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幼儿教育体系

幼儿教育体系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幼儿教育体系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幼儿教育体系

幼儿教育体系范文第1篇

关键词:幼儿学前教育;常见问题;应对措施

1对学前教育发展产生制约的主要问题

经济的发展逐渐改变了对人才需求的要求,人才培养应从娃娃做起,不只是加强培养知识技能,也要培养创新精神及人格品质。世界各国都很重视人才教育,特别是幼儿阶段的教育,我国学前教育起步较晚,因教育体制等方面的原因,在开展幼儿学前教育的过程中也存在很多问题,对于学前教育发展十分不利,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一是对学前教育认识存在一定的偏差。尽管很多家长将子女教育作为重点,也意识到教育关键,但也有一些家长对幼儿学前教育的认识出现一定的偏差,对素质教育没有引起足够重视,幼儿对事物比较好奇,此阶段具有较强的可塑性,因此应加强培养幼儿行为和人格。二是领导机构与计划的保障不足制约了学前教育的发展。政府部门近年来机构精简,很多地区教育部门的领导对于幼儿学前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甚至部分地区的幼儿学前教育没有实行,导致学前教育政策空白,对当地幼儿学前教育产生严重制约。三是学前教育法律保障和政策规范不够健全。尽管政府部门近年来颁布实施了《幼儿园管理条例》、《幼儿园工作规程》等法规性文件,对于学前教育的发展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但学前教育立法还处于偏低层次,而义务教育、职业教育及高等教育等都存在全国性法律,因此,学前教育与其之间的差距还较大。四是对学前教育研究的重视程度还远远不够。在开展幼儿学前教育研究的过程中,还存着很多影响因素。国家近年来对幼儿学前教育加大了投入,也逐渐开始投入研究经费,但与中小学科研教育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幼儿学前教师的科研能力不强,也难以准确分析幼儿心理和行为,因此,在幼儿学前教育体制中需要加强理论指导及支持力度。

2加强学前教育的措施

一是政府及教育行政部门应对学前教育提高重视,对幼儿学前教育从思想上转变认识,从根本上加强管理政策,将其作为工作重点,坚持素质与人格培养原则,结合幼儿学前教育现状制定目标,借鉴发达国家先进经验,对幼儿可塑性加以利用,建立与我国幼儿教育发展的相适应的管理体制。二是对学前教育加强立法。政府及教育部门应针对学前教育开展相关调研,并制定《学前教育法》,对学前教育责任、管理体制等问题予以明确,从而在法律体系下保证学前教育的健康发展。三是对学前教育加强科研投入。对学前教育应加强科学研究投入,基于对幼儿心理行为和发展规律的深入观察,制定评价幼儿学前教育标准,研究分析其规律性,并结合幼儿特点制定相应政策,从体制上支持幼儿学前教育的研究。四是加强幼教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综合素质。对幼儿教师的要求也应随着学前教育的发展而逐渐提高,对幼儿教师队伍政府及教育部门应加强建设,提高招聘幼儿教师的要求,鼓励幼儿教师参加不同形式的培训,提高幼教队伍的整体素质。幼儿教师应提高责任心,转变思想观念,与幼儿加强互动交流,提高教学能力和水平,进而促进幼儿学前教育的发展。五是改革目前幼儿园的办园体制。依托社区,结合公办与民办、正规与非正规等不同形式的学前教育机构。随着不断提高的生活水平,也逐渐提升了教育观念,可依托社区中的广大群众,充分利用各方面优势创造有利条件,改革现有办园体制,积极建立学前教育机构,使社区资源在幼儿学前教育中充分发挥作用,以促进幼儿学前教育的良性发展。

3衔接幼儿学前教育与小学教学的建议

一是及时调整幼儿的生物钟。幼儿进入小学后,家长应及时调整其作息时间,在空余时间内督促其补充睡眠,早睡早起,在午休时间进行午睡,确保下午学习中精力充沛,使幼儿生物钟及时得到调整。二是使幼儿向往校园的心情得到激发。在一般情况下,幼儿内心世界既单纯又复杂,进入小学后,对新事物具有期待性,但周围人谈论小学生活,也使其内心世界受到一定影响,家长和教师这时应加强鼓励,灌输给孩子美好的校园场景,带领孩子对书包文具进行选择,使其对此具有一定认识,合理规划幼儿日常生活,多带领幼儿前往小学校园,使其提前感受校园氛围。在细节中激发对校园的向往,不能以校园生活吓唬幼儿,使其产生畏惧感。三是对幼儿自理能力加强培养。大部分幼儿都是家庭中的独生子女,得到家长的过分溺爱,使其在学习中只知道玩,生活独立自主能力严重缺乏,甚至自己穿衣服、系鞋带等都不会。这对幼儿的未来成长十分不利。因此,家长与教师应一起努力,要求幼儿在生活中自己完成自己的事情,对其不要过于溺爱,让幼儿多参加一些夏令营活动,使其在校园生活中提高独自处理事情的能力,才能有利于幼儿的未来成长。四是对幼儿初入小学时交际能力加强培养。在幼儿园学习中,幼儿对周边的伙伴比较熟悉,而进入小学后将面对很多陌生事物,新老师、新同学、新环境,若无法迅速适应并融入新集体,就易导致其在内心产生孤独感。在这些方面,家长和教师应引起足够的重视,及时与幼儿进行交流,使其了解与人相处之道,也能多了解和掌握一些社交道理,特别是在幼儿园时容易与伙伴产生矛盾的幼儿更要提高重视,引导其与新同学进行和睦相处,不可因日常的小事就产生一些不必要的矛盾。教师也应利用一些游戏等手段,使幼儿逐渐形成团队意识,从而努力营造利于学习的良好环境。

4结语

综上所述,教育事业的发展离不开专业的幼儿管理和教育体系,因此应高度重视幼儿学前教育教学,才能为我国培养更多优秀的人才创造有利的条件。

参考文献

[1]潘珍如.对幼儿教育中做好幼小衔接工作的研究[J],新课程学习,2012.11

幼儿教育体系范文第2篇

关键词:幼儿;集体活动;教师;言语;应用;分析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6)14-0063-01

幼儿教育是教育体系的启蒙阶段,承载着教育事业的重要使命。教师作为幼儿教育的主要引导者,其在幼儿集体活动中的言语应用,会对幼儿的自信心、学习动力及语言习惯等方面产生重要影响,所以教师在幼儿集体活动中应用好言语,具有实际意义。

一、幼儿集体活动教师言语应用之“提醒”

在集体活动中,幼儿在未经教师允许的情况下说话、玩耍,是幼儿易出现的典型行为,这种行为一方面是基于幼儿爱玩的天性,另一方面是由于幼儿心智尚未成熟,难以做到自律。从幼儿生理、心理发育角度分析,这种情况是幼儿成长阶段的必然表现。幼儿在未经教师允许的情况下说话、玩耍,是违反班级纪律和集体活动纪律的,对这种情况,教师必须对学生进行纠正,但基于幼儿成长特点的需要,教师针对此类失范行为的言语应用应以“提醒”为主。提醒,也有批评的意味,但程度没有那么深,可以让幼儿既认识到自己正在做“错事”,应该立即停止,又不会让幼儿因为受到批评而产生委屈,即“认错但并没有委屈感”,进而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二、幼儿集体活动教师言语应用之“要求”

爱玩、好动是幼儿的天性,尤其是性格活泼的男孩,更是非常好动。在集体活动时,幼儿常常会出现未按教师要求坐好的现象,对此,建议教师以“要求”言语模式对学生进行提醒。因为,“要求”能给予学生一定程度的心理压力,能够指出具体的某一个幼儿,让他意识到被要求的人是自己,即“老师要求我坐好”“我坐好,老师才能开始活动”等。因为幼儿对教师怀着一定的敬畏之心,所以教师的要求必然会得到较好的回馈,达到教育目的。例如,在一次集体活动中,其他小朋友都已经坐好,但航航仍然自顾自地玩小汽车,这时我就对其提出了要求:“航航小朋友,请回到你的座位上,小朋友们都已经坐好了,如果你不坐好,那老师就无法开始游戏,所有小朋友都在等你!”“小朋友都在等你”这句话让航航意识到自己已经影响到整个班级,这会给予他较大的触动,航航就立刻回到了座位上。

三、幼儿集体活动教师言语应用之“批评”

每个幼儿都是家中的宝贝,有些幼儿习惯了以自我为中心的生活模式,但当幼儿来到幼儿园后,没有了家长的溺爱,他们必须要独立和适应集体生活,这对于幼儿来说是很大的挑战,需要他们尽快适应。幼儿在进行集体活动时,无可避免地会出现争抢玩具、物品的情况。争抢物品既是幼儿过于以自我为中心的表现,也不利于他很好地融入集体。对于争抢物品问题,应采取批评策略,让幼儿在教师的批评中意识到与小朋友争抢是错误的行为,从而给他们留下深刻的印象。例如,在一次集体活动中,小明和小磊因为一个机器人发生了争抢,教师到达“事发现场”时,发现机器人被小磊死死地抱在怀里,而小明坐在一旁号啕大哭。教师先安慰、平复小明的情绪,之后将他们两人叫到身边,进行了较为严厉的批评,告诉他们优秀的小朋友要懂得谦让和分享,小朋友之间要互敬互爱,玩具可以大家一起玩,或者两个人协商谁先玩、谁后玩。在引导下,小磊主动向小明说了“对不起”,还把机器人让给了小明,小明则邀请小磊一起玩,两个小朋友就这样和好如初了。

四、幼儿集体活动教师言语应用之“鼓励”

在幼儿集体活动中,由于幼儿的心智尚未发育完全,因此他们的理解能力、自律能力都存在一定的不足,这会直接影响到他们在与教师进行互动时出现“完不成任务”“达不到要求”的情况。在幼儿出现上述问题时,教师要采取鼓励的语言策略来帮助他们,在肯定他们行为的同时,通过正确的指导和帮助,让他们完成活动任务。例如,在搭积木活动中,虽然教师已充分考虑了幼儿的动手能力,但仍有幼儿无法在有限的时间里完成搭积木任务。虽然幼儿最终的活动结果不同,但他们在活动过程中付出的劳动是同样的,所以在活动的评论阶段,教师要对全体幼儿采取鼓励的策略,同时为了突出不同结果,在鼓励过程中也存在一定差异。对于完成积木搭设任务的鼓励言语是:“嗯!做得真棒!积木搭得又快又漂亮!奖励2朵小红花!”对于未完成积木搭设任务的鼓励言语是:“嗯!做得也很棒!积木搭得很漂亮,但是如果能够再快一点就更好了,继续努力,奖励1朵小红花!老师看好你!”不同的鼓励言语,既突出了幼儿之间的差异,又让他们每个人都得到了鼓励,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五、结束语

在幼儿集体活动过程中,幼儿因为心智发育尚未完全,因此他们很难做到自律。在这种前提下,教师必须做好对言语的科学应用,在给予学生正确言语指导的同时,避免因为言语应用不当,而对学生的自信心、学习动力造成不良影响。教师应力争使幼儿在快乐、轻松、愉悦的氛围下进行集体活动,在为他们创造良好成长空间的同时,也为幼儿身心的健康发展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1]刘.提升幼儿教师心理健康教育专业水平的策略[J].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2016(01).

幼儿教育体系范文第3篇

【关键词】虐童事件;幼儿教育;教育缺陷;完善措施

近些年,虐童事件的频频发生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孩子在学校需要被爱被呵护,而虐童事件的发生无疑会让我们感到心寒,老师为人师表却不能尽职尽责的照料孩子,反而对孩子施以暴力或者虐待,此类行为不能构成犯罪,但对孩子和家长心灵上的创伤令人感到揪心,该事件中所折射出的是我们国家某些道德的缺失和法律的不完善,本文将以虐童事件为视角,从虐童事件进一步深入分析我国幼儿教育事业的现状和存在的缺陷,从道德和法律双重层面提出自己的一些浅见供大家分享交流。

一、明白家长将孩子交到学校的初衷和目的。“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每个家长对孩子的殷切盼望,希望学校对孩子负责任在学校的力量推动下实现这个盼望是家长对学校教育结果的期望,由于家长太过信赖学校的教育模式外加自身的一些因素,中国的家长在孩子很小的时候便将孩子送至幼儿园接受教育,而近些年来幼儿园虐童事件的频繁发生不得不令人担忧,家长把孩子送到学校的目的不仅仅是想让孩子学到科学知识,主要是想让孩子在学校这个环境中学会与人沟通,和小朋友一起开心快乐的生活,更为重要的是让孩子有一个安全的成长环境,而虐童事件的出现无疑会让人心生怯意,没有家长的信赖,学校的正常运转也得不到保障,如此的恶性循环最终受难的依然是孩子,孩子作为最无辜的群体他们不应该受到这种对待。

二、老师要知道自己肩上的责任。家长将孩子送至学校就是为了学校的老师能关心爱护孩子,孩子在学校想得到的是爱心不是虐心,家长寄托于学校的是老师对孩子的关心而不是令自己寒心,虐童事件的发生让我们看到了这个社会冷漠的一面,本来班集体这个大家庭应该是其乐融融的,而阴暗面的出现看得我们揪心。那些虐童老师他们的师德何在,他们有没有想过每个孩子都是家长的心头肉,倘若自己的孩子此时正在遭受着体罚自己会是怎样的心境。我们知道,幼儿时期的教育是孩子接受的启蒙教育,倘若此时学校给孩子留下了阴影这种心灵上的创伤将很难愈合,学生将对学校充满敌意,以后的教育将很难达到家长预期的期望。为此,幼儿教师这份职业将不仅仅是传授知识这么简单,老师应该将更多的爱和关怀体现在学生身上,要让家长放心的把孩子送到学校,这样老师才能对得起自己曾经留下的誓言和自己从师的初衷。

三、从虐童事件看待我国幼儿教育存在的缺陷。虐童事件的存在折射出了不少社会现象和教育问题,幼儿得不到应有的关爱反而被以暴力相待,这些现象体现的不仅仅是某些不负责任的老师的问题,更大层面上是我们这个社会道德的缺失和法律的不完善。我们知道刑法上的犯罪必须有法律条文的明文规定,而这些虐童事件的施虐者她们的行为不足以够成刑法上的犯罪,而仅仅是受道德上的谴责,但这些谴责远远无法弥补她们的行为对孩子和家长的伤害,这些均可体现出教育体制的不完善,比如说在幼师竞聘上岗时存在的漏洞,教师同样需要接受教育,他们的师德不仅体现在内在涵养,还有外在表现,对孩子的施虐行为不仅是自己的冷漠和无知,更是这个社会的悲哀,因此,笔者认为,虐童事件不仅应受到道德和社会舆论的谴责而应该是更为严厉的制裁。另一方面,虐童事件的出现体现的是幼儿教师的严重不负责任,而这种责任是与孩子和家长的权利相关联的,家长将孩子送到学校就是想给孩子创造一片健康的成长空间,而施虐行为击碎了孩子和家长的期望,让孩子对学校这片神圣领土的印象跌入谷底,这对我们教育体制的负面影响是难以弥补的。因此,作为老师,我们应该尽职尽责认真担负自己肩上的责任,问心无愧的对得起自己的这份职业和教师这个行业,让孩子相信这个世界并不缺少爱。

四、完善幼儿教育体系的方法措施。师德在道德层面上体现的是真、善、美,而师德的缺失只会受到社会舆论的谴责并不会有实质的惩戒,因此有专家呼吁在道德调整力度不够的时候我们应该适当的适用法律的调整,也就是降低虐童事件作为故意伤害罪的入罪标准,刑罚作为最严厉的惩罚手段,没有人会视若无睹,道德需要法律的保驾护航,只要有刑法和刑罚作为监督师德的武器,教师的责任心才会发挥到最极致。虐童事件的频频发生已经开始受到社会更广泛的关注,前几天看到的一则新闻是一些法律工作者呼吁修整虐待罪的入罪标准,笔者认为这是一个好的现象,因为虐童现象已经开始深入更多专业的法律人士的视野,也得到了立法和司法机关的重视,刑法有一个主要功能是预防犯罪,面对刑法任何人都会心生敬畏施虐者也怕受到法律的制裁,这样便能很好的预防施虐者的施虐行为,相应的教师师德的表现和发挥也会得到很大提升,相信不久的将来我们的幼儿园等学校环境会更安全更有保障,也会让孩子更舒心家长更放心。

幼儿教育体系范文第4篇

(一)幼儿教育发展的现状分析

幼儿教育的发展过程中,非政府组织机构办园以及私立园等诸多形式类型的幼儿园都已存在,形式的丰富性成了幼儿教育发展的重要特征。在幼儿教育观方面也发生了深刻的转变,当前的教师认识到幼儿教育是涉及到幼儿园以及家庭及社会的系统工程。幼儿教育合作和交流也向着国际化的趋势进行发展,幼儿教育的课程主要是对完整儿童的培养作为主要的价值取向,并开始逐步形成了丰富多彩以及特色各异的多元化课程。基本构建了家庭以及幼儿园间的合作互动关系。

(二)幼儿教育发展中的主要问题分析

从实际情况来看,我国的幼儿教育发展过程中还有着诸多的问题需要解决,幼儿教育的师资力量薄弱问题比较突出,一些在岗幼儿教育老师的自身素质和实际的教学需求没有吻合,受到个人能力的限制使得不能将先进的理念在教学中得以有效发挥。另外幼儿教育的城乡发展方面还没有得到均衡,主要体现在城乡幼儿教育入学机会方面存有显著差异。并且在幼儿教育的管理方法上也相对落后,幼儿教育的管理制度以及方法没有科学化的呈现,这样就对幼儿园的准入机制和监督质量产生很大的影响。再者是幼儿教育中的教学内容方面没有和实际的需求相结合,由于内容上的滞后或者是过于前进,没有考虑学生自身的发展,这就造成了教学的效果不理想的情况。

二、幼儿教育发展中的问题成因及优化策略

(一)幼儿教育发展中的问题成因分析

幼儿教育发展中的问题成因是多方面的,首先就是在继续教育的规划方面相对比较缺乏,理论教学和实践没有得到有效联系,教育也没有和问题的解决针对性进行以及分层次的实施。在培训的形式上比较单一化,重视学历教育对教育技能以及师德教育没有重视。没有站在对方的角度对幼儿教育问题加以研究等。

(二)幼儿教育发展的优化策略实施

第一,针对幼儿教育发展问题的解决要和实际相结合,从多方面加以实施措施,要能够对教育发展特色的实质加强了解,从而有效促进幼儿的身心以及和谐的发展,良好的特色对幼儿园的组织文化建设有着积极促进作用,对幼儿园的各项工作质量提升也有着积极促进作用,对幼儿的身心健康和谐的发展也有着积极的作用。第二,对幼儿教育的重要性要有充分全面的认识,幼儿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构成部分,对其普及程度的高低以及教育质量的好坏就能够影响基础教育和各类教育的质量水平的发展。这就需要对幼儿教育要能加强重视,各级的党政领导要能从思想观念以及政策措施上进行加强,将措施的实施落实到实际工作当中,切实抓好幼儿教育工作。第三,对幼儿教育的课程价值观的树立要能正确的体现,从具体的方法实施上来看,主要就是要能对课程价值观进行端正,并努力求取幼儿园课程平衡,构建课程的管理制度。同时也要能够结合幼儿的年龄特征来探索适合幼儿发展的园本课程,从整体性原则以及生活化原则和主体性原则层面进行加强。第四,加强幼儿教育的师资队伍,将老师的整体素质和教学水平得以提升,幼儿教师要能够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对自身的修养进行有效加强不断学习。另外对师范类的幼师专业要对幼儿教师的培养力度进行强化,从而来为各层次的幼儿园输送所需的人才,也要能够采取定期或者不定期培训的方式对幼儿教师进行专业培训,将幼儿教师的责任感得以有效增强。然后就是要能够对幼儿教师的人事制度改革进一步的深化,构建素质考评机制以及竞争上岗机制等,主要是对教师的工作积极性进行激发。第五,对幼儿教育的问题解决还要能够将教育的资源加以整合,通过多渠道以及多形式来开展家园活动,从而有效实现幼儿园以及社区和家庭等教育网络。在这一过程中就要能够对家长的教育观念及时的转变,从而为实现家园同步打下基础,要能够以家长学校为阵地,以家长开放日为契机提高家长的育儿水平,并以家访活动为补充促进问题幼儿的健康发展。还要能够适时适当的通过家园社区的资源来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充分对家长资源加以利用,进而开展生动活泼的亲子系列活动。还可以构建网络平善会计全面沟通渠道,只有这样才能够将幼儿教育的发展向着现代化水平实现。

三、结语

幼儿教育体系范文第5篇

一、活用“情境法”――孕育幼儿的情绪情感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再重视幼儿身体健康的同时,要高度重视幼儿的心理健康。”诸多观察和研究表明,情绪情感对幼儿的心理活动和行为具有非常明显的激发作用,不仅是一项重要的心理品质,还是导致心理异常和障碍的一个中介环节。体育游戏中有大量的基本动作学习,要掌握这些动作,需要一个反复练习的过程。布鲁纳曾说:“任何教学形式都没有情境教学来得直观、深刻。”为了避免练习的枯燥重复,教师可给游戏加入情境,调动幼儿的情绪情感。

如《送盲人回家》的游戏,让“盲人”戴上墨镜,小朋友推着“盲人”绕“土堆”、“过小桥”,看谁先送到“家”。幼儿们看着憨态可掬的“盲人”乐不可支,都争着送盲人,达到锻炼和教育的目的。通过一定情境的体育游戏,幼儿之间相互协作,共同参与,不断体验成功的感受。幼儿长期生活在这种体育关系中,就会加深了解,密切来往,不断受到情感的熏陶,产生轻松愉快的感受。如果再适当地引入音乐,则更能画龙点睛。另外,教师的参与可调动幼儿的情绪情感,只要以情换情、以情育情,创造良好的情感环境,就能使每节体育活动成为育体、育心、育人的过程。

二、妙用“演练法”――激发幼儿的情感责任

《幼儿园工作规程》给我们提出对幼儿进行爱家乡、爱祖国、爱集体、爱劳动、爱科学及感受美等一系列情感教育任务,但爱祖国、捍卫祖国等对于幼儿来说比较抽象。因此,教学中往往让人感到无从下手,甚至认为只是讲讲大道理。在幼儿园体育游戏中,多数游戏都有一定的目的性和思想性,有对抗和竞争,符合幼儿的生理、心理特点,很受幼儿的欢迎。但是,这种教育要根据游戏的内容和特点切合实际地进行,做到既挖掘游戏的思想内容,又不牵强附会。教师对游戏的选择要准,渗透要实,方法要多,可采用“故事法”、“演练法”等,创设一定情境,给幼儿身临其境之感。

如在《小小野战军》的游戏演习中,教师先组织幼儿观看野战军英勇战斗的录像,引导幼儿感受他们英勇杀敌的激烈场面。其次观看野战军军事演习的图片、照片,帮助幼儿再现、回忆录像内容,了解他们刻苦练本领及过硬的军事技术过程,并在活动过程中带领幼儿熟悉游戏情景,以引导幼儿学做野战军。又如在体育游戏《小小》中,我先用收录机放一段密集枪炮声的录音,接着对幼儿讲,今天我们都来当一次,为了保护我们的家园,夺取战斗的胜利,要机智勇敢地冲过敌人的“封锁线”,然后在播放的枪炮声录音中做游戏。上述例子都是通过体育游戏激发幼儿的爱国热情,树立粗浅的爱国意识,使幼儿初步认识只有具备健壮的体魄和旺盛的生命力,将来才能保护家园。

三、巧用“设难法”――塑造幼儿的意志品质

现代心理学研究认为,让儿童更多地在活动中尝试成功与失败,可使儿童的意志品质得以强化,会使他们更努力,向更大的困难挑战。实践中,教师可“活”用教材,进行必要的改编,通过身体锻炼磨炼意志品质。

如在《小青蛙跳荷叶》中,当幼儿跳过草垫完成规定的距离后,我适当地采用“设难法”,增加难度,把草垫之间的距离加大,同时鼓励幼儿:你们有信心过河吗?如果遇到困难怎么办?用语言激励幼儿克服困难,以培养幼儿坚忍不拔、勇于接受挑战的精神。在开展体育游戏时,还可为幼儿创造一种能发挥才能的良好环境,不拘泥于动作规范,让幼儿以自己的方式充分地自由行动,反复尝试成功或失败的滋味。如《小袋鼠摘果实》中,我先让幼儿钻进小蛇皮袋,然后跳起来摘果子,孩子们都摘到果实,体验到成功的乐趣,接着我引导幼儿选择大蛇皮袋摘果子,如果幼儿成功了,便投去赞赏的目光,并说:“你们真能干,谁能摘到更高处的果子?”用更高、更难的目标,让他们面对新的挑战。如果失败了,我便鼓励他们:“继续努力,相信你一定能行。”在克服困难中培养幼儿良好的意志品质,可以增强他们克服困难战胜困难的信心,有助于提高幼儿的运动技能,促进他们全面发展。

四、适用“结果法”――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

我国著名幼儿教育专家陈鹤琴先生在《活教育思想》第四条中指出,要做一位现代中国人,必须学会合作。《纲要》指出:“儿童的自主活动不是单独的个体活动,而是以与同伴、教师及其他人共同生活为背景的。”因此,在幼儿体育游戏中,除了教会幼儿各种知识和技能外,还要注重幼儿各种品质的培养,特别是合作能力的培养。幼儿园体育游戏中蕴含丰富的合作与集体教育内容,教师在组织教学过程中应不失时机地进行合作精神与集体主义观念教育,使幼儿明白团结就是力量、团结就是胜利的道理。在实践中,教师可以运用结果法,使孩子体会到合作的快乐与必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