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个体经济的形式

个体经济的形式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个体经济的形式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个体经济的形式

个体经济的形式范文第1篇

为了从更细微的层面把握和认识北京地区住宅夏季非空调环境下人体的热适应特性,从单个个体角度开展相关的分析研究。通过分析建立连续变化的室内温湿度环境与人体对热湿环境主观评价的相互联系,从人体对室内温度、湿度的热适应水平以及在热适应水平上室内温、湿度两者的交互作用两个方面,对住宅夏季非空调环境下单个个体热适应特性进行较完整的分析和刻画。并以北京城区某个居住者为例,阐述了上述的分析方法在研究个体对住宅夏季非空调室内环境热适应特性的应用。

关键词:

非空调环境;人体热适应;个体特性;适应水平;应用

中图分类号:Tu83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4764(2014)05-0050-05

Thermal Adaptation to Free-Eunning Environment of Apartments in Beijing:Individual Level

Jan Yiwenga, Pei Zea, Yin Sujub, Li Yia

(a. College of Architecture and Civil Engineering; b. College of Applied Sciences, Beiji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Beijing 100124,P.R.China)

Abstract:

Occupant’s thermal adaptation to free-running environment of apartments in summer was studied at an individual level.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ndoor environmental parameters and occupant’s thermal sensation to indoor environment has been developed. Moreover, the effects of indoor temperature and relative humidity, as well as the interaction effects of the two parameters on occupant’s thermal sensation have been analyzed. On this basi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occupant’s adaptation to indoor temperature and relative humidity have be identified simultaneously. One particular individual dweller in Beijing has been selected to study the thermal adaptation by applying the method to practice.

Key words:

free-running environment; thermal adaptation; individual level; adaptation level; application

伴随着采暖、空调系统普及所引发的一系列能耗、环境以及人体舒适健康的问题,自然通风环境下的人体热适应问题近年来已受到研究者的广泛重视,并对此开展了大量现场实地调研的基础研究[1]。

首先,通过非采暖空调环境下人体实际热感觉与采用国际热舒适标准ISO7730和ASHRAE-1992预测结果存在明显差异的分析发现[2-4],早期的研究者提出了人体热适应的基本理论( Adaptive Model of Thermal Comfort ) [5-6],认为人体并非是环境热刺激的被动接受者,而是通过生理适应、心理适应以及行为调节3种方式积极主动地与热湿环境相互作用,从而在非采暖空调的自然环境中呈现出与采暖空调环境下不同的热感觉状况。之后,学者们针对不同气候条件、不同功能的建筑,从多个角度对室内人体的热适应做了广泛的分析调研工作[7-20]。在热适应模型建立的研究上,美国学者通过大量的数据调研和数据拟合,得到了人体可接受的舒适温度和室外空气平均温度的线性函数关系,建立了被ASHRAE55-2004标准所采用的热适应模型[11]。之后,欧洲学者利用当地的现场调研数据,通过建立室内舒适温度与周内外温相继平滑温度的线性回归方程,得到了对应于3类建筑的设计温度取值范围,并做为欧洲建筑设计的标准EN15251[12]。中国研究者在文献[11]研究的基础上,对中国主要热工分区(严寒地区、寒冷地区、夏热冬冷地区和夏热冬暖地区)的居住和办公建筑内夏季和冬季的人体热适应开展了细致和深入的研究,建立了对应各个地区特定建筑的人体热适应模型[13-20]。

分析比较该领域的各项研究工作,可以发现,尽管建筑所处的地理位置及建筑功能各不相同,但各项研究结果所反映出的均是特定地区人群对室内环境热适应的平均特征,如中性温度;或是针对80%或90%人群可接受的室内环境范围及其随室外温度的变化。文献[17]的研究表示,在外温30 ℃的情况下,夏热冬冷地区90%和80%人群可接受的室内温度范围大致分别为22.0~28.0 ℃和23.2~27.8 ℃,这两个温度范围的变化幅度分别为6.0 ℃和4.6 ℃。因此,研究结果所给出的是较宽泛的热湿环境范围。

从人体自身的角度分析,由于人体生理状况、生活环境等因素的千差万别,单个个体对室内环境会形成不同的热适应状况[21],文献[22-23]中不同地区人体热适应差异的统计显著性证实了上述的论点。因此,有关人体热适应平均特征或群体热适应范围的分析描述会掩盖不同个体对室内环境热适应的差异,例如对应于80%人群23.2~27.8 ℃的温度适应范围,其中可能有部分人的温度适应范围为23.2~25 ℃,而另有部分人的范围为26~27.8 ℃,也即这两类人群在对室内环境的热适应上存在明显差异。这样,研究结果没有细致反映出人体对室内环境的热适应状况,并可能会对人体热适应的群体特征导致不清晰的认识。

因此,有必要从个体角度开展人体对室内环境热适应的分析和研究,以期在更细微的层面上把握和认识人体的热适应特性。对此,通过分析建立连续变化的室内温湿度与人体对热湿环境主观评价的相互联系,从人体对室内温度、湿度的热适应水平以及在人体热适应上室内温、湿度两者的交互作用两个方面,对住宅夏季非空调环境下单个个体的热适应特性进行较完整的分析和刻画。并以北京城区某个居住者为例,阐述上述方法在研究个体对住宅夏季非空调环境热适应特性方面的应用。

1 研究对象及数据调研

1.1 研究对象

研究个体为在北京城区已生活了7a的青年女性,身材中等偏胖,喜冷。该个体周一至周五每天乘坐45 min的公交车上下班,工作地点有室内集中空调。相对应,在住宅内的停留时间为下午6点至第2天早上8点,并且主要在装有空调的主卧室活动,睡眠时间主要在夜间11点至第2天早上6点半。周末一般不外出。

1.2 室内环境测试

采用Testo175-H2型温湿度自记仪,对住宅内客厅和住户的卧室进行室内温、湿度的连续测试和记录,测试时间为2012年7月1日至2012年9月1日,数据记录的时间间隔为10 min。产品的出厂证书标注该仪器的温度精度为0.3 ℃,湿度精度为2%。测试过程没有受到太阳辐射和室内其他热源、湿源的直接影响。

1.3 问卷调查

问卷调查的内容主要包括:1)建筑基本信息;2)空调使用基本信息;3)个体基本信息,如性别、年龄、生活作息、在北京生活时间等;4)个体对非空调室内环境的接受状况,包括满意、可接受和不可接受;5)以ASHRAE7级标度(-3、-2、-1、0、1、2和3)表示的个体的热感觉信息。

个体填写问卷的时间主要为睡觉前的23:00和早上8:00,对晚上休息和夜间睡眠2个时间段的室内热环境做出主观评价。

2 调研结果分析

2.1 室内热湿环境状况

根据室内温、湿度随时间的变化,判断出室内空调的开启和关闭状况,剔除出空调运行以及空调关闭2 h内的室内环境数据。在此基础上,再依据个体所反映的生活作息,确定出个体停留室内时的非空调环境状况,具体如图1所示。在此条件下,室内温度变化范围为25~31 ℃,相对湿度主要在40%~80%范围内变化。

2.2 室内温湿度与个体热感觉的关系

对调查问卷所反馈人体热感觉的主观信息进行汇总分析,再结合相应时间段内的室内温湿度数据,得到非空调自然环境下个体的热感觉投票TSV与室内热湿环境的相互关系,具体如图2所示。由此发现,人体热感觉在趋势上随着室内温度、湿度的上升而加强,但两者之间并非呈现明显的数量关系,如在温度28.3 ℃、相对湿度67%的热湿环境下,出现了3种不同的人体热感觉投票。

于是,有必要采用统计学方法,从数量统计特征的角度,研究分析人体热感觉与其所处室内热湿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研究中采用了方差分析中的双因素法[24]。双因素法不仅可反映单个控制因素(温度或湿度)对观测变量(人体热感觉)的影响,而且还反映出两个控制因素(温度、湿度)在对观测变量(人体热感觉)影响上的交互作用。对于控制因素影响显著性的判断,该方法利用F检验,当对因素检验的统计量F大于95%置信水平下的临界值F0.05时,则认为该因素对观测变量具有显著性影响。本研究中住宅夏季非空调环境下室内温度、湿度与人体热感觉的双因素分析结果见表1。

结果表明,室内温度和湿度在统计意义上对人体热感觉都具有显著影响,同时,这两个环境参数在对人体热感觉影响上存在明显的交互作用。

2.3 个体热适应水平的分析

以上在室内温度、湿度对人体热感觉影响的显著性以及两者在对人体热感觉的影响上存在的交互作用两方面反映出人体对室内环境热适应的基本状况。接下来的问题是:不同温度或不同湿度水平下人体热感觉的差异程度如何?也即,人体对室内环境的热适应水平究竟如何?

考虑室内温度、湿度对人体热感觉影响的交互作用,采用频率分析法,对温度和相对湿度分别以0.5 ℃和5%的间隔进行划分,得到室内环境的各个微区间。对温度和湿度分别按0.5 ℃和5%的间隔进行划分主要原因在于所采用温湿度自记仪的精度,0.5 ℃和5%的间隔数值与自记仪温度和湿度精度值的2倍基本一致。进而在各个微区间内统计分析不同人体热感觉出现的频率次数,具体结果如图3和图4所示,图3和图4的数据源完全一致,不同点在于前者以湿度为划分主轴,后者则以温度为划分主轴。

根据热舒适研究中有关人体对室内热环境可接受的描述,本研究将只包含TSV≤1的温湿度区间作为人体可接受的室内热环境范围,而将出现TSV≥2的温湿度区间作为人体不可接受热环境范围。

图3和图4的结果直观反映出人体热感觉及人体其对室内热环境可接受状况随室内温、湿度的变化。

当室内温度为25~27 ℃,或者相对湿度为30%~55%时,人体热感觉为舒适或稍热,对室内热环境始终表现为可接受。此时,人体对室内热环境的可接受状况由单一的温度或湿度参数所决定,室内温度和湿度两者之间不存在交互作用和制约。

而当室内温度高于27 ℃、同时湿度超过55%后,人体对室内热环境的接受状况不再随温度或湿度呈现单一的变化。在对人体热感觉的影响上,温度和湿度两者存在交互作用。在27~28 ℃的温度范围,相对湿度低于70%的热环境让人体感到可接受;但当相对湿度高于70%时,人体会出现热、甚至很热的感觉,从而对室内环境感到不可接受。也即,在27~28 ℃的温度范围内,相对湿度作用的分界点为70%。同样分析得出在28~28.5 ℃温度范围内的相对湿度分界点为65%。温度进一步升高到28.5 ℃以上后,人体始终感到热或很热,对室内热湿环境总不可接受,此时的相对湿度分解点为55%。

因此,随着室内温度水平的上升,人体对室内热环境从可接受到不可接受的相对湿度分界点也在逐渐变化。这从更细致的角度反映出室内温度、湿度在对人体热感觉影响上存在的交互作用。综合分析室内温度、湿度的影响状况及两者的交互作用,确定研究个体对室内温湿度环境感到不可接受的3组起点分别为(27 ℃,70%)、(28 ℃,65%)、(28.5 ℃,55%),具体如图5所示。

进一步,运用统计学参数检验的t检验方法[24],以人体热感觉为被检验参数,分析验证上述有关人体对室内热湿环境热适应水平的结论。t检验通过差异发生的概率来分析判断两个总体的均值是否存在显著差异。当被检参数统计量的双尾概率P小于所对应的显著性水平α时,则认为两总体的均值有显著性差异,否则没有显著性差异。或者检验两总体均值差的95%置信区间是否跨零,若不跨零,则认为差异性显著;若跨零,则认为差异性不显著。

在对应于室温27~28 ℃的室内热湿环境区间内,以相对湿度70%为分界,将该区域内的热湿环境状态及相应的人体热感觉投票TSV划分为两组,对此进行参数检验。同样,在室温28~28.5 ℃以及28.5~31 ℃所对应的两个室内热湿环境区间内,分别以相对湿度65%和55%为分界,对各个区间内的室内热湿环境状态及相应的人体热感觉投票TSV进行分组,进行参数的分析验证。具体计算结果如表2所示。

对上述3个室内热湿环境区间,被检参数统计量的双尾概率P值均为0.00,小于显著性水平0.05;此外,各个环境区间内两组环境下TSV均值差的95%置信区间都不跨零。因此,计算结果从统计验证的角度说明了70%的相对湿度是该个体在27~28 ℃温度水平下对室内热环境从可接受到不可接受的分界点,同样,65%和55%分别是对应着28~28.5 ℃以及28.5~31 ℃温度水平的相对湿度分界点。

3 结 论

通过分析建立连续变化的室内温湿度环境与人体对热湿环境主观评价的相互联系,可以从人体对室内温度、湿度的热适应水平以及在热适应水平上室内温、湿度两者的交互作用两个方面,对住宅夏季非空调环境下单个个体的热适应特性进行较完整的分析和刻画。

针对单个个体的研究可以在更细微的层面上把握人体对住宅夏季非空调环境的热适应特性,从而为在更广层面上研究和认识人体对室内环境热适应的群体特征提供基础。参考文献:

[1]

清华大学建筑节能研究中心,中国建筑节能年度发展研究报2009[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9.

[2]Busch J F. Thermal comfort in Thai air-conditioned and naturally ventilated offices [M]. Standards for Thermal Comfort, 1995: 114-121.

[3]De D, Richard B, Gail S. Thermal comfort in naturally ventilated buildings: Revisions to Ashrae Standard 55[J]. Energy and Buildings, 2002, 34(6): 549-561.

[4]夏一哉,赵荣义,江亿. 北京市住宅环境热舒适研究[J] 暖通空调, 1999, 29 (2): 1-5.

Xia Y Z, Zhao R Y, Jiang Y. Thermal comfort in naturally ventilated houses in Beijing[J]. Heating Ventilating & Air Conditioning, 1999, 29(2): 1-5.

[5]Dear D, Brager R, Schiller G. Developing an adaptive model of thermal comfort and preference [J]. ASHRAE Transactions, 1998, 104 (1): 145-167.

[6]Humphreys M A, Nicol J F. Understanding the adaptive approach to thermal comfort [J]. ASHRAE Technical Data Bulletin, 1998, 14(1): 1-14.

[7]Gotoa T, Mitamurab T, Yoshinoc H, et al. Long-term field survey on thermal adaptation in office buildings in Japan [J]. Building and Environment, 2007, 42(6): 3944-3954.

[8]Hwang R L, Cheng M J, Lin T P, et al. Thermal perceptions, general adaptation methods and occupants idea about the trade-off between thermal comfort and energy saving in hot-humid regions [J]. Building and Environment, 2009, 44(3): 1128-1134.

[9]Wu Y C, Mahdavi A. Assessment of thermal comfort under transitional conditions [J]. Building and Environment, 2014,76:30-36.

[10]Mishra A K, Ramgopal M. Thermal comfort field study in undergraduate laboratories-An analysis of occupant perceptions [J]. Building and Environment, 2014, 76: 62-72.

[11]ANSI/ ASHRAE Standard 55-2004: Thermal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 for human occupancy [S]. Atlanta: ASHRAE, 2004.

[12]CEN Standard EN15251. Indoor environmental input parameters for design and assessment of energy performance of buildings-addressing indoor air quality, thermal environment, lighting and acoustics [S]. Brussels: Comite Europeen de Normalisation, 2007.

[13]Wang Z j, Li A X, Ren J, et al. Thermal adaptation and thermal environment in university classrooms and offices in Harbin [J]. Building and Environment, 2014, Available online.

[14]曹彬,朱颖心,欧阳沁,等. 北京地区冬季室内人体热舒适性及热适应性调查[J] 暖通空调, 2010, 40( 5 ): 98-101.

Cao B, Zhu Y X, Ouyang Q, et al. Field research of human thermal comfort and thermal adaptability during winter in Beijing [J]. Heating Ventilating & Air Conditioning, 2010, 40(5): 98-101.

[15]黄莉,朱颖心,欧阳沁,等. 北京地区农宅供暖季室内热舒适研究[J] 暖通空调, 2011, 41(6): 83-85.

Huang L, Zhu Y X, Ouyang Q, et al. Indoor thermal comfort in rural houses around Beijing in heating season[J]. Heating Ventilating & Air Conditioning, 2011, 41(6): 83-85.

[16]闫海燕,杨柳. 焦作夏季居住建筑人体热舒适现场研究[J]. 暖通空调,2012,42(4): 96-103.

Yan H Y, Yang L. Field study on occupant thermal comfort in residential buildings of Jiaozuo city in summer[J]. Heating Ventilating & Air Conditioning, 2012,42(4): 96-103.

[17]刘红,李百战,马晓磊 夏热冬冷地区非采暖空调室内可接受温度范围[J] 土木建筑与环境工程, 2011, 33(4): 127-133.

Liu H, Li B Z, Ma X L. Acceptable temperature range of indoor environment without air conditioning and heating in hot summer and cold winter zone [J]. Journal of Civil, Architectural &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2011, 33(4): 127-133.

[18]李俊鸽,杨柳,刘加平.夏热冬冷地区人体热舒适的气候适应模型研究[J]. 暖通空调, 2008, 38(7): 20-25.

Li J G, Yang L, Liu J P. Adaptive thermal comfort model for hot summer and cold winter zone [J]. Heating Ventilating & Air Conditioning, 2008, 38(7): 20-25.

[19]金玲,孟庆林,赵立华,等. 粤东农村住宅室内热环境及热舒适现场研究[J]. 土木建筑与环境工程,2013,35(2): 105-112.

Jin L,Meng Q L,Zhao L H, et al. Indoor environment and thermal comfort in rural houses in east Guangdong of China[J]. Journal of Civil, Architectural &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2013,35(2): 105-112.

[20]Zhang Y F, Wang J Y, Chen H M, et al. Thermal comfort in naturally ventilated buildings in hot-humid area of China [J]. Building and Environment, 2010, 45(4): 2562-2570.

[21]孙庆伟,李东亮. 人体生理学 [M]. 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9.

[22]Cao B, Zhu Y X, Ouyang Q, et al. Field study of human thermal comfort and thermal adaptability during the summer and winter in Beijing [J]. Energy and Buildings, 2011, 43(2): 1051-1056.

个体经济的形式范文第2篇

关键词:环境工程;问题;污水处理 ;工程建设

中图分类号: U66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 引言

伴随着城市建设高速的发展,城市环境的工程建设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城市环境建设主要包括污水处理、垃圾处理、园林建设和节能建设等等几个重要反面内容。在进行环境工程建设当中,只有建设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社会,协调人与环境的关系,构建一个和谐的社会环境,才能真正做到城市建设和环境保护相互结合。

2环境工程建设的难点

目前,各城市环保工程建设规模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在污水和垃圾处理等设施建设水平、建筑节能和城镇绿化水平等方面仍存在着很多急需解决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污水没有得到及时处理

城市生活的污水主要包括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和城市径流污水。虽然工业废水在城市污水当中也占有一定的比例,但主要是在以工业为主的城市,这部分污水当中含有大量对人体有害的腐蚀性、难化解的污染物。城市的生活污水是城市污水的主要来源。

2.2生活垃圾处理未达标准

城市的不断发展和城市人口比重的不断加大,带来了很大的城市生活垃圾处理问题。一方面城市固体垃圾总量逐年增加,如果不能够进行有效的处理,将严重影响城市的形象和人们的生活。另一方面城市生活垃圾、工业垃圾处理无法达到国家的无害化处理标准。在

城市环境工程建设中,对城市生活垃圾的处理还停留在传统的做法上,许多市、县级城市的垃圾处理达不到国家的无害化处理标准。没有进行生活垃圾的无公害处理是城市环境工程建设中一个相当严重的问题。

2.3园林绿化建设相对落后

园林建设在城市环境工程建设当中有着很重要的作用,在城市建设中,园林绿化建设不仅能够降低城市的噪声和空气污染,还能够改善城市的居住环境,但是目前我国对城市的园林绿化建设片面强调加大商品房和高档住宅的建设,没有重视绿化建设的重要性,城市园林绿化建设与发达国家相比较为落后。园林绿化建设在各地的城市发展中,建设水平也不一致,很多城市没有足够的绿化空间,这一现状将会严重限制未来城市的进步,因此园林绿化建设是城市环境工程建设的难点。

3环境工程建设存在难点的原因

当前环境工程建设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影响了工程顺利进展。在环境工程建设中,其难点主要是因为对环保的认识不足、资金投入不足、各部门之间配合不够、管理机制落后4个方面的问题,具体内容如下。

3.1环保认识不足

在当前的环境工程建设中,对环保的认识不足是环境工程建设的首要问题。部分地区政府对环境工程建设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的重视程度不高,为了追求发展,盲目地追求经济利益,片面地强调加大商品房和高档住宅的建设,园林绿化建设相对落后于城市的高速建设发展水平。重视经济效益,忽视环境工程建设的做法,缺乏有效的宏观调控和政策引导,使得环境工程建设的政策落实不到位,造成环境管理体制不完善,监督力度不足,环境工程建设步履维艰。

3.2 资金投入不足

在当前的环境工程建设中,对环境工程建设的资金不足,导致技术水平不够。环保投资已成为环境工程建设发展的关键,建设资金紧、运营效率低是环境工程建设和运营中的难点。环境工程建设需要资金的支持,单靠政府投入环境工程建设远远不够,仍存在缺乏专业技术、管理人员和对有限资金使用不当等问题,不能满足环境工程建设的需要。另外,环境工程建设中生态建设和污染防治资金投入不足,使得环保基础设施投资渠道窄,环境工程建设没有大幅度的进展。

3.3部门配合不够

在当前的环境工程建设中,各方主体的力量没有得到很好的整合。部门之间各自为政,支持配合不够,忽视了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作用,职责任务不够具体,工作关系不够顺畅,使得环保工程建设中责任不明确,措施不得力,合力效应未能真正凸显出来,在一定程度上

对完成重点工作和目标任务形成了阻力,环境工程建设的工作推进难度很大。

3.4管理机制落后

在当前的环境工程建设中,环境工程建设的管理体制和机制远远落后于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人力资源结构存在不合理的现象,不利于规范管理,明显制约着环境工程建设发展的步伐。传统的环境管理体制导致许多环境保护法规未能得到贯彻实施,传统管理体制下的管理方式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其弊端越来越明显,影响了环境工程建设的监管效能。

4 环境工程建设的应对措施

要做好环境工程建设,加快建设环境友好型城市的步伐,针对上述环境工程建设的难点,可以从提高环境工程建设的认识、鼓励社会多元化的投资、充分发挥政府管理职能、创新环保建设管理机制4个方面入手,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完善环境工程建设。

4.1 提高环境工程建设认识

环境工程建设与人们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有必要提高对环境工程建设的认识。对政府而言,政府部门要引起高度重视,坚定抓好环境建设的信心和决心,认真贯彻执行科学发展观和可持续发展战略。要加强环境工程建设的宣传和监督,强化抓好环境建设的责任感和紧迫感,狠抓环境工程建设工作的落实,及时向社会环保设施建设和建筑节能工作进展,完善环境工程建设相应的政策措施,加快环境工程建设的步伐。

4.2 鼓励社会多元化的投资

环境工程是一项耗资比较大的工程,积极完善多元化投资建设机制,鼓励社会多元化的投资,使社会上多元的投资力量参与到其中来,可以有效解决环境工程建设资金不足的问题。政府应对这些参与者给予奖励和支持,对运营成本给予必要的奖励和补助,社会外来资金积极参与到环境基础设施的建设和运营当中来,有利于环保设施的正常运营,确保环境工程的良性运行。

4.3 充分发挥政府管理职能

在环境工程建设当中,由于各部门职能不同,不可避免地会存在着一些利益之争,这就需要政府转变政府职能,优化发展环境建设,充分发挥政府的管理职能,把优化环境作为服务经济建设的重点,了解环境工程建设中出现的问题,协调解决困难和研究问题的途径和方法。做好协调工作,充分发挥职能作用,要协调好环境建设部门土地资源部门和有关城建单位的利益,从政策法规和技术上,积极引导和支持环境工程建设的工作,并合理规划和建设环境保护设施,结合环境的评估,对该项目进行引导和监督,避免城市建设和环境保护不相协调的情况发生,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证。

4.4 创新环保建设管理机制

推进环境工程建设机制的创新,需要有一定的技术支持。运用高新科技,是环境工程建设当中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环境工程建设取得良好效果的重要保证。

个体经济的形式范文第3篇

关键词:高校计算机;教学质量;改革路径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5)06-0153-03

1 新形势下高校计算机教学质量现状

现今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知识在不断更新,我国需要的各岗位优秀人才均需要具备熟练的计算机操作知识,因此对高校学生进行计算机知识教学是重要的且基本的课程。目前全国各地区高校基本均开设有计算机教学课程,但由于计算机教学对高校相关教师团队以及硬件设备均较高,计算机技术革新快,需要教师及时做到知识更新,学校要及时进行设备更新。

1.1对计算机教学重视度较低

由于计算机教学的一些高深内容在现今一些专业是暂时不需要的,因此学生对计算机教学内容的深层次知识并不感兴趣。而较为浅层次的计算机知识大多数学生在日常的生活中便已经掌握,教师过多的讲授浅层次的计算机知识则是浪费学生们的时间,因此大部分的计算机课程是不将浅层次计算机知识作为计算机教学的主要内容。由此大部分的学生潜意识将计算机课程归结为选修课程,缺乏主动学习意识以及深入了解兴趣,对计算机知识学习的重视程度不够。另外,在计算机教学课程安排的情况来看,学校对计算机教学的重视程度不够。大部分高校对计算机课程遵循了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教学方式来传授课程,但由于课时安排较少,大部分的学生不能够有充分的实践在实验课上练习理论课所学习的知识。还有少部分学校的计算机设备及软件与理论课知识所使用的实践工具不符,使得学生无法通过实践课来熟练理论知识,对于教学来说完全是毫无意义的实践教学,白白浪费学生时间。还有一部分高校计算机教师受到学校以及学生对该门课程的不重视思想,自身对课程教学抱以懒散应付的态度,大大降低了计算机教学质量[1]。

1.2硬件设施缺乏

由于计算机教学较为特殊,需要计算机设备配合才能够较好地达到计算机教学目的。高校学生大部分均是住校,除了课上在计算机室内学习实践,平时几乎没有机会来复习熟练课上所学的计算机知识,再加上学生与教师缺乏计算机知识沟通,大部分学生学习了计算机知识后仅能记住课上所学知识的50%左右,大大降低了计算机知识的学习效率,因此大部分学校缺少让学生能够课下进行复习练习的硬件设备。另外,大部分高校还存在计算机教师职位缺乏的情况,教师在课堂上讲课不熟练,显得手忙脚乱,影响学生的课上学习效率,久而久之学生对计算机学习丧失耐心,课上多发生学生走神、睡觉等从事与课堂无关活动的现象。

1.3评估制度不合理

现今部分学生功利心较重,对计算机知识的学习方式与内容的选择主要根据学校评估制度决定。大部分高校对计算机学习成绩评估制度较为单一,无法全面衡量学生的计算机学习成果以及教师教学成果,仅仅重视对学生基础内容的考察,不重时学生对计算机知识实际应用的考察,无法发到计算机教学的目的。甚至部分高校采取纸质试卷作为计算机知识的考试形式,学生无需进行实践操作,仅需将所考的重点内容背下来,在试卷上写出即可得到十分理想的成绩,不能从实地反映出学生计算机学习的实际情况。

2 高校计算机教学质量影响因素分析

2.1计算机教学内容

大部分高校计算机教师授课是根据教材内容备课传授的,而教材内容通常较为落后,教师根据教材内容传授学生计算机知识跟不上时展的步伐,容易使学生丧失学习兴趣。高校计算机教学内容不少还停留在Word、Excel等基础工具的使用,内容本身较为枯燥,容易使课堂学习氛围僵硬,使学生对计算机课教学认知为简单的基础计算机知识课程,无法促进学生对计算机知识的深刻认识与理解。在理论与实践的教学模式上,不少教师认为实践大过理论,因此主要带领学生学习计算机实验课,然而计算机知识并不是学生所想象的那么简单的,这就使得大部分学生在上计算机实践课时摸不到头脑、手足无措,无法根据要求进行实践,进而使得高校计算机课程教学效率大大降低[2]。

2.2计算机教学方式

现今我国高校计算机课程的教材内容设计较为枯燥,且教师在传授过程中多采用简单的灌输式传授,使得学生对计算机并没有特别强烈的学习欲望。高校的计算机课程还是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但由于教师的讲课形式以及内容过于抽象化,且每个单元的前期内容学生多通过自学早已经学会,因此学生并不愿意接收教师这种平白的教学方式,影响了学生对计算机学习的整体学习气氛。因此,大多数的计算机教师有必要改进自己的教学方式,向其他学科教师借鉴较为容易让学生产生兴趣,容易使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学习中的教学方法。另外,由于计算机课程的知识内容较多,一味地将知识灌输给学生肯定是记不住的,且还有部分学校的计算机课程是将理论课统一在一起上的,结束理论课的课程才开始实践课,这种情况导致学生学一点忘一点,最后实际实践时根本不知道应该要怎么操作,白白浪费了早前学习的课时。计算机是一门需要理论实践充分合理结合教学才能够真正掌握的学科,因此计算机教师需要去研究分析如何结合才能够使学生的学习效率达到最高。

3 提高高校计算机教学质量的改革路径

为了提高高校计算机教学质量,完善教学模式,创建更符合学生需求,更加能够吸引学生的新式计算机教学模式。笔者向5所高校1000名学生做了问卷调查,调查结果如下:

由调查问卷不难看出学生渴望学习基础实用的计算机知识,但是相当一部分同学对高校计算机教学缺乏积极性,且由于现今计算机较为普及,大部分学生对计算机知识已经有了一定了解。因此提高高校计算机教学质量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

3.1教学方法改革创新

高校计算机教学要坚持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教学方法,适当加以创新,使学生对计算机课程学习产生兴趣,主动参与学习计算机知识。根据调查显示,计算机课程尽量应安排在大一、大二期间,学生有充足时间更多精力学习计算机课程。另外,学校需要定期更新计算机教学的硬件设备与软件设备,使学生学习的计算机知识能跟上时展,在将来的工作中能够学有所用。通过调查还不难看出,在教学初期,由于学生对计算机知识的了解本身存在个体差异,教师在实践课教学上就不能够要求学生统一练习学习,这样容易导致计算机知识了解较多的学生对计算机课程产生轻视心里,同时也是对了解较多的学生的一种时间浪费。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在课程要求掌握内容的基础上可以适当扩展知识范围,为计算机知识了解较多的学生传授一些更加深入的知识,使其在实践课堂上也能够认真练习计算机知识,进而提高了计算机教学的教学效率,增强计算机课堂的学习氛围。另外,不少同学表示,由于时间、精力以及计算机课堂知识内容较大的原因,不少同学并不能将课堂所讲知识完全记住,因此学校可以创建晚上课堂,把计算机一些基础知识制作成教学视频给学生起到辅助教学的作用[3]。

3.2评估制度改革

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改变学生的学习态度,高校必须对齐计算机教学评估制度进行改革,不能过多侧重理论或实践任何一方,提高计算机评估考核的整体综合性,提高计算机课程的学分,进而使得学生对计算机教学的重视程度提升上来。因此,计算机课程评估制度可以分成两部分来进行,一是理论知识部分的考核,二是实践知识部分的考核,考核内容多侧重一个系统知识由浅到深的综合性题目,这样教师可以根据学生考试的情况来分析出学生是否有在认真学习计算机课程,学生普遍对哪里的知识点掌握程度不好等问题,进而改进自身教学方式,提高计算机课程教学效率。

3.3教学内容改革

不同届、不同年级及地区的学生对计算机知识的了解程度是不同的,教师在展开教学前需要先了解学生对计算机知识的了解程度,采取因材施教的办法对这些学生进行教学,适当调整教材内容,调整教学目标,增大计算机课程的含金量,提高计算机课程的教学效率及教学效果。另外,由于计算机课程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容易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且计算机具有强烈的创造性,学生可以通过自己动手来创造出一些新奇的东西。因此教师可以利用这一点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在课堂中多展示一些趣味性较强的小程序,使学生对计算机知识的学习产生强烈兴趣,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以及思考能力。另外,不少高校还采取任务式计算机教学方法,在每节计算机实践课上为学生制定本节课的学习任务,让学生通过达到学习任务这一目标来记忆计算机知识,熟练计算机操作。教师还可以学习利用信息技术开展互动式教学,让学生通过信息平台相互讨论,相互之间分享自己的实践成果来促进学生学习,增强计算机课堂的学习氛围[4]。

4结束语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各种计算机技术与网络技术呈现飞速发展的趋势,已完全渗透到我们的生活当中,甚至成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因此,计算机教学也在此形式的影响下得到了大力发展。 高校计算机教学效率低,教学质量不高归根结底还是教师与学生没有充分认识到计算机教学的重要性,因此教师在改进自身教学手段以及教学内容的同时还需让学生懂得计算机在今后学生工作生活中的用处,提高学生对计算机教学的重视程度。另外,高校之间还需多进行计算机教学交流,共同研究分析计算机教学的新路径,提高我国高校计算机教学水平,进而培养出符合时展的具有优秀计算机技术的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 邢玉娟,曹晓丽,谭萍.多视角高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改革与研究[J].河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4).

[2] 许诗.谈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J].中国校外教育,2013(36).

个体经济的形式范文第4篇

关键词:前景理论 知识共享 有限理性 决策行为

中图分类号: G30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6938(2012)06-0077-04

知识是有价值的,知识的获取要付出代价及成本。组织内部知识共享对实现组织知识增长和价值创造有重要影响。从已有文献看,学术界对组织内部个体层面的知识共享行为研究大多集中于信任及社会网络关系上,将个体之间的信任和社会网络关系看作是影响知识共享程度的主要因素。也有学者对个体知识共享行为和动机作了研究,认为不同个体有不同的知识共享动机,不同动机影响到知识共享意愿不同。如谢荷锋[1]将企业员工知识分享行为划分为个人利益驱动知识分享行为和集体利益驱动知识分享行为两类。王晓科[2]从不同理性动机驱策的前提假设出发,用博弈论分析了互惠、声誉、利他主义等不同支付实体作用下的隐性知识共享决策。何会涛[3]认为,知识共享是选择性很强的行为过程,共享行为导向对共享的有效性有重要影响。但就包括上述文献在内的已有研究成果而言,以人的认知局限性为研究视角的并不多。

个体认知涉及许多复杂的心理过程。任何个体受其经验和偏好等约束,不可能获取与知识共享决策相关的所有完备信息,更不可能具备完全精确的计算能力,因而其知识共享决策行为往往建立在有限的理性认知基础上,并通过权衡获取知识付出的成本及知识共享可能取得的收益做出选择。同时,因组织制度基础、组织管理者的行为等因素会在一定程度上干扰个体从认知心理出发对知识共享与否的判断,从而也使得个体知识共享不可能按某种特定的运行规则来进行。基于此,本文在认知心理学和行为经济学相结合的基础上,分析有限理性条件下组织内部个体知识共享决策机理,旨在更进一步解析组织知识共享问题。

1 有限理性主体知识共享决策机理分析

按获取和传递的难易程度,人们通常将知识分为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而组织中涉及个体层面的专有知识大多属于隐性知识,组织知识共享研究也主要与此有关。与显性知识相比,隐性知识是高度个体化的知识,是个体所拥有的信息、经验等无形因素长期积累的结果,不仅深植于个体行为中,而且与个体的价值观及心智模式相融合,与个体的经历、修养、思维方式以及受教育层次等有密切关联。一般地,个体通过合作和知识再创造与他人分享隐性知识[4]。首次提出隐性知识概念的波兰尼(Michael Polanyi)认为,知识不能脱离认知主体,只有和认知结合的知识才可称之为知识。在一个人所知道的、所意会的以及他所要表达的东西之间存在着隐含的未编码知识,这种知识来源于个体对外部客观世界的感知与判断。个人层次的隐性知识通常因与其艰苦的努力相伴随,因而出于回收投入成本和精力的考虑,个体往往会对隐性知识有垄断要求,而不会随意将自己的知识与他人共享。在波兰尼之后,国内外许多学者从不同角度阐述了对隐性知识的理解,并就隐性知识的特征达成了一定共识,如认为其具有模糊性、主观性、个体依附性等。

现实中,隐性知识受主观和客观两方面因素制约而存在共享障碍:一是隐性知识主体主观上担心知识共享会导致其既有特权、地位或竞争力等现实利益或潜在利益丧失而不愿与他人共享知识;二是客观上知识接受方的理解能力和知识水平与知识传递方不对等,导致知识共享效果不佳甚至根本不可能实现共享预期。本文不考虑上述第二种情况。换言之,假定只要知识主体有共享意愿,则个体之间的知识共享不存在传递方和接收方彼此之间因知识水平及理解能力有太大差异而产生的约束。

20世纪90年代始,学者们开始关注知识共享动机问题,研究主要以需求层次理论、期望理论、双因素理论、社会交换理论、社会认知理论等为基础[5]。在理论构架方面,大多数研究的重点放在组织宏观层面,也有一部分研究关注组织文化层面,只有少数研究在于个体层面的变量,如互惠、信任和社会网络关系等[6]。但如前所述,组织内部个体知识共享及流动不会自然而然发生。实践中,不仅是个体对知识共享的态度和主观看法影响着其知识共享决策及行为,而且组织制度及激励措施等都须借助于个体心理加工过程才能最终对个体行为产生影响;个体理性始终是影响知识共享的重要因素,知识共享决策行为的发生与知识拥有者个体认知之间存在着不可分割的关系。

新古典经济学的理论大厦构建于理性“经济人”假设基础上,认为经济主体的行为动机是追求自身的经济利益,行为目标是追求其自身福利最大化。作为完全理性的经济人,组织中知识主体在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的要求下,必然应对其拥有的隐性知识实施完全垄断,杜绝一切可能出现的共享行为,其结果将使个体知识和组织知识固化在某一水平或某一层次上。这种状况显然与现实相违背。正因为如此,用理性经济人假设解释现实中组织内部个体之间的知识共享关系显然具有局限性。西蒙以及卡尼曼等学者将有限理性和非理性作为行为经济学研究的核心和主题,倡导并注重对人类经济决策行为的心理和认知基础的考察,为现代决策理论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西蒙(H. A. Simon, 1947)指出,现实中的决策者由于认知的局限性以及决策情境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会在很大程度上偏离“理性原则”,由此提出了有限理性概念。Kahneman和Tversky的研究成果则向人们展示了在不确定条件下,决策可以系统地偏离传统经济学的理性假设[7],从而打破了规范性理论关于固定偏好的神话。通过认知心理学的实验,他们还发现,人受记忆能力或知识水平的制约,通常只会利用自己熟悉或能够想象到的信息进行直觉推断;在进行决策时,由于对参照点的选择不充分,会在决策中产生锚定效应偏差。例如,就组织中的个体层面来看,其知识共享更多地来源于信任基础上的自愿合作;隐性知识主体在受经济利益及组织规则制约的同时,还受组织关系的约束。在一定程度上,关系是组织中知识资源流动的重要渠道。知识主体利用自己所熟悉的关系,凭借直觉推断知识共享的价值及意义,寻找诸如金钱、声望、名誉、地位等机会,并在一定范围内评价和交换资源,利用机会。这种行为所体现的正是有限理性个体在知识共享决策中追求潜在的长期合作利益或共同利益的锚定效应。

2 有限理性主体知识共享决策理论基础

认知活动和人的行为之间存在着因果关系。内在的思维活动和外部环境因素的结合,决定着人们的行为方式。知识的存在与活动状态是一个连续的过程,除了极端情况的显性知识和极端情况的隐性知识外,在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之间还有兼具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特征的知识。相对而言,在是否进行知识共享的决策行为中,这部分知识共享决策行为更易受个体认知心理活动的影响。

1979年,Kahneman和Tversky提出了前景理论(Prospect theory),有力地说明了人们在有限理性条件下的诸多异常现象。前景理论将前景选择过程分为编辑和评价两个阶段。决策者在编辑阶段主要是对所给定的各种可能性进行事前分析,并得出简化的重新表述,以便为评价阶段进行选择奠定基础。这里所谓前景是指各种风险的结果,前景选择遵循的是特殊的心理过程与规律[8]。Kahneman和Tversky认为,正是编辑方式形成了对相同决策问题的不同“构架”,从而产生了偏好和选择的各种不一致现象,即框架效应。换言之,在编辑阶段,组织内部拥有隐性知识的个体的主要任务是搜集各种知识共享方案的报酬和成本信息,通过产生的结果对自己的行为表现进行观察,依据自我确立的参照点标准不断地调节自己的行为。个体认知不同,对知识共享与否的决策构架也不一致。评价阶段是决策者评价各种经过编辑的可能性,即运用“价值函数”和“决策权重”对期望进行估值,选择价值最高的情形。其中,价值函数是该理论中用来表示效用的概念,描述未来的结果和投资者主观满足程度之间的关联性;决策权重说明的是未来某个事件的概率变化对总体效应的作用。例如,在组织个体层面的知识共享认知中包含着对知识共享行为及结果的自我评价过程,若评价认为知识共享带来了个体在组织中所处地位提升、自我效能增加等结果,则与之相关的个体会随着上述估值的提高而提升主观满足程度,进而选择继续进行知识共享行为;反之,若自我评价结果与期望得到的结果差距很大,个体认为其进行知识共享的收益远远小于为之付出的代价,则其知识共享动力必然不足甚至可能对知识共享行为产生强烈的抵触。

前景理论所描述的是实际决策行为。按此理论,价值的载体在于知识共享行为导致的财富改变而非财富的最终状态。当然,这里的财富构成远比物质资产交易中面对的财富构成要复杂很多,因而度量难度也大很多。经典决策理论的分析框架研究表明,只有在个体知识共享行为带来的效用大于其为获取知识付出的成本时,完全理性的知识共享主体才会选择进行知识共享。但前景理论表明,任何选择和决策的做出都依赖于一定的程序,这种程序不需要决策者完全理性,知识共享带来的财富改变具有不确定性,不确定情境下的决策相当于决策者针对不同前景进行的选择;现实中,知识共享决策者由于精力、能力和信息等方面的局限,不可能对所有知识共享效用和成本进行全面、详尽的计算和评估,因而做出的决策往往基于启发式思维,这种思维偏向可能导致判断的偏差,使不同个体的知识共享决策行为呈现不同的特点。

3 有限理性主体知识共享决策特征

凯恩斯是最早强调心理预期在决策中作用的经济学家。他不仅强调心理预期在决策中的重要性,而且认为决定决策者行为的主要因素是心理因素。在他之后形成的行为经济学理论正是从心理特征、资本市场条件和政府行为等方面的结合分析问题,且考虑了人类决策行为中存在的非理性因素和非标准偏好的作用以及人们的心理对决策的影响,前景理论就是一例。该理论以强有力的经验证据为基础,指出人们的决策是按照一定的准则和经验进行的,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对人类行为在不确定条件下背离理性选择的现象提供了合理的解释,也为分析组织中有限理性个体的知识共享决策行为特征提供了依据。

首先,个人在不确定条件下的决策以相对于某个参照点的利得或损失为依据,而不是传统理论所认为的期末财富或消费[9]。由于参照点的存在,使得预期具有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例如,有限理性个体在做出知识共享与否决策时,通常以某个参照点为出发点,而参照点的选择并不以组织所实施的单一的某种物质激励为标准,而是综合了诸多因素在内。参照点不同,判断结果不同。据此理论,人们在进行知识共享决策时,往往会选择周围与自己的地位、受教育程度、工作经历相当的个体的知识共享经历及其结果作为参照点,判断其在知识共享中得到的收益及成本。其中,收益可以是工资薪金的提高,但更多可能是升迁机会及自我价值的满足和体现等。也正是由于有这种心理偏差的存在,人们往往更倾向于选择与自己主观判断相一致或至少相接近的实际事例作为决策参照点,并依此来佐证自己做出的知识共享决策的正确性。

其次,由于在有限理性条件下,人们对同等程度的收益和损失的态度不一样,在面临收益时,人们大多是风险厌恶型的,而面对损失时又是风险偏好型的,换言之,人们对损失比收益更敏感。就组织中的个体而言,由于知识共享在短时间内可能形成大量知识拥有者,从而改变组织内部某类专有知识的供求关系,给初始拥有这类知识的个体职业生涯带来风险,因而使其在心理上更易于将因专有知识带来的权力或地位等看作收益,而对因知识共享可能导致的地位下降、特权丧失等不仅看作风险,而且表现出明显的厌恶情绪。故在是否进行知识共享的决策中,往往倾向于保护已有的权益,以回避各种可能形成的风险。不仅如此,在组织内部,还存在因各种目的组成的工作团队,团队成员的知识具有一定的互补性,每个成员既是知识传递者也是知识接受者。团队成员之间的知识共享因有“多赢”特性,自然被各成员看作是收益加以保护,一般不大可能愿与团队以外人员所共享。

第三,人们基于不同的用途建立保值心理账户和升值心理账户,并以不同的态度对待不同的账户。对放入保值心理账户的财富,人们往往具有较强的风险厌恶特点,而对放入升值心理账户的财富则具有较弱的风险厌恶特点,有时甚至主动寻求风险。推而广之,由于某项专有知识是组织中一部分个体保障其既有薪资及地位,并在职场中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而拥有这类专有知识的个体往往是组织的核心员工,他们势必会在内心将此类专有知识等价于权力、地位或收入,因而作为其个人财富的构成放入保值心理账户,不会自然而然与他人共享这类知识,甚至对共享持很强的排斥心理。反过来,若因组织激励措施得当等原因而使个体与他人分享了某类新知识并得到了组织的肯定,增强了其角色胜任力和自我效能感,则这类知识很容易被员工放入升值心理账户。作为对组织的回报,他们势必愿意将自己拥有的知识与其他员工共享,并由此提高组织工作绩效。不过,应该明确的是,由于知识产品的特殊性,相对于那些可量化反映的物质产品来说,组织较难找到适宜的量化标准,考虑到其对个体知识共享的激励成本相对较大,这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组织激励措施的效用,进而影响其内部个体知识共享效能。

4 结语

人脑有限的信息处理能力是导致人们行为有限理性的根源,认知心理学对人类决策行为的心理规律的研究,展示了人脑对决策信息输入的操作过程。人们在做出有关决策行为时,只能对有限的领域进行仔细算计,其余的领域则受习惯、经验等所控制;人们的行为富于目的性,但这种目的性有一定的限度。行为经济学致力于传统经济学心理基础的现实化,修正了其关于人的理性、完全信息和偏好一致等假设,越来越多地重视情感因素、社会效用等问题,从人自身的心理特质、行为特征出发,揭示影响决策行为选择的非理性心理因素。认知心理学和行为经济学的相互结合,为从理论上更好地解释人类决策行为提供了重要的依据。就任何组织而言,其内部个体层面的知识共享决策行为选择不仅涉及到人和知识两个层面,而且受具有很高不确定性的环境约束,面对这种不确定性,个体的知识共享决策行为可能被自利或认知局限性等所左右。因而,结合认知心理学和行为经济学理论开展知识共享决策行为的研究是一种新视角。但我们也看到,由于隐性知识构成的特点及特殊的储存方式,影响到知识共享双方及多方互惠的程度、获得共享报酬的价值及其概率等呈现一定的独特性。同时,存在于人体本身的心理认知特征的复杂性,也使得对其隐性知识共享决策行为选择分析面临一定的难度。由此,相关问题还需逐步借助于后续研究的来进行。

参考文献:

[1]谢荷锋.组织氛围对企业员工间非正式知识分享行为的激励研究[J].研究与发展管理,2007, (12): 92-99.

[2]王晓科.不同理性动机下的企业隐性知识共享博弈[J].情报杂志,2010,(11):110-117.

[3]何会涛.知识共享有效性研究:个体与组织导向的视角[J].科学学研究,2011,(3):403-412.

[4]施琴芬等.隐性知识主体风险态度的经济学分析[J].科学学研究,2003,(1):80-82.

[5]赵书松等.个体知识共享动机:国外研究综述与本土化的理论拓展[J].情报杂志,2010,(1):114-122.

[6]黄芳等.企业员工知识共享的理模型[J].科研管理,2010,(3):120-126.

[7]常鑫,殷红海. Daniel Kahneman 与行为经济学[J].心理科学进展,2003,(3):256-261.

[8]张耀伟.个体决策行为的实验研究述评[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6,(1):138-143.

个体经济的形式范文第5篇

为了贯彻执行市政府的《北京市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雇工劳动管理暂行办法》(市政府令1989年第6号),建立和完善雇工登记管理制度,现将《北京市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雇工登记管理暂行规定》发给你们,请根据本区、县的实际情况,结合实施《北京市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雇工劳动管理暂行办法》,一并贯彻执行。

附:北京市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雇工登记管理暂行规定第一条 为建立和完善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雇工登记管理制度,加强雇工管理,根据市政府的《北京市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雇工劳动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本市行政区域内的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雇工登记管理,均适用本规定。

第三条 市劳动局主管全市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雇工登记工作,区、县劳动局主管本区、县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雇工登记工作。

街道办事处、乡镇人民政府的劳动行政管理机关负责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雇工登记项目的填写、变更以及核发《用工簿》等日常工作。

第四条 雇主雇工,必须持本市工商行政管理机关颁发的营业执照,到其经营场所所在地的街道办事处、乡镇人民政府的劳动行政管理机关,填写雇主登记表(表样附后),申领《用工簿》。

营业执照注明经济性质为家庭经营或合伙经营的个体工商户,以及私营企业中的合伙企业,其家庭经营成员和合伙人分别填写家庭经营成员登记表(表样附后)和合伙人登记表(表样附后)。

受雇职工持《办法》第七条规定的有关证明,填写受雇职工登记表(表样附后)。

第五条 雇主雇工前,雇佣双方当事人必须签订劳动合同书,雇主按有关规定为受雇职工办理人身意外伤害保险。

第六条 根据《办法》第七条的规定,受雇人员办理雇工登记,应当持有相应的求职证明:

(一)本市城镇待业人员持《北京市城镇待业人员求职证》;

(二)本市城镇社会闲散人员、退休人员和农村村民持本人户籍所在地的街道办事处、乡镇人民政府劳动行政管理机关开据的求职证明;

(三)外省市人员持雇主经营场所所在地的区、县劳动局开据的求职证明(样式附后)。

第七条 受雇人员办理雇工登记后,其求职证明由登记机关做如下处理:

(一)本市城镇待业人员的求职证明,由登记机关予以保存,待雇佣关系解除后发还本人;

(二)本市城镇社会闲散人员、退休人员和农村村民的求职证明,由登记机关予以注销;

(三)外省市人员的求职证明,由登记机关返还本区、县劳动局注销。

第八条 区、县劳动局负责调剂本区、县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受雇职工中,本市与外地劳动力的比重。优先推荐本市城镇待业青年和待业职工受雇,本市劳动力资源不能满足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用工需要,可为已在本市公安机关申领在京《暂住证》的外省市人员开据求职证明。对已经受雇,但未依法解除劳动合同,准备到其他企业(户)受雇的外省市人员,区、县劳动局不予开据求职证明。

第九条 依法解除劳动合同后,受雇职工需要转户受雇的,要持受雇职工登记卡由原登记机关办理迁出手续,迁入地的登记机关办理迁入手续。办理迁入手续时,受雇职工不再向登记机关出示求职证明。受雇职工持受雇职工登记卡办理迁出、迁入手续的间歇时间不得超过3个月。

第十条 雇主申领《用工簿》以后增加或减少受雇职工,雇佣双方当事人持《用工簿》到登记机关办理相应的登记手续:

(一)增加受雇职工,雇主按本规定第五条,受雇职工按本规定第四条、第六条或第九条的有关规定,办理雇工登记手续;

(二)减少受雇职工,雇佣双方当事人到登记机关办理解除劳动合同手续。受雇职工除需要转户受雇的以外,其受雇职工登记卡由登记机关予以注销。

第十一条 《用工簿》是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雇主与受雇职工的劳动关系证明,包括雇主登记卡、受雇职工登记卡以及家庭经营成员登记卡和合伙人登记卡。

《用工簿》登记事项变更时,雇佣双方当事人要及时到登记机关申报,办理变更登记。

第十二条 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缴销、被收缴或者吊销营业执照,街道办事处、乡镇人民政府劳动行政管理机关收缴《用工簿》。

全市每年统一核验《用工簿》(具体时间验簿前通知),雇主无正当理由,逾期未办理验簿手续的,由登记机关收缴《用工簿》。

第十三条 《用工簿》由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雇主保存,不得涂改、转借。如有遗失,要及时向登记机关报失,经核实后可予补发。

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凡有较固定的生产、经营场所,雇主都要做到亮簿用工。

第十四条 劳动行政管理机关办理雇工登记手续,按规定向雇主和受雇职工收取如下费用:

(一)区、县劳动局为外省市人员开据求职证明,向求职人员收取求职登记费3元;

(二)街道办事处、乡镇 人民政府的劳动行政管理机关每办理1人次雇工登记,向雇主收取雇工登记费3元;

(三)街道办事处、乡镇人民政府的劳动行政管理机关向雇主收取《用工簿》塑料皮(每副)成本费2元;劳动合同书(每本)成本费1元;《用工簿》登记卡(每张)成本费0.50元。

第十五条 本规定具体执行中的问题,由市劳动局负责解释。

第十六条 本规定自1989年5月1日起施行,过去办法有与本规定不一致的,按本规定执行。

附表一:雇主登记表

-------------------------------

|姓| | 性 | |婚姻| |文化| |

| | | | | | | | |

|名| | 别 | |状况| |程度| |

|-|---|---|---|--|------------|

|原| |户 口| |出生| |

|身| | | | | 年 月 日 |

|份| |类 别| |日期| |

|-----------------------------|

|常住户口所在地| |

|-------|---------------------|

| 现在京住址 | |

|-------|---------------------|

|经营场所所在地| |

|-------|---------------------|

|企业(户)名称| |

|-------|---------------------|

| 从事行业 | |经济性质| |

|-------|---------------------|

|申请雇工人数 | |登记日期| 年 月 日|

|-------|---------------------|

| | |

| 备 注 | |

| | |

-------------------------------

附表二:家庭经营成员登记表

-------------------------------

|姓名| |性别| |婚姻状况| |

|-----------------------------|

|文化程度| |户口类别| |原身份| |

|-----------------------------|

|与雇主亲属关系| |出生日期| 年 月 日|

|-------|---------------------|

|常住户口所在地| |

|-------|---------------------|

| 现在京住址 | |

|-------|---------------------|

|经营场所所在地| |

|-------|---------------------|

|企业(户)名称| |

|-----------------------------|

|登记日期 年 月 日 |

|-----------------------------|

| | |

| 备 注 | |

| |   |

-------------------------------

附表三:合伙人登记表

-------------------------------

|姓名| |性别| |婚姻状况| |

|-----------------------------|

|文化程度| |户口类别| |原身份| |

|-----------------------------|

|与雇主亲属关系| |出生日期| 年 月 日|

|-------|---------------------|

|常住户口所在地| |

|-------|---------------------|

| 现在京住址 | |

|-------|---------------------|

|经营场所所在地| |

|-------|---------------------|

|企业(户)名称| |

|-----------------------------|

|合伙期限 自 年 月 日起至 年 月 日止 |

|-----------------------------|

|登记日期 年 月 日 |

|-----------------------------|

| | |

| 备 注 | |

| | |

------------------ -------------

附表四:受雇职工登记表

-------------------------------

|姓名| |性别| |婚姻状况| |

|-----------------------------|

|文化程度| |户口类别| |原身份| |

|-----------------------------|

|与雇主亲属关系| |出生日期| 年 月 日|

|-------|---------------------|

|常住户口所在地| |

|-------|---------------------|

| 现在京住址 | |

|-------|---------------------|

| 受雇单位 | |

|-----------------------------|

|从事工种| |登记日期| 年 月 日|

|----|------------------------|

| | |

| 备 | |

| | |

| 注 | |

| | |

-------------------------------

附:

存 根

编号:

--------------------------

现同意 同志,性别 ,年龄 ,来

自 省(市) 县(区) 乡(镇)到你

街道(乡、镇) 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求职。此

证明7日内有效。

区(县)劳动局

《暂住证》号码: 年 月 日

求 职 证 明

编号:

现同意 同志,性别 ,年龄 ,来

自 省(市) 县(区) 乡(镇)到你

街道(乡、镇) 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求职。此

证明7日内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