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农村物流运输

农村物流运输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农村物流运输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农村物流运输

农村物流运输范文第1篇

关键词:“互联网+”;物流渠道;资源共享

一、沈阳周边农村物流存在的问题

1.农村物流公司稀缺发展滞后

根据我国广大农村地区的实际情况来看,物流行业在农村的起步与发展相对较晚,发展水平也比较落后。从物流公司覆盖率方面进行分析,民营物流服务网点基本上最多仅能达到县级水平,乡镇农村的覆盖率则大大降低,少数物流服务网点在乡镇一级有部分开设,但村级内几乎没有。大城市快速的生活节奏,有着难以想象的网络订单下单频率,便利多样的交通方式,也让很多物流公司蜂拥而至,既满足了客户的交易速度,也提高了物流公司的盈利指数,把物流公司各个子站点设置在城市中的重点区域,将总部设置在距离城市中心不远的郊区,这样一来越来越多的物流公司享受着高频率、快速度的接单派单,居高不下的利润百分比,不愿意将物流公司向农村扩大、做广,出现了城市物流公司多、运输快,郊区农村物流少、运输慢的形式,形成了郊区农村物流公司稀缺的情形。

2.物流渠道和基本设施不完善

沈阳多层次的隶属关系也促使物流运输过程中出现多次的分拨转运,农村的“互联网+”模式运行并没有多久,也没有达到成熟稳定的地步,所以更是输出大于输入,让配送和分拨都很不方便,并且有的乡镇道路基础设施不完善,运输过程中可能导致产品变质损坏等等。一些市级、县级、镇级、乡级都设置了物流的子站点,但是在一些偏远的村,很少有物流子站点,所以派送的时候可能有两种情况,一是物流公司派人直接送货上门,二是让客户去店面自提,前者浪费了物流公司的资源和时间,后者可能会引起消费者的不满,让消费者费周折上门,农村大多都是需要店面自提的,做到农村范围的自提。

3.物流相关信息更新存在偏差

对于需要从农村地区发出的农产品的相关物流信息,例如产品的运送位置、数量、产地等等可靠性的消息都应该在相应的平台进行实时的传送,但是这些实时的消息可能在农村没有办法实现,因为在农村,农产品的生产以及有机绿色蔬菜的种植都不是规模化、集中化整合生产销售的,所以在生产之后产品数量的计算整理上会出现很久的信息延迟,没有直接对口的信息整理输出的平台系统,不能及时跟进生产数量、销售数量以及物流运输具置等相关信息。这一系列因素的叠加造成了最终的问题——物流相关信息更新存在偏差。与此同时,针对输入农村地区的非农产品的一些商品的物流运输过程,同样存在物流信息更新滞后的问题,这种问题直接导致了运输效率不高、村民接受的物流服务水平低等等现象,这也就造成了农村地区物流运输行业发展水平较低的现状,这些问题得不到尽快解决,就会拉大城乡之间物流行业的发展差距。

4.物流仓储管理水平不够专业

农村相比之下条件简陋,在仓储方面和其他地区相比有很大的差距,一些需要冷藏、保鲜的食品没有适宜的保存、运输条件,在保存和运输的过程中可能会腐烂变质,而且农产品在销售的时候比拼的就是绿色和新鲜,冷藏是为了更好的保护食品原有的色泽、味道以及营养价值,整个物流过程中最应当着力解决的就是冷藏保鲜问题,在现有的条件下,需要冷藏运输的时候,采用货车运输,用冰袋制冷保鲜,没有专业化大规模的制冷设备和保鲜设备,用冰制冷不但耗费人力物力,还占用了运输空间,不仅浪费资源也阻碍了物流在农村市场现代化的开拓。

二、“互联网+”农村物流发展对策

在“互联网+”的大视角下,在资源整合信息传递的发展趋势下,解决农村物流中面临的问题,才能推动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从而带动农村市场经济的发展,随着电子商务的快速崛起,越来越多的物流公司也如雨后春笋一般纷纷发展壮大,从区域性物流公司发展成覆盖全国范围,逐渐形成以“三通一达一顺丰”为主,众多物流公司竞争激烈的态势。

1.“互联网+”智慧物流

虽然各个通信公司和国家都大力推行互联网的普及,也有不少网络公司踏入此行业,但在沈阳的郊区农村,尚未完全实现所有村户都有网络,应分批组队排查沈阳周边的农村是否具备完备的互联网条件。互联网的问题解决之后,我们也应该让每一个产品的信息都在网络上,利用互联网的优势,进行土地、设备、资源的整合。现在农产品的生产模式都是分散生产,而且生产的产品多样,在运输、销售、集装的过程都要分类,如果将这些分散的经营个体,集中到一起,进行规模化的检验收购,就会避免了很多重复劳动,在每一个批次和每一种产品上都有一个编号,形成一个独一无二的物流追踪系统。以往的农村物流消息传递迟缓、不精准,很大程度上造成了资源浪费,在绿色、无公害、无污染的前提下,实现农产品大规模、成批次的生产运输销售的流水式作业,保证农产品的质量和数量,利用“互联网+物流”实现生产运输数据的实时输入和输出。这样既可以满足客户的需求,生产者也可以衡量生产的数量。

2.“互联网+”便捷配送

农村物流需要完善发展,首先要建设两个基础的条件,一个是实现“互联网+物流”系统的建设,另一个是运输工具和运输道路的改善,这两个需要解决的问题正是更好地在农村实施“互联网+”创新的最后一公里,也是实现“互联网+农村”必须要解决的问题,通过对以往不平衡的配送进行分析数据,重新设立物流中心以及配送渠道,例如,上海圆通速递(物流)有限公司在沈阳桃仙机场附近建立了大型仓储基地,距离城市中心较远,地价相对便宜,又能利用机场便利的运输条件收发货物,从机场到市区的交通基础配套设施也尤为便利,能够保证货品的及时派送。同时,不论是村级、县级、市级等等各个物流子站点,都应该安装物流跟踪的客户端,这样,每种产品的数量和运输信息都可以实现共享。利用现有的铁路和陆路以及水路空中的运输渠道,合理规划运输方式,根据农产品的新鲜程度、运输距离、运输数量等等多方面考虑进行整合决定,每个订单物品,从村户家里打包出门的时候要进行上车扫描,在村集装处可以等待其他马上也要运输的农产品,既节省了资源,也形成了流水的作业,同时,扫描之后也让整个平台的用户都了解知道不同层次分拨中心的物流状况,商户也可以依据此信息衡量自己的运输时间、发货时间,合理的保证车辆的调动,避免不必要的浪费。

3.“互联网+”高效物流

建立农村小件快运业务,中国的城镇化水平现在日益提高,城乡客运一体化的进程也在不断跟进,但是从整体来看,小件快运业务作为客运业务的延伸业务,在农村地区的发展处于空白的状态。在农村物流行业发展模式的建立过程中,我们不妨将小件快运服务考虑到未来的发展中,小件快运具有成本低、运输方便、环保节能等相对普通快件来说较为明显的优点,因此可以考虑将小件快运从一般物流中分离出来,单独成为一项新的物流服务内容进行发展。发展针对沈阳农村地区的小件快运服务,首先要分析具体的农村地区的环境特点,然后与物流公司进行沟通与交流,建立起稳定的合作关系。另外在小件快运的行业模式建立过程中,要注意快运载体最好重点依托相对密集的客运交通路线网,最大限度地将客运车辆的空间利用起来,充分发挥小件快运成本低的优势。

4.“互联网+”智能仓储

对于仓储中亟待解决的冷藏、保鲜这一问题,可以引进投资,同时在使用中帮助投资方宣传,由投资方提供设备,或者直接将产品交给第三方保存,建立物流、商户、买家、分拣仓储中心四方面的合作。农村商户生产之后直接把已经下的订单通过物流运输出去,运输的装备采用专门的运输保鲜设备,在生产的过程中肯定会有没有发出去的剩余农产品,我们将这部分产品直接交给分拣仓储中心进行专业化的保管,下次发货直接从分拣中心出发。多个方案、多个角度,确保资源合理利用,适应当前的生产模式。中国现阶段正处于发展阶段,沈阳市周边的郊区农村发展相对缓慢,在不断推进基础设施的建设过程中,需要引进更多先进的管理模式和建设思想,加强互联网建设,利用互联网+的优势,促进农村物流科学发展,进而推进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带动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阎宇婷.“互联网+”背景下农村物流行业的发展浅析[J].中国市场,2016(23):39.

[2]王鲁欣,李少军.“互联网+”时代农村快递物流发展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科技经济市场,2016(10):100-101.

农村物流运输范文第2篇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农业物流;制约因素;路径选择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农业物流具有重要作用,它关系到农产品竞争力,农业产业化和农民的增收,我国应该始终把农业物流放在国民经济的重要位置。

一、 农业物流的特殊性

与城市物流相比,农业物流具备自身的特征。

涉及的地域范围广,单位面积内物流需求较小且比较分散,服务难度大。城市是生产和消费集中的地方,而农村生产和消费都比较分散,因而为农村生产和消费服务的物流活动也势必分散。大范围内的分散的物流需求,对物流服务的提供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农业物流对象的特殊性决定了其复杂程度更高。农业物流的对象主要是鲜活的农产品(动植物产品),如家畜家禽及其肉、皮、毛、蛋、奶等;植物的根、茎、花、果、叶、种子等。这些物品的自然属性不同于无生命的物品,这就决定了农业物流对其各个环节如加工、储存、保管、运输等都有不同于一般物品的特殊要求,如粮食的散装、水产品的冷冻运输、肉的冷藏运输、牛奶等制品的恒温运输等,因而农业物流运输、储存、加工、保管等方面相对于城市物流更复杂。农村地区地域广阔,不同地区自然条件有极大差异,同时东部发达的沿海地区与我国中、西部地区经济和物流发展水平存在很大差距,这种地区之间的巨大差异带来了农业物流系统本身以及农业物流系统与其他物流系统之间衔接的复杂性。所有这些都对农业物流体系的建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运输成本高,运输车辆返空现象重。农产品一般是集货后发往城市或其他消费地,物流方向呈现出由农村单向输出的特点。虽然农用生产资料和农村日用消费品的物流方向是由城市到农村,但其运输条件与农产品的要求有很大的不同,难以利用同样的物流设施实现物流运作。因此,运输车辆返空现象十分严重。要降低物流运作成本,实施共同配送、共同集货成为理想的选择。

农业生产组织化程度低,物流运作组织难度大。 我国农村的生产运作方式决定了农业生产的分散化,而物流运作需要组织化、规模化,这种现实矛盾直接导致农业与农村物流比城市物流具有更大的组织难度。

农业物流技术与管理难度大。与工业品相比较,很多农产品都需要控制适当的温度和湿度,否则就会造成大量腐烂变质(或死亡)。同时,农产品多属自然生长,其规格不一,大量初级农产品附加值不高,无包装或包装程度很低。因此,农产品物流运作难度远远大于标准化、包装化、高附加值的工业品。而且,很大一部分农产品是食品或食品加工原料,物流过程对保障食品安全至关重要。除农产品外,作为农用生产资料的种子、苗木等属于有生命的物资,农药属于有毒的特种商品,这些商品对包括运输和保管在内的物流过程有较高的要求。所有这些都表明,农业与农村物流并不是简单储运就能满足要求的。

二、发展农业物流制约因素

农村物流基础设施落后。“要想富,先修路”是一句广为流传的话,其中蕴涵了物流基础设施落后,需要大力发展物流业的思想,如果所需的生产资料不能有效地运进来,而生产出来的产品不能有效地销售,即使低廉的劳动成本也弥补不了物流上的巨大浪费。改革开放20多年来,特别是近十几年来,我国大中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而广大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还比较落后,主要表现在乡村公路、运输工具、通讯网络、商品储存及保管技术等方面,落后的物流基础设施已成为制约我国农村物流发展的“瓶颈”因素。

缺乏物流龙头企业。农村居民居住分散,人口密度低,而村镇销售网点严重不足,商品质次价高,售后服务不完善,不配套等,均抑制了农民的消费热情。目前农村的中介组织多是小打小闹的个体经营者,难以组织起较为完整的流通体系,也就难以形成规模经济,成本下不去,质量上不来。物流业又是个微利性行业,特别是仓储业、贷运业毛利更低,只有4%-5%,即使按照九部委建议的3%的营业税率计算,税后利润也只有1%-2%,如果企业的规模偏小,是没什么竞争力的。

农业物流技术和管理手段落后,导致农产品损失严重。物流过程中的保鲜技术对农产品的保值、增值显得尤为重要。“新鲜”是鲜销农产品的生命和价值所在,鲜活农产品的特点是含水量高,保鲜期短、极易腐烂变质,因此,农业物流对运输效率和流通保鲜条件就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有数据表明,我国水果蔬菜等农副产品在采摘、运输、储存等物流环节上的损失率在25%-30%左右,也就是说,有25%的农产品在物流环节中被消耗掉了。而发达国家的果蔬损失率则控制在5%以下,他们的产品可以一直处于采后生理需要的低温状态并形成一条冷链:田间采后预冷-冷库-冷藏车运输-批发站冷库-超市冷柜-消费者冰箱,水果蔬菜在物流环节上的损耗率降到了最低的状态。而目前我国农产品的冷链物流尚未形成,其仍是以常温物流或自然物流为主,在整个物流链条上,未经加工的鲜销农产品占了绝大部分,而这些农产品大多数因新产品保鲜技术和物流效率低下造成腐烂变质,损失巨大。再加上现有农场、合作社等流通企业管理技术不到位,自动化设备少,信息管理系统不健全,网络营销少,农产品信息服务不周到、不及时,导致农产品流通效率低下,损失严重。

三、发展农业物流路径选择

加大对农产品物流基础设施、设备的投入。新农村建设国家财政会投入大量的资金用于基础设施建设,这部分资金中要加大对农产品物流设施、设备的投入力度,要完善农村公路网络,提高公路网的通达深度和能力,确保农产品的运输道路畅通无阻,使农产品能够及时快捷地从产地运出来,在市场上实现其价值。同时,还要加强棉库、粮库、糖库、保鲜库、冷藏库的建设,产地预冷设施、防潮设备的建设,并逐步实现农产品物流作业的机械化、自动化和计算机化。另外,国家在加强投入的同时,还要为农产品物流提供良好的软环境,国家一方面要通过法律、政策等来引导和推进现代农产品物流的发展;另一方面,要通过各种渠道宣传物流知识,使农民和各级农业部门认识到农产品物流对农民增收的重要作用,充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还可以举办农产品展销会、洽谈会、商贸会以及通过建立网上贸易平台等,帮助农民和农产品企业拓展销售渠道。

加大与农产品采摘、保鲜、分选、包装、运输、储存等环节的技术研发力度,为农产品物流提供适应技术支持。农产品采摘、保鲜、分选、包装、运输、储存等环节的技术是农产品物流环节的技术。也是广义的农业技术。在我国以往的农业技术研发中一般比较重视良种、植保等田间地头生产环节的技术。我国农产品在流通环节的损耗巨大。因此,加强农产品流通环节的保鲜、运输、储存等技术研发力度的效益实在不亚于生产环节的技术研发。加大农产品物流技术的研发力度,需要政府和企业各方的努力。政府有关部门和科研机构在农业技术研发规划中应加强对农产品流通环节技术的投入或支持力度。农业产业化中的龙头企业更应该把此方面的研究放在重要地位。应特别指出的是,考虑到我国目前的生产力水平和居民消费水平。我国的农产品物流技术虽然要充分借鉴和引入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但在总体上应该以适用型技术为主。

优化整合资源,培育和壮大农产品物流企业,并加强自主农产品物流服务品牌的培育。在新农村建设中要结合我国农村实际情况,鼓励物流资源整合,改造和提升现有物流基础设施,打破物流资源的部门分割和地区封锁,鼓励农产品物流企业跨部门、跨地区整合现有物流资源,增强其竞争力;要大力发展第三方农产品物流,发挥第三方物流专业化、规模化的优势,逐步缩小自营物流在市场中所占的比重,使一批规模小,竞争力差的物流主体退出市场;结合各地农产品的生产、流通、销售及贸易情况,在重点地域或地区做好物流设施投资和规划布局,以使我国农产品物流系统科学合理。同时,由于我国农产品物流主体规模较小,服务能力差、市场竞争力差,因此要壮大物流主体实力,以应对国外物流企业冲击。我国农产品同国外农产品相比生产成本高,如果流通成本也高,那么我国的农产品竞争力就很弱。所以在降低农产品生产成本的同时,也应着力降低物流成本来提高本土农产品竞争力。另外,还要加强培育自主物流服务品牌,只有这样,才能应对国际市场的挑战。

广泛普及物流知识,培养物流人才。发展农村现代物流,现代物流知识的普及是基础,现代物流观念的树立是根本,物流人才的培养是关键。在实际工作中,可以利用“三下乡”等形式,将现代物流知识、物流技术等送到农村,向广大农村群众普及现代物流知识。通过现代物流知识的普及,逐步在广大农民中,特别是农村干部的头脑中树立现代物流观念,让他们认识到现代物流的重要意义和作用,从而激发和调动他们发展农村现代物流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我国的物流专业教育及研究力量相当薄弱,对农村物流的人才培养和研究几乎是空白,随着我国物流产业的蓬勃兴起及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物流的专业人才培养和研究必须受到重视。加强人才培养,造就一大批熟悉农村物流运作规律,具有开拓精神的物流管理人员和技术专家,这是我国现代农村物流业兴旺发达的最重要、最紧迫的要求。在人才培养方面,可以通过高等院校设置农村物流专业、举办多种形式的培训班、召开各种形式的研讨会、到发达国家进行考察、国内不同地区的经验交流等,以尽快提高从事农村物流及其相关业务活动的公务员和企业员工的物流素质。在农村物流研究方面,国家和地方政府应有计划地配合物流发展战略和农业发展战略进行超前性研究,除理论研究外,应更侧重于实证性研究,以尽快解决现代农村物流体系建设中所出现的诸多问题。

作者单位:淮阴师范学院

参考文献:

[1] 秦学.赵勇.深化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 完善农产品市场体系[J].农村经济,2002,(12).

[2] 贾登龙.关于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的几点思考[J].甘肃农业,2001,(01).

[3] 吴晓春.加入WTO后我国农产品流通的若干政策建议[J].经济问题探索,2001,(09).

农村物流运输范文第3篇

【关键词】农村物流 问题 对策

受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影响与农村生产力水平低下的制约,在农村工作中“重生产,轻流通”,在商品流通体系建设中“重城市、轻农村”,致使农村物流问题突出。

1 农村物流发展存在的问题

1.1 农村物流意识差

农资企业和农民热衷于封闭式经营,缺乏合作精神,对农业物流的认识仍停在农产品的仓储、运输和搬运上,没有认识到现代物流是通过满足客户需求以及成本与效益的考虑而进行的涉及生产、销售、消费全过程的物品及其信息的系统流动过程来降低流通成本和交易费用,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增加农民收入和企业竞争力方面的作用;认识上的不足和片面导致我国农村物流发展缓慢。

1.2 农村物流基础设施落后

农产品是自然的产物,具有季节性、易腐性及周期性等生物属性,易腐烂变质。这种自然属性对其存贮、运输、包装、装卸搬运、流通加工等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我国农村部分地区不通铁路、公路路况不好、交通阻滞,加上很多地区基本没有高速公路和高等级公路,交通方式单一,形不成多式联运,使农产品物流不畅,增加了物流成本和经营平差,农村物流的基础设施不健全,物流设备也比较落后。

1.3 农村生产组织水平低

农村物流主体基本上分散的农户、发育不完善的合作组织和数量少、规模小的龙头企业,层次低、离散性强、联合性差,组织化程度低、设备设施差、技术条件落后、各自为政、缺乏竞争力,渠道链条缺乏整合、联盟。

1.4 物流运营技术条件差

物流的考手一项功能的实施,都与物流技术水平设备及基础设施紧密相联。农村路况差,使得运输安全性差、破损率高,相对运费就高;没有先进的冷藏设备,鲜活农产品就难以保质运输;农村物流信息化程度很低,信启处理手段与技术落后,使得信启处理功能欠缺、电子商务应用滞后而造成商流、物流、资金流、信启流缺乏协同效应。

1.5 农村物流政策不到位

农村物流政策和信用影响物流交易形成,现在农村地区的物流政策供给不足,有的地方还是空白,这样物流作业就难以规范,物流需求者对物流企业缺乏信任,对物流外包的结果难以预期,因此物流活动难以达成。没有政策的支持,物流业也难以发展壮大以适应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

2 发展农村物流的对策

2.1 增强农村物流意识。社会应该普遍认识到,发展农村物流有利于农业生产及流通;流入的商品会以快捷的速度、较低的价格、优质的服务满足该地区农民的生活消费需求,从而提高当地农民生活水平;有利于农民就业,增加农民的收入;发展农村物流、农村环境的改善、科技手段的利用、信息化水平的提高、收入的增长、生活的富裕,都意味着新型农民的形成、城乡差别的缩小,有利于中国城市化的进程等等,让人们清晰认识到发展农村物流的必要性。

2.2 构建新型农产品供应链体系。我国农产品供应链体系应该构建基于生产主体一网络平台一消费主体的流通模式,建立一个由农户、农民专业合作组织、龙头企业、零售企业、消费者组成的战略型供应链,建立集农产品生产、加工、包装、销售为一体的新型农产品供应链体系。创新中小企业之间的物流协作模式,用协作物流、共同配送、共享物流网络等形式解决农户分散、物流分散问题;加强行业协会的作用,约束行业竞争行为,减少恶性竞争,杜绝非法竞争,以契约为手段构建新型的联盟化一体化农产品供应模式,从而降低农户的生产风险,稳定农产品供应,保证农产品安全。

2.3 加强农村物流信息化建设。应加大资金投入构建基于电子商务的物流平台、公共服务信息网络平台、电子商务平台、促销平台、质量安全平台等的建设力度,加快农村物流信息系统建设,提高反应速度,以保证各种流程的顺利畅通,努力实现流通信息一体化。

2.4 完善基础设施。我国农村流水平的提高,需要良好的基础设施的支撑。最主要的是加大公路的覆盖面积,提高公路的等级、服务水平和公路的运输能力,同时辅以铁路和水路运输,健全物流交通网络,提高物流管理机制。

农村物流运输范文第4篇

近年来,在发展现代农业和扩大农村需求等各项政策的拉动下,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受到了社会各方的重视,长期困扰农民的买难卖难问题得到了较大程度缓解,传统农业借助电子商务加快向现代农业转型升级,农村居民消费的多样性、便利性和安全性不断提升,但在发展过程中问题依然十分严峻,物流便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环节。目前我国的农村物流网络节点不健全、布局不合理、资源不集约、基础设施不协调、功能不完善,导致农村物流效率低下、运行成本较高,以及农村地区对于电子商务运行模式的不了解,已成为制约农村物流健康发展的短板和电子商务物流发展的薄弱环节。

二、农村地区电子商务物流的发展问题

(一)物流节点设置不合理,运行效率低下

目前我国农村物流网络节点体系包括县级农村物流中心、乡镇农村物流服务站、村级农村物流服务点三个层级,是农村地区重要的公共服务基础设施,但是目前的规模还没有形成,大多数的层级设置形同虚设或根本没有设置,在基建的不合理状态下,物流配送网络覆盖面过小,物流配送运输环节运营显得十分困难,便遏制了电子商务物流在农村地区的普适性,发展的规模和速度都提不上日程,因此农村人民对于电子商务物流的态度显得较为平淡。

(二)物流模式缺乏实用性,运行成本较高

根据实际的情况来看,农村地区存在着普遍的问题,就是农村人口居住的较为分散,并且货物运输量较少,运输起来既消耗时间又需要投入更多的成本,这就导致了农村地区的物流很难形成规模效益,甚至可能是亏损运行,如果要把货物运输出去,在这样分散的农村环境来说,也十分困难,在原来的运作模式下,十分不适应农村地区的实际现状,成为限制农村地区物流的最重要原因,所以农村地区拓展电子商务物流的业务进程较为缓慢,很多人这个行业还是处于观望状态。

(三)信息平台建设不合理,信息交流受限

电子商务是基于互联网+的模式下发展起来的新兴商务贸易模式,那么这就需要一个强大的可行性的电子商务信息平台来支撑整个行业包括物流业的发展和运行,但是目前针对电子商务物流搭建起来的都是适应于城市的发展的信息体系,对于农村地区的电子商务物流信息平台的构建还处于一个低级阶段,这个课题如果不加以攻破,电子商务物流在农村地区的发展将会受到极大的影响。

三、农村地区电子商务物流的体系构建对策

(一)加快农村地区物流枢纽建设

通过改善城乡末端配送设施条件,加快形成农村地区的物流枢纽建设,完善农产品产地集配中心建设,让农村产品走得出去,大幅提升农村物流水平,同时推进邮政、供销、交通等部门和快递企业与农村物流服务资源的共享,加强农村市场体系建设,基本形成布局合理、覆盖广泛、便捷高效、保障有力的城乡电子商务物流基础设施网络体系。建议强化政府主导作用,加大资金支持力度,将农村物流基础设施纳入城乡建设规划,按照县乡村三级网络构架,加大对县乡村三级农村物流网络节点的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支持。

(二)创新农村地区物流发展模式

近年来,农村电商不断发展,农村电商物流也在不断进行探索,以寻找合适发展的道路。自建物流、第三方物流以及自建+第三方物流等模式不断涌现。给农产品电商物流今后多样化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发展基础。针对农产品电商物流的特征,可以适当的引进自营物流+消费自提/自营配送模式,物流外包-自建渠道-渠道外包模式,第三方物流配送模式等新型的物流模式来支撑农村地区的发展,把城区资源带进农村,也使得农村的农产品、人才以及市场信息走进了城区,从而形成城乡互促、和谐发展的局面。

(三)建设农村属性物流信息平台

农村物流运输范文第5篇

1 引 言

临沂市是我国近年来崛起的商贸物流城,同时,临沂市又是我国农业大省中的农业大市。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近年来临沂市农业获得了极大的发展,形成了平邑金银花、郯城银杏、苍山大蒜、临沭杞柳、蒙阴蜜桃、莒南花生和板栗、沂南黄瓜、苍山牛蒡、费县核桃等地方特色优势农产品。迫切需要发展农产品物流,而现代物流已成为降低物质消耗、提高劳动生产率以外的“第三利润源泉”。发展农产品物流可以通过农产品产后加工、包装、运输和配送等活动实现物流成本的降低和农产品附加值的增加,进而提高农产品利润,实现农民增收、促进农业发展。本研究拟选择农产品物流的重要参与主体――农业龙头企业为研究对象,在对临沂市农业龙头企业的农产品物流状况进行实地调研的基础上,分析其农产品物流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进而提出推动其进一步发展的对策。

2 临沂市农业龙头企业农产品物流发展存在的问题

2.1 农产品物流发展不完善

目前临沂市农产品物流主体规模较小、服务能力较差,市场竞争力比较薄弱。近几年,临沂的农产品物流主体虽然取得较快发展但仍缺乏龙头企业,农产品物流表现出规模小、质量差、效益低、缺乏经济实力和技术优势的特点。此外,我们调研发现农产品物流主体数目尽管众多,但是68%的企业会选择全部自营的物流模式,仅有27%的企业会选择部分外包,5%的企业会选择全部外包,主要是外包给从事贩销的小农户和各种专业合作社。这造成了农产品物流太过分散,农产品从生产者到消费者手中经过的环节过多,使得物流周期过长,造成严重浪费。

2.2 农产品物流设施和技术落后

我们调研发现临沂市龙头企业的农产品物流设施建设相对落后,主要表现在:①农村交通网络不发达。尽管“村村通”为农户与龙头企业与外部市场的联系创造了有利条件,但是这些道路并没有直通农户、直通田间地头,农户农产品收获后走向市场,还有“最后一公里”。②运输工具多以普通汽车和散装汽车为主,缺乏专业的冷藏、配送的交通工具,交通网络运输水平不完善,机械化水平低,致使农产品流通不畅。运输与配送的及时率仅达到60%左右,汽车的空驶率也比较高,使农产品流通不顺畅增加了物流成本和经营风险。③农产品物流技术就目前来看,常温物流或自然物流仍占主导并且运输过程中的保鲜、包装和再加工技术比较落后,使市场需求与农产品流通出现裂缝,信息出现断裂,降低了物流的效率。

2.3 农产品物流信息化水平低

我们调研发现临沂市农业龙头农产品物流过程中的信息化水平还比较低,不能适应巨大的农产品物流量的需求。虽然临沂已经建成了各种农产品专业性网站和区域性粮食现代物流信息平台,但就实际情况来看,农产品的供求信息和价格信息的获取主要还是靠传统方式,各种信息网站的利用率较低。大多数企业都未建立客户关系管理系统,供应商和客户居住相对分散,沟通渠道不畅,许多农产品信息难以收集和传递。企业接受订单及信息的方式大多是通过电话和传真等方式。信息化体系建设明显滞后,农产品物流的流向带有盲目性,流程不合理,这是导致在途损失严重、影响农产品保值增值的重要原因。

2.4 缺乏专业的物流人才

临沂虽然有72%的龙头企业设有专门的物流职能部门,但缺乏较为专业的物流人员。物流从业人员大多数是专科、高中及以下水平,而且没有接受过专业的物流培训。

2.5 业务运作及供应链管理系统不完善

临沂市农业龙头企业的原材料大多来源于市场采购和农户采购,来源比较单一而且不固定。大多数公司与供应商之间是普通的伙伴关系,市场关系不固定,很难形成长期稳定的战略联盟合作关系。根据我们的调研,有些企业由于技术及设备的原因,收到订单后还会出现不按时发货的情况,企业在采购管理、合同管理、订单管理、生产运作管理等方面都需要很大的改善。

大部分企业对供应链管理有一定的了解但尚未应用,也未制定相应的供应链管理规划,目前尚未应用供应链管理方法,并没有建立完善的供应链一体化物流模式,也没有积极发展第三方、第四方的物流服务。

3 临沂市农业龙头企业农产品物流发展滞后的原因

3.1 基础设施因素

物流的发展离不开基础设施,它决定了农村货运量与货运效率,最终决定着农村物流的进一步发展。我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大幅提升,尤其是农村公路建设的发展,一些以前无法达到运输要求的生鲜品也可以通过快捷的农村公路网络进行运输,农村物流基础设施条件的改善,不仅极大地提高了农村物流经济效益与效率,而且使更多的物流企业愿意开展农村物流业务,一些依托本地农业资源出现的农村物流企业也得到了较快发展。

3.2 农业龙头企业自身因素

据调查发现,临沂大部分农业龙头企业会选择全部自营的物流模式,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点:①企业的实力比较雄厚,有能力建立自己的物流系统,保证物流服务的质量。②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要求企业强化对供应和分销渠道的控制。③产品线比较单一,着重生产某一种产品。④客户集中在本城区,距离比较近,企业完全有能力完成配送。

部分公司会采用部分外包的物流模式,其所考虑的因素主要是质量和价格,部分企业还要求速度快捷,如生鲜农产品的运输,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两点:①物流技术水平不够,资金短缺。②物流设施专用性造成利用率太低,专业物流能够提供良好的服务。

4 临沂农业龙头企业农产品物流发展对策

由于农业生产和农产品的特殊性,关系国计民生和国家政治稳定与安全,政府应该在生产和流通两个环节上加强对农业的支持与保护,为农产品物流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农业龙头企业是农产品物流市场的重要参与者,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发展农产品物流。

4.1 加大农产品物流技术的研发力度

加大对农产品包装技术的研发力度。企业应根据不同产品的特性,不断改进包装,发展农产品包装的标准化、礼品化、系列化。加大对农产品物流冷藏保鲜技术的研发力度,提升运输过程中的再加工技术,使市场需求与农产品流通相一致,提升物流的效率。

4.2 加大对农产品物流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

企业要加强农产品物流的基础设施建设,首先,选择适应产品的仓储类型,比如说建立恒温仓、冷冻仓等。其次,加强交通运输条件和工具等设施的建设,完善交通运输网络,提高运输和配送的及时率,加强农村道路建设和农产品运载工具的开发生产,降低汽车的空驶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