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大众媒介的特点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自媒体;传播者;传播方式;传播控制
中图分类号:G20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2)09-0094-03
新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推动了自媒体传播形态的多样性,如以图文为主的网络论坛、博客、微博和以视频为主的播客等,目前博客、播客、微博成为中国主要的自媒体平台。文章在解析自媒体内涵的基础上,对自媒体的信息传播者、信息传播方式和信息传播控制等信息传播特点加以探析,从而深化对自媒体信息传播规律的理解。
一、自媒体内涵解析
自媒体这一概念源于美国IT专栏作家丹?吉尔默(Dan Gillmor),2001年9月28日,他在个人博客上首先提出了journalism3.0的概念。根据他的分类,journalism1.0指的是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大众媒介,是单向的线性传播形式;journalism2.0指的是在互联网技术的推动下,传统媒体的网络版以及新闻门户网站等,这一阶段的新闻传播速度更为快捷,但仍然是一对多的新闻传播形式;journalism3.0指的是网络论坛、博客、微博等点对点的、双向互动的新闻传播形式,这一时期的新闻传播主体由专业传播机构转为普通公民。2003年1月,他在《哥伦比亚新闻评论》上发表了《下一代的新闻业:自媒体来临》(News for the next generation: here comes ‘we media’)的文章。2004年7月,丹?吉尔默出版了他的专著《草根媒体》(We the Media - grassroots by the People and for the People),本书探析了未来新闻业的转变,认为普通公民将成为新闻制造者。
由上可见,丹?吉尔默先后提出了自媒体(we media)与草根媒体(we the media)两个术语,区别在于定冠词the,由此也暗含了自媒体与草根媒体在新闻主体方面的区别,即自媒体的新闻传播主体是非新闻工作者,而草根媒体的新闻传播主体是非新闻工作者中的普通公民,不包括政治人物、娱乐明星等社会知名人士。由此可见,自媒体的覆盖面大于草根媒体,因此笔者倾向于使用自媒体。目前国内学界将自媒体与草根媒体(grassroots media)、公民媒体(citizen media)、参与式媒体(participatory media)等交换使用。
笔者认为,所谓自媒体(we media),是指传播者通过互联网这一信息技术平台,以点对点或点对面的形式,将自主采集或把关过滤的内容传递给他人的个性化传播渠道,又称个人媒体或私媒体。不同于大众传媒组织化、机构化的传播特征,自媒体强调传播者的主动性和传播内容的个性化与自主性。对信息时代的传播方式,传播学鼻祖施拉姆早就做出预测,“这个革命的信息时代的一个趋势是……更多着重点对点而不是点对面的传播,和个人越来越大的使用‘媒介’的能力而不是被‘媒介’所利用”[1]。
二、自媒体的信息传播者:由被动的受众到积极的“产消合一者”
关键词:大众传媒;文学生活;媒介消费主义;娱乐化
中图分类号:G20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3)09-0045-02
2012年10月11日,莫言获得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作为中国首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本土作家,这一新闻事件不仅关乎文学,更关乎政治、经济和生活。在网络时代背景下,新媒体侵入生活,它日渐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甚至价值倾向,大众传媒通过议题选择、新闻构建对人们了解世界起着愈加重要的作用。然而大众媒介的报道并非完全真实的反应客观事实,新闻报道通过对议题的选择、立场的呈现、报道数量等进行包装来影响社会的各个方面。郭庆光认为“传播媒介对外部世界的报道不是‘镜子’式的反映,而是一种有目的的取舍选择活动。[1]”同样,在莫言获奖一新闻事件中,大众媒介的报道也进行了有目的的取舍为社会大众呈现一个媒介化的环境,大众媒介对莫言获奖报道数量上、角度和符号组合都会影响受众的文学观。本文通过对588条关于莫言获诺贝尔文学奖两个月以来的有效新闻报道进行内容分析,以新闻框架为理论基础,通过分析大众媒介报道这一相关事件时的报道立场,试图回答:大众媒介是报道文学本身还是其他娱乐化消费性新闻?会对文学生活建构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一、研究方法
本文以新闻媒介关于莫言获诺贝尔文学奖的报道文本为研究对象,采取内容分析法对其进行系统的归类和定量分析。
1.大众媒介新闻的抽样。本文研究文本选择新浪网提供的新闻搜索引擎搜索结果,原因在于:首先,从媒介层面来说,新浪网作为全球最大的中文门户网站,信息丰富,并且覆盖了全国大部分报纸和大型网站,如权威性强的《人民日报》、新华网等,内容全面;其次,从受众层面来说,新浪网新闻访问量大,受众面广,融合纸质电视传统媒体和网络媒体于一身,社会影响力大。具体操作步骤为:在新浪网的新闻搜索中选择“高级搜索”,关键词为“莫言”,搜索类别为“新浪新闻”,搜索频道为“全部频道”,时间为“2012年10月11日至2012年12月13日”两个月时间,搜索显示“从全部频道搜索结果5342条”。根据研究目标,只选择对莫言的报道、评价等作为研究样本,将下列情况剔除:大量重复性新闻、报道主要内容和主题不是莫言的新闻、图片视频类新闻,按照这三种情况剔除新闻后,共有588条有效新闻。并以一周为分界点,观察报道数量上的变化。
表1 新浪新闻关注莫言获奖类相关报道主要方面
2.类目建构。根据大众媒介对莫言报道内容,本研究将采集的样本分为中外媒体评论、莫言采访活动、行程类报道、关于文学类报道、莫言效应报道、娱乐化报道、莫言家人、家乡类报道、莫言印象报道、诺贝尔奖金报道和其他报道共9个大类。
二、研究发现
从本次研究来看,新浪新闻关于莫言报道主要呈现以下特点:
1.报道量大,且集中度高。如表3所示,本次研究中,从2012年10月11日莫言获奖到2012年12月13日莫言领奖两个月时间,新浪新闻共产生5342条新闻,平均每天89条新闻,有588条有效样本,平均每天9.6条新闻,可见数量之多,报道量之大,体现大众媒体逐渐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大众媒介通过对热点新闻事件在主题上和数量上的报道,来传达当今社会大众的关注点。以一个星期为周期的报道数量分布中,报道主要集中在莫言获奖消息的前两个星期(2012年10月11日~10月17日;2012年10月18日~10月24日)和领奖的一个星期(2012年12月6日~12月13日),对莫言的报道涉及作品、采访、经历等各方面的报道,等“莫言热”潮流过去报道数量也随之减少,这种报道集中化体现大众媒体所跟踪的报道大多关注莫言本身,而非长远的文学生活方面。
2.评论居多,以正面评论为主。从表4中可看出,中外媒体评论占所有报道数量的28.5%,是所占比例最多的报道类型,内容大多是外媒对莫言获奖的评价和专家评价,随着莫言热潮的渐退,媒体在议程设置方面更加冷静看待莫言获奖,避免将莫言“图腾化”,如《关注莫言,少些与文学无关的喧嚣》等报道。
3.娱乐类报道数量多。表4中,娱乐类报道占了12.7%,莫言效应报道占了13.6%,追踪类报道占了20.2%莫言获奖类的文学新闻逐渐和娱乐新闻混杂在一起,由于文学新闻在之前报道中相对于社会新闻、娱乐新闻居于弱势地位,事件化也成为文学新闻的主要构建方式,许多媒体为吸引大众眼球,提高知名度,将这一严肃的文学新闻以娱乐的形式表现出来。
三、讨论与反思
通过本次研究发现,一方面,大众媒介通过大量评论新闻的理性报道来引导大众舆论,通过新闻框架的选择和凸显,将部分的客观真实转化为媒介真实呈现给受众。这些理性声音的报道,对观众的文学观、价值观产生潜移默化的效果,同时,这种影响是一个长期的、潜移默化的、“涵化”的过程,它在不知不觉当中制约着人们的现实观[1]。在另一方面,在以娱乐为中心和以消费至上为表现的现代传播环境下,大众媒介对文学事件的报道中存在着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
1.文学新闻的娱乐化倾向。尼尔·波兹曼在名著《娱乐至死》中说:“我们的问题不在于电视为我们展示具有娱乐性的内容,而在于所有的内容都以娱乐的方式表现出来”。在表4中,关于莫言获奖的新闻中,娱乐类报道占了12.7%,莫言跟踪类报道占20.2%,“莫言热”被媒体炒的沸沸扬扬,关于莫言的生活、领奖细节、奖金如何用等内容都变成媒介娱乐化的对象,过度关注莫言,而非文学本身,将文学新闻以一种娱乐的方式表现出来,这种情况下,文学新闻不再是一种严肃性的新闻,而是一种提供快乐、消遣式的精神快餐,在潜移默化下,读者也开始从文学休闲、精神娱乐角度参与文学,“在这里,一切公众话语都以日渐娱乐的方式出现,并成为一种文化精神。我们的政治、宗教、新闻、体育、教育和商业都心甘情愿地成为娱乐的附庸,毫无怨言,甚至无声无息,其结果是我们成了一个娱乐至死的物种。[3]”
2.大众媒介的消费主义化。在消费主义的情境下,所谓消费的目的不仅是为了实际需要的满足,而是不断追求被制造出来、被刺激起来的欲望的满足,而大众媒介则是一种刺激这种满足的外在动力。大众传媒的消费主义倾向即是大量对消费主义生活方式、消费新闻的报道和渲染,在表四中,“莫言效应”类的报道占到13.6%,关注莫言个人类报道占到11.7%,这些内容包括由莫言引发的作品脱销、热炒收稿费、莫言故乡高粱酒等大量过度消费莫言类的新闻,这种传媒的“消费时代”会使文化、文学成为一种物化现象,按照“沉默的螺旋”理论,“一方越来越大声疾呼,而另一方越来越沉默下去”[1],在大众媒体这种对消费莫言新闻的渲染下,文化形态终究会离精英或高尚愈行愈远,也是使文化失序的一股助力。
我国的文化文学发展正方兴未艾,这就需要大众媒介重视文化文学的传播,为文学生活的重建作出贡献。从媒介生态学角度上说,大众媒介要坚持新闻专业主义,以“公正、公开、公平”为目标取向,强调媒体的社会责任意识,解构新闻消费主义理念,从而对文学生活重建产生正面积极的影响。从受众角度来说,则要提高受众的媒介素养,增强大众批判媒介、合理利用媒介以及对媒介负面影响的抵御能力,通过关注和研究大众媒介,能引导媒介文化而不是为媒介文化所摆布,使大众媒介为建构文学生活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 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关键词 女性符号化 消费社会 大众传播媒介
中图分类号:c913.3 文献标识码:A
Symbolic of the Female Body in Consumer Society
LI Xiaoya
(Chengdu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Dissemination of Science and Arts, Chengdu, Sichuan 610059)
Abstract Consumer society, women's bodies become cultural assets, the main target of mass media consumption, the female body in order to characterize the sign into the social structure under specific ideology, has a significant symbolic value and connotations, and profoundly affected and changed women lifestyle and way of thinking.
Key words symbolic of female; consumer society; mass media
“消费社会”是著名思想家让・波德里亚早期的研究重点,意指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由于科技和物质的极端疯长,人们对于消费不再以满足“衣、食、住、行”生存最基本需要为重点,传统的以“生产”为中心的社会转变成以“消费”为中心的社会。“消费社会”是人类生活水平极度提高的社会,也是资源极度浪费的社会。波德里亚将符号学融入消费社会的研究,认为物质的“符号化”是改变消费本质的主要因素。
女性身体的符号化是现阶段消费社会研究的一个方向,它是指女性为了维护自身内外在形象而进行的一系列消费,如服装、衣饰、整容、美容、健身、书吧甚至于带有小资气息的各种食品小店等活动。身体的消费并不仅仅出现在女性身上,也不仅仅只是消费社会才有,只是消费社会的到来使得女性的身体消费与其他时代的消费相比具有明显的变化和特点。
消费社会是一个被资产文化所构建的一个社会,它借助大众媒介构建“时尚概念”,将物品贴上文化的标签,将消费变成阶级的区分,具有一种追名逐利的资本倾向。
1 大众媒介的时尚消费
时尚的传播是大众媒介的传播特色,大众媒介是时尚传播的主要载体。在大众媒介传播的时尚机制作用下,女性身体消费迅猛发展。正如齐美尔所说,“当女性表现自我、追求个性的满足在别的领域中无法实现时,时尚好像是阀门,为女性找到了实现这种满足的出口。”①
这个出口体现在女性生活的各个方面,从里到外:服装、饰品、美容、美发、美甲;书吧、咖啡馆、甜品店。如女性的裙子可以从齐踝长裙到中长裙再到超短裙,直筒到百褶,牛仔到帆布,宽松到修身,变化不断,在这一次次变化之后,又是新一轮的时尚追逐。甚至于女性的口味也在时尚机制作用下悄然发生着变化,在大众媒介的传播下,一家名不见经传的食品小店瞬间门庭若市,女性消费者追求的不再是是否符合自身的胃口,而追求的是一种时尚的消费,是一种消费过就是一种时尚的理念。
有些女性消费者有着自己所建构的自身时尚原则,但这些原则也必须贴近大众媒介所控制操纵的时尚体系。因为只有大众媒介才可以印证个体行为的社会意义和价值。“那个对已变成符号系统的世界进行解读的系统是万能的。”②它打破了传统的社交理念和参照关系,成为了最权威、最统一、最具有代表性的价值系统。“让一个符号参照另一个、一件物品参照另一件物品、一个消费者参照另一个消费者。”③它开始帮人们决定选择,改变理念,甚至突破传统。在这种时尚机制的作用下,物品开始丧失自身本来的面目,成为时尚可以随意改变的对象。
2 符号体系的区分消费
“在资产文化所构建的消费社会中,在堆积的表象之外,物品以全套或整套的形式组成。很少有物品被单独提供。女性消费者不再从特别的用途上去看待某物,而是从某物的全部意义上去看全套的物。”④广告等媒介的传播使物品不再是一串简单的商品,而是一连串带有意义的符号。女性消费者消费的不再是商品而是利用符号区分自身的价值和阶级体系。“时空的分离使个体能跨越广阔的时间与空间进行社会关系的组合,由象征标志和专家系统所组成的抽离化机制使互动脱离了场所的特殊性。”⑤符号的这种区分作用在身体消费中得到充分的体现。
2.1 女性的身体消费成为区分女性职业的符号
在分工日益明确的现代生活中,不同职业的女性无论从内在还是外在来看,对于身体的消费都有着不同的选择。即便是同一个体,职业发生了变化,身体消费也会发生变化。或许这种消费刚开始本不是女性消费者的本意,但职业的环境会迫使其不得不做出相应的调整。在办公室工作的白领女性会选择一些适合正式场合的衣服,比如,衬衣、套装;发型干净利落;指甲整洁。而那些在聚光灯下的明星们,则时刻保持着最为前端的时尚品位,除非因为特殊原因,她们是不会以职业套装的形式出现的。
对于一个个体来说,身体是一个重要的符号,它间接传递着个人信息和品味。你是否符合你的职业修养?从一定程度上反映在你的身体消费上,它是反映这种文化资本的社会行动。
随着职业的变动,身体形象的消费会随时做出相应的调整,女性用身体的消费来重新改变、设计自己,使之灵活地适应当下的职业审美标准。
2.2 身体的消费成为区分女性年龄的符号
对于女性来说,年龄是一个不可触碰的话题。在女性的世界中,年轻代表的是赞美,是追求,而年老带来的是可悲,可怕。对年轻的追求,对年老的焦灼会长久地伴随着女性的一生,在长期不平等的社会地位结构中,女性的价值总或多或少地与年轻貌美扯上关系,这就是为何近年来整容业兴旺发达的原因之一。
在晚期现代性的消费社会,年龄的界限在女性外貌上体现的越来越模糊。而身体的消费却成了区分女性年龄的一种符号方式。女性跟随自己的年龄选择适合自己的消费产品,这一点,在女性美容美体方面体现得淋漓尽致,不同年龄段有着不同的保养方式,当然,女性身体的区分年龄消费也成为了商家对其产品定位的一个主要方式。
2.3 身体的消费成为区分女性地位的符号
消费社会是一个商业化明显的社会,在物的消费上选择眼光和消费目的的不同,区别出地位阶级的不一致。女性对于身体的消费从“因需要而消费”转变成“为文化而消费”。
在消费社会中,大众媒介给每一个社会阶级标榜上不同的文化氛围,不同的文化族群有着不同的身体消费方式,其催生出不同的消费热点来区分女性的不同地位。当然,随着大众媒介传播的日益发展,此区分方式也是日益模糊,一部分人开始“拜物消费 ”,文化不再是一种学习和客观的培养,而成为了一种额外的超自然力量,一种“伪地位”的象征。
3 结语
女性身体的符号化是特定的社会结构下意识形态的表征。消费社会的消费逻辑改变了女性身体消费的目的和内涵所指。有人认为这是消费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一种特殊的文化传播形态,也有人从精英的角度批判这种消费现象的形成。但无论怎样,消费社会正随着全球化而不断地扩大和增长,女性身体消费符号化已成为不可改变的事实。与其一味批评,不如以一种宽容的态度来看待这种文化的形成。
注释
① [美]R.W.康奈尔.男性气质[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②③让・波德里亚.消费社会[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132,135.
媒介商业化是指媒介系统及其产品的产生和传播被纳入到市场化进程中,实现媒介生产的工业化和销售的市场化。结合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我们必须承认,商业化已经成为媒介发展的一种明显现象与趋势。
(注:表1、表2数据来源于《中国新闻人――我国新闻工作者职业意识与职业道德抽样调查总体报告》)
从表1中的数据可以看出,目前商业化的各种现象是一个客观存在的事实。那么媒介商业化的原因何在呢?在笔者对央视、新华社等媒体从业人员的采访情况以及对中国传媒大学部分学生所作的调查情况中,可以总结出以下几点:
首先,媒介的商业化是源于商品的双重性的。媒介的商品是一种信息商品,其价值能否实现要取决于该产品在市场中的命运。①作为一个社会组织,一方面,它要生存必然会有各种的生产资料损耗,它的“资源补充和价值增值”以及产品流通都要依赖市场来完成。另一方面,媒介为了在激烈的竞争中生存,不得不遵循商业规律,以商业利益为第一位。
其次,我国大众传媒素养不高也是导致媒介商业化的原因之一。早期的大众社会理论认为大众是“孤立的、分散的、均质的、原子式的存在”,进而出现了一种受众观,那就是把受众作为消费者和大众传媒市场。②当今社会新闻媒介商业化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这一受众观。
再者,新闻工作者的职业道德有待提高。记者们逐渐地演变成为养家糊口而四处奔波的人。为了生存,处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各类媒体必须遵循效益原则,最大限度地谋取生存和发展的资本。
媒介亘古不变的社会责任
《负责的新闻业》的作者丹尼・埃利奥特说:“无论大众媒介置身于怎样的社会中,他们都对社会负有责任。”那么表2中的数据就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社会中新闻人对于处于商业化环境中媒介社会责任的态度。
施拉姆说:“大众媒介的责任问题乃是媒体、政府和受众三种力量之间的微妙平衡关系。媒介必须承担一个中心责任,恪尽应负的使命。”作为一定政治形态下的大众传媒,履行相应的良知功能是它亘古不变的社会责任。
在中国媒体产业化和市场化的进程中,媒体作为生产精神文化产品的专门组织,它的文化标识和形象代言永远不是它的经济收入。传媒事业的发展并不是它的融资赚钱能力,媒体永远不能简单地等同于国有大中型企业,媒体的综合实力中最重要的是它的信息传播和文化娱乐功能。③
在这里我们要重点强调的是,处于当今市场经济大环境下的媒体不仅不能忽略自身的社会责任,同时要认识到经济利益与社会责任之间存在着矛盾和冲突、合作与互利以及平衡和制约的三种关系。④媒介的确要恪守其社会责任,但是却不能完全不顾及发展问题,从而避免导致媒体自身陷入经济危机无法存活的困难境地。
媒体平衡自身商业化与社会责任的双赢
在社会责任与商业化利益追求之间,媒体是可以两者兼顾并且获得平衡商业化和自身社会责任的双赢的。
第一,遵循媒介运营规律,采编和经营分开。新华社和央视的从业人员都很认同一种运作方式――财政收支两条线,也就是制作新闻的部门只需要保证新闻的客观性与公正性,不需要考虑赚取利润问题,与此同时,广告制作部门全面负责财政收入,那么广告收入自然多多益善。
第二,要提高大众媒介的素养。从个人和群体的层面上提高受众素养,在政治、法律和道德素养的基础上继续丰富其知识,帮助他们“把握传媒基本特点”和“追求现代社会的新鲜信息”。⑤
第三,加强新闻工作者的职业道德教育,坚持新闻公正性,维护公共利益。高校新闻教育也要重视新闻道德教育的开展,树立一种科学的传媒行业就业观。同时要明确一点,媒体自力更生、自食其力地在市场化经济的环境中生存也是可以更好地承担社会责任的。
此外,有学者在新闻商业化与媒介社会责任之间从定量分析的角度提出了一些针对媒介一味商业化的批评方法:当发现媒介不良内容所占比例上升时――予以警告,适时批评,进而把负面报道限定在一定范围中。⑥我国广播电影电视总局2007年便对格调低级庸俗的电视剧《红问号》下了禁播令。
注释:
①宋建武:《中国媒介经济与媒介运作》,北京:新华出版社,2004年版。
②郭庆光:《传播学教程》,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③时统宇:《绿色收视率与媒体社会责任》,《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6(3)。
④韩晓:《传媒的经济利益与社会责任》,《湖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5,6(3)。
⑤陈先元:《大众媒介素养论》,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⑥陈龙:《媒介批评论》,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大众传播的传统传播者
1 大众传媒的双重身份
单从字面意思理解,大众传媒是一种媒介。但是,现实中的大众传媒具有双重身份。大众传媒,是报纸、通讯社、广播、电视、电影和期刊等的总称。从该定义看,大众传媒不只是一种媒介,也是一个传播者。它作为传播者,专门收集社会各类信息;它作为媒介,以纸质、电子类媒介等为传播载体。在大众传媒的双重身份下,传统传播者就是大众传媒。
2 现实中大众传媒的传播模型分析
从受众的角度分析,最终呈现在他们眼前的大众传播模型非常简单:
大众传媒一受众
构成一个基本的传播过程,起码需要五要素,即传播者、信息、媒介、受传者、反馈。以上的模型显然没有包括信息、媒介和反馈。但它可以称为一个完整的传播过程。因为,现实中的大众传媒,除了具有传播者的身份之外,还提供甚至制造信息,提供媒介,控制反馈。因此,笔者给出了上面的大众传播模型。
单就这一模型而言:
(1)大众传媒主导传播过程,受众被抑制。
(2)参与传播过程的其他部分被淡化或隐藏。
比如信息被选择传播给受众,受到了哪些干扰?把关人都把关了什么?这些关键问题被隐藏。受众从大众传媒上了解的,只是把关人按照某种价值标准塑造的虚拟世界。又比如消息来源,也在绝大多数的新闻报道中被隐藏。这意味着大众传媒将千千万万的消息来源全部占为己有,从而使自己成为传播者。
大众传媒通过这一模型,巩固了自身既作为媒介又作为传播者的双重角色,这是大众传媒权利的主要来源。
新型传播者
相对于传统传播者而言,新型传播者不再是“传…媒”结合,而是“传…媒”分离,传播者成为传播学意义上的传播者,即传者,与媒介分离开来。它也可以被称为“信息来源者”,即提供信息给媒介的人。这个人可以是组织,也可以是自然人。
新型传播者有以下的特点:
1 传播者与媒介分离
这是新型传播者区别于传统传播者的最显著特点。“传…媒”分离是指,传播者成为传播学意义上的传者,不再与媒介结合。他们只负责提供信息给大众传媒。传媒分离给传播界带来的变化是前所未有的。传播者从大众传媒中分离出来,代表着一种力量的崛起,这种力量不再为大众传媒控制,甚至可能控制大众传媒。
2 传播者主动走进大众的视野
与大众媒介分离后的新型传播者充分认识到自身所拥有的权利,认识到大众媒介依赖他们来获取信息。于是,他们从不被大众关注的暗处走出来,主动提供信息给大众媒介,同时让自己通过大众传媒走进大众的视野,以此来获取某种利益。
3 传播者“制造新闻”
传播者提供信息给大众传媒。这里隐含着一个问题,就是传播者会提供什么样的信息给大众传媒?传播者会不会提供经过修饰甚至是策划的信息内容给大众传媒,会不会“制造新闻”?近年来的一些事件,比如芙蓉姐姐、华南虎事件等,证明了传播者在有意制造新闻。而各种营销书籍里面的“新闻营销”、“事件营销”宣告了大规模制造新闻时代的到来。
4 传播者多为“利益共同体”
获得独立的传播者中,绝大多数将结合为“利益共同体”。所谓利益共同体,是指为了获取某种利益而主动结合到一起的个人或集团的总和。
新型传播者产生的原因
社会结构的变化。改革开放后,我国的社会结构发生了变化,出现了利益共同体。
传媒的变化。随着社会结构的变化,大众传媒已经无法掌控所有的信息来源。觉醒的传播者开始从大众传媒中分离,继而影响大众传媒,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控制大众传媒。同时,大众传媒也实行了市场化改革,“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大众传媒需要直面市场。广告费收入占据了它们营收中的较大比例,因此,加深了它们对广告主的依赖。
受众的变化。个体意识的觉醒正在改变受众作为被动方的传受格局。受众的一个最具意义的变化是碎片化。它使大众传媒不可能瞬间影响所有受众,也意味着个体意见的诞生和繁荣,是对大众传媒传播效果的一种消解。
启示
1 话语权争夺下的民生期待
觉醒的传播者为了追逐自身利益,往往结合成利益共同体。早期形成的利益共同体为了保持已有利益和继续获取利益,必然会去争夺话语权;新兴的利益共同体,也不会坐视话语权的旁落,传统话语权的掌握者,更会加强对话语权的控制,草根阶层也会加入对话语权的争夺。
在话语权的争夺中,社会公平正义能否战胜拥有大量社会资源的利益共同体?从传播学的角度来看,房地产行业的波动,反映的就是利益共同体同政府与公众的话语权的争夺。这种争夺下,民生会怎样呢?这不得不让人深思。
2 乌合之众
毫无疑问,大众中隐藏着社会变革的巨大力量,但是这股力量从来不可能自发地产生于大众之中,而是由“利益共同体”引导着。现代民众有可能成为乌合之众,有以下理由:第一,民众没有结合成组织,这意味着民众依然是一盘散沙。第二,受众的碎片化也表明受众失去了结合起来的可能性。在信息不平衡的情况下,碎片化的受众极易受“人”摆弄。第三,利益共同体分享了大众传媒作为传播者的权利,利用自身掌握的巨大社会资源,传播有利于他们的信息。
3 新闻交易行为将愈演愈烈:传媒的再结合
大众传媒身兼传播者和媒介的双重角色,只是传媒的第一次结合。觉醒的传播者从大众传媒中分离出来,这是传媒的第一次分离。但在第一次分离中,隐藏着传媒“再结台”的可能――分离出来的传播者与大众传媒结合,其结果是“合作”。这种结合的危险性在于新闻交易行为将产生甚至愈演愈烈。
大众传媒掌握的核心资源是受众的注意力,他们以出售受众的注意力来维持自身运转;利益共同体掌握的核心资源是资本,他们通过购买受众的注意力使资本升值,同时运用资本制造新的注意力。两者合作并产生互动,新闻交易行为将不可避免。更为重要的是,利益共同体通过制造新的注意力,引导着大众传媒在新闻内容上偏向利益共同体,而不是受众。
参考文献:
①[法]古斯塔夫・勒庞:《乌合之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9月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