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自然遗产的概念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世界遗产 现代性 反思
现代性的后果
世界遗产是一个现代概念,它产生于1972年11月16日在法国巴黎召开的联合国教育、科学、文化组织大会第17次会议,该会议通过了《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简称《世界遗产公约》),该公约对世界遗产概念作出了明确的界定。
世界遗产与现代性是什么关系?首先要考察现代性的概念及其后果。现代性是一个相当复杂的概念,自它产生以来,关于它的阐释一直就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但难以置疑的是,现代性改变了人类世界,尤其是工业化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极大地推动了人类的发展。然而,人类也为工业化的发展付出了沉重的代价,环境污染和资源枯竭,使人类陷入前所未有的危机。英国社会学家吉登斯在《现代性的后果》中提出“历史发展的各个阶段都存在断裂”,①中国学者也认为,“作为一个历史分期的概念,现代性标志了一种断裂或一个时期的当前性或现在性。”②因此,在传统与现代之间,断裂是现代性发展的必然结果,断裂也可以说是现代性的基本属性。古往今来,人类创造的财富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一方面在不断地丰富,另一方面也在不断地消失。如古希腊人记载的地中海地区的七大奇迹,它们是人类伟大创造力的杰作,但现在只有埃及金字塔存留于世了。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两次世界大战也是现代性发展的产物,但两次世界大战留给人类的是痛苦的回忆,它给人类创造的财富和自然界的神奇景观都带来了毁灭性的打击,比如鲍曼在《现代性与大屠杀》中就认为二战中的种族屠杀是现代性的结果,并提出了“作为现代性之验证的大屠杀”。③最近几十年来,人类间的战争仍然没有消失,现代技术和工业化发展更是日新月异,而对世界遗产来说,战争、科技、工业化无异于毁灭性灾难,阿富汗的巴米扬大佛的炸毁,伊拉克博物馆的毁坏,都是鲜明的例证,所以有学者认为,“一个越来越严重的新的威胁因素就是现代技术、工业、经济发展造成的环境污染,日益城市化与迅速发展的旅游业对世界遗产带来的损害”。④总之,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世界遗产是现代性的产物,一方面,世界遗产是与传统相并列而与现代性相对应的概念,传统与现代性对立而存在,世界遗产与现代性对立而存在;另一方面,世界遗产概念是现代性冲击的直接结果,正因为现代性产生的巨大威胁,世界遗产才体现出其作为现代性对应物的价值。正是基于上述理由,有学者认为,“《世界遗产公约》正是在人类与其生存环境的关系陷于深重危机的严峻时期,在人类社会发展的阵阵痉挛和频频剧痛中,在人类价值观面临着一个巨大的转折中签署的。它的签署本身就意味着人类和环境都遭受了巨大的创伤,具有浓重的悲怆意味。”⑤由此可见,世界遗产是现代性后果的重要表征。
现代性的内涵
世界遗产与现代性是对应的概念,同时也是相互统一的关系。随着现代性的发展,世界遗产也日渐显现出现代性内涵。首先,世界遗产体现出现代性的发展内涵。断裂与发展是现代性的内在悖论,哲学家在理论上论述了现代性的发展特性,一方面,作为对传统的断裂,现代性体现出不同于传统的特征;另一方面,作为对传统的发展,现代性体现出超越于传统的特征。对于世界遗产来说,无论是自然遗产还是文化遗产,它们都具有丰富的价值,《世界遗产公约》对世界遗产的概念界定,就明确规定世界遗产至少包括了科学价值和美学价值。因此,为了展现和延续世界遗产的价值,就应该发展世界遗产。所谓发展世界遗产,主要是指充分阐释和挖掘世界遗产在现代社会中的价值与意义,充分展现出世界遗产的存在价值与意义,如针对世界遗产的科研价值来说,虽然人类的科技水平有了很大进步,但人类对自然界的研究还有很多欠缺,对于世界遗产来说更是如此,人类对世界遗产还有很多未解之谜。如施秉喀斯特作为国家自然遗产的提名地,在科学研究方面已经取得了不少成果,但是施秉喀斯特仍然值得继续进行科学研究和探索,“白云岩喀斯特是发育在白云岩中的一种喀斯特地貌类型,当前人们对白云岩喀斯特的溶蚀机理尚缺乏统一的认识,由此对白云岩喀斯特与石灰岩喀斯特之间的差异有着不同的见解”,⑥另外施秉喀斯特的美学价值也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和发掘。
其次,世界遗产体现出现代性的未来内涵。从时间范畴来说,现代性意味着对未来的追求,如卡林内斯库在《现代性的五幅面孔》中认为,“现代性概念既包含对过去的激进批评,也包含对变化和未来价值的无限推崇”,⑦法国理论家贡巴尼翁在《现代性的五个悖论》中,把“未来教”作为现代性的重要悖论,⑧阐释了现代性的未来内涵。现代性的未来内涵为世界遗产提出了要求,其实,世界遗产概念的产生就是着眼于未来,世界遗产在远古时期产生形成,在发展的过程中遭遇了现代性的冲击,陷入了生存危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是担忧世界遗产在未来即将消失,所以号召全人类保护世界遗产。总之,世界遗产的未来内涵着眼于明天,一方面,世界遗产的未来内涵为人类的明天保存了美好的自然和文化景观,使人类的明天更加丰富多彩;另一方面,世界遗产的未来内涵要求人类珍惜当下的自然和文化景观,使之能够延续得更加久远。比如,无论是从科学角度看,还是从美学角度看,施秉喀斯特都符合世界自然遗产的要求,但是施秉喀斯特在当下仍然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它在通向未来的途中也依然会遭遇危机,因此,自然景观的独特、人文价值的丰富和生物的多样性决定了入选国家自然遗产是施秉喀斯特走向未来的最佳途径。
现代性的价值
世界遗产概念内在的包含着“保护”含义,然而保护需要一定的技术手段,无论是保护自然遗产,还是保护文化遗产,现代科技手段都得到了运用。因此,现代性一方面给自然遗产带来了巨大威胁;另一方面,现代性也为自然遗产的保护提供了条件和手段,因此,世界遗产遭遇现代性,不仅意味着危机,也意味着生机。危机与生机并存,毁灭与保护共生,这些相互矛盾的现象,充分地体现了现代性内在的悖论特征。从上述观点出发,我们应该重新审视现代性的价值以及与世界遗产的关系,尽管有观点认为,世界遗产包括“环境价值、旅游价值、审美价值、历史文化价值、精神价值、科学研究和教育价值、经济价值等七个评价指标”,但其忽略了世界遗产的反思现代性价值。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反思性是现代性悖论特征的最好表现,西方理论家很早就认识到了现代性的反思性。吉登斯在《现代性的后果》中认为,人类行动始终存在反思性,反思性与现代性也始终相伴相随。艾森斯塔特在《多元现代性》一书中力主多元现代性观念,并把反思性作为现代性的重要维度。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也充分地证明了,反思性在现代性中的重要作用。自文艺复兴以来,人们对“人类是世界的主宰,是万物的精华”这样的观念深信不疑,人类中心主义不断地扩张,启蒙运动和工业革命更是助长了人类中心主义的气焰,但是两次世界大战给人类中心主义以当头棒。既然反思性是现代性的重要内容,那么世界遗产可以被认为是反思现代性的重要表征。首先,世界遗产可以被视作是反思人类中心主义的重要表征。如果人类仍然沉迷于人类中心主义而不能自拔,那么当人类面对“独特、稀有、或绝妙的自然现象、地貌或具有罕见自然美的地带”,人类应当自惭形秽,人类在自然界伟大的创造力面前显得多么渺小。其次,世界遗产也可以被视作是现代性后果的重要表征,从而成为反思现代性的重要实证,如波兰的“奥斯威辛集中营”记录了二战中种族屠杀的罪行,给人类以清醒的警示。最后,世界遗产的开发与保护是现代性内在悖论的典型表现,世界遗产的开发是现代性发展的目的,世界遗产的保护是现代性的逆反,保护蕴含着明确的反思现代性的内涵。总之,反思现代性是世界遗产的重要价值。
【作者为贵州民族大学文学院副教授;本文系贵州省科技计划项目“云台山形象与美学价值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黔科合SY字[2012]3156】
【注释】
①[英]吉登斯:《现代性的后果》,田禾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0年,第4页。
②周宪,许钧:《现代性研究译丛总序》,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第2页。
③[英]鲍曼:《现代性与大屠杀》,杨渝东,史建华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2年,第8页。
④余晋岳:《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手册》,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4年,第11页。
⑤缪家福:“世界遗产:反思人类价值观的新视点”,《思想战线》,2004年第1期。
⑥李世奇等:“世界自然遗产提名地施秉喀斯特地貌及其演化”,《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第3期。
同为今年申报项目的河南登封“天地之中”早在一天前就顺利通过表决,成为世界文化遗产成员地。而申报自然遗产的中国六地丹霞,则在表决时间上一拖再拖。这让龙虎山申遗代表团成员、鹰潭市委书记杨宪萍焦急万分。几天来,讨论过程变幻莫测,代表团成员也在焦虑不安中期待奇迹出现。
杨宪萍说,之所以会令人焦虑不安,就在于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提交的意见有“通过”“定期通过”“无限期通过”和“不列入”4种,其中对中国丹霞的意见竟然是“无限期通过”。在现场辩论时,个别国家代表对中国丹霞申报提出质疑,甚至在现场赢得很多掌声。
面对此情,中国丹霞申遗专家以事实说话,经过40分钟的紧张辩论,最终中国丹霞被世界遗产委员会认可世界自然遗产4条标准的第七、第八两条标准:绝妙的自然现象或具有罕见自然美的地区;地球演化史中重要阶段的突出例证,包括生命的记载和地貌演变中的发展过程或显著的地质、地貌特征。
在投票时,世界遗产委员会21个成员国的其他20个成员(中国是成员国,必须回避)中,有16个成员国投支持票,中国丹霞以压倒性的票数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批准。喜讯传来,国人无不欢呼雀跃,感动之余,回溯几十年的丹霞申遗历程,我们不由感慨万千。
丹霞地貌,
记录生命循环的地球故事
丹霞地貌是由中国地质学家命名的地貌学名词,指的是一种有着特殊地貌特征以及与众不同的红颜色的地貌景观,目前中国已发现并被证实的丹霞地貌共有800余处,分布在20多个省份。
有关专家介绍,“中国丹霞”申报世界自然遗产,主要符合联合国《世界遗产公约》和《执行世界遗产公约的操作准则》中申报世界自然遗产的第七和第八条标准。中山大学教授彭华说,此次“捆绑申遗”的中国六大丹霞地貌,分别属于这一地貌发育的“青年早期”贵州赤水;“青年晚期”福建泰宁;“壮年早期”湖南山;“壮年晚期”广东丹霞山、江西龙虎山和龟峰;“老年期”浙江江郎山。讲述的是“中国丹霞”从“侵蚀量最小”到“侵蚀量最大”的完整的“自然故事”。
此次申报提名项目中面积最大的赤水丹霞,核心区面积273.64平方公里,属“中国丹霞”中构造抬升初始发育的青年早期丹霞。
赤水丹霞“丹山-碧水-翠林-飞瀑”结合了雄伟与秀丽、动态与静态等美学元素,是丹霞自然美的典范,在地质地貌价值方面,赤水丹霞雄伟、高大的高原峡谷型丹霞地貌,又是中国青年早期丹霞地貌的杰出代表。
再比如处于“壮年期”的江西龟峰“无山不龟,无石不龟”,整个景区就像一只硕大无朋的昂首巨龟。
处于“老年期”的浙江江郎山丹霞,三爿高约319米的巨石凌空而起,是全球迄今已知的最高大的陡崖环绕的砾岩孤峰。
专家心血,
经历四代研究与17年艰辛
已有四代学者为之而付出了辛勤的耕耘:1928年,中山大学的冯景兰教授将构成丹霞山的红色砂砾岩命名为“丹霞层”。随后,同校的陈国达教授于1938年提出“丹霞地形”概念。此后,“丹霞地貌”的概念被中国地理学者沿用至今。经吴尚时、曾昭璇、黄进等人师传,到如今已有四代研究者。
彭华,就是当代研究丹霞学者的标杆。
早在上世纪80年代,这位中山大学的老教授就来到了丹霞山研究。“可能是凭一个地学工作者的专业敏感吧,我第一次见到它,就被它震慑了,感觉仅仅作为‘广东四大名山之一’太委屈它了。”彭华深情地说,从那以后,帮丹霞山争取更高的品牌,成了发自内心的冲动,“有了更高的品牌不仅可以更好地发展旅游,更希望这个品牌形成更强的保护压力,制约不合理开发和破坏性建设,使之可以为全人类永久共享”。
从此,彭华一边潜心丹霞地貌的学术研究,一边以核心专家的身份,推动丹霞山从“地方名山”一步一步地升级为“中国名山”和“世界名山”:推动丹霞山成功申报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地质公园、世界地质公园,直至世界遗产。可以说,他是名副其实的丹霞山“总设计师”。
在1993年第一届全国旅游地貌学术讨论会上,彭华就提议丹霞山申遗。之后7年里,韶关市几经研讨,均认为“暂时不宜”而搁置。2004年初,丹霞山成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的首批28家世界地质公园之一。彭华再次提出,丹霞山的下一个目标是申报世界自然遗产。但由于种种原因,建议再次熄火。
两次出师未捷,彭华甚为沮丧,但并未就此放弃。他坚信,“随着时间的推移,丹霞山的价值会被进一步发掘出来,不断提升,而政府有关方面的认识也会慢慢转变”。
2006年7月,在第十届全国丹霞地貌旅游开发研究会上,湖南山提出全国丹霞地貌联合申遗的建议,得到各景区积极响应和建设部支持,成为此次联合申遗的“牵头者”。虽然被湖南山抢走“头把交椅”,但彭华很平和:只要是中国的,谁第一谁第二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将丹霞地貌的重大科研和美学价值推出去,获得全世界的认可。
彭华没想到,在此后的申遗道路上,一路遭遇艰难险阻。特别是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专家提出,申遗最初使用的名称“丹霞地貌”只是中国学者的命名。而丹霞地貌所处的地层,国际地学界已有定论,叫做“红层”。
对此,彭华解释说,丹霞地貌的学科体系还没有完全建立,这是一个在中国土生土长的学科,国际上还没有把它作为一个独立的类型。当IUCN专家建议用“丹霞景观”代替“丹霞地貌”来申遗时,彭华坚决反对:“如果一堆红色石头景观都可以申遗,‘世界自然遗产’的价值也太低了吧!”在他看来,“景观”失去了地理地质学上的意义,贬低了中国学者研究了近一个世纪的学术成果。经一番辩论,一个折中方案被采纳――申遗名称中的“丹霞地貌”改为“中国丹霞”。
申报成功,就意味着担当
保护世界遗产的历史责任
记者在六处丹霞地的采访中发现,“中国丹霞”在此次申报前均已有不低的“知名度”。如贵州赤水景区,已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福建泰宁已拥有“世界地质公园”这一世界级品牌。
除丹霞地貌外,这些景区还都有各自的特色,如贵州赤水,不仅地层中含有较为丰富的介形虫、瓣鳃、鳖等古生物化石,提名地金沙沟保护区内罕见的、与恐龙同时代的“活化石”桫椤,其分布面积之大、原生性之强、保护之好,在世界范围内也都罕见。
龙虎山则是中国道教发祥地,道教文化、碧水丹山和崖墓群构成了龙虎山景区的“三绝”。
丹霞山也是一座文化名山,整体是红层峰林式结构,集“雄、险、奇、秀、幽”于一身,古人有诗颂其“色如渥丹,灿若明霞”。赵朴初先生生前赞曰:“万古丹霞冠岭南。”散布在全山形态各异的古山寨、屡毁屡建的80多处石窟寺遗址等文化遗存,令人叹为观止。
面对申遗成功后汹涌而来的游客,中国丹霞六地政府能否信守承诺,真正严格按照规划中的游客容量经营,完善基础设施,做好切实的保护工作,是一个重要课题。
我国已成功申报世界自然遗产的景区为其树立了良好的榜样。在申遗前,每到旅游旺季,不少也都是热门景区,但申遗成功后,“世界自然遗产”这一世界级品牌,往往使得当地旅游业更加“红火”。如贵州荔波2007年与云南石林、重庆武隆共同申报“中国南方喀斯特”世界自然遗产成功后,次年全县旅游综合收入就超过4亿元,比“申遗”前增长了4倍多。而在世界遗产保护方面,各地则都在积极探索。如重庆武隆2007年“捆绑”申报世界自然遗产成功后,现已通过立法的办法对遗产地进行保护。江西三清山“申遗”成功的同时,投资1.4亿元修建总长10公里的高空栈道,不仅采用先进技术,还注重结合生态景观,施工过程中十分重视生态保护,为树木留出生长空间,在注重生态保护的前提下进行适度的旅游开发,受到外国专家与友人好评。
然而,相对于“申遗”期间巨大开支,“申遗”之后保护费用稀缺已成普遍现象。“申遗”究竟是为提升遗产价值、增强社会保护意识,还是把世界遗产当成“摇钱树”,“超容量开发”、追逐政绩的手段?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将“严格保护,合理开发”放在首位,同时建立了监测机制,“世遗”一旦受到某种严重威胁,可列入《濒危世界遗产名录》,甚至除名。
关键词:世界遗产;教学;探索;调查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34-0221-03
世界遗产是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世界遗产委员会确认并列入《世界遗产保护名录》的人类罕见的目前无法替代的财富,是全人类公认的具有突出意义和普遍价值的文物古迹及自然景观。截止到2012年7月,按其标准,世界上共评出世界遗产962项,其中世界文化遗产745项,世界自然遗产188项,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29项。其中中国共有世界遗产43项,世界文化遗产29项,世界自然遗产8项,文化与自然双遗产4项,文化景观2项。仅次于意大利和西班牙,居世界第三位。此外,我国还有昆曲、中国古琴艺术、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蒙古族长调民歌、中医针灸、京剧等27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先后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世界遗产教育问题是伴随着世界遗产的产生和发展而提出的,一直备受人们关注和重视。1972年诞生的《保护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教育计划”第27条也强调“本公约的缔约国应通过一切适当手段,特别是教育和宣传计划,努力增强本国人民对本公约第1和第2条中确定的文化和自然遗产的赞赏和尊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的《人类口头及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公告》实施指南也要求以适当的方式将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学习列入学校的正式课程等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中心主任伯恩德·冯·德罗斯特曾说过:“人类不可再生的世界遗产的未来掌握在今天和明天的年轻人手中[1]。
在高校开设世界遗产相关的课程,广泛开展世界遗产教育,是帮助青年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历史观的有效途径。目前,关于世界遗产教育的研究很多[2-6],但是关于世界遗产方面的课程教学研究较为缺乏[7-9]。开展世界遗产教学是为了加强公众对遗产保护的教育,提高对世界遗产的认识,开发世界遗产教育资源,提高社会公众的基本素质,探究人类智慧与文明,为人类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因此,对世界遗产课程教学方面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国内开设世界遗产相关方面课程的高校,如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京大学、华侨大学、中国地质大学、中国政法大学等著名高校都率先开设了世界遗产相关课程。而西南林业大学目前只有一门关于世界遗产方面的公选课《世界遗产赏析》,学校没有相应的本科专业及研究生专业。因此,西南林业大学在世界遗产教学方面还是比较薄弱的,本文就是希望通过问卷调查,更好地在西南林业大学开展公共选修课,进而开展必修课,推动西南林业大学世界遗产教育的发展,更好地开设此课程提供科学依据,因此本文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调查对象与问卷统计
调查对象为近两个学期选修此课程的学生,每个学期都有80名学生选课,共160名同学,基本涉及到全校所有院系的学生。本次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160份,回收160份,回收率100%;其中有效问卷156份,有效率97.5%。在有效问卷中,男女生分别占40.6%和59.4%(图1);理工科的学生与文科的学生所占比例分别为60.6%和39.4%(图2);由于大一学生不能选此课程,而大四的学生学分都已经修够,所以大一和大四的学生为0人,选课的学生基本为大二和大三的,其所占比例分别为41.2%和58.8%。
?摇二、调查结果分析
1.选择世界遗产赏析课的原因。从图3可知,学生选课的原因主要是对世界遗产感兴趣,其比例为45.6%,仅有5.1%的学生表示由于感兴趣的课程选不上,被迫选择此课程。因此,选择此课程的学生以对世界遗产或相关知识感兴趣为主。
2.对世界遗产知识的了解。从学生的世界遗产基本知识上来看(表1),知道我国有几项世界遗产以及中国的世界遗产从何时开始的学生比例不足15%,而知道世界遗产有几种类型的学生也才达到44.1%。由此可知,学生关于世界遗产的知识还是比较缺乏。
目前,云南有丽江古城、石林、三江并流、澄江化石地遗址等4项世界遗产。西南林业大学位于云南省昆明市,因此专门设置了此问题,来考察学生对于周边世界遗产的了解程度。从统计结果(图4)来看,知道有4项世界遗产的学生仅占12.5%,其他三个选项的比例基本差不多。因此,学生对于周边的世界遗产了解得并不是很清楚。
3.课程获得的收获。学生希望从此课程中获得内容来看(图5),为了获得2个学分、世界遗产的相关知识、拓宽知识面、开阔视野以及获得旅游的信息的学生比重分别占到了20.8%、47.6%、18.9%、12.7%。因此,学生对此门课程的期望还是比较大的。
4.了解的世界遗产的途径。关于学生了解世界遗产的途径的调查中(图6),学生了解世界遗产主要是通过网络的占33.1%,通过电视、书籍和报刊等途径的学生比重都在15%~20%之间,通过广播的途径最小为5.2%,这与学生平时很少听广播有关。但是,我们可以看到学生通过课堂了解世界遗产知识的比重仅有8.9%。因此,学校要加强学生的世界遗产课堂教育。
另外,对学生课堂上喜欢了解中国的世界遗产还是国外的世界遗产呢?以及哪种类型的世界遗产等,我也进行了调查。简而言之,遗产课程设置的内容以什么为主,较为符合学生意愿。其中大部分学生喜欢中国的世界遗产,大部分学生希望了解世界文化遗产、世界自然遗产、世界文化遗产与自然双重遗产等。因此,在教学的时候,着重从这几种类型的世界遗产展开,增加一些相应的内容,将学生的兴趣提高到最高点。
三、对于课程教学的探索
根据以上对学生的调查,有针对性地对课程教学目标和内容进行设置,并进一步改进教学实施过程。
1.课程教学目标。本课程的开设,旨在提高学生对世界遗产的认识,使学生懂得人与自然的那种相依相存的关系,让学生了解世界遗产是不可再生的文化瑰宝和财富,从而增强学生对世界遗产的保护意识。同时,通过这门公选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世界遗产的基本内容和发展趋势,深入理解世界遗产的价值与意义,扩大他们的知识面、拓宽视野。把世界遗产知识和观念潜移默化到他们的专业知识中,有助于他们将来为我国的世界遗产事业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另外,使学生拥有保护世界遗产的知识与能力。
2.课程教学内容。本课程教学内容共分为八章,第一章世界遗产的基础知识;第二章世界文化遗产;第三章世界自然遗产;第四章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第五章文化景观;第六章非物质文化遗产;第七章濒危遗产;第八章世界遗产的可持续发展。其中,第一章侧重于世界遗产的基本知识,分类,世界遗产全球分布、中国世界遗产的特征、的世界遗产的来源世界遗产委员会、世界遗产的申报、目前世界遗产的研究现状,世界遗产存在的问题。第二章、第三章、第四章、第五章以及第六章等,侧重于各种类型遗产的概念,提名标准,保护世界遗产的意义。并分类型介绍相应的遗产,介绍其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中的年代,所符合的提名标准,世界遗产委员会给予其的评价,再通过相关图片或相应的视频向学生介绍,使其加深印象。第七章介绍濒危遗产的概念内涵,成为濒危遗产的原因,以及向学生介绍如何保护濒危遗产。最后一章主要介绍当前世界遗产保护的现状及存在的诸多问题,讨论了世界遗产的管理、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3.课程教学实施。(1)通过播放相关类别的世界遗产的影像资料,如世界遗产在中国、美国Discovery频道拍摄的国外遗产地等,将理论知识融于实践教学之中。同时,将在国内外考察获得的第一手资料,包括自己收集的资料、撰写的文章和拍摄的图片、自己亲身考察的经历,以及实地考察成果应用于教学中,同时利用世界遗产知识的多元性,丰富教学内容,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一个情景教学的教学环境。(2)鉴于在上课的过程中,前面的学过的内容,后面涉及到的时候,再问学生,知道并不是很多,所以,每次上课之前对上节所学知识内容进行简单梳理,有助于帮助学生加深印象。每次在视频播放的过程中,遇到具有突出普遍意义的有遗产价值的内容稍作停顿,以问题的形式向学生发问,这样可以加深视频印象,不会看完就完了。(3)让学生多了解遗产的一些最新信息,让学生课下主动的去阅读一些关于世界遗产的书籍、文章以及浏览相关的网站,如世界遗产中心http://、中国世界遗产网http://等。
参考文献:
[1]黄江丽,王瑾,洪剑明.世界遗产教育在大学的实践模式探讨[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31(4):68-72.
[2]陈红.国际理解视域下的世界遗产教育[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12,26(4):64-68.
[3]王旭晓.世界遗产教育的审美价值分析——兼论世界遗产教育成为美育课程的必要性[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37(1):1-5.
[4]黄江丽,王瑾,洪剑明.世界遗产教育在大学的实践模式探讨[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31(4):68-72.
[5]马育倩,邸丛枝.我国世界遗产教育发展研究[J].石家庄学院学报,2006,8(6):82-85.
[6]胡海胜.高校世界遗产教育:意义、现状与对策[J].旅游论坛,2010,3(5):607-610.
[7]谭祖雪.《中国的“世界遗产”》课程教学与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J].中国科技创新导刊,2007,4(23):1-3.
一、概念的界定及其研究价值
高中地理教学内容不仅跨越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和区域地理三大领域,还注重区域特征及人类与地理事物在地球上出现、发展和分布的相关规律。在教学中既要培养学生的自然科学素养,又要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二者缺一不可。
世界遗产是指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世界遗产委员会确认的人类罕见的、目前无法替代的财富,是全人类公认的具有突出意义和普遍价值的文物古迹及自然景观。多元文化教育是指重差异的一种泛文化学习。它克服了人类面临的文化狭隘、民族狭隘、区域与制度狭隘等困境,揭示了人们对文化多样性与文化多元选择的认知。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可以通过世界遗产教育引导学生对多元文化的学习和理解,使学生认识不同文化的平等地位;进而从全人类的角度出发,认识不同文化的多元一体性,主动投入到世界遗产的保护及人类文化的传播与弘扬行动中,最终成为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生力军。
二、世界遗产教育资源挖掘的意义
世界遗产不仅是我们从祖先手中继承的稀世珍宝,更是我们从子孙后代手中暂借来的后世财富。但是由于历史的变迁和人类活动的影响,不少珍贵的文化和自然遗产受到岁月的侵蚀或遭到人为的破坏,有的已濒临危险。因此加强世界遗产保护已成为国际社会刻不容缓的任务。为了让子孙后代了解目前的现状,学校教育应成为世界遗产教育的重要的阵地。
随着历史的发展,世界遗产在物质与精神两方面都成为指引我们未来发展方向的坐标。这些珍贵的遗产是我们文化的基点、灵魂的依托和精神的归宿。它既帮助我们了解自己成长的历程和发展的方向,也帮助我们了解整个世界。这些遗产的相互交融,告诉我们自然与人类文明互动的永恒故事,成为我们进步和创新的源动力。
三、世界遗产教育资源挖掘的方案和措施
(一)世界遗产教育资源挖掘的方案
世界遗产是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的顶极品牌,但它的价值不局限于旅游方面,还具有极高的生态环境价值和民族文化价值。根据高中地理教学内容结合国家地理课程标准确定的价值追求取向,确立以引导学生学会欣赏世界遗产(二)世界遗产教育资源挖掘的措施
在实际地理教学中,选择和运用有针对性的世界遗产内容及恰当的教学方法则成为能否达到教育教学目标的关键。教学实践证明,以下几种措施引入世界遗产收到的效果比较好。
1.小课题研究法。小课题研究法,就是在地理教学活动中引导学生把地理事物或地理现象形成过程及其相应的地理环境发生、发展变化的相关内容,作为问题的切入点,引入世界遗产相关内容,作为一个小课题研究对象,让学生自行组成研究小组,开展合作学习,最终让学生以世界遗产的相关内容为载体,以专题汇报形式集中交流各自的研究成果。实践证明,在涉及自然地理教学内容时,可以充分挖掘世界自然遗产中的相关内容,往往能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2.专题讲座法。专题讲座法是地理教师根据新课程学以致用的教学理念以及理论和实际有机结合的原则,由不同地理教师结合高中地理教学中相关的教学内容引入相关的世界遗产,以大量的资料如图片、文字、影视资料向学生呈现中外不同的世界遗产的主题报告,学生听完讲座后交流感想,撰写心得体会。
3.旅游活动法。这里所说的旅游活动,并不是指带领学生去游历名山大川,而是提倡在日常的地理教学活动中开展一系列以旅游为主题的相关活动,如设计一条本地“一日游”的旅游路线,模拟导游,从旅游景观欣赏的角度说明设计思路;再如请老师和同学展示自己收集的旅游图片或资料,结合自己的旅游经历,与同学交流欣赏旅游景观的亲身体验等。实践证明,以世界遗产为平台,以旅游活动为主题的学生参与性活动,能取得更有效的教学效果。
4.乡土调查法。乡土调查法是指通过对家乡所在的省、市、县、乡等地区相关的自然遗产和文化遗产或非物质文化遗产作调查、总结,并通过模拟旅游或主题汇报或校内板报宣传或校园网站的形式与广大同学作交流。
四、结语
摘要:
对世界遗产景区博物馆视觉符号的作用进行概述,指出世界遗产景区博物馆视觉符号不仅具有象征、识别,传播等属性,还具有民族性、地域性和艺术性三种特性,并对三种特性具体论述。在此基础上,论证了从自然景观、人造遗物(建筑、器物、图标)发掘和筛选世界遗产景区博物馆视觉符号的可行性,以及传统符号向现代图形转化的方式。
关键词 :
世界遗产 博物馆 视觉符号 作用 特性 提炼
中图分类号:TU1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069(2015)09-0121- 02
一概念界定
1世界遗产景区
世界遗产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世界遗产委员会定义为:全人类公认的具有突出意义和普遍价值的文物古迹及自然景观。狭义的世界遗产包括“世界文化遗产”、“世界自然遗产”、“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和“文化景观”四类。广义概念,根据形态和性质,世界遗产分为文化遗产、自然遗产、文化和自然双重遗产、记忆遗产、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简称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景观遗产0m那么,世界遗产景区指的是包含这种具有突出意义和普遍价值的文物古迹及自然景观,并吸引国内外游客前往游览的明确区域场所。本文所述的世界遗产景区特指在中国境内的世界遣产景区。
2博物馆
1989年9月在海牙举行的国际博物馆协会第16届全体大会通过的《国际博物馆协会章程》第2条将博物馆定义为:“博物馆是为社会及其发展服务的非营利的永久机构,并向大众开放。他为研究、教育、欣赏之目的征集、保护、研究、传播并展示人类及人类环境的见证物。”本文所述的博物馆特指地处世界遗产景区内的博物馆,这类博物馆以世界遗产为依托,集中保护、展示、传播代表人类文化的遗址、文物、建筑群、图证等。
二 世界遗产景区博物馆视觉符号的作用
视觉符号就是以线条、光线、色彩、强力、表现、平衡、形式等符号要素所构成的用以传达各种信息的媒介载体。这种媒介载体其实是一种可视的并承载一定意义的传播性图形语言,它包括各种物体影像和运用造型要素创造的视觉形象。作为一种“形象”与“概念”高度吻合的图形语言,世遗景区博物馆视觉符号在某些情况下可以获得奇特效果,使观众能够根据自己的视觉经验解读信息的含义,从而能够有效感知和理解博物馆的历史文化内涵,唤起他们的思索联想和情感共呜。由此可见,视觉符号对于世遗景区博物馆的整体推广营销是及其重要的,它可广泛运用于博物馆不同传播体系中,如文化产品、广告宣传、视频影像等,从而达到“传播、记忆、购买”之营销目的。
三 世界遗产景区博物馆视觉符号的特性
作为一种图形语言,世遗景区博物馆视觉符号不仅具有象征、识别,传播等属性,还具有以下三种特性。
1民族性
遗产作为人类历史发展的见证和载体,深刻反映了生产方式、科技水平、思维方式和文化意识等各个方面,具有时代性、不可再生性和不可替代性,是人类历史的记忆、弥足珍贵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历史、文化、地域、语言、宗教等方面的不同使得各民族都具有自己独特的遗产。中华民族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留下了非常丰富的遗产,如故宫、长城、兵马俑、苏州园林、布达拉宫等,如今,这些遗产已经成为都是中华民族的代表符号而为世人所知。由此可见,遗产本身的民族性决定了世遗景区博物馆视觉符号的特性。
2地域性
地域通常是指自然要素与人文因素作用形成的一定的空间范畴,不同的地域会形成有不同的文化和景观并具有稳定性和传承性。不同的世遗景区地处不同地域,其物、其景具有地区特有的丰富印痕,如传统图形与色彩、传统文艺、民俗风情、历史遗迹等,必然对博物馆视觉符号的取材、构思、提炼产生影响,从而形成带有浓厚地域文化特点的视觉符号。
3艺术性
世界遗产是可以通过视觉、听觉,触觉感知的直观具体的东西,是最耐久、最稳定、最有说服力的符号,它是普通的“物”经过时间的鬼斧神工后逐渐演变而成。而遗产景区内的博物馆也具有一定数量和质量的藏品,这些“物”负载着丰富历史信息。二者的“物”,都呈现出异彩纷呈的艺术风格和民族审美特点,于是,利用这些“物”提炼的视觉符号具有极高的艺术性。四世界遗产景区博物馆视觉符号的提炼
对世遗景区博物馆视觉符号的提炼,不是对历史遗存影象的直接运用,而是要通过现代构成规律寻找其本身的形式美而获得全新视觉符号,使其具有遗产文化的意蕴。世遗景区博物馆视觉符号作为象征性的图形语言必须具有三要素,即形态、色彩、象征。它们从原始物件中发掘和筛选,再融合、升华为具有当代审美特征的视觉符号。
(一)发掘和筛选
从内涵与形式的吻合度上发掘和筛选典型视觉符号,围绕设计主题收集世遗景区的各种“遗存”,从中筛选出最具有历史性、艺术性的物像,才能确保视觉符号的真实性和典型性。
1从自然景观中发掘和筛选
以中国为例,世界遗产景区属于自然景观的有:以山水为主体(山东泰山、安徽黄山、四川黄龙、四川九寨沟、湖南武陵源、四川峨眉山、福建武夷山、江西三清山、新疆天山)、以河流为主体(云南“三江并流”自然景观)、以地质地貌为主(中国丹霞、中国南方喀斯特、澄江化石地)、以生物为主体(四川大熊猫栖息地)等。这些自然景观主要以它们的纯天然来震撼着世人,并具有形态美、色彩美、象征美等审美特性,这些特性跟视觉符号三要素审美特性不谋而合。
2从人造遗物中发掘和筛选
在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与消亡同时存在,推动着人类的进步。但是,消亡并不是完全消灭,每个朝代的遗物或遗迹或多或少得以保存下来。可以说,这些侥幸保存下来的历史见证物成为我们联系过去、了解过去的集体符号,并以此获得文明传承的慰籍、感受文化积淀的熏陶、开启创造未来的智慧和力量。
1)建筑
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明孕育出丰富的建筑遗产,包括宫殿、陵园、寺院、宫观、园林、桥梁、塔刹等。建筑不仅具有功能和技术属性,还具有艺术特性。特别是中国古建筑,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不断吸收绘画、雕刻、工艺美术等造型艺术的特点,创造了多姿多彩的艺术形象。以房屋建筑为例,在屋顶式样上不同时期、地域、民族都有所不同,最终形成“庑殿顶”、“攒尖顶“、“硬山顶”、“悬山顶”、“歇山顶”五种基本样式。在色彩处理上更为大胆和惊艳,丹红色柱子,斗拱梁和枋等处的彩绘,朱红色门窗,蓝、绿色的房檐,黄色、绿色或蓝色的琉璃瓦等无不彰显古人对色彩的善用。长城、北京故宫、湖北武当山古建筑群、河北承德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西藏布达拉宫、苏州古典园林、山西平遥古城、云南丽江古城等都是以建筑为主的世遗景区。故宫气势恢弘、富丽堂皇,以朱红与金黄色为主;苏州古典园林小巧精致、优雅写意,以黑色、白色、灰色为主;云南丽江古城民居融合了汉、白、彝、藏各民族精华,又有纳西族的独特风格,整体风格朴实生动、精美雅致。这些形色各异的建筑,能够代表所在世遗景区的视觉形象。例如,杭州西湖博物馆馆标,采用始建于北宋元祜五年的瓶状石塔为基础符号,配以一轮圆月,用水墨的形式表现出来,既体现出了西湖文化的源远流长,又传达了西湖特征。(图1)
2)器物
博物馆颇具规模和体系、荤牵大观的“藏品”是提炼视觉符号的基础。世界文化遗产·秦始皇陵及兵马俑景区内的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秦兵马俑坑场面宏大的秦俑军阵,秦兵马俑个体塑造生动,面貌不—且神采飞扬,它们与真实的人和马一样大小,形态多样身份明确,生动再现了秦代军队的形象,传达了秦代的兵种、兵器和军队编制等丰富信息。世界文化遗产一故宫博物院,有十大镇馆之宝:玉器之宝青玉云龙纹炉、珐琅之宝掐丝珐琅缠枝莲纹象耳炉、陶瓷之宝郎窑红釉穿带直口瓶、青铜之宝酗亚方樽等。这些典型器物无不具有深刻的象征意义,凸显出符号的艺术和审美价值。一些特别的器物经过历史、时间沉淀后已不再具备单纯的功能和审美价值,而是会逐渐转化成某种符号,表达出特定的文化意义、历史事件及人物事迹等。例如,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诸多旅游纪念品中,几乎都以俑的形象作为基础符号设计而成,或经过提炼图案化后印制于平面产品上,或直接结合功能、材质等制作立体产品。使旅游纪念品充分体现展览主题,满足游客“把博物馆带回家”的意愿。(图2)
3)图标
图标是指人类通过各种技术手段加工创造出具有一定象征意义和内涵的图形符号。在世遗景区博物馆中,某些建筑和器物上刻有图标:建筑物天花、藻井、屋檐等处的纹饰彩绘;青铜器上的铭文、饕餮纹、龙纹、鸟纹等;玉器上的谷纹、涡纹、兽面纹等;陶瓷器上的龙、凤、莲花、牡丹等。作为象征性的图形,图标所具有的艺术美感和可识别性,与视觉符号的属性是一致的。例如,北京故宫博物院文化创意产品iphone手机壳设计,壳体上绘制了以馆藏纹饰为基础符号衍生而来的卡通图形,有龙袍图案、补子图案和头饰等。既有传统意蕴,又有时代美感,深受年轻游客的喜爱。(图3)
以上分析表明,自然景观和人造遗物在形、色、意方面跟视觉符号三要素高度吻合,发掘和筛选代表性的自然景观和建筑、知名度高的典型器物、符号性极强的典型纹饰图案进行视觉符号创作,不失为一种重要途径。
(二)融合与升华
在世遗景区博物馆视觉符号创作过程中,在“遗存”向现代图形转化过程中,会出现形式、观念、习俗等方面的矛盾,解决这一矛盾的手段就是运用“融合与升华”原则。这一手段的前提条件是对于各种要素的理解和把握,不仅需要对“遗存”的形态、色彩、象征具有深刻的认识,还应把握现代社会的时代特征和审美需求,从而形成二者之间从形式、内涵到精神的创造性融合与升华。传统图形进行融合和升华的有效途径:一是对传统审美精神和美学特征的符号形式进行现代的打散解构,二是重新赋予新的内涵与生命力。在视觉符号设计中,应从不同“遗存”物像中提炼出具有相同或相类的性质要素,通过延伸、拼贴、重构方式进行融合性再创造。同时,还必须把握观众与外在“遗存”之间某种的情感联系,从而引发游客的情感共鸣与心理联想,在特定情节的诱导中产生视觉感染力。五结语
随着我国世遗景区博物馆的大量新建和改建,此类博物馆的陈列展示、营销推广、文化产品等方面的设计开发将会愈发重要,而对世遗景区博物馆视觉符号的研究是其前期重要阶段。研究其视觉符号,应在理解历史遗存的基础上使其形、意、神高度融合,将遗产文化植根于现代设计中使其得以延伸和发展,对传播遗产文化、树立世遗景区博物馆形象具有实际应用价值。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