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学校教育体系

学校教育体系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学校教育体系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学校教育体系

学校教育体系范文第1篇

【论文摘要】本文简要的回顾了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学校艺术教育体系的历史过程和阶段性成果,并且提出了该体系建立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尤其是各级学校艺术教育之间衔接不够紧密的问题。最后,提出一些改革思路和探索与前景展望。

建立有中国特色的、各级学校之间紧密衔接的社会主义艺术教育体系对于提高国民人文素质和培养新世纪知识人才的作用举足轻重。在社会主义新时期的教育方针指引下,全国的艺术教育工作者团结协作、锐意创新、勇于探索,必将会不断完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学校教育体系,开创艺术教育美好的未来!

一、学校艺术教育体系的提出与发展成果

(一)学校艺术教育体系的提出

经过十年的不断探索与实践,在总结了有关经验教训后,国家教委于1989年11月正式颁发了我国第一个 全国学校艺术教育的纲领性文件《全国学校艺术教育总体规划1989--2000年)》(以下简称《总体规划》)。这是我国首次提出建立由幼儿园、小学、初中、中等学校、高中、高等学校组成的学校艺术教育体系的思路。1997年5月20日国家教委下发了《关于加强学校艺术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在落实有关《总体规划》的有关工作基础上,再次强调了关于“各级各类学校艺术教育”的学校艺术教育体系的有关理论。1999年1月13日国务院转批了教育部制定的《面向2l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以下简称《行动计划》),这是一部关于中国教育的跨世纪发展鸿图的纲领性文件。在20世纪90年代后期,随着第三次教育工作会议的召开和有关政策法规的制定,各级学校艺术教育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

(二)学校艺术教育体系建设的阶段性成果

1、在历次颁发的教学大纲中都明确规定了音乐教育是进行美育教育的重要手段之一;强调了音乐教育在学校教育中的重要地位。随着教学大纲、《总体规划》等文件法规的实施,全国中小学的音乐课程开课率大大提高,20世纪90年代末期全国中小学音乐课开课率已经达到80%以上,其中大中城市中小学开课率达到100%。

2、中等学校、高级中学中的艺术教育工作。20世纪90年代后期,全国高中音乐课程开课率达到30%,部分省市达到70%以上。高中阶段对于学生加强的审美教育,对于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3、普通高等学校的艺术教育工作。在通知精神的指导下,教育部艺术教育委员会开始积极推动交响音乐在全国高等学校的开展,并责成高等学校音乐教育学会于2000年、2001年、2002年开办了三期《全国高等学校交响乐欣赏课教师培训班》,累计培训师资千余人。在短短的几年内,交响乐课程在全国高等学校得到了普遍的开展,成为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二、学校艺术教育体系建立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各级学校艺术教育各自为政,尚未形成体系

纵观各级学校的音乐大纲和教材,由于缺乏紧密的衔接和参照,小学与中学、中学与大学的教学内容经常出现重复的现象。这种情况不仅造成不必要的教学资源浪费,而且使音乐教育体系失去科学性、系统性和规范性,有悖于我国现行教育方针,不利于艺术教育体系的形成。

(二)中小学音乐教育在许多方面尚无法适应当前素质教育的要求

1、中小学艺术基础教育不注重基础培养的问题。现行的中小学音乐教学大纲和教材均有程度偏难、’内容偏多、求大求全的倾向。中小学音乐教育过分强调音乐知识、技能的掌握,在教学方法、形式上不注意音乐学科的特点,忽略了对学生审美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2、高年级开课率低使得艺术教育课程衔接产生断层的问题。高中增开音乐欣赏课程以后虽然结束了中小学和大学阶段之间长期存在着艺术教育断层的问题,但“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型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由于受到升学的压力,高中阶段开设艺术类课程往往无法取到预期的效果。艺术教育的断层现象不仅无法完成阶段性的教学任务,还会破坏各级学校教育之间的连续性,对高一级学校开展艺术教育带来隐患。

3、各地中小学艺术教育发展仍然很不平衡。由于艺术教育设施投入和师资数量等问题,很多地区的学校艺术教育仍然很落后,这一点在农村学校尤为严重。

(三)普通高等学校艺术教育存在的问题

1、中小学艺术教育存在的问题给普通高校的艺术教育带来困难。由于各地基础艺术教育发展水平不平衡与落实情况的问题,造成高等学校入学学生艺术教育基础参差不齐的情况,影响了艺术课程开设的统一性。

2、普通高等学校艺术教育课程开没缺乏统筹规戈。由于普通高等学校艺术教育开展的较晚,时间也长短不一,使得一些开展较早的学校已经形成了较为全面的艺术理论课程与艺术实践程结合、各个艺术门类综合的艺术教育课程结构。对于一些起步较晚、师资缺少的学校,最多只能开设国家教委规定的交响乐欣赏课程。

三、今后我国学校艺术教育体系建设的改革探索

(一)切实落实中小学基础艺术教育

1、彻底扭转农村学校艺术教育师资匾乏、教学设施落后的局面。中国85%的学校在农村,70%的学生在农村,但是表村艺术教育却是整个国民教育中最薄弱的环节。可见,解决农村艺术教育中的困难不仅是全国学校艺术教育中最重要的问题,也是最迫切的问题。

2、解决中小学高年级音乐课开课率低的情况,端正学生家长乃至学校的艺术教育观念,使学校、家长、老师、学生充分认识到艺术教育作为素质教育对于人终身素质的培养的重要性。尽快出台相关政策,加速“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型工作。

3、认真贯彻“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教育方针。将加强艺术修养、提高审美素质作为艺术教育的主要内容,修改有关重技术、轻审美的教学内容,注重人文精神的培养,切实将素质教育的基础工作做实。

(二)规范普通高等学校艺术教育

普通高等学校阶段的艺术教育虽然是艺术素质教育的延续,但决不应该是基础教育的机械重复。高等学校的艺术教育在完成了学生人学阶段的衔接教育之后,更应该着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艺术素质,在培养学生感受美、鉴赏美的前提下,加强学生创造美的能力,塑造健全的人格,提高人的文化修养,使人全面和谐的发展,以提高当代大学生的思想品德、科学文化素质及身心素质等全面素质,从而培养出适应新世纪需要的知识人才。

(三)建立全国各级学校艺术教育交流机制

1、作为艺术教育的指导机构,各级 教委和艺术教育委员会应该统筹规划各级学校的大纲、教材标准,对于教学内容消除重复、分散难度。

2、加强小学、中学与大学艺术教育 之间的沟通与联系,经常举办跨区域的各级学校综合的艺术教育交流研讨会,交叉探讨、积累经验、总结成果,及时沟通教学信息、通报教学动向,更新、调整教学内容。

学校教育体系范文第2篇

摘 要 本文经过对目前我国学校体育教学改革现状的分析,认为影响体育教学改革成效的主要因素有:传统体育教育思想与教学实践的巨大惯性;教学改革的理论研究与教学实践缺乏整体性等。并根据这些因素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正确处理好继承与改革的关系;加快理论与教学实践整体性发展研究;正确理解国外先进教育思想和中国学校体育现状;加快由应试教育向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转轨;重视体育教学资源的投入、利用与开发。

关键词 体育教学 改革 成效 影响因素 对策

一、影响体育教学改革成效的主要因素

(一)传统体育教育思想与教学实践的巨大惯性

影响体育教学改革的因素和环节很多,它牵涉到教学思想、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还涉及到与教学各环节有关的基础理论。如此庞大的交流,再加上解放后长达几十年传统教学(这些教学实践又具有不可否认的功绩的巨大惯性),在无特殊外力的作用下,谋求整个体育教学体系在一朝一夕内变革是不现实的。

(二)教学改革的理论研究与教学实践缺乏整体性

学校体育教学改革在经历了竞技体育、素质教育、快乐体育、健康体育等教育观念的发展进程或各种教育观念共存的时期,拓展了学校体育目标,丰富了学校体育内容。但就学校体育教学实践的整体而言,远未有重大突破,还没有一个比较完整的教学体系和理论模式,没有形成一个新型的教学过程,对教学效果的评价也没有一个公认的、清晰的标准。

(三)对新体育教育思想在理解上存在误区

在多种体育教育思想指导下的教学改革,许多学校在理解上存有偏差,好用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思考,似乎世间的一切事物非白即黑,非此即彼。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研究问题,忌带主观性、片面性和表面性,要取分析的态度,要一分为二地看待问题。以快乐体育为例,其教学观念来自日本。日本民族一贯提倡刻苦耐劳的精神,日本将快乐定义为克服困难、战胜自我所获得的成功体验。实际上,这与我国苦中有乐、乐在其中的成语具有惊人的相似之处。

(四)应试教育体制的影响

众所周知,体育是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人才的一个重要途径,在学校教育中理应受到高度重视。可是,中小学体育教育还是受到种种因素的干扰,尤其是应试教育体制的影响,存在着素质教育轰轰烈烈,应试教育扎扎实实的现象。台上,你讲我讲大家都讲素质教育如何好,而私下里你干大家都实干应试教育。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传统的学校体育教育指导思想、教学内容和形式都无法从根本上得以变革。

二、提高体育教学改革成效的对策

(一)正确处理好继承与改革的关系

改革与继承关系的问题涉及到对建国以来体育发展的客观分析和评价,牵涉到对产生于不同文化和政治制度下的其它教育思想的认识等。正确处理好继承与改革的关系,应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去看待和理解发展中的体育改革,正确看待不同历史时期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模式,正确理解外来的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

(二)加快理论与教学实践整体性发展研究

体育教学改革与我们的初衷有偏差,这种偏差与实践操作中可能会出现的问题未预留可调控的空间相关。解决理论研究与教学实践的同步或整体性发展,是一项与体育教学指导思想、课程理论与结构、教学内容和方法、教学资源的开放等密切联系的一项全局性改革,各级体育行政管理部门和体育教研部门在充分理解和认识此项工作重要性及其内容的同时认真组织实施并积累经验,只有不断探索经验并上升到理论,才能完善改革的理论体系并真正指导实践。

(三)理解国外先进教育思想和中国学校体育现状

在学习和引进国外先进的教育观念与体育教育思想时,或在推广国内某个先进的学校体育经验与改革措施时,要全面理解国外先进教育思想的背景与实质,要充分了解不同时期中国学校体育的状况,冷静、客观、辩证地分析我国学校体育领域中的各种学术思想和改革主张,取其精华、融为一体、结合实际、为我所用。

(四)加快由应试教育向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转轨

应试教育在中国有其深刻的社会根源,但社会发展的最终目的是人的全面发展,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明确指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国家教育部指出,在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过程中,要把学校体育工作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突破口,抓紧抓好。社会进步的必要条件是人的全面自由发展,其显著特征在于人能自觉、能动和创造性地认识自然、改造自然和不断社会化的过程,体育教育是实现整个教育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过程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三、结论

经过20年的改革、讨论与实践,我国学校体育发生了深刻的改变。在研究中提出,教学实践改革与理论研究应该达到的效果存在较大的差距;体育理论研究在某种程度上失去了对体育教学实践的指导意义;教学实践改革成效明显滞后于学术理论研究,并重点提出影响其成效的主要因素及对策,也使我们进一步认识到现代学校体育教育体系是一个具有多元化、多层次特点的复杂系统,构成这一系统的各个局部结构的功能和系统的总功能之间又存在复杂的联系。应坚持用辩证唯物主义和科学发展观正确处理继承与改革、理论与实践、国际化与本土化的关系,切实加快具有指导意义的体育教学实践改革的进程。

参考文献:

学校教育体系范文第3篇

关键词:中小学;课余体育;教育学

21世纪是科学革新飞速的年代,是充满竞争和挑战的年代。当今的青少年学生正是祖国未来的栋梁之才,所以应适应21世纪的人才需要,做一个全面发展的人。因此在强调体育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双方互相交流和相互沟通的同时,更要重视体育教育在学生心理体验和道德品质完善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1 教育的本质及学校教育的功能

1.1教育的本质

教育的本质是促进人类生命个体的健康成长,实现生命个体由自然人向社会人的高度转化。教育是生命个体不断丰富自我、提升自我、完善自我的重要载体。依据其对象、任务、内容和形式特征的不同,教育一般被划分为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

1.2学校教育的功能

学校教育是各级各类学校对学生的教育,对象主要是少年和青年。主要任务是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地向学生系统传授社会规范、价值标准、知识和技能,把他们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或阶级服务的人。其教育功能主要有:

1.2.1学会认知

“知”在这里不仅是指“知识”,包括了在个体社会化的过程中需要了解的一切认识的对象;“认知”不仅是书本上的、课堂上的,包括学会认识,学习各种社会学习规范,掌握学习的工具、求知的手段;学会认知,要有强烈的学习动机,有探求未知的热情,有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有科学的人文精神,掌握举一反三的科学方法;学会认知,不能在学校教育中一次完成,“求知”将是一个在认识和实践之间无数次反复、不断“完成”而又重新开始的过程。

1.2.2学会做事

学会做事,将从传统意义上的掌握某种狭窄的劳动技能,转向注重培养劳动者的综合能力;学会做事,不仅指获取智力技能,而是指培养社会行为技能,包括处理人际关系、解决人际矛盾、管理人的群体等能力;学会做事,更重要的是在“求知”过程中养成科学素质的基础上,培养适应未来职业变动的应变能力和在工作中的革新能力。

1.2.3学会共同生活

学会共同生活,首先要了解自身、发现他人、尊重他人;学会共同生活,就是要学会关心、学会分享、学会合作;学会共同生活,不只是学习一种社会关系,同时也意味着学习人和自然的和谐相处;学会共同生活的有效途径之一就是参与目标一致的社会活动,学会在各种“磨合”之中找到新的认同,确立新的共识,并从中获得实际的体验。

2 学校体育在教育体系中的地位

学校体育是培养全面、协调、完善发展现代人的重要手段。在未来社会,由于机械化、电气化程度的提高,人们的体力越来越少,肌肉能量的付出越来越少,于是对体育的需求越来越高,甚至成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种需要。因此,在教育中必须完成对青少年体育的运动教育、健康教育、娱乐教育、余暇教育,使每个社会成员都成为身心健全发展的人。学校体育在教育体系中的地位,是由社会对教育的需求所决定的。从学校体育的发展概况可以看出,学校体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素质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

3 课余体育在现代体育教育中的作用

课余体育是学生在课余时间,运用各种身体练习和方法,以发展身体,增强体质,活跃身心,提高运动技术水平和丰富文化生活为目的而进行的体育教育活动。其对于培养学生体育兴趣和爱好,掌握和运用健身技能与方法、发展学生个性、丰富学生课余文化生活具有积极作用。

3.1课余体育有利于学生的生长发育,增进健康心理的形成

课余体育与每位学生的学习、生活、体育锻炼实际的问题紧密联系的,易引起学生的注意。学生可以进行适合自身特点的课外体育活动,在此过程中他们的积极主动性能够得到充分的发挥,不同地个性得以合情合理的张扬,自身的特长得到淋漓尽致的展现。从而有助于提高学生生长发育水平、养成良好的身体姿势、改善身体各器官系统的功能、发展身体素质、提高身体的基本活动能力和锻炼意志品质。课余体育灵活生动、丰富多彩、形式活泼、接近生活、符合儿童青少年的心理等特点,便于充分调动学生学习与参与的主动性、积极性,便于采用讨论式、探究式学习等方法向学生传授健康体育生活方式的知识和方法,培养正确的健康观念。

3.2课余体育有助于文明校园的建设

课余体育使“快乐体育”得到广泛的开展,有利于素质教育的实施,从而促进文明校园的建设。体育教育活动本身应是快乐的、有吸引力的体育教学。体育教学艺术的本质就在于促进学生自发、主动地进行体育学习。因此,让学生自发、自主的活动成了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这一问题则是通过满足学生们的运动欲望从而使其产生运动的乐趣来解决的。课余体育给予学生适当的自由,让学生自主选择所喜欢的运动项目。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课余体育活动使“快乐体育”得到了广泛的开展,使学生自发、自主地享受运动中的乐趣,不断地引起学生新的探究活动,从而激发学生更高水平的求知欲。快乐、求知的校园文化恰是文明校园的核心价值诉求。

4发展完善中小学课余体育的建议

4.1提高认识,转变观念

首先,随着“健康第一”、“以人为本”和“终身体育”等现代体育教育理念的形成与发展,我国体育课程要确立了促进学生科学锻炼,达到“增进体质、增进健康和提高体育素养”为主要目标的课程性质定位;其次,教育行政部门要从大局关注课余体育的整体发展,突破不同学校不同的体育教育模式,追求辖区内学校课余体育的全面协调发展;最后,充分利用现代中学体育教育的优势,加大课余体育的宣传力度,提高学生对课余体育的认识,使学生积极地投身到课余体育的活动队伍中。

4.2积极开拓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课余体育活动

学校要充分认识到体育氛围对学生参加课余体育活动的影响,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学校要积极创造条件,营造一个良好的体育氛围。并根据自身的体育资源和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设计教学内容格式,开展丰富多彩的课间活动和课外体育活动,以求不断扩大体育教学的实际效果,促进学生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的提高。开展课余体育活动要注重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包括个人意志品质的锻炼、集体主义精神的培养,以及对精神文化发展的追求。正确把握课余体育在现代中学体育教育中的特点和作用,使体育教育的新理念能够充分落实。

参考文献:

[1]卢元镇.体育社会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2]李祥.学校体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学校教育体系范文第4篇

摘 要:1.研究的理论与实际意义;2.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的现状;3.研究内容:课外教育的目标、概念、时间、内容、功能、原则及构建小学生课外教育体系的探索实践。

关键词:农村课外教育体系;运作管理机制;工作机制;保障机制;激励机制

(一)、研究的理论与实际意义

课外教育是整个教育机制的有机组成部分,相对于课堂教育针对性较强的课本知识学习和应试准备外,课外教育对青少年健全人格的建树和综合素质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课外教育融合了丰富多彩的活动内容,灵活多样的活动阵地,生动活泼的活动形式。它强调“以学生为本”,注重学生的主动参与、全面发展,强化学生的主动探索精神和创造能力,使学生尽快适应飞速发展的信息时代。课外教育拓展了学生的课余生活,扩大了学生的活动领域,其在因材施教方面有着独特的教育优势,可以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和特殊才能,进行个别辅导。课外教育活动给学生提供了培养兴趣、展示才能、发展特长的天地。它是促进学生身心发展,开发潜能,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长期来,农村小学课外教育十分落后。而如今,改革开放中的农村正朝着城镇化的道路快速前进,一个个现代化的居民小区在不断地涌现。从国内外对于学校课外教育研究的现状以及发展趋势分析,随着科技和经济现代化的发展,在一些发达国家十分重视通过课外教育活动来培养学生的素质;国内学校在课外教育活动方面,虽然都有一些成功的经验,但似乎在课外教育方面的研究并不多,尤其是在农村地区,特别对于如何使学校、社区、家庭“三位一体”,“校内与校外同步”,形成育人的整体合力,推进课外教育活动的发展等问题,有必要在理论与实践上作进一步的探索。

(二)、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的现状

从目前课外教育的研究现状来看,国内课外教育理论还相当薄弱,或是局限于狭隘的经验总结而理论苍白;或是机械套用教育学、教学论的理论,而显得自身理论底蕴之不足和实践经验的匮乏。因此,未有可供借鉴的成熟成果。从我省中小学课外教育研究的现状来看,小学课外教育在教育理论研究方面,显得薄弱和滞后。我国目前的教育中,普遍存在重智轻德重知识轻教养等现象。当前对中小学生的课外教育尚未引起充分重视,一方面表现在对课外教育的含义理解片面,功能认识不足;另一方面表现在课外教育的实施途径不畅通,实施主体不明确。实施要求不清晰。因此,为改变这一现状,有必要加以研究和探索实践。

(三)、研究内容

1.研究目标。通过对本课题的研究探索和实践,基本构建起中小学生课外教育运作管理体系,建立课外教育的保障机制和考核激励机制安全管理制度;对组织实施课外教育的内容、方法、形式途径等方面摸索出了可行的方案。在充分挖掘开发和整合教育资源创造广泛的课外教育活动空间,丰富中小学生课外教育活动,开发学生的潜能,发展个性特长,提高素质水平等方面具有积极的意义。

2.课外教育的基本概念。课外教育活动指国家颁布的课程教学计划所规定的教育活动以外由学生自愿参加的多种教育活动总称。从广义讲,它包括正式课程以外的校内外各种教育活动。课外教育活动的产生和发展历史悠久,远在我国两千年前《礼记・学记》中即提出:“大学之教也,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即倡导在规定时间内上正课,休息时间从事种种课外活动。

3.课外教育活动的时间。课外教育活动时间指正式课程教育时间外的时间,即每周一至周五在完成正常教育活动后的时间及双休日、寒、暑假时间。课外教育活动时间属由学生自主支配时间。

4.开展课外教育活动的内容。课外教育活动的内容是非常广泛的,它主要包括爱国主义教育活动、社会实践和社区服务活动、文化艺术活动、社会实践和社区服务活动、体育健身活动、科普教育活动、读书和影视教育活动、研究性学习和实践活动等。

5.课外教育活动的原则

(1).整体规划原则。对小学生课外教育在时间、内容、场所的安排与设计必须坚持整体规划,统筹管理,以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要求出发,对学生课外时间的利用予以正确指导,整体规划,使学校、家庭、社会协调一致对学生进行课外教育。

(2).实践性原则。师生必须参与实践,必须在课外实践中促进各种能力的进一步发展,在实践中检验成果的正确性。我们的课题活动大多需要师生“动手做”、“开口唱”、“埋头练”、“亲笔写”等环节中得到历练。

(3).自主选择原则。课外教育活动的内容应该由学生根据自己的特长、兴趣、意愿自主选择。在孩子尚不能很好把握兴趣、爱好时,教师、家长作必要的引导是十分重要的,但在内容的选择适应从孩子兴趣所至的地方入手,不能按成人的理想、意志强加给孩子,应充分尊重孩子选择的权利。

6.构建小学生课外教育体系的探索实践

(1).建立起小学生课外教育的运作管理机制。小学生的课外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延伸。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是学生课外教育活动的领导管理部门,学校及社区等有关社会教育服务机构是课外教育活动的组织实施者,学生是课外教育活动的主体。基于上述考虑,我们在组织实施小学生课外教育活动的实践探索中,逐步形成了对课外教育活动运作管理模式较为稳定的认识。据调查,有的地方已提出了“组织开展课外教育活动实行由市、县中小学生假日活动中心为中介服务机构、社区为依托、学校及校外场所为基地,统筹管理、分工负责的运作管理方式”。同时,明确了各自的运作管理职责,假日活动中心负责对各教育活动基地的资格认定,包括项目计划、内容、时间、师资、场地设备等基本条件的审核确认、统筹协调、活动质量的评估、收费管理及财务统一核算。基地负责教育活动计划制订、组织实施、质量和安全管理等。

学校教育体系范文第5篇

关键词:留守儿童;学校教育;社会关怀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10-137-02

一、引言

我校地处粤西地区,属于经济相对落后,农村青壮年劳务输出较多的县市。在我校,留守儿童有250人,占在校学生的23.8%,留守儿童人数逐年增加,留守儿童问题显得更复杂。部分留守儿童由于缺乏父母有效监管,经常不完成家庭作业,出现厌学情绪、时常有逃学的现象,学习成绩明显下降。对于留守儿童出现的这些学习及思想问题,值得教育者探讨。洞察其产生的深刻动因,探寻问题的解决路径,构建家庭重视、学校教育、社会关怀的教育体系,让留守儿童这一令人心酸的社会现象逐渐消亡,使家庭成为儿童品德修养与心理健康基地,学校成为儿童学习知识,拓展智力,提高能力,塑造人格的培训基地,对于构建和谐安全的社会,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二、留守儿童在教育方面存在的问题

1、学习方面

留守儿童正处于学习的黄金时期,理应在良好的家庭和社会环境中接受完整的教育,在学习上不断取得进步,但由于年龄较小,孩子是生性好动,自制力差,在成长过程缺乏父母有效的监管,留守学生难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经常发生不完成家庭作业、逃学、辍学等现象。根据对全校学生的调查发现,全校学生1050人,其中留守儿童250人,占在校生人数的23.8%,其中成绩优秀的占留守儿童人数的20%,尤其值得重视的是,一些留守学生产生厌学情绪,成为学习基础差的学生中的新群体。据我校20个班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成绩检测显示:留守儿童在学习成绩方面与非留守儿童存在很大差异,留守儿童学习成绩的平均优秀率仅为全校的3%,而非留守儿童则高达30.7%。留守儿童在学习方面的差距表明,这一年龄阶段的儿童,学习的自觉性还没有稳定地形成。因此,父母的关爱、监管以及必要条件的提供是孩子在学习上取得进步的重要前提。

2、思想方面

农村留守儿童由于父母长期远离,家庭环境的不完整和家庭教育的弱化,孩子无法感受父母在情感上的关爱和呵护,在价值观念、道德规范以及行为示范方面缺乏应有的指导,加上隔代教育本身存在的许多弊端,如纵容溺爱,重物质满足轻道德教育,又因农村环境的特殊性,留守儿童在道德评价、行为习惯上极易发生消极变化。主要表现在放任自流,不服管教,违反校纪,小偷小摸,看不良录像,沉湎于网络游戏之中。有些孩子由于失去父母的监管,容易误入歧途。通过调查发现,13%的留守儿童平时有说谎的习惯;15%的人有过偷人钱物、破坏公物、抽烟喝酒等不良行为。留守儿童的生理和心理方面还没有发育完全,面对社会上的各种复杂的,不良的社会现象缺乏足够的判断力,个别另有用心的坏人极容易用物质享受去诱惑他们走上犯罪道路和诱惑的抵抗力。

3、安全问题

留守儿童虽然有一定的监护人,但父母所委托的监护人如长辈家属、亲戚以及家长等,由于年龄、经济、生活等等各方面的原因,无法对孩子进行有效的监管。而且他们往往认为只要让孩子吃饱穿暖就算尽到监护责任了,至于其他事情则推给了学校。在课余时间和节假日,留守儿童成了绝对自由的人。孩子往往缺乏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父母不在身边,孩子往往易成为某些不法分子的侵害对象,易产生安全隐患。这种安全问题主要表现在留守儿童中男性儿童多数会成为人贩子注意的目标,而女性儿童大多数受到人身的侵害。据广东省妇联与省检察院联合调研显示:过去三年广东有2506名女童被害。其中家住在粤西一个山村的留守小姐妹屡次遭到附近六个村民的,时间长达两年。家长缺乏必要的防范意识,身处外地无力监护。女童因没有得到家庭的庇护和缺乏自我保护意识教育而极易遭到侵害。同时,留守儿童在生活、上学、放学途中也会出现安全问题。据新华网报道:2012年4月20日中午12时多,粤西地区化州市北部偏远山区宝墟镇仓板小学4名学生,上午放学回到家吃完中午饭后,在结伴上学途中过桥时被洪水冲走失踪,四个当中三人是留守儿童。

4、心理方面

温馨的家庭氛围、和谐的亲子互动对儿童健康心理的形成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据资料显示,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检出率高达57.14%,且父母打工年限越长,孩子的心理越严重。留守儿童正处于心理成长的关键时候,是塑造健康人格时候。由于父母外出打工,孩子长期与父母分离,缺乏亲情的关爱,情感心理的沟通、交流、倾诉,而他们心理上的需要得不到满足,极易形成人格缺陷,心理障碍。根据教育专家的调查统计,有18%的孩子认为自己和父母的感情“淡薄了”,41%的孩子表示只是通过电话与父母联系,其主要内容是“要钱”。亲情呵护的缺位,孩子在一个缺乏温情的环境中长大,使得孩子们不懂得去感受爱,去关爱别人;心理支持的缺失,孩子缺乏应有的鼓励和肯定,导致孩子自信心不强,以至对成功的期望值偏低。

三、我校解决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基本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