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职业卫生信息化建设

职业卫生信息化建设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职业卫生信息化建设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职业卫生信息化建设

职业卫生信息化建设范文第1篇

【关键词】疾控中心;档案;信息化建设

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档案涵盖了各种传染性疾病、慢性非传染疾病、计划免疫、卫生检验、学校卫生、食品卫生等各类公共卫生的档案信息。疾控中心档案是历经长期收集、积累、整理而逐渐形成的,是各类传染病逐步绝迹的历史见证,能够为疾病预防和控制工作提供宝贵的参考资料。随着社会经济朝着自动化、网络化和信息化的方向发展,加强疾控中心档案信息化建设是促使档案信息化管理的重要前提,对预防已灭疫情再次爆发和保障公共卫生安全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对提升疾控中心的档案管理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一、疾控中心档案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

近年来,互联网信息技术快速普及,信息技术在各个行业都得到了广泛应用,不断增强疾控中心档案信息化建设,是社会信息化发展的必然要求。首先,疾控中心档案的信息化建设,有利于解决传统档案管理方式易损坏、难查找的不良问题,从而确保档案的完整性和安全性,为工作人员查找和使用档案资料提供了便利条件。其次,促使传统的档案管理方式朝着开放化、网络化和系统化的方向转变,大幅度地提升了档案管理的效率和质量。毋庸置疑,疾控中心档案有着极其重要的研究价值,对提升疾病预防工作的水平和保障人民身体健康具有重要意义。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对疾病预防的逐步重视,增强疾控中心档案的信息化建设,充分发挥其在疾病预防工作中的积极作用,是疾控中心业务发展的主要方向之一。

二、加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档案信息化建设的策略

(一)增强信息化基础设施的配置。档案的信息化建设就是要将纸质档案信息转化为数字化信息,提升档案管理的安全性和便捷性。信息化基础设施是保障档案信息化建设和管理的不可或缺的重要基础,基础设施主要是指档案数字化装置和信息网络系统,涵盖了计算机、数据库管理系统、服务器、交换机、信息安全系统、存储器和路由器等硬件和软件设施,其中最为重要的则是计算机网络。因此,疾控中心要不断增强信息化基础设施的配置,建立并不断完善先进的档案信息系统,努力将信息技术应用到档案管理的各个部门,使档案信息化管理的积极作用充分发挥出来,从而提升疾控中心的档案管理水平,为疾病预防工作水平的提升提供有利帮助。

(二) 加大档案信息资源的建设力度。档案信息资源是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核心环节,档案信息资源的建设是一项长期性的工程。档案信息资源的建设涵盖档案资料的数字化以及电子文件的采集和接收,其建设的工作主要有档案资料目录中心的数据库建设、电子档案和专门数据库的建立。档案信息资源的建设直接决定着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效果,是衡量档案信息化水平的关键要素。因此,疾控中心要不断加大档案信息资源的建设力度,加快目录数据库的建立进程,确保电子文件的归档管理,提升数字信息资料的采集和整合水平,为全面实现档案管理的信息化管理提供支持。

(三)提升档案人员职业素养。档案人员是推动疾控中心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根本力量。随着社会信息化的发展和档案信息化建设进程的逐步推进,档案管理工作对档案人员职业素养的要求也在逐步提升,努力提升档案人员的职业素养已经逐步成为疾控中心推进疾控中心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条件。疾控中心要重视档案人员职业素养的提升工作,定期对其开展职业培训活动,努力提升他们的计算机水平和职业素养。与此同时,疾控中心要积极引进高素质的技术人才,加强档案管理人才的队伍建设,为档案的信息化建设奠定人才基础。

(四)建立健全档案信息化管理体制。疾控中心要深刻理解档案信息化建设对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带来的积极作用,建立健全档案信息化管理体制,不断增强档案规范化管理水平。疾控中心要严格依据档案管理制度的相关要求,充分考虑本地的实际情况和疾控中心的工作特点,建立并不断完善档案信息化管理体制,并确保制度的可行性和有效性,特别要对电子文件的采集、整合、保存等工作,要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规章制度,充分发挥绩效考核这一方式的积极作用,努力提升疾控中心档案的信息化管理水平。

(五)强化安全管理水平。疾控中心要积极引进先进的信息安全技术,利用安全性能较高的操作系统和数据库系统,安装保密性较高的系统软件,及时检测操作系统的软件的安全漏洞,并在最短的时间内升级和安装补丁程序,确保疾控中心档案资料的完整性和安全性。此外,疾控中心要在档案管理系统中安装防病毒软件和防火墙,有效地将各种计算机病毒抵御在档案管理系统之外,提升档案管理系统的防护水平,避免未授权系统的入侵和电子文件的篡改,切实有效地保障疾控档案的安全性,从而为疾控中心的疾病预防和控制工作提供安全可靠的参考资料,提升疾病预防和控制的水平。

三、结语

在新形势下,疾控中心要不断增强信息化基础设施,加大档案信息资源的建设力度,努力提升档案人员职业素养,建立健全档案信息化管理体制和不断强化安全管理的水平,这对提升疾控中心档案管理水平具有重要意x,也只有这样,才能提升疾控中心预防和控制疾病的水平,从而保障人们的生命健康,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邹明涛.谈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档案的信息化管理[J].黑龙江档案.2016(03).

[2]吴桂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档案的信息化管理探究[J].经营管理者.2014(32).

[3]李敏.浅谈疾病预防控制档案的信息化管理问题[J].才智.2014(12).

职业卫生信息化建设范文第2篇

【关键词】医院信息化;医院信息资源;网络建设

早期的医院信息化建设主要是围绕资金和物资核算和管理,而现在随着医院管理水平的提高和患者对医疗保健需求的日益增加,医院信息化建设也要突破资金、财务管理的框架,向“以病人为中心”,为患者提供方便、快捷的医疗服务转变;向确保医疗安全、关注医疗质量和医院内涵建设提升转变;向服务医院科研、教学,为医院发展提供参考和保障能力的综合发展型转变。

1当前医院信息化建设存在的不足

1.1标准不统一

当前,我国的医院信息化建设没有一个统一的评价标准。我国卫生行业中的标准,当前还处于建设阶段,卫生信息标准化处于初始阶段。由于建设标准和技术规范落后,因而阻碍了医院整体信息化的发展。这也是我国医院信息化应用水平普遍较低的其中一个原因。医疗通讯标准的灵活性较高,系统在运转过程何种常常出现不一致的现象。编码标准也统一不起来,各个模块之间不能协调。这使得实际工作面临很大问题,比如财务、科室和人员等标准编码。

1.2缺乏人才

我国医院信息化面临着缺乏专业人才的局面。一是医院信息化人才严重匮乏。建设医院信息化,要略懂电脑,对一些简单的医学知识也要有所把握。这样就要把交叉学科的人才培养出来。但是更为重要的是医院没有办法跟IT企业作比较,许多计算机专业的人才更乐意去IT行业发展,限制医院专业发展空间。

1.3缺乏对医院信息资源的良好利用

当前,我国许多医院信息系统更在乎财务管理,应用临床的时候,把临川运用提高的医院比较少。这就使得医院信息化很难进行有效利用。第二,因为能力比较强的医院信息人才比较少,在分析信息的时候,不能对信息进行很好的提取和利用。

1.4国内有关学科把医院信息化发展限制住了

当前,我国许多医院管理者没有把计算机科学和信息化系统学科划分开来,加上,国内专业的信息系统机构是比较少的,医院无法很好地使用信息系统,从而限制了我国医院信息化的发展。

2加快医院信息化建设的措施

2.1医院领导是否支持是网络建设成功的关键所在

医院信息化管理的实现不仅仅是把计算机当成了一种计算和存储的工具,更为重要的是采用计算机这种工具进行管理,减少陋习,把现代化的管理方法建立起来。这样,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旧的管理方法和工作模式。因而必须加强人员培训,在领导的支持下,实现信息化管理系统。如果仅仅为了满足传统手工的处理模式,那么医院信息化管理便很难实现。而且,医院的网络化不跟部分相关,在刚开始进行系统的时候,会产生许多矛盾,特别领导应把各个部门之间的关系协调好,保证整个系统的运转。

2.2改变观念,进一步加强信息化建设

首先,对观念的转变是要在切合我过国情的状况下,把具有中国特色的信息化医院建设模式发展起来。这就要把发达国家的经验和技术跟我国国情进行一个良好的结合,以更好地创新,便于发挥我国的特色,加快我国医院信息化建设的发展。其次,要对市场的规范化管理进一步加强。当前,许多实力强的软件公司都不乐意投资研发医院信息化所需要的软件设备,这关系到医院内部的运行管理。所以政府部门进行规范和管理,鼓励大公司进行职能转变,为医院建设大局着想。第三,对于法律制度的建设,要加强。对于医院、病人和医生来说,对网络处理进行干预和规定,这就要把科学的电子病历安全机制建立起来,把电子病历内容的法律效力明确下来。

2.3亟待进行标准建设

政府部门、卫生主管部门应把医院信息化的标准制定出来,比如,临床操作术语、疾病诊断术语和辅助检查结果的表达术语和分类代码标准等,并且根据法规的形式对各级医院进行指导。与此同时,弹性也是具备的,许可不同经济和地区的医疗机构按照自身发展状况来制定。医院的医务人员应采取统一标准,以把原始的电子病案保存下来。制定临床数据标准的过程非常复杂,使用标注的时候也不是很容易。而医学在快速发展,一些术语标准也相应地发生变化,因而政府部门应在制定标准之后,对后期的管理、改进和完善进行加强,以确保标准的完整性和科学性。如果不进行统一的标准维护,就可能使共享信息处于比较乱的状态。

2.4信息化建设的基本保障是加大资金的投入

计算机技术更新的速度非常快,信息化建设需要安装先进的系统设备,并且要投入大量的资金。一些专科医院和规模比较小的医院需要继续推进信息化建设,在投入经济的过程中,也应对经济效益问题有所考虑。在医院信息化建设的时候,经济上也要根据情况来进行,尤其是要对在同等产出状况下开展最小化的投入,而产出最大化的医院。在经济投入方面,政府部门应该对宏观管理有所重视,各级卫生部门信息中心要把所在辖区的卫生系统信息化建设进行长远规划,管理医院信息化项目的力度也要加大。一个稳定的、开放的集临床和医院管理为一体的卫生资源信息平台也要建立,使资源共享得到保障,从而降低金钱损失。

2.5建立一支强有力的人才队伍,确保信息化建设成功

首先,在一些医学院校,开设医学信息专业,进行专业人才的培养。在发达国家高校,医学信息学已经得到了不错的发展,但是,我国还是刚刚起步。只有在高校中,把概念变成现实,才能够为我国医院现代化建设培养足够的人才。其次,要加强这个专业的职业技术教育,加强在职医务人员的培训,以把医学信息技术知识掌握牢靠,培养一批既懂得医学又能够从事高水平的系统维护的专门性人才。与此同时,要把待遇提高,把一大批计算机专业的人才吸引过来,以便于医院现代化建设的开展,并对他们开展适当的医学教育工作。除此之外,政府部门还应采取一定的措施来支持人才培训,比如由卫生局主管部门带头,把多种多样的培训班建立起来,对各个医院的医务人员开展计算机基础知识的培训,以便满足医院信息化建设的实际需求。

参考文献:

[1]贺淑娟.在信息化建设中提升医院的整体服务功能[J].中国卫生经济.2006(08).

职业卫生信息化建设范文第3篇

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我国的医疗卫生行业也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实现医院财务的信息化管理已成为医疗卫生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建立和完善医院财务管理信息系统,一方面能够借助网络信息技术实现对业务的自动化处理,另一方面还能在信息资源共享的基础上,确保财务管理的规范化以及科学化。因此,医院想要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环境中生存以及发展,就必须要将医院的财务管理与先进的信息技术有机的结合起来,充分考虑自身的发展状况以及实际需求,来建设配套的财务管理信息系统。这对于整个医院的发展而言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二、实现医院财务信息化管理的优势

1.实现医院财务管理的规范化

构建医院财务管理信息系统,可以减少人为因素对财务账目的干预。在财务管理信息系统中,可以直观准确地反映出医院收支的实际情况以及内部消耗等方面内容。在以往传统的财务管理中,常常会出现财务信息短缺以及虚假报账等现象,极大阻碍了医院的健康发展,而随着财务管理信息系统的构建以及完善,这一现象得到了有效抑制,从而使整个财务管理工作更加的科学化以及规范化,最终达到提高医院管理水平的目的。

2.对医院资源配置进行合理降低

实现医院财务管理的信息化,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医院资源的配置,它也是对传统医院财务管理理念、运作方式以及数据信息应用的一次突破。它可以让整个医院的财务收支情况清晰明确的反映出来,提高了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以及质量,从而为进一步全方位监控财务信息以及防控经济风险提供保障。

三、医院财务管理工作的内容

医院财务管理,简单来说就是借助完善的管理制度,来实现对医院内部资金的合理配置以及有效利用的过程。它的主要工作内容包括以下几点,如表(1)所示:

四、医院财务信息化管理的现状以及问题

目前,有越来越多的医院加大了对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投入力度,然而在建设过程中总会不可避免的遇到一些阻碍,从而导致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速度较为缓慢。具体问题可以分为以下几点:

1.财务管理信息化的意识较为薄弱

现如今,仍有一部分医院财务管理人员只是将财务管理信息系统作为减少自身工作量以及降低工作难度的有效工具,并没有充分意识到财务管理信息化对整个医院发展的重要性,与此同时,也没有意识到财务管理信息化对整个医院管理的积极作用,从而没有对其加以重视,最终阻碍了医院的良性发展。

2.缺乏专业信息化人才来进行财务管理工作

在医院实现财务管理信息化的重要前提,就是要拥有一支专业技术过硬且信息技术操作水平较高的财务管理团队。这些财务管理人员除了要具备丰富的财务管理知识之外,还要熟练掌握计算机操作技术,然而我国现有的教育体制还不能完美培养出这种复合型人才,使得该人才在市场上供不应求,导致很多医院在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中,缺少了这类人才的加入,从而阻碍了医院财务信息化管理的进程。

3.财务信息化管理的制度不完善

绝大多数医院在发展过程中,已经逐步完善了传统财务管理制度,而将信息化理念融入医院财务管理的时间还相对较短,使得医院在进行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时,缺少相关的管理制度以及评估体系对其进行支持,也不利于财务管理信息化的建设。

4.医院财务管理信息化技术水平较低

医院财务管理信息系统,是在互联网平台的基础上构建的,这就会让整个医院的信息化建设处在一个开放的网络环境中,一旦遇到网络攻击或者其他网络安全问题,就会使医院信息数据的安全性得不到保障,极易发生数据丢失问题,严重时还会造成系统瘫痪,这些情况都会或多或少的给医院造成经济损失。除此之外,在信息化财务管理中,会计数据以及纸质分别被电子符号以及磁介质取代,这也增加了外力对它的干扰,从而阻碍了安全信息的保存,不利于医院的发展。

五、实现医院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策略

1.医院要正确认识财务管理信息化的重要性

经过对信息化建设经验的总结,我们可以看出,医院只有将信息化建设作为首要任务,才能真正意义上的使信息化建设得到落实。目前,我国的医院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还处于初步发展阶段,医院管理者以及决策人的传统观念还没有完全转变,因此,想要实现医院财务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就必须要改变决策人的传统观念,从而对医院的信息化建设进行科学规划;此外,还要让全院上下都能对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加以关注,医院决策人可以将信息化建设进度与相关人员的绩效挂钩,从而提高其信息化建设意识。

2.选用财务管理信息系统要符合制度要求

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背景下,各种财务管理信息系统也不断涌现,而它们的功能以及价格也各不相同。因此,科学合理的选择财务管理信息系统就成为医院进行信息化建设的首要任务。其中,在选择信息系统时,可以遵循以下几点原则:第一,财务管理信息系统要符合国家出台的相关规定,即《财务会计制度》以及《医院会计制度》等;第二,系统供应商要拥有成功运用的经验,尽可能到成功用户那里去参观学习,检验系统的功能是否完善、系统运行是否稳定、数据传输保存是否安全可靠以及服务是否到位等;第三,每一家医院的财务管理都存在差异,应用通用型系统时,要确保系统具有二次开发以及个性化定义的功能,通过对信息系统的重组,更好地实现医院财务管理的信息化建设。

3.建立健全医院财务信息管理制度

实现医院财务管理的信息化,不仅可以保证财务部门与其他部门数据信息交互的流畅,还能在很大程度上确保财务信息的真实性以及可靠性。而对信息化的财务管理工作进行监督,就必须要进一步改进以及完善相关的管理制度,设置严格的权限制度,以此来避免操作失误带来的损失。此外,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中最重要的是要做好数据信息的安全保障工作,按照有关规定进行定期备份,就算系统已进行了自动备份,为了确保安全,仍然可以人工备份一次,通过这一方式可以极大增加数据信息的安全性,避免数据丢失带来的损失,从而推动医院的健康发展。

4.培养财务管理信息化的复合型人才

医院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中,不可或缺的就是这方面的复合型人才。医院要积极的引进人才,摒弃事业单位原有的用人“关系”原则,对能力突出者进行提拔重用,或者对有潜力的在职人员进行重点培养。针对不同岗位的工作人员,要采取有针对性的培训方式,提高他们的专业水平以及职业素养,从而为医院财务管理的信息化建设提供宝贵的人才基础。

职业卫生信息化建设范文第4篇

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以下简称“上海疾控中心”)在信息化建设上按照国家和本市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指导意见的要求,遵循卫生部健康档案信息化建设思路,结合自身工作长远发展的需要,充分利用现有设备、人员和工作基础,合理利用有限资源,统一规划、统一标准、总体设计、分步实施,稳步推进疾病预防控制体系信息化建设进程,提高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

在上海市医疗卫生事业不断发展的大背景下,上海疾控中心将信息化建设作为自身发展的重要手段。上海疾控中心搭建了全市疾病预防控制信息体系构架,完成疾病预防控制常用数据标准建设,实现“两级平台、三级网络”的数据管理模式。在全市按照卫生部的要求开展居民健康档案的建设过程中,推进了基于健康档案的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网络管理和业务应用重点项目的建设与推广。与此同时,上海疾控中心还进一步建设了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综合利用和信息服务的基础平台,开创“体系比较健全、网络进一步强化、应用系统不断开拓、信息利用形成基础”的良好局面。

信息化建设成果显著

结合现阶段的相关工作,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袁政安向记者介绍了上海疾控中心的建设成就。他表示,上海市已建成了国家突发公共卫生应急反应体系虚拟专用网络(VPN)系统和基于专线网络的远程视频会商系统上海节点;市、区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以及监测点医疗机构均已接入基于政务外网的全市公共卫生专用高速宽带网络,另有疾病预防控制专网作为市、区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网络互连的冗余备份线路。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作为上海市“一主三辅”卫生数据中心的骨干节点以及国家疾病预防控制网络信息平台上海地区的主干节点建设也基本建成。

通过国家传染病疫情网络直报系统、上海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信息系统、现场流行病学调查与GIS应用项目、学校因病缺课情况直报系统、世博园区异常情况预警与快速响应信息系统等的建设与实施,使得上海市传染病信息的报告与监测、传染病流行病学调查以及对传染病突发疫情的控制能力有了明显提高。

与此同时,在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和相关危险因素监测与管理业务逐步成熟和完善的基础上,上海市建立并实施了以出生人口统计、居民病伤死亡原因登记、肿瘤病例报告、社区糖尿病管理、社区高血压细节管理、职业病预防等独立的业务信息系统,有效保障了数据的收集、传输和存储,为数据的后续利用与分析,提供决策支持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成为“公卫”系统典范

作为《上海市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三年行动计划》重点工程建设项目的“上海市突发公共卫生应急信息系统”于2006年9月正式签约启动,该项目由上海市卫生局牵头建设,相关医疗卫生部门协同建设,历时三年建成。

“突发公共卫生应急信息系统”项目包括1个网络安全平台、4个数据中心、1个指挥中心、4大核心数据库、5大应用支撑平台、5大应用系统等重要内容。系统设计优先考虑应急处置,但同时兼顾日常预警防控所需。该项目核心内容可简称为“244”。“2个网络平台”,即:一是覆盖全市公共卫生体系的网络平台,该平台连接全市600余家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和市、区两级卫生行政部门;二是连接全市公共卫生体系核心应急处置单位和主要医疗救援单位的网络平台。该平台连接市区两级卫生行政部门、疾控中心、卫生监督所和市属主要医院。“4大数据库”,即:医疗业务数据库,疾病控制数据库,卫生监督数据库,卫生资源数据库。“4大应用系统”,即: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决策支持系统,公共卫生监测预警系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系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系统。

“上海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信息系统”中的“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由上海市疾控中心负责规划和建设。“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由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子系统、疾病报告与监测预警子系统、中毒控制管理子系统、实验室管理子系统及疾控业务系统综合信息平台五大子系统组成。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子系统及与其相关的传染病报告预警、急性传染病防治、免疫规划、消毒等业务模块,中毒控制子系统、实验室管理子系统及卫生人口统计模块等已进入正式运行。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该系统中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系统”在上海市的应用,大幅提升了全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能力和传染病预防控制信息化水平。袁政安介绍说:“疾控中心既有国家直报系统,也有覆盖全市的公共卫生应用系统。信息化使疾控相关业务工作效率显著提高。例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系统正式运行后,市、区县两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监测点医院共计270家医疗机构都已使用该系统上报和处理数据。通过系统的全市应用,进一步提高了本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能力和传染病预防控制信息化水平。”

与健康网互动发挥重要作用

近年来,随着疾病预防控制业务工作的不断发展,疾病预防控制业务信息化应用稳步推进。业务管理信息系统涵盖了传染病、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五大卫生、计划免疫、突发应急等各类业务内容,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有效保障了疾病预防控制相关业务数据的收集、传输和存储,为数据的后续利用与分析,提供决策支持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提到疾病预防控制业务工作与上海市居民健康信息网的交互,袁政安介绍说:“疾控业务平台是上海健康信息网有机的组成部分,是行业应用平台,疾控业务平台通过缓冲数据库与市级健康档案平台进行数据交换,实现与居民电子健康档案互联互通、数据共享,使疾控业务系统能够通过调阅电子健康档案,获得居民的基本信息和既往诊疗数据,并推送健康管理信息进入电子健康档案,即疾控业务系统既可以从健康档案获得数据加以利用,又给健康档案提供数据,最终形成一套以居民个人信息为核心的完整的包含所有既往健康数据的电子健康档案。从另一个角度说,我们开展对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慢性传染病、公共卫生等事件的发现、报告、诊疗、随访、干预全过程信息的动态管理,达到及早发现、及时报告和动态管理的目的,同时也进一步扩展居民健康档案的业务及人群覆盖面,促进居民健康档案的可持续发展。”

迎难而上不断发展

袁政安在采访中也表示,虽然上海疾控中心在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是还是存在一些需要解决的难题:第一,全市疾病预防控制信息整体架构未完全构建,信息资源未得到有效梳理和整合,难以实现市、区、社区的三级互动,难以满足多重用户的(条、块)需求;第二,全市疾病预防控制标准体系亟待规划和建设。这主要体现在业务标准、信息标准、业务信息系统结构即技术标准均不统一,导致已建成的业务信息系统各自为政,不能得到有效整合,未形成系统间的信息交换与共享,产生严重的信息孤岛现象,既增加了基层的工作量,又使得系统的推广应用难度增大;第三,应急机制和应急资源信息化建设没有跟上,导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信息系统成了“无本之木”,应急响应、调度、互动一体化程度削弱。同时,现场数据采集、检测、质控等业务环节的信息化程度不够,使得现场人员不能第一时间将现场全部信息反馈至后方,后方也不能及时对现场人员进行技术支持;第四,信息化建设过程中“重”采集,“轻”利用。运用信息化手段,大量疾病监测、管理数据可快速收集、汇整,但对数据如何利用和共享还仅停留在数据查询、制作报表等形式上,不够深入;第五,社会服务的信息化形式较为单一,始终未与社会、公众形成良好的互动。

当记者询问这些问题将如何解决时,袁政安表示,上海疾控中心将按照上海市在卫生信息化方面的整体布局迎难而上解决当前遇到的困难,他说:“我们计划将通过以下几方面的措施解决这些困难:建设面向全市的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网络管理平台,促进三级工作网络的持续发展;进一步强化应急管理标准化建设,提升现场处置和应急响应的信息化水平;扩大疾病及疾病相关危险因素监测信息化范围和方式,增强对疾病流行的分析预警能力;建设基于健康档案的健康管理信息系统,实现全程动态管理;深化实验室信息管理,促进质量控制体系建设;建设公共卫生技术服务一体化管理平台,提升疾病预防控制社会服务能力。”

未来工作落脚“标准”和“平台”

袁政安在全面系统介绍上海疾控中心的工作后也与记者畅谈了信息化建设未来的重点和落脚点。

第一,在构建覆盖全市的“两级平台、三级网络”疾病预防控制信息化体系时,要着力完成疾病预防控制常用数据标准建设,指导和规范本市疾病预防控制信息化建设;进一步强化市级数据中心建设与管理;构建“两级平台、三级网络”的信息网络运维管理模式。

职业卫生信息化建设范文第5篇

关键词:档案管理;信息化;措施

档案中记载着很多重要信息,是具有很强的保存价值的资料,对于社会各项事业、各类企、事业单位的发展具有着不容忽视的重要作用。在当前信息化社会建设的时代背景下,推动档案管理信息化,改革传统的档案管理方法,提升档案管理的规范化、现代化水平,可以推动档案管理事业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更好的发挥档案管理的服务功能。相对来说,由于档案管理工作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建设水平也普及较低,因此,迫切的需要加快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提升档案管理信息化水平,结合档案管理现状,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实施:

一、加大档案管理信息化基础设施投入

在当前各种档案不断增多的情况下,传统落伍的档案管理方式已经远远跟不上时代的脚步,同时,档案管理的实际需求也对于信息化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尽管我国各行各业在信息化建设方面也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取得了初步的成效,尤其是最近几年,网络方便快捷的优势吸引着人们,带动了网络基础设施的建设。但是,由于对于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建设的认识不足,重视程度不够,相对于一些高科技行业来说,信息化基础设施的投入明显不足,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基础设施还比较陈旧,很多先进的设备设施还没有得到推广应用,现有的信息化基础设施也还存在着闲置的情况,利用率不高,设备设施老化,电脑等设备配置较低,导致档案管理的工作效率不高,直接限制了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进程,使档案管理电子化、数字化的程度还比较低,很多档案管理工作还是靠人力手工操作,效率低下且容易出现疏漏。为了加快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建设进程,首先需要加大信息化所需要的硬件设施的投入,提高硬件的配置,加快基础设施设备的更新换代,最大程度的开发利用信息化基础设施的价值,为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二、做好档案管理人员信息化技能培训

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除了需要先进的硬件设施给予支持之外,还需要运用各种规范化、简便易行的软件,实现档案管理的数字化操作,才能真正实现档案管理的信息化。但是,不论哪种软件的应用,还是档案管理信息化网络系统的建设和运用,都需要档案管理人员具有扎实的信息技术知识,能够比较熟练的操作应用各种软件系统。目前来看,档案管理人员的档案管理专业技能和信息技术普遍比较薄弱,成为制约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水平的重要因素。由此看来,为了提升档案管理的信息化水平,培养具备良好的信息技术和档案管理专业知识的人才队伍成为非常重要的一步。首先,针对现在档案管理人员信息技术有限的情况,结合档案管理信息化的实际需求,通过聘请专门的信息技术人员对档案管理人员进行专门的信息技术方面的培训,让现在的档案管理人员掌握必备的信息技术知识和操作技能,并且提升档案管理人员的信息素养,增强这些人员的学习创新意识,调动他们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其次,信息技术发展日新月异,为了确保档案管理人员能够跟上信息技术发展的步伐,还需要定期的组织档案管理人员进行有关信息技术方面的继续教育,做好相关的考评工作,切实提升档案管理人员信息技术水平。最后,高校在培养档案管理人才时也需要注重信息技术的学习,为档案管理事业输送更多高素质人才,也为档案管理信息化工作的开展提供人才保障。

三、提升档案管理信息化安全保障水平

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确实为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创造了有利的条件,但是,由于档案管理工作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在安全性方面具有较高的要求,很多资料需要保密。在进行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也还需要通过各种手段确保档案管理的安全高效,这也是加快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条件。具体来说,可以通过从提高信息化基础设施的配置,采取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安装各种性能优越的防病毒、防黑客软件,从技术方面为档案信息的安全提供支持,加强档案管理信息化网络的安全管理,增强档案管理人员的信息安全意识等方面,保障档案管理信息化的安全性。

四、建立档案管理信息化规章制度体系

档案管理是一项严谨、细致的工作。在进行信息化建设过程中,也需要进行相关规章制度的建设,建立档案管理信息化的保障体系,完善工作流程,明确各个岗位的工作职责,清晰的界定档案管理人员的职能,加强档案管理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让档案管理信息化工作可以有序的推进。比方说,为了确保档案管理的安全性,专门制定档案管理的安全制度、保密制度,档案归档的规范和标准等,以及对档案管理人员登录档案管理系统的权限进行科学的设置,以及对于违规操作的惩罚等相关的规定。通过严格、规范的制度体系让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工作更加高效、安全。总之,在档案管理中应用先进的信息技术,进行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实现档案管理的数字化、网络化,是当前信息时代的必然要求。尤其是随着社会各项事业的快速发展,大量重要的资料需要保存、管理和应用,更加突显了档案信息化管理的重要意义。档案信息化管理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需要从信息化的硬件设施、软件系统、人才团队、制度规范的建设等各个方面全面推进,才能使档案管理在信息化建设的进程中更加卓有成效。

参考文献:

[1]张晓婷,钟鹏.提升档案管理信息化的思考[J].现代交际.2016(02)

[2]刘丽茹.探讨档案管理信息化的含义与发展趋势[J].赤子(上中旬).2014(17)

[3]田欣池.对高校档案管理信息化的探索[J].卫生职业教育.201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