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农文旅一体化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002-740820507-0083-03
中国社科院的《20年中国城市发展报告》指出,随着中国城市化和工业化加快,中国失去土地的农民人数已经超过四千万,并且以每年300万人的速度递增。专家称,到2030年,失地农民将达到亿人。据《中国新型城市化报告202》统计,20年中国城市化率首次突破50%,达到了53%,这意味着中国城镇人口首次超过农村人口,中国城市化进入关键发展阶段。从以上可以看出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大批量的农民将离开他们赖以生存的土地开始市民身份的转化,一些城中村的农民将面临拆迁进行房屋改造的命运。但拆迁征地无法使上述人断然完成质变,久而久之,他们就成了介于农民和市民之间的“夹心阶层”,一个特殊的群体――失地农民。失地农民的产生是一个国家城市化进程中不可逾越的必经阶段,农民失地后感情和利益的多方受挫,使他们处于强烈不安中,这势必对农村的稳定造成威胁。因为农村和城中村的农民文化水平相对较低,法律意识不强,所以对这些矛盾的解决往往不会选择法律途径,有的怨声载道,有的忍气吞声,有的则选择极端方式维权,增加了维权的社会成本,因此很有必要对我国的失地农民的法律意识现状进行探究,进而有针对地性进行普法教育,增强和培养失地农民的法律意识,使他们知法守法,用法律维权,这是农村现代化中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重要问题。
一、失地农民法律意识淡薄的成因探析
失地农民是农民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法律意识培育在于农民对法律的认同和信任,蕴含了其对法律的了解、理解、评价、信仰和需求等要素。笔者将失地农民的法律意识概括为:失地农民对现行法律的认知和信任,对现行法律现象中法律主体权力和义务的评价,对人们的行为是否合法的判断,集法律认知、法律情感和法律评价于一体。
为了更加清楚地了解我国失地农民法律意识现状,本文通过调查问卷的形式对商丘市周边的农村进行了抽样调研,并区分不同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共发放问卷300份,实际收回206份,其中有效问卷050份。统计结果如下:
通过表、表2的统计数据可知,失地农民是在被动的接受法律知识,他们对土地被征用政策缺乏全面了解,有833%的农民不同意政府的赔偿方案,564%的人选择忍气吞声,762%的人最终可能会因对法律的不信任选择妥协进行私了,2548%的人会采取暴力手段,一小部分情绪过激者会选择轻生。虽然样本有限,但足以看出失地农民法律认知度低,法律维权意识淡薄,普遍存在轻视法律的现象,法律认同出现危机,之所以如此,原因如下:
中国传统文化轻法思想的负面影响。“和为贵”是中国传统文化“一以贯之”的传统美德,“无讼”“厌讼”一直被人们所推崇,“礼治”“德治”道德化的痕迹已经在人们心里打下深深烙印,尚公、重礼、贵和的社会观念渗透到方方面面,并在很长的时期内不会淡化。长期以来人们的思想一直被其制约和束缚,在“人治”思想中无限放大了权力的功能,法律成了权力的附属品。虽然在农村传播法律文化做了大量工作,但收效甚微,“法治”思想在农民的思想范畴里明显被边缘化,人们在感情上不愿意接受现代社会所倡导的“法治”,法律更多地流于形式,程序正义则被束之高阁,无人问津。
受传统文化的影响,当失地农民这一特殊群体遇到征地拆迁纠纷时,因缺乏法律维权意识往往更多地倾向于以忍让、协商、调解等手段解决纠纷,诉讼途径被忽视。传统文化的轻法理念对失地农民的法律意识培育产生了直接的负面影响。
2法律文化在农村传播存在制度性障碍。首先,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模式是阻碍农民法律意识形成的重要瓶颈。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模式使农村的经济远远落后于城市,农民已经习惯于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简单质朴生活方式,他们满足于现状,缺少利益驱动,法律需求欲有限。“贫穷和愚昧是实现民主和法治的障碍,因为民主和法治是人类文明的产物和标志。”[2]由于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模式的影响,城乡法律文化在发展水平和结构特点上凸显出巨大反差。而经济水平的制约和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农民突然失去土地,感情明显受创使他们更是无暇顾及了解与学习法律。权利、自由、平等的现代法治与失地农民的现实生活距离遥远,法律传播受阻。农村法律文化现状与城市法律文化发展的严重脱节,使失地农民法律意识的形成与拓展受到限制与约束。
[JP2]其次,农村的普法教育严重滞后。农村经济的滞后导致了教育的落后,尽管我国已经开展了全民普法教育,农民的法律意识明显增强,农民的法律需求也明显增长,但总体看来,普法工作的力度还存在不足,普法人员严重短缺,没有专业的普法队伍,普法内容过于形式化,对失地农民的法律维权教育涉及较少,再加上普法对象文化水平较低,对于法律知识的理解十分有限,这诸多问题的存在,使农民的法律维权意识还处在较低水平。且在法制教育上中国传统思想往往重实体轻程序,偏重于对责任和义务的宣传,忽视了法律正义程序的宣讲,大多数失地农民根本没有途径去获知什么是实体法,什么是程序法,更谈不上如何使用程序法维权。失地农民征地问题涉及更多的恰是农民与政府之间的纠纷,用到的正是程序法中的行政诉讼法和行政复议,而失地农民的行政诉讼法和行政复议知识几近空白。农村的现实情况是农村的普法教育还不完善,还存在制度性的缺失,法制教育相对于总的教育资源还很薄弱,农民很大程度上是随意性地了解法律,接受正式法制教育的机会较少,接受程序法的宣传教育更是少之又少,法制宣传不到位。落后的法律教育宣传与农民的法律知识需求存在着较为明显的矛盾,影响了失地农民法律意识的可持续发展。[JP]
再次,漫长法律诉讼过程及高额的诉讼费用加大了农民选择走法律程序的风险。尽管我国司法在程序和实体上都严谨严肃,在制度上主观上也是为了方便人民群众,但“诉讼成本较高、司法资源短缺压抑了农民依法用法的欲望”。[3]诉讼时间长,增加了失地农民的精神负担,诉讼费用高让失去土地生活已拮据不堪的农民更是雪上加霜,万一诉讼失败还有承担双方的诉讼费用的风险。久而久之,失地农民不愿再选择法律维权。
3涉及失地农民的法律体系不完善。农村法制建设基础薄弱,法律体系不健全,涉及失地农民的法律法规相对较少,阻碍了失地农民法律意识的拓展。我国现行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农民的现状之间存有较大距离,农村立法不完善,现有的法律不能适应失地农民当前的需要。虽然我国多次颁布惠农政策,但涉及农业和农村的法律法规还较为薄弱,现有法律法规中涉及失地农民的更是严重不足,并且存在责任模糊现象,使失地农民无法适从。
二、提高失地农民法律意识的可行举措
积极推动农村经济发展,为突破传统轻法观念奠定物质基础。中国人经过五千多年来的文化洗礼,形成了充满亲情的伦理型社会,渗透于社会各个角落的道德规范使敦厚的失地农民缺失自我保护的法律意识,轻法、畏法的传统思想根深蒂固,失地农民的集体认同是义务意识应该凌驾于权利意识之上,义务本位思想阻碍了人们对法律规范的理解,最终导致失地农民对法律介入有一种潜在的消极意识。突破传统文化的禁锢,改变失地农民的法律意识现状,必须积极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4]从马克思的观点可以看出,影响人们思想的深层原因是经济基础的制约,要想改变这一状态必须改变当下失地农民的经济状态。权利、自由、平等的现代法治思想是在较高生产力水平上建立起来的,培养失地农民的法律意识首先要加大农村经济发展的扶持力度,提高失地农民的经济地位,如此,才能为培养失地法律意识形成理性维权的思维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
2加大普法教育力度,优化法律服务体系。失地农民是农民中的特殊群体,既具有农民的一般属性,同时又有农民失地的特殊性。针对失地农民身份的二重性,应制定相应的法律服务体系。
首先,就农民的一般属性而言,农村教育发展可为农民法律意识培养提供丰富文化基础,是提高农民法律意识的必要途径。“农村是社会的基础,改造社会必须从改造农村着手,而改造广大农村,必须从发展农村教育入手。”[5]中国有9亿多农民,农村教育在实现现代化的过程中具有全局性作用。但是“我国农村教育发展的最大问题依然是总量问题,也就是教育资源供给不足,特别是优质教育资源不足,与城市形成很大反差。”[5],所以为了培育失地农民的法律意识,需要从改善农村教育办学条件优化教育资源方面抓起,为农民吸收新知识及贯彻民主和法治扫除制度性障碍。只有农民的文化水平再上新台阶,农民文化素质才能得到全面提高,才能生发对法律文化的需求,引起农民在法律层面的觉醒,农民的法律意识才能达至新的水平。但是抓好农村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非一日之功,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其次,就失地农民的特殊性而言,失地农民是一个特殊群体,是社会上极不安定的因素,是和谐社会建设的潜在威胁,提升失地农民的法律意识是当下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为此,应优化以下法律服务:第一,加大普法宣传工作,创新普法宣传形式。普法教育不能仅仅停留在形式上,要真正让法律知识进入失地农民头脑,使他们从传统的“人治”思想桎梏中彻底解放出来。创新普法教育形式,就要充分发挥大学生村官的优势,要根据不同地区失地农民的具体情况制定出符合农民实际的普法计划,特别是通过大学生村官自身的领悟把例如《物权法》《土地管理法》等晦涩难懂的法律知识从抽象转换成农民能够理解的简单易懂的法律知识。如果条件允许还可以就与失地农民息息相关的法律、法规、暂行条例、司法解释等进行搜集整理,组织法律知识宣传小组或团队,用通俗易通的语言形象地描述出来,并结合当地新出现的一些实际案例,整理归纳,编写出专门的教材,有步骤、有秩序、有针对性地对失地农民进行普法教育,培养其理性思维。第二,有针对性地定期开展有关失地农民的法律讲堂和咨询服务。要结合实际案例定期做专门的法律讲堂,用农民生活中的实际案例,以农民喜闻乐见的形式进行法律知识的宣传,特别要针对当事人在征地拆迁行为中如何判断利益损失,如何维权的问题进行重点讲解。如对合法征地拆迁所致损失运用行政补偿进行维权;而对违法征地拆迁所致损失则需要选择程序法中的行政复议或行政诉讼的方式进行有效维权,以最大可能挽回损失。要对当事人维权方式加以引导,避免极端维权,要选择理性维权走法律途径。同时设立专门的法律咨询服务站,以方便及时地解决失地农民在维权过程中就有关法律事务问题的问询,化被动接受到主动学习。第三,加大对失地农民的法律援助和政府政策支持力度,以促进司法资源均等化发展。针对诉讼费用较高,诉讼时间较长这一问题,应加大对失地农民法律援助的力度。要最大限度地为失地农民提供法律援助,减免法律服务费用,只有诉讼成本越来越低,失地农民才会更主动选择法律途径进行维权。同时,政府良好的政策支持有利于增强失地农民的诉讼意识,政府可以设立专门部门对农村现有的法律资源进行整合,对当地失地农民法律援助的需求进行统计,并制定出经费预算,给予适度财政拨款,以确保法律援助的顺利进行。
3加快完善有关失地农民的法律法规。促进农村法律文化发展,其基本要求是“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有法可依”是前提,要根据失地农民的现实需要制定出更加完备的科学的法律和制度,排除权责不分,规定模糊的语言,使失地农民真正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是核心,加强司法体制改革,司法公正是法律信任的重要保证,坚决杜绝立法、执法、司法和法律监督的随意性,避免滋生腐败行为,做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增加失地农民对法律的信任感。“执法必严”是关键,确保执法部门和司法部门的公平、公正。“违法必究”是保障,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不允许任何人和集体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以树立法律权威。要通过完善和健全农村法律体系制定出适合失地农民的一系列具有可操性的法律法规,让失地农民看到希望,使他们的诉求理性的有步骤、有程序地表达出来。
在素以“水流如玉,青山似屏”而得名的“中国箫笛之乡”、“中国油茶之乡”、“侗族文化艺术之乡”玉屏侗族自治县,有一处山清水秀、空气新鲜,道路幽静之地――茶花泉景区。茶花泉景区是铜仁市唯一的五星级农业园景区,全省100个、铜仁市12个重点旅游景区之一,同时也是贵州100个高效农业示范景区之一,国家AAA级旅游景区,全省十佳农业旅游景区以及贵州省政府2013年批准建设的100个重点旅游景区中以农业产业为基础的三个示范产业园景区之一,能进行科技示范、科普教育、观光休闲、采摘游玩、住宿娱乐等多种体验,是旅游、度假、骑行、摄影爱好者的必到之地。
眼下,茶花泉以“园区景区化、农旅一体化”为引领,集观光、休闲、体验、科普为一体的省级综合4A级景区雏形初显,正成为省内外游人的最佳选择。
“亲山、近水,推窗见景,出门见绿,生活在玉屏这座生态园林城市,随处能领略生态之美,随时可享受生态带来的幸福。”茶花泉景区无疑是玉屏自治县以“农业示范园区景区化、农业旅游一体化”为引领,实现农业与旅游、园区建设与美丽乡村建设的深度融合,推动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生动实践。
倾力打造城市生态农业观光园
作为“梵天净土・桃源铜仁”12景区之一的玉屏城市生态农业观光园,茶花泉景区依托山水田园风光和现代特色农业,通过叠加打造,把农业高效产业和农业观光旅游充分结合,融入箫笛文化、油茶文化、侗族文化和现代农业产业等文化旅游资源,建成黔东地区融农业观光、户外运动、休闲度假、民俗体验为一体的复合型景区,是全省三个以生态农业为基础的产业示范园景区之一。
自2013年7月启动实施以来,按照“园区景区化、农旅一体化”的思路,景区累计整合部门资金1.2亿元,投入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在产业发展中,通过采取“公司+基地+农户”、“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等合作模式,建成高标准油茶基地10500亩、中药材基地6300亩、特种水产养殖基地600亩、精品水果基地200亩、无公害蔬菜基地300亩、食用菌基地200亩、绿化苗木基地700亩,“绿色、有机、生态、循环”的园区产业新格局逐步形成。
景区拥有农业科技馆,油茶基地、茶花园、湿地公园、水库、混寨瀑布、龙泉(天然山泉)等景点,周边还有铁柱山、卧佛山、古樟树群等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资源十分丰富,景区内建有观光步道、文化长廊、景观亭、景区大门和导服中心,纵横交错的柏油道路成为绝佳的山地自行车赛道。
目前,铜仁市旅游发展委员会已将茶花泉景区列为农业园区景区化示范景区,并将着力建设成为融生态农业观光、油茶文化观赏、生态湿地游乐、植物文化科普、稻作文化博览、侗族文化展示、户外健身活动、水体文化体验、珍禽水产养殖、CS拓展训练十项功能于一体的4A级旅游景区,打造成黔东地区最具规模的兼具观赏性、产业性、生态性的具有长远发展空间的生态农业观光复合型景区。
城乡康体健身游的最佳去处
2015年2月13日,茶花泉景区内启动“神秘探春”茶花泉寻宝探险活动、“探寻最美花园”春节茶花泉迎新春户外趣味徒步活动,打响玉屏自治县2015年春节活动第一炮,也成为“美丽梵净山・铜仁过大年”启动仪式后的首个“过大年”活动,吸引来自该县及铜仁等地的41支队伍、164名运动员参加。
随着景区设施的不断完善,越来越多的人选择春节到茶花泉体验民俗年味,享受节日休闲,寻找儿时过年记忆,顺带郊游健体。
在此之前,茶花泉景区举办的一系列康体健身游备受省内外各界人士追捧:
2014年11月2日,玉屏自治县举行“相约茶花泉”山地自行车邀请赛,来自全国近200名运动员参加比赛。
2014年8月7日,玉屏自治县在茶花泉景区举办以“相约茶花泉・全民健身・健康你我”为主题的环园跑比赛。来自该县的200余名选手沿着油茶林间鲜花环抱的柏油赛道,奔向终点观景亭。赛程全长2.5公里,一路上蓝天白云下围绕着绿林鲜花,美不胜收。
为提升茶花泉景区的文化内涵和知名度,2014年以来,玉屏自治县面向全国开展茶花泉景区“美景、美文、美词、美画、美书”征集活动,引起各界社会人士的热烈反响,他们用镜头、笔墨、文字语言等记录下茶花泉的秀丽风光和人文之美。截至2015年2月2日,征集活动圆满收官,共收到作品1000余份。
遵照省委书记陈敏尔2015年7月到罗甸调研时,明确提出的建设“水之城、玉之城、灵性之城”的发展定位,充分发挥比较优势,用好天然温室、依托长寿品牌,做活大健康,实现旅游业井喷式发展,是打好脱贫攻坚战、奋力同步小康的重要抓手,是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动实践,是摆脱“富饶的贫困”寰车挠τ兄义。
找准罗甸发展旅游业的比较优势
旅游业同质化竞争,难有持久的生命力,只有突出比较优势,实现个性化、差异化发展,才能脱颖而出、成功突围。罗甸旅游资源的欠开发、旅游产业的欠发达,一定程度上带来了难能可贵的实现后发赶超的比较优势。
――宏观政策利好。按照省委、省政府“加快发展以民族和山地为特色的文化旅游业,大力发展山地新型旅游业态,打造以‘多彩贵州风・山地公园省’为品牌的世界知名山地旅游目的地”的战略部署,以及黔南州委、州政府“一圈两翼”的发展布局,我县被列入南翼生态民族文化旅游示范区给罗甸提供了强大的政策支撑。同时,今年罗甸将承办黔南州第十届旅发大会,明年将协办全省第十二届旅发大会,这些都为罗甸县旅游业实现“跨越一跳”释放出强烈的政策利好。
――资源禀赋独好。一是个性十足的气候优势。罗甸全境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温度20℃,基本没有霜期,是全省冬季最暖的地区之一,是名副其实的“大空调”、“大氧吧”、“大温室”。二是出类拔萃的资源优势。罗甸物产资源丰饶,玉、火龙果、脐橙、艾纳香被称为“罗甸四宝”,进入国家地理保护标志产品目录。罗甸玉,品质可媲美新疆和田玉,具有很好的开发和收藏价值;罗甸火龙果,正成为引领这一产业发展的新样本;罗甸脐橙,曾经的“贡品”正焕发出新的活力;罗甸艾纳香,正助力健康养生产业香飘四方。三是观天探地的组合优势。惠罗高速罗甸边阳匝道口至全世界最大的500米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仅26公里,从大射电至县城不到40公里,是外界经贵阳至大射电最便捷通道。境内有“东方洞穴博物馆”大小井溶洞群,有中国最年轻的高原千岛湖水系,有地质科考经典胜地“三叠纪”大贵州滩,有神秘莫测的打岱河、白龙天坑群。这些对向往探索地外文明、地下奥秘的人们有着无穷的魔力。四是源远流长的民俗风情。有《夜乐舞》、《花棍舞》等一批少数民族经典歌舞,有扎染、刺绣等民族习俗;有黄豆鸡、荞灰豆腐、荷叶粑等特色饮食。领略少数民族风情、享受独特的少数民族美食,罗甸都是旅游者值得一来的选择。
――区位优势渐好。伴随着贵阳到罗甸的高速公路贯通,罗甸步入了“高速时代”,融入贵阳一小时经济圈。更为重要的是,罗甸至平塘、罗甸至望谟、罗甸至广西百色高速公路的开工和罗甸机场选址新建,红水河航道提级改造、永兴铁路规划建设,罗甸正成为贵州正南方向的“大十字型”、水陆空一体的交通枢纽,成为黔桂结合部连接成渝经济区、黔中经济区、北部湾经济区中轴线上的重要节点城镇,成为贵州乃至大西南南下出海、直达东盟的新通道,凸显出难以替代的区位优势。此外,随着县内“天眼”驿栈・古镇边阳农旅观光园、新中盛火龙果现代农业休闲园、上隆生态农业观光园、蒙江国家湿地公园、翠滩森林公园等生态型景点和美丽乡村的建设,城乡基础设施得到了较大改善,已为大健康、大旅游创造了一定的物质基础。
打造最美湖城 实现井喷式发展
罗甸之美,美在山水;罗甸山水,一览云贵。未来几年,罗甸将抓住贵州生态文明建设试验区和打造黔南南翼生态民族文化旅游示范区一系列政策利好,紧扣“一枢纽三基地一湖城”的发展思路,借助“中国长寿之乡”和“天然温室”品牌,做足旅游“水康、玉润、山青、业兴”的新篇章,把罗甸打造成省内一流、国内知名的健康养生福地,让湖城人民享受美好,让来湖城的人们感受美好。力争到2020年,创建4A级景区3个、3A级景区3个、省级以上乡村旅游示范点5个;接待过夜游客总量超过330万人次,年均增长45%以上;旅游总收入突破20亿元,年均增长40%以上。
――用好区位优势,打造大射电配套服务基地。充分利用世界的大射电“天眼”旅游资源的溢出效应,抓好“吃、住、行、游、购、娱”等配套设施建设,努力将游客吸引至罗甸,着力把罗甸打造成承接大射电科考旅游的配套服务基地。一是加快平塘至罗甸高速公路及七道拐至县城、县城至红水河二级路、环城大道二期、环湖公路等景区转接线建设,打通县域交通脉络,提高通达率。二是重点建设以县城为中心,以边阳、沫阳、红水河、木引等轴向支撑的五大旅游集散中心;重点打造大小井、高原千岛湖、红水河休闲度假区、板庚滩地质公园、天坑群地质公园等五个龙头型景区,不断提升城镇综合承载能力,集聚旅游发展要素,丰富旅游业态。三是抓好罗甸玉、火龙果酵素、火龙果花茶等独具罗甸特色的旅游商品开发,提供有效供给。
――扩大品牌效应,打造大健康养生基地。依托“中国长寿之乡”金字招牌和暖冬气候、丰富的中药材资源,引进优强企业,在县城规划建设大健康产业园,打造集医疗、养生、康复、康体、养老产业集群,重点发展长寿食品、生态旅游、候鸟式旅游地产、康体养生和长寿文化五大产业。力争通过三至五年的努力,把罗甸打造成贵州生态文明旅游示范区、冬季避寒最佳旅游目的地和最佳健康养生、养老基地。
为了更新观念、转变思想,为**转型发展出谋划策,12月2日至5日,由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带队到宜宾市南溪区和贵州省湄潭县学习考察。通过一路考察、一路对比,一路思考,普遍感到触动很大,感受很深,收获很多,受益匪浅。
一、南溪、湄潭基本情况
1.南溪基本情况
南溪区位于四川省南部长江上游,是四川省宜宾市的市辖区。万里长江由西向东横贯区境,南溪自古有“万里长江第一县”的美誉,自设区以后改为“万里长江第一湾”,拥有1500多年的建城史和长江上游迄今保存最完整的古城墙、古城门。南溪江滩湿地公园连接长江沿线的古城墙和新城,充分利用长江水,引水入沙、引水入滩、引水入城,在江滩上设置生态绿岛,让丰富的长江水资源浇灌着江滩公园,滋润着城市。
2.湄潭基本情况
湄潭县位于贵州省遵义市,平均海拔972.7米,是贵州茶叶第一县,全国茶叶第二大县,茶叶总面积达60万亩。从“茶产业大县”跃起为“茶产业强县”,茶产业已成为湄潭的支柱产业,60万亩优质生态茶园托起了数十万湄潭人脱贫致富梦想。
二、几点思考和感悟
一是敢于“打破常规”,善于“无中生有”。南溪交通区位好,城市亲水性强,历史文化资源丰富,但自然资源匮乏,仅仅依赖自身条件难以实现快速发展。为此,南溪充分审视自身实际,在城市建设发展上形成了独特的“南溪模式”,将长江文化、历史文化、休闲文化融入到城市建设当中,做好“古”和“水”两篇文章。善于推陈出新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城市,在河滩地上建新城,目前,已基本建成4.76平方公里的滨江新城。善于画龙点睛,通过打造桂溪古街等亮点景观迅速提升了城市品位。
二是“以地生财,聚财建城”。资金问题是城市建设中的难点,仅仅依靠财政投入推进城市建设难以持续。南溪为适应城市建设资金需求,在原国资公司的基础上,成立了南溪财源国有资产经营有限责任公司,搭建起了南溪国有资产经营管理平台、政府性融资平台和政府性投资平台。将城市建设项目纳入招商引资范畴,城市管理中凡是能够市场化运作的,一律交由市场管理。
三是人大参与,监督到位。南溪区在城市开发之初重开发、轻保护,部分文物已被损毁。区人大常委会在监督中发现问题的严重性,按照文物保护法要求,把文物保护和生态发展作为人大监督工作的重点,及时提出“开发与保护并重”的建议意见,区政府认真吸取经验教训,采纳了此建议意见,从延续华夏文化,造福子孙后代的角度,开始有意识地重视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区人大常委会从城市规划开始全程跟踪监督城市建设,确保历史文物安全。
四是抓住机遇,充分利用政策。湄潭县紧紧抓住国家西部大开发和退耕还林的大好时机,结合农村发展实际,因地制宜,大胆地提出了“退耕还茶”的创新思路。湄潭茶从2000年的不足3万亩发展到如今的60万亩,从一山一岭到千山万岭、绿浪连天、茶香四溢,真正实现了荒山变金山、绿叶变金芽、农民变股东的华丽转变。
五是茶旅融合,促进增收致富。湄潭县以茶叶为中心实现“全面融合发展”,立足挖掘历史悠久的茶文化资源,依托优美的茶区环境、宜人的生态气候、名优的茶叶品质,由单一的品茶、做茶、卖茶向与茶文化和旅游结合的方向发展。为推进茶产业提档升级,持续促进农民增收,湄潭以茶产业作为主线,走茶旅融合发展之路。按照“茶区变景区、茶园变公园、茶山变金山”的茶旅、农旅一体化发展思路,湄潭县探索形成以茶促旅、以旅兴茶的城乡统筹发展格局,集采茶制茶、农耕文化、乡土风情体验,茶旅、文旅、农旅、体旅为一体的乡村茶旅一体化发展。
六是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湄潭全县119个村全部组建股份经济合作社,通过盘活20多万亩集体山林、土地资源和其他资产、资金,44万农民变成股东参与持股分红。为打造茶旅乡村,实现“全面融合发展”,近年来,湄潭县还在乡村房屋改造方面下了大功夫,从2006年开始,为全面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湄潭县累计挤出近7亿元资金,对改建或新建黔北居民的农户实行财政奖补政策:政府统一规划农户建房用地,统一设计外观风貌,农户自建,政府补贴,建好后每户补贴7000元。现在,七彩部落、田家沟、八角山等茶旅乡村旅游点备受游客青睐。
七是严格公用品牌使用和管理。湄潭县成立的茶叶协会,制定出“湄潭翠芽”“遵义红”系列产品生产标准,注册地域品牌证明商标。同时,每年筹资4000余万元,用于品牌宣传推介,通过茶王大赛、茶艺节活动,国际茶博会等活动,大力提升了湄潭茶的知名度、美誉度和影响力。如今,“湄潭翠芽”和“遵义红”已被列为全省“三绿一红”重点品牌,“湄潭翠芽”更获“中国驰名商标”和国家地理农产品标志保护品牌,荣获“中国优秀茶叶区域公用品牌”,品牌价值达102.17亿元。湄潭全县生产的茶叶只要品质达标都可以使用该品牌,达到“价格相对统一、减少内部竞争”目的。
三、几点建议和意见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解放思想,成为更新观念的前提;反思工作,作为提升效率的契机;加快发展,成为跨越争先的动力。通过学习,结合我县的实际情况,提几点建议:
一是解放思想实现新突破。在这次参观学习中,干部群众的观念新、思路活,能在纷繁复杂的大环境中找准发展定位,能够在挑战中发现和抢抓机遇,能够在不可能中发现可能,以超前的思维、崭新的理念和富有创造性的工作实现了地方经济的大发展、快发展。“退耕还茶”的思路决定了出路,观念就是财富。湄潭县茶叶的发展历程有力的印证了这一点。坚持抓发展的劲头不减,同时也要坚决执行原有的科学规划,南溪城市规划分步实施,提高了城市的总体效益,吸引了更多的招商投资,加快城市的建设,从根本上提速了城市的发展,美化了城市的环境。
二是乡村振兴一盘棋考虑。在农业的发展上注重农业产业化的生产,大规模的经营,促进老百姓农业增收、农民增效。积极借鉴湄潭县以茶叶为中心实现“全面融合发展”:茶博物馆记录茶叶历史脚步的印记,挖掘历史悠久的茶文化资源;七彩部落建设新农村的经验,以茶带旅、以旅促茶,打造“全景域·四季游”助推农民增收;推进农村经济由以农业为主,向农、工、商多元化转变,加快对农村二、三产业的发展,“中国茶城”使更多的农民转变为产业工人和工商业者,不断提高经营性收入在农民收入中的比重。**茶产业园区天凤知青文化纪念馆、民盟同心基地、茶马驿站等,以后都可以打造为茶旅融合的亮点。
根据区委、区政府16个重大专项工作部署安排,由区农业局牵头实施了“余杭区现代农业园区提升发展专项行动”。2015年,各相关部门和单位围绕“三大行动、十一项内容、四十个目标任务”,认真落实,着力推进,圆满完成了年度目标任务。现将有关情况总结如下。
(一)全面完成省级现代农业园区示范创建
一是瓶窑省级现代农业综合区创建工作。瓶窑省级现代农业综合区于2013年9月开始创建,2015年11月通过省级验收。项目落实推进“一心三区八园”建设。“一心”:现代粮食、蔬菜种苗育苗中心(农业公共服务中心);“三区”:奇鹤花卉苗木示范区、大观山种猪示范区、粮食生产功能区;“八园”:毛元岭桃果、塘埠水果、海深特种水产、西安寺早竹、满元蔬菜、凯西爱红豆杉、龙华铁皮石斛、鱼佬大休闲农业精品园。累计完成投入资金19981万元,完成计划投资的106.6%,其中:省级投入1155万元,市区投入6789万元,业主投入12037万元。建成面积33000亩,实现农业总产值26670万元,完成规划目标的111.5%,其中:二区八园(不含粮食功能区、中心基地)农业总产值23324万元,平均亩产值1.75万元。综合区按照设施装备先进、技术模式创新、产品质量安全、经营机制灵活、管理服务到位、示范效应明显的总体要求,通过统筹整合、加大投入,在基础设施、科技应用、产业化水平、生态循环、公共服务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二是中泰省级茶叶产业示范区创建工作。中泰龙井茶示范区创建点规划建设规模3500亩,计划投资310万,实际建成3500余亩,实际投资365.5万元,超额17.9%,于2015年6月完成相关建设内容并已通过省级验收。主要建成三个连片区块:其中留家村片区1093亩,思古山片区1608亩,南涧片区1060.2亩。品种配置乌牛早、龙井43、浙农113、白茶一号等茶树良种。示范区在基础设施完善,完成新建主干道3700米,生产便道19020米,新建沟渠5035米,新增绿化面积4200平方米;科技应用到位,积极推广茶树良种,建有茶园滴灌、防冻设施和农残检测室,全面推广绿色防控、统防统治,完善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先后通过无公害产地产品认证;园区产业化水平较高,内有茶叶鲜叶交易市场1个,茶叶专业合作社2家,加工茶厂4家,农户自行购置的龙井茶加工机械设备达300多台套,产业化水平高于全区平均水平,“洞宵宫”牌茶叶成为余杭区名牌产品;综合效益明显,2015年园区生产茶叶287吨、总产值2948万元,比创建前分别提高6.7%、30%,园区创建有力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
(二)加快推进重点现代农业园区新建改造
一是针对10个重点镇街下达了20个以上重点农业园区提升改造他投资任务,一年来,实际共有11个重点镇(街道)25个重点农业园区开展了提升改造投资建设任务,完成园区建设总投资约2.06亿元,比原计划1.62亿元目标任务超额27%。
二是结合现代农业园区项目建设推进园区提升改造,继续落实推进现代农业园区项目建设。今年新立项“良渚神地花卉科技现代农业园”等10个园区建设项目,计划总投资0.54亿元;并完成已建7个园区项目验收考评,审定项目投资额0.36亿元,下拨财政奖补资金1000万元。
(三)积极推进园区整体发展水平规范提升
1、建立健全园区准入和退出机制。根据《余杭区现代农业园区布局规范》的相关要求实施年度的园区增补调整工作,对符合条件的予以增补,不符合规划的予以清退,今年已完成新增农业园区13个,取消园区规划布局4个;区农园办已制定《余杭区现代农业园区准入与退出管理办法(试行)》,计划2016年初正式启动实施相关工作。
2、启动实施规范化园区认定工作。实施现代农业园区规范化认定与管理是下一步我们提升发展农业园区、促进园区健康有序发展的有效手段之一。区农园办经过前期调查研究,在征询各部门意见建议基础上,制定了《余杭区规范化现代农业园区认定管理办法(试行)》;积极开展规范化园区认定相关工作,经园区业主申报、镇(街道)初审推荐,区农园办组织有关部门专家进行评审,“余杭区余杭街道仙宅村科奥种业粮食现代农业园”等30个园区被认定为首批区级规范化现代农业园区,完成年度计划任务。
3、努力挖掘园区发展用地空间。今年以来,我局配合国土部门开展土地规划中期调整,针对现代农业园区发展用地需求进行了梳理,推荐了98个农业园区需求371亩建设用地和375亩设施用地的调整计划报国土部门。落实执行设施用地审批备案制度,2015年全区已解决10个现代农业园区设施农用地40.8亩;个别镇街通过挖掘村级集体存量用地和闲置房屋为园区解决用地需求,全年实际完成12个园区42.256亩发展用地,超目标计划任务6%。
4、全面优化农业生态环境。一是在农业园区内已累计完成测土配方施肥7.85万亩次、推广应用商品有机肥4243吨、开展植保统防统治服务1.33万亩,超额完成计划任务;园区内实现农药包装物回收率达到91%,无害化处置率100%,秸秆综合利用率95%以上。二是实施农业园区化肥农药减量工程,现已累计完成化肥减量指标70吨,农药减量6吨,均完成计划任务。建成瓶窑满元蔬菜现代农业种植园、良渚春溢蔬菜现代农业园、良渚麟海蔬菜现代农业园3个肥水一体化应用园区。建成鸬鸟蜜梨特色园和初步建成崇贤湾里塘莲藕现代农业园2个农业废弃资源循环利用示范点,其中鸬鸟蜜梨特色园推行“园种草,草养羊、羊粪肥园”的果牧农结合的绿色农业循环经济模式,利用梨(桃)园套种牧草作为湖羊养殖的主要饲料,养殖湖羊所产生的羊棚垃圾经无害化处理后作为梨(桃)树的有机肥进行梨(桃)的种植;崇贤湾里塘莲藕现代农业园今年开展了茭白秸秆堆肥还田利用试点,拟通过堆制发酵将茭白秸秆转变为农家肥,再通过管道输送至农田进行利用。三是推进水产清洁化养殖,着重完成运河街道黑鱼养殖污染综合治理。完成全部黑鱼养殖户综合整治签约,共计194户,涉及11个村,养殖面积2104.42亩;完成清塘腾空194户,养殖面积2104.
42亩,占应清塘腾空户数的100%,占总面积的100%;做好转产引导工作,结合温室甲鱼关停整治,为311名“两鱼”养殖户举办首期荷花种植技术转产培训班。
5、不断提升园区科技创新能力。一是完成良渚麟海蔬菜现代农业园、鸬鸟三水果业现代农业园2个区级农业科技示范基地立项和签约,并通过验收考核。良渚麟海蔬菜现代农业园主要推广种植“黄火青”小白菜、杭椒等蔬菜品种,主推蔬菜肥水一体化技术,进行绿色防控技术试验等示范;鸬鸟三水果业现代农业园引进早熟梨优良品种翠玉1个,高接50亩,建成病虫优化防治试验示范,加强土肥水综合管理深翻改土。二是完成余杭街道长岗科奥粮食繁育种示范一体化现代种业园区建设,完成省级水产原(良)种场浙江上升甲鱼现代农业园的建设任务并过省级良种场资格验收。余杭科奥粮食现代农园为我区第一家以粮油类作物为主,集新品种选育、繁育、展示及新科技示范推广于一体的现代农业园区,区内代销网点70多家,主要农作物种子供应区内市场占有率约80%。上升甲鱼现代农业园建有亲鳖池135亩,后备亲鳖池70亩,孵化房80平方米,隔离房1000平方米,稚鳖培育温室2420平方米,年生产中华鳖苗种能力300万只。
6、有效缓解农业园区人才需求。一是组织园区业主参加浙江大学余杭现代农业提升发展研修班,培训近60人,培训内容以余杭现代农业提升发展为主线,围绕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农业企业经营管理、互联网背景下农产品营销、农产品质量安全、农业清洁生产理念技术、创意与休闲观光农业、新媒体与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建设等课程展开。二是已累计举办3次园区员工业务技能培训,分别开设粮油班、竹笋业班、植保工班、茶叶班和农村电子商务班,培训人次300余名,完成计划120%,牵线农业园区招收大中专学生参与园区生产管理,现已完成招收83名(其中继续教育在读17人),占计划103.8%。
7、探索创新农产品流通营销模式。一是已完成3个市级农业龙头企业申报市级农业电商企业项目推荐工作,已有39家涉足电子商务,占比约56%,企业电商化程度逐步提高过程中;已累计完成农村电子商务培训人次500余人,实现农村电商产值达到40亿元,同比增长19.4%,完成年度计划任务;完成塘栖、瓶窑镇和良渚街道等18个镇街80个电子商务标准化服务站点建设,完成年度目标。二是已在农副产品物流中心建成源产地农产品冷链物流园,园区包括农产品展厅、微商创业楼和冷库等区域,计划为入园企业打通线下、线上两条渠道,打造成一个综合性农产品供应链管理集成平台。电商招商和选址签约正在进行中,计划明年上半年开园。三是已在“余杭旅游”、“余杭”、“三农微信”平台专栏开展园区介绍26个,累计推出各类农业休闲线路10余条,农业园区采摘游信息30余条,并完成径山农旅线、瓶窑良渚农旅线、余杭中泰鸬鸟百丈农旅线、城区农旅线四个板块农业休闲旅游线路4条农业休闲旅游精品线路设计与宣传工作。
8、切实强化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一是编制了《余杭区创建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工作实施方案》(余政办〔2015〕123号),召开多次专题会议,部署不同阶段工作重点,分解落实了建设任务,明确措施,确保涉农各项目标任务高标准按时完成。组织相关人员赴衢州考察学习,并结合我区实际开展了国家县创建主题培训班、全区监管人员业务培训及检测人员技术培训;印制发放国家县创建宣传手册、农产品质量安全知识手册等,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知识科普直通车活动,在三农微信、微博开辟专栏宣传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有关信息,营造公众参与和社会共治的良好氛围;二是制定印发了《杭州市余杭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强化镇街农产品快速定性检测室保障工作的通知》(余政办〔2015〕42号),督促各有关镇街严格按照规范化建设的标准,抓紧完善农产品快速定性检测室建设,确保检测工作有序运行,全区各镇街检测室共开展快速定性检测12349批次,合格率99.73%;各生产基地检测室开展快速定性检测10584批次,合格率99.26%。全区开展区级定量检测681批次,合格率99.56%;三是已完成33家产业园区实现二维码标识在追溯管理中的运用,完成年度考核计划。
(一)编制方案、细化任务
根据重大专项行动部署,我局召开了的专题工作会议,落实部门和专人,围绕当前全区农业园区发展现状和需求,从实际出发编制了《余杭区现代农业园区提升发展专项行动工作实施方案》,并对相关工作进行了细化分解,将各项工作细化到各部门、各科站和相关镇街,并明确年度形象进度,并定期向区委大督查办上报月进度情况,为全面落实和推进专项行动奠定了基础。
(二)加强领导、协调推进
成立了以分管副区长为组长的余杭区现代农业园区提升发展专项行动领导小组,区农业局、林水局主要负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