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一年美术教案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教学目标:
1启发学生感受和认识物体的形状。
2大胆用线涂出物体的形状。
3体验涂绘绕线活动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
大胆用线涂出物体的形状。体验涂绘绕线活动的乐趣。
教学用具:
课件、粉笔、发箍道具、画纸、彩笔等。
学生用具:
绘画工具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师:小朋友,今天蒋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位新朋友,想知道是谁吗?请看(课件出示小猫:喵,大家好,我是毛毛,请跟我来!)(课件出示:小猫玩线团)瞧,毛毛在玩什么?毛毛真会玩,它又调皮又可爱!老师也想和它一起玩,我要用魔法变身成为一只小猫咪,大家跟我一起念咒语:麻利麻利哄!(教师头戴小猫的发箍)
师:大家好,我是蒋老师喵,我可喜欢玩线团了,谁想和我一样成为小猫咪?
想要成为小猫咪可没那么容易,接下来我有几个问题要考考你们,谁答对了就能变身成为一只小猫咪。
二、自主发现,探求新知
(老师玩线团)
我一会儿扯出一条,一会儿又扯出一条来,咦,这是一条什么线?
(出示课件)指着“——”师问:这是一条什么线?
生:这是一条横线(直线)。 (恭喜,你成为一只小猫咪)
(出示课件)那这条呢?(~~)
生:这是一条波浪线。 (恭喜,你成为一只小猫咪)
师:我们再来看一看,这又是一条什么线呢?(
)你觉得它像什么?给它起个名字好吗?
生:……
师:看到你们为它起了这么多好听的名字,蒋老师也想给它起个名字,我叫它“螺旋线”,这节课我们就要用这种螺线来绕一绕,涂一涂。
(板书课题:绕绕涂涂)引导学生齐读课题。
2、师:蒋老师现在是一只小猫咪,你们说小猫咪是怎么画画的?
生:......
3、课件:连一连
小猫咪画了几幅画,谁能看出它们是什么?
4、师:蒋老师还有个绝招,我可以不用眼睛看也能画画,你们信不信?
生:不信。
教师示范。
师:你们觉得老师画得像什么?用这种线画画,我感到特别轻松自在,想画什么就画什么,你们也想试试吗?那么,现在就请你们用螺旋线来试着画一画吧。(2分钟)
5、简单评价学生的作品,挑出几张作品,说说这些作品的问题在哪儿?应该怎样绕绕涂涂比较好?
6、挑战:师:这里来了一只非常嚣张的兔子,它说你敢挑战我吗?你能将我用绕涂的方法画下来吗?(时间:3分钟)
老师这里有一个能帮助你快速画出来的秘方,大家想不想知道?
7、评一评:这里有三个小朋友画的作品。你们觉得几号作品最好?为什么?
三、欣赏范作。
师:其实除了画水果和小兔,我们还可以用这种绕涂的方法来画一画其他事物呢。这儿有几幅作品,我们一起来欣赏吧!(课件出示)
师:原来用螺旋线还可以画出这么多漂亮、有趣的画来,你们也想画吗?那好,现在就请大家用这种绕涂的方法,画一画自己喜欢的事物吧。开始!
四、学生画画,师巡视指导,收集作品。
五、学生作品欣赏。
师:“请小朋友们放下手中的笔,老师手中已经收集了部分同学的大作,大家要不要一起来欣赏一下?”
可以请几个小朋友上台介绍自己的作品。
师:告诉大家你画了什么?
生:……
师:由于时间关系,后面的作品就不一一介绍了。我知道下面一定还有很多非常好的画作,等下课后,咱们把它都贴到墙上,办一个画展,你们说好吗?
六、小结: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会了些什么?
生:……
教材版本:(冀教版)一年级下册第十七课
教学设计思路:
唤起孩子们对本课内容的兴趣,通过猜谜语引入课题。再以歌曲创设情境,唤起孩子们对下雨的感受,通过观察雨景图片,引导学生探究雨点儿的画法。通过欣赏、对比了解画雨点的要领。最后通过雨中的故事激发学生的表现欲望,让学生用绘画形式生动、大胆地表现出自己对下雨的真情实感。
教学目标:
1.
用发现的眼睛观察雨的变化,用长短、粗细、疏密等不同的点和线,表达雨景。
2.回忆下雨时的感受,表现出下雨时的真实情景或自己的想象。
3.体验用绘画的形式表达自己感受的乐趣。
教具、学具:电脑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题,激发兴趣。
1.教师:今天,我给你们带来一个小谜语,有兴趣猜一猜吗?
教师:请小朋友们听好。(谜语:千条线,万条线,数不清,剪不段,落到天里秧苗绿。落到水里看不见)
教师:小朋友们真棒,老师奖励你们一首歌听好不好?
2.放音乐视频《大雨和小雨》。(这是一首一年级上册的音乐,学生都学过,要求学生一边跟唱一边做动作,大雨时声音要大,小雨时声音要轻,同时注意观察视频的画面。)
3.教师:同学们唱的真好听,把老师带到了雨的美妙世界。今天美术课我们猜的谜语,听的歌都和雨有关,大家猜到我们今天要学什么了吗?(学生回答)
4.学生回答,教师课件出示课题,同时板书课题。(板书:下雨啦)
二、充分感知,探究画法
(1)雨的模样。
教师:老师先带大家欣赏一组图片。
(课件出示小雨的雨景图片,学生观察)
教师:这些图片中的天气怎样?(下雨呢!)
你是从哪些地方看出来是在下雨?(雨点、雨线)
教师:音乐中用来形容大雨的词语是什么?(哗啦啦)
音乐中用来形容小雨的词语是什么?(淅沥沥)
教师:哗啦啦,淅沥沥多好听的词语呀!老师也给这组图片起了一个好听的名字,大家想知道吗?老师起的名字是早春细雨。形容初春的蒙蒙细雨。
(课件出示大雨的雨景图片,学生观察。)
教师:这组图片和刚才的那组图片有什么区别?(这组图片的雨大)
老师给这组大雨也起了一个名字,叫做倾盆大雨。(对词语稍作解释)
教师:那小朋友们是从哪里看出雨的大小的?(多让几名学生回答)
教师总结:蒙蒙细雨——稀疏、软柔
倾盆大雨——粗重、稠密
(2)
雨的表现方法
教师:刚才我们观察了雨的图片,哪个小朋友能从刚才的图片中总结出雨的画法?谁愿意上台来试一试?(学生上台展示,不管学生画的怎样,都要进行鼓励。)
教师:我们可以通过雨点、雨线来表现雨,雨有大小之分,画面中的大雨和小雨又该怎样区分呢?(学生回答)
教师总结:(同步板书)
小雨——稀疏的线、软柔的短线;小、稀疏的雨点
大雨——粗重的线、密密的长线;大、稠密的雨点
教师课件出示三组雨线,提问:你认为哪组画的更好一些,为什么?(学生观察,举手回答。)
课件出示画雨的要领:要有次序、有方向感。(板书强调)
(3)
雨中的故事
教师:雨中会有怎样的故事呢?
大家有没有印象深刻的发生在雨中的故事来给大家分享一下?
(学生举手讲述)
(4)作品欣赏
教师: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些小朋友们的美术作品,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在他们身上发生了哪些有趣的故事。大家要注意观察,看看这些小朋友是如何表现雨的。(引导学生从画面内容、画面色彩、画面中人或物的心情、表现方式等方面进行赏析。适时教育学生万物生长离不开水,为了我们的生存环境更美好,应该学会利用资源。)
三、学习活动(学生动手实践)
作业要求:展开想象的翅膀,画一画雨中的故事。
作业步骤:
1、勾勒外形:用笔勾画出主体的人物、动物或风景;雨点或雨线。
2、描绘表情:注意露出主体颜色,
3、添加颜色:注意雨景的色彩。
教师巡视、帮助学生。(播放音乐,学生作品循环播放,供学生参考。)
鼓励学生在创作时要不拘形式,大胆表现。通过练习,生动、大胆地表现出自己对下雨的真情实感。
四、作业讲评
组织学生的作品,展开自评、互评。介绍“我”用了怎样的线条画了怎样的雨,讲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
教师针对典型作业及时进行点评。提高学生的表现能力,丰富情感,增强自信心。
五、
本课总结
教师:在今天的课堂中,我们观察了雨的模样、学习了雨的表现方法、讲述了雨的故事,表达了独特的心情,让我们期待更多的美发生在《下雨了》……(播放歌曲《大雨和小雨》学生边听音乐边收拾物品)
六、板书设计
下雨啦
1、雨的表现方法:
小雨——稀疏的线、软柔的短线;小、稀疏的雨点
大雨——粗重的线、密密的长线;大、稠密的雨点
备课人
:
李晓红
年级
:一年级
学科:
美术
教学内容
第18课
男孩女孩
复
备
课程标准
相关描述
六七岁的儿童喜欢画“人物”,但大部分儿童笔下的人物,往往形象雷同,缺乏对描绘对象的细节表现,在这个阶段,如果能恰当引导学生的观察,就能够使他们笔下的人物形象更加丰满而生动。这个年龄阶段的儿童笔下最常出现的人物形象是他们的同龄人,因此,课本设定了《男孩女孩》这个课题,从观察男孩、女孩的不同特征入手,引导学生表现,并能由此及彼,用学到的方法表现其他的人物形象。和以往教材对此类题材处理的方式尤为不同的是,本课不是专为学习技能而设计,而是把知识技能的学习融入到情感体验之中,并因此使本课呈现出浓厚的人文色彩。
在校园里,天真烂漫的男孩、女孩们一起学习,一起游戏,共同分享着童年的欢乐。在课堂上,讲讲男孩、女孩之间发生的故事,让他们互相观察,找找男孩女孩的外貌上的不同,画画男孩、女孩,做张友情卡送给朋友。在愉快而温馨的情绪体验中学习任务也相继完成了。
进行本课教学,关键把“情趣”两个字处理好。“情”——把画像和做友情卡的活动与友情、亲情、好朋友、友谊紧密的联系起来。“趣”——把画像和做友情卡搞成一种趣味活动,做成一种好玩的、快乐的事情。美术课没有压力和负担,有的是无拘束的表现和愉快的情感体验,让学生感受到美术活动的乐趣。
学习目标
1、观察男孩、女孩外貌上的不同,描绘出不同的形象。
2、引导学生自由设计制作男孩、女孩其它形式的作品。
3、在美术活动中感受人与人之间的亲情,增进同学间的友谊。
评价设计
自评、互评、教师讲评
教学
重难点
教学重点:观察男孩、女孩外貌上的不同,描绘出不同的形象。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学会发现异性同学的优势,学会扬长避短、取长补短,共同健康成长。
课前准备
了解班上男女生在在各方面不同的表现、课件。
课
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预设
复备
(一)谈话导入,揭示主题
1、看图,分辨男孩女孩。
2、找两名同学到前面,大家说男孩女孩的不同。将准备的不同的帽子,服装道具,搭配给适合的人。准备不同的玩具选择自己的喜欢的。
活动一
活动内容:比比谁的嗓门大。
活动目的:初步感受男孩、女孩的不同,增强男孩、女孩之间友情,导入新课。
活动时间:3分钟
活动过程:
教师用哨声组织学生按男、女站好队
师:吹哨。
师:有的同学很奇怪,怎么美术课老师吹起哨儿了呢?今天上课呀,老师用哨声来带领大家做一个游戏,咱们先来赛一赛、比一比谁的嗓门儿大,好不好?
生:好。
师:教师哨声一响,男女同学各站一队,男同学右,女同学左,看男同学快还是女同学快。
师:吹哨。
生:排队。
男、女同学互相问好,初步感受男、女孩的不同之处
师:男同学向左转,女同学向右转,男同学喊:“女同学好!”,女同学喊:“男同学好!”,我喊一、二就开始。
师:一、二喊
男生:喊。
女生:喊。
男女生:齐喊。
师:同学们喊得都很卖力气,那到底谁的声音大呀?
生:一齐回答。
师:好了,老师觉得男同学的声音很宏亮,女同学的声音很清脆、悦耳。(通过刚才的比赛,让同学们潜意识感到男孩和女孩在声音和其他方面是有区别的
活动二
活动内容:比比谁收集的图片好。
活动目的:资源共享,拓展认识。
活动时间:6分钟
活动过程:
贴图片
师:在课前,老师让大家收集了男孩和女孩的图片,现在请大家迅速把你收集到的图片贴在展板上。
生:贴图片。
观察、描述、介绍、分析图片
师:同学们搜集到的图片可真丰富,你们最喜欢哪个形象,同学们选一选,然后放在讲桌上。
生:任意选择。
师:同学们选的都很认真,我们一起欣赏这几幅。
师:老师发现了一张很有意思的图片,同学们看看是什么。
师:拿一张图片,放到实物投影仪上展示。
师:这是谁选的。
生:我。
师:你说说选他的理由,再绘声绘色的描述一下。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这个小朋友吗
生:喜欢。
师:老师也喜欢(就服装、动作等谈看法)
师:这还有一幅,你们觉得怎样?
生:好。
个别生:不喜欢。
师:你说说理由。
师总结:同学们说的都很好。
活动三
活动内容:比比谁的想法、做法好
活动目的: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启发练习基本方法
活动时间:10分钟
活动过程:
激发学生动手操作的欲望。
师:刚才咱们共同欣赏了许多的图片,同学们把自己喜欢的人物形象展示给了老师,老师也给大家带来了两位新朋友,他们一个是女孩叫丽丽,一个是男孩叫亮亮,他们非常想和大家见见面,你们想不想认识他们呀?
生:回答。
(老师出示展板,两个人体轮廓。)
师:咦,怎么变这样了,老师都分不出来哪个是丽丽、哪个是亮亮了。同学们,你们能看出来吗?
生:不能。
出示第二张展板,展板贴有各种服饰、造型。
师:老师这里准备了一些材料,谁来给他们两个打扮一下,让我们大家一下就能看出来哪个是男孩、哪个是女孩?
引导学生合作完成男、女孩的装扮工作,深化对男、女孩的认识。
(选四名同学到展板前)
师:你们两个人一组,每组装饰一个人物。你们商量一下,哪个组装扮男孩、哪个组装扮女孩,怎么来分工?(同学进行装饰)
师:咱们下面的同学给他们加油,看看哪组装饰得又好又快。
学生交流自己的看法,总结男、女生的不同之处。
(学生装饰完后提问)
师:同学们,你们现在能看出来谁是丽丽、谁是亮亮吗?(生回答)
师:同学们,为什么你们现在能看出来,谁来说一说?(生回答:女孩有小辫,喜欢穿裙子;男孩短头发,不穿裙子)
一男生:老师我也穿过裙子。
师:是吗?什么时候穿过?(生回答小时候)那你现在为什么不穿了?
生:现在长大了,所以不穿了。
师:老师明白你的意思了,你是说长大了是个小男子汉了,就要穿男子汉的衣服了,是吗?(生回答)
在这环节学生还会问一些其他问题,教师灵活处理。
三、正如大家所说,男生女生不仅在外型上有所不同,兴趣爱好上也会有差异。我们看看男孩女孩的兴趣爱好有什么不同。同学们交流各自的爱好。
四、通过刚才的游戏,同学们进一步了解了男孩和女孩的区别。现在老师也给大家带来了一些男孩和女孩的图片,请你们观察一下,这些照片上的人物是用什么方法表现的。
学生创作,学生绘画,男孩和女孩;老师巡回辅导,完成作品。
五、展示作品,体验成功的喜悦。
教师引导同学们自由观看,选择一些绘画作品和制作的作品从不同角度有所侧重的引导学生自评或互评。
谈话总结,提出希望
这节课你们感到高兴吗?(学生回答)老师觉得也很高兴。通过今天这节课,我们知道了男孩和女孩有许多不同之处,我们生活在班集体这个大家庭里,老师希望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当中,男女同学各自发挥出自身的优长,互相帮助,共同进步。
类型:造型·表现
教学目标:1.了解解齐白石的生平与艺术成就,欣赏齐白石笔下的蔬果作品,感受齐白石作品的艺术趣味与艺术特点。
2.通过研究与尝试,以临摹或创作的方式表现生活中的蔬果形象,初步掌握用笔、用墨的方法,提高水墨画的表现能力。
3.通过欣赏与表现活动培养学生的艺术观察能力和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提高艺术审美素养。
教学重点:对齐白石及其作品的了解,学习用水墨画的方式表现蔬果题材
教学难点:画面的构图与用笔、用墨、用色的方法
课前准备:(生)中国画绘画工具
(师)学生的作业纸、教学演示的工具、教学课件、蔬菜与水果的实物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教师出示一些蔬菜与水果的实物,请学生观察与感受:桌上摆了什么?
2、师:老师这儿有两幅表现蔬果的作品,我们来欣赏一下.(出示图片)
3、同学们说得真好,这幅画和我们平时画的画有什么不同呢?
小结:它是以水墨画的形式来表现蔬果的,水墨画是最具中国特色的一个画种,也称为“国画”。
4、你知道这是谁笔下的画么?
5、出示照片:这就是齐白石爷爷,关于他你知道些什么?请你说给大家听一听。
6、齐白石一生画了许多关于蔬果的水墨画,我们来欣赏一下。
(二)欣赏国画
1、要画出这些水墨蔬果,必须要用毛笔和墨水,那么用笔的方法有哪些呢,你看(教师示范用笔方法:顺峰、侧峰、逆峰),这种用笔的方法叫什么?那这种呢?
2、出示藕图,请你找一找,这幅图中,哪些地方用了侧锋,哪些地方用了中锋?
3、用笔的方法我们知道了,在来看看用墨的,用墨一共有“焦、重、浓、淡、轻”五种,我来考一考你,“焦”应该怎样用墨?重呢?
小结:也就是焦重浓淡轻的用墨,是通过水分来控制的,焦的水分最少,几乎没有,画出来的颜色最深,而淡的水分最多,墨的成分很少很少,画出来的颜色也最淡。
5、(出示白菜图)请你也来找一找,这幅画中,怎样用墨的?
6、为了表现出蔬果的美,齐白石还运用了色彩进行点缀。
7、出示蔬果图2:再看这幅蔬果图,他的用笔和用墨最巧妙的地方在哪里?
(三)临摹国画
1、接下来,我们就要运用这些方法,来临摹齐白石笔下的白菜了。临摹是学习中国画的一种重要方法,一般从观察开始。
步骤:①画菜帮:以中墨用中锋画出青菜的梗,注意用笔要根部粗,向叶部渐细。
②
画菜叶:用含水分的大笔笔锋蘸淡墨后,再用笔尖蘸浓墨侧锋画出叶子,笔可在纸上略作滚动,注意墨团有浓淡大小的变化。
③
画叶脉:待墨色半干时,用浓墨勾出叶筋。
④
画菜根:中锋蘸浓墨,较快的画出根部,落笔时下按。
2、单颗白菜我们会画了,接下来我们要完成一幅完整的果蔬图。同学们参照桌上的果蔬自行绘画,也可临摹齐白石的作品。(出示画好的果蔬图、上了颜色的果蔬图)在画之前必须安排好画面:
①
主次分明(确定位置、大小)
②
有疏有密
③
有前有后(层次感)
3、学生临摹,教师巡视指导
(四)点评
1、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与齐白石的原作进行比较,有什么不一样,自己总结成功与不足的体会。也可以针对临摹的构图、用笔、用墨、用色等,由其他学生进行评价,教师进行小结。
近年来以计算机为主的信息技术发展十分迅猛,有人曾风趣地形容信息技术发展的速度之快就如你刚从商店里抱出最新配置的电脑,你的这台电脑转眼间就落伍了,因为店内新到的电脑就在你前脚踏出商店的大门时悄悄地又升级了。是的,我们常常为花了好大努力刚弄明白这个应用软件是怎么一回事,更新版本的软件就又出来了,杀毒软件的更新速度之快更是以月、周、日进行升级换代。信息技术的这种高速变革和发展是不是能给我们的教育工作方式带来一点启示呢?就拿教师备课写教案来说,我们通常习惯于在纸上写教案,那么这教案是否也能像电脑软件一样可以经常性的升级呢?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尝试用电脑书写教案和管理教案,感到借用电脑这个现代工具写教案不仅大大提高了我的工作效率,而且教案还能在教学工作中随时及得以升级。
一、实现原教学资源的再利用。
相信多数的美术教师都有同感,由于中学美术每星期就一节美术课,如果学校的规模不大,初中各年段都只有一个教师担纲,每年只要教材不变,授课内容几乎都是一样的,教案年复一年的写着,美术教师多数的时间却消耗在毫无创新的书写上,有时为了应付学校常规管理检查,还不得不将教案写的八股一些、规范一些。另外,在教案本上写教案,往往一个学期结束了,教案也旧了,来年要上这一堂课,多数教师也不会去翻找旧教案,还得按照书写教案的要求标准再重复劳动,造成原有资源的浪费,而用电脑写教案具有可以随意增添、删除,存贮容量大的特点,它能很好地保留原教案里教学的精华,删除自己认为不太满意的地方,增加更合理的教学手段和先进的教学方式到教案中,特别是美术课需要备一些范图,在电脑上进行绘画和图画资料的插入都是很容易做到的事,教师的劳动就从过去的反复爬格子,不断的书写转化为以提高教学效果的创造性劳动中来,教师就可以把更多的时间花在设计教案,查找资料上,大大节省抄抄写写无谓的劳动。
著名画家徐悲鸿曾有名语:“古法之佳者守之,垂绝者继之,不佳者改之,未足者增之,西画可采入者融之”。这名话虽谈的是画法,但也同样适合指导教师备课,用电脑管理和书写教案对原教案中佳者守之和对不佳者弃之,未足者增之提供了很好的条件。
二、互联网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 21 世纪教育委员会指出:“新技术使人类进入信息传播全球化的时代;它们消除了距离的障碍,十分有效地塑造明日的社会”。不难看出以计算机为主的新技术将改变我们原有的生活和工作方式,电脑管理教案为新技术的应用提供极大的便利。
1、 共享网上信息资源
过去教师书写的教案相对封闭,所开发、应用的资源也十分有限,往往就是教参之类有限的几本书,虽然也可以去图书馆找资料,但是中学教师繁重的工作量,图书馆资料的难找和不全,倘若不是很重要的课,如公开课、汇报课等,很多教师一般很少去书店、图书馆找资料。而用电脑书写和管理的教案,只要一根电话线,我们就能很快地进入因特网神奇的网络世界。我们可以登陆相关网站看看同行的教案、论文,下载美术教学所需的图片资料并以他人的教学经验启示自己,去探索属于自己的方法和手段,在诸多相关信息的不断碰撞中,构架起开放的教学模式。我们还能下载自己所需要的资料,拓宽我们的教学空间,用互联网资源丰富我们的教学内容,这对我们现在正在实施的新课程提出的打破过去过分强调学科中心原则,提倡知识的综合性、兼容性、应用性都是非常有帮助的。”
2、网上交流、教研
因美术学科属于小学科,在校美术教师一般仅为一至二名,势单力薄,过去学校搞的是应试教育,对非统考科都比较不重视,将音、体、美小三门简单地划在一起教研,美术教师难以分享群体的智慧,在这种情况下采取横向的网上交流形式,可以登陆相关网站共享互联网资源,参加网上论谈,同行之间也能彩互相用电子邮件交流,以此拉近了同行之间的距离,大家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进行交流,从而使自己的教学从封闭走向开放、从局部走向整体,积累更多的教学经验,使教案更趋丰富,充实。
三、实际效益
新学年开始,我再次打开上个学年度的教案,结合新课程培训中所学到的新理论、新的观点,不断地融合到原教案中,有的根据美术课上课所处的授课条件、授课场所的不同,写出了不同版本的教案,如:欣赏课有在普通教室上,也有在多媒体教室上;写生课有在教室写生,也有在校外写生,其课前的准备方法也不尽相同。总之,电脑书写和管理教案,使我的每一劳动都在不断完善自己,不断寻求最佳的教学方法,不断探索的创造性劳动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