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国企制度改革方案

国企制度改革方案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国企制度改革方案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国企制度改革方案

国企制度改革方案范文第1篇

10月23日早晨9点,法国政府投资部负责带领记者在巴黎进行采访报道的塞弗琳,提前20分钟便来到了我们所住的酒店。“我没法预订到出租车,看来我们现在就得出发,乘地铁赶去采访了。”她神色焦急地提示我们,前几日在巴黎爆发的公共运输系统的影响似乎还在延续。

由于反对总统萨科齐最近推出的一项针对“特殊退休制度”的改革方案,法国工会于10月18日起组织了地铁和公交系统的。这一改革方案意在延长缴纳社会分摊金(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失业保险)的年限。以前,像铁路工人、警察、矿工等从事高劳动强度职业的雇员的缴纳年限为37.5年,其他普通职员则须缴纳40年。萨科齐希望改革这项福利倾斜政策,让所有的人在缴纳40年的社会分摊金后,才能领取全额退休金。

如是,以25岁为工作开始年限来算,缴纳40年的社会分摊金,就意味着得工作到65岁才能退休;如果不能缴纳足年的社会分摊金,根据此项改革方案中的“减金制”,将不能全额领取退休金。

10月18日起,这次“法国12年来最严重的工潮”,几乎导致了法国地铁、公交等运输系统的全面瘫痪。罢工期间,许多原先乘搭公交或地铁上下班的人不得不改为搭乘出租车,数量本就有限的出租车变得极为抢手。

不得不改

福利制度向来被视作法国社会最难撬动的内核。萨科齐此次福利改革方案首先触及的,是退休金制度这一环。

以“和过去决裂”为竞选口号上台的萨科齐选择将此作为自己改革思路的起点,可谓勇气可嘉――短视的政治家完全可以为了自己所在政党能在下届选举中继续获胜,在一开始就采取讨好选民的政策,避免触碰到福利制度这个敏感领域。

对于萨科齐而言,选择福利制度率先开刀的道理却也简单。在法国,福利制度改革是一道绕不过去的槛,任何一种改革措施的成功推行,几乎都得以改革僵化的福利制度为前提。

不过,历届政府对此领域进行改革的努力几乎都以失败告终。1995年,前总理朱佩也曾倡导过类似后延退休年龄的福利制度改革,但终因为期三周的全国性罢工而作罢,朱佩本人不得不引咎辞职。去年3月28日,将使企业解雇年轻人更为容易的新劳工法《首次雇佣合同法》也曾引起强震,从而导致总理若斯潘的此项改革计划夭折。

然而,高度社会公平的福利制度,却无时无刻不在考验着法国政府承受能力的极限。对于目前的法国政府而言,公共财政赤字已经到了相当危急的程度。

法国现总理菲永9月在视察科西嘉岛时曾语出惊人:“我是一个濒于破产边缘的国家的政府首脑;我是一个15年来赤字不断的国家的政府首脑;我是一个25年来预算没有一次平衡过的国家的政府首脑。”

根据欧盟的稳定暨增长协定,成员国应稳定其预算赤字水平,使其规范在国内生产总值的3%之内。法国已因多年未能达标,遭到了来自欧洲央行的连番警告。

率先向国有企业开刀

萨科齐经济改革的思路,主要是以减税来拉动本国经济增长,这本来就将在短期内给法国政府财政带来很大负担;再加上目前福利制度的拖累,法国已很难完成欧盟指定的在2010年实现财政收支平衡的目标。

在今年7月的欧元区13国财长会议上,法国已向欧盟请求将法国削除财政赤字的期限从2010年推后两年。

为了应付无法继续维持的财政重负,根据萨科齐9月向参议院递交的预算案,法国政府誓言要在2008年以前削减福利系统24%的赤字。这意味着将使公共开支维持在89亿欧元的水平上,而今年这部分津贴的预算就已经达到了117亿欧元。

为落实此项预算案,萨科齐选择了向国有企业部门的退休金制度率先开刀。对于萨科齐推出的这项涉及50万人的首份福利改革计划,法国国内的国企和私营部门有着不同的心理和反应。

在法国,福利制度所产生的社会负担,因职业、产业,特别是由于公私部门性质的不同而具有二元特征。因为与政府讨价还价能力存在差别,法国国有企业部门是福利制度的较大受益者,他们享受着比私营经济部门更为稳定的就业保障以及更受优待的工作时间。这在私营经济部门看来不公平。在法国期间,记者走访了数家私营企业,他们对法国政府拉平公私经济部门福利制度差异的改革方案,几乎无一例外持有正面评价。

“国有企业和我们的劳动合同不一样,国有企业应该和我们私营部门工作同样长的时间,这样才是公平的。”欧莱雅集团卡尼尔化妆品生产中心负责公关事务的玛丽纳(Marina Paris)说。中国国旅法国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陈晋予谈到近日罢工时说:“参加罢工的那些国营的公共交通部门,除了工作稳定,他们本身已经享受了全方位的、比私营企业好得多的福利待遇。”已在法国生活多年的陈晋表示,予对这次公交铁路系统的罢工无法理解。

静观其变

11月3日,在萨科齐就任总统接近六个月之际,法国《星期日报》公布了一份民意调查结果:如果再给一次投票选举总统的机会,55%的回答者表示会将选票继续投给萨科齐,这一比例高出萨科齐在此前总统选举中53%的得票率。

在罢工阴影下,萨科齐的支持率不降反升,应该可以看作是大部分法国人支持改革的表现。

“从外面看,法国似乎抵制改革,但实际上,法国却是欧洲国家中最先就福利制度进行改革的国家之一。”法国国家统计及经济研究所(INSEE)短期经济分析部主任贝菲(Pierre-Olivier Beffy)告诉《财经》记者,“改革需要时间,现在看来已在实施了。但是法国需要对此改革公开辩论,可能和其他国家情况不一样,在这里每个人都可以对政府实施的改革发表意见。”

法国民众对福利制度改革的情绪是复杂的,由于“福利刚性”的作用――人们对自己的福利待遇具有只能允许上升不能下降的心理预期,对于那些享受优厚退休条件的受益团体而言,割舍并非易事。国家理应担负福利和救济的神圣职责,更是众多法国人民根深蒂固的想法。

因此,即使是那些认同商业竞争价值、以私营经济部门为代表的社会力量,他们对于萨科齐改革方向的态度仍是较为隐晦的,他们不大愿意公开表示对萨科齐改革的支持,往往选择冷静观之。

法国威立雅水务公司CEO安东尼(Antoine Frerot)在接受《财经》记者采访时便说:“在我们的宗教中,托马斯阿奎那有句名言,叫‘耳听为虚,眼见为实’,萨科齐推行的福利制度改革在法国政治生活中已不是第一次了,我认为最好还是静观其变。”

国企制度改革方案范文第2篇

与过去国企高管与职工的薪酬差距高达12倍左右相比,央企和地方国企新的薪酬标准极大缩小了二者间的差距,这表明国企薪酬制度改革初步达到预期目标。过去,打着市场化旗号而设置的薪酬制度,没有如预期一样催生出公司治理结构的完善,也没有切实提高国企效率。相反,国企高管自定薪酬,其所得报酬与公司经营业绩严重脱节的模式,加剧了国企高管行政化、利益化的倾向,加重了收入分配不公,分散了国企深化改革的能量。但国企改革的命题,并非只有缩小内部收入差距这一项。可以说,限薪只是国企改革相对容易完成的第一步,公司治理结构能否完善,国企效率能否提高这些更核心的命题,则需要更复杂的操作和更明确的改革设计。

比如,国企主要负责人主要由组织部门任命,这是以刚性的行政手段限薪的依据所在。但是,激发国企活力,还需要引进合格的职业经理人。职业经理人的薪酬标准,通常应以其业绩为参照,这与目前以内部职工平均薪酬为参照标准设立的国企高管薪酬体系不尽吻合。弥合这两者之间的差异,让职业经理人愿意进入国企,同时明确界定组织系统任命的主要负责人与职业经理人在公司治理机制中的各自位置,各自发挥作用,是下一步完善国企治理结构必须回答的问题。

又如,在当下去库存的形势下,不少国企都面临转型转制、安置职工转岗的艰巨任务。这是提高国企效率必须要闯过的关口。国企限薪虽然有助于国企转型,但是也可能导致国企高管出现无为、卸责的惰性,加剧去库存难度。既要让国企高管有为,又要防止国企转型转不下去,这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国企制度改革方案范文第3篇

纠正政府在市场运行中的过度干预

近年来居民消费率逐步下降,主因是国民收入分配中居民可支配收入在急剧下降,其次是居民预防性储蓄动机增强,相当一部分人因担心社会保障的不稳定,有积蓄却不敢消费。

在农村,主要是在城市化、工业化过程中本应全部归属农民的土地增值收益,绝大部分被政府与企业所获。2001年~2010年,全国土地出让收入由0.13万亿元增长到2.7万亿元,增长了19.9倍。但农民通过征地拆迁补助和失地补助两项,仅获得土地出让收入的37%。2010年,辽宁、浙江、河南三省征地补偿费占土地收入的比重,分别低到不可想像的10.37%、2.91%和12.99%。

在城市,居民收入增长慢的主因,是薪酬收入偏低、财产收入在下降。过去几年快速发展的传统制造业,资本有机构成高。国企垄断问题严重,分红制度又不健全,且资源税等要素价格便宜,刺激了第二产业的不断扩大。而能促进就业、普遍提高劳动者薪酬水平的劳动密集型经济、服务经济的发展,在各种行政管制及扭曲制度下受到明显抑制。要扭转此局面,问题直指土地增值收益分配制度的改革、收入分配改革、国企改革、利率市场化改革以及重要的产业结构调整等。

过去几年,各地方政府土地收入大幅增加,并以此为杠杆,高倍撬动了金融资源,加快了第二产业投资。特别是垄断性央企,更有条件以独占的优势,积累大量利润和巨额资本,撬动巨额的信贷资金,并实施多元化经营,形成了产业结构的重大扭曲。而对民营投资服务经济的限制过多、门槛过高,资金难以进入。利率、汇率、资源要素价格改革的滞后,再遇上前几年不可忽视的外部需求繁荣的刺激,一拍即合,助推了垄断性、资源性企业更有条件以较低的成本加快扩张。要想彻底扭转此局面,应直指税收改革、国退民进、落实新非公36条、利率汇率资源等要素价格的改革。

要纠正扭曲的结构,仅靠经济体自身的运行解决不了,必须要纠正政府在市场运行中的过度干预,要重新讨论政府在市场运行中的合理边界问题。全球金融危机后中国启动了国内经济结构的重大战略性调整,有利于恢复世界经济的再平衡。而全球经济的恢复和健康发展,也会促进中国经济收窄“结构失衡”的缺口。

土地出让金减少倒逼财税体制大改革

在全国城乡,应尽快出台以“提低、控高、扩中”为主要内容的缩小收入差距改革方案。方案应包括:第一,未来八年中,逐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城镇居民最低养老标准、贫困救助线等。第二,逐年缩小城乡医疗、养老、教育等社会保障水平差距的量化目标。第三,为解决居民预防性储蓄而制定全面、逐步提高国民福利水平的社会保障量化目标。这必然会造成国家财政的入不敷出。由此,可进一步倒逼财税部门通盘考虑财税体制的改革,制定中长期改革预算。为了解决因长期负利率而形成的居民财产损失,也倒逼金融部门制订利率逐年市场化的改革方案。

在农村,要想真正提高农民收入,必须依法改革土地征地制度,把土地级差收入和长期增值收益真正归还给农民。实际上只是在农村经营性用地、宅基地“确权、登记、领证”的基础上,真正回归落实十七届三中全会确立的“建立城乡统一建设用地市场、建立土地经营权流转市场”两大原则。改革政府垄断经营土地制度,允许农村经营性建设用地可以出租、出让、入股、信托等多种方式进入市场。国家应强调“合法补偿”,而不是“公平补偿”。

财政可在规范、统一契税、房产税等税种改革基础上,形成合理的房产税制度增加财政收入。需要引起警觉的是,今后若土地长期增值收益真正回归农民后,中国经济马上会暴露更突出的问题,一是土地出让金的骤然减少,使原城镇化建设计划中的投资和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捉襟见肘。目前全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来源中,土地出让金仅占20%,绝大部分资金是通过土地抵押从银行融资,占70%~80%。若土地出让金减少,不仅会影响地方城市建设,还将严重影响农村的教育、农业、水利建设等。绝大多数的地方财政将难以生存。最终必将会要求中央与地方财力和事权的重新划分。

如果此时中央政府需统筹考虑收入分配、社会保障体系改革中新增的财政支出以及多年累积的地方融资平台风险化解等因素,国家财政必然难以维持下去,会不得不倒逼财税体制进行大改革,打破因循守旧,制定中长期的改革预算。当财税改革进行到一定的地步,现实严峻的收支缺口困境决定,会从国企进一步提高分红比例和出售部分国企股权为内容的“国退民进”改革中寻找出路。

土地征地制度改革最大的阻力来自于地方政府,因此在着手这项改革的同时,在理顺中央与地方政府财力和事权关系上,必须有相应配套的财税改革。伴随改革的推行,全国农民将新增千万亿元的收入,政府有关部门对农民及进城变成市民的农民工,在其住房、医疗、养老、教育等制度安排与内容标准上,应配合社会保障体系改革和财税改革,准备政策预案。

用政府资源推进市场经济体制形成

在我国下一轮的改革中,涉及面最广、情况最复杂、历时最长、最需要在短期急处理,中期有安排,长期有预期的改革,是财税体制大改革。特别是在全国地方财政自给率下降到55%左右的情况下,要改革土地征地制度,任务相当严峻。

政府应该认真研究1994年“分税制”以来的经验与教训,适度提高地方政府收入比重,合理测算中长期国家财政的收支缺口及动态变化,全面制订中长期财税体制渐进改革方案,并在上述各项改革的动态过程中,及时修正方案。未来的国家财政出现相当大的收支缺口难以避免,而要真正解决此问题,最有可能实施的制度调整是动用政府手中掌握的现存资源,来推进市场经济体制的最后形成。

国企制度改革方案范文第4篇

会议总结2014年的经济工作成绩;应对当前国际国内经济情况的变化;制定宏观经济发展规划。这是判断当前经济形势,定调2015年宏观经济政策,必须认真解读的权威风向标。

今年的关键词是“新常态”。新常态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这将是很长一段时间内中国经济工作的理论基础。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从消费需求、投资需求、出口和国际收支、生产能力和产业组织方式、生产要素相对优势、市场竞争特点、资源环境约束、经济风险积累和化解、资源配置模式和宏观调控方式九个方面进行了深度解析,得出了“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明确判断。

在此经济新常态下,投资者应该如何从政策的风向标中找到正确的道路,发现蓝海,找准投资方向?这也是我们努力思考的方向。

何谓新常态?

自从在2014年初首次使用并在其后多次正式提及,8月份《人民日报》发表一组三篇特别报道,聚焦“中国经济新常态”,此后“新常态”一词迅速在媒体升温并脍炙人口。

“新常态”是国际上近年来提出的重要经济术语,最先由美国太平洋基金管理公司总裁埃里安提出。“新常态”在宏观经济领域被西方舆论普遍形容为危机之后经济恢复的缓慢而痛苦的过程。

我国的经济新常态并不是孤立的,而是与整个国际形势相耦合。当前全球经济正处在缓慢而脆弱的复苏之中,自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世界各国都在寻求经济增长的新动力。美国在2014年底公布的一系列数据表明美国仍然是世界经济复苏的主要动力,欧盟及欧元区持续缓慢增长,日本经济增速显著回落,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经济体普遍处于经济减速过程中。这种全球经济复苏的不均衡性、脆弱性和易变性,让各国都进入了深度调整与转型期,形成了世界经济的新常态。

中国经济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由高速增长开始减速换挡,步入“中高速、优结构、新动力、多挑战”的“新常态”。

因此,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报告中要求,面对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观念上要适应,认识上要到位。

也就是说,这个新常态不是中国自己“制造”,而是对全球经济形势的准确定位,中国的经济工作重点,是要去“适应”之。

读懂中央的要求

读会议公报,就要提炼出一些关键性的“干货”。会议认为当前形势的经济新常态的表现是:

消费需求从模仿型排浪式特征到个性化、多样化成主流;投资需求从传统产业到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商业模式和创新性投融资;出口和国际收支方面的低成本比较优势不再;生产要素从劳动力成本到创新成为驱动发展新引擎;市场竞争从靠数量扩张和价格竞争,正逐步转向靠质量型、差异化为主的竞争;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已经达到或接近上限;伴随着经济增速下调,各类隐性风险逐步显性化;全面刺激政策的边际效果明显递减。

同时公报提出了我国经济工作要如何应对这些趋势性变化:要使消费继续在推动经济发展中发挥基础作用;要使投资继续对经济发展发挥关键作用;要使出口继续对经济发展发挥支撑作用;产业结构必须优化升级,企业兼并重组不可避免,新兴产业、服务业、小微企业作用更加凸显;必须推动形成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新方式;必须建立健全化解各类风险的体制机制;要通过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探索未来产业发展方向。

公报要求“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那么这里提出的趋势性变化也就将成为明年经济工作的目标。用公报的话来讲,就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

公报中由此提出八个“更加”,指出了2015年政策的总方向,也是整个经济工作的宗旨:

要更加注重满足人民群众需要,更加注重市场和消费心理分析,更加注重引导社会预期,更加注重加强产权和知识产权保护,更加注重发挥企业家才能,更加注重加强教育和提升人力资本素质,更加注重建设生态文明,更加注重科技进步和全面创新。

公报中明确了明年经济工作的主要任务是如下五点:努力保持经济稳定增长。积极发现培育新增长点;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优化经济发展空间格局;加强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

寻找蓝海

读懂了会议精神,我们才有可能对各个领域进行对照,哪些领域将处于明年经济工作重点关注的范围,成为发展的蓝海?

首先看明年的货币政策。公报对于明年货币政策基调的论述仍然是“稳健的货币政策”,但外界更加关注此次出现的新表述――货币政策要更加注重松紧适度。如何理解“松紧适度”?招商证券研报和民生证券研究院执行院长管清友都认为,明年货币政策基调将更为积极,即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货币政策或将进一步加大宽松力度,降息、降准皆有可能。

其次看战略性重点发展区域:“要重点实施‘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三大战略”,公报中明确了三大新亮点。由此在股票方面要关注的板块有京津冀、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自贸区、国企改革等概念。

在行业方面,环保、新能源、创新技术、基础建设等都在报告中有所提及。环保产业将是重中之重,“要坚持不懈推进节能减排和保护生态环境”,凡是与环保相关的节能减排、固废处理、水处理等领域都将得到高度重视和大力发展的机遇。

“创新”在报告中多次被提及,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商业模式和创新性投融资,将迎来明确的发展机会。值得注意的是“创新性投融资”、“小微企业作用更加凸显”这两个短语,结合目前热门的如P2P等广义互联网金融企业的发展,与互联网、移动互联网技术运用相关的金融领域,特别是针对小微企业、小额借贷等方面具有广阔的想象空间。

基础建设仍然是重中之重,报告别提到“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基于政府主导的基建投资仍将对经济发展发挥关键性作用。

农业方面的土地流转将进一步健全和规范。公报提出要完善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政策,搞好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健全公开规范的土地流转市场。农地流转将有更加深入的改革方案。12月底国土资源部土地勘测规划院院长郑凌志公开表示,国土资源部2015年将在征地制度改革、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宅基地制度改革三方面,选择若干试点,进行土地制度改革试验。

国企制度改革方案范文第5篇

一怕待遇降低

养老制度改革,事业单位人员最怕什么? “最怕待遇降低。”石教授是浙江一所高校的教授,目前月收入近7000元。据他了解,近几年学校退休了的教授,平均每月的养老金也有这个数,和他们在职时差别不大。如果不改革,石教授相信,随着收入增长、教龄增加,自己到60岁时,领取的退休金水准应该和从前的同事差不多。

浙江是国家确定的事业单位养老保障制度改革试点省份之一。虽然当地绝大多数事业单位的养老保障还延用老办法,但许多人在了解目前的试点方案后,对改革顾虑颇多,普遍担心养老金下降。

石教授说,按已公开的试点方案,事业单位人员要和企业人员一样缴纳养老保险,在工资不变的前提下,首先导致当前月薪少一块。一直以来,事业单位人员的退休待遇按退休前月收入,结合职位、职称、工龄等按一定比例确定,通常高校里的教授能拿到在职工资的80%—90%,退休后的生活水平不会有明显降低。现在比照企业的养老保险办法,退休待遇与缴费多少、社会平均工资等联系,肯定要降不少。

北京事业单位集中,虽然并非试点区域,但事业单位人员对此普遍关注。张教授年过五十,在中国人民大学任教多年,目前月收入1万多元,去掉绩效的部分有6000多元。他仔细研究过试点地区的方案,“除了强调有职业年金外,其他方面和现行的企业职工养老制度如出一辙。”公开资料显示,企业职工养老金替代率,按制度设计不到60%,实际不到50%。倘若事业单位的养老保险也依此推进,他估计退休后可能只拿到在职时基本工资的六成,意味着退休后收入大幅降低。至于职业年金,乍一听很好,但没有进一步的说明,比如这笔钱从哪儿来、额度多少、会不会逐年增长,事业单位的人员普遍没信心。

除了担心待遇降低外,还有人谈到,改革容易导致缴费时段缺少连续性、职称职级与待遇的关系难以确定等,最终影响退休后的养老待遇。上世纪90年代初,在北京媒体工作的不少人辞职下海,近两年他们相继达到退休年龄,在领取养老金时他们才发现,当时在事业单位工作时养老金的缴费水平极低,现在只能领到几百元。

二怕不公平

事业单位人员对改革有抵触,还因为感到“不公平”。

“为什么改事业单位、不改机关公务员?”吴女士在北京某部委下属培训中心工作,事业编制。她没有详细了解过相关改革方案,“不用去了解,要是真好,机关肯定会一起改。现在,机关不改,再怎么说好,也没说服力。”

浙江的石教授说,改事业单位不改机关“非常欠妥”。他认为,从单位性质上看,许多事业单位直接承担着国家授予或委托的公共职能,有的直接承担社会管理职能、社会服务职能,还有的承担文化传承与创新职能,性质上、职能上与许多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并无二致。如果真要改革,不应该只将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向企业去靠拢,而不同步改革政府机关及公务员。何况,许多事业单位人员是从政府机构分流或交流来的,如果不同步改革,必然会引起一系列不公平问题。有人提出,既然企业职工可以接受改革,为什么事业单位人员就不能接受?而事业单位人员则认为,目前事业单位退休待遇高于企业是事实,但事业单位和企业不宜简单类比。

58岁的李老师在杭州一所高校任职,月收入约7000元。如果不改革,他估计退休时能领到6000元,如果两年内改到自己所在学校,就很难说了。在他看来,事业单位人员在职收入固定,而企业员工在职时期的收入上不封顶,可以很高,按同样的方法确定养老金并不公平。据了解,在杭州这类经济发达的城市,企业里的资深工程师年薪普遍能达到20多万元。

不少事业单位员工有类似想法。袁先生40出头,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毕业20年来一直在研究所从事广电方面的技术研究,全部月收入8000元左右。他对比过到企业工作的大学同学待遇,不论在国企还是民企,作为技术方面的骨干,年收入基本在20万元以上,有的还有股份。“他们只要按实际收入交养老保险,退休后不会比事业单位的低。”

接受采访的事业单位人员几乎都认为,已退休的人员,事业单位的待遇明显高于企业的待遇,这其中有不公平的因素在,但后续的改革应是致力于提高企业偏低的退休待遇,而不是把事业单位的退休待遇也拉低。

40岁以上人员最紧张

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最关心、最紧张的主要是事业单位中40岁以上的人员。

回顾当年企业职工养老保险改革,采取的是“老人老办法”,已经退休的事业单位人员多数认为,改革不会对自己有什么影响,现在领多少退休金以后还能领多少。一些细心的人会担心,改革后有可能在退休待遇的调整上受些影响,调整的频率可能放慢、幅度可能减少。“咱都退休了,这事儿也不管了。”刚从一家报社退休的黄女士笑着说。

“70后”、“80后”对改革的心态也比较放松。“离退休还有20多年呢,20年后的事儿,谁能说得准,兴许连事业单位这个名称都改没了。”一家广播电台的年轻记者说。“我倒希望早点改制成企业,那样大家干得好就能挣得多,不像现在工资管得这么死。”北京一家部委下属出版社的年轻编辑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