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农文旅一体化发展

农文旅一体化发展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农文旅一体化发展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农文旅一体化发展

农文旅一体化发展范文第1篇

近年来,贵州省仁怀市紧紧围绕“一心两带三区四游”旅游体系,坚持把“大旅游”作为推动“大扶贫”的突破口,采取政府引导、科学规划、市场运作、农民主体、社会参与的方式,用“经营农村”理念全力做好“旅游+农业”、“旅游+农村”、“旅游+农民”三道加法,打造了坛厂神采八卦园、鲁班水彩隆堡、苍龙草木年华、长岗蔺田新村等一批农旅一体化脱贫示范点,走出了一条“以农兴旅、以旅强农、农旅互促”的经营乡村发展模式,实现了脱贫攻坚与乡村旅游的有机结合,带动了群众脱贫致富,助推了全面小康建设。

“食有特色、住有条件、游有内容”

截至目前,全市近30个村寨发展乡村旅游,5000余名农民吃上“旅游饭”,旅游直接从业人员达到1万人,带动社会就业3万人。2016年,全市实现30个贫困村出列、1.4万贫困人口脱贫,贫困发生率下降到4.6%;旅游接待游客607.8万人次、同比增长37.2%,实现旅游综合收入77.7亿元、同比增长45.2%。

首先,着力抓打造,注重与本地文化相结合。深入挖掘仁怀盐运文化、文化、酿酒文化等特色文化,按照全市60个贫困村区位合理性、产品差异性、游乐参与性、空间开放性和效益辐射性等特点,高标准规划打造了坛鲁农旅一体示范区、五马生态旅游示范区、后山民族风情旅游示范区、桐梓河水上体验示范区和15个旅游扶贫点。注重与农业产业相结合,围绕山地生态畜牧业、商品蔬菜、特色经济果林、中药材、花卉苗木等,建成一批以生态休闲、农业体验、乡村度假为主题的工农旅一体的示范园,切实增强了贫困村“造血功能”。目前,全市建成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园区24个,发展蔬菜产业1.6万亩、精品水果产业1.2万亩、茶产业1万亩、花卉苗木产业1.5万亩、核桃产业5万亩、中药材产业6000亩,扶贫产业覆盖贫困人口2.7万人。注重与乡村资源相结合,依托农村自然生态、田园景观、民俗文化、山地特色等自然资源,做优做特五马广东东升农场生态农业示范区、学孔“茶旅一体化”、坛鲁“工农旅一体化”,积极吸纳游客现场采摘新鲜果蔬、观赏农业风光、体验农家活,让游客记得住山水、留得住乡愁,农民收入实现倍增。比如,坛厂镇枇杷村通过发展乡村旅游,今年一季度旅游综合收入达500余万元;鲁班镇隆堡村通过发展乡村旅游,扶持村民开办农家乐7家、乡村客栈2家、百货经营9家,实现了农民向个体工商户转变,增加农民收入600余万元。 城乡靓 贵州省仁怀市走出了一条“以农兴旅、以旅强农、农旅互促”的经营乡村发展模式,实现了脱贫攻坚与乡村旅游的有机结合,助推了全面小康建设。图为仁怀市国酒门。

另外,仁怀还着力抓基础。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推进景区停车场、厕所、旅游标识等设施建设,努力完善景区服务体系;坚持以“四在农家・美丽乡村”为载体,扎实推进小康“六项行动计划”和“交通三年攻坚”、“水利三项会战”,全面改善农村水、电、路、讯等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夯实乡村旅游发展基础。目前,已新建游客服务中心3个,安装游客标识标牌1000余块,建设生态停车场15个、旅游公厕30座。加大环境整治力度,坚持“政府主导、部门联动、属地管理、全民参与、标本兼治、疏堵结合、综合治理、注重长效”的原则,以“硬化、净化、绿化、亮化、美化”为方向,采取集中重点整治、完善配套设施、强化基层基础管理、深化体制改革等综合措施,彻底改善农村环境卫生状况,为l展乡村提供坚实基础。有效整合旅游资源,按照“文态、业态、形态、生态”和“打造点、连成线、延伸面”思路,对乡村周边旅游资源进行有效整合、整体开发,高品位建设景区景点,着力打造“行之顺心、住之安心、食之放心、娱之开心、购之称心、游之舒心”的旅游环境,使游客真正享受到“食有特色、住有条件、游有内容”。打造出了苍龙草木年华、喜头云乐新村、后山少数民族特色乡等。

同时,着力抓培育。高位宣传,借全省“大旅游”和“遵义打造全域旅游示范区”东风,大力实施“旅游+”精准扶贫战略,充分利用大数据,加快建设“智慧旅游云”,全面提升工业旅游和山地旅游品牌,不断提高旅游的对外形象。加强与携程网、本地网络平台、腾讯、百度、贵州数字电视等合作,及时旅游的动态信息,不断完善景区的信息服务,推动旅游业实现“井喷式”增长。深化内涵,做大做强“旅游+工业”、“旅游+农业”、“旅游+扶贫”等“旅游+”文章,不仅使直接从事休闲旅游业的农户增加了收入,还有力带动了特色农产品、旅游商品的生产和销售,拓宽了当地农民就业和增收渠道。比如,五马镇鱼孔村借乡村旅游和现代高效农业快速发展东风,通过建设生态水产基地、大型水上乐园、儿童游乐园、农家特色餐馆,解决了50余户贫困户、200余人就业。全民参与,茅台镇成功承办了贵州省第十一届旅游产业发展大会,有力推动了茅台示范镇建设、全景域旅游发展和旅游井喷式增长。通过举办文化节、旅游节、艺术节、展销会,鼓励和发动广大群众积极参与,不断提升乡村旅游知名度和影响力,目前已成功举办两届乡村旅游产业发展大会,全市“城乡靓、产业聚、环境优、百姓富、人气旺、名声响”的乡村旅游产业发展新画卷正在描绘。

此外,着力抓增收。该市积极通过教育、引导,使农民在认识提高的基础上自愿发展乡村旅游,通过发展乡村旅游促进农民收入倍增。如,学孔镇通过“茶旅一体化”,实现了既卖茶叶、也卖风景的大格局,今年一季度,实现贫困户务工收入100余万元;美酒河镇娄子坳村通过发展乡村旅游和产业脱贫相结合,深入推进资产变资源、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民“三变”模式,实现贫困户人均增收7360元;坛厂镇枇杷村通过“工农旅一体化”景区建设,引进了16家企业进驻发展餐饮、客栈、坛艺等产业,推动了农民工创办黔龙山庄、海义堂等乡村旅馆,目前到该村登记经营餐饮、住宿、花卉盆景等企业已有60余家。

“一乡一业、一村一品、一户一特”

乡村旅游具有经济拉动强、产业关联度高、增长速度快、就业容量大等优势,在国家实施扩大内需、实施精准大扶贫战略,促进经济结构转型发展和农民增收致富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发展乡村旅游要坚持“因地制宜、合理布局、突出特色、协调发展”原则,在充分考虑投入能力、市场容量和环境承载能力的基础上,规划发展一批“一乡一业”、“一村一品”、“一户一特”的乡村旅游点,加快形成区域特色明显、功能布局合理、文化内涵丰富的乡村旅游发展格局,积极把景区连成线路,把珍珠串成项链,不断提升经营乡村旅游竞争力。比如“坛鲁一体化”的打造。

农文旅一体化发展范文第2篇

三月初,一场由该镇合作社农民发起的民间“桃花仙子网络选秀”活动爆红了网络。全国各地近百名“秀女”报名参赛,上百万网民上网刷屏互动。全国各地游客5万人次来到现场观光,给当地群众创下了800余万元的旅游收入。

据统计,去年,客楼全镇财政收入由2011年的492万元提高到2015年的826万元,年均增长66.8万元,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10年的2553元,增加到2015年的6894元,增长了2.7倍。

发展高速度从何而来,其中必有道。这“道”,就是该镇依托当地良好的资源优势,带领群众巧打“生态牌”,走“农、文、旅”一体化融合发展的脱贫之“道”。

生态保护之道

客楼镇位于岑巩县西北部,距县城74公里,是该县最为偏远的乡镇,但镇内地势平坦,平均海拔850-1500米,年降雨量1290毫米左右,素有“高原凉乡”之称。

客楼镇过去因交通不便,信息闭塞等原因,成为该县极贫乡镇之一。

但是,良好的生态是客楼镇得天独厚的资源条件,全镇森林覆盖率在70%以上,位居全县前列。淳朴的客楼群众很早就懂得,生态是生存之本,发展之基,脱贫致富之根。保护生态环境,他们有着古朴而原始的智慧。

该镇下寨村一位84岁的梅姓老人说,当地吴、梅二姓人于康熙初年沿龙江河移居在此。相传,一天晚上,吴姓先祖得威远侯杨再思托梦,说明其途经此地,将头巾放在下寨庙湾的红豆杉树上。梦醒后,吴姓先祖将此梦告知乡亲,众人均认为是他们无比崇拜的“飞山公主”显灵,跟随他们到此,用神树福荫子孙后代,于是供奉香火,年年祭拜。从此四方群众将红豆杉谓为“神树”。

“飞山公主”显灵和红豆杉“神树”的故事在客楼境内广为流传至今。群众视树为“神灵”、认树作亲人,已成当地群众生命意识中一种根深蒂固的文化基因。

在客楼,保护生态环境不需要规章制度,不需要法律强制,是当地群众的一种精神所需,一种行为自觉,一种生命智慧。“现在,每逢过节、天旱、外出工作时,当地村寨及周边村寨的人们都会来到这棵树下烧香叩拜,祈求风调雨顺,祈福平安。”下寨村村民杨成德说。

杨成德口中的“神树”正是客楼镇国家一级珍稀濒危保护植物红豆杉。经专家考证,该株红豆杉已有1400余年树龄,被称为“千年红豆杉王”,也是亚洲第一大红豆杉。野生红豆杉生长条件苛刻、生长地域窄小,对气候条件要求严格,为何能在客楼镇出现“千年红豆杉”和红豆杉树群落?下寨村村支书周国学一语道出原由:独特的地理位置、润湿的气候、良好的生态环境、当地群众强烈的树崇拜意识,是红豆杉树得以繁衍生存的主要因素。

村民把树当作“神灵”崇拜,在周国学看来是村民敬畏自然、保护生态的一种高明智慧。“正是这种强烈的树崇拜意识,不需要任何人为的规章制度,使这些国家一级濒危树种在这里得以茁壮成长,也保存了完好的生态环境。”周国学说。

游客看到客楼镇如此完美奇特的生态景象,感慨万千,他们说,连现代文明社会都很难做到的一些事,居住在大山里的村民们却轻松自然地做到了。濒危植物红豆杉,在客楼这片纯朴得近乎原始的地带,幸运地生长着,给人类带来无比美好的福音。

古老的红豆杉和它的传奇故事吸引着四面八方的游客前来探幽寻奇,游客以一睹它的雄姿为荣;当地群众酿造出红豆酒,香飘山外;一些种植能手育出苗木出售而发家致富。人们保护了红豆杉,红豆杉给了他们无比奢侈的馈赠。

民间群众通过故事传说,保护着这些珍贵树木代代生息繁衍,守住了“高原凉乡”天蓝、地绿、水清的生态画卷,为“凉乡”群众脱贫致富打牢了可持续发展的根基。

产业发展之道

开着轿车干农活。这在过去的客楼,是难以想象的景象。

如今,盖起“小康楼”,买上“小轿车”,坐在家里通过网络把自己的产品卖往全国各地,又把时兴的“洋货”通过网络买进家来,这些现代生活方式已是他们生活的真实写照。

客楼群众脱贫致富的主要渠道,靠的是发展产业,其中的支柱产业是水蜜桃。

谈起水蜜桃产业,受益的群众都会笑得合不拢嘴。水蜜桃不仅让客楼果农增收致富,还催生了林下养殖、乡村旅游等次生林业产业,让他们迅速摆脱了贫困。

客楼的水蜜桃产业,是从安山村村民陈智的一段经历开始的。1993年,陈智从湖南水果市场得知水蜜桃市场好,就是储藏时间短,季节一过就没货了。陈智眼前一亮,客楼海拔高、气温低,如果种植成功的话,就能满足市场需求。于是,他投入10万元率先建起60亩示范园,3年后,桃树挂果,创收8万余元。

陈智的成功经验,引起客楼镇的高度重视,立即引导和组织群众推广种植,采取“果品+养殖”的模式,增加水蜜桃种植面积,并注册“思州颐红水蜜桃”商标,成立了岑巩县楼外楼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

如今,客楼镇已有78个农户投资近700万元,种植水蜜桃1万余亩,建成“农家桃园”景点50余个,其中200亩连片示范种植点7个。去年已有5000亩挂果,年创收近2000万元,水蜜桃一跃成了客楼镇的支柱产业。

有了桃园资源,一些群众动起脑筋,发展起了养蜂产业。“别小看养蜂,不仅是技术活,更是创收的好产业。”说起养蜂,去年养蜂10群,创收2万元的下寨村龙山组蜂农罗德连高兴地说,养蜂真是酿造了增收致富的“甜蜜事业”。

客楼镇不仅大力发展思州水蜜桃,同时种植烤烟6100亩、油菜1000余亩、水稻5000余亩,核桃、茶叶等经济林3000余亩。丰富多彩的产业已成为优势资源,良好的生态环境更为发展养蜂业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养蜂投资少、见效快、回报高,是绿色无公害的阳光产业。目前,客楼镇已建成蜜蜂养殖基地,养殖种蜂52群,除选留本地优良蜂种外,还到浙江和广西引进优良蜂种,不断提高蜂蜜品质和产量。蜂蜜不仅是保健食品,而且是药用价值很高的“百草药”,每公斤售价200元左右,50余户蜂农户均可创收2万元,可观的经济收入带动了客楼养蜂产业新发展。

“不仅能养蜂,在桃园里养鸡也是一举两得,既让鸡捕虫,鸡粪又能肥土,实现互补共赢。”走近客楼镇安山村陈新文的果园,只见一群群的本地思州鸡在桃园里寻食、嬉戏。

思州鸡原来是长在客楼的“铁公鸡”,有毛色美观、产肉量高、肉质细嫩且营养价值高的特点,赢得了消费者的青睐。

2011年以来,客楼镇和贵州大学动物科学学院合作,通过10多个月对“铁公鸡”遗传育种实验和科学测定,认定“铁公鸡”品质为特优,并申报获得“思州鸡”专利品牌。先后投入近100万元对思州鸡产业基础设施以及鸡苗的采购等进行完善,建成思州鸡原种扩繁场。

“我的鸡卖价非常好,2014年创收30多万元。”思州鸡原种扩繁场负责人代文权说,贵州大学给我们提供技术服务,政府搭建销售平台,让思州鸡成为林下致富产业,产品除销售到周边县市外,还远销重庆、贵阳等地。

目前,客楼镇按照“合作社+专业户+农户”的经营模式,林下养殖实现集约化、规模化。发展思州鸡养殖专业户10余户,年出栏思州鸡9万只,产值600余万元。

同时,还发展林下养牛、养猪、养羊等专业户20余户,成立专业合作组织4个,带动了800名林农发展林下养殖业,畜牧业总产值实现1120万元。

农村脱贫之道

客楼四季分明,美景随时令变换。

春季万亩桃花盛开,姹紫嫣红,花香万里,是花的海洋;夏季万顷绿色,空气清凉,是天然大“氧吧”;秋天层林尽染,稻田金黄,如诗如画;冬天白雪皑皑,银装素裹,犹如童话世界。

客楼美景依托该县四通八达的交通便捷条件,吸引着全国各地游客前来赏花、摄影及休闲度假。农户开办“农家乐”,购买服务车,开始接待和服务旅客,不知不觉,客楼的乡村旅游火了起来。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客楼的腊肉、香肠、思州鸡、蒴菜等土特产瞬间成为 “香饽饽”,快速走俏市场。

看准优势,客楼镇通过组织引导群众开展“桃花节”“桃王争霸赛”等特色乡村旅游活动,提振了客楼镇的旅游名气,也增加了农户收入,但效果不是太理想,众多美景,大好“秀色”仍处于“待在深闺人不识”的状态。

如何将独特的民俗风情、生态美景、绚丽的田园风光和众多的产业景致变成经济优势?经过长期探索和思考,客楼镇决定走“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新路,以互联网为推手,通过举办“桃花仙子网络选秀”等活动,集聚人气,走“农文旅”一体化融合发展之路,把客楼的生态文化、田园风光、产业景致和特色产品变成旅游产品,让广大群众从旅游中增加收入,实现脱贫致富。

三月初,该镇通过民间“网络选秀”活动助力“桃花节”,试水“农文旅”一体化融合发展成效。

3月18日至19日,“岑巩县首届桃花节”在客楼镇举行,民间群众开展了“祭树神”、“桃花仙子选秀”、“醉美桃花摄影大赛”及“果树认养”等特色活动,吸引了中央及省州20余家媒体前来采访,百名艺术家赶赴实地采风,五万名游客从四面八方云集凉乡游玩,百名佳丽、万亩桃园、百里翠峰令他们魂不守舍,醉游其中。

一场桃花节达到了“双赢”的理想效果,广大游客对高原“凉乡秀色”赞不绝口,当地群众获得旅游收益,也乐不可支。

“太美了,你们没来真是损失!”3月19日,陶醉在万亩桃园中的广西游客刘艳梅通过电话向远在家乡的朋友炫耀:“你们会后悔没有亲身来欣赏的。”

刘艳梅向好友介绍,广西本身就与贵州接壤,又借助贵广高铁的便利,来客楼旅游已相当方便。刘艳梅在网上得知了岑巩举办桃花节的消息,又恰逢周末,便前来观赏。

“这里很有气势,很美。”连片的万亩桃园让来自凯里的游客陈素珍为之震撼。“每年春季我都喜欢春游、赏花,而这里如此大规模连片的桃园还是第一次欣赏到。”陈素珍说。

农文旅一体化发展范文第3篇

被《北京城市总体规划》、《顺义新城规划》确定为重点镇的高丽营镇,位于顺义西部,处于临空经济区和温榆河绿色生态走廊的延展区域。这个面积达61.1平方公里的镇域,下辖25个村和1个居委会,常住人口4.4万人,其中户籍人口2.6万人,是郊区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重要节点。

重点镇连接着城市与农村,承担着加快城镇化进程和带动周围农村地区发展的任务。基于这样的功能定位,作为顺义区率先发展的重点镇,高丽营近年来注重发挥示范引领作用,立足自身的强劲发展辐射带动周边区域发展,以科学规划全面推动重点镇的经济社会建设,在城乡一体化建设方面探索实践亦取得了积极成效。

以科学规划显现发展路径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提到规划都会有一种“神秘”感,往往被理解为躺在规划部门办公室内“深居简出”的图纸,而百姓能够见到或者听到的也多为一些口号型的宣传。

这一常规率先在高丽营镇被打破,该镇在全市建成了首家镇级规划馆,主动将政府自身工作置于社会各界的聚光灯下,这不仅是政府对规划愿景和自身工作拥有的足够自信,也是高丽营镇发展多年注重规划的具体体现。

规划是城镇发展建设的灵魂,也是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首要条件。高丽营镇多年奉行这一理念,所有的发展都坚持规划先行,先后编制完成了《总体规划》、《土地利用规划》、《中心区、副中心区及于庄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并相继获得市政府批复,形成了镇域发展完整的科学规划体系。

在规划主体基本完备的基础上,高丽营镇注重规划体系的完整性、前瞻性和重点工程建设的连续性,立足打造生态宜居的发展环境,以完善生态功能为重点,加快水务、绿地等专项规划的编制,并实现了镇域发展规划与新城发展规划的全面对接,为重点镇建设的科学推进和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在规划的逐步完善中,高丽营镇“临空产业强镇,生态宜居小城”发展定位得以确立,“一心、两带、三走廊”的城市功能布局凸现形成:“一心”,即镇中心区;“两带”,即东部高端制造产业带和西部商务休闲产业带;“三走廊”,即白马路生态走廊、六环路生态走廊和顺于路生态走廊。

以完善设施奠定经济基础

在规划完备、定位准确、科学布局的前提下,尽早成为辐射带动周边地区发展的新型示范城镇,完善的城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不可或缺,这不仅是城镇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条件,也是彰显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更是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重要内容和载体。

按照“一心、两带、三走廊”城市功能布局,坚持适度超前原则,高丽营镇先行启动了镇中心区的市政工程、公共服务等设施建设。在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总投资1.8亿元的中心区2.4平方公里“三横三纵”市政管网及道路一期全面竣工,“七通一平”基本实现。此外,供热中心、休闲生态公园等项目已报市发改委审批,中心区

副中心区污水处理厂主干管线设计方案也已完成,副中心区路网及市政也已进入管网综合设计阶段。在公共服务配套方面,镇级卫生院、九年一贯制学校、行政办公中心等全面竣工,文体中心等项目也已报市发改委审批,夏县营村土地一级开发完成了定桩成果。

产业发展是加快重点镇建设的重要支撑,是推进城市化,实现城乡一体化的主要动力。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大背景下,高丽营镇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按照“优化一产,强化二产,做大三产”的要求,着力打造东部高端制造产业带和西部商务休闲产业带,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经济实力显著增强。2010年全镇实现属地财税收入3.35亿元,地方财政收入9996万元,较2005年年均增长31%和35%。

目前,高丽营镇已经形成了以东部高端制造产业、西部商务休闲产业为主导的发展格局,在全镇的总收入中,东西部两个产业带属地税收占到了全镇税收总量的85%。

东部高端制造产业带以镇级的金马工业园为核心,依托2006年并入空港开发区的政策优势,已经吸引了食品加工,电子信息、生物制药和物流配送等企业66家,年销售收入28亿元,税收达到了2.2亿元。西部商务休闲产业带主要依托温榆河生态走廊,在春晖园会议温泉度假酒店的基础上,相继引进了首旅华龙、北燃实业广场和东方华美等项目,预计总投资78亿元。

把握全市二三产业向郊区布局和临空经济区提级发展的大好机遇,实现“临空产业强镇”发展目标,是高丽营加快经济发展的共识。高丽营镇明确将进一步密切与市区重点经济功能区的功能互动,以做大做强现代服务业为抓手,加快形成以西部商务休闲产业为主体的现代服务业产业集群,打造带动重点镇建设发展的“核心驱动”;以发挥现代工业的基础作用为重点,加快推进东部高端制造产业提级提速发展,提升推动重点镇建设发展的“基础动力”。尽快形成以现代服务业为核心,以临空产业等高端产业要素集聚为特色,商务休闲、电子信息、现代制造等为主导的产业体系,夯实重点镇建设的经济基础。

对于西部商务休闲产业带,在首旅温泉度假酒店、北燃实业广场和东方华美等项目建设投产的基础上,逐步形成以首旅温泉度假酒店和北燃实业广场、春晖园、花水湾等为主体,集商务会议、休闲度假为一体的新经济板块,全面提升商务休闲度假产业规模和知名度,为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的生机与活力。

东部高端制造产业带将积极承接临空经济核心区的辐射带动作用,实现与临空经济区的有效对接,融入临空经济产业链发展,提升产业整体素质与核心竞争力。着力吸引电子信息等高端、高效、高辐射项目入驻,将重点引进2-3家大型电子信息企业和1-2家航空食品加工企业。同时,加快提升金马工业园承载能力,优化园区发展环境,完备完善基础设施,全面提升水电气热等基础设施供给水平,增强集聚优质、高端产业要素能力,并进一步拓展园区发展空间,推进实施金马工业园二期控规范围内61.77公顷土地一级开发,加大闲置和低效利用土地盘活力度,集中进行策划、包装和推介,为产业发展创造空间优势。

以环境打造提升承载能力

优良环境是高丽营镇呈现给外界的直观印象,这也是高丽营镇多年注重环境整治带来的直接成效。据了解,为调动各村对环境改造的积极性,高丽营镇区别于诸多区域直接下拨环境整治资金的传统做法,而通过“以奖代补”的创新工作方式,使所辖的25个村环境改善得以持续:镇政府每年拿出500万元资金,将各村的环境整治分为三等,按等级分别给予不同的资金支持。

通过“以奖代补”政策的探索尝试,结合新农村建设“5+3”工程的全面实

施,高丽营镇健全完善了环境整治的长效机制,绿化覆盖率达到34%以上。近年来,先后获评“首都文明乡镇”、“京郊新农村建设先进镇”、“首都绿化美化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加强生态与环境建设是建设生态宜居城镇的基本要求,是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和服务首都建设“世界城市”的现实需要。围绕建设“生态宜居小城”的发展目标,以提升城镇生态功能为重点,镇政府提出水务建设要坚持“优化自然生态、服务城市娱乐、彰显历史人文”的设计理念,以提升镇中心区的城市品位为目标,营造“林水相依,人水相亲”自然生态功能;绿地建设要坚持生态、景观、休闲为一体原则,以“绿色生活、人文小镇、度假天堂”为主题,打造“四季有绿,三季有景”的绿化生态景观体系。并进一步探索生态环境建设新思路、新方法,引导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力争形成政府引导、社会参与,统筹推进生态环境建设的长效机制。同时,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坚持建管并重的原则,强化部门协调联动,构建精细化网格管理体系,实现对镇域生态环境、农村基础设施的动态管理和有效维护。

保障和改善民生是实现镇域稳定发展的重要基础,关系着镇域投资环境的优良,也是提升镇域承载能力的重要手段。

更重要的是,就业和社会保障作为民生之本,妥善解决好就业和社会保障将是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重要保障。对此,高丽营镇坚持“就业优先”原则,把解决劳动力就业作为改善民生的重要抓手,以促进新生劳动力和城乡就业困难人员充分稳定就业为重点,进一步健全完善促进就业机制,拓展就业服务平台,强化就业技能培训,构建区、镇、村“三级”精细化就业服务体系,加快劳动力实现二三产业充分稳定就业、实现“高端产业、高效企业、高薪岗位”就业。目前,全镇城乡劳动力就业率95%,二三产业就业率97%。

此外,高丽营镇把提升社会保障水平作为检验发展成果的第一标准,统筹推进征地转非、村庄整建制转非和就业转非工作,加快地区农村居民向城镇居民转变,进一步扩大城市社会保障覆盖面;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二次报销办法和城乡低保统筹制度,在“新农合”完成首次报销的基础上,镇级财政拿出资金进行50%比例的二次报销,“新农合”参合率达到了100%;城乡低保率先实现统筹,395名农村低保人员享受城镇低保标准,全面提升了地区社会保障水平。

农文旅一体化发展范文第4篇

边阳:“天眼第一栈”

立冬已^十余日,罗甸县边阳镇依旧艳阳高照、温暖如春。

边阳原名漂洋,是罗甸县一个历史悠久的文化古镇,以商贸活跃著称,至今留有福建会馆、四川会馆遗迹,被誉为贵州四大“旱码头”之一。

边阳距平塘大射电望远镜仅28公里,从边阳到大射电,车程仅需20分钟,为出入大射电首选之地。

从边阳匝道口下高速,出边阳收费站十余米,宽阔的马路边上,一座古香古色的门楼巍然耸立,门楼正中“玉都北殿生态农业园”的三角形水泥柱分外显眼。

这个生态农业园是罗甸县重点引进的大型农业开发项目之一,占地1280亩,总投资4.8亿元。园区以建设“天眼第一栈”综合服务区为核心,重点发展以生态旅游为依托的新型生态农业,推进农旅、农商、农文产业深度融合。

步入茶马古道商业区, 宏大的仿古建筑群耸立街道两旁。各具特色的“会馆”、沿街投射的3D全息影像让茶马古道昔日的繁华如在眼前,加上散布在街区的马帮雕塑、骆驼、拴马桩、饮马池等景观,让漫步茶马古道商业区的游客恍如重回宋代,产生“梦回古镇,一眼千年”的时空穿越感。

顺着园区便道蜿蜒前行,全国最大的火龙果地标性建筑、风情各异的生态会议馆、生态餐厅、植物迷宫、水幕电影等大型建筑、景观令人目不暇接。

占地10万平方米的大地花海和高效农业示范园依托罗甸温暖如春的气候优势,无论春夏秋冬,都生机盎然,繁花似锦。

据项目主要投资方西南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吴仕香介绍,今年国庆期间,园区水上乐园吸引了约3.5万游客到来。项目全部建成后,预计年接待游客可达150万人次。

自去年10月18日项目开工以来,企业、政府协调推进,一年时间,一期建设已基本完工。园区里600多名工人都是来自园区周边岩脚、前进、下坝等村的农户。

“项目全部建成后,可带动1500人到园区就业。”吴仕香说。

木引:麻山腹地展新颜

近年来,罗甸县委、县政府积极引导农户发展经果林种植,实现了“百姓富与生态美”的双丰收,地方农旅观光为全县旅游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丛里村有一条从山底溶洞流出的小溪,小溪蜿蜒向南流过海升柑橘园后,河道逐渐宽阔,穿过始建于道光七年(1827)的“仁里桥”汇入丛里河。

60多岁的木引镇丛里村村民黄岩香正站在河边在等待“工头”配药,她家的4亩田地全部流转给了海升柑橘园,每年除了1200元/亩的土地流转金外,平时在园里干些除草、喷药等简单农活,一天八小时,能收入70元。一年差不多有五六千元劳务收入。

黄光本是一个50岁左右,瘦高黝黑的汉子,他是柑橘产业园里负责召集临时务工人手的“工头”,也是丛里本地人。

他说,以前忙时种地,闲时打工,一年下来也就攒个万把块,如今在园区干活,一年能挣三四万。“政府在我们村搞了这个产业园以后,我们收入增加了,村里的路也修好了,房子也修整了,现在生活很方便,大家心情都很好。” 黄光本说。

为推进罗甸柑橘产业提质增效,加快脱贫步伐,罗甸县引进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陕西海升集团在木引镇投资1亿元兴建罗甸麻山扶贫精品水果产业园。

目前,已投入1300万元,种植柠檬700亩、沃柑500亩,完成光伏发电、水肥一体化等配套设施建设及周边“美丽乡村”房屋外立面改造,正在推进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建设,吸纳当地400多个劳动力进园区务工,累计发放工资120余万元。

海升柑橘栽培产业园四面青山环绕,一排排整齐的树苗长势良好。今年三月份才栽下的小树苗如今已长到半人高,枝干疏密得当,深绿色的叶片油亮油亮的。

“这边是柠檬、那边是柑橘,我们每天都会进园查看果树生长情况,并做下标记,对病虫害进行监控。”毕业于吉林大学农学专业的海升公司种植技术员杨昌丽指着一棵顶端系着红色带子的树苗对记者说。

农文旅一体化发展范文第5篇

贵州各族人民懂绿、爱绿、护绿,坚持“多彩贵州拒绝污染”,形成了建设生态文明的思想共识;通过组织开展生态文明研究,提出了一系列重要观点、先进理念和政策建议,积累了建设生态文明的理论成果;大力实施绿色贵州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和环境污染治理设施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因地制宜推动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开展环境保护河长制、生态补偿机制、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等12项改革试点,取得了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成效。

如今,绿色已经成为多彩贵州的主色调,生态文明已经成为贵州大地的主旋律。

贵州在全国省级层面率先成立公、检、法、司配套的生态环境保护司法专门机构,集中管辖处理全省生态环境保护案件。市、县两级也陆续成立了相关机构,全省环境保护司法体系逐渐形成。图为贵阳市民的“水缸”清镇红枫湖。(当代贵州图片库供图)

近年来,贵州开展环境保护“河长制”、生态补偿机制、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等12项改革试点。在赤水河、乌江流域,满山绿树和清亮河水交相辉映。图为山清水秀的乌江。(当代贵州全媒体记者 杜朋城/摄)

贵州省提出,要全面实施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加强石漠化综合治理,到2020年全省森林覆盖率由目前的50%提高到60%,实现“绿满贵州”。图为松桃盘石畜牧园区黔东草海,当地群众放牧归来。(屈立武/摄)

贵州探索出了“靠山吃山,吃山养山”的宝贵经验:以经济开发促进生态建设,寓生态建设于经济开发。通过发展山地农业、生态旅游业、生态畜牧业等产业,绿水青山不断变成群众存本取息的“绿色银行”。图为威宁西凉山风电场(当代贵州图片库供图)

贵州开展富、学、乐、美“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创建活动,推进环境、管理、文化、产业、便民服务升级,推动农旅文一体化,促使黔北民居新农村示范点变成小康示范点,逾60%的行政村受益。图为遵义市枫香镇花茂村。(当代贵州图片库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