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低碳经济措施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1)能源供需矛盾较突出
河北省一次能源资源非常有限,可再生能源利用开发规模较小,能源供应基本上靠市外输入。
(2)消费结构不合理
河北省能源消费构成主要由煤炭、电力及石油制品,一次性清洁能源消费比例不高,新能源开发不足。
(3)能源发展缺乏统一管理
一是能源供需统计数据不全,不能提供有效的决策依据;二是新能源的推广应用、能源利用与节约、能源与环境保护等工作推动不足;三是能源部分品种供应的垄断,使得相关企业竞争力和服务水平有待提高。
(1)加大宣传力度,倡导低碳生活
培养全民低碳意识。这要求政府通过一系列的媒体,充分运用各类宣传媒体,宣传新型的消费模式,引导公众自觉做到节油、节能、节水等,减少碳排放。倡导生活中节约每一滴水、每一度电、每一张纸、少用塑料袋,不使用一次性用品、出行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等低碳生活方式。
(2)加大投入,加强低碳技术创新
低碳技术,是低碳经济发展的动力和核心。低碳技术的创新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河北省能否顺利实现低碳经济发展。因此,必须加大投入,尽快发展低碳技术。根据河北省能源消费结构,需要研发的低碳技术包括节能和清洁能源、煤炭的清洁高效利用、可再生能源、核能、清洁汽车技术、农业和土地利用方式等涉及温室气体排放的新技术。
(3)采取经济政策手段,促使企业承担发展低碳经济的社会责任
企业是发展低碳经济的主力军,推行低碳经济,要在低碳经济战略的导向下,出台鼓励企业进行低碳创新、节能减排、可再生能源使用的政策。可运用减免税收、财政补贴、政府采购、绿色信贷等措施,来引领企业开发先进的低碳技术,研究和实施低碳生产模式。作为企业,要树立低碳经济发展意识,建立起低碳经济的责任制度,提升企业的形象。
(4)加强区域间合作交流,提升新能源产品的竞争力
河北省应该加强与天津、上海等新能源产业发展先进地区的合作,吸收它们新能源产业发展经验,通过吸收其他区域的经验和发展模式,河北省要抓住机遇,打造新能源品牌,提升新能源产品的竞争力,从而保证新能源产业又好又快发展。
(5)加强国际合作,形成低碳研发技术体系
走低碳发展道路,技术创新是核心。应采取综合措施,为企业发展低碳经济创造政策和市场环境。应逐步建立起节能和能效、洁净煤和清洁能源、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以及森林碳汇等多元化的低碳技术体系,为低碳转型和增长方式转变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应进一步加强国际合作,通过与发达国家企业合作,引进、消化、吸收先进技术,开展自愿或强制性标杆管理,使河北省的重点行业、重点领域的低碳技术、设备和产品达到国际先进乃至领先水平。
(6)建立计量体系,启动碳交易
研究确定全市碳源和温室气体排放清单,建立健全涵盖生产、流通、消费等领域的温室气体排放统计体系,对碳排放进行总量控制和指标分解。开展企业碳计量人才队伍培训,推动企业实施产品碳标签。委托咨询中介机构进行调查核实,根据统计结果编制温室气体调查报告书,建立规范化年度报告制度,为政府制定低碳经济发展战略提供高智力支撑。加快对国际碳市场交易制度、定价规律的研究,探索开展温室气体排放权交易。建立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形成统一的碳交易平台,提供供求信息和碳交易服务,降低交易成本,推动自愿减排。借鉴世界金融机构的创新经验,开发与CDM机制相配套的金融产品,加快发展碳金融创新。
(7)改善能源结构,加快发展新能源产业
【关键词】低碳经济;工程经济;风险;防范措施;管理方法
低碳经济是21世纪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是环境和经济协调发展下的必然产物,低碳经济的发展不仅促进了环境与经济的和谐,还同时实现了环保进步与科技进步,为人类生存创造了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环境。结合我国当前的低碳经济发展状况,笔者对低碳经济下的工程经济发展问题作详细分析,并重点探讨了工程经济在发展中遇到的风险以及风险防范措施,详细内容如下。
1.我国低碳经济的发展概况
低碳经济的基本定义是坚持可持续发展理念,以降低污染排放、降低能源消耗为发展目标,尽可能的引进并应用新技术、开发新能源,为人类生存创造更多的环境的效益和经济效益。
低碳经济是我国现阶段所倡导的主要经济发展模式,对我国环境保护、经济发展以及综合国力的提升有着重要作用。就我国目前的情况而言,尽管我国社会总体经济持续发展,但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大气、水、能源等污染与短缺问题一直困扰着我们,危害着国民生命安全。分析我国环境污染严重的原因,发现主要由我国粗矿型经济模式导致,若想解决这些问题,必须重视污染治理与环境保护,将环境保护理念以及资源节约理念考虑到经济发展中,实现低碳经济,并坚持低碳经济发展模式,切实解决我国环境污染以及经济发展问题。
2.低碳经济下工程经济的发展风险
要提及的是,低碳经济发展虽然可以解决环境污染以及经济发展问题,但该经济发展模式在实际实施时同样会遇到风险问题,尤其是对企业,对工程来说。低碳经济发展模式下的工程经济发展会在过程中遇到各种各样的风险,一旦处理不好,就极有可能导致工程经济增长失败,对企业,对工程建设市场产生危害。下面对工程经济发展中遇到的风险形式与风险种类作详细分析。
2.1施工方案中存在的风险
受以往工程施工经济利益的影响,现代工程在制定施工方案时,大多将经济利益放在第一位,从而忽视了对环境、材料以及污染排放等因素的考虑,最终导致工程施工大量浪费能源,污染环境。低碳经济模式实施以后,相关部门在施工方案设计期间开始重视环境影响,并将境保护理念应用到了施工方案设计中,以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但由于我国工程经济正处于低碳经济转型期,所以施工方案设计存在一定风险。
2.2工程招投标中的风险
从国内当前的工程建设市场形势来看,建设单位的数量比买方数量要多得多,所以就招投标工作而言,投标所面临的竞争压力比招标压力大得多。而投标竞争压力增加之后,建设单位可能会为了争取业务,赢得到竞标而刻意降低工程报价,这样一来,就很容易因为投资成本过低而降低工程质量,或者建设单位刻意压缩施工人员工资等。这一系列问题的存在极有可能造成招投标市场竞争呈现恶性,进而导致工程招投标风险。
2.3环境保护制度中的风险
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是指对工程项目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预估,提出预防或减轻不良后果的措施,然后实施跟踪监测的制度。低碳经济模式下,工程建设单位要把环境因素的成本考虑进去,在压价行为普遍的情况下,这更加减少了企业的经济收益,对工程单位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不便。这种低碳经济下的矛盾主要表现在不完善的法律法规与工程单位的环保成本之间,这就是环保制度的新风险。
2.4工程承包合同的风险
工程承包合同中都包含建设材料的使用标准,在低碳经济下,需要修改工程承包合同中关于建设材料的规定。而在此基础上,环保材料的价格势必上扬,而由此增加的开支由施工单位负责,这无疑又增加了建设单位的负担,降低了企业经济效益。这些风险都在工程承包合同中转嫁到了工程建设单位,这就是低碳经济下工程承包合同的风险。
3.工程经济风险的防范与控制措施
针对上述内容对工程经济风险形式的分析,现结合工程建设实际,对低碳经济下工程经济风险的防范方法与控制措施作详细分析,如下。
3.1施工方案中风险的应对措施
实践中可供采取的施工方案风险控制措施主要有两种,一是在施工中强调环保和节能的重要性,尽量选择能源节约型建筑模式,优化材料选择,并在工程中设置相应的污染排放设施,将环保节能理念贯穿在施工全过程,以此获得招标单位的认可;二是应用现有的高科技技术和手段来预测工程经济,消除对工程经济有所影响的因素,切实减少施工中不确定风险对工程经济的损失。
3.2工程投标与报价风险对策
工程投标与报价的风险主要是由于竞标企业压低价格恶性竞争的结果。工程企业要想在低碳经济模式下赢得竞争力,需要转变企业发展理念,以低碳经济发展的思想指导企业发展,进行工程环保选址、使用节能环保材料、引用先进技术减少污染物排放等,整合企业优势资源,提升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以便在竞标过程中立于不败之地。
3.3环境保护制度新风险对策
环保制度的新风险主要是由于新增的环保成本降低了企业的经济效益,而旧有的环保制度又不能解决企业面临的矛盾。针对这个问题可以有两个解决办法:一是国家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在要求企业重视环保的同时给与企业以适当补贴,降低企业面临的经济风险;二是工程建设单位要把低碳环保思想融入到企业发展过程中,加强对员工低碳环保意识的培训,使节能环保意识成为企业的发展理念。
4.结束语
综上所述,低碳经济现已成为我国主要的经济发展模式,将其应用到工程建设中以后,能更好的实现工程节能,为我国实现可持续性发展做出贡献。但由于我国现阶段的低碳经济正处于转型期,所以在发展工程低碳经济时,还应对工程经济风险加以重视。
【参考文献】
[1]李志宏.低碳经济下的工程经济风险与防范管理[J].生产力研究,2012(6).
一、农业已成为绵阳发展低碳经济的先行者
低碳经济概念提出后,在工业、城市建设方面发展低碳经济占据了主导地位,实际上发展低碳农业潜力巨大、立竿见影。绵阳市农业发展低碳经济早已破题,并取得显著成效。最突出的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农村沼气建设保持全国领先、全省第一。到2009年底,全市沼气数量达到46万口,普及率达到58%。据测算,一口8立方米的沼气池,年可产沼气量350m3,每年可替代薪炭柴2吨(相当标准煤0.61吨),保护林地3.5亩,减少水土流失2立方米,减少排放二氧化碳2吨。按目前全市46万户沼气池计算,年可减少薪炭柴消耗92万吨,相当于替代标准煤28万吨,年减少二氧化碳排放92万吨。沼气的节能减排效益还可打捆出售,直接获取二氧化碳减排收益。二是测土配方施肥经验在全国推广。绵阳市是全国开展测土配方施肥最早的地市之一,2005年4月,农业部、财政部来绵调研,对绵阳的作法给予肯定。并将绵阳的经验在全国推广。到2009年,全市完成测土配方施肥面积605万亩。全市9个县市区全部列为国家级测土配方施肥示范项目县,实现了建设测土配方施肥示范市的目标。全市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推广,每年可少施尿素19723吨,相当于节省能源以煤碳计为29583吨,节本增效达到6亿元。
二、绵阳市发展低碳农业形成并推广的主要模式
近年来对农业生态环境的重视和对循环农业经济的关注,低碳农业经济形态已普遍存在于在农业生产之中,目前绵阳市大致形成并开始推广的有以下“十种”模式。
1.有害投入品减量、替代模式。绵阳市每年使用化肥20.9万吨(折纯)、农药5790吨,对农业的增产作用显著,但负面作用也不可忽视,多年来,各地积极探索化肥、农药、农用薄膜的减量、替代。如用农家肥替代化肥,用生物农药、生物治虫替代化学农药,用可降解农膜替代不可降解农膜。
2.立体种养的节地模式。立体种植、养殖充分利用土地、阳光、空气、水,拓展了生物生长空间,增加了农产品产量,提高了产出效益。
3.节水模式。多年来,绵阳市大力发展节水型农业,积极发展防渗渠道和管道输水。推广水稻节水灌溉技术和农作物喷灌、微喷灌、滴溉等技术,提高了水资源的利用率。
4.节能模式。从耕作制度、农业机械、养殖及龙头企业等方面减少能源消耗。大力推进免少耕、直播等保护性耕作。旱作地区推广耐旱作物品种及多种形式的旱作栽培技术。利用太阳能的温室大棚种植反季节蔬菜,降低能源消耗。
5.农业“三品”基地模式。近几年。绵阳市大力推进“三品”基地建设,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达到143万亩,高度、高残留农药在“三品”基地得到禁用,农产品的安全性能大大提高。
6.清洁能源模式。农村沼气建设保持全国领先、全省第一。去年还争取到国际农发基金灾后重建沼气项目落户绵阳;3年内沼气投资总规模将达7.2亿元,超过过去30年国家投入总和,今年将支持农民新建沼气池8万口。
7.种养废弃物再利用模式。特别是秸秆还田,应作为绵阳市发展低碳农业的重点,大力推广,目前全市每年推行面积259万亩,潜力还巨大。
8.农产品加工废弃物循环利用模式。如稻米加工企业可以利用优质稻米为原材生产精制米、米粉、米淀粉。产生的稻壳可作燃料,米浆水中可提取淀粉,再从淀粉中提取葡萄糖和米蛋白,过滤后的水送养猪场喂猪。养猪场有机肥施入企业的稻米生产基地。
9.区域产业循环模式。在一个区域内,产业与市场构建种植业、养殖业、加工业、流通业之间的产业大循环,形成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10.农业观光休闲模式。近几年,到农村观光休闲已成为城市居民度假休闲的一种新选择,观光休闲农业因此获得较快发展。目前观光休闲已成为近郊农业发展的主要方向。
三、发展低碳农业经济,是绵阳转变农业生产方式必由之路
针对绵阳市的自然资源条件、农业生产特点,要加快发展绵阳市低碳农业,在技术上要采取以下措施:
1.大力实施农村沼气工程,全面提高农村沼气建设和服务水平。编制完成绵阳市“十二五”农村沼气建设规划,统筹抓好用户沼气、大中型沼气工程和沼气服务体系建设,每年增加沼气用户5万口以上。加大沼气服务网点建设力度,实现全覆盖,培育沼气专业合作组织,探索全托式服务,不断提高沼气后续服务能力和水平。实施沼气大培训、大回访,提高沼气使用率,巩固建设成果。依托沼气科技支撑项目,加强沼气研发和示范推广,拓展沼气发展领域,进一步加快沼气产业化发展。
2.积极推进秸秆综合利用,加大中低产田造和培肥力度。去年,绵阳市完成秸秆还田259万亩,绿色防控50万亩;实施乡村清洁工程村55个,建生活垃圾收集箱782个、生活污水处理池166个、农田废弃物收集池222个,有效控制了农业面源污染,改善了农民生产生活环境。但每年5-7月野外焚烧秸秆现象还很普遍,污染环境,需要大力推广秸秆还田技术,大力推行“一料(秸秆)向四料(肥料、原料、饲料、燃料)”转变。
3.调整种植业结构,提高种养业效率。绵阳市既是农业大市,也是畜牧业大市,种养业的协调发展十分重要。目前绵阳市农业主要种植制度为“稻———麦(油)”、“麦———玉———苕”等,其中:“麦———玉———苕”三熟制,占旱三熟面积的70%以上。
4.培育新型高效农作物品种,提高光合作用效率。培育抗高温、耐干旱、喜阴耐湿的作物新品种,推广高产、优质作物品种,增加多年生牧草种植,大力栽培木本植物等,可以大幅度提高耕作土地中的碳素储备水平。
5.推广“九节一减”种植技术,提升农业应对气候变化能力。九节即节地、节水、节肥、节药、节种、节电、节油、节柴(节煤)、节粮,一减就是减少从事“一产”的农民。抓好“九节一减”,不仅可以降低农业生产成本,减轻农民负担,增加农民收入,有效治理农业面源污染,保护农业生态环境;还可增强土壤的固碳能力,大大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是在广大农村转变农业增长方式,发展循环农业、低碳农业,应对气候变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抓手和有效实现形式。具体要重点推行四项技术:一是垄作免耕技术,垄作免耕可以通过保存土壤中的碳含量、减少耕作动力投入、提高土壤肥力等多方面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二是配方施肥技术,根据绵阳10余年的试验分析,施专用配方肥比习惯施肥减少总养分用量按纯量计为3公斤,其中减少纯氮用量1.5公斤,折合成尿素为3.26公斤,相当于少施尿素19723吨。三是节水灌溉技术,根据作物生长周期,需求饱和度进行适时、适量供水,实现节水、增产和增效。四是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充分发挥自然因素的控害作用,全面普及生物防治和物理防治病虫害技术,积极推广农药增效剂和农药替代品,加强农业清洁生产技术的研究,以恢复和保持农田生态平衡,达到控害、保产、保益、保环境、保安全、增效益的目的。
关键词:低碳农业;现状;发展策略
中图分类号:S-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2)-12-0001-1
低碳农业是指在农业生产、经营中排放最少的温室气体, 同时获得整个社会最大效益的绿色生产模式,它是低碳经济的有机组成部分。近年来, 我国江苏、上海、福建等省市都在探索低碳农业的发展模式。各地区在发展现代农业的过程中, 应结合自身的资源禀赋、区位优势, 积极探索和建设具有各地区特色的低碳农业新路子。尽管我国在低碳农业发展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取得了重大的进展,但是在实际的低碳农业发展过程中,很多问题仍然存在。本文主要研究我国在低碳农业方面发展存在问题,探讨低碳农业发展策略,为我国各地区在低碳农业方面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借鉴。
1 低碳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低碳农业是最近在我国逐渐兴起的一种新兴农业发展方式,这种低碳农业主要是针对全球气候变化应运而生的,对于我国环境发展以及生态保护有着重要的意义。但是,在低碳农业发展过程中,很多问题仍然存在。第一,观念尚未建立。低碳农业是一种新型农业生产方式,很多人对于低碳农业缺乏必要的认知,对于发展低碳农业的重要性以及意义缺乏必要的了解,很多农民认为低碳农业离自己很遥远,而往往过于注重眼前利益。这就直接导致低碳农业发展不完善,环境污染以及生态破坏问题严重。第二,缺乏政策和法规支持。低碳农业在我国目前农业的发展中还是很新颖,我国在低碳农业政策和法规制定上还不是很完善,缺乏相应的政策和法规支持,这使得低碳农业的发展缺乏政策和法规的约束,也就不能够形成基本的政策激励以及保障机制。第三,缺乏技术标准和规范。低碳农业的发展是建立在一定的技术标准和规范基础上的,低碳农业对于科学技术的要求极高,可以说科学技术是发展低碳农业的重要支柱。目前来看,我国在低碳农业科学技术发展方面存在着科学技术缺乏的问题,导致低碳农业发展阻碍重重,使得低碳农业的经济效益无法得到有效地施展。
2 低碳农业发展策略探析
为了进一步做好低碳农业的发展,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第一,加强宣传引导, 提高思想认识。为此,国家农业部门以及农村地区首先应该电视、报纸、杂志、广播、宣传车的形式进行宣传,增强农民对于低碳农业的认知,让农民深刻的认识到发展低碳农业的重要性。同时,加强对于农民的思想培训,让他们对于低碳农业的含义、目标、意义、机制以及政策有较为深刻的认知。其次,完善政策法规, 确立激励机制。国家农业部门必须要建立健全相应的低碳农特法律法规以及规章制度体系,对于发展低碳农业中的各种经济问题进行严格的规范。同时,加大对于低碳农业的研发力度,建立相应的低碳农业研发机构,加大对于低碳农业的人力、物力支持,从而促进低碳农业的健康顺利开展。再次,加强科技创新,提供技术支撑。科技创新是发展低碳农业的重要环节,国家有关部门应该加大对于低碳农业的科技投入,尤其是在低碳技术方面进行创新,突破循环农业技术,最大限度的降低低碳农业发展成本,提高低碳农业的环境以及生态效益。最后,完善后续服务,建立长效机制。低碳农业对于社会化服务的要求极高,为此,国家应该把社会化服务纳入到低碳农业的发展过程中,切实做好对于低碳农业的后续发展工作。另外,国家有关部门还应该加大低碳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模式以及机制构建,针对低碳农业发展的各个重点环节,支持引导龙头企业、农村合作组织、行业协会等牵头组建专业化服务组织,逐步构建多元化的社会化服务体系,建立低碳农业发展的长效机制。
3 总结
发展低碳农业并不是在玩弄时尚的概念,而是一种可以增益的新型农业发展模式。中国正在走出一条低碳农业的发展之路, 这将是国家农业发展方式的重大创新。目前各地低碳农业从整体上讲,还处于起步阶段,但发展前景十分广阔,关键是要有持续的科技扶持以及加大各种资源要素的投入,最终形成带动农业增效的可持续发展模式。我国在低碳农业发展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是在实际的低碳农业发展过程中,很多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着低碳农业在全国的普及与推广。国家农业部门应该深入研究我国低碳农业发展现状,创新低碳农业发展策略,为我国各地区在低碳农业方面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借鉴与参考。
参考文献
[1] 徐延熙,马建国,卢俊英,徐晓琳.济南市低碳农业的发展现状、问题和对策[J].山东农业科学,2010,(12).
[2] 翟玉建,张东洁,王晓江.地方政府在推进低碳农业发展方面的措施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1,(01).
低碳经济具有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高效能、高效率及高效益等特征,其能够以较少的能源消耗来获取更大产出的新型经济发展模式。生态旅游则属于低碳流放,即是在旅游过程中有效的实现低能耗和低污染,是环保旅游的一种深层次体现,同时也是一种以生态文明可持续性和可持续性旅游为基础的一种旅游模式。因此基于低碳经济的视角来发展生态旅游,这对我国旅游经济的提升及环境保护的实现将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低碳经济时代生态旅游内涵
随着当前世界经济的快速发展,所带来的能源和生态问题越来越严重,这对人类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发展带来了较大的制约影响。当前我国经济发展与环境问题之间的矛盾日益恶化,在这种情况下提出低碳经济的概念,即通过利用技术、制度和观念等的创新来减少经济发展过程中对自然资源的消耗量,从而实现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性发展。低碳经济时代生态旅游是一种新型的旅游形式,即采用低碳的旅游方式来实现旅游区内的节能减排,从而提高旅游产业的升级及全面提升旅游业的整体效益。当前对于生态旅游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但在生态旅游中更强调旅客在旅游过程中保证原有生态的完整性,即通过旅游生产低碳化、旅游消费低碳化及旅游产业低碳化来促进低碳经济时代旅游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低碳经济时展生态旅游的措施
低碳经济是当前世界各国共同面对全球气候变化的主要手段,推动低碳经济的发展也是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目的。低碳经济实质是通过有效运用各种先进的技术来促进产品的低碳开发和维持全球的生态平衡。低碳经济作为一种经济发展模式,在低碳环保理念下发展旅游产业,打造绿色出行、绿色旅游,不仅可以实现旅游成本的节约,而且有利于能源消耗量的降低,更好的促进社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在当前低碳经济时展生态旅游,需要及时转变现有的旅游模式,扭转一些不良风气,加强旅游智能化发展,提高运行的效率,同时将节能减排技术全面引进旅游产业中业,降低碳消耗量,从而形成全产业链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政府需要加大力度给予政策上的支持。在当前低碳经济时代,在旅游中应树立低碳出行理念,将低碳环保用到实处。这就需要政府部门在加大支持的力度,在做好宣传教育的同时,还要通过制定相关的政策,做为生态旅游的支持和引导,做好各方面的规划和协调工作。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政府部门需要制定完善的低碳旅游的发展目标,做好对旅游企业、旅游景区和旅游者的引导工作,利用低碳旅游的理念来达到旅游过程中低能耗及低排放的目的。同时还要创建和发展绿色环保旅游企业,使旅游企业能够充分的利用新能源,从而实现节能减排的目的。环保部门还要加大宣传力度,做好示范工作,以此来改变传统企业发展观,在旅游地开发低碳环保景区,使旅游者能够自觉增强环保意识。
构建管理制度,规范低碳旅游发展。为了促进低碳经济时代的生态旅游的发展,需要构建低碳发展经济战略,从而促进低碳化生态经济的发展:
构建低碳经济的组织机构与战略规划,为了实现生态旅游的低碳化,需要以旅游行政管理机关以及旅游相关协会为主体,从而构建多层次的旅游发展组织结构,将减排的目标层层分解,并且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从而全面落实节能减排的目标,促进旅游产业的发展;
采用低碳认证制度,对旅游景区内的旅馆、娱乐以及交通运输等产业实行低碳认证,并且采取严格的评定分级,保证旅游产业消费符合低碳标准。同时需要选择低碳产品,提升旅游企业的低碳意识,不断的推进旅游产业的低碳标准建设,从而实现旅游消费、旅游运输等旅游产业的低碳化建设,为低碳经济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加强教育宣传,引导低碳旅游消费。低碳时代的生态旅游的低碳发展,首先需要以低碳意识的推广为前提,从而对生态资源进行重新评估,充分发挥生态资源的重要作用,更好的发挥出生态资源的经济价值与社会价值。在旅游产业发展过程中,旅游消费是旅游产业的重要构成部分,应该采取多种方式,不断的推进低碳旅游消费,从而减少消费过程中的能源消耗,促进旅游经济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