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海洋垃圾的处理方法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海洋权益和环境保护进合国官方关注的视野始于上世纪五十年代中期,1958年,在海洋法第一次会议上提到海洋污染问题。然而,只有很少的文件中涉及污染防治,而且这些文件也仅聚焦于油污的倾倒和处置。进一步说,这些文件并没有为国家设定防止海洋污染的责任和义务。从很多方面看,1972年《伦敦公约》都预示着国际海洋污染立法的一个新时代的到来。其他相关的全球公约包括《伦敦倾倒公约》及其《1996年议定书》,巴塞尔危险废物公约以及1982年海洋法公约。UNCLOS公约在海洋垃圾方面为其160多个成员方设定了各种义务,包括“保护和保存海洋环境”的一般性义务,和采取“必要措施防止、减少和控制各种来源的海洋污染”。
一、《伦敦公约》和《MARPOL公约》内容及效果
1972年《伦敦公约》和1996伦敦议定书旨为海洋环境免受倾倒污染提供法律保护,议定书是建立在公约完善和改进的基础之上,意在取代公约。截止2010年,伦敦公约共有86个缔约方,议定书生效后,缔约方增至38个。缔约方每年召开一次大会,并不定期召开“科学组”会议来践行“一体两翼”的部署。这种体制为解决类似环境问题而制定和实施国际条约提供了一个比较好的范本。
1973年联合国与国际海事组织一起开始拟定相关协定。关于海洋垃圾污染问题的全球性法律框架规制应首推《国际防止船舶造成海洋污染公约》1973/1978(MARPOL公约),其对运营船舶造成的污染进行规制。这一具有约束力的全球性公约适用于任何从船舶向海洋丢弃塑料废物的行为,范围覆盖140个国家,几乎占世界船舶总吨位的100%。公约附则V是关于垃圾的专门规定,于1988年12月生效。
MARPOL公约通过在运行过程中禁止污染,是任何国际组织或国家试图减少船源污染的有益尝试。附则V近年来被广泛援引,并于2011年正式被修订。修订内容包括一个“保留条款”,即除在特殊情况下(比如特定条件下食品废物的丢弃),公约原则上禁止所有类型的船舶垃圾;将船舶配备要求改为100总吨位以上;强调港口设施的不足与更新,并试图发展建立全球统一的船舶信息体系。
二、《联合国海洋法公约》
鉴于伦敦公约和MARPOL公约的成功和面临的挑战,在1956至1982年间先后召开了三次海洋法会议,最后以海洋法公约的签署和生效作为会议成果。但伦敦公约、MARPOL公约和UNCLOS公约并没有能够阻止垃圾不断地流向海洋。公约价值目标的成功执行需要国内和区域层面的协调,目前在北海和地中海区域的伙伴合作发展得很好,更多的国际合作对于海洋垃圾的有效减缓至关重要。遗憾的是,世界上的大部分海域,资源、专门知识、人力和技术的缺乏使得这种合作变得异常艰难。在发达国家,政治意愿和州级之间合作的缺乏,加之碎片化的环境政策,都阻碍着遏止垃圾入海的种种努力。沿海地区很多关注垃圾的政策却受到执行难的压力,同时对于内陆垃圾和倾倒明显并无努力,还有无效的固体废物管理政策都会导致海洋垃圾问题。
三、陆源海洋污染法律规制
如今,世界上有近十亿人口居住在沿海地区,这一数字未来还会继续增长。城市化和消费将加剧固体废物的产生。由于许多城市普遍缺乏固体废物管理体制,这方面的国际规制有比较少,陆源污染问题将在可预见的未来继续成为海洋环境的重大威胁。发展中国家一个特别的问题是,人口的增长与固体废物处置基础设施的缺乏这二者的危险结合。大部分发展中国家没有专门有效地通过回收计划或减少消费等处理快速增长的固体废物的方法,特别是沿海地区。
考虑到这些问题,1995年保护海洋环境免受陆源活动污染的《华盛顿宣言》被拟定。宣言认识到海洋垃圾陆源污染的重要性,将其作为“国际关注”事项优先考虑,并聚焦由此带来的海洋环境退化。宣言还特别详述了内陆和海岸环境间的相互依存关系。虽然华盛顿宣言已经将海洋政策的注意力转移到了陆地活动上,但它没能够彻底解决问题。由于加入协议是自愿的,那么协议在解决海洋垃圾问题的有效性上就存在着天生的局限。
尽管存在上述国际安排,但UNCLOS公约和华盛顿宣言的执行被证明是困难的。前者包括了如此宽泛的规定,以至于需要耗费哪怕是最富有国家的资源和政治意愿,却并没有过多关注到海洋垃圾的80%主要来源。后者倒是高度关注了陆上来源,然而没有约束力,是非强制性的协议,因而就排除了执行的可能。如果要以一种持久的、有意义的方式与海洋垃圾作斗争,那么海洋污染控制措施必须与综合的约束政策成为一体。国际海事立法方法朝着一个整体的、生态系统的、优先考虑陆源固体废弃物减缓和管理行动的方向迈进是非常必要且紧迫的。
本文由(哈尔滨学院学生科研项目)项目资助,项目编号(HXS20141154)
参考文献:
[1]陈斌. 基于太平洋塑料垃圾带的经济损 失分析研究[J].生态经济,2010(06).
[2]广部和也[日],沈重译. 海洋污染与国 际条约[J].国外法学,1980(05).
[3]李刚.海洋治污的法律(上、下)[J].中国 远洋航务公告,2004(10).
联合国粮农组织最新报告
全球每年三分之一食物被浪费
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9月11日研究报告显示,全球每年产出的食物有三分之一被浪费掉,其中54%的食物浪费发生在“上游”,即生产、收获后处理和储存过程;46%发生在“下游”,即加工、流通和消费阶段。
总体而言,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粮食损失主要发生在农业生产过程,而零售和消费环节的食物浪费在中等收入和高收入国家和地区通常比较严重,占浪费总量的31%至39%。在亚洲的工业化地区,谷物和蔬菜浪费程度尤为严重,这一地区人均浪费的谷物达80公斤,人均浪费的蔬菜超过100公斤。浪费现象主要发生在“农业生产、收获后的处理和储存以及消费阶段”。
亚洲、拉丁美洲和欧洲,水果的浪费程度非常高,造成大量水源浪费。
联农组织总干事若泽·格拉齐亚诺·达席尔瓦说,全球每年产出食物被浪费掉的三分之一,相当于瑞士的国内生产总值(GDP)。他说,“在每天还有8.7亿人口挨饿的情况下,我们决不能允许这种现象继续发生”。
《2013中国人类发展报告》在京
以“可持续与宜居城市——迈向生态文明”为主题的《2013中国人类发展报告》8月27日在京。报告由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共同撰写。
报告聚焦于“城镇化转型”和“生态文明建设”两大主题。报告指出,应对气候变化、消除不平等以及应对人口快速老龄化等问题,都将和中国新兴城市的发展息息相关。到2030年,中国的城镇化率将达到70%左右,近10亿的中国人将生活在城市。中国的城市必须按照生态文明的要求,走可持续和宜居城市发展道路才能化解如此庞大的人口压力。
联合国资助西非海洋渔业生态区建设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日前出资近60亿西非法郎加强西非海洋渔业生态区建设,这项投资主要用于保持海洋生态、限制海洋渔业过度开发以及杜绝非法捕捞等。该笔资金的授权期限为5年,将帮助西非海洋渔业生态区协约签约国科特迪瓦、冈比亚、几内亚、几内亚比绍、毛里塔尼亚和塞内加尔解决渔政、海洋及沿岸渔业资源治理、生态区贫困等方面的问题。
中美能源环保合作全面开花
第五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7月11日在美国首都华盛顿闭幕。在此轮对话中,中美双方在拓展能源、环保、科技、海洋等多个广泛领域达成务实合作。
对于气候变化问题的关注成为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中一大新亮点。此次的战略对话首次举行气候变化专题会议。双方同意工作组有关合作倡议,继续落实两国元首就氢氟碳化物达成的共识,在重型车和其他车辆,智能电网,碳捕捉、利用和存储,温室气体数据收集,建筑、工业和交通能效等五大领域开展合作,并举行中美绿色合作伙伴计划签字仪式,宣布新增6对新的绿色合作伙伴和6个生态城试点项目。
中美双方还将继续推进中美能源和环境十年合作框架下清洁水、清洁大气、清洁高效交通、清洁高效电力、保护区、湿地合作、能效等七个行动计划下的具体合作,进一步实施绿色合作伙伴计划。为加快中国燃料清洁化进程和减少电力生产过程中的排放,双方承诺积极推进在页岩气等非传统能源资源领域的技术和环保合作。
联合国环境署调查研究显示
东非高山冰川或将完全消失
联合国环境署发起的一项最新研究显示,东非数座高峰峰顶上的温度与半个世纪前相比已经升高很多,导致高山冰川不断消融,在不远的将来或许会完全消失。
非洲的冰川自1880年前后开始融化、缩小,在1906年至2006年间,肯尼亚山、乞力马扎罗山和鲁文佐里山位于赤道附近的“雪峰”峰顶冰川总面积共减少82%,曾经的大片冰川如今已成为散落碎片。如肯尼亚山,100年前该地区曾有18块冰川,如今只剩下10块,总面积已不到过去的三分之一。控制冰川融化的有效方式之一是控制人口增长,人口过度膨胀致使资源大量消耗,从而造成气候变化。控制温室气体排放、保护森林资源等措施也能对控制冰川融化起到作用。
我国公布《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
国务院9月12日印发《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要求在全国范围内控制空气污染,其中包括对煤炭消费总量设上限,淘汰老旧车辆等措施,以确保城市空气中细颗粒物浓度下降。计划要求到2017年全面关停燃煤电厂。此举旨在抑制城市燃煤消费,防止空气污染进一步恶化。燃煤是中国大气污染的第二大污染源,对大气污染贡献占16.7%,仅次于机动车的22.2%。
北京还将关停高耗能、高污染企业。到2015年,将全市水泥产能减至600万吨,完成800家高污染企业淘汰退出。到2017年,将水泥产能压缩到400万吨,完成400家高污染企业淘汰退出。
人类活动间接改变海洋含盐量
美国科学家最新研究成果表明,人类活动导致全球气候变化进而影响到海洋的含盐量高低变化。他们对1955~2004年间南纬60°到北纬60°之间的大西洋、太平洋以及印度洋的盐度变化数据进行采集分析,模拟出20种最近发生的气候变化模型,发现海水盐度的变化同人类活动导致气候变化有密切联系。当他们将全球气温的变化纳入到针对海水盐度变化的分析中,发现人类活动对于盐度变化的影响更加明显。
神农架入围世界地质公园
据世界地质公园评审会消息,神农架正式成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地质公园网络成员,荣膺“神农架世界地质公园”称号。
2013年6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地质公园网络执行局专家对湖北神农架国家地质公园开展实地考察评估。评价项目包括地质名胜的数量和多样性;为防止地质现场遭到破坏而实行的战略;是否树立了综合性管理计划;信息中心运营;游客专用交通设施等。
神农架重要的地质遗迹世所罕见,根据地质遗迹的科学价值、美学价值和保护的难易程度,神农架确定地质遗迹保护点148处,其中一级景点22处、二级景点115处、三级景点11处,形成了以一级景点保护为核心、二级景点保护为主体、三级景点保护为延伸的地质遗迹立体保护体系。
神农架世界地质公园位于神农架林区西南部,是典型的构造地貌生态综合型地质公园,公园面积1022.72平方公里,由神农顶、大九湖、官门山、天燕、老君山5个园区组成。
我国航天员有望耕种“太空农场”
2012年12月1日,我国成功完成首次受控生态生保系统试验。该系统是一项生物科学与工程科学相结合的综合性生物工程,是利用不同生物种的特点,结合一些物理和化学方法,用工程技术手段在空间建立一个适合人类长期工作和生活的场所。该系统主要通过高等植物和微藻为航天员生产食物、氧气和水,并去除航天员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气;通过饲养动物为航天员提供动物蛋白;通过微生物的分解作用,将系统内的废物转化为可再利用的物质,从而实现系统内物质的完全闭合循环。
由于受控生态生保系统的核心资源是植物,尤其是蔬菜,因此人们形象地称其为“太空农场”。随着受控生态生保系统的逐步完善,航天员有望在太空吃上自己生产的新鲜蔬菜和肉食。
马来西亚将全面推广生物柴油
马来西亚种植及产业部长道格拉斯近日表示,从明年起该国将全面推广含棕油生物燃料的生物柴油。这种柴油是由5%的棕油生物燃料和95%的普通柴油混合而成,每公升售价约为1.8林吉特,价格与目前使用的普通柴油零售价相同,但并不需要改装发动机引擎。这种柴油的全面推广能减少当地温室气体排放量。
荷兰发明海洋垃圾回收船
近日,荷兰一名青年学生发明了一台巨大的海洋垃圾回收船,称可以在5年内清理掉海洋中200亿吨的塑料垃圾。
关键词:新型纸尿裤;降解;焚烧;环保
1 引言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与生活节奏的加快,众多一次性商品进入了人们的生活。由于一次性纸尿裤具有使用简单、防侧漏、防渗出、用后即抛等诸多特点,成为很多婴幼儿不可或缺的日用品。一次性纸尿裤的出现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方便,但是随着纸尿裤用量的陡增和纸尿裤不易降解而带来的环境问题也日益显着。传统纸尿裤在生产过程中能耗高,并且还伴随着某些致癌物质的产生,在使用过后若不能妥善处理,会给大气、土壤及水体造成二次污染。要解决纸尿裤生产过程及废弃后的环境污染问题,要么寻找新的生产原料,要么改进后期的处理技术,或者彻底改变消费观念。无论采取怎样的手段,都必须行动起来进行纸尿裤环境污染的治理工作。
2 废弃纸尿裤的环境危害
2.1 一次性纸尿裤的使用量分析
据统计,美国有80%的婴儿使用一次性纸尿裤,丢弃的纸尿裤每年多达270万t,这些用过的纸尿裤已经多到足以从地球到月球来回铺上几趟。英国有90%以上的婴儿使用一次性纸尿裤,而纸尿裤在法国的普及率为98%,在瑞典的普及率为100%。虽然纸尿裤在中国的发展相对较晚,市场覆盖率略低,但在经济发达的地区如北京、上海,仍有超过80%的婴儿使用纸尿裤。2006年底,世界着名的调查机构AC尼尔森曾针对中国的生育形势作出预测:中国新一轮的“婴儿潮”正在形成。据统计,2006年新生儿数量超过了2 000万人,在这次的人口出生高峰中,峰值大概出现在2010年左右,新生儿数量将达到每年2 011万人左右。新生儿数量的攀升,加之80后逐渐成为新一代的父母,即使在经济不发达的农村地区,纸尿裤的覆盖率也在急剧增长。2008年,中国造纸协会生活用纸专业委员会的《纸尿裤、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报告显示,2007年中国婴儿纸尿裤(片)总消费量达到77.5亿片以上。据估算,在中国全年废弃的纸尿裤等垃圾物超过了200万t。
2.2 纸尿裤的成分
纸尿裤主要由表面包裹层、中间吸收层、防漏底层、不粘胶贴等几部分组成。表面包裹层主要是无纺布,防漏底层由阻水材料PE膜构成,吸收层由木浆绒毛和SAP(超强吸水性树脂)组成。SAP是指通过水合作用能迅速地吸收自重几十倍乃至上千倍的液态水而呈凝胶状,在干燥的空气中可缓慢释放出所吸水分的一种轻度交联的高分子。
2.3 纸尿裤的环境问题
2.3.1 纸尿裤生产过程中的环境问题
据统计,平均一个宝宝在自己会上厕所前,大约需要换6 000片纸尿裤,即需要砍倒4~5棵树作为木浆原料,需要325kg塑胶做防水垫层和包装,制造这些塑胶又需要2 800m3的天然气。整个制造过程中产生的废水被源源不断地排到江河湖海中。纸尿裤中的木浆绒毛是由木浆经活性碱软化、以氯化物漂白得到的木浆纤维。在漂白的过程中,木质素芳香环的电子与氯作用,造成芳香环侧链裂解,从而产生致癌物质二恶英。此外,在纸尿裤生产过程中还可能产生戴奥辛——多氯双苯戴奥辛及多氯双苯喃系列的化合物,该物质是一类持久性污染物质,毒性是氯化钾的10 000倍、沙林毒气的2倍。戴奥辛虽不立即致命,但会积蓄在体内,对人体造成严重的健康损害。以上2种物质已被证实为环境荷尔蒙,在干扰人体正常激素生成的同时,还具有强大的雌性化促畸性。
2.3.2 纸尿裤使用后的环境问题
目前纸尿裤的处理和处置方式主要为掩埋、焚烧和随意丢弃,但由于纸尿裤不溶于水、难于降解,无论采用哪种方法都会对环境造成严重的危害。被掩埋的纸尿裤因与空气、阳光隔绝,分解变得更加困难,占纸尿裤30%的塑胶成分甚至根本无法分解。由于1/3的纸尿裤都带有排泄物,这些污物随垃圾直接渗入地下,成为各种细菌、病毒的温床,并对地下水造成严重污染。若用焚烧炉焚烧经氯化物处理过的纸尿裤,会释放出更多的二恶英和戴奥辛。随意丢弃纸尿裤最不卫生,病菌和脏物在刮风时被卷入空中,造成大气污染;在下雨时随水乱流,造成水源污染。由此看来,目前常采用的几种处理、处置方式都会给环境带来二次污染。
3 解决一次性纸尿裤污染的措施分析
3.1 用尿布替代纸尿裤
在所有的婴儿尿布中,棉尿布的历史最悠久。纯棉尿布既舒适又透气,价格低廉,而且还很环保,生产能重复使用的棉尿布消耗的自然资源仅相当于纸尿裤的53%。棉尿布不会引起尿布疹、肛周疾病,也不会影响婴儿的生长发育。用能多次使用的棉尿布替代一次性纸尿裤,安全、环保又节能。
3.2 新型纸尿裤的研发和推广
纸尿裤要想在低碳时代继续生存发展,就必须改变原材料、改进生产工艺、降低能耗并减少环境污染。很多公司都致力于开发新型的环保型纸尿裤,让纸尿裤在给人们带来方便的同时,不给环境增加负担。
3.2.1 新型表面包裹层
常规的无纺布不宜降解,这是纸尿裤可持续发展的一大障碍。法国Fiberweb公司正在研发一种新型的、有利于生态环境的非织造布。该新型材料以小麦、玉米或其它碳氢类化合物为原料,通过发酵变成乳酸,然后聚合而成。这种“布”在30d内可完全生物降解或者完全变成肥料。
3.2.2 新型吸水材料
(1)鱼蛋白凝胶纸尿裤。根据密歇根州立大学的研究,一次性纸尿裤占全美填埋场0.5%~1.8%的数量,而渔业每年扔掉的无用海鱼和其他海洋生物多达2 000万t,威斯康星大学食品科学家达莫达兰将这些海洋垃圾变废为宝,用于开发新型的可生物降解的纸尿裤吸水材料。他从废弃的鱼中提取出蛋白质,然后将亲水性分子粘到蛋白质上,合成出一种能够吸收自身重量600倍的水凝胶。由于这种凝胶具有吸水性强、可生物降解的优点,成为了一次性纸尿裤的理想材料。
(2)瓜尔胶纸尿裤。日本尤尼奇卡纺织品公司已研制出一种新型纸尿裤,该纸尿裤以瓜尔胶组成的新型吸水树脂为原材料,在水中会被彻底分解为水和二氧化碳,也可以安全焚烧或直接扔到厕所内,由于吸水树脂的保水性和无毒性,甚至可以用于掩埋以帮助沙漠地区植被的生长。
(3)玉竹纤维纸尿裤。玉竹纤维是以玉米纤维和竹纤维为主要原料,经特殊工艺提纯生产出来的一种纤维素纤维,它兼具玉米纤维的高吸水性、柔软性,竹纤维的抗菌、抑菌、杀菌性以及2种纤维制品的可降解性,被称为会呼吸的纤维。该纤维的吸水性是棉的3 倍,将其用于生产纸尿裤,可从原料上改变传统纸尿裤对婴儿的不良影响和对环境的污染。竹纤维制品废弃后在土壤或海水中经微生物作用可分解为CO2和H2O,燃烧时,不会散发毒气,不会造成污染。
3.3 现行纸尿裤后期处理方式改进
目前,在我国废弃纸尿裤的处理手段仍是填埋。填埋占用土地量大,欧盟已经设定目标要在2010年以前减少垃圾填土的数量,地方政府如果不减少填土数量将受到巨额罚款。按照这样的发展趋势,在不久的将来我国也会对填埋有更高的要求。还有少数纸尿裤被用于焚烧,而在焚烧过程中会产生有毒有害的气体,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纸尿裤的使用量越来越大,若不采取妥善的处理办法,我们的环境将不堪重负,我们将面临继白色污染之后的又一大污染问题。
3.3.1 纸尿裤粉碎器的应用
粉碎器可将纸尿裤粉碎成细小颗粒,与水混合后形成浆状,此浆液可以先通过水解将其中难生物降解的有机物转变为易生物降解的有机物,进入微生物体内,然后利用酸化将水解后的有机小分子进一步转化为简单的化合物并分泌到细胞外。经过水解酸化后,可提高浆液废水的可生化性,便于后续工艺进一步的净化处理。
3.3.2 回收利用纸尿裤
英国人每年制造75万t的一次性尿布垃圾,为了解决纸尿裤的污染问题,伯明翰规划委员会已经批准加拿大高科技回收公司Knowaste投资1 200万英镑,在2011年底前开工建设首个回收纸尿裤的加工厂,工厂投入营运后每年可回收大约3万t以上的尿布,约是英国人每年使用一次性纸尿裤(布)的4%。普通的纸尿裤包括纤维、混合纤维素、塑料和吸水树脂,其中长的纤维可以被提取出来,用作可降解的植物花盆,塑料可被回收作为生产屋顶瓦片的原料。第一阶段,WKnowaste公司准备先回收纸尿裤中的塑料,用来生产瓦片,然后逐渐回收生产出自行车头盔、鞋垫等产品。第二阶段,WKnowaste将从纸尿裤中提取甲烷,然后用作煤气或电力能源。到2014年Knowaste还将在曼彻斯特、利物浦和伦敦再开四家回收加工厂,计划最终能提升回收量达到英国人每年使用一次性尿布的13%。
3.3.3 纸尿裤的“SFD”系统处理
早在2006年,第5届新环境展览会上,日本的Superfaiths公司推出了名为“SFD”的处理系统。该系统可以用废弃的纸尿裤制造出燃料,整个过程是首先进行纸尿裤的破碎,然后使排泄物在有氧环境下发酵,之后用吸水材料对发酵产生的气体进行干燥,最后高温灭菌。经过以上4个步骤,纸尿裤就变成了没有异味的再生燃料。据介绍,一套“SFD” 系统每天能处理300kg纸尿裤.生产出170kg再生燃料,而每千克这种再生燃料可以提供20 920kJ热量。
3.3.4 焚烧设备和技术的革新
关键词:污染转移;环境规制;环境标准;环境税
中图分类号:DF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5981(2011)05-0046-04
自Walter和Uge]ow提出“污染避难所假说”以来,国内外学者围绕污染转移作了很多理论和实证研究。一般认为,污染转移,是指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为了自身利益(主要是经济利益),将废物、污染产品和技术以及污染密集产业等转移到其他地方的行为。与普通污染相比,污染转移使得污染范围更广。危害速度更快,治理难度更大。并且,污染转移大都对弱势者的环境利益和经济利益造成巨大损害,因此污染转移是非正义的。
由于污染转移具有突出的危害和非正义性,国内外倾向于对污染转移进行法律规制。我国作为一个经济发展极不平衡的发展中大国,饱尝发达国家污染入侵之害,污染已由东部地区向中西部地区、由城市向农村转移和发展。因而,理解和把握国外污染转移法律规制情况,合理借鉴,从而完善我国的污染转移法律规制体系,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一、跨国污染转移的国际法规制
国际环境规制主要包括两大体系,即以国际环保组织倡导与签署的多边协定为基础所形成的有关规则和W'I'O所涉及的有关多边环境规则。就国与国之间的污染转移规制而言,由于缺乏超国家规制主体,有关国际环境协议的设计和实施十分关键。
《世界人权宣言》第25条和《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国际公约》第11条承认人们享有足够生活质量的权利。《斯德哥尔摩宣言>对上述规定有进一步说明。其原则一宣称:人类享有自由、平等以及拥有足够生存条件和舒适的环境质量的基本权利,并应承担为现在和未来人类保护和改善环境的庄严责任。其序言第二条指出:保护人类环境是人类生活得更好的前提和“所有政府的责任”。20世纪80年代后期,国际环境组织积极推动普遍环境权在更大范围内得到认可。例如,世界环境和发展委员会(WCED)承认“人人享有在足够健康和舒适的环境中生活的基本权利”。1988年海牙宣言包含承认国家“保护生态系统”的基本义务和所有人有“在适宜的地球环境中尊严地生活”的权利的条款。国际条约和国际惯例中就污染转移受害者的诉讼权利作了较多规定。国际法委员会在国际水道非航运使用法中确立的“明显的损害”原则具有进步因素――给承受低于TRAIL冶炼厂案中严重损害标准的环境损害的邻国以权。有关危险废物转移的责任和赔偿的巴塞尔议定书规定了有限的严格赔偿责任。另外,国际法中还注意保护民众免受外来污染的侵害,赋予其索赔的权利。
此外,国际社会已认识到环境标准差异对污染转移的重要影响。各国竟相降低环境标准会导致竞争恶化,对经济发展和环境都不利,导致“污染避难所”的不断产生。由于环境规制水平与污染转移联系紧密,多边环境规制主要通过对各缔约方环境标准差异的调整来影响比较竞争优势。于是,国际社会主张协调各国环境标准,要求各国遵守最低环境标准。然而,由于各国经济、文化、资源禀赋相差较大,实施统一的环境标准有困难。因此,国际环境法的原则和规则都有一定的灵活性。例如。GATr常为不发达国家规定特殊和不同的规则。卫生和植物检疫的规则允许成员国采取超过最低国际标准的善意健康、安全或环境标准。并禁止恶意的非关税贸易壁垒。
二、主要发达国家污染转移的法律规制
(一)美国的“自由主义”污染转移规制
美国“自由主义”污染转移规制强调的是以权利来制约污染转移。美国在法律中确认人民享有广泛的环境权利,并运用公共信托原则和公益诉讼制度来保护这些权利。最激进的新环境主义者还主张捍卫动物、河流、岩石、生态系统和地球的权利。
1,环境正义推动立法
美国对越界污染和污染转移关注较早。
NAFTA环境贸易机制是在美国主导下形成的。其重要目的是解决国家间环境污染问题。NAFrA认可“每个国家有确立其国内环保水平的权利”,没有规定统一的环境标准。自1994年以来,NAFTA在许多领域尝试和开展了一系列活动,包括控制污染源、鼓励公众参与、实施环境法规、调和贸易与环境的关系、协调特定的标准以及预防争议的发生,其环境成效是十分明显的。
美国是现代环境正义运动的起始地。环境正义运动可被看作是民权运动和环境运动的融合。此运动主要关注污染的分布影响,特别是对低收人群体和有色人社区的影响。在环境正义运动的推动下,种族歧视日益受到重视,美国污染转移规制也侧重关注对有色人和穷人的保护。1991年在美国华盛顿召开的有色人种环境高峰讨论通过了17项“环境正义原则”。
1993年4月20日,阿肯色州国民大会和州参议院通过了,该法的目的是禁止使社区成为强影响固体废物处理设施的不自愿接受者。1993年美国国会通过了《1993年平等环境权利法》,该法确认“环境状况恶劣”的社区可提出禁止修建废弃物处理设施的请求。并规定了相应的行政机关听证制度。1994年,克林顿颁布了名为“联邦政府针对少数民族与低收人人民的环境正义议题之行动”的行政命令(“12898号执行命令”),将环境正义作为全国的施政重点。美国国家环保署还颁发了《关于把环境公正纳入环境影响和环境评估的指南》、《公民利用联邦法律实现环境公正的指南》,以帮助公民维护环境公正。
2,环保经济措施的应用
市场手段已成为执行环境法和政策的方法之一。美国特别注重采用排污交易等经济措施使污染者付费。美国是世界上最早采用排污交易制度的国家。另外,美国还积极运用环境税、环境基金和补贴来引导企业。不过,与传统管制措施相比,由于环保经济措施的采用具有复杂性,因此,至今尚未成为主流。
理想的排污交易制度会促使排污者提高技术,以便将节
余的额度出售。排污交易提倡者认为,排污交易使得减排具有灵活性,且不会增加污染减排的成本。但是,当交易的污染物导致地方性的有损健康时,这种方法是失败的,且会导致引起疾病和伤害的污染净增长。《清洁空气法》和州环境法为环境主义者和环境正义提倡者批评这些交易和交易系统提供了靶子,最大的问题是排污交易会严重影响有色人稠密地区。美国气候变化政策的政治不确定性也让自愿性碳交易市场变得可有可无。由于在自愿市场获得的交易收益已经变得越来越微薄,许多参与者都在考虑退出,碳金融工具的价格也一降再降。另外,根据芝加哥气候交易所(CCX)的数据。自2003年交易开始以来,其成员总共减少的碳排放十分有限。
3,重视弱势地区环境的保护和恢复
1976年,美国国会制定和颁布了《资源保护和恢复法》,该法标题c下为危险废弃物的处理、储存确立了一个“从摇篮到坟墓”的综合调整方案。1980年颁布、1986年在《最高基金修正与再授权法》中被修改的《综合性环境反应、赔偿与责任法》主要目的是清理危险废物处置场地的渗漏。它规定设立。危险物质信托基金”,在找不到责任者或确定责任耗时过长时,可用信托基金支付迁移和补偿费用。根据该法,责任者要承担严格、连带和溯及既往的责任。当普通法对某种损害行为不能提供充分的救济时,当事人便可寻求以禁制令来进行补救。美国修改后的农业法包括了土地保护计划的有关条款。农业部农场服务局土地保护计划是一个自愿计划,目的是帮助农民保护对环境有影响的耕地。
(二)欧盟污染转移的法律规制
塞韦索有毒废料失踪案引起了欧洲人对污染转移的关注。1982年,欧共体部长理事会通过了关于防止某些工业活动重大事故的第82/501/EEC号指令,即“塞韦索指令”。欧洲议会成立了―个调查委员会调查有害废弃物的跨国运输。欧委会因未能严格履行监督共同体法实施的责任而受到批评。此事件最终导致1984年12月部长理事会通过《关于危险废物跨境运输的指令》,该指令对监督和控制有害废弃物在国家之间跨境运输作了规定。
1987年欧共体草拟完成了一份有关EEC进口或由EEC出口危险化学品的提案,以期对被禁用或受严格管制使用的毒害心智物质建立共同的告知与资讯交流程序。欧洲共同体接受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有关有害物质越界控制的决定(建议)的第90/170号决定,要求成员国采取措施,禁止向任何实行禁令的国家出口有害废弃物。
一般来说,欧盟立法采用指令或条例形式。成员国可以采用比欧盟立法更严格或更具保护性的环境法律,只要它们与条约相符。在与环境有关的法律和原则的形成过程中,欧洲法院也充分显示了其造法功能。在“瓦隆废弃物”案中。欧洲法院认为出于保护环境的迫切需要。可以对垃圾的跨国界运输有所限制,并通过判决确立了“首先在发生地处理废弃物”的原则,这一原则一直沿用至今。
第259/93号条例规定了监督和控制废弃物的运输。1996年一些欧洲国家签署了《防止危险废物越境转移和处置污染地中海的议定书>。2003年1月,欧盟了‘报废电子电气设备指令》,目的是预防电子和电器废弃物的产生,促进再利用、循环和其他形式的回收,以减少这些废弃物的产生量,直至消除。为达到欧盟于2003年5月签署的联合国欧洲经济委员会《关于污染排放与转移登记的议定书》的要求。2004年欧盟建立欧洲污染排放与转移登记制度(PR-TR)。
成员国实施和执行欧盟环境法和政策的水平差别很大。一些国家采用严格的环境法和严格执行欧盟要求,而有些国家采用宽松的环境法和零星地执行欧盟要求,从而吸引要避免遵守环境标准的高成本的企业。为了协调各国间环境和贸易的关系,欧盟引入了“适当性原则”,即环境措施的实施应使“环境效益”至少等价于“贸易损失”。欧盟在协调区域内的环境标准时则坚持灵活性与多样性的原则。
欧盟及其成员国的立法者,象美国的同行一样,正减少对命令和控制管理的依赖而更多使用经济手段来保护环境。虽然欧盟的管理机构极力鼓励成员国使用经济措施,但一般它们不会要求成员国采用这些措施。欧洲目前采用的经济工具类型包括:环境税、贸易许可、补贴、环境标志或认证计划、知情权要求和自愿协议。
(三)日本污染转移的法律规制
日本的《大气污染防治法》、《水质污染防治法》等法律规定了严格的赔偿责任制。《循环型社会形成推进基本法)强调既要降低废弃物的产生,也要提高废弃物的循环利用,还要对无法再利用的废弃物进行安全处置。
依据有关法律规定,日本政府分别针对大气、水质等制定“环境标准”。最近,有些地方公共团体依据条例设定了高于国家环境标准的严格的环境标准,或者对新的环境项目设定了独自的标准。日本对企业废气、废水的排放原则上采取“浓度限制”,在某些产业集中区域兼采“浓度限制”和“总量控制”;对甲基汞化合物等的排放标准设定为“不得检测出来”。对违反排放标准者可立即科以刑罚。如果事业者遵守排放标准排污造成了人的生命、健康和财产损害,也要承担法律责任。
为保持良好的环境,防止区域公害发生,日本除了强化对各个公害发生源的排放控制外,还对企业的选址进行限制,制定关于防止公害的方策的计划。各市町村与辖区内企业签定“防公害协议”,促使逐步形成企业必须遵守的社会公约。对于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日本视情况通过各种法律和经济措施解决,要求工厂减少排放,否则处以罚款,并对工厂在环保科研、设备方面的投入给以一定的补贴。根据公害防止事业费事业者负担法,事业者负担金由公害防止事业执行者单方面赋课,必须交纳。日本《家电资源回收法》明确规定制造商回收利用废旧家电的付费方法等,日本消费者丢弃废旧家电时要购买“回收处理券”。1997年日本政府正式出台垃圾分类法,对垃圾回收、垃圾分类等作了详细规定。另外,政府在市场上推行绿色环境标志制度,鼓励消费者购买环保产品,而没有绿色环境保护标志的产品,就得不到市民的认可。为了加强对农产品的检验,日本积极施行肯定列表制度(我国农产品曾受此影响,出口急剧下降)。
三、国外污染转移法律规制对我国的启示
我国近年来十分关注国际国内污染转移问题,加入了《国际油污损害民事责任公约》、《禁止倾倒废物和其他物质污染海洋公约》和《巴塞尔条约》等一系列国际条约,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我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对于污染环境的固体废物转移,规定了排除危害、赔偿损失和恢复环境原状责任。1996年,我国了《废物进口环境保护管理暂行规定》及其补充规定。1999年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禁止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内水、领海转移危险废物。2002年通过的刑法修正案中有三条规定了“洋垃圾”问题。细细归纳。我国已积极运用排污交易、补贴和税收制度来推行污染者付费原则。然而,与美国、日本等发达国
家比较,我国还面临外来污染入侵和国内污染转移增多的局势。因而,我国有必要借鉴国外污染转移规制的成功经验,少走弯路。笔者认为,国外污染转移法律规制发展对我国污染转移法律规制体系构建有以下几点启示。
(一)健全法律和环境标准
发达国家立法先进,环境标准很高,注重从源头控制污染转移。对于污染者,发达国家主张严厉惩治。相较而言,我国既缺乏有关的立法,现有规定也不足以震慑转移污染者。我国宪法虽有环境权的模糊规定,但在《环境保护法》及其他法律中并未有具体规定,导致民众环境权利不能得到充分保障。在污染转移受害者的权利保障方面,我国还没有明确的规定。法官一般只能适用环境侵权的有关规定来处理污染转移案件,对于民众的健康损失和生态环境损失无法弥补。笔者认为,我国应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形成我们自己的绿色防线,将国外的不符合环保标准的产品、设备、产业拒之门外;我国可在《环境保护法》中明确规定环境污染转移的内涵和表现,并对国内污染转移作出明确规定,加重污染转移的法律责任;我国还应完善《环境影响评价法》、《环境信息公开办法》等的相关规定,重构我国农村环境保护的制度,发挥其控制污染转移的作用。
近年来,我国不断出台和完善国家环境标准、地方环境标准和行业环境标准,使得污染转移有所减少。然而,我国环境标准体系还存在标准宽严把握不准、环境保护标准不普及、标准评价机制缺乏、标准之间协调性差等缺陷。完善环境标准,有助于从源头上控制污染转移。我国应学习、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实施国际环境标准等相关制度,没有环境标准的要尽快制定新标准;已有标准的,要逐步提高要求并完善。
(二)合理采用环保经济措施
要从源头上预防污染转移,就应让污染者承担污染防治和控制措施的合理成本,消除污染转移的可能经济利益。美国注重采用排污交易、环境税等经济措施使污染者付费。欧盟及其成员国的立法者,正减少对命令和控制管理的依赖而更多使用经济手段来保护环境。然而,环保经济措施对规制污染转移的作用具有复杂性,仍需要深入研究和实践。例如,美国有比较成熟的排污交易制度,但排污交易不可避免会导致污染转移,这就可能引起不正义的结果。最近有调查表明,欧洲传统的环保措施已不公平地加剧了低收入群体居住区的污染,以经济为基础的环境措施只会加速这一趋势。保障因素,如自由获取信息要求、技术援助规定、公众参与的机会和司法救济,能限制经济措施的不同影响。保障因素的缺乏会增加经济手段加速环境非正义问题的可能性。政府可以在环保经济措施中加入应对一些市场失灵的条款,否则将导致对低收入群体污染分布不公。
我国虽已开展生态补偿,并推行排污交易,正积极准备开征环境税,但还有很多不足。环保经济措施的不足是国外污染人内和国内污染转移猖獗的重要原因,还导致低收入群体承受环境和经济的双重不利。就当前我国面临的污染转移形势来看,对转移的污染合理征收环境税和健全生态环境补偿十分重要。
境外污染物入境处置、进口污染产品的消费以及引进的污染企业在国内生产过程中将消耗一定的环境资源,因此有必要对污染物入境处置、进口污染产品和入境污染企业征收环境税。如果能确定合适的环境税税率,使排污者带来的外部成本内部化,对于国内污染转移也能起到很好的遏制作用。
污染转移可看作强势者对弱势者利益的侵犯。我国落后地区或农村向发达地区或城市输送资源和初级产品,自身却不公平地承受了环境损害的苦果。合理利用税收和补贴则可以使污染者付费,使外部性内化,从而阻止污染转移。生态补偿重点关注对因公共利益(生态保护)的需要而受到损失或者付出经济代价的人给予公正的补偿,这符合污染者付费原则,且有利于消除污染转移带来的利益失衡。首先,推行生态补偿,要求污染转移者付费,可避免污染者将治污成本转移。如果污染转移已经发生或将在一定范围内持续,则生态补偿对受损者十分重要。承接转移污染者得到补偿,从而发展起来,有益于全体。
二、传统文化与传统建筑
什么叫中国传统文化?它是指以华夏民族为主流的多元文化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融合、形成、发展起来,具有稳定形态的中国文化,包括思想观念、思维方式、价值取向、道德情操、生活方式、礼仪制度、风俗习惯、、文学艺术、教育科技等诸多层面的丰富内容。中国的建筑和室内设计都是中国人思想的一种物化结果的表张,中华文明是农业文明,既是充满了务实精神又是似是而非的虚无,并极大得反映封建制度的文明。中国人的思想也就是在封建制度文人文化和农业文明中代代传延下来
。三、传统建筑与西方建筑
封建制度在建筑上主要体现为其伦理性,它是对建筑的一系列的规范和制约。“礼”履也,所以事神致福也。在漫长的中华文化的发展中,它形成了一条“以血缘为纽带,以等级分配为核心,以伦理道德为本位的思想体系和制度。”大到皇家建筑严正的中轴线,小到百姓宅第的以中堂为核心的的布局,都是在一系列空间中设置中心。这些中心都是礼制性空间,形成礼为核心的传统空间秩序。以宅第为例,在典型的合院布局中,堂是建筑的主体,从其两侧发展出去有厢房、后面是卧室。中堂一定位于中轴线上,它是举行各种典礼的场所。最终形成以堂为中心,前堂后室,面南背北,东西有阶的格局。这种空间布局理论思维其实不仅仅局限与百姓的宅第,其实贯穿整个中国传统建筑,包括宫廷建筑,包括宗教建筑,看似有功能划分、有等级区别、实则是什么也没有,在使用起来非常的不方便。很简单,在西方说到四室,其实就是指根据四种功能而花分的、大小不同房子,比如:厕所、厨房等,那么在中国如果提到四室,一定是指基本上大小相差无几的四间没什么区别、没什么功能的房子。这就是东、西方表现出来的本质不同。在对待中国住宅的看法上我非常赞同艾未未的话:“我觉得不存在积极的中国住宅。就象一种方言,由于交通不便,和他人的沟通产生障碍,而形成了特殊的行为方式…因此,我认为中国住宅可以说是愚昧的、混乱的、空洞的败坏、低廉和的综合含义词。” 同样体现在绘画上,西方追求的科学的、实在的、有序的一种解决方式,而中国一直以来追求的所谓文人文化的虚无、务虚、无为的所谓“意境”追求上。油画和国画从根本上就是两种截然不同的表现。国画讲究所谓的意境,点到为止,实则是给自己一个开脱的借口,因为从一开始就没有一个科学的方法和实事求是的态度。中国的空间艺术一直与中国画境相通。体现在审美情趣上,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某些东西,单独站在审美的角度看,那叫一个漂亮!比如封建社会女人的小脚,让中国女人变成了一件件手工艺品,走起路来摇摇摆摆,娉娉婷婷,比西方的那些地动山摇的大脚板子们美丽多了。可是真的是中看不中用。我们所能感受到的,是中国文化心灵那滴血的伤痛,更何况连日本的学者佐久间象山也指斥“清儒学问虽考证精密,然毕竟纸上谈兵,缺乏实用”呢?伤痛之余,只好夹些心不甘情不愿的小情绪,去做那异域的学生,学的过程中,当然难免强撑着天朝大国的架子不愿放下,有些人干脆发明一个“中体西用”的说法以自我安慰。鲁迅借狂人之口宣告:中国的仁义道德等传统文化是吃人的东西!借阿Q之形象提醒国人:照照镜子吧!照镜子的结果,“德先生”与“赛先生”被引进,“科学”与“民主”成为二十世纪初最耀眼的两颗星星,可是光两位先生也解决不了中国当时的现实问题…… 文人文化贯穿了整个传统文化的历史。其中对空间(包括建筑、室内和园林)表现艺术来说,儒家和道家思想的影响较为突出。儒家思想的特征是重人伦而轻功利,注重情和意的表达。道家则以崇尚自然,追求虚清,向往拙扑自然为目标。这些思想再加上与外来的佛家思想的融合,行成独特的恬静淡雅、浪漫飘逸的文人文化。而西方文化十分强调“以人为中心,以人为本”的人类中心论的哲学,这恰恰和中国人的“人应顺应自然,与自然和谐、天人合一”出发点不同。西方人认为“实就是实,虚就是虚”。而中国人认为“实就是虚,虚就是实”所谓空间就是物质实体所围出来的一块虚空。中国建筑以“木”为主,又称“木文化”,西方建筑以“石”为主,又称“石文化”。传统建筑多使用梁柱式结构体系,所以建筑不高,布置错落疏散,院落重重,墙只是围护,但这些恰恰是现代建筑所不容许的,随着人口及高科技的发展之快,这些做法已经只能是奢侈的想法和一些所谓的没落文人的一种向往。也只能是作为“历史”而存在。
传统的延续是一种长期的生活方式积累、沉淀的经验,他逐步涉及到各个形而上或形而下的领域和方面,形成体系流传下去。而这传统也是经过先人在不断的融合、不断的发展进步下而延续下来。并非亘古未变。如果没有融合,社会不会进步,人类不可能进步。佛教传入中国,融合道家、儒家的思想,变为我们的传统文化的一部分;现在被一部分海派人物大力推崇的上海“石窟门”,实际上并不是本土文化,而是二十年代殖民的结果;诸如此类,枚不胜举。那么在每一个“历史的今天”传统建筑的传承究竟该不该提倡?是刻意的曲解、放大还是应该顺应自然(这其实就是中国文化中的精髓所在:天人合一)、顺应社会的发展而进行科学的融合,而不是一味的强调一些被刻上传统文化外衣的符号上,体现在建筑上这种符号的征就更加明显:布局的方式、大屋顶、格棂、珠帘、屏风、匾联、木梁、家具等等…当传统建筑只是以一种符号化的东西存在时,我觉得它便丧失了传的意义。它的传承必然需要伴随着相应的文化和生活方式而存在,并不断的改变它的形态来符合外部环境的发展。它是一种充满生命力的。或许我们可以把它理解为一种固有方式的延续。而现在的我们的目标就是要理解这固有方式并延续他的生命。这就需要融合:文化的融合、而后现代的拼贴只是把它作为历史上的某一时期的某一个特定的外在形态;而只是以一种符号的方式割裂于拿来之前的原生生态群落和语境并与现代的东西加以简单的组合。就如同用一条死鱼来作为海洋的代表一样,因此它还是死亡的,无生命的。同时它对于社会大众产生了极其恶劣的影响。人们只是简单的从这些符号中去认识一段文化,而不去关注符号背后的东西。这个过程正适合描述西方精英文化的彻底失败,大众文化的全面胜利。当社会进入后现代后对于符号化的粗暴的拼贴和挪用已经变成文艺创作过程中的普遍工具。在最初,对与符号的拼贴和挪用是建立于阅读者广泛的对符号背后的历史和意义的充分了解的社会状况下,于是产生了一种非逻辑错位的趣味感。但是当它在多方领域被广泛运用,特别是大众商业时;当这种手段本身就变成一种传统时;随着时间的推移符号背后的历史已经被大众所忘却时,这一切就变的非常危险而且使具有这一方式的文艺作品越发无意义化。符号背后的意义和历史被的虚空。而传统对于新一代大众就被一个符号所替代了全部的意义。同时社会大众对于传统的认识也将随着这个拼贴传统的形成的过程而彻底断裂。换句话说着种拼贴的方式在产生自己的新形式的过程种正在逐步摧毁掉社会中的精英文化,这也是他赖以生长的土壤,同时培养了新的缺乏历史感的一代,从而使自己也走向毁灭。就如同癌细胞一般。我想这可能是为什么安藤不赞同丹下如此方式的对于传的统继承吧。对于传统从何角度理解是其关键所在。我倾向用结构主义的方法来看待这个问题,可能它更适合被称为一种解构吧。我觉得传统是一种长期的生活方式积累的经验,他逐步涉及到各个形而上或形而下的领域和方面,形成体系流传下去。而并非一种符号化的东西。
弗斯特在批判后现代中说:拼贴的运用不仅把风格和特定的语境剥离开来,而且把风格和历史感分离开来:通过剥去如此多的典型特征,以一种局部仿像的形式来复制各种风格。在这个意义上,“历史”显然也受到物化,打碎和伪造――“历史”既被打碎又被消耗。结果是一种历史的代用品,这种代用物既是标准的又是精神分裂症的。
只有建立在对于传统的正确认识的基础上的继承才是有意义的,有时候这是否可以简单的用“继承”这个词其实也是值得商榷的。我认为对于传统的继承应该拆开所谓的传统去考虑其中每一个环节的作用和目的、以及其中的渊源。也就是一个解构的过程。当你把传统看成一种长期的观察世界和处理问题的经验的时候,就可以一针见血的找到它得以产生的相对应问题,并且对于历史发展有一个清楚的审视。于是老的经验是否可以再次的被拿到当下运用就变为一种选择。由于当今和古代材料、技术、问题的具体表现等多种状况的不同,采取如何的方式去运用这个解决问题的方法就是问题的关键。还有一种可能就是在研究当今的状况时,古代的方式正有利于当今问题的解决,虽然它在古代是针对不同的议题。所以我觉得是否简单的用“继承”一词是值得讨论的。因为我们只是同样在现代的生活中遇到了和古人类似的问题,而同时古人的解决此问题的方式值得被拿来再运用或是古人的方式刚好可以解决当今遇到的新问题,但是它运用的过程一定将变为一种非常现代或是使得本身的意义发生变化,也就是说变成了和现代问题完全合拍的解决途径。
四、传承的必要性
中国现在是已进入后工业时代的国家,已经真的变成一个初具规模的国家,进入信息时代。如果,这时候大肆的宣扬什么传统文化、传承传统建筑,可笑至极。传统建筑已被拆的所剩无几,历史已经没有,有的只是“记忆”,传统文化的“仁、义、礼、智、信”,“儒家、道家、佛家”,“怎么入世、怎么出世,怎么进、怎么退,” 直接导致中国人的价值观,行为方式的“活”文化:会变通、会投机、会敷衍,大事化小、小事化无,议而不决,说的不做、做的不说、识时务着为俊杰,坑、蒙、拐、骗、瞒---全是中国文化。这些要传承吗?传统建筑的一些符号再放到这样的格局里,把中国的农耕文化,把汉唐的东西放到里面,这更象一个话剧的场景,太虚伪了吧。文化有差别、地屿有差别、人种有差别。差别是自然规律,人人平等是愿望不是事实。中国人种就是黄皮肤、黑眼睛、平脸,不好看,可是再难看的中国人,一旦和异族通婚,那么他的后代,一定是非常漂亮的,非常的聪明。这个从古至今都得到过验证。
五、城市建筑:被遗忘的秩序随着城市建设经验教训的积累,人们终于认识到城市最终是由建筑构成,因此如何让城市建筑最终形成理想的城市形态,是人们讨论的焦点。尽管城市设计已成为建筑界耳熟能详的术语,但收获的却并不都是硕果鲜花,城市败笔触目惊心,比比皆是。究其所以然,这是思维的惯性,认识的误区,心态的失衡。人们大谈表面的文化种种,风格特色的同时,忽略了环境形象的基本问题:轮廓与密度,个体与群体,界面与空间,定位与品质等。六、神化的枷锁:传统观误区与影响
革新原创的时代,大师们横空出世;话语泛滥的时代,我们无法回避对传统的认识。建筑界自八十年代以来的历次讨论以及建筑学术研究中纠缠不清的问题是传统与创造的关系。其该心是如何面对历史话语。以往的讨论经历了三个阶段:一、后的“传统继承”热,它停留在对传统的回归与确认,比较笼统,反映了百废待兴之中,寻找一种价值观认同的急切欲望,模仿一些传统形式和空间片断便成为本土化创作的时尚。二、八十年代中后期,受后现代主义的文脉思想,乡土主义思想的影响,人们对笼统的传统观发生怀疑,致力于地方建筑文化的继承与表面,涌现出以“某某民居”为创作起点与旗帜的各种新乡土作品,这是对传统形式即语境的具体化。这次地方主义的“寻根运动”发展到后期必然结果:尽管大家刻意寻觅地方的独特性并在新建筑中“重构”,却屡屡撞车,以致于新建筑面目十分相似。
地方主义也遭遇着时代的挑战,人口迅速城市化,城市改造与建设日新月异,与乡土建筑赖以存在的稳定、保守、封闭的时代环境截然不同。以“新某派”自居的建筑师纷纷离乡奔赴南方特区新城,失去了操练旧把式的理由。问题的根结在于:关于传统的认识的两个阶段,表面上看第二个阶段是对第一个阶段的否定;但其实深层次上认识论,方法论没有改观,未有质的超越。这两个阶段传统观的共同病症在于对传统认识是片面的、静止的。也即把建筑看成独立于社会系统之外的“客观”生命系统,似乎新的建筑形式的产生不可能脱离历史上产生的建筑形式而存在,只能存在于原先的建筑类型之中。如此严重束缚了认识的主体性和创造的主体性。
文化处于交汇、碰撞、重组之中,建筑学也不断解决的新问题而得以发展。由于传媒时代的迅速到来,信息的传播与共享深入每一个角落,以符合为形式的信息的复制几乎淹没了思维的空间,简单的工作从根本上反讽了以往对新乡土建筑的小心翼翼“腌制”的神圣性,地方主义的瓦解夺走了许多人的“法宝”,也揭示了创造性的本质,创造力的源泉,那就是回归主体,回归人脑,回归建筑的存在本质。
传统观的误区不仅存在于建筑师意识中,还弥漫在建筑教育界,专家评审团,规划主管者;在实践中常常出现舍本求末,事与愿违的事实。从建筑学角度看,某些金牌小区以莫须有的传统文化观,断章取义地对待地方建筑形式,杂烩一锅,违背了形式美的基本原则,由传统而泛言文化是时下的通病。设计非得扯上说法,使“房子越来越不象房子”(张永和语),诚然建筑的形式确实是有隐喻表意作用,但建筑语言不等于文学语言,它首先是造型语言、视觉艺术。不能为了说法失却建筑美感。这种舍本求末的的现象并不偶然。传统观的认识误区不仅束缚我们超越历史语境,阻碍人们认识当下,在文化交融的今天, 更无力面对外来强势话语和职业环境的变化,导致创作上的“失语症”。正确认识传统是理性的基础,创新的开始。作为人类生活场所的演革,建筑传统的本质属性是人的存在性,这是第一性的。任何营造活动都是人类与环境适应的过程,是人与自然共生的结果,故广义而言,建筑的传统就是人类栖居的传统。建筑的发展离不开人对当下生活和传统语境的认识,这就是传统的主体性。
以往的传统讨论,无论是大屋顶还是乡土派,有见“物”不见人的问题,这个人是本质的人和主体的人;以往从建筑师角度讨论传统的问题,常回避当下的现代化困惑。东西方及各地方传统形式(物态)由于地域隔阂,经济发展缓慢,使形式产生差异,差异源于时空环境,但形式背后的运动之道(本文所指的传统)却统一于存在性。传统物态的考察让我们一次次接受存在空间本质的洗礼,使我们始终怀着建筑的人文关怀,在创作中延续本质的人文性;而形式片断(言语)既是一种艺术品欣赏,其中某些言语应可以表达当代语义,这往往是情感言语。
今天各地方、中西正处在现代化和融汇一体化的洪流,中西积淀的传统形式是当下人的同一个生活语境,这是今天跨文化的时空环境的主要特征和趋势。今天和未来的设计师的基本趋势是:对存在的理性把握,有时代的广阔的文化视野,并通过与个人经验,具体设计的“时空特征的互动,产生个性的形式,以后文化原创的态势将会归结到团体、学派或个体,是全世界的泛对话景观。本土化不是区域概念和民族概念,而是时空特征在艺术形式上及创作者主体意识上的投射。 应当允许有相当大余地的多向实现,唯一性的取向不符合建筑艺术个性的价值取向,这种宽容实际是真正科学的理性的智慧。关于传统与现代,保守与创新等相关论证也可从新的角度来解释,即人的基本心理通性:即因为人是一个生命的过程,由过去向未来,即是记忆者也是梦想者,故与生俱来一对矛盾的情绪。怀旧与觅新。这可以解释浅层方法范畴中的不同走向,也可解释建筑史上不同时期风格交替轮回现象,这也是在认识的另一个角度向主体回归,这种广义主体情感因素仍是今后这一问题的重要因素,本文强调它只属于浅层范畴,不能由此掩盖深层方法的共时发生及永恒性。
――一个依然迷乱的话题:存在即合理的。
世纪之交,中国即将实际上已经成为全球最具潜力的发展基地。面对即将涌入的世界各地的建筑师,是固守还是融合,是接受还是排斥,应该怎样应对?回顾一下世纪百年的中国建筑,无法回避的是它的每个发展阶段都与西方文化的导入有关。都有东西方文化的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