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大学政治教案

大学政治教案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大学政治教案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大学政治教案

大学政治教案范文第1篇

教学目标

认知:

1.懂得集体的事应当大家商量,不能一个人说了算。只有依靠集体的智慧,才可能把集体的事情办好。

2.知道商量事情的时候,每个人都应该充分发表自己意见,同时还要耐心听取别人的意见。

情感:

愿意与大家一起商量事情。

行为:

1.能做到有事大家商量。

2.在商量事情的时候能充分发表意见,并耐心听取别人意见。

3.以多数人意见作出的决定,大家都要服从。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本课是根据课程标准三至五年级“关心集体”德目中的有关规定设置的。这一课与下一课同属一个单元。对小学生进行民主生活的启蒙教育,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也是我们国家民主建设进程的要求。同时,小学高年级的学生,自主能力有所提高,在集体中自主、自理的事也多了起来,但他们在处理集体中的一些事情时,还不太懂得集体的事要大家商量着办,也不会商量事情。有时,因意见不同而发生争吵,或因有人固执己见而使事情办不成,因而,教给他们一些商量事情的原则和方法,帮助他们学习过民主生活,是十分必要的。

本课分为三个板块。

1.第一板块是导入,让学生谈谈集体生活商量事情时,是怎么做的。这种方式直接切入学生生活,有利于学生对课文观点的理解与接受。

2.第二板块是课文,分为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讲述了五星红旗诞生的过程。这个事例很有代表性,充分反映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确定五星红旗图案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民主作风。为了确定国旗的图案,和反复和大家商量,充分听取各方面的意见。课文列举了几个事例来表明观点。

3.第三板块是练习,设置了四个栏目。

教法建议

1.本课教学要给学生讲明三个问题,即:集体的事要大家商量,不能一个人说了算;在商量事情的时候要充分发表意见,耐心听取别人意见;以多数人意见作出的决定,大家都要服从。

2.本课教学的重点是,让学生懂得集体的事一定要大家商量。教学的难点是,有事大家商量是民主思想的体现和集体生活的原则。教师在突破难点时,可给学生讲明两点:第一,因为集体的事是大家的事情,应该由大家来商量;第二,个人的能力和办法有限,大家出主意,想办法,依靠集体的智慧,才能把事情办得更好。

3.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两个问题。第一,“有事大家商量”中的“事”,是指集体的事,一般不包括个人的私事。第二,大家商量事情的办法和途径是很多的,不只是开会讨论一种形式,还有调查了解、个别商量、分别征求意见、召开座谈会等等。总之,不要把商量的形式讲得太绝对。

教学设计示例

第十课有事大家商量

教学目标

认知:

1.懂得集体的事应当大家商量,不能一个人说了算。只有依靠集体的智慧,才可能把集体的事情办好。

2.知道商量事情的时候,每个人都应该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同时还要耐心听取别人的意见。

情感:

愿意与大家一起商量事情。

行为:

1.能做到有事大家商量。

2.在商量事情的时候能充分发表意见,并耐心听取别人的意见。

3.以多数人意见作出的决定,大家都要服从。

教学准备

1.国旗图案。

2.课文故事录音带。

3.根据课后练习自制的录像带。

教学过程

一、谚语导入,激发兴趣

1.请同学说有关“集体的力量大”的谚语。

2.出示“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的谚语。

问:你知道这句谚语的意思吗?说给大家听一听。

师:集体不仅力量大,而且智慧也很高。怎样才能凝聚集体的智慧呢?(板书课题:有事大家商量)

3.为什么有事要大家商量,大家该怎样商量事情呢?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解决的问题。

二、学习课文,启发明理

过渡:(出示国旗图案)五星红旗是我们伟大祖国的标志和象征,你知道五星红旗诞生的过程吗?

1.播放课文录音。

2.提出以下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1)你能用几个数字表示出国旗诞生的过程吗?(2992—38—1)

(2)2992、38、1这三个数字分别是怎样产生的?各代表什么?

(3)小结:制定国旗是一件国家大事,中央人民政府、中国人民让人民充分作主,充分发表意见,而人民群众也以主人翁的态度积极关心国家大事。

3.(出示课文插图)在会上是怎样和各方人士商量国旗图案的?大家又是怎样做的?(当翻到五星红旗图案时,很多人都赞成,但有三个同志对图案说明中关于四颗小星的含义有些不同意见。又耐心听取了这些意见,并当即进行了修改。)

4.2992-38-1这一组数字说明了什么?(国旗的确定是大家商量的过程,是体现集中智慧的过程。)

5.为什么确定五星红旗图案的决议宣布后,出现了“掌声雷动”的场面?(因为在确定国旗图案的过程中,大家充分发挥了主人翁的作用,参与国家大事的讨论。五星红旗代表了大家的共同意愿,赢得了全国人民的一致拥护。)

6.小结:五星红旗是在民主气氛中诞生的,是集体智慧的结晶。在确定国旗图案的过程中,、坚持和大家商量,充分听取各种不同意见,这种民主作风,一直被人民称颂。

7.全体起立,观看升国旗录像,向神圣的五星红旗致敬,向充分发扬民主作风的老一辈革命家致敬。

三、辨析导行,深化认识

过渡:国家大事要发扬民主,由大家商量决定。那么,集体生活中的重要事情该怎么决定呢?以班委改选为例。

1.完成练习“议一议”。

(1)读题后,大家评议:哪种做法好?

(2)小结:集体的大事我们也要做到“有事大家商量”决定。那么,在商量集体的事情时,我们应该注意些什么呢?

2.完成练习“帮一帮”。

(1)看练习“帮一帮”的录像。

(2)提问:中队长王欣在每次活动后,都有不少队员提意见,这让王欣感到吃力不讨好。如果你是王欣的同学,打算跟王欣说些什么?

(3)小结:王欣同学的事例告诉我们,集体的事,如果一个人说了算,不和大家商量,是得不到大家的同意和拥护的。

3.完成练习“辨一辨”。

(1)看练习“辨一辨”的录像。(王欣同学在与大家商量制定“与好书交朋友”活动计划时,几位同学的不同说法。)

(2)提问;如果你是王欣同学,作为中队长,你想对这几位同学说些什么?

(3)小结:集体的事情是大家的事情,不是个别班干部的事情,应该由大家来共同出主意,想办法,依靠集体的智慧,这样才能把事情办得更好。

4.明确“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

(1)看录像“李伟同学在开展‘和好书交朋友’活动时,意见与大家的决议不一致。”

(2)问:如果你是李伟同学,你该怎样做?

(3)小结:以多数人意见作出的决定,大家都要服从,不能固执己见,少数要服从多数。

四、联系实际,指导实践活动

1.最近,学校号召同学们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以丰富我们的业余生活,增强我们的社会生活能力,我们以什么方式来开展活动呢?现在我们就来制定我们中队“社会实践”活动的计划。

2.中队长组织大家分组讨论,各组选出代表发言。

3.中队长集中大家的意见,宣布活动决议。

五、总结全课,提出希望

1.同学们谈学了这一课的收获。

2.教师总结:一个人的智慧是有限的,而集体的智慧是无穷的。希望同学们从小培养民主作风,学会有事大家商量,大家齐心协力,一定会把集体的事情办得更好。

板书设计

广泛征求

发扬民主作风{充分发言凝聚集体指挥。把事情办好

大学政治教案范文第2篇

一、学生公寓安全教育基地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一)学生公寓安全教育基地是学校安全教育工作的重要载体

目前,大多数高校的安全教育工作寄托在每年的新生入学教育课、每周的晚点名或者黑板报宣传安全知识、安全讲座等这些“灌溉式”的教育手段,学生对于这些知识的接受只是停留在表面,达不到很明显的教育效果。

(二)学生公寓安全教育基地是联系学校和学生的纽带

学生是教育活动中的学习者。通过学生公寓安全教育基地的建设,学校可以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还可以了解学生在学生公寓的动态和表现,为评定学生的综合素质评定提供一些数据。

(三)公寓安全教育基地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另一重要窗口

安全教育文化是校园文化的内容之一,公寓安全教育基地的为校园安全文化建设提供一个平台,也是展现校园文化的另一窗口。

(四)大多数学校对于学生公寓的利用还未达到最优化

例如一些架空层,空房间,大厅的空地等被空置着,只停留在生活指导老师、公寓辅导员的办公室等基本浅层用途。为此,学校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将这些未被利用或者不完全被利用的空间作为公寓安全教育基地建设的场地。

二、公寓安全教育基地建设的步骤和措施

(一)学生公寓安全教育基地建设的背景

在公寓安全教育基地建设的工作中,首要任务就是分析该校开展这个基地建设的可行性。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1)该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现状,特别是对安全教育工作的开展情况分析。如果该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还是处于刚起步的水平,那么在基地建设当中要结合各方面的因素进行考虑,如果该校安全教育工作开展得比较好,那么可以考虑如何整合资源,充分利用空间去推动安全教育基地建设。(2)该校学生公寓是否拥有建设基地所需要的空间,例如,基地的办公地点.所需的硬件环境等。(3)基地建设的经费来源途径。

(二)明确基地建设的目标和原则

公寓安全教育基地建设的目的是通过基地的辐射和示范作用,提高学校安全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并且利用基地所特有的咨询、交流、宣传作用,进一步促进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

(三)基地主要职能及建设内容

围绕基地建设的目标和原则,基地的职能主要职能可以分为以下几种:(1)作为学院及相关教育人员的基层驻地,便于其了解学生的生活状况、思想动态以及开展各类思想政治教育工作。(2)作为学校安全教育的咨询、交流、宣传平台,为学生提供各种安全知识的咨询和宣传,并且组织各种关于学生安全相关的活动,方便学生进行交流和学习。(3)作为学生综合测评体系主要阵地之一。

(四)基地的管理方式

1.职能管理。在基地建设中,学校学生工作部门或者后勤管理部门的主要职责有:(1)负责公寓基地建设计划,制定和修改管理办法。(2)组织基地的申报,评审和评估以及提供专项建设经费资助。(3)组织宣传学校安全相关的文件精神和基地取得的成果。学生公寓管理部门的主要职能有:(1)按照基地建设的计划做好相关的硬件和软件的设施配备。(2)制定公寓安全基地建设的具体工作计划,并组织开展相关工作。(3)组织丰富多彩的安全教育活动,并且支持学院组织的重大活动。(4)向学生工作部或者后勤管理部门汇报基地工作。学院的主要职能有:(1)选拔推荐学院负责人到基地开展工作。(2)配合基地开展的各项工作。基地执行组长负责制,主要负责制定基地工作计划,统筹基地工作开展,聘用基地工作人员,制定内部规章制度,日常工作的监督汇报和经费管理等。

2.人员管理。因为公寓安全教育基地面向的是广大学生,为保持基地信息流通的顺畅,信息点的覆盖面广,基地人员的组成除了学生工作部门或后勤部门的相关人员外,学生应该也纳入基地工作者行列当中,为获取信息和了解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提供有效的帮助。对在基地工作的学生同样采取严格的管理制度,但更多的让他们成为安全知识的传播者,帮助他们成长。

3.经费管理。经费由学生工作部门或者后勤分批次资助。首批是基地启动资金,用于基地的硬件设施建设,基地组长带领基地成员负责购置、布置。由学生工作部门或后勤部门领导监督。基地启动后,审核基地工作计划,通过后根据预算分批资助,主要用于软件建设、各项工作的开展以及成果的申报。学生工作部或者后勤部门每年对基地进行评估考核,检查基地一年取得的成果,根据成果决定继续资助经费的金额。

4.成果管理。基地研究的成果主要以论文、专著、研究课题等方式表现。成果著作权由作者、学生工作部门或者后勤部门、院系共同享有。

大学政治教案范文第3篇

关键词:中学政治 课堂优化 学习兴趣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1-0146-01

反观目前中学政治教学,有的老师或照本宣科,或侃侃而谈,学生听课索然无味,没精打采,昏昏欲睡,整个课堂枯燥乏味犹如一潭死水。还有不少学生和家长认为中学的政治课是等级科,简单,不花时间也能及格。笔者在此谈谈造成这样现状的原因及对策:

1 目前中学政治教学现状及原因

1.1教学模式落后、单一

随着新课改的到来,新教材的替换,但老师的教学模式却没有因此从根本上去转变,仍然采用传统演绎法或“灌注式”模式教学。这样的教学模式下,学生固然能对知识点死记硬背到滚瓜烂熟,甚至在考试中拿到高分,却不会在生活中灵活运用自己所学到的知识。

其实,教学模式并不是指一个固定不变的课堂教学计划,相反,它是灵动活跃的,是随机应变的。如,老师在课堂上口若悬河,滔滔不绝的讲到口干舌燥,却忽视和学生之间的交流,忽视对学生课堂情绪、课堂氛围的把握与营造;也有的老师,在课前会认真备好教案,然后在课堂上,拿着书本对着学生读一遍或在黑板上板书一遍,嘱咐学生将重要知识点标记出来并背诵;又或者布置学生大量的习题和课堂作业便匆匆离去。如此,学生怎么可能喜欢上政治这门学科?又怎么可能在课堂上充满活力呢?

1.2教学内容枯燥、乏味

其实,中学的政治学科跨域相当广,将它作为一门课程来驾驭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并且,中学政治课程的开设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完善其人格健全的重要途径,理应得到学校、师生的重视。然而,在我国一些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教育者的观念保守,传统思想根深蒂固,教学内容局限于教材,内容难免空洞乏味;另外,在某些学校,很多政治老师的任教并非专职,而是往往身兼数职教授多门学科。这样的做法,容易让学生认为政治只是作为语数外这三门主科的一个附属品,无需太过重视。在这样的一种学习思维认知里,学生是不会对政治的学习有任何积极性和主动性的,没有了学习的兴趣和动力,自然就不会有多大学习成效。

2 提高初中政治教学质量的途径

政治课不仅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培养学生人文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主要手段中学,更是为祖国培养“四有”新人的主要渠道,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必然选择。可是在这样传统的教育思想、落后的教育理念中,学生怎么可能获得更多、更好、更新的知识?那么,究竟如何才能提高中学政治的教学效率,笔者结合自身数十年的政治教学经验的累积和不断探索与实践,下面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体会,以期与同行共同探讨,共同进步。

2.1课堂导入法激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推动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内在驱动力。一个好的、具有趣味性的课前导入,不仅是政治课堂教学的基本要求,也是激发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的重要手段。

俗话说:“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好的开头,趣味的导入,是课堂成功的前提条件。课堂导入的方式方法是多种多样,不拘一格的,有故事导入法、时事导入法、悬念导入法、情境导入法、发散思维导入法、直观教具导入法等等。但在具体教学过程中,不管运用何种导入方法,都应该做到导入的内容要与新课的重点紧密相结合;导语既要短小精炼,又要新颖独特;在导入方式上,既要灵活多样,又要讲究综合。

如:在讲《合作竞争》一课时,可以讲“蚁球漂流”的故事进行课堂导入。故事,人人都喜欢听,自然也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通过故事,让学生明白合作、竞争的力量和作用,进而对本课进行深入的探讨和学习。又如,在《尊重和维护隐私权》一课中,可运用2008年时政热词“人头搜索”和相关案列进行课前导入,引导学生从正反两面探讨“人肉搜索”的利弊,进而引出“尊重他人隐私权”这一课题。这样的方式方法,不仅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其求知欲,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对接下来讲课的内容也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2丰富课堂教学内容

政治课,是思想品德和教育理论相衔接,与时事政策相补充,与法律法规相配合的。这就要求政治课程的教学必须紧紧围绕当下时政热点和社会热门话题,充分挖掘现实生活中的资源,并结合学生身边所发生的事例来展开。如,在《生命和健康的权利》一课中,老师可运用汶川地震、食品安全等具体实例组织教学,教育学生要珍爱生命,尊重法律等。

作为一名中学政治老师,除了书中所要求的知识外,还要努力丰富课堂教学以外的其他时事、热点内容,提高学生对时事政治、社会热点的兴趣,从而激发学生对政治课程学习的兴趣。这就要求老师在日常生活中,应多这样关心时事,关注社会生活,捕捉生活中的热点话题,了解学生的兴趣所在,并激发之。

2.3教学手段应该多样化

中学阶段学生的思维比较直观,再加上社会阅历缺乏,这就决定了中学学生对政治抽象知识的接受能力有限。因此,老师在教学中,可适当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创设情境,组织教学。

大学政治教案范文第4篇

关键词: 高中政治教学 新课改 教学理念 专业技能 教学方式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以迅猛之势在全国推进,2009年入秋以来,河北省普通高中也正式进入了新一轮课程改革。这是一次空前、彻底的课程调整和改革。我作为一名高中政治教师也积极参加到新课程改革中,现将几点体会总结出来与同行交流。

一、转变教学理念,顺应新课标思想

(一)以学生为本。

新课程标准提出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核心理念,这与传统的课堂教学重视知识传授相比是一大跨越。一线教师必须转变教学理念,在教育教学中渗透新思想、新理念,真正落实“以学生为本”的思想。所以教师要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尊重他们的创造性和独立性,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这样不仅可以使学生把所学知识转化为自己的观点、信念,转化成自己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而且可以培养学生养成符合社会主义的道德标准和良好行为习惯。“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不仅要让学生学到政治理论知识,而且要教会学生用这些知识认识和分析各种社会政治、经济现象;面对纷繁复杂的现实生活,用自己的眼睛去发现问题,用自己的头脑去思索问题,用自己的实践去改变行为。

(二)活化教材,由教教材转变为用教材教。

新课程理念认为:教学不只是传递和接受课程的过程,也是课程开发的过程。教材内容只是帮助学生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发展目标的一种载体,不应让教材去驾驭人,而应该利用教材教学生,把教材当作引导学生学习的知识之“舟”,当作促进学生发展的能力之“桥”,当作洗涤学生心灵的情感之“池”。这就要求高中政治教师做到活化教材,真正从过去的教教材转变为用教材教。

首先,教师必须依据教材,研究和吃透教材,挖掘内涵,明确“讲什么”、“讲到什么程度”,设计“怎么讲”,否则就会因为“挖得过深”而嫌课时不足,教学就会失去方向。

其次,教师必须坚持“以生为本”的理念,根据学情和教学需要调整、整合教材内容,合理选取,使之更贴近学生的生活,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由具体到抽象,由感性到理性再到实践的飞跃。回归生活,使课堂教学充满生活气息,是新课程教学的基本特征。新课程高中政治教材已由传统教材经济常识、哲学常识、政治常识三大模块改变为经济与生活、政治与生活、文化与生活、哲学与生活四大模块。从中我们不难发现,新课程高中政治教材更注重理论与实际的紧密联系。因此,教师应将教学知识与学生熟悉的生活素材相融合,并设计成富有挑战性的问题,让学生借助课前收集的资料和以往的生活经验加以解决。也可以通过提供相应的教学资源,让学生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探究知识的发生、发展,感受知识的本来面目,最终达到既学习新知识又解决实际问题的目的。教师还要指导学生及时地总结学习过的知识、使用的思维方法和涉及的人生道理。因此,在学习新知识后,教师要为各层次的学生设计巩固练习题,同时还要指导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技能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这样可以使学生在获得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发展情感体验,实现“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共同发展。

二、提高教师的专业能力,应对新课程的挑战

新课程改革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在于教师的素质能否提高。当前对于新课标的落实而言,在教师的诸多素质中,教师的业务素质和业务能力显得尤其突出,教师只有提高自身的专业能力才能够应对新的挑战。新教材坚持以生活逻辑为主线,在生活主题下引领学生探求学科知识;遵循由近及远、由浅入深、由具体到抽象的教学路线;课程设计、课程资源整合与课程开发的能力;科学处理教材与选择教学内容的能力;捕捉动态生成性教学资源的能力;指导学生多样化学习的能力,如自主、合作、探究;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的教学设计与组织能力;合作教学的意识与能力;现代教育技术和对网络资源的应用能力都对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所以,教师必须加强业务的学习和钻研,增强自身创新能力,自我磨练,不断超越;在平时的教学中要多借鉴同行成功的经验,加强交流与合作,不断探索、总结、反思自己的教学。教师应着眼于不断变化发展的社会、课程和学生,继续学习,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储备,以做好新时期的教育和教学工作。

三、运用全新的教学方式开展教学工作

教学方式直接关系到教学效果。在新课程的实施中,教师要由单纯的讲解式教学方法走出来,向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转变。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情感,培养学生的良好思维品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创新技能、创新人格,创造一个愉快、和谐的教学环境。究竟应该采取何种方式进行教学,不是“新”就好用,关键是要满足学生的需要。教学方式应当服务于学生的学习方式,学生的自主性能否得到尊重和发挥成为区分新旧课堂的标志之一。新课程要求教师从单纯注重知识传授转为关注学生的学习方式、学习愿望和学习能力的培养,要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富有个性地学习。因此,选择正确的教学方法,创建符合新课程理念的新课堂是中学政治教师实现新课程改革任务的必由之路。由长期的“灌输式”到突然的“探究式”,学生往往很难一下子接受,所以在这种转变的过程中,学案导学这种教学方式就起到了很好的过渡作用。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帮助者、促进者,在精心设计教案的基础上要围绕学生“学什么”和“如何学”编写学案,对教材进行科学取舍,帮助学生构建知识体系,突出学习重点,明确学习要求,指导学生课前预习,发挥引导学生“课前参与、课上探究、课后延伸”的功能。这样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听课效率和增加课堂容量,为课堂讨论、合作探究提供时间上的保障。

总之,作为一线的政治教师,我们应该以满腔的热情投身到新课改中。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不断学习相关的新理念、新思想,在不断的变化中寻找适合新课改的教育教学方法,从而促进新课改的发展与完善。

参考文献:

[1]朱永新.我的教育理想[M].江苏: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2]教育部.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大学政治教案范文第5篇

关键词:高中政治教师;课堂教学价值取向;偏差;矫正

中图分类号:G623.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6)11A-0071-05

江苏省特级教师王克苏同志在一次省级中学政治骨干教师培训会上,向大家展示了一则教学案例并提出了两道思考题:

【案例背景】某高中政治教研组有两位教师。教师甲认为,高考实行新录取模式后部分学生对政治课学习缺乏主动性,因而他的课堂教学很少开展探究性学习等活动,学生只需要跟着他的教学思路走就行了。该读的读,该背的背,课后没有什么作业。虽然他的学生在课堂上不活跃,但在考试中总能取得较好的成绩。教师乙,教学风格民主、活泼,经常通过开展丰富的活动组织课堂教学,很受学生欢迎,但令教师与学生共同困惑的是,他们班的考试成绩并不领先,有时甚至还落在年级的后面。

【两道思考题】思考1:教师甲的学生为什么能取得较好的考试成绩?这样的课堂教学方式是否应该倡导?思考2:教师乙的教学方式很受学生喜爱,课堂气氛活跃,为什么学生的考试成绩却不理想?政治教师应该打造怎样的活力课堂?

源于教学实践且具有一定的典型性的案例及思考题,引发参训教师的热烈讨论。大家认为,学生考试成绩的差异,与两位教师的教学技能与教学经验、学生的重视程度、命题的立意导向等因素有紧密联系。改进教学方式,打造活力课堂,需要实现两位教师的优势互补。应该说,这些看法是深刻的,但从更深的层次看,尚未触及高中政治课教学的价值取向。

“价值取向就是人们在一定场合以一定方式采取一定行动的价值倾向”[1]。教师的课堂教学价值取向就是指教师为了达到某一目标或满足某一需要而在课堂教学中决定做什么或怎样做的倾向性[2]。可以说,课堂教学能实现什么样的目标,教师的课堂教学价值取向起着主导作用。教学案例中两位教师教学方式的差异,正是缘于他们课堂教学价值取向的不同。新课程改革十多年来,高中政治教师的教学理念有了提升,教学方式出现了积极变化,但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高中政治教师教学理念的转变,尤其是课堂教学价值取向的转变,是一个长期的、艰巨的过程。

一、高中政治教师课堂教学价值取向偏差的表现

从当前的教育教学实际情况来看,高中政治教师的课堂教学价值取向偏差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对课程性质把握不准,重学科性、轻德育性

作为学科课程,思想政治课是集理论教育、社会认识和公民教育于一体的综合性课程,相对于一般学科课程来说,本课程既具有更为宽泛的学科背景,又具有特殊的德育功能。作为德育课程,本课程是学校德育工作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具有不同于一般德育工作的课程特点。因此,需要在学科系统和德育系统中把握思想政治课的课程性质[3]。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教师更多地把思想政治课作为一门学科课程来对待,“该读的读,该背的背”成为提高学生考试成绩的法宝,思想政治课独特的德育功能和育人价值受到了不应有的忽视和弱化。

2.把知识目标的达成作为教学出发点和落脚点

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表达教学目标,意在纠正思想政治课过于注重知识传授和学科体系,忽视学生能力发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的课堂教学价值取向。从教学常规检查来看,教师教案中三维目标都写得非常具体,但实际教学却几乎只围绕知识目标的达成而进行。教师根据考试说明确定教学内容,依据近年来高考和小高考的考核情况,确定教学重点和难点,编制学案和习题,学生的主要任务就是通过背诵、默写和训练来掌握具体知识。课堂教学中,高考不考的内容教师往往删除不讲。假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考不考,就会出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得了教材,却进不了课堂、进不了头脑的情况。

3.在教学过程中大多采用单向强制的灌输方法

高中思想政治课主要对学生进行基本观点的教育,涉及经济学、政治学、人类文化学、哲学、社会学、心理学、法学、伦理学等理论,与初中思想品德课相衔接,与时事政策教育相互补充,与高中相关科目的教学和其他德育工作相互配合,共同完成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4]。长期以来,理论灌输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方法,被高中教师在教学中广泛采用,但也存在很多问题,集中表现在将“灌输”理解为“单向强制灌输”,教师牢固掌握着话语权,使学生对思想政治课产生抵触和厌烦情绪,甚至对宣讲的理论持怀疑态度。

4.过分注重知识性和纸笔测试的单一评价方式

高中思想政治课要立足思想政治素质的提高,建立能够激励学生不断进步的评价机制。既要考评学生掌握和运用相关知识的能力和水平,更要考查他们思想发生积极变化的过程,要全面反映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发展状况[5]。然而,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几乎所有的一切都围绕着考试这种单一的评价方式来进行,教师为考而教,学生为考而学。考试命题以知识立意为主,综合的、开放的题型较少,难以考评学生理解和运用知识的真实能力。至于谈话观察、描述性评语、项目评议、学生自评与互评、个人成长记录等评价基本没有,或只是走过场。

二、影响高中政治教师课堂教学价值取向的因素

影响高中政治教师价值取向的因素是很多的,其中既有社会大环境的因素,也有学校内部的因素,还有教师自身的因素。高中政治教师课堂教学价值取向偏差的产生,也都和这些因素有着紧密的联系。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必须加快推进素质教育立法工作。素质教育讲了多年,应试教育依然我行我素,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在于素质教育的立法工作未能跟进。我国目前有《教育法》《义务教育法》《教师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十多部教育法律法规,2000年以前制定实施且一直未做修订的就有八部,且这些法律法规大部分都未涉及素质教育,亟待修订补充,这就需要加快制定有关考试、学校、终身学习等法律,以填补立法空白,为推进素质教育提供法律依据和法治保障。

2.恢复政治高考全国统一命题,明确高中政治教师的课堂教学价值取向

目前内地除上海使用“沪教版”高中政治教材,其他省市都使用人教版教材。这与思想政治课程的政治性和敏感程度有关。教材不仅是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的主要依据,也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为了确保教育的社会主义方向和思想教育的实效性,对政治性强、敏感性高的课程应加强统一管理[8]。可以说,使用全国统一的教材,是统领高中政治教师课堂教学价值取向的一项重要举措。但是由于分省命题的省区市较多,且命题水平参差不齐,在发挥高考引导和评价功能、统领高中政治教师课堂教学价值取向方面的作用并不明显。

近年来,高考实行全国统一命题、提高命题质量的趋势越来越明显。截至2016年高考,全国全部科目使用全国卷的省区市达到23个,山东、海南、四川三省部分科目采用全国卷,北京、天津、上海、江苏、浙江五省市全部科目为自主命题。这无疑是一种进步。但对于充分体现党和国家意志的思想政治学科而言,如能更进一步,做到各省市都共用教育部统一命题的试卷,对统领高中政治教师的课堂教学价值取向而言,毫无疑问将有着重大的意义。

3.发挥高中政治教师在课堂教学价值取向建构中的主体作用

可以说,每位高中政治教师对教学价值都有自己的见解。在课堂教学价值取向的建构中,高中政治教师毫无疑问是真正的主体。只有发挥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引导他们自主构建和完善课堂教学价值取向,并在建构过程中尽可能地摆脱自己的情感、趣味和外在价值利益的干扰,才能全面保持其客观性和纯洁性。

在对高中政治教师的访谈中,我们能明显感觉到,包括政治教师在内的高中教师群体负担过重。经常加班、加点,缺乏充分的休息和睡眠,很多教师每天在校工作时间远远超过8小时,担任班主任工作的教师甚至达12小时以上。毕业班的教师每周工作时间超过80小时,不仅周六、周日不能充分休息,法定的节假日也很少休息。除了教学工作外,教师还有许多“额外负担”:参加业务培训、撰写科研论文、迎接各类检查评比和考核评估、参与文明城市创建等。另外,学校对教师的考评依然更多地跟“教学绩效”挂钩,也加重了教师的心理负担。因此,切实减轻高中政治教师的过重的工作负担和心理负担,鼓励和支持高中政治教师坚定教育理想和信念,积极投入教育教学改革,是发挥高中政治教师主体作用的重要保障。

参考文献:

[1]袁贵仁.价值学引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350.

[2]郝芳.教师的课堂教学价值取向探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07:5.

[3]思想政治课程标准研制组.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解读[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14.

[4][5]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1-3.

[6]马秀谊.从考试到评价的跃升[J].思想政治课教学,2016(01).

[7]张敏强,高艳红.高考的评价功能不可缺失[J].中国考试,2011(2).

[8]潘友梅.切实把握多样化科学理解新教材――高中思想政治课新教材分析[J].教育探索,200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