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大气环境监管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大气环境与人们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因此,重视对其质量的监测非常有必要。首先,对特定区域一定周期范围内大气环境中的污染物组成的监测,而后通过分析获得的监测数据,是编写大气环境质量报告的重要参考素材;其次,根据获得来的大气污染物数据,可实现对大气环境污染的准确预警,从而通过对大气污染物变化情况的深层次分析,使相关工作人员掌握大气环境变化的规律,并对大气环境的发展趋势加以预测;最后,由监测获得的数据可为环保部门制定的相关策略提供参考,使其制定的法律法规具有更强的方向性与针对性,为充分发挥法律法规的作用奠定基础。为获得较好的大气环境监测效果,在进行实际监测时需要遵守一定的原则:
(1)设置的采样点应分布在不同污染物浓度的区域中,即,在污染物浓度高、中、低区域均有所设置。
(2)能够准确判断主导风向且具有较多污染源时,应在污染源下风向区域布置大量采样点进行重点监测。同时,为加以对照应在上风向布置适量采样点。
(3)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设置采样点。如污染物浓度低且人口密度小的趋于可减少采样点的设置,反正应增加采样点的设置数量。
(4)采样点附近不应有其他物体,并保证采样口水平线与附近建筑高度所成的夹角应小于30°。同时,采样点附近不能存在局部污染源,而且附近不能存在具有较强吸附能力的建筑物、树木等。另外,交通密集区域设置的采样点,与人行道边缘之间应保持至少1.5m的距离远。
(5)为确保获得的检测数据可比性更强,设置采样点时应采用统一标准且保证条件的一致性。
(6)确定合理采样高度。如掌握大气污染给人体造成的危害时,应将测定仪器设置在人的呼吸带高度,即,应将其设置在高于地面1.5~2m高度范围内;如了解大气污染给器物或植物造成的影响时,采样高度应和其高度相当。进行连续采样时应将采样口高度设置在3~15m范围内。另外,如在屋顶进行采样时,应确保采样口有超过1.5m的相对高度,以有效避免扬尘给监测结果造成干扰。
2大气环境污染物监测的基本步骤
2.1准备工作准备
工作是大气环境污染物监测的基础,准备工作是否充分直接影响后期监测工作的顺利进行与否。在准备环节应重点做好以下工作内容:首先,对监测现场进行认真的实地考察,掌握待测区域的工业、人口以及地形地貌状况,尤其应充分了解一些固定污染源的详细情况;其次,认真研究与分析,相关企业的废气排放流程、废气处理方式及规模等,在此基础上确定合理的监测目标,采用针对性监测方法,尤其应突出监测的重点,了解所用仪器的性能,并对其进行准确调试,确保其稳定运行;最后,还应做好监测技术的准备工作。根据实地考察情况制定合理的监测方案,并采用一定的质保手段,并对记录格式加以明确。同时,还要求做好与相关部门的协调工作,为监测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2.2采样点的布点不同的污染物类型与监测目标
采用的采样点布设方法也不尽相同,甚至有些需要综合运用多种方法。目前来看,以下采样布置方法在实际大气环境监测中具有较高应用率。
(1)功能区布点法:大气环境监测时可根据功能将待测区域或城市划分成对照区、交通密集区、居民区、工业区等部分。根据不同区域的实际情况进行布点。例如,可在交通密集区与居民区等增加布点的数量,而在对照区设置1~2个采样点作为对照。
(2)几何图形布点法:几何图形布点法又被细分为多个布点方法,包括网格布点法、同心圆布点法以及扇形布点法。接下类对不同布点方法应注意的内容进行探讨。首先,所谓网格布点法指,根据待测目标将待测区域的地面划分成合适数量的均匀的网状方格,在方格中心或直线交汇点设置采样点。在确定方格面积时需要综合分析监测目的、人口分布、污染源强度等内容,通常情况下在1~9km2范围布设一个点。当较容易判断出主导风向时应在下风向适当增加采样点数量,这一数量一般占总采样数的60%。此种布点方法适合应用在污染源分布均匀区域的情况;其次,同心圆布点法指将污染源当做中心,画出半径大小合适的同心圆,而后从圆心出发画出若干45°夹角的射线,射线与同心圆交汇点即布置采样点,此种采样点布置方法适合应用在污染源比较集中的区域;最后,扇形布点法指将点源当做顶点,以主导风向为轴,在下风向地面画出扇形区域,在该区域内进行布点。通常情况下,应将扇形区域的角度控制在45°~90°范围。采样点具体设置在与点源距离不同的弧线上,相邻两点与顶点连线的夹角一般在10°~20°。该种教学方法比较适合应用在高架点源或具有明显主导风向的区域。
2.3采样监测采样点
布设完毕后就进入到实际的采样环节。该环节是监测大气污染物的关键一环,尤其该环节中采集样本的质量优劣会给最终的监测效果产生直接影响。因此,为保证采样质量应在遵守代表性、可靠性的原则上进行采样。
2.4样品分析和数据统计样品分析
在参考实际参数的基础上建立专门的档案,并测定样品中不同污染物的所占比例及污染物的组成成分,认真分析大气污染程度及给环境造成的不利影响。而后对数据加以整合处理,完成样品检测数据库的构建,用于评估总体监测情况。
3结语
本标准规定了XX企业(以下简称企业)HSE管理规范和编制企业HSE管理体系实施程序的基本要求,适用于企业HSE管理工作。
2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在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T6067—1985起重机械安全规程
GB6441—86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
GB10827—89机动工业车辆安全规范
GB16297—1996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DL409—91电业安全工作规程
SY5087—93含硫油气田安全钻井法
SY5131—87放射性测井安全防护
SY5225—1994石油与天然气钻井、开发、储运防火防爆安全管理规定
SY5436—1998石油射孔和井壁取心用爆炸物品的储存、运输和使用规定
SY5445—1999石油机械企业安全生产规定
SY5720—1995司钻安全技术考核规则
SY5726—1995石油测井作业安全规程
SY5727—1995井下作业井场用电安全要求
SY5728—1995滩海石油地震队安全生产管理规定
SY5737—1995原油管道输送安全规程
SY5747—1995滩海石油建设工程安全规则
SY5845—93油田专用容器安全管理规定
SY5856—93油气田带电作业安全规程
SY5857—93地震勘探爆炸物品安全管理
SY5868—93陆上石油地震队安全生产管理规定
SY5876—93石油钻井队安全检查规定
SY5920—94原油库运行管理规范
SY5974—94钻井作业安全规程
SY6023—94石油井下作业队安全生产检查规定
SY6037—1997浅海钻井安全规程
SY6043—94钻井设备拆装安全规定
SY6047—94沙漠地震队野外作业安全生产管理规定
SY6048—94电法队野外作业安全生产管理规定
SY6186—1996石油天然气管道安全规程
SY6203—1996油气井井喷着火抢险作法
SY6204—1996滩海测井作业安全规程
SY/T6228—1996油气井及修井作业职业安全推荐做法
SY6278—1997天然气净化厂安全规范
SY6309—1997钻井井场照明、设备颜色、联络信号安全规范
SY6320—1997陆上油气田油气集输安全规程
SY6321—1997浅海采油与井下作业安全规程
SY6348—1998地质录井作业安全规程
SY6349—1998地震勘探钻机作业安全规程
SY6350—1998油气田射孔用多级自控安全起爆器安全技术规程
SY6353—1998油气田变电所安全管理规程
SY6355—1998石油天然气生产专用安全标志
SY6433—1999浅海石油作业安全应急计划编制要求
SY6442—2000石油钻井井架分级评定规范
SY6444—2000石油工程建设施工安全规定
SY6456—2000含硫天然气集气站安全生产规定
SY6457—2000含硫天然气管道安全规程
SH3024—95石油化工企业环境保护设计规范
SH3024—95石油化工企业环境保护设计规范
HGJ21—89化工企业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设计规程
Q/SHS0001.1—2001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安全、环境与健康(HSE)管理体系
Q/SHS0001.10—2001管理职能部门HSE实施计划编制指南
《关于转发<石油与天然气钻井井控规定>的通知》中国石化[1999]油技字16号
《关于印发<企业安全检点和安全检查报告编制要点>的通知》中国石化[1999]安监字18号
《职业安全卫生管理制度》中国石化[1999]安字467号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环境保护工作条例》中国石化[1999]安字756号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环境监测工作条例》中国石化[2000]安环字8号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实施细则》中国石化[1999]安字758号
《关于印发<安全承诺制度>(试行)的通知》中国石化[2000]安监字6号
3定义
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
3.1要素
安全、环境与健康管理中的关键因素。
3.2事故
造成死亡、职业病、伤害、财产损失或环境破坏的事件。
3.3危害
可能造成人员伤害、职业病、财产损失、环境破坏的根源或状态。
3.险
发生特定危害的可能性或发生事件结果的严重性
3.5风险评价
依照现有的专业经验、评价标准和准则,对危害分析结果做出判断的过程。
3.6审核
判别管理活动和有关过程是否符合计划安排,这些安排是否得到有效实施,系统地验证企业实施安全、环境与健康方针目标的过程。
3.7评审
高层管理者对安全、环境与健康管理体系的适应性及其执行情况进行正式评审。评审包括有关安全、环境与健康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方针、法规以及因外部条件改变而提出的新目标。
3.8资源
实施安全、环境与健康管理体系所需的人员、资金、设施、设备、技术等。
3.9安全、环境与健康管理体系
指实施安全、环境与健康(以下简称HSE)管理的组织机构、职责、做法、程序、过程和资源等而构成的整体。
3.10不符合
任何能够直接或间接造成伤亡、职业病、财产损失、环境污染事件;违背作业标准、规程、规章的行为;与管理体系要求产生的偏差。
3.11管理者代表
由最高领导者任命,在企业内代表最高领导者履行HSE管理职能的人员。
3.12业主
合同情况下的接受方,即在一定的区域内签订租约,并按租约要求付款的个人、伙伴、公司或团体
3.12承包商
合同情况下的供方,即由业主或操作者雇佣来完成某些工作或提供服务的个人、部门或合作者。
3.13供应商
合同情况下的供方,即为业主或操作者提供原料、材料、设施、设备等供应的个人、部门或合作者。
4HSE管理体系要素
HSE管理体系由十项要素构成(见图1)。
图1不断改进的HSE管理体系
这十项要素之间紧密相关,相互渗透,以确保体系的系统性、统一性和规范性。
企业应建立并遵守国家有关HSE方面的法律、法规和标准的程序。
企业是HSE管理体系实施的主体,企业及二级单位的最高管理者应依据本标准的要求,明确HSE管理者代表和HSE管理体系组织机构;组建HSE管理委员会和HSE管理部门;明确和落实各级组织和人员的HSE职责。在开展HSE现状调查分析的基础上,编制出简明、适用的《企业HSE管理体系实施程序》。当体系标准和HSE规范没有相关规定时,可选用企业内部合适的企业标准或规章制度。
企业应建立各级组织和人员的HSE目标、HSE表现、HSE职责、HSE业绩的考核奖惩制度。
企业应通过开展各种形式和层次的HSE培训,将《企业HSE管理体系实施程序》的具体要求传达给全体员工和相关方,企业员工和相关方应贯彻执行。
《企业HSE管理体系实施程序》经企业最高管理者批准并投入运行。企业应通过审核、评审,实现持续改进,不断提高HSE管理水平。
4.1领导承诺、方针目标和责任
4.1.1总则
公司在HSE管理上应有明确的承诺和形成文件的方针目标,高层管理者通过提供资源,通过考核和审核,不断改善公司的HSE业绩。
4.1.2领导承诺
4.1.2.1承诺的原则
a)企业及二级单位的最高管理者是HSE的第一责任人,对HSE应有形成文件的承诺,确保承诺转变为人、财、物的支持,并向员工和社会保证,本单位建立的HSE管理程序行之有效。
b)各级管理者通过岗位的HSE表率,树立正确的行为榜样,不断强化和奖励正确的HSE行为。
c)各级管理者应确保全体员工、承包商和其他有关人员做到信息反馈及时,积极参与到HSE不断改进的过程中。
4.1.2.2承诺要求
a)企业分为五个管理层次提供HSE承诺。依据国家和当地政府的法律、法规、规定和资源条件,按照合法、可行的原则,向社会和员工提供公开、明确的承诺。
b)企业可按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以下简称公司)总体承诺原则独立向社会和员工提供承诺。各二级单位、三级单位、项目经理部和施工作业队原则上对内提出承诺,当其独立对外组织项目时,经授权可向外提出承诺。
4.1.2.3承诺的内容
a)遵守所在国家和地区的法律、法规,尊重当地的风俗习惯和,在所有的业务领域对HSE的态度始终如一;
b)企业的各级管理者、每位员工对企业的HSE事务都负有义不容辞的责任,HSE表现是企业奖励和聘用员工和承包商的重要依据;
c)HSE管理的最终目的,是最大限度地不发生事故、不损害员工健康、不破坏环境;
d)保护生态环境,建设清洁生产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
e)向社会公开我们的HSE表现,广泛征求社会各界的意见,不断提高企业的HSE管理水平;
f)为保证HSE管理体系的实施和目标的实现,提供必要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支持。
4.1.2.4承诺的形式
a)企业、二级单位的承诺应在各自的HSE管理文件中以书面形式提出;
b)三级单位、项目部和施工作业队独立对外提供承诺时,其承诺应在HSE管理实施计划书或实施程序中以书面形式提出;
c)各级承诺应由相应的最高管理者签字,报上级HSE管理部门备案。
4.1.3方针目标
4.1.3.1制定HSE方针目标的要求
a)HSE方针目标由企业最高管理者;
b)企业所有的生产经营活动都应满足HSE管理的各项要求;
c)与企业其它方针保持一致,并具有同等重要性;
d)能够得到各级组织的贯彻和实施;
e)公众易于获得;
f)符合或严于相关法律和法规的要求;
g)尽可能有效地减少企业的业务活动对HSE带来的风险和危害;
h)方针目标后,由HSE管理部门组织相关职能部门分解成具体指标,各职能部门应将方针目标纳入年度工作计划,组织实施并定期审核和评审。
4.1.3.2企业HSE方针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全员动手,综合治理;
改善环境,保护健康;
科学管理,持续发展。
4.1.3.3HSE目标
a)通过对员工进行HSE宣传教育和培训,不断促进员工的HSE意识,提高自救、互救能力和专业技能;
b)最大限度地查出隐患,使事故发生率逐年降低;杜绝重大、特大事故;创造良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确保员工的健康与安全;
c)尽可能减少环境污染,保护生态平衡,将环境影响降低到最低程度,杜绝重大、特大污染事故;
d)通过HSE管理体系的有效实施,努力实现或实现无事故、无污染、无人身伤害,在HSE管理上成为国际一流的企业。
4.1.3.4企业HSE管理原则
全员、全过程、全天候、全方位。
4.1.4责任
a)企业的最高管理者作为HSE管理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应建立HSE管理体系,实施安全、环境与健康一体化管理;
b)企业的各级管理者应通过岗位的HSE表率,树立正确的行为榜样,不断强化和奖励正确的HSE行为;
c)企业的各级职能部门应为HSE的管理活动的提供具体的行动支持,并定期对管理体系进行审核,不断完善管理体系。
d)企业的各级职能部门应定期编制年度HSE管理报告,总结取得的进展并规划将采取的措施;
e)企业的高层管理者要建立明确的HSE目标、职责和HSE业绩考核办法,并配置相应的资源。
f)企业的HSE管理工作应从设计抓起,最高管理者应组织制定设计部门高层管理者和专业设计人员的HSE职责,并建立设计审查保障体系。
g)企业的最高管理者应重视风险评价和隐患治理工作,保证资金技术投入。
h)企业的最高管理者应致力于企业的可持续性发展,组织生产符合环保要求的清洁产品,保护生产、生活和生态环境。
4.2组织机构、职责、资源和文件控制
4.2.1总则
a)企业应建立组织机构并明确职责,合理配置人力、财力和物力资源;
b)企业应制定严格的培训考核制度,广泛开展培训,提高全体员工的意识和技能;
c)企业应有效地控制HSE管理文件,为实施HSE管理提供切实可行的依据。
4.2.2组织机构版权所有
一、指导思想
以率先改善主城区大气环境质量,实现我市空气自动监测数据持续向好为目标,按照“常态管控、强化应急”原则,建立科学分析、预警及时、分工明确、责任清晰、行动迅速的协调联动机制,切实推进主城区大气环境常态化和精细化管理,确保各项措施落实到位,显现成效。
二、实施范围
市主城区大气环境治理联防联控实施范围以东二环西侧奥钛新能源的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站为中心,北至北洺岸,南至南二环路,东至永峰公路,西至西三环。涵盖了市工业园区、镇、康二城镇、北安庄乡、午汲镇、西土山乡、大同镇、上团城乡8个乡镇;涉及市环保局、交运局、住建局、交警大队、安监局、冶金局、煤炭局、工信局、国土局、商务局、发改局、财政局、质监局、气象局等14个职能部门。
其中,Ⅰ级区域北至邯武北线、南至邯武快速路、东至永峰路、西至东环路;Ⅱ级区域向北扩展至北洺岸,向南扩展至南二环,向西扩展至西环路;Ⅲ级区域向西扩展至西三环(营玉公路)。
三、控制重点
(一)钢铁、焦化、水泥、电力“四大行业”工业高架点源污染排放,主要控制污染物为SO2、NOX、CO、PM2.5、O3和厂区无组织扬尘;
(二)东二环、南二环、北环路、邯武北线、永峰路、邯武快速路、东环路、西环路等主要道路交通扬尘和机动车尾气等移动源污染排放,主要控制污染物为PM10、CO、NOX、O3和无组织扬尘;
(三)建筑施工、土地、煤场、精粉货场和其它散装物料堆场等面源污染排放,主要控制污染物为PM10、PM2.5和无组织扬尘;
(四)原煤散烧、露天烧烤、餐饮油烟、焚烧秸秆、油气品质等生活源污染排放,主要控制污染物为PM10、PM2.5、SO2、CO及挥发性有机物;
(五)石灰厂、石料厂、球团厂、铸造厂等其它工业企业低空源污染排放,主要控制污染物为PM10、PM2.5、SO2、CO和无组织扬尘。
四、工作原则
按照“属地管理”和“管行业、管环保”环境监管原则,坚持管治并举,在突出抓好Ⅰ级区域大气环境精细治理和常态管控的基础上,根据我市空气质量自动监测数据和对污染源的科学分析,分级扩展管控范围,快速精准联防联控,有效遏制大气污染物的产生和扩散。
五、任务分工
(一)市工业园区
1、按照《省建筑施工扬尘防治新15条标准》,对Ⅰ级区域范围属工业园区管理范畴的项目施工场所进行集中治理和常态管控,逐项目、逐地块明确防范措施和责任人,切实做好洒水抑尘、物料苫盖、绿化保洁等工作,特别是土方作业、渣土运输等环节要重点突出,强化管控,切实防范施工扬尘污染。
2、因地制宜,分步推进,对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站周边地区1公里土地进行集中治理。对已经列入规划长期未开发建设的土地,进行临时绿化或苫盖,同时,进行洒水、雾化作业,有效减少地面无组织扬尘污染。
3、组建专职队伍,配备洒水车、道路清扫车,对Ⅰ级区域内东二环(邯武北线交叉口至聚隆矿业段)、邯武北线(清化中队至中山大街段)、邯武快速路(永峰路口至东环路段)、东环路、武邑路(北环路至兰村大桥段)和园区道路实施常态化洒水、清扫抑尘作业。在冬季结冰期,根据气象条件适当减少洒水作业频次,加大机扫频率,切实防范道路扬尘污染。
4、对邯武北线两侧及辖区内其它散装物料堆场货场进行专项整治,强化日常监管,严控散装物料扬尘污染。对手续合法的,由行业主管部门牵头,开展环境整治,限期完成棚化厂房、喷淋雾炮等环保治理工程,并合理安装车辆自动清洗装置,确保进出车辆全部苫盖到位,防止带尘上路;手续不合法的,由工业园区牵头,限期搬迁或依法予以取缔。
5、配备雾炮车对空气质量监测站点周边200米空间范围内,实施立体雾化降尘作业,并根据大气污染物扩散条件,科学合理增加雾化作业频次。
6、强化日常巡查监管,严禁任何露天焚烧垃圾和秸秆行为。
7、会同市发改局在工业园区辖区范围内村庄,优先推广使用洁净型煤。
8、会同市环保局对园区内企业事业单位燃煤锅炉进行专项治理。
(二)市环保局
1、按照省、市有关要求和最新排放标准,对标邢台德龙钢铁等先进企业,对全市钢铁、焦化、水泥、电力等重点工业企业进行深度综合治理。
2、严格环境执法,强化对重点企业污染排放监督管理,确保治污设施正常运行,稳定达标排放。
3、以工业园区周边燃煤锅炉治理为突破,对主城区范围内燃煤锅炉进行集中治理。
4、会同市气象局对我市大气污染物扩散条件作出预测和预警研判,为及时调整、强化各项应急防控措施提供决策依据。
5、对各有关乡镇、各相关部门空气质量保障联防联控措施落实情况进行评估,牵头组织召开定期会商会议。
6、以十日为周期编制空气质量信息专报,及时将AQI指数、降尘数据、综合排名、预警建议等信息报告市政府。
7、会同其它行业主管部门做好其它低空源污染排放企业的环境执法监管,确保污染物达标排放。
8、按照《市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有关要求,督导企业污染物达标排放。
(三)市交运局
1、将原有交通扬尘治理6个固定检查站点调整为武邑线东环入市口、邯沙线入市口、南二环与刘西线交叉口、邯武快速与东二环交叉口、邢都路西环南入市口、邢都路杜庄岗入市口,并将4个流动巡查中队增至8个流动巡查中队,确保车辆苫盖率达100%,严控运输过程中物料遗撒、泄漏、碾压产生的扬尘污染。
2、突出强化源头监管,把短途倒转不苫盖行为作为重中之重,严厉打击,规范秩序。
3、强化国省交通干线道路保洁,配备洗、清、扫一体道路保洁车辆,对Ⅰ级区域内路段增加清扫频率,视气象条件科学合理洒水保洁,保持路面干净无扬尘。
4、对重点道路两侧和中间分隔带应进行乔、灌、花、草相结合的立体绿化;及时清运公路用地范围内两侧边沟的积土、渣土。
5、对破损道路应及时修补,减轻因路面颠簸造成的物料抛洒和地面扬尘污染。防止路面破损,新破损路面在一个月内进行修复。
(四)市住建局
1、按照《省建筑施工扬尘防治新15条标准》,对主城区范围内在建施工项目扬尘污染进行集中治理和常态管控。
2、强化城区道路保洁,配备洗、清、扫一体道路保洁车辆,对主城区重点道路常态化保洁作业,增加清扫频率,视自然气象条件科学合理洒水保洁,保持路面干净无扬尘。
3、对主城区运输砂石、土方、垃圾、渣土等易产生扬尘污染物料的车辆进行专项治理,推广使用封闭货箱或者采用其他方式封盖严密,确保按照指定线路和时间行驶。
4、对主城区露天烧烤、垃圾焚烧行为进行专项治理。
(五)市交警大队
1、在邯武快速路、东环路、南环路设置禁止载重车辆通行标志;东二环、邯武北线(含北环路)等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站周边路段全线禁停,车辆保持行驶畅通,严查无故滞留行为;在奥钛新能源(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站)厂区口设置禁止调头标志;在保证交通安全的前提下,科学管理交通信号灯,提高车辆通行率,最大限度减轻机动车怠速停车尾气排放对空气监测数据的影响。
2、根据空气质量监测数据情况,晚10时至次日早6时对东二环、南二环空气质量监测站周边道路实施大型货运车辆分时段限行交通管制。
3、严禁任何无证无牌机动车、黄标车、拖拉机、三马车进入空气自动监测站周边区域。
(六)市工信局
1、按照网格化环境监管有关要求,做好主城区大气环境联防联控范围内石灰、铸造等分管行业环境整治和监管。
2、按照《市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有关要求,督导重点企业做好限停产工作,有效降低生产负荷。
(七)市发改局
1、参照市主城区“煤改气”做法,优先安排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站周边有条件村庄引入天然气等清洁能源,减少散煤燃烧低空排放污染。
2、主城区范围内率先推广使用低硫低灰优质煤炭;把空气自动监测站周边村庄和企事业单位作为重点,实现洁净型煤全覆盖。
(八)市冶金局
1、按照网格化环境监管有关要求,做好主城区大气环境联防联控范围内选厂、钢渣厂、铁精粉货场等分管行业环境整治和监管。
2、会同工业园区,对邯武北线两侧区域及主城区大气环境联防联控范围内精粉货场进行专项整治。
(九)市煤炭局
1、按照网格化环境监管有关要求,做好主城区大气环境联防联控范围内有证洗煤厂、储煤场等分管行业环境整治和监管。
2、会同工业园区,对邯武北线两侧区域及主城区大气环境联防联控范围内洗煤厂、储煤场进行专项整治。
(十)市安监局
按照网格化环境监管有关要求,做好主城区大气环境联防联控范围内采石场、石料加工厂等分管行业环境整治和监管。
(十一)市国土局
按照网格化环境监管有关要求,做好主城区大气环境联防联控范围内制砖等分管行业环境整治和监管。
(十二)市商务局
在完成加油站、油库油气回收治理工作的基础上,强化日常监管,巩固治理成效;开展油品质量专项执法检查,严厉打击销售使用劣质燃油违法行为,坚决关停取缔非法油品销售供应站点。
(十三)市质监局
在主城区入市口配合市公安、交通、环保等部门设置煤质快速检测站点,严防高硫、高挥发劣质煤进入;对主城区用煤大户开展煤质监测,严厉打击销售、使用劣质煤炭行为。
(十四)市财政局
合理调配列支财政资金,为主城区大气环境联防联控提供资金保障。
(十五)市气象局
对气象及污染物扩散条件进行预测,为联防联控工作提供科学有效的气象数据。
(十六)其它有关乡镇
参照工业园区任务要求,做好各自辖区内的联防联控相关工作。
六、联防联控扩展实施条件
在突出重点,切实抓好Ⅰ级区域常态管控和精细化治理的基础上,通过科学分析、预警研判,当符合以下四项条件之一,联防联控实施范围扩展至Ⅱ级或Ⅲ级区域,并结合《市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武政办字〔2015〕38号),强化有关防控措施。
(一)以10天为周期,经过分析研判,预计我市环境空气质量排名在市位居后五名或全省后十名及未完成上级下达的改善率等指标时;
(二)按照市大气应急联合行动指挥中心启动应急指令时;
(三)根据气象条件,出现不利于污染物扩散条件时。
(四)当AQI大于150、小于200,并预测未来连续3天出现重度污染天气时,联防联控范围扩展至Ⅱ级区域;当AQI大于200并预测未来连续4天出现重度污染天气时或国家、省、市举行重大活动时,联防联控范围扩展至Ⅲ级区域。
七、保障措施
(一)成立组织机构。市政府成立由各有关部门和乡镇、工业园区组成的主城区大气环境联防联控指挥中心,主任由崔耀鹏担任,副主任由郭向军、吕现生、申立保、王向荣、王梅担任。指挥中心下设办公室,办公室主任由申立保同志兼任,负责主城区大气环境联防联控的推进协调、会商研判、督导落实等日常工作。各有关乡镇和市政府相关部门要明确分管领导、具体实施人和信息员,加强联防联控,确保各项措施落实到位。
(二)细化工作方案。各成员单位要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进一步明确职责推进网格化环境监管工作》的有关要求,对照任务分工,组织力量对辖区、分行业开展进一步专项排查,摸清底数,建立台账,科学制定本部门工作方案。特别是Ⅰ级区内的施工场地、土地、堆场货场、道路保洁、企业治理等重点管控措施,要做到标准明确、流程规范、责任到人,真正实现常态化管控和精细化管理。
(三)专项经费保障。根据工作需要,市财政局将主城区大气环境联防联控工作列入财政预算,合理列支专项资金用于设备购买、日常经费保障,并按年度拨付至市环保办;专项经费由指挥中心(市环保办)审批后,根据各部门任务概况,按程序审批拨付;各部门要确保专款专用,严禁违规挪用,一经查实严肃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四)定期会商评估。建立定期会商制度,对主城区大气环境联防联控工作进行会商评估。领导小组办公室要每10天对各单位工作开展情况进行汇总,聘请专家结合空气指数变化情况进行一次评估,及时研究解决工作推进中存在的问题,对阶段工作针对性调整和部署。印制工作专报,将各单位工作开展、督导发现的问题及空气自动监测站数据、降尘量数据及时报告市委、市政府。
(五)强化协调联动。指挥中心要充分发挥牵总调度作用,认真组织各成员单位开展综合整治和联防联控各项工作。各有关乡镇、相关部门要在指挥中心统一指挥下各负其责,齐抓共管,强化联动,形成工作合力,确保各项措施落到实处。
(六)加强应急管控。市环保局要会同市气象局对我市大气环境污染物扩散条件作出及时预测,及时向指挥中心提供有关数据;指挥中心根据预警研判,统一调度各单位,及时调整、强化各项应急防控措施,力求通过应急措施,实现空气质量监测指数得到有效控制。各单位也要建立相应的应急方案,强化应急演练,提升应急能力。
关键词:皖北地区; 大气环境质量; 灰色聚类; 评价
中图分类号: P185 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用于环境质量评定的方法很多, 常用的环境质量评价方法有综合指数方法、分级评分法、数理统计方法等。灰色系统理论的方法是邓聚龙教授在80 年代初提出并发展的. 它是把一般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的观点和方法延伸到社会、经济、生态等抽象系统, 结合数学方法发展的一套关于解决信息不完备系统(即所谓的灰色系统) 的理论和方法, 具有模型简单明了、概念清晰、宜于应用且结论可靠的特点。[9]本文在调查和分析皖北地区大气环境质量现状的基础上,利用灰色系统相关理论对皖北地区大气环境质量进行了综合评价,为后期治理皖北地区大气环境提供依据。
1.研究区概况
皖北地区包括安徽省淮河以北的县市以及跨淮的县市,包括安徽省的宿州、淮北、亳州、阜阳、蚌埠、淮南六市的全部行政区域以及沿淮的滁洲市所辖的凤阳县和六安市所辖的寿县。面积3914900公顷;人口2880万。
2006年,安徽省工业增加值比2005年增长了27.1%,高于同期全国平均水平,低于同期中部6省29.3% 的平均水平;与2005年相比,工业COD排放量增加了4.4%,工业SO2排放量增加了0.8%,其中,工业COD排放量增加幅度在中部6省中最高。“十二五”期间,安徽省环保系统将以改善空气质量为目标,把皖北地区的淮南、淮北、蚌埠等出现酸雨污染的地区作为重点区域,把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颗粒物、挥发性有机物等作为重点防控污染物,把火电、钢铁、有色、石化、水泥、化工等作为重点监管行业,建立统一监测、统一监管、统一评估、统一协调的区域联防联控工作机制。
2.灰色聚类评价法原理
灰色聚类是将聚类对象对不同聚类指标所拥有的白化数,按n 个灰类进行归纳整理, 从而决定或判断聚类对象属于哪一类灰色统计方法。 聚类对象为所研究的对象, 是要进行分析的所有研究对象的集合。[2]
本研究中大气环境质量灰色聚类分析的基本步骤可分为以下五步:
(1) 确定聚类白化数dij;
记i=1,2,…,n为聚类对象;j=1,2,…,m为聚类指标;k=1,2,…,K为聚类灰数,即灰类。dij为第i个聚类对象对于第j个聚类指标的样本值,D是以dij为元素的样本矩阵。
(2) 确定灰色类的白化函数fik:参照国家规定的大气环境质量分级标准本文将大气环境质量分为三级,即有三个灰类。为使每一级别的白化函数与所有级别都存在隶属关系,对灰色聚类法中的白化函数的“降半梯形”的结构改进后可采用下列三种基本图形(见图1)[3]。
图1 白化权函数fjk
(3) 标定聚类权:采用超标加权法确定每个测点中各污染物的权重,即利用区域大气环境中污染物指标的实测浓度与其标准值区间的比值来计算,以突出各测点中主
要污染物在评价中的影响程度,计算公式为:
= /且 =1=
其中,为第k个测点中第j个污染物的归一化权重。为第j种污染物并将其取为第j种污染物各级标准的平均值。
(4) 确定聚类系数:=,表示第i个聚类对象对于第j个灰类的聚类系数,它反映了聚类样本对灰类的关联程度。构造聚类向量。
(5) 聚类评价:灰色聚类是根据聚类系数的大小来判断所属的类别。在聚类系数矩阵A的行向量中,聚类系数最大者所对应的灰类即是该评价对象所属的类别。将各个对象同属的灰类进行归类,便是灰色聚类的结果,也是评价的结果。
3.皖北地区大气环境质量评价
为了认识皖北地区主要城市大气污染现状,本文利用灰色聚类方法对宿州、淮北、亳州、阜阳、蚌埠和淮南等六个地级市的大气环境质量进行评价。
3.1聚类样本、聚类指标的确定及灰类的划分
对皖北地区六个地级市的三项污染指标的监测资料进行收集,监测数据列于表1所
示,为皖北地区各类大气污染物年平均浓度。
表1 皖北地区的大气污染物年平均浓度(mg/m3)
地区 可吸入颗粒物
(PM10) 二氧化硫
(SO2) 二氧化氮
(NO2) 空气质量达到及
好于二级的天数
淮 北 市 0.068 0.027 0.021 363
亳 州 市 0.062 0.034 0.046 365
宿 州 市 0.091 0.038 0.033 338
蚌 埠 市 0.092 0.02 0.022 332
阜 阳 市 0.089 0.028 0.028 354
淮 南 市 0.095 0.078 0.035 318
注:数据来源于《2007年安徽统计年鉴》
以皖北地区的宿州、淮北、亳州、阜阳、蚌埠和淮南为聚类对象,2008年监测的PM10、SO2、NO2三个评价因子为聚类指标,采用GB3095-96国家空气质量标准的一级、二级、三级标准三个灰类为聚类灰数。表2为大气环境灰类的划分标准。
表2大气环境灰度划分标准(mg/m3)
污染物 灰度
1 2 3
PM10 0.05 0.10 0.15
SO2 0.02 0.06 0.10
NO2 0.04 0.04 0.08
3.2 聚类白化数的无纲化处理
无量纲化,也称作数据的标准化、规格化,是一种通过数学变换来消除原始变量量纲影响的方法。在多指标综合评价中涉及到两类基本变量:一类是各评价指标的实际值,另一个是各指标的评价值。由于各指标所代表的物理涵义不同,因此存在着量纲上的差 异。这种异量纲性是影响对事物整体评价的主要因素。指标的无量纲化处理是解决这一问题的主要手段。
3.2.1 污染物浓度值的无量纲化处理
第i类聚类对象(i=1,2,3)对于第k个聚类指标(k=1,2,3,4,5)所拥有的白化数的表达式:
式中,Cki为原始的白化数,C0i为取表1中的灰类2的各污染物浓度值。处理后的白化数构成聚类白化数矩阵:
PM10 SO2 NO2
0.680 0.450 0.525 淮北市
0.620 0.567 1.150 亳州市
0.910 0.633 0.825 宿州市
0.920 0.333 0.550 蚌埠市
0.890 0.467 0.700 阜阳市
0.950 1.300 0.875 淮南市
3.2.2 大气环境质量灰类的无量纲化处理
大气环境质量灰类无量纲化处理的表达式:
式中,rij代表第i个污染物因子第j个灰类的灰数。对表2中各污染物的3个灰类无量纲化处理,rij计算结果如表3所示。
表3大气环境质量灰度的无量纲化处理
污染物 灰度
1 2 3
PM10 0.50 1.0 1.5
SO2 0.33 1.0 1.67
NO2 1.0 1.0 2.0
3.3白化函数的厘定
大气环境质量的3个等级用3个灰类来描述,每一个等级都有一个浓度范围的界限,这个界限是一个灰数,灰数是一个区间的范围,不是一个确切的值,在这个确定范围内的任何一个白化值,其白化系数为1;而在范围外的值,对某级的标准,则有个亲疏程度。这种亲疏关系可用白化函数的数学关系式来表达,根据表3可构造3种污染物的3白化函数如下:
灰类1的PM10,SO2,NO2的白化函数依次为:
111
f11(x) = f21(x) = f31(x) =
000
灰类2的PM10,SO2,NO2的白化函数依次为:
x
f12(x) =1 f22(x) =1 f32(x) =1
2-x
灰类3的PM10,SO2,NO2的白化函数依次为:
000
f13(x) =2x-2 f23(x) = f33(x) = x-1
111
3.4聚类权计算
3种污染因子分别对3个灰类权值表达式:
(i=1,2,3, j=1,2,3)
计算结果如表4所示:
表4大气环境质量灰度的权值
污染物 权值
灰度1 灰度2 灰度3
PM10 0.167 0.333 0.500
SO2 0.110 0.333 0.557
NO2 0.250 0.250 0.500
3.5灰色聚类系数及灰色聚类矩阵计算与结果分析
聚类系数εki反映了聚类对象i对灰类k的隶属程度。
灰色聚类是根据聚类系数大小来判断各城市所属的类别,其方法是将各个城市对各个灰类的聚类系数组成聚类行向量σi=[σi1,σi2,σi3],在行向量中聚类系数最大的所对应的灰类既是这个城市所属的类别,并把各个城市灰类进行归纳,便于灰色聚类结果。同时,我们还以安徽省大气污染平均水平为对照点进行了指数评价,.两种指标的评价结果见表5所示。
表5 皖北地区大气环境质量评价一览表
地区 灰色聚类向量 判断结果 指数法
评价结果
σi1 σi2 σi3
淮 北 市 0.447 0.430 0 1级 2.286
亳 州 市 0.411 0.410 0.075 1级 3.158
宿 州 市 0.340 0.674 0 2级 3.260
蚌 埠 市 0.386 0.531 0 2级 2.403
阜 阳 市 0.374 0.578 0 2级 2.785
淮 南 市 0.267 0.734 0.249 2级 4.581
从评价结果可以看出:(1)皖北地区大气环境质量总体状况良好,除了淮北和亳州两地的大气质量为一级外,其余四个地区大气质量皆为二级。根据灰色聚类向量的大小可以判断,在这四个大气质量为二级的地市中,蚌埠的大气质量最好,而宿州和淮南的大气环境质量最差。因此,开展皖北大气环境治理,应重点放在大气环境质量最差的宿州和淮南两个地区。(2)对比两种评价方法得到的评价结果,基本吻合。说明利用灰色聚类方法评价大气环境质量是可行的,能够准确评价出大气环境的实际状况。另外,综合指数法仅对各评价区的大气环境质量相对好坏程度进行了比较,却未能考虑大气质量分级界限的模糊性,截然将其进行分级,丢失模糊信息,不能客观地反映大气质量的实际情况。而灰色系统中的灰类白化权函数并不局限于在相邻等级间将边界模糊化,而是表示关于等级的信息覆盖,因此在信息利用率和精度上均有较大的提高。
4.结论与讨论
本文主要利用灰色聚类分析方法和综合指数法,对皖北地区大气环境质量进行综合的评定。以丰富该法在环境质量评价领域的应用。本文先通过综合指数法对大气环境做出评价,然后通过灰色聚类分析方法先确定污染物浓度值的无量纲化处理,然后确定大气环境质量灰类的无量纲化处理,再通过确定白化函数,计算聚类权,从而计算出灰色聚类系数及灰色聚类矩阵,做出对皖北地区大气环境质量的评价。从评价的结果可以看出,皖北地区的大气质量总体状况良好,除了淮北和亳州两地的大气质量为一级外,其余四个地区大气质量皆为二级。根据灰色聚类向量的大小可以判断,在这四个大气质量为二级的地市中,蚌埠的大气质量最好,而宿州和淮南的大气环境质量最差。因此,开展皖北大气环境治理,应重点放在大气环境质量最差的宿州和淮南两个地区。而且,通过两种评价方法的比较发现,灰色系统中的灰类白化函数并不局限于在相邻等级间将边界模糊化,而是表示关于等级的信息覆盖,因此在信息利用率和精度上均有较大的提高。
由于资料有限,本文只考虑了3种污染指标,如果再增加更多的指标,其评价结果将更能反映出皖北地区大气污染现状。
参考文献
[1]安景文,韩朝,关红,徐向阳.灰色聚类关联分析法在大气环境质量评价中的应用.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1999,12:69-71.
[2]邓聚龙.灰色系统基本方法[M].华中学院出版社,1987.
[3]肖井坤,殷佩海.大气环境质量评定的灰色聚类模式.大连海事大学学报.2000,26(1):84-91.
[4]刑爱国,胡厚田,王仰让.大气环境质量评价的灰色聚类法.环境保护科学.1999,94:29-31.
[5]郑永红,姚淑萍,吕红.等斜率灰色聚类法在大气环境质量评价中的应用.环境保护.1995,6:20-22.
[6]朱庆峰,廖秀丽,陈新庚,等.用灰色聚类法对荔湾湖水质富营养化程度的评价[J].中国环境监测,2004,20(2):47-50.
[7]杨昆,孙世群.淮南市大气环境质量的模糊综合评价.合肥学院学报.2007,17(2):90-93.
[8]赵晨霞.灰色聚类法在鞍钢大气环境质量评价中的应用.辽宁城乡环境科技.1994,19(5)40-43.
[9]朱庆峰,张淑娟.灰色聚类法在大气环境质量评价中的应用.广州环境科学.2004,19(2):40-44.
[10] 张云海,马雁军,孙财涛,刘庆婺.灰色聚类评价在经济区大气环境质量评价中的应用.环境科学与技术.2010,33(6E):426-428.
[11]柳培文,钱明.灰色系统聚类法在大气环境质量综合评价应用中的修正.重庆环境科学.1999,21(6):7-9.
[12]谭春英,谢恒星,林建宏,张晓杰.灰色系统理论在烟台市大气环境质量分析和预测中的应用.安徽农业科学.2006,34(20):5161-5162,5170.
作者单位:241000 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
通讯作者:徐祝军
【摘要】 目的 通过对损伤的大鼠脊髓早期不同时机减压后测定脊髓组织中热休克蛋白(HSP)70的表达及其与神经细胞凋亡的相关性研究,评价早期减压的疗效。方法 采用环扎法建立大鼠脊髓损伤模型,随机将大鼠分为4组,对照组、8 h脊髓减压组(实验B组)、72 h脊髓减压组(实验C组)和不减压组(实验D组),并分别在1 d、3 d、7 d、14 d和21 d处死后取各组大鼠受损脊髓进行HE染色,免疫组化法、光密度测量法观察脊髓细胞HSP70的表达,TUNEL法观察神经细胞的凋亡。应用SPSS 17.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实验组HSP70、TUNEL阳性细胞数及HSP70积分光密度各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 脊髓损伤; 减压时机; 光密度; 热休克蛋白70; 细胞凋亡
The research of relationship between HSP70 and neuronal apoptosis measured by optical density in rats treated with Cerclage spinal cord injury and decompression at different early time GU Wen-hao,HU Lan-xiang,XU Zhu-jun,et al.Yijishan Hospital of Wannan Medical College,Wuhu 24100,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relationship between HSP70 and neuronal apoptosis measured by optical density in rats treated with cerclage spinal cord injury and decompression at different early time,and to evaluate the efficacy of early decompression.Methods Cerclage rat model of spinal cord injury, ra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four groups,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eight hours of spinal cord decompression group,72 hours spinal decompression group and non-decompression group,in 1 d,3 d,7 d,14 d and 21 d of each group were killed after spinal cord damage in rats with HE staining, immunohistochemistry,optical density measurement of spinal cord cells, the expression of HSP70,TUNEL apoptosis of nerve cells was observed. SPSS 17.0 statistical software for data analysis.Results Experimental group HSP70,TUNEL-positive cells and HSP70 integrated optical density were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each group P
【Key words】 Spinal cord injury; Decompression time; Optical density; Heat shock protein70; Cell apoptosis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2.02.005
脊髓损伤(SCI)的发病率随着现代交通业的发展而升高,手术减压治疗急性SCI是一种切实可行的治疗方法,但是在对SCI选择伤后干预性手术治疗时间点上,各临床治疗中心尚没有达成共识[1]。为探讨早期不同时机减压疗效,本实验采用环扎法建立大鼠脊髓损伤模型,对损伤的脊髓早期减压,应用免疫组化法观察HSP70的表达及TUNEL阳性细胞数,光密度测量脊髓细胞的HSP70表达阳性面积,观察HSP70表达与神经细胞凋亡的关系,观察早期减压疗效。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动物及分组 84只雄性、13周龄、清洁级Sprague-Dawley大鼠,体重270~320 g,平均290.5 g。由浙江省实验动物中心提供,许可证号:SCXK(浙)20080033。使用随机数字表、安全随机法,分为4组。对照组即A组:仅行椎板切除,n=12,实验组分为B组:8 h脊髓减压,n=24;C组:72 h脊髓减压,n=24;D组:环扎术后不行脊髓减压术,n=24。分别于手术后1 d、3 d、7 d、14 d、21 d处死后取出脊髓标本。
1.2 主要试剂 (1)Rabbit Anti-Hsp70;(2)即用型SABC试剂盒;(3)细胞凋亡检测试剂盒(武汉博士德生物工程有限公司);(4)0.01PBS(PH7.2-7.4);(5)0.01枸橼酸缓冲液(PH6.0);(6)DAB显色试剂盒;(7)胃蛋白酶消化液(北京中杉金桥生物有限公司);(8)4%甲醛(皖医弋矶山医院实验外科)。
1.3 动物模型建立 采用环扎法建立大鼠脊髓损伤模型[2]。以5-0普通白色丝线环扎大鼠胸腰段硬脊膜囊建立大鼠急性脊髓损伤压迫模型。1%戊巴比妥钠,30~40 mg/kg,大鼠腹腔内给药麻醉,以T13棘突为中心,取后入路,咬除T13椎板。10倍显微镜下,用测量线环形测量硬脊膜囊周长,测出硬脊膜囊周长(C1),经代数运算(C2=C1×0.7)获得将硬脊膜囊截面压缩至原截面积70%的周长(C2),将原测量平面将硬脊膜囊环扎至原截面积的70%。结扎后依层缝合。B组8 h脊髓减压,取出环扎线;C组72 h脊髓减压,取出环扎线。D组保留环扎线。术后常规护理。
1.4 标本采集、制备与HE染色 大鼠模型分别在手术减压后1 d、3 d、7 d、14 d、21 d五个时间,将对照组和脊髓损伤组的大鼠经心脏灌注取材,灌注后脊髓已被多聚甲醛固定变硬,以环扎损伤部位为中心、取出其上下段共1.5 cm脊髓组织,浸泡于相同甲醛溶液中后固定72 h。损伤下端0.5 cm以4 μm厚度切片,脊髓取冠状面,捞片于涂有多聚赖氨酸的载玻片上,标签晾干玻片分别行HE染色。
1.5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分别取脊髓损伤下端组织切片用Rabbit Anti-Hsp70抗体进行SABC免疫组织化学染色,使用DAB显色试剂盒,TUNEL法观察神经细胞的凋亡水平,使用DAB显色试剂盒染色检测,所有实验步骤严格按照该试剂的标准和流程进行。使用数码相机(NIKON-4300日本)对显色的图片摄像。
1.6 光密度测量 在普通光学显微镜(日本Olympus公司)下观察每组不同时间下染色特点。每一染色切片随机取5个高倍视野(10×40)进行显微摄影(Nikon Eclipse 80i显微成像系统)获取图像,调试完成后,维持采集的各项设置不变,一次性采集出所有样本的图像,每张切片至少随机采集5个视野。使用图像分析软件(Image-Pro Plus 6.0美国)对每张切片进行光密度测定。积分光密度(IOD)可反映所测结构的光密度与面积的综合变化,IOD与物质的质量成正比,其数值反映物质的相对含量 [3,4]。
1.7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各组数据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四组数据均呈正态分布,方差齐性检验采用比较均值单因素方差同性检验,组内组间比较采用一般线性模型单变量方差检验,HSP70阳性细胞数与神经细胞凋亡细胞数相关性采用直线相关分析。以P
2 结果
2.1 HSP70积分光密度 使用图像分析软件(Image-Pro Plus 6.0美国)对每张切片进行光密度测定,在400倍每张切片至少随机采集5个视野。A组偶见阳性面积,各时间点无显著差异。阳性面积D组高于C组,C组高于B组,实验组术后1 d阳性面积增加,术后3 d到达高峰,术后7 d有所降,术后21 d仍然有所表达。实验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 HSP70免疫组化阳性细胞数结果 光镜下分别观察各组各时间点脊髓损伤下端的组织变化,以细胞浆和(或)核棕黄色着色为阳性细胞,在400倍视野下每张切片于灰质取5个视野,分别计数每个视野的阳性细胞数。A组偶见免疫阳性细胞,各时间点无显著差异(见图1:A)。阳性细胞数,D组高于C组,C组高于B组,实验组术后1 d免疫阳性细胞增加,术后3 d到达高峰,术后7 d有所降,术后21 d仍然有所表达。实验组图片见图1:B、C、D、E、F。实验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3 Tunel凋亡细胞 凋亡细胞呈棕褐色和棕黄色,胞核固缩颗粒深染,形态不规则,为散在和弥散性分布于损伤区域及周围。在400倍视野下每张切片于灰质取5个视野,分别计数每个视野的阳性细胞数。对照组少见凋亡细胞。凋亡细胞数,D组高于C组,C组高于B组,实验各组术后1 d出现大量凋亡细胞,术后3 d达到高峰,术后7 d、14 d、21 d凋亡细胞逐日减少。各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4 HSP70阳性细胞与Tunel细胞凋亡的相关性分析 实验组不同时间点热休克蛋白70阳性细胞、tunel阳性细胞数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两者线性相关系数r=0.685~0.971,对r值进行t检验的假设检验,P
3 讨论
目前治疗脊柱脊髓损伤的主要方法是及时彻底地减压和恢复脊柱稳定性,减少继发性损伤[1]。目前认为细胞凋亡是继发性脊髓损伤的重要组成部分,继发性脊髓损伤中出现的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死亡都是继发细胞凋亡的结果[5]。
注:A:空白对照组;B:8 h减压术后3 d;C:8 h减压术后21 d;D:72 h减压术后3 d;E:72 h减压术后21 d;F:未减压术后3 d
当发生脊髓损伤后局部热休克蛋白(HSPs)的表达增加,可对抗脊髓继发性损伤神经细胞凋亡是脊髓继发性损伤的主要机制之一,HSPs可通过以下机制抑制神经细胞凋亡:抑制内源性(线粒体内caspase依赖的)凋亡途径,抑制外源性(受体介导的)凋亡途径,调节Bcl-2家族成员的活性促进核转录因子的活化,抑制一氧化氮(NO)的大量产生减少自由基的毒性作用[6]。其中HSP70属于诱导型HSP70,其在正常细胞中不表达或表达量很少,但在应激源刺激下,表达量显著增加[7]。实验证实HSP70对细胞保护作用,其诱导的数量与保护作用的强弱呈正相关[8]。邵将等[9]实验显示,HSP70表达随时间的延长逐渐增强,损伤后24~48 h达到顶峰,在此期间组织内所有细胞均可见HSP70的阳性表达,这种表达一直持续到损伤后72 h。与本次实验HSP70表达的高峰期较为接近。由于HSP70属于诱导型HSP,其诱导的机制尚不完全清楚,所以单纯手术干预不能诱导其表达增加。因此在今后的研究中,对损伤的脊髓早期减压的同时,短时间诱导出大量HSPs,达到更好地抗脊髓继发性损伤神经细胞凋亡,将是未来治疗脊髓损伤的新路径。
参 考 文 献
[1] 杨民,徐祝军,党耕町.外科干预性手术治疗时间的选择对急性脊髓损伤预后影响的研究进展[J].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09,19(4):310-313.
[2] 徐祝军,王兵,杨民.环扎法致大鼠脊髓损伤后早期不同时段减压疗效的评价[J].中华实验外科杂志,2011,28(7):1191-1192.
[3] 李涛,范好,刘芳.免疫组织化学图像光密度分析的标准化方法[J].解剖学杂志,2008,31(5):727-728.
[4] 李枫.图像分析中光密度参数物理意义的正确理解和使用[J].解剖学杂志,2009,32(2):271-273.
[5] 范留欣,马龙,孙长山.大鼠脊髓损伤后MMP一9表达和细胞凋亡的研究[J].中国医学创新,2010,7(25):175-176.
[6] 李健辉,冯世庆.热休克蛋白与脊髓损伤的相关性研究[J].天津医药,2009,37(6):521-523.
[7] 朱林波,傅庆国.HSP70-PCs的抗肿瘤作用[J].中华全科医学,2011,9(8):1281-1282.
[8] Sale hi AH,Morris SJ,Ho WC,et al.AEG3482 is an antiapoptotic compound that inhibits Jun kinase activity and cell deathth rough induced expression of heat shock protein70[J].ChemBio,2006,13(2):213-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