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集体经济规划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南京市;地铁;规划
中图分类号:TU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3)05(c)-0000-00
1 引言
南京市轨道交通始于2005年,该年9月地铁一号线正式投入营运,随后于2010年开通二号线,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城市地面交通压力,取得了良好效果。根据南京市轨道交通规划,到2030年全市总共将有17条线路(包括7条地铁线、8条市域快线和2条轻轨线)为市民出行服务。
目前提供服务的两条地铁线为一号线(包括西延线和南延线)和二号线。一号线是贯穿主城南北中轴线最重要的客流走廊,为城市南北方向的交通提供了便利;二号线是贯穿主城东西中轴线客流走廊,由东西走向横贯主城区,成为东西城区的交通大动脉。这两条地铁的开通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南京市越来越繁重的交通压力,同时由于地铁交通速度快、运量大、污染少、能耗较少,成为南京市交通规划设计中重点考虑的解决方案。
针对南京市目前运行的一二号线地铁进行分析,在很多方面都起到了良好效果,但从南京市轨道交通整体规划的角度来看,仍然存在一些不足。文章主要对南京市轨道交通客流量预测、合适列车编组以及“40对”通过能力等几个主要问题进行探讨。
2 南京市轨道交通客流量预测
预测客流量是进行城市快速轨道交通线网规划、轨道交通工程设计的基础资料和重要依据。一般是按照预测的远期客流量来确定系统的总体建设规模、机电设备容量和系统运输能力,进行土建工程设计,并进行项目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评价。在设计中,以预测的初、近期客流量确定系统分期建设规模和初始投资数量。
南京地铁在1986年开始对地铁线路初步规划时,采用地铁承担客运总量比例的办法估算地铁客流量,主要依据以下资料:南京市历年经济发展资料;历年公共交通统计资料、月票调查资料;规划资料;机动车、自行车等统计资料;国内外已有地铁城市的统计资料以及人口统计资料。在当时,由于尚无O—D调查资料,这种基于调查资料分析的方法具有相当的可靠性,并且是定量分析与经验分析结合,能够较合理地规划南京地铁线路。但是,该方法具有一定局限性,因此,在1988年的预测中主要依据交通综合规划所作的资料,即在现状O—D调查基础上,制作2000年南京市居民O—D表,对规划的地铁线路客流量进行预测,得出了各期的客流量预测数据,起到了良好的指导作用。
目前,主流的客流预测方法是四阶段预测法,主要借住两款软件工具——TransCAD交通规划软件和东南大学的交通网络系统分析软件“交运之星”。具体步骤如下:一、获取南京市统计资料,包括经济、人口和交通方面;二、将收集的数据汇入数据库,通过人机对话方式标定公共交通量(地面公交+轨道交通)的多元回归预测分析模型;三、构建预测年度的OD分布矩阵,并进行地铁交通区城市居民出行吸引预测;四、用城市人口及相关经济指标进行修正。通过该方法对南京市2008年、2015年以及2030年这三个特征年度南北线全线客流预测结果如表1。[1]
表1 特征年度南北线全线客流预测
客流量的预测对于地铁的规划意义重大,关系到地铁建设规模、车组编排、车站设置等等方面的设计。南京地铁目前只开通两条线路,因此必须使用科学的方法对未来客流量进行准确预测。该方法为今后南京地铁客流量预测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参考。
3 南京市轨道交通列车编组问题
南京地铁2号线车辆编组的形式主要为“两动一拖”的3辆车编组和“两动两拖”的4辆车编组。为设计出合适的列车编组,首先必须对客流量情况进行准确预测,根据历史资料,采用科学预测方法,南京地铁2号线全线客流量预测结果如表2。[2]
表2 南京地铁2号线全线客流量预测表
对比“两动一拖”的3辆车编组和“两动两拖”的4辆车编组,在牵引加速性能方面有如下区别:由于“两动两拖”4辆车编组所用车辆数较“两动一拖”3辆车编组多,因而其牵引重量较大。“两动两拖”编组且乘客为站立6人/情况下,在平直道上全动力时的启动加速度可达到0.827m/;经过40.12s,运行603.92m,速度达到80km/h,剩余加速度为0.333m/。
从沪宁路站——马群站区间段内有30j大坡道,在乘客以8人/计时,“两动两拖”编组在失去1/2动力情况下,动车组仍然能够启动,并加速到65km/h,经274.2s将列车行驶至下一站。虽然,“两动两拖”的编组方案能满足南京地铁2号线牵引及故障运行能力的要求,但其动力性能没有“两动一拖”编组方案的动力性能好。“两动一拖”编组的启动加速度可达到1m/,其加速性能和运行时间都好于“两动两拖”编组。
根据以上分析,如果想在牵引加速性能方面更优,南京地铁2号线应该选择“两动一拖”编组方案。但是地铁列车编组方案的确定不止由牵引加速性能决定,还应考虑运载客流量、列车造价等其他因素,在此,我们只针对牵引加速性能做部分探讨,不涉及其他因素。但最终确定南京市地铁列车编组时应全面考虑所有因素。
4 “40对”通过能力问题
我国《地下铁道设计规范》规定,城市地铁系统的通过能力按不低于30对列车设计。该指标已被实践证明可以达到。现在有业内人士主张将系统通过能力提高到每小时40对,即行车间隔90s。
根据专家研究,必须具备以下条件,才能使系统通过能力提高到每小时40对列车:
(1)信号系统的设计间隔应达到75s。
行车间隔要达到90s,必须有信号的设计间隔为75s与之相匹配,这样才能保证在行车秩序被打乱后能够进行调整。但就目前市场上所使用的信号系统来看,较先进的ATC信号系统也只能达到行车间隔为120s。
(2)列车的起动加速度应在1.0m/以上。
地铁站间距短,车辆起动制动频繁。根据模拟计算,要使城市地铁系统的通过能力达到40对,列车的起动加速度应达到1.0~1.1m/,制动减速度不低于1.2m/。
莫斯科地铁系统的通过能力之所以能够到达40对,是因为其采用全动车编组,车辆的起动制动加减速度能够达到上述所列的标准;而我国已经投入运营的地铁以及在建的轨道交通项目,全部采用动车拖车混合编组,列车的起动加速度约为0.8m/左右,制动减速度在1.0m/左右。
(3)列车停站时间不能超过25s。
分析研究莫斯科地铁发现,为缩短停站时间,采取的是列车停稳时车门已经打开,车门关闭时列车已经起动的做法。另外,莫斯科地铁规定车厢内每平米余富面积站立4.5人,加之列车间隔较短,上下车的人数不那么集中,也为缩短停站时间提供了条件。但由于我国大中型城市人口众多,在车厢内每平米余富面积站立6个人的条件下,要想缩短列车停站时间是非常困难的。
(4)折返站通过能力。
折返站的通过能力是限制系统最终能力的主要环节。按我国目前的信号设备和折返站配线计算,折返站的最大通过能力不超过每小时34对。因此从折返站的能力看也无法通过40对列车。
综上所述,就目前我国地铁的技术能力以及特殊的城市人口状况,通过能力达到40对只是一个奋斗目标,还不是可以实现的实际生产力。南京市地铁设计人员在进行通过能力是应当充分考虑当前技术力量,合理设计,切不可盲目追求数据的好看而让设计出的参数无法达成。
5 结语
南京市,作为江苏省省会,又是有着悠久历史的名城和经济发达地区,传统城市公共交通面临的压力日益增加,轨道交通正逐渐为公共交通减压,地铁一二号线的开通取得的效果非常明显。为迎接2014年青年奥运会的召开以及日后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南京市正积极进行城市轨道交通规划,在这个过程中,一方面应当充分借鉴之前地铁建设的成功经验和国外较好的设计理念,另一方面也应意识到自身技术能力的不足和特殊的城市特点,不断学习提高轨道交通建设实力,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一定能够建成满足城市需要的轨道交通网。
参考文献
[1]胡晓龙,陈森发.南京地铁南北线客流预测与运能规划的应用性研究[J].规划师,2004,12.
[2]何晔,南京地铁2号线列车编组的比较研究[J].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04,12.
[3]梁广深,地铁设计中几个热点问题的探讨[J].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02,06.
关键词:规模经济;运输企业;集约化
我国道路运输企业的规模经济发展处于停滞不前状态,甚至与道路运输市场开放以前相比有所倒退。目前道路运输企业规模小、经营分散、经营方式落后;运输生产缺乏有效的组织,效率低下;经营主体之间存在严重的恶性竞争,所提供的道路运输服务质量差。我国现阶段正处于信息技术大发展、产业结构升级、国际经济一体化等经济发展的关键时刻,对于运输业特别是道路运输的要求越来越高,这种要求不仅仅体现在位移上,还体现在运送速度、时间和货物安全上,道路运输业面临严峻的挑战。 为推动道路运输企业快速、健康发展,必须创新其现在的经营方式,探究更适合其发展的新模式。
一、道路运输企业规模经济影响因素分析
1.分工与交易费用
当道路运输市场劳动的交易费用系数足够小于中间产品的交易费用系数时,中间企业就会从道路运输市场中出现。如果分工在道路运输企业之间发展,则每个企业就会越来越专业化,道路运输企业的平均活动范围和规模也会缩小,企业的专业化水平越来越高。如果分工和专业化在道路运输企业内部发生,则一个企业中每个工人的专业化水平和一个企业的范围及规模将同时提高,企业的平均规模就会提高。
2.市场容量
规模经济的实现受限于市场容量,道路运输业由于其特殊性,市场容量包含经济发展与运输需求、运输方式之间的竞争程度和道路运输业市场容量三层涵义。
3.管理与技术
从管理看,一类是生产管理,贯穿于企业运输生产的全部过程,与企业的运输设备密不可分,目标是实现生产率与生产能力的配套。包括车辆和员工岗位安排合理化等等。另一类是经营管理,是除生产管理以外的一切管理过程和管理行为,目标是最大限度地组织企业运输生产所需的货源并且控制非生产过程的成本。对于所有的道路运输企业来讲,这是一个可以不断压缩的空间,可以不断挖掘潜力,将管理力的作用发挥到极限。从技术看,一方面,装备技术的发展使道路运输企业规模扩大;另一方面,信息化提高了管理效益,促进企业规模的扩大。
4.产业的发展水平
运输需求作为派生需求,在其发展初期,运输主要作为企业满足企业自身生产的需要,专业化程度较低。随着运输需求的增多,市场的扩大,为专业化提供了需求支撑,促进道路运输行业内部分工链条的延伸,运输市场效率进越来越高,市场上企业之间的协作程度进一步加强。
5.企业关系
企业之间的关系可以分为竞争与协作,这两种关系对于道路运输企业经营方式有重要影响。
二、运输业形成规模经济的条件分析
1.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和保障
运输基础设施建设的突飞猛进,四通八达、高密度、高等级的公路网络正在形成,运输基础设施投资建设的社会性为运输规模经济的实现创造了良好的交通条件,因而运输企业可以集中资金和技术力量,主要从提高自身经营管理水平着眼,积极开发创新先进的运输组织技术,强化运输生产过程中的管理,拓展与相关企业的合作,不断强化实力和扩大经营规模。
2.运输市场中企业竞争的推动作用
现阶段,我国的运输市场中,存在着多种所有制经济成分、多种行业性质的企业,这些企业为追求更大的经济效益和市场份额进行着激烈的竞争,在市场竞争中,大企业战胜小企业,最终形成只有少数大企业占主导地位的发展态势,这也会促进运输规模经济的形成。
3.多种运输方式各有所长
各种运输方式都有其自身的技术经济特性,充分发挥各种运输方式的优势有利于体现运输业的规模经济效应。如,道路运输的机动、灵活、方便、门到门等特点,是其他运输方式无法替代的运输优势。所以社会需要更具广泛性,运输需求弹性相对较大,运输企业经营及参与市场竞争的灵活性高。
三、创新道路运输企业集约化经营的途径分析
在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新环境下,道路运输企业如何才能做好集约化经营,是道路运输行业继续考虑的问题。笔者将从合理组建企业集团及推广使用先进的运输设备两方面进行分析。
1.合理组建企业集团
适当扩大道路运输企业的规模是推广集约化经营的基础。因为没有规模化企业就不能实现规模化效益,所以道路运输企业必须走组建企业集团之路,形成规模效益,实现规模经济。换句话说,组建企业集团是借助资本集约促进资源集约。这就需要打破地方保护主义,消除不合时宜的市场规则,通过合理合并运输资源,实现行业兼并、合并或者并购,这个资源包括车辆、企业、线路经营权、战场、人员等。
第一,企业并购是指大企业采用控股、购买等方式收购小企业,扩大自身规模,这样就能有效合并小企业的运输资源。企业一方面要对自身股份制进行改造,促进企业内外各种资产有效重组,同时还要做到运输的跨层次、跨区域、跨部门、跨行业的兼并及合并;把高速客车及高速共组作为载体和依托,重点建设在客运或货运中发挥主要作用的跨区域企业;引导同一区域内运输企业之间组成有机的经营团体,其好处是快速扩大规模经营,还可减少小企业之间的矛盾与竞争。以企业产权为桥梁,有效实行资产重组,创建及发展跨区域的大规模道路客运集团,对其实施集约化经营,在大规模经营中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
第二,扩大道路运输企业的车辆规模。扩大车辆规模的途径有两个:收购其他中小企业车辆或者购买新车。在购买车辆时,应选择适用性强的车辆类型和档次。集中购买车辆可大幅降低企业运营投入,同一个厂家的客车,采购1台、10台、100台,在价格上有很大的差距,并且因为零部件相同,还可减少维修部门的零部件库存。寻找合适机会兼并同线路客运车辆,减少同一线路的运营企业,组建运营联盟,形成利益合体,提高客车的运营效率。
2.推广使用先进的运输设备
使用先进的运输设备,有利于高科技成果在运输企业的应用。道路运输粗放型经营的特点是不注重高科技在运营活动中的重大作用。道路运输企业可以通过以下两种方式实现企业的信息化:运输设备的信息化;公众服务及安全监管的信息化。运输设备的信息化主要指:为运输车辆安装物流系统优化技术、GIS、GPS等,实现运力、资源等信息的收集及共享,对车辆实行全方位、全过程跟踪监控,促进物资流、资金流、信息流的有效整合,快速提高运输组织管理水平及调度水平,降低空驶运输、无效雏形、迂回运输、重复运输,实现客车运输的快速响应、高效连接、合理组织及准时精确。运用先进的信息技术优化及改进道路运输企业的管理流程,使企业管理更加高效、系统,全面提高集约化经营水平。借助先进的信息技术,充分利用已有基础设施的运载功能,提升运营效率,降低运营成本,降低环境污染,促进道路运输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总之,集约化经营是当前各行业发展的趋势,尽管运输企业还存在着诸多困难,但是也应认识到集约化经营的条件和优势,运输企业一定要抓住机遇,利用各自的优势来发展集约化经营,从而提高运输业的整体效益。
参考文献:
【关键词】湿地、公园、文化、规划设计
中山市东凤镇属于西江、北江冲积平原,主要由西江以及北江所带来的泥沙在古海湾中淤积而成。全镇地势平坦,河网密布,多为鱼塘和含沙泥层。镇区内主要河道为镇北部的鸡鸦水道。和穗湿地公园项目就位于鸡鸦水道河段的细沙岛上。如何在公园规划设计中融入当地历史文化,体现文化主题,突出文化表现形式,是该项目的重要探索点。
一、 项目背景与场地概况
东凤镇利用现状河网和过渡性的湿地打造公共空间,既有利于这些自然水道生态环境的养育、护育及修复,维护一个良好的湿地生态环境,又能在适度的范围内布置让人能够观赏、体验,甚至有科普科研意义的公共活动空间。
规划的和穗湿地公园位于东凤镇中东部细沙岛上,用地形态犹如浅滩上的戏水游鱼,整片规划用地属堤外滩涂地,周边主干路网完善,区域可达性强。和穗湿地公园建成后将成为中山市内面积最大的人工湿地公园。
二、 景观规划设计中的文化表现形式
湿地公园景观规划设计的文化表现形式主要通过公园的主题性、公园的开发利用方向以及公园的美化三个方面体现。其中,公园的主题性是以某种游乐的形态为目标,围绕该种游乐方式营造文化氛围,公园内的所有色彩、造型和植栽都围绕着这个主题服务,形成易于辨认的特质和游园线索。公园的开发利用方向则是设计者对用地利用的把握态度,例如是在设计过程中尽量保留自然遗迹,还是运用部分或大量工程措施进行改造的决策态度。公园的美化则是通过对公园的园林设计、景观小品、建设风格等形式上的塑造,突出文化美感。
三、 湿地景观文化的表现类型
1、自然、生态和可持续发展的湿地景观文化
湿地景观设计不应单纯等同于一般的滨水景观设计。优秀的湿地景观设计,应是综合考虑其包含的生态系统的健康性。没有生物多样性参与的湿地是没有生命力的。在进行湿地景观设计的时候,我们需要构筑具有完整物种组成和群落结构的湿地生态系统,兼顾湿地生态良性循环和为城市市民服务的综合目的。
2、历史、人文的湿地景观文化
生于水边,长于江岸,以舟为家。岭南文化中的龙舟竞渡是从古代南越人的传统习俗沿袭下来。“水任器而方圆”,赛龙舟成了岭南人性格的最好诠释。随着歷史的发展,岭南龙舟文化将一些传说与民俗活动联系起来,形成了端午节的节日民俗活动。这项运动年月久远,传播并影响到世界很多国家和地区。南宋时广东已有大型的龙舟竞渡比赛。
东凤镇的“五人飞艇”项目,其实是由中国传统中的龙舟演变而来,是东凤镇人民对龙舟运动的精简与提炼。作为岭南水乡的生动显影,五人飞艇的龙舟习俗在东风镇绵延逾千年,成为融入当地民众生活的一项传统运动。2012年,五人飞艇更被列入中山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法律意义上需保护的传承民俗。近年来连续举办的十届“五人飞艇”公开赛,吸引了镇内外70多支龙舟队参赛,每次比赛有近万人观看,成为当地一大盛事。
“一个民族文化的根基、一种精神文明的传承,需要载体。而我们所说的非物质的东西,民俗文化的东西,就依存在建筑等物质载体当中”,和穗湿地公园就承担着这样一个神圣的任务——以“五人飞艇赛”为文化主题,以民俗活动为文化载体,不仅营造贴近市民生活、被市民理解与熟识的公共性场所,更要为传统文化的历史传承提供保护。
和穗湿地公园将是一条具有深厚文化内涵的景观带,岭南文化在这条充满回忆的景观带中留下了深刻的历史印记。公园中的展示区将把普通民众的生活片段或是流传在百姓里的民俗典故一一展现,历史传唱。和穗湿地公园,将是承载东凤镇文化历史的画廊长卷,将是东凤镇里一道靓丽的风景走廊,是集人文、生态、科教于一体的城市景观。
3、科普、教育的湿地景观文化
在追求和穗公园湿地的审美价值和游憩价值同时,我们也应更加重视其生态价值和环境教育价值。湿地不等于通常意义所理解的滨水区或滨水景观。它是具有完整意义的生态系统,它拥有完整的生态系统物种组成和群落结构,其提供给人类的生态系统服务也应该是完整的。通过设计的引导,环境的教育,改善人与自然之间的价值关系,是湿地景观文化中最需要重视的一个环节。
4、美学角度的湿地景观文化
湿地公园景观设计的美学文化,应体现大众的审美需求。湿地园林化的理念,就是以审美的角度进行设计,将设计者的思想、美学观和价值观用一系列的手法通过景观解构、建设风格等形式体现出来。
此次和穗公园湿地规划将坚持将生态功能的保护欲恢复放在首位,避免湿地景观的破碎化,尽量保留桑基鱼塘的道路形式,局部保留原有鱼塘,以自然为主,并进行细微的人工干预。整个公园将以开敞式为主,通过点、线、面的传统美学设计手法串联起各个功能区域。
四、 规划设计方案中的文化要素解析
和穗湿地公园中蕴含着六大文化要素。
1、自然生态水系
湿地公园地处新沙岛对岸,紧邻鸡鸦水道,周边水网交织、河道纵横。风景原始古朴,水乡风情浓郁,两岸植物丰富、风景秀丽。水,既是整个“湿地公园文化景观”的基本载体,也是景观的首要组成要素。作为鱼眼点睛之笔的人工湖,是基于现状鱼塘水系开拓出来的大面积开阔水域,紧随其后的桑基农田,体现了湿地公园源于自然,归于自然的”道家”文化。
东凤镇和穗湿地公园(文明林)规划设计总平面图
2、江河入口的带状空间
湿地公园位于鸡鸦水道的河口处,滩涂平缓悠长,适于延滩涂布置休闲步道,形成步步为景的观赏层次,呈现出一面为水、一面为林的文化空间特征。
3、水林相间的景观格局
公园力求保持原生态的自然格局,打造一个较为安静休闲的景观空间,形成水林相间、独特而丰富的景观格局,为人们营造出一个观景互动,交流,休憩的舒适场所。是湿地公园文化的整体架构。
4、人文与自然结合的景观单元
人工湖、文明林、天后宫、莲花池形成了一个个姿态迥异的系列景观单元。 “文明林”,是中山市“森林围城”绿色行动的主打项目之一,通过种植主题,赋予树木人文色彩,体现追求和谐的生活文化思想内涵。天后宫,则寄托着人民对妈祖的崇敬与纪念。这些景观单元或借助自然风光,或依托人文古迹,体现出系列型的观赏主题和情感关联,成为湿地公园文化的支撑要素。
5、龙舟观演区(五人飞艇)
五人飞艇比赛是整个湿地公园文化中最具影响力和价值的核心要素,是“自然与人的联合作品”。 五人飞艇观赛场地设置有中央观赛龙舟主题广场,赛时可提供300个参观席位。广场的北侧预留龙舟文化展示区与龙舟博物馆,体现出东凤地方文化。
6、特色植物
利用本土丰富的植物资源,以简洁、大气的造景手法营造充满亚热风情特色景观。在湿地水域中种植荷花、荇菜、茭白、莼菜、芦苇等具有净化水质作用的水生植物以及开花植物鸢尾、千屈菜等,利用浅水处种植柳树、芦苇、水芋等,为水鸟提供栖身之地;陆上保留原有的柑橘、荔枝果林,增加人工蜂房等元素,造就一派返璞归真的田园风光。以具有体量感的整形灌木营造空间纵深感。高层植物以挺拔树种形成竖向线条;底层植物以带状分布形成清晰的层次,突出不同色彩高度的配合。
知识与技能:认识到人生规划的重要性,并学会做简单的规划;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这次主题班会,认识到人生中规划的重要性,进而学会如何用行动把梦想变成现实,树立积极进取的人生观。
主题班会过程:
一、导入
主持人:同学们有没有思考过我们为什么活着?活着是为什么?生命有何意义?人生的价值是什么?相信每一个充满幻想的青年,几乎都会思索这个亘古难题。于是,许许多多的青年带着这种困惑走进了中年,他们中有的人成功了,有的却失败了,更多的只是平庸地活着。在耗费了宝贵的时间之后,他们才发现:人生有无数条单行的轨道,条条都通向未来,而他们的所谓探索,往往表现为无从选择地、漫不经心地、甚至刻意地走错了人生的单行道,或许他们会终于明白:人生终究不是用来探究的,活着并精彩地演绎生活,才是惟一的人生。
然而,人生要活得多姿多彩,却不能没有梦!
A:心怀梦想,志存高远,人生之梦需要实实在在的规划才能追寻。好的人生离不开好的规划,成功人生离不开成功的规划及在正确规划指导下的持续奋斗。
B:人生如大海航行,人生规划就是人生的基本航线,有了航线,我们就不会偏离目标,更不会迷失方向,才能更加顺利和快速地驶向成功的彼岸。
A:然而,有了规划,就一定会有成功的人生吗?也不一定。同学们思考一下,你们是不是常常做了规划却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B:学生按小组讨论两分钟。找几个学生来谈谈感想。
二、进入正题
主持人:上面的漂亮话谁都会说。当前的问题是:你找不到基本航线,怎么办?
肖伯纳有一句名言:明白事理的人使自己适应世界,不明白事理的人,硬想使世界适应自己。人生就是在这种不适应中,调整适应,发展适应的长河中前进的。
在人生的每一个漂流中,可能会远离我们的人生坐标。问题在于,我们应该学会在远离目标的时侯,去创造条件,接近目标。所谓创造条件,本身就是一种进取,一种求索,一种心向即定目标的挚着,一种坚忍不拔的追求。
人的一生是漫长的,更是变动的。国家政策的调整,外在条件的变化,家境的变迁,突发事件的出现,都会使我们的境遇变得困难起来。在艰难困苦面前,我们要以乐观豁达的心情直面人生;以艰韧不拔的毅力支撑自我;以正确的价值取向占据灵魂。把艰难困苦当成是一种磨炼,一种积垫和一种成熟。
古人云:哀莫大于心死,志莫大于永刻。在艰难险阻面前,只要我们心中的火不灭,展开的翅不折,就一定能走出生活的沼泽,迎来人生的艳阳天。
记得有一首歌中唱道:人生有梦才算美,几度风雨多轮回,苍桑摔出铁打汉,滚石酿出震天雷。让我们珍视机遇,迎接挑战,自觉地在艰苦中磨练,做一个新世纪的铁打汉,震天雷吧!
一本书中这样写到:一个不能靠自己的能力改变命运的人,是不幸的,也是可怜的,因为这些人没有把命运掌握在自己的手中,反而成为命运的奴隶。而人的一生中究竟有多少个春秋,有多少事是值得回忆和纪念的。生命就像一张白纸,等待着我们去描绘,去谱写,而合理的规划才能在这张白纸上描出精彩的蓝图。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人生需要规划,企业需要策划,不懂策划者,不能明白磨刀不误砍柴功的道理。策划也,人人都用,一个人的成功、企业的成功,虽然付出了众多的辛苦,但他们毕竟是成功者;但是:有众多的人、企业付出的辛劳远比成功的人、成功的企业付出的辛劳多出几倍,最终还是以失败而告终。成功并非是努力奋斗和付出辛劳多少的结晶,而是另有缘故。这就是对自己的认识是否到位,策划做得是否合理。下面让我们通过录像来看看一些大学教授是怎样看待人生规划的。
三、以下关于规划人生的几句话送给你们参考:
我知道自己在意什么,所以我知道飞向哪里
相信自己,是一种坚持,并不容易
牢记我要的,不强求其他
心灵的成长,才是真正的成长
快乐是不要给与超过自己现状的压力或者具有超强的快乐心灵
想达到目标,就要具备为之付出的觉悟
努力是一种态度,不是为达到目的而做的交易
良好的习惯使人快乐,但养成的过程艰苦难受
四、以下关于规划人生的几种方法送给你们参考
1、列梦想清单dreamlist
列出你一个月、一年、或一生中所最想要达成的每一个目标。
2、排梦想目标的优先顺序;
3、为目标设立期限;
没有期限的目标只是梦想,如果是长期目标,一定要分成短期行动步骤。
4、找出核心目标;
自我设问:当我实现了哪一个目标梦想之后,那其他的目标都可跟着实现?如此,你就能明白自己的核心目标在哪里。
5、明确达成目标的原因和理由;
我为什么要达成这个目标,为了达成这目标,我必须成为怎样一个人?在哪些方面必需要改变?
6、找出达成目标的最大障碍;
当你克服了达成目标中最大的障碍,其他一切都将变得简单。
7、制作梦想手册;
潜意识的运作来自于明确的画面。假如你梦想在某年某月买一辆车,请你把这辆车的颜色、款式等描述得一清二楚,并找来具体的照片,贴到你的《梦想手册》上,来引导自己的思维从这方面思考。
8、经常复习目标;
随时念着你的目标,翻看自己的梦想手册,来刺激你的目标意识,不要有负面抗拒思想,遇到困难的时候,念你的目标,想与别人吵架的时候,马上念你的目标
9、制定方法与步骤,并付诸行动;
为你梦想制定好正确的方法和步骤,并采取大量的行动。计划越详细,你成功的机率越高。有好的方法和步骤,不付诸行动,一切的一切都毫无意义。
五、责任意识
在很多时候,责任意识是和一个人的行为联系在一起的。要求增强责任意识的一个潜台词是:你要对你的所作所为负责任。由此推出的责任意识便是:你是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任的,所以,慎重行动,量力而行。
不过,很多情况下的责任意识的缺失,恰恰是忘了自己是要负责任的。身后有余忘缩手,眼前无路想回头。到最后,只好是早知今日,何必当初。但真的能回到当初,可以重新来过吗?不能!职业规划的作用:
1、确认人生的方向,提供奋斗的策略
2、突破并塑造清新充实的自我
3、准确评价个人特点和强项
4、评估个人目标和现状的差距
5、准确定位人生方向
6、重新认识自身的价值并使其增值
7、发现新的人生机遇
8、增强人生竟争力
那我们该怎么做?
六、小例子
1、畅销书《登顶》的作者迈克尔尤西姆在书中讲了这样一个细节:
在攀登珠穆朗玛峰的探险队出发之前,我一一向队员询问他们的兴趣和技巧,在此基础上给每个人分配了不同责任。一位队员将负责食物,另一位负责衣物,一位负责交通方式,其他人分别负责登山装备、财务事项、通讯和保健。这和我从前经历的探险不同。在这次探险中,但每一位队员都是团队中不可缺少的关键人物尽管不是领导者,但每个人都必须担负自己的个人责任。
在此之前,我们对自己的评价都是基于各自的登山能力。但现在,我们必须掌握一系列的管理技巧:在每个人的责任范围内,都必须运用领导才能。在管理这次探险的每个方面,都产生了巨大的责任感。每件事情都必须高质量地处理和解决,因为这关系到队员的生命,而且我作为领队,也无法事无巨细都能够处理好每个细节。将领导责任分摊,能够使整个团队更好地自我管理。
2、按照惯例,每周一我们都有周一的学校升国旗仪式,今天是学校使用夏季作息时间的第一天,集会显得有些慢和拖沓,整个会场显得不是很安静。其实很多时候,作为学生,我显得有些悲哀,我看到我们的同学,看到我们的同胞面对国旗的时候那种漠然的神情总让人心痛!
七、结语
关键词:城市规划。发展;设计;环境;管理
中图分类号: TU984 文献标识码: A
城市规划设计决定着未来城市的发展方向,对城市的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在城市规划设计中,不能一味的注重环境装饰方面,更重要的是要考虑到人文因素,要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便利,要符合发展规律,遵循自然环境生态平衡,在塑造良好城市景观的同时,谋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1城市规划设计目标与层次
1.1 规划设计目标
从环境管理学出发的城市景观规划设计通过建立区域与城市的生态系统观念,对景观资源、环境要素和生态过程进行分析,通过跨学科多专业的研究,谋求城市地区人工与自然景观的良好融合,环境要素的合理循环、流动,资源的最优利用,建立自然环境生态化规划体系,从而达到以下目标:
(1)探讨城市景观规划设计的环境适宜途径,从而使环境管理、景观塑造与城市建设等方面能在一个协调机制中进行,做到环境、社会、经济的效益统一,创造可持续的人类环境。
(2)重构生态链结,优化景观格局,使人居环境建设及社会经济活动与自然环境格局、过程相一致,塑造良好城市景观和环境质量,满足生活生产等各种要求。
1.2 规划设计层次
(1)宏观层次:宏观层次主要是对区域尺度整体景观的研究,包括城市景观、城郊景观、管理景观及周围区域的天然景观等,为下一层面的不同类型的景观规划设计提供基础。宏观层次研究较多以市域或县域行政区划或城市的经济辐射范围为范围,区域层面的景观规划遵循生态内在机制,以环境格局与过程的完整连续为原则,一般根据当地生态环境系统功能与格局所要求的空间范围而建立。(2)中观层次:中观层次研究范围包括城市建成区及周边郊区的总体景观,以城市规划区为范围,包括城市景观、城郊景观、农田、水系及山脉等。以市域景观环境格局为基础,保持市域自然环境格局在城市地区的连续性,并在城市内部进行景观环境综合建设。(3)微观层次:城市建成区是以人工设施环境为主的景观镶嵌体。这一层次以宏观与中观的环境格层为基础,通过对建成区景观的空间要素、结构、功能等进行分析,与旧城改造、新区开发相结合,增加自然要素,改善人工环境生态质量。内容包括街道、广场、绿地及公园等地段的景观设计。
2城市规划设计的环境管理途径
2.1 建立人居环境的生态平衡机制
自古以来,人居环境建设对周围区域的自然生态环境有很大的影响,是人类对自然环境不断占领与改造的一个过程。而区域也对城市的生态安全发挥重要作用。因此,针对区域的自然环境条件,要了解其演化过程,尊重自然格局,保护对维持环境安全至关重要的因素与部分,进而认识生态环境平衡的内在机制,使城市建设地区纳入这一环境体系。一方面,人居环境的生存依赖于区域自然环境系统提供物质与能量。另一方面,健全的生态环境系统是人居环境景观的重要构成要素,环境倒退形成的荒山秃岭、水土流失、局部气候恶化都对人居环境的建设与生存构成不利的影响,形成了人居环境的不安全因素,也形成了低劣的环境景观。因此,环境安全不仅是自然生态系统生存与发展的需要,也是人居环境建设的必要条件,城市规划与建设应力图维持规划区域及城市的环境安全机制。
2.2 城市景观规划设计环境管理途径
针对城市景观规划设计的环境管理适宜途径在于尽量增加城市中的自然组分,增强城市景观异质性,以平衡城市环境收支,提高环境质量,消除过多人工硬质环境的不利影响,形成景观环境综合建设模式。城市景观规划设计生态适宜途径主要包括:
(1)进行土地环境管理规划,保护城市环境敏感区与环境战略点:确定城市建设的适宜用地与适宜利用方式,建立环境管理区,如饮用水源地、野生动物栖息地等。
(2)以“开敞优先”原则进行生态绿地与开敞空间系统规划:使城市内部绿地与外界林地系统保持连续,保持大环境的生态格局在城市地区的连续与完整,同时增加城市环境的自然组分和异质性斑块。
(3)建设城市生态廊道系统:包括以河流为主的蓝道和以绿化为主的绿道,保持城市内部的各种自然与人工生态流的连续。
2.3 地段景观规划设计环境管理途径
针对具体的城市地段,在景观规划设计中也应尽量提高“自然”组分在城市用地构成中的比重,进行生态适宜技术层面考虑:
(1)进行环境影响评价:根据地段的自然环境特点预测规划对周围的影响,制定对策。(2)进行城市绿地、公园及滨水区具体环境景观设计:结合区域与城市生态绿地系统与廊道系统,提高各种绿地的生态功能,用廊道相互连通,构成绿地网络。
2.4 建立多层面立体化城市空间体系
随着城市规划的不断发展,环境的设计也在不断改进,建筑材料的使用也更加新颖,城市的旧面貌都已被翻新,人们的生活质量也随之提升,环境设计慢慢向多层面发展。
(1)建设多层次的道路公交系统
在许多比较发达的城市中,多层次的道路公交系统非常普遍,效果也非常明显。在城市规划中,它主要是解决因人口和建筑物的密集而造成的拥挤状况,这也是城市规划中的主要问题,因为人口在不断的增加,给环境造成的压力也越来越大。对于这样的现象,在环境设计中,我们应该采用分散人流量的方式来解决。例如将我们现在的道路建设成一般汽车通道、地铁和高速公路三条线路合一的状态,有效的减少了交通系统拥堵的难题,为城市规划作出贡献。
(2)合理建设高架步道系统
高架步道可以分成三种类别:露天式、有顶式和全天候式。在这三种步道中,露天式的步道投资是相对于较少的,应用也比较广泛,在城市中随处可见。全天候步道的设置一般是在温度比较寒冷的地区。所以对于步道的设置,这就要求步道的设计者根据不同地区的不同情况,做出具体的分析,不要一味的生搬硬套,要对城市和城市里的人们负责。
3城市规划设计环境管理依据的原则及主要内容
3.1城市规划设计环境管理依据的原则。城市规划设计环境管理应以可持续发展理论、生态学理论、系统学理论等为指导,既要维护好人类生存环境,又要满足人们的使用需求,根据城市规划设计环境管理的内涵及目标,要作好城市园林生态规划设计,应当遵循如下原则:(1)整体优化原则;(2)协调共生原则;(3)环境敏感区保护优先原则;(4)景观地域性与文化性原则;(5)生态平衡原则;(6)生物多样性保护原则;(7)生态美学原则;(8)最适功能原则;(9)可持续发展原则。
3.2城市规划设计环境管理的主要内容。城市规划设计环境管理的主要内容应结合我国城市规划中环境管理的实际情况,环境管理规划的主要方法包括城市环境的视觉景观形象设计、体现地域文化与特征、城市景观的环境生态效应的体现(包括保护生物多样性、建立多样性生境、合理利用边缘效应、创造适宜大小的面积、保持种群一定的数量、城市自然景观的保护与重建、结合地域自然条件等)、达到城市环境的适宜性(安全性、可达性、舒适性)。
4结语
从城市发展规划的历史上可以看出,用以指导城市发展的规划体系是一个不断补充新元素、不断调整的发展过程,多目标的规划体系已经从“社会――经济”重心转移到了“社会一环境”重心上来。如果说城市规划侧重研究人类聚居的物质形态和社会经济作用,那么城市环境管理规划则是更广泛地探讨两者之间及其自身的互动作用关系,从中探寻一种客观上的动态平衡。它的相关规划理论与城市规划都是可持续规划体系的一部分内容,城市环境管理规划理论研究以城市总体规划为指导,是可持续规划的多目的之一,是城市总体规划的有益补充。
参考文献:
[1]徐伟,张北艋.环境设计对城市规划设计的重要性[J].科技与生活,201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