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对语文教育的认识

对语文教育的认识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对语文教育的认识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对语文教育的认识范文第1篇

高中语文“人文性教育”问题对策一、高中语文教学中“人文教育”的界定和作用

所谓“人文教育”,是指对受教育者所进行的旨在促进其人性境界提升、理想人格塑造以及个人与社会价值实现的教育,其实质是人性教育,其核心是涵养人文精神。这种精神的养成,一般要通过多种途径,包括广博的文化知识滋养、高雅的文化氛围陶冶、优秀的文化传统熏染和深刻的人生实践体验等。这一教育既重视由外而内的文化养成,更强调自我体悟与心灵觉解。归根结底,它使人理解并重视人生的意义,并给社会多一份人文关怀,在根本上体现教育的本质人与理想。人文教育可以从三个层面上理解。第一层面是人文主义教育,第二层面是人文学科的教育,第三层面是“成人”教育。高中语文教育的人文性,就主要体现在以上的层面上。

高中语文人文教育的作用,对学生的人生成长更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育的最终目的是把人教育成对社会、家庭、自身负责的人,使人成为幸福的人。而高中生正处于心理发展的快速阶段,在这个阶段中心理和生理的发展至关重要,语文教学中人文性教育对其各方面的发展有积极的作用。新课标实行以后,大部分地区素质教育开展迅速,但是由于一些体制固有原因,导致实施的力度和深度不够,体现在语文上就是对语文人文性教育的严重缺失。

二、高中语文教学中“人文性教育”缺失原因及后果分析

关于高中语文教学中“人文性教育”缺失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点:第一,课程安排的不合理,语文课程中对于人文素养提升的实践活动太少。语文的课程安排相对较零散,教师的备课和组织课堂活动不能达到积累延伸的作用。尤其是高一课程的繁多,学生对语文学习相对不够重视,把语文仅仅置于“听、说、读、写”的境地。这样只是凸显了其“工具性”的特点。加之在高考的压力之下,高一的学生就已经过早的进入备战状态,使得教师不敢“浪费”时间组织一些“人文性”的活动。比如,学习保护大自然、组织慈善活动、义工服务等等。学生置身于书海之中,自身建构缺失,使得个别学生的素质令人堪忧。第二,语文高考卷中难以考察,高考仅仅考的是学生的文化水平,针对个人素养的考察缺失,不能像美国高中生一样在申请大学的时候必须有一项:社会服务的项目评分,这是我国的高考制度使然。第三,社会需求使得学生在选择时“重理轻文”。对语文的不重视,学生更愿意学一些实际能应用的学科,而忽视语文的学习。究其根本就是学生对语文学科地位的认识不到位,教师的引导重视也不够。语文“人文性教育”仅仅是出现在教学目标中,而没有落实在课堂上。

针对以上原因,笔者认为会导致以下不良后果:首先,学生的应试能力很强,人际交往能力不够。对于象牙塔的学习,最缺乏的是对身边实际生活及社会的认识。与社会脱节,与身边的友谊、亲情脱节。比如,笔者的班级中,在一次月考过后,同桌两个学生A、B针对谁分数高的问题有了争执,不懂得互相学习,却反而相互嫉妒。其次,学生的性格可能会有一定缺陷。语文教育人文性的缺失,对孩子成长中价值观的培养就会出现漏洞。例如,现在学生中有部分不够关爱自然,不够关注弱势群体,没有同情心,没有责任心等等问题。当他们走上社会时,引发了一些社会问题。比如,最近的新闻中发生的“个别青少年在路上因心情不好飞踹老人”等负面新闻。说明教育如果缺失了人文性,后果严峻。语文教育名家钱梦龙在他的教学中就一直体现这样的观点:关注学生成长,让学生通过学习,不仅增长知识,更成为一个幸福的人。语文人文性教育的缺失问题,对孩子的成长无疑会造成严重的影响。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仍要注重“人文性”的教育,培养国家需要的、家庭需要的、社会需要的真正的人才。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我们要采取一定的措施,实现其“人文性”的作用。

三、高中语文教学中“人文性教育”的实施策略

(一)实现高考制度的适当改革

目前,功利性的教育和功利性的学习,使得学生对语文学习的热情只有“分数”。如果我国的高考制度能在考察学生知识素养的基础上,添加人文素养的考察项目,如建立“社会实践”科目,让学生参与到社会城市建设、家乡建造中去,感受人与人的关爱,感受情感的流动与传播。关爱弱势群体、关心朋友家人、学会体谅他人,增强学生的信任感、责任感。建立考察学生“人文素养”的制度,并建立监督机制。

(二)提高语文的传统地位,精选语文中的精彩华章

首先,学校要重视语文教育。其次,语文课本内容要做调整,精选篇目,可以选择与时代相结合的篇目,进行学习。对于《诗经》、名著等的优秀篇目多选。再次,要给任课语文教师和学生一定的权利,可以有一定学习语文篇目的自由选择权。这样就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在学习中多设定课堂活动和情感教育环节。使得“人文教育”在语文课本上,也在学生生活中散发光彩。

(三)教师要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和语文综合素养

教师是一个终身学习的职业。在教学中,教师承担着重要的作用,“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要真切的落实到日常的教学中去。语文教师更要在不断教学中提升自己的人文素养,自己的提升带动学生的提升。只有教师自身人文素养提升了,才能带动学生的提升和发展,“爱的教育”才能发生奇迹。

(四)不断改革教学策略,找到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对语文教育的认识范文第2篇

一、充分认识情感教育重要性

(一)语文课标强化了情感教育的必要性。《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在评价建议中说:“通过对语文知识、能力、学习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要素的融汇整合,切实提高语文素养。”情感态度作为一个目标被强调足见它的重要意义。但是,有人认为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一起针对的是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思想品德的教育。这是对情感态度目标的窄化。情感态度针对的是人的内心的自觉性需要,关注的是学生的人生意义的终极目标,它与前面两个维度结合一起贯穿于学生学习的全过程。它在语文课堂中呈现的是自觉和喜欢学习语文的态度,不是抵触和排斥的态度,它是从心理学的角度去关注学生的心灵,关注学生的发展。因此,从这一点看,情感教育本质和新课程目标是一致的。新课程标准也明确提出:“语文具有重要的审美教育功能,高中语文课程应关注学生情感的发展,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审美感知和审美创造的能力。”审美教育的基本特性是动情性,这是它能够对人的心灵塑造发挥作用的原因所在,在这个意义上,美育又被称为情感教育。它通过可控的定向的方式,运用美的形象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情感价值取向,在持续的高质量的情感熏陶之中培养学生高雅的情趣、高尚的人格。可见情感教育在语文课堂具体教学过程中很大程度表现为一种情感体验和情感熏陶过程。《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体验”一词出现了19次,体验是情感教育的重要特征,情感教育正是以学生的心理需求为教育出发点的。

(二)实行情感教育强调的是认知与情感的统一的学习心理规律。从心理学角度看,学习过程是以人的整体的心理活动为基础的认知活动和情意活动相统一的过程。认知因素和情意因素在学习过程中是同时发生、交互作用的。如果没有认知因素的参与,学习任务不可能完成;同样如果没有情意因素的参与,学习活动既不能发生也不能维持。传统的教学论研究忽视了教学中的情感问题,把生动、复杂的教学活动囿于固定、狭窄的认知主义框框之中。正如前苏联教学论专家斯卡特金所指出的:“我们建立了很合理的、很有逻辑性的教学过程,但它给积极情感的食粮很少,因而引起了很多学生的苦恼、恐惧和别的消极感受,阻止他们全力以赴地去学习。”现代教学要求摆脱唯知主义的框框,进入认知与情意和谐统一的轨道。所以,我们有必要在高中语文学习中强调情感教育。

(三)高中生的情感发展逐渐趋向成熟,此时,能在语文教学中丰富、升华他们的感情,使他们具有良好的道德感、美感和理智感,会使他受益终生。一个优秀的语文教师,每一堂课都应该带给学生高尚、美好的情感熏陶,要善于将知识传授、美感教育、情感教育结合起来,不仅能根据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相应的情感,使学生进入作者的情感世界,融入作品的氛围,而且要善于及时引导、点拨学生以升华他们的感情,提高他们的境界。就像山东青岛高中语文教师王泽钊老师的理解:“语文的工具性通过高中以前的教育已经满足,高中阶段的语文教学应注重情感性,注重对学生人格的塑造”,他在为学生选择作品时,尤其注重人文素养和人文关怀――“要让学生热爱生命,热爱生命才能热爱学习”。

(四)从新课程高中语文教材内容出发,不难发现,语文教材的建设更是立足于学生生命个体的发展,选文生动形象,富有人文气息,情感性浓厚,教材更加宽容和多元,爱情、相思和友情等等都能容纳进来。一些文学作品,读起来或如金戈铁马般的历史画面,动人心魄;有的又如聆听明月清泉水石相扣的天籁之声,令人心动神摇。在美的享受之中,使人心境豪迈开阔,也使人情绪凄然悲怆。教材作品更是侧重于富有作家自身的情感特点与审美特征,是作家真情实感的外化和人生浓缩与写真。巴金写《家》时形容自己仿佛同一群人一起挣扎在魔爪之下。正是这样,大量教材文本的文学性特征决定我们高中语文教育过程应是一种审美情趣的培养过程。

二、认真实践和落实情感教育

(一)诗化语文教学,丰富语文教师的审美情感。语文是一种表情达意的工具,通过语言文字所组成的文章、作品,总是表达一定的思想内容,蕴蓄着作家的生活经验和情感色彩,寓情感教学于语文教学中有助于强化作品的情感性,诗化语文教学,使语文课变为学生心灵交流的文学课。

由于语文教学的主导者是教师,要诗化语文教学,使学生真正地在思想、品格、情操等方面得到熏陶,教师首先要进入角色,“披文以入情”,只有教师在钻研教材的基础上,首先感受文章内容所激起的情感波澜,他才能通过言行、举止,用自己火热的情感点燃学生的情感因子。

(二)拓展想象空间,让学生插上情感的翅膀。学生的情感在教师的引导下渐入佳境时,联想的翅膀便会不由自主地展开,充分调动学生的联想可以起到“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效果。刘勰提到过“情以物动”、“物以情观”就是这一意思。情感以联想、想象为基础,在情感的最初推动下,想象就可以插上翅膀,同时,联想、想象达到腾飞的境界,就会再次推动情感的发展,促进情感的升华,激起更强烈的情感。所以情感教学中要学会恰当地对学生进行联想的引导。

(三)通过朗诵活现语言情感。语言是情感的载体,情感是语言的内蕴,要使语言训练与情感熏陶融为一体,须挖掘语言与情感的结合点。“通过朗诵能引导学生入其境,通其心,感其情,进而借抑扬顿挫之声,表身临其境之意,抒深切真挚之情,以达到‘情自心中来,情自口中出’的境地”。古人品鉴诗文,主张熟读成诵,力求达到“文若己出”的境界。叶圣陶先生把朗读称为美读。他说:“所谓美读,就是把作者的感情在读的时候传达出来,这无非如孟子所说的‘以意逆志’,设身处地,激昂处还他个激昂,委婉处还他个委婉,诸如此类。美读的方法,所读的若是白话文,就如戏剧演员读台词的那个样子。所读的是文言,就用各地读文言的传统读法,务期尽情发挥作者当时的情感。美读得其法,不但了解作者说些什么,而且与作者的心灵相感通了,无论兴味方面,或受用方面都有莫大的收获。”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对“阅读”教学又有以下表述,“用普通话流畅地朗读课文”,“诵读古典诗词和浅易文言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所以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通过朗诵,把主观感受同作品实际统一起来,渐入佳境,沉浸在作者所创造的艺术世界里,情操的陶冶则寓于审美享受之中。

(四)设置情境,营造广阔的情感空间。文学中的审美作用通过语言文字为媒介,让人获得艺术形象的具体感受和体验,引起感情上的共鸣。然而有些教材的情感性并不是那样的浓厚,或者由于读者本身的生活经历不同,无法与作品形成情感上的沟通与交流。这样,可以通过设置一定的情境,加强文章的情感性,让学生更好地走进文本,获得更好的审美体验。

这里介绍常用的三种方法:

1.声音辅助法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学生通过眼看耳听获得感知材料,久而久之,会使神经处于高度紧张的状态产生疲劳现象。这时可以用背景音乐为陪衬激感感染学生。音乐反映着社会现状和人们的情感,也反过来影响着人。巧用音乐设置情境,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就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更快地进入学习状态,积极主动地接受知识,使学生的感知力、理解力和记忆力都处于最佳状态,有利于教学最优化。并且,文学本身就是语言化的音乐,在语文教学中,文学中的妙处可以借音乐的手段得到渲染,文学中的意境可以在音乐中得到升华。

2.比较阅读法

学生在欣赏中鉴别什么是美,什么是丑,为什么美,为什么丑,哪里最美,哪里最丑,怎么会最美,怎么会最丑,便会获得情感上的愉悦、理智上的满足,获得审美的享受。但是如果某种审美特征不明显时,就可以通过引入另外一种截然相反的感情和境况加以对比,或是另外一种审美特征进行比较,强化其中一种,使其中一种更具感染力,从而引起欣赏者的思想情感的波动。朱光潜说:“丑与美不但可以互转,而且可以由反衬而使美者愈美,丑者愈丑。”语文教学中有时会出现审美无法进行或审美错位,不妨通过审丑,让学生了解作品中对丑的否定从而突出肯定美的艺术,加深美的体验。

3.直接观察法

作为中学语文教师,很重要的一个任务就是培养学生观察和感受生活的能力。古人文学创作中提到,作家的创作动机直接来源于外物的刺激,“遵四时以叹逝,瞻万物而思纷。悲落叶于劲秋,喜柔条于芳春”,指的是只有在观察中,在与社会的接触中,才能引发思想活动,而外界的变化才会引发出不同的情绪与感受。我们可以让学生从对生活的直接观察和体验来体会作家作品的情感性,培养审美情感,这种方法远比大量背景资料的阐述或写作理论的分析来的有效。

“情感如同肥沃的土地,知识的种子就播撒在土壤里。”只要我们利用一切的可利用的手段引导学生,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语文课堂就会生机盎然,学生情感一旦积累到一定的程度,审美能力得到了充分的培育,这也就是进入语文教学的高一级的层次,也算达到语文新一轮课改的期望了。

对语文教育的认识范文第3篇

【关键词】孔子 人文教育 启示

中国古代文明史中,最伟大的教育家和教育思想家是孔子,以他为代表的儒家文化对中国文化教育的发展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孔子培育了“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人”,就当时的人口比例来说,其成就古今可与之比肩者甚少。孔子相当重视人文教育,他从探讨人的本性入手,以培养“贤人”和“君子”为教育目的,坚持以德为主,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成人”教育。就让我们走进《论语》,走近孔子师徒,从他们身上去借鉴人文教育的智慧光华!

一、孝悌和诚信

(一)孝悌之义

孔子认为“孝悌之义”是一个人安身立命的根本。《论语》记载了关于“孝悌”两方面的问题:一是孝悌的作用,二是如何做才是孝悌。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作乱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

孔子“孝”的思想,影响甚广,成为民族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一直以来,历朝历代的统治者都是“以孝治天下”。唐宋以后,更是“求忠臣必于孝子之门”,一个人真能爱父母,爱家庭,爱社会,一定是忠臣。

今天的社会,尤其在教育教学中,还有没有必要提倡孝道?我认为很有必要。其实很多学校进行的感恩教育,就是孝悌之义。一个学生怀揣一颗感恩的心,感恩父母,感恩师长,感恩朋友,感恩社会,他就会心胸宽广,善良正直,对自己负责,对他人负责。

那么怎么做才是孝悌?我们可以给父母钱财,可以给他人帮助,也可以做一些社会公益,但从心底里真正去想他人之所想,发自内心地真正去尊敬﹑友爱﹑亲近,而且毫无怨言,有始有终,这很不容易。

父母师长有不对的时候,朋友他人有误会你的时候,怎么办?孔子认为要委婉指出父母的不对,“事父母几谏”,如果父母不听,是不是骂一顿?或是懒得管他,任由生死?孔子的主张是“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关于这一点,有的注释理解为“愚孝”,应该批判。但是我认为孔子的本意是做子女的要像父母当年抚育你时,对待你成长过程中的错误一样,悉心指导,耐心等待,包容缺点,还要在旁边护航。

(二)诚信教育

孔子最痛恨没有信用之人:“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要求人们“言必信,行必果”,“君子耻其言而过其实”,希望人们少说空话假话,要少说多做。

我们现在的社会已经出现了非常严重的信用危机。商业系统接连不断的恶性事件屡屡冲击人们的道德底线,政府的公信力因为个别地方和个别官员的不良行为,也在经受着严峻的考验。这样的社会风气,使得有些年轻人出现了人生观﹑世界观的模糊和动摇,他们不屑于“老实做人”“吃亏是福”的生活信条,用怀疑的眼光看待一切,把诚实正直看成木讷笨傻,这种认识﹑态度对他们的成长危害极大。

诚信教育并不难,难在不能形式化。教育学生心胸宽广,大气做人,首先要信任尊重学生,赏识教育在这里是最有效的。例如:实行无人监考;自我评定;违反班规校纪,实行自我惩罚;班级实行自我管理等。让学生自我约束,或是因为觉得违纪是自我贬低,或是因为想不出自我惩罚的方式,学生觉得违纪很幼稚,很麻烦,就会有意识控制自己,不知不觉就成熟了。其次,诚信教育渗透生活小事中,要求学生诚信对待学业,“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要勇于执着探寻疑难,不轻言放弃。要诚信交往,和同学坦诚以见。

二、强烈的忧患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孔子一生铁肩担道义,有很强的忧患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他也说过“不在其位,不谋其政”,但一旦发生他认为有违原则的事情,他还是会挺身而出。

《论语·宪问》记载:作为臣子的陈成子杀死了当时的齐国国君齐简公,夺取了政权。在孔子看来,这是不合“礼”的,是不可忍的事情。尽管已经去官家居,孔子仍然沐浴上朝,报告鲁哀公,请求讨伐。碰壁之后,又向鲁国三位大夫报告,仍碰壁。孔子两次感叹:“以吾从大夫之后,不敢不告也。”

当时,孔子已经七十一岁高龄,鲁弱齐强,孔子并非不知,但孔子行事绝不计较是否可为,只考虑是否合“礼”。当此之时,有很多隐者,如长沮、桀溺、荷蓧丈人等,道不行,就洁身自好,避世逍遥。“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谁以易之?”孔子也明知道不能行,但孔子仍然坚持,“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天下事终须有人担当,不可能都去做隐士,“知其不可而为之”能做一点是一点,能挽救多少是多少。

孔子要求他的学生,要做社会的中流砥柱,要坚守道义,尽力为之。孔子的好多学生都很有政治才华,像冉有、子贡、公西华、仲弓等。孔子对冉有的批评,很能体现孔子对道义的坚持。

《季氏将伐颛臾》记载,鲁国权贵季氏将要攻打鲁国的属国颛臾,冉有当时是季史的家臣,孔子认为冉有应该阻止这场不义之战,对冉有的推脱责任和鼠目寸光,孔子进行了严厉的批评。“求,无乃尔是过与?”

《论语·先进》记载,季氏富于周公,冉有作为季氏家臣,不仅不劝阻,反而帮助季氏搜刮百姓,聚敛钱财。孔子很生气,不再承认冉有是他的学生,态度鲜明地号召其他学生对其击鼓声讨。“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

对语文教育的认识范文第4篇

【关键词】语文;教学;语感

【中图分类号】G62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071(2012)08-0118-01

现代语文教学重要任务之一是培养学生的语感。《语文课程标准》多次提到语感的培养,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形成良好语感”、“在诵读实践中增加积累”,“发展语感加深体验与领悟”。

那什么是语感?语感,是对语言文字的一种敏锐的感觉,是在对语言文字感知、领悟、升华的不断积累中形成的综合处理和运用语言文字的一种能力。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言:“文字语言的训练,我认为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同时语言学家吕叔湘也明确指出:“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在教学过程中,要进行多种形式的语感训练,比如“强化朗读”、“想象感悟”、“与生活实际相结合”、“语言材料的训练”等。语感训练的基点都来源于语言文字这个本体。所以,将语感训练的目光着眼于言语的本体,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 强化朗读

朗读感悟是培养学生良好语感的重要途径。读书时学生学习语言、获取知识,养成良好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由此教师在教学时要重视阅读能力的培养。张田若先生说:“阅读教学,第一是读、第二是读、第三还是读。”“读”能增加语言实践的机会,而进行语言实践能有效的促进语感的形成,使学生能不断积累对言语对象的直接感受。因而许多教育家强调:人在反复的诵读中,头脑中会积累丰富都得书面语言形式,促进语言,接受者把言语对象内化。

朗读感悟的基本特征有三点:一是通过清晰响亮的读来刺激语言感觉;二是有读者的情感参与和情感体验;三是在阅读的同时进行思考,展开想象和联想。教师在教学中,要从读入手,以读为主来组织教学。教师以导读代讲代问,学生以读代听代答,以读书促思感悟;通过准确到位的朗读来感悟语言文字,感悟课文内容,感悟人物情感,感悟事物事理。让学生在读中悟、读中背、读中学、读中思、读中记。而读的方式更是多种多样,让学生从读中对内容、词句、语气等多个方面去体会内涵,使学生形成语感。 例如:《飞夺泸定桥》一课,让学生通过反复朗读文中重点句、段,理解夺桥时的危急情况,才能被那“千钧一发”之际,“奋不顾身”的英勇形象所感动,从中才能领悟到的艰难,在情感上感受的伟大。从中受到情感态度方面的教育感化,这就是成功的朗读感悟。又如:《为中华崛起而读书》一课,先整体感知课文后,分角色扮演剧中人物,并朗读体验:“为中华崛起而读书”。

生:以平淡的语速读过。

师:有谁能比他读得更好?

生:要以严肃、强烈的语气来读。

师:那请你读一读。(读完后学生就报以掌声)你为什么要这样读?

生:小时候认为读书是为了将来,为了祖国。这在当时是非常了不起的,所以应该用严肃、强烈的语气来读。

教师要引导学生去体验文中人物的思想感情,让他们在活动中不断地提高自身的语言运用能力,提高自己的语感能力,实现语言感悟与语言训练的统一。

2 在想象中感悟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激发学生展开想象和幻想,鼓励写想象中事物。”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采用多种方式和手段,激活学生的思维,引起学生的想象,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将自己当成主人公或课文所描述的对象去感受事物,体悟情感、体验生活、体验语感。

如:《瀑布》一课,非常优美,其中使用的一连串的比喻句和优美的画面需要学生展开想象感悟。引导学生朗读、背诵课文,以读促悟让学生通过对语调的轻重缓急、抑扬顿挫进行处理,把无法用语言表达的内在感情表达得淋漓尽致。另外还要启发学生通过联想体会这些比喻句所描写的景象。让学生完全融入大自然地怀抱,理解得以深化,情感也得到深化。

3 课文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

语文这一科和我们的日常生活紧密相连。教育家叶圣陶说过:“不了解一个字一个词的意义和情味,单靠翻字典、词典是不够的,必须在日常生活中随时留意,得到真实经验,对于语言文字,才会有正确的丰富的了解力。换句话说,对于语言文字,才会有灵敏的感觉,这种感觉通常叫做语感。”在阅读教学时,让学生以自身的体验去感悟文体,是教师的解说无法替代的。

4 语言材料的感悟与语言的训练

语感形成的重要途径是学生的语言实践。因而语言训练是必要的,在教学中我们要经常有意识的将课文中的优秀语言文字材料信息及时传递给学生,加以适当的指引。在教学中精心组织和设计引导学生通过对典型的言语作品的分析,体会和模仿,在各种语言实践中不断内化语言知识,思想感情并转化为书面或口头的言语作品,从而提高语文素养。要建立融精神世界,语言系统及语文习惯为一体的教学模式。

对语文教育的认识范文第5篇

一、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改革需处理三种关系

(一)积极展现人性化,突出工具性

众所周知,初中语文最基本的特点便是人性化与工具化的统一,在新课标的发展中,初中语文的内涵更加丰富,表现形式更加多样,并且语文学科的基本魅力得到展现。但是,在我国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部分教师将语文学科所具有的人性化以及工具化进行淡化,从而导致语文课堂教学难度加大。因此,在教学实践中,要积极展现人性化,突出工具性,使其两者进行完美结合,在提高学生基本素养的同时,也促进学生具备扎实的语文知识。

(二)加强自主性,切勿放任自流

伴随着新课改在全国各地的推广,教师在教学中的任务得到加重。教师在组织好课堂教学的基础上,要加强对学生自主性的培养。现如今,部分语文教师能够快速接受自主教学理念,并且能够使其运用到实践之中,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在课堂上的教授内容得到减少,学生表面讨论得到增多。除此之外,甚至有部分教师为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将学生的胡言乱语看做创新思维。因此,在缺乏教师指导的自主学习中,学生在课堂中过于放任自流,对于教师日后开展教学工作起到一定的阻碍作用。因此,教师在无法正确发挥主体作用的同时,也会将课堂上的宝贵时间进行浪费。在此发展背景中,要想促进初中语文课堂的高效与稳定,那么需要将学生的自主与教师的主导进行紧密结合。

(三)促进探究性学习,切勿无度开发

在初中语文课堂中推行教学改革,需加强学生的探究性学习。一般而言,探究性学习最为直观的表达形式为阅读教学,教师在课堂中要积极引导学生对文章内容进行深层系的阅读与探究。但是,归根结底,语文学科与其它学科有着明显的区别,在语文教学中,不仅要讲究规律、追求科学,并且还要加强对探究性学习的认识与理解,如果对其随意进行探究,那么便会浪费大量的课堂时间。因此,作为一名合格的语文教师,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要促进探究性学习,对其进行整合与优化,切勿无度开发,形成天马行空的现象。

二、提高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改革的有效措施

(一)帮助学生确立学习目标

在初中语文课堂上积极推行课堂教学改革,最为重要的便是帮助学生确立学习目标,其中包括上课之前的学习目标、课堂中的学习目标以及课后的复习目标,让学生在理解、掌握学习目标的基本上,从内心深处对语文知识进行理解与掌握。因此,教师在上课之前,要对学生阐明今日课堂的学习目标,让学生明白、清楚本节课所讲授的内容,进行开展,重点以及难点是如何的,应该达到什么样的要求,帮助学生从根本上对语文知识有所掌握,加强学生对语文知识的理解与认识。除此之外,笔者认为,学生所确定的学习目标不宜太过抽象、笼统,需简洁、明了。

(二)积极遵循教学规律

通常情况下下,学生学习的基本规律便是从简单到复杂,从个别到一半,从零散到整体。教师在语文课堂中,要积极遵循课堂教学规律,积极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不断推动语文课堂的教学改革。在进行实践过程中,语文教师要注重对三方面的理解:一方面是将语文教学的目标与学生的学习目标近紧密结合,传统的教学模式无法将两者进行结合,学生在预习的时候只是泛泛的阅读,教师在授课的时候也缺乏系统性,长期下去,学生对语文课程会产生烦躁与厌恶心理。第二个方面,要将整个朗读活动贯穿到课堂教学之中,教师在进行课程教育的时候,要引导学生对文章进行阅读、理解、感受,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第三个方面,教师要设计课堂问题,将问题作为课堂发展与推动的动力,在提问的同时,能够帮助学生把握基本要旨,为学生指明正确的方向,使学生积极参与到思考之中。

(三)加大评价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