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电子媒体的发展

电子媒体的发展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电子媒体的发展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电子媒体的发展

电子媒体的发展范文第1篇

在新媒体影响越来越深远的时代中,无论是借助互联网实现经营模式、发行以及形式上的创新,还是借助新媒体实现电子报刊品质的提升,在与新媒体的融合中,电子报刊最终会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道路。

新媒体与电子报刊的特点

新媒体是以网络技术、通信技术、数字技术为传输载体的,互动式、数字式复合媒体,它主要有主动性、互动性、移动性、个性化四个特征。1976年,美国CBS(哥伦比亚电视网)技术研究所所长P·戈尔德马第一次提出了新媒体一词。新媒体是个不断变化的概念,主要体现在一个“新”字上,即新理念、新模式、新效应、新价值。

以数字技术为代表的新媒体,打破了媒介的限制,消除了媒体传播介质之间、地域之间,甚至是传播者与接收者之间的边界。由于数字技术,新媒体可以面向个人提供他们所需要的信息。在新媒体这里,人们在接收信息的同时也是信息的传播者。新媒体使受众有更大的选择,受众可以随心所欲地阅读信息。而且新媒体的表现形式多样,它可融图画、文字、音频、视频为一体,做到及时并且无限制地扩大信息量,而且可以随时存储内容,检索起来也非常方便。新媒体“由一点对多点变为多点对多点”,与电视、广播相比,新媒体可以随时信息,有较强的交互性,通过与新媒体的互动,发出大众的声音,从而影响信息的传播。

互联网已成为思想文化信息的集散地和社会舆论的放大器,我们要充分认识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兴媒体的社会影响力,高度重视互联网的建设、运用和管理,努力使互联网成为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沿阵地、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有效平台、促进人们精神生活健康发展的广阔空间。新媒体是以文字、声音和图像等形式传播信息的一种数字化的传播媒介,而且它具有更高的技术含量以及更加灵活的交互性和移动性,涵盖了传统媒体所有的功能,如电子报刊就是新媒体形式的典型代表之一。

面对新媒体的挑战,传统报纸也在积极地寻找发展的新出路。新闻出版总署原副署长石峰在第三届中国报业竞争力年会上说:“拓展报纸出版业的行业内涵和外延,构建数字化、网络化的信息资源聚合平台和传播平台,发展数字化内容产品,开拓增值服务业务,重组运营方式和业务流程,进而调整报业的经营结构,扩展报业的受众范围,延续报业作为主流媒体的地位。”而在经济全球化、产业规模化的影响下,传媒也逐渐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当然也包括报业,电子报刊将以全新的传播形式出现在大众面前,其传播方式也注定成为新媒体产业的一部分。

电子报刊的发展之路

加强与受众的互动。在选题上,网络可以成为电子报刊编辑人员选题的一个重要渠道。由于网络信息传播的及时性,大量舆论的汇集使得新近发生的新闻事件在传播的过程中最先引起人们的关注,并逐渐成为大家热议的话题。因此,电子报刊的编辑人员可以利用网络来了解大众想要获得什么样的信息。但是网络上的信息庞杂、话题多样,所以电子报刊在选题上应该明确自己的定位,追求高品质的内容。另外还要注意信息来源是否准确,并反复核查,避免传播不真实的信息,以免成为谣言传播的推手。

在形式上,可以根据网络信息的传播方式拉近与读者的距离。如采用微博的形式,对一个新闻事件,不仅有者的言论信息,同时也有关注该信息的有关人士给予的回应。这样的信息呈现更加全面,同时也更加饱满,而且这种新颖的编排方式更加吸引读者的眼球。

电子媒体的发展范文第2篇

关键词:消费电子;电视环保;LED

中图分类号:G22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599 (2011) 03-0000-01

Consumer Electronics Technology Development Effect on the New Media of Radio&Television

Gan Meizhong

(Xiamen Overseas Chinese Electronic Co.,Ltd.,Xiamen361006,China)

Abstract:This article from the terminal display technology,multimedia technology energy saving materials and technology,and a more comprehensive introduction to the relevant radio and television consumer electronics,broadcasting and film concludes with a new media deal with the consumer electronics industry measures and proposals.

Keywords:Consumer electronic;Televisio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LED

广电新媒体产业化程度提高,也使产品与服务日益贴近消费者。因此,不仅消费电子行业的成功经验值得广电新媒体借鉴;而且,消费电子行业最新产品与技术发展也对广电新媒体相关产业进展产生直接影响。

一、终端显示技术

GSA最新的报告显示,截至目前,全球已有35家设备供应商提供大约100款LTE终端设备,包括最近在CeBit展会与移动世界大会亮相的的产品。从目前来看,LTE生态系统正在快速完善,尤其在终端发展方面。今年2月,GSA在的一份报告中称,截至2011年2月,全球已有63款LTE可用终端设备。而最新数据表示,相比2月,现在LTE终端设备数量增长比达到55%。LTE生态系统是迄今为止发展速度最快的技术,全球70个国家已有180家运营商确认投资LTE,52个国家的128家运营商致力于部署商用LTE系统,另外还有52张预商用及测试网在18个国家部署。目前已有17家运营商已经推出了商用LTE业务,分别位于奥地利、丹麦、爱沙尼亚、芬兰、德国、香港、日本、挪威、波兰、瑞典、美国和乌兹别克斯坦。

(一)LED技术

通过GPRS/EDGE/CDMA/3G无线网络,实现从信息编排、发送,中心服务软件自动生成信息播放列表,并通过数据中心下发到对应的分组终端设备,由下位机控制系统在有效时段内于LED显示屏按时滚动播出。系统包括用户管理,系统管理、节目管理、终端管理、统计查询等业务功能,具有组网规模大、不受距离限制、覆盖范围广、实时信息、同步效果佳、安装维护方便等优点,可以广泛应用于车辆、气象、政府、商业、交通、餐饮、娱乐、地产、旅游、医药等各个行业的信息。不仅提升美化了城市形象,丰富了广大市民的生活,也为城市架起了经济发展的信息桥梁,带给人们享受无线信息的乐趣。

(二)平板电脑

目前,平板电脑已经成为继PC、智能手机之后的第三大类IT终端产品,仅仅1年的时间,平板电脑就一跃成为去年整个IT界的最新宠,国内外各大权威机构均分析报告预测,平板电脑将在今年呈爆发式增长,且这一旺盛增长趋势将至少持续到2015年。全球著名的德勤咨询公司甚至在其年度预计报告中指出,平板电脑将取记本成为消费者的首选产品,今年企业用户将消化掉平板电脑出货量逾25%的市场份额,明年该数量还将继续上升至少25%。平板电脑此番大热的态势,必将影响PC产品的销量。尽管业内的意见普遍倾向于平板电脑不会取代PC和智能手机,但是平板电脑的份额还是继续上升。市场研究公司IDC的数据显示,去年平板电脑出货量达到1700万台。

二、影像技术

(一)WebP影像技术

Google新WebP影像技术可让网页图档有效进行压缩,同时又不影响图片格式兼容与实际清晰度,进而让整体网页下载速度加快。Google在今年的Google I/O大会上除了提出Google TV概念外,在第一天也提出针对HTML5技术应用外,也提到WebM相关编码技术。除了希望能将影片内容赋予更有效率的编码即减少档案大小外,Google也希望能针对静态图文件作到“减肥”的目标,因而提出WebP的新影像技术。透过WebP编码技术,原本如JPEG格式的图档可有效减少40%的档案大小,而虽然图档经过压缩却不会严重影响内容呈现,甚至一般肉眼根本无法判别是否经过更改。而网页内容随着图档尺寸变小,提供下载的速度也能更快,同时也能减少频宽负荷(根据Google官方统计,约有65%的网络流量是在下载网页图档内容)。目前Google准备将WebP影像技术变成标准技术,不仅是一般网页可用,其它诸如数字相机、手机等装置均可使用。

(二)超高清液晶电视

NHK公司的研究人员开发了数字视频系统研究样机,称作超高清视频系统Super Hi-Vision。NHK公司可以从摄像机或硬盘存储器读取视频流,并把它发送到显示屏。这一系统的摄像系统,由一个摄像头和一个连接16个光学高清晰度串行数字接13的控制单元构成。摄像头使用4个1.25英寸的有800万像素的CMOS图像传感器,它们分别用来捕红光(1个)、蓝光(1个)和绿光(2个)。据NHK公司称对于视频摄像来说,这种新的图像捕捉系统能每秒6O帧的速度处理800万像素的图像。

三、广播影视新媒体应对消费电子行业发展对策及建议

随着国家和行业发展的需要,“三网融合”已经从构想走向了切实实施。各类数字电视终端层出不穷,家用电视仍然是普及面最广的消费电子产品,对广电而言,抓住家用电视终端,相当于占领了“三网融合”发展导向的先头阵地意义重大。随着环保意识增强,消费电子相关环保技术标准呼之欲出。当前,美国、欧洲各国、日本等国家已经制定了相应的环保标准,广电部门也应该结合产业发展现状,抓紧时间、组织力量尽快出台相关技术标准规范产业发展。

参考文献:

电子媒体的发展范文第3篇

互联网的兴起改变了市场原有的媒体格局,如今,正当Web2.0如火如荼的时候,传统媒体也在遭受着各种因为新媒体的崛起而带来的挑战,很多的传统媒体正在重思未来的市场定位。近两年,依托互联网和手机而诞生的电子媒体似乎成为了传媒领域的新的热点,电子杂志杂志兴风作浪,传统媒体纷纷开始转型互联网,手机报的应运而生等等都让新兴的电子媒体似乎有着大举覆盖传统媒体的气势。

有很多传统媒体纷纷表示,互联网的兴起让传统媒体变成了“内容打工者”。一份都市早报的内容在报纸上报摊后的2小时之内就会在互联网上传播,于是,他们认为这会让很多报纸的读者不再购买报纸,而是去上网,也因此感觉自己的价值似乎越来越低。但是同样的困惑在于,如果报纸的资讯不能被网络传播,更加意味着没有存在的价值,因为,对于那些广告主来说,媒体的品牌地位和竞争力并不仅仅是在地面体现的,互联网更能证明你的价值,这也让百度这样的搜索引擎每年评选“状元媒”都引起了传媒领域的密切关注。但是,当很多传统媒体纷纷向新媒体进军的时候,是否意味着电子媒体将在未来颠覆传统媒体呢?今天,互联网的发展已经到了新的阶段,这个报纸的市场并没有真的就出现当时他们所担心的困境。这其中,其实并不是电子媒体比纸媒体有多少优势的问题,而是人们的阅读行为和习惯并不会让电子媒体能够完全替代传统纸媒体。

很多受众喜欢互联网的即时、互动、内容丰富等特点,但是并不会因此就放弃阅读纸媒体的习惯。人们阅读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获取资讯,人们也借助阅读来放松,并将阅读作为休闲方式。因此,在这一点上,电子媒体并不具备带来人们阅读上的愉悦感的优势,因为电子媒体容易限制人们的想象空间:当人们的视觉在电子化的视频或者终端上的时候,人们会更容易感到疲劳;而纸媒体相比而言,就有非常好的优势,有很多的受众习惯于翻阅纸张,并从翻阅中获得乐趣,甚至可以在各种空间中享受纸媒体的乐趣,比如地铁、公交等场合。其次,电子媒体的保存性也不如纸媒体,虽然电子媒体不占用人们的空间,但是人们收藏纸媒体的兴趣远远大于在电子媒体上保存自己喜欢的内容,尽管互联网可以提供人们保存的空间,但是很多人却希望在书柜中看自己收藏的纸媒体,而不愿意到电脑、手机和互联网上去看,这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感受。当然,新一代在互联网时代成长起来的年轻群体会越来越依赖新兴的电子媒体,但是这并不能代表所有的受众都会因此改变自己的行为。

人们对信息的多元求证和多样化需求使得他们不仅仅只是从某种固定的信息渠道上去获得信息。如今除了一些高度依赖互联网的高数字化人群基本把互联网作为唯一的信息渠道外,其余的群体都是通过多元化的信息渠道来获取信息,比如通过互联网了解新闻资讯和生活中需要的信息,通过报纸、杂志杂志和书籍来获得一些特定的内容。电子媒体由于容量大的特点,在资讯和内容的含量上是远远大于纸媒体的,但是也因为这一点,人们在获取信息的时候,更加变得无所适从,使得他们有时候更愿意去定向了解信息,比如一份报纸或者杂志杂志刚好报道了某些他们关心的主题,他们就会通过纸媒体来了解,而不是去互联网或者电子杂志杂志。因此,传统的纸媒体与新兴媒体会继续共荣互补,但是不可能相互取代。

电子媒体的兴起改变了信息的方式,这推动了纸媒体对信息加工深度的要求。互联网、电子杂志杂志、博客、手机报等系列电子媒体的兴起让信息更加即时,这对于传统的纸媒体来说,意味着他们必须改变过去的内容提供的方式,他们必须在资讯的加工、内容的深度上和独特的视角上下功夫,必须提供给受众不一样的阅读体验,才能更好地在新兴媒体的夹击中获得更多市场空间。因此,电子媒体应该说推动了传统纸媒体在内容加工的方式上的进步,而不是让纸媒体没有自己的内容。

因此,传统的纸媒体目前要面对的传媒市场,不是去恐惧电子媒体是不是会把所有的受众抢走而转型或者盲目进军电子媒体市场的问题,而是如何在当前人们对于信息需求多元化和渠道多元化的情况下,因为新兴媒体的崛起,仅仅改变的是媒体资源的配置方式,而不是受众市场的改变。这对于传统的纸媒体来说,需要注意思考自身的价值定位,同时对当前的媒介市场有准确的把握。

电子化的媒体仅仅是传统纸媒体满足目标受众多元化获取信息的需要,而不是转型的目标。传统纸媒体办网站、办手机报、办电子杂志杂志的时候,要将这些新渠道作为增加受众黏性和扩大媒体价值的渠道,而不是单一的投资转型的策略,对于很多有一定基础的传统纸媒体来说,电子化方式带来的是“增值”,而不是替代和抛弃传统的媒体,因此,不必要害怕电子媒体的冲击,传统纸媒体在基础的内容资源的获取上依然还是处于优势,因为单一的电子化媒体不论是在采编、发行还是广告的资源投入上依然无法和传统纸媒体抗衡。

传统纸媒体要思考如何去抓住受众的注意力。互联网和众多新媒体的崛起对于人们阅读行为带来最大的冲击就是注意力的分散和改变,由于信息多了,所以人们会开始按照自己的方式分配注意力资源,因此,传统纸媒体的主题策划、深度报道、独家解读、视觉定位和包装是非常重要的工作。比如对于传统的杂志杂志市场,切中人们需求和目光的主题策划和大众化的解读依然是赢得市场的根本;对于报纸来说,对同样的新闻和资讯解读角度的新颖性也是人们是否会忠诚阅读的关键;而对于广播来说,互动则是吸引人们的最重要的方式。

传统纸媒体需要重视中国县一级及以下的受众市场。截止到现在,中国的网民仅仅1.23亿,而中国人的数字化水平的提高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大部分人除了看电视,对纸媒体内容的需求还没有被满足,比如在很多县一级城市,除掉当地的报纸之外,很难看到其他的纸媒体,而对于他们来说,对于超越于自己所在区域以外的资讯的了解只能通过互联网。实际上,这些市场是有很大的开发价值的。传统纸媒体如果可以从渠道上满足他们的阅读需求,还有很大空间可以挖掘。甚至包括农村市场,目前还缺乏有影响力的纸媒体来满足他们的资讯需求,但是并不代表他们对于外面的世界以及需要的知识没有了解的渴望,手机增值服务在一些市场的成功开发已经证明了这个市场的价值。

整合利用新媒体资源是传统纸媒体扩大影响力的重要途径。互联网和电子杂志杂志等新媒体的兴起,对于传统纸媒体来说,不仅多了竞争,同时也增加了传统纸媒体的传播渠道。将部分内容搬到互联网,或者让互联网平台与纸媒体形成相互在内容和互动上的补充,这都可以给传统纸媒体带来新的活力;而利用互联网的传播优势,在受众关注的网站宣传纸媒体,与一些网站形成联盟,推广纸媒体,也不失为好的方式。

电子媒体的发展范文第4篇

    在取得了一定成绩的同时,作为电广传媒的经营管理者,我一直在思考这样一些问题:传媒业为什么会走上产业化的道路;传媒产业是否一定要进入资本市场;"电广传媒"是如何率先进入资本市场的;"电广传媒"未来究竟应如何继续发展壮大等。下面我将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一、传媒产业的发展演变历程所带来的启示

    1、“传媒产业”的内涵

    传媒业并非一出现时就是一种产业,其向产业化的转变经历了一个较长的过程。而至于传媒产业的概念,至今国内外尚无统一、公认的定义。无论是传统的宣传中心论,还是赢利中心论,都不能解释我国当前传媒产业的现状。我的看法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传媒产业具有双重性,在社会活动中既有宣传性质,又有商业色彩;既讲社会效益,又讲经济效益;既是事业,又是产业。传媒产业的事业性表现在它是一种公益事业,其产业性表现在它是一种信息产业。

    2、传媒产业的发展概况    全美甚至全球富有影响力的大型传媒集团公司,这些传媒公司在不断地给人们提供精神产品和传播信息的同时,也获得了超社会平均水平的行业利润,不断地超越和发展。

    电子媒体巨大的市场潜力,极大地激发了投资者对传媒业的投资热情,由此推动了媒体产业步人良性循环的轨道,加之人们对媒体产品的消费水平和依赖程度不断提高,这些共同促成了传媒产业前所未有的发展势头,使传媒产业成为盈利最为丰富的产业。

    电子媒体的兴起,带动了媒体产品向多元化方向发展,促使传媒产业向技术密集型、资本密集型和人才密集型产业转化,电子媒体产品的市场潜力是惊人的,它的增长速度常常是以几何级数的方式成倍递增。可以说电子媒体把整个媒体产业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和起点。

    3、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传媒业改革的回顾

    在改革开放前,我国的传媒一直是按照计划经济模式经营的,它采用行政机关的管理办法,财政上靠行政拨款度日,各大小媒体均附属于各级党政机关,在宣传上必须严格统一口径,传媒的运行不遵循经济规律,不讲求经济效益。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建立,传媒业的生存与发展遇到了一系列的障碍,如原材料价格飚升,各类开支急剧增加,财政拨款却只能维持原有额度不变,而同期我国传媒的数量却成倍地增加,这就造成了大多数传媒的普遍亏损局面:

    严峻的形势迫使各传媒机构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以1978年<人民日报>等八家中央新闻单位试行企业化管理为契机,拉开了传媒业改革的序幕,如大力拓展媒体广告业务,努力降低成本,承包经营等改革进行得如火如荼。改革所带来的经济效益是惊人的,如1997年我国媒体广告收入就达到220亿元,与1990年比较,平均增长40%。

    4、传媒产业化的启示①在我国,所谓媒体产业化是指意识形态的媒体向产业经营的媒体转化的过程。根据中国社会发展的进程和媒体自身的发展规律,产业化在中国目前传媒业中发生是合理的,而且也是媒体目前唯一可行的发展途径。

    ②中国传媒业的生存空间已经发生了变化,传媒业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社会系统,将逐渐按照其自身属性所规定的发展规律,逐渐在社会活动包括经济活动中采取它必然采取的生存方式。

    ③"相应体制改革"的滞后造成媒体经营困难,为寻求生存开始了产业化尝试,并且产业化过程中的个体并不与现存的相应体制相对抗,而是努力争取其认可。

    ④产业化的共同特征一是利益指向,二是淡化行政级别和事业性质,追求相对独立的经营实体。

    ⑤中国的媒介产业化沿着信息和利益两条线索展开,利益的发展使传媒业在总体上趋于成为一个产业,而信息的发展则使传媒业以其信息特点与社会中的其他产业相区别。

    由于长期以来中国传媒在运营方式上与其他国家的媒介有很大的不同,所以今天的产业化才成为一个突出的课题,而产业化以后的中国传媒很快就会与世界的传媒发展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共同开始从传统的传媒业向新的传媒业转化的进程。

    一、传媒产业进入资本市场的动机与方式

    传媒业经过产业化初级阶级,完成原始积累之后,必须借助资本市场来实现产业升级和规模经营。这是由传媒产业自身特点和资本市场的职能共同决定的。

    就资本市场的职能来说,作为长期资金市场,以追求最大投资回报为目的,通过股票、债券、风险投资基金等多种形式实现资本与产业的结合。作为生产要素流动市场,资本市场的生产要素资本化,容易通过股权转让、收购等方式实现其流动。作为资源配置市场,资本市场严格按照市场规律将社会资源配置到管理有素、具备成长潜力的产业中去。

    就传媒产业自身特点来说,它进入资本市场的动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看:

    l、从传媒产业资产性质看,由于传媒业在社会生活中扮演着特殊角色,在信息经济领域,其资本附加值较高,但经营性资产净值不大;无形资产或各类专用资产较多,但可用于银行信贷抵押的资产不多。同时,传媒产业往往一次性投入较大,投资回报期较长,因而存在一定的资金风险,加之自有资金的不足,使得传媒产业很难从银行方面通过借贷获得发展所需的资金。而资本市场提供的股票性质的资金恰恰回避了上述问题。

    2、从传媒产业发展前景看,以数字化为特征的信息技术广泛运用,促使传媒产业必须对其制作手段、传输手段等进行大规模数字化改造。这些改造虽然能给传媒产业带来巨大回报,但在投入期,首先面临着资金缺口的压力。而资本市场最重要的职能是为剩余资本寻找投资机会,进而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因此,资本市场希望从传媒产业的发展中得到丰厚利润,从而解决了传媒产业的融资问题。

    3、从传媒产业的扩张方式看,传媒业覆盖地域宽、受众面广、经营单位分散、条块分割现象多。而传媒产业的竞争往往表现在从空间和时间上拓展市场。传统的粗放式扩张方式,耗资大,回收期长,并造成社会资源浪费。只有依托资本市场,以资本为纽带,通过兼并、重组等资本运营手段,才能使传媒产业顺利实现产业扩张,走向集约化、规模化经营的路子。

    4、从传媒产业组织方式和运作机制看,传媒业不同于一般产业,容易受到政策约束,经营模式、经营理念往往落后于市场。传媒产业进入资本市场之后,一方面获得发展机遇,另一方面由于资本流动性加强,经营风险相对增加。这促使传媒产业必须探索新的组织方式和运营机制,更新管理观念,按照市场化要求运作,以获取最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尽管传媒产业化迫切需要资本市场的支持,但由于传媒业的特殊性及所处的特定历史背景,进入资本市场的途径仍需要进一步探索。目前的思路大致有:

    ①思路一:改制上市将媒体的全部资产或部分资产重组改制上市,这其中比较典型的有:中视股份、东方明珠、电广实业。

    ②思路二:借壳上市通过收购股权或资产置换的方式,实现对上市公司的控制,达到间接上市的目的,这其中比较典型的有<成都商报>。

    ③思路三:媒体资产或权益分离出来,合作经营这是指媒体部分资产、权益分离出来,与外界投资者合作经营,双方按一定比例或形式分配收益。如电视媒体将有线电视网络、栏目、广告等剥离出来,与外界投资者合作开发、经营等等。

    三、"电广传媒"--传媒产业进入资本市场的有益探索"电广传媒"的前身是湖南广播电视发展中心,成立于1994年,注册资金6934万元,是一家以影视节目制作、广告发行、信息传输服务为主的大型国有企业。截至1998年12月31日,帐面总资产11. 88亿元,1998年实现净利润为6407.9万元。"发展中心"优良的经营业绩,曾对湖南广播电视中心工程的兴建,湖南卫视上星等大型基础项目的建成提供了有力的资金和物质保障,为湖南的精神文明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

    从传媒产业的发展来看,1833年9月诞生的纽约《太阳报>成为历史第一家没有夭折的廉价报纸,其成功的关键是创办人本杰明·戴以一种全新的观念为这张报纸定位,以全新的手法来经营这家报纸,即通过"提供有利的广告媒介"这一独特的价值补偿机制(提供广告服务)来维持《太阳报>的生存,这就开创了传媒迈向产业化的先河,改变了以往"政党报纸"的倾向。

    从此,广告收入成为各商业性报纸的主要收入来源,到19世纪以后,以报业为标志的传媒产业的雏形已经基本形成,但作为一种产业,远未成熟,仍面临着来自各方面的严峻挑战。其主要原因是,传媒产业在整个经济生活中所占的比重微不足道,传媒产业的经济增长速度比较慢。媒体组织作为一种产业结构而言,无论从数量上还是从规模上看,都比较小,在当时,即便是最着名的媒体组织,与其它产业的大公司相比,其经济实力也不可同日而语。当时传媒产业的资本集中化程度很低,无法进行大规模的市场和资本扩张。

电子媒体的发展范文第5篇

关键词 中小学教师;媒体素养;调查

中图分类号:G451.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3)06-0030-03

媒体在日常生活中几乎无处不在,在教育领域也是如此,如在中小学课堂,多媒体教室、互联网的使用已经普及,并且成为教师和学生进行教学活动的场所。在课余时间,小学生每天看电视的时间占了休闲时间的大部分,青少年玩电子游戏、上网的时间逐渐增多。大量的媒体已成为儿童、青少年与一般民众获取信息最重要的渠道。因此,培养教师以及学生合理地利用、使用媒体变得极其重要。特别是作为教书育人的教师,应当不断提高自身的媒体素养,继而引导学生媒体素养的养成。

1 媒体素养教育的内涵

媒体素养是传统的素养能力如听、说、读、写的扩展和延伸,它包括人们对各种形式的媒体信息的解读能力,以及批判性地观看、收听,并解读影视、广播、网络、报纸、杂志、广告等媒体所传输的各种信息的能力,当然还包括使用宽泛的信息技术来制作各种媒体信息的能力。媒体素养教育主要包括三个方面:1)使受众了解不同媒体形式的特征和信息制作过程,能够自觉掌握个人接触媒体的量和度,清醒认识媒体带来的“”和“满足”;2)让受众批判性地解读媒体信息,诸如媒体对现实的再现、媒体的商业性与价值观;3)要让受众能够有效地使用媒体,充分利用媒体完善自己。

2 福建省中小学教师媒体素养现状分析

2.1 现状

为了了解福建省中小学教师的媒体素养情况,笔者对集美中学、惠安第一中学、嘉惠中学、松柏小学、泉州实验小学等8所福建省中小学的120名教师进行问卷调查,调查情况如表1所示。

2.2 当前教师媒体素养现状分析

调查结果表明,现任中小学教师的媒介素养有待提高,大多数教师经历的媒体素养的系统训练较少,他们使用现代媒体进行优化教学的能力一般。

首先,利用现代电子媒体进行教学的驾驭能力不足。目前现代电子媒体经常出现在中小学的课堂中。调查显示,60%的教师经常或有时使用广播、电视、挂图、计算机网络、幻灯机、投影等媒体进行教学实践,其中又有63.3%的教师经常使用计算机网络进行教学;有53.3%的教师认为利用现代电子媒体(计算机网络、幻灯机、投影等)进行教学效果良好。可见现代电子媒体特别是计算机网络已经成为教学中常用的媒体,并且教学效果得到大多数教师的肯定。但76.7%的教师表示无法很好地驾驭这些现代电子媒体进行教学,只有19%的教师能够融会贯通;利用电脑机房进行教学时,如果学生出现聊QQ、打游戏等违反纪律的行为,30.7%的教师表示一般情况可以控制,39.8%的教师表示有困难;教师利用书刊(36.7%)和网络(15%)发表过与教育有关的文章,50.4%的教师表示没有利用媒体发表过文章。由此可见,教师使用现代媒体进行教学的能力还比较低。

其次,对媒体的辨别能力需要进一步提高。当现代电子媒体走进教室后,就要求教师、学生具有较强的媒体辨别能力。调查显示,65%的教师认为目前所接触到的媒介内容不太真实,但是对于互联网上形形的信息,有63.3%的教师是凭自己的经验接受它们,只有12.7%的教师会针对信息的真伪进行讨论。在利用媒体进行教与学工作的过程中,有80.2%的教师发现目前学生对媒体信息真伪的辨别能力一般偏差;对于学生所接受的媒体信息,60.8%的教师表示偶尔才指导学生进一步分析、思考,只有19.4%的教师表示会经常指导学生进行分析和思考。由此可见,大多数教师的媒体批判能力较弱,而且也意识到学生缺乏辨别媒体信息的能力,但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却很少有教师重视学生媒体素养的培养。

第三,调查数据还显示,半成以上的教师意识到自身对媒体素养较弱,对媒体素养的内容不了解或了解不多。43.3%的教师表示学校曾经开展过媒体素养的相关教学活动或课题,54.7%的教师表示未开展过,有94%的教师表示学校很有必要开展媒体素养教育。由此可见,大多数教师意识到媒体素养教育的重要性,对开展媒体素养教育持赞成态度,通过教育或培训来不断提高自己认识媒体、使用媒体、批判媒体的能力。

3 提高教师媒体素养的途径与方法

3.1 进行媒体素养培训,熟悉媒体技能,顺应信息化变革

当今世界进入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教育也在发生巨大变化,不再是一张嘴、一块黑板和一支粉笔的传统教育模式了。科技的进步,多媒体已成为当今教育的热点。多媒体教学成为重要的教学手段,各种电教媒体如计算机、电视、录像、投影、幻灯等进入绝大多数中小学校。面对教育信息化的变革,面对媒体不断地在教学中的适用与实践,教师原有的媒体技能、媒体素养已经无法驾驭它们,更不用说对学生进行媒体的相关教育了。因此,学校必须为教师提供媒体素养培训的资源以及条件,在职教师必须继续接受教育,利用业余时间和寒暑假时间参加专业的媒体素养相关教育以及培训。而针对在职中小教师的媒体素养培训,应注重培养媒体素养教育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3.2 媒体素养与其他课程整合

媒体素养与课程整合,就是指通过学科课程把媒体素养教育与学科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将媒体素养教育嵌入学科课程的教与学之中,将媒体素养作为一种教育理念,指导教师以及学生使用媒体进行教与学,以改善教与学的效果,使教师对媒体素养给予较高的重视,最终实现教师以及学生媒体素养的提升。无论是中小学校教育还是高校教育,学校中任何学科课程的教与学都离不开媒体,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将使各学科课程更广泛应用现代媒体。将媒体素养与其他课程整合,不但可以提高课程使用媒体进行教学的效率,又可以提高师生的媒体素养,一举两得。

3.3 建设丰富规范的网络学习资源与媒体活动平台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建立在互联网基础之上的网络学习迅速崛起,网络学习以其成本低、速度快、效果好的优点,已成为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人们越来越热衷于通过各种网站、网络共享资源,通过各种媒体活动平台获取自己所需的媒体信息,在各种学习平台和媒体活动平台与其他人共享、讨论、评价这些媒体信息。由此可见,各种网络资源和媒体活动平台已成为人们进行网络学习的重要工具和场所。在开展媒体素养教育时,可以通过建设丰富的、规范的、与媒体素养有关的网络共享学习资源与媒体活动平台,并且在教师队伍中广泛地宣传,让教师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基于网络学习资源和媒体活动平台之上的网络学习,最终达到提高教师队伍媒体素养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汤晓蒙.日本中小学媒体素养教育中媒体的作用[J].基础教育参考,1995(7):13-15.

[2]赵玉.由精品课程课堂实录看教师的媒体素养[J].教育技术导刊,1997(3):14-15.

[3]李裕鑫.和谐社会构建中大学生媒体素养教育策略[J].高等农业教育,2007(6):71-73.

[4]胡忠青.《媒介素养》课程建设探讨[J].鞍山科技大学学报,2006,29(1):14-15.

[5]铁海玉.媒体素养教育的目的与意义分析[J].贵州教育,2007(6):26-27,31.

[6]黄娟.中小学媒体素养教育与学科课程的整合研究[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