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农村物流的发展

农村物流的发展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农村物流的发展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农村物流的发展

农村物流的发展范文第1篇

关键词:安徽省供销合作社;农村现代物流;建议

当前,推进农业现代化,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民收入,不仅要解决生产中的问题,更重要的是要解决流通中的问题。而供销社本着“立足农村、面向城市、城乡结合、协调发展”的原则,在支持农村经济发展、促进城乡物资交流、繁荣城乡市场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它始终是发展农村现代物流的重要力量。

一、机遇

近年来,安徽省供销合作社(以下总称“省社”)购销总额的增长、利润的增长、所有者权益的增长均在30%以上,经济指标位居全系统前列。全社已经重新焕发活力,供销合作事业正在进步,抓住当前的发展机遇,省社在未来参与加快发展农村现代物流中大有作为。

(一)政府政策支持

2009年和2010年,国务院和安徽省人民政府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有利于省社发展农村现代物流的政策,包括:国家《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安徽省现代物流业发展规划》、国务院《关于加快供销合作社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供销合作社改革发展的意见》。这一系列政策,要求省社努力成为安徽省农业社会化服务的骨干力量、农村现代流通的主导力量、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带动力量;确定了加快发展农村现代物流是“十二五”期间省社的一项重要工作;也对安徽省农村现代物流的重点工程建设、物流网络建设等做了详细规定。

(二)农村消费市场的巨大潜力

2010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指出“要促进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持续增长,增强居民特别是低收入群众消费能力,完善促进消费政策”,而扩内需的巨大潜力正是在农村。2009年安徽省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9%,农村市场增幅超过城市市场1.2个百分点。同时,政府还将出台一系列支农、惠农、刺激农村消费政策,对拉动农村消费必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农村消费市场的稳定和繁荣,亟需健全的农村现代物流体系的支持。

(三)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促进安徽现代农业大发展

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明确把现代农业作为重点发展的六大支柱产业之一,制定了种植业、养殖业和林业的发展规划;要求建立鲜活农产品绿色通道,发展农产品冷链物流,推动产地准出和市场准入有效对接等等。这些举措,不仅会对皖江城市带区域的现代农业发展有直接促进作用,对整个安徽现代农业的发展也会起到积极的联动影响。

(四)金融危机带来的商机

2008年开始的国际金融危机虽百年不遇,但同样也带来了机遇。各级政府为应对金融危机出台了一系列优惠的政策和措施,农业经济成为新一轮投资的重点行业,农村消费呈增长趋势。省社为农服务的机会进一步显现,处于资本运营的最佳时机,在危机中寻找商机,危机之年也是机遇之年。

二、优势

发展农村现代物流,一般的社会力量难以做到,而这正是省社的优势所在。

(一)网络体系优势

省社是目前安徽省内营销网点最全面、覆盖最广的商贸流通实体,是省内最大的连接城乡商品流通网络体系,一旦按照现代流通业的经营理念进行整合、转型和提升,将它变成基于现代物流配送基础上的连锁网络。省社有一个从省到市县再到乡镇村的完整的组织体系和覆盖城乡的网络,这种优势目前是其他商业组织所不具备的。

(二)物流功能优势

省社长期承担农村日用工业品、农业生产资料、农副产品和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的经营,已和农民结成利益共同体。省社参与农村产业化进程,以及发挥省社社有企业在农业产业化进程中的作业,实际上就是在承担第一方物流(合作生产)、第二方物流(加工制造)、第三方物流(分购联销、联购分销和储运等)等现代物流的功能。

(三)交通和地理优势

省社在建设和发展过程中,从大中城市到县城,从县城到集镇,从集镇到乡村,留下了大量自己的产业,而且都是选择在交通便利、商品流量大的城市或地区设置公司和经营网点,交通的便利性是影响现代物流中心布局的重要因素之一;供销社地理位置的优势,是构建物流中心的有利条件。

(四)物流设备设施的优势

省社有大量的物流设备设施资源,如仓库、堆场和车辆等。只要整合现有的这些资源,进行技术改造和升级,就能成为承担农村现代物流的重要硬件载体。对于个别实力雄厚、设备设施条件较好的企业,只要投入部分资金进行改造升级,完善其功能,就能弥补企业在配货、流通加工、信息沟通、规范化管理方面存在的缺陷和不足,使之成为承担农村现代物流的骨干企业。

(五)熟悉农村流通的人才优势

省社基层供销社的许多工作人员来自农民,有一定的地缘、血缘和人缘关系;熟知田间劳作方面的技巧,可以科学地指导当地农民进行生产和销售;有丰富的储运、采购、经营和管理经验。他们的创造力在旧体制下受到了一定的束缚,只要从现代物流理论和技术等方面加以培训和提高,他们将会成为发展农村现代物流的中坚力量。

三、建议

(一)宏观政策建议

政府的优惠政策支持,特别是“政策叠加效应”带来的宏观影响,是省社参与加快发展农村现代物流的必要条件,也是农村现代物流健康发展的重要支撑。

1、财政支持上。各地政府要支持省社多渠道消化经营性财务挂账,要合理地配置农村现代物流发展专项资金,在物流企业所得税、营业税及工商管理费等税费征收方面给予适当的减免优惠。

2、物流立法上。从欧美等发达国家的经验来看,“从田地到餐桌”,农村现代物流各环节的操作都有法可循。当前我国还没有专门的物流法律规范,物流立法将是十二五期间一项重要工作。供销社要在十二五进行物流法立法时,提出自己行业的切实建议,确立农村现代物流的合法地位,规范农村现代物流的组织行为,保障农村现代物流健康快速发展。

3、项目审批上。政府在省社及各级供销合作社申报相关农村现代物流产业项目时,对项目审批、税收优惠等方面给予实质性支持。

(二)具体对策建议

1、加快构建农村现代物流服务体系。构建布局合理、功能齐全、管理规范、物流畅通的农村现代物流服务体系,根据实际情况形成“生产企业+农户”、“批发企业+农户”、“零售企业+农户”、“配送中心+农户”的多元化物流服务运作模式,无论是物流的哪个环节,只要农民有需要,就会有人提供服务。

2、参与物流相关产业的联动发展。积极参与“新网工程”、“万村千乡市场工程”等国家重要利民工程,承担物流职能。同时,这些重要工程也能扩大农村现代物流的“流体”数量和质量。

3、加快物流企业兼并重组。鼓励中小物流企业加强信息沟通,创新物流服务模式,加强资源整合,满足多样性的物流需要;鼓励物流企业通过参股、控股、兼并、联合、合资、合作等多种形式进行资产重组,培育一批服务水平高、国际竞争力强的大型农村现代物流企业。

4、开拓农村现代物流市场。不断强化省社开拓农村现代物流市场的能力。包括提高网点布设的速度、数量、质量的能力,还包括开拓高层次乃至高端物流市场的能力,不断改善物流产品结构,推动物流盈利模式的优化,做强做大农村现代物流的核心竞争力。

5、成立物流办公室。从省社合作经济指导处分离出农村现代物流管理的职能,成立专门的物流办公室。物流办公室设置相应职位,统筹管理全省的农村现代物流相关工作。

6、加强国际间合作。省社在省内有反应快速、熟悉当地市场的优势,而国际物流服务商则在资金、设备、专业经验及品牌效应等方面有优势。如果双方优势互补,能帮助省社实现农村现代物流跨越式的发展。

7、建立合理的配送体系。在合肥建立基于互联网的虚拟物流配送中心,二级市场建立轴辐式综合配送中心,三四级市场开展终端配送;在某些农产品特产区建立专门的配送中心,如亳州药材配送中心、黄山茶叶配送中心等。

8、开展各种形式的流通加工。大力发展农副产品的流通加工是农村现代物流增值的最大空间所在,是推动农业产业化最有力手段,又是吸纳富余劳动力的有效途径;流通加工能延长农业产业链,发现新的市场机会。

9、强化节能减排,大力发展绿色物流。加快低碳技术研发应用,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开展农村现代物流要提高各种生产要素和产成品效率,降低能源消耗,还可以降低碳排放,推动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

10、发展农村现代物流超市。现代物流超市要在商品的综合性上优于传统农家店和小商店,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开展“农超对接”减少采购环节,降低商品售价;实现四统一:统一进货、统一店招标识、统一服务标准、统一销售价格。

11、加强基层物流设备设施建设。目前省社的基层物流设备设施,存在设备设施老化、配置不完善等众多问题,这不利于开展农村现代物流,也会对物流环节中的物品质量产生影响。基层供销社要立足与本地物流市场需求,及时更新适当数量的具有高科技含量的物流设备设施。

12、寻找第三方物流合作伙伴。在安徽省内,还有供销社的网点数量和区位处于劣势的地方,系统外具有功能优势的第三方物流企业进入供销社物流的辐射范围时,供销社物流仍然具有市场筹划、仓储能力、流通加工、营销经验等方面的优势。中国邮政和徽骆驼物流有限公司是目前省社可以优先考虑的第三方物流合作伙伴。

13、加快发展逆向物流。供销社是承担双向物流的主体,特别是在执行逆向物流上的使命。加快发展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网络,大力依托省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协会和支持社有企业开发循环经济项目,形成回收、分拣和加工利用一体化经营的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使供销合作社系统的再生资源回收网络成为循环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14、推进应急物流建设。应急物流工作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一项大事。充实储备品种,增加储备规模;充分发挥安徽和合冷链食品股份有限公司等龙头企业的引领作用,支持符合条件的供销合作社企业;承担化肥、农药等重要物资的国家商业、救灾储备任务。

15、建立农产品保税区。安徽省每年有大量优质农产品出口国外,农产品有极高的保鲜要求,通关速度直接影响到农产品的价值。在合肥港、芜湖港建立农产品保税区,海关、商检一站式办公,保证用最快速度通关;引进政府安全农产品认证服务,使农产品保税区成为全功能的农产品认证、进出口和交易中心,增强安徽农产品抗风险能力和国际竞争力。

16、加强物流信息化建设。信息是现代物流的灵魂。应广泛采用条形码、EDI、互联网等信息共享技术,使得上下游企业之间的物流活动得到有效的协调;建立库房管理系统等,对商品数量的出入库及库存状态进行有效管理,使客户通过密码权限、访问网站数据库就能实时查询监控库存商品的情况。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关于加快供销合作社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Z].2009-11-17.

2、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供销合作社改革发展的意见[Z].2010-07-05.

3、国务院关于印发物流业调整和振兴的通知[Z].2009-03-10.

4、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安徽省现代物流业发展规划的通知[Z].2009-08-21.

5、汪路明.基于网络环境下的供销社物流模式研究[J].企业科技与发展,2009(14).

农村物流的发展范文第2篇

关键词:循环经济 农村逆向物流 发展模式

循环经济下发展农村逆向物流的意义

循环经济的发展离不开逆向物流,逆向物流是实现循环经济的必要手段,只有构建起顺畅的逆向物流,才能形成闭环的循环流程,物质才能高效、低成本循环,否则循环链将断裂,循环经济将不能实现。

农村逆向物流是指在农村范围内(县以下地区),农村居民用于生活、生产的资料沿着原方向返回,以及对已经废弃的产品进行再制造、再使用、再循环的过程。农村逆向物流物品品种多样,传统的农村逆向物流主要包括三部分,即生活垃圾的逆向物流、日用品逆向物流、农用物资和农产品废弃物逆向物流(徐建国,2010)。

农村逆向物流的建设将会是我国新农村建设中极为重要的一个方面。发展新农村逆向物流对于促进新农村建设、完善整个农村逆向物流体系、繁荣农村经济、改善和保护农村环境、满足和拉动农村需求等都具有重要意义(王新利,2007)。

笔者通过对农村逆向物流的实施方式、运行模式进行比较和分析,希望对农村经济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农村逆向物流的运作主体

(一)以村民为运营主体

由于农村逆向物流链条初始端大多都是由村民自身完成的,所以,以村民个体为运营主体也就是村民自身把逆向物流物品送到指定的地点。这种模式由于多靠村民自觉完成,因而成本较小,但是受主观能动性的影响,其回收的效果具有很强的不确定性,对村民的素质要求较高。

(二)以乡镇政府为运作主体

其实施主体为乡镇级行政单位,所属各村均为参与者。由乡镇政府成立专门的部门或组织,负责对农村可再生物品进行回收,从事商品回流等逆向物流相关事务。这种方式便于实现规模效益,但相对成本较高。

(三)以第三方物流公司为运作主体

这是指通过合同形式将农村逆向物流回收处理中的部分或者全部业务,以付费等方式,交由社会上专门从事逆向物流服务的企业负责实施。在这种市场化运作模式下,企业成为农村逆向物流的主要实施者,乡镇政府和各个村庄都应给予一定的辅助支持,使得村镇资源能够重新利用,农村环境能够得以优化,同时要根据当地逆向物流规模、交通条件、地理因素等恰当选址并设置合理的回收中心。这种由专业的逆向物流服务商对回流产品进行处理的模式专业性较强,可以减少回流品的不确定性,降低成本,规模经济性比较明显,信息反馈也比较及时。

发展农村逆向物流的渠道

(一)共用正向物流渠道

逆向物流共用正向物流渠道,即农村完全利用原有的正向物流系统实现逆向物流的功能,逆向物流的设施、运输、路线相对正向物流系统没有变化。这种方式的优势在于降低了物流成本,风险性低,但劣势也非常突出,容易造成业务重叠,与原有正向物流渠道中的节点发生冲突。

(二)新建逆向物流回收中心和处理中心

为了避免共用正向物流渠道方式的缺点,农村可以选择新建逆向物流回收和处理中心,以期形成规模效益,从而降低逆向物流的成本,提高逆向物流活动的经济效益。其实施的方式可以是如下两种:

1.各村自建回收中心和处理中心。由农村自建回收中心和处理中心,一方面可以避免由于业务重叠的原因与原有正向物流渠道中节点发生冲突;另一方面有利于农村可以更及时地为村民服务,主要缺点在于,农村要开展组织新人员、设立机构、购买设备等活动,负担过高的成本。

2.建立联合回收中心和处理中心。鉴于逆向物流业务的特殊性,如果是农村自身单独建立逆向物流回收中心和处理中心,必然需要大量的投资,除了少数村庄外,大部分村庄自身没有实力去独自建立回收处理中心。联合建立回收中心的优势在于能够分担成本和风险,减轻单个农村的资金压力,提供更为专业化的服务,但是,对新建回收中心的管理业存在各个农村文化的融合障碍等问题。

综上,从逆向物流渠道这个角度分析所实施的三种逆向物流模式各有利弊,可以通过表1进行综合比较。

农村逆向物流的回收物品

(一)生活垃圾的逆向物流

农村生活垃圾污染不仅仅是制约新农村发展建设的一大顽疾,同时也是群众反响强烈的问题之一。根据生活垃圾的性质,将其分为有回收价值的生活垃圾和无回收价值高污染的生活垃圾两大类。

第一类:有回收价值的生活垃圾。此类生活垃圾主要分为五类:焚烧类、堆沤类、入池类、喂食类和可回收类,为有效处理这五类生活垃圾,应采取分散处理和集中处理相结合的方式,建立农村生活垃圾的分级管理机制(见图1):

户分类。以户为单位对房前屋后进行垃圾管理,对日常生活垃圾进行简单分类处理。一是将草木腐殖质、瓜果皮、灰土等可腐烂降解的垃圾分拣出来,送至田间肥田,这样既减少了垃圾转运量,又生态环保增加了土壤肥力;二是将其余生活垃圾按类送至垃圾箱,由村收集后进行处理或运转。

村收集。在人口相对集中、交通便利的地方建造垃圾池(台),合理配置垃圾箱,并设公益性保洁专员,报酬由村落负担。保洁员主要负责村内公共区域内的卫生清洁管理。其中,对收集的生活垃圾中非高污染的部分,可以村为单位,进行集中填埋。

乡/镇转运。以乡/镇为单位设立垃圾填埋点。垃圾填埋点要根据人口密集度、自然地理环境、交通运输条件等特点科学设置。村落的生活垃圾在集中收集后要运转至乡镇级填埋点进行集中处理(距离较远,交通不便的村落除外),转运车辆可由各村采取承包或租赁的方式解决,发生的运输及人员费用可以是政府财政支持,也可以是村落自主解决,亦可以是两者结合。

县填埋。县级政府要建立标准化生活垃圾处理场。其垃圾处理厂的设计规模、容积、占地、服务年限、工艺、处理方法等均应进行科学的设计和规划。投入运行后,农村以及乡镇的生活垃圾都将转运到这里进行填埋、碾压或覆土处理。作为生活垃圾处理的最终环节,是垃圾处理成败的关键。

第二类:无回收价值且高污染的生活垃圾。比如打碎的瓷器、农用塑料薄膜、废电池等。对于这种无回收价值且污染大的生活垃圾,更需引起重视,村落应设有不可回收专类垃圾箱,协助村民树立分类意识,由村统一收集后交由乡运转至县级垃圾场进行最终处理。由于其高污染性,所以对此类垃圾不仅要及时处理,源头回收也要及时。

(二)日用品的逆向物流

农村生活的日用废弃物种类众多,大致可以分为塑料系类、金属类、玻璃类、橡胶类、衣料类、纤维类等,其中金属类、纸类和塑料类等已经较好地得到了广泛和自发的回收利用(马香娟等,2009),随着农村经济水平和消费水平的提高,电子消费品和电子废弃物的数量也都呈明显的上升趋势,电子废弃物的逆向物流也显得日趋重要,如废旧家电的回收等等。因此对农村电子产品逆向物流进行管理时,应参考欧盟等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将生产者责任延伸理论作为指导思想,从宏观角度对农村废旧电子产品的发展进行指导(王亮,2010)。

(三)农用物资和农产品废弃物逆向物流

首先,农产品废弃物包括植物类废弃物(农林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残余物)、动物类废弃物(牧、渔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残余物)、加工类废弃物(农林牧渔业加工过程中产生的残余物)。通常农业废弃物主要指农作物秸秆和禽畜粪便。

农产品废弃物具有差异性、分散性、季节性等特点,基于此,农产品废弃物回收利用必须向规模化、市场化、专业化方向发展,积极引导农民建立起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有效改变分散经营的格局,促使其走上规模化生产发展道路,这就为农村逆向物流发展的专业化和社会化提供了重要的组织条件,为企业进入农村发展逆向物流创造有利条件。

开展农产品废弃物逆向物流可通过以下三种方式实现:一是由产生农产品废弃物的农户联合回收;二是由需要农产品废弃物的企业回收;三是由第三方逆向物流企业回收。随着社会竞争的加剧以及社会分工专业化程度的提高,应鼓励第三方物流企业集团进入农村市场,在我国现代农业废弃物物流产业发展过程中起到示范作用,并进行资源整合。

其次,生产资料中被广泛使用且可重新利用的包装物、容器(箱、托盘)等。这些包装物除部分破坏不能修复外,其余均可以回收循环反复使用。

最后,可进行再制造的物品,包括农机具等的重要零件,可以将这类物品收集后加以检验和拆分,进行再制造后可出售。

发展我国农村逆向物流的相关建议

在我国,逆向物流的发展还处在理论研究和实际规划阶段。制约农村逆向物流发展的因素有很多,诸如对逆向物流认识不全面,环境保护意识淡薄,法律法规不健全,责任机制不完善,缺乏先进管理技术,资金支持不足等,鉴于此,笔者提出如下发展农村逆向物流的建议:

一是政府加强宣传,积极引导,树立现代逆向物流管理理念,提高全民的资源和环保意识,提高逆向物流对可持续发展重要性的认识,鼓励广大农民积极主动参与农村逆向物流的发展建设。二是政府应制定和健全逆向物流产业法规和政策。在逆向物流产业的发展过程中,扮演好管理者、扶持者和建设者的角色,通过税收优惠、财政补贴等方式积极支持和扶持从事农业废弃物逆向物流业务企业的发展,建立健全逆向物流的市场规则。三是抓好示范点。引导和扶持有条件的标杆农村发展逆向物流,培育农村逆向物流市场,以便发挥集散效应和发散效应。四是借鉴国外经验充分发展第三方逆向物流。

结论

作为整个逆向物流体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农村逆向物流是从地域的角度出发,从整个逆向物流中分支出来的。农村逆向物流具有分布区域范围广泛、交通条件差异大、服务层次差别大等特点,此外,各地区的人文、经济条件不同,经济和物流发展水平的不同都导致了农村逆向物流的巨大差异性和多样性,因此要因地制宜地发展农村逆向物流。本文论述了构建农村逆向物流对人类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并对农村逆向物流的发展模式做了初步探索,在与时俱进的发展过程中还会有新的问题出现,还需要对其进行持续深入的关注。

参考文献:

1.Marisa P.de Brito,Dekker R·A.Framework for Reverse Logistics.ERIM Report Series Research in Management,2003

2.徐建国.农村逆向物流发展模式初探[J].商品时代,2010(9)

3.王新利.论农村逆向物流及其网络模型设计[J].中国流通经济,2007(2)

农村物流的发展范文第3篇

一、宿州埇桥农村物流业发展的现状

目前埇桥农村物流业呈现网上购物人数增加,物流业发展迅速的态势。据不完全统计,今年上半年大多数物流收发点业务量比去年同期增长10-20%,少数物流收发点基本持平略增。全区24个乡镇均有农村物流收发点,一般偏远镇及小乡2-3家,大的乡镇3-4家,大学城及矿区坐落地朱仙庄镇达10多家,主要以申通快递、中通快递、圆通快递、韵达快递天天快递等分公司为主,各分公司多以家庭式经营且与总公司签订代办合同并交纳一定金额的风险押金,一般操作流程为客户填单---快递打包---自己装车送至上级物流公司---上级物流进行分拣快递---装车。每天1-2次驱车到总公司开展收发件业务,一般每点每日收发件在千余件以上。如宿州市韵达快递有限公司栏杆分公司快递收发点每日来件约1000余件,发件约50-60件;宿州市吉祥快递有限公司栏杆分部快递收发点每日来件约900余件,发件约30-50件。又如大泽乡镇共有4家快递公司经营部,其中丁文侠户代办中通、韵达、天天、百世、唯品会业务,韩强户代办圆通、申通业务,另外2家为商店代办点。丁文侠、韩强两家为物流专营店,通过实地调查他们经营物流同外出务工差不多,只是照顾小孩方便些,一个物流点业务量太小,根本无法单独开店经营,也无法支撑一个正常务工人员收入。只有把两个以上物流点结合在一起才能正常经营。

二、目前宿州埇桥农村物流业存在的问题

宿州埇桥农村物流起步晚(一般经营3-4年)、技术水平低(服务人员文化素质不高)、基础设施不完善(多数硬件设备跟不上)等。虽然农村物流体系初具规模,物流主体向着多元化发展,但是农村流通产业发展与城市物流特别是发达地区相比仍然滞后,物流发展过程中仍存在诸多问题

(一)因交通、天气等原因造成到货有晚点、延迟现象;

(二)货物安全有时难保障,经营商易与被服务对象发生小摩擦;

(三)有些客户反应客户信息安全难保障且收费标准不够透明,易造成不必要的纠纷和失信;

(四)部分客户取货态度不好且群众收发件要到亲自店面来,延伸服务群众更加困难;

(五)有些店面基础设施不完善且经营较乱,硬件设施提升不足;

(六)由于农村物流收发点多为集体经营模式,从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

三、几点建议

(一)交管部门能否像农产品一样开通绿色通道,以加快货物流转速度;

(二)为保障货物安全,在装卸环节加大设备技术投入;

(三)政府相关部门应加大对农村物流业的监管力度,合理制定措施依法依规管理,减免社会的不稳定因素发生;

(四)整治服务环境,成立专项整治监督检查专门组织,提升安全服务标准,加快服务水平向村到户延伸;

农村物流的发展范文第4篇

贵州近郊农村和边远山区物流发展模式的现状

内涵分析。 城市物流是指为城市服务的物流,它服务于城市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的需要。贵州省的物流行业表现为起步晚,发展速度缓慢却正逐渐加快的现存状态。由于其发展影响经济重要组成部分,迫切成为发展热点,所以贵州城市物流展现了一个方兴未艾的发展态势。

农村物流是一个相对于城市物流的概念,它是指为农村居民的生产、生活以及其他经济活动提供运输、搬运、装卸、包装、加工、仓储及其相关的一切活动的总称。贵州独特的地势地形,使得农村分散而落后,制约了农村物流的发展。应中国产业结构合理化的发展趋势,贵州农村需要将农业生产领域转向流通领域。

城市近郊农村物流是处在城市物流和农村物流的交界地带的一种物流形式,它既服务于城市也为农村提供便利,所以它不仅兼具了城市物流和农村物流的特点,同时也具有自身特性。贵州的城郊农村物流是贵州城市物流发展较落后的状态,也是农村物流需要改进的方向。

特征分析。贵州城市近郊农村物流的特点是涉及的领域较广、物流的对象较多;规模大、流量较多,而且物流的形式和管理上理应多样化。主要体现在节点数量更多、分布的范围更广上。

贵州偏远农村物流具有分散性、季节性、多样性等特点。技术、基础设施、专业化、市场化程度等方面跟不上近郊。主要流通品是农产品、农业相关用品以及生活必需品等,贵州山区人口分布特点和地区交通特点也增加了局限。

贵州省近郊农村物流发展模式

农村邮政物流模式。我国邮政以中心局体为框架的传递网络,覆盖面积很广,在贵州甚至渗透到了偏远山区,其中邮政局作为产品配送、技术服务和网点管理的配送中心。由于 在管理上的滞后性,导致在近郊农村的市场占有率严重受到其他物流公司的威胁,不过其完善的物流网络渠道,使其在发展落后的贵州边远山区,成为农村主要的物流渠道。

交通运输站点构成的运输链网络物流模式。目前在贵州近郊农村,随着交通运输基础设施的逐渐健全便捷农村客运,很多地区都建立了一乡镇客运站为中心的货源集散点。在贵州近郊农村主要以顺丰、圆通、韵达、申通、中通、天天快递等物流公司为主,是目前现代物流发展模式的新趋势。一般为层级管理,类似邮政物流模式,只不过在现代企业管理模式上优势于邮政。只是其物流渠道受到多种原因的限制,也没有邮政广,但却逐渐改善但目前对贵州偏远山区的渗透力还很薄弱,是近郊农村物流的主要发展模式。

契约式物流模式。在贵州近郊农村,大部分都是契约式的物流模式,由于合同约束力有限,这种物流模式的发展相当缓慢,主要体现于批发市场。公司和农户或者农户合作社通过合同契约关系的管理,将农户或者农户合作社提供的产品经过运销企业、加工企业等公司进入各个市场的物流模式。对于贵州偏远山区来说参透力欠缺,有些地区呈现局部垄断,有些地区直接没有,是农产品物流渠道的主要方式。

连锁超市主导物流模式。在贵州近郊农村,大型中型连锁超市都具备自己的物流链,物流渠道较为完善,例如“永辉超市”一般小型连锁超市也具备自己的物流渠道,只是在物流链上,有时候也会借用其他物流模式的运输渠道。然而在贵州边远山区,以小型连锁超市为主,几乎没有大型连锁超市。

边远山区农村物流发展模式

以乡镇为集散中心的物流模式。在贵州边远山区,乡镇成为了农村物流的集散中心。交通不便,物资匮乏的边远山区其实也有自己的购物方式,这种方式历久弥新,那就是一个约定俗成的“赶集日”,这一天乡镇附近村落的村民会去市集通过售卖自产品、采购必需品等方式来实现物的流通。虽然一些村镇也设有连锁超市,零售店等购物场所,但是非“赶集日”的经济效益较低,围绕这些乡镇为集散中心的物流模式总体杂乱低效,这与城市近郊的农村物流系统的物流方式差距明显。

以私人车辆为运输工具的物流模式。虽然现在农村物流的发展蒸蒸日上,但在边远山区农村,由于村落分散、闭塞,交通不便,基础设施落后等因素,从乡镇到各个村落的物流并不畅通,像圆通、中通等物流公司也都只有乡镇才设有分部。为了满足农民在物流上的需求,村落的私人车辆就成为了物流运输的主要工具,也因为主要运输工具是私人的,也就避免不了运输的高成本,低效率的现状。与近郊农村物流的运输方式相较而言弊端也是显而易见的。

以商户采购为主的物流模式。在边远山区农民的自产品因为物流受阻,没有自己的销售渠道,所以农产品销售的主要方式各类商户上门采购。这样的销售方式虽然为当地农民提供了便利,但是同时农产品的销售价格被极大的压低,农民的经济效益低下,不利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发展。而近郊农村自产品在销售采购方面受到的限制较小,近郊农村物流的发展效益和水平就比边远山区的农村物流要高的多。

贵州省城市近郊和边远山区农村物流的发展建议

我国农村物流起步迟,发展较慢,整体的发展水平较低,这无法与我国当前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相适应。而位于西部地区的贵州省农村物流的发展更是落后于全国物流行业的发展水平,为了谋求贵州农业物流的快速健康发展,也为建设城乡一体化协调发展的新农村,发达的农村物流是必不可少的。本小组根据当下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 结合贵州省所特有的政治经济地理环境特点,为建造贵州特色的现代农村物流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农民是农村物流发展的主体,农民对物流发展的认识决定着农村物流的发展状态,为了加快农村物流的发展必须提高农民对现代物流的认识水平,而向农民宣传现代物流知识,成为了首要任务。贵州在落后的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教育水平都和全国的整体水平相差甚远,而边远山区的农民的整体文化素质不高,缺乏必要的物流知识。所以发展农村物流的关键是培养物流人才,带领农民树立现代物流观念。为提高贵州省农民对物流的认识,在实际工作中,可以利用“三下乡”等形式,通过城市里的高素质人才和相关专家将现代物流知识、物流技术等送到农村,向广大农村群众普及现代物流知识。通过现代物流知识的宣传,让农民认识到现代物流的重要意义和作用,从而调动农村群众发展农村现代物流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政府必须发挥主导作用,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加强农村道路、仓储、信息系统等物流基础设施的建设。所谓“要致富,先修路”,要想发展农村物流,必须要具备良好的基础设施。而偏远的山区要想实现农村物流的发展不仅仅是开通道路,还需要建设农资及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农产品仓储设施、发展和建设农产品加工配送中心、建设网络信息平台等。在基础设施建设中,国家的财政支持尤其重要,中国农村现状决定了光靠农村自身积累是无法完成现代农村物流建设这个大工程的,所以政府政策的鼓励和财政资金的支持也是贵州能够发展健康健全的农村物流的经济基础。

必须加强农村物流的系统化、标准化工作。现代物流发展的系统化、标准化能延长现代物流的生命,而发展农村物流也必须建立标准化的物流系统,特别是像贵州的农村物流所呈现的差异性特点,使的农村物流系统的标准化建设工作更显得非常重要。如果在发展贵州农村物流的伊始便将包装、运输和装卸等环节调节为适应国内及国际贸易要求,符合国际化标准或通用国家标准,让物流设施、物流工具标准和国际接轨,不断改进农村的物流技术,能更大程度地保证贵州农村物流从一开始就规范有序,简明高效。

农村物流的发展范文第5篇

关键词:物流能力;西部农村经济发展;物流园区;第三方物流

中图分类号:F259.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3)03-00023-02

随着国家西部战略的展开,东部先富带动西部后富政策实施,城市带动农村步伐的加快,西部农村经济发展成为两条主线的交汇点。而发展位于我们西部落后地区的农村,不能照搬中部东部的发展方式,因为不同的区位与地理条件决定了西部农村的经济发展一定要有他的特色。同时,西部农村发展又可以借鉴其他地区农村发展的经验,同为以农业为主要产业的地区之间在发展道路上有诸多的相似点。其中,物流服务能力的发展对西部农村经济发展有突出的影响。

国内外学者通过大量实证研究总结了多种对物流服务能力产生影响的因素,这些因素最终通过对物流效果的影响进一步反映为农产品创造价值的能力。西部农村地区由于自身特殊的地理位置,资源产品特点,经济条件,人力资源组成等,对各因素的作用效果又各有不同。本文结合地区的特定现实,分析了物流对西部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同时研究了影响西部农村物流发展的各关键因素是怎样对物流效果起作用,并对西部农村物流的发展模式提供一些建议。

1 物流能力与西部物流的特点

对于物流能力,不同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给予不同的定义。我国著名专家马士华教授等给出的定义更贴近中国经济发展的现实,更具实践意义。他认为,物流能力是指某特定的物流系统,从接受客户需求、处理订单、分拣货物、运输到交付给客户的全过程中,在响应速度、物流成本、订单完成准时性和订单交付可靠性等方面的综合反映。

而我国西部广大农村地区,这个物流系统又有什么特点呢,主要表现于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西部地区地处偏远,地广人稀。西部农村的人均可利用土地面积大,人力资源相对匮乏,适合大规模的机械化生产。产品产量巨大,产地分散,地理条件多样,故对物流服务水平要求高,对如何提高物流效率的研究更具意义。

其次,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经济发展更多的依靠产品和资源的输出。西部农村地区本身对农产品的消费能力有限,本地销售利润低,产品外销竞争力强,外销附加价值高。而消费地距离产地空间距离大,要实现西部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长距离外销物流建设是一个重要方面。

再次,西部农村所从事的农业生产决定了输出产品以农业成品,半成品为主。农产品的季节性和不便储藏运输的特点要求物流服务运用先进的技术,执行更高的标准,保证物流服务的准时性和交付可靠性,从而保证产品价值得到更高效的实现。

最后,西部地区的专业人才资源相对匮乏,物流服务的市场化程度不高。以农户自发,或政府主办的物流组织为主的物流方式不能很好的满足需求,效率偏低,服务灵活性差。这些特点又造成了物流成本的急剧上升,挤占了农产品的利润空间,影响农业发展,又进一步抑制物流发展,造成不良循环。专业化物流人才构建起充分竞争的物流服务市场显得尤为迫切。

2 国内外先进农村物流建设的经验

国外农业发达的国家如美国、日本、荷兰,农业物流的发展程度也最高。从物流发展的内外部因素来看,优势表现于以下几个方面。

2.1 政府搭建良好平台

①制定针对农业物流的完善法规和制度。美国非常重视农业的地位,他对农业市场运输制定了完善的法规制度,并放开了对农业运输市场的直接干预,营造了自由竞争的农业物流服务市场,为农业物流企业提供便利,有效促进了它的发展。

②从宏观角度规划物流建设。日本建设了世界一流的物流硬件设施,同时也非常注重电子信息技术在物流中的应用,为农业物流提供了硬件保证,从更长远和全面的角度引导农业物流的发展。

③输送专业人才。荷兰政府大力培养物流专业人才,并规定相应物流工作的人员必须获得上岗证书才可以从业,这为物流专业化运作提供了保障。专业化人才是荷兰农业物流一直能保证相对高效的关键,也使发展过程中的改革更为顺畅,成功。

2.2 农业物流主体积极运作

①成立农协或农业合作社。日本和荷兰的农民结成合作组织,将分散的农户集中起来,便于组织和规划,提高了物流设备的运作效率。在与第三方物流谈判过程中有更大的话语权。

②建立物流园区。在合适的地区建立物流园区,对农产品物流进行细化分工,提高了物流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③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在现代的物流与供应链中,寻求链条上每个环节的增值成为共识。农产品生产方将物流外包给第三方不仅高效,规模效应还会使物流成本降到一个很低的水平。第三方物流的灵活性也是极高的,能很好的适应农户的各种需求。

我国独特的城乡二元结构决定了我国农村物流发展有独特性。产地与消费者的距离远,城市消费能力强,消费人口多,内陆面积大等条件下,我国农产品的物流主要依靠铁路和公路。随着物流基础设施的建设,我国农村物流逐步建立起来,菜篮子和果篮子越来越丰富,物流成本越来越低,进一步促进了农产品市场的繁荣。我国以批发市场为中心的物流集散地建设取得了相当的成绩,今后也继续成为西部农村物流发展的模式。

3 影响我国西部农村物流发展的因素

通过对西部农村物流发展现状的分析,可以将制约西部农村物流发展的主要因素归为以下几个方面。

3.1 政府层面

①政府宏观经济决策的科学性和政府服务水平。随着国家农产品市场的进一步开放,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的自主性加强,同时带来的还有农业生产的盲目性。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政府需要发挥主导性作用,通过全面掌握和分析市场信息,结合具体情况,给予农户正确的指导。在此基础上,形成生产计划,物流部门根据计划合理调配资源,配合农产品的一系列物流工作。

②农产品物流相关政策和法规。西部农村物流行业要发展,需要政府法规的保驾护航。现今西部农村物流发展遇到两种极端情况:物流成本过高,抑制农产品的输出,挤占农产品的利润;物流利润过低,行业缺乏活力,得不到健康发展。政府需要优惠政策吸引社会资金在物流方面的投入,同时监督控制行业合理的利润空间。当行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完全放开,形成自由竞争的市场。

③政府对物流基础设施的投资。西部农村地区经济相对落后,而物流基础设施的建设投资大,见效慢,政府主导的建设投资是解决的重要途径。

3.2 物流主体方面

①第三方物流的发展。在社会分工越来越细的今天,农业摆脱了自给自足的发展模式。尤其在西部农村地区,机器大生产的模式和复杂的地理环境条件使农民更多的依赖第三方的物流企业来帮助他们实现产品的运输等工作。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充分发挥第三方物流的优势是解决西部农村物流难题的重要方式。

②农民结成互助合作社。作为甲方的农民个体间分布广泛,农产品种类多而数量有限,这给物流服务带来了难题。通过合作社或农协的组织方式将农民组织起来,有计划有步骤的以集体形式承担物流工作,通过自建物流或外包第三方的形式可以很大程度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在此过程中还能间接的提升农民的物流专业知识,使农民更好的观察和理解物流的重要作用,形成良好的群众基础。

③物流中介组织的配合。物流中介组织可以很好的链接农民和物流企业,提供最适合的信息,帮助双方寻找最适合的合作伙伴,达到三赢的目的。

④物流专业人才的培养。在物流科学和计算机信息技术越来越广泛应用的环境下,专业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大。专业人才对外部环境的变化更敏感,能在必要的时候变革物流运作方式,始终保持物流服务的高质量。

以上诸多因素中,最主要的是政府的作用和物流专业人才的培养。通过政府搭建平台,制定规范,由专业人才组织建立起的物流队伍间相互配合,提供优质高效低价的农产品物流服务。

4 西部现代农产品物流的现实途径

①现代农产品物流支持系统的建设和完善。随着我国西部大开发脚步的加快,城市反哺农村进程的推进,国家对农业农村的大力投入,已为西部农村物流建设提供了可喜的条件:国家对农资的优惠和补贴政策;“十一五”期间对95%农村地区行政村通电话和网络接入的工程;万村千乡工程,信息化村示范工程,5520工程,新合作工程等。西部农村物流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建立一套有效的支持系统。进一步加大西部农村物流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力度;物流政策和法规的制定和完善,建立宏观的调控机制和发展规划;推进物流标准化运作和先进农业物流技术的运用;搭建农产品物流信息服务平台;提高农村总体劳动力素质,着力培养和引进物流专业人才。

②现代化的物流园区的建设。建设一定数量和规模的物流园区,将分散的农产品批发市场集中起来,实现高效率的农产品运输,深加工,交易的物流供应链。具有中国特色的农产品批发市场在相当长时间内是我国农产品物流的重要形式,是推进农产品物流发展的强大动力。

③第三方物流的发展。第三方物流在我国城市物流体系中有很重要的示范作用,起到了积极的效果。第三方物流在物流信息,需求预测,仓储运输,成本控制,物流方案设计方面提供了高层次的全程服务。第三方物流的最大优点在于促进了生产和流通的分工,提高了物流的效率,降低了物流的成本,促进物流的标准化运作。这种运作模式是我国现今农产品物流发展的方向和主流。提供第三方物流的发展需要政策和资金的支持是当务之急。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