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智慧物流的理解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流动人口 肺结核 身心疾病 社会支持状况 物质生活状态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3.07.469
【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3)07-0408-02
结核病是一种身心疾病,随着身心医学的发展,治疗疾病要从身体和心理的两个维度上去考虑。众所周知肺结核是结核杆菌引起的、以变态反应为主的慢性传染病,其发生、发展及转归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机体免疫功能的变化。国内外大量研究资料表明,心理应激致精神紧张,负性情绪产生使机体抵抗力降低,是结核病发生,发展,恶化或者复发的原因之一,社会支持系统可以缓解患者的心理障碍,为健康提供保护,它与心理健康水平之间的关系已经得到许多研究论证。许多报道认为社会支持能减轻疾病的症状和发展,或改变患者的行为,影响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肺结核患者的治疗依从性直接影响疾病的治疗效果,对于门诊治疗的流动人口肺结核患者来说,因为工作不稳定和住所变动等原因,治疗依从性往往比较低。如何在门诊工作中提高流动人口肺结核治疗依从性和治疗效果,本文从患者的社会支持状况和物质生活状态方面做了调查研究。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研究组随机抽取2012年1月至2012年12月间于我院门诊确诊为肺结核的成年患者102例,未合并其他严重躯体疾病,意识清晰,自愿合作,既往均无精神疾患史。其中男69例,女33例,平均年龄29.6岁;对照组选取成年健康志愿者100例,男66例,女34例,平均年龄31.1岁,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以个体调查形式对患者和健康志愿者进行问卷调查。调查者调查前经统一的培训和学习,熟悉调查内容及方法。运用统一的指导语,被调查者在知道下填写调查问卷,将合格问卷数据录入计算机进行统计分析。
1.3 评价标准:①采用肖水源编制的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包括社会支持总分、客观支持分、主观支持分、对支持的利用度四个项目。②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74),选取其中的物质生活状态维度(F1~F4),包括住房、社区服务、生活环境、经济状况四个因子,测试被调查者对这四个因子的评价和主观满意度。
1.4 统计学方法:运用Epidata3.0软件建立数据库,采用SPSS17.0软件统计分析,数据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P
2 结果
2.1 研究组门诊102例流动人口成年肺结核患者按婚否和按性别人员构成(见图1)。
2.2 研究组和健康对照组社会支持状况比较(见表1)。
表1 研究组和健康对照组社会支持状况比较
2.3 研究组102例中按婚否分类统计各因子平均分(见表2)。
表2 研究组102例中按婚否分类统计各因子平均分
2.4 研究组和健康对照组物质生活状态比较(见表3)。
表3 研究组和健康对照组物质生活状态比较
3 讨论
调查结果显示,研究组102例门诊流动人口成年肺结核患者的社会支持性低,包括主观支持分,客观支持分,支持的利用度和总分均较对照组低。研究组的主观支持分低,反映出门诊成年流动人口肺结核患者的缺乏来自朋友、亲人、同事、邻居的关心,感情互动较少,相对比较孤立。此102例患者中,75例患者只有1-2个朋友,占73.5%。研究组的主观支持分低,反映出患者得到的来自社会网络、家庭关系等的包括物质上的直接援助较少,团体关系的存在和参与较少。研究组的支持利用度低,反映出门诊流动人口成年肺结核患者不主动参加团体活动,有了烦恼缺乏向别人倾诉或寻求帮助。此研究组的102例患者中,60%以上的人从不参加或者偶尔参加团体活动。患者的社会支持性各个维度均不高,与杨林等人的研究结果一致[1]。汪向东等对深圳移民的心理健康研究中,发现本地组社会支持总分高于迁居组[2]。已婚者的社会支持总分和其各个维度分均高于未婚者,说明已婚者的个体支持结构比未婚者完整。有研究结果表明,婚姻是社会支持的重要来源之一[3]。另外此次调查结果显示,门诊流动人口成年肺结核患者的物质生活状态较差,主要体现在生活状态总分、住房因子分和经济状况因子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门诊流动人口成年肺结核患者基本为外地来深务工者,大多数居住在工厂的公共宿舍,住房面积小,住房条件差,加上务工人员由于学历较低、工作不稳定、医疗保险不健全等原因,造成收入低,负担大,患者对此的主观满意度差。可能因为深圳的总体社区服务和社区环境的公共服务都比较完善和统一,所以此次两组人群调查中社区服务和生活环境两个因子无显著差异性。
肺结核是一种慢性传染病,患者得病后,将受身体和经济的多重负担引起心理的重大压力。门诊流动人口肺结核患者往往由于文化水平低,对疾病认识不足等原因,更加容易引起心理问题。国外研究表明,社会支持对身心健康有显著的影响,即社会支持可以预测个体身心健康的结果[4]。所以,在实际工作中,医生要学会正确评估个体的社会支持系统,帮助患者优化其社会支持系统,鼓励患者多与亲朋好友倾诉,求助,获得更多的经济和情感支持;鼓励患者多参加社会团体和活动,不要拒绝他人的帮助。医生要耐心跟患者交流,说明病情及肺结核相关知识,并尽可能减轻患者经济负担,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尽可能鼓励家属关心患者,理解患者并保持耐心。而医院和社会也尽量营造好的公共服务条件,优化患者的物质生活状态,减轻患者的压力。总之,希望从提高社会支持和物质生活状态两方面进行心理干预,促使患者的身心综合康复。
参考文献
[1] 杨林,蒋懿耕,李贞等.肺结核患者社会支持状况调查研究[J].中国防痨杂志,2003,25(5):292-294
[2] 汪向东,沈其杰.深圳移居者心理健康水平及有关因素初步研究,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88:2:193-197
2009年,美国总统奥巴马积极回应IBM首席执行官彭明盛提出的“智慧的地球”概念,提出火力发展以物联网为核心的新兴技术产业,实现人类社会与物理系统的整合,在此基础上,人类可以以更加精细和动态的方式管理生产相生活,达到“智慧”状态,提高资源利用率和生产力水平。奥巴马认为这就是美国在21世纪保持和夺回竞争优势的方式。
中国政府也对物联网的发展极为重视。2009年8月7日,总理在无锡提出了“感知中国”的理念,表示中国要抓住机遇,大力发展物联网技术。11月3日,总理再次指不要着力突破传感网、物联网关键技术。进入2010年,物联网成为当年“两会”的热门话题,“积极推进‘三网’融合,加快物联网的研发应用”也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据了解,2010年一系列物联网发展相关的产业政策将陆续出台。
物流业是最早接触物联网理念的行业,也是中国物联网在2003~2004年第轮热潮中被寄予厚望的一个行业。很据物联网发展现状,在分析国内外物联网发展对物流业影响的基础上,我们认为物联网的发展必将推动中国智慧物流的变革。因此在2009年10月,《物流技术与应用》编辑部和中国物流产品网联合提出了“智慧物流”理念,开始在物流业全面倡导智慧物流变革。
认识物联网的本质
物联网概念不是凭空杜撰出来的,也不是某单项新技术突破引申出来的。物联网的发展有坚实基础,是现代信息技术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是多项现代信息技术的聚合应用与创新,是信息技术系统性的创新与革命。
物联网的概念在1999年提出,当时基于互联网、RFID技术、EPC标准,在计算机互联网的基础上,利用射频识别技术(RFID)、天线数据通讯等技术,构造了一个实现全球物品信息实时共享的实物互联网“laltemet ofthings”(简称物联网)。这也是中国第一轮物联网热潮的基础。
2005年11月17目,国际电信联盟(ITU)借用了“物联网”名词,了《ITU互联网报告2005:物联网》,宣布了无所不在的“物联网”通信时代即将来临,世界上所有的物体从轮胎到牙刷、从房屋到纸巾,都可以通过网络主动进行信息交换。RFID技术、传感技术、纳米技术、智能嵌入技术将得到更加广泛的应用。ITU描述了一个美好的、智慧的物联网世界。物联网概念的兴起,得益于ITU的2005年以物联网为标题的年度报告。然而,ITU对物联网缺乏一个清晰的定义。
目前关于物联网的定义有多种,众多专家也有自己的描述,在对物联网本质的认识上也存在一些误区,物联网还缺乏一个清晰的定义。但是,物联网的基本概念框架已经形成,不会影响我们对物联网本质的认识。
我们认为:物联网就是“物物相连的互联网”,是通过各类传感装置、RFID技术、视频识别技术、红外感应、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根据需要实现物品互联互通的网络连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智能网络系统。
物联网主要有三层架构,即:感知层、网络层和应用层,如图1所示。
从物联网本质上看,物联网是现代信息技术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出现的一种聚合性应用与技术提升,将各种感知技术、现代网络技术和人工智能与自动化技术聚合与集成应用,使人与物智慧对话,创造一个智慧的世界。因为物联网技术的发展几乎涉及到了信息技术的方方面面,是一种聚合性、系统性的创新应用与发展,才被称为是信息技术的第三次革命性创新。物联网的本质概括起来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互联网特征,即对需要联网的“物”一定要能够实现互联互通的互联网络;二是识别与通信特征,即纳入物联网的“物”一定要具备自动识别与物物通信(M2M)的功能;三是智能化特征,即网络系统应具有自动化、自我反馈与智能控制的特点。
物联网认识方面的误区
毋庸讳言,目前关于物联网的认识还有很多误区,这也直接影响我们理解物联网对物流业发展的作用,因此有必要首先辨误,理清思路。
误区之一:把传感网或RFID网等同于物联网。事实上传感技术也好、RFID技术也好,都仅仅是信息采集技术之一。除传感技术和RFID技术外,GPS、视频识别、红外、激光、扫描等所有能够实现自动识别与物物通信的技术都可以成为物联网的信息采集技术。传感网或者RFID网只是物联网的一种应用,但绝不是物联网的全部。
误区之二:把物联网当成互联网无边无际的无限延伸,把物联网当成所有物的完全开放、全部互连、全部共享的互联网平台。实际上物联网绝不是简单的全球共享互联网的无限延伸。即使互联网也不仅仅指我们通常认为的国际共享的计算机网络,互联网也有广域网和局域网之分。
物联网既可以是平常意义上的互联网向物的延伸;也可以根据现实需要及产业应用组成局域网、专业网。现实中没必要也不可能使全部物品联网;也没必要使专业网、局域网都必须连接到全球互联网共享平台。今后的物联网与互联网会有很大不同,类似智慧物流、智能交通、智能电网等专业网,智能小区等局域网才是最大的应用空间。
误区之三:认为物联网就是物物互联的无所不在的网络,因此认为物联网是空中楼阁,是目前很难实现的技术。事实上,物联网是实实在在的,很多初级的物联网应用早就在为我们服务着。物联网理念就是在很多现实应用基础上推出的聚合型集成的创新,是对早就存在的具有物物互联的网络化、智能化、自动化系统的概括与提升,它从更高的角度升级了我们的认识。
误区之四:把物联网当成个筐,什么都往里装;基于自身认识,把仅仅能够互动、通信的产品都当成物联网应用。如,仅仅嵌入了一些传感器,就成为了所谓的物联网家电;把产品贴上了RFID标签,就成了物联网应用等等。
物联网在物流业的应用分析
物流业是物联网很早就实实在在落地的行业之一,很多先进的现代物流系统已经具备了信息化、数字化、网络化、集成化、智能化、柔性化、敏捷化、可视化、自动化等先进技术特征。很多物流系统和网络也采用了最新的红外、激光、无线、编码、认址、自动识别、定位、无接触供电、光纤、数据库、传感器、RFID、卫星定位等高新技术,这种集光、机、电、信息等技术于一体的新技术在物流系统的集成应用就是物联网技术在物流业应用的体现。概括起来,目前相对成熟的物联网应用主要在以下四大领域:
一是产品的智能可追溯网络系统:如食品的可追溯系统、药品的可追溯系统等。这些智能的产品可追溯系统为保障食品、药品等的质
量与安全提供了坚实的物流保障。
目前,在医药、农产品、食品、烟草等行业领域,产品追溯体系发挥着货物追踪、识别、查询、信息采集与管理等方面的巨大作用,已有很多成功应用。其中,粤港合作供港蔬菜智能追溯系统就是一个典型案例。通过采用RFID技术,可以对供港蔬菜进行溯源,实现了对供港蔬菜从种植、用药、采摘、检验、运输、加工到出口申报等各环节的全过程监管,可快速、准确地确认供港蔬菜的来源及合法性,加快了查验速度,提高了查验的准确性。通过RFID标签与数据库形成的“物联网”,实现了对供港蔬菜的自动化识别、判断和监管,可提高监管效率,实现快速通关。
二是物流过程的可视化智能管理网络系统:这是基于GPS卫星导航定位技术、RFID技术、传感技术等多种技术,在物流过程中实时实现车辆定位、运输物品监控、在线调度与配送可视化与管理的系统。目前,全网络化与智能化的可视管理网络还没有,但初级的应用比较普遍,如有的物流公司或企业建立了GPS智能物流管理系统,有的公司建立了食品冷链的车辆定位与食品温度实时监控系统等,初步实现了物流作业的透明化、可视化管理。
在公共信息平台与物联网结合方面,也有一些公司在探索新的模式。展望未来,高效精准、实时透明的物流业将呈现在我们眼前。
三是智能化的企业物流配送中心:这是基于传感、RFID、声、光、机、电、移动计算等各项先进技术,建立全自动化物流配送中心,建立物流作业的智能控制、自动化操作的网络,可实现物流与生产联动,实现商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全面协同。如:一些先进的自动化物流中心,就实现了机器人码垛与装卸,无人搬运车进行物料搬运,自动输送分拣线上开展分拣作业,出入库操作由堆垛机自动完成,物流中心信息与企业ERP系统无缝对接,整个物流作业与生产制造实现了自动化、智能化。这也是物联网的初级应用。
四是企业的智慧供应链:在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面对着大量的个性化需求与订单,怎样能使供应链更加智慧?怎样才能做出准确的客户需求预测?这些是企业经常遇到的现实问题。这就需要智慧物流和智慧供应链的后勤保障网络系统支持。打造智慧供应链是IBM智慧地球解决方案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有一些应用案例。
此外,基于智能配货的物流网络化公共信息平台建设,物流作业中手持终端产品的网络化应用等,也是目前很多地区推动的物联网在物流领域应用的模式。
目前,物联网在物流行业的应用,在物品可追溯领域的技术与政策等条件都已经成熟,应加快全面推进;在可视化与智能化物流管理领域应该开展试点,力争取得重点突破,取得有示范意义的案例;在智能物流中心建设方面需要物联网理念进一步提升,加强网络建设和物流与生产的联动;在智能配货的信息化平台建设方面应该统一规划,全力推进。
物联网推动智慧物流变革
物联网虽然早已在物流业有应用,但是物联网理念的提出对现实中局部的、零散的物流智能网络技术应用有了一种系统的提升,契合了现代物流的智能化、自动化、网络化、可视化、实时化的发展趋势。物联网对物流业的影响将是全方位的,因为现代物流业最需要现代信息技术的支撑。
首先,物联网的理念开阔了我们的视野,提高了我们的认识,让我们能够主动地全面提升物流业智能化、自动化与信息化水平,统一理念,开拓思路,借助于新的传感技术、RFID技术、GPS技术、视频监控技术、移动计算技术、无线网络传输技术、基础通信网络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全面开创智慧物流新时代。
其次,物联网必将带来物流配送网络的智能化,带来敏捷智能的供应链变革,带来物流系统中物品的透明化与实时化管理;实现重要物品的可跟踪与追溯管理。相信随着物联网的发展,一个智慧物流的美好前景会很快实现。物联网在物流业应用的趋势与问题
物联网发展推动着中国智慧物流的变革。随着物联网理念的引入、技术的提升、政策的支持,相信未来物联网将给中国物流业带来革命性的变化,中国智慧物流将迎来大发展的时代。
未来,物联网在物流业的应用将出现如下四大趋势:
一是智慧供应链与智慧生产融合。
随着RFID技术与传感器网络的普及,物与物的互联互通,将给企业的物流系统、生产系统、采购系统与销售系统的智能融合打下基础,而网络的融合必将产生智慧生产与智慧供应链的融合,企业物流完全智慧地融入企业经营之中,打破工序、流程界限,打造智慧企业。
二是智慧物流网络开放共享,融入社会物联网。
物联网是聚合型的系统创新,必将带来跨行业的网络建设与应用。如一些社会化产品的可追溯智能网络就可以方便地融入社会物联网,开放追溯信息,让人们可以方便地借助互联网或物联网手机终端,实时便捷地查询、追溯产品信息。这样,产品的可追溯系统就不仅仅是一个物流智能系统了,它将与质量智能跟踪、产品智能检测等紧密联系在一起,从而融入人们的生活。
物流渗透在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不仅是产品追溯系统,今后其他的物流系统也将根据需要融入社会物联网络或与专业智慧网络互通,如:智慧物流与智能交通、智慧制造、智能安防、智能检测、智慧维修、智慧采购等系统融合,从而为社会全智能化的物联网发展打下基础,智慧物流也将成为人们智慧生活的一部分。
三是多种物联网技术集成应用于智慧物流。
目前在物流业应用较多的感知手段主要是RFID和GPS技术,今后随着物联网技术发展,传感技术、蓝牙技术、视频识别技术、M2M技术等多种技术也将逐步集成应用于现代物流领域,用于现代物流作业中的各种感知与操作。如,温度的感知用于冷链;侵入系统的感知用于物流安全防盗;视频的感知用于各种控制环节与物流作业引导,等等。
四是物流领域物联网创新应用模式将不断涌现。
物联网带来的智慧物流革命远不是我们能够想到的以上几种模式。群众是真正的英雄,随着物联网的发展,更多的创新模式会不断涌现,这才是未来智慧物流大发展的基础。
目前就有很多公司在探索物联网在物流领域应用的新模式。如,某公司在探索给邮筒安上感知标签,组建网络,实现智慧管理,并把邮筒智慧网络用于快递领域;当当网在无锡新建的物流中心就探索物流中心与电子商务网络融合,开发智慧物流与电子商务相结合的模式;无锡新建的粮食物流中心探索将各种感知技术与粮食仓储配送相结合,实时了解粮食的温度、湿度、库存、配送等信息,打造粮食配送与质量检测管理的智慧物流体系等等。
物联网在物流业发展前景光明,但是面对物联网热潮,我们也要保持冷静,不要不顾实际去跟风炒作。具体而言,应该注意以下三个问题:
一、切记浮躁心态。
近期以来,关于物联网的发展新概念风起云涌,各行业与各地区都让人感到有一股浮躁情绪,让人感到一种无法言说的忧虑。新技术受到普遍关注,本是正常;但不正常的是,我们不是实实在在地推进,而是一窝蜂地炒作。对此,国家工信部一位官员就谨慎地指出,发展物联网绝不能搞“大呼隆”,否则就是“浪费资源”,将会导致整个物联网产业链受损。
二、尽快制定统一标准。
物联网的发展与应用,向上关系到众多物联网技术装备企业,中间关联着电信等网络层的基础通信运营商,向下关联着众多应用企业与行业。物流行业仅仅是应用行业之一,在这种情况下,物联网发展迫切需要统一标准,统一规划,切忌各自为战。但是,目前物联网标准制定缺乏统一协作,由于缺乏统一的规划,物联网应用和产业规模发展也都受到很大影响。
云计算已无处不在
现在云计算这个概念非常热,能不能讲讲到底什么是云计算?
王阳:目前这个概念没有统一的定义,中国电子学术云计算专家委员会80多位专家,用了两年多的时间给出了一个基本的看法。他们认为:云计算是一种基于互联网的计算模式,根据这种计算模式,所有的计算资源或者叫交互能力,都是动态可伸缩的,且被虚拟化的。这种新型的计算资源组织、分配和使用模式,可大大降低成本。
我们依然听得“云山雾罩”,能否具体说说云计算到底有哪些优势?
王阳:云计算的第一个特点,就是系统具有可扩展性和规模性,很容易实现各种资源的共享,并可实现资源的动态分配管理。另外,还有一个特点是跨地域,像百度的搜索引擎,其主要的服务器虽然可能是在上海,但所有的中国人都可以用百度非常方便地搜索信息。实际上,搜索本身就是云计算非常典型的一种服务模式,为搜索所做大量的后台存储和处理的工作,就是云计算。
为什么要有云计算?云计算对企业有哪些价值?
王阳:云计算使我们的计算资源能够合理地配置,使应用能够随着我们的需求变化而变化,还大大节约了IT运营维护的费用,企业之间的资源也可以互补。对于用户来讲,不需要购买软件和硬件,甚至也不需要知道谁来提供这个服务,用户只要关注自己需要怎样的资源、得到怎样的服务,就可以了。应该说,中小企业是云计算最大的受益者。
行业云实现商务流程标准化、自动化
能不能通俗一点,用企业的案例来说明云计算的运用?
王阳:比如说医疗行业,病人的电子档案应该怎样管理,医生之间的协作平台应该怎么做,所有这些都有一些标准。如果把这些标准拿出来,而且按照每一个行业进行集聚的话,这就是一个行业云。行业云对我们生活非常有用――这是云计算最终的价值体现。按照IBM提出的“智慧地球”的概念,有智慧医疗、智慧交通、智慧制造,各个行业都可以去应用这个架构。
行业云是什么概念?有没有更为通俗的解释方法?
王阳:云是一个比较具象化的概念,很多人坐飞机时会有一个感觉――把云踩在脚下。这时候,你就觉得云是实实在在的;而你仰头看天时,总觉得云是飘忽不定的。十年之后云计算会怎么分布呢?我认为,企业的系统上面会飘着两朵云,一个是私有云,一朵是公共云。公共云是为所有外界的人服务的,私有云是为行业或者企业服务的。通过这两朵云,不管是企业内部的人,还是企业外部的人,相互之间都能够协作。行业云就是一个协作的平台。
云计算让中国企业实现跳跃式发展
中国在云计算,特别是在行业云方面的发展,有什么商机?
王阳:中国的企业相对于国外企业来说,信息化水平比较低。但是如果我们打造行业云,把行业当中最好的流程放上去,把它做成一个生态系统,让整个行业的上下游都在这个云计算的过程中进行交互,价值就相当大,可以实瑚跳跃式发展。国外的企业正在努力往这个方向走。
不管什么行业都可以运用云计算?
王阳:通过行业云,我们可以一下子提升整个云计算的水平,这是我们国家和企业面临的很大契机,在中国各行业发展计划中,行业云就是一个非常好的应用方向。不管是在金融、贸易、物流,还是制造、石油、化工,都可以用行业云、用行业的流程,把它打造成为一个非常有效率的智慧行业。
有人认为,中小企业可以先进入低成本、信息流非常充裕的云服务,来提升自己在行业中的竞争力。你如何理解呢?
王阳:云计算和物联网是一样的,本质上要降低IT的成本,提高IT的资源利用率,优化业务流。我认为,这各传播的过程需要五年以上,这个过程中,IT服务业,包括电信、软件、网络运营提供商会有很好的发展机会。因为IT的成本会下降,投入的风险会降低。不过,短期内想看到颠覆性的变化则不太现实。
电子商务是目前比较热门的行业请问云计算在这其中有怎样的作用?
王阳:中国的零售市场已经是世界最大的市场,而零售市场中发展最快的是电子商务。我们今天所谈到的电子是商务,只是在网上进行购买行为,而电子商务云所涉及的范围是相当宽泛的。电子商务首先要抓住什么?市场。那就得进行个性化营销。在网上,消费者可以比较,然后下单、汇款、送货。这个过程涉及到物流、仓储,它是把整个行业的上下游全部串在一起:产品价格、客户管理、市场引导……所有这些,都可以通过数据,端到端进行优化,这就是电子商务云在零售行业的应用。
除了零售,你认为什么行业用到的云计算比较多?
王阳:除了零售行业,物流行业也是云计算运用相当广泛的行业。中国是制造大国,中国的制造依赖于物流,而物流的信息化水平目前相当低。在中国,物流公司到底是什么概念?原来叫运输公司,现在叫物流公司。物流这个行业可以通过云计算的形式来进行整合,加速它的转型。
关键词:物联网;物流管理;物流产业;应用
一、物联网概述
(一)物联网的定义
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的概念提出已有十余年了,它最早是由美国麻省理工学院Auto-ID研究中心于1999年提出的。物联网最初的含义是指把相关物品通过射频识别等信息传感设备与互联网连接起来,以达到智能化识别和管理的目的。2005年11月,在突尼斯举行的信息社会世界峰会上,国际电信联盟(ITU)了题为《ITU互联网报告2005:物联网》的报告,在这一报告中进一步扩展了物联网的概念。这一报告指出,在物联网时代,通过在各种物品上嵌入一种移动收发器,世界上所有的物品都可以通过因特网主动进行交换。2009年,在北京举行的物联网与企业环境中欧研讨会上,欧盟委员会信息和社会媒体司的负责人也提出了一个物联网的定义:物联网是一个动态的网络基础设施,它具有基于标准和互操作通信协议的自组织能力,其中物理的和虚拟的物具有身份标识、物理属性、虚拟的特性和智能的接口,并与信息网络无缝整合。
根据上述国外机构对物联网的定义,我们可以提炼出一个简单的易于理解的物联网的定义,即物联网就是通过射频识别、红外感应、全球定位系统等现代信息传感技术把物品与物品通过互联网连接起来以实现信息交换的智能互联网。由此可见:①物联网仍然是一个互联网,它是在互联网的基础上拓展出来的新网络;②物联网的用户端已经延伸到任何物品和物品之间,即世界上所有的物品都可以通过因特网主动进行交换;③由于物联网应用了射频识别、红外感应、全球定位系统等现代信息传感技术,因而它具有智能属性。
(二)物联网在当今世界的发展
物联网最早是在美国提出也是首先在美国引起广泛关注和政府重视的。2009年1月,IBM公司首席执行官彭明盛首次提出了“智慧地球”的构想,建议奥巴马政府投资新一代的智慧型基础设施,而物联网就是实现这一构想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尔后美国总统奥巴马对IBM公司“智慧地球”这一构想做出了积极的回应,并将其提升为国家层面的发展战略,将物联网和新能源一起列为振兴经济的两大重点,从此物联网引起了全球各国的广泛关注。我国也在高度关注和重视物联网的研究。总理曾做了三次关于物联网发展的讲话。2009年8月,总理在视察中科院无锡物联网产业研究所时,对于物联网应用也提出了一些看法和要求,提出了“感知中国”的概念。物联网已被正式列入我国五大新兴战略性产业之一,并且我国目前已经把传感网明确列入了《国家中长期科学技术发展规划(2006-2020年)》。物联网在中国可谓受到了社会各界的极大关注。此外,欧盟也在投入巨资深入研究探索物联网。
二、物联网在未来物流领域的应用
物联网的用途十分广泛,可广泛用于公共安全、工业监测、老人护理、平安家居、政府工作、智能交通以及现代智能物流等社会各领域。物流行业不仅是国家十大产业振兴规划之一,也是信息化及物联网的重要应用领域。有报告预测,在2011、2012和2015年,中国物联网应用于物流市场的产值将分别达到230亿元、350亿元和650亿元。就物流领域的应用而言,物联网的应用可以实现物流管理的自动化、智能化、高效化和低成本化,可以说物联网的引入将彻底颠覆和改造传统的物流产业和物流管理模式。这不仅能为企业带来物流效率的提升、物流成本的控制,也从整体上提高了企业及相关领域的信息化水平,从而达到带动整个产业乃至国民经济发展的目的。
(一)传统物流模式的局限性
所谓物流就是将货物从供应地向接收地准确、及时、安全地进行物品配送的过程。传统的物流模式虽然可以说达到了物流的基本要求,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对现代物流要求的提高,传统物流模式的局限性日益显现出来。传统物流模式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①物流企业没有给客户提供全方位的个性化服务,如在货物配送过程中,客户无法清楚地知道货物的配送状态;②传统物流将采购、运输、仓储、生产、配送等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各个过程孤立开来,相互联系的生产经营过程的各个环节之间缺乏协作联系,从而造成低效的供应链管理;③传统物流的成本比较高,效率低下,不仅影响到微观企业的利润空间,也会使全社会物流费用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过高。
(二)物联网在物流领域应用的优势及积极作用
物流领域是物联网最有现实意义的应用领域之一,物联网在物流领域的应用会大大提升物流产业的自动化、智能化、高效化和低成本化,可以推动物流服务各环节的有效整合,对物流产业的发展将具有重大的积极意义。从物流服务各环节具体来讲,主要表现在以下一些方面:
1.生产物流环节
企业的生产物流是指在生产过程中的物流活动,即原材料、零部件、半成品、燃料等投入生产后,经过下料、发料,运送到各加工点和存储点,从一个生产单位流入另一个生产单位,并按照规定的生产加工过程进行加工、存储的实物流转过程。如果在生产物流环节引入物联网技术,则可以实现生产环节对原材料、零部件、半成品、产成品的全过程跟踪和识别,这样一方面可以降低人工跟踪识别的成本(包括劳动力成本和时间成本),另一方面还可以提高跟踪识别的效率和准确率。
2.运输物流环节
运输物流主要是指运用运输基础设施如公路、铁路、海运、运输车等基础设施,把原材料、零部件、半成品等生产要素从购买地运输到生产地或者把产成品从生产地运往销售地的过程。如果在运输物流环节引入物联网技术,即我们只要在运输的货物和车辆上贴上电子识别标签,并在运输线路上安装一些信息接受和转发设备,就可以实时了解所运货物的具置和相关状态了。这样可以使对处于运输物流过程中的货物管理更加透明,可大大提高运输物流的可视化程度。同时还可以加强物流企业应对运输途中意外事故的预测和处理能力。如可以根据道路交通情况,优化设计更便捷有效的交通路线,从而提高运输物流环节的效率。
3.仓储物流环节
仓储物流就是利用企业的库房、场地,储存、保管、装卸搬运和配送货物的过程。将物联网技术应用于仓储物流管理,一方面可以实现存货管理的自动化和信息化,把存货盘点由以前依赖于人工盘点转换为依赖于物联网信息技术来自动进行货物盘点,这可以大量节约存货盘点时间和企业劳动力。另一方面,通过物联网技术可以迅速准确地了解库房的存货情况,即每一种货物的存储量在当前还有多少,与企业的需求状况一比较,就可以迅速地做出补货决策,这大大提高了企业的库存管理能力,也减少了无效库存的发生。这样,仓储物流效率的提高必然会增强企业的效率和竞争力。
4.配送及销售物流环节
在配送环节引入物联网技术能够迅速准确地了解物品的具体仓储位置,这可以大大减少货物找寻的时间和相应的劳动力成本,从而能够节约挑拣货物的时间,加快货物配送速度。同时,还可以避免人工挑拣货物的错误,保证货物配送的准确度。另外,运用物联网进行配送服务还可以实时跟踪货物的配送状态,准确合理地计划和管理货物的预期送达时间。在货物销售环节,传统的物流模式是售货员人工找寻货物并出售产品,如果在销售物流环节引入物联网技术,则当顾客提取贴有电子标签的货物时,智能售货系统会通过信息自动感应并识别货物,
这样一方面可以迅速标识出顾客提取的商品数量和价格,提高销售效率;另一方面也可以避免某些顾客偷盗商品的行为,避免企业或销售方的无谓损失。
目前,我国的物流业信息化水平仍不高,自动化水平也很低,整个物流行业的总体效率还有待提高。物联网的出现开阔了我们的视野,也给了物流业一个巨大的发展良机,我们一定要借力物联网来主动地全面提升我国物流业的智能化、自动化与信息化水平。
参考文献:
[1]姜彬.谈物联网在我国物流领域的应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36).
[2]赵昱.物联网对物流活动影响之展望[J].企业导报,2010,(6).
[3]邵顺增.物联网应用及发展[J].硅谷,2010,(24).
[4]赵国庆.物联网在物流运输中的应用探讨[J].中国商界,2010,(6).
“互联网+”到来,物流进入新时代
早在2014年,“互联网+”概念还未被正式提出时,物流专家、《物流技术与应用》常务副主编王继祥就敏锐观察到互联网将给包括物流在内的传统产业带来革命性变化,提出“物流4.0”概念。他认为: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产业互联网大潮的推动,以及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与物流自动化等技术的成熟,物流业正走向互联网化,进入“物流互联网”时代,称之为“物流4.0”时代。物流互联网大幕开启,必将带来物流业的新一轮变革,而每一次变革都将带来无限商机。
“物流4.0”时代应具有以下特征:第一,物流标准化的确立。要实现物流互联网,物流标准化就是最重要的基础之一。可以讲,没有物流标准化,物流运作实体网络必然难以实现开放与资源共享,不能实现网络化智能运作,这与“物流4.0”时代的互联网精神背道而驰。第二,信息化和智能化装备的广泛使用。信息化实现了物流运作的可视、可运筹、可优化、可智能控制等等;智能化则实现了物流运作中的自动反馈、自动处理、自动作业等功能,这将大大提高物流运作的效率。第三,集约化的物流运作。集约化,既是“互联网+物流”发展的趋势,也是目的。在互联网时代,通过分布式系统,庞大的网络信息共享,可以在更大网络范围内实现车辆资源、人力资源、仓储资源、货物资源的信息共享和统一调度,做到最优配置。
物流业创新发展的三个条件
第一,技术进步。
产业的革命和技术的革命都有一个叠加积累的过程。毋庸置疑,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触发了一系列的产业革命,以互联网为核心,以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为基础的技术革命,已经可以实现互联网与实体产业的深度融合,这种融合给实体产业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革,让实体产业跨入了“产业互联网”时代。物流行业的创新发展同样如是。
而从物流技术角度来看,也一直在创新发展。物流装备从最初的机械化代替人力,到自动化提高效率,到智能化与柔性化发展以适应客户不断变化的需求,技术进步使得物流行业具备了与互联网对接、融合的基础。此外,面对客户需求的变化,物流信息化公司也在与时俱进变革着,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第一,更加深入研究行业,开发更贴近客户需求的产品;第二,更加开放的心态,相关的软件系统能够与客户的系统对接,实现物流信息的无缝链接与传递;第三,更关注客户采用信息系统的便捷性和低成本,因此很多软件企业采用SaaS模式提供服务。
另外,作为移动终端的智能手机迅速发展与普及,其性能日益强大,为物流互联网的发展,尤其是物流O2O迅猛发展提供了广袤的土壤。
技术进步产生如此大的推动力,以至于在此次专题采访中,几乎所有被采访企业家都表达了对技术的重视,对研发的重视,对技术人才的尊重。在互联网时代,技术更新周期更短;而“互联网+物流”的融合,也使得复合型人才备显珍贵。
第二,思维转变。
一方面,物流是个很古老的行业,也是个有着江湖气息的行业。这个行业中奋斗出来的企业家自然有一股拼搏精神,但也难免有一种“圈子”的概念,固守自己原有的利益。而对“互联网”这种新生事物难免有隔阂和排斥。
但是,时代的潮流是无法阻挡的,互联网经济提倡的就是连接和共享。连接强调信息的无缝、顺畅流动,并且要能互动。具体到物流行业,过去依靠信息不对称牟利已经不太可能。客户对物流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对物流过程的掌控要求也越来越高,物流企业必须去适应这种变化,主动构建和完善自己的系统并与客户对接。这几年,共享经济越来越热,提倡资源的有偿或者无偿分享,其本质是强调资源最大化利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这个潮流下,需要物流企业摒弃传统的观念与做法,懂得联合同行,甚至联合对手,用新的模式去做大共同的市场“蛋糕”。
另一方面,很多专家和企业家都谈到,要避免对“互联网+”狭隘的理解,即不能把“互联网+”仅仅看成技术变革,看成一种手段;而应跳出技术范畴,甚至跳出物流本身看“互联网+”,把它视为一种历史变革,在整个社会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情况下,物流企业再去重新定位自己。只有用这种思维指导企业发展,才有可能迎来企业质的飞跃与升华。
第三,模式创新。
当“互联网+物流”火热起来的时候,一大批创新型企业蜂拥而起。例如,受到“滴滴打车”的启示,货运O2O大量涌现,想以此解决货运需求与货车运力不匹配的问题。但是物流行业与出租车行业毕竟是不同的领域,其间需要处理的问题更加复杂。因此,在一时的热闹与繁华过后,剩下的佼佼者,都在更深入地研究这个行业,推出更贴合市场与客户需求的业务和服务。有的企业深入某些细分领域,有的企业推出更具特色的产品与服务。
要是站在更高的维度看待“互联网+物流”所带来的变化,那更是千姿百态。现代物流是具有流动特征的复合型产业,一边连着制造业,一边连着消费者。因此,在各个环节,在各个领域,都有着优化的空间和改善的可能。每个企业都按照自己对物流行业的理解,探寻与摸索着。
但现代物流业的本质未变,就是服务。物流企业要生存发展、要盈利、要上市,必须提供有价值的服务。虽然企业的特点、产品或者服务千差万别,但是共同追求有两点:一是更加强调用户的体验和参与感二是让客户有更高的满意度。
不要认为行业格局已定,那只能说明你想象力不够。在一个创业如此便捷、经济生活如此丰富的时代,一个好的想法、一个超前的技术都有可能演变为一个商业奇迹。
“互联网+”重塑物流生态
今年4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入实施“互联网+流通”行动计划的意见》正式,从12个方面对“互联网+流通”行动计划作了具体部署。相关文件别指出,实施“互联网+流通”行动,要促进线上线下融合发展;要破除营商环境“软制约”;要突破信息基础设施和冷链运输滞后等“硬瓶颈”,打造智慧物流体系,发展物联网。这对物流行业的发展无疑是利好和促进。
“互联网+”给物流行业带来的影响和变化受到了各方的高度关注。零点研究咨询集团董事长袁岳就曾对物流行业变局作出预测,包括:1.轻资产快速扩张,重构物流生态;2.IT技术从后台走向前台;3.物流与电商融合加速;4.加速O2O渗透,线上线下齐发力;5.巨头加快布局物流;6.强化末端物流的渗透;7.延伸供应链金融,创新商业+金融模式;8.资本助力行业加速整合洗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