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职业卫生安全体系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1 套袋是提高苹果安全卫生品质的有效措施
随着农产品市场的逐步国际化和国内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农产品的安全性成为市场和消费者接受农产品的首要门槛.因此.无公害农产品、绿色农产品和有机农产品也就成为农业生产者密切关注的生产目标。苹果作为我国生产量最高和出口优势最强的果品,其安全性显得更为重要。果实套袋后由于果袋的阻隔和保护作用,避免了农药与果面的直接接触,从而显著降低农药的残留量。王少敏(2002)检测结果表明.套袋红富士的水胺硫磷含量为0.004 mg/kg,未套袋果则高达0.022 4 mg/kg,农药残留量是套袋果的5.5倍;樊秀芳(2003)报道.不同套袋处理果实农药(铜、砷)残留量及亚硝酸盐含量不同.各处理果实中的残留量均低于国家规定标准;Katami(2000)和刘建海(2003)的研究也表明,套袋可以明显降低果实上有机磷和有机硫的含量;李祥(2006)研究表明套袋明显降低了果实重金属含量;同时套袋显著降低了果园的用药次数,据调查,套袋果园比不套袋果园年用药次数平均降低3次左右。这些都说明果实套袋对降低农药残留和果实重金属含量有显著作用,是提高苹果安全卫生品质的重要措施。
2 套袋是促进果农增收、产业增效的重要手段
2.1 套袋后用药次数减少.防病成本降低
果实套袋后。隔离了部分病虫害对果实的侵染,病虫害发生有较大程度的减轻。根据调查.套袋果园比不套袋果园年用药次数平均降低2.7次,每667 m2(亩)节省购药成本200元左右,减少用工成本60元左右,共计可节约成本约260元。
2.2 套袋后提高了优质高档果率.果农增收显著
调查结果表明,套袋明显促进了苹果果实着色和提高了果面光洁度,其中果实着色指数平均提高5个百分点左右.果面光洁度指数平均提高10个百分点左右;同时防止了农药接触果面,杜绝了空气中的尘埃污染.套袋果的优质高档果率平均提高了20个百分点,套袋果平均667 m2(亩)增经济效益4 000元以上。2007年在全国最大的苹果生产市――栖霞市的两个红富士果园调查,未套袋果产地平均价格为2.4元/kg.而套袋果平均售价为4.5元/kg,扣除每667m2(亩)增加的投入(纸袋、套袋除袋人工等)约1800元,加上由于减少用药支出约100元.果园平均667 m2(亩)产量为4600 kg,套袋后每667m2(亩)增加收入在8000元左右;2007年在陕西富平县的两个粉红女士果园调查。未套袋果产地平均价格为1.9元/kg.而套袋果平均售价为3.8元/kg,扣除每亩增加的投入(纸袋、套袋除袋人工等)约700元,加上由于减少用药等支出约100元,果园平均667 m2(亩)产量为1800 kg,套袋后每667 m2(亩)增加收入在2800元左右,果农增收显著。
3 套袋是促进苹果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有力保证
3.1 套袋显著提高了产业生态效益
随着以果实套袋为核心的综合技术推广及标准化生产的实行.主产区果农逐渐改变了目前盲目使用化肥和农药的管理方式,大力推广使用有机肥和低毒、低残留化学农药或生物农药,减少化肥的使用量,彻底杜绝剧毒、高残留农药的使用,因而,大大降低了化学品对果实和环境的污染。不但提高了苹果的质量和安全性,还有利于环境保护。同时由于苹果经济效益的逐年高额回报,各地果树发展较快,种植面积在不断扩大,尤其是西北黄土高原的陕西和山东鲁中山区.随着果园的建立,当地政府不用再号召荒山育林,便使当地林果满山坡,改变了昔日的干旱小气候,抵挡了沙尘暴的侵袭.遏止了水土流失现象。
3.2 套袋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
进行果实套袋不仅需要雇工,还促进了纸袋生产、运输、包装以及造纸业等相关产业的发展,拓宽了第二、第三产业服务领域.有效增加了就业机会。据调查,纸袋生产企业每生产100万个纸袋平均用工30个,以目前的800亿个纸袋计算.年可提供就业岗位240多万人次;同时苹果套袋平均每667m2(亩)需人工3个左右,这既增加了农民收入、促进了农村发展,又维护了社会稳定。调查结果还显示,生产企业每生产100万个纸袋,平均需支付运输费用1500元、包装费用1200元、税收3000元.这对促进这些行业的发展和增加国家税收成效显著。同时果袋生产具有低能耗、无污染的特点,这在环境问题日益严峻的今天,对环境的贡献不容忽视。
关键词:民用爆破器材行业;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必要性
中图分类号:C29 文献标识码:A
1引言
二十世纪以来,世界经济呈现持续、快速发展的态势,生产规模不断扩大,创造出愈来愈多的物质财富,但与此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职业安全健康问题。如何积极、有效地改善经济发展过程中的职业安全健康问题,成为世界各国面临的一项迫切任务。
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以下简称OSHMS)是20世纪80年代后期在国际上兴起的现代安全管理新模式。它的产生,一方面是企业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也是当前国际经济形势的需要,即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企业的社会责任和劳工标准等问题愈来愈引起各国的关注。
OSHMS 是一套系统化、程序化、同时具有高度自我约束、自我完善机制的科学管理体系。该体系依靠客观实际的准确信息,进行综合的、系统的安全分析;做出预测和安全评价;研究事故致因的初始事件,制定预防和控制事故发生的有效措施。其主要内容是实现 P(规划)、D(实施)、C(检查)、A(改进)的良性循环,使之能全面有效地推动企业安全管理工作在不断的闭合良性循环中持续改进,快速发展。
在企业中推广实施,不仅可以强化企业安全管理,完善企业的自我约束机制和激励机制,达到保护职工安全与健康的目的,也有利于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和竞争力,破除国际贸易壁垒和改善我国在职业安全健康领域的国际形象。职业安全健康管理模式与国际接轨,建立自我约束、持续改进的管理模式成为危险行业的新需求。为使民用爆破器材企业尽快引入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提高行业的安全管理水平,本文就在民用爆破器材行业的企业中推广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的必要性做以探讨。
2建立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的原因
2.1 严峻的安全生产形势
多年来,重大恶性工伤事故频频发生与职业病人数居高不下一直是困扰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难题。我国国民经济一直保持着世人瞩目的高速增长,但作为社会进步重要内容之一的职业安全卫生工作却远滞后于经济建设的步伐,在汹涌澎湃的市场经济大潮中受到巨大冲击。工伤事故和职业危害不但威胁千百万劳动者的生命与健康,还给国民经济造成巨大损失,每年因工伤事故直接损失数十亿元人民币,职业病的损失近百亿,据粗略估算,近几年中国每年因此而造成的经济损失近800亿元。
2.2 适合中国的安全生产管理
在市场经济国家,对不同类型的企业用不同的管理模式,一般是按企业的规模把企业分为小型和大中型企业两类。对小企业通常是采用政府指导支持下的职业安全卫生服务体系,实行区域性或行业性的网络化管理,委托网络体系中第三方中介组织,对小企业职业安全卫生工作实行监督检查、提供检测检验、健康监护和安全卫生工程培训等方面的技术咨询服务;而对大中型企业则实行政府政策指导和企业自主负责的宏观管理。OHSMS 则是适合市场经济运行规律的现代化管理模式。
2.3 直接和间接的经济效益应用
OHSMS的评估、审核和持续改进发现危险隐患和职业危害并采取有效预防措施,采用人机工程学等现代科学技术方法来改革工艺、革新工具和改进劳动组织,不但可以使劳动条件得到改善,减轻工人的负荷与疲劳,提高安全卫生性能,还可以大幅度减少成本投入和提高效率,这些都对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生产发展具有较长周期性的积极效应,对全社会也会产生激励与发展机制。
设想如果一个企业不注意安全生产,劳动条件很差,工伤事故不断出现,职业病频频发生,就会出现因事故而不得不停产减产、因死亡伤病而需要付出高额赔偿、因企业社会形象不佳影响产品销售等问题。
2.4 促进企业管理现代化
知识经济和全球经济一体化时代的到来对企业的现代化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个现代企业必须建立系统、开放、高效的管理体系,企业的每一部分工作都要纳入大的体系之中,这是现代生产集约化的需要,也是企业运行规范化、标准化的需要,OHS是企业的一个重要工作,也必须纳入企业管理的大系统中,这也是OHSMS应运而生的环境条件之一,建立OHSMS不仅可以提高安全生产工作的管理质量,也有助于促进企业大系统的完善和整体管理水平的提高。
3实施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民用爆破器材的爆炸属性决定了它的生产、销售、储运的安全是第一位的。民爆行业是一个有400多家民爆生产企业、1600多家流通企业的高风险行业。其点多、面广、分散,地处偏僻,管理难度大。在国家五项安全专项整治工作中把民爆器材列为第一项,作为整治的重点,足以证明了安全管理工作在民爆行业的重要地位。
目前民爆行业的经营者还没有在真正意义上树立安全第一的观念,多数从业员工安全意识不高,安全生产责任制不明确,法律法规意识淡薄,缺少有效安全措施和所需资源等,这与工业发达国家科学化、标准化、法律化的安全管理模式有很大差距。其主要表现如下:
(l)重治标轻治本。对企业安全健康管理工作的认识,长期停留在“经验型”和“事后型”的基础上,这种管理模式,势必造成对待安全工作松松紧紧、抓抓停停的局面,无法有效地预防各类事故发生。
(2)安全工作形式主义严重。很多事故的发生,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有关部门没有很好地履行职责,在管理上搞形式主义、走过场,最终酿成惨祸。
(3)严重缺乏安全管理人才。
(4)企业对安全执法不严。从发生的各类事故的情况来看,绝大多数事故都是由于执法不严,对己查出的问题没有依法做出处理并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最终酿成了恶性事故。
4民爆企业建立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的重要意义
(l)建立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是企业不断发展和创新的需要,也是企业提高安全、健康管理水平的需要,从而,促使民爆企业的整个管理体系(质量、环保,安全)的完善;促使生产经营活动科学化、标准化、法律化。
(2)建立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要求全体员工的共同参与,它有利于提高全体员工的安全意识,使员工在生产经营活动中自觉防范安全风险。
(3)建立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的绩效的受益者不仅仅是企业本身和企业的员工,而且也包括企业的所有者、企业的供方、合作者、社会、顾客以及所有的相关方。
(4)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为世界各国所关注,特别是发达国家都建立自己的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我国民爆企业的安全管理工作与国际接轨,也是民爆企业对外贸易所必须。民爆企业建立和通过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认证,它与建立质量和环境管理体系具有相同重要的意义,从安全方面来说具有更加现实和紧迫的意义。
随着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认证工作在我国其他行业的兴起,国内民爆企业这样一个高风险的行业里,逐渐建立与国际接轨的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将成为必然。为了促进在民爆企业中建立科学化、标准化、法律化安全管理模式,使民爆企业尽早建立现代管理制度,规范企业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认证工作,在民爆企业开展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认证工作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黄金夫.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的建立与实施[M].中国标准出版社.2002(10)
[2]王起全.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的历史沿革及其在国内的发展现状[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3,13(6):76-79
四季度以来,我公司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坚持生命至上,标本兼治、综合治理,从严从实从细抓好安全生产工作,严格安全生产责任制、全面落实企业主体责任,有效防控各类安全风险,彻底治理各类事故隐患确保不发生安全事故。这个季度,全国各地危化品安全事故多发,公司狠抓安全生产工作,吸取各事故的经验教训,确保安全生产无事故。
一、宣传教育
公司通过安全教育警示片、外来员工安全培训、内部培训、事故应急救援演练等多种方式加强对相关工作人员的安全培训。针对河北盛华化工爆燃事故,我公司领导密切关注,并对事故情况进行研究分析,从中吸取经验教训,为此组织全厂全体员工观看安全事故警示片,观看完警示片后,公司领导对事故发生的原因跟广大员工进行讲解,极大加强了全体员工的安全防范意识;
二、加强现场整治,为三级标准化建设打下夯实基础
为了让公司的安全生产化体系不断得到强化,为公司三级安全生产标准化体系建设目标打基础。不断完善安全生产资料管理的同时,为了让现场的安全状况得到进一步加强,公司领导高度重视现场的安全整治状况,特意于11月24日组织各单位负责人进行冬季安全生产大检查,查出焦化78条,整改完成71条,铸管18条,整改完成。铸业46条,整改完成41条。
三、加强职业卫生管理
优势、劣势、机会、威胁(SWOT)分析法是企业竞争分析常用的方法之一,广泛应用于企业战略研究与竞争分析,目前在我国公共卫生领域研究应用较少。运用SWOT法对南岸区公共卫生体系进行选择性分析,就是将与南岸区公共卫生发展密切相关的4个方面因素,即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通过调查研究进行综合分析,从而得到影响南岸区公共卫生事业发展的各种因素,为探讨发展对策,制定发展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1南岸区公共卫生基本情况
南岸区是重庆市主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全区幅员面积260.76km2,常住人口69.15万。南岸区有各级各类卫生机构246个,承担公共卫生工作的有140个,其中包括南岸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南岸区卫生局卫生监督所、南岸区妇幼保健院3家公共卫生单位和9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45个社区卫生服务站、7个乡镇卫生院、58个村卫生室以及18家其他类型医院。近年来,南岸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同时面临的公共卫生问题也正日益突出:一些新型传染病如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的暴发和流行,结核病的死灰复燃,以肿瘤、心脑血管疾病为主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发病率不断上升,环境污染与食品安全事件时有发生,孕产妇和儿童死亡率农村明显高于城市,这些问题对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造成了极为严重的损害,也给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了沉重负担。因此,分析南岸区公共卫生发展现状,探讨下一步发展对策,对促进南岸区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优势分析
2.1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取得多项好成绩近年来,南岸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努力加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能力建设,建立完善了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预案,有效控制了多起突发疫情,保证了无第2代病例发生。2004年起逐步启动并完善了传染病网络直报系统,乡镇级以上的33所医疗机构全部实现了网络直报。2007年开展了“儿童预防接种信息系统”建设,全区26个预防接种门诊全部与中心联网。免疫规划的七大类疫苗报告接种率和调查接种率均达到98%以上,新生儿乙型肝炎疫苗首针及时率达95%。结核病DOTS策略覆盖了全区所有乡镇。艾滋病实验室在重庆市2006年度质量考评中获得优秀,实验室获得2006年全国质控网络合格实验室称号,2007年获重庆市疾控系统卫生检验先进集体称号。
2.2卫生监督执法工作深入开展近年来,南岸区卫生监督所重点开展了餐饮消费安全、饮用水安全和打击非法行医等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各种专项治理工作,建立和完善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成功处置了多起食品安全事故,原因查明率达100%。在重大活动及节假日,重点加强对会场餐饮提供单位的食品卫生全程监督和会场周边巡查力度,有力确保了亚太市长峰会、直辖十周年庆典等大型会议、活动的卫生安全。同时通过加强卫生监督稽查,强化内部制约机制,认真开展依法行政文明执法树立形象专项培训教育活动,有力地推动了卫生监督执法工作的深入开展。
2.3妇幼卫生工作得到有力推进近年来,南岸区妇幼保健院紧紧围绕一法两纲,以降低孕产妇和儿童死亡率为核心,通过创建区级甲等妇幼保健所、加拿大永明爱幼中心、爱婴区以及开展母子保健、新生儿疾病筛查等工作,不断加强软硬件和内涵建设,使妇幼卫生工作水平得到明显提高。近10年南岸区孕产妇死亡率从1997年的10万降至2005年的1万以下,婴儿死亡率从1997年的11.79‰降至2008年的3.61‰。
2.4公共卫生中心和应急指挥中心竣工并投入使用为进一步建立健全公共卫生体系,南岸区政府无偿提供土地5.56亩,投入资金4000多万元用于南岸区公共卫生中心大楼的建设(应急指挥中心设在公共卫生中心大楼内)。南岸区公共卫生中心大楼的建成,为公共卫生3家单位提供了新一轮快速发展的平台,南岸区处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重大灾害事故、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以及其他严重危害公众健康事件的应急能力将得到进一步整合与增强。
2.5农村和社区卫生工作得到大力加强农村卫生工作方面:(1)作为重庆市的五个“试点区”之一,率先推行了新型城乡合作医疗保险制度,将医疗实惠带给了广大农村群众和城镇居民;(2)作为农村初级卫生保健达标区,大力开展农村爱国卫生运动,改善农村居民生活环境;(3)加强乡镇卫生院基础设施建设,2007年投入资金1850万元,新建了卫生院业务用房6989m2,为12个村卫生室配置了新的设备,极大地改善了乡镇卫生院的硬件条件。社区卫生工作方面,南岸区将社区卫生服务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通过加大政府对公共卫生的投入力度(从2004年起区财政连续3年每年对卫生增加1000万元的投入主要用于农村和社区卫生)、落实困难群体医疗救助经费、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享受税费优惠政策等一系列措施加以推进。2005年,南岸区成功创建了“全国社区卫生服务示范区”,到2007年建成了8个社区服务中心和32个社区卫生服务站,初步建立起“小病在社区、大病在医院”的新型城市卫生服务体系。
3劣势分析
3.1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发展受到制约(1)在人才方面,存在缺乏学科带头人,专业技术人员学历结构不合理、技术水平不够高、现场处置能力不够强等问题。(2)在实验室建设方面,近几年虽然投入不断加大,但按照卫生部、国家发改委联合下发的《省、地、县三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实验室建设指导意见》中有关地级实验室装备标准要求,A、B、C三类仪器设备还差376套,很多必须的检验监测工作还不能完成。(3)疾病预防控制工作作为社区卫生和农村卫生的重要组成部分,现在还没有做到与二者有机结合。
3.2卫生监督管理难度大(1)卫生监督具有对象多(南岸区现有食品生产经营和公共场所单位2853户,各类学校及幼儿园232所)、面广、从业机构动态变化、人员流动性大等特点,而南岸区卫生监督所仅有卫生监督员35人,因此监督力量严重不足。(2)开展卫生监督工作所必要的一些交通、取证工具和办公设备没有得到充实,导致执法手段较落后,影响了卫生执法的效率和水平。(3)职业卫生监督管理难度大,一方面企业职业卫生法制意识淡薄,也不愿花钱投入,另一方面工人害怕失去工作不敢对企业提出应有的劳动保护要求,使职业卫生安全存在很大漏洞。(4)对流动食品摊点难以管理,他们一般为失业人员、下岗职工和农村进城人员,其文化水平较低、缺乏相应技能,卫生意识较差,给卫生监督工作带来了困难和挑战。#p#分页标题#e#
3.3妇幼卫生工作发展缓慢人才严重缺乏是目前制约南岸区妇幼卫生事业发展最主要的因素,(1)按照卫生部《妇幼保健机构管理办法》的要求及南岸区服务人口69万的现状,南岸区妇幼保健院应配备保健和临床人员100~110人,而现在仅有在职职工32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仅26人,因此妇幼卫生工作即使满负荷运转也不能满足市场需求。(2)国家取消强制性婚检以来,妇幼保健院的收入急剧下滑,为努力创收维持正常运转,妇幼保健发展出现了“重临床、轻保健,重有偿、轻无偿”的现象。(3)在妇幼保健3级网络中,村级网底基本破裂,农村孕产妇和儿童系统管理工作得不到有效落实,使孕产妇和儿童死亡率农村明显高于城市。
3.4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亟待加强(1)全社会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认识不充分,危机和忧患意识不强,缺乏应对突发事件的心理准备;(2)处置突发事件的各部门间密切协调和联合执法力度还不够;(3)一部分预案没有经过多次演练实践,可行性和操作性不强;(4)疫情监测体系和评估制度需要进一步加强和完善。
4机会分析
(1)公共卫生正得到党和政府的高度关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总书记明确要求要建立覆盖城乡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SARS以后,社会各界进一步意识到公共卫生是国家安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完善健全的公共卫生体系能够使一些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得以避免或得到有效控制。(2)良好的公共卫生政策为公共卫生事业的加速发展奠定了基础。近年来,国家政策不断向公共卫生倾斜,2002年以来,全国共投资105亿元用于各地疾控中心基础设施建设,中央专项投资64亿元用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医疗救治体系建设。最近5年南岸区财政在对卫生事业的投入也不断增加,2003~2007年增加了2.65倍,其中4200万元资金用于区公共卫生中心大楼的建设和仪器配备。(2)重庆直辖和成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实验区,给社会事业包括公共卫生带来全面快速发展的好机遇。(3)公共卫生正得到党和政府的高度关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总书记明确要求要建立覆盖城乡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SARS以后,社会各界进一步意识到公共卫生是国家安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完善健全的公共卫生体系能够使一些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得以避免或得到有效控制。(4)社会公众的公共卫生意识逐步提高。通过SARS以及近年来发生的霍乱、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等疫情,大家认识到公共卫生一方面要依靠政府和医务工作者的努力,但更重要的是全社会的每一个人都要积极行动起来。
5威胁分析
5.1疾病控制工作形势严峻(1)公共卫生安全问题全球化,在交通旅游业日益发达的今天,感染性疾病的传播速度非常快,从一个地区到另一个地区可能只需几小时时间;(2)一些新型传染病的暴发和流行给人类健康带来威胁,如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人猪链球菌病和不明原因肺炎等;(3)重大传染病防控形势不容乐观,艾滋病正由高危人群向普通人群扩散,结核病死灰复燃(近年来南岸区法定传染病中肺结核发病率一直处于首位)、性病发患者数不断上升,狂犬病疫情处于近年来的发病高峰;(4)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患病率上升迅速,据社区卫生基线调查统计资料,南岸区2004~2008年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发病前3位分别是:高血压、糖尿病、肿瘤。
5.2食品安全问题令人堪忧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群众对不同食品的需求量和消费结构都发生了明显变化,但食品不安全问题却日趋严重,如震惊全国的“三鹿奶粉”、陈化粮等事件,南岸区卫生监督部门近年来查处过的有潲水油、“苏丹红”辣椒粉、药物残留多宝鱼、臭猪肉加工腊肉、香肠等事件,以及越来越多的转基因食品,这都给食品卫生监督监测带来了新课题。
5.3职业卫生工作任务艰巨南岸区是重庆市老工业基地之一,皮革、汽车、摩托车配件、医药、纺织业较为发达。工业迅猛发展,不可避免地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同时生产过程中的新工艺、新设备、新原料不断开发利用,使职业病危害因素不仅仅限于传统的粉尘、噪声、重金属,还有如精神紧张、心理压力导致的神经衰弱综合征以及微波、高频、电磁辐射、激光、新型农药带来的新的职业危害。
5.4进城务工农民工增多给公共卫生管理带来相当大的难度近年来由于城市化进程加快,大批农村剩余劳动力涌向城市谋生,仅南岸区中心地区南坪就有农民工约30万。由于大多数农民工生活在社会最底层,其生活环境、卫生意识和卫生习惯都相对较差,如对常住人口的儿童计划免疫、孕产妇和儿童系统管理等工作都无法实施,因此,农民工的公共卫生问题日益突出,这不仅严重威胁农民工的健康,也将影响到常住居民的健康。
一、加快完成“两项体制”改革,积极稳妥推进食品安全监督体制改革和职能调整
今年是卫生监督体制改革和职能调整年,“两项体制”改革、新一轮食品安全监督体制改革和职能调整是卫生监督执法体系建设的重大步骤。一是尽快全面完成两项体制改革。未完成“两项体制”改革的县市要积极争取党政领导及有关部门的重视和支持,六月底前全面完成第一轮卫生监督体制改革,切实做到卫生监督机构编制单列,班子、人员和财务独立设置和运行。二是加大对卫生监督体制改革和体系建设的督导力度,积极推进全市卫生监督机构的参公管理。已完成“两项体制”改革的卫生监督机构要扎实推进行政执法机构人员参照公务员管理工作,各地卫生局及监督机构要高度重视参公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认清大势,争先参公,早参公早受益,为下一轮职能调整和卫生监督体系建设奠定基础。三是按照医药卫生体制和食品安全监督体制改革部署,积极稳妥地推进新一轮卫生监督体制改革。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及监督机构要把思想行动统一到中央和各级地方党委政府的决策部署上来,正确认识稳妥推进这次机构改革和职能调整,坚决执行落实食品安全监管职能调整的各项工作,做到思想不乱,队伍不散,工作有序,认真履责,实现平稳和谐过度。四是抓住体制改革和参公时机,提高卫生监督执法经费保障水平。积极争取党政领导的重视和编制、人事、财政等部门的支持,在推进体制改革和参公管理的同时,落实监督执法机构财政预算拨款和专项经费投入,解决卫生监督机构生存和发展的迫切问题。积极争取国家卫生监督基本建设项目资金,提前规划和稳步实施基层卫生监督机构房屋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履行监督职责所必须的装备设施和能力建设,配备快速检测仪器,加强业务技能培训。五是全市卫生监督机构要进一步加强内涵建设和优化执法运行机制。逐步形成结构合理、保障到位、运转协调、行为规范、程序明晰、执法有力、办事高效的卫生监督执法新体系。
二、深入开展打击非法行医专项行动,根本扭转非法行医严峻形势
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及监督机构要按照市政府的要求和《2011年全市打击非法行医专项行动实施方案》,加强领导,强化措施,落实责任,务求实效。一是市卫生监督局在“春雷”行动的基础上,实行班子领导划区分片,包干负责,调整整合好监督资源,狠抓专项集中行动的落实,切实做到“全面清理、规范一批、处罚一批、取缔一批”,使医疗服务秩序明显规范,非法行医形势得到根本扭转。二是各地要统一行动和步骤,切实加强领导,提高认识,成立领导小组和工作专班,集中力量、集中时间打一场整顿医疗市场和打击非法行医的攻坚战。三是各地各单位要进一步密切与公安、工商、计生、宣传等部门的联系,加强协调配合和联合执法,加大查案办案力度,做好涉嫌犯罪案件地移送工作,形成综合治理合力,广泛动员社会各界和群众参与专项行动,加强舆论监督、社会监督,营造打击非法行医的社会氛围,巩固专项行动成果,建立长效监管机制。
三、广泛深入宣传贯彻《食品安全法》,全面认真履行法定职责
《食品安全法》 6月1日正式实施,学习宣传贯彻新的法律法规,全面认真履行食品安全综合协调职责是当前和今后的一项重点工作。一是卫生行政部门及监督机构的领导干部要带头学习贯彻新法律及配套法规规章,认真组织对监督执法人员的培训考核,积极履行法律赋予卫生部门食品安全综合协调、风险监测评估、查处重大事故、信息、制定标准、新食品许可和检验机构规范六项职责,既要避免职责交叉,又要防止监管空白,确保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统一、协调、有序地进行和过度。二是充分发挥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媒体的作用,采取多种形式广泛宣传食品安全法的立法宗旨和主要内容,做到家喻户晓,增强人民群众的食品安全法律意识和监督意识,为法律的贯彻实施营造舆论氛围和社会环境。三是继续抓好打击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专项整治工作,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食品安全整顿工作方案的通知》([2011]8号)精神,依法履行好食品安全监管的各项职责,持续深入地抓好食品生产经营领域的整顿工作,在食品安全体制调整到位之前,继续履行食品卫生安全监管职责。
四、依法加强职业卫生和放射卫生监管服务,维护劳动者健康权益
面对职业病防治的严峻形势,各地各单位要围绕发展经济和构建和谐社会的中心工作,积极主动依法履行职责,创造性地开展职业卫生和放射卫生安全工作。一是积极构建“政府组织领导,部门分工负责,社会广泛参与”的政府主导和群防群治工作机制,市县两级卫生部门要积极启动成立“职业病防治工作委员会(或领导小组)”,明确部门职责,推进职业病防治工作;二是以建设项目和职业卫生审查评价为突破口,从源头上防控职业危害和职业病发生,增强对新改扩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和控制效果评价技术服务能力,扩大重大建设项目和高危项目评价覆盖率,用好法律监管和行政手段,推进评价工作迈上新台阶;三是大力加强职业监护监测工作,继续做好第二轮哨点监测和示范企业试点工作,不断扩大职业健康体检和职业危害监测覆盖率;四是继续加强职业技术服务能力建设,各县市要选择一家符合条件的医疗卫生单位,申报职业健康体检机构资质,继续加强和规范职业病诊断与鉴定工作,制定职业病诊断与鉴定工作规范文件,提高工作水平;五是加强放射卫生监督管理,认真做好放射诊疗机构的许可工作,依法开展放射人员健康监护、个人剂量监测及监督检查工作;六是加强“职业卫生宣传周”和职业病防治知识宣传,营造良好的执法环境和社会氛围。 【1】
与本篇 全市卫生法制与监督工作计划 内容有关的:
查看更多>>
五、围绕群众关心的问题,努力推进各项卫生监督工作
(一)加强传染病防治监督检查,落实疾病防控措施和消毒监管。高度重视手足口病等重大疾病的防控工作,加强对疾控机构、医疗机构和疫情单位传染病防治措施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今年重点检查学校、幼儿园和各类医疗机构传染病疫情报告与防控措施落实情况。继续做好血液安全监管工作。加强对消毒产品、一次性用品和日常消毒的执法检查,重点是对医疗卫生机构消毒产品批号和消毒效果监测进行检查。
(二)继续加大卫生执法查处案件力度,实行办案稽查和考核评议责任制。各地要适时成立“行政处罚审理委员会”,规范和优化办案机制,将查办案件作为科室和个人年度工作考核的重要内容,强化内部稽查,开展处罚案卷评议活动,不断规范涉嫌犯罪地移送工作,提高办案能力和水平。
(三)加强卫生执法队伍建设,进一步提高监督人员综合素质和执法能力。坚持公开考聘和择优录用,严把进人关,有针对性地吸收有用人才,抓好定期培训和阶段性集中学习,积极参加上级组织的培训进修活动,适时组织外出学习考察,学习先进典型、开阔眼界、拓展思路。
(四)加强公共场所和饮用水监督管理工作。探索和创新监管方式,积极推行公共场所量化分级管理工作,加强对小旅馆、小理发美容店、休闲娱乐、小浴池和游泳场馆等场所的监督检查,严厉查处公共场所无证经营活动,不断提高监管整体水平。继续加强集中供水、二次供水卫生安全监督监测和保障工作。
(五)继续加强事物中毒防范和应急处理工作。根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重大食品安全事故预案的要求,确保报告及时、反应迅速、处理得当。
(六)加强农村卫生监督网络建设。积极探索完善基层卫生监督模式和方法,逐步建立覆盖全市乡村的卫生监督体系。
(七)加强卫生监督信息网络建设。完善档案资料管理,搭建省、市、县三级联网互通、沟通信息、共享资源的信息平台。
(八)深入开展卫生系统“五五普法”和依法治理工作。推进全市卫生系统“法律六进”活动。
(2)
与本篇 全市卫生法制与监督工作计划 内容有关的:
2011年全市卫生工作要点
妇幼保健工作要点
2011年度学校创卫工作计划
2011年社区计生工作计划
2011年第一学期卫生工作计划
农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镇级工作计划
市卫生监督所卫生监督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