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环境质量的定义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一、两型社会的产出-环境边界
西方经济学告诉我们,当资源和技术条件一定时,任何社会都有一个最大的产出边界,即生产可能性边界(ProductionPossibilityFrontier,PPF)。但长期以来,这个产出边界主要关注的是经济产品的选择,而自然环境不在经济学家的视野内。但在今天,任何一个经济产出水平都对应着一个环境质量,公众不仅关注经济产出水平,而且也关注相对应的环境质量。换句话说,在今天的消费品篮子中,环境是消费者必须做出选择的重要商品。因此,两型社会的生产可能性边界已经转变为产出-环境边界,即当资源和技术条件一定时,任何经济产出都有一个相对应的环境质量。连接最大经济产出及其相应的环境质量组合所形成的曲线即是两图1中,纵轴Y代表经济产出,可以直接用GDP表示;横轴E代表环境质量。用什么指标表示环境质量是一个有待于进一步研究的问题。但目前的主要任务是建立模型,可以考虑简单地用环境(主要是空气和水源)的清洁程度近似地表示环境质量。产出-环境边界具有生产可能性边界的一般特征,但更准确地反映了工业文明的特征产出-环境边界首先是生产可能性边界,反映了一个国家在既定资源和技术条件下能够提供的最大经济产出以及与之相应的环境质量,具有生产可能性边界的一般特征。边界之外的譬如点W虽然代表着更大的产出和更高的环境质量,但在既定的资源和技术条件下是达不到的生产可能性边界以内的生产组合如图中的点Z虽然是可以达到的,但资源配置是低效率的。因为当产出由点z移到边界譬如点e5上时,在产出增加的同时,环境质量也在改善相反,产出在边界上的移动如图中产出组合e1移至e2,环境质量的改善是以产出的减少为代价的。一般地,产出-环境边界代表着一个社会生产的帕累托最优状态,即重新配置资源只能改变利益的分布状态,而不能使总的利益增加。在西方经济学中,生产可能性边界的向下倾斜是用资源的有限性解释的。即当资源技术条件一定时,一个社会多生产一种物品就不得不放弃其他的物品,即资源的稀缺性产生了机会成本。但产出-环境边界向下倾斜的原因则是工业文明的生产方式造成的。西方经济学认为现代工业技术用“迂回”的方法极大地提高了生产的效率。殊不知,工业技术提供经济产出总是以牺牲环境质量为代价的。机器大工业和化石能源的使用在极大提高产出效率的同时也使环境受到了巨大的破坏,物质财富的积累是以碧水蓝天的污染为成本的。由于工业文明的生产方式是不清洁的、黑色的,所以产出与环境之间是一种替代关系表现为产出-环境边界的向下倾斜。产出-环境边界是工业文明的必然产物。显然,如果工业生产方式是完全清洁的,没有任何污染,在既定的环境质量下就可以提供任意产出,则产出-环境边界是一条垂直于环境轴的直线传统的生产可能性边界撇开环境问题讨论经济产出的选择,实际上也就抽象掉了工业文明的基本特征。产出-环境边界更准确地反映了工业文明的本质特征。
由于产出与环境的替代关系,产出与环境之间是互为机会成本的。单位产出所牺牲的环境质量可以定义为产出的环境成本,通常用单位GDP的废弃物排放量表示。环境成本准确地反映了生产过程的清洁程度,环境成本越低,生产过程的清洁程度越高,反之亦然。环境成本实际上是产出与环境的替代比率,也就是产出-环境边界的斜率,环境成本越低,产出-环境边界就越陡峭,若环境成本接近零,意味着在既定的环境质量水平上可以提供任意产出,产出-环境边界就是一条垂直于环境轴的直线。影响环境成本的因素不仅有工业技术,还包括生产过程的组织形态、空间形态和产业结构等。所谓循环经济就是主要通过改善生产过程的组织形态和空间形态实现降低环境成本的要求。此外,从宏观的角度看,产业结构也是影响环境成本的重要因素。以第二产业(主要以重化工业为特征)为主体的经济结构比以第三产业为主体的经济结构有更高的环境成本。因为第二产业对资源消耗的依赖程度更高更直接。在产出-环境边界上,为了增加一个单位的产出会牺牲一定的环境质量,同样的道理,为了改善环境会放弃一部分产出。如图1中,当产出由Y1增加至Y2时,环境质量会由E5下降至E4。反过来也一样,当环境质量由E4改善至E5时,产出会由Y2下降至Y1。我们可以将为增加一个单位产出所牺牲的环境质量定义为产出的边际环境成本,用MEC表示,有MEC=ΔY/ΔE。同样的道理,我们也可以将改善环境所放弃的产出定义为环境的边际产出成本。产出与环境互为机会成本。产出的边际环境成本和环境的边际产出成本具有相同的性质。边际环境成本具有递增的性质,即随着产出的增加,新增单位产出的环境成本是不断上升的,换句话说,在一个更高的产出水平上,新增一个单位产量需要牺牲更多的环境,这在几何图形上表现为产出-环境边界是一条凹向原点的曲线。若边际环境成本是一个常量,则产出-环境边界就是一条向下倾斜的直线。在西方经济学中,边际成本递增主要是一个短期现象,产生于生产要素的不完全替代性。除此之外,边际环境成本递增的原因还有,环境本身是生产要素,当环境恶化到一定程度时,会导致等量资本和劳动的投入只能提供更小的产量。产出-环境边界是以既定的资源与技术(更严格地说是生产方式)为条件的。如果资源技术条件不同,产出-环境边界就有不同的形状。图2直观地显示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产出-环境边界的区别。假定发达国家比发展中国家拥有更丰富的劳动和资本,其产出-环境边界OEF1比发展中国家的OEF2离原点就更远,意味着发达国家比发展中国家拥有更大的产出和更好的环境。再假定发达国家拥有较为清洁的生产方式,单位产出有较低的环境成本,其产出-环境边界OEF1就有更为陡峭的形状,即在一定的环境质量上比发展中国家可以提供更大的产出。由此可以得出结论,经济越不发达,产出与环境的矛盾越尖锐,发展才是硬道理。
二、环境偏好及其特征
环境偏好是消费者愿意消费环境的行为倾向,既表现为对良好环境的喜好,也表现为对恶劣环境的厌恶。现有的研究成果告诉我们,人们之所以对环境有偏好,是因为良好的环境能给人带来以下几方面的效用:第一,良好的环境具有重要的健康价值,即免除污染伤害风险的可能。恶劣的环境给人带来压力并影响人体健康。空气和水污染直接影响人体健康,进一步又会影响到人民对生活的享受以及从事经济活动的劳动能力。这是皮尔斯等人认为的环境对生活质量的间接贡献。第二,良好的环境有一定的美学价值,让人享受更高的生活质量。它们作为美丽景观、休闲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人们所欣赏和享用;它们也作为电视、电影、广播等声像作品的对象使人们产生情感上的共鸣。皮尔斯等人认为,这是环境对生活质量的直接贡献。第三,良好的环境还能给人一种安全感与乐观感。比如,我们听说北京有沙尘暴,虽然不住北京,但还是有忧虑感。而我们听说西部防沙抗风林建设取得巨大成效时,我们心中就会有一些积极的感受。因为环境质量的价值并不同直接使用相联系。[1]只是一种对“环境维持生命支持系统整体的贡献”的心理认同。第四,环境(包括空气、水、土壤、气候及其他生命体和矿物质等)是生产过程的直接要素,良好的环境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品质。概括起来说,环境因为能够满足人的健康、欣赏和效率等需要而被人们所偏好。西方经济学主要讨论了消费偏好的一般特性,所使用的方法对具体商品偏好的分析也是适用的。如果消费者愿意放弃其他商品的消费而换取环境质量的改善,我们就说该消费者存在环境偏好。假定消费者面临着消费束A(Y1,E1)和消费束B(Y1-ΔY,E1+ΔE)的选择。其中,Y代表除环境之外的其他商品,E代表环境质量,ΔY代表商品增量,ΔE代表环境增量。与消费束A比较,消费束B代表比较少的商品消费和较高的环境质量。
如果消费者认为消费束B至少和消费束A一样好,则该消费者存在环境偏好。换句话说,所谓环境偏好是指:消费束B(较少的商品消费和较高的环境质量)与消费束A(较多的商品消费和较低的环境质量)至少是无差异的,或者说至少有相同的效用。环境偏好的实质是消费者愿意放弃其他商品的消费而换取环境质量的改善,对改善后的消费束与改善前的消费束有相同的满足就可以了,并不需要消费者对环境质量特别偏爱。环境偏好存在的条件可以用公式表述如下:A(Y1,E1)≤B(Y1-ΔY,E1+ΔE)按照范里安[2]的表述,如果消费束A(Y1,E1)的偏好程度低于消费束B(Y1-ΔY,E1+ΔE),有强环境偏好;如果消费束A(Y1,E1)的偏好程度等于消费束B(Y1-ΔY,E1+ΔE),则有弱环境偏好。下面主要在弱环境偏好的状态下讨论环境偏好的一般特征。弱环境偏好意味着对于消费者而言,具有不同环境质量(当然也意味着不同数量和种类的其他商品)的消费束具有相同的偏好程度或者效用,连接所有这些具有不同环境质量但具有相同效用的消费束所形成的曲线称为环境偏好曲线。环境偏好曲线具有无差异曲线相同的形状和性质,如图3所示。图3显示,环境偏好曲线向右下方倾斜。这是由无差异曲线或等量效用的定义决定的。在环境偏好曲线上,环境质量和其他商品的某一组合(譬如A)代表着既定的效用。当组合由A变为B时,意味着增加一定数量的环境物品,必须减少一定数量的物质产品,这样,总效用才能保持不变。因此,环境偏好曲线向右下方倾斜,人们偏好于环境物品是有代价与成本的,对环境物品消费的增加必须以放弃部分物质产品为代价,或者说,要满足无差异或者等量效用的定义,环境质量与其他商品的消费只能是一种替代关系。边际环境偏好是环境的边际支付意愿,是指消费者为了改善环境质量所愿意放弃的其他商品消费。用MEP代表边际环境偏好,则可以表示为:MEP=ΔY/ΔE随着环境质量不断改善,人们为改善环境所愿意放弃的其他商品消费越来越少,这就是环境偏好或者环境的边际支付意愿递减,在几何图形上表现为环境偏好曲线凸向原点。边际环境偏好递减符合西方经济学关于消费偏好的一个重要假定,即多样性消费偏好多于单一性消费。即消费者总是愿意消费多种多样的商品,而不愿意仅仅消费某一种商品。此外,同无差异曲线一样,位于环境偏好曲线右上方的所有商品组合都代表着更多的商品和更高的环境质量,因而具有更大的效用。在图4中,环境偏好曲线E2比E1有更大的效用。环境偏好形成环境质量的需求。根据环境偏好的定义和边际环境偏好递减规律,我们可以推断出影响环境偏好的因素,即De=f(I,Pe,Y,En,Ef,D,…)。式中De代表环境质量需求,I、Pe、Y、En、Ef、D依次代表环境认同度、环境价格、居民可支配收入、环境状况、环境支付效率和居民个体差异等。
三、两型社会的均衡
现在,我们可以运用产出-环境边界和环境偏好曲线讨论两型社会的均衡条件。在图5中,有三条环境偏好曲线。环境偏好曲线E3代表着更多的商品或者经济产出,但是现行的产出边界达不到。环境偏好曲线E1虽然与产出-环境边界相交,即在现有产出能力的范围之内,但其商品数量和环境质量均低于环境偏好曲线E2。唯有环境偏好曲线E2与产出-环境边界相切的E点既处于产出边界上,又是现有资源技术条件所能满足的最高环境质量。由此看出,两型社会的均衡条件是产出的边际环境成本等于居民的边际环境偏好,即MEC=MEP=ΔY/ΔE。这一条件的实际内容是:一个社会的最大产出正好满足居民愿意支付的最高环境质量。图5中的点E所代表的商品组合是该社会在现有资源技术条件下所能提供的最大产出和居民愿意支付的最高环境质量。任何一个社会的产出集合是产出-环境边界与两轴围成的扇形面积,当产出处于边界上的任意一点,该社会即是资源节约型社会。西方经济学告诉我们,满足最大产出的条件是每一种生产要素的边际产品相等。所以,资源节约型社会也就是资源配置处于帕累托状态的社会,即重新配置资源不能使产出增加。简单地说,资源节约型社会就是高效率的社会。但是,资源节约型社会并不必然是环境友好型社会。因为在理论上可以有无数个最大产出,譬如,图1中的Y1和Y5都处于最大产出边界上,但所对应的环境质量是不一样的。只有满足居民愿意支付的最高环境质量的最大产出才是环境友好型社会。我们因此可以定义两型社会:当一个社会的最大产出正好满足居民愿意支付的最高环境质量时,该社会即是两型社会,即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该定义中的环境友好型社会不是指达到一个绝对的环境质量标准,而是指该社会的环境质量达到了居民愿意支付的最高水平。假定社会提供的产出-环境组合位于均衡点的下方,也就是社会提供的产出低于居民的需要,环境质量超过了居民的需要,产出价格的上涨就会引导生产部门降低环境质量以增加产出,产出-环境组合最终会回到均衡点E。同样的道理,如果社会提供的产出-环境组合位于均衡点的上方,即产出超过了居民的需要,而环境质量不能满足居民的需要,这个时候产出价格的回落也会沿着产出边界回到E点。
由此可见,两型社会是经济主体理性选择的结果。一个社会的环境质量水平归根到底是由居民的环境偏好决定的。从图6可以直观地看出,由于环境偏好曲线的斜率不同,在既定的资源技术条件下,一个社会可以处于不同的环境质量上。会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长期以来,西方环境经济学理论是以外部性理论为基础的。该理论认为,环境具有外部性的两个明显特征,即非斥性和非尽性。所谓非斥性是指不能有效地排斥他人消费,所谓非尽性是指增加消费不增加成本。因此,具有外部性的物品是私人部门不愿意提供的,只能由公共部门提供,因此外部性物品也是公共物品。西方环境经济学因此认为,私人企业不愿意积极治理环境,环境治理的责任只在政府,政府通过一定的公共政策本着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迫使企业或者诱导企业被动地治理环境,至于居民的环境责任一直排斥在环境经济学的视野之外。然而实践表明,这一理论有着明显的局限性。一方面,由于在环境信息上政府与企业之间存在着严重的信息不对称,政府的环境监管成本高效率低;另一方面,也是更为重要的,如果居民的环境偏好微弱,政府保护环境的规章制度包括法律就得不到民众的支持,其约束力十分有限。从理论上讲,向公共空间排放污染物同从国库偷钱在性质上并没有区别。但在现实生活中,如果将贪污犯和刑事犯罪分子绳之以法,民众会拍手称快,如果对于那些所谓为了大家利益而破坏环境的个人和单位实施法律制裁,则往往会得到民众的同情甚至抵制。舆论经常将一个地方的环境破坏归罪于地方官员追求政绩,实际上,地方官员的环境行为往往受制于当地民众就业和收入期望的压力。理论和实践都向我们提出了一个严肃的问题,谁需要良好的环境,各级政府治理环境的动力源泉在哪里?如果没有企业积极的环境责任,没有居民的积极参与,单凭政府一方的积极性很难使环境质量得到根本改善。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必须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的突出位置,落实到每个单位、每个家庭”。这一论述首次提出了居民的积极环境责任,标志着我们党对于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关系达到了一个新的境界。
四、两型社会的环境政策发展方向
(一)实现二元治理到三元治理的转变环境治理实际上存在三个主体:政府、企业和居民。但在相当长一段时间,传统环境政策手段主要集中在政府规制和市场激励两种手段来治理环境。而用以激发和释放居民环境偏好的信息公开与公众参与的制度工具难以得到大规模的广泛应用,尤其是在发展中国家。这个政策体系只强调了政府和企业的力量,居民在环境治理中的作用和价值几乎被忽视。在环境-产出均衡的两型社会模型中,忽视居民环境偏好的环境政策工具体系实际上是舍本逐末。因此,仅靠政府和市场的环境政策工具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环境问题。要实现环境问题的根本解决必须实现环境治理二元体系到三元体系的转变,形成企业、政府、居民三者间环境压力博弈的动态均衡。良性的政府环境规制将有效地推动企业积极的环境行为,并促进居民环境偏好的实现。企业积极的环境行为一方面将扩大并加速居民环境偏好的实现,一方面将推进政府环境规制的透明和进步。而居民环境偏好的实现必将推动政府环境规制的创新和发展,同时,也将有力地激励企业积极的环境行为。只有实现了三者之间互为动力、互为目标的环境规制的制度循环,两型社会的建设才有希望。
关键词:环境标准;人体健康;制定;改进
中图分类号:X50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064(2017)02-0008-01
1 引言
近年来,我国的经济发展突飞猛进,工农业生产总值不断升高,与此相对应的环境问题也日渐突显,随着公众对于环境问题的愈发重视,环境标准也就越来越多的受到大家的关注。在面对环境质量标准的限值时,部分群众会提出是否符合标准就能够保障人体健康的疑问,本文将对此问题展开讨论。
2 环境标准的定义
要找到环境标准与人体健康的联系,首先要明确环境标准的定义。
环境质量标准一般定义为以环境基准为依据,在考虑自然条件和国家或地区的社会、经济、技术等因素的基础上,经过一定的综合分析后所制订的,由国家有关管理部门颁布的具有法律效力的限值。
3 环境标准的制定与人体健康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要求为改善环境空气质量创造适宜清洁的环境,制定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以保护公众健康和公共福利。 《环境标准管理办法》(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令 第3号令)也提到:楸;ぷ匀换肪场⑷颂褰】岛蜕缁嵛镏什聘唬限制环境中的有害物质和因素,制定环境质量标准。
可见我国环境标准的制定必须以保障公众健康为前提,以2012年新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为例:在其征求意见稿的编制说明中明确提出:《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的作用是环境空气质量管理的目标,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对辖区内大气空气质量负责,通过加强管理,采取措施,使环境空气质量达标,从而达到保护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的目的。从SO2、TSP、NO2、O3、CO、Pb等污染物的修订结果来看,都从环境基准(动物毒理学、人体毒理学、流行病学)的基础上分析了各污染物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4 我国环境标准如何制定
中国的环境标准制订工作始于20世纪70年代,经过多年的发展和修订,已形成了相对完整的环境标准体系。作为环境标准的依据,环境基准是指环境中污染物对特定保护对象(人或其他生物)不产生不良或有害影响的最大剂量或浓度,或者超过这个剂量或浓度就对特定保护对象产生不良或有害的效应。美国、俄罗斯、英国、荷兰、加拿大、日本和丹麦等发达国家很早就开展了对于环境质量基准的研究,并建立较完善的环境基准体系。
但我国至今没有环境空气污染物基准文件,在制定环境空气质量标准时,主要参考国际上的环境空气质量基准研究成果,尤其是世界卫生组织(WHO)的空气质量准则(AQG)、美国环境空气污染物基准研究成果。而事实上,中国在自然地理条件、生态系统特征和社会经济特征等方面都与发达国家存在差异,使得现行环境标准难以适应我国环境管理工作的需求,虽然可以利用各地方标准加以平衡,但对环境“过保护”或“欠保护”的现象仍普遍存在。“欠保护”不能保证人体健康和生态系统的持续安全以及自然资源的持续利用;同样,“过保护”不仅白白浪费了资源,还严重影响了经济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5 标准制定过程的逐步改进
自2007年以来,我国已先后开展了一系列与环境基准有关的国家级科研专项,全国范围内的、系统的环境基准研究工作正在逐步展开。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等相关研究所和部分高校已开始涉及环境基准的研究,2011年10月份经科技部批准建设,依托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成立的“中国环境基准与风险评估国家重点实验室”成为目前国内较权威的环境基准研究机构,与国外相关机构相比,虽然该实验室更偏重科学研究领域,在环境基准研究成果集成及整体方面的作用尚显不足,但对于我国环境标准体系的修订、完善以及环境管理效果的整体提升均具备里程碑意义。
此外,我国在法律和行政法规的制定中加大了公众参与力度,许多法规和规章草案在通过和颁布之前都引入了公众参与讨论和评价的机制,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相关项目的环境风险。以《编制说明》为例,2009年环境保护部就修订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的有关问题,以环办函[2009]956号文件的形式向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等共计193家企事业单位、部门以及环境保护部网站征集意见。然后,由环境保护部科技标准司组织相关单位人员进行研讨,尽最大可能保证标准限值的客观性与科学性。
6 结语
必须要承认,环境标准的制定确实存在一定的问题,与我国部分地区经济落后、政策的不明确以及科研能力建设的不足有着密切联系。
当然我们也看到,《环境保护法》、《标准化法》、《环境标准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正逐步规范环境标准管理工作,明确环境标准的制定规则。国家层面的环境标准制定系统也开始不断完善,我们有理由相信环境标准与国人健康等效的新局面就在不远的将来。
参考文献:
[1]毕岑岑,王铁宇,吕永龙.环境基准向环境标准转化的机制探讨[J].环境科学,2012,12(33):4422-4427.
[2]周启星.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J].2010,26(1):1-8.
关键词:环境质量 综合信息管理 GIS技术
中图分类号:TP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3)06(c)-0230-01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环保事业的深入,社会公众对环境质量信息化提出了更高的期望和要求。为了满足这些需要,我们对于大量的监测数据,要具有快速查询分析的手段,有相关的技术平台,要以监测数据为依据,客观评价环境质量状况,综合分析环境质量变化原因及趋势,提出切实可行的对策建议。要对辖区的环境污染“说得清楚”,说清区域(流域)或局部监测点位(断面)环境质量变化的主导因素,说清环境质量时间、空间变化及其原因。基于以上原因,综合性的环境质量信息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开发成为目前环境质量信息化的迫切要求。下面以承德市环境质量综合信息管理系统为例提出一些系统开发技术理念,仅供参考和讨论。
1 系统开发要求
本系统要求突出以环境质量管理为主线,基于环境质量人工和自动监测数据,结合环境质量评价方法和相应模型,提供环境质量数据的展示、查询、统计、分析、评价、一体化平台,一方面可以提升环境质量管理的决策支持水平,加强环境监管能力;另一方面可以及时掌握环境质量的污染现状及时空演化趋势,为环境规划提供支持,同时通过环境质量信息及时、准确的可进一步提高公众服务能力。
本系统通过物联网和GIS(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实现监测数据信息化、程序化、流程化管理,实现数据库中心建设、数据共享和数据挖掘与应用等作用。解决目前单机版数据传输类软件所存在的弊端。例如:系统之间数据不通,形成多个“信息孤岛”。部门之间、上下级之间、管理部门和公众之间信息交互手段落后;支离破碎的环境数据,分散于各业务管理部门;条块分割式的管理造成了数出多门,不能有效整合多个独立运行的系统;环境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和共享水平较低,难以充分满足环境管理与决策支持服务的需要。
2 系统关键技术
本系统旨在建设以GIS技术为支撑,综合应用数据库技术、网络技术、通讯、GPS、RS等技术,基于环境质量分析评价方法、模型的环境质量管理和决策支持应用系统,系统设计和实现的关键技术如下。
基于ArcGIS SerVer开发:ArcGIS Server是功能强大的基于服务器的GIS产品,用于构建集中管理的、支持多用户的、具备高级GIS功能的企业级GIS应用与服务,如:空间数据管理、二维三维地图可视化、数据编辑、空间分析等即拿即用的应用和类型丰富的服务。
GIS和环境质量分析模型的无缝集成:系统基于环境评价模型以及环境空间表达的特征,实现了GIS和环境评价模型的无缝集成。通过GIS和环境分析方法、分析模型的接口技术,可实现区域环境本底状况的多元表达和变化趋势的预测分析,并为区域环境管理提供多种决策分析工具,为环境决策以及环保的产业结构化升级提供有力的支持,实现对城市区域环境管理新模式的有效探索。
从系统设计角度来说,本系统具有以下独特的特点,均属于领先技术,在国内环境质量管理软件中率先应用。
2.1 系统接口设计
基于业务数据库技术,把GIS数据、MIS数据以及非结构化文档数据(Word、文件扫描件等格式的数据)有机关联与包装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业务对象数据集,做到对各种业务之间的相互关联和业务联动;对于WebGIS系统实现对业务信息查询表单的调用;业务查询中,涉及到地图定位的,可以调用WebGIS系统的地图,实现业务要素的空间定位。在本次系统建设中集成了河北省绿色GDP及常规环境数据管理系统的数据。将SQL Server 2005数据库格式的数据通过备份的形势转化为foxpro格式的数据表,可直接上报。
2.2 系统易用性设计
(1)界面总体风格一致。通过技术一体化设计,保证了系统界面风格的一致和操作的简便。(2)简化操作。对于复杂操作具有向导提示功能,提供信息的复制、粘贴和从相关内容直接提取信息的功能,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同时对数据的手工输入有容错性检查。(3)系统帮助。在系统的每个主要的操作界面上,为系统提供了帮助功能。
2.3 系统高效性设计
系统按照面向对象的软件设计思路进行设计和编码,有针对性地采取一系列提高系统效率的措施,例如采用高性能的数据库,将临时数据、现实数据和历史数据分别存储,对SQL语句和存储过程进行严格的性能测试和优化,对一些耗时操作进行算法的优化。
2.4 系统可靠性与安全性设计
保障数据的一致性与完整性。对于输入的数据,为其定义完整性规则,如果不能符合完整性约束,系统给出相应提示并拒绝该数据。保障数据的共享性与相对独立性。提供灵活的配置,使各个子系统能够独立运行,而通过多种方法进行系统数据的交换,提供数据的共享,也相应保证了系统的强壮性。严格权限管理和计算机操作培训。通过系统的工作流权限管理和严格的上机作业操作管理,保证系统和数据的安全性。
2.5 系统扩展性与可持续性设计
强大的系统扩展性。提供多种系统配置工具,方便系统管理人员按机构及业务的变化对人员、权限进行调整。同时,系统在设计上充分考虑系统数据的扩展性,以满足将来系统不断扩展的需求。良好的系统可持续性。系统和数据库支持系统年数据量不断增加的需求,同时支持多用户并发的性能要求。
3 结语
本系统的建设有利于实时收集大量准确数据,进行定量和定性的分析,为环境管理工作提供科学决策支持。突破环境管理时间和地域限制,最大程度地保障环境信息的客观性和真实性,通过建立环境实时监测和环境监测数据综合管理系统,有利于对环境突发事件做出快速反应,保障国家环境安全,并通过环保信息的公开和政务的公开使环保工作增加了透明度,加强了环保的宣传和教育,提高了全民的环保意识,从而更好地推进了环境管理。
参考文献
综合指数评价法:综合指数评价法[6]以数学综合作为环境质量评定尺度,根据生态环境质量涉及多要素多因子的特点,就各个因子对质量状况的贡献大小进行定量化综合分析。在反映生态环境质量各个侧面指标的基础上产生综合指标,进而综合评价生态环境质量,可以体现生态环境评价的综合性、整体性和层次性。
归一化植被指数: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7]又称标准化植被指数,定义为近红外与红波段数值之差和这两个波段数值之和的比值。由于近红外和红波段包含90%以上的植被信息,通常利用植物在近红外与红两个波段光谱值的差异值来估算植被生长状态和覆盖度。
指标体系构建和信息提取
指标体系构建生态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具有多层次结构,目前,国内对生态环境质量评价还没有统一的规范,不同学者因研究区域和地理背景不同,所采用的指标体系有所差异[8-10]。在实际研究中,评价指标可以根据研究的侧重点、可操作性进行筛选。本文研究的是震后生态环境变化,考虑到林地损毁、山体、水源涵养功能下降以及地质灾害等特点,最终构建了能够反应生态环境质量现状和变化情况的目标层、影响要素层和指标层3层次指标体系结构(如表1所示)。采用AHP方法确定各指标权重,并通过了层次总排序一致性检验(一致性比率CR=0.008<0.10)。
指标信息提取1)土地利用变化土地利用分类采用全国二级分类系统,分为耕地、林地、草地、水域、建设用地、未利用地等6个大类。通过主成分分析后进行假彩色合成,除去波段相关性,使不同地物区分更加明显,借助实地调查辅助选取样本,利用ENVI平台对图像进行监督分类,提取两期影像的土地利用情况,基于此,通过NDVI差值计算、主成分变换和图像融合得到研究区土地利用变化情况。地震及其引发的地质灾害和灾后重建等使得大面积林地、耕地向未利用地和建设用地转换;地震后河道阻塞形成堰塞湖,造成耕地的淹没和水域面积的增加。2)植被覆盖度植被是构成生态环境系统的基本成分,直接反应一个地区生态环境状况。植被覆盖度与植被指数呈近似线性相关,可以通过NDVI植被指数的提取来获得相应的植被覆盖度[11]。根据计算可知:由于地震的影响,次生灾害发育较多,在研究区东南部北川老县城周边以及沿省道105线的地质灾害区域,植被明显减少,植被覆盖度明显降低。3)土壤湿度土壤湿度指数是反映土壤中水分含量和作物水分状况的一个指标,土壤湿度也是各类生态系统中的重要因素之一。土壤湿度变化较大的地方主要集中在唐家山堰塞湖周边、次生灾害治理区、灾后重建的新地区等。4)地质灾害采用常规遥感分类和人机协同的方式半自动提取地质灾害信息,然后进行缓冲区分析,按照地质灾害的影响范围,把影响范围划分为50m、100m、150m和200m4个缓冲区域。根据分析可知:地质灾害主要分布在北川东南部的老县城及沿河流域的高山峡谷地带,灾害以泥石流、滑坡、崩塌为主。5)高程和坡度高程和坡度信息主要根据研究区DEM在ArcGIS中提取,根据提取信息可知:研究区高程在540m-4500m之间,海拔相对较高;大部分地区坡度较大,30°以上区域约占65%。
生态环境变化与评价
根据生态环境受损程度、服务功能、自我修复能力和生态系统结构完整性,将生态环境质量等级按表3进行划分。采用AHP方法和综合指数评价法,基于指标体系中生态环境因子信息的提取,利用ArcGIS栅格计算功能,对各因子指标值进行加权运算并按评价值及等级标准划分,得到如图1所示的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等级图。
5•12地震前,北川地质灾害相对较少,生态环境状况总体良好,小部分在西部边缘的高山冰雪覆盖区域以及东部河滩地区生态环境相对较差;地震后,北川生态环境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特别是东南部老县城及附近地区地质灾害频繁,沿河流高山峡谷区域生态环境受到较大破坏,生态服务功能降低,自我修复困难,生态环境问题突出。新县城异地重建区域由于土地利用变化、植被覆盖度降低和土壤湿度变化亦导致生态环境质量有所下降。经分析主要是地震发生后,沿河谷两侧发育了大量的滑坡、崩塌和次生地质灾害等,破坏地表植被覆盖,同时滑坡等造成山体变形、移动,再加上快速重建中诸如新县城异地重建等人类活动,地区环境遭到破坏,造成该地区生态环境质量的下降。
结束语
[关键词]绿色会计 计核算对象 计量方法
一、绿色会计的内涵
1.绿色会计的定义。绿色会计(Green Accounting),也叫环境会计,是指以自然环境资源和社会环境资源耗费应如何补偿为中心而展开的会计。换言之,是指主要以价值形式,对环境及其变化进行确认、计量、披露、分析、以及可持续发展研究,以便为决策者提供环境信息的一种会计理论和方法。
绿色会计产生的原因在于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问题。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人类在文明进程中不断创造了奇迹,同时也产生了十分严重的环境问题,自然资源长期处于被极度开采的状态,人口剧增致使需求增加、能源紧张、环境污染日趋严重,资源接近枯竭,不仅制约了经济发展,而且影响了人类与自然、生态与经济的协调。
2.绿色会计的目标。绿色会计的目标可分为两个层次:一是基本目标,就是促使企业注重经济效益的同时,高度重视生态环境和物质循环规律,合理开发和利用资源,努力提高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二是具体目标,就是组织相应的会计核算,确认和记录会计在一定期间的环境经济效益和经济损失,尽可能为社会提供企业环境披露的有关信息。
3.绿色会计的核算对象。核算对象主要是指改善资源环境的投入与产出。投入一般包括研究新技术、新能源、新材料、新工艺等科研活动的支出;对“三废”处理、控制、补救、减少自然资源耗费的支出;美化社会、生产、生活环境等支出。产出一般包括从生态环境建设、环保治理中所取得的收益。
二、绿色会计的计量方法
绿色会计的计量是指将涉及环境资源的经济事项作为会计要素加以正式记录并列入会计报表而确定其金额的过程。但环境资源的价值在计量中存在一定难度。环境经济学的丰富理论与实践,为我们提供了绿色会计的计量方法。常用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人力资本法或收入损失法。环境质量脱离环境质量标准对人类健康有着多方面的影响。这种影响不仅表现为因劳动者发病率与死亡率变化而给生产直接带来的损失或收益(可用前述市场价值法加以估算),而且还表现为医疗费开支的变化等,该方法就是专门评估反映在人身健康上的环境价值的方法。为避免重复计算,人力资本法只计算因环境质量脱离环境标准而导致的医疗费开支的变化,以及因为劳动者生病或死亡的提前或推迟而导致的个人收入变化。前者相当于因环境质量脱离环境标准而增加或减少的病人人数与每个病人的平均治疗费(按不同病症加权计算)的乘积;后者则相当于环境质量脱离标准对劳动者预期寿命和工作年限的影响与劳动者预期收入(扣除来自非人力资本的收入)的现值的乘积。
2.恢复费用法或重置成本法。在被评估环境质量低于环境标准要求时,假如无法治理环境污染,则只能用其它方式来恢复受到损害的环境,以便使环境质量达到环境标准的要求。将环境质量恢复到标准状况所需要的费用就是恢复费用一一重置成本。直接市场法是建立在充分的信息和明确的因果关系基础之上的,所以评估结果比较客观,但是,它不仅需要足够的实物量数据,而且需要足够的市场价格或影子价格数据。如果在因环境质量脱离环境标准而带来的损失或收益中,相当部分根本没有相应的市场,因而也就没有市场价格,或者其现有市场只能部分地反映环境质量脱离环境标准的结果,在此情况下,直接市场法的应用或者不可能,或者有很大的局限性。此外,直接市场法所使用的,是有关商品和劳务的市场价格,而非消费者相应的支付意愿或受偿意愿,这就使得该方法不能反映消费者因环境质量脱离环境标准而得到或失去的消费者剩余,因而也就不能充分衡量环境的价值。
(1)市场价值或生产率法。环境质量的变化对相应的商品市场产出水平有影响,因而可以用产出水平的变动导致的商品销售额的变动来衡量环境价值。如果环境质量变动影响到的商品是在市场机制的作用发挥得比较充分的条件下销售的,那么就可以直接利用该商品的市场价格,但是,必须注意商品销售量和商品价格的相互影响。(2)防护费用法。当某种活动有可能导致环境污染时,人们可以采取相应的措施来预防或治理环境污染,用采取上述措施所需费用来评估环境价值的方法就是防护费用法。防护费用的负担可以有不同的方式,它可以采取由污染者购买和安装环保设备自行消除污染的方式;可以采取建立专门的污染物处理企业来集中处理污染物,而由污染者支付处理费用的方式;也可以采取受害者自行购买相应设施,而由污染者给予相应补偿的方式。应注意的是,在预防或治理环境污染的效果都能达到环境质量标准的情况下,防护费用应该是费用最低的方式所需的费用。
三、在我国实施绿色会计的必要性
1.生态环境现状的客观要求。空气、水、土地及原始森林自然资源是全世界所有国家以及它们的子孙后代所共有的“特定资产"。这些“特定资产”应当被确切计量,赋予一定的价值。建立一种将环境因素考虑在内的新会计模式已势在必行。
2.正确衡量国民生产总值和企业成本的需要。按照传统的国民经济核算方法计算出的国民生产总值并未考虑环境因素,环境污染造成的破坏损失及环境收益也未能得到充分的反映。通过建立绿色会计,可以从宏观上增强全民忧患意识,正确衡量国民生产总值。
3.企业自身发展的要求。当今人们更加重视生活质量,社会环境已成为企业健康发展中急待解决的问题。从企业的长远发展看,如果企业考虑了环境对其自身发展的影响,对自身发展的行为已作了规范,那么在将来便不会因环境成本费用大增而受到严重影响,从而在未来的竞争中占据明显的优势。
参考文献:
[1]赵向军 马立新: 浅议绿色会计[J]. 环境经济,2004(9)
[2]仇宝梅: 浅析绿色会计[J]. 工会论坛,2004(9)
[3]管亚梅:知识经济下绿色会计的嬗变与发展[J].商业研究,2004,第1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