本上升幅度控制在1000元以内。大学生是个特殊的群体,其处在一个不上不下的年龄阶段,很多同学看到父母劳累工作后很难开口向其要钱。于是有近30%的同学是利用平常的周末等时间外出兼职,赚钱后用于平常乃至暑期的消费。有将近50.6%的同学选择了山水,看来中国的风景如画仍是大家欣赏的一个重点。其余近30%选择了海滨,甚至包括众多出生在海边的同学,这种安逸休闲、身心放松的度假方式在暑期将得到最好的体现。19.4%的人选择了人文类,红色之旅一直是我们传统文化中的一个亮点,特别是今年这个具有纪念意义的年代,众多同学的选择还是让大家看到了红色所带来的震撼力。对于看小说式旅游同学们表示概念有点模糊,但很大一批表示不赞同。游玩在于一种心境,只有全身心投入了,才能真正体会大自然所给予我们的厚赐。

在对5位老师所作的抽样调研中,令我们深感为人父母的不易。一部分老师在孩子刚经历黑色高考后,均希望能陪同孩子去各大高校参观,为填报志愿做个参考,目的能获取相关方面的信息;另一部分则会选择让孩子与同学出游,更多的体现了家长那份包容之心,有极强的指向性思想。希望孩子在一个更宽松的环境下生长,接受更多的挑战,独自承担生命的重量,从小锻炼孩子独立生活的能力。

通过此次调研,我们不难发现,在当今的社会,我们在大学生身上还是看到了那种质朴的、接近大自然的、纯然一色的希望。旅游不仅仅能起到身心放松的效果,更让我们在学习之余,多了一个与自然接触,与外界交流的机会。在领略祖国大好河山的同时,充分享受千年文化所带给我们的震撼!

2016旅游调研报告范文二:

旅游业作为第三产业的龙头,在经济生活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当前旅游业已经连续四年保持了世界第一大产业的地位,近几年来我国旅游业增长速度超过GDP的平均增长速度,占GDP的比重快速攀升,中国旅游的发展举世瞩目,旅游经济作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其产生的连带效应显著,旅游业已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之一。

一、调研目的

我国十一五时期旅游业的发展目标,目前已经确定,据国家旅游局的公布的信息,就是:实现入境旅游人数和入境过夜旅游者人数年均增长8%,国际旅游收入年均增长12%;国内旅游人数年均增长8%,国内旅游收入年均增长10%;旅游总收入实现年均增长10%。到20**年,国际旅游收入达到530亿美元,国内旅游收入达到8500亿元,旅游总收入达到12700亿元。每年旅游业新增就业50万人,到2010年旅游直接就业人数达到1000万人。

世界旅游组织最新研究报告指出,到2020年,中国就接待1.37亿入境旅游者,占世界旅游总额的8.6%,超过英国、法国、美国、西班牙和意大利,成为世界最大的旅游接待国。中国就接待东亚三分之一的国际旅游者。到2020年,中国将成为世界十大客源国之一,出境旅游达一亿人次,居世界第四位。到2020年,中国的国内旅游可望达30亿人次。海外入境旅游、出境旅游和国内旅游三者协调发展,中国有望成为世界第一旅游大国。

为了更加发挥资源优势,调整经济结构,形成特色经济;关联辐射功能显著,带动第三产业,促进传统产业的发展和升级;增加外汇收入,是非贸易创汇的重要来源;扩大国内消费,促进市场繁荣;创造新的市场劳动岗位,可为城市下岗人员和农村富余劳动力提供就业机会;促进贫困地区脱贫致富;旅游引来物流、信息流、资金流、技术流,促进观念更新;提升焦作整体形象,促进传统文化、名胜古迹和民俗风情的保护和开发,推动精神文明建设;优化生态质量,促进环境保护;建设具有地方特色或民族特色的城市标志性的景观带;确立城市标志物和市树、市花,组织地方的旅游节庆活动,形成独特、鲜明、富有个性的城市旅游形象。暑假期间我对附近市区的旅游情况进行了调研。

二、调研内容

针对该处的自然旅游资源,历史文化资源,旅游宣传活动,该地周围的环境以及旅游团的收费标准和服务态度进行了全面的调研。现在的城市经济发展、文化建设、市政建设、环境保护和城市风貌、都要考虑到旅游业发展的需要,并与之相结合,所以这些也要进行调研。

三、调研方法

第一、我采用取样拍照的方式,对有代表性的地区的环境,景色和人流进行了拍照。

第二、我还采用了问卷调研的方式。分别在各个景点给游客发放200份问卷。问卷调研题目有10道题目,分别如下:

1、您对此地的了解程度。A比较清楚。B大致了解C、印象模糊D、很不清楚

2、您在景点会选择什么样的住宿地点A、回家睡B、民居C、便宜的旅店D、宾馆酒店

3、您觉得这的旅游消费是否合理A合理B偏低C偏高

旅游市场调研报告优秀范文旅游市场调研报告优秀范文4、您最近一次在此地旅游花费为多少?A50-100B、100-200C、200-500D、500以上

5.、您已经或计划去那些景点?(自写)

6、您这次旅游采用何种交通方式?A。步行B、包车C、自驾车D、路边找车

7、您认为这的旅游资源如何?A、丰富B、中等C、一般

8、您认为这的旅游资源的优势在于?A、山水自然风光B、少数民族特色C、气候条件

9、您对这的旅游资源开发规划及管理的认可程度A、开发充分,管理到位B、开发不足,管理到位C、开发充分,管理缺陷D、开发不足,管理缺陷。

10、您认为这的景点缺乏的是哪些方面?A导游服务B景点整体规划及安排C、基础配套设施D、地方特色购物E、文化背景挖掘F其他。

四、调研结果及分析

通过调研结果分析,近5年的入境旅游者人数都在1000人次左右,其中多为台湾及港澳的旅游者,海外旅游市场的开发还很滞后。旅游者在景点的停留时间短,不过夜的旅游者占51%,停留1夜的旅游者占38%,过境观光游的特征十分明显。旅游者在景点的消费少,景区门票、餐饮和住宿占了绝大部分(76%),这表明该地旅游发展尚处于初级阶段,还没有明确的旅游消费导向,如购物、娱乐等比例过小。旅游者感受的一致性很高,即:对旅游景区质量及导游等景区服务感到满意,对住宿、购物、餐饮、娱乐等印象一般,对长途交通(外部交通)条件感到失望。

通过调研还得出,旅游基础设施相对薄弱;该市共有200多家旅行社,但企业规模实力小,经营管理分散,体制不活,营销手段滞后,技术依托和网络化水平低,市场尚不规范,绝大部分的旅行社为小作坊经营方式,只有几个员工,服务质量低下,这些旅行社从表面上看隶属于不同的行业和部门,关系错综复杂。

任何一个旅游产品都不可能满足所有旅游者的需求,所以应该综合分析兴此地旅游产品特性和旅游市场这两个因素,确定旅游产品的目标人群作为长期营销的方向。

在过去的旅游发展中,部分景区无意中造成重开发轻保护的现象,出现了一些掠夺性经营如过多的停车场和日益宽敞的景区道路及游步道公园化现象严重等,同时在风景区的乱搭乱建现象日趋显现,正逐步挤占核心景区。景区各生活接待区的空气质量堪忧,生活污水的排放量不断增加,城市水源面临威胁。旅游资源已遭到不同程度地破坏,景区的保护问题已经显得非常重要了,不能仅局限于内部的精耕细作,部分园区旅游设施已超越限度,对景区的美学价值造成相当大的影响。

此外,我们应该设计自己的旅游精品,推出的为我独有的特色产品,使我们的产品成为面向国内外的名牌产品,这些应该由精选的旅游景点、合理的旅游线路和出色的服务六要素构成。旅游精品应该成为是旅游业形象的集中体现和王牌产品。

五、调研的意义

经过此次调研,我们知道:旅游业是由食、住、行、游、购、娱等多种要素组成的综合性产业,旅游购物不仅是旅游者消费支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旅游目的地创收的重要来源。该市旅游商品和旅游购物目前仍属起步阶段,尚未形成品牌,也未能成为焦作旅游独具特色的吸引因子之一。该市旅游商品目前品种单一,供游客选择的范围狭小,产品档次低,新面孔少,难以吸引游客目光。

旅游产业政策缺乏有力的体制保障,旅游景点建设开发主要依靠政府投入,各景点规划没有形成层次,重复建设现象依然存在,历史文化旅游市场开发力度较小,()开发体制不健全,在一定程度上造成资源闲置。当前焦作旅游机遇大于挑战,景点硬件设施已能满足需求,亟需进一步完善旅游配套设施建设,提高服务标准,加大在吃、住、行、娱、购这五个方面的开发力度,一方面要打造出焦作的山水品牌、太极文化品牌,另一方面还要借此契机全面提升焦作市旅游文化品位。

旅游景点调研报告范文第2篇

关键词:侨乡名人故居;保护;开发

中图分类号:F59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38-0159-02

江门五邑地区作为“中国第一侨乡”,名人众多且其故居极具代表性,如何对这些故居进行有效的保护,使其发挥文化价值,一直是社会各界关心的热点问题。然而,目前国内有关名人故居的研究多从故居的保护、修缮、建筑美学的技术层面,以及旅游开发层面进行研究。关于江门五邑地区名人故居的研究,基本上集中于当地的新闻报道,系统的研究还处于初期的探索阶段。名人故居的保护与利用工作日益受到社会各方面的重视,但是保护与利用的具体措施尚有待改进。本文在调查和分析江门五邑地区名人故居的资源和保护开况的基础上提出的对策建议,以期对全国侨乡名人故居保护和开发提供借鉴。

一、江门五邑地区名人故居保护与开发现状

从1982年起,江门市陆续把一批名人故居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同时不断加大对名人故居保护经费的投入,对其进行维护修缮,并把重要的名人故居扩建成纪念馆,如梁启超故居、陈少白故居等,并使之成为我市重要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旅游景点。然而,五邑地区名人故居分布零散,仍有为数众多的名人故居未能得到有效保护。截至2011年3月,被列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的仅1个,省级的仅5个,县级的也只有9个。

二、江门五邑地区名人故居保护与开发存在的问题

1.民众文化认同感较低,参与意识缺乏。调查显示,很多市民和游客对名人故居还存在着认识不清的问题,没有重视其文化内涵。实地调研过程中,83%的梁启超故居游客认为名人故居旅游只是看看建筑,而且91%的游客在故居内停留的时间不超过三分钟。游览动机调查中,旅游观光是目前人们去江门名人故居的首要原因和动机,而感受文化排在第二位,名人故居的文化吸引力尚未得到充分发挥。故居当地的居民也没有树立自觉保护文物的意识。譬如具有极强的文化氛围的陈少白故居,由于门前有条臭水河(工厂排污居多),常年散发出刺鼻的味道而使游客越来越少。总体上来说,很大一部分市民并没有认识到名人故居蕴含着深刻的历史文化和保护利用的价值,也没有认识到历史文化遗产对当地城市文明发展的重要性。

2.故居文化内涵挖掘不深,宣传力度不足。江门五邑地区大部分名人故居的表现形式单一,故居文化内涵挖掘不够深入,只是单纯的陈列参观,对于广大民众缺乏吸引力。从市场调研中发现,市民对于不考虑去名人故居游玩的原因主要集中于名人故居景点不够吸引他们。根据名人故居旅游市场感知分析,决定名人故居受游客欢迎的原因是:①名人故居内的名人是大家所熟悉,所认可的名人人物,如最近因珠海国际航空航天展而引起公众关注的冯如。②名人故居建筑外己经有挂牌示意,提示游客此地是一所名人故居,同时做过一定的宣传活动,能够在网络、书籍或其他媒体杂志上搜索到。宣传力度越大故居的知名度越高,如参观人数较多的梁启超故居和陈白沙祠分别位居百度百科浏览量之首。

3.政府文化保护责任不强,城市定位不明。历史文化名人故居是城市文脉的重要载体,具有提高城市精神品质的作用,对于促进城市文化形象的完善意义重大,但各级政府对名人故居的保护和利用还是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没有发挥名人故居效应,促进文化名市建设。如访谈司徒美堂的后人了解到,从2003年至今,政府每个月只支付500块的工资让其打扫卫生、收拾东西以及负责平常有人来参观时来开门,并没有根据物价的上涨情况进行调整,至于维修仅仅停留在口头,这说明相关部门对后人补贴问题以及故居的保护关注度不够。

三、侨乡名人故居保护与开发的对策研究

1.提升民众文化资源认知程度。对于目前市民文化资源认识程度不高的情况,有必要通过教育和组织社会活动提高市民对文化遗产的认识。具体的做法如下:一是加强媒体宣传。在江门市的主流媒体和网络上重点介绍城市历史名人,宣传名人故居的文化意义,不断提升城市的文化涵养。调研中我们看到,五邑文化广场里的市博物馆,以文字和图片的形式向市民介绍这些名人事迹,起到了很好的宣传作用,成为市区重要的旅游景点与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二是提高市民的参与度。发动市民、故居附近村民的力量,设立义务讲解处,招募名人故居保护志愿者,做好名人故居推介活动;三是编写故居指引资料。通过编写名人故居的旅游册,测绘编撰一张指引名人故居的地图,指引游客进行观光和了解;四是开展名人故居系列文化活动。据江门市文广局调研得知,该市只有针对文化遗产所开展的文化旅游活动,名人故居还没有进行单独的推介;五是故居文化进校园。联合教育局和文化部门,将宣传车、宣传展板送进校园,为学生进行爱国主义宣讲、江门名人故居讲解。目前,江门的高校均有关于侨乡名人的事迹宣传版,如江门职业技术学院的文化长廊,但是并无专门的故居文化活动。

2.健全政府文化资源保护制度。目前,江门的名人故居尚存在故居身份不明,部门责任不清的情况,不利于名人故居文化资源保护和开发上的监管和监督。建议设置统一的监督和管理部门,其次,多管齐下完善故居的保护、修缮和管理资金筹集。以市区政府两级财政资金为主,国内外的社会捐助为辅,采取多种形式,广泛筹集名人故居修缮、搬迁、改建、扩建的资金。一是以政府出资为主,以国有的方式将名人故居设立为纪念馆;二是政府协助、名人后裔或社会力量共同出资维护;三是挂牌纪念,维持原有居住功能。

3.创新名人故居文化开发模式。针对江门的名人故居文化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存在的几个主要问题,笔者从三个角度考虑其保护和开发利用模式。第一点是从建筑学的角度,将江门名人故居的文化资源保护、开发与所在区位的历史文化风貌相结合,保持其原有功能,保持故居的原汁原味;第二点从文化传播的角度,摆脱单纯从故居单体进行开发的方式,转而从整体文化背景角度看待故居旅游市场的开发,尤其是要发挥其传统文化教育的功能;第三点是从旅游学的角度,对江门名人故居营销手段单一,效果低的问题,提出了名人故居的市场营销模式,对故居产品、故居的宣传手法以及促销手段进行整合设计,打造体验性展馆。与旅游紧密结合,设计名人故居游精品线路,增开一些旅游专线,方便游客的旅游观光。如江门市区的103路公汽贯穿了白沙祠、葵博园、小鸟天堂和梁启超故居等文化景点。

总之,通过对侨乡名人故居文化资源的保护与开发,能够起到引导400多万海外五邑乡亲到江门探寻文化源流,以及广大青少年朋友接受传统文化的教育。

参考文献:

[1]李葳.侨乡文化探研[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4.

旅游景点调研报告范文第3篇

为了扎实推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深入开展,水闸局第四党支部开展了一系列“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调研。调研采取召集中研讨、座谈、现场提问、资料查阅、个别访谈等方式。调研内容为水闸工程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水闸工程作为沿河人民蓄水灌溉建筑物,在现今社会中的作用越来越大,不仅关系到人民的财产和生命安全,而且是沿河两岸地方经济发展的保证,我们水闸局现管辖七座大型水闸,特别在水闸工程管理“管养分离”后通过10多年对工程维修养护管理资金的投入及全体职工的不屑努力,工程面貌大为改观,部分水闸工程还成为了地方的旅游景点。虽然我们在工程管理中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具体问题如下:

一、存在问题

1、水闸工程管理机制有待完善

按照目前我国的发展形势,水资源短缺是当下最严重的问题,所以,合理利用水资源并进行完善的分配是我们水闸管理中的重要任务,如何合理进行水闸水位的控制、放水量的把控等,是水闸管理工作人员的重要工作任务。所以如果不能对上下游水资源合理的进行分配和利用,就会影响沿河两岸工农业用水。其次在闸工程管理运行中,各个闸所之间的缺乏沟通,经常因为沟通不及时的问题导致上下游的水位上、下幅度过大,水位过高的问题,为水闸工程安全带来隐患。

2、水闸工程管理质量把控有待提高

在水闸工程建设的质量把控中,时常出现对质量把控不够严格的问题,导致工程建设与维修养护中出现反工的现象。所以我们必须严把工程质量关,保证工程安全,还要在水闸工程质量监督工作上下功夫。

3、水闸工程的建设与现代化发展不协调

水闸工程不仅仅有控制水量的作用,它还有丰富当地自然景观的作用,所以,水闸工程管理的优劣不仅仅关系着当地居民日常生活的改变,还与当地的自然环境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所以我们还需把水闸工程与当地的自然环境相结合,加大闸工程范围内的绿化环境及工程面貌的改观。

二、改进措施

1、加强水闸运行管理

要想保证水闸工程安全运行,首先就要加强工程管理技术人员的技术管理水平,增加闸门启闭及突发事件的演练次数,例如闸门在上、下启闭时出现卡阻、闸门不能完全关闭等,都需要按照单位制定的应急预案并在保障人员安全的情况下进行应急处理,以保证闸门运行无事故的目标。

2、提高水闸工程管理人员的素质

管理人员是与水闸工程接触最多的人群,所以,要想保证水闸工程的运行安全,就要提高水闸工程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水平,同时,要培养相应的技术人才,提高水闸工程管理水平,最重要的是要制定严格的管理制度,让管理人员主动提高自身的工作素养与责任感,做好本职工作。保证水闸工程的安全运行。

旅游景点调研报告范文第4篇

导语:200*年2月,按照区政府《关于“创佳建强奔小康”建设年争创最佳环境实施方案》的要求和史晓红区长指示精神,我局对“德福巷一条街”进行了专项调研工作。通过实地勘测、现场走访、调查问卷、咨询服务等多项手段,对德福巷的具体情况有了初步了解。调研报告分为“历史、发展与现状”、“存在问题”、“综合分析及建议”三部分。

一、德福巷的历史、发展与现状。

1、历史与发展。

德福巷位于西安市碑林区南门湘子庙街北侧,隋唐时期曾经为皇城的一部分。上世纪九十年代初,茶馆、咖啡馆和酒吧业逐渐兴起,并逐步走向繁荣、形成规模。过去,西安每年要接待许多中外旅游者,尤其是南门地区,景点众多、经济发达、交通便利、游客云集,但缺少高品位的消闲娱乐场所,客人游完名胜古迹,只好守在宾馆饭店磨时间,德福巷咖啡屋的出现,既是市场的需求,同时也让人们领略到了西安古文化和现代气息相融和的魅力。德福巷的繁荣与发展,成为古城日益开放的一个写照。如今,德福巷与古色古香的书院门古文化街东西为照,遥相呼应,成了传统文化区中一条最有“洋味”的街道。

2、目前基本经营状况。

1)经营种类:目前,德福巷共有经营户36家,其中咖啡屋(茶馆、咖啡馆、酒吧)共24家(如表1);其他经营户12家(如表2)。在24家咖啡屋中,13家在2000年以后开始经营。

2)客源组成:

l固定客源(回头客)是各咖啡屋的主要收入来源。有多达3/4的咖啡屋的固定客源占到总收入的50%-80%,只有23.5%的咖啡屋的固定客源为30%或者低于30%。

l总接待量。目前各店的饱和接待总量可达1600人-1700人。有9家店的待客规模超过100人。

l季节性特点。大部分咖啡屋收入和季节关系密切,特别在“双节”、“国庆”和“五一”黄金周期间客源较多。

l外宾(指外国游客和港澳台游客)所占比率较小。绝大部分咖啡屋(约95%)的外宾数量不到总量的30%,有近半的咖啡屋外宾数量不到总量的10%。

二、存在问题。通过比较分析各项数据资料,发现问题主要集中在“步行街的设立”、“交通停车”、“品牌的经营与维护”、“对政府职能的意见和建议”四个方面。

1、设立步行街。

通过问卷调查,在咖啡屋中,支持:反对:无所谓三者的比例是5:3:2。在市民及游客中,支持者占到92.4%以上。支持者的理由和建议是:

德福巷地处繁华闹市之中,“曲径通幽、闹中求静”、“追求文化品位”是64.7%的调查者对德福巷的第一感受;只有17.7%希望定位于“车水马龙、熙熙攘攘”。所以,设立步行街,将有力限制机动车交通量,极为符合游客和消费者的心理需求;

建议做好整条街道的主体宣传,经营项目做的纯(单一)一点;

建议南北两巷口做好包装,整条街统一形象。

反对者主要指40%的咖啡馆经营户,多在德福巷中部,担心步行街的设立将导致顾客由于不便停车,而选择德福巷两个街口的咖啡馆,从而影响到客源。

2、停车问题。89.4%的顾客认为存在停车困难;76.4%的咖啡馆停车现状表示不满意,“停车不便”、“被交警贴罚单”、“因停车不便而散失客源”等成了抱怨最多的问题。被调查者中,超过90%认为应该为德福巷建设一座大型停车场;

3、品牌的经营与维护。各经营户都认为经营与维护好德福巷这一品牌,既符合整体利益,也有益于个体利益。被调查者都对政府部门寄予了很大的希望,主要建议有:

各店应打出自己不同的经营特色,独具格调,与众不同;

倡导高品质的服务,使德福巷一条街的整体素质得以提高;

政府、商家及其他部门齐心协力,使德福巷在西安的知名度更

高;

“德福巷”作为一种新时尚文化的象征与代表,在年轻人及中高层收入群中,享有较高的知名度;但是对于大众群体,特别是60岁以上的老年人和部分中年人群体,能够把德福巷和咖啡休闲娱乐联系起来的比率非常低,对其品牌的认知率几乎为零,远低于“书院门”和“东新街”。此外,对于品牌的定位和认识,我们从几个方面做了较详细的调查。

1)建筑风格的统一。47.1%的经营户坚持要“统一建筑风格”;35.3%表示反对;17.7%表示无所谓。

2)经营理念。在“商业化”、“精品化”、“大众化”三个经营理念中,首先支持“精品化”的客户比例最高,占47.1%;其次是“商业化”,最后是“大众化”。

3)经营风格的统一。52.9%表示德福巷应该实行“单一的茶秀、咖啡馆和酒吧”经营,47.1%表示应当顺其自然,允许饭店、美容美发等其他经营户并存,“混合经营”。

4)“古气”与“洋味”。近5成客户表示德福巷应适当强化“古气”,近2成对此表示明确反对,支持“洋味”,另3成多客户则认为无所谓。

5)街容市容”的“中化”、“西化”和“自由化”。赞同完全“中化”和完全“西化”的客户大体相当,约各占1/4;其他1/2表示任其“自由化”为好。

3、对政府职能的意见和建议。对政府管理部门的意见主要集中

1)在“上级管理部门多,税费多”和“公安部门经常进行的黄、赌、毒检查,对市场影响很大”上两个方面。只有11.8%的经营户表示满意现有管理办法,超过70%认为需要改善,5.9%认为需要强化管理,约有10%对此不愿意发表意见。有经营户特别指出:“收费合理,放水养鱼,美化环境,提升档次,加强宣传,谨慎规划,让所有经营户有时间、有精力、有资金,与政府共同提高德福巷整体形象。”

三、综合分析及建议。针对调研中集中反映的4个问题和其他意见,根据我区“旅游兴区”发展战略和“中心旅游区”发展规划,我们的分析和建议是:

1、设立德福巷步行街势在必行。我们认为,目前德福巷这个品牌的

影响力有限,游客消费的潜力还远远没有被开发出来。步行街的设立,将减少机动车的干扰,更多凝聚“人气”,易于形成自己“曲径通幽、闹中求静”的特点,与周围的繁华闹市相衬,与周围的历史文化景点相适应,迅速提升其知名度。调研表明,设立德福巷步行街的可行性非常大。

1)天时。目前,全区实施“旅游兴区”战略,德福巷步行街设

立开发,完全符合中心旅游区建设规划;而南门-文昌门的拆迁改造、书院门古文化街的改造完善和湘子庙旅游景点的开发建设,将成为德福巷的“街头招商旗”,游完以上景点(区),到德福巷休憩最符合游客的心理。

2)地利。德福巷南通粉巷,北接湘子庙街,西临大车家巷,东

与南大街南段相平行。虽深处闹市,但四周环通,易于改造。目前,德福巷是由南往北单行。如改成步行街,机动车可以经由车家巷贯通南北,对双侧机动车的分流影响极小,完全符合设立步行街的地理条件。

3)人和。问卷调查中超过5成的经营户和9成的顾客完全赞成

设立德福巷步行街,如能解决好反对者最担心的停车问题,完全支持的设立步行街的经营户将达到8成。

(综上所述,设立德福巷步行街势在必行、贵在可行。作为我区旅游行政管理机关,我们初步提出“开发建设德福巷,设立步行街”及解决其中困难的主要思路及规划。)

2、力争建设大型立体或地下停车场,解决停车难问题。据调查,德福巷北口东至家市第一医院有咪表停车为14个、西至大车家巷有咪表停车为13个,对面东60米王子饭店地下双层停车场有车位186个,另有第一医院内部停车位(一般不对外)25个。每到下午6点以后或每逢节假日为停车高峰期,所有车位满员。“停车难”、交通拥挤现象出现。经勘测后建议:将德福巷北口对面竹笆市土杂用品批发市场(约200-300平方米)规划建设成多层立体停车场,如采用国产钢架4层立体架构,可一次停车300辆以上,且距离德福巷北口仅30米,位置最佳;也可考虑在修建湘子庙时,同时修建地下停车场,此处距德福巷南口较近。

3、“咖啡飘香,德福永驻”,打响品牌优势,提高知名度。

1)无论是政府、还是经营者,都要统一思想,认清德福巷这一品牌的优势和劣势所在,坚定不移地树立“咖啡飘香,德福永驻”这一经营思路,提高管理与服务水平;

2)近80%客户希望政府有关部门能从“树立大品牌、发展大旅游、建设大市场”的角度,对整条街重新进行相关规划,提升档次;

3)70%的客户希望旅游部门对德福巷的服务应首先体现在“加强宣传引导”上,其次,要注重“提升整体形象”,最后,再加强“市场的规范与管理”。

4)组织各经营户,进行高档次、高品位的运作与管理,提高服务水平,提高为国内游客和外国游客服务的水平和能力,统一组织大型的节假日娱乐活动;

4、统一规划,加强改造,实施“点亮工程”,美化环境,改善硬件条件。

1)组织有关部门,按照袁书记讲话精神,定位于“人文”文化建设对德福巷的开发建设进行重新规划;

2)重点做好德福巷两个街口的装饰工程,醒目而涵有品位;

旅游景点调研报告范文第5篇

为了妥善处理涉及旅游风景区名称的商标确权案件,并为制订审查标准提供参考资料,2006年10月中下旬,商标评审委员会组织人员分赴云南、四川、福建、安徽、湖南、江西等省开展专题调研。笔者接受领导指派,前往安徽省部分风景区调研,并对这次调研的整体情况进行了汇总与分析,撰写了《关于旅游风景区名称商标注册问题的调研报告》,在此基础上,笔者对相关问题作了粗浅的思考,希望业内同仁予以指正。

一、如何看待旅游风景区名称作为商标的显著性

旅游风景区名称是否具有商标的显著性,对这个问题应当结合商品或服务的具体情况进行具体分析。

(一)关于在第39类旅游服务上的显著性问题

商标的基本功能是区分商品或服务的提供者,相应的,注册、使用在第39类3911组旅行安排等项目上的服务商标,其功能也应在于区分提供旅游服务的不同市场主体。我国一些著名的旅游企业已经在第39类注册了商标,如“国旅”及“CITS”、“中青旅”及“CYTS”等。这些服务商标与注册人的字号或简称相同(从本质上说,服务商标与企业的字号具有同源性),在文字构成上具有一定的显著性,能够起到区分服务来源的作用,又通过商标注册人的长期使用,在社会上产生了很高的知名度,从而凝结了商标注册人的商业信誉,成为消费者选择旅游服务的重要媒介。

旅游风景区的名称则有所不同,从形成看,它是历史的产物,其命名者或不可考,或已作古,抑或是“集体智慧”的结晶,并非由现存的哪个人、哪家企业所创意,在这一点上与某些企业投资开发的公众游乐场所(如迪斯尼乐园)有所不同:从性质看,它是对某一旅游景点的固定称谓,是旅游风景区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具有唯一性、不可替代性:从功能看,它向社会公众传达旅游风景区本身所承载的自然、历史、人文等各方面的信息。如果把“旅游”看作是一种商品,那么,旅游风景区的名称就相当于商品的通用名称。商品通用名称的作用是表明商品的种类、功能、用途,以区分商品的自然属性:旅游风景区名称的作用就是向消费者表明旅游服务的目的地与相应的内容,以区分此地与彼地的不同,

基于以上分析,我们认为,对于第39类旅游服务而言,旅游风景区名称缺乏商标应有的显著性,不能起到区分服务来源的作用。例如,有的企业在第3911组旅行安排等服务上注册了“黄山之旅”商标,如果该商标用于有关前往安徽黄山风景区的旅游服务,就是直接表示了服务的内容:如果该商标用于前往其他风景区的旅游服务,又必然产生误导消费者的问题,本想去“黄山”旅游的消费者被带到了别的“无名高地”,一种受骗上当的感觉恐怕会油然而生,

我国《商标法》第11条第一款规定,“下列标志不得作为商标注册:(一)仅有本商品的通用名称、图形、型号的;(二)仅仅直接表示商品的质量、主要原料、功能、用途、重量、数量及其他特点的;(三)缺乏显著特征的。”《商标法》第4条规定,“本法有关商品商标的规定,适用于服务商标。”根据上述法律规定,在第39类旅游服务上,旅游风景区的名称仅仅直接表示了服务的内容与特点,是不得作为商标注册的。

据了解,目前就旅游风景区名称作为商标注册问题,商标局在2000年之后的实际做法是,在涉及第39类3911组的商标审查中,对已知的旅游风景区名称一律不予注册,适用的条款就是《商标法》第11条第、一款第(二)项。

应当指出,仅仅由旅游风景区名称构成的标志,即使侥幸通过商标局审查而获准注册,也难以在第39类旅游服务上行使“商标专用权”。一方面,从消费者的认知来看,人们一般不会把旅游风景区的名称同某一个特定的从事旅游服务的企业联系在一起,该标志也就不成其为商标:另一方面,该标志注册之后无法禁止他人在旅游服务上正当使用旅游风景区名称,其“商标专用权”的内容基本上等于零,所谓的注册商标将变得毫无意义。

应当明确的是,旅游风景区名称在第39类旅游服务上缺乏商标应有的显著特征,是由该名称本身的法律性质所决定的,是对所有市场主体而言的,在这个问题上,无论是本地企业还是异地企业均应一视同仁。在调查中我们发现,有的国有公司将旅游风景区名称注册为商标之后,免费许可辖区内国有企业使用,对辖区内其他非国有企业象征性收取许可使用费用。有一种观点认为,这样做既能有效保护旅游风景区名称,同时也不会对辖区内非国有的企业、个人合理使用旅游风景区名称造成太大限制。这种认识与做法是值得商榷的。从法律地位上说,国有公司是独立的企业法人,对包括注册商标在内的企业资产享有法人财产权(参见《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3条)。由国有公司出面注册,没有也不可能改变商标权作为私权的性质。相反,这种免费许可辖区内国有企业使用、对其他非国有企业“象征性”收取费用的做法,更有歧视非国有企业、打着公益的幌子实行地方保护主义、开展不公平竞争的嫌疑。企业拥有了注册商标专用权,就好比手擎着达摩克利斯之剑,今天可以“象征性”地收取费用,他日一旦“依法”维权,“辖区内其他非国有企业”为之奈何?

当然,旅游风景区所在地的政府、旅游企业和广大群众为风景区的开发、建设、管理与经营付出了巨大的人力和物力,他们振兴地方经济、发展旅游产业、维护劳动成果的愿望完全是可以理解的。但是,这并不能改变旅游风景区作为公共资源属于全民所有的地位。有关方面的投入与付出,主要应从门票、餐饮及其他商品与服务的销售收入中获得回报,而不应当在旅游服务上垄断风景区的名称。

(二)关于在旅游服务之外的其他商品或服务上的显著性问题

关于在第39类3911组之外的其他商品或服务上,旅游风景区名称是否具有商标显著性的问题,情况比较复杂,难以细述。概而论之,有一些商品或服务项目同旅游服务、同旅游风景区当地的自然与人文因素联系比较密切,如旅游纪念币、旅游工艺品、地方土特产、特色餐饮等,在商标显著性的判断上似应从严掌握:对于那些同旅游服务、同旅游风景区当地的自然与人文因素没有什么联系的商品或服务项目,在商标显著性的判断上则可以适当从宽。

客观地说,在商标审查阶段,由于审查员所面对的商标信息的有限

性,如果在旅游服务之外的其他商品与服务项目上试图否定风景区名称作为商标的显著性,往往缺少足够的事实依据,具有较大的难度。因此,如果某一风景区名称在具体商品或服务上不能起到商标的识别作用,并且妨碍了旅游风景区当地经营者正当使用该名称,或者容易造成消费者对商品来源的误认,有关单位或者个人可以在商标异议、争议程序中,请求商标行政主管部门不予注册或予以撤销。

二、对相关问题的初步探讨与建议

(一)旅游风景区名称作为集体商标、证明商标注册的可能性

我们在前面分析了旅游风景区名称作为普通商标的显著性问题,并认为,旅游风景区名称在旅游服务上缺乏商标应有的显著性,不宜由某一市场主体作为普通商标注册、独占。但从保护旅游资源、维护旅游市场秩序出发,如果不能通过某种机制对旅游企业的经营行为予以适当的监督与控制,容易造成“公共草场的过度放牧”现象,导致旅游风景区名称的滥用与丑化,客观上不利于旅游业的健康发展。从商标注册与管理的角度看,似可考虑由有关旅游行业协会出面,将旅游风景区的名称在旅游服务上作为集体商标或者证明商标申请注册,许可那些讲求诚信、商誉良好、符合标准、遵守规则的旅游企业加以使用,这样,既有利于维护旅游行业的公平竞争秩序,也有利于消费者选择接受品质优良的旅游服务,从而使旅游经营者、广大消费者等各方面的利益都能实现最大化。这应当是一种比较理想的方案,但在目前情况下,旅游行业协会的组织与运作,牵扯到法律依据、管理体制等诸多方面的问题,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论证。

至于一些旅游风景区的土特产品,如果其特定质量、信誉或者其他特征,主要是由该地区的自然或人文因素所决定,符合地理标志保护的条件,则可以由该地区的团体、协会或者其他组织将含有风景区名称的地理标志作为集体商标或证明商标申请注册。运用地理标志保护土特产品、发展地方经济,是支持“三农”的重要举措:通过商标法保护地理标志,则是我国在加入世贸组织时作出的庄严承诺。

(二)关于旅游风景区名称的合理使用问题

商标显著性(或者说可注册性)的判断,涉及到公益与私权的划分与平衡;同样,商标专用权的维护,也涉及到公益与私权的划分与平衡。旅游风景区名称注册为商标之后,就会发生该名称的合理使用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