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社会建设概论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人是社会的动物,只有在社会这一母体环境下才能谈论人才的培养。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市场经济制度的确立和高校毕业生分配制度的改革,大学生面临着人才市场的激烈竞争,因此,了解社会、认识社会、增强适应能力成为他们的迫切需要。有关资料显示,有63%的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的目的是为了“锻炼自己,增长才干”,26%选择为就业服务。其实增长才干的目的就是为了日后能更好地适应社会竞争,可见大学生对自身踏出象牙塔后的状态越来越关注。从另一方面来看,高等教育是以培养高级专门人才为宗旨的专业教育,其学习内容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专业化程度较高,职业定向性较强,学生毕业后绝大多数人要在社会行业中从事专业相关的工作,从这个层面上看,大学生的学习活动实质是一种学习—职业的活动。这种鲜明的本质定位,势必要求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强化实践知识的掌握和动手能力的培养,使学生提前社会化,开拓今后就业的前景。
二、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应实现系统化、社会化、课程化、理论化和法制化
1、大学生社会实践的系统化
我们可以看到由于以往组织管理不到位,社会实践点上和面上的效果悬殊;由于指导力度、重点不到位,社会实践带有很大的盲目性与随意性;由于评价体系的不健全,社会实践得不到足够的认可与重视等等,只有把大学生社会实践系统化,才能有效地在全局上统筹社会实践的活动计划,在过程中把握社会实践的运行进程,在效果上提升社会实践的目的意义,淋离尽致地发挥社会实践的育人功能。社会实践的系统化主要表现在各环节的机制建立与完善上,包括宣传机制、指导机制、活动机制、组织机制、评估机制、激励机制、保障机制等。
2、大学生社会实践的社会化
教育的社会化本身是教育发展规律的要求。社会实践作为其中一个突破的窗口,更应该树立社会化意识,多渠道、多途径地利用和整合社会力量推动工作,与社会发展节拍一致、与发散开放大背景相融合。除了组织教学社会实践、团学社会实践、勤工俭学、军训实践等以外,可以尝试进行学生创业社会实践,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与高校毕业生分配制度的改革,大学生的就业压力与日俱增,只有改变原有“铁饭碗”的观念,积极投身发散的洪流,树立创业意识、培养创业精神,为明天打开另一扇门。另外开展社会实践是一项长期性、经常性的活动,而且活动也需要一定的资金与场地的保障,所以建立社会实践基地是目前开展社会实践工作的一条良好途径。根据自身特点与专业特点本着就近就便原则,与地方,企事业挂钩,建立和完善地方、企业、学校互利互惠、优势互补运行机制,实现产、学、研齐头并进。
3、大学生社会实践的课程化
把大学生社会实践教育只作为学校教育教学的附加课来认识,仅仅把它当作一种有益的补充,这是片面与狭隘的。社会实践应该贯穿教育的全过程,即在专业设置、课程安排、实习锻炼等环节上有所体现,甚至可以纳入选修课教学当中去,保证社会实践的质量,另可实行学分制、实践学期制和弹性学制,保证学生有充足的时间,自主地参加社会实践。根据年级段的不同在教育计划与教育内容上有所规划。据调查,大学生社会实践表现出高年级参与率低,低年级参与率高,因此,要督促高年级学生结合自己所学专业,结合自己的就业方向进行有针对性的社会实践;结合所学专业开展社会实践调查,从中了解所学专业的不足,了解社会对所学专业的需求,有针对性地进行日后的学习。
4、大学生社会实践的理论化
大学生社会实践,在经历长期的演变、发展而积累的一定的经验和成果无法得到推广,同样在社会实践过程中暴露出的问题也无法及时加以解决。为此,高校教育研究必须重视对大学生社会实践的理论研究,使科学方法与创造实践能力完美结合。一方面从大学生这一群体特有的心理、思维、能力出发,结合素质教育与培养“四有”新人的要求,在理论上建构社会实践体系,明确社会实践的目的意义,落实社会实践的实施计划;另一方面,将社会实践的成果进行优化整合,与科研课题结合,配以良好的运作条件和专业的指导,最终将优秀成果作为学术科技作品予以申报和管理。
5、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法制化
关键词:专业基础课;教学实践;社会工作概论
作者简介:修路遥(1982-),女,河南开封人,河南大学哲学与公共管理学院,助教。(河南开封475004)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2)11-0074-02
“社会工作”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如何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合格人才是教学工作者一直思考的问题。本文以学科专业基础课“社会工作概论”为例,谈谈对该课程定位的认识以及教学方法的实践。
一、从课程特点出发明确课程定位
1.奠定专业基础的课程定位
“社会工作概论”是社会工作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绝大多数学生对本专业的认识是通过学习这门课程而建立的。学好概论课对确立专业认同感,培养学习兴趣以及树立以社会工作为治业的志向至关重要。作为专业学习的开端,突出专业基础课的特点是教师讲授该课程的必要任务。
(1)建立正确的专业概念。教师讲授“社会工作概论”课程时,需要给学生讲清社会工作的基本概念和知识点。对已达成共识的概念界定,教师需要给学生说明;对有待于讨论的概念界定,教师要从不同视角和认识层面介绍其解释来源,以供学生课后参考。[1]
(2)提供清晰的学科知识架构。现有“社会工作概论”课程将社会工作理论、方法、实务三大内容囊括在概论课程中,几乎涵盖了社会工作专业将要单独开设的课程。学生可以从宏观上了解该专业的基本概况、课程性质和作用。在这里容易出现专业基础课与专业课的“撞车”问题,教师应注意做好内容衔接。例如,在“社会工作概论”课程中,教师主要引导学生学会用社会工作的专业语言和专业理论分析问题,而不是把教学重点放在个案工作、小组工作、社区工作等专业方法的讲解中。
2.树立专业价值观念的课程定位
社会工作是一门助人自助的专业,目的在于帮助个人、服务群体、改善社会福利,解决并预防社会问题,维护社会正义并促进社会的和谐与发展。长期以来,社会工作专业的发展以明显的价值倾向为基础,逐渐形成一系列核心的价值观和伦理原则。面对工业化带来的残酷社会现实,社会工作从起源发展到建构体系都充满了博爱与人道主义的温情,彰显了专业理念的独特魅力。没有一定价值体系的指导,社会工作就不会存在,更不可能得到发展。相比其他专业社会工作特别强调专业工作者在道德原则的指导下科学地解决问题。对于刚开始接触社会工作的学生,专业教育业不能仅重视知识和技巧的传授,教师应充分重视价值观和专业伦理的介入,强化学生对专业价值观的理解和认识。价值理念问题要渗透到各个章节,贯穿教学始终。
3.培养兴趣,倡导专业理念的课程定位
兴趣是学好一切知识的根本动力,对于刚开始接触社会工作的学生,教师需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通过展示国内外社会工作在理论与实践领域的丰硕研究成果,帮助学生尽快认识所学专业,接受专业理念。根据社会工作专业实用性特点,教师应结合社会发展现实,引导学生用专业的眼光观察社会,从专业视角出发寻找解决问题的思路,逐渐形成对社会工作专业的关注和热爱。
二、理论结合实际完善教学内容
1.密切联系社会发展实际
社会工作专业要培养的是正直善良,具备基本专业理论知识,技能、熟练的社会调查研究能力和工作能力,善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专业工作者。这种职业理念培养离不开实际生活和社会实践。现实社会生活呈现的现象往往是繁杂的,要求社会工作者具备敏锐的感知力以及深刻的反思意识,善于找出复杂现象之间的本质联系,找出规律性的东西,这也是确保科学助人的力量源泉。在“社会工作概论”教学中广泛引入社会现实事例,不能停留在描述事实,而应注重解释理论如何从实践中来又怎样去指导实践。如灾后重建中的社会工作介入、老年社会工作在养老服务体系建构中发挥的重要作用等学生普遍关注的社会现实问题,把它们充实进课堂教学内容,对培养学生运用专业理论解释实际生活的思维习惯和社会责任感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教师应注意平时组织、遴选相关材料,不能满足于完成教学大纲任务的标准。
2.融入最新学术研究成果
在教学中注重社会工作本土化离不开对中国社会工作发展的深入研究。作为社会工作专业基础课,教师需要及时将最新的研究成果反映在课堂中。比如,每年新出版的著作和发表的文章,还有社会工作实务方面的信息和动态。教师需要不断收集、整理、归纳,在完成教学大纲规定的任务后,把它们补充到教学内容中去,以保证教学内容的先进性。但有时也会出现教材内容与新增信息之间的矛盾,脱离教材只讲新的研究成果显然不符合基础课程的要求。[1]在实际教学中笔者采用了以教材内容为主,在完成教学大纲目标与任务的基础上穿插有关新的研究成果的方法。教师在课堂上只提出核心观点和发展动态,留下问题由学生自己按照教师提供的浏览渠道课下查阅。学生经过思考后再与教师进一步交流,对促进专业思维形成很有帮助。
3.西方经验与本土导向
社会工作是从西方起源的,笔者在教学中非常重视对西方社会工作历史进程的讲解,力图使学生了解一个专业从无到有,以至提升到专业化层次的全过程,准确把握社会工作的特点与发展规律。按照顾东辉的观点,本土导向一方面强调外来者对进入文化区域的适应性变迁,一方面还有注重对本土经验的专业化,包含了中国文化对西方理念和模式的选择、融合与接收的过程。[2]因此在教学中,需要有选择性地引入西方社会工作的模式和技巧,注重从中国的现实情况出发,注意收集和整理本土化的社会工作模式和技巧。
三、突出实践思维探索教学模式
模式是指对前人积累经验的抽象和升华。[3]笔者根据“社会工作概论”课程已有的教学经验结合自身教学实践抽象归纳出四种教学模式。基于社会工作专业的实践性、操作性特点,概论课程不宜完全遵循理论主导型基础课程的教学模式,在完成专业价值观、基本原理、理论和规律学习的同时,应该适当融入实践思维的教学训练,为学生搭建从理论过渡到实务的桥梁。
1.模拟问题模式
模拟问题模式,一般由教师提出已经发生过或可能发生的问题,供学生分析讨论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4]如:讲述社会工作价值观和职业伦理时,把社会工作实践中可能遇到的伦理困境设计成假设的情境呈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思考当弱势群体福利与健康人群福利发生冲突时当做出何种抉择?同一社工处于不同角色时会遭遇来自各方的期待,当这些期待难以两全时社工该如何处理等问题。这种做法简便易实施,不需要额外的教学资源,使学生在没有风险的状态下参与到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但由于问题是由教师设计的,学生提供的解决方案无法接受真实情况的检验,因此,对学生实践能力提高存在局限性。这种教学模式为学生提供主动参与课堂教学的机会,极大地活跃了课堂气氛;克服了依靠死记硬背学好概论课程的错误观点,激发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使抽象理论变为真实体验,使孤立的知识变成有机的整体,使学习从任务变成了乐趣。
2.案例分析模式
举例解释是以往教学中经常使用的方法,目的是便于学生理解抽象的理论。但是如果教师对例子的选择不加斟酌,牵强附会,不仅篡改了理论结合实际的教学初衷,还容易造成学生对理论的误读。[1]笔者认为,“社会工作概论”课程有必要摒弃举例解释理论的简单授课方式,要依据课程需要和现实情况精选、精讲案例。概论课程的主要任务之一是对社会工作基本原理和规律的学习,如个案工作章节,教师可以精选案例来展示个案工作从建立专业关系到最终结案的全过程;让学生通过案例了解个案工作的特点、主要工作模式,以及社会工作者扮演的角色等。小组工作和社区工作的章节亦可采用此法,学生经过多个案例的学习,可以更加直观地把握社会工作主要方法的异同,取得理论结合实际的预期学习效果。
3.课堂讨论模式
课堂讨论模式是训练学生思维能力和应变能力的教学方法,同时也是检验学生学习水平高低、是否具有专业性以及思考深入程度的有效手段。其具体步骤是:第一,老师课前结合教学内容布置讨论主题,学生课前做好发言准备;第二,课堂讲解从问题出发引导学生进行讨论;第三,学生广泛参与,热烈讨论;第四,教师对发言进行总结。作为教学的重要环节,课堂讨论不仅是对学生思维的训练也是对教师引导能力与应变能力的检验。要获取好的课堂讨论效果,首先要选择合适的主题。原则之一是该题目在理论上没有确定观点和主张,使参与讨论者有选择和辩论的空间;原则之二,发言不设限制,但注重实效,这需要教师根据学生发言的导向控制讨论范围,避免偏离主题。原则之三,始终鼓励学生发言,争取让更多的学生参与讨论。
4.实地体验模式
实地体验模式是广泛利用校外资源进行专业思想教育的教学方法。以社区服务机构、社会福利机构参观访问为主要形式。安排学生参观社区服务中心、儿童福利院、养老院等社会福利机构,这些机构的服务对象大多是社会弱势群体,学生可以在实地走访中感知社会工作服务的开展状况,体会社会工作的价值所在。在注重本土化教学思路的引领下,要使社会工作这个最先发端于西方的学科在中国文化土壤中生根开花,必须在引进西方专业社会工作理论和方法的同时,广泛结合国内实际情况,不断在实践学习中发掘出顺应中国社会发展趋势的工作空间和符合中国文化传统的专业服务。
参考文献:
[1]李芹.“社会学概论”课程的改革与实践[J].中国大学教学,2007,(3).
[2]顾东辉.中国社会工作实践的本土导向[A].中国社会工作发展报告(1998~2008)[R].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
【关键词】养老保险社会化 高校 并轨 事业单位
养老保险向来是国家和社会稳定的基石,是关系到每一个公民晚年生活的大事。我国现行的养老保险模式是一种双轨制模式,由于它所带来的公平与效率不对称问题愈发突出,我国政府已经明确了关于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要实行“并轨”的这一改革方向,并且在这个改革方向指导下我国已进行过多次试水,建立过多个试点城市以求推进“并轨”事业,但均以失败告终。高校在我国的行政体制中属于事业单位,此次事业单位养老保险社会化改革与高校息息相关。高校养老保险社会化对于高校教职工、高校自身、国家和社会等多方面主体皆有重大影响和意义。本文将选择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为例,在充分了解该校养老保险社会化推行过程的基础上,探究阻碍推行过程的因素,提出解决对策及改进意见。
一、现阶段养老制度改革基本情况概述
不同于企业实行的养老保险制度,大多数事业单位没有建立个人缴费与养老金计发待遇直接接轨的办法,退休人员养老保险的发放扔按照其退休时工龄的长短划档,根据退休时基本工资的一定比例计发,退休人员养老保险的支付、发放等仍由原单位具体负责。就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而言,教职工的编制分为人事和非人事。2002年以后,新进入高校的本科、硕士人员均为人事编制,而非人事一般则是由博士担任。二者在薪酬方面是没有区别的,他们的区别在于社保的参加和养老金的获取方式有所不同。就人事而言,他们像企业员工一样,都参加社会保险,养老金的提取比率与社会上普遍实行的执行标准是一致的,即大致为个人8%,企业20%。就非人事而言,他们的养老保险来源于公费医疗,即由国家财政统一支出,养老金不扣除社保和医保的部分。尽管我国出台的《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决定于2014年7月1日开始推行事业单位养老金社会化,但是但由于文件的实施需经过先由中央出台与下达各省份,各省份相关机构制定计划下发给各单位,各单位再结合自身发展情况制定计划并实施这一流程,因此在具体实施需要一定的时间,具体的实施计划也还未浮出水面。
二、高校推行养老金社会化的阻滞性影响因素
学者赵欣龙从事业单位人员的角度出发,在调查后发现事业单位职工养老保险意识普遍比较淡薄,没有能够了解到社会保障的重要性。秦学义从社会服务机构的角度出发,认为事业单位的管理和服务仍然有计划经济时代的影子,缺乏“上帝”意识,服务质量不能满足广大离退休人员的要求。本文从微观角度出发,提出以下几点阻碍高校推行养老金社会化的因素。
(一)资金问题――庞大的资金缺口浮上水面
长期以来, 高校教职工的离退休费一直由国家和高校统包,每年列入国家和高校财政预算, 实行现收现付, 没有建立基金积累制度。现在要把高校从财政统一支付的体制中剥离出来,教职工的基本养老费由高校和个人共同承担,那么必然会出现一个庞大的资金缺口。资金缺口如何填补、钱从哪来,这是阻碍高校顺利实行改革的经济方面的难题。
(二)公平问题――从一个不公走向另一个不公
“并轨”改革之前,按照我国现行规定养老保险由个人缴纳8%,企业缴纳20%,那么合理的养老金替代率应为84%左右,但我国现阶段的养老金替代率已经跌破国际55%的警戒线。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事业单位养老金替代率大大高于同期的企业职工,达到90%甚至更高。显然,改革之前的养老保险双轨制是我国社会的典型不公问题。
“并轨”改革之后,若国家和事业单位自身拿不出相应的措施来解决过渡阶段即将产生的一系列问题,那么退休人员的养老金可能会出现一定幅度的波动。就目前而言,事业单位职工的养老金虽普遍比企业职工的养老金丰厚,但是事业单位职工挣得的工资却未必能与企业职工的相比,尤其是那些绩效优秀的企业职工的工资。
面对这样的利益机制的改变,高校教职工难免产生困惑的心理甚至是抵触的情绪。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表明, 社会心理就像一面凹凸镜,会把社会影响放大或缩小。如若高校教职工的不满情绪得不到疏导,养老金社会化在高校的推行必将被阻碍。
(三)实施办法不明――无具体政策引导“并轨”改革
尽管2014年5月国务院出台了我国第一部系统规范事业单位人事管理的行政法规《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但后续相关的具体政策尚未出台,目前高校要实行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尚无制度可依。
(四)高校现有人员激励制度与未来“并轨”之后的养老保险制度不相匹配
高校的任职人员中有许多是社会上的高级精英人才,他们供职于高校的部分原因通常含有高校属于事业单位,能在自己不必缴纳费用的前提下提供充裕的养老金,晚年物质生活得到保障使得他们可以专心于学术研究,无后顾之忧。
但以后,养老保险基金的费用缴纳将不再由财政统一支付,而是由国家、学校、个人三方面共同承担。这意味着我国高校失去了一个吸引人才的砝码,旧有激励制度的激励效果减弱,使得校方在执行改革时缺少动力,半推半就,阻碍高校推行养老金社会化。
(五)缺乏执行过程中的监管
有高校教师表示,现在高校存在着行政人员专业素养相对欠缺、行政监督制度相对不完善等问题,在政策执行的过程中,容易出现执行偏差和资金动向不透明等问题,这无疑会损害高校老师的利益,易引发老师们的不满情绪,阻碍养老金社会化的推进。
三、高校推行养老金社会化的改进意见
针对资金问题,高校可以从多角度填补养老金的巨大缺口。首先,高校一般都拥有校办企业,如属于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的湖北中大建设工程监理有限责任公司、武汉财大广告装饰发展有限公司、武汉财法商贸公司、武汉财达商贸公司、武汉财经书店。我们可探讨留存一部分校办企业利润,作为职业年金储备。同时,提高行政效率以减轻高校财政负担,进一步加强高校后勤社会化的改革,在保障师生日常生活的前提下缩减支出,盈余注入“养老金水池”;精简机构,定岗定员,减少养老金资金需求。特别提出一点,当国家财政对高校职工养老补贴力度减小时,作为非义务教育阶段的高等教育,提取一定比例的学费作为职工养老补充的方式是否有效值得探究。
针对公平问题,在养老金社会化以后,如若要避免过多诟病,我校相关部门必须针对校情,给出切实可行方案。为改革当中利益受到损害的高知识分子提供完善的利益补偿机制,补偿他们的利益损失是缓和不公矛盾的有效措施。
针对实施办法不明问题,尽管“并轨”改革应该把事业单位职工的养老保险推向市场,国家少干预或不干预,但在此之前,事业单位和市场都需要政府的引导。政府能做的和该做的有很多,除开完善立法,建立系统的规章制度,还应将目前尚未完成的省级统筹做好,努力做到全国统筹等等,为这一改革铺好路。
针对高校现有人员激励制度与未来“并轨”之后的养老保险制度不相匹配的问题,可以借鉴国外高校相应的激励制度,根据自身实情来设计一套新的激励制度。其次,完善教职工福利保障制度,提升其工作认同感、满意度。如思考转化高校校医院职责,探索高校辅助护理保险制度,以良好的校医院医疗保险弥补教职工心理落差。
针对执行过程中的缺乏监管问题,因为现阶段高校养老保险仍由财政供养,高校内部并没有设立相应的监管机构。为推进养老保险社会化进程,高校应该设置一个专门的管理机构,由其专职负责养老金监管。高校管理层应认识到退休教职工为学校作出的巨大贡献,完善对退休教职工的社会化服务。对于许多组织架构设置的盲点,高校可多考察效仿国外高校的做法,借鉴国外的成熟经验创造出符合我国国情的一套体系。
四、结语
事业单位养老金并轨是我国常年面临的难题,其难处在社会抵触情绪会因利益受到触动而风起云涌,执政者对旧有体制无从下手。尽管如此,高校等机关事业单位实行养老保险社会化改革的紧逼性和必要性不容忽视。由于数据的限制,本文仅从微观角度出发探索出高校推行养老保险社会化有可能遇到的阻滞性因素,并就其给出改进意见,望为这一场牵动数万人的“并轨”改革提供一些借鉴。
参考文献:
[1]赵欣龙.对事业单位养老金社会化发放的认识[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07).
[2]秦学义.养老金社会化发放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新疆农垦经济,2005,(06).
[3]梁存新,王立宝.机关事业单位养老金社会化发放探讨[J].沿海企业与科技,2008,(04).
[4] 周思当.高校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试点的问题与对策[J].经济导刊, 2010,(07).
关键词:运动人体科学概论 课程建设 实践
中图分类号:G8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643(2014)01―0070―03
1 《运动人体科学概论》课程的发展
多年来,在各级各类体育院校体育专业所开设的专业基础课中,《人体解剖学》、《人体生理学》和《体育保健学》是作为三个独立的课程进行设置和建设的。近年来,一些专家、学者根据体育运动的发展与新学科的产生、发展,并结合人体运动的科学规律,将《人体解剖学》、《人体生理学》和《体育保健学》这三门课程归纳、总结、整合为一门综合性课程,即《运动人体科学概论》(以下简称《概论》)。这门课是体育专业的年轻的专业基础课。
通过教学实践,我们认为,《概论》课程与《人体解剖学》、《人体生理学》和《体育保健学》这三门课的课程设置进行比较,《概论》课程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利与弊。利的方面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首先,《概论》课程将《人体解剖学》、《人体生理学》和《体育保健学》这三门课的知识点融会贯通为一个学科的知识体系,缩短了教学进程。其次,《概论》课程的开设对教师自身的综合能力和全面把握知识体系的能力提高了。弊的方面主要表现在:首先,因为体育职业院校学生年龄偏小,文化基础较低,致使学生学习困难增多,造成各年级学生在这门课的考核当中及格率偏低,使得《概论》课程的教学难度加大。其次,对实践性教学的标准提高了,开发校本教材和辅导教材时间紧迫,范围宽泛,不确定因素增多。第三,对实验室的设备要求更加全面,对原有解剖、生理和保健实验室的整合难度加大。
因此,为了更好的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水平,提升课程的社会服务功能,发挥专业特长,要加强《概论》课程的建设,通过改革原有教学模式,加强实践教学,注重知识传授与岗位实际工作相结合,重视岗位技能训练。让学生学有所长,学以致用,促进课程学习与职业能力的对接。
2 《概论》课程建设的指导思想
《概论》课程建设以体育职业院校“训学结合、以训为主、协调发展、服务社会”的办学指导思想为指导,以运动实践为依据,结合人体解剖学、人体生理学、体育保健学和营养学,将知识点融入到运动训练的实践中,探究能突出专业特点的实践教学方法、手段,合理调整课程结构和课程内容,进一步规范课程的教学与管理,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为培养高层次应用型、技术型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3 《概论》课程建设的目标
《概论》课程建设的目标是紧密结合体育职业院校学生的身心和认知特点,突出“能力为本位”的教学模式,强调人才实践能力培养,以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培养运动训练专业所需要的运动人体科学知识和理论,初步掌握课程的认知、操作、实践技能,如:人体主要运动器官在运动中的形态、结构、机能的变化规律,运动处方、运动损伤的预防、治疗及康复,推拿、运动营养调控等知识,具有良好的科学文化素养、现代体育理念以及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为运动训练专业培养体育职业的技能型、应用型人才服务。
4 《概论》课程设计的理念与思路
在《概论》课程设计过程中,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与实践实验能力的紧密联系、相互配合、不可分割的关系,因此,在每个模块的每一章节理论知识讲解过程中及时的进行实践实验能力的培养,每一模块的知识讲解结束后,再进行实践、实验能力的强化。通过理论、实践、再理论、再实践的教学过程,使学生能够做到:首先,掌握运动中人体主要器官系统的结构、形态、功能特点的变化规律和训练中应注意的问题。掌握医务监督方法和运动伤病防治的有关知识。其次,能用医学的简单检查方法对自己的身体状况进行医务监督。掌握运动伤病防治的有关知识、一般处理方法、急救、诊断、按摩、营养平衡、运动处方等技能。第三,培养学生认真学习、刻苦钻研的精神,树立爱岗敬业、顽强拼搏、为国争光的崇高理想。
5 《概论》课程建设
5.1 教材建设
为使教学内容体现为体育职业院校专业实践服务的理念,针对学生运动训练实践的需要,教材建设应以学生实际技能的掌握为特征,以校本教材开发为中心,设计教材体系和内容,提高教材的实用性。根据职业技能岗位需求,整合课程,重构课程内容,选取高质量的教材和参考书及资料,进行校本教材开发,使得教学内容应有针对性与适用性,具体如下:
5.1.1 教材建设要体现为体育职业院校专业培养目标服务的特点
体育职业院校专业的课程教学要体现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以学生掌握运动人体科学基础知识为基础,以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为重点,突出运动训练专业的课程特色,为运动训练专业培养体育职业的技能型、应用型人才服务。
体育职业院校专业培养目标是运动员、基层教练员、社会体育健身指导人员,因此,《概论》课程的教学内容,应该使学生掌握运动训练实践中所具备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方法。课程教学要体现出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知行统一,学以致用,提高学生教学训练的自觉性、主动性和科学性,从而提高教学训练质量,促进专项训练水平的不断提高,达到培养体育后备人才的目的。
5.1.2 教材建设要体现体育职业院校学生的年龄特点
体育职业院校学生比其他职业院校的学生年龄相对偏小,文化基础较低,属青少年时期。因此,《概论》课程教学内容既要反映出运动员的生长发育特点和教学训练规律,又要考虑到青少年时期的教学训练特点和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生理特点。
5.1.3 教材建设要体现为运动训练专业实践服务的教学内容体系
原有的《概论》课程安排未摆脱“完整”、“系统”和“全面”的教学内容模式,通过教学实践,发现教学内容体系既脱离培养目标又缺乏针对性和实践性,不能充分反映体育职业院校专业的实践要求。因此,《概论》课程的教材建设要体现为运动训练专业实践服务的教学内容体系。
5.2 师资建设
教师是进行课程建设和实施课程教学的主体,建立一支素质高、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是搞好课程建设的关键。建立一支责任心强、教学与科研能力水平高,理念先进、重视实践、有凝聚力、科研成果丰富的教学团队,并在学历、职称、年龄结构等方面形成合理的师资梯队是《概论》课程建设的重要保证。
《概论》课程建设中,争取选派中青年教师进修培训,全面提升教师结构和教研、科研能力,打造一支学术造诣深,动手能力强,教学水平高的师资队伍。教师要到体育行业进行实践锻炼。教师能针对该课程的建设开展教学科研工作,注重教学成果的积累、整理、完善和经验交流。为了提高少数民族教师的教研、科研能力,应进一步开展和加强双语教学,创造条件,尽快提高少数民族教师的汉语水平,启用民族教师给汉语班讲授课程。
5.3 实验室建设
过去,体育职业院校分为解剖、生理、保健三门课程的实验室。为了满足课程教学需要的理论验证、模拟职业实训环境和课程技能操作,还需在原有基础上再增加一间课程实验室,并投入资金购置实验室教学仪器、设备,尤其要加大运动营养所需仪器设备的购置,完善实验室的配置与开发。此外,还需要能满足课程实验要求的实验实习指导教师。
5.4 教学模式构建
为了使教学内容突出学以致用,将《概论》课程的教学内容分解为四个模块:第一模块:运动人体科学基础知识(56学时);第二模块:人体运动科学规律(16学时);第三模块:运动与营养(12学时);第四模块:运动与恢复(40学时)。《概论》课程的教学内容体系具体见表1。
《概论》课程建设以培养学生体育职业技能为导向,创立“三位一体”的课程模式,即融课程与实习、实训为一体,融知识领悟与亲身体验为一体、融知识点与技能点为一体。在这一模式下,提供真实的运动训练专业的实践环境和现场操作的场景,实现“教、学、做”一体化,让学生通过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来提高对本课程的基础知识、认知能力和技能操作的掌握,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并让学生亲身体验,体现出运动训练主干课程为体育职业技能培养服务的理念。
5.5 多种教学方法的运用
在《概论》课程建设中,教学方法应灵活多样,注重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改变基础理论知识“教与学”的传统方式,使课堂教学和实践环节相结合,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的能力,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使学生在“学中练、练中学、练学结合”过程中,充分体现“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还必须辅以直观教学方法,如:图片、挂图、模型、电动展示板等。
5.6 现代教学技术手段的应用
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能够使用多媒体技术及相应的教学软件、数字影音技术,通过多媒体课件、各种相关图片、音像视频资料的展示,以图片、动画、电动展示板等来生动、形象地显示教学内容;以丰富的“声、像、色”从视、听、触觉来全面刺激学生的感官,使学生更加容易理解和掌握,以提高本课程的教学效果。
5.7 课程建设保障措施
对于学生而言,《人体解剖学》、《人体生理学》和《体育保健学》这三门课的知识点通过《概论》课程这一门课程的教学要达到融会贯通是不可能的。为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概论》课程现有的课时量难以保证教学需要,应分别增加理论和实践授课时数。
教学团队在教学过程中要认真研究,分析课程建设的基本情况、成绩与问题,建立课程建设档案。通过教学督导、教学考评、教学检查观摩、听课评课、听取学生意见、考试成绩分析和人员培训等一系列措施,加强课程建设和其它教学基本建设,加强教学质量监控,严格教学管理,增强课程的管理意识,强化教师的质量意识。
综上所述,《概论》课程建设是体育职业院校教学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关键。实用的教材、一流的教学团队、丰富的教学内容、多样的教学方法、严谨的教学管理,科学的教学模式,是课程建设的重中之重。只要我们扎实工作和总结经验就能把课程建设抓出成效,为体育职业院校培养合格人才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王健.运动人体科学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2]张蕴琨,阎守扶.普通高等学校运动人体科学专业课程建设的调查研究[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26―30.
>> 正确发挥文化的功能,建设民族文化强州 打造察哈尔文化品牌 建设民族文化强旗 弘扬草原文化 建设民族文化强区 加快文化改革发展 建设民族文化强区 广西建设民族文化强区的路径选择 大力推动民族文化强区建设 快速推进云南民族文化强省建设 广西精神与民族文化强区建设 海北州民族文化发展研究 做强民族文化本土企业 弘扬鄂尔多斯文化促进民族文化强市建设 提升文化软实力 推进民族文化强市建设 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建设民族文化强区 努力打造建设民族文化强区的新名片 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民族文化强省建设 推动云南民族文化强省建设再上新台阶 借西开东振之机建设民族文化强区 贯彻落实十精神 努力建设民族文化强市 结合实际 不断探索 扎实推进民族文化强区建设 在新起点上推动民族文化强区建设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2]何凡.“枝江花牌”冲刺“省级非遗”[OB/OL].三峡新闻网,
[4]中国大百科全书・社会卷[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1.
[5]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第三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6]周先旺.民族研究领域的一件盛事[R].2006.
[7]露丝・本尼迪克特.文化模式[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
注解
①参见“上大人”,http:///view/842447.htm
②参见何凡:《“枝江花牌”冲刺“省级非遗”》,http:///html/20101/20/233309.shtml
③张佳茹,传统蒙学教材对当代启蒙教育的启示,《大学》,2012.
④参见《中国大百科全书・社会学卷》,409页,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1。
⑤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第三版)》,67页,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