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环境管理的必要性

环境管理的必要性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环境管理的必要性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环境管理的必要性

环境管理的必要性范文第1篇

关键词:环境档案管理 电子化 信息化

中图分类号:G2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3)09-0013-01

环境档案管理是一项涉及多学科多领域的工作,它需要一定的技术基础。环境档案管理的对象就是在环保过程中所产生的真实材料,这些专业活动包括环境管理、环境监测、环境污染和防治、环境监理、环境科技环境法制及环境研究。

一、目前环境档案管理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传统的环境档案管理方法

档案管理工作的综合性较强,档案管理员的工作量一般都比较大,需要有很好的耐心和细心的工作态度。传统的档案管理工作主要就是档案的收集和分类工作,管理员首先需要把环保科技档案可以分为以下八类:环境管理、环境监测、环境污染和防治、环境监理、环境科学研究、环境工程与基本建设、仪器设备与环境标准、计量;然后按系统的方法将档案迅速地整理好,并以适当的方法保存,防治纸质档案发生霉变、长虫、发霉、遗失等问题

2.电子文档管理方式不受重视

使用电子文档来保存信息不仅可以节省大量的纸质资源,还能提高信息的安全性与完整性;但是这种方式需要更多的技术投入,必须以一定的计算机设备为基础,对档案管理人员的管理要求、技术要求也更高,工作量也增大。在实现环境档案管理电子化信息化的过程中还存在以下问题:首先,硬件设备和软件设备不能达到要求,缺少资金投入和技术支持;其次,档案管理人员的技术水平落后,尤其是缺少专业的计算机操作技能。因此,要实现环境档案管理的电子化和信息化不仅需要政府的资金和技术投入,也需要加大对管理人员的培训。

3.当前我国环境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方面,我国环境档案管理体系没有保障机制,表现为既没有专门的环境档案管理准则、标准,即使在与档案管理相关的法律中也很少有涉及环境档案管理的条例,也没有环境档案和信息披露的制度和规范,对信息披露的范围、内容、形式都没有统一的规定。另一方面,从技术层面来看我国还没有建立完整的环境档案管理技术体系,没有统一的技术标准。

二、环境档案管理电子化信息化的特点和方式

1.环境档案管理电子化信息化的特点

环境档案管理电子化信息化就是以电子文档来储存所要管理的信息,电子文件是以光盘、磁盘等为载体,与纸质文档相比,它有以下特点:电子文档离不开现代办公设备的支持,最主要的设备即计算机;通过这些现代化的设备可以实现文档信息快速、便捷的共享,不会有任何时间和地域的限制;通过这些设备也可以快速地对信息进行修改或补充;电子文件的保存环境没有纸质文档的保存环境要求高,只要这些设备不发生损坏即可。

2.电子文件归档的方式

要把电子文件归档,目前一般使用的方法是将文件保存在磁盘上,也可以通过互联网移交档案。以保存在磁盘上的方式来归档看起来文档的保存期可以无限长,但实际上磁盘很容易受到损坏,对电子文档产生很大的安全威胁,而一旦电子文档受到破坏,要恢复起来难度很大,甚至不可能。所以,采用这种方式首先就要保障电子文档的安全性,保证文档内的信息不回丢失,可以通过采取文件备份的方法解决该问题,但这又会使存储磁盘的数量增多,管理人员的工作量也会增大。所以最佳的归档方式之一是通过网络版办公自动化管理系统归档,这种方式是让办公室与信息部门合作,由办公室统筹管理工作,而信息部门依靠其技术设备及人才条件负责电子文件归档并负责保证其安全。当然最好的方式还是把两种方式同时使用,做好网络存贮的同时把文件存入光盘。

三、实现环境档案管理电子化和信息化的必要性

档案管理方式的电子化与信息化已经成为信息时代的大势所趋,环境档案管理也不例外。

1.环境档案管理电子化和信息化可改善档案管理工作

电子化和信息化可以打破档案利用的种种局限,特别是时间限制和地域限制,使档案管理可以与全国甚至全世界接轨,档案管理部门能获得更多的支持,使档案管理部门由封闭走向开放。档案管理职能不仅局限于档案的收集、整理与保管,信息化和电子化使得其职能扩展到信息采集、管理和服务,最终实现信息资源的合理配置、科学管理。

2.环境档案管理电子化和信息化是形势发展的需求

21世纪是信息化高速发展的时代,人类的每项工作都离不开高科技的支持,环境档案管理也不例外。环境档案管理要管理的档案文件通常有上百万件,这些文件都是一个地区或国家珍贵的信息资源库,档案管理的意义就在于要让这些资源得到各级领导和普通群众的充分利用,充分实现资源共享,为国民经济发展及环境保护服务。近年来,环境档案管理电子化信息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档案载体已经大部分被光盘、磁盘取代,随之也产生了一系列档案管理的问题,例如电子档案的收集、保管、保护和利用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就要加快档案管理电子化信息化的建设。

3.环境档案管理电子化和信息化是社会的强烈需求

在竞争越来越激烈的当今社会,人们的世界观念越来越强,对工作效率的要求越来越高,领导在做决策时也要做到迅速、准确,职能部门的工作对数据也要求及时、准确,社会大众对档案信息的需求量也在增加,尤其是随着环保意识的加强,人们对环境档案信息的需求明显增大。面对这些群体,档案管理部门只有以最全、最新、最直接、最方便的方式提供信息才能满足达到要求,这就迫使档案管理部门改变传统的管理方式,利用现代化的技术提供多功能而快捷的服务。

四、结语

传统的环境档案的纸质管理方法已经不再适合现当代对于档案管理的要求,电子化信息化的今天,环境档案管理由纸质管理方法转变为电子信息化管理是必然趋势,只有顺应时代潮流利用现代化的技术提供更舒适的服务,才能让环境档案的管理和使用更加安全更有效率。

参考文献

[1]赵洁,档案管理信息电子化问题研究,神州,2013(01).

环境管理的必要性范文第2篇

关键词:财会信息特征 财会信息管理 必要性 策略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和信息技术的不断更新,传统的企业财会管理已经转变为信息化管理,并且获得了良好效果,成为影响企业发展的重要工作。然而,在当今的财会信息管理过程中,依然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再加上财会信息特征的影响,加强财会信息管理成为一项必要工作。

一、财会信息特征环境下财会信息管理的必要性

(一)财会信息特征分析

1、阶层性

企业获取的财会信息在企业层级的差异性制约下,具有明显的阶层性特征。无论是企业的生产部门和管理部门之间,还是企业所有者和经营者之间,或者生产部门各个班组之间,他们获取的财会信息都具有明显的层级性。

2、私有性

从本质上来说,财会信息是公共性产品,然而由于财会信息所处的市场体制的发展具有复杂性,新时期的财会信息逐渐有社会性转变为社会性与私有性共存。经济市场参与者要想获得私有的财会信息,通常要投入大量成本,有的甚至根本无法获取。

3、隐蔽性

私有性和隐蔽性是统一的,如果财会信息具有隐蔽性,那么就一定具有私有性,私有性的财会信息也是隐蔽的。企业的流动资金就是私有性和隐蔽性兼备的财会信息,需要根据市场的实际发展情况确定流动资金的披露程度。

4、财务信息的滞后性

财会信息与会计电算化的结合能够有效提高财会信息的生成和传输速度,减少获取的财务信息和发出的财务信息之间的时间差,但是,这并不能从根本上避免两者之间的差距。因此,企业获得的财会信息依然会存在滞后性。

5、披露机动性

在财会信息披露性方面,我国的主要管理方式是弹性管理机制,这样一来,能够进一步拓宽规模大、发展好的企业的投资渠道,但是,大多数企业的发展会受到财会信息披露的阻碍,因此,这些企业在进行财会信息披露时,往往会处于被动状态。

(二)当前财务信息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财会信息失真

随着现代市场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传统的管理模式已经跟不上企业的发展脚步,进行企业管理模式的信息化转型成为一项重要工作。在当前的财会信息管理过程中,财务信息失真问题普遍存在,对于企业会计的核算产生了阻碍。

2、监管力度不足

如今,大多数的企业都面临着财会信息管理监管工作不到位的情况,监管机制不够完善,这就导致企业在对投资行为进行监督时,无法保证投资行为的规范性,使投资活动的随意性增强,造成资金流动与资金控制的分离。还有的企业面临着流动资金入不敷出的情况,随意采用扩大负债的方式对资金漏洞进行填补,这样一来,就增加了企业财务方面的风险。

3、资金使用效率低下

如今,我国的大多数企业集团在进行管理时,面临着比较混乱的情况,资金的使用效率降低。还有的企业允许子公司单独开设银行账户,但是对投资行为的监管力度严重不足,造成企业发展目标与实际发展能力的不符,导致企业盈利能力的下降。

二、财会信息特征环境下加强财会信息管理的措施

(一)保证财会信息的透明度

企业在市场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与各方面投资人和所有者经济效益的实现有着紧密联系。在企业发展过程中,参与者的地位是不同的,因此,对企业财会信息的透明度的频率和程度都有着不同的要求。针对这种情况,企业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善:第一,企业财会工作的信息化是实现财会信息透明度的前提,因此,在日常经济业务活动中,要提高会计核算的透明度,并且做好资金管理工作。第二,创造有利于企业财会信息透明度提高的环境,建立和完善企业预算管理制度和内控机制。第三,增强对企业财务监督工作的重视程度,将监督工作落实到日常财会信息管理过程当中,提高财会信息透明度。还要及时处理和传输各项财会信息,为总公司充分了解子公司的经营情况和财务管理现状提供有效依据。在了解了子公司的实际情况后,总公司要为其制定合理的监督方法。第四,提高企业经营管理的集中性。以往的企业经营管理模式是封闭和静态的,与企业财会信息的披露动机性和层次性并不符合,这就需要企业建立集中式的经营管理模式,增强经营管理模式的信息化和动态化,建立一体化的财务管理体系,提高企业财会信息的透明度,促进企业财会信息管理效率和水平的提高。

(二)加强对财务的监督和管理

企业要增强审计力度,推进财务监管的进一步深化和改革。负责财务监管的工作人员要建立企业内部审计机构负责专门的审计工作,并且对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和经济业务进行定期审核,建立科学的奖惩制度,落实好内部审计工作。另外,企业还可以建立财会岗位互换制度,加强财会岗位的流动性,从而使企业内部审计的监督力度得到进一步完善,加强财务监管的深度。

(三)提高企业资金的有效利用率

企业资金的有效利用对于企业发展有着重要作用,因此,要采取合理措施使企业资金的有效利用率得到提升。首先,企业要严格监控财务信息管理工作,及时发现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如果发现会计科目有与财会信息相关联的情况,要进行定期清查和整理,保证企业的资产和财产安全。另外,企业还要建立和完善内部约束机制,并且确保其能够发挥出实际作用,提高企业资金的有效利用率。

三、结束语

财会信息是经济信息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反映企业发展过程中的各项资产的发展变化情况,对企业的顺利运行起着关键作用。因此,财会信息管理成为企业需要重视的关键性工作。企业要认识到财会信息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充分了解财会信息特征,明确目前财会信息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且采取合理措施进行调整与改善,提高企业财会信息管理质量和水平,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环境管理的必要性范文第3篇

关键词:环境管理会计;必要性;作用

一、环境管理会计概念的理解

环境会计主要运用会计学的理论与方法,采用多元化的计量手段,反映和考核各会计主体的生产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为决策者提供相关性信息,为合理配置资源,改善环境状况寻找出路。同时环境会计又以有关环境法律、法规为依据,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给社会资源环境造成的效益和损失进行计量、报告与控制,以期达到改善社会资源环境,提高社会总体效益的双赢效果。因此,环境会计无论对于企业、社会还是对会计本身都有积极的巨大的影响,是原有会计理论的有益补充。

二、我国建立环境管理会计的必要性

1.治理污染,保护环境的要求

在我国经济迅速发展的同时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强度也在不断加大,污染物的排放量越来越多。严重的环境污染和有限的环保投资,动摇了经济发展的自然物质基础,目前人们逐渐认识到提高生活质量不仅需要发展生产,而且需要保护环境,现今的环境保护工作不再是“事后治理”,而是从最初开始就要进行全程控制。因此,作为社会的一员,企业应当意识到自己在环境保护方面肩负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应当努力将环境保护成为一种管理理念,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保护好环境,客观上也要求尽快建立环境会计体系。

2.我国经济发展的需要

保护环境已成为全球性的重要问题,经济发展会导致环境问题,但也有助于增强解决环境问题的能力;环境问题的解决可以为发展创造更加有利的条件,经济与环境是双向互相影响的。即发展必须以环境保护为前提,而环境保护则需要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提供的资金和技术支持。随着社会公众环保意识的增强及环境会计的不断发展,社会要可持续发展,必须重视环境保护,注重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的协调发展。企业应以效益优先、资源节约、环境友好为导向,将环境信息纳入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建立起反映环境因素对经济发展影响的环境管理会计。

3.完善我国会计体系的需要

目前我国现有的会计信息系统对环境信息重视不够。并且治理行为缺少长期规划。随着我国政府对保护生态环境的日益重视,以及社会各界对企业保持生态平衡的监督,企业外部的利益相关者对企业环境活动的核算资料及重要指标将表示出极大的兴趣,在我国建立完整的环境会计体系,大力发展环境会计已势在必行。我们必须清楚地认识我国特殊的经济环境,在与国外同行交流的基础上不断地尝试与创新,共同探索发展环境会计,完善我国会计体系。

4.对外开放的经济环境的要求

在环保意识日益加强的背景下,世界上许多国家已将环境问题纳入会计核算范围。我国企业进行国外投资将面临更多环境方面的问题和要求。向投资所在国提供环境会计核算资料已在所难免,企业对于外商企业披露的相关信息,一方面,可以利用环境管理会计的方法分析外资企业的环保优势,更好地学习和借鉴他们的经验。另一方面,要利用环境管理会计的方法,分析他们的原料、产品及制造过程是否符合我国环境保护的相关要求,以及对我国的生态环境是否会造成不良影响。只有这样,我国的环境才能得到保护,我国才能有一个良好的对外开放的经济环境。

三、环境管理会计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

1.投资决策要考虑环境因素

如今,环境问题已成为社会问题,因此,企业的发展也不单单只考虑经济效益,还要兼顾环境保护,从这种意义上来说,企业的投资决策活动必须注重环境效益,环境管理会计通过对环境信息的采集、加工,为多种决策提供相关的信息支持,它要求企业管理层要从企业的长远利益出发,从企业与社会的双重利益出发,合理规划,做出最优决策。在投资决策分析中充分考虑环境因素,决策分析不能再以单纯的经济参数为标准,应考虑社会、环境等多种目标。环境因素应纳入决策分析指标,企业要密切关注国家的环境政策以及环境法律法规的制定,估计各项潜在环境支出发生的可能性,减少投资风险。

2.有助于企业进行环境绩效考核与评价

社会衡量、评价一个企业,不再单单看企业的经济效益,还要考虑其环境效益和整体效益。环境管理会计的环境绩效评价体系能够反映企业履行环境责任、预防和治理自身所产生环境污染的资源投入与绩效信息,通过对企业每个环节的具体实施行为进行监控,发现不足,找出与标准之间的差异,分析原因,并提出改进建议,从而保证企业不受或者少受环境风险的威胁,企业在不同的实施阶段,通过环境管理会计收集的信息,可对企业的环境业绩及财务业绩进行综合评价,以促进企业环境管理的自我调整,保证环境目标和财务目标的共同实现,

环境管理的必要性范文第4篇

[关键词]环境管理会计 实施原因 定义 目标

进入20世纪60年代第一次环境保护运动兴起,学者开始倡导社会责任的观点,而环境责任作为社会责任的一部分也进入学者们的研究领域,环境管理会计开始萌芽。到70年代,以比蒙斯撰写的《控制污染的社会成本转换研究》和马林的文章《污染的会计问题》为起点,人们对环境管理会计的研究逐步深入。而且,随着人们环境意识的普遍提高,会计理论界开始对环境问题进行广泛的讨论研究。但是与外国的研究相比,我国环境管理会计的研究起步相对较晚,但环境管理会计在企业制定与实施竞争战略尤其是环境战略中将大有用武之地。这种理论的困境与现实的需求形成强烈的反差,因此,有必要对目前环境管理会计的略显杂乱的研究进行系统回顾与评述,并进行简要的评述。

一、环境管理会计研究现状综述

本文将从环境管理会计实施的必要性、定义与定位、目标等角度入手,对现有文献进行综述,对各方观点进行比较。

1.环境管理会计实施的原因

有关环境管理会计实施的必要性,可以从许多国际机构出版的关于环境管理的指导性文件总结出来。认为环境管理会计引起关注的主要原因可归纳为以下三个方面: (1)来自关注环境问题的利害相关者的压力不断增长。(2)环境相关成本的占企业总成本不断增加。(3)人们对现有会计实务缺陷的不断认同。

我国学者的观点大致相同,但各有差异。郭晓梅分析了环境管理会计的实施原因:社会经济动因使然;也是管理会计职能作用扩展的必然结果。李勐则分析了环境管理会计对企业管理系统的作用,认为有效的环境管理信息可以帮助企业充分确认和计量环境成本,降低风险,并改善企业的财务业绩。肖海、丁景华认为,环境管理会计的建立发展与实施有助于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也有利于抵制发达国家的环境剥削。

2.环境管理会计的定义与定位

上世纪90年代初,美国环保局(1995)从管理会计的定义出发,将EMA表述为:“为帮助组织决策而确认、收集和分析关于环境成本和环境业绩的信息过程”。国际会计师联合会(1998)提出环境管理会计是透过发展和实行适当的环境会计系统来管理环境面以及经济面的表现。Stefan Schaltegger和Roger Burritt(2000)在文章《环境管理会计的当前进展――环境管理会计的复杂框架》中将环境管理会计定义在狭义层面,即仅包括有助于经理人员决策并对决策后果承担受托责任的环境导致的财务影响。日本环境省(2005)的定义:环境会计是数量化评估企业环境保护活动的一种体系,为达成可持续发展目标,与周围环境保持良好关系,并推动同时具有效果及效率的环保活动。

3.环境管理会计的目标

环境管理会计的目标可以分为最终目标和具体目标。一般认为环境管理会计的最终目标是促使企业注重经济效益的同时,也重视生态环境和物质循环规律,合理开发利用有限的自然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对此钟朝宏、干胜道指出环境管理会计是以双赢为目标,即管理和改进组织的财务业绩和环境业绩,重视和实施环境战略能为企业带来财务上的利益,赢得优势。黄宏斌(2006)将最终目标概括为引导企业环境效率和经济效率的统一,为实现企业经营可持续性发展而服务。对于二元化目标,张亚连指出环境管理会计中不同层次的目标不可能同时达到,其具体目标的实现可能相对容易些,而最终目标的实现相比之下要困难得多。因此,环境管理会计的具体目标又是近期目标,而追求可持续经营目标,实现整体价值最大化的终期目标则只能是远期目标。

二、评价

通过上述的国内外对环境管理会计的文献整理,可以看出,环境管理会计研涉及的范围较为全面。对于一些涉及的基本概念和理论的理解也各不相同,拓宽了研究的整体思路。而且都认为环境管理会计的实施是非常必要的,环境管理会计的理论基础和目标也大致达成了共识。但国际上仍未就企业环境管理会计的总体框架体系形成共识。同时,我国的环境管理会计研究的发展较为滞后,研究的切入点与研究路线尚未找到。

环境管理会计是一门交叉性的学科研究,把环境管理引入会计工作中,其切入点在哪里?当前摆在我的面前的研究主题是什么?如果这一问题得不到解释,那么,以后我国环境管理会计的研究只能处于一种无序状态。国外学者关于环境管理会计研究,其基本主题是以环境与会计关系作为基本的研究内容,界定了一个较为宽泛的研究主题。我认为我国的环境管理会计的研究,应当以我国社会经济背景作为切入点,将环境会计学的研究目的、方法和理论原则与我国环境问题的现实结合,先理清我国环境问题历史、现状及成因,然后再考虑构建相应的环境管理会计理论架构。

参考文献:

[1]干胜道,钟朝宏. 国外环境管理会计发展综述[J]. 会计研究,2004

[2]颉茂华,王珉,胡伟娟。环境管理会计研究:综述、评价与思考[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0

[3]郭晓梅. 环境管理会计简论[ J]. 财会通讯,2004

环境管理的必要性范文第5篇

【关键词】 传统管理会计;环境管理会计;Tellus学会

环境和人类发展的问题由来已久,从1972年最先将该问题提到议事日程的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算起,到2002年联合国高峰会议后,将次年定为可持续发展行动元年,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在经历长达30年的漫程之后,终于得到了全人类的理解和认同。现在,多数国家和企业都开始主动、自发地从各方面着手环境保护行动,这其中也包括在会计领域的行动。考虑到我国传统管理会计在环境管理方面还很欠缺,笔者提出其未来发展的新方向――环境管理会计,这对于完善管理会计的理论体系、解决我国当前严峻的环境问题都具有积极的意义。

一、传统管理会计在环境管理方面的缺失和局限

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是在追求自身价值的同时兼顾环境保护。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是利用相关信息,有效评估企业的环境状况并迅速做出正确的反应。对于传统管理会计来说,获取与评估环境有关的信息存在一定困难,而收集的信息不完整、不精确,最终会导致环境管理决策的失误或失败。正是由于传统管理会计在环境管理方面存在局限,促使环境管理会计开始萌生并得以发展。传统管理会计在环境管理方面的缺失和局限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重视生产经营,忽视环境管理

传统管理会计的各项职能,如决策、规划、控制,注重的只是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比如供应、生产和销售,没有引入环境管理活动,没有对企业环境管理行为进行科学的决策、系统的规划和严密的控制。企业在观念上不重视环境管理,是产生这一问题的根源。环境管理的目的在于寻求人类与环境的和谐,在企业的管理会计实务中引入各项有助于提升企业环境绩效的内容和机制,并将其融入未来企业管理理念中,对于改善企业环境管理绩效有深远的意义。

(二)重视普通信息,忽视环境信息,会计信息与环境管理决策的相关性弱

传统管理会计使用的主要信息来自财务会计系统。按照现行会计准则,财务会计没有单独列示、反映与环境管理相关的收入、成本等信息。尤其是从成本信息上来讲,财务会计只重视普通成本,忽视环境成本。在实务中,与环境相关的开支,不是直接放在流程或产品成本中单独反映,而是先放在制造费用中,期末再按照产量、机器小时、生产工时等标准,分配计入各成本计算对象。这样的处理方法,不能有效地反映各产品真实的环境成本和生产成本,利用这样的成本信息进行环境管理、定价等决策,可能会产生错误的决策。即便有的企业计算、反映了环境成本,也主要考虑的是企业内部发生的环境成本,未考虑外部环境成本。

(三)投资决策分析不完善

投资决策因其影响时间长,是企业的一类非常重要的决策。传统管理会计中投资决策未考虑与项目有关的环境成本与环境效益,往往不能正确评价投资项目真实的盈利情况。加之,投资决策分析多采用按照既定贴现率将现金流量折现的方法,而与其它影响因素相比,与项目有关的环境因素具有更大的不确定性,这会加大投资的风险,而在进行决策分析时通常未考虑这类潜在的环境风险,采用的贴现率与项目的实际投资风险不匹配,折现后只会高估项目收益的现值,因而不能正确评价投资项目。

(四)业绩评价的技术和方法有缺陷

传统管理会计中,考核、评价业绩往往只注重短期的经济效益,却忽视长期的环保效益。一般评价业绩的尺度多是单一的、短期的财务指标,如收入、利润、产品贡献边际、可控成本,这些指标只注重短期的经济效益,而忽视长期的环保效益,不利于企业从根本上重视环境管理工作。另外,这种评价方法也可能导致人为操作数据的做法。近年来,虽然平衡计分卡等方法提出了衡量企业长期业绩的财务与非财务评价指标,但是实际中这些方法应用的却极少。

二、我国建立环境管理会计的必要性

环境保护是我国的基本国策,作为国民经济基本构成元素的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也应贯彻环保政策,这就迫切要求企业建立环境管理会计。

(一)建立环境管理会计是实现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

现在,各国的环境保护已从关注解决终端问题逐步转为营造企业改变环境的驱动力,也就是通过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环境导向的变革来谋取社会经济发展与环境的“双赢”。我国是人口大国,虽然资源总量丰富,但人均资源占有量很低。为了合理利用相对匮乏的资源,实现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我国政府已通过立法,来迫使企业不得不采取措施加强环境管理,以达到环保标准。同时,我国政府还通过各种经济手段,如补贴、征税、收费等,通过调节经济利益来鼓励企业主动进行环境保护。对于积极进行环境保护的企业给予一定经济刺激,而对造成环境污染的企业则进行一定经济处罚。即便如此,为了巨额的经济利益,许多企业还是全然置国家和全民利益于不顾,继续大肆消耗自然资源,破坏生态环境。作为社会的一员,企业应当意识到自己在环境保护方面肩负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应当努力将环境保护成为一种管理理念,建立起以反映环境因素对经济的影响、评价环境管理业绩的环境管理会计。环境管理会计以其对环境信息的采集、加工,为多种决策提供相关的信息支持,同时通过将环境业绩融入综合业绩评价体系,以保证环境目标和财务目标的共同实现,最终实现企业和国家的可持续发展目标。

(二)建立环境管理会计有助于企业更好地参与国际竞争

伴随全球环境保护意识的觉醒,环境管制标准愈来愈严格,企业环境相关成本及环境风险增加,引起企业及银行等融资机构的重视。很多著名的大型银行都开始要求客户对自身的环境情况做出必要披露,同时还积极研究和运用企业环境风险评估方案。同时,在世界范围内出现了“绿色消费”浪潮,消费者在选购商品时,不仅关注产品的质量、功能和价格,还关注产品本身是否有利于环境保护,产品在生产过程中是否对环境造成了污染。此外,许多国家都提倡或要求其企业对外披露环境方面的会计信息,我国企业进行国外投资将面临更多环境方面的问题和要求。凡此种种迫使企业不得不采取积极行动,改善和提高企业环境管理的水平,树立环境管理的良好形象,以增加市场竞争能力,降低环境风险及资金成本。这些都迫切要求企业尽早建立环境管理会计。

(三)建立环境管理会计有助于抵制发达国家的环境剥削

环境保护是全球性的问题。但许多发达国家的企业,故意把环保不达标、污染严重、破坏自然生态环境的生产项目建在发展中国家。许多发展中国家盲目地认为是外资总是先进的、环保的,于是堂而皇之地打着外国投资的幌子,将污染“免费”制造给发展中国家,进行着的环境剥削。同时,他们凭借产品低廉的成本,牟取了巨额的利润。为了抵制这种环境剥削,我国急需引入环境管理会计。一方面,利用环境管理会计的方法可以分析外资企业的环保优势,更好地学习和借鉴他们的经验。另一方面,利用环境管理会计的方法,要分析他们的原料、产品及制造过程是否符合我国环境保护的相关要求,以及对我国的生态环境是否会造成不良影响。

三、环境管理会计的界定、内容及实务中应注意的问题

(一)环境管理会计的定义

20世纪90年代,美国环境保护协会最早提出环境管理会计。此后,世界上三十多个国家先后开始推行环境管理会计。在过去的十几年,环境管理会计倍受关注。针对企业环境事件导致的经济后果越来越多,国际上成立了许多专门研究环境管理会计的机构,如Tellus学会、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司环境管理会计专家工作组以及美国环保署的环境管理会计研究与咨询中心等。这些机构对环境管理会计(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Accounting)的定义阐述如下:

Tellus学会:环境管理会计是组织说明其业务的物料使用和环境成本的专门会计。物料会计,是通过跟踪工厂或营运场所物料流量的方法,将其投入和产出反映出来,以达到评价资源效率和发现环境改进机会的目的。而环境成本会计是进行环境成本的确认,并将其分配到物资流或公司经营的其它有形方面。

国际会计师联合会:环境管理会计是通过开发和实施恰当的与环境有关的会计系统和实务,来达到对环境和经济绩效进行有效管理的目的。它包括与环境有关的会计信息的披露和审计,但更侧重的是生命周期成本核算,全成本法,收益评价和环境管理战略的规划。

联合国可持续发展部环境管理会计国际专家组:环境管理会计是用来辨识和度量当前生产流程的环境成本以及采取污染预防或清洁流程的经济效益的各个层面, 并且将这些成本和效益集成到日常业务决策中的一种机制。

(二)环境管理会计的内容

环境成本是环境管理会计中最先受到关注的项目。为了避免和减轻生产经营活动可能造成的环境污染,达到环保要求的标准,企业需要开展一定的活动,如购买环保设备、改进生产流程、进行清洁处理等,在这些活动中必然会发生一定的支出。此外,对于企业以往经营活动对环境以及其他社会群体造成的损害,按照相应规定,可能需要治理或给予赔偿,在这类过程中也会发生一定的支出。这些支出都属于环境成本,它们都会直接影响到企业的收益水平,进而影响到相关利害关系人的经济利益。因此,企业的环境成本是最先受到信息使用者重视的环境管理会计项目。识别隐藏于企业内部和外在的环境成本,科学解决环境成本的构成、核算、成本计算和控制等问题是环境管理会计的重要内容。

随着环境因素对企业竞争力的影响不断增大,如绿色消费者的出现、环境保护贸易壁垒等。人们发现,企业环境保护活动对企业造成的财务影响并不都是消极的,也存在积极的方面,即能够增加企业的收益,比如因提高产品的“绿色”竞争力而增加的利润、因环境管理严格而争取到较低利率的贷款等。如何衡量企业环境管理活动取得的收益、发生的环境成本及其产生的综合环境效益,为企业提供更为相关的决策信息支持,使企业管理当局能够全面掌握企业环境成本与环境效益信息,从而有助于企业做出正确的环境管理决策和投资决策。环境管理决策和环境投资决策,包括优化环境管理行为,指导产品定价、产品组合、产品开发和改良资产等决策,这是环境管理会计关注的另一类问题。

环境管理业绩评价也是环境管理会计的主要内容。设计科学、合理并且可行的环境管理业绩评价体系,以此来评估产品和服务的价值、企业在制造产品或提供服务的过程、客户在消费产品和服务的过程等三类因素对环境产生的影响,评估企业环境保护和环境治理的效益,以激励企业管理当局重视环境问题。

(三)环境管理会计实务中应注意的问题

环境管理会计不仅是关注管理会计的问题,更多注意的是环境问题与社会问题,因而在实务中应注意以下问题:

1. 企业经营管理受社会环境与自然环境的影响,由于整个社会生产消费环境与相应的生态环境所产生的经济问题,会计上理应予以记录、计算和报告。这其中包含企业将所拥有的环境资源列为资产、应承担的环保责任列为负债、消耗的资源成本列为费用、环保收益列为收入等。

2. 建立微观和宏观两重环境量度体系。在微观层面上,企业对环境资源损耗、环境保护支出、环境资源收益、环境资源效益做出相应的会计量度和处理。从宏观方面,政府和社会应建立环境质量和成本量度体系,设立环保基金,向企业提供用于环境的维护和改善的合理资金。

3. 注意辨认和识别环境成本。环境成本是为减少环境污染和改善环境绩效的开支。一般说,开支的目的是辨识环境成本的主要依据,如果一项开支以环保为目的或以环保为首要目的,应归为环境成本。另外,从构成上来看,内部成本和外部成本都是环境成本的构成内容,需要全面考虑。此外,为了更好地为决策服务,企业还需要对现在、未来及潜在的环境成本予以辨识。

【参考文献】

[1] 干胜道,钟朝宏. 国外环境管理会计发展综述. 会计研究, 2004, (10).

[2] 王燕祥. 环境管理会计中的成本与收益. 北方工业大学学报,2000, (2).

[3] 胡谷乔. 议环境管理会计. 财会通讯,200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