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农业合作社与农民合作协议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农超对接;供应链;SWOT分析;对策
农超对接模式供链有多个实施方式,如“农户+农业合作社+超市”“农户+合作农场+超市”“农户+超市”等,但是其最基础的组成部分农户和超市不会缺少,是超市性质的企业用标准化方式采购农产品,即“超市直采”的一种农民直供的模式。
SWOT态势分析为基于内外竞争环境的企业面临状态的系统分析,本文利用SWOT态势分析法将农超对接模式的实施环境下所面临的内部优势、内部劣势、外部环境带来的机会和威胁进行详细分析。
1.农超对接模式面临优势
许多餐饮类商家、超市都以“早上刚摘的蔬菜”等标语来吸引消费者的注意,说明对消费者而言,新鲜、无污染的食物诱惑力巨大,在这种消费需求的推动下,农超对接模式发展迅速。
采用农超对接供应链模式可解决因中间商的存在而导致的信息传递滞后、物流成本过高和产品损耗较大的问题,保证产品的质量和数量,减少农产品积压、超市货物供应不足等情况,节省许多中间环节,带来更大的利润。
2.农超对接模式面临劣势
2.1管理组织专业化程度不高
(1)农户数量多且散。超市方尽可能直接与农户合作联系,减短供应链的长度。但农村地区较为偏远,农产品产地之间距离遥远且分散,单个农户的产量不足以满足超市需求,超市须和多个农户达成合作协议,从而造成散户太多,超市方管理困难的现象。在这种情况下超市倾向于与农业合作社签约,对散户或小型农业合作社的合作意向不高。
(2)农业合作社自身管理不足。农业合作社是农户与超市之间的桥梁,由农户组成,农村中文化水平较高的年轻人中极少有务农人员,留守在农村中的多数为文盲或是小学水平的中老年人,导致管理专业化知识不足,组织管理水平低,不够规范又缺乏长远的打算,机制不健全,不能很好地在超市与农户之间协调好利益关系,且参加农业合作社还需要一定费用,而部分农民经济水平不高,参与积极性低。
2.2 冷链物流技术滞后
农产品保质期短,再加上长途运输过程中的颠簸和挤压,易产生食品质量问题。消费者们对于食物质量要求近年来也变高,不仅不会购买不新鲜和变质的食材,更有甚者会由于食物“卖相”不好而拒绝购买。优化运输条件需要提高运输成本,成本上升势必导致利润减少,合作社与超市都没有能力解决这一问题,多数情况下只能依赖第三方物流,但第三方物流只注重运输效率而非质量保证,在冷链物流方面专业性不强。
3.农超对接模式面临机会
3.1 新技术发展带来新机遇
“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等概念开始出现在人们眼前,新兴技术结合传统行业趋势越来越明显,在这个人手一部手机的时代中,网络、移动互联网等为农产品市场营销打开了新大门。
3.2 政府大力支持引领新发展
政府由于其特殊性质,能为该模式的开展扫清障碍。政府近年来加强财政和资金支持,进一步降低税收,为农户提出融资政策,加强费用减免政策,在经济上为农超对接模型的实施提供支持,完善供应链信息网络,拓宽供应链对接范围,推动供应链发展。加强基础建设的投入,如道路建设等,落实对接措施的实施。
4.农超对接模式面临威胁
4.1 专业性人才储备不足
利用移动互联网开展电商营销时,须懂得电子商务基础知识,而农户和农业合作社之间缺乏专业性人才,在供应链的信息网络实施方面存在困难,而在移动互联网平台营销的专业化农产品供应商更有经验,从而对农户及农村合作社产生威胁。
4.2 网络诈骗问题
现代网络诈骗越发猖獗,由于个人信息的泄露而造成的诈骗案件屡见不鲜,在农产品电商营销过程中,农户们的个人信息会公开,若农户防备心不高则易受骗。
5.顺利开展农超对接供应链模式的应对策略
5.1 以长期发展利益为导向开展农业合作社
加强对农户的专业知识宣传,立足多元化农产品营销模式,强化农户的契约履行意识,杜绝农户个人不良行为,监督食物质量安全情况,用长远的眼光经营农村合作社,提高组织专业化水平,努力达到生产管理集约化、生产规模化、技术可操作化、产品标准化,引进专业化的管理与销售人才引导合作社,优化资源配置,营造良性竞争环境,拓宽发展渠道,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5.2 以农户为重点发挥政府部门作用
针对政府而言,首先要保证政策落实,近几年政府在“农超对接”模式颁布措施的同时常会出现一个词――“扶贫”,意味着政府支持的农超对接项目优先在贫困地区展开,政府应不仅关注贫困地区也要兼顾小城市、乡镇情况,制定规划。其次对农产品食物安全提出标准化的规范,颁布农产品食品安全标准,令农民有标准可依,减少不达标产品的产生和不规范的操作。政府应加大投入建设农超对接信息网络的建设,减少信息滞后产生的问题。
5.3 以社会责任为己任协调生产与流通的关系
针对超市形式的企业而言,应以农业合作社为主,发展多层次的流通模式。在农超对接供应链中,超市的供应渠道多、供应商多,能直面市场,故超市地位更为强势,那么超市更应该负担起企业社会责任,根据市场环境指导农户生产,以便提高农户生产效率,产品更能符合市场要求,保障农产品流通环节顺畅和产销对接,坚决杜绝在农产品进超市后又加收促销费、活动费等现象,进一步提升物流配送能力,促进农产品产业化。
总结
农超对接模式的顺利发展离不开任何一个环节运作,运用现代化的经营与管理理念,发挥农户、超市和政府的作用,通过利益共享的合作方式,建立起一套稳定的发展模式。
参考文献:
农超、农社对接活动如火如荼
农产品通过专业合作社、经销商直接进入超市,是重要的新兴流通渠道。“农超对接”模式流通环节少,流通成本低,在提高鲜活农产品流通效率方面具有独特优势。近年来,北京市“农超对接”发展迅速,不仅方便了广大市民,也带动了远郊区县的果蔬生产和销售。全市开展农超对接的超市已扩展至8家(新增华堂、永辉),8家大型连锁企业经营生鲜的卖场达到380家,与全国120家农业合作组织建立合作关系,其中在北京设立了38个采购基地,年果蔬销售量10万吨,约占北京市场果蔬供应量20%,销售额9.1亿元。2012年争取在北京设立50个采购基地。
在农社对接方面,由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城市社区开设周末蔬菜市场,组织延庆绿富隆和绿菜园、大兴礼贤等合作社在北京航空航大学社区、朝阳望京国风社区、石景山模式口社区和丰台方庄社区开设了周末蔬菜市场,并推动周末车载蔬菜市场入厅经营。选择10家大型餐饮连锁龙头企业与京郊农民专业合作社签订“农餐对接”合作协议,直接从“农餐对接”合作基地购进蔬菜、肉类、粮食、水果等鲜活农产品。在今年1-10月份采购57677吨基础上,同比增长20%以上。
扎实推进农产品直销示范店建设
开展北京草莓季、北京花季、北京樱桃季、北京西瓜季、北京鲜桃季、北京葡萄季、北京苹果季等7项活动。通过媒体宣传、印制相关地图册、宣传片、专题销售、农超对接等活动,搭建农产品产销平台,促进该市农产品销售。
在农产品流通季系列活动契机下,按照《北京市农委关于创建京郊特色农产品直销示范店的通知》中所列的主要参考指标,评选京郊特色农产品直销示范店,促进了各郊区县农产品流通工作的开展,打造符合都市型现代农业特色的农产品流通的品牌企业。
今年,北京市农村工作委员会将落实“十二五”农产品流通体系发展规划,落实中央关于支持农产品流通设施建设的用地政策,加快推进北京中央农产品物流园区建设和新发地农产品批发市场提升改造力度,逐步形成农产品批发市场、农贸市场、菜市场等鲜活农产品网点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竞争有序的鲜活农产品市场网络。加强与批发市场、农贸市场、菜市场相配套的流通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支持交易场所、电子结算、信息处理、检验检测、运输配送等设施建设,提升流通现代化水平。创新农产品流通方式,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等现代交易方式,鼓励农产品批发市场引入拍卖、集合竞价等现代交易模式。
高品质渔业撒网内地
进入后ECFA时代,台湾水产商已由先前主攻日本、欧美国家市场而转投庞大的大陆市场。在去年9月举行的第五届海峡渔博会上,博览会首设台湾展区,近40家台湾厂商前来推介产品。这些厂商带来140多斤的龙胆石斑,让参观者大开眼界。据悉这种600元人民币一公斤的台湾特产,未未有望降价两成出售。首次来大陆参加博览会的台商说:“ECFA签署后,大陆就成了台湾的内销市场,这一举动有效缓解了我们因被指商业捕捞,而不得不减少捕捞船只和缩减外销的困境。”
福建省官员表示,当地会出台相关优惠政策建设海峡两岸渔业经贸合作区域,继续为台湾渔民让利。现在,产自台湾的渔产品无需经香港转运便可直销内地,在运输时间上缩减了近2/3,运输成本下降30%。仅台湾石斑鱼,销往大陆的数量从2007到2009年激增了50倍。石斑鱼在海水鱼类中属于比较昂贵的品种,相比于其他普通鱼类来说价格不菲。曾有台湾业内人士表示,ECFA生效两年后,台湾出口大陆的石斑鱼总量将达到10亿元人民币。而台湾方面的养殖户也有意加大养殖量,希望能迅速拓展大陆市场。据了解,台湾大多的石斑鱼都具有“生产履历”,消费者通过电脑就能够查询到这条鱼来自哪里,谁人养殖,饲料是什么等等,在食品安全监控的执行方面非常严格。日前又有公告指出,台湾渔产品可直接从公海运至大陆港口,这一举措将进一步缩减鱼耗成本。
商务部台港澳研究中心主任刘雪琴表示,ECFA推动两岸农业合作迅速发展的一系列举措,切实促进了两岸农产贸易的大发展,使台湾农民获得更多的实惠:在扩大两岸市场开放、强化两岸市场合作、助推两岸农业合作转型升级等方面也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台湾省渔会理事长黄一成认为,两岸渔业各有所长,合作空间极大,台湾渔业在研发行销等方面具有很大优势,而大陆则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以及强大的市场潜力。若能合理利用两岸优势,同时结合大陆“十二五”规划,加强两岸经济合作,便可共同拓展国际渔产品市场,共建华人品牌与全球品牌。对于这一合作机遇,大陆方面表示十分重视。在早期收获清单中让利开放18项农产品,预计在3年内可令台湾对大陆农产品出口值从2009年的1608万美元,提升到1.1亿美元,减税金额可达223万美元,对于增进台湾农民福祉方面有很大帮助。
两岸农渔业界在第五届海峡两岸农渔业交流暨产业对接会上达成多项合作协议。据统计,会上就推出了41个农渔业合作项目,其中有8个渔业合作项目、3个种苗合作项目、2个农民专业合作社交流项目、8个特色乡镇对接交流项目对接成功实现现场签约,总金额达到1.85亿元人民币。
高科技农业播种内地
自ECFA生效起,就标志着两岸经济关系已经进入了制度化合作的全新发展阶段。台湾农产品出口至大陆的金额已从1997年的1456万美元,增至2006年的4.3亿美元,涨幅近30倍。自2009年起,大陆市场逐渐超过美国与日本,成为台湾农产品的第一大出口销售市场。在大陆对台湾539项货物贸易早期收获清单中,农产品共有18项,包括活鱼、生鲜鱼、冷藏冷冻鱼、生鲜甲鱼蛋、鲜兰花、金针菇、香蕉、柳橙、柠檬、哈密瓜、火龙果及茶叶等。ECFA的实施,对台湾果农来说是重大利好,其中水果销往大陆的通关程序更为简化、便捷,时间、税费等成本则大大降低。在今年1-5月早期收获清单农产品项目中,出口到大陆的数值涨幅为526%,总金额达4942万美元(约新台币14.3亿元),在这一点上ECFA确实照顾到弱势及基层农民。今年6月20日,首批台湾风味禽肉制品经厦门检疫局查验合格正式投放市场,标志着两岸食品、农产品交流合作取得新突破。
ECFA已于今年1月全面实施,这一举措使得两岸经贸交流更加活跃,台湾禽肉制品生产企业已瞄准大陆市场,开始新一波的抢滩登陆。今年2月,国家质检总局根据两岸有关协议,经风险分析,已批准5家台湾企业的禽、蛋、肉类熟制品输入大陆,并指定北京、上海、厦门作为入境口岸。这是台湾禽肉制品首次“登陆”。该批禽肉制品由台湾云林县元长家禽生产合作社出品,厦门市中信隆进出口有限公司引进,包括油鸡腿、醉鸡腿、油鸡、醉鸡、香熏鸭胸、茶鹅、四角烧鹅腿和姜母鸭等8种,共110箱、1877公斤,总金额达7459.4美元。厦门检疫局经卫生证书查验、包装标识查验,并进行亚硝酸盐、致病菌、兽残等安全卫生项目实验室检测后,确认该批产品符合大陆的相关要求。厦门市中信隆进出口有限公司负责人表示,台湾禽肉制品输入大陆,不仅可以让大陆消费者吃到价格更实惠的台湾高级禽肉加工食品,同时也替台湾农业养殖者扩展销路。
自2005年起,台湾水果就开始进军大陆市场,两岸的地缘优势为农产品贸易提供了良好基础,莲雾、香蕉、木瓜、释迦等台湾水果开始被泉州消费者熟知。台湾云林农产品物流中心公司的工作人员表示,台湾非常看中大陆市场,出口到大陆的都是优质产品,也希望能够借此开拓大陆的高端市场。由于产品质量和两岸经济差异等因素,台湾水果的价格要高于大陆水果,但是随着ECFA的实施,台湾水果在大陆市场将得到进一步的普及,价格正向“亲民路线”靠近。当然,台湾高端水果在进入大陆市场的同时,也将推动大陆高端水果种植技术的改良和推广,为大陆果农带来更多商机。
高动力金融业入住内地
《两岸金融监管合作备忘录》和ECFA签署以来,两岸经济关系迈入制度化合作的新阶段,为进一步深化两岸金融业交流创造了积极条件,两岸金融业的合作也将向更高层次、更广领域拓展。近年来,大陆金融业发生了质的飞跃,金融体系不断完善、市场功能进一步发挥、金融改革迈出重大步伐、金融开放稳步扩大、服务水平显著提升、整体实力持续增长、抗风险能力不断增强。成功经受了国际金融危机的严峻挑战,有力地支持了国民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大陆经济金融的快速发展,有力地促进了两岸经贸往来和金融监管合作。自此越来越多的台湾金融机构到大陆发展,越来越多的大陆金融机构到台湾拓展业务。
据统计,截至2009年末,大陆方面累计批准台商投资项目80061个,吸引台资495亿美元。两岸经贸往来的快速发展,必将产生更多的金融需求。台资银行熟悉台资企业的运作特点,了解台湾居民的金融需要。它们在台湾就已建立起了比较稳定的业务关系,在大陆设立分支机构后,服务链条将进一步延伸,发展潜力更为巨大。
关键词:“三农”融资;信贷产品;调查
中图分类号:F830.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4392(2009)05-0025-03
一、天津市支农信贷创新情况
(一)创新支农思路,搭建信贷支农平台
与其他产业相比,农业属弱势产业,投资大、周期长、收益率低、经营风险高,一般难以满足商业银行信贷支持条件,金融机构从商业性原则出发,对涉农贷款多持谨慎态度。但是“三农”事关经济发展全局,国家要求加大对“三农”的支持力度,银行作为国民经济重要的金融支持部门,从政策性原则和社会责任考虑,又应该加大对“三农”的信贷支持。因此,如何将信贷支农的商业性原则和政策性原则有机结合起来,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
调研发现,天津市各涉农银行开拓思路,以构建支农事业共同体、利益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为突破口,发挥整体实力,较好地解决了支农信贷政策性原则和商业性原则不可兼得的两难问题。一是以共同利益为纽带,调动各方参与。如农发行天津市分行开发的小城镇支持项目,采取“政府主导、平台承贷、委托建设、财政补贴”的运作模式,即:由津南区政府以正式文件的形式明确区政府的主导地位和落实还款资金来源等责任;由区政府下属的融资平台承贷并组织项目实施;由区政府授权、市场化运作并具有政府背景的项目公司负责项目建设;由区政府财政收入作为项目主要还款来源等,使地方政府成为项目利益攸关方,有力推动了项目的进展。再如,蓟县下营镇常州村农信社,针对参与各方权利与义务不明确、激励和约束机制不健全等问题,对原有信用村进行改造,组成由村委会、农户代表、信用社三方共同参与的信用等级评定小组,构建起新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增强了信用户守信意识和村委会参与管理的积极性。
二是为农户搭建共同的融资平台。如针对农户经营分散、规模较小、银行投入产出不匹配等问题,塘沽五十间房村信用社通过该村的龙头企业,把农民一家一户的小生产组织起来,龙头企业分包的工程、机械租赁和招收劳务人员首选该村成员,从而变小规模为大规模,为农户搭建了一个共同的融资平台。
(二)创新支农产品,扩大信贷支农覆盖面
当前天津市农业发展正处于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过程中,农村金融需求进一步多元化和复杂化,农民和农村中小企业的小额资金需求和农村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等大额资金需求都在不断增加,因此,传统、单一的信贷产品已经无法适应天津市“大农业”发展的现实。
调研发现,天津市各涉农银行为此开发出了多种信贷产品,形成了一个既覆盖农民和农村中小企业,又覆盖农村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的广覆盖、多层次金融产品体系。一是针对农民和农村中小企业小额资金需求,天津农合行系统开发出了9种信用共同体,分别为:以东丽大毕庄物流货运中心信用共同体为代表的箱式信用共同体、以鑫茂科技园区信用共同体为代表的伞式信用共同体、以津南营盘圈村信用共同体为代表的风险金模式信用共同体、以蓟县文昌商业街信用共同体为代表的街区式信用共同体、以静海王口镇农副产品行业信用共同体为代表的联合会模式信用共同体、以宝坻津海洋水产养殖合作社信用共同体为代表的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模式信用共同体、以塘沽五十间房村信用共同体为代表的“公司+农户”模式信用共同体、以蓟县下营镇常州村信用共同体为代表的原信用村改建模式信用共同体和设施农业模式信用共同体。
二是针对农村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大额资金需求,农发行和农行分别开发出了小城镇信贷支持项目和“绿色家园”贷款计划。农发行2008年与津南区政府就滨海新区综合配套改革示范镇――葛沽示范小城镇建设项目签订了27亿元贷款协议,成为全国农发行系统第一家支持示范小城镇建设的分行。农行与宝坻区等10个区(县)政府签署“绿色家园”贷款全面合作协议,主要用于城镇建设与发展,并将区域性合作与项目开发相结合,涉及到县域信贷的多项业务。
(三)创新支农渠道,提升信贷支农服务水平
长期以来,支农渠道有限也是制约信贷支农有效开展的一个瓶颈,农民和农村中小企业正常的信贷需求往往由于申请条件和标准脱离农村实际情况、申请手续繁琐、申请时间过长等原因而得不到有效满足。
调研发现,为解决这一问题,天津市各涉农银行采取了多种措施,创新支农渠道,提升信贷支农服务水平。一方面进一步简化贷款手续,减少办理环节,为农户、农企提供便利,以适应农户贷款“短频急少”的特点。如农合行对加入共同体的信用户提出的信用贷款申请实行免抵押、免质押;对信用户授信额度内的贷款申请不附加任何复查内容、保证条款和不增加手续费用;信用户信用贷款授信额度以外的资金需求可采取担保、抵押、质押等方式予以支持;简化贷款手续,采取“一次核定,随贷随用,余额控制,周转使用”的方法等。另一方面转变作风,积极主动开展工作,为客户提供信贷及投资理财等多样化金融服务,丰富了信贷支农服务的内涵。如农合行在创建大毕庄箱式信用共同体时,还在该物流中心设立了营业网点,安装ATM机等自助设备,为商户和中小企业提供金融服务,成为“社区型零售银行”。
二、天津市支农信贷创新的效果
(一)缓解了“三农”贷款难题,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和城镇化进程
农发行的小城镇建设项目、农行的“绿色家园”贷款计划和农合行的信用共同体在缓解“三农”贷款难、推动农村经济发展、促进郊区县城镇化过程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农发行小城镇支持项目已发放首笔贷款6亿元,而农行“绿色家园”贷款协议总额达170亿元,截至2008年末,已审批贷款项目74个,已发放贷款87.8亿元,其中投向城镇配套基础设施项目的资金30.36亿元,投向园区基础设施项目的资金9.06亿元,投向城镇土地储备、开发项目的资金29.79亿元,投向撤村建居及经济适用房项目的资金12.63亿元,投向县域物流批发项目的资金5.96亿元。静海王口镇农副产品行业信用共同体成立以来,王口信用社累计向信用户投放贷款9310万元,给农户带来较好的经济效益,该信用共同体已创造经济产值2.4亿元,直接取得经济效益660万元。蓟县下营镇常州村信用共同体创建以来,农家旅游条件得到改善。天津市各郊区县城市化进程近年来也明显加快,如2003年到2008年,东丽区城镇化率从36%提升到58%,宝坻区从14%提升到32%。
(二)为银行带来显著的经济效益,促进了银行自身发展
农发行天津市分行开发的小城镇项目有力推动了该行支持天津市新农村建设工作,截至2008年末,贷款余额80.37亿元,同比增长41.4%;不良贷款率为0.9%;人均利润接近100万元。“绿色家园”贷款计划实施以来,每年为农行天津市分行带来4亿多元的利息收入,累计发放贷款87.8亿元,已归还44.3亿元,未出现一笔不良贷款;“绿色家园”贷款已成为农行部分郊区县域支行的主体资产业务,宝坻、东丽支行的“绿色家园”贷款均已达到8亿多元,分别占该支行全部贷款的50%、20%。天津农合行目前已建立信用共同体66个,评定信用户7277户,向2502户发放贷款8.37亿元,信用共同体内实现了无不良贷款的良好业绩。
(三)密切了银行与地方政府的关系,促进了银政合作
农行通过与当地区县政府加强合作,其“绿色家园”贷款基本上是基于政府项目或政府借助社会力量开发的项目,确保了较高的收益和较低的风险。农合行创建的“设施农业信用共同体”,由政府成立担保公司对信用共同体成员贷款提供担保,防范信贷风险。天津市各郊区县政府也在支持银行机构支农信贷创新、促进农村金融发展中得到实惠,如2005年以来,天津市各郊区县政府的财政收入增幅普遍在50%以上,大港区增幅最大,达到180%;GDP增幅普遍在40%以上,汉沽区增幅最大,达到150%。在开展支农信贷创新过程中,农发行小城镇支持项目、农行“绿色家园”贷款计划、农合行信用共同体创建项目都已成为加强银政沟通、联系的重要桥梁,各银行机构与各级政府形成了互惠合作的关系,提高了涉农银行在各级政府中的地位,如农行东丽支行行长因支农工作出色而代表金融机构当选东丽区人大常委。
三、天津支农信贷创新的启示
(一)立足实际,因地制宜开展多种形式创新
近年来,随着农村城市化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涉农银行机构的服务对象和经营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传统经营方式已经无法适应新的情况,只有创新才有出路。同时,创新的开展要因地制宜,不能脱离实际盲目照搬照抄,否则即使开发出新产品也无法适应实际需求。天津农合行系统结合当地农业及金融发展状况,为适应“三农”融资需求特点,将农村信用工程延深、嫁接,引入城区和农业合作组织,因地制宜地开发出9种信用共同体模式,基本做到一地一策、灵活多样。如,针对东丽区大毕庄物流货运中心商户经营场所较为集中的情况,创建了天津市首个“箱式”信用共同体,而针对鑫茂科技园区商户分散的特点,则采取伞式信用共同体的创建模式。再如,在静海王口镇政府不愿承担监管责任的情况下,王口信用社指导农户自发组建了联合会模式信用共同体。
(二)调动多方力量参与,形成社会合力
破解“三农”贷款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单凭银行一己之力难以完成。因此,一方面必须加强与地方政府的合作,借助政府的力量开展工作,同时还要尽量使包括农户、农企、民间组织等在内的各方力量都积极参与进来。另一方面要尊重各方的利益,给予其合理回报,形成利益共同体,以调动其积极性。农行与郊区县政府签署项目合作协议,就是借助政府的力量推广支农信贷产品。农发行小城镇支持项目采取“政府主导、平台承贷、委托建设、财政补贴”的贷款运作模式,由津南区政府主导并保证项目还款,有力推动了项目的开展。农合行构建的多个信用共同体,则是将社会各方面力量都调动起来,如蓟县文昌商业街信用共同体由当地信用社依托辖内街道办事处、工商所、蓟县个体私营企业协会、社区居委会、信用户代表等共同组建;下营镇常州村构建起“农村信用共同体”后,新的激励和约束机制作用得到发挥,年底结息时,管片信贷员利用半天时间就可将以往需要一周才能完成的收息工作一次收清。
(三)形成合力,发挥集体优势
“三农”属弱势产业和弱势群体,农民、农户经营仍然以一家一户的分散经营为主,农企多数是中小企业,单个农民和农企很难满足银行放贷条件,银行出于风险防范的考虑,不愿对其放贷。但是,如果将他们联合起来形成一个整体,就具备了一定的整体实力。农合行9种信用共同体的创建就是将分散的农户、农企以及各种行业组织、社团、甚至当地村镇政府联合起来,形成事业共同体、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发挥了整体实力。如津南营盘圈村信用共同体,由27个信用户自愿结合,组成5个联保小组,联保成员相互信任、相互担保、风险共担、互相督促按时还本付息,且每个信用户都根据信用等级自愿拿出不高于贷款金额10%的资金,作为风险保证金,增强了整体抗风险的能力。
关键词 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现状;制约因素;对策;江苏盐城
中图分类号 S12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19-0300-02
江苏省于2005 年启动了“省农业信息服务工程建设规划(2005―2007 年)”项目,省财政对苏北地区按60%的比例予以补助,设置了地方特色农业网站建设促进措施,大力推动苏北农业电子商务的发展。近年来,盐城市运用互联网技术改造农村,运用互联网的手段致富农民,积极培植“一村一品一店”,农村电子商务正呈星火燎原之势迅速发展。
1 盐城市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现状
1.1 平台建设加快推进
已组织实施农产品电子商务“百网千店”工程,建成“乡旮旯网”“几百粒”“中国新街苗木网”“农一网”等大型自主农业电商平台。同时,积极引导农业市场主体在淘宝、京东、苏宁易购、1号店、中邮快购等国内知名电商平台开设农产品销售网店。淘宝特色中国盐城馆、京东商城盐城馆和苏宁易购盐城馆正在积极筹建之中。目前,全市已建成规模较大的农业电子商务平台3 370个。
1.2 销售范围迅速拓展
据统计,通过网络销售的农产品品种占全市所有农产品品种比例达到36%,主要以大米、五谷杂粮、醉螺、醉蟹、、何首乌、阜宁大糕等加工产品和土特产品为主。随着物流产业特别是冷链物流产业的加速发展,蔬菜、鸡蛋、畜禽肉品、水产品等生鲜农产品网络销售额快速上升。建成了“盐城送菜网”“东台鲜菜网”“儒家优生活网”“盐渎商城”等鲜活农产品配送平台,年销售额均达到500万元以上。同时,农业电子商务正从传统的农产品向农资、休闲观光旅游、农事操作服务等方面转变。积极探索互联网+专业化服务,建成了“农一网”“蜻蜓农服网”等网上服务平台,开辟线上线下诊断、网上订购、农资供应、农事作业一条龙服务新模式。
1.3 发展层次不断提升
积极探索“一村一品一店”农村电商新模式,打造产业与电商互动发展新格局,建成苗木电商专业镇、火鸡电商专业村、大闸蟹电商专业村、电商专业村等一批“淘宝镇”和“淘宝村”,农业电子商务呈现集聚发展、抱团发展的态势。目前,全市已建成东台市新街镇等农村电子商务示范镇5 家、建湖县高作镇陈甲村省农村电子商务示范村已达14家,总数全省第二。全市14家示范村共建有网站(店)约8 650个,从事电商人数约28 000人,网络年交易额超10亿元。其中,东台市新街镇在阿里巴巴、淘宝、百度等网站注册的网店达800多家,从事电子商务人员已超过4 000人;建湖县高作镇陈甲村廖正军和鲁曼夫妇,从4 000元起步,创办“乡旮旯网”和“天和生态农业网”,网下养火鸡,网上卖火鸡,2015年销售额超过5 000万元;射阳县洋马镇药材村全村通过淘宝网、阿里巴巴等第三方电子商务交易平台开设网站300多个,从事中药材等农副产品电子商务商户360多户,相关从业人员1 600余人,年实现网上交易额2 500万元以上。
1.4 村级站点迅猛发展
借助农业部农业信息进村入户试点项目实施,在亭湖、大丰、阜宁、滨海等县(区)建成村级电商平台“益农信息社”247家,占全省总数25%以上,全省第一。抢抓淘宝、京东、苏宁易购等国内知名电商平台“进村”机遇,积极发展村级电商服务站点,全力打通“网货下乡”和“村货进城”双向通道。目前,各县(市、区)基本都与京东、阿里、苏宁三大龙头电商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加快推进农村电子商务。2015年1月,“农村淘宝”华东地区第一村落户盐城,目前,阿里巴巴“农村淘宝”项目已在盐城市设立6个县级服务中心,470个服务站点;京东已设立7个农村电商服务中心、84个农村电商合作点,招募2 000多名乡村电商推广员;苏宁云商设立11个苏宁易购直营店、9个加盟店、143个点,并建成了苏北首家O2O体验店苏宁云店。知名电商村级服务站点的设立,让村民切实感受到了“网购”的好处、体验到互联网带来的生活便捷,也让一批年轻的合伙人、信息员、推广员有了施展创业才华的舞台,推动了“万众创新、大众创业”。
1.5 基础设施日益健全
按照“一区多点”总体框架,坚持以产业优势、市场优势、区域优势支撑电商平台建设,强力推进各县(市、区)电子商务产业园、网络创业园和网络创业孵化基地建设。盐城电商快递产业园入驻电商、快递企业60多家,引进各类人才50多名;盐城电子商务产业园入驻企业达50多家。全市乡镇快递网点覆盖率已达100%,实现“乡乡有网点”。同时,结合快递末端投递水平提升和村邮站建设,积极整合各方资源,继续深化快递下乡工作,在“乡乡有网点”的基础上,正加快推动“村村通快递”,更好地服务农业电子商务发展。
1.6 配套服务不断完善
各地都把电子商务技能培训作为加快农业电子商务的重要举措来抓[1]。按照省农委的统一部署,认真组织实施省农产品电子商务“万人培训计划”,2015年共培训人员2 230人。2015年9月,在第十七届省农洽会召开期间,成功举办了首届盐城农产品电子商务高层论坛,邀请南大商学院、淘宝、京东、苏宁易购、CCBOT等电商专家为盐城农业电子商务出谋划策、指明发展方向。同时,积极组织名特优农产品对接淘宝、京东、苏宁易购等电商平台。目前,已组织20多家企业、80多种产品进驻苏宁易购江苏馆。
1.7 政策扶持力度加大
各县(市、区)政府均出台了加快电子商务发展的意见,财政每年安排电子商务发展专项基金,对电商企业在平台建设、品牌创建、税费优惠、工商登记、金融服务、人才培养等方面给予扶持。其中,建湖县对新建的营销规模达1 000万元以上的综合性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按设备投入的30%奖励投资者;东台、大丰、建湖等县(市、区)对市级以上电子商务示范村和示范企业分别给予3万~10万元的奖励[2]。
盐城市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给传统农业带来较大的冲击和变革。盐城市农业电子商务业务形式上以农林部门网站和农产品网站为主,多由农业合作组织牵头开展,政府和企业也有一定程度的参与,运营过程集中于为农信息服务,多依赖会员费和广告费为主要收入渠道。但总体来看,盐城市农业电子商务的发展尚处于浅层次、低水平的初级阶段,还存在着许多制约农业电子商务加快发展的问题。
2 制约因素
2.1 网上交易意识淡薄
尽管现在网上购物如火如荼,然而很多农业市场主体对网上交易的兴趣不高,加之受少数网上交易失败案例的不良影响,他们更愿意选择周边批发市场销售农产品。大多数农户对电子商务也是观念滞后、认知度不高,加之缺乏计算机和网络使用技巧、农产品网上交易技能,导致农民参与农产品网上交易的比例不高。
2.2 网络设施基础薄弱
虽然全市通讯网络已基本铺设到各镇、村,但参与电子商务信息的费用较高,特别是上网资费偏高,农户普遍难以承受,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基础设施薄弱。
2.3 电子商务人才缺乏
相对于城市居民而言,目前全市从事农产品生产和销售的农民教育程度较低,对新事物、新信息的接受和理解能力有限,更不具备对农产品电子商务的操作能力和技巧。农村有知识和具有创新精神的年轻人多数外出务工,毕业大学生普遍不愿意去农村创业,导致村电子商务人才十分缺乏。
2.4 质量标准体系不健全
农产品电子商务要求交易的农产品品质分级标准化、包装规格化以及产品编码化,具有一定的品牌,为交易各方提供便利。目前,全市大部分农业生产主体仍采用粗放式的生产经营模式,标准化程度低,农产品的口感、颜色、形状、大小等都不同,很难有具体的标准来管控,容易使消费者在购买过程中产生疑虑甚至纠纷。同时,农产品品牌少,知名品牌更少,网络消费人群的认知度低。
2.5 配套物流产业不发达
农产品物流配送体系不健全,多数农产品电子商务公司是以批发市场为基础发展起来的,品种多、生产单位小、组织化程度低。特别是冷链物流处于起步阶段,数量不多、规模不大、标准不高,难以满足鲜活农产品电子商务加快发展的要求[3]。
3 思路与对策
盐城市将积极推进“一村一品一店”发展模式,切实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全力打造电商平台,积极培植特色产业和品牌产品,加快发展农村电子商务。
3.1 推进特色产业电商化
结合“一村一品”“一镇一业”行动,加快农业特色产业发展,推出一批网络营销额较大、有效促进农民增收的产业,打造1~2个年电商交易额超1亿元以上的农业特色产业。
3.2 培植电商品牌产品
做好现有农产品特别是优势特色加工产品的上网营销,着力组织农业龙头企业上网营销农产品,做到应有尽上。强化农产品标准化、精神化、差异化加工和包装设计,充分发掘农产品文化内涵和功能,提升农产品档次,加强网上网下宣传,开发农业电商品牌。培育1~2个电子商务交易额超1 000万元的品牌农产品[4]。
3.3 打造电商营销平台
与知名电商加强合作,扶持、引导农业市场主体建设农业电商平台,打造淘宝特色中国盐城馆、苏宁易购盐城馆和京东商城盐城农产品馆。组织发动农业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入驻“三大馆”,开展农产品网上销售。引导有条件的企业建立农产品网络直销平台,开展农产品同城配送业务。加快建设县域农业电子商务服务中心和村级电商服务点。抢抓阿里、京东、苏宁等电商进驻农村的机遇,建设200个村级农产品电商服务站点[5]。
3.4 提升物流基础设施
积极发展共同配送,鼓励有条件的农产品电商企业自建或与物流、快递企业合作,构建城乡一体的综合配送体系。积极鼓励创设一批本地品牌快递企业,拓展同城快递、乡村配送、生鲜配送等特色业务。推动快递网络向农村延伸,力争年内实现“乡乡有网点,村村通快递”[6]。
3.5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结合盐城市“515”人才引进行动计划,引进一批农业电子商务、市场营销和国际贸易等方面的高端复合型人才。深入实施农业电商“万人培训计划”,依托省级电子商务培训基地或其他培训机构,分层分类开展农业电子商务人才培训活动[7-8]。
4 结语
加大农村经济的发展力度为我国基本国策之一,而电商可为农村经济的发展提供有效的基础支持。促进农村电商的发展可将农村与城市之间存在的信息不流通问题进行充分解决,推动城乡经济的协调发展。就当前盐城市农村电商的发展现状展开分析,其依然存在一定的问题,要发展农业电子商务,不能完全照搬现有的电子商务模式,而应该根据盐城市的实际情况,不断探索、改革与创新。在政府的支持和指导下,激发农业产业链中各个参与方,农户、农业龙头企业、农业合作社等的积极性,推动盐城市农业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
5 参考文献
[1] 罗应机.农村电子商务“三点两面”赢利模式构建研究[D].南宁:广西大学,2015.
[2] 凌守兴.我国农村电子商务产业集群形成及演进机理研究[J].商业研究,2015(1):104-109.
[3] 任鹏.江苏省发展农村电子商务研究[D].南京:东南大学,2015.
[4] 周海琴,张才明.我国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关键要素分析[J].中国信息界,2012(1):17-19.
[5] 弭凤峰.吉林省农村电子商务信息平台建设及运营管理改进方案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14.
[6] 徐芳.我国农村电子商务现状及其对策研究[D].南京:南京大学,2012.