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荒漠化治理方法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国有土地;土地荒漠化;荒漠化防治
近年来,沙尘暴和泥石流等自然灾害频发,这些都是土地荒漠化的后果。土地荒漠化影响了自然界的生态平衡,大量林木被砍伐后,没有作物来防风固土,强气流掠过时就造成了沙尘暴,洪水流过就造成了泥石流,不仅严重影响了空气质量,而且使居民的生命财产受到威胁。
1 我国土地荒漠化的现状
据最新的《中国荒漠化和沙化状况公报》,我国共有荒漠化土地约262.37万km2,占整个国土面积的27.33%。其中,风蚀荒漠化土地面积183.20万km2,占荒漠化土地总面积的69.82%。各种荒漠化类型中以风蚀荒漠化面积最大,是我国土地荒漠化的主要形式。据《全国防沙治沙规划》,我国沙区每年因风蚀损失土壤有机质及氮、磷钾等达5590万t,受风沙危害,每年粮食减产30多亿t,全国有2.4万多个村庄和城镇饱受风沙危害,大中城市的交通运输、水利设施和工矿企业也受到影响。从荒漠化的空间分布发现,荒漠化的影响涉及我国18个省、508个县,约有4亿人口受到荒漠化影响,每年因荒漠化危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1200亿元。
2 防治土地荒漠化的对策
2.1 植树造林以防风固土
荒漠化产生的直接原因是大量树木被砍伐,未能有植被保护地表,植树造林是防治土地荒漠化的最佳方法。(1)合理规划林区,能够在开采木材的过程中不破坏防风林,从而保证砍伐林木后该地区不会因为强风吹过就沙尘四起,进而有效防治荒漠化。此外,采伐后保留防风林能有效保护重新栽植的树苗,提高树苗的成活率,进而能够让新种植的林木快速成长,起到含蓄水源和保护土壤的作用。(2)科学合理地规划林区的生物群落。在不影响林木从土壤中汲取营养的前提下,根据植物喜阴或者喜阳的生活习性,在林区进行多层次造林。将经济林木种植在主要的地方,然后再在空隙处适量种植喜阴的小灌木和草皮,从而能够在经济林木被采伐后依然有植被保护土壤。
2.2 控制草原地区的人口数量
出现土地荒漠化的地区多数是草原地区,由于畜牧业的发展,草原为各种动物提供肥美的草料,促进了畜牧业的发展,但与此同时,草原上的植被也被消耗殆尽。虽然草原植被能够实现自我修复,但需要一定的周期,并且恢复的快慢与植被消耗的面积有直接关系。为了能够充分利用草原上的纯天然免费草料,同时兼顾预防土地荒漠化,要控制草原地区的人口数量。此外,在草原地区的管理中,规划游牧人民的放牧时间,同时制定牧场的养护工作计划,从而能够科学合理地使用牧场。例如,牧场要做大致分区,在放牧的过程中轮流使用牧场,防治土地荒漠化。
2.3 提高生态管理的力度
生态管理工作要制定科学合理的管理规范,有利于群众自觉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约束自己的行为,减少乱砍滥伐行为的出现,同时也能够很好地抑制草场的过度消耗。因此,相关管理部门要建立健全相关的管理条例,对条例的实施予以有效地监管,阻止破坏生态平衡的活动。还要提高生态环保的宣传力度,引起人们的重视,让人们自觉参与到保护生态环境的行动中。
2.4 研发先进的生物技术以减小自然灾害的损失
相关专业领域的生物学家要促进科学技术的发展,通过先进科学技术的应用减小自然灾害带给人们的损失,缓解土地荒漠化的进程。世界自然气候的变化导致部分地区干旱少雨容易引发沙尘暴,造成了土地荒漠化的速度急速上升。因此,要加快科学技术研发的步伐,从而提升荒漠植被的生长力和适应力,实现荒地绿化工程的推进。通过优化荒漠绿洲的田地集约化生产,提高农田的产量,降低沙尘暴等自然灾害对农业作物造成的损失。
近年来,随着甘肃省国家生态安全屏障综合试验区的建设,甘肃省对该专业人才的社会需求量逐渐增长,进一步促使甘肃农业大学对该专业的教学投入不断增加。2006年在水土保持及荒漠化防治专业开设了水土保持及荒漠化监测专业选修课,2013年调整为专业必修课。为了提高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学生的水土保持监测能力,笔者针对学校的实际情况,对水土保持与荒漠化监测课程教学改革进行了探讨。
一、水土保持与荒漠化监测课程的地位及重要性
水土保持和荒漠化监测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应用课程。在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的课程体系中,它被安排在气象学、土壤学、生态学、树木学、水文学及地质地貌等课程之后,学生综合所学知识直接服务于现代水土保持和林业建设,具有鲜明的生产实践意义。
国家林业局自1994年以来组织开展了4次全国荒漠化监测。2013年度全国水土流失动态监测与公告项目全面启动,这些国家监测项目的实施需要一定数量的具有专业监测能力的高素质人才队伍,所以与水土流失和荒漠化监测相关的课程在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中的地位不断得到提升。
目前,我国已经在很多水土流失地区开展了多年的水土保持治理,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治理措施的成效如何,则需要通过水土保持监测才能确定。如果没有高质量的水土流失监测管理,那么就会出现比雾霾更为严重的环境灾害,所以水土保持和荒漠化监测在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特别是开发建设中的水土流失防治中的重要性更加突出,相应的水土保持和荒漠化监测课程在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核心知识领域的地位越来越受到重视。如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率先在国内为水土保持及荒漠化防治专业开设了水土流失及荒漠化监测与评价专业课,并在2006、2008年对该课程进行了2次教学大纲的修订。
二、水土保持与荒漠化监测课程教学面临的问题
(一)教材内容无法满足实际教学的需要目前水土保持与荒漠化监测课程使用的教材有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主编的全国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水土流失及荒漠化监测与评价》,水利部水土保持监测中心主编的《水土保持监测理论与方法》,李智广主编的《开发项目水土保持监测》等。
而以上教材的涉及面和侧重点各有不同。《水土流失及荒漠化监测与评价》主要侧重基础理论知识、监测方法和评价预测,缺少具体的可操作性的监测方法;《水土保持监测理论与方法》内容较广,既涉及了水土保持理论与实践,也涉及了传统、成熟的监测方法和最新的监测方法,作为监测技术人员使用的工具书较好,但作为高校教材,其内容繁琐;《开发项目水土保持监测》主要涉及了开发建设项目,而对宏观设计涉及较少,所以也不能完全作为高校教材使用。由此可见,适用于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的水土保持与荒漠化监测课程教材相对较少,教材内容无法满足实际的需要。
(二)单一的教学方式影响了教学效果水土保持与荒漠化监测课程通常采用满堂灌的教学方法,在授课过程中,教师只讲述课程内容,缺乏与学生的交流。这种传统的板书讲授方法,缺少对野外监测实践的分析。每节课超负荷的信息量使学生来不及理解消化,更不可能对众多的基本监测理论、监测方法及实际应用方法吃透和掌握。教学方式的单一使课堂教学枯燥乏味,学生只能被动听课,学习效果差。虽然多媒体的引入使课堂教学中监测实践分析变得容易,弥补了传统教学无法达到的效果,但是多媒体教学缺少互动环节,使学生思维变得迟钝,无法成为教学的主体,从而失去学习的兴趣。所以要提高水土保持与荒漠化监测课程的教学效果,必须对教学方式和手段进行必要的改进。
(三)实践教学学时有限甘肃农业大学现行的教学计划中,水土保持与荒漠化监测课程的学时较少,仅有40学时,其中包括10学时的实验课。而水土保持与荒漠化监测课程的教学内容庞杂、概念繁多,尤其需要野外观测及室内测定的实验内容较多,但由于受实习经费和教学时间的限制,学生只能在室内做一些简单的土壤性质分析实验,而对野外观测只能在综合实习中出去考察一些科研院所的监测,且只能走马观花,对具体的方法了解较少。同时,由于缺少实习基地,学生们所见到的监测仪器和设施少之又少,影响了学生对各种水土保持监测措施的感性认识和教学效果。
(四)课程考核方式不合理目前,水土保持与荒漠化监测课程考核方式仍以闭卷书面考试为主,学生只要在考试前死记硬背一下就可以应付。然而,水土保持与荒漠化监测课程授课目的不是为了让学生背诵一些概念和理论,而是要让学生能够利用所学知识对水土流失和荒漠化状况及治理措施的效益进行实时监测,以了解水土流失的治理成效并做出相应评价。例如考核学生对径流小区监测的掌握状况,书面考核只要学生背出小区定义和指标即可,而对于学生在实际径流小区监测的动手能力却很难考察。因此,如何减少书面考试带来的弊端,真正激励学生为熟练地运用知识而学习,而不是为考试而学习,是水土保持与荒漠化监测课程教学改革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
三、水土保持与荒漠化监测课程教学改革的措施
(一)优化教学内容,满足水土保持监测实际工作的需要
1.课程教学突出重点内容针对水土保持与荒漠化监测课程学时少、内容多,尤其是实践內容更多的情况,应把握课程的重点,合理选取、整合教材内容在水土保持与荒漠化监测课程的授课过程中,笔者在考虑课程自身系统完整性的基础上,挑选出一些重点内容在课堂上着重讲解,如径流小区监测、小流域控制站监测、水土保持效益监测、风力侵蚀监测及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等。同时,对这些重点内容不但在理论课上讲,而且在实验课时也要重点讲解,以加深学生的记忆。这样不仅有助于学生理解重点内容,而且有助于学生的记忆和实践,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对于水土保持监测的相关术语,只着重介绍学生以前课程没有接触过的新内容,而对其他课程已经讲过的内容,只是简单的提示,避免与其他课程内容重复。
2.补充学科发展的前沿内容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土保持与荒漠化监测的新技术、新方法、新成果层出不穷。因此水土保持与荒漠化监测课程既要加强原有的、成熟的原型监测技术和方法的教学,夯实基础知识和理论,又要紧跟学科发展的前沿,及时补充新的监测方法和知识,介绍学科发展的最新动向。因此,笔者参考近年来发表在国内外权威期刊上关于水保持监测方面的文章,将甘肃省水保局进行水保监测培训的资料作为教学内容的补充,让学生了解目前水保监测做了哪些工作,出现了什么样的新技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实验课教学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整个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在实验内容方面,笔者尽可能减少其他课程已经做过的实验,将降水径流冲刷侵蚀沟量测、风蚀量监测、不同降雨强度(人工降雨仪控制)的径流小区监测及遥感在野外水土保持调查监测中的应用定为主要实验内容。结合生产实践编写监测规划、监测实施细则和监测报告,要求学生撰写不同水土保持措施效益监测的计算方法及土壤理化性质方面的监测方法,以增强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
(二)改革教学手段和方法,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1.诱导式教学法在理论教学的第一堂课上,教师应向学生介绍当今国家和社会对水土保持专业的重视,逐步引入本课程当前发展的现状,向学生介绍从事本专业的优秀人才及成果,从而诱发学生为美好前途而发奋学习的雄心壮志。首先,从国家政策入手,向学生讲明水土保持监测既是国家生态建设的重要依据,又是国家评价所实施生态工程的理论基础。通过监测掌握水土流失动态,认识水土流失规律,评价水土保持和生态工程的防治成效,建立土壤侵蚀模型,预报土壤流失量。以甘肃省案例来说明水土保持监测的重要性,如舟曲泥石流的发生,就是由于缺少水土保持监测方面的资料,导致舟曲人民损失惨重。生活中的实例最能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要让学生明白水土保持监测的目的就是为防治水土流失,保护、改良、合理利用山丘区和风沙区水土资源,建立良好的生态环境,为实现山川秀美的生态梦而服务。
2.多媒体互动教学法水土保持与荒漠化监测是一门研究性和综合性很强的应用性课程,具有鲜明的生产实践性,且随着科学技术和生产实践的发展,监测的基本理论知识和监测方法不断更新,这对该课程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笔者在授课过程,采用多媒体技术和传统授课方式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教学。利用挂图、视频、实景图片和案例结合的教学手段,使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接收较大的信息量,使抽象的内容形象化、具体化,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在气象要素监测的教学中,笔者通过多媒体图片展示目前常用的气候和水文观测方法、观测仪器、数据处理方法等,重点讲解气候和水文要素的观测步骤和观测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分析各种观测方法的优缺点以及各种观测仪器的适用范围。同时,要求学生在课余时间了解校园内的各种气候和水文观测设施,并做成PPT,在下节课讲解,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每节课结束时,安排4~5个学生在课后搜集一些水土保持监测的新进展和新方法,也可以选取自己家乡的某个小范围为监测区域,介绍如何用所学的知识对当地水土流失进行监测,并做成PPT在课上展示给大家,让同学们提出意见和看法,调动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达到培养和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
(三)加强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2010年,学校和学院投资50余万元,建成了土壤分析实验室,学生可以从监测土壤理化性质中了解水土保持措施的效果。水保系老师结合各自课程需要,安装了水土流失径流监测固定小区、移动式微型径流小区,人工模拟降雨系统、GIS图像处理实验室等监测实验设施,购置了侵蚀因子监测仪器设备,包括自动气象站、降雨、蒸发、风速、温湿度等监测仪器,购买了风蚀监测的风蚀自动监测仪,基本满足了校内实验教学的需要。同时,学校还建立了腾格里沙漠南缘马路滩林场和定西安家沟流域水土保持野外教学基地,开展综合实习。学院目前正在积极和甘肃省治沙所协调,准备建立风蚀监测野外实习基地。在课程教学过程中,笔者还利用周末休息时间带学生去甘肃省黄河水土保持生态工程西果园示范区进行考察,了解常规监测、调查监测及生态效益监测的方法及实验设施。同时,部分学生通过参与老师的科研项目,了解了水土保持与荒漠化常规监测和航空、遥感监测技术。
(四)制定科学的考核标准,综合评定学生的课程成绩以往水土保持与荒漠化监测考核方式多以最终一次的考核成绩为准,不能客观反映学生的水平。为了全面、准确、客观地考察学生学习水土保持与荒漠化监测课程的效果,应优化考核标准,重点考察学生对理论知识的运用能力,并以平时的学习表现及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等为参考。以此为标准,确定了水土保持与荒漠化监测课程的考核比例:平时成绩占15%,实习实验成绩占20%,监测报告占5%,期末考试成绩占60%,这种考核标准综合考察了学生学习该课程的全程表现,较客观地反映了学生对课程理论知识、实践能力的掌握程度,有效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考试制度方面,课程实行了考卷责任制度,由任课教师出题(按照教学大纲命题,实行 A、B卷制度),系主任检查签字,主管教学领导批准。考试由学校教务处考试办公室统一组织,监考人员由学院教学工作人员安排在职教师监考,同时教务处和学院派教师巡考。这样的考核方式杜绝了学生平时不学习,考试作弊的现象,体现了客观、公平的原则,使学生端正了学习态度。
四、水土保持与荒漠化监测课程教学改革的成效通过对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水土保持与荒漠化监测课程的改革,形成了一套较为完整的课程内容体系和教学方法,学生对该课程的学习兴趣也得到了极大提高。
关键词: 土地沙漠化;治理;沙障;沙生植物;灌溉
中国是受沙漠化严重危害的国家,自20世纪50年代起,我国就已开始大规模的沙漠治理研究。沙漠化是沙质荒漠化的简称,是土地荒漠化的一种类型[1]。沙漠化土地的土壤粒间孔隙大,内部排水快,蓄水量少且易蒸发失水。且砂质土的毛管较粗,毛管水上升高度小,如果地下水位较低,不能湿润表土,植物则很难在表土上生长。笔者论述了土地沙漠化的危害及沙漠治理的主要方法,并重点比较不同技术间的优缺点,为土地沙漠化的治理提供依据。
1 土地沙漠化的成因及其危害
1.1 主要成因
1.1.1 气候因素[2]。赤道地区的上升气流在高空向两极方向流动,由于地球旋转偏向力的影响, 在南北纬30°附近,大部分空气不再前进,而在高空积聚,并辐射冷却下沉,近地面气层常年保持高气压,气象学上称之为“副热带高压带”。这一地带除亚欧大陆东岸季风气候区外,其他地区气候干燥,云雨少见,而成为主要的沙漠分布区。
1.1.2 人类不合理的生产活动。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使土地承受的压力过重,过度开垦、过度放牧、乱砍滥伐和水资源不合理利用等使土地严重退化,森林被毁,气候逐渐干燥,最终形成沙漠[3]。
1.2 危害 土地退化不仅使生态环境恶化,土地承载力下降,而且对土地利用退化区域及其周边地区社会经济生活产生深远影响。我国的西北、华北地区,仅2000年春季连续发生12次扬沙、沙尘暴天气,均波及北京,该恶劣天气范围广,强度大,为近50年所罕见[5]。
在1977年联合国荒漠化会议上,联合国环境署对全球荒漠化灾害进行了估算,因荒漠化造成的农业生产损失保守估算为263亿美元。Dregne等人于1991年对全球荒漠化进行了新的评估[6],得出在全球范围内由荒漠化造成的损失为422.08亿美元,其中灌溉农业损失107.85亿美元,旱作农业81.89亿美元,草原232.34亿美元。数据显示:中国每年因土地沙漠化灾害而造成的经济损失约541亿元[7]。
目前沙漠化仍在继续,沙漠仍在不断扩张。20世纪50年代后期至1975年,荒漠化土地扩展速度为1 560 km2/年,1975~1987年为2 100 km2/年,1988~2000年为近3 600 km2/年[8]。主要分布在我国北方的以下3个区域:半干旱地带的农牧交错区,占40.5%;半干旱地带波状沙质草原区,占36.5%;干旱地带绿洲边缘及内陆河下游地区,占23.0%。行政上包括西北、华北、东北地区共13个省份、自治区及直辖市。土地沙漠化对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造成了严重影响,在风沙危害严重的地区,许多农田因风沙毁种,粮食产量长期低而不稳。因此,土地沙漠化已成为我国必须解决的重大问题。
2 沙漠治理的主要方法
2.1 防风固沙
2.1.1 设置沙障。主要有草方格沙障、黏土沙障、篱笆沙障、立式沙障、平铺沙障等。草方格沙障使用麦草、稻草、芦苇等材料,在流动沙丘上扎成挡风墙,以削弱风力的侵蚀,同时有截留降雨的作用,能提高沙层的含水量,有利于沙生植物的生长。黏土沙障是将黏土在沙丘上堆成高20~30 m的土埂,间距1~2 m,走向与风向垂直。黏土固沙施工简单,固沙效果较好,且具有良好的保水能力,但需要大量的黏土。
2.1.2 在沙面上覆盖致密物。以色列尝试了一种塑料薄膜固沙法[9],即将塑料薄膜覆盖在沙漠上,并用石头等重物压住。这种方法可有效防止水散失,但塑料薄膜易被风刮起,使其丧失固沙和保水功能,同时造成二次污染。
2.1.3 利用废塑料治理沙漠[10]。该方法可有效固沙和保水。利用简单工艺将废塑料改性成为固沙胶结材料,然后在所种植物周围的沙表面喷洒1层固沙胶结材料,15~20 min后固沙胶结材料就将表层沙胶结在一起,形成黏性固沙层。固沙层为柔性,很难开裂,且固沙层由固沙胶结材料与表层沙紧密黏结,重量较大,大风也很难将其刮起。
2.2 植物治理 沙漠植物治理指在沙漠地区播种沙生植物,以阻止沙漠扩张及改善沙漠土地。沙生植物具有水分蒸腾少,机械组织、输导组织发达等特点,可抵抗狂风袭击,并尽快将水分和养料输送到亟需的器官,其细胞内经常保持较高的渗透压,具有很强的持续吸水能力,使植物不易失水,能够适应干旱少雨的环境[11]。其治理的方法:①在沙漠地区有计划地栽培沙生植物,造固沙林。一般是在沙丘迎风坡上种植低矮的灌木或草本植物,固住松散的沙粒,在背风坡的低洼地上种植高大的树木,阻止沙丘移动;②在沙漠边缘地带造防风林,以削弱沙漠地区的风力,阻止沙漠扩张。防风林的效果与林带的高度有关,树木越高大防风效果越好。此外,还与树木的疏密结构和透风性能有关。其类型有3种:紧密结构林带、疏透结构林带及通风结构林带。植物治理的效果重点在于选择适当的树种和科学的林带结构。2.3 水资源利用 水资源利用在沙漠治理过程中最为重要。沙漠中的水源主要有地下水、河道水和降水。但沙漠区域的降水量不稳定,一般随气候的变化而变化,湿润年份降水量多,而干暖年份降水量少。沙漠地下水较稳定,其沙层厚,具有一定的“隔热”性,使水得以在地下保存。但这种稳定是相对的,受到降水的制约[12]。解决水资源主要从汲水、输水和节水灌溉等方面考虑。
2.3.1 汲水。其方式主要有2种:①地下井汲水工程。在含有水体的古河道、古湖泊或地下水发育的沙漠区域可以建立地下井。井深度及口径的确定要综合考虑需水量、水层厚度与井底持力层等因素。②坎儿井。坎儿井是井渠相连的汲水工程,由地表开挖许多竖井,挖到含水层,然后再在各竖井的底部相互挖通,以洞相联,形成地下渠道,在新疆地区被大量应用[13]。渠聚的地下水顺渠道流至坎儿井的终端,引水出地面流入渠沟再进行灌溉。由于其沿山前倾斜的冲积层挖掘,渠头水位高,终端水位低,无需动力设备即可把水引到地面,且在地下渠道流动,蒸发损耗量小。
高中地理(新人教版必修三)第二章《区域生态环境建设》第一节“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第一课时。(16~19页)
二、课标解读
具体阐述本次研究区域当中环境问题成因;对该区域当中存在问题与危害种类进行阐述;结合实际情况分析区域环境问题主要解决对策;区域经济发展应当始终坚持可持续发展。
三、教材分析
人教版新课程教材地理必修三,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通过荒漠化含义、危害以及具体防制措施重点阐述造成荒漠化的主要因素,并对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等进行综合分析。荒漠化对人类现实生活产生的影响十分巨大,为此,应当加强这方面的研究,正确解决人与自然之间关系。教材当中包含了十分丰富的阅读材料以及实践活动,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与能力。
四、学情分析
高二年级学生基本掌握了区域环境与区域发展的学习方法。
五、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具体掌握现阶段我国荒漠化出现的主要区域,并对荒漠化发展的形成原因以及环境与人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了解荒漠化发生的危害,并懂得具体的应对措施。引导学生形成提取关键信息的能力,并帮助学生进行理论与实践训练。
2.过程与方法
采用讨论的方式使学生能够详细了解教材当中图片以及其他类型的信息,深层次分析造成西北地区出现荒漠化的主要原因。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基于对荒漠化的综合分析,让学生能够了解人类行为对荒漠化产生的危害。提升学生对荒漠化发展与治理方面的理性认知,增强学生的学习责任感与使命感。
六、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
我国西北荒漠化具体原因以及主要应对措施。
2.教学难点
就荒漠化发展情况分析,促使学生可以了解人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协调发展的重要性意义。
七、教学设计思想
在教学的过程中,应当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应当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设计问题并分析问题。问题设计需要具有实用性以及探讨性,设计简单不能够引发学生的兴趣,太难则会让学生摸不着头脑,需要结合学生的兴趣口味进行设计。在课节当中也需要充分关注学生的能力问题,教学中需要让学生能够更加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
八、教学过程
环节一:问题导入,激发思考
教师:引用《苍天般的阿拉善》中歌词,在课堂当中使学生产生兴趣。并提出问题,古代西北地区经济发展与交通运输发达,为什么现在的那里却变成了废墟。
学生讨论:战争、生态环境脆弱以及人类活动让那里成为了废墟。
教师:人类活动是如何让一个文明发达的城市变成废墟的呢,为什么水草茂盛的地方成了荒漠,成为了一片不毛之地?
环节二:出示任务,小组自主学习探究
教师:(提出任务,让学生根据教材,填写表格)
引导学生形成小组,填写表格,并展示探究学习结果。
教师:通过对本节课当中25~27页内容进行阅读,分析造成我国西北地区出现荒漠化的主要成因。
环节三:提供材料,检验学生提出的措施
提供:阿拉善盟投影景观、黄土高原历史变迁景观及教材。
环节四:总结归纳,深化措施
教师:通过本节课同学们学到了什么?最感兴趣的知识内容是什么?借助今天所学,未来将可以采用什么样的方式进行自我学习?针对存在的问题,采用什么样的方式进行改正呢?
环节五:整合与应用――启示和课后拓展板书设计
陕北及黄河中上游生态环境仍然脆弱,水土流失现象依然严重,通过陕北高原大绿化工程建设,一方面改善了陕北生态环境,探索出一条高原水土流失严重地区生态恢复建设新思路,进一步加快陕北生态环境建设的步伐。另一方面通过项目建设,确立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林业可持续发展道路,建立以森林植被为主体、林草结合的国土生态安全体系,建设山川秀美的生态文明社会,大力保护、培育和合理利用森林资源,实现林业跨越式发展,使林业更好地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构建高原生态屏障,建设长城沿线防风固沙林带,也是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需要。
2是生态文明建设形势发展的需要
生态文明建设提出要从源头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选择。随着林业各项改革的不断推进,各级党委政府对林业重要性的认识将进一步增强,广大林农参与造林、护林的积极性将会进一步提高,社会各界关注林业的程度将会持续高涨。林业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主体,全社会关注林业、宣传林业、发展林业的氛围将会形成,生态文明建设为林业发展提出了新的课题,也为陕北林业的健康发展注入强大的动力,陕北高原大绿化成为必然选择。
3陕北高原大绿化工程建设内容
陕北高原大绿化工程建设规划范围包括榆林和延安2市25个县区以及榆林红石峡省级森林公园和省直单位。重点建设区范围:⑴榆林长城沿线风沙区以生态建设和植被恢复为主,围绕防沙治沙绿化美化,全面治理流沙,重点实施好百万亩樟子松混交林基地建设、百万亩长柄扁桃生物质能源林基地建设;搞好城区防护林建设、矿区植被恢复和能源化工基地绿化美化。⑵陕北黄土丘陵水土流失区以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建设为主,围绕四条河流水土流失治理,实施好百万亩松柏混交林基地建设、百万亩红枣基地建设、百万亩干杂水果基地建设项目以及重点区域绿化。⑶黄龙山、桥山水源涵养林区以森林功能提升及林业多种经营建设为主,在延安南部的黄桥林区,围绕森林多功能全面提升,加大对现有森林的抚育管理,不断向周边地区延伸,逐步扩大森林在这一地区的建设规模;搞好林下种植及多种经营。
4陕北高原大绿化工程建设存在的问题
4.1长城沿线风沙区。是我省沙化和荒漠化土地集中分布区,既是荒漠化、沙化重点治理区,又是陕西省能源煤炭、天然气、石油重点产区,同时也是畜牧业发展大区,经济发展迅速,城市化进程较快,林牧矛盾、水资源危机在这一地区矛盾十分突出。区内荒漠化、沙化土地面积比重仍然较大,尚有流动沙地4万hm2需要治理,有26.7万hm2严重老化、衰败的防护林急需更新改造,有93万多hm2灌木林需要更新提高,防治荒漠化,治理沙地的任务依然十分艰巨。
4.2陕北黄土丘陵水土流失区。一是自然条件差,造林保存率不高,尚有400km2水土流失区域需要治理;重造轻管比较普遍,林分质量差;林农、林牧争地现象比较突出。二是森林总量不足,现有林相不整齐,林地生产力低,单位面积蓄积量小,并且多为单层和纯林,由于立地条件差,经营粗放,林分中呈现为“小老树”的林木较多。三是区内荒漠化、沙化土地总面积仍占本区总面积的28.13%,防治荒漠化,治理沙地的任务依然十分艰巨。同时,区域植被覆盖度仍然很低,封山禁牧力度不够,局部存在樵采过量和经济建设占用林地,补偿机制不畅等问题,局部植被破坏严重,严重影响区域生态建设。
4.3黄龙山、桥山水源涵养林区。此区森林资源丰富,但组成林分的树种结构单一,构成林分的主要树种有:辽东栎、麻栎、白桦、山杨、油松、侧柏等,针叶树比重小。大多为残败的次生林,生长在阳坡的栎类,低矮多叉,多形成低产劣质林分或疏林地,尚有61.7万hm2低效林需要改造。森林资源呈现针叶林、混交林少,树种单一。林地生产力偏低,单位面积蓄积量小,并且多为单层次纯林,林分结构不尽合理;林业发展方向定位明确,但措施不到位;区内农户居住分散,存大较大的火灾隐患。
5陕北高原大绿化工程建设主要对策措施
5.1积极开展沙化、荒漠化和盐碱化土地治理,荒漠化、沙化和盐碱化任务大,治沙、固定流沙,增加植被盖度是关键。生态建设应以灌草为主,积极发展针阔叶树种和生物质能源林建设,同时与工程措施相结合营造防护风固沙林、地方特色经济林和环城防风固沙林带。采用水利、农业与生物措施相结合,因地制宜,综合治理。严格保护好现有植被,加强林业执法队伍建设,严厉打击乱砍滥伐行为,严格建设征占用林地审批程序,保证林地面积不减少,加强封山禁牧工作,坚决禁止野外放牧,全面实施舍饲养殖。总结研究和积极推广风沙区提高造林保存率的新技术、新方法。积极开展矿区环境治理,对矿区生态环境恶化、难以治理的地块,采取先工程措施,后生物措施,工程措施与生物措施结合的办法。
5.2加大人工林资源保护力度,加强工程建设中的资源保护与异地恢复监督管理;坚持不懈地执行退耕还林政策,减少不良人为干扰,保护好湿地,维护湿地平衡,保障区域水资源安全。恢复退化林地植被,以治理水土流失为主要目的,营造水土保持林,陡坡地退耕还林,改造低效劣质林,发展经济林果业。黄河沿岸大力发展红枣经济林,巩固退耕还林成果,进一步提高林、灌、草植被盖度,有效控制水土流失,确保黄河生态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