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全媒体策划营销

全媒体策划营销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全媒体策划营销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全媒体策划营销

全媒体策划营销范文第1篇

三年前的7月1日,烟台日报传媒集团成立集团层面的全媒体新闻中心,以全媒体数字复合出版系统平台为轴心,横向打通,纵向整合,开始了以全媒体生产、全介质传播、全方位营销为特征的全媒体运营。可以说,在中国传媒界是第一个“吃螃蟹”的,我们那时的心情是:“战战兢兢”。

三年后的今天,我们依然“战战兢兢”。不过,上一次的“战战兢兢”是因为我们是第一个“吃螃蟹”的,心中有点后怕,但这一次的“战战兢兢”,却是担心“跟不上”全媒体的步伐。

三年间,中国传媒的全媒体化探索速度之快,令人意想不到。从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到县市报,各个层面的传媒机构都在关注、介入、实践全媒体运营。三年时间,全媒体的探索与运营已从传媒发展的一种方向、一种探索演变成一种现实。而且,令人欣喜的是,以全媒体化为特征的媒体融合,已开始从最初的内容、方式、渠道等初级层面的探索,深入到组织、产权融合以及媒体产业融合。

反思、梳理烟台日报传媒集团三年多时间全媒体运营的过程,结合自己的观察与思考,我认为,要顺利实施全媒体战略,赢得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终极融合,聚合更多的信息消费终端客户,实现全媒体内容生产与价值增值的良性互动,需要构建“一个轴心”、力推“两个关键”、消除“三个误区”。

构建“一个轴心”全媒体化数字信息平台

之所以将构建全媒体化的数字信息、互动、服务平台提升到全媒体战略的“轴心”地位,是因为没有平台作为纽带,就很难创新传媒集团的业务组合和组织形态,求得全媒体化的内容生产、传播、营销实效。

媒体集团化的加速,以及互联网引爆的媒体终端革命,迫切要求变革传统媒体业务流程,实现新老媒体间的融通,完成媒体集团对受众的全面覆盖和细分。原有的媒体集团新闻运作模式和经营管理模式基本上以单一媒介为单位平行、封闭进行,既不符合现代企业集团流程化、集约化的要求,又难以形成集团整合竞争力和品牌影响力。另外,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终端在悄然无声中实现了所有媒体的融通,传统媒体的软肋暴露无遗。大量实践证明,要实现集团媒体之间的整合、融合,单靠行政命令是难以维持的;以报网互动、报网融合等技术层面的手段来推动,也犹如蚂蚁撼大树,难以实现目标。只有一个开放式的信息平台、一个市场化运作的独立法人、一个遵从市场经济规律的经营主体三者结合,才能完成这一使命。其中“开放式的信息平台”就是全媒体业务运营的“轴心”。

烟台日报传媒集团实施全媒体战略,首先做的就是构建这样一个“轴心”。2007年10月29日,烟台日报传媒集团启动“1029”项目组,历经五个月时间,成功研发出集团的信息、互动、服务平台全媒体数字复合出版系统平台,实现了集团内部的用户、内容、线索、审核、策划、数据库、检索及新闻生命周期等八个管理的统一。

在此基础上,烟台日报传媒集团又开始了内部组织形态的变革。2008年7月1日,将集团所属报纸(《烟台日报》《烟台晚报》《今晨6点》等)和集团新闻网站(水母网)等新老媒体的所有记者整合在一起,成立了集团层面的全媒体新闻中心,开始了集团化的业务流程塑造,逐步实现了信息生产信息信息增值的功能布局。新的业务流程就是由全媒体新闻中心的记者将文字、图片、视频、音频、动漫、资料等采集回来,生产出“初级新闻产品”,上传至全媒体数字复合出版系统平台,《烟台日报》《烟台晚报》《今晨6点》等传统纸媒和水母网等新媒体各取所需,然后进行“深加工”,24小时通过N个媒介滚动,全天候、全方位、立体化地互动传播内容。

三年的实践也告诉我们,这仅仅是全媒体运营的初级阶段,实现的是内容生产、的全媒体化,而全媒体化的结果应该是融合。就是以信息平台为轴心,前端信息内容生产链条“聚合”,后端传播链条“裂变”,将海量媒体产品分流给N个终端,对应不同终端背后的受众群,形成新的内容营销态势。

前端生产链条“聚合”,汇聚海量信息资讯。烟台日报传媒集团三年来围绕平台研发、扩展,逐渐聚合形成了专业化、社会化两大信息汇聚通道。专业化内容生产,除购买新华社等权威媒体机构的内容信息外,就是发挥集团全媒体新闻中心70余名记者的智慧,进行本土化新闻的专业制作,将平面媒体内容的“信度”“深度”和“高度”体现出来。社会化原创内容,是依托全媒体数字复合出版系统平台,构建96110民意通呼叫中心系统,将市民提供的线索、信息、资讯等在平台上呈现出来;依托水母网构建“烟台民意通”频道,将市民的民意呼声通过平台呈现出来;依托烟台新闻摄影学会,构建“华夏拍客QQ群”,融汇社会图片资源;招募公众记者、大学生校园记者,丰富媒体内容资源;开发iPhone银钮新闻客户端,鼓励iPhone手机用户通过客户端提供新闻快讯或线索,等等。媒体可借助这些社会化原创内容扩大与受众互动,也可将原创内容通过专业化的信息核实和配置,适时。

后端传播链条“裂变”。则是将这些“聚合”到全媒体数字复合出版系统平台上的的海量媒体产品,再分流给N个终端,对应不同终端背后的受众群。烟台日报传媒集团业已形成一个由众多传统媒体和新媒体集群构成的全媒体矩阵,通过变革原创内容生产方式和深加工方式,一次开发,多次生成,多点,开创出放射状的内容价值链。按照新闻传播的规律,集团所属的手机媒体,如烟台手机报、iPhone银钮新闻部落等;桌面媒体,如水母网、数字报、集团新浪微博(YMG广播网)、集团新浪博客(表情)等;集成媒体,如以户外视频展播为主的光速资讯网、以数字出版为主的黄海数字出版社等;平面媒体,如《烟台日报》《烟台晚报》《今晨6点》《华夏酒报》等报纸或杂志等,依次将新闻信息加工成适应不同受众群体的产品,形成全介质传播。当然,要完成以信息平台为轴心的内容聚合与裂变,实现媒体的深度融合,是一个复杂而长期的过程,而且必须以技术为手段,不断创新传播模式。

力推“两个关键”整合传播力・全媒体营销

1.整合传播力

许多业界人士比较关心全媒体运营的实质转变和运作实效,我认为,全媒体运营最大的运作实效,就是大大提升媒体集团的整合传播力,形成舆论引导新格局。这是全媒体运营的一个关键,也是追求的结果之一。

全媒体运营的整合传播力,在重大新闻报道中表现得尤为突出。如前不久由烟台日报传媒集团率先发掘、连续报道、重点推出的扎根贵州山区、情动黔鲁两地的烟台籍选调生王媛媛的事迹,就体现出全媒体报道的优势。

3月底,烟台日报传媒集团全媒体新闻中心得知线索:在贵州省铜仁地区江口县闵孝镇工作的烟台籍选调生王媛媛在3月24日下乡途中遭遇车祸,不幸因公殉职。全媒体新闻中心记者在确认消息后,第一时间通过水母网、iPhone银钮新闻部落、集团新浪微博(YMG广播网)等新媒体,次日在《烟台日报》《烟台晚报》《今晨6点》刊发消息,引起网民读者强烈共鸣。

次日,集团派出3名全媒体记者赶赴贵州,利用一周时间用滚动播报,在微博、网络、纸媒等各种媒介上进行专辑、专题、互动报道,层级开发、组合传播,将最鲜活的内容呈现给受众,在烟台、铜仁以及贵州各界引起强烈反响。在此基础上,4月11日,烟台日报传媒集团又在所属报纸和网络同步推出《海的女儿山的情》等长篇通讯,连续配发评论《绚烂的青春壮丽的人生》《青春之花永不凋零》等,迅速被新华、新浪、搜狐、和讯等30余家大型门户网站全文转发。此后,多家中央级主要新闻媒体派出记者,对王媛媛先进事迹进行了深入采访,纷纷在重要版面和黄金时段推出重头报道。

为提升集团全媒体报道的整合传播力、影响力,烟台日报传媒集团还成立了重点新闻策划统筹组和新媒体互动组,推进媒体融合下的新闻报道策划和新老媒体的互动融合。重点新闻策划统筹组由各媒体和新闻中心新闻部主任组成,直接对各媒体总编辑负责。按照“动态策划随行赋形,静态策划构架为先,动静结合的策划运思为要”的原则,实施跨媒体策划,将本埠重要新闻做活做深做透,同时,实现国际国内重点新闻的本土化。通过重点新闻策划统筹组的带动,形成以多种载体为新闻平台的整体报道策划,逐步取代针对单一载体的新闻报道策划,并将媒介与公众的互动作为策划的重要一环。新媒体互动组则在重点新闻策划统筹的前提下,细化全媒体的融合报道,探索跨平台、跨媒体的使用,利用数字化终端,形成多层次、多类型内容的融合产品。

2.全媒体营销

前面已经提到,烟台日报传媒集团全媒体数字出版系统,最终实现了“八个统一”,其中一个“统一”就是数据库的统一。烟台日报传媒集团自启动全媒体数字复合出版系统以来,集团几乎所有的信息,如文字、图片、音视频、资料、服务资讯、线索等都从一个入口进入,从而形成一个完整的全媒体待编稿库。今年年初,集团又将全媒体待编稿库与集团66年的历史资料库、图片库以及客户数据库,整合成一个统一的以搜索引擎为前台的全媒体数据库“星云搜索”,为内容的二次营销、三次营销奠定基础。数据库营销也是“全媒体营销”的重要组成部分。

“全媒体营销”的核心是构建一个能够与受众共同交换信息、创造信息,聚拢特定受众群,发现需求,提供对位服务的平台。

就当前全媒体运营来看,全媒体大多是在内容融合、渠道拓展、形式创新等方面进行探索,在全媒体营销上并没有大突破。烟台日报传媒集团也仅仅处于尝试阶段。如:利用黄海数字出版社、光速资讯网的数字出版平台,推出一些分众产品;整合全媒体数据库的图片资源,实现分类图片销售;依托建构以搜索引擎为前台的“星云搜索”,探索向个人用户、社区用户、机构用户提供不同的产品和服务;将原有读者热线扩展为呼叫中心,组建城市服务联盟,向市民提供生活化的服务;实行媒体大客户经理制,提供新闻、广告、发行、活动“四位一体”服务,等等。

消除“三个误区”同质化・独版论・唯内容论

第一个误区:全媒体化难避同质化。

一些人认为全媒体构建一个统一的信息、互动、服务平台,由一个全媒体新闻中心供稿,将同一内容在集团所有报纸上,岂不是在制造报纸内容、特色的同质化?

烟台日报传媒集团三年的全媒体运营证明,同质化是完全可以克服的。烟台日报传媒集团的做法是:一是明确媒体定位。对同城报纸进行科学、清晰的定位,实施差异化经营,分别面向各自受众和市场。同时,将媒体定位及版面风格纳入日常考核中;二是在内容制作上,要求全媒体新闻中心记者适应媒体定位和特色,进行层级开发,差异化供稿;三是在技术上进行保障,在全媒体数字复合出版系统平台的待编稿库中,设置公共稿库和特供稿库。其中,公共稿库面向所有媒体开放,而特供稿库则仅对单一媒体开放,内容主要是各媒体的栏目和策划供稿,以及针对媒体特色开发的稿件。目的是通过特供稿件体现媒体特色。通过努力,报纸同质化现象不仅没有扩大,反而比以前少了,媒体的特色更加鲜明了。

第二个误区:独版论。

曾有人认为,烟台日报传媒集团的全媒体模式不可复制,是烟台上演的“独版”。应该说,烟台日报传媒集团的全媒体模式之所以能顺畅运转,得益于集团多年来集团化、市场化的积淀,和对未来传媒发展趋势的一种把握。今天传媒产业的全媒体化进程,应因地制宜,因“社”制宜,然后,再一步步规范,进入方向性轨道。据悉,四川日报报业集团、洛阳日报报业集团、威海日报报业集团等业已成立全媒体中心,开始了类似的全媒体运营。

第三个误区:唯内容论。

全媒体策划营销范文第2篇

新的传播技术在改变观众收视习惯及需求的基础上,把广播电视业带入了一个更加复杂多变、充满机遇与挑战的全新的媒介市场生态里。面对这种新的生态,广播电视业管理者需思考的第二问题是:短期或长期,局部或整体的发展战略是什么?“谋定而后动”,有战略、有计划,才能在市场上赢得主动。从目前来看,广播电视业需要在改造传统的传播、生产和运营“三大平台”基础上构建集内容、平台和应用一体的“一家企业+众多联盟+创新”的垂直化“大中心”平台。如乐视公司基于电视的整个生态链,从影视制作到影视的传输,再到影视的播放,打造了一整条生态产业链。这三个改造是:改造传统的传播平台,构建“四跨”传播平台。当前,广播电视业市场已呈现出生产的多元化(各种新型媒体不断涌现)和消费的碎片化(受众碎片化、阅读碎片化)。在这样的媒介市场环境中,以“单一性”为特征的传统的单一媒介、单一功能的产品线,“单打独斗”式生存策略已不再适合当前市场生态。因而广播电视业若要赢得竞争的比较优势,就要融入新媒体,从新媒介生态角度打造以用户为核心的跨媒体、跨区域、跨行业、跨资本高渗透率的新传播平台,构建“产品超市”,让受众“按需选择”。

从而在提升受众接触、获取、参与、互动信息的便利性基础上,提升广播电视受众的粘性。改造传统的生产平台,构建“四全”生产平台。第一,构建“全媒体”内容策划、协作、创作平台,从用户等“多元中心”角度规划广播电视内容生产、协作。如构建基于自身资源基础、基于其他媒体和基于用户生产角度的策划、协作、创作平台。第二,构建“全媒体”内容管理、集成平台。以现有广播电视生产数字化、规范化的流程再造为基础,引进新的传播技术,使采编流程管理实现稿件从节目策划、生产、传播等全过程生产数字化管理,真正实现采、编、排、发流程的高度衔接,最终在全媒体资源管理平台实现内容的数字化集成与管理。第三,构建“全媒体”内容动态传播平台。构建新一代动态、管理与搜索引擎,使内容得以快速生成全媒体形态。如生成基于传统电视、网络电视、手机电视等多种形态产品,实现多种媒体形式同步出版。第四,构建“全媒体”互动平台。现在媒体市场竞争元素向提升服务转型,通过互动平台,可以让用户积极参与到全媒体内容生产中来,既可以与用户随时随地进行互动交流,又可以降低内容生产成本(如优酷公司“用户创造内容”模式),提升内容与用户粘性和影响力。

改造运营平台,构建媒体运营“四化”平台:1.营销全媒体化。将线上线下营销手段相结合,实现营销全媒体化;2.产品全媒体化,即构建产品数字化、系列化。可以实现传统电视、网媒、手机等多媒体形式的“按需”“按时”传播;3.服务全媒体化。将现有的服务方式与新的媒介形态下在线交互式客户服务结合,构建服务全程化、全媒体化,尤其是要构建网上支付手段(互联网与手机支付),实现产品全媒体化、支付手段便捷化、多媒体化等;4.运营全媒体化。充分运用“云计算”技术,构建信息、资金和物流的全媒体承载和支持系统。如基于这个平台上构建“平台+应用”一体化的、集内容生产者、内容运营商、电信运营商、终端厂商等多方合作的、新的运营及营销方式。

二、赢利模式

对于广播电视经营者来说,一个重要的问题是赢利模式问题,如果没有好的收益,所有良好的想法都是不可持续的。因而,广播电视管理者需要问的第三个问题是:赢利模式是什么?如果不能赢利,就会失去持续发展下去的动力。如乐视公司,围绕“平台+内容+终端+应用”的生态展开,构建不依赖硬件收入,依赖“硬件收入+内容收入+应用分成+终端广告”四重盈利模式。综合国内外媒介经营情况,在新的媒介生态下,广播电视管理者需要考虑以下三个问题:一是资本的力量不可忽视。现代媒介的发展对资本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广播电视业需要构筑多元化资本来源渠道,其好处在于既能为广播电视业发展提供资金支持,又能有效降低企业经营成本、降低经营风险。目前,全国众多广播电视台开辟了发行企业债券、引进境内外战略投资、上市等多种融资渠道,为企业广播电视发展注入了活力和动力。二是免费不可怕,构建“稀缺性”才重要。腾讯公司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马化腾认为,不要被“免费”吓倒,拥有“稀缺性”就拥有了破解免费魔咒的武器。免费可以成为噱头,占领用户,拥有用户的注意力才重要。拥有了用户的注意力,就可以把它和平台对接,与商业模式对接,就可以转变为赢利。三是开放、合作、共赢才有未来。

全媒体策划营销范文第3篇

【关键词】电视剧 整合营销 全媒体联动

在受众资源相对恒定,内容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各电视台特别是各大卫视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2009年央视索福瑞相关调查数据显示,全国省级卫视电视剧收视比重达到44.2%,居各类节目之首。电视剧作为省级卫视播出量和收视比重最大的一个节目类型,在频道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①

早在2002年安徽卫视就提出了“剧行天下、爱传万家”的口号,在电视剧营销投入、营销策略上都更胜一筹,以至于业界流行一句话:“综艺策划抄欧美,大剧营销抄安徽”。2011年8月初安徽等四家卫视联合推出了电视剧新版《水浒传》。根据央视索福瑞统计,安徽卫视新版《水浒传》平均收视在全国71城市、35中心城市两大城市网中均排名位居四家卫视之首,这一切离不开安徽卫视在大剧整合营销传播方面的新举措、新策略。

一、整合营销推广活动循序渐进

整合营销传播理论有4C原则,即一致性(Coherence)、连贯性(Consistency)、持续性(Continuity)、互补性(Complementary)。要求整合营销传播活动要有计划、有步骤地持续进行,并且要强调逻辑上的一致性、关联性和协同性。在以往大剧营销经验基础上,安徽卫视新版《水浒传》的营销推广活动,有条不紊、循序渐进,表现出明显的套路。

1、连续设置话题打开营销之门

话题营销是口碑营销的一种,主要是运用媒体的力量以及消费者的的口碑,让广告主的产品或服务成为消费者谈论的话题,以达到营销的效果,安徽卫视在以往的电视剧营销中常使用。此次新版《水浒传》的推广中,安徽卫视对话题营销的使用较以往更频繁、更成熟。

早在2011年上半年,由于某些地面频道抢播部分新新版《水浒传》的剧集,作为投资方之一的安徽卫视率先通过多家媒体表示由于网站“抢播”,导致卫视损失巨大,要对新版《水浒传》“退购”。消息一出引起了媒体的广泛关注和报道,但是后来的事实证明“退购”不过是营销话题而已。

七月中旬,一个名为“海豚好汉”的神秘人物走南闯北,四海行善,经过媒体广泛报道后引起全国范围内的关注,一时成为热议话题。“海豚好汉”的神秘面纱终于在7月19日安徽卫视新版《水浒传》大营开营仪式上,被作为第“109好汉”揭开。神秘好汉来自安徽卫视“新版《水浒传》”剧组,他的系列“善举”也是电视剧推广的组成部分。

接下来,安徽卫视又分别在7月中下旬连续抛出“删酒戏”、“天价索赔”等话题。这些话题虽然最后大都不了了之,但是所引发的媒体、业界、网民、观众的关注却是实实在在的,赚足了“眼球”的同时也打开了新版《水浒传》的营销之门。

2、开播日活动掀起营销

经过前期的话题营销等市场预热行为,观众对于电视剧的关注已经积累到一定程度,开播日活动则将营销氛围推向了,主要包括两个部分:首映礼和倒计时活动。

在我国大陆,首映礼最早只出现在一些商业电影大片的包装宣传活动中,被用来做电视剧营销推广是最近两三年的事情。8月1日晚安徽卫视隆重推出新版《水浒传》首映礼,定名为“安徽卫视新版《水浒传》全球首映礼”,单从名字来看,其气势和雄心就可以见一斑。安徽卫视的首映礼规模和投入都很大,重金邀请到“武松”陈龙、“宋江”张涵予和总编剧温豪杰等24位主创参与,这是其他卫视难以企及的。首映礼经过精心策划,通过“游戏”、“相亲”等环节,带出剧情抢先知、演员爆料和拍摄花絮的访谈。整个首映礼成了水浒嘉年华,热闹精彩,让观众对新版《水浒传》充满期待。

倒计时活动一般出现在大型体育赛事、重要节日庆典等活动中。我们最常见的电视节目倒计时活动,是央视春节联欢晚会特别节目《一年又一年》主要为春晚最后预热。8月2日下午,安徽卫视为新版《水浒传》开播精心打造了倒计时特别节目《好汉来了》历时近5个小时。《好汉来了》经过精心编排,以晚会形态示人,内容丰富、生动活泼。有电视剧主创人员访谈、《水浒三人行》专家谈水浒、“海豚好汉”来助兴等环节,最主要的是中间穿插大量片花、剪辑,包括新版《水浒传》的宣传片花、恶搞片花、各类老版《水浒》片段等,观众对电视剧的心理期待达到了顶点。

3、播出季各类整合营销传播活动跟进

随着新版《水浒传》的正式开播,各类后续整合传播活动花样繁多、层层推进。首先,电视剧本身的各类宣传广告不时穿插在全天节目当中,观众满目都是水浒。其次,多种有奖收视活动继续跟进,互动式电视剧收视诱惑力足。再次,包括《非常静距离》、《男生女生向前冲》等在内的栏目群配合新版《水浒传》播出,进行捆绑传播形成合力。最后,与搜狐视频等网络媒体跨界整合资源共享,延伸利益链条扩展影响指数。

二、整合营销面不断扩张

1、全媒体联动营销

2010年对于我国的电视媒体和广告圈来说无疑是非常特殊的一年,从年初的“61号令”到三网融合试点城市的最终出台,一系列的变动都带来了营销环境的深刻变革。②在新的营销环境下,安徽卫视努力打造全媒体大剧营销的新局面,开创了N+1全媒体战略的联动新模式,迈出“全媒体联动模式”探索的新一步,形成大剧营销全媒体联动的新浪潮。③

在新版《水浒传》的营销推广中,安徽卫视与多家媒体如央视八套影视同期声、京华时报、新京报、广州日报等结成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除了以信息共享为核心的模式外,还拓宽了合作渠道、丰富了合作模式。比如有些媒体专门开设新版《水浒传》板块,通过竞猜、评论等多样形式有效地延伸了大剧的影响面,实现了合作双方的双赢。

“全媒体联动营销”在大剧推广方面,主要体现在与各类新媒体的合作与共赢方面。如和搜狐、腾讯、新浪、百度、土豆、PPTV等多家网站和手机媒体建立联动合作关系,营销成绩斐然。

2、媒体内部资源整合

在大剧营销期间,安徽卫视重视频道内部栏目资源的有效整合,形成了新版《水浒传》栏目群,竭力打造“水浒卫视”。有些常规栏目中植入水浒时间,比如《超级新闻场》中的《小川说水浒》、《第一时间》中的《水浒必读》、《娱乐直通车》中的《直通新水浒传》、《夜线60分》中的《好汉大点将》等。也有在固定栏目中开辟的特别节目,如《非常静距离》、《男生女生向前冲》、《说出你的故事》等栏目都开播了水浒特别节目。当然也有专门为新版《水浒传》的推广而特别打造的节目,如《水浒三人行》。这些节目群信息量大、内容丰富的,既有预告、点评、歪评又有各类游戏,满足了不同观众的多元收视要求。

3、强势竞争的同时注重合作

在市场经济日趋发达的中国当下,为了逐利,同行之间的激烈竞争不可避免,但是竞争并不排除合作。遵循“契约精神”,形成业内良性、公平的竞争关系,无疑对于竞争各方乃至整个行业的发展都是有利的。良好的“竞合”关系的建立,正是整合营销传播中公关管理部分的重要课题。

四家卫视围绕新版《水浒传》的营销推广竞争激烈,虽然安徽卫视在营销投入、营销策略等方面与其他卫视相比,都表现出绝对的强势姿态,但是其在“大剧”的首播时间、播出进度、广告植入、应对网络抢播等问题上,与其他三家卫视达成的一致、形成的默契都是显而易见的。这一切无疑对于包括安徽卫视在内的,四大卫视形成良性竞争格局是有利的,也为日后更宏观的“竞合”态势的形成提供了模版。

三、整合营销传播中更加重视精细化、突出互动性

细节决定成败。安徽卫视之所以能够取得竞争中的优势,除了宏观层面整合营销传播策略推陈出新外,其精细化、互动性的微观整合营销传播手段也贡献颇大。

1、打造播出季专用VI和宣传片

早在今年7月份,安徽卫视就提出打造《水浒》台的构思,并且积极策划与实施,其核心就是打造新版《水浒传》播出季的系列VI和宣传片。

安徽卫视最终选择了图1作为统一的主题VI,串联起整个频道的各个栏目,使得观众在播出季满眼都是“水浒”元素。另外,经过提炼,“好汉一二三四五,安徽卫视看水浒”的宣传口号响彻卫视各栏目,口号既朗朗上口又很好地契合了电视剧的精神主题。安徽卫视还专门为新版《水浒传》的推广打造了宣传片,整个宣传片气势磅礴、引人入胜,给观众留下很深印象。

2、剧情预告方式匠心独具

四大卫视对比起来,安徽卫视在营销细节上可谓下足了功夫。其剧情预告方式就能体现出其匠心独具。把即将播出的内容精彩片段剪辑出来,用画中画的方式展现在观众面前,既精彩又直观,能够有效地吸引观众。另外,配合漂亮的台标,在下方以文字形式概介绍将要播出的主要剧情,如“鲁提辖拳打镇关西”、“血溅鸳鸯楼”等等,能够很好地提示观众的收看。

3、营销推广活动充满趣味性和互动性

安徽卫视新版《水浒传》的系列整合营销传播活动,都注意趣味性和互动性的注入,有利于对收视率和观众忠诚度的拉动。例如贯穿整个播出季的有奖收视活动,包括长城越野车、IPhone4手机等在内的价值108万元的奖品,有效激励了观众通过手机短信互动等方式参与到活动中去。而首映礼、倒计时活动、《男生女生向前冲》等特别节目中,组织者们精心策划的各种游戏、有奖竞猜、明星爆料、歪评水浒等环节也都充满趣味性和互动性。

参考文献

①贾旭丰,《省级卫视热播剧的整合营销传播》[J].《东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5):132

②胡鑫,《扛起电视媒体的全媒体营销大旗》[J].《媒介》,2010(10):37

③宋玮,《安徽卫视尝试“全媒体联动模式”》[J].《合肥晚报》,2011.7.20

全媒体策划营销范文第4篇

【关键词】房地产市场;营销;策划

房地产营销策划是指在先进的营销理论指导下,运用各种营销手段、营销工具来实现房地产价值的兑现。因为顾客的需求千差万别,,所以房地产营销策划注定要从单一化趋向全面化,营销服务从注重表面趋向追求内涵。它不仅要体现物业特征,还要体现市场特征和消费习惯及发展要求,体现市场的要求。怎样才能做好房地产营销策划呢?

1、市场调查与分析

对项目区域范围内楼盘及各阶段市场进行细致调研,包括市场经营定位、宣传策略、产品类别、商户数量、自身情况、未来发展趋势、竞争能力、辐射范围、人口数量、消费水平、消费习惯、投资取向……通过分析为项目的定位及各项工作的开展提供有利依据。

一是根据不同的行业划分,以市场分布为主线,逐一搜集商户资料。强调数据和数量的准确性,要求招商员必须做到商户信息的真实和不可遗漏。

二是了解销售客户的心里诉求,最重要的手段就是加强沟通。第一轮沟通的主要目的是了解客户的最基本信息,建立起客户资料的基本数据库。在沟通时一般是隐型拜访的,并不暴露自己的真实身份。因为这样可以避免客户的直接拒绝,顺利的能拿到客户的名片,同时最重要的是为以后的沟通埋下铺垫。第二轮沟通时必须公开身份、形象宣导。这样做的优点有:⑴以传递信息为由进行公开身份的沟通,详细介绍集团情况;⑵根据客户的类型确定,有计划、有顺序进行第二轮沟通;⑶对客户一些事实性资料进行了解和确认;⑷细心观察,初步建立感情基础,为下一论拜访留下伏笔。第三轮重点沟通有助于情感建立,其优点包括:⑴沟通主要目的本着“普遍撒网重点养鱼”的原则,加强和客户之间的情感交流。情感的维系是增进信息了解的畅通渠道。⑵寻找和培养自己的重点客户,通过和其良好的感情沟通了解市场更加细致的信息。⑶建立自身更为专业的形象,彰显集团品牌和实力,将项目的长处更加准确地传递到所有目标客户中去。

三是竞争对手研究。通过对竞争对手细致周密的调查分析后,针对其经营和管理上的漏洞,作为与商户沟通的切入点,并展示市场的优势。例:在XX项目中,调查研究市场包括潜在客户群的数量、分布、消费习惯、商户的经营费用、商户的组成特点、行业大户的情况等。

2、楼盘的标识

2.1案名、CI设计。营造鲜明、独特、良好的统一对外的企业形象,在消费者心目中树立不可替代的印象,为后期宣传炒作、强化形象打下基础。

2.2项目整体外观确认。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争成为城市标志性建筑。

3、市场初级定位

3.1产品定位。根据前期调研结果分析,初步确定经营业态定位、经营主体定位、预期收益定位、核心竞争力定位、市场地位定位。

3.2目标客户群定位。根据城市调研了解投资走向、商户所需、消费习惯及水平,分别初步确定销售对象、招商对象、服务对象群体。

4、加强宣传推广

4.1楼书和DM单制作

策划是房地产运作思路的加工厂和宣传基地,是地产销售窗口和信息反馈中心。

楼书制作:说明书一定制作精美而具特色且便于携带与观看;内容主题突出,除进驻背景、集团简介外,加强对客户关注问题的宣导。例:为什么好、为什么强、为什么买等。

DM单的制作:根据营销人员的反映情况,内容时常更新,根据不同阶段定期推出不同的卖点或解答客户所关注问题,同时分析整体市场发展前景,利我同时阻击对手。版面可以特殊设计。例:XX项目的DM单可以铺盖整张桌子,很多客户都拿它铺桌子,并时时更新,增加了DM单的暴光率,不会被客户当作简单的宣传资料而丢弃。

4.2 会议营销

制造各种卖点,进行信息,解决客户普遍关注的一些问题,提升信心。注意会议的主题设计和组织安排,制造一些客户感兴趣的信息点,来加强对客户的预约和组织。

4.3 展示营销

通过参加一些房展会,以及其它社会活动,达到宣传、提升知名度和社会关注度的目的。注意整体形象的包装和定位,以及到访客户信息的反馈和跟进。

4.4 体验式营销

通过组织部分重点客户或是媒体记者,到已经运做成功的房地产项目进行实地感受,从而打消客户的一些顾虑,强化客户信心,形成良好的口碑传播,加速客户的购买行为。

4.5 加强媒体整合

一是立体交叉组合:报纸平面广告、户外广告牌、POP、楼体形象、招商/售销中心等因素对商家产生最直接的冲击。二是长短期效应组合:报纸的时效较短,POP、广告牌时效较长,在推广前期注重长期即时效应媒体应用(如户外广告和直邮),有助于树立深刻的品牌形象;中后期偏重短期时效宣传(如报纸广告),敦促商家的入驻。三是公关活动先行,构筑较高的平台,与政府形成互动。四是媒体的跟踪报道。广告是自己说自己好,而新闻是别人说你好;新闻传播的是事实;新闻原则上花钱不多。在活动前造大声势,形成一种轰动效应;在活动中现场报道,让论坛或是座谈的动态尽展社会;在活动后跟踪报道,扩大论坛或是座谈的影响。

4.6主流媒体与非主流媒体关系的平衡

一是广告投放以主流媒体为主,对待非主流媒体,应抱着“不树立任何一个敌人”原则,选择非主流媒体具备的优势,适量选择广告投放。二是利用个人感情进行引导,降低在非主流媒体上的广告额度。三是以媒体不可能接受的压价方式,让非主流媒体主动放弃。四是借助媒体上级主管部门(宣传部)以行政指令的方式压低价格及广告量。五是非主流媒体广告投放前应在新闻配合、版面安排等方面争取更多优惠。

5、价格策划

价格作为房地产市场运行的核心,是社会利益的结合点。房地产价格策划是在一定的内外环境的背景下进行的,将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因此价格策划必须在对各种因素进行深入细致分析的基础之上制定。价格策划主要体现在与其他营销组合的协调配合、合理确定定价目标、灵活运用各种策略的定价方法。

5.1 基本价格制定

应考虑多种因素,如开发成本、利润空间、竞争对手价格、消费者的承受力、销售价格与租赁价格的关系,租金收入(最多不能超过10年收回成本)与按揭供款对比等因素。

5.2变动定价策略

对于销售的不同阶段一般采用不同的价格进行销控,比如开盘后一定时间内减小折扣。

5.3 价格策略

一是“低开高走”策略:即以优惠甚至以震撼价入市,以优质优价的形象打入市场,抢占份额,获得市场关注,聚集人气。

二是结合价格低开高走的策略,先以较有吸引力的价格推出位置相对较差的铺位,再随着市场的响应推出相对较好的铺位,价格亦做相应提升。

三是设立最低价“特价单位”策略,以部分位置极差且面积较大的以最低起价出售,作为“特价单位”,以超低价造成热销、抢购场面。

总之,在房地产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大环境下,市场营销被视为房地产企业经营和运作的生命线,因此加强房地产营销策划对房地产开发商提高自身的综合实力有着十分长远而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阿迎萍,常爱艳.试析房地产营销策划[J].职业时空.2011(02)

[2]陈嘉颖.市场规范下的房地产营销策划[J].时代金融.2011(09)

全媒体策划营销范文第5篇

摘要:媒介融合态势以及各种新兴媒体的崛起为传统纸媒的转型升级提供了机遇和发展空间,基于此,笔者对传统纸媒的转型目标、转型后的营销策略整合以及出版流程再造进行了剖析,并对完成融合后形成的全媒体出版经营模式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媒介融合 全媒体出版 纸媒转型

自互联网出现以后,纸媒出版业生产方式的转型明显加速,数字化、网络化已成必然趋势,即把文字、图像和声音等多种形式的传播转变为一种共同的语言进行“发行”的方式。与传统的纸媒相比,其传播的速度和灵活性获得了大大的提高。①

因特网所特有的开放性、互动性和海量的信息使传统的纸媒出版业无法安之若素,在这一时代背景下,全球的纸媒出版业都试图在网络上开拓版图,欲求发挥纸质与网络媒体的合力,纸媒出版业通过网络形式正在不断地扩张自身的影响力。并且由于各种媒体形式的不断涌现和变化,媒体在内容、渠道和功能等各个层面的融合,使得“全媒体”这个概念开始出现于纸媒出版领域。然而,传统的纸媒出版如何才能更好地转型升级为全媒体出版模式,取得更大的收益呢?

传统纸媒的转型目标分析

转型意在满足更多样的分众化需求,因此需要依托目前的传统纸媒体系,开发网络传播平台和新型传播终端,以实现立体化、全方位、多渠道的全媒体传播网络。具体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集成多种载体形式、内容形式以及技术平台。载体形式上可分为纸质、广播、电视、音像、电影、网络、电信和卫星通信等多种传播媒体形式;内容形式上包括视觉、听觉、形象、触觉等用来接受信息的全部感官;各类技术支持平台上包括纸质、声像、因特网、3G网络、手机的相关网络和流媒体技术等各种传统、网络和电信方面。

“出版”产品包容一切个体媒介特性。任意形式的媒体都是全媒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每一类形式的媒体都要能够包容,在融合运用全媒体时,对各类媒体的特性和优势都要充分运用。一方面要利用新技术改造传统纸媒产品的形象与表现方式,另一方面要在大型的媒介整合平台上,综合利用多种媒介传播手段实现内容的相互推销和资源共享。②

扩大传播覆盖面。全媒体涉及当前所有传播媒体,能够将人们所能够注意的空间进行相互的整合和填充。因此,纸媒出版转型之后要做到能够针对不同的需求进行细化服务,对于相关的需求提供最佳的媒体和渠道,以实现最为理想的效果。

转型后纸媒营销策略的整合分析

全媒体出版阶段已经完全超越了纸质媒体网络阶段的各自独立的模式,纸媒、网络和影视等的互动将为扩大出版物的影响力提供强有力的支持。传统媒体以各种方式与网络等其他媒体进行融合。通过融合,可以在时效性上实现由定时更新、及时更新、实时更新到全时更新的变化,在表现模式上可以实现纸媒、影音、网络、手机等多种媒体同时发行。其中较为重要的是将单一的单向传播模式进行改变,对读者的反馈意见和参与意识加以重视,形成“出版产品”与读者的积极互动,以扩大营销的精准性,提高营销的效果。

在互动的方式上,纸媒首先可以推出大量网络互动活动和互动板块,培养网站和社区的网络人气:一方面,将纸媒出版物和纸媒出版集团的影响力通过相关的活动和一些特色网络板块转移到门户网站;另一方面,网站对于相关信息要及时回应,大量提供类似于相关出版物的信息以及使用多种媒体的表现形式来弥补纸媒在时间上的不足。通过这种与读者的无缝对接和全媒体的表现形式,可以使出版物和网络的人气上升,品牌的知名度与影响力随之提升。与此同时推出短信平台,将会吸引大批读者踊跃参与其中,短信平台将会极大地加强信息反馈的实时性,完全可以实现与读者全方位、全时段的互动。③

无疑,数字时代的来临已然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其中尤为显著的是生活中人们每日接触的大众传媒和基本通信手段。以后的信息发出端,无法得知信息的使用者面前的信息呈现方式(纸质、电子文档、影音还是其他),其最终的体现方式将取决于使用者的意图。出版物的传播模式和营销模式将由出版业单向模式转换为个性化的互动模式。

媒介融合与纸媒出版流程再造分析

传播技术的快速发展加速了媒介之间的合作,使印刷的、音频的、视频的、互动数字媒体组织之间,因为资源的共享与开发利用而逐步形成战略文化联盟。这种融合在纸媒与网络媒体之间表现得尤为明显。

媒介之间的融合改变了纸媒出版的流程,首先,就作者资源的寻求以及组稿而言,传统纸媒编辑已经开始充分利用信息技术运营商所提供的原创作品资源,例如盛大旗下的起点中文网;其次,就编辑工作而言,已经不再仅仅是对于纸版的行为,编辑的对象范围明显需要扩大,一方面要实现传统方式的表现形式,另一方面要以数字的形式、音频资料的形式、视频资料的形式同步“出版”基于同一内容资源的互联网读物、手机读物、手持阅读器等终端数字设备读物;再次,就印刷而言,媒介的融合已经改变了传统纸媒出版流程,将其划定在了一小部分业务范围之内,由于全媒体开发的新产品所具有的数字属性,其载体形式已经完全改变,相应的复制方式也变得简单易行,而且低碳环保;最后,就发行而言,多种传播渠道的融合极大地提高了这一环节的效率,由于网络传播平台和营销平台的使用,发行的成本费用明显降低,营销的目标受众更加清晰、明了,用户的反馈更容易被获取,消费行为也因此而变得更为多元化,相应的,受众满意度也会明显提升。

由以上分析可知,为了更好地适应媒介融合环境,充分利用网络媒体、广播、电视媒体、移动媒体的优势,以实现纸媒出版的升级,纸媒出版体系内部的流程必须进行再造,即围绕内容资源的开发,架构融合多种媒体制作的模块,共同从选题策划开始,合作打造全媒体出版产品,建立统一的业务管理系统,对选题开发、多媒体产品制作、成本收益计算、质量以及销售营销进行集中的管理与监控,以实现媒介融合下纸媒出版的科学管理,并在此基础上通过部门调整,更好地整合人、财、物以及信息流,实现媒介之间的共享与互赢。④

全媒体出版的经营模式分析

媒介融合处在一种自身不断发展的状态中,从最初报业集团之间晨报、日报与晚报之间采编系统的融合,到技术开发商利用网络平台融合纸媒出版资源,共同打造精品文化与消费高峰,整个融合的过程逐步深入,这种资本上的媒介组织合并或是合作,最终将朝向“全媒体出版”方向发展。这种新的出版方式将是媒介融合的终极目标,其经营模式可以细分为以下两种:

全媒体运作,多渠道同步出版。针对一些有思想深度、文化底蕴浓厚、开发价值高、市场需求旺盛的选题,可采用全媒体运作、多渠道同步出版的经营模式,通过各媒介进行信息,利用全媒体展开整合营销,从而使版权价值最大化,实现传统作品内容的电子版权、无线权、影视改编权等统一开发经营,打造以纸媒产品为基础,整合影视、版权、无线等多种资源的全媒体出版运作体系。⑤

跨媒体经营,按需出版。全媒体出版的运作方式,并不意味着每一种内容资源都需要所有媒体共同参与开发制作,更多情况下,它的形式体现为跨媒体经营、按需出版。因为受众对于某些信息资源的载体形式选择是有一定偏好的,而且特定的资源本身也有最好的表现形式,可能是书、报、刊,也可能是电影、电视、互动性的网站,所以全媒体出版企业无须浪费人、财、物去开发所有的内容特征,只需要通过尽可能多的媒介传播渠道,使营销信息广泛化、受众消费方便化。⑥

纸媒转型的路径分析

媒介融合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不可能所有的媒介在统一的行政指令干预下短时间内就完成全媒体出版的转型升级,按照其演变的进程,其转型路径可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媒介之间的战术性合作。不同媒介都有着自身的运作方式,例如:新闻的采编系统与图书的选题策划系统就有着明显的区别,而且内容产品本身的生命周期也明显不同。因此,二者之间以及与其他媒介的互动合作在初级阶段都始于自发的战术性合作,主要集中在宣传促销层面,即针对某一内容资源的开发,充分利用多种媒介的传播渠道为其充分造势,将其迅速地推向市场,并借助多种媒体的文化再造功能,延伸内容产品的视角,为读者开拓更广泛的消费空间。

媒介组织之间的重构与融合。合作共赢的案例随着媒介融合的进一步深入,变得越来越多,而媒介自身也开始意识到了范围经济所带来的可观利润。如何能够更优化地进行内容资源以及人力资源的配置成为降低媒介经营成本的关键性问题,借鉴国外已有的成功经验可知,这一问题的解决需要媒介之间的并购联合与重组来完成。因为只有形成大型的传媒集团,进行跨媒介、跨行业、跨地区经营,才能产生规模经济效益,增加边际成本收益,提高自身的竞争力。

媒介之间业务形态的融合。组织结构的重组与融合是纸媒转型升级的一个基础平台,在这个平台上要真正实现范围经济效益,需要彻底地融合与改造各种媒介的自有业务形态。例如:对于内容资源的采集、形式的设计、价值创新点的选取、传播渠道的融合、营销策划方案的整体设计等环节,都需要各种媒介的工作人员共同参与、讨论和制定,最终要形成一个集合多媒介优势,分时分步骤协同打造全媒体出版产品的方案。⑦

结语

媒介融合,纸媒出版业与电视、电影、网络等大众传媒业态之间开始了互动与共赢,实现了各种内容资源、技术资源、传播渠道资源的优化配置,并因此增加了成本的边际效益,体现了范围经济的价值。通过融合,纸媒出版的著作权得到了增值,品牌得到了增值,企业文化也同样得到了增值。纸媒出版业自身也通过与其他媒介的技术融合、业务融合和市场融合达到了升级,并逐步向“全媒体出版”转型。⑧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无论媒介融合怎样改变与促进纸媒出版业的发展,都要明确一点,即出版物要传播的是内容,而非载体本身。故不论其出版形式如何改变,是印刷形式的、网络形式的、移动形式的还是其他任何形式的,其核心价值总是不变的,其根本目的仍然是要使出版物发挥其公共服务的社会价值。

注 释:

①文森特?莫斯可:《数字化崇拜:迷思、权力与赛博空间》,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②沈菲菲:《媒介融合对我国出版产业价值链构建的影响》,《新闻世界》,2010(8)。

③郜书锴:《全媒体时代我国报业的数字化转型》,浙江:浙江大学,2010年。

④陈伟军:《媒介融合视野中的新闻出版强国建设》,《中国出版》,2010(11)。

⑤周利荣:《我国数字出版产业链整合模式分析》,《出版发行研究》,2010(10)。

⑥魏玉山:《关于数字出版领域几个概念的思考》,《出版发行研究》,2010(10)。

⑦许颖:《互动?整合?大融合——媒介融合的三个层次》,《国际新闻界》,2006(7)。

相关期刊更多

中国地市报人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湖北省委宣传部(湖北省新闻出版局)

视听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广西广播电视局

黑龙江纺织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东北农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