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国防教育体系

国防教育体系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国防教育体系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国防教育体系范文第1篇

关键词:东西方 体育文化 体育教育

1、前言

“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中国高等体育教育仅仅局限于传统文化的观念框架,范畴体系和意义网络显然是不合适的,与此同时,摒弃东西方体育文化之间“天然分离”的“泾渭线”,互为补充,相互加强构成了我们思考中国高等体育的基本方式和文化“眼光”。

本文从东西方体育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入手,采用文献综述的方法,并从中去探索高等体育教育,旨在改革和完善体育的内容和结构。

2、东西方体育文化

世界体育的发展史表明,世界体育首先产生于东方而不是西方。在公元前5千年古代的东方就开始向文明社会过渡,产生于这个历史时期的东方体育,不仅对后来的西方体育,而且对整个世界体育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而在东方体育已作为一个整体存在于人类社会并得到了充分发展的时候,即公元前11—9世纪,欧洲文明的发源地—地处南欧的古希腊,罗马都还处在稚气的神话时代,其体育自然也才刚刚起步,经过公元前8—5世纪的创造和发展,西方才形成了不同于东方体育并具有鲜明西方色彩的体育类型。至此,西方体育才初步形成。世界体育也因此进入了一个由东西方两种不同类型体育交相辉映,平行而不同步发展的新阶段。

公元2—10世纪,东方的亚洲和北非的多数国家相继进入封建社会,东方体育在良好的社会条件下继续保持其兴盛发达的状况,并越来越趋向于成熟。此时的西方体育,无论在内容和形式上都较之同一时期的东方体育远为落后和贫乏。但是,从公元15世纪至17世纪,欧洲向资本主义社会发展,从而使西方体育开始进入一个伟大的转折时期,西方体育逐渐摆脱落后状态,并从战争和宗教活动中分离出来,成为一个独立完整的社会现象。

以儒家为核心的东方文化和以新教伦理为核心的西方文化,是两股不同的文化源流,显然,东西方体育文化必须带有各自核心文化的色彩和特征。同时随着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人们对体育的价值观发生了改变,逐渐意识到近代体育对培养全面发展的新时代所需要的人格与体格的具体价值。

2、1 东方体育文化

以中国、日本、印度、朝鲜等亚洲国家为代表的东方体育,都由于大部分时间处于一种闭关自守的封建社会条件下,而使他们在古代所形成的兴旺发达的状况在近代未得到进一步充分的发展,从而使东方体育进入了一个停滞和哀落的时期,到了20世纪50年代以来,东方社会条件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缩小了在经济、文化和科技发展上与西方的差距,中国、朝鲜、越南等亚洲社会主义国家的崛起和亚洲四小龙在经济、文化和科技上的高速发展,使以亚洲诸国为代表的东方体育在与奥林匹克运动为核心的西方体育的相互交汇,融合中得到迅速发展。就中国而言,经过世代的传承,擅变和发展,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和特质;形成了以养身健体、道德培养为主要目的,并高度吻合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和由这种文化所锻造的民族性格的体育形态:形成了一个结构稳定,区别于世界上其它任何国家体育形态的独立体育文化体系。后,西方体育相继传入中国,从而使东西方体育文化相互交汇和融合,并逐步形成了一种东西方体育文化的相互迁移和相互竞争,共同提高的新格局。

2、2 西方体育文化

西方现代体育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古希腊时期),古希腊十分重视对青年的身体训练,公元前300多年前教育家柏拉图在他的身心调和论的教育设计中,规划了各种年龄体育活动的内容和要求。第二阶段(文艺复兴时期),英国教育家洛克首先提出了“三育学说”,即把教育分为体育、德育和智育三部分。并强调“健全之精神,富于健全之身体”。第三阶段(十九世纪产生革命后),当时德国体操盛行,与此同时,美国球类运动,法国体育也都迅速发展起来。其主要内容有田径、体操、举重以及各种球类运动等。这些运动特别强调肌肉锻炼和体格健壮。研究表明,西方体育文化的特征,是和相适应的资本主义历史条件以及竞争,冒险的哲学思想有关,从而形成了重视“练形”、健美、讲究外在统一和竞争激进的风格。19世纪末,西方体育文化发展的直接结果产生了奥林匹克运动。奥林匹克运动经历了一个世纪的发展,终于成为一个超越体育范畴,影响和波及国际政治、经济和文化的相对独立的社会现象。同时,西方社会伴随着物质文明的高速发展,人们越来越对现代社会中缺乏运动以及精神颓废的生活感到失望和厌倦,因而对竭力想摆脱这种状况的西方人来说,东方体育中的许多体育思想和运动方式,对他们来说越来越具有吸引力。  3、体育教育内容体系的构建

传统的高等体育教育突出了“三基”,可以肯定它把握了体育的本质和教育的内涵,但从我国传统体育文化和西方现代体育的引思中,从“21世纪的素质教育”和未来社会发展对体育的需求来考虑,引发了我们对高等体育教育内容体系构建的思索。也许有人认为东西方体育文化这种“时代错位”的从学理论带有一定的主观随意性的情感色彩,但以其为参照系进行自我观照,自我省察,从而更深刻,更准确地了解和理解自己,无论怎样是多了一个参照系,多了一面自我观照的镜子,也是多了一个自我认识的视角。

3、1 道德伦理教育和培养是一项紧迫的任务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蓬勃开展,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摆在我们面前光荣而艰巨的任务,高校肩负着为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建设者的接班人的重大使命,显然,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和培养至关重要。特别要重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理想、信念和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面对青年学生思想、道德、行为的种种表现和特点,教育的任务更为繁多而具体,更为广泛而深刻,当前,体育教育中思想道德教育尚未得到加强,并有削弱的趋势。因此,弘扬东方体育文化,应真正将思想道德与教于体育教育中,真正使体育成为“成德成圣”的手段。

3、2 加大力度培养竞争价值观,提高人的群体素质

如果未来社会以“协调为主旋律”,那么,当今社会则是由竞争向协作转执的一个既竞争又协作的转轨时期。所以,在此阶段,除了要培养人的竞争意识外,还要培养人的协作能力,即形成良好的群体素质。群体素质是人在体育运动中形成的那种友好往来,和睦相处,公关协作的素养。不仅符合近年来联合国卫生组织提出的“生理、心理、社会”三者完满状态的“健康模式”,也符合了世界教育改革从70年代的“学会生存”到80年代的“学会关心”至90年代“学会合作”的思想变革。奥林匹克精神中的“更高、更快、更强”表达出了努力奋斗,永远进取的灵魂实质,竞争是推动历史前进的重要因素,竞争也是体育本质性特征。没有竞争,体育不仅失去魅力,而且也将失去存在的价值。要成功地培养和造成跨世纪合格人才,体育教育要大力培养学生坚强的个性,通过竞争磨炼身体,发展和培养竞争思想和竞争能力,学会在竞争中求提高,求发展。

3、3 能力培养体育教育的中心环节

东方体育文化强调“内意识”的养生健体能力,西方体育文化强调练“外形”而改善人体“内环境”的能力,我们应将这两种不同的能力培养和教育融为一体,不仅要培养学生的健身锻炼能力、竞技和竞争能力、自立和应变能力、娱乐消遣能力,还应从学生的精神面貌,意志和品格中去探索其内在涵义都更为深刻的内容和实质,能力培养必将提高学生对体育的兴趣,爱好的习惯,体现“因才施教,全面育人”的内涵,从而为终生体育奠定基础,为培养和塑造决定着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的青年一代打下了全面而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颜绍泸 周西宽:体育运动史人民体育出版社1990

[2]刘修武 奥林匹克大全人民体育出版社1983

[3]凌平等 中国体育的历史方位与体制转轨现代性求解的思考 江苏体育与科学1993(1)13—5

[4]卢元镇 中国体育运动的文化特征与人的现代化  京体育科学1987(1)1—4

国防教育体系范文第2篇

关键词:中学体育 “放” 教学目的 激发兴趣 自主合作

纵观现在中学体育课堂的教学普遍存有这样令人心痛的现象,大多数的体育教师的教学过程几乎如出一辙:集队――准备活动――技能讲解(动作要领、注意事项)――动作示范――学生自行练习――收队(下课)。在这一教学流程中,教师仅仅在技能讲解和动作示范这两部分短短的几分钟时间起着指导作用,其余大部分的时间里任由学生自由游戏。这类的体育课,被戏称为“放羊课”。整堂课下来,掌握教学技能的学生寥寥无几,教学效果甚微,几乎可以说是没有什么教学效果。分析了下,造成此现象的根源在于体育教师对体育课中“放”的教学原则把捏不准,理解不透彻,甚至是出现了误解。因此,“放羊式”的体育课对学生身心发展无一益处。“放羊式”的“放”也不等同于新课程教学中的“放”。新课程下的体育课教学如何“放”,下面本人谈谈自己一些肤浅的体会。

一、紧扣教学目的地“放”

“放”不是指体育教师放任学生不管,任其自行游玩,而是指体育教师应有目的,有计划的放,是一种新的课改理念指导下的教法设计和学法指导。何谓有目的、有计划的放,即体育教师按照教学目标和已设计好的教学流程适当地让学生在教师正确的指导或是集体小组合作探究下进行学习。

体育教学应把教学目标作为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点,以尽可能好的教学效果促进教学目标的实现。体育教学目标是教师所选择的教法和教学设计的依据。教师课堂教学中所设计的任何教学环节必须为教学目标服务,教师尽可能使学生掌握应用基本的体育知识和体育技能。要达到此目标,体育教师课堂教学中必须转变自己的教学角色学会“放”,有目的、有计划的放。一方面,在学习目标和思维方式、练习方法上对学生进行加强指导。另一方面,要对学生的思想教育进行正确的引导。例如,动作技能难度不大的,学生能通过自己的摸索练习掌握的,教师要放;动作技能难度稍大的,学生一时掌握不了的,体育教师可以先尝试放,组织学生进行分组合作学习,通过合作交流,兴许学生能掌握。倘若学生仍不能掌握的,教师才加以指导。在体育游戏中,教师也应放。教师在说明了游戏的规则后应放学生自由,使其充分表现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让学生在自练的过程中去思考、分析、质疑解难,逐渐掌握教学知识和技能,实现教学目的达到教学目标。

二、激发兴趣地“放”

任何一门课程的教学,教师都不可能至始至终地讲授40分钟。体育课教学同样不能例外。在教师讲授留给学生练习巩固的时间就是“放”。放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练习,巩固本课教师所授的某一知识或是某一技能。体育课中的“放”区别于其它课程中的“放”,这是体育课本身的课程特点所决定的。正因此特点,体育课中的“放”的能动性更大,灵活性也更大,学生更容易喜欢课堂中教师留给他们的练习时间。所以,总的来说,体育课本身具备着区别其它课程让学生更喜欢的特性。体育教师的“放”能更好地激起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

爱因斯坦曾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实验表明:玩是孩子们的天性,孩子们最好的伙伴是与之年龄相仿的孩子,而不是教师。孩子们的创造力和潜力是在玩中被发掘出来的。所以,体育教师应合理地放手让学生自行去练习,教师不能一味地从头讲到尾,应给学生思考的空间和练习的时间,才能更好地学习掌握体育教师所授的某一知识或是技能。总的来说,教师的“放”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学习体育知识和技能,是为了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让学生更加喜欢上体育课。

三、合作探究地放

“放”是体育课堂教学的一种教学艺术,是新课程教学下的趋势和要求。新课程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是21世纪重要的学习方式,不仅适用于语文、数学、英语等课程教学中,体育教学同样适用。中学体育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通过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学习,学生将具有良好的心理品质,表现出人际交往的能力与合作精神。要培养学生“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教师就必须有的放矢,不可全权包办,应将课堂还于学生,充分地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体育教师将课堂还于学生,教师还必须参与到学生的活动和练习中去,而不是教师完全退出教学舞台,全然变成“边缘人”,任由学生“闹”。体育教师必须俯下身去指导学生完成技能练习,把自己和学生当成一个共同的学习体。

体育课堂教学中的“放”,一是指教师对学生进行方法指导,二是教师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指导。《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指出:立足于“每个学生身心都得到充分发展”“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使每个学生都能发挥自身潜能,激发学生学习和锻炼的主动性,实现全面发展。教师要使每个学生都能发挥自身潜能,每个学生身心都得到充分发展,在“放”的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来定。学生的学习水平因人而异,肯定存在着差别。如果有部分学生未能掌握好某一知识、动作要领或是技能,体育教师可以采取分组合作的学习方式,将不同水平的学生分至不同的组中,让对某一知识、动作要领或是技能掌握比较好的学生去指导组里较差的学生,教师也亲自参与指导。这样一来学生合作交流的机会增加,就加强了学生的交流合作能力。

总之,体育课堂中教师的“放”是一种教学技术,是一种教学艺术,是新课程标准下对教师的角色转变的要求,是体育课堂教学中的一种趋势,也是自主合作学习的一种方式。教师要紧紧地抓住教学目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结合分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去进行教学,让每个学生在体育课的学习中身心得到充分的发展。

国防教育体系范文第3篇

【关键词】国防观念;淡化;发展;形式

培养和强化高校大学生现代国防意识,对于促进大学生喜爱国防、关注国防、了解国防,增强国防教育及相关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提高高校国防教育的实效性有着重要的意义。大学生的国防意识和国防责任感总体来说是建立在对传统国防的感性认识的基础上。我国国防教育出现上述问题的原因是复杂的,而现代国防意识比较薄弱,大学生现代国防意识的淡薄和弱化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和平环境下,国民的国防观念普遍淡化,缺少氛围

近年来,我国的周边环境相对趋于平静,随着国际地位日益提高,原本存在的一些危境也基本消除,我国已经30年没有经历过战争。当然谁也不想战争,但是就是这种长期的和平环境,也使得在这30年期间成长起来的青少年产生了松懈和麻痹思想,都认为现在天下太平,不必再枕戈待旦了。这30年,几乎是成长了两代人,因此就形成了近乎两代人都存在了轻视国防、放松国防建设的情绪和现象。特别是在对孩子的培养上,从上幼儿园开始就被强烈灌输“考大学”、“挣大钱”,如今的青少年很少有人会想到保卫国家是自己的责任,只有那些高考落榜生、打工回乡者以及难以在社会上“混下去”的人才会考虑选择军营。而同时,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部队只是在大型灾害中出现过,没有体现出应有的价值,这也给国人传递着一个国家太平、天下无事的信号,导致普通国民都认为国防建设的任务不是那么紧迫了,国防观念也自然不会强起来。美国外交政策网站也曾发表文章称美国目前过度担忧中国军力增长还为时尚早,现今的并没有可在太平洋挑战美国的军事实力。特别是中国的“独生子女一代”会削弱其军力。

市场经济制度建立,经济利益的推动带来的冲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给国防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物质和技术上的支持,为开展雷防教育创造了有利的条件。但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国民经济的发展,利益的驱动,国防教育也遇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许多领导们认为只要经济上富裕就会使国防建设自然强大起来,国防教育讲起来主要,干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软"任务,缺少真抓实干的精神,在实际工作过程中没有足够的重视。同时,经济利益的多元化,使人们的价值取向发生分化,不同利益的个人和群体有不同的利益价值取向。价值利益取向上的不同,反映到国防教育上就是重利益轻大义的观念在不断上升。

二、军人社会地位始终没有得到有效提升,职业荣誉感降低

职业荣誉感是激发劳动者积极的重要因素。长期以来,由于我军具有较高的社会地位,因此国防劳动者普遍具有较高的职业荣誉感。然而,近些年来,国家发展了,但军队的社会地位却降低了。比如,我们对于中学生、大学生的调查表明,大多数人认为军人社会地位不高。高中生、大学生和国防生中分别有54%、66%和65%的人认为军人的社会地位“不高”或“一般”;认为很高的只有16%、5%和8%。

据有关部门1999年的一项调查表明,中学生关注的35个热点话题,国防状况名列第23位。另据1998年9-10月对北京、上海、重庆等27个城市进行的当代中国城市青年状况调查表明,在青年中最愿从事军人职业者仅占4.8%,比最愿从事私营或个体劳动者职业的仅高出0.2个百分点,比最愿从事专业技术人员职业的低21.3个百分点。这进一步验证了由于军人地位的下降,已影响到军人的职业荣誉感,并进而影响到青少年国防教育的开展。

三、严峻的就业形势影晌国防教育的投入和发展

高校毕业生近年增量多、压力大,整个就业市场需求岗位的总体状况相对趋紧。除了要解决大学生就业,还有200多万的中专毕业生等待就业,加上多年积累下来的待业人员,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局面相当严峻,就业问题成为当前高校和毕业生面临的最大难题。就业形势的严峻一方面打击了大学生的自信心和自尊感,另一方面使他们把绝大部分精力放在“考证、考研、找工作上”,没有时间和精力来关注国防;也使学校将一切工作重点放在如何提高大学生就业率上,从而忽略了国防教育。

四、国防教育内容形式缺乏吸引力影响了国防意识的培养

高校国防教育工作主要通过军训、军事理论课教学、开展国防教育活动等形式开展,而在军训中,训练科目主要是队列训练、内务卫生、军体拳、轻武器实弹射击等科目,由于扩招很多学校军训在校内进行,缺乏军营氛围,为了确保安全很多学校连大纲规定的轻武器实弹射击都取消了,军训成了队列训练和整理内务的代名词,更不用说定向越野、野外生存等具有挑战性和吸引力的科目了。军事理论课师资队伍的现状是制约课程建设的重要因素,许多学校军事理论课没有专职教师,教学是临时安排的任课教师,而教授军事理论课的教师需要具有较强军事、政治、历史、法律、科技、国际关系等方面的专业知识,这些教师没有受到系统的培训,课堂教学学生渴求的“国际形势”、“国际关系”、“国家安全”、“国防科技”、“兵器常识”等方面的知识的讲授难以胜任,所以不能紧扣学生关注的热点焦点和兴趣点教学,影响了课堂教学效果,导致学生对于国防教育缺乏兴趣,导致大学生国防意识的淡薄和弱化。另外国防教育活动受经费、条件等限制,不能做到日常化和多样化,很难给学生以心灵上的震撼而形成强烈的国防意识。

五、国防教育缺乏长效性、深入性制约了国防意识的形成

短期的军训是一种强化教育,一学期的军事理论课的教学影响如果不加以巩固的话,往往容易消失。当军训国防教育结束后,学校认为完成了任务,学生也开始感觉“松了一口气”,军训和军事理论教学结束后,学校基本不再安排系统的国防教育。而发达国家如美国是大学生整个就学期间都安排有军事课程,每周至少安排2小时左右,军事技能训练中,基础训练时间和高级训练时间的比例约为1:2,三军共同科目和军中专业科目训练时间比例约为1:4,集中训练(夏令营)和理论课程时间比例约为1:10。不仅设有必修课,还有军事类选修课,还组织国防教育社团,利用纪念馆、博物馆、纪念日进行教育,组织各种军事体育活动,以及利用广播、电影、电视、展览等进行普及性的军事宣传和国防教育活动。总之,国内外形势的变化,社会得发展,给我们的高校国防教育工作带来的很大的冲击和挑战。认真的分柝问题产生的原因,我们可以看到,除了社会大形势的变化之外,高校国防教育自身的发展跟不上时代步伐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参考文献:

[1]管益农.对大学生进行国防教育的思考[J].高等教育研究,1990(3).

国防教育体系范文第4篇

关键词:汇编语言;教学经验;教学方法;教学途径;教学效果

中图分类号:TP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12 (2012) 18-0077-01

汇编语言是高校计算机或者通信相关专业中的一门必修课程。汇编语言的主要优势在于其是一种底层的面向硬件的语言,在实现效率、实时控制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通过汇编语言的教学可以帮助学生加深计算机或者芯片的指令执行过程和命令实现方式,为学生后续学习单片机等课程奠定坚实的基础。

本文结合多年汇编语言的教学经验,对当前汇编语言教学课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和讨论,在传统教学的基础上对采用何种教学方式来提高教学效果进行了研究。

一、汇编语言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语言可理解性较差。相较于一些高级语言而言,汇编语言涉及更多的指令和伪指令,对于不同指令其语法规则都有所不同,代码中还包括许多机器指令代码或者变量地址等,这就造成汇编语言所编写的程序可读性不强,使得学生对指令不易记忆,对程序不易理解。

(二)学生的学习兴趣不强烈。由于汇编语言比较晦涩难懂,且其编程对象为机器,故汇编语言对学生的硬件基础知识要求更为苛刻。同时汇编语言的指令式编码方式需要学生对指令进行思想抽象和分析,这就容易让学生产生枯燥厌烦的学习态度,不利于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吸收。此外,教学内容无法与实际应用相结合会让学生产生学无所用的感觉,打消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致使教学效果不理想。

(三)课堂教学方式死板。当前的理论教学模式大多仍然是传统教学,这就容易使学生在教和学的过程中处于被动的学习状态,无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当然也有教师开始采用多媒体教学,但是其在教学中不够注重学习的吸收能力,在规定课时内将大量的信息传递给学生,导致学生难以消化。

(四)教学侧重点有所欠缺,实践不足。汇编语言具有抽象、指令多、调试困难、可读性差等缺点,而教师的授课又侧重于基础理论的讲解,大量的时间被浪费在这种讲解上,导致无法突出教学实践性,学生学习不牢固等,无法培养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提高汇编语言教学效果的方法途径分析

(一)改革教学方式。兴趣是促使学生学习的第一动力,一门好的课程需要一种具有吸引力的、适合当前教学内容的教学方式。汇编语言之所以让人感觉枯燥和晦涩,其主要原因在于教师没有充分掌握好教学的层次和方法,没有在理论教学中引入适当的实例程序与学生共同探讨理论应用和程序实现。

教师应该在教学的过程中结合实例帮助学生轻松快乐的学习,通过实例的完成为学生建立学习应用的成就感。促使学生加深汇编语言和汇编程序的作用及功能。例如在教授数据的存储方式和堆栈时,可以通过设计多种方式进行数据的存储和读取,帮助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进行实际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加深对不同存储读取方式以及不同堆栈的调用方式的区别和认识,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二)开展互动式教学。教师转变教学方式需要在思想认识上改变教学态度,改变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式,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路,重在培养学生利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由理论教学向方法教学的转变引导学生培养自我发现问题、考虑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种教学方式还能够活跃课堂氛围,增强学生间的互动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汇编语言涉及非常多的寻址指令、移位指令、控制转移指令、中断指令等。如果教师可以再将基本指令讲完后,结合不同的实践例题来让学生进行思路设计和代码设计,可以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纠正学生的认识误区、解答学生学习中的疑问、加深学生对指令和实现思路的理解,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三)利用多种教学手段辅助教学。现代技术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促使多媒体技术成为当今教学的基础方式之一。多媒体教学可以利用先进的教学资源将教学内容以丰富的形式和多样的效果展示出来。但是对于实践性较强的问题,传统的黑板板书与学生探讨也能发挥巨大的效果。因此好的课堂效果应该是一种资源的综合利用、多种教学手段的结合,这样能够将各种教学方式的优点进行集合,帮助学生获得更佳的学习效果。

如在讲述寻址方式时,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结合flas的形式将授课内容进行可视化处理,对重点步骤和过程进行动态显示,这样就能帮助学生利用感官认识升华理性认识,对抽象内容进行实体化,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另外,由于多媒体技术可以进行教学内容的大量展现,对每一部分的内容所分配的时间就会减少,控制不当就容易导致学生跟不上教学节奏。此时,板书的优势就体现出来了。利用板书进行实例编写可以保留较长的时间帮助学生消化和讨论,还能够通过每一步的书写引导学生建立程序设计思路。

(四)加强实践培养。好的教学效果离不开实践的过程。大量的实践训练可以帮助学生将所学的知识进行灵活运用,并建立正确的程序设计思想和方法。但是实践不应该是流于形式性质的,而是融会贯通在教学中涉及的每节内容、每种方式中。好的实践培养方式可以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的创新和写作能力。

三、总结

在笔者的教学实践中,上述方法收到了明显的教学效果,这表明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不断对现有教学状况进行分析和反思,进而根据实际情况对教学方法和教学途径进行创新,帮助学生学好汇编语言这门晦涩的课程。

参考文献:

[1]葛志辉,李陶深.汇编语言程序设计教学改革探讨[J].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33(z1).

[2]叶剑芯,彭华林.高职院校汇编语言课程教学改革的探讨[J].科技资讯,2012,3.

国防教育体系范文第5篇

【关键词】西方高校 高峰体验 高等教育 启示

一、高峰体验课程理论

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马斯洛,在研究“自我实现的人”的过程中,提出了“高峰体验”(Peak experiences)这一概念。马斯洛指出,高峰体验是一种情绪体验,这种情绪体验可能是瞬间产生的,但却是一种压倒一切的敬畏情绪。这种体验也可能是转瞬即逝的幸福感或是欣喜若狂、如醉如痴的感觉。现在这一概念正走出心理学的领域限制,进入到包括教育在内的日常生活中。

高等教育领域中的高级研讨会就是高峰体验课程的一种表现形式。杜瑞尔(R. J. Durel)将高峰体验课程定义为“在一系列课程的最后阶段开设的登峰造极的课程或者体验”,杜瑞尔指出,高峰体验课程的具体目标是把在大学学习中学到的相对分散的知识整合起来,形成一个整体。杜瑞尔认为,大学生在毕业前修学高峰体验课程,将能够为学生提供了一种成功的体验,并能够为学生建塑一种对未来工作和生活的憧憬。

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所谓高峰体验课程,就是在高等教育中,为即将毕业的大学生,特别是本科生,开设的一种能够将其在大学中所学的知识和经验进行总结、评估和整合的课程。高峰体验课程不是一门课程,而是课程的整合体。设计该类课程时,可以集中在一个专业项目上,同时又要求学生充分利用在大学期间所学到的知识和经验,从而使大学生在理解和整合所学知识的基础上去实践,学会去创造性地利用所学知识。大学生通过修学高峰体验课程,将实现对知识的综合、拓展,同时对所学的专业知识形成批判并学会应用。高峰体验课程的最终目的,就是培养学生发现现实中的问题、并学会应用既有知识和技能开拓性地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通过增强大学生动手实践能力,达到培养学生自我成就感的目的。

二、西方国家的高峰体验课程实践及对我国的启示

西方国家的高峰体验课程开设较早。20世纪80年代中期,美国掀起了全面教育改革运动。当时人们发现,大多数大学生(特别是一些理论研究为主的大学的学生)临近毕业时,面对实践,显得手足无措,因为他们还没有从心理上和能力上准备好将学校所学的知识运用于即将到来的工作实践中。学校的教育进入到最后阶段时,并没有一门综合性的课程能够教导学生对以往知识进行综合利用,实践与理论严重脱节。因此,面对社会的呼吁,学校开始探索改善大学的课程设置,将一些具有探索性、创造性和实践性的课程和环节引入教学中,从而帮助大学生提高对知识的整合和运用能力。自此,美国很多大学开始在学校教育的最后阶段开设此类综合知识于实践的课程,且发展迅速。

到目前为止,美国大学普遍引入了高峰体验课程。如俄克拉荷马州立大学从1998年开始,每学期都开设“农业交流产品开发”课程,学生选择在大学的最后一个学期选修该门课程。这门课程为学生提供了强化先前所学理论知识的机会,将书本知识应用于实践中的产品开发,实现了以专业实践应用为导向的教学目标。经过多年的实践与探索,美国大学高峰体验课程包括讲授、实验、实践、案例研究、团队建设、交流讨论、汇报等,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等方面都日益丰富和成熟。其中,团队建设与研究是最为活跃的活动方式之一,该课程的实施过程充分体现了学习的体验流特征。教师在合理指导的基础上,给予激励和指导,学生在团队中进行交流与讨论,走出课堂,走向社会,产生相关体验,在实践中肯定自我。

当前,我国的大学在理论不断提升的同时,却普遍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大学的理论教学固然重要,但是大学生在从心理特征上亟需提高其自我角色、自我能力的认同感,以帮助他们走好迈向社会的第一步。现今我国的大学中,在学生即将毕业的阶段,开设高峰体验课程或类似课程的并不多。该类课程的缺乏,使学生缺乏对自我力量的认识与肯定,进而导致缺乏应有的实践能力和步入社会的自信心。

三、我国高等教育高峰体验课程设计

(一)明确大学本科实践课的教学目标,将专业知识模块化。实践教育的目标就是使学生能学以致用。在学习的最后阶段将专业知识模块化,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模块化的最终表现形式就是将操作性技能任务呈现在学生面前,贴近学生生活实际。教师应在开设的高峰体验课程中将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分层次整合,制定任务,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以岗位需求为指导,依次学习各模块下的任务,并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思考,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与积极性,实践课程才算是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二)创造职业环境,模拟社会环境。学生学习最终的目的是要融入社会环境,在社会中展现所学。由于学校与社会的差异,在学生毕业前的高峰体验课程中应尽量给学生创造职业环境,并模拟社会情境,尽量展现出社会真实形态,由学生或以个人、或以团队的形式参与计划、实施与评估,凸显职业技能实践能力。

(三)转变课程教学方式,优化教学方法。由于对于课程关注点的认识不同,现在国内许多大学的教育仍然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被动接受,往往参与程度不足。在高峰体验课程中,应强调课程的开设并不是单纯的知识讲授,也不是对以往注重课程讲授的否定,而是以之前所学知识为前提指导学生将知识加以运用。

(四)注重团队意识培养。团队建设与研究是在西方高校高峰体验课程中一种被广泛认可的活动方式。高峰体验课程在发展及改革过程中,应大力推进团队研究的学习方式。学生以团队研究的方式,学习、交流、探讨,建立团队意识,提高交流能力,在团队成就的同时体验自我成就的充分满足与高度认同,帮助大学生顺利实现人生成长与发展阶段的过渡,尽快融入社会。

参考文献:

[1]安丽绍、韩建华.美国研究型大学高峰体验课程对我国大学本科实践课程的启示.教育研究,2010(4)

[2]刘宝存.美国研究型大学的高峰体验课程[J].中国大学教育,2004(11)

作者简介:

陈劲松(1973-),男,籍贯:贵州习水,职称:副教授,学历: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市场营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