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社会教育体系

社会教育体系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社会教育体系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社会教育体系

社会教育体系范文第1篇

论文摘要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我国教育正处于由单一、封闭的传统教育体系向多元、开放的现代教育体系转变的过程,构建一个协调发展的教育网络体系,营造适于学生发展成才的教育环境,成为当前学校、家庭和社会共同关注的问题。  

 

教育是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三结合”整体育人的系统工程,在这个系统工程中,学校、家庭、社会都担负着重要的、不可推卸的责任,其中学校是主体,家庭是基础,社会是依托。只有学校、家庭、社会各个方面共同努力,多管齐下,才能形成有利于青年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教育环境。然而,在当前的教育实践中,我们会经常发现一些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三方相互脱离、互不配合的现象。 

一、家庭教育不能配合学校教育,学校教育脱离家庭教育 

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是学生所受的两种最为重要的外部教育,由于主客观上存在的差异,这两种教育力量能否配合与协调就显得尤为重要。当然,这种配合与协调决不是单向的,而是相互的。就家庭教育一方来说,它不只是简单地配合学校教育,家长需要在家庭与学校教育的互补关系中力图使两种教育力量在学生身上协调与统一起来,强化学生在学校中所受的正面教育,弥补学校教育中的不足。但是,目前不少家长的教育随意性非常大,缺乏科学性。有的家长溺爱娇惯,有的家长冷漠粗暴,崇尚“棍棒教育”,尤其是现在随着独生子女所占比例越来越大,家庭教育日趋表现出重智轻德、忽视全面培养子女的特点,甚至有些家长的教育与学校教育背道而驰,使学生在这种相互矛盾的教育中无所适从,削弱了学校教育的积极作用。比如,现在学校都在贯彻落实素质教育,全面培养学生能力,提高综合素质,但有些家长却只注重课本知识的学习,忽视品德、才艺等方面的培养。甚至有些家长为了让子女考取理想的学校,每天不断给孩子施压,让他们完全沉没在题海之中,其结果是学习成绩上去了,但其他方面的才华却埋没了。 

另外,就学校教育一方来说,学校在对学生施教过程中,应该重视家庭教育的积极作用,将家庭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辅助。但是,目前有些学校在进行教育时却忽视了家庭教育的作用,对学生在教育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只是单方面从学校的角度去想办法解决,没有及时与家长沟通,共同做好学生的思想教育转化工作。例如:学生出现心理问题时,很多学校只是从学校教育的角度去分析和辅导学生的心理问题,而忽视了家庭教育对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影响作用。现在青少年学生出现违法犯罪、自残自杀等极端行为的现象逐渐增多,这些问题的出现和日趋严重化,从侧面反映出当前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之间存在的相互脱离、互不配合现象。如果学校定期联系家长,及时向家长反映学生在校学习、生活情况并了解学生家庭教育情况,那么就可以及时掌握学生异常举动并纠正学生存在的不良言行,避免学生出现人格扭曲、心理变态等异常心理问题;如果家长有定期向学校了解子女在校情况,及时发现学生在校的异常表现并积极配合学校进行教育,引导学生的言行,那么这种违法犯罪、自残自杀等极端行为的念头就会杜绝在萌芽之中。因此,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相互配合,协调发展是教育好学生不可缺少的重要途径。 

二、社会教育呈现疲软状态 

社会教育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教育途径,具有与其他教育形式不可比拟的特殊作用。社会教育直接面向社会,又以社会政治经济为背景,它比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具有更广阔的活动余地,影响面更为广泛,更能有效地对整个社会发生积极作用;社会教育形式灵活多样,没有制度化教育的严格约束性,它较少受阶级、地位、年龄资历的限制,能较好体现教育的民主性等。但是,因为社会教育在整个教育体系中还处于辅助和补偿地位,没有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以致目前社会教育呈现出疲软状态。造成当前社会教育呈现疲软状态的原因有多种,就我个人认为,主要有如下二点:一是人们不够重视社会教育。由于社会教育的作用具有隐蔽性、长效性,不能立竿见影,所以很多人忽视社会教育所具有的重要性;二是某些学校和教师存在片面追求升学率的思想,重学校教育,而忽视家庭和社会教育,重知识传授,忽视其他培养,学生负担过重,没有或很少有时间参加社会实践活动。 

例如,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国家教育部门就针对我国在基础教育中长期存在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应试教育”现象提出了素质教育理论并要求学校贯彻落实素质教育方针,全面培养学生的素质。素质教育自提出以来,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还是有不少学校存在轰轰烈烈讲“素质”,扎扎实实干“应试”的现象。有些学校为了追求高升学率,不顾教育部门有关取消学校补课和减轻学生学习负担等方面的文件精神,利用假期或周末的时间给学生补习功课,大大增加了学生的学习负担。还有些家长为了让子女能以高分考取理想的学校,利用平时休息的时间请家教补习功课,占用了大量娱乐和社会实践活动的时间,限制了学生其他能力的发展。

三、协调学校、家庭、社会教育和谐发展的若干途径 

学校、家庭、社会教育协调发展问题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提出,教育部门、学校为了解决学校、家庭、社会教育协调发展问题提出了很多实用、有效的解决对策。如,建立家长委员会,让家长直接参与学校教育工作,共同管理、教育好学生;开办家长学校,提高家长素质,从而提高家长教育子女的水平,充分发挥家庭教育的作用;建立家访制度,定期进行家访,了解学生的学习、心理、生活等状况…… 

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原有的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当代教育的需求,为了更好地解决学校、家庭、社会教育协调发展问题,需要在充分利用原有教育形式的基础上,结合时代特点采用一些新型的教育方式。笔者认为在当今科技高速发展的时代,解决学校、家庭、社会教育和谐发展问题,可以采用如下若干途径。 

1.利用网络的便利条件,搭建网上教育平台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目前很多家庭都配置了电脑,用于子女教育或上网获取信息。学校可以针对学生家庭的实际情况,充分利用网络的便捷条件,搭建网上教育平台,从而更好地与学生沟通和建立家校联络体系。例如,随着在校学生人数的增加,教师已不可能完全深入到学生宿舍,了解每一位学生的情况,那么教师可以通过网络聊天软件、bbs、电子邮件等,与学生进行网上对话,掌握学生的思想、学习、生活、心理等状况。同时,为了更快、更好地与学生家长沟通,互通信息,学校可以通过网络教育平台与家长进行沟通,了解学生在家的情况并将学生在校的表现及时反馈给学生家长。 

2.制作家校联系卡,搭建空中对话平台 

电话、手机已成为社会生活必需品,基本上每家每户都拥有电话。学校为了能更好地与家长进行沟通交流,可以制作家校联系卡,定期进行电话互访,掌握学生的相关信息。因此,学校可以在新生入校时收集学生家长的联系方式,汇总制作成家庭联系卡,发给学校每位教师;同时也将学校老师的联系电话制成卡片派发给每位学生家长,这样家校双方可以根据需求不定期进行互访,掌握学生的表现情况。如果发现学生有什么异常情况,家校双方可以及时通过电话进行交流,共同做好教育工作。通过制作家校联系卡,大大方便了家校之间的联系沟通,也方便彼此快速了解学生在校或在家的具体情况。因此,制作家校联系卡可以搭建空中对话平台,使家校互通信息更为快速方便,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心理、生活等状况。 

3.挖掘社会企业教育资源,搭建校企合作平台 

社会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延续和补充,没有社会教育参与的学校教育是不完善的教育。教育只有融入社会,才能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并参与教育的社会风气。社会的教育资源极其丰富,充分利用和挖掘社会教育资源,才能使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对接,形成校内外一致的教育网络体系。如:围绕学生的专业技能培养目标,学校可以充分利用社会的企业资源进行教育,搭建校企合作平台,通过与社会企业合作办学,实行订单式培养教育,将学生的专业技能培养与企业的工作岗位能力培养充分结合起来。学生通过直接参与企业工作岗位的实践,一方面可以学习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另一方面也为学生提供理论结合实际操作的平台,积累工作经验,为今后的就业奠定基础。 

4.与具有鲜明教育意义的单位合作,建立稳定的社会教育基地 

社会教育资源的内涵非常广泛,只要对人能够形成教育的单位都属于社会教育资源的范畴。例如,历史文化遗址、博物馆、纪念馆、军事基地、养老院、素质拓展基地等单位都属于社会教育资源。这些社会教育资源是教育学生的好教材、活教材,学校要加强同这些单位的联系,充分发挥这些单位的教育作用,将这些对学生具有深刻教育意义的单位作为学校长久的、稳定的社会教育基地,以此全面加强学生的教育。比如,将素质拓展基地作为学校长期、稳定的社会教育基地,不定期组织学生到素质拓展基地参加各种素质拓展活动,培养学生能力、锻炼学生体魄和意志,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构建学校、家庭、社会教育协调发展网络体系是营造适于学生发展成才教育环境的重要途径之一。如果学校教育没有了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配合,学校教育则只是一句空话。正如《家教名言》中顾晓鸣所说:“构建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相互依靠、协调发展的格局,是建立现代教育制度的核心内容。” 

 

参考文献 

[1] 张中田.谈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关系[j].教育探索,2003,(10). 

社会教育体系范文第2篇

关键词:终身教育;学习型社会;基本特征;辩证关系

中图分类号:G7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1)05-011-02

一、终身教育体系和学习型社会的基本特征

1. 终身教育是一个纵横贯通的教育体系,是实现人的可持续发展、迈向学习化社会的必由之路。中国终身教育体系是“全人生化、全社会化的大教育体系;是终身教育和终身学习双向同构的复合型教育体系;是以素质教育为基础的创新教育体系;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教育体系”。它包括一切教育性质、教育类别的教育形式、教育方式和教育内容中的所有组成部分和环节,在终身教育体系中,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阶段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民族教育和特殊教育都是不可缺少的。作为一种新型的教育体系,它的主要特征表现为:

(1)教育时空的扩展性。终身教育涉及人的一生,是多次性和连续性的行为,教育对象从城市到农村、从学校到社区、从社会到家庭,形成了一个连贯的时空体系。

(2)教育对象的广泛性。终身教育涉及社会的每位成员,从儿童到老人都是施教的对象。

(3)教育领域的多元性。终身教育的办学主体、教育内容、教育方式、教育手段和教育投入等都是多元化,主要表现为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职业教育和普通高等教育、职前教育和职后教育等。

(4)教育功能的双重性。终身教育的直接功能是教育人、发展人,生产精神产品;间接功能是产生经济和社会效益。

(5)教育方式的开放性和灵活性。教育机制灵活,方法多样,根据不同对象的需求可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和方法。

(6)教育体系的复合性。终身教育体系是终身教育和终身学习双向而贯穿于人的全过程的教育体系,是人的被动学习和主动学习的全过程,是学习客体和学习主体不断转换的关系,从而使人们获得终身所需要的知识、技能等。

2. 学习型社会是“社会的每一个成员、家庭和组织都具有多种多次受教育的机会,是一个多层次、多领域提供教育服务的社会”,也是“以学习为核心,以全民为主体,以终身教育体系为基石,以学习型组织为基础,以运行机制为保障,以学习工作化和工作学习化为标志,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目的,以营造学习氛围为环境,以实现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推进社会发展为结果的全民学习、终身教育的社会”。在学习型社会中,学习已经成为人们乃至整个社会的基本需求,终身学习的观念已经为全社会成员认同,社会的每个家庭和社会的各种组织都成为学习型家庭和学习型组织。其主要特征表现为:

(1)学习的终身性。学习成为人生各个阶段以及终生不间断的学习,使终身学习成为生存的必需,使学习成为人的生存主题。

(2)学习的广泛性。社会学习活动的参与者不再局限于儿童、青少年,社会中广大的成年人、老年人均参与学习活动。即学习的权利人人享有并且平等,全体公民均可参与学习,使“学习社会化,社会学习化”。

(3)学习的发展性。学习和教育不仅成为一种社会风尚,而且发展成为一种新兴产业,知识增长和扩展的无限性,标志着学习作为人的生存发展的手段,将持续每个个体的一生,决定着“学无止境”成为社会基本生存状态和运行准则,并成为完美人生的过程。

(4)学习的自主性。学习者为社会的中心,学习的个体和组织构成学习型社会的主体。也就是说,学习必须以一定学习型组织为依托,开展自主学习。

(5)学习的开放性和灵活性。学习者根据国家、社会和个体的需求进行学习,通过不同形式的继续教育,并能打破区域限制,实现地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同时采取数字化的学习方式,可以正规或非正规地学习,从而“促进全体公民学有所教、学有所成、学有所用”。

(6)学习的时代性。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学习型社会非常重视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使得知识的创新指数和知识传播指数高于其他任何社会。同时学习的目的和最终结果是推进社会不断发展,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方向,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不断开拓创新。

二、构建终身教育体系是创建学习型社会的基石

1. 终身教育体系与特征,说明了终身教育的时空、对象、功能、方式、内容和手段等具有鲜明的开放性、发展性和社会性,构建终身教育体系的过程,就是促进创建学习型社会不断发展和成熟的过程,学习型社会的形成是终身教育体系构建的真正标志。

2. 构建终身教育体系是一项庞大的社会工程,涉及面广,需要外部支持和内在机制的完善来统一规划、管理,从而整合和统筹运用各类终身学习资源,满足学习者学习的需求。构建终身教育体系的目标是对教育资源和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优化和整合,实现终身教育与终身学习双向强化,形成教育型社会和学习型社会的组合,形成“处处是学习之所”的社会环境,使每一个人在各个年龄阶段都有受教育的机会。同时,终身教育体系将整合国内外教育资源,建立起“教育超市”和“教育网络”,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促进和推动学习型社会的形成。

3. 构建并不断完善终身教育体系是当今世界各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共同趋势,是形成学习型社会的必然要求。终身教育体系的构建,使社会成员接受教育的方式将突破时间和空间的界限,将逐步由“教育化学校”转化为“学习化学校”,将由“封闭式、接受式教育”转化为“开放式、自主式学习”。因此,没有一个完善的终身教育体系的构建,就不会形成一个和谐、积极向上的学习型社会。面临现实,我国清醒地认识到构建灵活开放的终身教育体系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同时把这一课题纳入国家教育改革和发展中长期规划之中,要求学校、科研院所、企业等相关组织和部门统筹扩大继续教育资源,大力发展远程教育,为学习者提供方便、灵活、个性化的学习条件,并逐步搭建终身学习“立交桥”,促进各类教育纵向衔接、横向沟通,提供多次选择机会,满足个人多样化的学习和发展需要,从而为创建学习型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学习型社会的创建促进终身教育体系的完善和发展

学习型社会的创建必须坚持终身学习理念,整合各类教育资源,以先进学习文化为引导,以各种学习型组织为基础,为社会成员无障碍学习提供充分支持以助其全面发展,并进而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新型社会。在经济发达的美国、日本和韩国均较早地提出了终身学习、终身教育的口号。构建终身教育体系需要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政策环境和舆论环境,学习型社会的创建使得终身学习的观念为全社会成员认同,学习已经从无意到有意、从被动到主动;学习已成为人的

生活组成部分,社会成员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成为学习型个人。这样,从个人、家庭、社会组织,再到整个社会,都有着鲜明的学习理念。正确的学习导向、丰富的学习兴趣、和谐的学习环境,必将有力地促进社会的全面进步和经济的持续发展,促进社会成员文明程度的提高,促进终身教育体系的完善和发展。

建立学习型社会是一个与时俱进的命题,具有鲜明的时代意义。它不仅是现代化社会教育发展体系的理论抽象和高度概括,是当代先进的教育思想和实践结合中生发出来的一种理念;它也是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求,是应对经济全球化和新科技革命挑战的必然选择,是加快我国现代化建设和实现小康社会的重要保障,是实现人生真正价值的现实需要。《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给建立学习型社会提出了明确的战略目标、发展方向和发展途径,即“到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加快发展继续教育……广泛开展城乡社区教育,加快各类学习型组织建设,基本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因此,学习型社会的创建,将更加凸现终身教育的特殊地位和作用,从而给终身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带来更好的政策环境、舆论环境和更多的社会支持。在学习型社会形成的外因力量的推动下,使学习成为一个终身教育过程和社会教育系统相统一的集合体,并不断提高和完善终身教育体系。

总之,从终身教育体系和学习型社会的基本特征和关系来看,二者虽然有着内涵和外延的区别,但同时有着本质的、必然的联系。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和形成学习型社会是当今世界的一种教育思潮,是时展和社会进步的迫切需要,是世界各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共同趋势,是进入知识经济时代和信息时代世界各国的必然选择,也是保持个人、社会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

参考文献:

[1]漆新贵,论中国终身教育体系的基本特征[J],教育探索,2003,(4):49.

社会教育体系范文第3篇

关键词: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实践教学;体系构建

1、引言

伴随着高校毕业人数持续提升,2014年,我国高校毕业生人数就达到了700多万,就业难成为社会重要难题之一。由此可见,高校构建实践教学体系,是提升毕业生社会竞争力,解决就业问题的关键措施,这也导致构建实践教学体系成为办校的难点问题之一。

2、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现状

通过多年的办学经验,按照社会和就业需求的不断改变,各个高校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着自身的培养计划,其实践环节作为提升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关键措施,一直备受关注。从各个高校对该专业学生在实践环节教育计划的制定与实施状况而言,虽然实践环节在整个教育中所占的比例较多,但是仍然存在一些问题,这也是导致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实践教学质量不足的主要因素。

2.1、课程结构不合理

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理论知识逐渐迈向实践化,要求学生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反复的进行实践训练,如果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实践时间不足,学生就很难将所学的理论知识转变为实践能力,实践能力也无法得到相应的提升。相关调查显示,大多数高校实践环节主要集中在7或8学期,实践课程的学时和学分在整个学时学分中比例不超过20%,在四年的本科教育中,实践课程开设的数量比较少,总学时并不多,不同的实践课程之间没有关联性,并且针对性也比较弱。

2.2、教学内容不符合社会需求

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自从开设一来,大多数高校对于该专业的实践教学课程的内容都较为重视,改革的次数也比较多,按照健身市场的实际需求,对该课程设置并实施的实践教学内容进行了针对性优化与调整,并淘汰了一些陈旧的项目,开设了一些新型的健身项目,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社会的实际需求。但是,因为健身市场的社会需求变化速度较快,并且许多高校对于市场变化的反应速度并不快,这也导致实践教学的内容无法及时满足市场的实际需求,形成严重楼后,以至于实践教学内容不具备前瞻性与针对性,促使学生所学内容无法应用于社会。

2.3、实践教学质量较弱

当前,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的教师大多数都是该学校毕业的学生,此外也有一部分是其他体育项目转到该项目的教师。虽然这些教师在学历层次、专业理论等方面能力较高,但是他们基本上都是从高校毕业之后直接参与工作,对市场对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的需求认识并不充足,缺乏工作经验,只能够从理论到理论,无法从理论转变为实践,最终提供的实践教学质量有明显不足。

2.4、校内实践教学条件较弱,校内外实践基地建设不足

根据相关调查发现,许多高校的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的校内实践教学条件并不充足,器材老旧、教学环境较弱,硬件设施设备长久不更新,在该专业方面的经费投入也并不多。与此同时,校外实习实践基地的建设也相对较弱,基本上没有实质性的校外实践基地管理及运行规模,对于校外实践基地的建设缺乏市场保障。因为学生自身实践能力较弱,再加上实践基地的实践时间不足,实习基地培养学生的成本又比较高,学生所接受的实习教学质量并不足,只是一些没有技术含量的简单工作而言,无法满足市场的实际需求。

3、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

3.1、系统化实践教学体系构建

务必以社会需求为主要导向,构建社会体育指导和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并持续完善课堂实践、校内校外实践等相关环节的结构体系,并突出课内外、校内外实践教学环节的关联性,持续构建并完善相对独立但又有较高协调性的实践教学内容体系,提升实践教学环节的课程设计,提升实践教学的学时,持续不断的在四年本科教学中贯穿实践教学,促使实践教学成为整个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的教学核心,促使实践教学内容体系稳定处于合理有效、规范有序、科学严谨的状态下开展。

3.2、强化师资队伍建设,提升专业教师实践教学能力

在强化师资队伍建设的过程中,首先需要采用一些具备较高社会体育市场工作经验的实践性教师;其次,需要鼓励当前的专业教师强化自身的实践能力,并定期组织专业教师开展健身行业的进修工作,促使教师真正的掌握当前的建设那行业,培养专业教师的职业能力,进而提升教师在实践课程当中的实践教学能力;最后,需要定期选择一批素质较高、业务精湛的专业教师参与到健身行业当中,并参与相关的职业培训以及资格认证活动,促使其能够在健身行业中获得相应的成就,从而优化高校的办学竞争力。

3.3、整理当前资源,持续提升实践基地的建设质量

充分应用高校目前的条件资源,并逐渐提高校内外实践基地的建设力度,优先以校内实践基地为辅导,促使学生掌握基本的健身技术操作方式以及健身原理,再以校外的实践基地为主要完成空间,促使其能够开展针对性的就业时间技能提升方式,最终形成校内外一体化的教学实践平台。与社会的有名企业进行沟通与交流,力求与其进行合作,由高校为企业提供更多的可用性人才,由企业为高校提供校外实践空间,构建良好的校企合作平台,并开展相应的定向培养途径,实现校企资源互补,从而极大程度提升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能力,提升高校学生实践能力的同时为学生创造更多的就业与创业机遇。

3.4、明确实践教学目标,完善实践教学体系核心

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目标基本上可以分为具体目标与总体目标。无论是实践教学还是理论教学,其基本上都是为了实现整体教学目的而服务,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培训的整体目标就是借助具体的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而言的。对此,作为专业人才培养的专业课程,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具体目标应当是围绕着人才培养的总体目标而制定的。以北京体育大学为例,该大学的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的教学目标是为了培养能够掌握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的基本知识与理论、基本技能与技术,具备良好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能过在社会、体育管理部么、健身企业、各类体育组织中从事大众健身服务与指导、项目开展与设计、推广与组织等工作的应用型人才。就当前而言,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所有环节的具体目标。对此,按照专业实践课程的顺序性与阶段性,必须明确各个阶段实践教学的目标。第一阶段:大学一、二年级,其目标应当是提升对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的认识。主要是借助通识基础课以及学科专业课当中的课堂实践教学为核心实现该教学目标。当前的大学生的实践活动能力与社会认知能力基本上都是在大学中逐渐培养形成,该阶段的专业实践教学内容应当是结合案例教学与授课内容进行简要的社会介绍,并借助多形式、多层次的实践活动,丰富学生的社会生活阅历与经验,从而培养学生对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的认识。其次,借助课程作业与基础性时间互动掌握专业基础知识与专业知识的实际操作与应用,以北京大学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为例,其设置了社会体育指导与社会体育项目推广两个主要方向,围绕着这两个方向的理论课程设计了两个方向的实践课程,也就是社会体育指导实践与社会体育项目推广实践,其教学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将所学的专业理论知识更好的应用于社会实践当中。第二阶段:大学三、四年级,其目标是综合提升专业知识能力和技能操作能力,能够独立的完成相关实践实习任务。这一阶段的教学目标主要是借助毕业论文与毕业实习等实践教学方式来完成,这一阶段的实际目标主要总结为:将基础知识、基础理论与基本技能综合应用与体育工作实践,并在实践当中检验、巩固所教学的理论技能与知识,借助实习,促使实习生能够基本掌握体育管理、体育资讯、体育经营以及体育知道等方式方法,锻炼并培养实习生独立工作的技能与能力。毕业实习作为实践教学内容的核心内容,其主要包含:为学生提供将所学的理论与实践知识结合应用的空间,促使学生能够思考自身的专业角色,考验学生的实际管理水平,识别自身的技能成就,辨别自身的实际需求,为教师提供一个能够准确评判实习生是否能够满足社会需求的实践操作平台。

4、总结

综上所述,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必须符合现代教与学理论以及规律性理论,以市场需求为主要导向,构建以学生为核心的教学理论,着重理论教育与实践学习的有机结合,促使学生借助实践教学强化自身综合素质以及综合能力。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非常重要,其作用是其他任何方式都无法替代的,实践教学体系需要持续完善,最终培养出符合市场实际需求的应用型专业性人才。

参考文献:

[1]李克建,王伟.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研究———基于营销理念[J].科教文汇旬刊,2014,13(8).

[2]王晓云,阮云龙.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设与完善———以北京体育大学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为例[J].运动,2015,23(17).

[3]高小亮.以市场为导向的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4,32(18).

[4]戴国清,高秋平.地方高校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产学研用”教学体系初探[J].当代体育科技,2015,23(32).

[5]冯振伟.职业教育背景下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研究———以郑州轻工业学院为例[J].体育世界:学术版,2014,32(8).

[6]黄思敏,王绍建.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的效益分析[J].当代体育科技,2015,5(21).

社会教育体系范文第4篇

    论文摘要:体育社会化教育应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学校体育教育工程内容之一,体育教师在教学实践过程中,要注重通过各种方式和方法进行学生基本互动能力的培养,使其尽快地克服独生子女的诸多现实问题。

    群体互动能力是一个人从事社会生活必须具备的能力,它是人的社会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人的社会化乃为人从生物人向社会人发展并不断适应变化的社会生活的过程。最初的社会化,也就是学生阶段的社会化决定人一生的健康成长,起着定向作用。从功能上理解.人的社会化进行的越早越有易于人的自理能力和适应社会能力的提高。从国情来看,我国独生子女问题比较突出,学校阶段的社会化教育可有效地促进文化规范纳人学生意识之中。

    俗话说“从小看大”,就是讲人最初的社会化状况基本上决定了人的未来发展。这个头开得好不好,对人的一生影响非常大。学校教育是人生正规教育的起点.应对学生进行群体互动方式、方法教育,使社会化教育伴随正规教育,以便及早培养学生的良好行为规范,适应社会的迅猛发展。在目前的应试教育中,对学生群体的社会化培养没有相应的课程安排,只有传统的体育课程,这种课程仅仅是一种自然的人际互动,缺乏教师主动的控制。从社会学的角色论方面看,人进人一个组织后就开始“扮演”不同的“角色”。首先学生的角色在进校之日起就开始发生变化,由一个父母的孩子变成了一个拥有很多同学的学生,对于这个角色的变化,学生自己有所感知,不过他们更多的是欣喜,不可能清楚地知道这一角色变化意味着什么,自己应该在言行上有何种改变。从在父母面前的“小太阳”到班级中的“普通一兵”,有些学生甚至出现不适应和不理解。对此必须及时地加以引导。

1、以学生群体互动为出发点

    学生的群体互动教育可以从课堂教学、课余训练着手,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安排一些寓教于乐的内容。比如,经常以学习小组为单元,复习已学过的内容,在这样的活动中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效地强化知识,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参与意识,从中逐渐地体会到团体的温暖,形成积极主动参与的动机;开展一帮一活动,使学生有一个互帮互学的机会,有一个不时对比的可能,能够有更全面认识自我,有助于在教师或同学指出其问题时产生内在的认同,形成融洽的群体互动性格。

    教师在体育教学中会发现有些学生表现出较强的组织能力,有些学生表现出较为出色的自控能力,有些学生则显露出较好的团结能力……对于群体互动比较出色的学生,教师很易发现他们,并及时发挥他们的能力,委以他们组长、体育骨干等职务,使他们的角色扮演能力能够及时得到强化。但是,对于另一些学生,他们在一个组织、团体中,会有一个很长的适应过程,如果教师能及时发现或利用他们现有的能力,就会使其潜力发挥出来;如果不能及时地发现他们的能力,则会影响他们在该方面能力的进一步开发,甚至长久地掩盖其能力。对于大部分学生而言,他们的能力则依靠教师的不断培养,使他们随着智力的发展,在群体互动能力方面得以提高。对于这类学生的群体互动能力、互动方式的培养可以通过基础规范教育进行,使他们明白自己应该以什么样的角色出现,如何出色扮演这一角色。

2、通过基础规范教育帮助群体互动能力的提高

    在社会化过程中,人的生物性逐渐地被社会性所替代,从而表现出人的更为广阔的需求,这其中包括人的生理需求和社会需求。根据马斯洛提出的“人的需要层级”论,可以清楚地看出人的需求是有层级差别的,在最低层级是人的生理需求,需求层级越高,人的社会需求成分越多。人的需要是产生各种动机的源泉,是人之行为的最初动力。对于低年级学生而言,体育课主要处于生理需求占主要成分阶段,学习行为、群体行为在逐渐被动强化过程中,而集体力量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和善于互动。因此,对于低年级学生的基础规范教育可以引发学习兴趣和明白集体力量为前导,在多种形式的比赛过程中,要求学生认真、严肃完成好每一个练习内容,协同完成比赛,使他们认识到现在所进行的学习和集体活动不同于以往。教师正确地利用人类固有的潜在竞争意识、竞争需求,培养他们正确地认识竞争的意义,从竞争中不断地学习竞争的规则。学习这些竞争规则的过程,实质上就是一种行为规范的教育。这种教育方式可在高年级学生广泛使用,特别是在课余训练中,更多地以各种竞赛活动替代枯燥的单纯训练,使学生在竞赛活动中学习体育技术、战术、规则。

3、利用团队活动培养学生的角色扮演能力

社会教育体系范文第5篇

关键词: 数学思想 数学知识 社会问题 中学数学教育 习题

近年来,社会问题教育越来越引起高中数学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视,这既是教育发展的结果,更是社会发展的要求。同时我们注意到,中学数学社会问题教育在实践中取得了很大成功,但在某些方面效果依然不是很理想。问题产生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在理论上数学解决社会问题没有得到很好解决,另一方面是因为以习题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方法仍束缚着中学数学社会问题教育的实践。因此,笔者认为,促进中学数学社会问题教育的重要措施,就是要将社会问题大量引入数学教育中,从而达到提高中学数学社会问题教育效能的目的。

一、社会问题与习题的比较。

大家常说的社会问题,一般是指自然界及社会生活、生产中客观存在,反映一些科学概念和规律且未被加工的典型科学现象和事实。而我们所做的习题就是由这些概念和规律加工出来的。学生在做习题的过程中往往迷失在推导与演算中,对于习题掩盖的实际问题学生充耳不闻。其外在的表现形式为:做题得心应手,快而准,但是当遇到此类实际问题时,却无从下手。这样的教学模式严重地违背了数学教育的初衷——数学的根源是数学现象,限制了对学生的数学社会问题教育。

数学现象就是由习题在形式上表现出来的,但它只提供了极其完美数据,根本上并没有给学生提供真实而有效的数学情境,因此学生在解决社会实际问题的时候就不会像做习题那样得心应手了。社会问题则是把每个数学量掩藏在真实而复杂的数学现象中,而不是裸地给出来的,需要学生随机应变,根据当前面临的情境,通过有目的的假想、估计等手段获自己所需的数学量,再构建出自己理想的数学模型,经过认真仔细的研究推敲,最终得出与事实相符的结论,这样就可以把数学教育社会问题化落到实处。因此,我认为有效促进中学生数学社会问题发展的教育方式应是把习题教学与社会问题教学相结合,使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与数学现象紧密结合起来。

二、运用社会数学问题进行教学,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数学思想和科学品质。

数学思想是人类在创立和发展数学科学理论的过程中,对数学知识与方法进行概括而形成的科学认识。它对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具有潜在意识导向作用。它所具有的思维创造性、内容科学性和观念指导性对学生的数学学习乃至今后的生活有着潜移默化的向导作用。

社会学思想是社会数学问题的指导。社会数学问题把数学知识描绘成数学现象并以社会问题的形式呈现,主张把原来习题的严格性转化为自然、真实的数学环境,并在其中揭示数学教育活动的因果关系。学生通过社会数学问题的训练,可以激发创造性思维,发展创造力,是某种数学思想在其头脑中建立。这一数学思想可能使得他们受益终生,对他们的生活有着方向性的指导作用。数学科学品质是数学学科中所蕴含的人文社会问题因素,它与数学学内容和人们的数学认识活动相联系。数学科学品质包括科学精神、科学态度、科学道德、辩证唯物主义思想。社会数学问题是客观存在的现实,学生在解决这种问题的过程中,必然会遇到这样那样的困难,教师应引导学生大胆批判、大胆创新,鼓励学生为了追求真理而勇于进取,这无形中培养了学生的科学精神。中学生的心智没有发展成熟,心理波动激烈,在尽力社会问题的过程中,会认为某种现象是理所当然的,凭借主观臆想,而不是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在这种情况下,教师要适时地给学生介绍一些数学史,告诉他们一些数学学家的科学活动,让学生树立起实事求是、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教师在总结的过程中,要给学生着重强调解决任何问题都要遵守辩证唯物主义思想,这是解决问题的主要宗旨。无论是谁,违背了这一真理,必然会走向失败。

三、运用社会数学问题进行教学,可以传授给学生“活”的数学知识。

在提倡社会问题教育的今天,教师应该教给学生“活”的数学知识。所谓“活”的数学知识就是要将数学知识与数学现象密切联系,要使学生在接受数学社会问题教育的过程中不仅仅是学到一些知识,学会解题,而是形成自己的品味,即对所学的数学知识有自己的鉴赏、欣赏、体验、品位乃至审美,对数学的意义有一些了解,有一些欣赏,知道数学学中哪些东西是重要的,哪些东西是美妙的,哪些东西是值得跟人辩论得面红耳赤而不放手的,从而把中学数学社会问题教育真正落到实处。

科学现象与事实都是社会数学问题的背景,都是社会生活、生产中客观存在的。这些特点决定了学生在以“社会数学问题”为载体进行数学概念、数学规律等数学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必然是开放性的。在这种学习情景中学生才能体会到学习数学的好处和妙处所在,感受到学以致用是多么的有成就感。这样就会使学生对数学产生兴趣,从而让学生喜欢数学,喜欢用数学。而在以往习题式教学中,学生学会的都是理论知识,在做练习时显得得心应手,但是遇到解决实际问题需要解决时,就手忙脚乱、不知所措了。最典型的例子:学生在做物理练习是很顺利,但是如果家里电路有了问题,灯泡不亮了,让其找出原因时就不知所措了。

四、运用社会问题进行数学教学,可以有效地进行社会学方法教育。

要实现数学社会问题教育的目标,中学数学教学在注重知识教学的同时,必须加强社会学方法教育。因为它是我们培养学生生活能力的主要途径。所谓社会学方法,是指人们在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实践活动中总结出来的正确的思维、行为方式,是人们认识和改造自然的有效工具。社会学方法在本质上与科学知识是统一的。但严格说来,两者又有不同的特点。社会学方法所涉及的是人类认识物质世界的途径与方式,是高度抽象的,而不是具体的物质世界本身。社会学方法有它自己独特的表达方式,不直接由学科的知识内容来表达,而是隐藏在知识的背后,支配着知识的获取和应用。社会学方法的这些特点决定了社会学方法既不易学习,又不易掌握。因而,在中学数学教学中进行社会学方法教育,必须结合社会数学问题。这是由于,社会学方法的真正掌握,必须在探索和发现之中实现。而社会数学问题恰好为社会学方法教育搭建了一个理想的“平台”。社会数学问题贴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们这个突飞猛进的时代,所以,在社会数学问题教学中,学生就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首先运用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等社会学方法将社会数学问题转化为数学习题,然后用假设、类比、等效模型、近似等社会学方法去进一步解决问题。

五、运用社会数学问题进行教学,可以有效地训练学生的技能。

在中学数学教学中,教师除了需要向学生传授数学知识和社会学方法外,还需要训练学生的技能。而训练技能的有效方法就是引入社会数学问题。因为,社会数学问题给学生的感觉它就是我们身边所发生的现象,具有原社会的特点。学生一旦遇到这种社会实际问题,就会觉得“活”才是数学的根本,是与现实生活相通的,并非就是书本上死板的知识。于是他们便有了亲身实践的冲动,就会想办法在生活中使用自己在课堂上所学的知识,使自己所学到的知识在生活中发挥作用,哪怕是一点点也会欣喜若狂的。

综上所述,社会数学问题在促进中学数学社会问题教育上有着习题无法代替的作用。当然,习题也不是一无是处,它也有自身的很多优点可取。我们希望通过对社会数学问题的探讨,深化对社会问题教育理论与实践的认识,改变中学数学教学中习题教学一统天下的局面,充分认识数学社会问题教育“以习题演练为基础,以社会问题解决为升华”的意义,从而将数学社会问题教育引向深入。

参考文献:

[1]丁尔陞.九年义务教育初级中学数学教学大纲的审查说明[J].学科教育,1992(05).

[2]曹才翰.关于中学数学教学目的的几个问题[J].宁夏教育,1989(Z1).

[3]曹才翰.论数学教育及其研究[J].数学通报,198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