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小学生环保方案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嘉兴潮乡海宁地处经济发达的长三角地区,民营经济活力较强,尤以“皮革之城”闻名全国,相应的环境污染情况也十分严峻,更是爆出嘉兴死猪投河事件。因而增强对环境保护意识的教育尤为重要,小学生的环境教育更是刻不容缓。4月份笔者对海宁进行了试点调研。本文所使用的数据来自于一手调查,主要由两个部分数据组成。第一部分主要面向鹃湖学校等4所在校小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800份,收回有效问卷676份,问卷回收率达到86%。被调查者包括在校的各年级学生。问卷内容主要包括环境基本知识、个人习惯测评及对环境污染等问题的看法,问卷结果大致反映了海宁地区小学生在环境保护方面的情况。第二部分调查对象为各个班级挑选出的小学生,通过现场知识提问以及对环境保护措施的提问,对整体情况进行更加细致的了解。由于在抽样过程中有较多不确定因素,取样过程与预先方案有一定出入,但基本符合抽样调查的原则,因此数据能基本反映真实情况。同时在调研过程中,实践小组在每一个调查点都选取了少量调查者进行深入访谈,对数据进行更好的阐释和修正。两部分数据之间相互具有参照意义,接下来笔者将分模块对问卷结果进行分析。1、环境保护基础知识本模块通过垃圾分类及可否回收垃圾等问题展开。从结果来看,仅有9.30%的小学生对垃圾分类情况比较了解(七道分类完全正确),32.56%的小学生相对比较了解(正确率≥70%),而大部分小学生(58.14%)对垃圾分类的了解情况不高。综上结果,小学生对垃圾分类的了解情况不容乐观。2、个人生活习惯调查在被调查的小学生中,面对“生活中是否存在乱扔垃圾,随地吐痰”,“家里是否经常开空调”等问题,53.49%的学生选择了“偶尔看到”,13.95%的同学选择了“经常看到”。通过对本部分内容的问卷提问,可以知道小学生基本能注意到生活中污染环境的现象。3、环保知识教育情况调查在“家庭和学校教师是否会进行环境保护方面的教育”的问题上,小学生的答案均相对集中,62.80%的被调查者认为家人及学校老师都会进行环保知识的教育,只有11.63%的学生认为家长和学校在这方面的教育较少。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现在小学生周边对环境保护的重视,但是结合前面的调查内容,这种教育方式缺乏对实际行动的鼓励。
二、相关调整建议
1、学校及老师应主动承担起责任一切习惯始于启蒙。小学生刚经历了幼儿园的不懂事,对一切事物慢慢开始有了客观的认识,此时校方对其进行环境方面的教育有着相当大的时间优势。作为初级阶段的教育,学校不能仅仅限制于识字读数,同时也应该给予学生一定的素质教育。针对环保教育,学校首先最好能配备专业的环保师资,或者对特定的教师加强环保培训。而对于老师个人,应该增强两种意识:一、消除环境教育是“分外事”可有可无的思想,增强对环境教育重要性的认识。要坚决去除环境教育不考试,不计入教学成绩,搞了反而影响文化成绩的想法。要深层次认识到环境教育是素质教育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是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爱护环境更是热爱祖国的具体表现;要充分认识到小学生的环境教育,对于提高全民环保意识,加强环保的奠基工作,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二、克服环境教育“不着急,慢慢来”的思想,增强对环境教育紧迫感的意识。此外,老师更应该把环保教育付诸于一些创新性的授课形式中,选择一种轻松愉快,学生们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这样更有助于大家对环保理念的理解,促成其在生活中的环保行为。同时校方应该学会利用而不是依赖政府的各项优惠政策,这样更有助于赢得外界的支持与赞赏,更有利于环保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与后期环保理念的成功灌输与辐射。
2、学校和家长双方共同努力家长有别于学校的一点在于家长是和孩子最亲近的人,时刻影响着孩子的一举一动。许多家长或许本身就欠缺环保理念,也不懂得对孩子进行环保教育。然而学校在教育这一方面就有着很大优势,通过家长和学校间的互动交流,学校可以有效地将环保知识传递给家长,再通过家长潜移默化地教给孩子。总而言之,加强学校与家长之间的沟通与互动,并在这种良性的交流下取得一定的成绩。
3、革新学校的环保教育方式环保教育在帮助小学生了解环境保护上有很大帮助,本身很有意义,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要革新形式,真正以将环保理念贯彻到实际为目的,用切实可行的措施将各方的努力投到实处,只有这样才能取得环保理念辐射宣传的效果。开展环保教育首先要调研学生日常生活中会遇到的环境问题,再在学校中建立一些相应的环保实体(例如:分类回收垃圾箱)从而增强教育与提倡内容的实际有效、可行性,增强课堂效果;同时可以利用外界大学生志愿服务资源以及其他义工资源,比如由有激情有梦想的大学生对小学生进行环保教育指导,增强教育的影响以及实用性。同时也可以改变上课讲座等传统形式,将环保教育融入废物再利用、环保创意设计比赛等活动中,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环保;同时也可以提供一些免费资源进行相关利用,帮助小学生在实战中学习环保知识。
4、尝试建立环保教育评价体系评价体系的建立,将有效地检测、衡量一所学校、一个地区的环保教育质量,从机制上对环保教育的推广与实施产生实质激励作用。
三、相关思考和结语
关键词:小学科学 课堂教学 环境保护 绿色
由于各种原因,目前大多数的小学生环境知识较少,他们只是对日常生活型环境问题有所认识,而对环境污染的原因、生态环境的恶化等问题没有更深层次的认识,这表明,他们的环境意识尚处于浅绿层,这需要学校和社会共同努力改变现状。
一、小学生环保意识淡薄的成因分析
(一)社会的原因
学校所教与社会现实所表现的是截然不同的两种方式。例如,老师教学生要集中处理或带到垃圾堆再扔垃圾,而现实生活中,一些人给学生的示范却是随地可扔、随手可扔,并不会受到社会谴责或处罚。由此可见,全民环境意识不强,直接影响学生环保意识的培养,进一步削弱了本来就很薄弱、不系统的学校环境教育。
(二)学校教育的原因
小学的环境教育还没有制度化,没有统一的环境教育教学大纲和教材,缺乏对环境教育应有的重视,甚至有的学校目前还没有开设环境教育课程。小学环境教育缺乏专职教师,大多数教师在环保知识、环境技能和环保法规方面未接受系统的培训,环境教育的师资培训还没有形成完整的体系和机制,师资的缺乏已经影响到了环境教育工作的大范围开展。
(三)家庭原因
家长的一言一行影响着子女,正确的言传身教会起到榜样作用。如果父母做的与学校所教的不一样,则会削弱学校环境教育的效果,甚至还带来较大的负面影响。例如学生在学校接受环保意识教育,而回到家看到的是家长对水、电的浪费,为方便使用一次性用品等。
二、培养小学生环保意识的有效措施
(一)充分挖掘小学科学教材中能够进行环保意识培养的内容
1、从学科的内容和特点来讲,小学科学课与环保教育有着更多的共性,其内容丰富、知识面广。
(1)道德教育内容
自然资源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环境对废弃物的容纳能力是有限的,对资源的无节制掠夺开采,对环境的任意污染与破坏,必然受到自然界的惩罚,通过破坏环境来侵犯他人的利益,危及子孙后代的生存,必将受到社会的谴责,从而明确人对自然的道德责任和义务,树立?“保护环境光荣,破坏环境可耻”,“保护环境,人人有责”的新型环境道德观念。如四上第一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六下第五单元的《神奇的能量》……
(2)行为教育内容
要求学生成为大自然的优秀管理员,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做起,讲究环境卫生,节约用水用电,收集废纸废铁,爱护花草树木,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积极主动参加环保宣传教育活动,投身于环保事业。如三上第四单元的《它们是什么做的》;三下第一单元《土壤与生命》、六下第二单元的《遗传与变异》……
2、充分挖掘环境保护的内容,运用探究式学习方式,有效培养小学生的环保意识
(1)把科学知识与周围看得见、摸得着的环境紧密联系起来
如在学习《关心天气》这一单元,要求学生根据自身的感受,分析冷热、刮风、下雨等现象,特别是经常影响本地的台风、寒潮等灾害性天气,使学生们知道这些主要是由自然原因产生的环境问题,人类只有认识自然规律,趋利避害,按客观规律办事,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课堂上巧妙穿插环保知识渗透环保意识
科学课堂教学中,运用探究式的学习方式,教师不给出固定格式的结论,而是由教师指导学生通过搜集、阅读文字资料,实地调查问题现状等学习活动,使学生自己得出恰当的结论。学生自己得出的结论可能是各种各样,也可能是比较一致的,教师要根据一定的科学原理引导学生讨论所得结论的合理性,但不必统一到教师事先准备的结论上。
(3)结合实践操作,增加感性知识,深化环保知识的学习
科学教材安排了大量的与环境教育有关的内容。如《植物的一生》、《它们怎样延续后代》、《生命之源――水》、《我们周围的空气》等等。可以说几乎每个单元都能挖掘出关于环境教育的内容,但这些环境教育的内容,多是以潜在的形式蕴含在科学知识之中的。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深入钻研教材,充分利用教材中提供的具体内容选准知识点,灵活机动地进行渗透。
(二)积极利用目前社会上空前高涨的环保气氛,大力宣传环保的意义
1、结合环保热点问题激发小学生“学环保、讲环保”的动机
结合2007年9月的《节能减排全民科技行动方案》。对此类身边深有感受的一些事例,学生既能思考又能理解,不但理解了政府政策导向,而且对有关水文、气候、工农业生产等知识有了较深理解,有效地接受了环境教育。
2、结合有关环境的纪念日,激发学生的环保意识
我们可以充分利用纪念日,有意识、有计划地开展一些有意义的活动,强化学生的环保意识。如3月?12日植树节,带领学生参加植树活动,学生实现了参与环境保护的愿望,在劳动中提高了环保意识,也深化了课本上有关知识的学习。
3、联系生活实际,强化环保意识
在我们周围,还有很多破坏环境的事例,如向大海乱丢垃圾,随地吐痰,甚至随地小便,想必我们的学生不可能没见过这些不文明现象,教师都可以把这些插入到课堂中,并展示实地拍摄照片,交流这些现象对人类自身造成的危害,并让他们从现在做起,从我做起,为环境保护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三)在“学生的小课题研究”的活动中进行环保教育
荣昌县玉屏实验小学(通知)
玉屏实验小学关于开展
第四届 “校园之星”评选活动的通知
各年级组、教研组:
为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现代文明素质,养成良好行为习惯,丰富校园文化内涵,树立典型,发挥榜样的带头作用,在全校形成崇尚文明、好学上进的班风和校风。经研究,学校决定于本学年开展第三届“校园之星”评选活动。“校园之星”下设“礼仪之星”、“诚信之星”“环保之星”“感恩之星”“科技之星”“艺体之星“六个类别。现将有关事项安排如下:
一、领导机构:
学校成立“校园之星”评审领导小组
组 长:杨文松
副组长:贾文丽 郭以才 叶晓红
组 员: 陈逾 张莉林小兰 隆婷婷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
主任:陈逾(兼)
成员: 陈 佳 杨 佳 翁邦君李成玖
二、评选办法:
逐层推荐,公开评选
三、评选名额:校级60名;班级140名
四、奖励办法:
学校为获得校级“校园之星”荣誉称号的60名学生在“六· 一”庆祝大会上颁发绶带、证书、奖品。班级“校园之星”颁发证书、奖品。学校将校级“校园之星” 获奖者照片及先进事迹通过广播站、网站、橱窗大力宣传并在学校荣誉墙上展示。
五、评选条件:
㈠礼仪之星
1、坚持佩戴好少先队员标志,升旗仪式精神饱满,保持安静,认真听讲。
2、在校积极使用礼貌用语,举止文明大方,不说粗话、脏话,不打架,不叫他人绰号,见到师长和外来客人能主动问好。
3、同学之间和睦谦让,互相帮助,不闹纠纷,不吵架打架。课间玩耍文明,不追逐打闹,不串班,不爬窗。
4、穿着整洁,个人卫生良好,不在地上滚爬,不乱丢杂物,见到有人乱丢能劝阻,见到杂物能主动捡起。
5、集会做操做到“快、静、齐”,不插队、不推搡、不拥挤,上下楼梯靠右行,脚步轻轻,保持安静,遇到交叉主动避让。
(二)诚信之星
1. 讲诚实、守信用,表里如一,具有优良的诚信品质和道德素质。
2. 模范遵守《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能按《玉屏实验小学养成教育目标》规范自己言行。
3. 严格遵守学校纪律和班级规定,无考试作弊等投机取巧行为。
4、为人正直,不隐瞒自己与他人的错误,不弄虚作假,勇于承认并改正错误。
5.团结同学,热爱集体。自觉融洽同学关系,保持和谐的人际关系,不做有损集体荣誉的事。
6.勤奋俭朴,助人为乐。刻苦学习文化知识和劳动技能,积极参加有益的文体活动和社会公益活动。
(三)、环保之星
1、有较强的环保意识和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生活自理能力强。
2、爱护公共环境,带头开展校园卫生保洁,并能带领周围同学美化校园,自觉维护校园环境。
3、积极参加卫生责任区等卫生清理工作。
4、无乱扔乱丢乱贴乱写乱画现象,积极开展“弯弯腰,拾起身边的垃圾”等环保行动。
5、节约水电,养成随手关灯、关水龙头等好习惯。
6、主动了解、学习环保知识,积极向身边的人们宣传环保。
(四)、感恩之星
1、在校尊重老师,学习努力。见到老师能主动问好,与老师关系融洽。
2、乐于助人,团结同学,与同学关系融洽,赢得同学的信任和喜欢。
3、在家孝敬长辈父母,能为家庭做力所能及的劳动,积极为父母分忧,以实际行动回报父母的养育之恩。
4、爱护自然,保护环境,做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桥梁。
5、积极参加志愿者活动,以实际行动回报国家和社会的培养之恩。
6、积极参与感恩教育的各项活动,成绩突出。
(五)、科技之星
1、崇尚科学、勤奋学习、追求真知,积极参加科学实践活动,大胆质疑,拥有较强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意识。
2、坚持参加一项科技活动、实验操作能力强。
3、积极参加校内外各种科技作品竞赛,并取得优异成绩。
(六)、艺体之星
1、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类艺术、体育活动。
2、具有一定的艺术或体育特长。
3、参加各级比赛,取得优异成绩。
六、评选办法:
⒈宣传发动阶段(3月4日-3月19日):学校通过升旗仪式、橱窗、广播广泛宣传“校园之星”评选活动;各班召开主题为“寻找身边的榜样,争做校园之星”的班(队)会,宣传评选方案,让学生人人知晓,并积极投入到争当“校园之星”,督促自我养成文明习惯的活动中来。
⒉“班级之星”评选阶段(3月20日-3月29日):各班按照评选条件采取学生自荐和师生推荐相结合的办法,按不超过班级人数10%的比例确定“班级之星”;班(队)会上,“班级之星”登台演讲,学生投票,公正、公平评选出“校园之星”候选人上报学校。每类“校园之星”各班限报1名,6类中最多选报3类。未推荐为校级“校园之星”候选人的做为班级“校园之星”进行表彰。校级“校园之星”候选人推荐材料纸质件交至“校园之星”活动评选办公室(行政办公室),电子文档以年级组为单位发翁邦君OA。材料截止时间:3月31日下午4:00。逾期视为放弃。
⒊“校园之星”候选人公示及宣传阶段(4月1日至4月30日):公示候选人照片及事迹材料,候选人通过校园广播进行自我介绍,让全校师生全面了解候选人情况,同时,候选人每天在校内佩戴袖章,接受全校师生监督。组织候选人进行与文明礼仪相关的社会调查和志愿服务活动。
⒋“校园之星”评选阶段
本次活动最后评选过程采用“票选”进行。各班自行设计制作个人简介展示牌,尺寸为80cm×80cm,形状不限。展示牌上必须注明姓名、班级、申报类别、个人简介。展示牌底部离地面距离为1.2米。各班自行设计稳定的支架用于支撑展示牌,避免在票选时被风吹到。票选所需投票箱由学生自行设计制作。各班选派10名学生参与投票(候选人不参与)。学校将候选人个人简介展示牌按“六星”类别排成6排。320名学生代表将手中的60张选票分别放入候选人的投票箱里,每位候选人投票箱中限投一票,每类候选人中最多投10人。最后,组委会统计每位候选人实得票数,每类“校园之星”得票数前10名当选。未入选校级“校园之星”的做为班级“校园之星”进行表彰。
⒌表彰阶段(“六·一”期间):学校走廊张贴每名校级“校园之星”的照片及优秀事迹,并在全校 “六·一”庆祝大会上为校级“校园之星”颁发绶带、证书、奖品,并邀请受表彰的学生家长参加表彰活动。班级“校园之星”颁发证书、奖品。
七、有关要求。
⒈各班要认真选拔,按时完成各阶段工作,确保评选活动不搞形式,走过场。
⒉大造声势,形成氛围。要利用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大造声势,利用评选活动推动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活动深入开展,在学生中营造人人争当“校园之星”的良好氛围。
⒊纪律要求:评选过程中要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坚持标准,保证质量,严禁弄虚作假。一旦发现弄虚作假者,取消该班评选资格,并全校通报批评。
⒋注重实效。各班要结合评选活动,促使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和行为习惯,形成人人争当“校园之星”、人人为创建和谐校园争作贡献的氛围,力争使此次活动起到良好教育效果。
5、学生主要事迹严格控制在100字内,超字数视为弃权。6.本通知解释权属玉屏实验小学“校园之星”评选活动领导小组。
7.未尽事宜,另行通知。
特此通知
附件:玉屏实验小学“校园之星”推荐表
荣昌县玉屏实验小学
二一四年二月二十七日
主题词:校园之星 评选 通知
抄 送:县教委。
玉屏实验小学办公室 2014年3月3日印发
附:
玉屏实验小学“校园之星”推荐表
2014年 月 日
班 级
出 生 年 月 2寸照片 姓 名
班(队)职务
参评类别(礼仪之星、诚信之星、环保之星、感恩之星、科技之星、艺体之星)
获奖
情况
主要事迹(100字内)
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造福人民的“民心工程”。我市提出将市创建成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正是出于此思路。为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部署,做好教育系统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工作,根据市创建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印发市创建省级环境保护模范城市责任分解的通知》和《市创建省级环境保护模范城考评细则》,市教育局结合教育系统任务和实际,特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争先创优活动为引领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遵循生态环境教育的内在规律,从青少年儿童的实际情况出发,强化生态道德和环境伦理教育,引导学生欣赏和关爱大自然,关注家庭、社区、国家和全球的环境问题,正确认识个人、社会和自然之间的相互关系,帮助学生获得人与环境和谐相处所需的知识、方法和能力,培养学生对环境友善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努力把青少年儿童的环境意识和环保行为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按照“政府统一领导,部门分工负责,公众广泛参与,整体全面推进”的原则,把创模活动与创建“绿色学校”结合起来,与精神文明结合起来,为把我市建成人类人民人居环境最佳城市作出应有的贡献。
二、领导机构
为认真落实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各项工作任务,市教育局成立“创模”领导小组。组长:,副组长成员: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基教科。各学校也要成立相应的组织领导机构。
三、主要措施
以继续推进我市各类学校、幼儿园参与创建国家、省、市级绿色学校为契机,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环保主题教育、调查研究和环保课程开发等活动,广泛发动学生参与城市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培育学生在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中的主人翁意识,树立环境保护意识。
(一)积极加强环境教育宣传。充分利用黑板报、宣传栏、校级校刊、校园网、校园广播等,大力宣传环境保护意识和“创模”的重大意识。使全体学生对我市“创模”的知晓率到达100%。
(二)认真落实环境教育课程。以国家教育部颁布的《中小学环境教育专题教育大纲》为依据,结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各级各类学校应在学校课程总表中安排环境教育科目,保证每学年环境教育须到达12课时以上,并积极上好环境教育课,鼓励学校开发环境教育校本课程,努力提高教育质量做到环境教育制度化、经常化,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中小学环境教育普及率达到80%以上。
(三)广泛开展环境教育实践活动。结合“6.5”世界环境日,在全市中小学广泛开展以环境保护为主题的知识竞赛、主题班会、环保手抄报、摄影评比和参与创建绿色学校、绿色家庭绿色社区等活动,强化环保意识、现代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培养学生自觉保护生态、爱护环境、热爱大自然的文明行为。中小学生环境教育参与率达到90%以上。
(四)积极推进“绿色学校”和生态教育基地创建工作。继续动员和鼓励各类学校、幼儿园积极参与国家、省“绿色学校”和生态教育基地的创建工作。坚持把创建绿色学校和生态教育基地作为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优化育人环境的重要措施。
四、工作要求
(一)充分认识“创模”工作的重要性。把“创模”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统一思想,齐心协力。真抓实干,保证我市教育系统创建国家环境模范城市的各项工作顺利完成。
本文结合某地区两所城镇小学实施环境教育的实践经历,对体验式与渗透式环境教育方法的教学效果进行了比较研究。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两种环境教育方法对增进小学生环境知识、环境态度和环境行为均有显著作用,相对而言,体验式环境教育方法的教学效果显著优于渗透式方法的教学效果。建议小学阶段开设环境教育课程并加强教育模式研究,建立相应的小学环境教育评价制度。
【关键词】
小学生;环境教育;体验式;渗透式;比较研究
保护环境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加强环境教育是贯彻基本国策的基础工程。环境保护,教育为本。小学环境教育关系到我们培养什么样的人才问题,加强环境教育,普及环境科学知识、环境法律知识和环境道德知识,对促进新型人才的培养、教育的改革和社会可持续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教育部在2003 年制定了《中小学生环境教育专题教育大纲》,规定环境教育从小学一年级到高中二年级,按平均每学年4 课时安排教学内容。目前,一些经济发达城市的中小学已经探索出许多内容丰富、手段多样的环境教育模式,并获得显著效果。但是,许多城镇和农村小学尚未开设单独的环境教育课,环境教育的方式主要是渗透式的环境教育模式。本文结合某地区两所城镇小学体验式环境教育的实践经历,对体验式环境教育方法与渗透式环境教育方法的教学效果进行实证比较,期望探索更加符合城镇和农村小学特点的环境教育模式。
一、研究设计
1、研究方案
本研究的目的在于比较渗透式与体验式环境教育方法的教学效果有无显著差异,以及小学生背景因素是否对环境教育效果是否产生显著影响。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定义,“环境教育”是一种教育过程,在这过程中,个人和社会认识他们的环境以及组成环境的生物、物理和社会文化成分间的交互作用,得到认识、技能和价值观,并能个别地或集体地解决现在和将来的环境问题。环境教育的目标包括环境知识、环境态度和环境行为三个范畴。根据相关研究,个体的环境知识、环境态度和环境行为之间存在显着的正相关关系。许多研究文献指出家庭经济社会地位、过去环保经验上对于小学生的环境知识、环境态度及环境行为并无显著差异。而关于不同区域、不同性别、不同年级小学生的环境相关知识、态度、行为是否有显著差异时,则有不同的研究结果。
综上所述,根据研究目标,设计如图1所示的研究方案。
图1研究方案
2、研究对象与范围
本研究以某城镇两所小学的6年级学生为调查范围,参与调查的学生总数为318名,其中对102名小学生实验体验式教育模式,而其余216名学生仍接受渗透式教学模式。
根据当地情况,本研究中的环境教育主要侧重于气候变化和水资源保护两个方面。在两种环境教育模式下,小学生校内接受环境教育的时间保持基本相同,而接受体验式环境教育的学生还在课余时间体验或参与适当的环境保护实践(如进行环境宣传、参加研究项目或参与环境行动)。
3、研究方法与工具
接受两种环境教育的小学生分别组成本研究的实验组和对照组。关于教学效果的测量,采取了试卷测量和调查问卷测量两种方法。其中,环境教育对小学生环境知识的影响通过环境知识试卷进行测验,而环境教育对环境态度和环境行为的影响则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
环境知识测验试卷包括10个题目,主要题型为判断题和选择题,答对1题计1分,答错和不答则不计分,所有题目的累计得分为该同学的环境知识得分。
环境行为和环境态度量表都分别包括6个测量问项,均采用5级计分,所有测量问项的计分方式经同趋化处理后,计算其平均得分作为被调查学生的环境态度和环境行为得分。整个研究过程历时一个学期,最后使用SPSS 16.0软件对前测和后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二、结果与分析
1、两种环境教育方法的教学效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